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3774B -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3774B
CN107973774B CN201711111641.4A CN201711111641A CN107973774B CN 107973774 B CN107973774 B CN 107973774B CN 201711111641 A CN201711111641 A CN 201711111641A CN 107973774 B CN107973774 B CN 107973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kettle
solution
microchannel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116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3774A (zh
Inventor
赵建
庞宝华
谢栋
翟涛
张宇
许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nk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HICOMER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HICOMER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HICOMER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116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73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73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3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3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3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2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2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oxy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two oxygen atoms and one sulfur atom, e.g. cyclic sulf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率高、产品纯度高、便于工业应用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生产设备包括微通道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内设置有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预混器上连通有三个微型泵,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通有氧化剂微型泵,微通道模块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30~30℃,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泵送至预混器中预混形成混合液,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泵送,次氯酸钠溶液与混合液同步泵送至微通道模块中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向外输出,反应液依次经分层、干燥、浓缩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

Description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兴起于21世纪90年代,不仅可以强化传质和传热,还可以满足连续规模化生产,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微通道反应器通过反应流体地对撞,实现物料瞬间均匀混合和高效传热,微通道反应器内设置有微通道模块,微通道模块内设置有微通道。
硫酸乙烯酯是一种新型的、效果优良的硫酸酯类锂电池电解液有机成膜添加剂。由于其中心硫原子电负性更强,在石墨负极界面的还原性比相应的碳酸酯强,因此优先于在电极界面形成更加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硫酸乙烯酯添加至锂电池电解液中能抑制电池初始容量的下降,增大初始放电容量,减少高温放置后电池的膨胀,提高电池充放电性能并增加循环次数。硫酸乙烯酯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前景,迫切需要实现连续、高效、低成本的规模生产。
目前,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如申请号2016100158438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其缺陷在于:间歇式操作,单位时间产能低,能耗大;二、放大效应大,单釜反应控温效果差,混合解除时间长、分离慢,易产生副产物,摩尔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产物少、收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采用的生产设备包括设置在温控机构中的微通道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预混器上连通有三个微型泵,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通有氧化剂微型泵,微通道模块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反应原料包括: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其中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1%~0.10%;制备过程如下:温控机构将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30~30℃,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泵送至预混器中预混形成混合液,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泵送,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内的混合液同步泵送至微通道模块中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向外输出,反应液依次经分层、干燥、浓缩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1:3。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生产设备还包括依次连通的分层釜、干燥釜、浓缩釜,微通道模块出料端的出料管通过带排料阀的排料管与分层釜相连通,分层釜的底部设置有分层釜出料管,分层釜出料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循环泵,分层釜出料管上设置有带阀的水相输出管和带阀的有机相输出管,有机相输出管连通至干燥釜,干燥釜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釜出料管,干燥釜出料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泵,干燥釜出料管上设置有干燥输出管,干燥输出管与干燥釜之间连通有干燥器,干燥输出管的输出端连通至浓缩釜;微通道模块出料端排出的反应液从出料管向外输出至分层釜中,分层釜温度控制在0~3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有机相输出管进入至干燥釜内,干燥釜温度控制在0~30℃,干燥釜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循环脱水后,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干燥输出管进入至浓缩釜中,浓缩釜中温度控制在0~3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15%;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8%;三氯化钌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5.0%。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3.4~6.9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4.0~8.1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2~0.3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2.2~4.5mL/min。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由亚硫酸乙烯酯和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碳酸氢钠溶液由碳酸氢钠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三氯化钌溶液由三氯化钌和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微通道模块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为0.1~1.0mm,微通道的长度为50~100m。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反应物料在微通道模块的微通道中的停留时间为15~90s。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温控机构包括温控槽,温控槽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由循环泵不断循环。
