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14C - 盘信息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信息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14C
CN1077314C CN95100545A CN95100545A CN1077314C CN 1077314 C CN1077314 C CN 1077314C CN 95100545 A CN95100545 A CN 95100545A CN 95100545 A CN95100545 A CN 95100545A CN 1077314 C CN1077314 C CN 10773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nap close
lock
build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0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407A (zh
Inventor
鹿毛信吾
高宫武久
武田哲彦
户山靖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02Driving or moving of hea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盘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基座,具有锁扣承受部的浮动组件块,可锁扣于锁扣承受部的锁扣构件,通过连杆而与锁扣构件连接的旋转体,驱动旋转体的锁扣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旋转体的转轴位于连接连杆的锁扣构件和旋转体的连接轴的连接线上的方式在锁扣构件的前进位置设定旋转体和锁扣件的相对位置,本发明能用简单构造防止将加在锁状态的浮动组件块上的冲击向锁扣驱动机构上传递。

Description

盘信息重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小型盘等的盘记录信息重放装置。
传统的例如安装在车辆上的盘信息重放装置等在进行盘信息重放时,为了使盘转盘和光拾取器不受振动影响,将设置了转盘和光拾取器的浮动组件块通过吸收振动部件安装在基座上。
另外,由于在将盘取出或放入、或进行盘信息重放装置的搬运时,会使浮动组件块产生较大振动,以往,如后述图6所示,常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就是在基座200的3处设置基座锁扣部分201—203,当使通过吸收振动部件(未图示)安装在基座200上的浮动组件块204的光拾取器205移动到盘的最内周一侧时,用光拾取器205的突出部206使杆件207以轴211为中心旋转,按压杆件208,从而,杆件208通过啮合部分使锁扣片209旋转,而后与基座锁扣部分201接合。此外,由于杆件212通过连接部213和杆件208连接,因此,用杆件208的动作使杆件212以轴214为中心旋转,且通过啮合部使锁扣片215旋转,而后与基座锁扣部分202接合。进而,杆件216通过连接部217和杆件212连接,用杆件212的旋转使杆件216以轴218为中心旋转,且通过啮合部分使锁扣片219旋转,而且与基座锁扣部分203接合。其结果,当光拾取器205到达盘最内周一侧时,将浮动组件块204锁住,当光拾取器205向盘外周一侧移动时,将锁扣解开。
此外,220为电动机,221为驱动光拾取器205的丝杆。
然而,此盘信息重放装置仍存在以下缺点,就是当在浮动组件块处于锁住状态,因盘信息重放装置落下等的冲击而使浮动组件块204承受向后方较大力时,有可观的力作用在杆件208,212,216,锁片209,215,219以及基座锁扣部分201—203相互间的啮合部上,引起咬合现象,从而使零件受损和不能产生解开锁扣动作,使光拾取器处于不能动作状态。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用简单构造防止因施加在锁住状态时的浮动组件块上的冲击不能解开锁扣情况发生的盘信息重放装置。
根据本发明盘信息重放装置,具备基座;具有转盘和拾取器,在其侧面具有锁扣承受部分且通过吸收振动构件安装于基座上的浮动组件块;具有可沿前后方自由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侧部上,在前进位置时进入锁扣承受部分成为锁住状态,在后退位置时离开锁扣承受部分成为解锁状态锁扣部分的锁扣构件;通过连杆和锁扣部分件相连,用转轴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基座上,分别用其正、反方向的转动,使锁扣部分件向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移动的旋转体,具有可正反驱动此旋转体的电动机的锁扣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设定旋转体和锁扣部分件的相对位置,就是要使旋转体的转轴位于连接连杆的锁扣构件和旋转体连接部的连接线上。
