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6822A - 排气管 - Google Patents
排气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6822A CN108026822A CN201680054377.2A CN201680054377A CN108026822A CN 108026822 A CN108026822 A CN 108026822A CN 201680054377 A CN201680054377 A CN 201680054377A CN 108026822 A CN108026822 A CN 1080268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path
- section
- bending section
- rake
- separa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排气管,其具有弯曲部以及分隔部,并且使来自车辆的发动机的废气朝向外部流下。弯曲部具有底部区间以及倾斜区间,底部区间使废气沿着基准面而流下,倾斜区间使废气从底部区间的一端朝相对于基准面向上方倾斜的方向而流下。分隔部将弯曲部中的废气的流路分隔成非堵塞流路和另一流路,非堵塞流路和另一流路在整个弯曲部延伸。此外,将弯曲部中的底部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下侧端部,并将弯曲部中的倾斜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上侧端部。在下侧端部处,非堵塞流路以更靠近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分隔部具有倾斜部,倾斜部是在底部区间中形成非堵塞流路的底面的部分,并且倾斜部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向下方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使来自车辆的发动机的废气向下流动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车辆的排气管有时会具有弯折部,弯折部具有水平区间以及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区间。并且,如果上述车辆以倾斜状态停车,则水平区间与倾斜区间相交的部分有可能会位于上述这些区间的下方。此时,如果经排气管流下的废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冷凝,则冷凝水有可能会积存在相交部分,从而有可能会使相交部分完全堵塞。
对此,在专利文献1的排气管中,弯折部的内部被分隔成上侧流路和下侧流路。由此,与上侧流路相比,流入弯折部的冷凝水更易于流入下侧流路。因此,能够抑制冷凝水流入上侧流路,从而能够避免弯折部分被完全堵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6-169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水蒸气有可能会在弯折部的上侧流路内冷凝。其结果为,上侧流路有可能被冷凝水堵塞。
期望抑制排气管完全被堵塞的情况。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排气管安装在车辆上并且使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朝向外部流下。排气管具有弯曲部以及分隔部。弯曲部为排气管中的区间,并且具有底部区间以及倾斜区间,底部区间使废气沿着预先规定的基准面而流下,倾斜区间使废气从底部区间的一端朝相对于基准面向上方倾斜的方向而流下。此外,分隔部将弯曲部中的废气的流路分隔成非堵塞流路和另一流路,非堵塞流路和另一流路是在整个弯曲部延伸的流路。
此外,将弯曲部中的底部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下侧端部,并将弯曲部中的倾斜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上侧端部。在下侧端部处,非堵塞流路以更靠近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此外,分隔部具有倾斜部,倾斜部是在底部区间中形成非堵塞流路的底面的部分,并且倾斜部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向下方倾斜。
在此,将因车辆倾斜而使得弯曲部的底部区间的上侧端部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称为倾斜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弯曲部具有非堵塞流路。并且,在弯曲部的下侧端部处,非堵塞流路以更靠近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因此,即使处于倾斜状态,也能够抑制冷凝水从下侧端部侧向非堵塞流路流入。
此外,分隔部具有倾斜部,倾斜部在底部区间中形成非堵塞流路的底面。倾斜部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向下方倾斜。因此,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使积存在非堵塞流路中的冷凝水向下侧端部侧流出。由此,能够抑制非堵塞流路被冷凝水堵塞。
因此,能够抑制排气管被完全堵塞。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分隔部还可以具有隆起部,隆起部是形成非堵塞流路的底面的部分,隆起部可以位于倾斜部的下侧端部侧并且可以向上方隆起。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即使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隆起部抑制冷凝水从下侧端部侧向非堵塞流路流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气管被完全堵塞。
此外,倾斜部可以是设置于分隔部中的沿着底部区间而延伸的槽状的部分。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抑制另一流路缩窄,并且能够增加倾斜部相对于基准面的倾斜度。并且,通过增加该倾斜度而能够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更切实地使积存在非堵塞流路中的冷凝水向下侧端部侧流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气管被完全堵塞。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排气管的说明图。图1B是从侧方观察到的第1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剖视图,且是示出该弯曲部中的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延伸的截面的剖视图。图1C是第1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下侧端部的主视图。图1D是第1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1D-1D剖视图。图1E是第1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1E-1E剖视图。
