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7318B -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7318B
CN107797318B CN201710730957.5A CN201710730957A CN107797318B CN 107797318 B CN107797318 B CN 107797318B CN 201710730957 A CN201710730957 A CN 201710730957A CN 107797318 B CN107797318 B CN 1077973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display device
functional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09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7318A (zh
Inventor
北川善朗
吉田仁
藤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97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7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7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73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功能基板,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并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具有空气间隔;以及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上,并用于保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相互粘接。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8月31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No.2016-169653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设有触摸面板、装饰面板等功能基板的显示设备普及。触摸面板是输入界面部件。装饰面板例如是从设计性、显示面保护等观点出发为了装饰而印刷的强化玻璃。
通常,在显示设备设有功能基板的情况下,显示设备配置成,在显示面板和功能基板之间介入空气间隔,使得在显示面板和功能基板之间设置间隔。更具体地,例如,在将显示面板的周缘部粘接到功能基板的周缘部的情况下,以使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不与功能基板接触的方式,将显示面板和功能基板在它们之间设有间隔的状态下粘接在一起。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面板等和功能基板在它们之间介入有空气间隔的状态下的粘接称作“气隙粘接”,而将显示面板等和功能基板在它们之间介入有空气间隔的状态下粘接在一起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称作“气隙粘接结构”。
例如功能基板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可采用气隙粘接结构,即使由于使用者进行按压动作使触摸面板向显示面板弯曲,也能够避免由于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接触引起的显示故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这种接触引起的显示故障称作“显示不均匀”。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117646号公报公开了具有气隙粘接结构的显示设备,其中,为了使显示面板与功能基板分离预定距离而具有空气间隔,将显示面板等和功能基板用厚的双面胶带粘接在一起。然而,在使用双面胶带的情况下,仍然有以下的问题。
第一,由于难以通过机器将使用双面胶带的粘接作业自动化,因此大部分手动进行这种作业。而且,不同的双面胶带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形状,这需要使用专用的冲压模具来将双面胶带成型为期望的形状。因此,在用双面胶带进行粘接的情况下,在生产率、制造成本等方面产生问题。
第二,为了确保显示面板和功能基板之间的期望的距离,双面胶带通常由保持在粘接层之间的具有一定厚度的亚克力泡沫等泡沫材料构成。但是,亚克力泡沫等泡沫材料比合成树脂等非泡沫材料柔软,因此容易产生大量破坏。因此,双面胶带由于大量破坏而容易导致每单位面积的粘接强度降低。
第三,在显示设备的尺寸增大的情况下,需要宽的双面胶带,而难以实现狭窄边缘的显示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可考虑采用树脂制成的粘接剂取代双面胶带。具体地,树脂制成的粘接剂廉价,还具有便于自动粘接作业的优点。然而,在将树脂制成的粘接剂用于气隙粘接结构的情况下,产生以下的问题。
第一,树脂制成的粘接剂对重量的耐受性低。因此,树脂制成的粘接剂难以保持功能基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
第二,在为了提高对重量的耐受性而提高粘接剂的粘度的情况下,例如用于涂布粘接剂的分配(dispensing)装置的喷出性显著降低。另外,在为了在粘接后保持功能基板和显示面板之间的空间而将分隔材料混合于粘接剂的情况下,分配装置的喷嘴容易堵塞。因此,上述的对策将使生产率变差。
因此,如果原样使用树脂制成的粘接剂取代双面胶带,难以保持显示面板和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7-28409公开了通过由弹性树脂和粘接树脂制成的间隔件将保护板粘接到液晶面板的气隙粘接结构。该间隔件包括具有细长四角柱状的弹性树脂、以及位于弹性树脂的三个侧面上的粘接树脂。保护板和液晶面板通过分别粘接到弹性树脂的一侧面和该一侧面的相反侧面而粘接在一起。因此,保护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弹性树脂保持。
然而,为了通过上述的间隔件将保护板粘接到液晶面板,需要执行将粘接树脂涂布到弹性树脂的侧面、然后将保护板和液晶面板粘接到弹性树脂的侧面的复杂的步骤。因此,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7-28409的发明不能用于解决生产率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等,该显示设备能够防止显示不均匀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高生产率并确保显示装置和功能基板之间的粘接强度。
根据一个方面,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装置;功能基板,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并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具有空气间隔;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上,并用于保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相互粘接。
根据一个方面,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显示装置的与功能基板相对的表面的周缘部或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并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的功能基板的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的表面的周缘部,形成用于保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树脂;在形成所述第一树脂之后,将用于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相互粘接的第二树脂涂布在所述周缘部上;以及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粘接在一起,其中,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具有空气间隔。
可理解的是,前面的概述和下面的详述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根据一个方面,可防止显示不均匀的发生,同时能够确保高生产率以及显示装置和功能基板之间的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
图3A至图3C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示例;
图4A至图4C示出相关技术的问题;
图5是示出显示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显示设备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
图7A和图7B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
图8A至图8D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一示例;
图9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A至图10D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11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2A至图12D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再一示例;
图13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4示出气隙粘接结构;
图15是示出在具有第一树脂和不具有第一树脂的情况之间对气隙粘接结构中的第二树脂的厚度进行的比较的比较例的图;
图16A至图16C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又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7A至图17C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又一示例;
图18A至图18D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再一示例;
图19A至图19C示出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20A和图20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
图21A至图21D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一示例;
图22A和图22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又一示例;
图23A至图23C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又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5A至图25C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一示例;
图26A至图26C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27A和图27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8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9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0A至30D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的配置的一示例的后视图;
