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1641A -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1641A
CN107831641A CN201710788926.5A CN201710788926A CN107831641A CN 107831641 A CN107831641 A CN 107831641A CN 201710788926 A CN201710788926 A CN 201710788926A CN 107831641 A CN107831641 A CN 107831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transfer part
intermediate member
screw ro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89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1641B (zh
Inventor
高木广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31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1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94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atigue treatment of the photocondu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配置在狭窄的空间里的驱动传递装置,以及包括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螺杆接头(50)包括有作为输出构件的螺杆输出接头(51)和作为输入构件的螺杆输入接头(53),以及被保持在螺杆输出接头(51)里,具有作为从螺杆输出接头(51)来接受驱动力且将驱动力传递到螺杆输入接头(53)的中继驱动传递部的中间构件(52)。在该中间构件(52)的驱动侧端部中设置有防止从螺杆输出接头(51)脱落的脱落防止部(52c)。然后,从中间构件(52)的转动中心开始的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的内径要大于内齿齿轮(52a)的齿顶圆直径。

Description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众所周知的是设置有驱动传递装置来将装置本体的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相对于装置本体被设置为可以装卸的转动体里。上述驱动传递装置包括有设置在驱动源侧的输出轴上的输出构件、设置在转动体侧的输入轴上的输入构件以及将驱动力从上述输出构件传递来,并将驱动力传递到上述输入构件的中间构件。中间构件呈筒状,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与形成在中间构件的内周面上的中继驱动传递部卡合。中间构件相对于输出构件被保持为可以倾斜,当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存在轴偏心等时,就能够通过中间构件的倾斜来吸收该轴偏心并抑制轴反力的发生。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作为上述驱动传递装置,在中间构件设置有防止从输出构件脱出的脱落防止部。该脱落防止部从中间构件的输入构件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开始向着转动中心突出,并且在轴向上从输入构件侧的相反侧开始与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相向而对。由此,脱落防止部与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碰触后对于中间构件朝向输入构件侧的移动进行规定限制。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中间构件从输出构件的输入构件侧的脱出。
近年来,由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等的影响,在驱动传递装置的周围确保充分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驱动传递装置的小口径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因为是将上述脱落防止部从上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朝着转动中心来突出的,所以就不能充分地实现中间构件的小口径化,因而存在着不能充分地进行驱动传递装置的小型化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26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驱动传递装置,其包括:输出构件,其被设置在驱动源侧;输入构件,其被设置在转动体侧,和中间构件,其为筒状,在内周面上具有从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来接受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中继驱动传递部,并被保持在所述输入构件或所述输出构件中,在所述中间构件中,是在轴方向上与所述输出构件及所述输入构件之中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相向而对地来设置防止所述中间构件从所述保持侧构件脱落的脱落防止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间构件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的距离在从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的距离以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驱动传递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实施方式所涉及复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该复印机的处理卡盒的放大构成图。
图3所示是处理卡盒的里侧斜视图。
图4所示是处理卡盒的里侧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废调色剂路径的斜视图。
图5所示是处理卡盒的里侧和废调色剂路径的概要图。
图6所示是螺杆驱动传递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7所示是螺杆驱动传递装置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8所示是驱动输出轴的跟前侧端部的放大图。
图9所示是螺杆输出接头的斜视图。
图10所示是从跟前侧看到的螺杆驱动传递装置的装置本体侧的正面图。
图11所示是中间构件的斜视图。
图12所示是螺杆输入接头的斜视图。
图13(a)所示是中间构件与螺杆输入接头处于驱动连结状态时的概要图,(b)所示是在中间构件与螺杆输入接头处于非驱动连结状态下将处理卡盒安装到装置本体上的状态概要图。
图14所示是当输出外齿轮的外齿为冠形齿轮形状时的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15所示是比较例的中间构件的斜视图。
图16所示是比较例的中间构件的课题说明图。
图17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的概要构成图。
图18(a)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b)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19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的概要图。
图20(a)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b)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21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的概要图。
图22(a)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b)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23所示是从里侧看到的变形例3的螺杆输入接头图。
图24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的概要图。
图25(a)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b)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26(a)所示是从里侧看到的变形例4的螺杆输入接头的正面图,(b)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输入接头的侧面图。
图27所示是当各个输入突起部的里侧先端的轴方向位置为相同位置时的问题说明图。
图28所示是多个输入突起部中的一个比其余输入突起部要长的变形例4的螺杆输入接头图。
图29所示是对于驱动输出轴在离开比其它输入突起部要更为突出的输入突起部的方向上产生轴心偏离时的螺杆接头的说明图。
图30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的概要图。
图31(a)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b)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32(a)、(b)所示是采用螺杆输入接头来说明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的特征点的图。
图33所示是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
图34所示是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的特征部的概要图。
图35所示是当螺杆输出接头为弹簧销151F时的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图。
图36所示是平行销进入的中间构件里侧的中继突起部和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以锥形状来连结的变形例5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概要图。
图37所示是变形例7的螺杆接头50G的要部放大图。
图38所示是和脱落防止部的输出突起部相向而对的面与和输出突起部的脱落防止部相向而对的面为平面时的说明图。
图39所示是变形例8的螺杆接头的要部放大图。
图40(a)、(b)所示是中间构件一边倾斜一边朝着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的样子说明图。
图41所示是和脱落防止部的输出突起部相向而对的先端部的跟前侧(图中左侧)为倾斜面时的变形例8的螺杆接头的要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将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来概要说明该复印机。该复印机具有作为将扫描原稿后读取的图像信息数字化并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谓数字式彩色复印机的功能。另外,该复印机还具有从远方接受原稿的图像信息的传真机的功能,或是将计算机处理的图像信息印刷到用纸上的所谓打印机的功能。
在图1中,复印机是以采用中间转印带11的中间转印方式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将各色的调色剂像在各自专用的处理卡盒中成像的串列方式的电子照相装置。在复印机的垂直方向的最下部设置有多段形状的供纸部2。另外,在其上方设置了图像形成部1,并在更为上方处设置了扫描部3。在各段供纸部2中配设有供纸盘21来收容由作为记录构件的普通纸、OHP片材、第二原画等记录片材构成的片材束。
在图像形成部1的大致中央配设有转印装置10,其通过配设在带环路内侧的多个的辊来张紧架设环状的中间转印带11。中间转印带11在图中顺时针回转方向上回转(表面移动)。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上方,沿着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移动方向配设有用于对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进行成像的四个处理卡盒40Y,40M,40C,40K。以下,对于区分颜色的符号Y,M,C,K进行适当的省略。另外,在四个处理卡盒40Y的上方还设有两个作为潜像写入机构的光写入单元20a,20b。
图2所示是四个处理卡盒40Y,40M,40C,40K之一的概要构成图。
在各处理卡盒40中设置有作为潜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41。各感光体41分别被设置为能够在图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上回转,并在其周围设置了公知的充电装置42、显影装置43、感光体清洁装置44。
充电装置42主要由被配置为与感光体41抵接的充电辊42a和与该充电辊42a抵接并回转的充电辊清洁器42b构成。充电辊42a施加有充电偏压,并将电荷赋予到感光体41表面上来使得感光体41均匀带电。充电辊清洁器42b对附着在充电辊42a表面的调色剂等附着物进行除去。
显影装置43具有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辊43a,其一边在图中箭头方向上表面移动,一边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41的表面的潜像上并对潜像进行显影。另外,还具有作为供给搬送构件的供给螺杆43b,其一边对显影辊43a供给显影剂,一边从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里侧朝着跟前侧来搬送显影剂。供给螺杆43b包括回转轴和设置在该回转轴上的翼片,通过回转在轴方向上搬送显影剂。
在比显影辊43a和供给螺杆43b的对向部还要靠显影辊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作为显影剂限制构件的显影刮板43c,其将显影辊43a上的显影剂限制在适当的厚度里。另外,在比显影辊43a和感光体41相向而对区域的显影区域更靠显影辊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设置有对通过显影区域后的显影结束后的显影剂进行回收的回收螺杆43d。该回收螺杆43d用于将从显影辊43a回收的回收显影剂朝着与供给螺杆43b相同方向上搬送。用于收容供给螺杆43b的供给搬送路径43e被配设在显影辊43a的侧方。另外,作为收容回收螺杆43d的显影剂回收搬送路径的回收搬送路径43f被并列设置在显影辊43a的下方。
