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8617A -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8617A
CN107758617A CN201610698707.3A CN201610698707A CN107758617A CN 107758617 A CN107758617 A CN 107758617A CN 201610698707 A CN201610698707 A CN 201610698707A CN 107758617 A CN107758617 A CN 107758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ydrogen
tower
biogas
m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87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58617B (zh
Inventor
钟雨明
刘开莉
钟娅玲
蔡跃明
陈运
牟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TIANC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TIAN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TIANC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TIAN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987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58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58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8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58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8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3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 C01B3/34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 C01B3/48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followed by reaction of water vapour with carbon mon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7/0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C01B17/02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 C01B17/04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 C01B17/05Preparation of sulfur; Purification from gaseous sulfur compounds including gaseous sulfides by wet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3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 C01B3/34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 C01B3/38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using catalysts
    • C01B3/382Multi-step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83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CO-shift step, i.e. a water gas shift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purification step for the hydrogen or the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2Purification by adsorption on solids
    • C01B2203/043Regenerative adsorption process in two or more beds, one for adsorption, the other for regen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purification step for the hydrogen or the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65Composition of the impurity
    • C01B2203/0475Composition of the impurity the impurity being carbon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Feeding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05Composition of the feed
    • C01B2203/1211Organic compounds or organic mixtures used in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35Hydrocarbons
    • C01B2203/1241Natural gas or metha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Feeding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58Pre-treatment of the fe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包括预净化、浓缩、制氢、提氢四大工序。沼气经过预净化脱硫后加压进入变压吸附浓缩单元,甲烷被浓缩;加压预热后再通过精脱硫塔进一步脱硫;精脱硫后的中间气与工艺蒸汽进一步预热后进入转化炉,甲烷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CO2和H2。转化气余热可副产蒸汽外输。经过多级热量回收,中温变换将CO变换为CO2,以获得更多的氢气,提高氢的收率。变换后的气体经过多级热量回收冷却后进入变压吸附提氢工序得到纯氢,同时可副产蒸汽、硫磺等产品。本发明的浓缩工序对甲烷进行浓缩,其甲烷的单程收率可达95%以上,剩余有效组分通过尾气的回收利用为装置提供热能,这样甲烷的总利用率几乎接近100%,达到全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氢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背景技术
