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9855A -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9855A
CN107849855A CN201680044989.3A CN201680044989A CN107849855A CN 107849855 A CN107849855 A CN 107849855A CN 201680044989 A CN201680044989 A CN 201680044989A CN 107849855 A CN107849855 A CN 107849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cross bar
concrete slab
concret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49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原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9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9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08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 E04G11/12Forms, which are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setting of the concrete and re-built for next pouring of elements and beams which are mounted during erection of the shuttering to brace or couple the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2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non-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42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by projecting or otherwise applying hardenable masses to the exterior of a form leaf
    • E04B2/847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by projecting or otherwise applying hardenable masses to the exterior of a form leaf the form leaf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foam pane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8647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with ties going through the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6Tying means; Spacers ; Devices for extracting or inserting wall ties
    • E04G17/065Tying means, the tensional elements of which are threaded to enable their fastening or tensioning
    • E04G17/0651One-piece elements
    • E04G17/0654One-piece elements remaining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cast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002/8682Mixed technique using permanent and reusable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4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 E04B2/86Walls made by casting, pouring, or tamping in situ made in permanent forms
    • E04B2002/8688Scaffoldings or removable support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模板易于组装和拆解且能够反复使用的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支护构件包括:横杆(71),其为多个,该横杆(71)为与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立杆(72),其为多个,该立杆(72)为与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以及螺栓·螺母结构(60),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横杆(71)和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并向型腔(20)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在横杆(71)的涉及交点(73)的部分和立杆(72)的涉及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横杆(71)和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呈格子状组合后的横杆(71)和立杆(72)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

Description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对围着钢筋组、钢架对置地设置的模板面板进行支承的支护构件、使用了该支护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向由该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形成的混凝土浇筑空间部(以下称作“型腔”)内浇筑混凝土来建造钢筋混凝土构造物、钢架钢筋混凝土构造物(以下简称为“混凝土构造物”)的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15年7月3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5-152122为基础来主张优先权,将该申请以参照的方式引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通常,以往的混凝土建造物的形成方法具有将钢筋组合的配置钢筋工序、围着配置钢筋以规定的间隔对置设置模板面板的模板组工序、以及向在模板面板之间构成的型腔内注入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工序,经过在经规定的养护期间后将模板面板解体的工序,形成柱、梁、壁或混凝土板(日文:スラブ)等各混凝土基体部位。在以往施工方法中,要进行将在这样地形成各混凝土基体部位时组装的模板面板解体并从施工现场搬出的作业,需要花费劳力且需要解体作业的工时及临时保管模板面板和组装用构件等的空间等。
另外,在以往的混凝土建造物的形成方法中,要执行安装构件的组装工序,所述安装构件用于对上述混凝土基体部位安装小柱(日文:間柱)、框材等的内饰板等内饰材料。另外,在以往的施工方法中,在露出的混凝土基体的表面铺入适当的隔热·防潮板等隔热·防潮体来谋求应对隔热、隔音、防潮等,之后,执行内饰材料的安装工序。因此,在以往施工方法中,由于还要准备隔热·防潮体和进行其设置工序,所以工时和成本有所增加。