显影装置43在供给搬送路径43e的下方设有在与回收搬送路径43f平行的方向上对显影剂进行搅拌搬送的搅拌搬送路径43g。搅拌搬送路径43g设有一边搅拌显影剂一边朝着与供给螺杆43b为相反方向的图中里侧进行搬送的搅拌螺杆43h。
供给搬送路径43e和搅拌搬送路径43g通过第一隔离壁来隔离。第一隔离壁中对供给搬送路径43e和搅拌搬送路径43g进行隔开的部位中,图中的跟前侧和里侧的两端为开口部,供给搬送路径43e和搅拌搬送路径43g是连通的。另外,虽然供给搬送路径43e和回收搬送路径43f都是由第一隔离壁来隔开的,但在第一隔离壁隔开供给搬送路径43e和回收搬送路径43f的部位中不设置开口部。另外,搅拌搬送路径43g及回收搬送路径43f等两个搬送路径是通过第二隔离壁来隔开的。第二隔离壁的图中跟前侧是开口部,搅拌搬送路径43g和回收搬送路径43f是连通的。
显影辊43a上的显影剂通过显影刮板43c被薄层化后搬送到作为感光体41和显影辊43a相向而对区域的显影区域并用于显影。显影后的显影剂被回收到回收搬送路径43f里后从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里侧朝着跟前侧来搬送,并通过设置在第二隔离壁中的开口部而进入搅拌搬送路径43g。还有,在搅拌搬送路径43g中的显影剂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第二隔离壁的开口部附近,调色剂从设置在搅拌搬送路径43g的上侧的显影剂补给口来补给到搅拌搬送路径43g内。
在从搅拌搬送路径43g来接受显影剂的供给的供给搬送路径43e中,是在对显影辊43a供给显影剂的同时,通过供给螺杆43b来将显影剂搬送到供给搬送路径43e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侧附近。然后,供给到显影辊43a上没有用于显影而被搬送至供给搬送路径43e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附近的剩余显影剂会通过第一隔离壁的剩余开口部来被供给到搅拌搬送路径43g。
从显影辊43a送到回收搬送路径43f并通过回收螺杆43d来搬送至回收搬送路径43f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附近的回收显影剂通过第二隔离壁的回收开口部来被供给到搅拌搬送路径43g。然后,搅拌搬送路径43g一边对供给来的剩余显影剂和回收显影剂进行搅拌,一边通过搅拌螺杆43h来搬送至搅拌搬送路径43g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侧附近且是供给搬送路径43e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上游侧附近的位置。搬送到上述位置的显影剂通过第一隔离壁的供给开口部进入供给搬送路径43e。
在搅拌搬送路径43g中,是通过搅拌螺杆43h来将回收显影剂、剩余显影剂以及从显影剂补给口根据需要补给来的调色剂在与回收搬送路径43f内及供给搬送路径43e内的显影剂的相反方向里搅拌搬送的。然后,将搅拌后的调色剂移送到在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侧附近连通的供给搬送路径43e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上游侧附近。
在搅拌搬送路径43g的显影剂搬送方向最下游侧附近的供给开口部的正下方附近设置有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根据调色剂浓度传感器的输出来驱动调色剂补给控制装置并将调色剂补给到搅拌搬送路径43g内。
另外,在供给搬送路径43e的搬送方向上游侧端部(轴方向里侧端部)附近形成有未图示的显影剂排出口,并连通着供给搬送路径43e和排出搬送路径43i。当到达供给搬送路径43e的上游侧端部的显影剂的量多于规定量时,显影剂会升至显影剂排出口的高度并在通过显影剂排出口后朝着排出搬送路径43i被传送。由排出搬送路径43i接受的显影剂会通过排出螺杆43j被回收到设置在显影装置43的外部的排出显影剂回收部143c(参照图3)。如此,通过具有排出显影剂的构成,就能够将显影装置43内的显影剂的量保持为一定。另外,作为补给到显影装置43中的调色剂,在补给含有载体的预混调色剂时,通过劣化后的载体和调色剂一起被排出到排出搬送路径43i里并替换载体,就能够抑制显影装置43内的显影剂的劣化。
感光体清洁装置44包括在感光体41的回转轴方向上为长尺寸的弹性构件的清洁刮板44a、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以及润滑剂涂覆装置45等构成。将清洁刮板44a中的在其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一边(抵接边)作为边缘部来推压到感光体41的表面上,使得感光体41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等不需要的附着物分离并除去。被除去的调色剂通过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来排出到感光体清洁装置44外。
润滑剂涂覆装置45作为涂敷刷主要是由润滑剂涂敷刷辊45a、固体润滑剂45b和平整刮板45c来构成的。固体润滑剂45b被保持在托架45d上,并通过加压机构来朝向润滑剂涂敷刷一侧被加压。润滑剂涂敷刷相对于感光体41的回转方向是在被带动的方向上回转,并削取固体润滑剂45b后将润滑剂涂敷到感光体41上。将平整刮板45c中的在其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一边(抵接边)作为边缘部来推压到感光体41的表面上后,对感光体41表面上的润滑剂进行平整。
在图1中,转印装置10具有中间转印带11、带清洁装置17、四个一次转印辊46等。中间转印带11是通过包括张紧架设辊14、驱动辊15、二次转印相对辊16等多个的辊来张紧架设的。然后,通过由带驱动马达驱动的驱动辊15的回转,就在图中顺时针回转方向上作环绕移动。
四个一次转印辊46被配设为分别与中间转印带11的内周面侧接触,并从电源来接受一次转印偏压的施加。另外,将中间转印带11从其内周面侧朝着感光体41推压后就分别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部。在各一次转印夹持部中,通过一次转印偏压的影响就在感光体和一次转印辊之间形成了一次转印电场。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像通过该一次转印电场或夹持压力的影响,就被一次转印到了中间转印带11上。
另外,转印装置10将构成二次转印机构的二次转印辊22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下方。该二次转印辊22是隔着中间转印带11来压接到二次转印相对辊16上的。然后,该二次转印辊22相对于被送入到其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的记录片材,来将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一揽子的二次转印。在比二次转印相对辊16更靠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移动方向下游侧设置了带清洁装置17。带清洁装置17设置有转动驱动的带清洁刷辊17a,并通过该带清洁刷辊17a来除去图像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另外,在带清洁装置17中设置有润滑剂涂敷机构,并借助于润滑剂涂敷机构刷辊17b来将润滑剂涂敷到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上。
在二次转印辊22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将形成在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表面上的定影装置25。定影加压辊27压接在环状的定影带26上。图像转印后的记录片材通过被架设在一对辊23之间的环状的搬送带24来朝向定影装置25搬送。另外,在二次转印辊22的下方设置有在片材的正反两面里形成图像时使得片材翻转的片材翻转装置28。
通过具有以上构成的复印机来进行彩色原稿的复印时,是通过扫描部3来读取被放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的。另外,使得中间转印带11回转,并通过公知的图像形成处理,在各感光体41上分别形成调色剂像。接着,将形成在各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就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了四色重叠调色剂像。
另一方面,与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1来进行四色重叠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动作并行地,是从供纸部2中被选择的供纸盘21来将记录片材一页一页地分离后供纸,并朝着对位辊29搬送。被分离搬送的记录片材的搬送因为碰到对位辊29的夹持部而被一时停止并处于待机状态。对位辊29以一定的时机来开始回转驱动,以使得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四色重叠调色剂像和记录片材的先端的位置关系为规定的位置。通过该对位辊29的回转,处于待机状态的记录片材被再次供纸。由此,相对于该记录片材的规定位置,中间转印带11上的四色重叠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辊22被二次转印,就在记录片材上形成了全彩色调色剂像。
如此来形成全彩色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被送入到位于比二次转印辊22更靠搬送路径的下游侧的定影装置25中。该定影装置25用于将通过二次转印辊22来二次转印的全彩色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片材上。定影有全彩色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通过排纸辊30来朝向装置外部排纸。在记录片材的两面里形成图像的双面打印模式中,仅在第一面中定影有全彩色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从定影装置25排出时,该记录片材不是排纸辊30,而是被送到片材翻转装置28里。然后,通过片材翻转装置28来反转正反面后,再次搬送到对位辊29里。之后,通过二次转印辊22和定影装置25,就在第二面里也形成了全彩色图像。
图3所示是处理卡盒40的里侧斜视图。
在处理卡盒40的里侧配置有设置在感光体41里的感光体输入接头141。感光体输入接头141与设置在装置本体中的感光输出接头连结,并且经由感光体输出接头来传递鼓马达的驱动力,以使得感光体41转动驱动。
另外,在显影辊的轴的里侧端部安装有构成显影接头的显影输入接头143a。显影输入接头143a得到设置在装置本体里的显影马达的驱动力的传递,并得到设置在转动驱动的显影输出轴跟前侧端部的显影接头的显影输出接头的驱动连结。
在供给螺杆43b的轴上,安装有构成后述的螺杆接头50的螺杆输入接头53。螺杆输入接头53经由构成螺杆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件(螺杆输出接头51、中间构件52)来得到显影马达的驱动力的传递,以使得供给螺杆43b转动驱动。在供给螺杆43b的轴上安装有齿轮143d来和安装在回收螺杆43d的轴上的回收齿轮143e啮合。传递到供给螺杆43b的驱动力经由该齿轮143d与回收齿轮143e来传递到回收螺杆43d以使得回收螺杆转动驱动。另外,在供给螺杆的轴的跟前侧端部中,安装有齿轮来和安装在搅拌螺杆43h的轴上的搅拌齿轮以及安装在排出螺杆43j的轴上的排出齿轮啮合。传递到供给螺杆43b里的驱动力经由这些齿轮来传递到搅拌螺杆43h,以使得搅拌螺杆43h及排出螺杆43j转动驱动。
在润滑剂涂敷刷辊45a的轴的里侧端部上,安装有刷接头的刷输入接头142。刷接头如后所述地,使用和螺杆接头50相同的接头。清洗马达的驱动力经由构成刷接头的装置本体侧的构件(输出接头、中间构件)来传递,并使得润滑剂涂敷刷辊45a转动驱动。另外,在润滑剂涂敷刷辊45a的跟前侧,具有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的齿轮。传递到润滑剂涂敷刷辊45a里的驱动力经由上述齿轮来传递到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里,并使得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转动驱动。
另外,在处理卡盒40的里侧安装有对感光体41和显影辊43a进行定位的定位面板148,以使得感光体41和显影辊43a之间的显影间距为规定的间距。
此外,在处理卡盒40的里侧的刷输入接头142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与装置本体的电源部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147。当处理卡盒40安装到装置本体上时,该连接器147被连接到设置在装置本体中的本体连接器,并与装置本体的电源部连接。由此,电力被供给到充电装置42或显影装置43里后,来施加充电偏压或显影偏压。
此外,在处理卡盒40的里侧设有对于通过排出螺杆43j输送的排出显影剂进行回收的排出显影剂回收部143c,或通过废调色剂排出螺杆44b输送的废调色剂进行回收的废调色剂回收部146。
图4所示是处理卡盒的里侧和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废调色剂路径的斜视图,图5所示是处理卡盒的里侧和废调色剂路径的概要图。
在装置本体中还设置有内部配置了搬送螺杆的废调色剂路径145以及另一端与废调色剂路径145连接的排出管144。在排出显影剂回收部143c的下面设置有排出口,当处理卡盒40安装到装置本体上时,排出口就与排出管144连接。由此,被回收到排出显影剂回收部143c的排出显影剂从排出口被排出后,通过排出管144朝着废调色剂路径145落下。然后,通过配置在废调色剂路径145的内部的搬送螺杆来朝着废调色剂收容部搬送。
此外,在废调色剂回收部146的下面也设置有排出口,当处理卡盒40被安装到装置本体上时,该排出口与废调色剂路径145连接。由此,被回收到废调色剂回收部146中的废调色剂就从排出口朝着废调色剂路径145落下。然后,通过配置在废调色剂路径145内部的搬送螺杆来朝着废调色剂收容部搬送。
如图4、图5所示地,在螺杆输入接头53的周围配置有定位面板148、排出显影剂回收部143c及排出管144,因此,在螺杆输入接头53的周围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另外,在刷输入接头142的周围配置有连接器147和废调色剂回收部146,所以,在刷输入接头142的周围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因此,作为用于驱动连结装置本体和供给螺杆的螺杆接头,以及用于驱动连结装置本体与润滑剂涂敷刷辊45a的刷接头,有必要使用外径较小的接头。
另外,由于制造误差或装配误差等原因,有时候会存在供给螺杆43b的轴中心偏离螺杆输出接头的轴中心即所谓的轴心偏离,或者是一方的轴心相对于另一方的轴心为倾斜,即所谓的偏角。