进一步地,前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中,微通道模块出料端的出料管上设置有取样阀。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反应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大大提高,反应原料接触更加充分,这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和生产周期。二、微通道的管径小、比表面积大,物料能够以精确比例瞬间完成均匀混合,温度控制精确,有效消除局部过热现象,这不仅能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品质,还能使得产物的选择性大大提高,有效降低副产物的生成,从而大大提高摩尔收率。三、整个反应系统无放大效应,有利于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中使用的生产设备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使用的生产设备的结构如下:包括设置在温控机构中的微通道反应器2、以及依次连通的分层釜6、干燥釜7、浓缩釜8。所述的温控机构包括温控槽1,温控槽1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通过循环泵不断循环。微通道反应器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预混器21和微通道模块22,微通道模块22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优选为0.1~1.0mm,微通道的长度优选为50~100m。预混器2上连通有三个微型泵3。预混器21和微通道模块22之间的输送管道23上连通有氧化剂微型泵5,微通道模块22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24,出料管24上还设置有取样阀27。出料管24通过带排料阀26的排料管25与分层釜6相连通。分层釜6的底部设置有分层釜出料管61,分层釜出料管6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循环泵62,第一循环泵62永不将分层釜6内的物料向外泵出。分层釜出料管62上设置有带阀的水相输出管63和带阀的有机相输出管64,有机相输出管64连通至干燥釜7。干燥釜7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釜出料管7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泵72,第二循环泵72用于将干燥釜7内的物料向外泵出。干燥釜出料管71上设置有干燥输出管73,干燥输出管73与干燥釜7之间连通有干燥器74,干燥输出管73的输出端连通至浓缩釜8。
反应原料包括: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其中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1%~0.10%;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5~15%;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1~8%;三氯化钌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1~5.0%。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优选为1:1~1:3。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由亚硫酸乙烯酯和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碳酸氢钠溶液由碳酸氢钠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三氯化钌溶液由三氯化钌和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
制备过程如下:温控槽1将微通道反应器2的温度控制在-30~30℃,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3泵送至预混器21中预混形成混合液。优选地,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3.4~6.9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4.0~8.1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2~0.3mL/min。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5泵送,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优选为2.2~4.5mL/min。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21内的混合液同步泵送至微通道模块22中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物料在微通道模块22的微通道中的停留时间为15~90s。微通道模块22中的微通道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24向外输出至分层釜6中,分层釜6温度控制在0~3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61、有机相输出管64进入至干燥釜7内,干燥釜7的温度控制在0~30℃。干燥釜7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74循环脱水后,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输出管73进入至浓缩釜8中。浓缩釜8的温度控制在0~3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
为了对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原料准备: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3%,质量689g。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将108g亚硫酸乙烯酯溶于1200g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9%。碳酸氢钠溶液:室温下将84g碳酸氢钠溶于1120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7%。三氯化钌溶液:室温下将0.78g三氯化钌溶于48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1.6%。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2,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3%。