图31A和图31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
图3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3A和图33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4A和图34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5A和图35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又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6A和图36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7A和图37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8A和图38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
图39A至图39C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0A和图40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又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1A和图41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2A至图42C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又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3A和图43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再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4A和图44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7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5A和图45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8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46是示出关于空气间隔中的压力的差异对气隙粘接结构进行比较的比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中的形状不一定与实际的尺寸和比例一致。剖视图仅表示剖面,而不表示深度方向上的结构。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语句“包括”也可以包括除明确记载的要素以外的要素。对于用语“具有”、“包含”等也是同样的。
在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之前,将参照图1至图4C描述根据作为本发明的前提的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显示面侧设为显示设备1的正面侧,而将显示面的相反侧设为显示设备1的背面侧。另外,为了方便,在图中仅示出了部件的轮廓,而没有示出部件的细节。显示设备1例如是设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1包括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
功能基板13是例如作为触摸面板发挥功能的基板。更具体地,功能基板13包括感测通过手指的按压力的静电电容方式、阻抗膜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等触摸传感器(未图示)。功能基板13具有矩形触摸面,并位于显示设备1的最前面。要注意到,功能基板13可以是装饰面板等。
显示装置14是用于显示图像的装置,相当于例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等离子体显示器。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液晶显示器,对显示装置14进行说明。显示装置14包括显示面板141、背光源142以及壳体143等,壳体143容纳显示面板141、背光源142等。
显示面板141是液晶面板,并具有例如矩形的显示面。显示面板141具有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层、阵列基板等(未图示),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41设置为使其显示面与功能基板13的背面相对。
背光源142是位于显示面板141的背面的背光光源。背光源142具有白色发光二极管(LED)、荧光管等光源,其向显示面板141的背面照射照明光。
壳体143是具有侧面和底面的箱体,其一面开口。壳体143的开口面具有与显示面板141的形状大致相同的矩形,而壳体143可将显示面板141和背光源142容纳在其中。如图2所示,在显示设备1的组装状态下,显示面板141和背光源142被容纳在壳体143中。
在图1至图4C所示的结构示例中,功能基板13通过粘接树脂212粘接到显示面板141。粘接树脂212例如是湿气固化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等。为了便于说明,图3A、图3B、图4A至图4C分别示出没有背光源142和壳体143的显示设备1。如图3A所示,在组装显示设备1时,首先,沿显示面板141上的显示面的周缘部的整个周界,以预定的厚度涂布粘接树脂212。在此的“厚度”表示粘接树脂212的在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接下来,将功能基板13置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使粘接树脂212固化,由此将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面板141(参照图3B)。然后,将显示面板141容纳在壳体143中,从而组装显示设备1(参照图3C)。粘接树脂212在显示设备1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一定宽度的同时被固化,由此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形成空气间隔15。
然而,在为了使粘接树脂212固化而将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置于图3B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下,功能基板13由于其重量而压扁粘接树脂212。由此,如图4A所示,粘接树脂212在显示设备1的内部方向及外部方向(图4A的左右方向)上湿扩散。然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空气间隔15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其厚度减小。因此,如果如图4B所示使用者按压功能基板13的表面,功能基板13翘曲,因此其背面将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接触,引起显示不均匀。另外,如图4C所示,粘接树脂212湿扩散,引起树脂从显示面板141的外缘溢出或者扩散遍布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区域的问题。因此,在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并且在功能基板13与显示面板141之间具有空气间隔15的气隙粘接结构中,仅通过粘接树脂212不能适当地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距离。
因此,根据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为了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之间的适当距离的同时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装置14,采用用于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之间的距离的树脂部件来构成气隙粘接结构。
实施方式1
图5至图7B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图5是示出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图7A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7B是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后视图。如图5所示,显示设备1除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以外,还包括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设置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分别具有矩形框架的形状。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彼此相对的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上。即,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功能基板13的背面的周缘部及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的周缘部。如下所述,实际的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实际上不具有矩形的剖面形状,但为了方便,图5至图7B示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具有矩形剖面。
第二树脂12是用于将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装置14的粘接部件。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面板141。第二树脂12与相关技术中的粘接树脂212类似,例如是湿气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等。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湿气固化型树脂,对第二树脂12进行了说明。更具体而言,第二树脂12是包括氟化合物、硅化合物、丙烯酸类化合物等的组合物。优选地,鉴于厚度方向上的自由度、可工作性等,第二树脂12的粘度为大约1Pa·s到400Pa·s。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树脂12是包括硅化合物的组合物,具有大约100Pa·s的粘度。
