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7074A -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7074A
CN108027074A CN201680054848.XA CN201680054848A CN108027074A CN 108027074 A CN108027074 A CN 108027074A CN 201680054848 A CN201680054848 A CN 201680054848A CN 108027074 A CN108027074 A CN 1080270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ostylus axostyle
axis
spring mechanism
bearing
inclined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48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7074B (zh
Inventor
谷垣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027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7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7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02B37/183Arrangements of bypass valves or actuators therefor
    • F02B37/186Arrangements of actuators or linkage for 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 F01D17/105Final actuators by passing part of th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relating to, driven charging or scavenging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33/00 - F02B3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2Surge control
    • F04D27/0207Surge control by bleeding, bypassing or recycling fluids
    • F04D27/0215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bleed or by-pass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16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 F16K1/18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 F16K1/2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with pivoted closure-members with pivoted discs or flaps with axis of rotation arranged externally of valve member
    • F16K1/2028Details of bearings for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K1/2035Details of bearings for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axis of rotation having only one 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2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 F16K31/521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crank, eccentric, or cam comprising a pivoted disc or fla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20/00Application
    • F05D2220/40Application in turbochar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60/00Function
    • F05D2260/50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 F05D2260/57Kinematic linkage, i.e. 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using servos, independent actuators,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具备:阀体,其对开口部进行开闭;轴杆,其在第一端侧连结阀体,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筒状的轴承,其插通于壳体的贯通孔,并将轴杆支承为能够绕该轴杆的轴线旋转;连杆部件,其与轴杆的第二端侧连结;弹簧机构,其配置于轴承的第二端侧的端部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轴承的端部包括与弹簧机构抵接并且相对于轴杆的轴线倾斜的倾斜面。

Description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对供给于增压器的涡轮的工作流体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流量可变阀机构具备:设置于收容涡轮的涡轮壳体的衬套(轴承)、由衬套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杆、与轴杆的一端侧连结的阀体、以及与轴杆的基端侧连结并通过致动器的驱动而绕轴杆的轴线摆动的连杆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1782号公报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覆盖轴承的另一端侧的端面的罩部件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插入有弹簧机构。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将轴承的端面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设定得较宽。为了与各种发动机的规格相匹配,提高弹簧机构的设计自由度,增大该间隙是有效的,但使得连杆部件向涡轮壳体的外部较大地突出。另一方面,发动机的排出气体限制变得严格,因此存在发动机尺寸变小的倾向,增压器的搭载空间也同样被限制。