氢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加工、浮法玻璃、精细有机合成、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氢也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必须由一种初级能源如太阳能、煤炭等来制取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氢极易与氧结合。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天然的还原剂使用于防止出现氧化的生产中。在玻璃制造的高温加工过程及电子微芯片的制造中,在氮气保护气中加入氢以去除残余的氧。在石化工业中,需加氢通过去硫和氢化裂解来提炼原油。氢的另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对人造黄油、食用油、洗发精、润滑剂、家庭清洁剂及其它产品中的脂肪氢化。由于氢的高燃料性,航天工业使用液氢作为燃料。氢还可用作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盐酸的原料,冶金用还原剂,石油炼制中加氢脱硫剂等。
氢能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多样、可储存、可再生等诸多优点,它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理想的新世纪无污染的绿色能源。目前,工业氢气主要来源有水电解制氢和化石原料(包含化石原料下游产品)制氢两大途径,因为水电解制氢的电耗很高,是以能源换取原料的工艺,并且电本生也是二次能源,所以其规模和应用领域受到很大限制。化石原料制氢是以原料生产原料,符合原料和能源利用规律,并且其规模范围很大,制氢成本不高,所以它仍然是目前大规模获取氢气的主要方法。但其为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且制氢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沼气类生物质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环境友好的特点,而且可实现净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开发利用沼气类生物质制氢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烧的混合气体。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氢和硫化氢等,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沼气除直接燃烧用于炊事、烘干农副产品、供暖、照明和气焊等外,还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以及生产甲醇、福尔马林、四氯化碳等化工原料。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由于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气中的CO2,因此沼气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对减轻温室效应和增加生态的良性循环有利,而且可替代部分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世界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沼气属于二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沼气得到高值利用的同时,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问题,制得的氢气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新世纪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其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包括预净化、浓缩、制氢、提氢等四大工序:
(1)预净化
来自气柜或气囊的原料气通过罗茨风机增压至30~50kpag后进入湿法和干法脱硫槽进行脱硫。脱硫净化气H2S≤25ppm。
(2)浓缩
该工序主要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对原料气进行浓缩。预净化后的沼气经压缩机增压至0.6Mpag左右后进入气水分离器除去游离水和油,再进入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产品气CO2≤3%(V%)送出界区。在此工序下,沼气里的有效成分甲烷被浓缩,CO2等杂质气体被吸附后通过真空泵抽出排空。
(3)制氢
此工序包含精脱硫、蒸汽转化、中温变换等步骤。
A 精脱硫
浓缩后的沼气压力控制为2.0 ~2.5MPag,送至转化炉对流段预热至360℃~380℃,再通过精脱硫塔,将沼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0.2ppm以下,以满足蒸汽转化催化剂对硫的要求。
B 蒸汽转化
精脱硫后的中间气与工艺蒸汽按一定比例进入转化炉混合气预热盘管,进一步预热到600℃,进入转化管,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中,甲烷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和H2。转化气出转化炉的温度约800℃,残余甲烷含量约4.5%,进入废热锅炉产生1.9MPag的饱和蒸汽。
C 中温变换
由转化工序废热锅炉来的转化气,经过多级热量回收,温度降到~360℃,直接进入变换炉,转化气中的CO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H2和CO2为主的变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反应热,使气体温度升高至~430℃,CO含量降低到~3%。变换后的气体经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等回收热量,并逐级除去水分后再经变换气冷却器降至常温,工艺气体压力约为1.6MPag,进一步分水后送入下一个工段。此时大部分的CO和蒸汽转化为CO2和H2。
在变换气冷却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或增加污水处理场负担。工艺冷凝液经汽提塔汽提后直接进入除氧器,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脱盐水用量,可以减小脱盐水耗量30-40%。
(4)提氢
制得的转化气,氢含量只有约70%,CO2含量约28%;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以上的纯氢。提氢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多个吸附塔在执行程序的安排上相互错开,构成一个闭路循环,以保证原料连续输入和产品不断输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净化工序的湿法脱硫单元,原料气进入湿法脱硫塔下部,自下而上在填料表面与自上而下的脱硫贫液接触。以弱碱Na2CO3作为吸收剂,加入新型脱硫催化剂,吸收沼气中的95%及以上的硫化氢及少量CO2等酸性物质。吸收了各种还原性气体的脱硫溶液通过喷射吸入空气,溶液氧化后得到再生,并析出硫泡沫,分离泡沫后的清亮脱硫溶液可以循环使用。粗脱硫后的沼气H2S:≤300ppm。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净化工序的湿法脱硫单元,其主要设备包括湿法脱硫塔,气液分离器,富液槽,富液泵,贫液槽,贫液泵,再生槽,碱液槽,硫泡沫槽,沉降槽,硫泡沫泵,熔硫釜等设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净化工序的干法脱硫单元,为保证脱硫效果及保护后续吸附剂,经过粗脱硫后的沼气使用氧化铁干法脱硫进一步脱硫;干法脱硫单元由2~3个干法脱硫塔组成,其中1~2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另1个塔处于备用状态。气体从下部进入脱硫塔,经过脱硫塔内填料层,把H2S吸附或吸收反应成硫化物或多硫化物后,余留在填料层中,净化后气体从脱硫塔顶部排出。