例如,作为接头,当一方为外齿轮,另一方为内齿轮时,如果发生轴心偏离,比起没有轴心偏离的情况来,齿的位置会在轴心偏离方向上偏移。其结果是,在相对于轴心偏离方向的转动方向上转动了90°的位置中,齿的彼此之间的接触压力变高,相反地,在相对于轴心偏离方向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转动了90°的位置中,齿的彼此之间的接触压力变低。因为产生这种力的不平衡,当存在轴心偏离时,在接头内的驱动传递时,会在螺杆接头上产生轴反力。
在该接合部产生的轴反力会经由对供给螺杆和显影辊自由转动地支撑的显影壳体来施加到显影辊的轴上。其结果是,显影辊43a会通过螺杆接头产生的轴反力而接近或离开感光体41,导致感光体41和显影辊43a之间的显影间距发生变动。由此,就有可能以螺杆接头的转动周期来图像浓度里产生不均。
另外,当存在偏角时,供给螺杆的转动速度会周期性变动,并导致对显影辊的显影剂的供给量也发生变动。其结果是,可能会发生显影不均。
另外,由于轴心偏离而在刷接头里产生以刷接头转动一周为1个周期的轴反力时,润滑剂涂敷刷辊45a和感光体41的抵接压力发生变动,并使得感光体41的负载扭矩也周期性地变动。其结果是,感光鼓41的转动速度有可能以刷接头的转动周期来变动,并且在图像浓度里以刷接头的转动周期来产生不均匀。另外,存在偏角时,刷辊的转动速度呈周期性变动,通过该速度变动,感光体41的负载扭矩也呈周期性变动,并有可能导致感光体41的转动速度呈周期性变动。
因此,作为螺杆接头或刷接头,就有必要采用能够吸收轴心偏离或偏角来抑制轴反力发生的接头。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螺杆接头或刷接头,需要使用小型且能够抑制轴反力发生的接头。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螺杆接头或刷接头,使用以下说明的接头。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代表说明的是螺杆接头,但刷接头也是同样的构成。
图6所示是向供给螺杆43b传递显影马达的驱动力的螺杆驱动传递装置60的概要构成图。图6的左侧为装置的跟前侧,右侧是配置有驱动装置等的装置的里侧。另外,图7所示是螺杆驱动传递装置的装置本体侧的结构的斜视图。
螺杆驱动传递装置60具有通过显影马达的驱动力而转动驱动的φ6mm的驱动输出轴61。驱动输出轴61经由第一轴承63、第二轴承64被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装置本体1的第一侧板71a与第二侧板71b上。在驱动输出轴61的第一侧板71a和第二侧板71b之间,设有经由齿轮来传递显影马达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62,其和驱动输出轴61一体地转动。具体来说就是,是通过与设置在驱动输出轴61里的平行销62a的嵌合来使得驱动齿轮62和驱动输出轴61一体地转动的。
螺杆接头50包括有安装在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作为输出构件的螺杆输出接头51,和安装在作为转动体的供给螺杆的轴向里侧端部而作为输入构件的螺杆输入接头53,以及被保持在螺杆输出接头上的中间构件52。螺杆输出接头51、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是由树脂构成的。螺杆输出接头51和螺杆输入接头53由PPS(聚苯硫醚)构成,中间构件52由POM(聚缩醛)构成。
螺杆输出接头51和第二轴承64之间配置有盘簧66和相对于驱动输出轴61可以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的环状的滑动构件67。弹簧66的里侧端部与配置在第二轴承64的跟前侧的弹簧承载部65抵接。弹簧66的跟前侧端部与滑动构件67抵接,并对滑动构件67朝着跟前侧施力。滑动构件67与螺杆输出接头51的里侧端部碰撞来对朝着跟前侧的移动进行规定限制。
图8所示是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的放大图。
在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处理卡盒40侧,图中的左侧)形成有比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为更短直径的接头安装部61a。接头安装部61a的跟前侧是垂直于轴方向的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状(由一对圆弧形状部(圆周面部)和互相平行的一对直线形状部(平面部)构成)。
图9所示是螺杆输出接头51的斜视图。
螺杆输出接头51包括作为驱动传递部的输出外齿轮51c和筒状部51a以及孔的形状为圆角长方形状的驱动承受部51b。将螺杆输出接头51从跟前侧插入驱动输出轴61并将筒状部51a嵌合到接头安装部61a的圆形的部分里,来使得驱动承受部51b嵌合到接头安装部61a的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状部分161里。由此,如图8所示地,螺杆输出接头51就和驱动输出轴61一体地转动地来被安装到驱动输出轴61上了。
图10所示是从跟前侧看到的螺杆驱动传递装置的装置本体侧的正面图。
如图10所示地,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先端161a是将接头安装部61a的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状部分161的短边方向长度作为直径的圆柱形状,其外周面上形成有槽。然后,通过将E型环68嵌入该槽部,来通过该E型环68防止螺杆输出接头51从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脱落。也就是说,该E型环68的作用是螺杆输出接头51的脱落防止机构。
图11所示是中间构件52的斜视图。
中间构件52是在内周面上具有作为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内齿齿轮52a,并且外径为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的两倍的φ12mm的筒状,在里侧端部形成有防止从螺杆输出接头51脱出的脱落防止部52c。
中间构件52从安装到装置本体的第一侧板71a和第二侧板71b之前的驱动输出轴61的里侧端部来嵌入,并与将内齿齿轮52a安装到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的螺杆输出接头51的输出外齿轮51c啮合。通过将内齿齿轮52a啮合到输出外齿轮51c,就如图8所示地,脱落防止部52c与输出外齿轮51c相向而对了。由此,中间构件52就能够防止从螺杆输出接头脱出,且中间构件52被保持在螺杆输出接头51里。
内齿齿轮52a与输出外齿轮51c啮合后,从驱动输出轴61的里侧端部按照滑动构件67、弹簧66、弹簧承受部65、第二轴承64、第一轴承63的顺序来依次嵌入。然后,将第二轴承64嵌合到第二侧板71b,并将第一轴承63嵌合到第一侧板71a里,来将驱动输出轴61安装到装置本体上。
另外,如图11所示地,在内齿齿轮52a的各个内齿的跟前侧端部里形成有锥部52b。该锥部52b从跟前侧朝着里侧是沿着径向及转动方向为倾斜的形状。具体来说就是,如图8中的圆圈A所示地,齿厚是朝着里侧逐渐变厚的,并且,如图8的圆圈B所示地,齿高是朝着里侧逐渐变长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构件52的构成是相对于轴方向可以倾斜,并且,在轴方向上能够滑动地被保持在螺杆输出接头51里。具体来说就是,如图8所示地,使得脱落防止部52c的内径D比与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螺杆输出接头51的筒状部51a的外径E要长,并且与螺杆输出接头51的筒状部51a相向而对且具有规定的间隙。另外,内齿齿轮52a在轴方向上笔直延伸。另外,作为内齿齿轮52a的齿根和输出外齿轮51c的齿尖之间的间隙(内齿齿轮52a的齿根圆直径F-输出外齿轮51c的齿顶圆直径G)的齿顶间隙,是如图10的C所包围的部分所示地,将内齿齿轮52a的内齿和输出外齿轮51c的外齿之间的转动方向上的余裕(齿轮侧隙)设定为中间构件52能够倾斜规定角度。由此,中间构件52就能够倾斜规定角度,并在轴方向上可以移动地被保持在螺杆输出接头里了。
图12所示是螺杆输入接头53的斜视图。
螺杆输入接头53包括有安装在供给螺杆的轴143b上的安装部53b和输入外齿齿轮53a。安装部53b具有圆角长方形状的孔部。供给螺杆的轴143b的里侧先端垂直于轴方向的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状。通过将该圆角长方形状的供给螺杆的轴143b的里侧先端插入到安装部53b的孔部,螺杆输入接头53就被安装为与供给螺杆的轴143b一体地转动了。
在输入外齿轮53a的各外齿的里侧端部形成有与中间构件52的内齿为同样的锥部53c。也就是说,是齿厚朝着跟前侧渐渐变厚、齿高朝着跟前侧逐渐变长的形状的锥部53c。
图13(a)所示是中间构件52与螺杆输入接头53处于驱动连结状态时的概要图,图13(b)所示是在中间构件52与螺杆输入接头53处于非驱动连结状态下将处理卡盒安装到装置本体上的状态概要图。
在处理卡盒40安装时,当螺杆输入接头53的外齿从轴方向与中间构件52的内齿抵接等情况下,螺杆输入接头53的输入外齿轮53a有时会没有进入中间构件52内从而不能驱动连结。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3(b)所示地,是中间构件52将滑动构件67朝着里侧推入,在压缩弹簧66的同时,和滑动构件67一起朝着里侧(图中右侧)移动。由此,即使没有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的驱动连结,也能够将处理卡盒40装载到装置本体中。
驱动显影马达后,当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出接头51一起转动驱动时,中间构件52的内齿位于输入外齿齿轮53a的外齿之间。这样一来,内齿齿轮52a和外齿齿轮53a的碰触被解除,中间构件52因为弹簧66的作用力而朝着跟前侧(图中的左侧)移动。由此,如图13(a)所示地,输入外齿轮53a插入中间构件52,输入外齿轮53a与内齿齿轮52a啮合。其结果是,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被驱动连结,从中间构件52到螺杆输入接头53进行了驱动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间构件52的内齿齿轮52a的跟前侧端部和螺杆输入接头的输入外齿齿轮的里侧端部设置有锥部52b、53c。当中间构件52的内齿齿轮52a的内齿和螺杆输入接头d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的转动相位大致一致时,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的锥部53c就会与在上述内齿的锥部52b抵接。如上所述地,各锥部52b、53c相对于转动方向是倾斜的。因此,就能够通过各锥部52b、53c的引导来使得输入外齿轮53a顺利地与内齿齿轮52a啮合。
另外,当产生轴心偏离或偏角,或者中间构件52因自重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等时,中间构件52的跟前侧端部的中心和螺杆输入接头53的里侧端部的中心有时会错开。由于各锥部52b、53c相对于轴方向也是倾斜的,通过各锥部52b、53c,倾斜角度相对于中间构件52的轴方向就会变更,以将螺杆输入接头53的输入外齿轮53a插入到中间构件52里。其结果是,即使产生轴心偏离或偏角,或者中间构件52因自重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等时,也能够将螺杆输入接头53的外齿齿轮53a插入到中间构件里。由此,即使产生轴心偏离或偏角,或者中间构件52因自重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等时,也能够进行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的驱动联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适当地设定内齿齿轮52a和输出外齿轮51c之间的间隙(齿隙:back lash、齿顶间隙)、内齿齿轮52a与输入外齿轮53a之间的间隙(齿隙、齿顶间隙),以及脱落防止部52c和螺杆输出接头51的筒状部51a的间隙,中间构件52相对于轴方向就能够以规定角度来倾斜了。因此,当驱动输出轴61和供给螺杆的轴143b之间存轴心偏离时,通过中间构件52的倾斜,就能够抑制在转动方向上产生齿之间接触压升高的部位或齿之间接触压降低的部位。由此,就可以抑制力的不平衡,并抑制轴反力的发生。
另外,通过设置中间构件52,存在偏角时,中间构件52相对于螺杆输出接头以规定角度来倾斜,并且,相对于螺杆输入接头53是以和相对于螺杆输出接头51的倾斜角度为相同的角度来倾斜的。由此,从螺杆输出接头51朝着中间构件52驱动传递时所发生的速度变动就与从中间构件52朝着螺杆输入接头53驱动传递时所发生的速度变动相互抵消。由此,即使存在有偏角,也能够抑制供给螺杆的转动速度的变动。
另外,当中间构件52移动至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驱动连结的驱动连结位置时,滑动构件67与螺杆输出接头51的筒状部51a的端部碰触。由此,当中间构件52位于驱动连结位置时,弹簧66的施加力不会作用到中间构件52上。其结果是,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顺利地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或偏角。
另外,也可以不需要滑动构件67,而将弹簧66的跟前侧端部直接与筒状部51a抵接,当中间构件52位于驱动连结位置时,使得弹簧66的施加力不作用到中间件52上。由此,就能够削减构件数量,获得能够降低装置成本的优点。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狭窄的空间里配置螺杆接头5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得中间构件52的外径在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φ6mm的两倍以下,来实现螺杆接头50的小型化。如此来实现螺杆接头50的小型化的结果是,难以使得筒状部51a成为弹簧66的跟前侧端部能够切实地抵接的厚度。因此,弹簧66越过筒状部51a而与位于驱动连结位置的中间构件52的脱落防止部52c抵接,并可能导致弹簧66的施加力持续作用到位于驱动连结位置的中间构件52上。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实在筒状部51a和弹簧66之间设置有滑动构件67的。由此,即使是实现了小型化的接头,当中间构件52位于驱动连结位置时,也能够获得弹簧66的施加力切实地不作用到中间构件52上的优点。
另外,当中间构件52位于驱动连结位置时,通过弹簧66成为自由长度的构成,也可以考虑废除滑动构件67,当中间构件52位于驱动连结位置时,使得弹簧66的施加力不作用到中间件52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弹簧66的施加力不能使中间构件52移动到驱动连结位置,所以不优选。
另外,输出外齿轮51c和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以鼓齿形状为好。
图14所示是当输出外齿轮51c的外齿为鼓齿形状时的实施例的斜视图。
