CN108094554A -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4554A
CN108094554A CN201711432547.9A CN201711432547A CN108094554A CN 108094554 A CN108094554 A CN 108094554A CN 201711432547 A CN201711432547 A CN 201711432547A CN 108094554 A CN108094554 A CN 108094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otein
soymilk
peptide
ferrous lac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25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平
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YIN FOO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YIN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YIN FOO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YIN FOO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325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4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4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1/0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 A23C11/02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 A23C11/1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r not lactose but no other milk components as source of fats, carbohydrates or proteins

Abstract

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0‑90份、大豆或豆粉7‑15份、乳酸亚铁0.25‑0.80份、螺旋藻藻粉5‑8份、白砂糖3‑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1‑1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0.03份、瓜尔胶0.01‑0.03份。本发明具有能够快速补铁生血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速红细胞的生长的补铁补血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现象,并且营养要求丰富,同时口感好、价格便宜的优点。

Description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奶领域,尤其是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奶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它充分利用植物蛋白资源,应用植物蛋白,提高蛋白效价和生物价,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口感佳,常饮有益,是一种健康营养的豆制饮品。经常食用豆奶可平衡体内营养结构,有效阻止人体钙质的流失,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增强免疫、延缓肌体衰老的功能;因此,豆奶常被人们用于每天早餐饮用。
现如今豆奶饮品行业纷纷引进许多新的技术,生产出许多新的豆奶产品,例如保健豆奶、绿茶豆奶、莲子豆奶等,这些新品豆奶有能达到相适应防治相关疾病的目的,也有能防治高脂血等一些疾病的目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合于女性日常饮用的、具有保健功能的豆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和治疗铁缺乏的问题的、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速红细胞的生长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
本发明还向社会提供一种能够预防和治疗铁缺乏的问题的、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速红细胞的生长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0-90份、大豆或豆粉7-15份、乳酸亚铁0.25-0.80份、螺旋藻藻粉5-8份、白砂糖3-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1-1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0.03份、瓜尔胶0.01-0.03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水83-87份、大豆或豆粉9-13份、乳酸亚铁0.4-0.65份、螺旋藻藻粉6-7份、白砂糖3.5-4.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4-0.7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5-0.025份、瓜尔胶0.015-0.025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5-10份、水50-100份、白砂糖0.5-0.9份、氯化钠0.05-0.2份、酵母菌或乳酸菌2.75-11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7-8份、水70-80份、白砂糖0.6-0.8份、氯化钠0.1-0.15份、酵母菌或乳酸菌5-8.75份。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植物蛋白多肽是大豆蛋白肽、蚕豆蛋白肽、豌豆蛋白肽、小麦蛋白肽、大米蛋白肽、糯米蛋白肽、小米蛋白肽、玉米蛋白肽、花生蛋白肽、苦瓜蛋白肽、或者麦谷蛋白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豆粉溶解在水中,搅拌,形成豆粉溶液;
(S2)在豆粉溶液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乳酸亚铁、螺旋藻藻粉、瓜尔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进行调配;
(S3)调配好的豆奶进一步加细过滤,过滤后经过UHT (Ultra High Temperaturetreated) 137℃-139℃/4S-8S高温瞬时杀菌;
(S4)经杀菌后的豆奶经过板式交换器冷却,豆奶冷却温度15℃以下;
(S5)冷却后的豆奶通过灌装机,注入豆奶瓶进行灌装,封口;
(S6)灌装后的豆奶装框放入杀菌釜进行二次杀菌及冷却,杀菌釜杀菌温度为121℃、时间为20-40min,杀菌结束后冷却至30℃以下;