脱硫净化后的气体H2S:≤25ppm。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净化工序的干法脱硫单元,吸附剂为氧化铁,此单元为一次性吸附,不可再生。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浓缩工序的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吸附塔、真空缓冲罐、真空泵、浓缩气缓冲罐等设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浓缩工序中的变压吸附工艺,是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1个真空缓冲罐、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及浓缩气缓冲罐组成;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到达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产品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均压降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有效气体;均压降是顺着吸附方向降压,易吸附组分被排放出来,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最后用抽真空的方式使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用均压降的气体对再生后的吸附塔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再经产品气终充至吸附压力后,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浓缩工序的真空泵,其真空度为-0.08MPa。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浓缩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进行浓缩,其甲烷的单程收率可达95%以上。另外PSA解吸尾气中还含有部分甲烷,通过尾气的回收利用为装置提供热能,这样甲烷的总利用率几乎接近100%,达到全回收。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氢工序的主要设备包括精脱硫塔、转化炉、中变炉、
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变换气冷却器、汽提塔、除氧器等设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氢工序里的精脱硫塔为2~3个,装填的是氧化锰及氧化锌脱硫剂;该脱硫剂为一次性吸附,不可再生;其中1~2个处于吸附状态,另外1个处于备用状态。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氢工序里甲烷转化所需热量是由底部或顶部烧嘴燃烧燃料混合气提供;燃料天然气和变压吸附装置来的尾气(即PSA解吸尾气)一并进入烧嘴燃烧,向转化炉提供热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PSA解吸尾气是由提氢工序产生的尾气,低热值(约2100-3000kcal/h)、低压(0.03Mpa)。本发明采用特制的双套式燃烧火嘴,以确保正常燃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氢工序采用一段变压吸附工艺,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组成;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主要包含吸附、均压降、冲洗、逆放、均压升、终充等步骤;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到达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产品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均压降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有效气体;均压降是顺着吸附方向降压,易吸附组分被排放出来,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最后通过冲洗的方式使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用均压降的气体对再生后的吸附塔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再经产品气终充至吸附压力后,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氢工序采用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其中一段变压吸附为浓缩,二段变压吸附为提纯;一段变压吸附是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及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组成,通过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再生;二段变压吸附是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及组成,通过冲洗的方式再生。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氢工序的一段变压吸附浓缩步骤,其真空泵的真空度为-0.08MPa。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吸附剂是一个或多个复合装填床层的吸附材料。所述吸附塔内装填料是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技术路线,通过变压吸附法浓缩沼气后,采用烃类蒸汽转化以及变压吸附法提氢等技术的耦合,以成本低廉的沼气类生物质制取氢气,分级利用热能,且回收了变压吸附解吸气中有效的组分,又大大降低了装置的能耗,实现了沼气的高值利用的同时,制得纯度99.9%以上的纯氢;同时可副产蒸汽、硫磺等产品;解决了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其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创新性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技术路线成本消耗和装置运行能耗更加低廉,为大规模沼气制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本发明中制取1Nm3的纯氢消耗0.9Nm3的沼气,沼气的成本约为0.5元/NM3;工业制氢方法最常用的天然气制氢,1Nm3的纯氢消耗0.49Nm3的天然气,而天然气的成本约为2.0~5.0元/NM3;其余的甲醇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等等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式,成本和消耗比天然气制氢还要昂贵;由此可见,沼气制氢是一种非常低廉的制氢方式。并且沼气来源广泛,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其制备成本低廉,因此大大降低了氢气的制备成本,同时还节约了日益枯竭的石化能源。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创新性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技术路线使装置更稳定可靠,并且更有效地保护环境。