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39191A - 一种门窗滑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窗滑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39191A
CN107939191A CN201711407739.4A CN201711407739A CN107939191A CN 107939191 A CN107939191 A CN 107939191A CN 201711407739 A CN201711407739 A CN 201711407739A CN 107939191 A CN107939191 A CN 107939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ing arm
holding firmware
snap
gauge
rotation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077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39191B (zh
Inventor
郭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 Xiang Building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 Xiang Buildi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 Xiang Building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 Xiang Building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077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9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39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9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39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39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7/00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 E05C17/0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 E05C17/04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 E05C17/32Devices for holding wings open; Devices for limiting opening of wings or for holding wings open by a movable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Braking devices, stops or buffers, combined therewith by mechanical means with a movable bar or equivalent member extending between frame and wing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pivoted r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窗滑撑,托臂、底槽和连杆结构之间铰接,托臂上设有固定螺丝,并设有卡固部和平固部,卡固部的横截面呈倒“冂”字形,两侧用于卡入窗扇型材的卡槽中,平固部用于固定后能够防止托臂晃动;底槽上贯穿设有旋转件,旋转件连接有旋转卡固件,旋转卡固件用于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中;底槽的尾端设有具有限位通孔的托臂限位板,托臂的尾部铰接有卡板,卡板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偏心螺丝穿设在卡板和托臂上,当旋动偏心螺丝时,随之带动卡板绕铰接点转动,使卡板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种门窗滑撑便于与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固定,不需要在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上钻孔,且能够对托臂收拢后的位置进行微调。

Description

一种门窗滑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铰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门窗滑撑。
背景技术
在门窗行业中,平开窗普遍是采用滑撑将其自身固定在窗框型材上以实现窗扇的固定安装。现在市场上存在的门窗滑撑有隐藏式铰链、三连杆滑撑式铰链、四连杆滑撑式铰链等,均能够实现窗扇的固定安装。
例如,专利号为201621387800.4,名称为一种滑撑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窗框定杆、托臂和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分别连接窗框定杆和托臂,使窗框定杆与托臂之间能够相对撑开和合拢;连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托臂中间位置;第二连杆一端铰接于窗框定杆靠近中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托臂上靠近第一连杆和托臂铰接点位置;托臂通过凹槽和螺丝配合与窗扇型材固定安装,窗框定杆通过螺丝与窗框型材固定安装,这种固定安装方式具有牢固稳定的特点。
再例如,专利号为201520219333.3,名称为一种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窗框固定架、窗扇固定架和活动托架,活动托架通过铆钉连接窗框固定架和窗扇固定架,窗框固定架上设有滑动槽,滑块安装在滑动槽内,滑块与活动托架通过铆钉连接,使窗框固定架与窗扇固定架之间能够相对撑开和合拢,在窗框固定架的末端设有呈V字型的挡板,用于当窗扇闭合,窗扇固定架收拢时,窗扇固定架的端部收纳在挡板内侧,从而对窗扇固定架的收拢程度进行限位,使窗扇固定架能够精确地收拢到位,此外,通过挡板的设置,使窗扇固定架收拢后能够具有防撬功能,防止窗扇的非正常打开。