因此想要避免使轴承的端面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宽到所需以上。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对能够抑制支承轴杆的轴承的端面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扩大,并且提高配置于该间隙的弹簧机构的设计自由度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对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该流量可变阀机构具备:阀体,其对开口部进行开闭;轴杆,其在第一端侧连结阀体,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筒状的轴承,其插通于壳体的贯通孔,并将轴杆支承为能够绕该轴杆的轴线旋转;连杆部件,其与轴杆的第二端侧连结;以及弹簧机构,其配置于轴承的第二端侧的端部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轴承的端部包括倾斜面,该倾斜面与弹簧机构抵接并且相对于轴杆的轴线倾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轴承的端面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扩大、并且能够提高配置于该间隙的弹簧机构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增压器的侧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的衬套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的衬套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的衬套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的衬套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对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该流量可变阀机构具备:阀体,其对开口部进行开闭;轴杆,其在第一端侧连结阀体,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筒状的轴承,其插通于壳体的贯通孔,并将轴杆支承为能够绕该轴杆的轴线旋转;连杆部件,其与轴杆的第二端侧连结;以及弹簧机构,其配置于轴承的第二端侧的端部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轴承的端部包括倾斜面,该倾斜面与弹簧机构抵接并且相对于轴杆的轴线倾斜。
在该流量可变阀机构中,在轴承的第二端侧的端部形成有相对于轴杆的轴线倾斜的倾斜面,并以与该倾斜面抵接的方式配置有弹簧机构,因此能够使弹簧机构的一部分在轴杆的轴线方向上配置在比轴承的端面靠内侧处。由此能够抑制在轴承的第二端侧的端部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扩大,并且能够确保配置弹簧机构的间隙。在轴杆的轴线方向上,能够维持轴承与连杆部件的位置关系,并且确保配置弹簧机构的空间,因此能够延长弹簧机构在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从而提高弹簧机构的设计自由度。
倾斜面以在轴承的径向内侧随着从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一端侧朝向第二端侧而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由此,确保在径向内侧配置弹簧机构的空间。因此轴承的端部在径向上位于弹簧机构的外侧,从而可抑制弹簧机构向外部露出。倾斜面朝向轴承的轴心侧,因此能够以使与倾斜面抵接的弹簧机构的中心与轴承的轴心一致的方式进行调心。
也可以构成为:弹簧机构是盘状的弹簧(弹簧部件),该盘状的弹簧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在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从第二端侧朝向第一端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形成有使轴杆贯通的开口,并形成有在轴杆的周向上连续且与倾斜面抵接的弯曲面。由此,容易使轴承的端部的倾斜面与弹簧机构的弯曲面,以在轴杆的周向上连续的方式线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周向上的接触压力的不均匀。
也可以构成为倾斜面在沿着轴承的轴线的截面中成为直线。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倾斜面的加工,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形成倾斜面。由此能够容易地如设计那样实现倾斜面与弹簧机构的接触。
也可以构成为:弹簧机构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在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二端侧而向轴承的径向外侧伸出,并与连杆部件抵接。由此,将形成于弹簧机构的第二端侧的凸缘部按压于连杆部件,从而能够使弹簧机构的姿势稳定。通过使弹簧机构的姿势稳定,从而能够将弹簧机构的作用力传递至倾斜面以及连杆部件。
也可以构成为在连杆部件形成有收容凹部,该收容凹部收容凸缘部,并且束缚凸缘部向径向外侧的移动。由此在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维持轴承与连杆部件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确保配置弹簧机构的空间。通过束缚凸缘部相对于连杆部件的移动,从而能够使弹簧机构与连杆部件作为一体而移动。
本公开的其他方式是一种增压器,该增压器具备上述流量可变阀机构,该增压器具备:涡轮;和压缩机,其借助基于该涡轮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阀体对在涡轮分流的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对各图中相同部分或者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增压器)
图1~图3所示的增压器1是车辆用的增压器,利用从未图示的发动机排出的排出气体,对供给于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压缩。该增压器1具备涡轮2和压缩机(离心压缩机)3。涡轮2具备涡轮壳体4和收纳于涡轮壳体4的涡轮叶轮6。压缩机3具备压缩机壳体5和收纳于压缩机壳体5的压缩机叶轮7。
涡轮叶轮6设置于旋转轴14的一端,压缩机叶轮7设置于旋转轴14的另一端。在涡轮壳体4与压缩机壳体5之间设置有轴承壳体13。旋转轴14经由轴承15而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轴承壳体13。
在涡轮壳体4设置有排出气体流入口8以及排出气体流出口10。从发动机排出的排出气体通过排出气体流入口8而流入涡轮壳体4内,并使涡轮叶轮6旋转,之后通过排出气体流出口10而向涡轮壳体4外流出。
