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6860B -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6860B
CN107956860B CN201710933875.0A CN201710933875A CN107956860B CN 107956860 B CN107956860 B CN 107956860B CN 201710933875 A CN201710933875 A CN 201710933875A CN 107956860 B CN107956860 B CN 107956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oil guide
fixing
housing
plat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38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6860A (zh
Inventor
川上崇穗
田渊元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6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6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9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ealing the gearboxes, e.g. to improve airtightnes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具有:油引导板,是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的板状的树脂构件,在动力传递装置与壳体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及密封构件,将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密封,其中,在油引导板上,在沿着外周端部的边缘部分设置密封构件,密封构件是向油引导板的板厚方向两侧突出的弹性体要素,在壳体中的供油引导板安装的固定部设有从板厚方向两侧隔着边缘部分而对向的一对对向面,固定部利用一对对向面来夹持密封构件而使密封构件压缩变形,并经由密封构件来支撑油引导板。

Description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5-178887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收容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树脂制的油引导板,在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构件与壳体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而且,在日本特开2015-178887所记载的结构中,在壳体内部,通过在油引导板的端部设置的密封构件来将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密封。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5-178887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油引导板由树脂构件构成,因此油引导板可能会因动力传递装置的振动而变形。虽然密封构件与壳体的内表面接触,但当油引导板变形时,可能会在密封构件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密封面)产生间隙而导致密封性下降。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树脂制的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具有:壳体,收容动力传递装置;油引导板,是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板状的树脂构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及密封构件,将所述油引导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其中,在所述油引导板上,在沿着所述油引导板的端部的边缘部分设置所述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是向所述油引导板的板厚方向两侧突出且沿着所述端部呈线状延伸的弹性体要素。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供所述油引导板安装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从板厚方向两侧隔着所述边缘部分而对向的一对对向面,利用所述一对对向面来夹持所述弹性体要素而使所述弹性体要素压缩变形,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根据上述形态,在树脂制的油引导板的边缘部分设置的弹性体要素由设于壳体的内壁上的一对对向面夹持而压缩变形。即,在固定着油引导板的固定部内,通过一对对向面来限制弹性体要素从压缩变形的状态复原。因此,弹性体要素的复原力作用于一对对向面,一对对向面与弹性体要素紧贴,并且在所述复原力作用的方向(板厚方向)上能够进行油引导板的定位。由此,能够提高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壳体是将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组合而成的,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另一方的面可以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构件。