然而,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大多数门窗滑撑中,滑撑与窗扇型材、窗框型材之间的固定均是采用螺丝来进行固定,且托臂的位置不能够进行调节,这种滑撑结构和固定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由于窗扇型材的底部还包括例如角码螺丝等零件,这种固定方式会使角码螺丝等零件顶住托臂,不便于托臂的安装,同时也会使得托臂与窗扇型材之间的固定不够牢固,此外,采用螺丝紧固,还需要在窗扇型材上钻孔,导致扇框型材的结构受到破坏;
2、窗框定杆通过螺丝与窗框型材固定安装,这样不仅安装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还需要在窗框型材上钻孔,导致窗框型材的结构受到破坏;
3、在将窗扇安装在托臂上后,由于挡板和托臂端部的形状固定,当托臂的端部收纳在挡板内侧后,端部与挡板内侧相贴合,从而限定了托臂收拢后的位置,因此托臂收拢后的位置并不能够进行调整。在将窗扇安装在托臂上后,如果安装位置或者型材尺寸出现偏差,将会导致窗扇不能完全闭合,此时也无法通过调整托臂的位置来调整窗扇的闭合度,从而影响气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门窗滑撑,这种门窗滑撑与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固定时,不需要在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上钻孔,不破坏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的结构,并具有安装简单便捷的特点。此外,托臂能够避开角码螺丝等零件,便于固定在窗扇型材上,且托臂与窗扇型材之间的固定牢固性好,窗扇型材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安全性。再者,这种门窗滑撑能够对托臂收拢后的位置进行微调,同时具有防撬功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门窗滑撑,包括用于与窗扇型材固定的托臂、用于与窗框型材固定的底槽,以及连杆结构,所述托臂、底槽和连杆结构之间铰接,使所述托臂与底槽之间能够相对撑开和合拢,其中
所述托臂呈长条状,所述托臂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所述螺孔中穿设有固定螺丝,所述托臂的宽度小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所述托臂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卡固部和平固部,所述卡固部的横截面呈倒“冂”字形,由底面和左右两侧的侧板所构成,所述底面由托臂的正面构成,所述左右侧板由托臂的左右边侧向上弯折延伸所形成,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插入窗扇型材卡槽中的卡块;所述平固部由托臂的左右边侧往托臂宽度方向延伸所形成,所述平固部的宽度等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用于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的左右边侧相贴,防止托臂晃动;
所述底槽上设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旋转件和旋转卡固件,所述旋转件贯穿所述底槽,并在穿入底槽背面的一侧与旋转卡固件连接,所述旋转卡固件随旋转件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旋转卡固件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旋转卡固件能够穿过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所述旋转卡固件的长度大于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旋转卡固件能够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中;
所述底槽的尾端设有托臂限位板,所述托臂限位板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托臂的尾部铰接有卡板,当托臂与底槽之间相对合拢时,所述卡板的其中一侧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此外,还包括偏心螺丝,所述偏心螺丝穿设在卡板和托臂上,当旋动偏心螺丝时,随之带动卡板绕铰接点转动,使卡板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卡固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底槽上设有与螺孔数量、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还包括锁固螺丝,当旋转卡固件卡入窗框型材的卡槽中时,旋转卡固件上的螺孔与底槽上的通孔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锁固螺丝穿过底槽上的通孔并与旋转卡固件上的螺孔旋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件为紧固螺丝,所述旋转件与旋转卡固件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旋转件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底槽上,另一端抵压在旋转卡固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卡固件为长条状的金属块,所述旋转件连接在旋转卡固件的中心位置,当旋转卡固件卡入窗框型材的卡槽中时,所述旋转卡固件与底槽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沿旋转卡固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可与窗框型材的卡槽侧壁贴合的倒角,所述旋转卡固件的倒角与边侧之间圆滑过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臂设有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第二旋转件和第二旋转卡固件,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贯穿所述托臂,并在穿入托臂正面的一侧与第二旋转卡固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随第二旋转件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能够穿过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