第一树脂11是用于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之间的距离的部件。第一树脂11可优选地由难以被例如使第二树脂12固化时施加的功能基板13的重量或者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装置14时施加的载荷等压扁的材料制成,并且例如可采用主要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UV固化型树脂。另外,第一树脂11可具有4到8、例如大约6的结构粘度比,以便在第二树脂12的涂布和固化之间不会被压扁并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之间的距离。另外,鉴于例如用于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之间的距离的强度、以及显示设备1的组装的可工作性,第一树脂11可优选地固化后具有大约10~50的肖氏OO硬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接触。更具体而言,如图6、图7A等所示,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的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与也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的第二树脂12的内周侧面接触。然后,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接触。
图8A至图8D示出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一示例。在组装显示设备1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首先将第一树脂11涂布到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的周缘部、即组装后将与功能基板13相对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要注意,第一树脂11通过分配装置(未图示)涂布。然后,用紫外线照射第一树脂11并使其固化。接下来,如图8B所示,将第二树脂12涂布到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的周缘部。更具体而言,与第一树脂11同样地通过分配装置涂布第二树脂12,使其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接下来,如图8C所示,使功能基板13的背面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相对的状态下,将功能基板13置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之上。使第二树脂12处于该状态下,直到其吸收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并固化为止。因此,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面板141。即,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面板141。如图8D所示,然后将粘接状态下的显示面板141容纳于壳体143中,从而组装显示设备1。
图9示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具体的形状。当在图8C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第二树脂12的固化的情况下,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距离由第一树脂11保持。因此,第二树脂12在没有被功能基板13的重量过度压扁的情况下固化。此时,第二树脂12受表面张力等影响,因此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没有湿扩散的情况下固化。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形成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的第一树脂11在通过紫外线照射的固化时受重力作用影响(参照图8A),并且形成为向正面侧突出的U字状。在将第二树脂12涂覆为与第一树脂11接触的形状而将显示面板141粘接到功能基板13的情况下,第二树脂12以附着于第一树脂11的形式被固化。即,第二树脂12受表面张力、重力等影响,并且沿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以半拱形的剖面形状固化。
如上所述,第一树脂11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距离的同时,第二树脂12固化,因此第二树脂12在显示设备1的内部方向和外部方向(图9中左右方向)上湿扩散并从显示面板141的外缘溢出的风险减小。具体地,在上述的例子中,第二树脂12以与第一树脂11接触的形式被涂布。由于第二树脂12以附着于第一树脂11的形式固化,因此在外部方向上湿扩散的风险进一步减小。另外,第二树脂12被第一树脂11拦挡,因此将不具有在内部方向上湿扩散的风险。
图10A至图10D示出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尽管在图8A至图8D中对显示面板141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然而,根据图10A至图10D所示的制造方法,对功能基板13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然后,将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彼此相对地粘接在一起。此时,如图11所示,第一树脂11形成为向背面侧突出的U字状。在第二树脂12与第一树脂11接触的形式下涂布该第二树脂12而将显示面板141粘接到功能基板13的情况下,与上述同样地,第二树脂12以附着于第一树脂11的形式固化。另一方面,第二树脂12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垂到背面侧,因此其剖面形状将不是如图9所示的半拱形,但外周侧面向内侧弯曲并固化。即使利用图10A至图10D所示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141也可通过第一树脂11保持适当的距离的同时通过第二树脂12粘接到功能基板13。
图12A至图12D示出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在图12A至图12D所示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首先,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形成第一树脂11,接下来将第二树脂12涂布到功能基板13的背面。然后,将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和功能基板13的背面在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粘接在一起。此时,如图13所示,第一树脂11形成为朝向正面侧突出的U字状。通过将第二树脂12与第一树脂11接触而涂布第二树脂12,如上所述,第二树脂12附着于第一树脂11,并且其外周侧面以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弯曲而固化。即使在图12A至图12D所示的制造方法中,可通过在由第一树脂11保持适当的距离的同时,将功能基板13通过第二树脂12粘接到显示面板141。
虽然在图12A至图12D中示出了将第一树脂11涂布于显示面板141并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功能基板13的情况,但是可理解的是,也可将第一树脂11涂布于功能基板13,也可以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显示面板141。
如图8A至图13所述,通过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可在使第一树脂11固化后涂布第二树脂12,从而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例如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中的一者涂布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任一者的其他的细节不特别限定。
就这一点而论,第一树脂11适当地保持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间隔。由此,第二树脂12在保持适当的厚度的同时被固化,从而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因此,如图14所示,即使使用者按压功能基板13的表面从而功能基板13翘曲的情况下,功能基板13的背面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接触的风险与相关技术相比也减小。
图15示出在具有第一树脂11和不具有第一树脂11的情况之间对气隙粘接结构中的第二树脂12的厚度进行比较的比较例。在此,将刚涂布第二树脂12后的第二树脂12(及第一树脂11)的厚度与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后的第二树脂12(及第一树脂11)的厚度比较。如图15所示,在不具有第一树脂11的情况下,第二树脂12在粘接后被例如功能基板13的载荷等压扁,第二树脂12的厚度减小到一半或更小。更具体地,随着第二树脂12的涂布量增加,第二树脂12的厚度进一步减小,导致被第二树脂12的湿扩散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在具有第一树脂11的情况下,粘接后的第二树脂12(及第一树脂11)无论涂布量如何,与刚涂布后的第二树脂12相比具有大于或等于四分之三的厚度。即,在具有第一树脂11的情况下,第二树脂12的厚度的减小量与不具有第一树脂11的情况相比更小。因此,在显示设备1的制造步骤中,控制分配装置使其将第一树脂11涂布适当量,由此可使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距离充分。
图16A至图16C示出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虽然上面对第一树脂11位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的内侧、而第二树脂12位于其外侧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6A所示,第一树脂11可位于外侧并且第二树脂12可位于内侧。在采用图16A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141或功能基板13的周缘部形成第一树脂11之后,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显示面板141或功能基板13上第一树脂11的内周侧,从而将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粘接在一起。由于图16A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除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颠倒的位置关系以外,与图7A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图示和说明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第一树脂11及第二树脂12的具体的形状等。
另外,如图16B所示,第一树脂11可位于周缘部,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可位于第一树脂11的两侧。此时,例如,通过图17A至图17C所示的制造方法进行气隙粘接。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简化图示,仅对与气隙粘接有关的部位示出了制造方法。如图17A至图17C所示,首先,在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上形成第一树脂11,之后在第一树脂11的两侧涂布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然后,将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在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粘接在一起。因此,如图17C所示,第二树脂12以拱状的剖面形状固化,并且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