根据上述形态,在壳体构件的组装时,能够通过一对对向面将作为密封构件的弹性体要素可靠地夹入。由此,弹性体要素能够可靠地发挥密封功能,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性。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固定部具有固定用槽,该固定用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对合面。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壳体是将多个壳体构件组合而成的,所述一对对向面是在所述多个壳体构件中的任一个壳体构件形成的固定用槽的一部分。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油引导板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固定部以外的部位由固定用具固定,由所述固定用具固定的固定部位为两个部位以下。
根据上述形态,能够通过固定部及弹性体要素来将油引导板定位并固定。而且,能够使由固定用具固定的固定部位为固定部以外的两个部位以下。由此,能够削减固定用具,能够削减成本。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在所述边缘部分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且沿着所述端部呈线状延伸的贯通孔,所述弹性体要素贯通所述贯通孔而从所述边缘部分向板厚方向两侧突出。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贯通孔沿着所述端部断续地形成,所述弹性体要素在沿着所述端部的方向上断续地贯通,且在沿着所述端部的方向上与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连续地接触。
根据上述形态,作为密封构件的弹性体要素与一对对向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连续地进行面接触。即,弹性体要素与一对对向面进行面接触的部分连续地呈线状延伸。由此,能够提高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油引导板形成为圆弧状,所述边缘部分从所述油引导板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宽度,且沿着所述外周端部在周向上延伸。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固定部以所述油引导板的所述外周端部与所述固定部不接触的状态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在收容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的内部,在树脂制的油引导板的边缘部分设置的弹性体要素由设于壳体的内壁上的一对对向面夹持而压缩变形,因此能够提高油引导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重要性,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的要素。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壳体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固定用突起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油引导板及密封构件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设有密封构件的边缘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安装油引导板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在油引导板的一方的面上设置的密封构件的配置的图。
图7B是用于说明在油引导板的另一方的面上设置的密封构件的配置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油引导板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进行具体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安装构造的概要]
参照图1~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具有:树脂制的油引导板10,在壳体2的内部S限制油流动的方向;固定部20,是壳体2中的供油引导板10安装的部分;及密封构件30,将油引导板10与壳体2之间密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构成壳体2的两个壳体构件2A、2B将在油引导板10的边缘部分100设置的密封构件30夹入的构造。以下,对安装构造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1-2.详细结构]
[1-2-1.壳体及油引导板的配置]
壳体2在内部S收容动力传递装置(未图示),通过将多个壳体构件组合而构成。如图1、2所示,壳体2包括由第一壳体构件2A、第二壳体构件2B及第三壳体构件(未图示)构成,第一壳体构件2A是两端开口的筒状的壳体主体,第二壳体构件2B是在第一壳体构件2A的一方的开口部安装的罩构件,第三壳体构件(未图示)是在第一壳体构件2A的另一方的开口部安装的罩构件。如图1所示,在内部S安装有油引导板10的状态的壳体2中,第一壳体构件2A与第二壳体构件2B通过螺栓40来紧固。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壳体2是上述的多个壳体构件中的构成前罩的第二壳体构件2B。而且,用于将壳体构件彼此紧固的螺栓40及螺栓孔设有多个。