的长度大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能够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臂的尾部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平卡部,所述平卡部由托臂的长度方向部分向上弯折至与卡块同一水平面的高度,弯折后再沿平行于托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形成,所述平卡部的左右两侧往平卡部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平卡部的左右两侧能够插入窗扇型材底部的卡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心螺丝旋固在卡板和托臂两者的其中一者上,另一者上设有偏心孔,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位于偏心孔中,所述偏心孔的尺寸大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的尺寸,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边侧贴在偏心孔的侧壁上,当旋动偏心螺丝时,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能够沿着偏心孔的侧壁转动,随之带动卡板绕铰接点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心螺丝旋固在托臂上,所述偏心孔设在卡板上;所述卡板铰接在托臂上的铰接点与偏心螺丝的旋固点沿托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偏心孔为长条形,所述偏心孔的长边沿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偏心孔的长度大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直径,宽度等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直径,所述偏心孔的左右两侧为与偏心螺丝的头部相配合的半圆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板的端部设有用于穿入到限位通孔中的卡头部,所述卡头部的宽度小于卡板的宽度,所述卡板的一侧设有弧形段,通过弧形段过渡至卡头部位置,所述卡板的另一侧设有直线段,所述直线段的末端折曲过渡至卡头部位置,所述卡头部位于卡板直线段一侧的边侧与卡板直线段相平行,所述卡头部位于卡板弧形段一侧的边侧倾斜设置,所述限位通孔为方形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槽和连杆结构上分别设有垫块,当托臂与底槽之间相对合拢时,所述垫块之间重叠在一起,且支撑住托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托臂通过卡固部的设置,使托臂能够插入窗扇型材底部的卡槽中,并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这种结构的托臂具有固定强度好,牢固性高的特点。
二、为了使托臂便于插入窗扇型材的底部,将卡固部设置为倒“冂”字形,从而使托臂在插入窗扇型材的底部时,能够避开窗扇型材底部的角码螺丝等零件,此外,将托臂的宽度和卡固部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窗扇型材底部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从而能够使托臂能够顺畅地插入窗扇型材的底部。
三、由于托臂的宽度和卡固部的宽度设置为小于窗扇型材底部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因此托臂与窗扇型材底部开口左右两侧之间留有间隙,容易使托臂发生左右晃动,通过平固部的设置,使平固部在托臂插入窗扇型材的卡槽中时,能够贴在窗扇型材底部开口的左右两侧,填充该间隙,从而避免托臂发生左右晃动,这样既保证了托臂的安装顺畅度,又保证了托臂的稳定性。
四、由于卡固部分担了固定螺丝的受力,使固定螺丝不属于主要的受力零件,因此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即使固定螺丝松动或者脱落,在卡固部的紧固和平固部的配合下,窗扇型材也不会出现晃动,或者直接从托臂上掉落的情况,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五、采用该托臂结构与窗扇型材进行固定,由于采用卡槽卡固的形式,固定螺丝用于顶压住窗扇型材,以使卡块能紧固在卡槽上,从而使托臂与窗扇型材之间牢固固定,不需要在窗扇型材上进行钻孔,不破坏窗扇型材的结构,保证窗扇型材的结构强度,且由于无孔位,可保证窗扇型材的的防水性,使水不从孔位进入到窗扇型材中。
六、由于采用该托臂结构无需在窗扇型材上进行钻孔,则托臂的固定位置不受孔位置的限制,在固定过程中,能够沿着窗扇型材的卡槽调节托臂的安装位置,灵活性强。
七、底槽的旋转卡固件卡入到窗框型材的卡槽中,并将旋转卡固件卡固在卡槽中,即可实现门窗滑撑的固定安装,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实现门窗滑撑的快速固定。
八、在底槽与窗框型材固定的过程中,无需在窗框型材上进行钻孔,不破坏窗框型材的结构,保证窗框型材的结构强度,且由于无孔位,可保证窗框型材的的防水性,使水不从孔位进入到窗框型材中。
九、由于采用该底槽结构无需在窗框型材上进行钻孔,则底槽的固定位置不受孔位置的限制,在固定过程中,能够沿着窗框型材的卡槽调节底槽的安装位置,灵活性强。
十、由于底槽采用卡固的结构,旋转卡固件能够转动卡入卡槽,该种方式对卡槽的高度以及卡槽之间的宽度的限定较宽,因此,这种结构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窗框型材,适用性强。
十一、在底槽的尾端设置托臂限位板,在托臂的尾部设置卡板,当托臂与底槽之间相对合拢时,卡板的端部穿入到托臂限位板上的限位通孔中,通过卡板的端部和限位通孔的配合,对托臂的收拢程度进行限定,使托臂能够精确地收拢到位。
