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9345B -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9345B
CN107789345B CN201610810505.3A CN201610810505A CN107789345B CN 107789345 B CN107789345 B CN 107789345B CN 201610810505 A CN201610810505 A CN 201610810505A CN 107789345 B CN107789345 B CN 107789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licin
cyclodextrin
solution
alpha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05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9345A (zh
Inventor
张继稳
冯静
钱蔚
郭桢
肖健
彭辉
郭涛
王乐冰
张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BY Heal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BY Heal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BY Heal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8105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9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9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9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9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9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1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 A61K31/25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sulfoxy acids or sulfur 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2Allium, e.g. garden onion, leek, garlic or chiv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以α‑环糊精水溶液,以及大蒜素或含有大蒜素的溶液为原料,通过分散、搅拌、超声、振摇等处理,使二者紧密结合并以晶体形式析出,从而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本发明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可阻止大蒜活性成分的挥发,提高稳定性,同时显著掩盖大蒜不良气味;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效率高、安全性好、可循环生产,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素是从大蒜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有机硫化合物,蒜精油是包含大蒜素等多组分物质,将大蒜提取纯化所得到的油状物即为大蒜精油。大蒜精油及大蒜素具有抑菌、杀菌、杀病毒的作用,并且能够降血脂、抗凝、预防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
大蒜精油及大蒜素具有易挥发、不稳定及对人体粘膜具有较强刺激等不足,口感也是影响药物顺应性的重要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大蒜药用、食用产品的广泛应用。所以采取一定的制剂手段和方法对其特有的刺激性不良气味进行掩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能够完全掩盖大蒜臭味的掩味方法较少。
专利US20040258815将柠檬汁加入新鲜大蒜后,微波加热除去异味,该方法结合有机酸和微波处理两种方法协同进行掩味这类大蒜的矫味、除臭方法常常源于生活经验;针对的是新鲜或少量的大蒜,不适合于工业生产用于矫味大蒜素或者大蒜精油。专利CN102266308以大蒜素/有机凹凸棒黏土复合物为囊心,与海藻酸钠复合,所得复合物采用复凝聚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囊实现了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化过程,避免了药物对胃的刺激。该技术较微囊化的工艺复杂、除去水分过程长,受热时会带走大蒜素等挥发性成分,载药量低,每日服用剂量大。方晓玲等人制备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实验证实大蒜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较大蒜精油本身显著提高,但包合效率低,β-环糊精和大蒜精油质量比为6:1,成本高,且不能完全掩盖大蒜的气味。专利CN103757066通过加入酶激活剂Fe2+酶,控制条件协同大蒜中的蒜氨酸酶进行酶解;经蒸汽加热蒸馏提取,冷凝器冷却,得油水混合液;油水混合液静置分层即得脱臭的大蒜提取物。这种方法改变了提取工艺,工艺更加复杂,提高了大蒜精油原料的成本,且该反应是可逆的,仍然有少量的臭味物质产生。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保留大蒜素活性的同时对其进行矫味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
(1)提供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为含有α-环糊精的水溶液;
(2)向所述的第一溶液中加入大蒜素或加入含有大蒜素的第二溶液,获得第三溶液,
其中,所述的第三溶液中大蒜素的浓度为1-20mg/mL,较佳地为2-10mg/mL,更佳地为4-6mg/mL;
(3)对所述第三溶液进行处理,从而析出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其中所述的处理选自下组:分散、振摇、搅拌、超声波处理、或其组合;和
(4)任选地对步骤(3)中析出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进行分离,从而获得分离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4)中,还包括干燥步骤。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的浓度为10-145mg/mL,更佳地为80-140mg/mL,更佳地为120-140mg/mL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溶液中还含有选自下组的环糊精:
