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2167A -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2167A
CN107922167A CN201580082260.0A CN201580082260A CN107922167A CN 107922167 A CN107922167 A CN 107922167A CN 201580082260 A CN201580082260 A CN 201580082260A CN 107922167 A CN107922167 A CN 107922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support device
pair
block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2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2167B (zh
Inventor
绳田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2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2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2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66B21/04Escalators linear type

Abstract

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中,一对移位限制部件被固定于承载桁架的端部的支撑部件。各个移位限制部件具有基座部和从基座部的侧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成为基准端部,在从上方观察支撑部件时,该基准端部位于在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设定的设定直线上。一对移位限制部件以在沿着设定直线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桁架的端部设有与各个基准端部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在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一个抵接面之间、以及另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另一个抵接面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存在间隙。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支撑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端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这样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在设于建筑部的承重板承载桁架的端部,在沿桁架的宽度方向夹持桁架的端部的位置设置一对挡块,由此允许桁架的端部向长度方向的移位,并限制桁架的端部向宽度方向的移位。一对挡块以与桁架的端部的宽度方向侧面接触的状态沿着桁架的端部的宽度方向侧面而配置,并固定于承重板(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13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建筑物由于地震或强风等而晃动、上部建筑部相对于下部建筑部向桁架的宽度方向移位时,在承载桁架的上端部的上部建筑部和承载桁架的下端部的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向水平方向的移位即层间移位。在这种情况下,在从上方观察桁架时,桁架相对于桁架本来的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位置倾斜。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中,在桁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一对挡块从两侧与桁架的宽度方向侧面接触,因而在桁架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桁架的倾斜被阻碍,桁架产生扭曲等。因此,桁架及挡块有可能破损。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防止桁架及移位限制部件的破损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支撑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端部,该桁架支撑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其固定于建筑部,承载桁架的端部;以及一对移位限制部件,它们分别具有承接部,且被固定于支撑部件,各个承接部分别具有基准端部,在从上方观察支撑部件时,所述基准端部位于在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设定的设定直线上,一对移位限制部件以在沿着设定直线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桁架的端部设有与各个基准端部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在从上方观察支撑部件时,承接部在与设定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朝向基准端部连续减小,在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一个抵接面之间、以及另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另一个抵接面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存在间隙。
另外,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支撑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端部,该桁架支撑装置具有:支撑部件,其固定于建筑部,承载桁架的端部;以及一对移位限制部件,它们被固定于支撑部件,各个移位限制部件具有基座部和从基座部的侧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是基准端部,在从上方观察支撑部件时,基准端部位于在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设定的设定直线上,一对移位限制部件以在沿着设定直线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桁架的端部设有与各个基准端部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在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一个抵接面之间、以及另一个移位限制部件的基准端部和另一个抵接面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存在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即使当建筑部向桁架在水平方向上倾斜的方向移位时,也能够避免桁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被各个移位限制部件阻碍,能够防止由于各个移位限制部件而产生桁架的扭曲等。因此,能够防止桁架及各个移位限制部件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建筑物的示意图,在该建筑物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图2的桁架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图4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图2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和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桁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沿着图8的箭头A观察时的桁架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图8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图8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2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和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2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和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4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和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8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和下部建筑部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20的桁架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5是示出图24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建筑物的示意图,在该建筑物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建筑物的层间变形角γ被设定为固定的规定值以下。建筑物的层间变形角γ是根据这样的值得到的:将建筑物因例如地震或强风等而晃动时的建筑物的X点的水平方向移位δ除以从建筑物的下端到X点的高度h得到的值。作为乘客输送机的自动扶梯设置在层间变形角γ被设定为固定的规定值以下的建筑物中。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在图中,在配置于建筑物内的上层的上部建筑部1和配置于比上部建筑部1低的下层的下部建筑部2之间,设置有自动扶梯的桁架3。在桁架3支撑有呈循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4。各梯级4借助在桁架3内设置的驱动设备(未图示)的驱动力,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循环移动。在桁架3上设有被配置于桁架3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一对栏杆5。在各栏杆5的外周部设有与梯级4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6。