在压缩机壳体5设置有吸入口9以及排出口11。如上述那样若涡轮叶轮6旋转,则旋转轴14以及压缩机叶轮7旋转。旋转的压缩机叶轮7通过吸入口9吸入外部的空气,进行压缩并从排出口11排出。从排出口11排出的压缩空气供给于发动机。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在涡轮壳体4的内部形成有旁通通路(参照图3)17,用于使从排出气体流入口8导入的排出气体的一部分在涡轮叶轮6分流而向排出气体流出口10侧导出。旁通通路17是用于改变向涡轮叶轮6侧供给的排出气体的流量的气体流量可变通路。
(排气泄压阀)
在涡轮壳体4的内部作为流量可变阀机构之一而设置有排气泄压阀20。排气泄压阀20是对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阀。排气泄压阀20具备: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涡轮壳体4的外壁的轴杆21、从轴杆21沿轴杆21的径向伸出的摆动片22、以及被摆动片22支承的阀体23。
在涡轮壳体4的外壁形成有沿外壁的板厚方向贯通的支承孔(贯通孔)24。在该支承孔24内插通有圆筒状的衬套(轴承)25。该衬套25相对于涡轮壳体4的外壁压入而固定。
轴杆21插通于衬套25,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涡轮壳体4的外壁。轴杆21包括:配置于涡轮壳体4的内部的一端(第一端)21a、和配置于涡轮壳体4的外部的另一端(第二端)21b。在轴杆21的一端21a侧经由摆动片22而连结有阀体23。摆动片22固定于轴杆21的前端侧(一端21a侧)。轴杆21绕轴杆21的轴线L1(参照图4)旋转,使摆动片22摆动。在摆动片22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阀体23的安装孔。在衬套25的一端侧的端面例如抵接摆动片22的侧部。另外,衬套25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对应于轴杆21的一端21a侧以及另一端21b侧。
阀体23能够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抵接或分离,例如成为圆盘状。在阀体23设置有向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阀轴26。阀轴26插通于摆动片22的前端部的安装孔。在阀轴26的与阀体2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固定有止动器27,通过该止动器27来保持插通于安装孔的阀轴26。阀体23能够微动地支承于摆动片22。在本说明书中,“微动”包括“倾转”的意思。由此阀体23相对于摆动片22微动,因此阀体23相对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阀座)紧贴。而且,阀体23抵接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使得排气泄压阀20成为关闭状态,阀体23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离开,使得排气泄压阀20成为打开状态。
在轴杆21的配置于涡轮壳体4的外部的基端部(另一端21b侧的端部),固定有沿轴杆21的径向突出的板状的连杆部件28。在连杆部件28的前端部形成有供连结销29插通的安装孔,在该安装孔插通有连结销29。经由该连结销29而连接有致动器50的动作杆51。连结销29插通于在动作杆51的前端部51b形成的安装孔。
连结销29的一个端部通过紧固而固定于动作杆51。在连结销29的另一个端部安装有卡夹29a,来防止连结销29从安装孔脱落。轴杆21经由连杆部件28以及连结销29而连结于致动器50的动作杆51。
致动器50例如是膜片式的致动器。致动器50通过使动作杆51沿该动作杆5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连杆部件28摆动,并使轴杆21绕该轴杆21的轴线旋转。
(衬套端部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4对衬套25的端部构造30进行说明。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在衬套25的另一端部(另一端21b侧的端部)31与连杆部件28之间的间隙处配置有弹簧机构32。另外在图3中,省略弹簧机构32以及后述的倾斜面33的图示。
在另一端部31设置有相对于轴杆21的轴线L1倾斜的倾斜面33。倾斜面33配置于衬套25的径向内侧(内周面25a侧)。倾斜面33以在衬套25的轴线L2延伸的方向上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倾斜面33在衬套25的周向上连续且沿整周形成。另外,轴杆21的轴线L1与衬套25的轴线L2同轴地配置。但是此处的同轴也可以不是严格的。例如在能够发挥本公开的效果的范围内,轴杆21的轴线L1也可以相对于衬套25的轴线L2稍微错开或者倾斜。
倾斜面33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切开的截面中,成为直线状。倾斜面33的内周侧的端部位于衬套25的内周面25a。倾斜面33的外周侧的端部例如位于衬套25的板厚的大致中央处。在衬套25的径向上在倾斜面33的外侧形成有与轴线L2正交的平面34。平面34在衬套25的径向上,从倾斜面33的外周侧的端部达到衬套25的外周面25b。平面34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上,位于最靠另一端侧(连杆部件28侧)。
弹簧机构32是盘状的弹簧(弹簧部件),具备:配置于外周侧的凸缘部35、和配置于内周侧的突出片(突出部)36。在弹簧机构32的中央(突出片36的中央)形成有使轴杆21插通的开口37。弹簧机构32例如通过对圆盘状(板状)的不锈钢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另外,弹簧机构32的材质不限定于不锈钢,例如也可以是碳钢、弹簧钢等其他材料。
从作为开口37的中心线的轴线L3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突出片36形成为环状,在沿着轴线L3的方向上,从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突出。另外,突出片36(弹簧机构32)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对应于上述轴杆21的一端21a侧以及另一端21b侧。
突出片36在开口37的周缘部具有弯曲面38。弯曲面38沿开口37的周向在整周上连续。在沿着轴线L3的截面中,弯曲面38的切线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从例如与轴线L3正交的状态成为与轴线L3平行的方式逐渐倾斜。弯曲面38是与衬套25的倾斜面33抵接的抵接面。另外,弯曲面38只要与衬套25的倾斜面33对应即可,径向内侧端部的切线不限定于与轴线L3正交的状态,例如也可以相对于轴线L3倾斜。同样,径向外侧端部的切线不限定于成为与轴线L3平行的状态,例如也可以相对于轴线L3倾斜。
凸缘部35从突出片36的径向外侧的端部36a向径向外侧伸出。凸缘部35沿周向连续且形成于整周。凸缘部35的另一端侧的面是与轴线L3正交的面,并且是与连杆部件28抵接的面。凸缘部35的外径例如大于衬套25的外径。