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占全部环糊精总量的80-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二溶液包括大蒜浆汁、大蒜提取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蒜为新鲜大蒜。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蒜提取物包括大蒜醇提物、大蒜精油。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蒜提取物含有大蒜素、大蒜新素、蒜氨酸、烯丙基甲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烯丙基甲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第三溶液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质量比为(1-29):1,较佳地为(10-29):1,更佳地为(15-29):1。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为分散或搅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分散的速率为1000-12000rpm,更佳为6000-12000rpm,最佳为8000-10000rp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搅拌的速率为50-2000rpm,更佳为200-1500rpm,最佳为600-1000rpm。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的温度为0-60℃,较佳地为10-30℃,更加地为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的时间为0.1-60min,较佳地为0.5-30min,更佳地为1-10min。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3)中,包括步骤:
(i)对所述第三溶液进行处理,获得含析出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混合物,以及静置所述混合物,从而进一步析出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静置的温度为0-60℃,较佳地为10-30℃,更加地为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T,且T≥10min,较佳地T≥20min,更佳地T≥30min。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4)中,所述的分离包括离心、过滤、絮凝剂分层、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絮凝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铝、磷酸盐、铵盐、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包括干燥剂干燥、真空干燥、烘箱干燥、冷冻干燥、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干燥剂包括五氧化二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烘箱干燥的温度为25-85℃,较佳地25-65℃,更佳地25-45℃。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所述复合物为晶体,且所述复合物含有组分(a):大蒜素;组分(b)α-环糊精;和组分(c):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i)所述复合物为晶体,且宽度为0.1微米-50微米;长度为0.1微米-1厘米,较佳地宽度为5微米-10微米,长度为5-200微米;
(ii)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含量(w/w)≥4%;
(iii)所述复合物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2.2-4):1;
(iv)所述的复合物中水的含量(w/w)≤10%;
(v)所述的复合物中α-环糊精和大蒜素的总重量占复合物总重量的80-100%,较佳地为90-9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包括结合水、游离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还含有选自下组的环糊精:
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中α-环糊精占全部环糊精总量的80-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含有大蒜提取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室温下静置12h,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挥发量小于1%,较佳地小于0.5%,更佳地小于0.3%。
在另一优选例中,室温下静置4h,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挥发量小于0.00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没有大蒜气味。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物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实施例1中α-环糊精高低浓度与大蒜素分散后混悬液的形态。
图2显示了实施例4中β-环糊精与大蒜素分散后混悬液的形态。
图3显示了分散与搅拌获得晶体的形态。
图4显示了不同制备温度下,晶体的形态。
图5显示了不同干燥方式,晶体的载药量分析。
图6显示了环糊精矫味新鲜大蒜浆汁制备得到的晶体。
图7显示了环糊精矫味新鲜大蒜提取物制备得到的晶体。。
图8显示了晶体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
图9显示了晶体、α-环糊精的X-射线衍射分析。
图10显示了α-环糊精、大蒜素与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和矫味晶体的热重分析。
图11显示了大蒜素、α-环糊精、大蒜素与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和矫味晶体的同步辐射红外分析。
图12显示了室温下,大蒜素、物理混合物和矫味晶体(大蒜素含量相同)的挥发性分析。
图13显示了体内条件下(37℃),大蒜素、物理混合物和矫味晶体(大蒜素含量相同)大蒜素挥发性分析。
图14显示了大蒜素、物理混合物和矫味晶体分别在室温和37℃下大蒜素挥发性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首次意外地发现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以α-环糊精水溶液,以及大蒜素或含有大蒜素的溶液为原料,通过分散、搅拌、超声、振摇等处理,使二者紧密结合并以晶体形式析出,从而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本发明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可阻止大蒜活性成分的挥发,提高稳定性,同时显著掩盖大蒜不良气味;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效率高、安全性好、可循环生产,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利于工业化生产。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素或大蒜精油与环糊精形成的,能够对大蒜素或大蒜精油具有矫味作用的复合物。具体地,本发明以一定浓度的环糊精水溶液和大蒜素或大蒜精油接触后通过分散/搅拌/超声/振摇处理,大蒜活性成分分子短时间内快速紧密结合环糊精分子,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以晶体的形式存在,从而阻止不良气味物质的扩散挥发,达有效的掩味目的。本发明的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复合物晶体可阻止大蒜活性成分的挥发,提高稳定性,同时显著掩盖大蒜不良气味;本发明方法快速、简便、效率高、安全性好、可循环生产,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利于工业化生产。