(S7)冷却后即为成品。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是通过下述步骤制成的:
(S1)将植物蛋白多肽溶解于水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氯化钠后并充分溶解;
(S2)将步骤(S1)调整温度至20-40℃,再向其中加入酵母菌或乳酸菌直至充分搅拌均匀;
(S3)发酵3-4天得发酵液,所得发酵液经离心机5000-6000 r/h离心除渣得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
(S4)步骤(S3)加温至90-100℃灭酶处理待用。
本发明由于乳酸亚铁具有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均衡吸引,不会引起肠胃刺激,能够快速补铁生血改善缺铁性贫血,有效治疗和预防头晕,头痛等现象。
螺旋藻里的Y—亚麻酸可以降低人体所含的胆固醇,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和预防心脏病减低胆固醇。螺旋藻含营养丰富,是碱性食品,能给人体补充营养又可改变酸性体质,调整新陈代谢活动。螺旋藻内所含有的天然藻蓝蛋白,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缺铁性贫血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而螺旋藻含有极为丰富的铁质和叶绿素,这些营养元素可以有效改善人体贫血的状况。本发明中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能满足因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具有符合营养要求丰富,同时口感好、价格便宜以及具备特种功效的多重特点;因此,本发明具有能够快速补铁生血改善缺铁性贫血,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加速红细胞的生长的补铁补血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现象,并且营养要求丰富,同时口感好、价格便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0份、大豆或豆粉7份、乳酸亚铁0.25份、螺旋藻藻粉5份、白砂糖3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1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份、瓜尔胶0.0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中,优选的,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3份、大豆或豆粉9份、乳酸亚铁0.4份、螺旋藻藻粉6份、白砂糖3.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4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5份、瓜尔胶0.015份。
实施例3
本发明中,优选的,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7份、大豆或豆粉13份、乳酸亚铁0.65份、螺旋藻藻粉7份、白砂糖4.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7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25份、瓜尔胶0.025份。
实施例4
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90份、大豆或豆粉15份、乳酸亚铁0.80份、螺旋藻藻粉8份、白砂糖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1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3份、瓜尔胶0.03份。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的组分配方有四种实施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1
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5份、水50份、白砂糖0.5份、氯化钠0.05份、酵母菌或乳酸菌2.75份。
实施例2
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7份、水70份、白砂糖0.6份、氯化钠0.1份、酵母菌或乳酸菌5份。
实施例3
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8份、水80份、白砂糖0.8份、氯化钠0.15份、酵母菌或乳酸菌8.75份。
实施例4
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10份、水100份、白砂糖0.9份、氯化钠0.2份、酵母菌或乳酸菌11份。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植物蛋白多肽是大豆蛋白肽、蚕豆蛋白肽、豌豆蛋白肽、小麦蛋白肽、大米蛋白肽、糯米蛋白肽、小米蛋白肽、玉米蛋白肽、花生蛋白肽、苦瓜蛋白肽、或者麦谷蛋白肽。
请先参见图1,图1揭示的是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豆粉溶解在水中,搅拌,形成豆粉溶液;
(S2)在豆粉溶液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乳酸亚铁、瓜尔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进行调配;
(S3)调配好的豆奶进一步加细过滤,过滤后经过UHT (Ultra High Temperaturetreated) 137℃-139℃/4S-8S高温瞬时杀菌;
(S4)经杀菌后的豆奶经过板式交换器冷却,豆奶冷却温度15℃以下;
(S5)冷却后的豆奶通过灌装机,注入豆奶瓶进行灌装,封口;
(S6)灌装后的豆奶装框放入杀菌釜进行二次杀菌及冷却,杀菌釜杀菌温度为121℃、时间为20-40min,杀菌结束后冷却至30℃以下;
(S7)冷却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是通过下述步骤制成的:
(S1)将植物蛋白多肽溶解于水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氯化钠后并充分溶解;
(S2)将步骤(S1)调整温度至20-40℃,再向其中加入酵母菌或乳酸菌直至充分搅拌均匀;
(S3)发酵3-4天得发酵液,所得发酵液经离心机5000-6000 r/h离心除渣得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
(S4)步骤(S3)加温至90-100℃灭酶处理待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4的配方按照上述方法所制成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经测试,与对照样品1制成的豆奶相比较,如下所示:
实验:缺铁性贫血者试食效果
1、实验组:试食人数 60 人,性别,女,年龄 26-56 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
症状:困倦、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60人的血红蛋白在95g/L~109 g/L范围内,血清铁在8.74umol/L~10.00umol/L的范围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为在1.29~1.65umol/L范围内;
