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63920A -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3920A
CN117163920A CN202311452524.XA CN202311452524A CN117163920A CN 117163920 A CN117163920 A CN 117163920A CN 202311452524 A CN202311452524 A CN 202311452524A CN 117163920 A CN117163920 A CN 117163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ethane
cooling
hydrogen production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25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63920B (zh
Inventor
卢艳娟
杨军华
何金玲
李伟娜
林航天
李海芳
王珍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airyl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airyl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airyl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airyl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25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3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3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3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63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3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装置,属于制氢技术领域,工艺包括甲烷气净化;甲烷气胺法脱碳;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转化气胺法脱碳;变压吸附提纯;富液再生;本发明的制氢装置在于富液再生装置,所述富液再生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转动连接有喷发组件,所述罐体内壁围绕所述喷发组件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板,所述喷发组件上方设置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导流管连接有冷却分流组件,所述冷却分流组件上方设置有分流罩,所述罐体顶部连接有气体收集管。本发明在湿法制氢环节,通过富液再生装置快速循环将富胺液转化为贫胺液,能够持续大量地处理甲烷气原料及制氢后的脱碳纯化,从而实现制氢过程的零碳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制氢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但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为此,利用甲烷制氢逐渐成为新的趋势,甲烷气(包含沼气、填埋气、瓦斯气等)中的CH4是制氢的原料,但由于甲烷气中CH4浓度波动较大且含量较低,气质复杂,难以直接制氢,因此在制氢时需要进行多次净化处理后利用裂解或水蒸气(湿法)制氢,但是甲烷电解制氢由于成本高、能耗大、效率低,该技术逐渐被甲烷水蒸气(湿法)制氢所取代。
中国专利202211649951.2就公开一种利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制氢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器、加热器和流化床,所述气体分布器出气端与所述流化床进气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制热端用于对在所述流化床上反应的物质进行加热;所述流化床上设有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和用于对甲烷和水蒸气反应进行催化的催化剂;所述气体分布器的分布板上设有锥形分布孔,所述锥形分布孔的孔径沿气体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发明利用具有锥形分布孔的分布板对甲烷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进行分布,可以提高甲烷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流化床内的分散均匀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
中国专利202110016694.8就公开了一种水蒸气甲烷重整制氢装置及工艺,该装置包括顶部的进料管、出料主管、气体混合器、中部的多个双管水蒸气甲烷重整SMR反应器、燃烧室以及底部的燃料进气管、燃烧废气出口管。蒸汽和经加氢脱硫净化处理的天然气的混合原料气进入双管SMR反应器中进行重整反应;得到的合成气进入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器使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CO2,反应生成混合气经过换热器回收热量;降温后的反应气体进入变压吸附系统PSA进行气体分离,分离氢后残留得到的废气用作燃料进入燃烧器,为SMR反应提供能量。本发明工艺与现有工艺相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热效率和产氢率,不仅适用于现场加氢站,也适用于沿海地区的海上运输工具的加氢系统。
上述专利虽然也是通过甲烷湿法制氢,但是大量、快速制氢的制氢纯度并不高,且制氢过程中能耗高,由于脱碳处理跟不上,不可避免地导致最终制得的氢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制氢过程中如果还采用传统的脱碳手段,显然脱碳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大量快速制氢,选择甲烷原料固然很好,但是也必须有效克服能耗及碳排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以解决上述甲烷制氢过程碳排放的问题,提高大量制氢需求下的氢气纯度,实现节能、零碳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甲烷气净化:采用甲烷气净化装置将甲烷原料进行除杂、脱硫、脱水,并进行增压处理;