术语
大蒜素
大蒜素是从大蒜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有机硫化合物,大蒜破碎后,组织中的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生成大蒜素(Allicin),其分子式为:C6H10S2O,分子量为162,结构式为:CH=CH2S(O)-SCH2CH=CH2。大蒜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消炎、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大蒜素为淡黄色油状液体,沸点80-85℃(0.2kPa),相对密度1.112(4℃),折光率1.561。溶于乙醇、氯仿或乙醚。水中溶解度2.5%(质量,10℃),其水溶液pH值为6.5,显弱酸性,静置时有油状沉淀物形成。对热碱不稳定,对酸稳定,具有强烈的大蒜臭,味辣。
Figure BDA0001111083470000061
大蒜素的结构式
大蒜精油
大蒜精油是多组分混合物,由大蒜素(C6H10OS2)、大蒜新素(C6H10O2S)及多种烯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组成:(CH2=CHCH2)2S、(CH2CHCH2)2S2、(CH2=CHCH2)2S3、(CH3)2S、(CH3CH2)2S2、(CH3)2S3、CH2=CHCH2SCH3、CH3CH2CH2S2CH3、CH2=CHCH2S3CH3,还含有柠檬醛(Citral)、牛龙牛儿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а-水芹烯(Phellan-drene)、丙醛、戊醛等。其中主要成分有6种,均属烯丙基硫醚类物质,为烯丙基甲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烯丙基甲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trisulfide)是大蒜精油具有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
将大蒜提取纯化所得到的油状物即为大蒜精油,其中主要成分均属烯丙基硫醚类物质,颜色为淡黄色或棕红色液体,浓烈的大蒜气味,易挥发,相对密度1.050-1.095(4℃),折光率1.550-1.580,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不溶于水、甘油、丙二醇等。大蒜精油在强酸、强氧化剂和紫外灯等条件下可引起变质。
环糊精
环糊精是由直链淀粉经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的总称,通常含有6~12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其中研究得较多并且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是含有6、7、8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分别称为α、β-和γ-环糊精。环糊精是迄今所发现的类似于酶的理想宿主分子,并且其本身就有酶模型的特性。
α-环糊精,又名阿尔法环糊精、环六糖、环状麦芽六糖,英文名称:Alpha-Cyclodextrin(α-CD),分子式:C36H60O30,分子量:973.00,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1111083470000071
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方法,优选的制备方法如本方面的第一方面所述。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的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方法包括步骤:
(i)提供一种均匀半透明溶液,所述溶液为环糊精的水溶液;
(ii)向所述的环糊精水溶液中加入大蒜素或大蒜精油,获得第一混合液,
并且,所述环糊精水溶液浓度为10-145mg/mL,较佳地100-145mg/mL,最佳的120-140mg/mL;
其中,大蒜素投料量为1-30mg/mL,较佳地2-10mg/mL,最佳地3-5mg/ml;
大蒜精油投料量为1-200mg/mL,较佳地10-100mg/mL,最佳地30-50mg/ml;
(iii)对所述第一混合液进行处理,在一定温度下,获得经处理后的第一混悬液,其中所述的处理选自下组:分散、振摇、搅拌、超声波处理、或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的预处理为分散、或搅拌;
(iv)上述步骤反应温度为0-60℃;
(v)任选地,当第一混合液经过(3)处理过程中,迅速析出的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复合物后得到第二混合液,从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分离获得复合物固体;
(vi)任选地对步骤(4)中析出的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复合物进行干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最佳地,环糊精为α-环糊精。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大蒜素或大蒜精油包括:新鲜大蒜浆汁、新鲜大蒜提取物、大蒜素、大蒜新素、蒜氨酸、烯丙基甲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烯丙基甲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以大蒜不良气味完全消失为标准,步骤(3)时间为5秒-1小时,更佳地为30秒-30分钟,最佳地为1分钟-10分钟;
其中,分散速率为1000-12000rpm,更佳为6000-12000rpm,最佳为8000-10000rpm;
其中,搅拌速率为50-2000rpm,更佳为200-1500rpm,最佳为600-1000rpm。
在另一优选例中,处理温度为0-80℃,较佳地5-70℃,最佳地为10-6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分离方法有:离心、过滤、絮凝剂分层、或其组合;
其中,絮凝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铝、磷酸盐、铵盐、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诉干燥方式为五氧化二磷干燥、真空干燥、烘箱干燥、冷冻干燥;
更佳地为烘箱干燥、真空干燥;最佳地为烘箱干燥;