图2A是从侧方观察到的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剖视图,且是示出该弯曲部中的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延伸的截面的剖视图。图2B是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下侧端部的主视图。图2C是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1C-1C剖视图。
图3A是从侧方观察到的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剖视图,且是示出该弯曲部中的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延伸的截面的剖视图。图3B是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下侧端部的主视图。图3C是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3C-3C剖视图。图3D是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3D-3D剖视图。
图4A是从侧方观察到的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剖视图,且是示出该弯曲部中的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中央而延伸的截面的剖视图。图4B是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下侧端部的主视图。图4C是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4C-4C剖视图。图4D是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4D-4D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排气管;2…消音器;10、40、50、60、70…弯曲部;
10a、40a、50a、60a…底部区间;10b、40b、50b、60b…倾斜区间;
10c、40c、50c、60c…基准面;11、41、51、61…分隔部;
11a、41a、51a、61a…倾斜部;11b、41b、51b、61b…隆起部;
12、42、52、62…非堵塞流路;13、43、53、63…另一流路;
20…上游部;3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而且,本公开的实施的方式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第1实施方式]
[结构的说明]
如图1A~1E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管1安装在车辆上。排气管1使来自车辆的发动机的废气向外部排出。排气管1与消音器2相连,并使废气朝向消音器2流下。以下,将废气的流路中的上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并将废气的流路中的下游侧简称为下游侧。
排气管1作为一例具有圆筒形的形状,并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不过,排气管1也可以为圆筒形以外的形状。此外,排气管1也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以外的部位处。
排气管1具有弯曲部10、上游部20、以及连接部30这三个区间。此外,在排气管1中,还可以在上游部20的上游侧设置弯曲部70。
上游部20位于弯曲部10的上游侧。上游部20作为一例在水平方向或者大致水平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此外,上游部20也可以在不同于上述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此外,上游部20不限于直线状,也可以具有弯折或者弯曲的形状。
连接部30位于弯曲部10的下游侧。连接部30连接弯曲部10与消音器2。此外,弯曲部10也可以构成为与消音器2直接相连。
弯曲部10朝向车辆的后方而延伸,并且具有弯折的形状。弯曲部10具有底部区间10a以及倾斜区间10b。
底部区间10a在水平方向或者大致水平方向上呈直线状地延伸。即,底部区间10a使废气沿着水平或者大致水平的基准面10c流下。此外,底部区间10a也可以具有弯折或者弯曲的形状并使废气沿着基准面10c流下。此外,底部区间10a也可以构成为使废气沿着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基准面10c流下。
倾斜区间10b从底部区间10a的下游侧的端部起朝相对于基准面10c向上方倾斜的方向(以下称为倾斜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换言之,倾斜区间10b使废气从底部区间10a的下游侧的端部起朝向倾斜方向而流下。此外,倾斜区间10b也可以具有弯折或者弯曲的形状并使废气朝向倾斜方向而流下。
在此,将弯曲部10中的底部区间10a侧的端部称为下侧端部。此外,并且将弯曲部10中的倾斜区间10b侧的端部称为上侧端部。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弯曲部10中的上游侧的端部相当于下侧端部,且弯曲部10中的下游侧的端部相当于上侧端部。
弯曲部10具有分隔部11。分隔部11由板状的部件构成。此外,分隔部11将弯曲部10中的废气的流路分隔成非堵塞流路12和另一流路13。从弯曲部10的下侧端部起直至上侧端部均设置有分隔部11。即,非堵塞流路12以及另一流路13从弯曲部10的下侧端部起延伸至上侧端部。
在此,将处于后端比前端而位于更下方的状态时的车辆的姿势称为后倾姿势。此外,在车辆处于后倾姿势的情况下,弯曲部10的底部区间10a中的上侧端部成为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为倾斜状态。此外,将弯曲部10中的底部区间10a与倾斜区间10b相交的部分称为弯折部分。
由于废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存在因该水蒸气冷凝而生成的冷凝水积存在排气管1中的情况。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管1具有弯曲部10。因此,在安装有排气管1的车辆以后倾姿势停车的情况下,弯曲部10中的弯折部分有可能完全被冷凝水堵塞。此时,如果冷凝水冻结,则即使在车辆不再处于后倾姿势之后,排气管1也呈仍被完全堵塞的状态。
对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管1中,在弯曲部10的上侧设置有非堵塞流路12,而在弯曲部10的下侧设置有另一流路13。因此,在弯曲部10中,在车辆处于后倾姿势的情况下,冷凝水首先积存在另一流路13中,从而抑制冷凝水积存在非堵塞流路12中。由此,抑制弯曲部10的弯折部分被冷凝水完全堵塞。