鼓齿形状是指在齿厚方向上具有鼓齿形状的意思。具体来说就是,如图14所示地,输出外齿轮51c中的齿宽中央部的齿厚为最大,而在齿宽方向两端部侧的齿厚为最小那样的形状。输入外齿齿轮53a的齿也和图14为相同的鼓齿形状。
将输出外齿轮51c和输入外齿轮53a的齿分别作为节距圆方向的厚度随轴方向变化的鼓齿形状,并设计为以规定的有效齿面(齿宽中央部)来与中间构件52的内齿齿轮52a啮合。通过使得输出外齿轮51c和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为鼓齿形状,在内齿里就会以曲面来接触,因而就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平滑地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或偏角,从而可以降低轴反力。
当中间构件52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地与螺杆输入接头53驱动连结时,在转动驱动中,由于输出外齿轮51c和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与内齿滑动移动接触,外齿和内齿就会磨损。当输出外齿轮51c和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为鼓齿形状时,外齿磨损后相对于内齿是以曲面来接触的,所以就是以平面来接触了。其结果是,中间构件52难以倾斜,就看可能导致轴反力的抑制效果降低。
一般而言,由于杨氏模量越大越硬,磨损越难,所以优选的是使得螺杆输出接头51和螺杆输入接头53的杨氏模量比中间构件52的杨氏模量要大。通过使得螺杆输出接头51和螺杆输入接头53的杨氏模量大于中间构件52的杨氏模量,就能够比中间构件52更难以磨损。由此,随时间变化可以保持输出外齿轮51c或输入外齿轮53a的外齿的鼓齿形状,从而在历时时间中使得中间构件52顺利地倾斜。因此,就能够在历时时间中维持轴反力的抑制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中间构件52保持到处理卡盒一侧的螺杆输入接头53里。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的是保持在装置本体侧的螺杆输出接头51里。这是因为,将中间构件52保持在处理卡盒一侧的螺杆输入接头53里时,会引发处理卡盒的构件数量增加,从而导致处理卡盒的成本增加。由于处理卡盒40是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就可能导致处理卡盒的成本上升,增加装置的维护费用。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在装置本体侧的螺杆输出接头51里对中间构件52进行保持,就能够抑制处理卡盒的成本增加,并抑制装置的维护费用。
图15所示是比较例的中间构件552的斜视图,图16所示是说明比较例的中间构件552的课题的图。
如图15所示,该比较例的中间构件552的形状是使得脱落防止部552c的内径E1短于内齿轮552a的齿顶圆直径H,并且脱落防止部552c与内齿齿轮52a的齿顶相比是朝着转动中心突出的。
当中间构件552中的筒状部51a和脱落防止部552c之间的径向的间隙较窄时,会产生不能使得中间构件552充分倾斜,并使得轴心偏离或偏角的可容许范围变窄的问题。在该比较例的中间构件中,当中间构件552的外径在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φ6mm的两倍以下时,中间构件552中的筒状部51a和脱落防止部552c之间的径向方向的间隙变窄,因而导致不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52充分倾斜,且轴心偏离或偏角的可容许范围变窄。
另外,当供给螺杆的轴143b和驱动输出轴61之间存在轴心偏离时,中间构件从图13(b)所示状态来和螺杆输入接头53驱动连结的情况下,中间构件是以倾斜的状态来通过弹簧66的施加力朝着跟前侧滑动移动的。这时,在比较例的中间构件552中,如图16所示地,脱落防止部552c有可能会碰触到筒状部51a的里侧端部。其结果是,中间构件552不能移动到驱动连结位置,脱落防止部552c的一部分成为被滑动构件67和筒状部51a的里侧端部夹住的状态了。因此,中间构件552还存在着以一定的角度被固定,不能够充分吸收轴心偏离,不能充分抑制轴反力的产生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脱落防止部52c的内径D和内齿轮52a的齿顶圆直径为相同直径。由此,即使中间构件52的外径在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φ6mm的两倍以下,也能够充分确保脱落防止部52c和筒状部51a之间的间隙。另外,即使中间构件52以倾斜的状态通过弹簧66的施加力朝着跟前侧滑动移动,脱落防止部52c也能够抑制筒状部51a对里侧端部的碰触,并且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向连驱动连结位置滑动移动。由此,就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52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以及能够良好地抑制轴反力的发生。此外,能够增大中间构件的倾斜角度,并扩大轴心偏离或偏角的可允许范围。
如果脱落防止部52c和输出外齿轮51c的外齿相向而对,脱落防止部52c会碰触到外齿,从而能够防止中间构件52的脱落。因此,脱落防止部52c的内径D以在内齿轮52a的齿顶圆的直径以上、输出外齿轮51c的齿尖圆直径以下为好。由此,就能够在确保脱落防止的功能的同时,充分确保脱落防止部52c和筒状部51a之间的间隙。然而,从成型的容易度,能够提高内齿的转动方向的刚性的优点出发,以脱落防止部52c的内径D和内齿齿轮52a的齿顶圆直径为相同的直径为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面的图8所示地,安装有螺杆输出接头51的驱动输出轴61的接头安装部61a的直径是小于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的。由此,就能够减小螺杆输出接头的外径。其结果是,即使中间构件52的外径在驱动输出轴61的直径的两倍以下,也能够确保脱落防止部52c和筒状部51a之间的间隙。由此,就能够扩大中间构件52的倾斜角度,还能够增大轴心偏离或偏角的可容许范围。另外,脱落防止部还能够不与筒状部碰触。
接着,对螺杆接头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图17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50A的概要构成图,图18(a)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50A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另外,图18(b)所示是变形例1的螺杆接头50A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还有,在图17中,为了理解螺杆输出接头51A的构成,是以截面来显示中间构件52A的。
在该变形例1中,是将朝向螺杆输出接头51A的中间构件52A进行驱动传递的驱动传递部作为从外周面突出的圆柱形状的输出突起部151c的。输出突起部151c是在螺杆输出接头51A的外周面上隔开90°的间隔设置有四个。
在中间构件52A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所述输出突起部151c从转动方向抵接,并在从所述输出突起部151c接收驱动力的同时,用于朝着螺杆输入接头53A进行驱动力传递的中继突起部152a。该中继突起部152a是在中间构件52A的内周表面上沿转动方向隔开90度的间隔来设置有四个,并在轴方向上延伸。各输出突起部151c与中继突起部152a之间的槽的部分卡合。在中继突起部152a的跟前侧端部中,形成有随着从跟前侧朝向里侧,高度变高,且转动方向长度变长的锥部52b。
另外,在螺杆输入接头53A的外周,隔着转动方向90°的间隔设置有四个圆柱形状的输入突起部153a,中继突起部152a从转动方向与其抵接,并从中继突起部152a来接收驱动力。在该输入突起部153a的里侧前端形成有随着从里侧朝向跟前侧,高度变高,且转动方向长度变长的锥部53c。
中继突起部152a的内径要比螺杆输出接头51A以及螺杆输入接头53A的外径长。由此,就在中继突起部152a和螺杆输出接头51A以及螺杆输入接头53A之间的径向上形成规定的间隙。另外,中间构件52的内径是比输出突起部151c以及输入突起部的外径长。由此,中间构件52以及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更进一步地,是设定中继突起部152a、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长度,以在中继突起部152a和输出突起部151c之间、中继突起部152a和输入突起部153a之间在转动方向上形成规定的间隙。另外,脱落防止部52c在中继突起部152a的内径以上且输出突起部151c的外径以下,并且螺杆输出接头51A的外径和脱落防止部52c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且与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在该变形例1中,也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A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并能够以规定角度在轴方向上倾斜。
另外,在该变形例1中,通过输出突起部151c与输入突起153a为圆柱形状,就可以使得转动驱动时与中继突起部抵接的抵接面沿轴方向呈圆弧状的曲面。由此,就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
另外,即使在该变形例1中,也以螺杆输出接头51A和螺杆输入接头53A的杨氏模量大于中间构件52A的杨氏模量为好。由此,就能够抑制与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中继突起部抵接的抵接面的磨损,并维持圆弧状的曲面。
[变形例2]
图19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50B的概要图。另外,图20(a)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50B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图20(b)所示是变形例2的螺杆接头50B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还有,在图19中,为了理解螺杆输出接头51B的构成,是以截面来显示中间构件52B的。
在该变形例2中,输出突起部151c是截面为椭圆形状,输入突起部153a是截面为泪珠形状,轴方向长度是比转动方向长度还要长的形状。通过使得轴方向长度比转动方向长度还要长,与将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在转动方向长度和轴方向长度形成为相同的截面为圆形状的圆柱形状的变形例1相比,能够提高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强度。
另外,是将输出突起部151c形成为截面椭圆形状,将输入突起部153a形成为截面泪珠形状,将垂直于转动方向的面形成为沿着轴方向弯曲成圆弧状的曲面。由此,就能够将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在转动驱动时与中继突起部152a的抵接面沿着轴方向形成为圆弧状来弯曲的曲面,从而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B顺利地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或偏角。
[变形例3]
图21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50C的概要图。另外,图22(a)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50C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图22(b)所示是变形例3的螺杆接头50C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还有,在图21中,为了理解螺杆输出接头51C的构成,是以截面来显示中间构件52C的。
该变形例3是将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长方形形状。在这样的构成中,也能够使得轴方向长度比转动方向长度长,且能够提高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强度。
图23所示是从里侧看到的变形例3的螺杆输入接头图。
如图23所示地,在变形例3中,是将输入突起部153a与轴方向平行的面作为图中由单点划线表示的圆X的圆弧,并沿着直径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另外,输出突起部151c与轴方向平行的面,也和输入突起部153a同样地,沿着直径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够使得与转动驱动时的中间构件52C的中继突起部152a的抵接成为线接触,从而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C顺利地倾斜。另外,如上所述,虽然是使得转动方向上游侧、下游侧双方与轴方向平行的面沿着径向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但也可以是两个面之中仅与转动驱动时的中间构件52C的中继突起部152a抵接的一侧的面,沿着径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另外,在该变形例3中,由于与输入突起部153以及输出突起部151c的转动方向垂直的面沿着轴方向不是圆弧而是直线状,所以就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即,螺杆输出接头51C和螺杆输入接头53C是由树脂构成,并采用模具来成型。例如,大致为圆筒形状的螺杆输出接头可以是通过在开模方向互不相同的轴方向上移动的两个模具来成型。如变形例1和变形例2所示,当垂直于输出突起部的转动方向的面沿着轴方向弯曲成圆弧状的曲面时,就需要将转动方向的厚度为最厚的输出突起部的轴方向中央部设定为分型线。这是因为,如果不将输出突起部的轴向中央部设定为分型线,就不能使得模具在轴方向上移动,且不能进行开模。其结果是,会在输出突起部转动驱动时与中间构件的中继突起部抵接的面上产生毛刺等,因而有可能妨碍中间构件52顺利的倾斜。另外,在中间构件52倾斜的状态下来转动驱动时,输出突起相对于中继突起部会相对移动,存在上述毛刺时,磨损的进行会加快,从而可能导致中间构件过早地磨损。