其中,烘箱干燥温度为25-85℃,较佳地25-65℃,最佳地25-4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环糊精水溶液的浓度为1-145mg/mL,更佳地为80-140mg/mL,最佳地为120-140mg/mL;投入大蒜素浓度为1-20mg/mL,更佳地为2-10mg/mL,最佳地为4-6mg/mL;投入大蒜精油的浓度为1-200mg/mL,更佳地为10-100mg/mL,最佳地为30-50mg/mL。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所述复合物由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
在一优选例中,本发明的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复合物为结晶形态,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1)微粒形状为针状,其平均尺寸中,宽度为0.1微米-50微米;长度为1微米-1厘米,较佳地为宽度为5微米-10微米,长度为5-200微米;
(2)所述矫味复合物,以大蒜精油制备,含活性成分大蒜素≥4%;以大蒜素制备,含活性成分大蒜素≥4%;
(3)所述矫味复合物中,环糊精与大蒜素(活性成分)的摩尔比为1:(2.8-3.2),环糊精与大蒜精油(含大蒜素约5%)的质量比为(0.9-1.2):1;
(4)所述的矫味复合物可以含有不超过10%的结合水或游离水;
(5)所述的矫味复合物对大蒜素或大蒜精油所含挥发油具有固化、封装、保护作用;
(6)所述的矫味复合物中大蒜素挥发缓慢,更加稳定;
(7)所述的矫味复合物中大蒜不良气味减少或消失。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地制备矫味大蒜素或大蒜精油的复合物的方法。与传统的大蒜素或大蒜精油矫味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复合物晶体制备过程无苛刻条件,避免使用高毒性的有机溶剂,所用环糊精为食品级,对人体无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
2、所得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复合物是微米级针状晶体;
3、大蒜素与环糊精结合,固定在晶体内部,与传统封装相比,更难扩散挥发,有效的掩盖了大蒜素/大蒜精油的不良气味;
4、比现有技术矫味效率高、矫味效果明显。
5、矫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简便,通过简单的分散或搅拌即可实现,且反应迅速,产量高,工业化生产具有可行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7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用分散机进行分散(10000rpm,8min)。
实验结果:α-环糊精水溶液和大蒜素结合形成针状晶体(图1);α-环糊精浓度为70mg/mL,大蒜不良气味减少,产率为27.71%。
实施例2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用分散机分散(10000rpm,1min)。
实验结果:α-环糊精水溶液和大蒜素结合可形成针状晶体(图1);当α-环糊精浓度为140mg/mL时,大蒜气味完全消失,产率为35.41%。
实施例3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9mg/mL的β-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用分散机进行分散(10000rpm,8min)。
实验结果:无针状晶体,产生乳;无矫味效果。
实施例4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8mg/mL的β-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用分散机进行分散(10000rpm,8min)。
实验结果:无针状晶体,产生乳(图2);无矫味效果。
实施例5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8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用分散机进行分散(10000rpm,8min)。
实验结果:α-环糊精水溶液和大蒜素结合形成针状晶体。
实施例6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8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10000rpm,3min)制备晶体,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为α-环糊精水溶液浓度为80mg/mL时,有一定的掩味效果,产率为28.70%。
实施例7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10000rpm,3min)制备晶体,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证实,大蒜素气味几乎消失,α-环糊精水溶液优化浓度为140mg/mL,产率36.00%。
实施例8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20mg/mL,室温下,分散(10000rpm,3min)制备晶体,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评价大蒜素的气味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有一定的掩味效果,产率为58.51%。
实施例9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30mL,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10000rpm,3min)制备晶体,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实验证实,大蒜气味消失,大蒜素的优化浓度为5mg/mL,产率为40.34%。
实施例10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配制浓度为140mg/mLα-环糊精水溶液30mL置于50mL的烧杯中,在溶液中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3min)。倒置显微镜观察,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为能够得到掩味的大蒜素晶体;产生的晶体尺寸相对较小,宽约5μm,长约50μm(图3),产率为36.22%。
实施例11
环糊精矫味大蒜素
量筒量取30mL的浓度为140mg/mLα-环糊精水溶液置于50mL的烧杯中,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00rpm,2h),倒置显微镜观察,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为能够得到掩味的大蒜素晶体,搅拌方式较为温和,可形成尺寸较大的针状结晶,宽约10μm,长约100μm(图3),产率为26.00%。
实施例12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量取30mL的140mg/mLα-环糊精水溶液置于50mL的烧杯中,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后,在水浴条件下保持20℃。在分散机上分散(10000rpm,3min),分散后,显微镜观察,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表明:低温20℃下,形成的晶体短小,宽约3μm,长约10μm;大蒜气味几乎消失,具有掩味效果(图4),产率31.12%。