此外,根据上述的盘信息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座具有将盘向转盘上移送的移送机构,以及将盘向转盘上引导的盘装填装置,此盘装填装置具有和盘的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锁扣驱动机构具有与锁扣操作片的动作连动、受由正反回转的电动机驱动、使旋转体动作的连动部件。
此外,根据上述盘信息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具有在进行盘移送时,将浮动组件块向后方按压,以限制其向前方移动、并在进行盘信息重放时即离开浮动组件块的锁扣制止片。
此外,根据上述盘信息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浮动组件块的一侧设置锁扣承受部分的同时,在其另一侧上使锁扣突起部分伸出,在基座的和锁扣突起部分相对的侧部上具有一对锁片,分别在这些锁片上形成和移送机构的移送动作连动,可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上的互相交差的凹槽。
此外,根据上述盘信息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扣承受部分和锁扣部分的其中之一为锁销,另一为槽状锁扣凹部,在其一端具有当锁扣构件被解开时使锁销位于其中的宽开口,且具有使锁销可进入的宽度,锁销形成尖细锥状。
根据上述本发明装置,当锁扣驱动机构的正反转电动机沿一方向转动,旋转体旋转,通过连杆使锁扣部分件前移时,使锁扣部分进入浮动组件块的锁扣承受部分被锁住,当正、反转电动机沿相反方向转动,通过旋转体和连杆使锁扣部分件后退,锁扣部分从锁扣承受部分被解开。因此,能在将盘向转盘上载放时使浮动组件块成为浮动状态,在盘从转盘离开时,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在此场合,由于在浮动组件块处于被锁住状态,旋转体转轴位于连接连杆连接轴的连线上,当冲击力向后方加在浮动组件块上时,使因此加在锁扣构件上朝向后方的力通过连杆沿径向加在旋转体转轴上,在旋转体上不发生旋转力。因此,由于不将施加在被锁住状态的浮动组件块上的冲击向锁扣驱动机构上传递,能防止发生不正常咬合构件损伤,从而能用简单构成避免不能将浮动组件块的锁扣解开。
此外,根据本发明装置,由于在基座上设置移送机构和盘装填装置,在盘装填装置上设置和盘的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且设置和锁扣操作片的动作连动,使旋转体动作的连动构件,除具有上述作用,还使能简单地适用于现有的盘信息重放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装置,由于具有在进行盘移送时将浮动组件块向后方按住以限制其向前方移动,并在进行盘信息重放时从浮动组件块离开的锁扣制止片,除具有上述作用,能更可靠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根据本发明装置,由于在浮动组件块的一侧设置锁扣承受部分的同时,在其另一侧使锁扣突起部分伸出,使在基座的面对锁扣突起部分的侧部上具有一对锁片,进而,分别在这些锁片上形成和移送机构的移送动作连动,可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上的相互交差的凹槽,将具有上述作用外,能更可靠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此外,根据本发明装置,由于使锁扣承受部分和锁扣部分的其中之一为锁销,另一为槽状锁扣凹部,在其一端上具有在锁扣构件被解开时使锁销位于其中的宽开口,且具有使锁销能进入的宽度,锁销形成尖细的锥状,除具有上述作用,即使将锁扣凹入部分的宽开口形成能使锁销浮动嵌合的小孔状,在浮动组件块的浮动状态,很少发生浮动组件块和锁销相碰,且能使锁销向制止位置运动时的阻力负荷减低,可靠性提高。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在将上部基板卸下状态的时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的图,
图3为右侧面图,
图4为表示锁构件和浮动组块关系等的侧面图,
图5为左侧面图,
图6为表示传统构造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现参照图1—5对本发明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就是,该盘信息重现装置包含基座1,浮动组件块2,锁扣部分件3,旋转体4,锁扣驱动机构5。
基座1为包含具有检修用开口1a的底板1b,从底板1b的周边缘部弯曲的两侧板1c,1d,前板1e和背面板1f的金属制的箱形体构件,在其上部开口上安装使能关闭的上部基板6,此外,使前板1e比两侧板1c,1d低,在前板1e和上部基板6间形成如图3所示的盘插入口90。