十二、通过限位通孔限制托臂收拢后的活动范围,使托臂只能按原定方向撑开,从而避免他人通过撬窗的方式来打开窗扇,防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十三、与现有的挡板限位结构相比较,本发明中,由于卡板端部是穿入到限位通孔中,因此卡板端部与限位通孔的相对位置能够进行调整,而并非固定限定,因此,可通过调整卡板端部与限位通孔的相对位置,从而对托臂收拢后的位置进行微调。调整方式通过偏心螺丝来实现,通过旋动偏心螺丝,使卡板进行转动,卡板端部与限位通孔的相对位置随之发生变化,通过使卡板端部顶在限位通孔的边侧上,从而使托臂的收拢程度发生变化,即相当于调整了托臂收拢后的位置。通过对托臂收拢后位置的微调,使安装在托臂上的窗扇能够完全闭合,从而保证窗扇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门窗滑撑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门窗滑撑平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门窗滑撑与窗框型材、窗扇型材固定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与窗扇型材固定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正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所述底槽与窗框型材固定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一所述底槽与窗框型材固定侧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所述底槽背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所述紧固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半合拢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全合拢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及其卡板立体图;
图14为实施例一所述托臂及其卡板背面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一垫块重叠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二所述门窗滑撑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二所述底槽与窗框型材固定侧视图;
图18为实施例二所述底槽背面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二所述紧固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二所述窗扇角部固定部与窗扇型材固定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二所述第二紧固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0-托臂、11-螺孔、12-固定螺丝、13-卡固部、131-底面、132- 侧板、133-卡块、14-平固部、15-平卡部、16-窗扇角部固定部、17-卡板、171- 偏心孔、172-卡头部、173-弧形段、174-倾斜边侧、175-直线段、176-直线边侧、 177-铰接点、18-偏心螺丝、181-垫圈、19-第二紧固结构、191-第二旋转件、192- 第二旋转卡固件、193-第二压缩弹簧、20-底槽、21-紧固结构、211-旋转件、212- 旋转卡固件、213-倒角、214-螺孔、215-通孔、216-锁固螺丝、217-压缩弹簧、 22-托臂限位板、221-限位通孔、23-垫块、30-连杆结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垫块、40-窗框型材、41-卡槽、50-窗扇型材、51-卡槽、5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门窗滑撑,包括托臂10、底槽20和连杆结构30。托臂10、底槽20和连杆结构30之间铰接,使所述托臂10与底槽20之间能够相对撑开和合拢。具体地,连杆结构30包括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一端铰接于底槽20端部,另一端铰接于托臂10中间位置;第二连杆32一端铰接于底槽20靠近中间位置,另一端铰接于托臂10上靠近第一连杆31和托臂10铰接点位置。窗框型材40上设有两道卡槽41,两卡槽41之间形成开口,底槽20通过卡槽41与窗框型材 40固定。窗扇型材50上设有两道卡槽51,两卡槽51之间形成开口,托臂10通过卡槽与窗扇型材50进行固定。卡槽41、51优选为倒L型卡槽,
如图4-6所示,托臂10呈长条状,托臂10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11,螺孔11中穿设有固定螺丝12,托臂10的宽度小于窗扇型材50两卡槽51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在托臂10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卡固部13和平固部14。卡固部13的横截面呈倒“冂”字形,由底面131和左右两侧的侧板132所构成,底面131由托臂10的正面构成,底面131的宽度与托臂10的宽度相同;左右侧板132由托臂10的左右边侧向上弯折延伸所形成,侧板132上设有用于插入窗扇型材50卡槽51中的卡块133。平固部14由托臂10的左右边侧向托臂10宽度方向延伸所形成,平固部14的宽度等于窗扇型材50两卡槽51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用于与窗扇型材50两卡槽51之间所形成的开口的左右边侧相贴。
在固定托臂10和窗扇型材50时,托臂10通过卡固部13上的卡块133插入到窗扇型材50的卡槽51上,托臂10位于两卡槽51所形成的开口中,与开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平固部14的左右两侧贴在开口的边侧上,使托臂10不易左右晃动。将托臂 10插入到窗扇型材50的底部后,再通过固定螺丝12顶压住窗扇型材50的底面,以使卡块133能紧固在卡槽51上,即可完成托臂10和窗扇型材50之间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卡块133和平固部14的边角均为圆角,圆角的设置可便于卡块 133插入到窗扇型材50底部的卡槽51中;圆角的设置可便于平固部14插入到两卡槽51所形成的开口中。
本实施例中,托臂10的尾部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平卡部15,平卡部15由托臂10 的长度方向部分向上弯折至与卡块133同一水平面的高度,弯折后再沿平行于托臂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形成,平卡部15的左右两侧往平卡部15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固定托臂10和窗扇型材50时,平卡部15的左右两侧插入到窗扇型材50的两道卡槽51中。通过该结构,使平卡部15分担一部分受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托臂10 与窗扇型材50之间的固定牢固度,此外,平卡部15的设置还能够提高托臂10的结构强度,使托臂10不容易变形。