本发明采用预净化工序能有效去除有机硫、H2S等物,并再进一步使用精脱硫步骤将其尽可能去除,达到0.2ppm以下。这类杂质会使后端工序的催化剂失去活性,催化性能严重下降。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为降低投资及兼顾原料气中杂质含量亦非常低的情况,保证装置长周期连续运行;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创新性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技术路线能获得更高的氢气总产量及氢气收率。本发明在低压下先对转化气中的CO进行水蒸汽变换后再提氢,减少原料气加工量,提高氢气总产量及PSA氢气收率,即降低了压缩机投资,也减少了动力运行费用;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创新性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技术路线能获得极高的甲烷利用率。本发明的浓缩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进行浓缩,其甲烷的单程收率可达95%以上。另外PSA解吸尾气中还含有部分甲烷,通过尾气的回收利用为装置提供热能,这样甲烷的总利用率几乎接近100%,达到全回收。
(6)本发明回收工艺冷凝水,减少装置脱盐水用量。在变换气冷却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或增加污水处理场负担。本发明将工艺冷凝液经汽提塔汽提后直接进入除氧器,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了脱盐水用量。可以减小脱盐水耗量30-40%。
(7)本发明脱硫工序采用湿法脱硫,可将副产硫磺,脱硫成本低。有效净化及脱除硫化氢后,一方面对变压吸附制氢的吸附剂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另一方面提氢的尾气中硫含量低,保护了环境。
(8)本发明利用转化炉烟道气高温位余热预热原料气,利用烟道气和转化气的高温位余热发生中压蒸汽。所产蒸汽一部分作为工艺用汽,多余部分外输至蒸汽管网,副产的蒸汽也能带来不小的经济价值。
(9)本发明中采用特制的双套式燃烧火嘴,以确保混合气正常燃烧。即可以直接燃烧高热值的天然气,也可以直接燃烧低压(0.03Mpa)低热值的PSA的解析气,也可以同时燃烧高热值的气体和低压低热值的PSA的解析气。其最大的优点是低压(0.03Mpa)低热值的PSA的解析气不需加压,即可燃烧,降低了装置投资和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预净化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浓缩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氢工序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流程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预净化
来自气柜的沼气,硫含量约800ppm,通过罗茨风机增压至30kpag后进入湿法脱硫塔下部,自下而上在填料表面与自上而下的脱硫贫液接触。吸收了各种还原性气体的脱硫溶液通过喷射吸入空气,溶液氧化后得到再生,并析出硫泡沫,分离泡沫后的清亮脱硫溶液可以循环使用。硫泡沫进一步进过熔硫釜制得硫磺。粗脱硫后的沼气H2S:≤300ppm。为保证脱硫效果及保护后续吸附剂,经过粗脱硫后的沼气使用氧化铁干法脱硫进一步脱硫;干法脱硫单元由2个干法脱硫塔组成,其中1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另1个塔处于备用状态。气体从下部进入脱硫塔,经过脱硫塔内填料层,把H2S吸附或吸收反应成硫化物或多硫化物后,余留在填料层中,净化后气体从脱硫塔顶部排出。脱硫净化后的气体H2S:≤25ppm。
2)浓缩
预净化后的沼气经压缩机增压至0.6Mpag后进入气水分离器除去游离水和油,再进入处于吸附状态的吸附塔,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出塔产品气CO2≤3%(V%)送出界区。该浓缩工序由6个吸附塔、1个真空缓冲罐、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及1个浓缩气缓冲罐组成;其中2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沼气里的有效成分甲烷被浓缩,CO2等杂质气体被吸附后通过真空泵抽出排空。
3)制氢
浓缩气通过压缩机加压至2.5MPag,经转化炉对流段预热至360℃后,再通过精脱硫塔,将沼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0.2ppm以下。精脱硫后的中间气与工艺蒸汽按1:3.5比例通过转化炉混合气预热盘管进一步预热到600℃后进入转化炉,甲烷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和H2。转化气出转化炉的温度810℃,进入废热锅炉产生1.9MPag的饱和蒸汽。经过多级热量回收,转化气温度降到350℃,CO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H2和CO2为主的变换气。变换后的气体经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等回收热量,再经变换气冷却器降至常温。
4)提氢
制得的转化气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以上的纯氢。采用一段变压吸附工艺,由8个的吸附塔组成;其中2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主要包含吸附、均压降、冲洗、逆放、均压升、终充等步骤;当被吸附杂质的浓度前沿到达床层出口时,关闭吸附塔的原料气阀和产品气阀,使其停止吸附,通过均压降回收床层死空间的有效气体;均压降是顺着吸附方向降压,易吸附组分被排放出来,吸附剂得到初步再生,最后通过冲洗的方式使吸附剂得到完全再生。用均压降的气体对再生后的吸附塔逆向升压至接近吸附压力,再经产品气终充至吸附压力后,吸附床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吸附循环过程。
该实施例采用了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的预净化工序,有效净化及脱除硫化氢后,一方面对变压吸附制氢的吸附剂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另一方面提氢的尾气中硫含量低,保护了环境;并且可将副产硫磺,脱硫成本低。适用于原料沼气硫含量高于300ppm的情况。该实施例提氢工序采用的是一段变压吸附工艺,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以上的纯氢。对氢气纯度和收率要求不高的情况,此种方法投资更省,尤其适合小规模的沼气制氢装置。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预净化
来自气囊的沼气,硫含量约200ppm,通过罗茨风机增压至50kpag后进入干法脱硫单元用氧化铁干法脱硫;其由3个干法脱硫塔组成,其中2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另1个塔处于备用状态。气体从下部进入脱硫塔,经过脱硫塔内填料层,把H2S吸附或吸收反应成硫化物或多硫化物后,余留在填料层中,净化后气体从脱硫塔顶部排出。脱硫净化后的气体H2S:≤25ppm。
2)浓缩
预净化后的沼气经压缩机增压至0.4Mpag后进入变压吸附浓缩工序,该工序由4个吸附塔、1个真空缓冲罐、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及1个浓缩气缓冲罐组成;其中1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沼气里的有效成分甲烷被浓缩,CO2等杂质气体被吸附后通过真空泵抽出排空。
3)制氢