分隔部11对弯曲部10的内侧的空间(换言之,即废气的流路)进行上下分割。弯曲部10的与废气的流下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圆形。因此,非堵塞流路12以及另一流路13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形。此外,非堵塞流路12位于另一流路13的上侧。分隔部11形成非堵塞流路12的底面,并形成另一流路13中的上侧的侧壁。
此外,分隔部11具有倾斜部11a以及隆起部11b。
倾斜部11a是形成底部区间10a的非堵塞流路12的底面的平板状的部分。倾斜部11a是从底部区间10a中的倾斜区间10b侧的端部(换言之,即下游侧的端部)起直至下侧端部的跟前的地点(以下称为隆起位置)的部分。隆起位置是下侧端部附近的地点。倾斜部11a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10c向下方倾斜。
此外,隆起部11b是底部区间10a的分隔部11中从下侧端部起直至隆起位置的平板状的部分。换言之,隆起部11b与下侧端部相邻地设置。此外,隆起部11b位于倾斜部11a的下侧端部侧。隆起部11b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10c向上方倾斜。
即,底部区间10a的分隔部11中包含下侧端部的短区间为向上方弯折的形状。换言之,底部区间10a的分隔部11中与下侧端部相邻的部分隆起。
另一方面,倾斜区间10b的分隔部11是形成倾斜区间10b的非堵塞流路12的底面的平板状的部分。倾斜区间10b的分隔部11沿着倾斜方向而延伸。
此外,弯曲部10的长度被调整为,当车辆处于后倾姿势时能够适当避免弯曲部10的非堵塞流路12被冷凝水堵塞。基于例如排气管1的长度或者粗细、底部区间10a与倾斜区间10b相交的角度、车辆的发动机的排气量等而确定该长度。
[效果]
(1)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管1的弯曲部10具有非堵塞流路12。并且,非堵塞流路12位于另一流路13的上侧。因此,即使处于倾斜状态,也能够抑制冷凝水从下侧端部侧向非堵塞流路12流入。
此外,分隔部11在底部区间10a处具有形成非堵塞流路12的底面的倾斜部11a。倾斜部11a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10c向下方倾斜。因此,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使积存在非堵塞流路12中的冷凝水向下侧端部侧流出。由此,能够抑制非堵塞流路12被冷凝水堵塞。
因此,能够抑制排气管1被完全堵塞。
(2)此外,隆起部11b设置在分隔部11的下侧端部处。因此,即使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隆起部11b抑制冷凝水从下侧端部侧向非堵塞流路12中流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气管1被完全堵塞。
[第2实施方式]
[结构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中的弯曲部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排气管1不同。下面,参照图2A~2C对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部40的结构进行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弯曲部40具有弯折的形状,并且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底部区间40a以及倾斜区间40b。此外,弯曲部40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分隔部41。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分隔部41将弯曲部40的内侧的空间分隔成非堵塞流路42和另一流路43。不过,分隔部41中的位于底部区间40a处的部分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是具有槽部的平板状的部分。槽部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此外,槽部也可以设置在靠近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位置处。此外,槽部从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中的倾斜区间40b侧的端部起延伸至下侧端部。槽部的与废气的流下方向正交的截面作为一例为U字形。不过,该截面的形状可以为U字形以外的形状。
此外,分隔部41具有倾斜部41a以及隆起部41b。
倾斜部41a是从槽部中的倾斜区间40b侧的端部起直至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隆起位置处的区间。在第2实施方式中,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沿着基准面40c而延伸。另一方面,倾斜部41a的底部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40c向下方倾斜。
此外,隆起部41b是从槽部中的下侧端部起直至隆起位置处的区间。换言之,隆起部41b与下侧端部相邻地设置。此外,隆起部41b位于倾斜部41a的下侧端部侧。隆起部41b的底部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40c向上方倾斜。
即,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中的槽部的底部呈包括下侧端部的短区间向上方弯折的形状。换言之,该槽部的底部中的与下侧端部相邻的部分隆起。此外,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中的倾斜区间40b侧的端部呈直线状。另一方面,底部区间40a的分隔部41中的下侧端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凹部。该凹部成为槽部的一端。
此外,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确定弯曲部40的长度。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也可以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而制造。
[效果]
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1)、(2)相同的效果。并且除此之外还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在第2实施方式中,槽状的倾斜部41a设置在分隔部41的底部区间40a。因此,能够抑制另一流路43缩窄,并且能够增加倾斜部41a相对于基准面40c的倾斜度。并且,通过增加该倾斜度而能够在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使积存在非堵塞流路42中的冷凝水更切实地向下侧端部侧流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排气管被完全堵塞。