实施例13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量取30mL的140mg/mLα-环糊精水溶液置于50mL的烧杯中,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后,在水浴条件下保持40℃。在分散机上分散(10000rpm,3min),分散后,显微镜观察,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和的40℃下,晶体生长条件适合,可观察到尺寸较大的晶体,宽约10μm,长约100μm,矫味效果好(图4),产率为40.71%。
实施例14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量取30mL的140mg/mLα-环糊精水溶液置于50mL的烧杯中,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后,在水浴条件下保持60℃。在分散机上分散(10000rpm,3min),分散后,显微镜观察,离心(3500rpm,5min),五氧化二磷干燥。
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60℃下晶体细小,宽约5μm,长约50μm,有一定的掩味效果(图4),产率为29.00%。
实施例15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50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10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称量下层固体3.00g平铺于表面皿上,按照真空干燥,干燥15h后取出。
结果表明,真空干燥不能抽出结晶中的大蒜素,载药量为6.9%,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2.3:1。(图5)。
实施例16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50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10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称量下层固体3.00g平铺于表面皿上,冷冻干燥,干燥15h后取出。
结果表明,冻干的载药量为4%,,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4.0:1,可用于干燥晶体(图5)。
实施例17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50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10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称量下层固体3.00g平铺于表面皿上,五氧化二磷干燥,干燥15h。
结果表明,五氧化二磷干燥法能够有效的干燥晶体,载药量为5.1%,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3.1:1,无大蒜臭味(图5)。
实施例18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50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10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称量下层固体3.00g平铺于表面皿上,烘箱60℃干燥,干燥15h。
结果表明,烘箱60℃干燥载药量为5.1%,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3.1:1,无大蒜臭味(图5)。
实施例19
大蒜素-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50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10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称量下层固体3.00g平铺于表面皿上,烘箱40℃干燥,干燥15h。
结果表明,烘箱干燥40℃,载药量为5.8%,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2.7:1能够在保持大蒜素活性的同时干燥晶体(图5)。
实施例20
絮凝剂分层大蒜素-环糊精晶体混悬液
浓度为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混合分散后,得到含有晶体的白色混悬液,量取4mL于5mL的EP管中,分别称量28mg的絮凝剂(氯化铁、氯化铝、磷酸三钾),加入EP管(终浓度为7mg/mL),振摇混合均匀,静置12h。
氯化铁和氯化铝有分层现象;磷酸三钾的分层现象最明显,因此晶体混悬液可采用絮凝剂促进分层。
实施例21
环糊精化合物制备大蒜素-环糊精晶体
配制含α-环糊精122mg/mL和18mg/mLβ-环糊精的溶液30mL,再加入大蒜素,使大蒜素浓度为5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3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获得下层固体,干燥。
实验结果表明,α-环糊精和β-环糊精混合环糊精对大蒜素有较好的矫味效果。
实施例22
大蒜精油-环糊精晶体制备
配制140mg/mLα-环糊精的溶液30mL,加入大蒜精油,使大蒜精油浓度为40mg/mL,室温下,分散机分散(10000rpm,3min),离心(3500rpm,5min)。离心后,获得下层固体,烘箱40℃干燥。
实验结果表明,用大蒜精油制备得到的晶体与用大蒜素制备得到的晶体基本一致。大蒜精油的大蒜臭味消失,HPLC检测大蒜精油的矫味晶体中含有大蒜素为4.3%,大蒜精油按含大蒜素5%计算,环糊精与大蒜精油的复合物晶体中质量比为1.2:1,矫味效率高。
实施例23
大蒜浆汁-环糊精晶体制备
将购买来的新鲜大蒜清洗干净,去皮,吹干。称量新鲜大蒜20.0g,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形成蒜泥;加入50mL浓度为140mg/mL的α-环糊水精溶液在室温下,分散机进行分散(10000rpm,10min)放置2h,倒置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用大蒜浆汁制备得到的晶体与用大蒜素制备得到的晶体基本一致。大蒜臭味消失,形成宽5μm,长50μm的晶体(图6,椭圆内为晶体,框内为大蒜纤维)。
实施例24
大蒜提取物-环糊精晶体制备
称量50g新鲜大蒜,加入无水乙醇50mL,采用无水乙醇超声法提取大蒜活性成分(超声1h)。将获得的含有新鲜大蒜提取物滴加入100mL 140mg/mL的α-环糊精水溶液中,室温下,搅拌,随着无水乙醇的挥发,大蒜提取物与环糊精形成宽约10μm,长约50μm的矫味晶体,实现矫味目的(图7)。
实施例25
SEM测定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
冻干后的样品,根据SEM展示,可知晶体形状为针状,晶体的尺寸:宽度5-10μm,长度50-100μm,同时,可观察到干燥后的晶体出现了结块现象(图8)。
实施例26
X-衍射图谱确证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