收容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S的动力传递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将从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向驱动轮传递的机构。虽然未图示,但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变速器、副轴齿轮机构及差动齿轮机构,例如搭载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式的车辆。即,壳体2是收容变速器及差动齿轮机构的变速驱动桥壳体。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在从发动机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从变速器经由副轴齿轮机构向差动齿轮机构传递动力。因此,在壳体2的内部设有构成动力传递装置的多个旋转轴(例如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
如图2所示,壳体2包括与变速器的旋转轴(第一轴)对应的部分即第一轴对应部位21、与副轴齿轮机构的副轴(第二轴)对应的部分即第二轴对应部位22、及与车轴(第三轴)对应的部分即第三轴对应部位23。例如,变速器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具备在与发动机处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轴上设置的输入轴及输出齿轮。而且,差动齿轮机构设置在第三轴上,经由驱动轴与左右的驱动轮(前轮)连接。此外,在第三轴对应部位23安装圆筒状的油引导板10。
油引导板10安装于壳体2的内壁,且配置在差动齿轮机构与壳体2之间。即,油引导板10是在差动齿轮机构与壳体2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的树脂制的挡板。而且,油引导板10通过在油引导板10的周向上设置于不同位置的多个固定要素而固定于壳体2。多个固定要素包括作为第一固定要素的密封构件30、作为第二固定要素的固定用具(未图示)、及作为第三固定要素的固定用突起114(示于图3)。如图3所示,固定用突起114是被称为所谓的枞树型固定件(fir tree mount)的突起。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用突起114在图2中未示出。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中示出了用于确定形成固定用突起114的位置的形成部位114A、114B。这一点在后述的图4中也是同样。
[1-2-2.油引导板和密封构件]
图4是用于说明油引导板10和密封构件30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说明设有密封构件30的边缘部分100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说明中,将图4所示的沿着单点划线O的方向记载为“轴向”,并以单点划线O为基准来记载“周向”及“径向”。
如图4所示,油引导板10是圆筒状的挡板。在油引导板10的边缘部分100设有密封构件30。密封构件30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体要素,也是如上述那样作为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的固定要素发挥功能的构件。边缘部分100是经由密封构件30安装于壳体2的部分。而且,密封构件30由比油引导板10柔软的橡胶等材质构成。
详细而言,边缘部分100是从圆弧状的外周端部101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宽度且沿着外周端部101在周向上延伸的部分。密封构件30在边缘部分100向边缘部分100的板厚方向两侧突出,并在沿着外周端部101的方向(周向)上呈线状延伸。如图5所示,在边缘部分100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边缘部分100的贯通孔102作为供密封构件30安装的部分。如图4所示,贯通孔102在沿着外周端部101的方向(周向)上延伸。并且,如图5所示,密封构件30将贯通孔102贯通而向边缘部分100的板厚方向两侧突出。
具体而言,油引导板10是将圆筒状的板主体11和弯曲板状的辅助构件12一体化而成的板状的树脂构件。板主体11和辅助构件12都是树脂构件,重叠而受到振动熔敷。而且,油引导板10是带有油路的挡板,通过板主体11与辅助构件12的重叠而形成有油路50。在板主体11和辅助构件12的对合面(熔敷面)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构成油路50的油路槽(未图示)。例如,形成于板主体11的油路槽与形成于辅助构件12的油路槽对向而一体化(振动熔敷)。所述板主体11具备筒状部111和凸缘部112。
筒状部111形成为高度方向(轴线方向)的两侧开口的穹顶状。筒状部111具备向穹顶状的顶部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部111a和向穹顶状的底部侧开口的第二开口部111b,且具有从第二开口部111b朝向第一开口部111a呈多级地缩径或逐渐缩径的形状。即,第一开口部111a的直径比第二开口部111b的直径小。
凸缘部112从筒状部111的第二开口部111b向径向外侧突出,且沿着周向延伸。如图1所示,在将油引导板10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凸缘部112及筒状部111作为在壳体2与差动齿轮机构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的隔壁发挥功能。