浓缩气通过压缩机加压至2.1MPag,经转化炉对流段预热至350℃后,再通过精脱硫塔,将沼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0.2ppm以下。精脱硫后的中间气与工艺蒸汽按1:3.2比例通过转化炉混合气预热盘管进一步预热到580℃后进入转化炉,甲烷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和H2。转化气出转化炉的温度800℃,进入废热锅炉产生1.2MPag的饱和蒸汽。经过多级热量回收,转化气温度降到340℃,CO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H2和CO2为主的变换气。变换后的气体经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等回收热量,再经变换气冷却器降至常温。
4)提氢
制得的转化气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9%以上的高纯氢。采用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其中一段变压吸附为氢气浓缩,二段变压吸附为氢气提纯;一段变压吸附是由6的吸附塔及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组成,通过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再生,真空度为-0.08MPa;其中2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二段变压吸附是由6的吸附塔组成,通过冲洗的方式再生;其中2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
该实施例采用了干法脱硫的预净化工序,有效净化及脱除硫化氢,对吸附剂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也保证了装置长周期的可靠运行。适用于原料沼气硫含量低于300ppm的情况。该实施例提氢工序采用的是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其中一段变压吸附为氢气浓缩,二段变压吸附为氢气提纯;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9%以上的纯氢。此种方法更适合于对氢气纯度和收率要求高的情况,尤其适合大规模的沼气制氢装置。
显而易见的,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或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净化、浓缩、制氢、提氢等四大工序:
(1) 预净化
来自气柜或气囊的原料气通过罗茨风机增压至30~50kpag后进入预净化工序进行脱硫,此工序包含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2) 浓缩
该工序主要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对原料气进行浓缩;沼气增压至0.6Mpag左右后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在此工序下,沼气里的有效成分甲烷被浓缩,CO2等杂质气体被吸附后通过真空泵抽出排空;
(3)制氢
此工序包含精脱硫、蒸汽转化、中温变换等步骤;浓缩后的沼气加压预热后通过精脱硫塔,将沼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0.2ppm以下;精脱硫后的中间气与工艺蒸汽按一定比例进入转化炉混合气预热盘管,进一步预热到600℃,再进入转化管,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中,甲烷与水蒸汽反应生成CO和H2;转化气出转化炉的温度约800℃,经过多级热量回收后温度降到~360℃,直接进入变换炉,转化气中的CO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H2和CO2为主的变换气;
(4)提氢
制得的转化气,氢含量只有约70%,CO2含量约28%;经过提氢工序后获得纯度为99.9%以上的纯氢,提氢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净化工序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步骤;所述的湿法脱硫单元是以弱碱Na2CO3作为吸收剂并加入新型脱硫催化剂;吸收了各种还原性气体的脱硫溶液通过喷射吸入空气,溶液氧化后得到再生,并析出硫泡沫,分离泡沫后的清亮脱硫溶液可以循环使用;粗脱硫后的沼气H2S:≤300ppm;湿法脱硫单元,其主要设备包括湿法脱硫塔,气液分离器,富液槽,富液泵,贫液槽,贫液泵,再生槽,碱液槽,硫泡沫槽,沉降槽,硫泡沫泵,熔硫釜等设备;湿法脱硫单元,可副产硫磺,加工并出售;所述的干法脱硫单元,由2~3个干法脱硫塔组成,其中1~2个塔处于吸附状态,另1个塔处于备用状态;脱硫净化后的气体H2S:≤25ppm;吸附剂为氧化铁,此单元为一次性吸附,不可再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工序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吸附塔、真空缓冲罐、真空泵、浓缩气缓冲罐等设备;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其中包含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真空泵的真空度为-0.08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工序,其特征在于,在精脱硫步骤中,浓缩后的沼气压力通过压缩机加压至2.0 ~2.5MPag,送至转化炉对流段预热至360℃~380℃,再通过精脱硫塔,将沼气中的有机硫、H2S脱至0.2ppm以下,以满足蒸汽转化催化剂对硫的要求;制氢工序的主要设备包括精脱硫塔、转化炉、中变炉、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变换气冷却器、汽提塔、除氧器等设备;所述的精脱硫塔为2~3个,装填的是氧化锰及氧化锌脱硫剂;该脱硫剂为一次性吸附,不可再生;其中1~2个处于吸附状态,另外1个处于备用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工序,其甲烷转化所需热量是由底部或顶部烧嘴燃烧燃料混合气提供;燃料天然气和变压吸附装置来的尾气(即PSA解吸尾气)一并进入烧嘴燃烧,向转化炉提供热量;所述的PSA解吸尾气是由提氢工序产生的尾气,低热值(约2100-3000kcal/h)、低压(0.03Mpa);所述的燃料混合气烧嘴采用特制的双套式燃烧火嘴,以确保正常燃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工序,其特征在于,转化气出转化炉的温度约800℃,进入废热锅炉产生1.9MPag的饱和蒸汽,副产的蒸汽可外输;转化气经过多级热量回收,温度降到~360℃,直接进入变换炉,转化气中的CO在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以H2和CO2为主的变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反应热,使气体温度升高至~430℃,CO含量降低到~3%;变换后的气体经给水预热器,脱盐水预热器等回收热量,并逐级除去水分后再经变换气冷却器降至常温,工艺气体压力约为1.6MPag;变换气冷却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直接排放,将会污染环境或增加污水处理场负担;工艺冷凝液经汽提塔汽提后直接进入除氧器,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氢工序,其特征在于,采用一段变压吸附工艺,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组成;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通过冲洗的方式使吸附剂再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氢工序,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段变压吸附工艺,其中一段变压吸附为浓缩,二段变压吸附为提纯;一段变压吸附是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及1个及以上的真空泵组成,通过抽真空的方式进行再生;二段变压吸附是由2个及以上的吸附塔及组成,通过冲洗的方式再生;其中1~N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其余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吸附塔交替循环操作,保证气体连续进入;其真空泵的真空度为-0.08MPa。