作为解决上述以往的混凝土建造物的形成方法的问题的施工方法,本申请人也提出了使用发泡合成树脂制的模板面板并将该模板面板留在所形成的混凝土基体部位的表面地形成混凝土建造物的施工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混凝土建造物的形成方法,不需要模板面板的解体工序,另外,在混凝土基体部位的表面与混凝土基体部位一体化后的发泡合成树脂制的模板面板能发挥上述隔热·防潮体的功能。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是通过将一对发泡合成树脂制的模板面板以能够借助连结机构调整对置间隔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在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中,连结机构包括通过在中央部结合而组合为X字状的一对臂(连结板)和形成有连结片的一对板(plate),所述连结片分别组合在模板面板的外侧面并连结各臂的顶端部。对于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一对臂在中央部转动自如地结合、一对臂的顶端部与贯穿模板面板后的板的安装片在调整连结位置后连结起来,从而适当地设定模板面板的对置间隔而进行模板的组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69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具有上述各种特征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从通过工期的缩短化和构件费用的降低来大幅度减少建筑费用这样的观点考虑,尤其对于支护构件(底板),其还存在不少改进余地。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模板易于组装和拆解的支护构件、使用了该支护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或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其结果,还实现了通过工期的缩短化和构件费用的降低而使建筑费用大幅度减少这样的目的。并且,还实现了以下通用化的目的,即,本发明的支护构件仅通过改变尺寸就能够使用于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普通模板、EPS模板、无机质碳酸钙发泡模板(日文:ロックセル型枠)、以及其他全部的模板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做出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支护构件,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20)的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该支护构件包括:横杆(71),其为多个,该横杆(71)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立杆(72),其为多个,该立杆(72)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以及螺栓·螺母结构(60),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并向所述型腔(20)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在所述横杆(71)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和所述立杆(72)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100),其利用支护构件来进行固定,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20)的混凝土面板(12)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构件包括:横杆(71),其为多个,该横杆(71)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立杆(72),其为多个,该立杆(72)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螺栓·螺母结构(60),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并向所述型腔(20)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模板固定棒(40),其贯穿对位地穿设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和所述交点(73)的安装孔(13)、(74);以及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其卡定于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规定位置且自所述型腔(20)的内侧向外侧方向支承所述混凝土面板(12),在所述横杆(71)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和所述立杆(72)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自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O)起朝向一端(41)去,依次配置、形成有所述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所述混凝土面板(12)以及所述支护构件,所述螺栓·螺母结构(60)形成于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至少一端(41)。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是将相同或类似形状的单位面板(10)适当连结起来而构成的,该相同或类似形状的单位面板(10)的邻接的外周缘部(11)彼此之间能够利用形成凹凸的轮廓进行嵌合。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自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所述中央部(O)起到所述一端(41)为止的结构和自所述中央部(O)起到另一端(42)为止的结构是对称的。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单位面板(10)由独立气泡型发泡合成树脂形成。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单位面板(10)设置为,在外周缘部(11)形成有嵌合部(9),并且,通过使相对的嵌合部(9)嵌合,从而使所述外周缘部(11)对接而将多张单位面板(10)在上下左右组合起来,所述嵌合部(9)包括内侧嵌合部(6)和外侧嵌合部(7),该内侧嵌合部(6)和外侧嵌合部(7)是分别在所述单位面板(10)的厚度(G)方向上划分出的内侧区域(2)和外侧区域(3)中沿整个长度方向(Z)交替地形成嵌合凸部(4)和嵌合凹部(5)而成的,该嵌合凹部(5)具有与该嵌合凸部(4)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开口尺寸(H),且所述内侧嵌合部(6)的所述嵌合凸部(4)和所述嵌合凹部(5)与所述外侧嵌合部(7)的所述嵌合凸部(4)和所述嵌合凹部(5)错开一个间距地形成于相对位置。
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在该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中重复使用支护构件,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20)的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构件包括:横杆(71),其为多个,该横杆(71)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立杆(72),其为多个,该立杆(72)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螺栓·螺母结构(60),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并向所述型腔(20)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在所述横杆(71)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和所述立杆(72)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