[第3实施方式]
[结构的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中的弯曲部的结构与第1、第2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不同。下面,参照图3A~3D对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50的结构进行说明。
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弯曲部50具有弯折的形状,并且具有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底部区间50a以及倾斜区间50b。此外,弯曲部50具有分隔部51。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分隔部51将弯曲部50的内侧的空间分隔成非堵塞流路52和另一流路53。不过,分隔部51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等与第1、第2实施方式不同。
分隔部51中的与废气的流下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弯曲的形状。分隔部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向下方突出。此外,分隔部51配置成与弯曲部50的侧壁中的位于顶部的部分对置。并且,该部分与分隔部51之间的空间为非堵塞流路52。因此,非堵塞流路52的与流下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扇形。非堵塞流路52位于另一流路53的上侧。换言之,分隔部51通过弯曲而形成沿着废气的流下方向而延伸的槽部。
此外,分隔部51具有倾斜部51a以及隆起部51b。
倾斜部51a是底部区间50a的分隔部51中从倾斜区间50b侧的端部起直至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隆起位置处的部分。倾斜部51a的弯曲程度随着朝向下侧端部侧而增大。因此,倾斜部51a中的下侧端部侧处于相对于基准面50c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此外,隆起部51b是底部区间50a的分隔部51中从下侧端部起直至隆起位置处的部分。换言之,隆起部51b与下侧端部相邻地设置。此外,隆起部51b位于倾斜部51a的下侧端部侧。隆起部51b的弯曲程度随着朝向下侧端部侧而变小。因此,隆起部51b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50c向上方倾斜。
即,底部区间50a的分隔部51中的包含下侧端部的短区间为向上方弯折的形状。换言之,底部区间50a的分隔部51中的与下侧端部相邻的部分隆起。
另一方面,倾斜区间50b的分隔部51沿着倾斜方向而延伸。
此外,以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确定弯曲部50的长度。
[效果]
根据第3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1)、(2)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获得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1)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结构的说明]
第4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中的弯曲部的结构与第1~第3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与不同。下面,参照图4A~4D,对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弯曲部60具有以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而弯折的形状,并且具有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底部区间60a以及倾斜区间60b。此外,弯曲部60具有分隔部61。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分隔部61将弯曲部60的内侧的空间分隔成非堵塞流路62和另一流路63。不过,分隔部61的形状以及配置位置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
分隔部61是沿着弯曲部60而延伸的管状的部分。底部区间60a的分隔部61中的与废气的流下方向正交的截面为半圆形。底部区间60a的分隔部61配置成与底部区间60a中的形成顶部的侧壁相邻。另一方面,倾斜区间60b的分隔部61具有圆筒形的部分(以下称为圆筒部)以及接头状部分。接头状部分连接圆筒部与底部区间60a的分隔部61。圆筒部呈直线状地延伸。此外,圆筒部配置在倾斜区间60b的内侧的区域中的大致中央。
此外,分隔部61具有倾斜部61a以及隆起部61b。
倾斜部61a是底部区间60a的分隔部61中的形成非堵塞流路62的底面的平板状的部分。倾斜部61a配置在从倾斜区间60b侧的端部起直至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隆起位置处。倾斜部61a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60c向下方倾斜。
此外,隆起部61b是底部区间60a的分隔部61中的形成非堵塞流路62的底面的板状的部分。隆起部61b配置在从下侧端部直至隆起位置处。换言之,隆起部61b与下侧端部相邻地设置。此外,隆起部61b位于倾斜部61a的下侧端部侧。隆起部61b具有倾斜部分以及平坦部分。上述这些部分沿着废气的流下方向排列。倾斜部分位于隆起位置侧,平坦部分位于下侧端部侧。倾斜部分中的下侧端部侧相对于基准面60c向上方倾斜。另一方面,平坦部分沿着基准面60c配置。
即,在分隔部61中的形成底部区间60a的非堵塞流路62的底面的部分中,与下侧端部相邻的部分隆起。
此外,以与第1~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确定弯曲部60的长度。此外,可以以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制造第4实施方式的排气管。
[效果]
根据第4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1)、(2)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第1~第4实施方式中的排气管的弯曲部中的分隔部中设置有倾斜部和隆起部。不过,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分隔部设置隆起部而不设置倾斜部。具体而言,在第1、第4实施方式的分隔部11、61中,可以考虑将倾斜部形成为沿着基准面延伸的平板状的部分。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部40中,可以考虑使作为槽部的倾斜部41a的底部沿着基准面40c而延伸。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弯曲部50中,可以考虑使倾斜部51a的弯曲程度为固定的弯曲程度,并且使倾斜部51a沿着基准面50c而延伸。