试食方法与食试量 :每人每天食用实施例1至4所制成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中的任意一种300-500ml,每天早、晚各食用1 次。试食用 30 天;
2、对照组:试食人数 10 人,性别,女,年龄 28-62 岁之间,平均年龄 47岁。
症状:困倦、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10人的血红蛋白在98g/L~109 g/L范围内,血清铁在8.74umol/L~10.00umol/L的范围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为在1.29~1.65umol/L范围内;
试食方法与食试量 :每人每天食用实施例1至4所制成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中的任意一种300-500ml,每天早、晚各食用1 次。试食用 30 天;
效果:(1)在实验组中,60人中有50人症状明显消失,10人症状仍存在,均有改善但是效果不明显;
(2)在实验组中,经测量,45人的血红蛋白升高了4-8g/L,血清铁升高了1.00-2.00umol/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降低了0.80~1.00umol/L;剩余15人的变化均不明显,可见,75%的缺铁性贫血者试食后均有效果。
(3)对照组中,10名缺铁性贫血者食用后均无明显效果;
(4)由(1)至(3)可见,实验组中,试食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人数中,有效率为75%;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0,由此可见,本发明中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对缺铁性贫血者具有较好的补铁补血的效果,而对照组没有补铁补血效果;
(5)本发明中所制成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中的乳酸亚铁能够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均衡吸引,不会引起肠胃刺激,能够快速补铁生血改善缺铁性贫血,有效治疗和预防头晕,头痛等现象。
对照样品1
一种豆奶
配方:一种豆奶,所述豆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鲜牛奶60-80份、黄豆70-80份、糙米20-30份、玉米20-30份、燕麦10-20份、小米10-20份、蜂蜜15-25份。

Claims (7)

1.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水80-90份、大豆或豆粉7-15份、乳酸亚铁0.25-0.80份、螺旋藻藻粉5-8份、白砂糖3-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1-1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0.03份、瓜尔胶0.01-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其特征在于:水83-87份、大豆或豆粉9-13份、乳酸亚铁0.4-0.65份、螺旋藻藻粉6-7份、白砂糖3.5-4.5份、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0.4-0.7份、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15-0.025份、瓜尔胶0.015-0.0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5-10份、水50-100份、白砂糖0.5-0.9份、氯化钠0.05-0.2份、酵母菌或乳酸菌2.75-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含有下述重量份的组分:植物蛋白多肽7-8份、水70-80份、白砂糖0.6-0.8份、氯化钠0.1-0.15份、酵母菌或乳酸菌5-8.75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蛋白多肽是大豆蛋白肽、蚕豆蛋白肽、豌豆蛋白肽、小麦蛋白肽、大米蛋白肽、糯米蛋白肽、小米蛋白肽、玉米蛋白肽、花生蛋白肽、苦瓜蛋白肽、或者麦谷蛋白肽。
6.一种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将豆粉溶解在水中,搅拌,形成豆粉溶液;
(S2)在豆粉溶液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乳酸亚铁、螺旋藻藻粉、瓜尔胶、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进行调配;
(S3)调配好的豆奶进一步加细过滤,过滤后经过UHT (Ultra High Temperaturetreated) 137℃-139℃/4S-8S高温瞬时杀菌;
(S4)经杀菌后的豆奶经过板式交换器冷却,豆奶冷却温度15℃以下;
(S5)冷却后的豆奶通过灌装机,注入豆奶瓶进行灌装,封口;
(S6)灌装后的豆奶装框放入杀菌釜进行二次杀菌及冷却,杀菌釜杀菌温度为121℃、时间为20-40min,杀菌结束后冷却至30℃以下;
(S7)冷却后即为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是通过下述步骤制成的:
(S1)将植物蛋白多肽溶解于水中,按对应的组分要求添加白砂糖、氯化钠后并充分溶解;
(S2)将步骤(S1)调整温度至20-40℃,再向其中加入酵母菌或乳酸菌直至充分搅拌均匀;
(S3)发酵3-4天得发酵液,所得发酵液经离心机5000-6000 r/h离心除渣得发酵植物蛋白肽发酵液;
(S4)步骤(S3)加温至90-100℃灭酶处理待用。
CN201711432547.9A 2017-12-26 2017-12-26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094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2547.9A CN108094554A (zh) 2017-12-26 2017-12-26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2547.9A CN108094554A (zh) 2017-12-26 2017-12-26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4554A true CN108094554A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1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2547.9A Pending CN108094554A (zh) 2017-12-26 2017-12-26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455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1442A (zh) * 2000-09-15 2001-04-18 卢挺 一种蚕豆奶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326684A (zh) * 2000-06-05 2001-12-19 齐齐哈尔海福螺旋藻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藻豆粉制品