另外,安装部53b的外径在比形成有输入突起部153a的部位的外径还要大的螺杆输入接头53中,当垂直于输入突起部的转动方向的面沿轴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时,至少需要四个模具。即,在法线方向上移动的一对模具,和在轴方向上移动的一对模具。由此,模具费用会增加,并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与此相对,在变形例3中,是将垂直于输出突起部151c的转动方向的面沿着轴方向形成为直线状。由此,输出突起部在转动驱动时与中间构件的中继突起部抵接的面就能够用一个模具来成型,并且能够防止在该面上产生毛刺。由此,就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平滑地倾斜,并获得能够防止中间构件过早磨损的优点。
另外,通过使得垂直于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的面沿着轴方向形成为直线状,就能够提高在轴方向上移动的一对模具来对螺杆输入接头53进行成型。由此,能够减少模具的数量,并且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变形例4]
图24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50D的概要图,图25(a)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50D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图25(b)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接头50D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还有,在图24中,为了理解螺杆输出接头51D的构成,是以截面来显示中间构件52D的。
另外,图26(a)所示是从里侧看到的变形例4的螺杆输入接头的正面图,图26(b)所示是变形例4的螺杆输入接头的侧面图。
在该变形例4中,与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垂直的面形成为椭圆球面。具体来说明就是,如图26(a)所示地,在将与轴方向平行的面沿着径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图中虚线圆X1的圆弧面)的同时,如图26(b)所示地,是沿着轴方向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图中虚线椭圆X2的圆弧面)。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d与中继突起部152a的抵接成为点接触,与变形例1~3相比,就能够更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52倾斜。另外,在该变形例4中,也可以将转动驱动时仅与中继突起部152a抵接的面形成为椭圆球面。
图27所示是当各个输入突起部153a的里侧先端的轴方向位置为相同位置时的问题说明图。
当驱动输出轴和供给螺杆的轴之间的轴心偏离量增多时,就如图27所示地,相邻的两个输入突起部153a有时会因为互为不同的中继突起部的锥部52b而钻入相同的槽(中继突起部之间的间隙)。这时如果转动驱动,由于中间构件52D与弹簧的施加力相抗地朝轴方向里侧退去,在一方的输入突起部就会越过锥部朝着本来应该钻入的槽做相对移动,并最终被驱动连结。然而,当输入突起部越过锥部时,施加在输入突起部上的负载增大,就有可能导致输入突起部的破损。
于是,如图28所示,优选的是使得多个输入突起部中的一个比其他的输入突起部更长,并形成为朝着里侧突出的形状。由此,多个输入突起部中,只有朝着里侧突出的输入突起部的锥部会与中间构件的中继突起部的锥部抵接。然后,该锥部将中间构件朝着轴方向里侧推入。当中间构件52朝着里侧被推入时,弹簧被压缩,弹簧的施加力也增加。然后,当中间构件52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入时,供给螺杆就通过弹簧66的施加力来转动,朝着里侧突出的输入突起部就被引导到中继突起部的之间了。由此,即使是轴心偏离量较多的相邻两个输入突起部因为互为不同的中继突起部的锥部而钻入相同的槽(中继突起部之间的间隙)的状态,其状态也得以解除。由此,转动驱动时输入突起部越过锥部而驱动连结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因而能够抑制在输入突起部里施加较大的负载,并能够抑制输入突起部的破损。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是输入突起部的一个朝着里侧突出,即便是使得中间构件的多个锥部52b中的一个朝着跟前侧突出,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如图28所示,较好的是从另一个输入突起部突出的输入突起部使得从另一个输入突起部突出的部分的径向的长度随着朝向里侧(先端)而变短。
图29所示是对于驱动输出轴在离开比另一个输入突起部要更为突出的输入突起部的方向上产生轴心偏离时的螺杆接头的说明图。
如图29所示,当比起另一个输入突起部来在离开朝向里侧突出的输入突起部的方向上的驱动输出轴相对于供给螺杆的轴产生轴心偏离时,中间构件就在图中的反时针转动方向上倾斜。当中间构件如此倾斜时,越靠近里侧,中间构件的内圆周面就会越接近突出的输入突起部。
通过比另一个输入突起部更为突出的输入突起部使得从另一个输入突起部突出的部分的径向的长度随着朝向里侧(先端)而变短,随着接近里侧,输入突起部和中间构件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会增大。其结果是,如图29所示地,当中间构件倾斜时,该突出的输入突起部从另一个输入突起部突出的部分能够抑制与中间构件的内周面的抵接。由此,能够抑制对中间构件的倾斜的妨碍,从而能够增加轴心偏离的容许量(可以抑制轴反力产生的轴心偏离量)。
[变形例5]
图30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50E的概要图。另外,图31(a)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50E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图31(b)所示是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50E的处理卡盒侧的构成斜视图。另外,图32所示是采用螺杆输入接头来说明变形例5的螺杆接头的特征点的图。还有,在图30中,为了理解螺杆输出接头51E的构成,是以截面来显示中间构件52E的。
如图32所示,在该变形例5中,与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垂直的面形成为球面。具体来说明就是,输出突起部151c和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侧面如图32(a)所示地,是沿着径向的圆弧状的曲面(图中虚线的圆G1的圆弧面)。此外,如图32(b)所示,是沿着轴方向的圆弧状的曲面(图中虚线的圆G2的圆弧面)。由此,和变形例4同样地,能够使得与中继突起部的抵接为点接触,与变形例1~3中和中继突起部的抵接为线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中间构件平滑地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输出突起部以及输入突起部的转动方向两侧的侧面为球面,但也可以是驱动传递时仅与中继突起部抵接一侧的侧面为球面即可。具体来说就是,在输出突起部中,转动方向下游侧的侧面为球面,输入突起部中,转动方向上游侧的侧面为球面。
另外,在该变形例5中,输出突起部在从法线方向观看时也可以不是圆,而是圆角长方形状。由此,与从法线方向观看时呈圆形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输出突起部的轴方向长度,并且能够使得螺杆接头在轴方向上小型化。另外,同样地,从法线方向观看时,输入突起部也不是圆而是圆角长方形状,因而就能够缩短输入突起部的轴方向长度,并在轴方向上进一步使得螺杆接头小型化。
另外,在该变形例5中,也是使得多个输入突起部153a中的一个朝着里侧突出的。由此,在该变形例5中,也和变形例4同样地,转动驱动时输入突起部越过锥部而驱动连结的情况不会发生,因而能够抑制在输入突起部里施加较大的负载,并能够抑制输入突起部的破损。
[变形例6]
图33所示是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50F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斜视图,图34所示是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50F的特征部的概要图。
在该变形例6中,螺杆输出接头为平行销51F。
在该变形例6中,如图34所示,限制滑动构件67朝着跟前侧移动的筒状的限制构件69安装在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在限制构件69和驱动输出轴61的跟前侧端部中设有平行销51F所贯通的贯通孔。通过使得平行销51F贯通这些贯通孔,在平行销51F被安装到驱动输出轴里的同时,限制构件69被安装到驱动输出轴61里。
如此,通过限制构件69来规定限制滑动构件67的移动,当中间构件52F处于驱动连结位置时,滑动构件67和中间构件成为非接触,因而能够使得弹簧66的施加力不作用到中间构件52里。另外,如图33所示,平行销51F钻入中间构件52F的中继突起部152a的之间(中间构件的槽)。由此,转动驱动力就经由平行销来传递到中间构件。还有,对于螺杆输入接头,只要使用先前的变形例1~5所示的螺杆输入接头中的某一种即可。
平行销51F由金属制成,与通过树脂来形成螺杆输出接头的变形例1~变形例5相比,能够获得提高螺杆输出接头的强度的优点。
图35所示是当螺杆输出接头为弹簧销151F时的变形例6的螺杆接头图。
采用弹簧销151F时,与平行销相比虽然在强度方面是降低的,但具有能够容易地安装到驱动输出轴61上的优点。另外,由于弹簧销151F也由金属构成,与树脂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提高螺杆输出接头的强度。另外,如图35所示,以弹簧销151F的切口在跟前侧的情况下来安装弹簧销151F为好。这是因为当弹簧销151F的切口在里侧时,中间构件的脱落防止部会与弹簧销的切口相向而对。其结果是,脱落防止部会钩挂到弹簧销的切口边缘,可能导致中间构件不能顺利地倾斜,并且可能产生轴反力。另一方面,将弹簧销151F的切口设置在跟前侧时,脱落防止部与弹簧销的圆弧面相向而对,因而不会产生脱落防止部钩挂到弹簧销的事态,从而能够使得中间构件顺利地倾斜,并抑制轴反力的产生。另外,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作为限制滑动构件67朝着跟前侧移动的限制构件,采用的是E型环169。
通过将供给螺杆的轴插入到被嵌合在显影盒体里的轴承中,供给螺杆的轴就可以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在显影盒体里了。如此,就难以将平行销或弹簧销插入到被支撑在显影盒体里的供给螺杆的轴上。因此,作为螺杆输入接头,就必须是通过采用上述变形例1~变形例5所示的螺杆输入接头,并将供给螺杆的轴插入螺杆输入接头,来将螺杆输入接头组装到供给螺杆里。其结果,螺杆输入接头由树脂形成,为了获得输入突起部的强度,就不得不采用比平行销更大的形状。其结果是,比起平行销进入中间构件里侧的中继突起部的间隔来,更需要扩大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的间隔。由此,里侧的中继突起部的转动方向长度就要比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的转动方向上的长度来得长。其结果是,就会在里侧的中继突起部和跟前侧突起部之间在转动方向上产生高低差。产生这样的高低差时,会发生以下的问题。即,为了组装中间构件,在从驱动输出轴的里侧端部嵌入中间构件并朝着轴方向跟前侧移动,来使得平行销进入到里侧的中继突起之间时,平行销会与上述台阶碰触,从而导致不能够对中间构件顺利地组装的问题。此外,当中间构件通过螺杆输入接头被压入并朝向里侧移动时,平行销位于跟前侧的中继突起之间。因此,转动驱动后,输入突起部位于跟前侧的中继突起之间,压入得到解除,中间构件因弹簧66的施加力而朝向跟前侧移动时,平行销就有可能碰到上述台阶部。当平行销与上述台阶碰触时,中间构件52没有移动到驱动连结位置,与螺杆输入接头的驱动连结得不到正常进行,轴反力等就有可能变大。
图36所示是平行销51F进入的中间构件里侧的中继突起部和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以锥形状来连结的变形例5的装置本体侧的构成概要图。
如图36中的圆所包围的部位所示,当里侧的中继突起部252a和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252c的连结部252b是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的锥形状时,就能够获得以下的优点。即,如上所述,在中间构件52组装时,位于跟前侧的中继突起部之间的间隙里的平行销相对于里侧的中继突起之间的间隙来是说,转动方向的相位有错开时,上述平行销与连结部252b抵接。但是,由于连结部252b为锥形状,平行销通过锥形状的连结部252b被引导后,将能够进入到里侧的中继突起之间。由此,就能够顺利地组装中间构件。
此外,当中间构件从驱动连结解除位置向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即使平行销相对于里侧的中继突起252a之间的间隙存在着转动方向上的相位偏离,上述平行销51F也会由锥形状的连结部552b引导后进入到里侧的中继突起之间。由此,中间构件就能够移动至驱动连结位置,中间构件和螺杆输入接头能够正常地驱动连结。
[变形例7]
图37所示是变形例7的螺杆接头50G的要部放大图。
在该变形例7中,是在与脱落防止部52c的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位置上设置了突起部52d。突起部52d的顶部为球面状。其他构成都与变形例4相同。
图38所示是和脱落防止部52c的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面与和输出突起部151c的脱落防止部相向而对的面为平面时的说明图。
如前述变形例4等说明的那样,当输出突起部的截面形状不是椭圆形状而是圆角长方形状的情况下来实现螺杆接头50的轴方向上的小型化时,与输出突起部的脱落防止部相向而对的面为平面。中间构件52相对于轴方向倾斜时,脱落防止部52c有时会与输出突起部抵接。如图38所示,当脱落防止部52c与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面,和输出突起部151c与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为平面时,脱落防止部52c就和输出突起部151c与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线接触。如此,通过线接触,在垂直于中间构件52的倾斜方向的方向(与图38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中间构件52就难以倾斜,从而有可能无法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其结果是,有可能导致轴反力变大,或转动不均增大。