此外,第1~第4实施方式中的分隔部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隆起部。即,也可以在底部区间的分隔部中从倾斜区间侧的端部起直至下侧端部处均设置倾斜部。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底部区间的分隔部中从倾斜区间侧的端部起直至相对于隆起位置而靠近倾斜区间侧的位置处均设置倾斜部。此外,隆起部也可以设置在底部区间的分隔部中的远离下侧端部的位置处。
(2)在第1~第4实施方式的排气管中,弯曲部10、40~60设置在消音器2的上游侧。不过,上述弯曲部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此外,上述弯曲部中的底部区间位于倾斜区间的上游侧。不过,倾斜区间也可以位于底部区间的上游侧。即,上述弯曲部可以以相反方向状态而设置,相反方向状态是指上侧端部位于上游侧且下侧端部位于下游侧的状态。
具体而言,图1的弯曲部70位于上游部20的上游侧,且朝与弯曲部10、40~60相反的方向倾斜。此外,弯曲部70向车辆的后方延伸。因此,在车辆处于前倾姿势的情况下,弯曲部70的弯折部分有可能完全被冷凝水堵塞。此外,前倾姿势是指车辆处于前端比后端位于更下方的状态的姿势。
因此,也可以以使得第1~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10、40~60中的任一者反向后的状态来配置弯曲部70。由此,当车辆以前倾姿势停车时,能够抑制弯曲部70被堵塞。
此外,也可以将第1~第4实施方式的弯曲部10、40~60配置为向车辆的右侧或左侧延伸。即使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也能同样地在车辆的右端或者左端处于向下方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抑制弯曲部被堵塞。
(3)弯曲部的形状、以及非堵塞流路的位置和形状不限于第1~第4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内容。
具体而言,例如,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非堵塞流路以与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相邻的状态而配置。不过,非堵塞流路可以以远离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此外,例如,在第4实施方式中,在底部区间60a中,非堵塞流路62以与弯曲部60的上侧的侧壁相邻的状态而配置。不过,底部区间60a的非堵塞流路62可以以远离弯曲部60的上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
此外,在底部区间中,优选非堵塞流路以更靠近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特别优选非堵塞流路的位于下侧端部的部分以更靠近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
Claims (3)
1.一种排气管,其安装在车辆上,并使来自发动机的废气朝向外部而流下,所述排气管的特征在于,具有:
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为所述排气管中的区间,并且具有底部区间以及倾斜区间,所述底部区间使所述废气沿着预先规定的基准面而流下,所述倾斜区间使所述废气从所述底部区间的一端朝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向上方倾斜的方向而流下;以及
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弯曲部中的所述废气的流路分隔成非堵塞流路和另一流路,所述非堵塞流路和所述另一流路是在整个所述弯曲部延伸的流路,
将所述弯曲部中的所述底部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下侧端部,并将所述弯曲部中的所述倾斜区间侧的端部定义为上侧端部,
在所述下侧端部处,所述非堵塞流路以更靠近所述弯曲部的上侧的侧壁而非所述弯曲部的下侧的侧壁的状态而配置,
所述分隔部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是在所述底部区间中形成所述非堵塞流路的底面的部分,并且所述倾斜部中的所述下侧端部侧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向下方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还具有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是形成所述非堵塞流路的底面的部分,所述隆起部位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下侧端部侧并且向上方隆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部是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中的沿着所述底部区间而延伸的槽状的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6/068262 WO2017221297A1 (ja) | 2016-06-20 | 2016-06-20 | 排気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6822A true CN108026822A (zh) | 2018-05-11 |
CN108026822B CN108026822B (zh) | 2020-05-08 |
Family
ID=6078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54377.2A Active CN108026822B (zh) | 2016-06-20 | 2016-06-20 | 排气管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74618B2 (zh) |
CN (1) | CN108026822B (zh) |
WO (1) | WO2017221297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19174A (en) * | 1977-05-20 | 1978-10-10 | Skyway Recreation Products | Engine muffler |