图3是示出从上方观察图2的桁架3时的状态的俯视图。桁架3具有:桁架主体31,其由多个角材构成;一对上部卡合部32,其作为桁架3的上端部从桁架主体3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突出;以及一对下部卡合部33,其作为桁架3的下端部从桁架主体31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突出。一对上部卡合部32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分开配置,而且是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配置。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也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分开配置,而且是沿着桁架3的长度方向配置。
在上部建筑部1设有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在下部建筑部2设有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桁架3的上端部即一对上部卡合部32被支撑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桁架3的下端部即一对下部卡合部33被支撑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
图4是示出图2的桁架3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俯视图。另外,图5是示出图4的桁架3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侧视图。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具有:作为支撑部件的承重板11,其固定于上部建筑部1;以及作为一对移位限制部件的一对挡块12,其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限制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移位。
一对上部卡合部32承载于承重板11。在承重板11的上表面设定有设定直线P1。桁架3被配置成使桁架3的宽度方向与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一致的状态。
一对挡块12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相互分开配置。并且,一对挡块12分别具有被固定于承重板11的基座部121、和从基座部121的侧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122。由此,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挡块12的形状由基座部121和突出部122形成为阶梯状。挡块12可以通过基座部121和突出部122的一体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通过在将基座部121和突出部122形成为不同的部件后使基座部121和突出部122一体化而形成。
基座部121的形状为长方体。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基座部121被配置成使基座部121的长方体的侧面与设定直线P1垂直。
突出部122作为挡块12的基准端部设于基座部121。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突出部122在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无论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的哪个位置都是相同的。在该例中,突出部122从基座部121的桁架主体31侧的端部沿着设定直线P1突出。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突出部122位于设定直线P1上。
突出部122沿着基座部121的高度方向而形成。并且,突出部122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与基座部121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一致。突出部122的形状形成为沿着基座部121的高度方向的长方体。由此,在突出部122形成有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平面即端面123。
一对挡块12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突出部122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该例中,一对挡块12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突出部122彼此朝向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即,一对挡块12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内侧。
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设有与一对突出部122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34。即,在一个上部卡合部32设有与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对置的一个抵接面34,在另一个上部卡合部32设有与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对置的另一个抵接面34。由此,一对抵接面34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分别朝向桁架3的内侧。
一对抵接面34与桁架3的宽度方向垂直。桁架3被配置成使一对抵接面34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状态。在该例中,突出部122的端面123是平面,因而在抵接面34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状态下,当抵接面34与突出部122接触时,抵接面34相对于突出部122成为面接触状态。
在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一个抵接面34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另一个抵接面34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基座部121和抵接面34之间的间隙大于突出部122和抵接面34之间的间隙d。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
图6是示出图2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另外,图7是示出图6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侧视图。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结构除设有未图示的准固定机构部以外,其它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结构相同。准固定机构部是这样的机构部:在小规模地震及中规模地震所产生的固定值以下的施振力下,维持一对下部卡合部33相对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固定,但在达到大规模地震所产生的超过固定值的施振力时,使一对下部卡合部33能够相对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进行移位。
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在承重板11的上表面设定有设定直线P2。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12相对于设定直线P2的位置关系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12相对于设定直线P1的位置关系相同。
桁架3被配置成使桁架3的宽度方向与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一致的状态。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即,一对挡块12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内侧。并且,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一对挡块12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作为基准端部的突出部122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在该例中指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设有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突出部122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35。即,在一个下部卡合部33设有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对置的一个抵接面35,在另一个下部卡合部33设有与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对置的另一个抵接面35。一对抵接面35在桁架3的宽度方向上分别朝向桁架3的内侧。
一对抵接面35与桁架3的宽度方向垂直。桁架3被配置成使一对抵接面35与设定直线P2垂直的状态。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突出部122的端面123是平面,因而在抵接面35与设定直线P2垂直的状态下,当抵接面35与突出部122接触时,抵接面35相对于突出部122成为面接触状态。
并且,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在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一个抵接面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另一个抵接面35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并且,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基座部121和抵接面35之间的间隙大于突出部122和抵接面35之间的间隙d。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
下面,说明例如由于地震或强风等而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动作。图8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桁架3的状态的俯视图。另外,图9是示出沿着图8的箭头A观察时的桁架3的主视图。当层间变形角由于例如因地震或强风等引起的建筑物的变形而达到γ时,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在沿着设定直线P1及P2的水平方向上移位距离δ1而产生层间移位。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在沿着设定直线P1及P2的方向上移位时,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如图8所示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分别倾斜。