本实施例中,托臂10的尾端,即平卡部15的尾端还设有用于与窗扇型材50 边侧固定的窗扇角部固定部16,窗扇角部固定部16由托臂10的尾端向上弯折延伸所形成,托臂10与窗扇角部固定部16之间呈L形结构。窗扇角部固定部16与窗扇型材50边侧的固定方式为螺丝固定。通过窗扇角部固定部16的设置,可便于窗扇型材50的定位固定,并能进一步提高托臂10与窗扇型材50之间的固定强度。
如图7-10所示,底槽20上设有紧固结构21,紧固结构21包括旋转件211和旋转卡固件212。在底槽2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设有沉头孔,旋转件211通过沉头孔贯穿设置在底槽20上,旋转件211在穿入底槽20背面的一侧连接有旋转卡固件212,该旋转卡固件212优选为长条状的金属块,旋转件211连接在旋转卡固件 212的中心位置,旋转卡固件212随旋转件211的转动而转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11优选为内六角螺丝,在其他实施例中,沉头孔内壁上可设有螺纹,旋转件211可采用一字螺丝、十字螺丝或者其他螺丝。内六角螺丝可便于旋转件211的安装以及旋转件211与旋转卡固件212之间的连接,同时,旋转件211的转动可通过工具拧动内六角螺丝上的螺丝头来实现,操作简单便捷。
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11穿入沉头孔时,内六角螺钉头朝向底槽20的正面,以便于操作,且内六角螺钉头应沉入沉头孔中,不突出底槽20的表面,避免影响到底槽20上的滑块或者其他部件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长条状的旋转卡固件212可便于其自身灵活地穿过窗框型材40 的开口,而旋转件211连接在旋转卡固件212的中心位置,使旋转卡固件212两端的转动幅度能够一致,便于旋转卡固件212同时卡入到窗框型材40的两道卡槽中。
在固定底槽20时,将底槽20放置在窗框型材40的两卡槽上,旋转卡固件212 的宽度小于两卡槽41之间的间距,使旋转卡固件212能够穿过两卡槽41所形成的开口且位于两卡槽41之间,旋转卡固件212的长度大于两卡槽41之间的间距,通过转动旋转件211,使旋转卡固件212分别卡入两道卡槽41中。本实施例中,旋转卡固件212卡入窗框型材40的卡槽41中时,旋转卡固件212与底槽2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旋转卡固件2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倒角213,倒角213与边侧之间圆滑过渡,该倒角213能够与窗框型材40的卡槽41侧壁贴合。
本实施例中,将旋转卡固件212卡入卡槽41的边角设置为倒角213,可增大旋转卡固件212与卡槽41的接触面积,提高卡固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旋转卡固件212的倒角213与边侧之间的圆滑过渡可降低旋转卡固件212在转入或者转出窗框型材40的卡槽41中时被卡住的机率。
当旋转卡固件212卡入窗框型材40的卡槽41中后,需要将旋转卡固件212卡紧在卡槽41上,以使底槽20卡固在窗框型材4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在旋转卡固件212上,且位于旋转件211的对称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螺孔214,在底槽20上设有与螺孔214数量、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15,通孔215优选为沉头孔,该螺孔214与该通孔215在旋转卡固件212卡入窗框型材40的卡槽41后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锁固螺丝216优选为沉头螺丝,采用锁固螺丝216穿过底槽20上的通孔215 并与旋转卡固件212上螺孔214旋固,从而使旋转卡固件212卡紧卡槽41,最终使得底槽20固定在窗框型材40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旋转件211的两侧设置螺孔214,从而增加了锁固螺丝216 的数量,提高了锁固强度。
本实施例中,锁固螺丝216采用沉头螺丝,通孔215采用沉头孔,可使锁固螺丝216在安装时不突出于底槽20表面,避免影响底槽20上的滑块或者其他部件的运动。
如图11-14所示,底槽20的尾端设有托臂限位板22,该托臂限位板22由底槽 20的尾端向上折曲延伸形成,与底槽20之间呈L形结构。托臂限位板22上设有限位通孔221。
托臂10的尾部底面铰接有卡板17,卡板17沿托臂10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托臂 10与底槽20之间相对合拢时,卡板17朝向托臂限位板22的一侧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本实施例中,托臂10的收拢程度受到卡板17的影响能够发生改变,通过调整卡板17端部与限位通孔221的相对位置,使托臂10的收拢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对托臂10收拢后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安装在托臂10上的窗扇能够完全闭合,从而保证窗扇的气密性。
具体采用以下微调结构:采用偏心螺丝18穿设在托臂10和卡板17上来实现微调。具体地,偏心螺丝18采用内六角偏心螺丝18,偏心螺丝18旋固在卡板17和托臂10两者的其中一者上,偏心孔171设置在另一者上,偏心螺丝18上设有垫圈181,偏心螺丝18的头部位于偏心孔171中,偏心孔171的尺寸大于偏心螺丝18的头部的尺寸,偏心螺丝18的头部边侧贴在偏心孔171的侧壁上。当旋动偏心螺丝18时,偏心螺丝18的头部能够沿着偏心孔171的侧壁转动,随之带动卡板17绕铰接点172 转动,使卡板17的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当卡板17的端部顶在限位通孔221的边侧上时,托臂10的收拢程度受卡板17与限位通孔221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即相当于调整了托臂10收拢后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通过旋动偏心螺丝18来实现微调,因此,应将偏心螺丝18的头部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上,如果将偏心螺丝18的头部设置在托臂10 上,由于托臂10是用于固定窗扇的,窗扇固定后,将不便于对偏心螺丝18进行操作,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偏心螺丝18旋固在托臂10上,偏心孔171设在卡板17上,从而使偏心螺丝18的头部位于卡板17的底面上,便于对偏心螺丝18 进行操作。此外,为了便于卡板17的转动,将卡板17铰接在托臂10上的铰接点177 与偏心螺丝18的旋固点沿托臂10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卡板17能够顺畅地绕铰接点左右转动,偏心孔171优选为长条形,偏心孔171的长边沿卡板17的长度方向设置,偏心孔171的长度大于偏心螺丝18的头部直径,宽度等于偏心螺丝18的头部直径,偏心孔171的左右两侧为与偏心螺丝18的头部相配合的半圆形。