S2.甲烷气胺法脱碳:采用初级胺液吸收装置将净化增压处理后的甲烷原料输送进行脱碳处理;
S3.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采用甲烷水蒸气制氢装置将脱碳后的甲烷原料进行甲烷蒸汽重整制氢;
S4.转化气胺法脱碳:采用二级胺液吸收装置将制备的氢气产物在高温下进入胺液吸收C02;
S5.变压吸附提纯:采用变压吸附装置将脱碳后的转化气经过变压吸附提纯,并将产生的尾气导入S3中作为燃料气使用;
S6.富液再生:将S2及S4中的胺液经过富液再生装置处理后转为贫胺液。
作为本发明工艺进一步的方案,对富液再生过程中产生的C02进行收集。
作为本发明工艺进一步的方案,S1中对甲烷气的净化采用生物脱硫或湿法脱硫或干法脱硫的一种或多种,然后进行冷干脱水,甲烷气在本工序完成预脱硫、脱水、最终获得初步纯化的甲烷气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用于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制备氢气,其中,所述富液再生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转动连接有喷发组件,所述罐体内壁围绕所述喷发组件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板,所述喷发组件上方设置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导流管连接有冷却分流组件,所述冷却分流组件上方设置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通过连接杆与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顶部连接有气体收集管;所述喷发组件包括主流管,所述主流管顶部封闭,所述主流管外壁左右两侧呈交错分布的方式分别均匀连接有若干支管,每个所述支管均与所述主流管内部连通,且每个所述支管的末端均连接有喷嘴,左侧所述支管的喷嘴的方向与右侧所述支管的喷嘴方向相反,所述主流管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主流管延伸至所述罐体外部转动连接有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富胺液输入管与蒸汽输入管;所述冷却分流组件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上方均匀固定有若干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上方固定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与导流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板的上方中间固定有气体排出管,所述冷却板将所述导流板、分流板、导流管及罐体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分割成若干冷却腔室,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每个所述冷却板的环形引流槽。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板通过隔温板均匀分布固定在罐体内壁,对所述喷发组件喷出的液体进行阻挡和蒸发。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流罩呈锥形设置,且中间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导流管底部连通,所述整流罩下方均匀固定有若干阻隔板,所述整流罩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集流板,所述罐体靠近所述集流板的底部连接有贫胺液输出管,用于收集贫胺液。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管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腔室的位置开设有引流孔,该所述冷却腔室构成进流室,所述进流室相邻的一个所述冷却腔室构成出流室,其他冷却腔室构成导流室,所述出流室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孔,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气体排出盒,所述气体排出盒与气体排出管连通,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回流孔。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流孔,且每个所述导流室两侧冷却板上的过流孔分别上下设置,所述进流室远离所述出流室处及所述出流室远离所述进流室处冷却板的过流孔均位于下方,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旋转式扁形的冷却管,相邻所述冷却板上的冷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冷却管连接有进水管,与之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冷却管连接有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板、冷却板及分流板的一侧均通过隔温板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流板、冷却板及分流板的另外一侧与导流管外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采用甲烷气胺法脱碳、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转化气胺法脱碳、变压吸附技术提纯氢气以及CO2回收等技术,提供纯度符合要求的氢气,以及CO2产品,系统利用甲烷水蒸气转化环节所产生的蒸汽用于胺液的再生,实现系统内热能平衡,整个装置无新增CO2排放、并回收甲烷气中原有的CO2以及甲烷水蒸气转化过程产生的CO2,绿色、清洁、环保;