虽然图16B示出了第二树脂12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二者接触,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树脂12也可仅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中的任一者接触。图18A至图18D示出了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该示例中,首先,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形成第一树脂11。接下来,将功能基板13使其背面朝上地置于工作台上,并且以使最终的第二树脂12的厚度小于第一树脂11的厚度的方式调整涂布量,而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功能基板13的背面。然后,将显示面板141置于功能基板13上,放置预定时间段,使得第二树脂12固化。此时,由于第二树脂12的涂布量进行了调整,因此由于重力的作用垂下到功能基板13的背面侧,使第二树脂12的厚度比第一树脂11的厚度小。在第二树脂12固化后,将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反转到图18D所示的状态。在图18D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中,第一树脂11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二者接触,而第二树脂12仅与功能基板13接触而不与显示面板141接触。如图18D所示,第二树脂12的厚度小于第一树脂11的厚度,因此第二树脂12不与显示面板141接触。但是,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和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二者接触的第一树脂11之间的接触部分固定,使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经由第一树脂11粘接在一起。
另外,如图16C所示,例如,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可以相互分离地设置,第二树脂12可位于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之间。此时,如图19A至图19C所示,例如,首先,将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相互分离地形成于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之后将涂布有第二树脂12的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因此,如图19C所示,设置于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之间的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即使是上述的结构,也可实现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效果。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1,显示设备1包括用于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树脂11。由于可使用廉价且容易自动粘接的树脂部件进行气隙粘接,因此在制造成本和生产率方面本实施方式优于使用双面胶带的情况。另外,由于存在第一树脂11,在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介入适当距离的空气间隔15,由此防止由按压功能基板13引起的显示不均匀的发生。另外,树脂制成的粘接剂具有比使用亚克力泡沫的双面胶带更高的粘接强度,因此可确保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的每单位面积的充分的粘接强度。另外,能够减小占据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的粘接部件的粘接面积,因此可实现窄框的显示设备1。
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第一树脂11与第二树脂12接触,因此第二树脂12以附着于第一树脂11的形式固化。因此,可进一步抑制第二树脂12的湿扩散,并实现改进的窄框结构。
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第一树脂11的肖氏OO硬度在10至50的范围内,因此第一树脂11可构成为不容易被压扁使得可适当地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施方式1,由于在第一树脂11形成后涂布第二树脂12从而将显示装置14粘接到功能基板13,因此在第一树脂11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的同时,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由于存在第一树脂11,在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介入适当距离的空气间隔15,由此可防止由于按压功能基板13引起的显示不均匀的发生。而且,在通过第一树脂11保持适当的距离的状态下使第二树脂12固化,因此可抑制第二树脂12的湿扩散,同时可实现窄框结构。
根据实施方式1,由于第一树脂11的结构粘度比在4至8的范围,因此第一树脂11可构成为不容易被负载压扁,因此,可适当地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分离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对应的部分将在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图20A和图20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图20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20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后视图。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不与第二树脂12的内周侧面接触,并且在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之间存在有小的间隙。更具体而言,如图20A和图20B所示,具有矩形框架形状的第一树脂11设置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同样地,矩形框架形状的第二树脂12具有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大致平行的内周侧面,并且以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有距离地设置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即,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分离。
图21A至图21D示出了根据实施方式2的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一示例。在图20A和图20B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在功能基板13的周缘部形成第一树脂11,之后在第一树脂11的外侧涂布第二树脂12。然后,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放置预定时间段使第二树脂12固化。此时,如图21D所示,第二树脂12由于表面张力等的作用,形成在外周侧面和内周侧面上向内凹陷的弯曲表面,并在显示设备1的外部方向和内部方向上硬化而不湿扩散。虽然在图21A至图21D中对功能基板13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但是可理解的是,可以替选地对显示面板141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
另外,如图22A所示,例如,将第一树脂11涂布于显示面板141,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功能基板13,从而将显示面板141粘接到功能基板13。另外,如图22B所示,例如,将第一树脂11涂布于功能基板13,将第二树脂12涂布于显示面板141,从而将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粘接在一起。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用于提供相互分离的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但不限制关于将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中的哪一者涂布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任一者那样的其它的细节。
由于使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分离,因此,即使在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组合使其性质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不相互接触,因此不发生变化。因此,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对于其组合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另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可在确保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适当的距离同时,确保每单位面积的充分的粘接强度。
图23A至图23C示出根据实施方式2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如图23A所示,第一树脂11可位于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的外侧,第二树脂12可位于该周缘部的内侧。另外,如图23B所示,第一树脂11可位于周缘部,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可与第一树脂11分离的同时位于第一树脂11的两侧。另外,如图23C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可相互分离地设置,第二树脂12可与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分离的同时位于该第一树脂11和该第一树脂11之间。图23A至图23C所示的结构产生与上述的示例相同的效果。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2,第一树脂11与第二树脂12分离,这增大了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组合的自由度。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具有多层结构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4示出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具有多层结构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图24具有三层结构的第一树脂11。要注意到,多层结构可具有二层、四层或更多层。