图10是示出图8的桁架3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俯视图。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与一个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接触,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与上部卡合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桁架3以与抵接面34接触的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的角部为中心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此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桁架3一面保持另一个上部卡合部32从另一个挡块12离开的状态,一面以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的角部为中心进行旋转。
图11是示出图8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位于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个挡块12成为对角的位置的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与另一个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接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下部卡合部33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在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桁架3以与抵接面35接触的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的角部为中心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2倾斜。此时,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桁架3一面保持一个下部卡合部33从一个挡块12离开的状态,一面以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的角部为中心进行旋转。
这样,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和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各个上部卡合部32及各个下部卡合部33都不受各个挡块12阻碍地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倾斜。
在这样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和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一对挡块12具有基座部121、和作为基准端部从基座部121的侧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122,在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d,因而能够避开各个挡块12,使桁架3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倾斜。由此,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能够避免桁架3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被各个挡块12阻碍,能够防止由于各个挡块12而产生桁架3的扭曲等。因此,能够防止桁架3及各个挡块12的破损。
另外,突出部122的端面123形成为与沿着设定直线P1或P2的方向垂直的平面,因而能够容易进行突出部122的形成及定位,能够容易进行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制造。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突出部122从基座部121的侧面的桁架主体31侧的端部突出,但也可以使突出部122从基座部121的侧面的与桁架主体31相反一侧的端部突出,还可以使突出部122从基座部121的侧面的中央部突出。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突出部122的端面123形成为平面,但突出部122的端面123也可以形成为沿着设定直线P1而隆起的曲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抵接面34与突出部122的端面123接触时,抵接面34和端面123既可以为沿着挡块12的高度方向的线接触状态,抵接面34和端面123也可以为点接触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突出部122的端面123形成为平面,但突出部122的端面123也可以形成为沿着设定直线P2而隆起的曲面。在这种情况下,在与设定直线P2垂直的抵接面35与突出部122的端面123接触时,抵接面35和端面123既可以为沿着挡块12的高度方向的线接触状态,抵接面35和端面123也可以为点接触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但也可以将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上部卡合部32插入在一对挡块1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一对抵接面34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12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突出部122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但也可以将一对挡块12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下部卡合部33插入在一对挡块1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一对抵接面35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12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突出部122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但也可以是,仅在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还可以是,仅在另一个挡块12的突出部122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
实施方式2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另外,图13是示出图12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具有作为支撑部件的承重板11、和固定于承重板11的作为一对移位限制部件的一对挡块41。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结构除一对挡块41以外,其它与实施方式1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结构相同。
一对挡块41具有主体部411、和设于主体部411的侧面的承接部412。挡块41可以通过主体部411和承接部412的一体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通过在将主体部411和承接部412形成为不同的部件后使主体部411和承接部412一体化而形成。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主体部411被配置成使主体部411的长方体的侧面与设定直线P1垂直。
承接部412具有基准端部413,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基准端部413位于设定直线P1上。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主体部411及承接部412在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在主体部411和承接部412的边界的位置处是相同的。并且,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412在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朝向基准端部413连续减小。
在承接部412形成有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的倾斜面414、和沿着设定直线P1的基准平面。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倾斜面414从基准端部413朝向主体部411而向着远离设定直线P1的方向倾斜。在该例中,倾斜面414及基准平面分别形成为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垂直的平面,承接部412的形状为三棱柱。即,在挡块41中,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412的外形线由示出与设定直线P1重叠的基准平面的直线、和示出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的倾斜面414的直线构成。基准端部413成为与设定直线P1重叠的基准平面和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的倾斜面414相交而得的棱线。由此,在挡块41中,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412的外形线由在设定直线P1上的基准端部413相交的两条直线构成。
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该例中,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承接部412,当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与基准端部413接触时,抵接面34和基准端部413成为线接触状态。
在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一个抵接面34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倾斜面414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因而抵接面34和基准端部413之间的间隙d最小,抵接面34和倾斜面414之间的间隙随着远离基准端部413而连续增大。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另外,图15是示出图14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侧视图。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结构除一对挡块41以外,其它与实施方式1的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结构相同。