2、本发明通过三通连接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富胺液输入管与蒸汽输入管,高温蒸汽与富胺液对冲,能够加速富胺液汽化,同时起到增压作用,增压后富胺液经过喷发组件中主流管内,并经过左侧支管与右侧支管的喷嘴喷出,由于左侧支管的喷嘴的方向与右侧支管的喷嘴方向相反,胺液喷发过程中就会驱动主流管转动,进而使得喷发后的胺液直接喷向加热板,从而使得喷发后的胺液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快速蒸发,在加热板的阻挡作用下,蒸发的胺液蒸汽快速聚集到整流罩上,蒸发后的胺液通过导流孔进入导流管内并进入冷却分流组件进行冷却,实现气相-液相分离,进而转化成贫胺液;
3、本发明装置蒸发后的胺液通过导流孔进入导流管内,并从引流孔从进入进流室,然后依次由下至上循环进入冷却腔室,通过循环的水经冷却板对蒸发气体快速降温,如此,冷凝后的胺液沿着环形引流槽最终流向收集孔,转化成贫胺液,并汇集至集流板通过贫胺液输出管输送至初级胺液吸收装置及二级胺液吸收装置中胺液吸收塔中,实现胺液再生利用,这样就能够使得初级胺液吸收装置及二级胺液吸收装置中的胺液始终处于半贫液状态,也就是说富胺液输入管输入的胺液也是半贫胺液,在这样快速再生循环的状态下,能够满足大量甲烷气和氢气的脱碳使用,大大提高了制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甲烷气湿法制氢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罐体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罐体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喷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冷却分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整流罩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整流罩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冷却分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富液再生装置的冷却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甲烷气净化装置;2、初级胺液吸收装置;3、制氢装置;4、二级胺液吸收装置;5、变压吸附装置;6、富液再生装置;61、罐体;611、支撑架;62、喷发组件;621、主流管;622、支管;623、喷嘴;624、转动套;625、三通连接管;626、富液导流管;627、蒸汽导流管;628、单向阀;63、加热板;64、整流罩;641、导流孔;642、阻隔板;643、集流板;644、贫胺液导流管;65、导流管;651、引流孔;66、冷却分流组件;661、导流板;6611、环形引流槽;662、冷却板;6621、过流孔;6622、冷却管;6623、连接管;6624、进水管;6625、出水管;663、分流板;664、气体排出管;665、收集孔;666、气体排出盒;667、回流孔;67、分流罩;68、连接杆;69、气体收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为了能够有效节能减排,提高甲烷气湿法制氢的效率和纯度,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甲烷气净化:采用甲烷气净化装置1将甲烷原料进行除杂、脱硫、脱水,并进行增压处理,主要采用生物脱硫或湿法脱硫或干法脱硫的一种或多种,然后进行冷干脱水,对甲烷气完成预脱硫、脱水和增压处理;
S2.甲烷气胺法脱碳:采用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将净化增压处理后的甲烷原料输送进行脱碳处理,该步骤采用胺法脱碳对净化后的甲烷气进行提纯,该过程可选择在常压或高压下进行,脱碳后气相主要成分为CH4,甲烷气中的CO2被胺液吸收,吸收了CO2的胺液称为富液;
S3.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采用甲烷水蒸气制氢装置3将脱碳后的甲烷原料进行甲烷蒸汽重整制氢,制氢过程包含精脱硫、蒸汽转化、中温变换,产生的转化气主要成分为H2、CO2及微量的CO;
S4.转化气胺法脱碳:采用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将制备的氢气产物在高温下,进入胺液吸收C02,脱碳后的气相主要成分为CH4及微量CO2、CO,大部分CO2被胺液吸收;
S5.变压吸附提纯:采用变压吸附装置5将脱碳后的转化气经过变压吸附提纯,并将产生的尾气导入S3中作为燃料气使用;
S6.富液再生:将S2及S4中的胺液经过富液再生装置6处理后转为贫胺液,吸收了CO2的胺液完成再生,CO2进入气相区,完成再生的胺液为贫液,循环进入S2及S2中继续吸收甲烷气、转化气中的CO2,实现循环利用。胺液再生过程需要的蒸汽来S4的废蒸汽,从而全系统实现热能平衡。
同时,对富液再生过程中产生的C02采用过冷水处理法进行收集,以除掉C02中的水蒸气。
本实施例相对于传统的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而言,整个脱碳环节采用闭环的循环系统,富胺液经由胺液再生装置转化成贫胺液持续对C02进行吸收,并对胺液再生工艺转化后的气相C02进行收集,由于胺液吸收塔中的胺液经循环后始终保持半贫胺液状态,在整个制氢环节中,可实现零碳排放,对于沼气等生物质能制氢项目,实现了负碳排放,更加绿色、清洁、环保。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体现本发明甲烷气湿法制氢的优异性,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用于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制备氢气,装置包括甲烷气净化装置1,用于甲烷气净化;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用于甲烷气胺法脱碳;甲烷水蒸气制氢装置3,用于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用于转化气胺法脱碳;变压吸附装置5,用于氢气的变压吸附提纯;富液再生装置6,用于将富胺液循环转化成贫胺液,供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和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使用。胺法脱碳及变压吸附提纯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尤为重要的是富液再生装置6。