SU1226307A1 (ru) * | 1982-12-15 | 1986-04-23 |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Ан Ссср | Камера дл опрыскивани тонкослойных 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ческих пластин |
CN1181026A (zh) * | 1995-04-10 | 1998-05-06 | 帕克公司 | 对含有液体、气体和颗粒物质的流体进行处理的装置以及装有这种处理装置的污水净化装置 |
JP2004257261A (ja) * | 2003-02-24 | 2004-09-16 | Toyota Motor Corp | 排気管及び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
JP2006169984A (ja) * | 2004-12-13 | 2006-06-29 |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 排気装置 |
CN102383907A (zh) * | 2010-09-06 | 2012-03-21 | 株式会社豊技研 | 排气消声器的排气气流控制装置 |
CN104350253A (zh) * | 2012-06-06 | 2015-02-11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排气系统部件 |
CN104373183A (zh) * | 2014-09-22 | 2015-02-25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燃机排气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829U (zh) * | 1990-07-27 | 1992-03-31 | ||
JP2009180138A (ja) * | 2008-01-30 | 2009-08-13 | Honda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排気系に接続される消音器 |
-
2016
- 2016-06-20 WO PCT/JP2016/068262 patent/WO201722129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20 CN CN201680054377.2A patent/CN10802682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20 JP JP2017557025A patent/JP6374618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19174A (en) * | 1977-05-20 | 1978-10-10 | Skyway Recreation Products | Engine muffler |
SU1226307A1 (ru) * | 1982-12-15 | 1986-04-23 |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Ан Ссср | Камера дл опрыскивани тонкослойных 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ческих пластин |
CN1181026A (zh) * | 1995-04-10 | 1998-05-06 | 帕克公司 | 对含有液体、气体和颗粒物质的流体进行处理的装置以及装有这种处理装置的污水净化装置 |
JP2004257261A (ja) * | 2003-02-24 | 2004-09-16 | Toyota Motor Corp | 排気管及び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
JP2006169984A (ja) * | 2004-12-13 | 2006-06-29 |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 排気装置 |
CN102383907A (zh) * | 2010-09-06 | 2012-03-21 | 株式会社豊技研 | 排气消声器的排气气流控制装置 |
CN104350253A (zh) * | 2012-06-06 | 2015-02-11 | 双叶产业株式会社 | 排气系统部件 |
CN104373183A (zh) * | 2014-09-22 | 2015-02-25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燃机排气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6822B (zh) | 2020-05-08 |
JPWO2017221297A1 (ja) | 2018-06-21 |
WO2017221297A1 (ja) | 2017-12-28 |
JP6374618B2 (ja) | 2018-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508187B2 (ja) | 排気管構造 | |
CN113453934B (zh) | 用于车辆的进气装置 | |
KR100619785B1 (ko) | 오일분리기 | |
KR102080390B1 (ko) | 웨트 그립 강화 타이어 | |
US7896066B2 (en) | Heat exchanger | |
EP1111318A1 (en) | Evaporator with enhanced condensate drainage | |
JPH08313182A (ja) | 伝熱管 | |
JP4191847B2 (ja) | 気液分離器 | |
US20160123681A1 (en) | Fin tube heat exchanger | |
CN107002396A (zh) | 贮存槽、虹吸式排水系统和流出管连接构件 | |
US10641156B2 (en) | Exhaust pipe structure | |
KR20080011445A (ko) | 핀 튜브형 열교환기 | |
KR102228486B1 (ko) | 미세 채널 기반 열 교환기 | |
CN108026822A (zh) | 排气管 | |
US9016337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6777015B2 (ja) | エアクリーナ及びエアクリーナの製造方法 | |
JP6508159B2 (ja) | 排気管構造 | |
JP6493180B2 (ja) | 機関用の排気管 | |
CN104812516B (zh) | 具有功能部件的钎焊板式换热器 | |
JP5197444B2 (ja) | 気液分離器とそれを搭載し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5648904A (zh) | 排液结构及换热器 | |
CN206847142U (zh) | 一种分液器滤网支架及分液器 | |
EP3396292B1 (en) | Gas cooler | |
WO2019078084A1 (ja) | 蒸発器及び冷凍システム | |
JP2007162268A (ja) | 盛土補強部材の連結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