另外,凸缘部112的外周侧是上述的边缘部分100,凸缘部112的外周端是上述的外周端部101。即,外周端部101形成为圆弧状,在凸缘部112的外周端侧设有密封构件30。如图5所示,凸缘部112的一方的面112a中的外周侧的部分是边缘部分100的一方的面103。凸缘部112的另一方的面112b中的外周侧的部分是边缘部分100的另一方的面104。所述凸缘部112也可以不是在第二开口部111b的整周以相同形状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且,密封构件30不是设置在凸缘部112的外周端的整周,而是在周向上设置于凸缘部112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密封构件30连续地设置于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的油引导板10的下方部分。
辅助构件12与所述凸缘部112的一部分一体化。辅助构件12熔敷于凸缘部112的一方的面112a侧。所述辅助构件12的一部分比凸缘部112的外周端更向径向外侧突出。即,密封构件30设置在凸缘部112中的未安装辅助构件12的部分。
另外,如图2、4所示,在板主体11形成有通过作为第二固定要素的固定用具(螺栓)而固定于第二壳体构件2B(壳体2)的螺栓固定部113。螺栓固定部113在筒状部111的外侧沿着轴线方向突出,在螺栓固定部113的顶端部设有螺栓孔113a。如图2所示,螺栓孔113a(螺栓固定部113)的配置在油引导板10的周向上是与设置密封构件30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这种情况下,通过螺栓等固定用具来固定油引导板10的部位是一个部位。
此外,在凸缘部112一体成形有作为第三固定要素的固定用突起114。固定用突起114在油引导板10的周向上不同的位置(形成部位114A、形成部位114B)设有两个。两个固定用突起114向同一方向突出。如图3所示,固定用突起114从凸缘部112的另一方的面112b侧沿轴线方向突出。所述固定用突起114插入壳体2(第二壳体构件2B)而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而且,如图2所示,螺栓孔113a的形成部位(由第二固定要素固定的部位)和设有固定用突起114的两个部位(形成部位114A、114B)设置于在油引导板10的周向上空出规定间隔(例如等间隔)的位置。这样,通过在周向的不同的三个点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能够抑制油引导板10在周向上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油引导板10形成有油路50、供给口51、第一排出口52、第二排出口53。油路50形成于油引导板10的内部,并与供给口51、第一排出口52、第二排出口53连通。油路50分支成从供给口51至第一排出口52的路径和从供给口51至第二排出口53的路径。从供给口51流入到油路50的油在油路50内被朝向第一排出口52及第二排出口53压送,向在壳体2的内部S设置于不同位置的润滑需要部(未图示)供给。
[1-2-3.固定部]
如图1所示,固定部20具有在板厚方向上隔着油引导板10的边缘部分100而对向的一对对向面201、202,通过第一壳体构件2A和第二壳体构件2B而形成。第一对向面201是设于第一壳体构件2A且与密封构件30的一方的端部31进行面接触的密封面。第二对向面202是设于第二壳体构件2B且与密封构件30的另一方的端部32进行面接触的密封面。而且,一对对向面201、202从板厚方向两侧隔着边缘部分100而对向的状态是指第一对向面201与边缘部分100的一方的面不接触且第二对向面202与边缘部分100的另一方的面不接触的状态。
详细而言,第一对向面201设置在与第一壳体构件2A中的与第二壳体构件2B对合的对合面24相同的平面上。第二对向面202设置在从第二壳体构件2B中的与第一壳体构件2A对合的对合面25沿轴线方向凹陷而成的面上。而且,第一对向面201与第二对向面202形成为相互平行的面,都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坦面。组装了第一壳体构件2A和第二壳体构件2B的状态下的第一对向面201与第二对向面202的间隔(轴线方向距离)被设计成比密封构件30的自然长度(轴线方向长度)短的规定长度。概括而言,一对对向面201、202是形成为能够使密封构件30弹性变形的宽度的固定用槽26的一部分。固定用槽26通过第一壳体构件2A及第二壳体构件2B而形成。即,固定部20是固定用槽26。而且,油引导板10的边缘部分100以与固定用槽26不接触的方式配置。
如图2的虚线所示,第二壳体构件2B中的形成固定用槽26(第二对向面202)的形成范围T在径向上处于油引导板10的外周端部101与对合面25之间,且在周向上以至少包含设置密封构件30的范围的方式沿着外周端部101延伸。即,固定用槽26以与设置密封构件30的范围对应的方式设置。而且,虽然未图示,但在第一壳体构件2A中形成有构成固定用槽26的第一对向面201的范围与上述的第二对向面202的形成范围T对应。
[1-3.安装方法]
接下来,对油引导板1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在此,首先参照图6对将油引导板10向壳体2安装之前的状态进行说明,接着参照图1对将油引导板10安装于壳体2之后的状态进行说明。在油引导板10的安装前后,密封构件30的形状发生变化。
[1-3-1.安装前]
如图6所示,在将油引导板10向壳体2安装之前的状态下,密封构件30未发生弹性变形而处于自然长度的状态。在组装壳体2时,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将密封构件30的两端部31、32夹入,通过螺栓40将第一壳体构件2A和第二壳体构件2B紧固。例如,将油引导板10的螺栓固定部113螺栓紧固于第二壳体构件2B。而且,将固定用突起114插入第二壳体构件2B之后,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将密封构件30的两端部31、32夹入并对第一壳体构件2A和第二壳体构件2B进行螺栓紧固。
[1-3-2.安装后]