富液再生装置6包括罐体61,罐体61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11,罐体61底部转动连接有喷发组件62,罐体61内壁围绕喷发组件62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板63,加热板63通过隔温板均匀分布固定在罐体61内壁,对喷发组件62喷出的液体进行阻挡和蒸发,喷发组件62上方设置有整流罩64,整流罩64通过导流管65连接有冷却分流组件66,冷却分流组件66上方设置有分流罩67,分流罩67通过连接杆68与罐体61的顶部固定连接,罐体61顶部连接有气体收集管69。
喷发组件62包括主流管621,主流管621顶部封闭,主流管621外壁左右两侧呈交错分布的方式分别均匀连接有若干支管622,每个支管622均与主流管621内部连通,且每个支管622的末端均连接有喷嘴623,左侧支管622的喷嘴623的方向与右侧支管622的喷嘴623方向相反,主流管621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套624,转动套624固定在罐体61的底部,主流管621延伸至罐体61外部转动连接有三通连接管625,三通连接管625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富胺液输入管626与蒸汽输入管627。
其中,蒸汽输入管627中的蒸汽来自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内高温高压处理产生的废蒸汽,富胺液输入管626接入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及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中胺液吸收塔中的胺液,并通过输液泵输入富胺液输入管626中,富胺液输入管626上安装有单向阀628,避免蒸汽与富胺液对冲导致富胺液回流。
通过三通连接管625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富胺液输入管626与蒸汽输入管627,高温蒸汽与富胺液对冲,能够加速富胺液汽化,同时起到增压作用,增压后富胺液经过喷发组件62中主流管621内,并经过左侧支管622与右侧支管622的喷嘴623喷出,由于左侧支管622的喷嘴623的方向与右侧支管622的喷嘴623方向相反,胺液喷发过程中就会驱动主流管621转动,进而使得喷发后的胺液直接喷向加热板63,加热板63的温度控制在350-450℃,由于胺液沸点在246~255℃,从而使得喷发后的胺液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快速蒸发,在加热板63的阻挡作用下,蒸发的胺液蒸汽快速聚集到整流罩64上。
其中,整流罩64呈锥形设置,且中间开设有导流孔641,导流孔641与导流管65底部连通,整流罩64下方均匀固定有若干阻隔板642,整流罩64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集流板643,罐体61靠近集流板643的底部连接有贫胺液输出管644,用于收集贫胺液,蒸发后的胺液通过导流孔641进入导流管65内并进入冷却分流组件66进行冷却,实现气相-液相分离,进而转化成贫胺液。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气相-液相分离效果,使贫胺液快速收集使用,以提高制氢过程的脱碳效率,本实施例对冷却分流组件66作出进一步改进。
其中,冷却分流组件66包括导流板661,导流板661与罐体61固定连接,导流板661上方均匀固定有若干冷却板662,冷却板662的上方固定有分流板663,分流板663的底部与导流管65的末端固定连接,分流板663的上方中间固定有气体排出管664,冷却板662将导流板661、分流板663、导流管65及罐体61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分割成若干冷却腔室,导流板661、冷却板662及分流板663的一侧均通过隔温板与罐体61内壁固定连接,且导流板661、冷却板662及分流板663的另外一侧与导流管65外壁固定连接,导流板66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每个冷却板662的环形引流槽6611。
其中,导流管65在其中一个冷却腔室的位置开设有引流孔651,该冷却腔室构成进流室,进流室相邻的一个冷却腔室构成出流室,其他冷却腔室构成导流室,出流室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孔665,分流板663在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气体排出盒666,气体排出盒666与气体排出管664连通,分流板663在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回流孔667,冷却板662上开设有若干过流孔6621,且每个导流室两侧冷却板662上的过流孔6621分别上下设置,进流室远离出流室处及出流室远离进流室处冷却板662的过流孔6621均位于下方,冷却板662内设置有旋转式扁形的冷却管6622,相邻冷却板662上的冷却管6622通过连接管6623连接,其中一个冷却管6622连接有进水管6624,与之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冷却管6622连接有出水管6625。
本申请在最终收集本实施例中的进水管6624和出水管6625分别接入温水塔,并通过水泵进行循环,水塔的水温控制65℃~85℃,这样冷却管6622中的温度能够使得冷却板662在不影响水蒸气排出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将胺液蒸汽冷凝成液体。
具体的,蒸发后的胺液通过导流孔641进入导流管65内,并从引流孔651从进入进流室,然后依次由下至上循环进入冷却腔室,通过循环的水经冷却板662对蒸发气体快速降温,如此,冷凝后的胺液沿着环形引流槽6611最终流向收集孔665,转化成贫胺液,并汇集至集流板643通过贫胺液输出管644输送至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及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中胺液吸收塔中,实现胺液再生利用,这样就能够使得初级胺液吸收装置2及二级胺液吸收装置4中的胺液始终处于半贫液状态,也就是说富胺液输入管626输入的胺液也是半贫胺液,在这样快速再生循环的状态下,能够满足大量甲烷气和氢气的脱碳使用,大大提高了制氢效率。
而从气体排出盒666与气体排出管664排出的气体,包括水蒸气最终流向气体收集管69进行收集,这时排出的气相物质主要为CO2和水蒸气,然后经过冷水处理法将水蒸气除掉,以收集CO2回收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甲烷气净化:采用甲烷气净化装置将甲烷原料进行除杂、脱硫、脱水,并进行增压处理;
S2.甲烷气胺法脱碳:采用初级胺液吸收装置将净化增压处理后的甲烷原料输送进行脱碳处理;
S3.甲烷水蒸气转化制氢:采用甲烷水蒸气制氢装置将脱碳后的甲烷原料进行甲烷蒸汽重整制氢;
S4.转化气胺法脱碳:采用二级胺液吸收装置将制备的氢气产物在高温下进入胺液吸收C02;