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托臂10撑开和合拢的过程中,卡板17不影响托臂10 的运动,以及使卡板17端部便于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采用以下结构:卡板17 朝向托臂限位板22的一侧端部设置有用于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的卡头部172,卡头部172的宽度小于卡板17的宽度,卡板17的一侧设有弧形段173,通过弧形段173 过渡至卡头部172位置,卡板17的另一侧设有直线段175,直线段175的末端折曲过渡至卡头部172位置。卡头部172位于卡板17直线段175一侧的边侧与卡板17直线段175相平行,形成直线边侧176;卡头部172位于卡板17弧形段173一侧的边侧倾斜设置,形成倾斜边侧174。限位通孔221为方形通孔。微调过程中,卡头部172 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通过卡板17的弧形段173和卡头部172的倾斜边侧174设置,使卡板17在托臂10撑开和合拢的过程中不存在影响托臂10运动的边角,卡头部172能够顺着倾斜边侧174穿入到限位通孔221中;而卡头部172的直线边侧176 和限位通孔221的方形设置,使得卡头部172能够稳定地顶在限位通孔221的边侧上,以改变托臂10的收拢程度。
如图15所示,底槽20和连杆结构30上分别设有垫块23、33,当托臂10与底槽 20之间相对合拢时,垫块23和垫块33之间重叠在一起,且支撑住托臂10。垫块23、 33优选为塑料材质,垫块23、33的作用是:在合拢或者撑开的过程中,减少托臂 10、底槽20和连杆结构30之间的摩擦力。此外,垫块23和垫块33之间重叠在一起,同时支撑托臂10,可防止托臂10和连杆结构30下沉。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通过以下结构使旋转卡固件212卡紧在卡槽41上:如图16-19所示,旋转件211为紧固螺丝,旋转件211与旋转卡固件212之间为螺纹连接,当旋转卡固件212卡在卡槽41中时,继续拧动紧固旋转件 211,直至使旋转卡固件212卡紧在卡槽41上,即可使底槽20牢固地固定在窗框型材40上。
旋转卡固件212紧固在卡槽41中后,当需要松开旋转卡固件212时,通过逆向拧动旋转件211即可使旋转卡固件松开,但可能会存在一种情况,由于旋转卡固件212卡得太紧,即使拧松了旋转件211,旋转卡固件212仍卡紧在卡槽41中,无法随旋转件211的转动而转动,导致旋转卡固件212卡在卡槽41中难于转动出去,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旋转件21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 217,压缩弹簧217的一端抵压在底槽20上,另一端抵压在旋转卡固件212上,利用压缩弹簧217的弹力,使旋转卡固件212和旋转件211受到压缩弹簧217的压迫,从而使旋转卡固件212能够随旋转件211的转动而转动,避免旋转卡固件212卡紧在卡槽41中难于转动。
此外,实施例二还包括第二紧固结构19,如图20、21所示,第二紧固结构19 设置在托臂10的窗扇角部固定部16上,用于与窗扇型材50的边侧固定。第二紧固结构19包括第二旋转件191和第二旋转卡固件192。第二旋转件191为紧固螺丝,第二旋转件191贯穿所述托臂10,并在穿入托臂10正面的一侧与第二旋转卡固件 192螺纹连接。第二旋转件19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93,压缩弹簧193的一端抵压在托臂10上,另一端抵压在第二旋转卡固件192上,第二旋转卡固件192随第二旋转件19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旋转卡固件192的宽度小于窗扇型材50的边侧上两卡槽 52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192能够穿过两卡槽52之间所形成的开口,第二旋转卡固件192的长度大于两卡槽52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192能够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52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旋转卡固件192的宽度也可以等于窗扇型材50的边侧上两卡槽52之间的间距。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毋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窗滑撑,包括用于与窗扇型材固定的托臂、用于与窗框型材固定的底槽,以及连杆结构,所述托臂、底槽和连杆结构之间铰接,使所述托臂与底槽之间能够相对撑开和合拢,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臂呈长条状,所述托臂上设有带螺纹的螺孔,所述螺孔中穿设有固定螺丝,所述托臂的宽度小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所述托臂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卡固部和平固部,所述卡固部的横截面呈倒“冂”字形,由底面和左右两侧的侧板所构成,所述底面由托臂的正面构成,所述左右侧板由托臂的左右边侧向上弯折延伸所形成,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插入窗扇型材卡槽中的卡块;所述平固部由托臂的左右边侧往托臂宽度方向延伸所形成,所述平固部的宽度等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宽度,用于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的左右边侧相贴,防止托臂晃动;
所述底槽上设有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旋转件和旋转卡固件,所述旋转件贯穿所述底槽,并在穿入底槽背面的一侧与旋转卡固件连接,所述旋转卡固件随旋转件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旋转卡固件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旋转卡固件能够穿过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所述旋转卡固件的长度大于窗框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旋转卡固件能够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中;