如图1所示,在将油引导板10安装于壳体2之后的状态下,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夹持密封构件30而使密封构件30发生了压缩变形。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螺栓40将第一壳体构件2A和第二壳体构件2B紧固的轴力(紧固力)而使密封构件30在边缘部分100的板厚方向上压缩。由于壳体2为金属制,密封构件30是弹性体要素,因此密封构件30通过所述轴力而压缩变形。而且,压缩后的密封构件30以变得比边缘部分100的贯通孔102的开口大的方式变形。所述变形在边缘部分100的一方的面103和另一方的面104这两侧产生。因此,边缘部分100在轴线方向上被定位于固定部20的正中央。即,在固定着油引导板10的固定部20内,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来限制密封构件30从压缩变形的状态复原。由于密封构件30的复原力作用于一对对向面201、202,因此能够在所述复原力作用的方向(轴线方向/边缘部分100的板厚方向)上将油引导板10定位。这样,通过密封构件30在板厚方向上压缩变形而将油引导板10中央对齐(中央定位)于固定部20。
另外,在壳体2的组装时,油引导板10的外周端部101以与固定部20不接触的方式配置。即,固定部20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夹持密封构件30而经由密封构件30来支撑油引导板10。因此,壳体2(第一壳体构件2A、第二壳体构件2B)的振动经由作为弹性体要素的密封构件30向油引导板10传递。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收容在壳体2的内部S的动力传递装置产生的振动而导致树脂制的油引导板10变形。此外,由于密封构件30由一对对向面201、202夹持而压缩变形,因此通过密封构件30的复原力能够使密封面紧贴。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油引导板10的变形而导致在密封构件30与壳体2的接触面(密封面)产生间隙。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1,在收容动力传递装置的壳体2的内部S,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来夹持设于油引导板10的密封构件30而使其压缩变形,因此能够确保树脂制的油引导板10与壳体2之间的密封性。由此,能够通过油引导板10将油引导到所希望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的耐烧溶性,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的可靠性。此外,能够抑制过剩的油流向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构件(润滑需要部位),因此能够降低拖曳转矩,能够提高燃料经济性。
另外,油引导板10由在边缘部分100的两面侧压缩变形后的密封构件30进行定位(在轴线方向上进行定位)而固定于壳体2的固定部20。即,密封构件30发挥密封功能和定位功能。由此,能够防止油引导板10从壳体2脱落。因此,能够削减螺栓等固定用具。例如,与在固定部20的形成范围T设置螺栓孔及螺栓座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材料费用等成本。此外,不需要螺栓紧固,也能够削减组装工时。
此外,在壳体2的组装时,能够通过一对对向面201、202将密封构件30整体地均匀压缩,因此能够可靠地发挥由密封构件30实现的密封功能及定位功能。由此,组装性提高,并且能够抑制来自固定部20与密封构件30之间的密封面的油泄漏,能够提高燃料经济性。
另外,能够通过由固定部20夹持的密封构件30来弥补油引导板10的刚性。即,与未设置密封构件30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油引导板10的刚性设定得低。由此,能够废除用于加强油引导板10的刚性的肋,并且能够使油引导板10的板厚减少,因此能够削减材料费用。此外,能够在壳体2的内部的有限的设置空间固定油引导板10,能够实现壳体2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另外,边缘部分100及外周端部101与固定部20(固定用槽26)不接触。因此,在油引导板10产生了振动时,能够通过密封构件30来抑制边缘部分100及外周端部101与相对地比油引导板10硬的壳体2等周边要素直接碰撞。即,密封构件30在油引导板10与壳体2之间作为缓冲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抑制油引导板10的破损、磨损,并且能够抑制由油引导板10振动引起的壳体2的内部S的异响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构件30只要与一对对向面201、202中的至少一方的面连续地接触即可。因此,密封构件30的形状及设置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作为一例,如图7A、图7B所示,密封构件30也可以构成为在沿着外周端部101的方向上断续地贯通。这种情况下,在边缘部分100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02。而且,贯通孔102作为整体而在沿着外周端部101的方向上断续地延伸。并且,如图7A所示,在边缘部分100的一方的面103侧,密封构件30的一方的端部31沿着外周端部101呈一连串(连续)地延伸。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在边缘部分100的另一方的面104侧,密封构件30的另一方的端部32沿着外周端部101断续地延伸。这样,即使在密封构件30断续地贯通油引导板10的情况下,密封构件30中的至少一方的端部31也与一对对向面201、202中的第一对向面201连续地呈线状接触。即,密封构件30与一对对向面201、202进行面接触的部分呈带状延伸,因此能够通过所述带状的接触部分(密封部分)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由此,固定部20处的油引导板10的固定力稳定地发挥,能够抑制油引导板10相对于壳体2在轴向上相对移动。即,即使不设置很多螺栓等固定用具,也能够通过固定部20及密封构件30来将油引导板10定位(在轴线方向上定位)。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由固定用具的削减等实现的成本削减、组装工时削减及轻量化。