在图24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5A至图25C所示,首先,通过在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逐层地涂布第一树脂11并使其固化而形成第一树脂11。如图25A所示,为了抑制粘接时第二树脂12湿扩散,可调整所涂布的第一树脂11的量使其朝向正面侧逐渐增大。接下来,涂布第二树脂12,使其与具有多层结构的第一树脂11接触。然后,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从而形成气隙粘接结构。在图25C所示的状态下使第二树脂12固化的情况下,第二树脂12受重力影响,并垂下到背面侧。但是,由于使第一树脂11的层越朝向背面侧越小,因此可抑制第二树脂12的湿扩散。
图26A至图26C示出根据实施方式3的显示设备1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虽然在图25A至图25C中对显示面板141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但是根据图26A至图26C所示的制造方法,对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二者均涂布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更具体而言,如图26A所示,首先,在显示面板141上形成两层第一树脂11,并在功能基板13上形成一层第一树脂11。该情况下,与涉及其它层的第一树脂11相比,可减少位于中间层的第一树脂11的要涂布的量,以使粘接时第二树脂12不会湿扩散。接下来,如图26B所示,将第二树脂12以与第一树脂11接触的形式涂布于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从而将显示面板141粘接于功能基板13。因此,如图26C所示,第一树脂11形成为三层的状态。另外,对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二者涂布的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通过粘接形成一体部分。第二树脂12受表面张力等影响,因此外周侧面向内弯曲并固化,从而将功能基板13粘接于显示面板141。由于位于中间层的第一树脂11比涉及其它层的第一树脂11具有更少的涂布量,因此第一树脂11具有中间部分比其他部分更细的剖面形状,这可防止第二树脂12湿扩散。
如上所述的第一树脂11的多层结构,即使在想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第一树脂11仅通过一次涂布不能形成为所需的厚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第一树脂11具有适当的厚度。
如图27A所示,可使第二树脂12具有多层结构。如图27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可具有多层结构。这可确保第二树脂12的适当的厚度。
另外,如图28所示,与一部分层有关的第一树脂11a可由与其它层有关的第一树脂11b不同的结构粘度比、肖氏OO硬度等的树脂制成。如图29所示,形成为多层结构的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相互分离。要注意,在图29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中,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可颠倒。另外,可以在一个树脂的两侧设置另一个树脂。
根据实施方式3,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具有多层结构,因此可在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容易地形成必要的距离。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设置在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上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0A至图30D示出根据实施方式4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上。但是,如图30A至图30D所示,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以替选地仅设置在显示面板141和功能基板13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上。在图30A所示的结构示例的情况下,第一树脂11沿整个周界设置,而第二树脂12仅设置在周缘部的多个部分上。更具体而言,第一树脂11沿周缘部的整个周界设置为矩形框架的形状。第二树脂12以与具有矩形框架形状的第一树脂11的四角接触以及在第一树脂11的四个边的中央部上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设置于周缘部的多个部位。第二树脂12设置在与第一树脂11有关的矩形框的四角和四个边的中央部,从而能够确保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面板141。要注意到,第二树脂12的位置不限于上述情况,例如,第二树脂12可仅设置在第一树脂11的四个边的中央部。即使是如上所述第二树脂12仅设置在周缘部的一部分上的结构,在第一树脂11适当地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的同时,第二树脂12也可用于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显示装置14。
另外,与图30A不同,例如,如图30B所示,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第二树脂12沿周缘部的整个周界设置,第一树脂11以与第二树脂12的内周侧面的一部分接触的形式设置在多个部位上。这种结构实现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效果。
另外,与图30A不同,如图30C所示,第一树脂11可位于外周侧,第二树脂12可位于内周侧。此时,第一树脂11沿周缘部的整个周界设置为矩形框架形状,而第二树脂12以与第一树脂11的内周侧面的多个部分接触的形式设置于多个部位。此时,也可以第二树脂12可沿整个周界设置,第一树脂11可以以与第二树脂12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设置于多个部位。另外,如图30D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也可仅设置在周缘部的多个部分上。此时,第一树脂11设置在周缘部的多个部分上,第二树脂12以与第一树脂11接触的形式设置于周缘部的相同部位。
对第一树脂11与第二树脂12接触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如实施方式2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分离的另一结构。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4,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设置在周缘部的一部分上。例如,这可减小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的要涂布的量,并缩短涂布的时间。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对显示装置14的壳体143涂布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的结构。
图31A和图31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图31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1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后视图。在图31A和图31B中,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不与显示面板141接触,而与壳体143接触。更具体地,如图31A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设置在壳体143的位于壳体143的开口面上并与功能基板13的背面相对的侧壁的端面上。例如,第一树脂11在端面上设置为矩形框架体的形状,而第二树脂12也在端面上设置为矩形框架形状,以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与壳体143的端面接触,并与功能基板13的背面接触。在上述的结构中,对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适当地调节涂布量,由此在适当地保持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壳体143。
图32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在图32中,与图31A所示的结构示例不同,示出了第一树脂11位于端面上的外周侧而第二树脂12位于端面上的内周侧的结构示例。即,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与图31A所示的结构示例颠倒。即使在图32所示的结构示例中,也实现与图31A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的效果。
另外,图33A至图34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5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图31A、图31B及图32示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位于壳体143的端面上的结构示例,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设置为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的形式。更具体地,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设置为与显示装置14中的壳体143的端面、及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接触并且还与功能基板13的背面接触的形式。例如,在图33A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第二树脂12可设置为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的形式。此时,第二树脂12与显示面板141和壳体143二者接触。另外,第二树脂12也与功能基板13的背面接触。要注意到,第一树脂11设置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并与第二树脂12的内周侧面接触。
另外,如图33B所示,第一树脂11可设置为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的形式。在图33B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第二树脂12设置为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如图34A所示,第一树脂11可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并且第二树脂12可位于第一树脂11的内周侧。另外,如图34B所示,第二树脂12设置为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的形式,第一树脂11可以以与第二树脂12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设于端面上。即,与图33A不同,第一树脂11可位于第二树脂12的外周侧。