另外,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在该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中使用混凝土浇筑用模板(100),该混凝土浇筑用模板(100)利用支护构件来进行固定,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20)的混凝土面板(12)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构件包括:横杆(71),其为多个,该横杆(71)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立杆(72),其为多个,该立杆(72)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螺栓·螺母结构(60),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并向所述型腔(20)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模板固定棒(40),其贯穿对位地穿设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和所述交点(73)的安装孔(13)、(74);以及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其卡定于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规定位置且自所述型腔(20)的内侧向外侧方向支承所述混凝土面板(12),在所述横杆(71)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和所述立杆(72)的涉及所述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71)和所述立杆(72)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自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O)起朝向一端(41)去,依次配置、形成有所述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所述混凝土面板(12)以及所述支护构件,所述螺栓·螺母结构(60)形成于所述模板固定棒(40)的至少一端(41)。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或8所述的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浇筑到所述型腔(20)内的混凝土固化之后,所述混凝土面板(12)也不被解体撤掉,而成为建造物的一部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使模板易于组装和拆解的支护构件、使用了该支护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或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其结果,能够通过工期的缩短化和构件费用的降低而使建筑费用大幅度减少。此外,还实现了以下通用化的目的,即,本发明的支护构件仅通过改变尺寸就能够使用于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普通模板、EPS模板、无机质碳酸钙发泡模板、以及其他全部的模板面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护构件(以下也称作“主支护构件”)、使用了该支护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下也称作“主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以下也称作“主方法”)的概略内容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用于更详细说明图1的主模板的侧剖视图。
图3是构成在图1和图2的主模板中能够采用的混凝土面板的单位面板的投影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F-F剖视图,图3C是主视图,图3D是仰视图,图3E是侧视图。
图4是将图3的单位面板沿上下排列并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采用了图3的单位面板的图1和图2的主模板中能够采用的支护构件和用于将这些支护构件固定的螺栓·螺母结构的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套管并用类型的剖视图。
图6是接着图5继续表示螺栓·螺母结构的图,图6C是使用3个螺母的固定类型的剖视图,图6D是使用4个螺母的固定类型的剖视图,图6E是规定厚度螺母并用类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护构件、使用了该支护构件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主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主方法)的概略内容的局部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主模板100中使用的主支护构件构成面板固定部件的主要部分,面板固定部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20的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此外,暗示了在图1的下方也延伸设置有相同形状的混凝土面板12。另外,从混凝土浇筑用模板的性质来看,暗示在图1的左右方向也以相同或不同的形状延伸设置或为截面被闭塞的构造,为了便于图示和说明,在图1的左右描绘出暴露的截面。
该支护构件是由分别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横杆71和立杆72呈格子状组合而成的,该支护构件利用包含该格子状的组合体的平面来以等间隔均等地支承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另外,穿设有贯穿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的孔,利用在贯穿交点73的孔的模板固定棒40上配设的螺栓·螺母结构60等将混凝土面板12向型腔20的内部方向卡定。此外,会在下文,使用图5和图6来叙述横杆71和立杆72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的一个例子和螺栓·螺母结构60等的详细内容。
横杆71是与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对应的长度。同样地,立杆72是与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V对应的长度。此外,对于横杆71和立杆72,确保分别与横向宽度W和高度V对应的长度,并非一定要使用整根。即,也可以是,配置能确保分别与横向宽度W和高度V对应的长度且网罗整个壁面的根数的任意长度的横杆71和任意长度的立杆72来构成支护构件。对于横杆71和立杆72,根据混凝土面板12的面积,使用为了网罗该面积而需要的根数。另外,在横杆71的涉及交点73的部分和立杆72的涉及交点73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配设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因此,不仅是先安装的横杆71,就连后安装的立杆72也能够以不相对于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悬浮起来的状态均等地支承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
图2是用于更详细说明图1的主模板100的侧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主模板100中,一对混凝土面板12夹着混凝土构造物中的基体的芯部例如壁芯Y通过面板固定部件固定为隔着规定间隙X面对的状态。利用该间隙X形成了型腔20。
即,在主模板100中,自模板固定棒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O起朝向两端41、42去,分别依次配置有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混凝土面板12、多个横杆71、以及与这些横杆71呈格子状组合的多个立杆72。为了保持由如此配置的各构件与模板固定棒40之间的组合所限定的位置关系,利用螺栓·螺母结构60进行卡定而形成型腔20。为了不使所浇筑的混凝土泄漏,该型腔20的在图2中的上下端部及未图示的侧端部等被小片的混凝土面板12那样的板材等封堵。此外,构成为,在以壁芯Y为代表的、混凝土构造物的基体的芯部,将钢筋1(在图1中省略)横纵绑扎,以增加混凝土构造物的强度。
由多个横杆71和立杆72呈格子状组合而成的主支护构件抵接于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并将混凝土面板12向型腔20的壁芯Y方向支承。模板固定棒40贯穿在混凝土面板12、横杆71以及立杆72上分别穿设的安装孔13、73。此外,对于构成主模板100的混凝土面板12的材质,采用了在后面使用图3和图4叙述的单位面板10,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因而,对于主支护构件、使用主支护构件的主模板100以及主方法,能够采用以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普通模板为代表的、其他形状的EPS模板、无机质碳酸钙发泡模板、以及其他全部的模板面板并进行应用。