将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大蒜素与α-环糊精质量比5:95)和晶体分别进行XRD扫描。
通过比较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大蒜素与α-环糊精质量比5:95)和晶体的XRD图可知,α-环糊精和物理混合物的峰位置一致,均与晶体不同;在晶体的1、2出峰位置,物理混合物和α-环糊精无吸收峰;晶体与α-环糊精出峰位置明显不同,则二者的内部空腔组成不同,这表明α-环糊精和大蒜素-环糊精晶体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晶体,α-环糊精与大蒜素在分散的条件下形成了新的晶体(图9)。
实施例27
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的熔点表明形成晶体
分别取少量大蒜素矫味晶体和α-环糊精细小粉末置于玻璃片上,铺开分散成薄层,在熔点测定仪上,缓慢升高温度,观察晶体棱角处初熔的时间;随着棱角的不断钝化,晶体小块逐渐完全溶解,记录初熔和完全溶解的时间。
大蒜素矫味晶体的熔程较短,为293-294℃,晶体的熔程越短,晶体的纯度越高,表明大蒜素矫味晶体的纯度高。α-环糊精的熔点为303℃左右,大蒜素矫味晶体的熔点由于含有5%左右的大蒜素,相对于α-环糊精的熔点较低(表1)。
表1大蒜素矫味晶体和α-环糊精的熔程和熔点(平行测定三次)
Figure BDA0001111083470000151
实施例28
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的熔点测定
将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大蒜素与α-环糊精质量比5:95)和晶体进行TGA分析(图10)。α-环糊精的质量由于水分的蒸发,在85℃开始降低,在99.1℃降低了5%左右(含水量),随后,质量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在300℃时α-环糊精迅速分解降低至15%;物理混合物由于大蒜素的挥发,在从30℃-85℃质量逐渐减少,85℃-108℃共降低了11%,包括大蒜素5%与水分6%,随后质量保持不变一段时间,在293.8℃处共减少12%后,质量迅速降低,293.8℃处物理混合物与晶体剩余质量一样,表明在该温度时所有大蒜素与水分均挥发完全;晶体在前99.1℃与α-环糊精的质量减少一致,为水分蒸发,在250-293.8℃质量降低了12%,包括水分与大蒜素,水分含量为6%左右,剩余部分约为6%,与晶体的载药量为5%左右一致。晶体中大蒜素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实施例29
傅里叶红外测定证实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
大蒜素、α-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大蒜素与α-环糊精按质量比5:95)和大蒜素-环糊精晶体放于无干扰物的氟化钡基片上,基片放置镜头下,在普通光显微镜下找到视野后,转换为红外显微成像镜头。设置扫描参数:红外显微镜光栏为10μm×10μm,光谱范围650cm-1-4000cm-1,分辨率4cm-1,扫描累加次数128次。
实验结果表明,框内可观察到大蒜素在晶体里的吸收,表明晶体含有大蒜素成分(图11)。
实施例30
高效液相色谱法证实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的挥发性低、实现矫味
通过自制小装置检测挥发出来臭味气体,用于评价大蒜素与环糊精晶体的掩味效果。自制评价装置原理:大蒜素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大蒜素可用其良溶剂吸收;通过测量良溶剂中不同时间吸收大蒜素的含量,判定大蒜素挥发出来的量,大蒜素挥发出来越少,掩味效果越好。
称量晶体5.00g、按照大蒜素与α-环糊精按质量比5:95的物理混合物及246mg大蒜素,分别放于表面皿中,再将表面皿放置于已经加入20mL良溶剂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250mL)。在室温下,于不同时间点(0.25、0.5、1、2、4、6、8、10、12h)取点(采用注射器长针头进行完全密封取点,在转移所取液体的空隙时,用另一只注射器堵住针头,保证密封),每次在不同位置取样200μL,并补充同体积的无水乙醇,共三次。采用HPLC检测样品中大蒜素的含量。
根据累计释放曲线可知:在室温下,晶体在前4h大蒜素的挥发量几乎为0,大蒜素挥发最多、最快的是物理混合物,大蒜素原料药的挥发量明显高于大蒜素晶体,这证实,在室温下大蒜素晶体能够有效的阻止大蒜素的挥发,从而达掩味目的。
根据释放速率曲线可知,在前2h,大蒜素和物理混合物有一个突释,而矫味晶体在前4h释放速率几乎为0,证实大蒜素很难从晶体中挥发(图12)。
实施例31
高效液相色谱法证实大蒜素/大蒜精油-环糊精矫味晶体的挥发性低,实现矫味
称量晶体5.00g、按照大蒜素与α-环糊精按质量比5:95的物理混合物及246mg大蒜素,分别放于表面皿中,再将表面皿放置于已经加入20mL良溶剂无水乙醇的密闭容器中(250mL)。37℃条件下,于不同时间点(0.25、0.5、1、2、4、6、8、10、12h)取点(采用注射器长针头进行完全密封取点,在转移所取液体的空隙时,用另一只注射器堵住针头,保证密封),每次在不同位置取样200μL,并补充同体积的无水乙醇,共三次。HPLC检测样品中大蒜素的含量(图13)。
根据累计释放曲线可知,晶体的释放最慢,前1h内释放量几乎为0,释放量最少;前6h物理混合物释放最快,后6h大蒜素原料药释放最快,12h内矫味晶体释放最慢。
根据释放速率可知,大蒜素、物理混合物、晶体在前2h均有一个突释,其中物理混合物的释放速率最快,大蒜素次之,晶体的释放速率最慢。
对比大蒜素、物理混合物、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累计释放和释放速率证实,大蒜素在三者中的挥发受温度影响较大;其中对物理混合物的影响最大,大蒜素原料药次之,对晶体的影响最小(图14)。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制备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提供第一溶液,所述第一溶液为含有α-环糊精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占全部环糊精总量的80-100%,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的浓度为80-145mg/mL;
(2)向所述的第一溶液中加入大蒜素或加入含有大蒜素的第二溶液,获得第三溶液,
其中,所述的第二溶液为大蒜精油,所述的第三溶液中大蒜素的浓度为2-10mg/mL;
(3)对所述第三溶液进行处理,从而析出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其中所述的处理为分散,且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10min;其中所述分散的速率为6000-12000rpm;和
(4)对步骤(3)中析出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进行分离和任选地干燥,从而获得分离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
其中,所述分离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为针状晶体,且宽度为0.1微米-50微米,长度为0.1微米-1厘米;