制备过程如下:设定温控槽1的温度在-10~10℃,将配置的质量浓度为9%的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质量浓度为7%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6%的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3同步泵送进入至预混器21中预混降温形成混合液。689g质量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5泵送。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6.9 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8.1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3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4.5mL/min。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21中的混合液同步注入至微通道模块22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22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0.5mm,微通道的长度为100m,反应物料在微通道内停留30s。从取样阀27取样后气相色谱法检测得亚硫酸乙烯酯转换率为99.92%。微通道模块22微通道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24向外输出至分层釜6中,分层釜6温度控制在0~1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水相从水相输出管63中排出,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61、有机相输出管64进入至干燥釜7内。干燥釜7的温度控制在0~10℃,干燥釜7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74循环脱水。待检测干燥釜7内有机相的水分小于1%后,有机相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输出管73进入至浓缩釜8中浓缩,浓缩釜8温度控制在0~1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108.2g,,纯度99.89%,摩尔收率为87.27%。
实施例2。
原料准备: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3%,质量687g。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将108g亚硫酸乙烯酯溶于1200g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9%。碳酸氢钠溶液:室温下将84g碳酸氢钠溶于1120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7%。三氯化钌溶液:室温下将0.78g三氯化钌溶于48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1.6%。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2,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3%。
制备过程如下:设定温控槽1的温度在-10~10℃,将配置的质量浓度为9%的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质量浓度为7%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6%的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3同步泵送进入至预混器21中预混降温形成混合液。687g质量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5泵送。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3.4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4.0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2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2.2mL/min。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21中的混合液同步注入至微通道模块22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22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0.5mm,微通道的长度为100m,反应物料在微通道内停留60s。从取样阀27取样后气相色谱法检测得亚硫酸乙烯酯转换率为99.95%。微通道模块22微通道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24向外输出至分层釜6中,分层釜6温度控制在0~1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水相从水相输出管63中排出,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61、有机相输出管64进入至干燥釜7内。干燥釜7的温度控制在0~10℃,干燥釜7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74循环脱水。待检测干燥釜7内有机相的水分小于1%后,有机相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输出管73进入至浓缩釜8中浓缩,浓缩釜8中温度控制在0~1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109.0g,,纯度99.91%,摩尔收率为87.92%。
实施例3。
原料准备: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3%,质量687g。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将108g亚硫酸乙烯酯溶于1200g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9%。碳酸氢钠溶液:室温下将84g碳酸氢钠溶于1120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7%。三氯化钌溶液:室温下将0.78g三氯化钌溶于48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1.6%。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2,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3%。
制备过程如下:设定温控槽1的温度在-20~20℃,将配置的质量浓度为9%的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质量浓度为7%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6%的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3同步泵送进入至预混器21中预混降温形成混合液。687g质量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5泵送。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6.9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8.1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3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4.5mL/min。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21中的混合液同步注入至微通道模块22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22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0.5mm,微通道的长度为100m,反应物料在微通道内停留30s。从取样阀27取样后气相色谱法检测得亚硫酸乙烯酯转换率为99.6%。微通道模块22微通道中反应完全的反应液由出料管24向外输出至分层釜6中,分层釜6温度控制在0~2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水相从水相输出管63中排出,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61、有机相输出管64进入至干燥釜7内。干燥釜7的温度控制在0~20℃,干燥釜7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74循环脱水。待检测干燥釜7内有机相的水分小于1%后,有机相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输出管73进入至浓缩釜8中浓缩,浓缩釜8温度控制在0~2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107.3g,,纯度99.69%,摩尔收率为86.55%。
实施例4。
原料准备: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3%,质量686g。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将108g亚硫酸乙烯酯溶于1200g二氯甲烷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9%。碳酸氢钠溶液:室温下将84g碳酸氢钠溶于1120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7%。三氯化钌溶液:室温下将0.78g三氯化钌溶于48g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配置而成,质量浓度为1.6%。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2,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3%。