在连杆部件28且在与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对置的面,形成有供弹簧机构32嵌合的凹部(收容凹部)39。具体而言,弹簧机构32的凸缘部35收容于凹部39。从沿着轴线L1的方向观察,凹部39以成为圆形的方式形成。凹部39的底面(与轴线L1正交的面)与凸缘部35的另一端侧的面35a抵接。凹部39的侧壁面是在轴杆21的径向上与凸缘部35的外周面对置的面。凹部39的内径(对置的侧壁面彼此的距离)比凸缘部35的外径稍大。
接下来,对增压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从排出气体流入口8流入的排出气体,经过涡轮滚动流路4a而向涡轮叶轮6的入口侧供给。涡轮叶轮6利用被供给的排出气体的压力而产生转矩,使旋转轴14以及压缩机叶轮7与涡轮叶轮6一体地旋转。由此,使用压缩机叶轮7对从压缩机3的吸入口9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被压缩机叶轮7压缩的空气经过扩散流路5a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5b而从排出口11排出。从排出口11排出的空气供给于发动机。
在增压器1的运转过程中,若增压压力(从排出口11排出的空气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则致动器50被驱动而将动作杆51推出。基于动作杆51的推出力(驱动力)经由与该动作杆51连结的连杆部件28、轴杆21以及摆动片22而传递至阀体23。由此,阀体23以从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离开的方式移动,使排气泄压阀20成为打开状态。此时,从排出气体流入口8流入的排出气体的一部分经过旁通通路17,而在涡轮叶轮6分流。因此能够减少供给于涡轮叶轮6的排出气体的流量。
另一方面,在增压器1的运转中,若增压压力小于设定压力,则将动作杆51的推出力解除而使动作杆51被推回。由此连杆部件28以轴杆21为中心而摆动,轴杆21绕其轴线L1旋转而摆动片22进行摆动。而且,阀体23向旁通通路17的开口部的周缘部接近,并被按压于开口部的周缘部,从而排气泄压阀20成为关闭状态。即在涡轮2中,成为未进行基于旁通通路17的排出气体的分流的状态。
在这样的增压器1的排气泄压阀20中,在沿着轴杆21的轴线L1的方向上,在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与连杆部件28之间的间隙处安装有弹簧机构32,且衬套25的倾斜面33与弹簧机构32的弯曲面38抵接。由此,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和衬套25的径向(与轴线L2正交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产生弹簧机构32的作用力。
另外,弹簧机构32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上,将连杆部件28向外侧施力。由此轴杆21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上被向外侧施力,从而抑制轴杆21在轴线L1方向上的移动。
以在衬套25的径向上衬套25的轴线L2与弹簧机构32的轴线L3重叠的方式对弹簧机构32进行调心。即,通过弹簧机构32的突出片36,以使力在周向上相互平衡的方式,使弹簧机构32移动而进行调心。由此连杆部件28移动,并以轴杆21的轴线L1与衬套25的轴线L2一致的方式进行调心。其结果抑制轴杆21在径向上的移动。
这样在排气泄压阀20中,抑制轴杆21在轴线L1方向上的移动,并且抑制轴杆21在径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轴杆21的振动。即,通过抑制轴杆21的移动,从而抑制与该轴杆21连结的阀体23的振动以及位置偏移。其结果抑制排气泄压阀20产生异响。
在排气泄压阀20中,在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形成有倾斜面33,在衬套25的轴线L2方向上在比平面34靠内侧处确保能够配置弹簧机构32的空间。由此,能够将弹簧机构32的一部分配置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比衬套25的平面34靠内侧(一端侧)。因此,不扩大衬套25的平面34与连杆部件28之间的距离D1,就能够确保配置弹簧机构32的空间。其结果,能够维持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衬套25与连杆部件28的位置关系,并且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延长弹簧机构32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弹簧机构32设计的自由度。即,能够扩大弹簧机构32的弹簧常数的选择范围。由此,将弹簧机构32的弹簧常数设定为适当的值,抑制弹簧机构32的疲劳,实现弹簧机构32的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抑制排气泄压阀20的振动的产生。
在排气泄压阀20中,在衬套25的内周面25a侧配置弹簧机构32的突出片36,在径向上衬套25的端部位于弹簧机构32的突出片36的外侧,从而抑制弹簧机构32向外部露出。
在弹簧机构32中,由于形成有与连杆部件28抵接的凸缘部35,因此能够增加弹簧机构32与连杆部件28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弹簧机构32相对于连杆部件28的姿势稳定。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弹簧机构32与连杆部件28之间的力的传递。
在连杆部件28形成有凹部39,在该凹部39能够收容弹簧机构32的凸缘部35,因此在轴杆21的轴线L1上能够增加弹簧机构32的配置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弹簧机构32设计的自由度。能够在凸缘部35的径向上束缚凸缘部35相对于连杆部件28的移动,从而能够使弹簧机构32与连杆部件28作为一体而移动。
倾斜面33以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截面上成为直线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倾斜面33的加工,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形成倾斜面33。由此能够容易如设计那样实现倾斜面33与弹簧机构32的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不同点在于:如图5所示,在衬套25的端部构造30B中,取代弹簧机构32而具备突出片41的形状不同的弹簧机构32B。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
弹簧机构32B是盘状的弹簧,并且具备配置于外周侧的凸缘部35和配置于内周侧的突出片41。在弹簧机构32B的中央(突出片41的中央)形成有使轴杆21插通的开口37。弹簧机构32B例如通过对圆盘状(板状)的部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突出片41在沿着轴线L3的方向上从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突出。