另外,密封构件30可以设有多个。即,固定部20也可以在与密封构件30对应的位置(范围)设有多个。作为一例,如图8所示,在第二壳体构件2B的对合面25上形成的螺栓孔27处于将固定部20截断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将固定部20分开形成于两个形成范围T1、T2。这种情况下,油引导板10的密封构件30也在周向上分开设置于两个范围。
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在第一形成范围T1设有第一固定用槽26A(第一固定用槽26A的第二对向面202A)。对应于所述第一形成范围T1,第一密封构件30A贯通第一贯通孔102A并沿着第一外周端部101A在周向上延伸规定长度。另一方面,在第二形成范围T2设有第二固定用槽26B(第二固定用槽26B的第二对向面202B)。对应于所述第二形成范围T2,第二密封构件30B贯通第二贯通孔102B并沿着第二外周端部101B在周向上延伸规定长度。这样,固定部20可以沿着油引导板10的外周端部101断续地形成。而且,在油引导板10可以设置两个密封构件30,所述密封构件30可以在周向上设置于边缘部分100的一部分。
此外,密封构件30可以不贯通油引导板10而与油引导板10的两面分别一体化。例如,可以是,密封构件30与边缘部分100的一方的面103一体化,且密封构件30与边缘部分100的另一方的面104一体化。
固定部20的一对对向面201、202可以是两方都设置在与对合面不同的平面上。例如,第一对向面201可以通过从第一壳体构件2A中的与第二壳体构件2B对合的对合面24凹陷而成的凹部形成。第二对向面202可以通过从第二壳体构件2B中的与第一壳体构件2A对合的对合面25凹陷而成的凹部形成。这种情况下,密封构件30可以粘结于边缘部分100的表面。
另外,一对对向面201、202不限定于相互平行的面。一对对向面201、202只要是能够吸收密封构件30的弹性变形并将与密封构件30接触的接触面(密封面)保持为紧贴状态的表面形状即可。因此,一对对向面201、202也可以是凹凸面,也可以不是相互平行的面。
此外,通过螺栓等固定用具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的固定部位只要除了壳体2中的设置固定部20的部位(上述的形成范围T)以外为两个部位以下即可。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图2所示的固定用突起114的形成部位114A及形成部位114B的两方均废除,且在形成部位114A设置螺栓孔。这种情况下,将螺栓固定部113和形成部位114A这两个部位进行螺栓紧固。这样,即使将螺栓紧固的部位设为两个部位以下,由于在固定部20中能够经由密封构件30将油引导板10固定,因此固定部20也作为第三点的固定部位发挥功能。即,能够在周向的不同的三点将油引导板10固定于壳体2,能够抑制油引导板10的旋转。此外,由固定用具固定的固定部位的设计自由度升高。例如,在设置多个固定用突起114的情况下,需要使多个固定用突起114全部朝向相同方向突出,因此会产生油引导板10及壳体2的形状制约。然而,由于能够如上述那样减少固定用突起114的个数,因此不会产生所述形状制约。因此,油引导板10及壳体2的形状设计的自由度升高,并能够实现与固定用突起114的削减相伴的成本削减及轻量化。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壳体2的多个壳体构件中的任一个设有固定部20。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并引用其附图标记。
如图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300中,固定部20的一对对向面201、202的两方均设置于第二壳体构件2B。概括而言,通过形成于第二壳体构件2B的矩形形状的固定用槽28而形成了用于夹持密封构件30的一对对向面201、202。固定用槽28以呈线状延伸的方式形成于第二壳体构件2B的内壁。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油引导板10的边缘部分100设置的密封构件30嵌入固定用槽28。由此,能够通过固定用槽28的壁面即一对对向面201、202来夹持密封构件30而使密封构件30压缩变形。即,向固定用槽28被压入到密封构件30。这种情况下,使密封构件30压缩变形的载荷是基于在第二壳体构件2B形成的固定用槽28的形状(槽宽)的载荷。即,与第一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对壳体构件进行螺栓紧固的轴力(紧固力)而使密封构件压缩变形的情况不同。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安装构造300,油引导板10的设置部位(固定部位)的自由度升高。而且,由于只要将密封构件30压入固定用槽28压入,因此油引导板10的安装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局限于第二壳体构件2B,固定用槽28也可以设于第一壳体构件2A。概括而言,由于壳体2是将多个壳体构件组合而成的,因此只要在所述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任一个设置固定用槽28即可。
[3.变形例]
此外,油引导板10不限定于上述的挡板。例如,油引导板也可以是在壳体2的内壁上安装的树脂制的油引导件。所述油引导件是在壳体2的内部S将油向所希望的位置(润滑需要部位之处)引导的构件。
如图10所示,变形例的油引导板400是形成为半圆筒状的树脂制的油引导件。在作为油引导板400中的安装于壳体2的部分的两处边缘部分410、420设有第一密封构件501及第二密封构件502。各密封构件501、502与上述的密封构件30同样地由弹性体要素构成,且贯通油引导板400而向两面400a、400b侧突出。
第一密封构件501设于弯曲的第一边缘部分410,沿着圆弧状的第一端部411呈线状延伸。第二密封构件502设置于直线状的第二边缘部分420,沿着直线状的第二端部421呈线状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变形例的油引导板400中,第一密封构件501可以不是设置在第一端部411的整个区域。同样,第二密封构件502可以不是设置在第二端部421的整个区域。概括而言,各密封构件501、502只要设置于在油引导板400中的想要在油引导板400与壳体2之间将油密封的部分或者想要进行定位的部分即可。而且,变形例的油引导板400能够安装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部20(固定用槽26)、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用槽28中的任何一个。