制备过程如下:设定温控槽1的温度在-20~20℃,将配置的质量浓度为9%的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质量浓度为7%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6%的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3同步泵送进入至预混器21中预混降温形成混合液。687g质量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5泵送。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3.4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4.0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2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2.2mL/min。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21中的混合液同步注入至微通道模块22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微通道模块22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0.5mm,微通道的长度为100m,反应物料在微通道内停留60s。从取样阀27取样后气相色谱法检测得亚硫酸乙烯酯转换率为99.7%。微通道模块22微通道中反应完全产生的反应液由出料管24向外输出至分层釜6中,分层釜6温度控制在0~2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水相从水相输出管63中排出,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61、有机相输出管64进入至干燥釜7内。干燥釜7的温度控制在0~20℃,干燥釜7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74循环脱水。待检测干燥釜7内有机相的水分小于1%后,有机相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71、干燥输出管73进入至浓缩釜8中浓缩,浓缩釜8中温度控制在0~2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107.7g,,纯度99.75%,摩尔收率为86.87%。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一、反应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大大提高,反应原料接触更加充分,这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和生产周期。二、微通道的管径小、比表面积大,物料能够以精确比例瞬间完成均匀混合,温度控制精确,有效消除局部过热现象,这不仅能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品质,还能使得产物的选择性大大提高,有效降低副产物的生成,从而大大提高摩尔收率。三、整个反应系统无放大效应,有利于工业应用。

Claims (6)

1.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生产设备包括设置在温控机构中的微通道反应器,温控机构包括温控槽,温控槽内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液由循环泵不断循环;生产设备还包括依次连通的分层釜、干燥釜、浓缩釜,微通道模块出料端的出料管通过带排料阀的排料管与分层釜相连通,分层釜的底部设置有分层釜出料管,分层釜出料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循环泵,分层釜出料管上设置有带阀的水相输出管和带阀的有机相输出管,有机相输出管连通至干燥釜,干燥釜的底部设置有干燥釜出料管,干燥釜出料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循环泵,干燥釜出料管上设置有干燥输出管,干燥输出管与干燥釜之间连通有干燥器,干燥输出管的输出端连通至浓缩釜;微通道反应器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预混器上连通有三个微型泵,预混器和微通道模块之间的输送管道上连通有氧化剂微型泵,微通道模块的出料端设置有出料管;反应原料包括: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其中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15%;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8%;三氯化钌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 .1~5 .0%;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三氯化钌与亚硫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0.01%~0 .10%;制备过程如下:温控机构将微通道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在-30~30℃,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三氯化钌溶液分别由三个微型泵泵送至预混器中预混形成混合液,次氯酸钠溶液由氧化剂微型泵泵送,次氯酸钠溶液与预混器内的混合液同步泵送至微通道模块中的微通道内进行氧化反应,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流速为3 .4~6 .9mL/min,碳酸氢钠溶液的流速为4 .0~8 .1mL/min,三氯化钌溶液的流速为0.2~0 .3mL/min,次氯酸钠溶液的流速为2 .2~4 .5mL/min;微通道模块出料端排出的反应液从出料管向外输出至分层釜中,分层釜温度控制在0~30℃,静置分层后,反应液中的有机相经分层釜出料管、有机相输出管进入至干燥釜内,干燥釜温度控制在0~30℃,干燥釜中的有机相经干燥器循环脱水后,依次经干燥釜出料管、干燥输出管进入至浓缩釜中,浓缩釜中温度控制在0~30℃,浓缩析晶、过滤干燥得目标产物硫酸乙烯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硫酸乙烯酯与次氯酸钠的摩尔比为1: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亚硫酸乙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由亚硫酸乙烯酯和二氯甲烷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碳酸氢钠溶液由碳酸氢钠与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三氯化钌溶液由三氯化钌和去离子水在室温下搅拌配置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通道模块中微通道的水力直径为0 .1~1 .0mm,微通道的长度为50~100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物料在微通道模块的微通道中的停留时间为15~90s。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通道模块出料端的出料管上设置有取样阀。
CN201711111641.4A 2017-11-13 2017-11-13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Active CN107973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1641.4A CN107973774B (zh) 2017-11-13 2017-11-13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11641.4A CN107973774B (zh) 2017-11-13 2017-11-13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3774A CN107973774A (zh) 2018-05-01
CN107973774B true CN107973774B (zh) 2020-07-17

Family

ID=62013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11641.4A Active CN107973774B (zh) 2017-11-13 2017-11-13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737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7095B (zh) * 2018-07-17 2021-03-05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9456303A (zh) * 2018-11-20 2019-03-12 武汉联续流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合成硫酸乙烯酯和硫酸4-甲基乙烯酯的方法