所述分离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2.2-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的浓度为80-140m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液中还含有选自下组的环糊精:
β-环糊精、γ-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占全部环糊精总量的1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液中α-环糊精的浓度为120-140mg/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溶液中大蒜素的浓度为4-6mg/m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蒜精油含有大蒜素和大蒜新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溶液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质量比为(1-29):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溶液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质量比为(10-29):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溶液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质量比为(15-29):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的速率为8000-10000rp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包括步骤:
(i)对所述第三溶液进行处理,获得含析出的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处理是分散,且所述处理的时间为10min;其中所述分散的速率为10000rp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分离包括离心、过滤、絮凝剂分层、或其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包括:氯化铁、氯化铝、磷酸盐、铵盐、或其组合。
15.一种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为晶体,且所述复合物含有组分(a):大蒜素;组分(b)α-环糊精;和组分(c):水,
其中所述复合物为针状晶体,且宽度为0.1微米-50微米;长度为0.1微米-1厘米;所述复合物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2.2-4):1;所述的复合物中α-环糊精和大蒜素的总重量占复合物总重量的80-100%;
并且所述的复合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物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i)所述复合物的宽度为5微米-10微米,长度为5-200微米;
(ii)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含量(w/w)≥4%;
(iii)所述复合物中α-环糊精与大蒜素的摩尔比为4:1;
(iv)所述的复合物中水的含量(w/w)≤10%;
(v)所述的复合物中α-环糊精和大蒜素的总重量占复合物总重量的100%。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室温下静置12h,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挥发量小于1%。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室温下静置12h,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挥发量小于0.5%。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室温下静置12h,所述复合物中大蒜素的挥发量小于0.3%。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物没有大蒜气味。
CN201610810505.3A 2016-09-07 2016-09-07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789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505.3A CN107789345B (zh) 2016-09-07 2016-09-07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0505.3A CN107789345B (zh) 2016-09-07 2016-09-07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9345A CN107789345A (zh) 2018-03-13
CN107789345B true CN107789345B (zh) 2022-06-28

Family

ID=6153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0505.3A Active CN107789345B (zh) 2016-09-07 2016-09-07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9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0588A (zh) * 2020-08-24 2020-11-03 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体吸附和沉淀耦合制备大蒜素微胶囊的方法
CN114947109A (zh) * 2021-12-14 2022-08-30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辛烯基琥珀酸环糊精酯–大蒜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17551222A (zh) * 2022-08-04 2024-02-13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大蒜素-环糊精包合物共晶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918906A (zh) * 2023-07-21 2023-10-24 山东齐鲁中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性大蒜素、生产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1987A (en) * 1978-12-12 1981-05-20 Chinoin Gyogyszer Es Vegyeszet Cyclodextrin complex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US5741932A (en) * 1995-01-13 1998-04-21 Consortium Fu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ajoene