Claims (21)

1.一种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收容动力传递装置;
油引导板,是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的板状的树脂构件,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制油流动的方向;及
密封构件,将所述油引导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密封,
在所述油引导板上,在沿着所述油引导板的端部的边缘部分设置所述密封构件,
所述密封构件是向所述油引导板的板厚方向两侧突出且沿着所述端部呈线状延伸的弹性体要素,
在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供所述油引导板安装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从板厚方向两侧隔着所述边缘部分而对向的一对对向面,利用所述一对对向面来夹持所述弹性体要素而使所述弹性体要素压缩变形,并且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所述边缘部分具有在板厚方向上贯通且沿着所述端部呈线状延伸的贯通孔,
所述弹性体要素贯通所述贯通孔而从所述边缘部分向板厚方向两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
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
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另一方的面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固定用槽,该固定用槽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第一安装面和在该第一安装面上安装的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第二安装面中的至少一方的安装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多个壳体构件,所述一对对向面是在所述多个壳体构件中的任一个壳体构件形成的固定用槽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引导板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固定部以外的部位由固定用具固定,由所述固定用具固定的固定部位为两个部位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沿着所述端部断续地形成,
所述弹性体要素在沿着所述端部的方向上断续地贯通,且在沿着所述端部的方向上与所述一对对向面中的一方的面连续地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引导板形成为圆弧状,
所述边缘部分从所述油引导板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宽度,且沿着所述外周端部在周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引导板形成为圆弧状,
所述边缘部分从所述油引导板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宽度,且沿着所述外周端部在周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引导板形成为圆弧状,
所述边缘部分从所述油引导板的外周端部向径向内侧具有规定宽度,且沿着所述外周端部在周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以所述油引导板的所述外周端部与所述固定部不接触的状态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以所述油引导板的所述外周端部与所述固定部不接触的状态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以所述油引导板的所述外周端部与所述固定部不接触的状态经由所述弹性体要素来支撑所述油引导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固定部,
所述密封构件配置于各固定部。
CN201710933875.0A 2016-10-14 2017-10-10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Active CN107956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2969A JP6477657B2 (ja) 2016-10-14 2016-10-14 オイル誘導プレートの取付け構造
JP2016-202969 2016-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6860A CN107956860A (zh) 2018-04-24
CN107956860B true CN107956860B (zh) 2020-09-01

Family

ID=6190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3875.0A Active CN107956860B (zh) 2016-10-14 2017-10-10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8334B2 (zh)
JP (1) JP6477657B2 (zh)