突出片41在开口37的周缘部具有倾斜面42。倾斜面42在开口37的周向的整周上连续。在沿着轴线L3的截面中,倾斜面42成为直线状。倾斜面42是与衬套25的倾斜面33抵接的抵接面,倾斜面42相对于轴线L3倾斜的角度对应于衬套25的倾斜面33相对于轴线L2倾斜的角度。
即使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中,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倾斜面42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不与衬套25的倾斜面33的倾斜角度相同。只要倾斜面42能够与衬套25的倾斜面33抵接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不同点在于:如图6所示,在衬套25的端部构造30C中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B的形状不同。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与第一、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
在另一端部31B设置有弯曲面43。弯曲面43相对于轴杆21的轴线L1倾斜。弯曲面43形成于衬套25的内周面25a侧。弯曲面43以在衬套25的轴线L2延伸的方向上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弯曲。在沿着轴线L2的截面中,弯曲面43的切线以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从与轴线L2平行的状态向与轴线L2正交的方式逐渐倾斜。弯曲面43的外周侧的端部配置于与衬套25的外周面25b交叉的位置。另外,在沿着轴线L2的截面中,弯曲面43的曲率可以是在弯曲面中相同的曲率,也可以是在弯曲面中不同的曲率。与弯曲面43抵接的弹簧机构不限定于图5所示的弹簧机构32B,例如,可以是图4所示的具有弯曲面38的弹簧机构3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弹簧机构。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不同点在于:如图7所示,在衬套25的端部构造30D中,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C的形状不同、取代弹簧机构32而具备形状不同的弹簧机构32C。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省略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说明。
在另一端部31C设置有相对于轴杆21的轴线L1倾斜的倾斜面45。倾斜面45配置于衬套25的径向外侧(外周面25b侧)。倾斜面45在衬套25的轴线L2延伸的方向上,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向径向内侧倾斜。倾斜面45在衬套25的周向上连续并且形成于整周。
倾斜面45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截面中成为直线状。倾斜面45的外周侧的端部位于衬套25的外周面25b。倾斜面45的内周侧的端部位于例如衬套25的板厚的大致中央。在衬套25的径向上在比倾斜面45靠内周面25a侧,形成有与轴线L2正交的平面46。平面46在衬套25的径向上从与衬套25的内周面25a交叉的位置形成至倾斜面45的内周侧的端部。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上,平面46位于最靠另一端侧(连杆部件28侧)。
弹簧机构32C成为环状,并具备:配置于外周侧的凸缘部35B、配置于内周侧的突出部47、以及设置于突出部47的内周侧的内周侧环部48。在弹簧机构32C的中央形成有使轴杆21插通的开口37B。弹簧机构32C例如通过对圆盘状(板状)的部件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开口37B的周缘部分例如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若这样构成,则抑制弹簧机构32C组装时弹簧机构32C的姿势倾斜,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弹簧机构32C的突出部47嵌于衬套25的倾斜面45。另外在该情况下,例如为了在发动机运转时不同时束缚弹簧机构32C的内周端和外周端,与开口37B的周缘部分不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的情况相比较,也可以使凹部39的内径与凸缘部35B的外径的间隙更大。由此能够防止对弹簧机构32C作用过度的负载。
内周侧环部48形成与轴线L3正交的平面。内周侧环部48在轴线L3方向上例如配置在比凸缘部35B靠一端侧。内周侧环部48的外周侧的端部是突出部47的内周侧的端部。
突出部47以在沿着轴线L3的方向上从内周侧环部48向一端侧(轴杆21的一端21a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突出部47具备:在沿着轴线L3的截面中配置于内周侧并朝向轴线L3侧的倾斜面49A、和配置于外周侧并朝向与轴线L3相反的一侧的倾斜面49B。
倾斜面49A随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从另一端侧配置至一端侧。倾斜面49A是与衬套25的倾斜面45抵接的抵接面,倾斜面49A相对于轴线L3的倾斜角度对应于衬套25的倾斜面45相对于轴线L2的倾斜角度。
倾斜面49B从倾斜面49A的外周侧的端部向另一端侧(轴杆21的另一端侧)折弯而形成,随着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而从一端侧配置至另一端侧。倾斜面49A的外周侧的端部是凸缘部35B的内周侧的端部。
在这样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中,衬套25的倾斜面45与弹簧机构32C的倾斜面49A抵接,在沿着衬套25的轴线L2的方向和衬套25的径向这两个方向上,产生弹簧机构32C的作用力。由此,抑制轴杆21向轴线L1方向以及轴杆21的径向的移动。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排气泄压阀20中,在衬套25的另一端部31C形成倾斜面45,在衬套25的轴线L2方向上,在比平面46靠内侧处确保能够配置弹簧机构32C的空间。由此,能够使弹簧机构32C的一部分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配置在比衬套25的平面46靠内侧(一端侧)处。因此不使衬套25的平面46与连杆部件28之间的距离变大,就能够确保配置弹簧机构32C的空间。其结果,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维持衬套25与连杆部件28的位置关系,并且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延长弹簧机构32C在轴杆21的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弹簧机构32C设计的自由度。即,能够增大弹簧机构32C的弹簧常数的选择范围。由此,将弹簧机构32C的弹簧常数设定为适当的值,从而抑制弹簧机构32C的疲劳,实现弹簧机构32C的长寿命化,并且能够抑制排气泄压阀20的振动的产生。