另一方面,在图37所示的变形例7中,是在与脱落防止部52c的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部位设置有突起部52d。由此,当中间构件52相对于轴方向为倾斜时,脱落防止部52c的突起部52d会与输出突起部151c和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接触。由此,就能够在输出突起部151c和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上大致点接触,在垂直于中间构件52G的倾斜方向的方向上也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G顺利地倾斜。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量,并抑制轴反力的增大,或转动不均的增大。
另外,与脱落防止部52c的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部位也可以是球面并朝着输出突起部一侧突出。采用这种构成,就能够在输出突起部151c和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上点接触,即使在垂直于中间构件52G的倾斜方向的方向上也能够使得中间构件52G顺利地倾斜。另外,也可以是将输出突起部151c和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形成为球面,或者在输出突起部151c和脱落防止部52c相向而对的面里设置突起部。
[变形例8]
图39所示是变形例8的螺杆接头50H的要部放大图。
该变形例8是在与脱落防止部52c的输出突起部151c相向而对的先端部的跟前侧(图中左侧)设置了从里侧朝着跟前侧内径为逐渐扩大的曲面状的倒角部52e。
图40是说明中间构件一边倾斜一边朝向驱动连结位置移动的样子的图,图40(a)所示是变形例8的情况,图40(b)所示是在脱落防止部里没有设置倒角部的情况。
由于制造误差等,脱落防止部与螺杆输出接头的筒状部之间的间隙有时候会比规定的间隙要窄。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输出轴61和供给螺杆的轴143b之间存在轴心偏离等,中间构件一边倾斜一边因弹簧的作用力而朝着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就如图40所示地,有时候脱落防止部的先端会与筒状部的端部碰撞。
如图40(b)所示,在脱落防止部52c和输出突起部相向而对的先端部的跟前侧没有设置倒角部时,当脱落防止部52c的先端与筒状部51a的端部碰触时,脱落防止部52c不会越过该筒状部51a。其结果是,中间构件52没有移动至驱动连结位置,就有可能发生中间构件52和螺杆输入接头53没有驱动连结等的不良状况。
另一方面,在变形例8中,如图40(a)所示,脱落防止部52c的倒角部52e和筒状部51a的端部碰触。如此,通过部52e和筒状部51a的端部的碰触,弹簧66中使得中间构件52H朝着跟前侧施力的施加力的分力会作用在脱落防止部52c越过筒状部51a的方向上。其结果是,脱落防止部52c越过筒状部51a,中间构件52H通过弹簧66的作用力来移动至驱动连结位置。由此,由于制造误差等,即使脱落防止部52c和螺杆输出接头51H的筒状部51a之间的间隙比规定的间隙要多少窄一些,也能够切实地对中间构件52H和螺杆输入接头53H进行驱动连结。
另外,如图41所示,也可以使得脱落防止部52c的倒角部52e从里侧朝着跟前侧是内径为扩大的倾斜面。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当脱落防止部52c与筒状部51a的端部碰触时,脱落防止部52c也能够越过筒状部51a,切实地对中间构件52H和螺杆输入接头53H进行驱动连结。
另外,也可以使得螺杆输出接头的筒状部的端部从跟前侧朝着里侧是外径逐渐变短的曲面或倾斜面。即使是这样的构成,当脱落防止部与筒状部的端部碰触时,脱落防止部也能够越过筒状部,切实地对中间构件和螺杆输入接头进行驱动连结。
如上所述,虽然是以螺杆接头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刷接头,也可以采用图6~图41所说明的接头。此外,在对显影辊43a和装置本体侧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连结的显影接头中,也可以使用图6~图41所说明的接头。使用图6~图41所说明的接头来作为显影接头时,即使在显影辊43a的轴和装置本体侧的驱动输出轴之间存在轴心偏离,也能够抑制显影接头的轴反力。因此,就能够抑制感光体和显影辊43a之间的显影间距的变动,或者是和显影刮板43c之间的间距变动。另外,还能够抑制轴心偏离引起的显影辊43a的转动不均。由此,就能够抑制因显影间距变动、和显影刮板43c之间的间距变动以及显影辊的转动不均引起的图像浓度不均的发生。
另外,在对带清洁装置17的带清洁刷辊17a的轴和装置本体侧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连结的接头中,也可以使用图6~图41所说明的接头。使用图6~图41所说明的接头,就能够抑制带清洁刷辊17a的转动不均,或因接头的轴反力引起的带清洁刷辊17a对中间转印带11的抵接压力的变动。由此,就能够降低从带清洁刷辊17a受到的对中间转印带11的负荷变动,并能够降低中间转印带11的速度变动。
以上的说明只是一例,下面的各种方式都具有特有的效果。
(方式1)
螺杆驱动传递装置60等的驱动传递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显影马达一侧等的驱动源侧的螺杆输出接头51等的输出构件,和设置在供给螺杆43b侧等的转动体侧的螺杆输入接头53等的输入构件,以及在内周面上具有从输出外齿轮51c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来接受驱动力且将驱动力传递到输入外齿轮53a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里的内齿齿轮52a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并被保持在所述输入构件或所述输出构件里的筒状的中间构件52,在所述中间构件52中,是在轴方向上与所述输出构件及所述输入构件之中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相向而对地设置有防止中间构件从所述保持侧构件脱落的脱落防止部52c,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间构件52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脱落防止部52c的先端的距离在从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的距离以上。
在实现中间构件的小径化时,可以考虑减少中间构件的厚度。然而,为了确保中间构件的刚性,需要使中间构件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另外,为了吸收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的轴心偏离,中间构件相对于轴方向需要能够以规定角度来倾斜。为了使得中间构件相对于轴方向能够以规定角度来倾斜,就需要在上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和在径向上与该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
由此,在以在径向上与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和脱落防止部相向而对的部分的外径为A、脱落防止部的先端和在径向上与该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之间的间隙为B、从脱落防止部的先端至中间构件的内周面的长度为C,以及以中间构件的厚度为D时,中间构件能够以规定角度来倾斜,以便获得规定的刚性的中间构件的外径E可以被定义为E=(B+C+D)×2+A。
还有,在径向上与上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之间的间隙B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用于中间构件相对于轴方向能够以规定角度来倾斜,例如,为了便于驱动传递装置的组装,也需要在径向上与上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B。
在方式1中,因为从所述中间构件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的距离是在从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的距离以上,因此脱落防止部在径向上与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相同位置,或者是比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更为凹陷。因此,方式1与脱落防止部比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更为突出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从脱落防止部的先端至中间构件的内周面为止的长度C。由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驱动传递装置相比,能够实现中间构件的小径化及驱动传递装置的小型化。
(方式2)
根据方式1,还设置有将被保存在所述保持侧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输出构件)的所述中间构件朝着所述驱动连结位置侧施力的弹簧66等的施力机构,以从借助于所述中间构件52而能够在螺杆输出接头51等的输出构件和螺杆输入接头53等的输入构件之间进行驱动传递的驱动连结位置开始,使得所述中间构件52在离开所述输出构件及所述输入构件之中没有保持所述中间构件52的非保持侧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输入构件)的方向上沿着轴方向移动。
由此,如实施方式所说明地,在非保持侧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螺杆输入接头53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输入突起部153a)的转动方向的相位和中间构件的中继突起部152a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的转动方向的相位为一致的状态下来将供给螺杆等的转动体安装到装置本体中时,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与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不进入到中间构件内。但是,在方式2中,由于所述中间构件52是在离开所述非保持侧构件的方向上能够沿着轴方向移动,即使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与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不进入到中间构件内,中间构件52也能够在轴方向上滑动移动,来将转动体安装到装置本体里。然后,转动驱动至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中继驱动传递部的转动方向的相位错开抵接被解除时,中间构件52就通过弹簧66等的施力机构的施加力来朝着和非保持侧构件驱动连结的驱动连结位置移动,并且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能够进入到中间构件内并驱动连结。
另外,由于从所述中间构件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的距离在从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的距离以上,脱落防止部与比中继驱动传递部更为突出的情况相比,当中间构件52朝着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能够抑制脱落防止部碰触到螺杆输出接头等的输出构件。其结果是,即使减小中间构件的外径,也能抑制中间构件不移动至驱动连结位置的情况的发生。
(方式3)
根据方式2,当所述中间构件52位于所述驱动连结位置时,弹簧66等的施力机构的施加力不作用到所述中间构件5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弹簧和中间构件之间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地设置了碰触到螺杆输出接头等的保持侧构件的端部的滑动构件67)。
由此,就如实施方式说明的,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相对于轴方向来倾斜,并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由此,就能够良好地抑制轴反力的发生或转动体的转动不均。
(方式4)
根据方式2或方式3,在脱落防止部的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侧的端部,设置有朝着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侧,内径随之扩大的倾斜面或作为曲面的倒角部52e。
由此,就如变形例8所说明过的,在由于制造误差等而使得脱落防止部的先端和与脱落防止部相向而对部分之间的间隙变窄,中间构件朝着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即使脱落防止部和螺杆输出接头等的输出构件的端部碰触,脱落防止部也能够越过输出构件。由此,通过弹簧等的施力机构的施加力,就能够使得中间构件切实地朝驱动连结位置移动,从而能够切实地对中间构件和螺杆输入接头等的非保持侧构件进行驱动连结。
(方式5)
根据方式1至方式4的任何一项,中间构件52相对于螺杆输入接头53等的输入构件和螺杆输出接头51等的输出构件,在径向及转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
由此,如实施方式说明的,就能够使得中间构件在轴方向上平滑地移动并倾斜。由此,就能够良好地对中间构件和非保持侧构件进行驱动连结。另外,还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量或偏角,并抑制轴反力或转动不均。
(方式6)
根据方式5,在所述脱落防止部52c和从径向与所述脱落防止部52c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之间、所述中间构件52的内周面和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所述中间构件52的内周面和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出构件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外周面之间,是在径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并在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以及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在转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