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卡定于模板固定棒40的规定位置,自型腔20的内侧(例如壁芯Y)向外侧(壁面)方向支承混凝土面板12。另外,作为螺栓·螺母结构60的一个例子,优选在模板固定棒40的两端41、42配设螺栓·螺母结构60。即,优选为利用设置于模板固定棒40的两端41、42的外螺纹61(图5和图6)和能够螺纹接合于这些外螺纹61的螺栓·螺母结构60的组合。此外,作为螺栓·螺母结构60,只要模板固定棒40的两端41、42中的至少一端能够进行螺纹固定即可,模板固定棒40的两端41、42中的另一端也可以是与螺栓·螺母结构不同的卡定部件。
在图2所例示的主模板100中,自模板固定棒40的中央部O起到一端41为止的结构和自中央部O起到另一端42为止的结构是包括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混凝土面板12、横杆71、立杆72以及螺栓·螺母结构60的完全左右对称的一对结构。即,在单纯形成混凝土构造物中的壁部分的情况下,主模板100大多以壁芯Y为中心成为完全左右对称的一对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主模板100并不限于与壁的形状对应地形成,还存在较多与构成混凝土构造物的基体的柱、梁、混凝土板、基座或弯曲部等各混凝土基体部位的复杂的形状对应地形成的情况,因此,并不限定于像图2所例示的主模板100那样左右对称的形状。
单位面板的外形
图3是构成在图1和图2的主模板中能够采用的混凝土面板的单位面板的投影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F-F剖视图,图3C是主视图,图3D是仰视图,图3E是侧视图。
图4是将图3的单位面板沿上下排列并连结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单位面板10的外周缘部11被划分为厚度G的各1/2的内侧区域2和外侧区域3,在该内侧区域2和外侧区域3处一体地形成嵌合部9。嵌合部9包括形成于内侧区域2的内侧嵌合部6和形成于外侧区域3的外侧嵌合部7。内侧嵌合部6具有多个内侧嵌合凸部4a和多个内侧嵌合凹部5a。同样地,外侧嵌合部7具有多个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多个外侧嵌合凹部5b。
如图4所示,在单位面板10中的进行对接的外周缘部11的长边上形成有能相对嵌合的嵌合部9。如图4所示,混凝土面板12是通过将需要数量的相同或类似形状的单位面板10连结起来而构成的(参照图1)。即,通过设置使多张单位面板10以相对的外周缘部11对接的方式在上下左右相组合而形成为较大的面积的混凝土面板12,从而构成模板100。单位面板10的邻接的嵌合部9彼此之间能够通过形成凹凸的轮廓如拼板那样嵌合。但是,拼板需要努力找到邻接地进行嵌合的适当形状的对方,而主模板100使用的单位面板10是基于统一规格的相同形状,因此不需要努力找对方。
主模板100将基于统一规格的相同形状的单位面板10以例如使大致长方形的长边彼此之间或短边彼此之间邻接的方式连结起来。在外周缘部11,尤其在使由形成凹凸的轮廓形成的嵌合部9彼此之间邻接而成的连结部11a能够可靠地嵌合并连结起来。也就是说,在多个单位面板10各自的外周缘部11的长边形成的嵌合部9,凸部4(包括4a、4b)与对方的凹部5(包括5a、5b)紧密地嵌合,或者凹部5与对方的凸部4紧密地嵌合。因而,连结部11a牢固,防止产生使混凝土漏出的间隙,且形成平坦的外侧面,而不产生台阶。
以下,更详细说明相对嵌合的嵌合部9。
嵌合部9包括:多个内侧嵌合凸部4a和多个内侧嵌合凹部5a,该多个内侧嵌合凸部4a和多个内侧嵌合凹部5a在长度Z方向上相邻地形成于外周缘部11的内侧区域2;以及多个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多个外侧嵌合凹部5b,该多个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多个外侧嵌合凹部5b在长度Z方向上相邻地形成于外侧区域3。另外,在嵌合部9,内侧嵌合凸部4a和内侧嵌合凹部5a在长度方向Z上交替地形成于外周缘部11的整个内侧区域2,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外侧嵌合凹部5b在长度方向Z上交替地形成于外周缘部11的整个外侧区域3。
另外,在嵌合部9,使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外侧嵌合凹部5b的凸尺寸和凹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使内侧嵌合凸部4a和内侧嵌合凹部5a的凸尺寸和凹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并且,在嵌合部9,通过使内侧嵌合凸部4a和内侧嵌合凹部5a这一列相对于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外侧嵌合凹部5b这一列错开一个间距地形成,从而使内侧嵌合凹部5a位于与外侧嵌合凸部4b对置的位置且使内侧嵌合凸部4a位于与外侧嵌合凹部5b对置的位置。另外,在嵌合部9,使内侧嵌合凸部4a和内侧嵌合凹部5a这一列相对于外侧嵌合凸部4b和外侧嵌合凹部5b这一列错开一个间距地形成于单位面板10的外周缘部11的上侧和下侧。此外,如上述那样,对于内侧嵌合部6和外侧嵌合部7这两列,凹凸错开一个间距指的是,利用反相来同时描绘同一周期的两个矩形波而成的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主方法)中,混凝土面板12也可以在型腔20的混凝土固化之后不被解体撤掉,而是作为建造物的壁面构造的一部分来使用,其能够应用于作为公知的所谓的无机质碳酸钙发泡板(RCB)外隔热施工方法的施工方法中。在该情况下,构成混凝土面板12的单位面板10优选由独立气泡型发泡合成树脂形成,能够采用作为公知的所谓的EPS模板的模板。
另外,通过使混凝土面板12(单位面板10)在混凝土基体的表面一体化,从而发挥不需要混凝土面板12的解体工序的效果。并且,利用与混凝土基体一体化的混凝土面板12,能够在谋求工期的大幅度缩短化的前提下形成实现了提升隔热性、隔音性、高气密性、耐火性、耐久性或抗震性的混凝土构造物。
螺栓·螺母结构等的详细内容
以下,使用图5和图6来说明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的横杆71和立杆72的一个例子、以及螺栓·螺母结构60等的4个例子。
图5是表示在采用了图3的单位面板的图1和图2的主模板中能够采用的支护构件和用于将这些支护构件固定的螺栓·螺母结构的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套管并用类型的剖视图。
图6是接着图5继续表示螺栓·螺母结构的图,图6C是使用3个螺母的固定类型的剖视图,图6D是使用4个螺母的固定类型的剖视图,图6E是规定厚度螺母并用类型的剖视图。
此外,对于横杆71和立杆72,根据后述的“横杆·立杆的材料和外形”,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与图5和图6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虽然厚度Q和凹部R的形状稍微不同,但能产生相同的效果,且还不会产生任何误解,因此,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构成支护构件的横杆71和立杆72优选由具有对抗浇筑后的混凝土的重量地将混凝土面板12固定的刚度的槽型钢或同等的金属材料构成。横杆71和立杆72分别是与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W和高度V对应的长度,从储备有多个等级的定尺的横杆和立杆之中选择采用横杆71和立杆72,对于组装起来的主支护构件,在其每次完成任务作用之后,将螺栓·螺母结构60拧松而使主支护构件解体,无损伤地进行回收,并重复使用。
在横杆71和立杆72上穿设有安装孔74,该安装孔74贯穿该横杆71和立杆72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73,利用在贯穿交点73的孔的模板固定棒40上配设的螺栓·螺母结构60等将混凝土面板12向型腔20的内部方向卡定。在模板固定棒40上的自其一端41向中央去规定长度的位置处固定有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的凸缘部51抵接于混凝土面板12的内侧面12b,该凸缘部51将混凝土面板12向型腔20的外侧方向支承而限制混凝土面板12的位置。其结果,能够维持形成型腔20的间隙X。