另外,如图35A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可相互分离地设置于端面上,并且第二树脂12可设置在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之间。另外,如图35B所示,在第二树脂12位于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之间的结构中,第二树脂12可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尽管图35B示出了第二树脂12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但可理解的是,第一树脂11可以替选地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虽然图35A和图35B示出了第二树脂12位于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之间的结构,但是可理解的是,也可以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设置在第一树脂11的两侧。
另外,如图36A和图36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相互分离。例如,如图36A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相互分离地设置于端面上。另外,如图36B所示,第二树脂12可设置在端面上,而第一树脂11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上。在图36A和图36B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可颠倒。另外,在图36A和图36B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设置为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的形式。
如图37A和图37B所示,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具有多层结构。图37A和图37B示出第一树脂11具有多层结构的结构示例。图37A示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相互接触并位于端面上的结构示例。图37B示出第一树脂11设置于显示面板141上而第二树脂12设置于端面上并相互接触的结构示例。可理解的是,第二树脂12可具有多层结构,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可具有多层结构。另外,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可颠倒,其中一个树脂可桥接端面和显示面板141,或者其中一个树脂可设置在另一个树脂的两侧。
根据实施方式5,即使是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设置在显示装置14的壳体143的结构,也可实现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
本实施方式对显示装置14包括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的挡板(bezel)14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8A和图38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示例。图38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8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后视图。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4包括挡板144。挡板144是用于保持显示面板141的框架,例如,是不锈钢制成的金属板。挡板144具有前部1441和侧部1442。前部1441具有矩形框架的形状,并在经由矩形框架的开口露出显示面板141的显示区域的状态下覆盖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侧部1442具有矩形管状,并从前部1441的外周缘部向背面方向突出。侧部1442从外周侧覆盖显示面板141、背光源142及壳体143。
如图38A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设置在挡板144的前部1441上。更具体而言,具有矩形框架的形状的第一树脂11设置在前部1441的正面。第二树脂12也以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与第一树脂11同样地设置在前部1441的正面。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以与挡板144和功能基板13接触的状态固化。因此,第一树脂11保持与显示装置14有关的功能基板13和挡板144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二树脂12将功能基板13粘接到挡板144。由上述可知,即使是显示装置14具有如挡板144那样的保护框架的结构,也可实现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相同的效果。
图39A至图43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6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如图39A所示,第一树脂11可设置在前部1441上的外周侧,第二树脂12可设置在前部1441上的内周侧,并相互接触。另外,如图39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一树脂11可位于第二树脂12的两侧。另外,如具有与图39B相反的定位的图39C所示,第二树脂12和第二树脂12可设置在第一树脂11的两侧。
另外,如图40A至图41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相互分离地设置于挡板144的前部1441。更具体而言,如图40A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以以分别设置在内周侧和外周侧的方式设置在前部1441上。另外,如图40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可以以分别设置在外周侧和内周侧的方式设置在前部1441上。另外,如图41A所示,第一树脂11、第二树脂12、第一树脂11可从外周侧到内周侧以所述的顺序相互分离地设置于前部1441上。另外,如图41B所示,第二树脂12、第一树脂11、第二树脂12可从外周侧到内周侧以所述的顺序相互分离地设置于前部1441上。即使是上述的结构,也实现与图38A至图39C中所示的结构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如图42A至图43B所示,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可具有多层结构。例如,如图42A所示,第一树脂11可具有多层结构并设置于挡板144的前部1441,而第二树脂12可以以与第一树脂11的外周侧面接触的形式设置。另外,如图42B所示,第二树脂12可具有多层结构并设置于前部1441,而第一树脂11可以以与第二树脂12的内周侧面接触的形式设置。另外,如图42C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也可具有多层结构,并以相互接触的形式设置于前部1441。虽然图42C示出了第一树脂11位于内周侧而第二树脂12位于外周侧,但是可理解的是,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可颠倒。
另外,如图43A所示,在图42A所示的结构中,与一部分的层有关的第一树脂11a可以是与其它层涉及的第一树脂11b不同的树脂部件。另外,如图43B所示,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可具有多层结构并相互分离。虽然图43B示出了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二者可以具有多层结构,但是可理解的是,仅其中一者可具有多层结构。虽然图43B示出了第一树脂11位于内周侧而第二树脂12位于外周侧,但是可理解的是,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的位置关系可颠倒。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实施方式6,即使是显示装置14具有挡板144的结构,也可实现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相似的效果。
实施方式7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抑制空气间隔15中的结露发生的方式进行说明。图44A和图44B示出用于说明如何抑制结露发生的图。图44A示出与图16A示出的结构类似地,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设置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并且位于外周侧的第一树脂11和位于内周侧的第二树脂12相互接触的结构。在图44A中,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的周缘部上。即,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具有图7B和图30A至图30D所示的配置中的除图30D以外的图7B和图30A至图30C所示的配置中的任一配置。由于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显示面板141的周缘部的整个周界设置,因此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填充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间隙。因此,空气间隔15被密闭地密封。在图44A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树脂11可优选地由对水分具有阻隔性的材料构成,以遮蔽从显示设备1的外部侵入空气间隔15的水分。这种材料包括例如环氧树脂。
图44B示出显示装置14具有挡板144并且第一树脂11和第二树脂12以分别位于外周侧和内周侧的方式设置在挡板144的前部1441上的结构。在图44B所示的结构示例中,与图44A的情况相同,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挡板144的前部1441上的整个周界设置。
图44B中的气隙粘接结构与图39A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大致相同。但是,图44B中的气隙粘接结构与图39A的情况不同,具有第三树脂16。第三树脂16是用于填充在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和挡板144的前部1441之间产生的间隙并密闭地密封空气间隔15的树脂材料。例如,第三树脂16设置为从前部1441的开口侧的内边缘到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沿整个周界遮蔽该间隙和空气间隔15之间的边界。更具体地,第三树脂16沿矩形框架形状的前部1441的开口侧的内边缘的整个周界设置。第三树脂16沿整个周界设置,从而从前部1441的开口侧的内边缘延伸到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由此,第三树脂16遮蔽空气间隔15与显示面板141和前部1441之间的间隙之间的边界的整个周界以填充该间隙。另外,如上所述,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前部1441上,以填充功能基板13和挡板144之间的间隙。因此,通过将图39A所示的气隙粘接结构与第三树脂16组合,可紧密地密封空气间隔15。虽然第三树脂16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防止下述的结露,第三树脂16可优选地为湿固化型树脂。