9.如权利要求1、7、8所述的吸附剂是一个或多个复合装填床层的吸附材料;所述吸附塔内装填料是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脱硫剂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浓缩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进行甲烷浓缩,其甲烷的单程收率可达95%以上;如权利要求1、7、8所述的提氢工序采用变压吸附工艺进行氢气提纯,其PSA解吸尾气一并进入烧嘴燃烧,PSA解吸尾气中还含有部分甲烷,通过尾气的回收利用为装置提供热能,这样甲烷的总利用率几乎接近100%,达到全回收。
CN201610698707.3A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Active CN107758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8707.3A CN107758617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98707.3A CN107758617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8617A true CN107758617A (zh) 2018-03-06
CN107758617B CN107758617B (zh) 2020-10-23

Family

ID=6126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98707.3A Active CN107758617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58617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0597A (zh) * 2017-04-19 2017-08-04 江苏索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变压吸附法从富氢气中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07777663A (zh) * 2016-08-29 2018-03-09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烃制氢和甲醇制氢的耦合方法
CN108536205A (zh) * 2018-06-19 2018-09-14 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然气重整制氢系统中的故障自动解除装置
CN109650335A (zh) * 2019-01-21 2019-04-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变压吸附纯化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
CN110589767A (zh) * 2019-10-08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化制合成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CN110615403A (zh) * 2019-09-30 2019-12-27 盛卫东 一种从生物质燃气中制备满足车用氢标准的氢气的方法
CN113794227A (zh) * 2021-08-13 2021-12-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碳循环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13998672A (zh) * 2021-11-03 2022-02-01 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湿垃圾制氢装置及方法
CN114906807A (zh) * 2022-06-08 2022-08-16 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气生产系统及方法
FR3122839A1 (fr) * 2021-05-12 2022-11-18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gaz de synthèse présentant un moyen de limiter les émissions de CO2 par récupération de chaleur
CN115477280A (zh) * 2022-10-12 2022-12-16 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制氢系统
WO2023016548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利用沼气制取氢气的方法
CN116924331A (zh) * 2023-07-17 2023-10-24 上海汉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制氢系统
CN117163920A (zh) * 2023-11-03 2023-12-05 北京时代桃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4921A (zh) * 2008-01-10 2008-07-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耦合催化重整-膜分离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52984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收率、高纯度炼厂干气重整转化制氢的方法
CN104418301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上海杲晟实业有限公司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制备氢气和营养液的方法
CN104591083A (zh) * 2015-01-28 2015-05-06 张进勇 一种制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4921A (zh) * 2008-01-10 2008-07-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耦合催化重整-膜分离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18301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上海杲晟实业有限公司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制备氢气和营养液的方法
CN103552984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收率、高纯度炼厂干气重整转化制氢的方法