CN1456150A (zh) * 2003-06-04 2003-11-19 王景成 大蒜素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CN1565430A (zh) * 2003-06-22 2005-01-19 毛友昌 大蒜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56930A (zh) * 2006-10-07 2008-04-09 朱永亮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大蒜爱健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446A (zh) * 2009-02-26 2009-07-22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大蒜油环糊精或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86497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李宏生 大蒜素软胶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1987A (en) * 1978-12-12 1981-05-20 Chinoin Gyogyszer Es Vegyeszet Cyclodextrin complex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US5741932A (en) * 1995-01-13 1998-04-21 Consortium Fu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ajoene
CN1456150A (zh) * 2003-06-04 2003-11-19 王景成 大蒜素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CN1565430A (zh) * 2003-06-22 2005-01-19 毛友昌 大蒜素环糊精包合物、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156930A (zh) * 2006-10-07 2008-04-09 朱永亮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大蒜爱健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85446A (zh) * 2009-02-26 2009-07-22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大蒜油环糊精或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86497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李宏生 大蒜素软胶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9345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9345B (zh) 矫味大蒜素-环糊精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4070A (zh) 一种白刺花色苷粗提物及其微胶囊
WO2008031285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docetaxel-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 and its preparing process
RU2322091C1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ых веществ и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анодисперсии ее
Zhao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starch as microencapsulated wall material
CN1879656A (zh) 固体水溶性蜂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8393B (zh) 一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剂
CN106632718B (zh) 白及多糖的制备方法
Dobrucka et al. Biologically synthesized of Au/Pt/ZnO nanoparticles using Arctium lappa extract and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leukemia
CN107802842B (zh) 大蒜素矫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70052B (zh) 丁香酚阿斯匹林酯药用化合物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
Sun et al. Synthesis, applications and biosafety evaluation of carbon dots derived from herbal medicine
Pande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hytosomes of pomegrane peels
Lee et al. Physicochemical and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K orean nanopowdered white ginseng
Doronio et al. Nanoencapsulation of Anthocyanin Extract from Fermented Black Garlic (FBG) Based on Biocompatible Polymeric Materials.
RU2281957C1 (ru) Водорастворимый натрий-, кальций-, железополигалактуронат, стимулирующий процесс кроветворения
JP2013194031A (ja) 骨形成促進剤
JP2006111534A (ja) クルクミン水溶液の製造方法
KR102224224B1 (ko) 식용 가능한 시트형 물품
WO2007006443A1 (en) 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KR101384410B1 (ko) 매실나무 추출물의 조성물 제조에서의 응용
CN1292770C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药物及其制法
KR20110064067A (ko) 키토산을 이용한 병풀의 면역 증진 성분의 식용 나노입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 나노입자를 함유한 식품, 음료 또는 의약품
Tiwari et al.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phytophospholipid nanovesicular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JP2004083484A (ja) 皮膚外用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