此外,如使用图1和图2进行说明那样,在主模板100中,自模板固定棒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O起朝向两端41、42去,呈左右对称地依次分别配置有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混凝土面板12、横杆71、以及立杆72。这样,在主模板100中,自模板固定棒40的中央部O起到一端41为止的结构和自中央部O起到另一端42为止的结构大多为对称,因此,仅详细说明模板固定棒40的一端41(图2的左侧),这样可以视为对另一端42(图2的右侧)也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已经说明了的那样,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像图2所例示的主模板100那样左右对称的形状。
另外,在横杆71和立杆72这两者的涉及交点73的部分上都配置有能够相互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半和全部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凹部R。因此,不仅是先安装的横杆71,后安装的立杆72也能够以不相对于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悬浮起来的状态均等地支承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此外,对于主模板100,先安装横杆71,后安装立杆72,之后利用螺栓·螺母结构60进行紧固,但相反地,也可以是先安装立杆72、后安装横杆71的结构。
如图5B所示,在模板固定棒40上的自其一端41向中央去规定长度的位置固定有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以使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0的凸缘部51抵接于混凝土面板12的内侧面12b的方式,将模板固定棒40插入混凝土面板12的安装孔13,模板固定棒40的一端41比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突出厚度Q以上的长度。
横杆71以其安装孔74内被插入模板固定棒40的突出的一端41的方式安装。将横杆固定螺母62较轻地拧紧于模板固定棒40的设置有外螺纹61的突出的一端41,将横杆71重叠地安装于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在模板固定棒40的突出的一端41嵌装立杆背面支承套管(日文:縦桟裏支えカラー)63之后,将立杆72重叠地安装于横杆71。利用立杆背面支承套管63的高度来限定横杆71和立杆72的厚度方向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其结果,横杆71与立杆72之间的交点73被牢固地结合。
以下,仅说明相对于图5B的套管并用类型而言的、图6C的使用3个螺母的固定类型、图6D的使用4个螺母的固定类型、图6E的规定厚度螺母并用类型的各差异点。
在图6C所示的使用3个螺母的固定类型中,替代图5B的套管并用类型中的立杆背面支承套管63而使用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5,利用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5与横杆固定螺母62之间的拧入位置的差来限定横杆71和立杆72的相互位置关系。因而,使用了合计3个螺母。
在图6D所示的使用4个螺母的固定类型中,在安装横杆71之前,在模板固定棒40上仅安装混凝土面板12并利用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66进行固定。该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66被拧入而容纳于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容纳孔12c内,对在混凝土面板12的外侧面12a开口的安装孔13扩径而形成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容纳孔12c。之后,安装横杆71,然后利用横杆固定螺母62进行拧紧,之后与图6C的使用3个螺母的固定类型中的组装要点相同。并且,利用横杆固定螺母62与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5之间的拧入位置的差来限定横杆71和立杆72的相互位置关系。因而,使用了合计4个螺母。
在图6E所示的规定厚度螺母并用类型中,替代图6D的使用4个螺母的固定类型中的横杆固定螺母62和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5,仅靠具有相当于横杆固定螺母62和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5这两者的拧入位置的差的厚度的专用特厚螺母67来限定横杆71和立杆72的相互位置关系。因而,螺母数量合计为3个,其中的1个使用了专用特厚螺母67。
横杆·立杆的材料和外形
横杆71和立杆72的材料优选为木材、合成树脂、铁、不锈钢、铝等,尤其优选为防锈性较强、机械强度较大的不锈钢材料等。这样,横杆71和立杆72是由金属板等简单的构件以类似的形状构成且能够重复使用的支护构件。采用将该横杆71和立杆72呈格子状组合并进行螺栓固定而成的主支护构件、使用主支护构件的主模板100以及主方法,易于进行组装和拆解。其结果,能够通过工期的缩短化和构件费用的降低来大幅度减少建筑费用。
对于横杆71和立杆72的外形尺寸,作为一个例子,由槽型钢构成的杆的宽度P形成为大约150mm,杆的厚度(≈槽的深度+钢的板厚)Q形成为大约30mm~60mm。另外,在横杆71和立杆72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Q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P以进行嵌装的、交点73的凹部R。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使用了长度W×宽度P大约150mm×厚度Q大约30mm的横杆71和长度V×宽度P大约150mm×厚度Q大约60mm的立杆72。在立杆72上的位于所述交点73的与对方的横杆71面对的部位,设有宽度大约170mm×厚度大约30mm的凹部R。仅在该立杆72设置的凹部R接收宽度P大约150mm×厚度Q大约30mm的横杆71并进行嵌装,利用螺栓·螺母结构60进行紧固。
另外,在图5和图6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适当在长度×宽度P大约150mm×厚度Q大约60mm的横杆71和相同形状的立杆72的、横杆71和立杆72之间的交点73的相互面对的部位分别设有宽度P大约170mm×厚度Q大约30mm的凹部R。此外,当然,横杆71和立杆72并不限定于该外形尺寸的规格,而是根据与混凝土基体的规格、形成部位或其他条件对应的适当的规格来形成,根据情况,有时使用对标准规格件施加切断·切削等加工后的横杆和立杆。
单位面板的材料等
另外,模板100的单位面板10以发泡合成树脂材料例如发泡聚乙烯树脂为原材料形成为长方形的面板体。对于单位面板10的外形尺寸,作为一个例子,长度形成为大约1820mm,宽度形成为大约467mm,厚度形成为大约50(10~60)mm。此外,当然,单位面板10并不限定于该外形尺寸的规格,而是根据与混凝土基体的规格、形成部位或其他条件对应的适当的规格来形成,根据情况,有时使用对标准规格件施加切断·切削等加工后的单位面板。
作为单位面板10的原材料,例如,也可以使用发泡苯乙烯树脂、发泡聚乙烯树脂或发泡聚氨酯树脂等发泡合成树脂材料。向组装起来的模板100的型腔10内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混凝土干燥之际,由于单位面板10以该发泡合成树脂材料为原材料,因此,混凝土会进入到单位面板10的内部并固化而与混凝土基体牢固地一体化。单位面板10因使用上述原材料而能够容易加工且质量轻,因此,搬运、设置等处理简便,另外,通过在混凝土基体的表面一体化而能够发挥上述隔热性等特性。
对于模板100,不需要混凝土面板12的解体工序,能够利用与混凝土基体一体化的混凝土面板12在谋求工期的大幅度缩短化的情况下形成实现了提高隔热性、隔音性、高气密性、耐火性、耐久性或抗震性的混凝土构造物。
另外,在使用主模板100来混凝土浇筑比较大的壁面的情况下,为了在直到混凝土固化为止的期间内对抗型腔20膨胀的方向上的膨胀应力和对抗使壁的垂直面弯曲或倒下的变形应力,自格子状的横杆71和立杆72的外侧适当地使用防止壁面的倒塌用的斜杆等,对此省略图示。其结果,主模板100能经受住浇筑后的混凝土的重量而维持形状。
另一方面,证实了,在使用主模板100来混凝土浇筑比较狭小的壁面的情况下,即使不利用斜杆等来特意牢固地固定格子状的横杆71和立杆72的外侧,主模板100也能够经受住浇筑后的混凝土的重量而维持形状。其原因在于,在利用主模板100来形成狭小的壁面的情况下,由于在型腔20内浇筑的混凝土的重量也较轻,因此,仅靠格子状的横杆71和立杆72,就能够确保与混凝土引起的膨胀应力相对抗的强度。