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下述那样的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弹簧机构32设为盘状的弹簧,但弹簧机构不限定为盘状,而可以是例如具备压缩螺旋弹簧、锥形螺旋板弹簧等的机构,也可以是具备筒状部的机构,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机构。也可以将多个弹簧机构32重叠使用。弹簧机构也可以具备环状的弹性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簧机构32是具备凸缘部35的结构,但弹簧机构也可以不具备凸缘部。凸缘部也可以以向径向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收容有凸缘部35的凹部39设置于连杆部件28,但连杆部件28也可以不设置凹部39。在连杆部件28中,也可以取代凹部39而设置束缚弹簧机构32沿径向移动的突出构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衬套25的周向上沿整周连续的倾斜面33进行了说明,但倾斜面也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弹簧机构32优选为相对于衬套25的倾斜面33而在整周上抵接,但也可以局部地抵接。若衬套25的倾斜面33与弹簧机构32在整周上抵接,则防止进入衬套25的内周面25a与轴杆2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后的气体向外部泄漏。
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弹簧机构32C的开口37B的周缘部分例如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在该情况下,例如为了在发动机运转时不同时束缚弹簧机构32C的内周端和外周端,开口37B的开口37B的周缘部分与轴杆21的间隙、和凹部39的内径与凸缘部35B的外径的间隙也可以不相同。根据发动机运转条件,凹部39与凸缘部35B的径向间隙可以比开口37B与轴杆21的径向间隙宽或窄,这两者均可。弹簧机构32C的开口37B的周缘部分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例如,在与和衬套25抵接的抵接面连续的弹簧机构32的内周侧,具备与轴线L3正交的内周侧环,从而能够使开口37的周缘部分与轴杆21的外周面抵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采用了排气泄压阀20的增压器1例示为车辆用,但增压器不限定于车辆用,也可以用于船舶用的发动机,还可以用于其他发动机。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的几个方式,能够抑制轴承的端面与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扩大,并且提高配置于该间隙的弹簧机构设计的自由度。
附图标记说明:1...增压器;20...排气泄压阀;21...轴杆;21a...一端(第一端);21b...另一端(第二端);24...支承孔(贯通孔);25...衬套(轴承);28...连杆部件;31、31B、31C...衬套的另一端部;32、32B、32C...弹簧机构;33...倾斜面(轴承的倾斜面);35、35B...凸缘部;36、41...突出片;37...开口;38...弯曲面(弹簧机构的抵接面);39...凹部(收容凹部);42...突出片的倾斜面(弹簧机构的抵接面);43...弯曲面(轴承的倾斜面);45...倾斜面(轴承的倾斜面);47...突出部;49...倾斜面(弹簧机构的抵接面)。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流量可变阀机构,对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体,其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
轴杆,其在第一端侧连结所述阀体,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
筒状的轴承,其插通于所述壳体的贯通孔,并将所述轴杆支承为能够绕该轴杆的轴线旋转;
连杆部件,其与所述轴杆的第二端侧连结;以及
弹簧机构,其配置于所述轴承的所述第二端侧的端部与所述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
所述轴承的所述端部包括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弹簧机构抵接并且相对于所述轴杆的轴线倾斜,
所述弹簧机构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在所述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侧而向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伸出,并与所述连杆部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以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内侧随着从所述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侧朝向所述第二端侧而向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机构是盘状的弹簧,
所述盘状的弹簧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所述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端侧朝向所述第一端侧突出,
在所述突出部形成有使所述轴杆贯通的开口,并形成有在所述轴杆的周向上连续且与所述倾斜面抵接的弯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在沿着所述轴承的轴线的截面中成为直线。
5.(删除)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杆部件形成有收容凹部,该收容凹部收容所述凸缘部,并且束缚所述凸缘部向所述径向外侧的移动。
7.(修改后)一种增压器,具备权利要求1~4以及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涡轮;和
压缩机,其借助基于所述涡轮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所述阀体对在所述涡轮分流的所述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专利局PCT受理处:
根据PCT第19条的规定,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1.将原权利要求5加入到权利要求1中构成为新的权利要求1。
2.修改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
在此提交权利要求书替换页,一式一份。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Claims (7)