CN (1) CN107956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81183B2 (en) 2019-08-20 2021-11-23 Deere & Company Multifunction baffles and work equipment transmiss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CN112392956B (zh) * 2020-12-10 2023-02-10 天津包博特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防油、耐高冲击水下船舶用u型密封垫
CN113803449B (zh) * 2021-11-17 2022-06-07 杭州寰瀛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轮边驱动系统齿轮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55261A (en) * 1977-10-12 1979-05-02 Toyota Motor Corp Lubricant induction unit for gear transmission
JPS54152845U (zh) * 1978-04-17 1979-10-24
JPS55103153A (en) * 1979-01-30 1980-08-07 Nissan Motor Co Ltd Attaching structure for extension bush lubricating oil trough
JPS5738004A (en) 1980-08-18 1982-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nted linear antenna device
US5851387A (en) * 1995-06-28 1998-12-2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Filter plate feed port clamp
US5676221A (en) * 1996-06-06 1997-10-14 Carol Ann Mackay Gear case
JP2002195098A (ja) * 2000-12-25 2002-07-10 Toyoda Gosei Co Ltd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用ガスケット
JP2009150511A (ja) * 2007-12-21 2009-07-09 Toyota Motor Corp 変速機の振動抑制装置
JP5738004B2 (ja) 2011-03-01 2015-06-17 マツダ株式会社 介在部材の保持構造、介在部材、及びがたつき防止部材
US9157518B2 (en) * 2012-12-06 2015-10-13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Seal having integral insert
SE536949C2 (sv) * 2013-01-23 2014-11-11 Scania Cv Ab Arrangemang för smörjning av differential hos axelväxel
JP6289193B2 (ja) * 2014-03-20 2018-03-07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用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08334B2 (en) 2019-09-10
JP2018063033A (ja) 2018-04-19
JP6477657B2 (ja) 2019-03-06
US20180106358A1 (en) 2018-04-19
CN107956860A (zh) 201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6860B (zh) 油引导板的安装构造
US9254743B2 (en) Inner shaft supporting apparatus of vehicle power train
US7677577B2 (en) Sealing device with sound insulating seal
US20130324352A1 (en) Carrier
CN108633266B (zh)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JP6078486B2 (ja) 駆動装置のケース構造
CN101096949A (zh) 电动机/泵机组
CN110939720A (zh) 密封构件及固定构件
CN107709849B (zh) 垫片组件以及球面接头组件
WO2021095724A1 (ja) 防振装置
WO2019208073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H085410Y2 (ja) オイルポンプドリブンギヤの脱落防止装置
JP7305520B2 (ja) 防振装置
KR101598442B1 (ko) 차량용 구동계 부품
JP2021076231A (ja) 防振装置
CN218040981U (zh) 外壳及具备该外壳的驱动装置
JP5829239B2 (ja) 防振装置
WO2023162676A1 (ja) 密封装置
JP2008230589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液圧制御装置
JP2018063036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用バッフルプレート
JP2021076232A (ja) 防振装置
KR20230157000A (ko) 인슐레이터가 개선된 서브 프레임 부시마운트 구조
WO2019216048A1 (ja) 防振装置
JP2010168956A (ja) 内燃機関用ウォータポンプ
US20180202498A1 (en) Device for jointing engine damper and transmission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