现在对抑制结露发生进行说明。通常,在具有功能基板13的显示设备1中,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空气间隔15被紧密地密封。在显示设备1从高温状态切换到低温状态的情况下,空气间隔15中包含的水分由于温度下降而冷凝,产生结露。这引起如显示面板141的可视性降低等的问题。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湿固化型树脂作为第二树脂12,以防止如下所述的结露的产生。
更具体地,第一树脂11或第二树脂12沿整个周界设置在功能基板13和显示装置14的周缘部上,以紧密地密封空气间隔15。由于第二树脂12是湿固化型树脂,因此,如果涂布第二树脂12而将显示装置14粘接于功能基板13并放置使其固化,则第二树脂12吸收空气间隔15中包含的水分并固化。由此,在第二树脂12固化后,空气间隔15中包含的水分量相比于固化前减少。这抑制空气间隔15中的结露的产生。
另外,在设有第三树脂16的紧密密封结构的情况下,第三树脂16可以是湿固化型树脂。由此,如图44B所示,第三树脂16吸收空气间隔15中包含的水分,进一步抑制结露的发生。
虽然图44A和图44B示出了第一树脂11位于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的周缘部的外周侧,而第二树脂12位于周缘部的内周侧的结构,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第一树脂11可位于周缘部的内周侧并且第二树脂12可位于周缘部的外周侧。此时,优选地,第二树脂12具有对水分的透过性,以经由第一树脂11吸收空气间隔15中的水分。这种材料包括例如硅基树脂。这种结构实现与上述例子类似的效果。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7,第二树脂12可以是湿固化型树脂,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空气间隔15中的结露的产生。
实施方式8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空气间隔15的气动压力大于大气压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45A和图45B示出根据实施方式8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图45A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8的气隙粘接结构的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5B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8的气隙粘接结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剖视图。图45A和图45B所示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与图44A和图44B所示的显示设备1的结构类似。因此,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之间的空气间隔15被紧密地密封。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空气间隔15具有比大气压更高的压力。
更具体地,在将显示装置14和功能基板13粘接在一起的情况下(参照图8C),在比大气压更高的加压环境下进行粘接作业。因此,比大气压更高的压力下的空气被封入空气间隔15中。由于空气间隔15被紧密地密封,因此空气间隔15中的空气膨胀并产生朝向显示设备1的外部的压力。由此,功能基板13将在粘接后具有从背面侧向正面侧被施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功能基板13从正面侧被按压的情况下,来自空气间隔15的压力在按压力的反方向上起作用。即,产生阻尼效应。因此,功能基板13即使被按压时也不容易变形,由此不容易与显示面板141的显示面接触。即,可进一步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
图46示出在空气间隔15中的压力比大气压更高的显示设备1与空气间隔15中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的显示设备1之间对引起显示不均匀的按压力进行了比较的比较例。更具体地,在图46中,将空气间隔15为密封状态并且空气间隔15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压力的情况与空气间隔15为非密封状态并且空气间隔15具有与大气压力相同的压力的情况比较。要注意到,图46示出对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14)进行比较的比较例。如图46所示,空气间隔15中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显示设备1与空气间隔15中的压力等于大气压的显示设备1相比,引起显示不均匀的按压力更大。即,空气间隔15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显示设备1可由于阻尼效应防止功能基板13翘曲。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8,空气间隔15中的压力比大气压高,因此功能基板13不容易翘曲,可进一步抑制显示不均匀的发生。由于功能基板13不容易翘曲,因此可缩小功能基板13和显示面板141之间的距离。这有助于减小显示设备1的厚度。
要注意到,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除非文中明确表示并非如此。
要注意到,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由说明书限定,因此,落在权利要求书的边界和界限或该边界和界限的等效物内的所有的变更旨在被权利要求书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装置;
功能基板,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并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功能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具有空气间隔;
第一树脂,所述第一树脂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的相对表面的周缘部上,并用于保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以及
第二树脂,所述第二树脂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相互粘接,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或所述第二树脂具有多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或所述第二树脂设置在所述周缘部的一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或所述第二树脂沿所述周缘部的整个周界设置,并且所述空气间隔被紧密地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树脂是湿固化型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空气间隔具有比大气压更高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的肖氏OO硬度为10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设置在所述相对表面的周缘部的内侧,并且设置在距所述相对表面的外周边缘预定距离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功能基板隔着第一空气间隔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设置为距所述相对表面的外周边缘第二空气间隔,以及
所述第二树脂设置在所述第一树脂的外侧。
10.一种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显示装置的与功能基板相对的表面的周缘部或者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并粘接到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功能基板的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的表面的周缘部上,形成保持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树脂;
在形成所述第一树脂之后,将用于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相互粘接的第二树脂涂布在所述周缘部上;以及
将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粘接在一起,其中,在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功能基板之间具有空气间隔,其中,所述第一树脂的结构粘度比为4至8。
CN201710730957.5A 2016-08-31 2017-08-23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797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9653A JP6894589B2 (ja) 2016-08-31 2016-08-31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6-169653 2016-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7318A CN107797318A (zh) 2018-03-13
CN107797318B true CN107797318B (zh) 2021-09-10

Family

ID=61241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0957.5A Active CN107797318B (zh) 2016-08-31 2017-08-23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8697B2 (zh)
JP (1) JP6894589B2 (zh)
CN (1) CN1077973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1011B2 (ja) * 2018-04-27 2022-04-27 ダウ・東レ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9238829A1 (de) * 2018-06-15 2019-12-1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Lichtwellenleiter mit schutz vor kondenswasser für ein gerät zum generieren eines virtuellen bildes
EP3693163A1 (en) 2019-02-06 2020-08-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device
CN109884825A (zh) * 2019-02-19 2019-06-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设备、显示屏及其贴合方法
CN110379298B (zh) * 2019-07-19 2021-06-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结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889647B2 (en) 2020-08-19 2024-01-30 Apple Inc. Display panel bend reinforcement