即,即使不利用斜杆等牢固地进行固定,主模板100在膨胀方向上发生破坏或变形的危险性也较小。因而,只要具有与使混凝土壁倒下的方向上的很小的应力相对抗的未图示的斜杆等就足矣。证实了,尤其是,在利用主模板100来构筑比较狭小的壁面相对于较大的壁面呈俯视直角延伸的混凝土构造体的情况下,用于形成狭小的混凝土壁面的主模板100不需要针对倒塌方向的对抗措施。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通过使用由简单的构件形成的类似的形状构成且能够重复使用的支护构件(横杆、立杆和螺栓·螺母结构等),从而易于进行模板的组装和拆解。其结果,能够通过工期的缩短化和构件费用的降低来大幅度减少建筑费用。此外,本发明的支护构件还能够实现通用化的目的,即,仅通过改变尺寸就能够使用于由胶合板等形成的普通模板、EPS模板、无机质碳酸钙发泡模板、以及其他全部的模板面板。
附图标记说明
1、钢筋;2、内侧区域;3、外侧区域;4、嵌合凸部;4a、内侧嵌合凸部;4b、外侧嵌合凸部;5、嵌合凹部;5a、内侧嵌合凹部;5b、外侧嵌合凹部;6、内侧嵌合部;7、外侧嵌合部;9、嵌合部;10、单位面板;11、外周缘部;11a、连结部;12、混凝土面板;12a、外侧面;12b、内侧面;12c、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容纳孔;13、74、安装孔;20、型腔;40、模板固定棒;41、42、(模板固定棒40的)端部;50、基体侧模板固定件;51、凸缘部;60、螺栓·螺母结构(卡定部件);61、外螺纹;62、横杆固定螺母;63、立杆背面支承套管;64、立杆固定螺母;65、立杆背面固定螺母;66、面板暂时固定用螺母;67、专用特厚螺母;70、柱状支护杆;71、横杆;72、立杆;73、交点;100、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主模板);G、(单位面板10的)厚度;H、(嵌合凹部5的)开口尺寸;O、(模板固定棒4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P、杆的宽度;Q、杆的厚度;R、(交点73的)凹部;V、(混凝土面板12的)高度;W、(混凝土面板12的)横向宽度;X、间隙;Y、(型腔20)的壁芯;Z、(单位面板10的)长度方向。

Claims (9)

1.一种支护构件,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的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
该支护构件包括:
横杆,其为多个,该横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长度;
立杆,其为多个,该立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高度对应的长度;以及
螺栓·螺母结构,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并向所述型腔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
在所述横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和所述立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的一部分或全部及宽度以进行嵌装的凹部,
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
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
2.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利用支护构件来进行固定,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构件包括:
横杆,其为多个,该横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长度;
立杆,其为多个,该立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高度对应的长度;
螺栓·螺母结构,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并向所述型腔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
模板固定棒,其贯穿对位地穿设于所述混凝土面板和所述交点的安装孔;以及
基体侧模板固定件,其卡定于所述模板固定棒的规定位置且自所述型腔的内侧向外侧方向支承所述混凝土面板,
在所述横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和所述立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以进行嵌装的凹部,
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
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
自所述模板固定棒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起朝向一端去,依次配置、形成有所述基体侧模板固定件、所述混凝土面板以及所述支护构件,
所述螺栓·螺母结构形成于所述模板固定棒的至少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面板是将相同或类似形状的单位面板适当连结起来而构成的,该相同或类似形状的单位面板的邻接的外周缘部彼此之间能够利用形成凹凸的轮廓进行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
自所述模板固定棒的所述中央部起到所述一端为止的结构和自所述中央部起到另一端为止的结构是对称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面板由独立气泡型发泡合成树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面板设置为,在外周缘部形成有嵌合部,并且,通过使相对的嵌合部嵌合,从而使所述外周缘部对接而将多张单位面板在上下左右组合起来,
所述嵌合部包括内侧嵌合部和外侧嵌合部,该内侧嵌合部和外侧嵌合部是分别在所述单位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划分出的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中沿整个长度方向交替地形成嵌合凸部和嵌合凹部而成的,该嵌合凹部具有与该嵌合凸部的尺寸大致相同的开口尺寸,且所述内侧嵌合部的所述嵌合凸部和所述嵌合凹部与所述外侧嵌合部的所述嵌合凸部和所述嵌合凹部错开一个间距地形成于相对位置。
7.一种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在该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中重复使用支护构件,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的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进行支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构件包括:
横杆,其为多个,该横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长度;
立杆,其为多个,该立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高度对应的长度;以及
螺栓·螺母结构,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并向所述型腔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
在所述横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和所述立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以进行嵌装的凹部,
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
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
8.一种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在该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中使用混凝土浇筑用模板,该混凝土浇筑用模板利用支护构件来进行固定,该支护构件对设置用于浇筑混凝土的规定空间即型腔的混凝土面板进行支承且能够重复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构件包括:
横杆,其为多个,该横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横向宽度对应的长度;
立杆,其为多个,该立杆为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高度对应的长度;
螺栓·螺母结构,其贯穿分别平行的多个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组合成格子状的交点并向所述型腔的内部方向进行卡定;