由此,如实施方式说明的,中间构件52相对于螺杆输入接头53等的输入构件以及螺杆输出接头51等的输出构件能够在径向及转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距
(方式7)
根据方式1至方式6的任何一项,在所述脱落防止部52c和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输出突起部)的对向部以及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对向部的至少一方设置突起部52d等的突出的部分。
由此,就如变形例7所说明的,当中间构件52倾斜时,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以及脱落防止部的一个会与上述突起部52d等的突出的部分抵接。由此,即使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脱落防止部抵接,也不会妨碍中间构件的倾斜,从而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心偏离。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抑制轴反力或转动不均。
(方式8)
根据方式1至方式7的任何一项,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以及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的至少一方在轴方向上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由此,就如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说明的,与所述抵接面为平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倾斜,并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
(方式9)
根据方式1至方式8的任何一项,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以及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的至少一方在径向方向上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由此,就如变形例3等说明的,与所述抵接面为平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倾斜,并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
(方式10)
根据方式8或方式9,所述驱动传递部的所述抵接面为曲面的所述输入构件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杨氏模量要大于所述中间构件的杨氏模量。
由此,就如变形例1等说明的,能够抑制上述曲面的磨损,在历时中,能够使中间构件平滑地倾斜。
(方式11)
根据方式1至方式7的任何一项,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以及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与转动方向正交的面在轴方向为直线状。
由此,就如变形例3说明的,驱动传递时,在与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的轴方向中央不需要设定分型线,从而能够防止在该抵接面上产生毛刺等。另外,通过在轴方向上移动的一对模具,能够对输出构件或输入构件成型,并能够减少模具费用,从而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方式12)
根据方式1至方式11的任何一项,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为齿轮形状。
由此,如实施方式说明的,能够通过齿轮的啮合来进行驱动传递。
(方式13)
根据方式12,所述齿轮形状的齿形是齿厚在轴方向中央部为最大,并且是朝着轴方向两端部为齿厚减小的形状。
由此,就如图14所说明的,与齿厚为一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倾斜,并能够良好地吸收轴向偏离和偏角。
(方式14)
根据方式1至方式13的任何一项,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形状以及数量中的至少一方是互为不同的。
由此,就如变形例6所说明的,例如,设置在更换不容易的装置本体侧的输出接头等的输出构件使用平行销等的刚性高的构件,而配置在更换容易的转动体侧的输入接头等的输入构件采用树脂等的刚性弱的构件时,如果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数量和形状与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相同,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就有破损之虞。但是,当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形状以及数量中的至少一方互为不同时,作为输入构件即使采用了比输出构件的刚性要弱的构件,也能够抑制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破损等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方式15)
根据方式14,当输出突起部等的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输入突起部等的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转动方向长度互为不同时,是通过在转动方向上倾斜的锥面来连结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和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的。
由此,如使用图36所说明的那样,在将中间构件组装到保持侧构件上时,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不会钩挂到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和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的连结部里的。由此,就能够顺利地将中间构件组装到保持侧构件上。
另外,当中间构件朝向驱动连结位置移动时,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也不会钩挂到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和中继驱动传递部与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的连结部里。由此,就能够顺利地使得中间构件朝着驱动连结位置移动,并能够对中间构件和非保持侧构件进行驱动连结。
(方式16)
根据方式1至方式15的任何一项,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中,和没有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输入突起部)之中的一个是比其他驱动传递部更要朝着所述保持侧构件侧延伸的延长驱动传递部,所述延长驱动传递部的所述保持侧构件侧端部形成为越靠所述保持侧构件侧,外径就越短的锥形状。
由此,就如图27~图29所说明地,延长驱动传递部要比其他驱动传递部更早地进入到中间构件内。由此,即使轴心偏离量较大,也能够抑制在转动方向上相互邻接的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进入中继突起部等的中继驱动传递部之间的相同间隙里。由此,就能够抑制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破损。
另外,由于延长驱动传递部的所述保持侧构件侧端部形成为越靠所述保持侧构件侧外径就越短的锥形状,就如图29所说明地,能够抑制延长驱动传递部的先端对中间构件的倾斜的妨碍。
(方式17)
根据方式1至方式16的任何一项,所述中间构件52的外径是设置有所述输出构件的所述驱动输出轴61等的输出轴的外径的两倍以下。
由此,与所述中间构件52的外径超过所述驱动输出轴61等的输出轴的外径的两倍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较窄的空间里配置螺杆接头等的驱动传递装置。
(方式18)
根据方式1至方式17的任何一项,所述保持侧构件是输出接头等的输出构件。
由此,如实施方式说明的,与将中间构件保持在输入接头等的输入构件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定期更换的转动体侧的构件。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转动体的更换成本上升,并抑制装置的维护费用。
(方式1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供给螺杆43b等的转动体和将来自于显影马达等的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该转动体的驱动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作为驱动传递机构,采用的是方式1至18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驱动传递装置。
由此,就能够抑制轴反力或转动体的转动不均。
(方式20)
根据方式19,润滑剂涂敷刷辊、显影辊、显影剂搅拌螺杆以及中间转印清洁辊中的至少一个是采用方式1至方式18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驱动传递装置来驱动传递的。
由此,如实施方式说明的,就能够得到图像浓度不均得到抑制的良好的图像。

Claims (20)

1.一种驱动传递装置,其包括:
输出构件,其被设置在驱动源侧;
输入构件,其被设置在转动体侧,和
中间构件,其为筒状,在内周面上具有从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来接受驱动力并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中继驱动传递部,并被保持在所述输入构件或所述输出构件中,
在所述中间构件中,是在轴方向上与所述输出构件及所述输入构件之中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相向而对地来设置防止所述中间构件从所述保持侧构件脱落的脱落防止部,
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间构件的转动中心至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的距离在从所述转动中心至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的先端的距离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将被保存在所述保持侧构件的所述中间构件朝着所述驱动连结位置侧施力的施力机构,以从借助于所述中间构件而能够在所述输出构件和所述输入构件之间进行驱动传递的驱动连结位置开始,使得所述中间构件在离开所述输出构件及所述输入构件之中没有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非保持侧构件的方向上沿着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间构件位于所述驱动连结位置时,所述施力机构的施加力不作用到所述中间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落防止部的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侧的端部,设置有朝着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侧,内径随之扩大的倾斜面或作为曲面的倒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构件相对于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是在径向及转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落防止部和从径向与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先端相向而对的构件之间、所述中间构件的内周面和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所述中间构件的内周面和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出构件的外周面之间,以及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外周面之间,是在径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并在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以及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间,在转动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落防止部和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对向部,以及所述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脱落防止部的对向部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突出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以及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的至少一方在轴方向上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以及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在驱动传递时与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抵接的抵接面的至少一方在径向方向上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传递部的所述抵接面形成为曲面的所述输入构件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杨氏模量要大于所述中间构件的杨氏模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以及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与转动方向正交的面在轴方向为直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以及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中的至少一方为齿轮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形状的齿形是齿厚在轴方向中央部为最大,并且是朝着轴方向两端部为齿厚减小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形状以及数量中的至少一方是互为不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和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的转动方向长度互为不同时,是通过在转动方向上倾斜的锥面来连结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与所述输出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和所述中继驱动传递部与所述输入构件的驱动传递部卡合的部分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中,和没有保持所述中间构件的非保持侧构件的驱动传递部之中的一个是比其他驱动传递部更要朝着所述保持侧构件侧延伸的延长驱动传递部,所述延长驱动传递部的所述保持侧构件侧端部形成为越靠所述保持侧构件侧外径就越短的锥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构件的外径是设置有所述输出构件的输出轴的外径的两倍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侧构件是所述输出构件。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供转动体和将来自于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该转动体的驱动传递机构,