CN101558791A (zh) * 2009-05-20 2009-10-21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蛋白的多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175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天津市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养颜功效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086A (zh) * 2013-08-01 2013-10-16 广西梧州市港圣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植物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523A (zh) * 2014-07-29 2014-10-08 哈尔滨伟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蛋白多肽粉的制作方法
CN104087637A (zh) * 2014-07-29 2014-10-08 哈尔滨伟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植物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6070650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包覆卵磷脂的可降低高血压的速溶豆奶粉
CN107019226A (zh) * 2017-03-10 2017-08-08 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多肽粉及其制备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684A (zh) * 2000-06-05 2001-12-19 齐齐哈尔海福螺旋藻科技有限公司 螺旋藻豆粉制品
CN1291442A (zh) * 2000-09-15 2001-04-18 卢挺 一种蚕豆奶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58791A (zh) * 2009-05-20 2009-10-21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蛋白的多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175A (zh) * 2009-11-10 2011-05-11 天津市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养颜功效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9086A (zh) * 2013-08-01 2013-10-16 广西梧州市港圣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植物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2523A (zh) * 2014-07-29 2014-10-08 哈尔滨伟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蛋白多肽粉的制作方法
CN104087637A (zh) * 2014-07-29 2014-10-08 哈尔滨伟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作植物蛋白多肽的方法
CN106070650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合肥市新禾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包覆卵磷脂的可降低高血压的速溶豆奶粉
CN107019226A (zh) * 2017-03-10 2017-08-08 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蛋白多肽粉及其制备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明强强等: "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花生学报》 *
狄蕊等: "铁强化剂对豆奶粉的感官影响研究 ", 《中国粮油学报》 *
王利等: "大豆肽豆奶生产工艺的研究 ", 《食品工业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6679B (zh) 米糠营养原液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71158B (zh) 谷物养生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292A (zh) 适于老年人食用的保健酸奶及生产方法
CN109463619A (zh) 一种富蛋白藜麦杂粮养生粥及制备方法
CN105838555A (zh) 一种鸡蛋甜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98331B (zh) 地黄功能酸奶、地黄蓝莓功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5320B (zh) 一种花生奶及制备方法
CN105394196A (zh) 全豆豆制品的制作方法
CN106900973A (zh) 一种营养果蔬汁大豆肽棒冰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95317B (zh) 一种花生大豆牛奶混合奶制备方法
CN105231214A (zh) 一种孕早期缓解孕妇孕吐症状的复合果蔬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4554A (zh) 补铁补血的乳酸亚铁蛋白豆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0799A (zh) 枸杞保健豆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0860A (zh) 一种富硒苹果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27087A (zh) 低脂减糖高蛋白风味发酵乳
CN101347213A (zh) 黑豆粉米线、面条、冷饮、糖果
CN108432879A (zh) 一种能去除豆腥味的复合功能豆酸奶
CN108497232A (zh) 美藤果清蛋白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3117A (zh) 一种具有健脑益智功效的金针菇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2406207A (zh) 一种全蛋粉液态鸡蛋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5379842A (zh) 一种复合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8709A (zh) 具有减肥与美容功效的多元植物蛋白工艺与配方
CN109170432A (zh) 一种谷物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7982A (zh) 一种猴头菇乳酸浓缩汁的制备方法
CN105852119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