模板固定棒,其贯穿对位地穿设于所述混凝土面板和所述交点的安装孔;以及
基体侧模板固定件,其卡定于所述模板固定棒的规定位置且自所述型腔的内侧向外侧方向支承所述混凝土面板,
在所述横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和所述立杆的涉及所述交点的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上,设置有能够接收各自面对的对方的杆的厚度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宽度以进行嵌装的凹部,
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由槽型钢或相同形状的金属材料形成,
呈所述格子状组合后的所述横杆和所述立杆分别以等间隔接触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外侧面,
自所述模板固定棒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起朝向一端去,依次配置、形成有所述基体侧模板固定件、所述混凝土面板以及所述支护构件,
所述螺栓·螺母结构形成于所述模板固定棒的至少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浇筑到所述型腔内的混凝土固化之后,所述混凝土面板也不被解体撤掉,而成为建造物的一部分。
CN201680044989.3A 2015-07-31 2016-07-28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Pending CN107849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52122A JP6655320B2 (ja) 2015-07-31 2015-07-31 支保部材、コンクリート打設用型枠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建造方法
JP2015-152122 2015-07-31
PCT/JP2016/072133 WO2017022610A1 (ja) 2015-07-31 2016-07-28 支保部材、コンクリート打設用型枠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9855A true CN107849855A (zh) 2018-03-27

Family

ID=57943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4989.3A Pending CN107849855A (zh) 2015-07-31 2016-07-28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58637A1 (zh)
EP (1) EP3330458A4 (zh)
JP (1) JP6655320B2 (zh)
KR (1) KR20180037977A (zh)
CN (1) CN107849855A (zh)
WO (1) WO20170226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0082A (zh) * 2018-10-09 2021-05-25 株式会社托太兹 混凝土构造物形成用的残存型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39071A (zh) * 2017-03-07 2017-05-10 刁宏伟 一种带有对拉螺栓的叠合板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及安装方法
CN109610510A (zh) * 2018-12-12 2019-04-12 中铁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站及半盖挖法区间主体结构中隔墙自拼式移动式模板
CN110725544B (zh) * 2019-11-20 2023-09-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碗扣式模板支撑架斜撑万向固定支座及其制造方法
IL272515A (en) * 2020-02-06 2021-08-31 Modular stone panel system
US11788571B2 (en) 2020-08-07 2023-10-17 Peri Se Multi-head bolt and fastener system
USD990301S1 (en) 2020-08-07 2023-06-27 Peri Se Multi-head bolt
CN114482309A (zh) * 2020-11-13 2022-05-13 山东隆济时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式一体化保温板
CN113084975B (zh) * 2021-04-20 2022-12-16 宜昌市佳成商品砼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空心砌块浇筑成型模具
CN113914614B (zh) * 2021-10-29 2022-09-23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次性浇筑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工艺
CN113914615B (zh) * 2021-10-29 2023-02-07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能够用于不同梁高装配的混凝土梁体模板
CN115012644A (zh) * 2022-06-17 2022-09-06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固定用预埋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5324067B (zh) * 2022-07-23 2023-08-18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半盖挖精准定位安装钢支撑的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03052A (fr) * 1944-01-11 1945-09-24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e murs par remplage et châssis pour l'exécution du procédé
CN102086671A (zh) * 2009-12-07 2011-06-08 齐原正 混凝土浇注用模板
CN102635230A (zh) * 2012-05-17 2012-08-15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 大型沼气池体的浇筑模板及浇筑方法
CN202755657U (zh) * 2012-07-27 2013-02-27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厚度墙体模板对拉螺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40997A (en) * 1926-04-08 1927-08-30 John H Mcclatchy Form work for casting walls and the like
US2251499A (en) * 1938-11-02 1941-08-05 Viber Company Building structure
US2486683A (en) * 1949-01-31 1949-11-01 Sass Thomas Concrete form tie rod
US3086272A (en) * 1961-07-27 1963-04-23 Symons Mfg Co Concrete wall form with interlocking tie rod connection therefor
US3486729A (en) * 1967-11-06 1969-12-30 Symons Mfg Co Pretensioned knockdown concrete wall form panel
JPS48893Y1 (zh) * 1969-04-10 1973-01-11
US3920214A (en) * 1974-11-21 1975-11-18 Peter R Lovisa Exterior form spreader system for threaded end concrete ties
US4052031A (en) * 1975-07-29 1977-10-04 Melfi Samuel T Adjustable concrete form apparatus
US4158082A (en) * 1977-07-27 1979-06-12 Bruce Belousofsky Laminated ferro-cement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JPS6137720Y2 (zh) * 1979-12-03 1986-10-31