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41的结构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41的结构相同。并且,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41相对于设定直线P2的位置关系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41相对于设定直线P1的位置关系相同。
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该例中,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承接部412,基准平面和倾斜面414相交而得的棱线成为基准端部413,因而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当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与基准端部413接触时,抵接面35和基准端部413成为线接触状态。
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在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一个抵接面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另一个抵接面35之间也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倾斜面414相对于设定直线P2倾斜,因而抵接面35和基准端部413之间的间隙d最小,抵接面35和倾斜面414之间的间隙随着远离基准端部413而连续增大。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说明例如由于地震或强风等而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动作。图16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2的桁架3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俯视图。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与一个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接触,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与上部卡合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然后,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桁架3以与抵接面34接触的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为中心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此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桁架3一面保持另一个上部卡合部32从另一个挡块41离开的状态,一面以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为中心进行旋转。
图17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4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位于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个挡块41成为对角的位置的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与另一个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接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下部卡合部33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然后,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桁架3以与抵接面35接触的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为中心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2倾斜。此时,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桁架3一面保持一个下部卡合部33从一个挡块41离开的状态,一面以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为中心进行旋转。
这样,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和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各个上部卡合部32及各个下部卡合部33都不受各个挡块41阻碍地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倾斜。
在这样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和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412在与设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的设定直线P1及P2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朝向位于设定直线P1及P2上的基准端部413连续减小,由于在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d,因而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能够避免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被各个挡块41阻碍,能够防止由于各个挡块41而产生桁架3的扭曲等。因此,能够防止桁架3及各个挡块41的破损。
另外,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412的外形线形成为在设定直线P1及P2上相交的两条直线,因而能够使挡块41的形状简单,能够容易进行挡块41的制造。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承接部412形成的基准平面与设定直线P1重叠,但也可以使承接部412的基准平面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承接部412形成的基准平面与设定直线P2重叠,但也可以使承接部412的基准平面相对于设定直线P2倾斜。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基准端部413成为挡块41的倾斜面414和基准平面相交产生的棱线,但也可以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基准端部413设置与抵接面34对置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设置于基准端部413的端面设为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平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基准端部413成为挡块41的倾斜面414和基准平面相交产生的棱线,但也可以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基准端部413设置与抵接面35对置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设置于基准端部413的端面设为与设定直线P2垂直的平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但也可以将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上部卡合部32插入在一对挡块4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一对抵接面34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但也可以将一对挡块4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下部卡合部33插入在一对挡块4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一对抵接面35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4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413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但也可以是,仅在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还可以是,仅在另一个挡块41的基准端部4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
实施方式3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另外,图19是示出图18的桁架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具有作为支撑部件的承重板11、和固定于承重板11的作为一对移位限制部件的一对挡块51。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结构除一对挡块51以外,其它与实施方式1的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结构相同。
一对挡块51具有主体部511、和设于主体部511的侧面的承接部512。挡块51可以通过主体部511和承接部512的一体成型而形成为一个部件,也可以通过在将主体部511和承接部512形成为不同的部件后使主体部511和承接部512一体化而形成。主体部511的形状为长方体。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主体部511被配置成使主体部511的长方体的侧面与设定直线P1垂直。
承接部512具有基准端部513,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基准端部513位于设定直线P1上。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承接部512在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朝向基准端部513连续减小。
在承接部512,向着抵接面34形成有从基准端部513延伸的曲面514。在该例中,曲面514形成为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垂直的面,承接部412的形状形成为将圆柱以沿着其高度方向的平面切成一半而得的形状。由此,在挡块51中,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示出曲面514的曲线成为承接部512的外形线,承接部512的外形线成为在基准端部513处与设定直线P1相交的圆弧。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示出曲面514的圆弧的中心位于设定直线P1上。
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该例中,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承接部512,当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与基准端部513或曲面514接触时,抵接面34相对于基准端部513或曲面514成为线接触状态。