1.一种流量可变阀机构,对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体,其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
轴杆,其在第一端侧连结所述阀体,且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壳体;
筒状的轴承,其插通于所述壳体的贯通孔,并将所述轴杆支承为能够绕该轴杆的轴线旋转;
连杆部件,其与所述轴杆的第二端侧连结;以及
弹簧机构,其配置于所述轴承的所述第二端侧的端部与所述连杆部件之间的间隙,
所述轴承的所述端部包括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弹簧机构抵接并且相对于所述轴杆的轴线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以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内侧随着从所述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端侧朝向所述第二端侧而向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机构是盘状的弹簧,
所述盘状的弹簧具备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所述轴承的轴线方向上从所述第二端侧朝向所述第一端侧突出,
在所述突出部形成有使所述轴杆贯通的开口,并形成有在所述轴杆的周向上连续且与所述倾斜面抵接的弯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在沿着所述轴承的轴线的截面中成为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机构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在所述轴杆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端侧而向所述轴承的径向外侧伸出,并与所述连杆部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杆部件形成有收容凹部,该收容凹部收容所述凸缘部,并且束缚所述凸缘部向所述径向外侧的移动。
7.一种增压器,具备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流量可变阀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涡轮;和
压缩机,其借助基于所述涡轮的旋转驱动力而旋转,
所述阀体对在所述涡轮分流的所述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CN201680054848.XA 2015-10-07 2016-10-05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Active CN108027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9580 2015-10-07
JP2015199580A JP6705146B2 (ja) 2015-10-07 2015-10-07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PCT/JP2016/079578 WO2017061450A1 (ja) 2015-10-07 2016-10-05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7074A true CN108027074A (zh) 2018-05-11
CN108027074B CN108027074B (zh) 2019-08-23

Family

ID=58487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4848.XA Active CN108027074B (zh) 2015-10-07 2016-10-05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1688B2 (zh)
JP (1) JP6705146B2 (zh)
KR (1) KR101998534B1 (zh)
CN (1) CN108027074B (zh)
DE (1) DE112016004635T5 (zh)
WO (1) WO20170614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402A (zh) * 2018-07-05 2021-02-02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3111A1 (en) * 2016-11-04 2020-01-02 Ihi Corporation Variable flowrate valve mechanism and turbocharger
JP6627798B2 (ja) * 2017-02-16 2020-0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ウェイストゲートバルブ
US11384683B2 (en) * 2018-03-05 2022-07-1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Turbocharger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12019006257T5 (de) * 2019-01-23 2021-09-0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 & Turbocharger, Ltd. Turboladerbuchse und Turbolader
KR20220049401A (ko) * 2020-10-14 2022-04-21 한화에어로스페이스 주식회사 배기 덕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비행체
DE202021004007U1 (de) * 2020-10-21 2022-05-02 3BE Berliner Beratungs- und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mbH Radialgasturbine
DE102021101510A1 (de) 2021-01-25 2022-07-28 Ihi Charg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eines Abgasturbolader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2440A1 (en) * 2003-02-17 2004-09-23 Lee Watts Exhaust pipe valve
CN101460724A (zh) * 2006-06-02 2009-06-17 株式会社Ihi 电动增压器
CN10205214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阀舌门的调整装置
CN102828818A (zh) * 2011-06-17 2012-12-19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涡轮增压器