S5.变压吸附提纯:采用变压吸附装置将脱碳后的转化气经过变压吸附提纯,并将产生的尾气导入S3中作为燃料气使用;
S6.富液再生:将S2及S4中的胺液经过富液再生装置处理后转为贫胺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富液再生过程中产生的C02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对甲烷气的净化采用生物脱硫或湿法脱硫或干法脱硫的一种或多种,然后进行冷干脱水,甲烷气在本工序完成预脱硫、脱水、最终获得初步纯化的甲烷气体。
4.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制备氢气,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再生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转动连接有喷发组件,所述罐体内壁围绕所述喷发组件均匀设置有若干加热板,所述喷发组件上方设置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通过导流管连接有冷却分流组件,所述冷却分流组件上方设置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通过连接杆与罐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顶部连接有气体收集管;所述喷发组件包括主流管,所述主流管顶部封闭,所述主流管外壁左右两侧呈交错分布的方式分别均匀连接有若干支管,每个所述支管均与所述主流管内部连通,且每个所述支管的末端均连接有喷嘴,左侧所述支管的喷嘴的方向与右侧所述支管的喷嘴方向相反,所述主流管下方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主流管延伸至所述罐体外部转动连接有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富胺液输入管与蒸汽输入管;所述冷却分流组件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上方均匀固定有若干冷却板,所述冷却板的上方固定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底部与导流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分流板的上方中间固定有气体排出管,所述冷却板将所述导流板、分流板、导流管及罐体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分割成若干冷却腔室,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每个所述冷却板的环形引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通过隔温板均匀分布固定在罐体内壁,对所述喷发组件喷出的液体进行阻挡和蒸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呈锥形设置,且中间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导流管底部连通,所述整流罩下方均匀固定有若干阻隔板,所述整流罩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集流板,所述罐体靠近所述集流板的底部连接有贫胺液输出管,用于收集贫胺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在其中一个所述冷却腔室的位置开设有引流孔,该所述冷却腔室构成进流室,所述进流室相邻的一个所述冷却腔室构成出流室,其他冷却腔室构成导流室,所述出流室的底部开设有收集孔,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气体排出盒,所述气体排出盒与气体排出管连通,所述分流板在所述出流室的上方设置有回流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流孔,且每个所述导流室两侧冷却板上的过流孔分别上下设置,所述进流室远离所述出流室处及所述出流室远离所述进流室处冷却板的过流孔均位于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内设置有旋转式扁形的冷却管,相邻所述冷却板上的冷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冷却管连接有进水管,与之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冷却管连接有出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烷气湿法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冷却板及分流板的一侧均通过隔温板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流板、冷却板及分流板的另外一侧与导流管外壁固定连接。
CN202311452524.XA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Active CN117163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2524.XA CN117163920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2524.XA CN117163920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3920A true CN117163920A (zh) 2023-12-05
CN117163920B CN117163920B (zh) 2024-03-01

Family

ID=8893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2524.XA Active CN117163920B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392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7699A2 (en) * 2001-07-19 2003-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ynthesis ga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hanol
EP1489624A2 (en) * 2003-06-18 2004-12-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Nuclear reactor internal structure