在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一个抵接面34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抵接面34和基准端部513之间的间隙d最小,抵接面34和曲面514之间的间隙随着远离基准端部513而连续增大。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另外,图21是示出图20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侧视图。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结构除一对挡块51以外,其它与实施方式1的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结构相同。
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51的结构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51的结构相同。并且,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51相对于设定直线P2的位置关系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51相对于设定直线P1的位置关系相同。
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在该例中,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外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承接部512,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在承接部512形成有曲面514,因而当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与基准端部513或曲面514接触时,抵接面35相对于基准端部513或曲面514成为线接触状态。
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在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一个抵接面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另一个抵接面35之间也分别存在间隙d。在该例中,各个间隙d的尺寸彼此相等。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抵接面35和基准端部413之间的间隙d最小,抵接面35和倾斜面414之间的间隙随着远离基准端部413而连续增大。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中的各个间隙d的尺寸被设定成,对于层间变形角γ为1/24~1/40的建筑物而言达到3mm~5mm。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说明例如由于地震或强风等而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动作。图22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18的桁架3的上端部及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俯视图。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与一个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接触,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与另一个上部卡合部32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然后,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一个抵接面34与一个挡块51的曲面514接触,同时桁架3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倾斜。此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保持另一个上部卡合部32的抵接面34从另一个挡块51离开的状态。
图23是示出在上部建筑部1和下部建筑部2之间产生层间移位时的图20的桁架3的下端部及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俯视图。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位于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个挡块51成为对角的位置的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与另一个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接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下部卡合部33之间的距离大于通常的状态。然后,当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移位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时,另一个抵接面35与另一个挡块51的曲面514接触,同时桁架3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2倾斜。此时,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保持一个下部卡合部33的抵接面35从一个挡块51离开的状态。
这样,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和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各个上部卡合部32及各个下部卡合部33都不受各个挡块51阻碍地进行旋转,从上方观察时的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倾斜。
这样,在从上方观察承重板11时的承接部512的外形线成为圆弧,当产生上部建筑部1相对于下部建筑部2的层间移位时,也能够避免桁架3相对于设定直线P1及P2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被各个挡块51阻碍,能够防止由于各个挡块51而产生桁架3的扭曲等。因此,能够防止桁架3及各个挡块51的破损。并且,能够使挡块51的形状简单,也能够容易进行挡块51的制造。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也可以在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基准端部513设置与抵接面34对置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设置于基准端部513的端面设为与设定直线P1垂直的平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也可以在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基准端部513设置与抵接面35对置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设置于基准端部513的端面设为与设定直线P2垂直的平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挡块51具有主体部511及承接部512,但也可以没有挡块51的主体部511,而将承接部512的形状设为圆柱状。并且,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挡块51也可以没有主体部511,而将承接部512的形状设为圆柱状。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承接部512的形状形成为将圆柱以沿着其高度方向的平面切成一半而得的形状,但也可以将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承接部512的形状设为将球切成一半而得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当抵接面34与承接部512接触时,抵接面34相对于承接部512成为点接触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承接部512的形状形成为将圆柱以沿着其高度方向的平面切成一半而得的形状,但也可以将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承接部512的形状设为将球切成一半而得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当抵接面35与承接部512接触时,抵接面35相对于承接部512成为点接触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的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之间,但也可以如图24及图25所示,将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上部卡合部32插入在一对挡块5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上部卡合部32的一对抵接面34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1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下部桁架支撑装置8的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之间,但也可以与上部桁架支撑装置7一样,将一对挡块51配置在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宽度方向外侧。即,也可以将一对下部卡合部33插入在一对挡块5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下部卡合部33的一对抵接面35朝向桁架3的宽度方向外侧而设置。并且,一对挡块51以在沿着设定直线P2的方向上使基准端部513彼此朝向内侧的方式固定于承重板11的上表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在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以及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分别存在间隙d,但也可以是,仅在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还可以是,仅在另一个挡块51的基准端部513和另一个抵接面34、35之间存在间隙。
另外,在各个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自动扶梯,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作为乘客输送机的移动人行道。

Claims (6)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支撑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端部,该桁架支撑装置具有:
支撑部件,其固定于建筑部,承载所述桁架的端部;以及