DE102012216893A1 (de) * 2012-09-20 2014-04-03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Klappenventil
CN104379897A (zh) * 2012-07-11 2015-02-25 博格华纳公司 排气涡轮增压器
CN104884760A (zh) * 2013-04-15 2015-09-02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0819B2 (ja) 2005-04-07 2010-03-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排ガスシール構造
JP5045304B2 (ja) 2007-08-16 2012-10-10 株式会社Ihi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5641823B2 (ja) 2010-08-26 2014-12-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ノズル型過給構造
DE102010050669A1 (de) 2010-11-09 2012-05-10 Voith Patent Gmbh Gehäuse für ein Laufrad
JP5889629B2 (ja) 2011-12-22 2016-03-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排気装置
CN104271919B (zh) 2012-05-17 2018-05-01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涡轮增压器的轴密封系统
JP6045207B2 (ja) 2012-06-12 2016-12-1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ェストゲートバルブを備えた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JP5956855B2 (ja) * 2012-07-04 2016-07-2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切れ刃エッジの加工方法及び器具の製造方法
JP2014218945A (ja) 2013-05-09 2014-11-20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2440A1 (en) * 2003-02-17 2004-09-23 Lee Watts Exhaust pipe valve
CN101460724A (zh) * 2006-06-02 2009-06-17 株式会社Ihi 电动增压器
CN102052144A (zh) * 2009-11-02 2011-05-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阀舌门的调整装置
CN102828818A (zh) * 2011-06-17 2012-12-19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涡轮增压器
CN104379897A (zh) * 2012-07-11 2015-02-25 博格华纳公司 排气涡轮增压器
DE102012216893A1 (de) * 2012-09-20 2014-04-03 Bosch Mahle Turbo Systems Gmbh & Co. Kg Klappenventil
CN104884760A (zh) * 2013-04-15 2015-09-02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402A (zh) * 2018-07-05 2021-02-02 株式会社Ihi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US11333065B2 (en) 2018-07-05 2022-05-17 Ihi Corporation Variable flow rate valve mechanism and turbochar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72195A (ja) 2017-04-13
DE112016004635T5 (de) 2018-08-16
US10711688B2 (en) 2020-07-14
WO2017061450A1 (ja) 2017-04-13
US20180298811A1 (en) 2018-10-18
KR101998534B1 (ko) 2019-07-09
JP6705146B2 (ja) 2020-06-03
KR20180031763A (ko) 2018-03-28
CN108027074B (zh) 2019-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074A (zh) 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CN105715360B (zh) 配平可调式离心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涡轮增压器
CN104279051B (zh) 具有涡轮喷嘴叶片和环形旋转旁通阀的涡轮增压器
CN101363329B (zh) 具有半分式喷嘴和半圈式活塞的涡轮组件
JP6269842B2 (ja) 流量可変バルブ機構及び過給機
JP5895343B2 (ja) 遠心圧縮機及び遠心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US20170145911A1 (en) Variable flow valve mechanism and turbocharger
CN110219822A (zh) 具有包括涡流导风轮的可调调整机构的涡轮增压器压缩机
JP5890021B2 (ja) 排気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ーのタービン
CN105683525A (zh) 具有u型密封件的致动枢转轴面密封
CN104870755B (zh) 用于vtg涡轮增压器的致动器枢转轴非对称衬套
CN107237654B (zh) 可变喷嘴机构用臂、可变喷嘴机构以及涡轮增压器
CN104074601A (zh) 涡轮增压器
CN110291280A (zh) 波形垫片以及流量可变阀机构
JP6885729B2 (ja) 異なる形状のベーンを有する非対称流のためのターボ機械入口ノズル
CN105736067A (zh) 涡轮排气密封件
JP4960815B2 (ja) 可変容量形ポンプ
KR101787705B1 (ko) 클립 블레이드를 이용한 삼각 로터리 펌프
JP5010577B2 (ja) 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および可変容量型排気ターボ過給機の製造方法
CN105736126A (zh) 排气涡轮组件
JP2008169778A (ja) 圧縮機
CN205841191U (zh) 一种缸体联动旋转式气体压缩机
JP2009185686A (ja) 可変容量型タービン
JP4424060B2 (ja) 過給機
JP2010265852A (ja) ベーン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