US11800649B2 (en) * 2020-08-19 2023-10-24 Apple Inc. Mobile display encapsulation to improve robustness and water resistan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5675A (ja) * 1998-12-24 2000-07-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用基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
JP2005055641A (ja) * 2003-08-04 2005-03-0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8034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85457A (ja) * 2011-03-08 2012-09-27 Technology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Display Materials 光学素子
CN105319778A (zh) * 2014-06-10 2016-02-10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18114A (zh) * 2014-09-19 2016-06-29 希迪普公司 智能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81278U (zh) * 1979-06-12 1980-12-26
JP3150235B2 (ja) * 1993-07-08 2001-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0206894A (ja) * 1998-11-10 2000-07-28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US6933991B2 (en) * 1999-01-22 2005-08-23 White Electronic Designs Corp. Super bright low reflectan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6291036B1 (en) * 1999-05-03 2001-09-18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oration Vacuum IG window unit with spacers in seal
US6444281B1 (en) * 1999-10-13 2002-09-03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Vacuum IG window unit with spacer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edge seals
JP2002280169A (ja) * 2001-03-19 2002-09-27 Futaba Corp 有機el装置
JP2003215344A (ja) * 2001-03-29 2003-07-30 Seiko Epson Corp 偏光子、およびこの偏光子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US20030117708A1 (en) * 2001-12-21 2003-06-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aled enclosure for a wire-grid polarizer and subassembly for a display system
US7179512B2 (en) * 2002-05-14 2007-02-20 Fujitsu Limi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ame
JP2004117646A (ja) 2002-09-25 2004-04-15 Sharp Corp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022000B2 (en) * 2006-01-06 2011-09-20 Hitachi Displays Ltd.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4837471B2 (ja) * 2006-02-20 2011-12-14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66068B2 (ja) * 2008-12-11 2011-04-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18064B (zh) * 2010-11-16 2013-12-01 Au Optronics Corp 發光裝置
US9458052B2 (en) * 2011-02-22 2016-10-04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filler for vanadium-based frit materials and/or methods of making and/or using the same
KR20130006936A (ko) * 2011-06-27 2013-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L2748383T3 (pl) * 2011-08-26 2016-01-29 Saint Gobain Oszklenie izolacyjne z ciepłochronnym panelem izolacyjnym
US20130293072A1 (en) * 2011-10-27 2013-11-07 Antonio Sturniolo Tablet and electronic media cover protector and handling apparatus
US9566774B2 (en) * 2012-07-24 2017-02-14 Joled Inc.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panel
US20150253612A1 (en) * 2012-09-28 2015-09-1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6137830B2 (ja) * 2012-12-27 2017-05-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14194504A (ja) * 2013-03-29 2014-10-09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1509677A (zh) * 2013-09-06 2015-03-16 Wintek Corp 電子裝置
KR102307244B1 (ko) * 2014-12-02 2021-10-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4659269B (zh) * 2015-02-06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封装方法及oled封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5675A (ja) * 1998-12-24 2000-07-1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用基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素子
JP2005055641A (ja) * 2003-08-04 2005-03-0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8034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85457A (ja) * 2011-03-08 2012-09-27 Technology Research 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Display Materials 光学素子
CN105319778A (zh) * 2014-06-10 2016-02-10 Nlt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18114A (zh) * 2014-09-19 2016-06-29 希迪普公司 智能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7318A (zh) 2018-03-13
US20180059462A1 (en) 2018-03-01
JP2018036511A (ja) 2018-03-08
US10788697B2 (en) 2020-09-29
JP6894589B2 (ja)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7318B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593826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43819B1 (ko) 시일된 유리 조립체용 베젤 패키징 및 유리 조립체
US10303217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and rollable device
JP6292477B2 (ja) 表示装置
JP5134327B2 (ja) 表示装置
JP5012609B2 (ja) 表示装置
KR102379458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9752874B (zh) 面板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0725651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786412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KR101912056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7156027A (zh) 屏幕组装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电子设备
JP5430140B2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
JP6739565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6395397B2 (ja) 表示装置
JP201721958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70079397A (ko) 표시 장치
WO201617511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41055B (zh) 觸控螢幕結構
KR20200075008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차량 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143100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68768A (ja) 表示装置
WO2017038519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2303290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1918 Tianma Building, Liuxian Avenue, Beizhan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ianma Japan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