RU2335715C1 (ru) * 2007-03-13 2008-10-10 Олег Савельевич Кочетов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ушки растворов, суспензий и пастообраз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103303866A (zh) * 2012-03-15 2013-09-18 上海汉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烃类原料转化制氢气或/和氢-一氧化碳合成气的方法
CN107758617A (zh) * 2016-08-22 2018-03-06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CN110256188A (zh) * 2019-07-16 2019-09-20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高含co2的乙烷气体进行深度净化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12731604U (zh) * 2020-06-16 2021-03-19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冷凝塔废液收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7699A2 (en) * 2001-07-19 2003-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ynthesis ga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hanol
EP1489624A2 (en) * 2003-06-18 2004-12-22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Nuclear reactor internal structure
RU2335715C1 (ru) * 2007-03-13 2008-10-10 Олег Савельевич Кочетов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сушки растворов, суспензий и пастообраз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103303866A (zh) * 2012-03-15 2013-09-18 上海汉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烃类原料转化制氢气或/和氢-一氧化碳合成气的方法
CN107758617A (zh) * 2016-08-22 2018-03-06 四川天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沼气类生物质制氢方法
CN110256188A (zh) * 2019-07-16 2019-09-20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对高含co2的乙烷气体进行深度净化的工艺方法及装置
CN212731604U (zh) * 2020-06-16 2021-03-19 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冷凝塔废液收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3920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8261B (zh) 氨水细喷雾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183865B2 (en) Apparatus and combined process for carbon dioxide gas separation
CN110357039B (zh) 一种沼气和太阳能互补的合成气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12166984U (zh) Co2捕集系统
CN106554831A (zh) 一种沼气提纯及二氧化碳同步甲烷化转化的设备及工艺
CN103695043B (zh) 利用低温甲醇洗干燥、净化和冷却变换粗合成气和sng产品气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337161B (zh) 一种低水气比串饱和热水塔co变换工艺
CN105664671B (zh) 一种零碳排放工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0491245C (zh) 利用水泥窑尾气制备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方法
CN117163920B (zh) 一种甲烷气湿法制氢工艺及其制氢装置
CN211688249U (zh) 一种针对大型化燃烧前co2捕集系统
CN102876828B (zh) 一种与气基竖炉配套的还原气净化工艺及系统
CN216320988U (zh) 一种联合制碱工艺的二氧化碳增压回收利用装置
CN111153383A (zh) 一种针对大型化燃烧前co2捕集系统
CN209696864U (zh) 具有多孔式中心管的合成反应系统
CN105597518B (zh) 低温甲醇洗单元co2尾气与co2产品气联合处理工艺
CN211644593U (zh) 一种基于燃烧前co2捕集系统的等温变换系统
CN109133104B (zh) 一种兰炭尾气和电石尾气联产合成氨的工艺、系统及应用
CN101659420B (zh) 一种氨合成新鲜气的干燥净化方法和装置
CN206604366U (zh) 一种强化结晶氨法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203668330U (zh) 利用低温甲醇洗干燥、净化和冷却变换粗合成气和sng产品气的装置
CN220418200U (zh) 用于地面油气工程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收模块化装置
CN212425918U (zh) 一种利用低温甲醇洗处理膜分离非渗透气制甲醇系统及包括其的甲醇生产系统
CN201525756U (zh) 一种氨合成新鲜气的干燥净化装置
CN219424065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离子液烟气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