所述底槽的尾端设有托臂限位板,所述托臂限位板上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托臂的尾部铰接有卡板,当托臂与底槽之间相对合拢时,所述卡板的其中一侧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此外,还包括偏心螺丝,所述偏心螺丝穿设在卡板和托臂上,当旋动偏心螺丝时,随之带动卡板绕铰接点转动,使卡板端部穿入到限位通孔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固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底槽上设有与螺孔数量、位置相对应的通孔,还包括锁固螺丝,当旋转卡固件卡入窗框型材的卡槽中时,旋转卡固件上的螺孔与底槽上的通孔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锁固螺丝穿过底槽上的通孔并与旋转卡固件上的螺孔旋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为紧固螺丝,所述旋转件与旋转卡固件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旋转件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底槽上,另一端抵压在旋转卡固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固件为长条状的金属块,所述旋转件连接在旋转卡固件的中心位置,当旋转卡固件卡入窗框型材的卡槽中时,所述旋转卡固件与底槽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沿旋转卡固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可与窗框型材的卡槽侧壁贴合的倒角,所述旋转卡固件的倒角与边侧之间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设有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第二旋转件和第二旋转卡固件,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贯穿所述托臂,并在穿入托臂正面的一侧与第二旋转卡固件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随第二旋转件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能够穿过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所形成的开口,所述第二旋转卡固件的长度大于窗扇型材两卡槽之间的间距,使第二旋转卡固件能够通过转动卡入并紧固在窗框型材的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的尾部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平卡部,所述平卡部由托臂的长度方向部分向上弯折至与卡块同一水平面的高度,弯折后再沿平行于托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所形成,所述平卡部的左右两侧往平卡部的宽度方向延伸,使平卡部的左右两侧能够插入窗扇型材底部的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螺丝旋固在卡板和托臂两者的其中一者上,另一者上设有偏心孔,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位于偏心孔中,所述偏心孔的尺寸大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的尺寸,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边侧贴在偏心孔的侧壁上,当旋动偏心螺丝时,所述偏心螺丝的头部能够沿着偏心孔的侧壁转动,随之带动卡板绕铰接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螺丝旋固在托臂上,所述偏心孔设在卡板上;所述卡板铰接在托臂上的铰接点与偏心螺丝的旋固点沿托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偏心孔为长条形,所述偏心孔的长边沿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偏心孔的长度大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直径,宽度等于偏心螺丝的头部直径,所述偏心孔的左右两侧为与偏心螺丝的头部相配合的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的端部设有用于穿入到限位通孔中的卡头部,所述卡头部的宽度小于卡板的宽度,所述卡板的一侧设有弧形段,通过弧形段过渡至卡头部位置,所述卡板的另一侧设有直线段,所述直线段的末端折曲过渡至卡头部位置,所述卡头部位于卡板直线段一侧的边侧与卡板直线段相平行,所述卡头部位于卡板弧形段一侧的边侧倾斜设置,所述限位通孔为方形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滑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和连杆结构上分别设有垫块,当托臂与底槽之间相对合拢时,所述垫块之间重叠在一起,且支撑住托臂。
CN201711407739.4A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门窗滑撑 Active CN107939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7739.4A CN107939191B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门窗滑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07739.4A CN107939191B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门窗滑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9191A true CN107939191A (zh) 2018-04-20
CN107939191B CN107939191B (zh) 2023-10-27

Family

ID=6193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07739.4A Active CN107939191B (zh) 2017-12-22 2017-12-22 一种门窗滑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391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209A (zh) * 2018-06-25 2018-11-09 佛山市南海区湘隆五金厂 一种耐火窗隐形铰链