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驱动传递机构,采用的是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润滑剂涂敷刷辊、显影辊、显影剂搅拌螺杆以及中间转印清洁辊中的至少一个是采用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来驱动传递的。
CN201710788926.5A 2016-09-15 2017-09-05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831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1065A JP6802998B2 (ja) 2016-09-15 2016-09-15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1065 2016-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641A true CN107831641A (zh) 2018-03-23
CN107831641B CN107831641B (zh) 2020-01-14

Family

ID=6155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8926.5A Active CN107831641B (zh) 2016-09-15 2017-09-05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68158B2 (zh)
JP (1) JP6802998B2 (zh)
CN (1) CN1078316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3803B2 (ja) * 2015-07-10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12180B2 (ja) * 2016-06-20 2019-05-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75617B2 (ja) 2018-03-19 2022-05-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036157B2 (en) 2018-11-29 2021-06-1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writing device
EP3722884B1 (en) 2019-04-10 2022-08-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475889B2 (ja) * 2020-02-19 2024-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6887967A (zh) * 2021-01-29 2023-10-13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射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6745094A (zh) * 2021-01-29 2023-09-12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射装置
DE112022000315T5 (de) * 2021-01-29 2023-09-07 Fanuc Corporation Einspritzvorrichtung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WO2022163487A1 (ja) * 2021-01-29 2022-08-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22163486A1 (ja) * 2021-01-29 2022-08-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1779A1 (en) * 2001-12-14 2003-06-19 Morando Jorge A. Sink roll assembly with forced hydrodynamic film lubricated bearings and self-aligning holding arms
JP2014035040A (ja) * 2012-08-09 2014-02-24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2618A (ja) * 2012-08-09 2014-03-20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63082A (ja) * 2012-09-21 2014-04-10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39487A (zh) * 2013-01-22 2014-07-23 株式会社理光 二级花键联轴器,使用其的驱动传递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16260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50053032A1 (en) * 2013-08-23 2015-02-26 Ricoh Company,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240879A1 (en) * 2014-02-25 2015-08-27 Ricoh Company,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4949A (en) * 1976-06-16 1977-12-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4176489B2 (ja) * 2003-01-15 2008-11-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用伸縮軸
JP2007139084A (ja) * 2005-11-18 2007-06-07 Ricoh Co Ltd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6775B2 (ja) * 2009-02-23 2014-05-28 Ykk株式会社 スナップボタン
JP2011117496A (ja) * 2009-12-01 2011-06-16 Jtekt Corp スプライン伸縮軸
JP5527032B2 (ja) * 2010-06-15 2014-06-18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AT510575B1 (de) * 2010-09-24 2012-05-15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Zahnrad
US8689930B2 (en) * 2012-03-29 2014-04-08 Westerngeco L.L.C. Seismic vibrator having airwave suppression
JP6390072B2 (ja) * 2013-01-23 2018-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8381A (ja) 2015-02-12 2016-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1779A1 (en) * 2001-12-14 2003-06-19 Morando Jorge A. Sink roll assembly with forced hydrodynamic film lubricated bearings and self-aligning holding arms
JP2014035040A (ja) * 2012-08-09 2014-02-24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2618A (ja) * 2012-08-09 2014-03-20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63082A (ja) * 2012-09-21 2014-04-10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39487A (zh) * 2013-01-22 2014-07-23 株式会社理光 二级花键联轴器,使用其的驱动传递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16260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50053032A1 (en) * 2013-08-23 2015-02-26 Ricoh Company,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50240879A1 (en) * 2014-02-25 2015-08-27 Ricoh Company, Lt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44642A (ja) 2018-03-22
US10268158B2 (en) 2019-04-23
US20180074455A1 (en) 2018-03-15
JP6802998B2 (ja) 2020-12-23
CN107831641B (zh)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1641A (zh)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00317B (zh)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67180B (zh) 粉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US7324777B2 (en)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1430535B1 (ko) 토너 보급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US20130011159A1 (en)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829461B2 (en) Recovered toner classifier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moving foreign substance and crushing aggregation of toner
US20120237268A1 (en) Powder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KR10123835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폐기 분체의 반송 방법
KR101119944B1 (ko) 분체 반송용의 반송 부재, 현상제 수용 용기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592964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89157B (zh) 调色剂传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8083626A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JP5582452B2 (ja) トナーの搬送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28703B2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2332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10831A (ja) ロール支持構造、給紙カセット、及びシート搬送装置
CN109426118A (zh)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57935B2 (ja)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411265B2 (en) Developer conveying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79743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074081B2 (ja) ギヤ補強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092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8248A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