US4473209A (en) * 1982-01-15 1984-09-25 Harsco Corporation Prefabricated wall form modular unit
JPS6137720A (ja) * 1984-07-31 1986-02-22 Lion Corp 口腔用組成物
US4598519A (en) * 1984-09-10 1986-07-08 Reid Daniel B Composite concrete walls having tie and form spacer
US4669234A (en) * 1985-03-18 1987-06-02 Wilnau John A Prefabricated wall section
US5375809A (en) * 1992-07-01 1994-12-27 Wallace I. Stenzel Assembly for forming a poured concrete wall construction
US5351455A (en) * 1993-04-09 1994-10-04 American Conform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llboard attachment
JPH0949320A (ja) * 1995-08-07 1997-02-18 Yoshiyuki Hayakawa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変形防止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型枠組立方法
US5787665A (en) * 1996-07-17 1998-08-04 Carlin; Steven W. Composite wall panel
US5855807A (en) * 1996-06-24 1999-01-05 Hsieh; Ming-Huei Concrete form securing device
NO305039B1 (no) * 1996-08-22 1999-03-22 Arnfinn Saervoll Forskalingssystem for betongst°ping
JP3700327B2 (ja) * 1997-06-12 2005-09-28 株式会社カネカ 型枠ブロック
US5762815A (en) * 1997-08-04 1998-06-09 Lee; Kou-A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distance between two opposed form panels
US6601820B2 (en) * 1999-01-13 2003-08-05 Gates & Sons, Inc. Gang form for use with a concrete form syste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a gang form
US6024339A (en) * 1999-01-13 2000-02-15 Gates & Sons, Inc. Gang form for use with a concrete form syste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a gang form
JP2003119795A (ja) * 2001-10-04 2003-04-23 Shiro Sakai 発泡合成樹脂型枠による基礎施工法
US8082711B2 (en) * 2006-12-04 2011-12-27 Composite Panel Systems, Llc Walls and wall sections
CN102477770A (zh) * 2010-11-25 2012-05-30 欧文斯科宁知识产权资产有限公司 混凝土板结构构件和浇注混凝土板的施工方法
US9630340B2 (en) * 2012-03-01 2017-04-25 John Milner McCary, SR. System of forming walls with exterior applied finish panels
US9074379B2 (en) * 2013-03-15 2015-07-07 Romeo Ilarian Ciuperca Hybrid insulated concrete form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903052A (fr) * 1944-01-11 1945-09-24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e murs par remplage et châssis pour l'exécution du procédé
CN102086671A (zh) * 2009-12-07 2011-06-08 齐原正 混凝土浇注用模板
CN102635230A (zh) * 2012-05-17 2012-08-15 福建莆田鸿达牧业有限公司 大型沼气池体的浇筑模板及浇筑方法
CN202755657U (zh) * 2012-07-27 2013-02-27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厚度墙体模板对拉螺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0082A (zh) * 2018-10-09 2021-05-25 株式会社托太兹 混凝土构造物形成用的残存型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31647A (ja) 2017-02-09
EP3330458A4 (en) 2019-01-09
KR20180037977A (ko) 2018-04-13
US20180258637A1 (en) 2018-09-13
JP6655320B2 (ja) 2020-02-26
EP3330458A1 (en) 2018-06-06
WO2017022610A1 (ja)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9855A (zh) 支护构件、混凝土浇筑用模板以及混凝土构造物的建造方法
CN105888108B (zh) 内置定位预制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KR101018824B1 (ko) 티형 강재를 이용한 합성보 제작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5143570A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45821A (zh) 一种轻钢结构轻混凝土预制装配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02979220A (zh) 一种交叉斜向配筋的空心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620330U (zh) 一种免拆模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
CN112360053B (zh) 易于施工的具有骨架结构的混凝土墙体及施工方法
WO2008004754A1 (en) Prefabricated pillar
CN107190905A (zh) 冷弯薄壁型钢一体化梁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374241B (zh) 一种楼板底模块、楼板及构筑楼板的方法
CN206233578U (zh) 阴角加固模板及其支模体系
CN214696425U (zh) 球面预制混凝土叠合板
KR20130081172A (ko) 복부파형강판 콘크리트 합성아이빔 제작용 거푸집
CN218346490U (zh) 一种横向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
TWI755188B (zh) 以型鋼取代部分鋼筋之鋼筋混凝土構造施工方法
JPS6073936A (ja) 格子状に変厚させたプレキヤストコンクリ−ト版を使つて合成床版を構築する工法
CN202031316U (zh) 现浇预应力板、梁模具及用其制作的现浇板、梁的结构
KR200426155Y1 (ko) 토담집의 벽체 건축용 거푸집
CN1094547C (zh) 横板构造
KR20230135326A (ko) 중앙부 보강 띠철근을 갖는 피씨 더블월
CN206090998U (zh) 空腹夹层板
CN116733143A (zh) 一种非金属模块板的保温墙体及施工方法
JP3229249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耐震壁の構築法
JPS6043547A (ja) 型枠と鉄筋・鉄骨一体組立築造構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