CN109956923A (zh) * 2019-04-16 2019-07-02 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 微通道反应器制备1,4-丁烷磺内酯的方法
CN111825652A (zh) * 2019-04-17 2020-10-27 江苏长园华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12209914A (zh) * 2020-10-21 2021-01-12 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14591288B (zh) * 2021-05-18 2023-04-25 深圳市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设备
CN114195757A (zh) * 2022-01-05 2022-03-18 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2521A1 (fr) * 1988-03-08 1989-09-13 Rhone-Poulenc Sante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ulfates cycliques
CN102241662A (zh) * 2011-05-06 2011-11-16 凯莱英医药化学(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噻吩-3-乙醇的合成方法
CN103724315A (zh) * 2012-10-12 2014-04-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强化微反应器系统内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4119374A (zh) * 2014-07-15 2014-10-29 绍兴市东湖生化有限公司 利用微通道制备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的方法
CN106187989A (zh) * 2016-07-26 2016-12-07 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 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106279664A (zh) * 2016-08-22 2017-01-04 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生产烷氧基化物的方法
CN106749155A (zh) * 2017-01-06 2017-05-31 淮安瀚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制备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
CN106810528A (zh) * 2017-01-06 2017-06-09 淮安瀚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制备氯代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2521A1 (fr) * 1988-03-08 1989-09-13 Rhone-Poulenc Sante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e sulfates cycliques
CN102241662A (zh) * 2011-05-06 2011-11-16 凯莱英医药化学(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噻吩-3-乙醇的合成方法
CN103724315A (zh) * 2012-10-12 2014-04-1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强化微反应器系统内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CN104119374A (zh) * 2014-07-15 2014-10-29 绍兴市东湖生化有限公司 利用微通道制备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的方法
CN106187989A (zh) * 2016-07-26 2016-12-07 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 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N106279664A (zh) * 2016-08-22 2017-01-04 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生产烷氧基化物的方法
CN106749155A (zh) * 2017-01-06 2017-05-31 淮安瀚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制备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
CN106810528A (zh) * 2017-01-06 2017-06-09 淮安瀚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制备氯代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Øystein Rist等."Synthesis of Hydroxy Sulfonate Surfactants".《Molecules》.2005,第10卷1169-117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3774A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3774B (zh)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硫酸乙烯酯的方法
CN105112934B (zh) 一种四烷基氢氧化铵的制备方法
CN103259018B (zh) 锂电负极的多孔石墨片的制备方法
CN111254456B (zh) 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04119243B (zh) 一种亚氨基二乙酸的节能清洁生产方法
CN108689827A (zh) 一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
WO2022057931A1 (zh) 环氧氯丙烷的连续化合成工艺及连续化反应装置
CN106975360A (zh) 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多钼酸钠溶液的方法
CN111116424B (zh) 一种连续水解制备三氟甲磺酸的方法
CN105696017A (zh) 一种铁还原硝基苯的新型技术方法
CN104313634B (zh) 一种连续电解制备长链烷基氢氧化铵的方法
CN114288857B (zh) 一种溢流式-饱和进料双极膜电渗析制备超高浓度酸碱的方法
CN203002340U (zh) 大型炔化反应器
CN104638289A (zh) 一种低价钒电解液的电化学制备装置
CN212293382U (zh) 一种连续催化反应制备氟代碳酸乙烯酯的装置
CN114134518A (zh) 一种氯碱制氢系统
CN105862072A (zh) 一种锌还原硝基苯的新型技术方法
CN113897629A (zh) 一种流动电解合成大茴香醛的方法
CN108777316B (zh) 一种钒电池电解液的生产工艺及系统
CN203530325U (zh) 丙烯酰胺连续催化水合制备系统
CN215559047U (zh) 一种利用含钌废水制备三氯化钌的装置
CN203507997U (zh) 一种反应釜中和水洗装置
CN217052432U (zh) 一种无隔膜电解水制氢装置
CN108893753B (zh) 一种咪唑类磷酸二烷基酯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
CN117263901B (zh) 一种连续化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No. 160 Fuxing Road, Hongz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31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anka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634 Zhangjiagang Hankang Chemical Co., Ltd., Jinga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HICOMER CHEMIC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