一对移位限制部件,它们分别具有承接部,且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
各个所述承接部分别具有基准端部,在从上方观察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基准端部位于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设定的设定直线上,
所述一对移位限制部件以在沿着所述设定直线的方向上使所述基准端部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上表面,
在所述桁架的端部设有与各个所述基准端部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
在从上方观察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承接部在与所述设定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朝向所述基准端部连续减小,
在一个所述移位限制部件的所述基准端部和一个所述抵接面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移位限制部件的所述基准端部和另一个所述抵接面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中,
在从上方观察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承接部的外形线形成为与所述设定直线相交的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中,
在从上方观察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承接部的外形线形成为在所述设定直线上相交的两条直线。
4.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支撑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端部,该桁架支撑装置具有:
支撑部件,其固定于建筑部,承载所述桁架的端部;以及
一对移位限制部件,它们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
各个所述移位限制部件具有基座部和从所述基座部的侧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是基准端部,在从上方观察所述支撑部件时,所述基准端部位于在所述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设定的设定直线上,
所述一对移位限制部件以在沿着所述设定直线的方向上使所述基准端部彼此朝向相反方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上表面,
在所述桁架的端部设有与各个所述基准端部分别对置的一对抵接面,
在一个所述移位限制部件的所述基准端部和一个所述抵接面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移位限制部件的所述基准端部和另一个所述抵接面之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中,
在所述基准端部设有与所述抵接面对置的端面,
所述端面是与沿着所述设定直线的方向垂直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桁架具有桁架主体和作为所述桁架的端部从所述桁架主体突出的一对卡合部,
所述一对移位限制部件在沿着所述设定直线的方向上配置在所述一对卡合部的内侧或外侧。
CN201580082260.0A 2015-08-11 2015-08-11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Active CN107922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2787 WO2017026053A1 (ja) 2015-08-11 2015-08-11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2167A true CN107922167A (zh) 2018-04-17
CN107922167B CN107922167B (zh) 2019-07-05

Family

ID=5798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260.0A Active CN107922167B (zh) 2015-08-11 2015-08-11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6950B2 (zh)
JP (1) JP6373504B2 (zh)
CN (1) CN107922167B (zh)
WO (1) WO2017026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14077A1 (de) * 2015-07-24 2017-01-26 Thyssenkrupp Ag Beförder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US10421643B2 (en) * 2016-01-21 2019-09-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Passenger conveyor
JP6713955B2 (ja) * 2017-06-28 2020-06-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7118252B2 (ja) * 2019-04-26 2022-08-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1277Y1 (zh) * 1970-12-02 1975-06-26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JP2014051372A (ja) * 2012-09-07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の設置方法
CN104411616A (zh) * 2012-06-21 2015-03-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JP2015168489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1277U (zh) 1973-06-22 1975-03-11
JP3272224B2 (ja) 1995-11-10 2002-04-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ハブダイナモ
CN1187256C (zh) * 1998-06-11 2005-02-0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或移动通道
JP4824157B2 (ja) * 1999-08-06 2011-11-30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長いエスカレータと動く歩道の支持構造体
DE50103782D1 (de) * 2000-07-27 2004-10-28 Inventio Ag Erdbebensicheres auflager für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US6637580B1 (en) * 2002-12-05 2003-10-28 Terryle L. Sneed Telescoping escalator seismic restraint
JP2006298646A (ja) * 2005-04-19 2006-11-02 Inventio Ag ロープ状の固定装置を有するエスカレータまたは動く歩道
JP2011063389A (ja) 2009-09-17 2011-03-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トラス支持装置
KR101640695B1 (ko) * 2012-01-06 2016-07-1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승객 컨베이어 장치
JP5449467B2 (ja) 2012-07-03 2014-03-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6017940B2 (ja) * 2012-11-30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1277Y1 (zh) * 1970-12-02 1975-06-26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CN104411616A (zh) * 2012-06-21 2015-03-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
JP2014051372A (ja) * 2012-09-07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の設置方法
JP2015168489A (ja) * 2014-03-05 2015-09-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79025A1 (en) 2018-06-28
JP6373504B2 (ja) 2018-08-15
US10046950B2 (en) 2018-08-14
CN107922167B (zh) 2019-07-05
JPWO2017026053A1 (ja) 2017-11-24
WO2017026053A1 (ja)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2167A (zh) 乘客输送机的桁架支撑装置
CN101316976B (zh) 天花板模板系统
CN103429513B (zh) 连接于堆料机的尾车的支持结构及行驶式装卸装置
US20160242364A1 (en) Edger having connection surfaces
CN101802424B (zh) 导轨以及具备该导轨的运动引导装置
US10611575B2 (en) Helical conveyor
CN104649114B (zh) 乘客传送装置
EP2913457A1 (en) Tile separator
CN101513958B (zh) 载置台
JP7443637B2 (ja) スライダーボード
CN208023583U (zh) 升降平台及打桩机
JP7012339B2 (ja) コンベヤ支持部材及び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CN207957496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7256207U (zh) 车门装具的存放支架
JP5746588B2 (ja) 水平スリット材、それを使用した水平打継部の施工方法及び水平打継部の構造
CN201485857U (zh) 一种竖向卡锁砌块筑成的护坡
JP7240044B1 (ja) 目地プレートの支持構造及び目地プレート支持部材
JP2000282490A (ja) 上下嵌合ブロック
CN211869992U (zh) 拱肋安装托盘
CN207671264U (zh) 终端挡板
JP3132634U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施工用のスペーサ
KR200376797Y1 (ko) 축조블럭
CN105649201A (zh) 空间跌级桁架体格构式平面深腹一体吊柱结构及衔接方法
US971749A (en) Skewback for hollow-tile arches.
CN103132424A (zh) 砌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