CN110541640A (zh) * 2019-09-11 2019-12-06 宁波市维特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可擦窗铰链
CN112696106A (zh) * 2020-10-15 2021-04-23 佛山瓦瑟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侧用平槽防坠的高承重平开铰链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6002A (en) * 1977-09-30 1980-10-07 Interlock Industries Limited Window or the like stays
JPH0632662U (ja) * 1992-09-30 1994-04-28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窓ステー
JP2008231761A (ja) * 2007-03-20 2008-10-02 Ykk Ap株式会社 辷り出し窓及び窓ステー
CN205370199U (zh) * 2016-03-09 2016-07-06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平开悬开滑撑上的闭合装置
CN205677405U (zh) * 2016-06-24 2016-11-09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五金件的限位装置
CN206053624U (zh) * 2016-09-30 2017-03-29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五金件的快速安装限位装置
CN206468151U (zh) * 2017-02-09 2017-09-05 广东捷顺达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便于撑开的三连杆滑撑
CN207700909U (zh) * 2017-12-22 2018-08-07 广东坚祥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滑撑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6002A (en) * 1977-09-30 1980-10-07 Interlock Industries Limited Window or the like stays
JPH0632662U (ja) * 1992-09-30 1994-04-28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窓ステー
JP2008231761A (ja) * 2007-03-20 2008-10-02 Ykk Ap株式会社 辷り出し窓及び窓ステー
CN205370199U (zh) * 2016-03-09 2016-07-06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平开悬开滑撑上的闭合装置
CN205677405U (zh) * 2016-06-24 2016-11-09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五金件的限位装置
CN206053624U (zh) * 2016-09-30 2017-03-29 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门窗五金件的快速安装限位装置
CN206468151U (zh) * 2017-02-09 2017-09-05 广东捷顺达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便于撑开的三连杆滑撑
CN207700909U (zh) * 2017-12-22 2018-08-07 广东坚祥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滑撑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209A (zh) * 2018-06-25 2018-11-09 佛山市南海区湘隆五金厂 一种耐火窗隐形铰链
CN110541640A (zh) * 2019-09-11 2019-12-06 宁波市维特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可擦窗铰链
CN112696106A (zh) * 2020-10-15 2021-04-23 佛山瓦瑟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侧用平槽防坠的高承重平开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39191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9191A (zh) 一种门窗滑撑
CN207700909U (zh) 一种门窗滑撑
CN107939190A (zh) 一种大幅度开合防火逃生的高承重门窗铰链
CN214035215U (zh) 一种旋块式可调门窗铰链
CN207813312U (zh) 一种门窗滑撑的托臂微调结构
CN207700907U (zh) 一种大幅度开合防火逃生的高承重门窗铰链
CN217353983U (zh) 一种窗用卡槽式铰链
CN209444158U (zh) 一种轻质密闭门
CN204200001U (zh) 隐藏式内开内倒门、窗
CN207960289U (zh) 一种门窗铰链的托臂微调结构
CN207700908U (zh) 一种门窗滑撑的底槽及托臂结构
CN211647726U (zh) 一种开合松紧度可调的门窗铰链
CN209538957U (zh) 铰链
CN205139498U (zh) 铰链结构及眼镜架
CN211572932U (zh) 一种具有快装锁点结构的平开窗
CN209670640U (zh) 一种分离可调式铰链
CN209556697U (zh) 一种合页
CN209469188U (zh) 一种别墅门的活动铰链
CN209130011U (zh) 一种销轴固定结构
DE19757213C1 (de) Scharnierbeschlag für den einen Überschlag aufweisenden Flügel eines Fensters, einer Tür oder dergleichen
CN205036274U (zh) 一种自锁上旋纱窗
CN108386200B (zh) 盾构机快开闸门
CN109972946A (zh) 枢转结构及其运用
CN219101028U (zh) 一种窗户铰链及具有其的平开窗
CN103899167B (zh) 一种折叠门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