CN104591083A (zh) * 2015-01-28 2015-05-06 张进勇 一种制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戚桓瑜等: "《光伏材料制备与加工》", 30 April 2015,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沈剑山 主编: "《生物质能源沼气发电》", 31 March 200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甘福丁 主编: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30 June 2016,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7663A (zh) * 2016-08-29 2018-03-09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烃制氢和甲醇制氢的耦合方法
CN107010597A (zh) * 2017-04-19 2017-08-04 江苏索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变压吸附法从富氢气中提纯氢气的方法
CN108536205A (zh) * 2018-06-19 2018-09-14 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然气重整制氢系统中的故障自动解除装置
CN109650335A (zh) * 2019-01-21 2019-04-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变压吸附纯化制氢装置及制氢方法
CN110615403A (zh) * 2019-09-30 2019-12-27 盛卫东 一种从生物质燃气中制备满足车用氢标准的氢气的方法
CN110615403B (zh) * 2019-09-30 2023-02-03 盛卫东 一种从生物质燃气中制备满足车用氢标准的氢气的方法
CN110589767A (zh) * 2019-10-08 2019-12-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气化制合成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FR3122839A1 (fr) * 2021-05-12 2022-11-18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de production de gaz de synthèse présentant un moyen de limiter les émissions de CO2 par récupération de chaleur
WO2023016548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利用沼气制取氢气的方法
CN113794227A (zh) * 2021-08-13 2021-12-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碳循环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13794227B (zh) * 2021-08-13 2024-01-3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碳循环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13998672A (zh) * 2021-11-03 2022-02-01 上海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湿垃圾制氢装置及方法
CN114906807A (zh) * 2022-06-08 2022-08-16 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气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15477280A (zh) * 2022-10-12 2022-12-16 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物质制氢系统
CN116924331A (zh) * 2023-07-17 2023-10-24 上海汉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制氢系统
CN116924331B (zh) * 2023-07-17 2024-04-05 上海汉兴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制氢系统
CN117163920A (zh) * 2023-11-03 2023-12-05 北京时代桃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CN117163920B (zh) * 2023-11-03 2024-03-01 北京时代桃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8617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8617A (zh)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CN101125796B (zh) 焦炉煤气制氢与焦粒共制合成气生产醇醚燃料的方法
CN102627280B (zh) 一种电石炉气净化提浓co的方法
CN202322831U (zh) 沼气和垃圾填埋气利用系统
CA2958502A1 (en) Hydrogen purification device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methanol-water mixture reforming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CN104232195A (zh) 一种利用焦炉气联产甲醇和合成天然气的方法
CN101343580A (zh) 一种以焦炉气和高炉气制取甲醇合成气的方法
CN102139860A (zh) 一种净化焦炉煤气的装置和方法
CN108609582A (zh) 一种荒煤气制氢工艺
Bioenergy Biogas upgrading and utilisation
CN101219919B (zh) 从垃圾填埋气中净化回收甲烷的方法
CN107777663B (zh) 一种轻烃制氢和甲醇制氢的耦合方法
CN204211707U (zh) 利用焦炉煤气与高炉煤气联合生产天然气与液氨的装置
CN106085530A (zh) 一种利用黄磷尾气制液化天然气联产食品级二氧化碳的工艺
CN107777662A (zh) 一种轻烃与甲醇联合制氢的方法
CN112678773A (zh) 一种荒煤气制氢联产lng工艺
CN201753341U (zh) 工作介质可再生循环使用的焦炉煤气净化处理系统
CN101724479B (zh) 一种沼气变压吸附提浓的方法
CN203549850U (zh) 一种有机废气综合处理系统
CN103205296A (zh) 一种湿法与干法串联的沼气脱硫净化工艺方法
CN103157346B (zh) 低温甲醇洗与co2捕集耦合方法及系统
CN101913561B (zh) 一种移动床连续催化吸附强化重整生物甘油制氢工艺
CN109232161A (zh) 一种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回收与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03429147U (zh) 一种沼气纯化系统
WO2017114882A1 (en) Energy efficient method for concurrent methanisation and carbon dioxide reco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