通过吸收振动构件10安装在基座1上的浮动组件块2除具有转盘7和以光拾取为实施例的拾取器8,其侧面上具有锁扣承受部分9,以形成凹入部分作为锁扣承受部分9的实施例,且仅在组件块基体2a的一侧面上形成。吸收振动部件10包含螺旋弹簧11和橡胶体12,使螺旋弹簧11在组件块基体2a周围的4处和基座1相连,将橡胶体12安装在基座1上,使和设置在组件块基体2a周围3处的销轴13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其上形成嵌装销轴13的嵌装孔。
使转盘7和安装在组件块基体2a内面上的电动机(未图示)相连。将拾取器8安装在组件块基体2a内面上的传送机构14上,使其能沿转盘7径向、从转盘7附近离开的方向移动。传送机构14包含导向轴15,和导向轴15平行的丝杆16,由使此丝杆16旋转的齿轮和皮带组成的齿轮皮带传动机构17以及电动机18。在拾取器8的保持台8a上设置使导向轴15插入通过的孔和丝杆16螺旋通过的孔,当使这些孔被导向轴15和丝杆16插通通过,用电动机18使丝杆16旋转,成为使拾取器8沿导向轴15移动。此外,将载放在转盘7上的盘100按压住的箝位器24转动支承在销轴13上,同时,因支承在销轴13上的扭转螺旋弹簧19能经常将盘100按压在转盘7上。
可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地设置在基座1侧部上的锁扣部分件3,具有在前进位置成为进入锁扣承部9的状态,在后退位置成为离开锁扣承受部分的解锁状态的锁扣部分20。锁扣部分件3的实施例结构为板状,用螺丝(未图示)等将导向板21竖立设置在底板1b上,且使与浮动组件块2的组件块基板2a的侧面平行,使锁扣部分件3自由滑动地和导向板21的浮动组件块2的相反侧接触,如图4所示,使轴23通过在锁扣部分件3的中心部上沿移动方向形成的长孔22。此外,使在锁扣部分件3上的实施例构造为锁销的锁扣部分20朝向浮动组件块2的锁扣承受部分9伸出,且从在导向板21上形成的长孔26中贯穿。此外,如图2所示,在锁扣部分件3上设置伸出片27,在伸出片27上形成连接孔,使轴23通过为将箝位器24上举,形状大致为板状的升降杆25上的轴孔,用叠放在锁扣部分件3的垫片92止住不被抽出,用这样来支承锁扣部分件3。将升降杆25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轴23上,同时,其上具有凸缘槽30,使设置在锁扣部分件3上凸轮凸起29和凸轮槽30接合,通过锁扣部分件3向前进方向的移动使升降杆旋转,用其顶端部25a抵抗弹簧19,将箝位器24上举,从而能将盘100载放在转盘7上或从其上取下。
如图2所示,将作为锁扣部分20实施例的锁销形成尖细锥状,且将其顶端形成球面。在此,若对锁扣承受部分9的凹入部分形状作进一步说明,就是将锁扣承受部分9形成在其一端上具有在锁扣部分件3的解锁状态能使锁扣部分20位于其中的宽的开口9a,在具有可使锁扣部分20进入宽度的槽状锁扣凹入部分9b上形成,要使锁扣部分20的顶端和锁扣凹入部分9b的底面9c相碰。此外,使宽开口9a的底面9e位于锁扣凹入部分9b的底面9c的更内侧,其间形成连续的倾斜面9d。这样,由于将作为锁扣部分20的锁销形成尖细锥状,即使将锁扣凹入部分9b的宽开口9a形成能使锁销浮动嵌入的小孔形状,也能使浮动组件块2在浮动状态下很少与锁销相碰,而且能使锁销向停止位置运动时的阻力负荷减轻,使可靠性提高。
此外,由于使锁扣部分20的顶端和锁扣凹入部分9b的底面9c接触,能抑制浮动组件块2的横向振动,此外,由于将锁扣部分20的顶端形成球面,在底面9c、9e间形成倾斜面9d,能使锁扣部分20移动顺利。
使旋转体4通过连杆31和锁扣部分件3相连的同时,用将其从底板1b的内面用敲打方法形成的旋转轴32将该旋转体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基座1上,通过其正、反转动,使锁扣部分件3向前进位置或后退位置运动。作为实施例构造的旋转体4为塑料制,将其形成大致为圆板状,且具有一部分缺口,在其边缘部上设置连接轴33,使连杆31的两端和此连接轴33和在锁扣部分件3的伸出片27上形成的连接轴34相连。此外,在旋转体4的连接轴33的以旋转轴32为中心的相反一侧设置一对突起35。
因此,通过在锁扣部分件3的前进位置,要使旋转体4的旋转轴32位于连杆31的连接锁扣部分件3和旋转体4的连接轴33,34的连接线101上这样来设定旋转体4和锁扣部分件3的相对位置。因此,由于在浮动组件块2的锁住状态,使旋转体4的旋转轴32位于连杆31的连接连接轴33,34的连接线101上,当将冲击力向后方加在浮动组件块2上时,据此使加在锁扣部分件3上朝向后方的力通过连杆31沿径向加在旋转体4的旋转轴32上,在旋转体4上不产生旋转力。从而能用简单的构造防止将加在锁住状态的浮动组件块2上的冲击向锁扣机驱动机构5上传递。
锁扣驱动机构5具有驱动旋转体4的正反转电动机36。实施例中具有使旋转体4动作的连动件37,用正、反转电动机36驱动连动构件37。连动构件37为大致板状、由塑料构成,且形成和基座1的侧板1c的外面接触,如图3所示,通过使一对轴40贯穿安装在侧板1c外面的用于贯穿轴40的长孔41,用设置在轴40顶端上的垫圈42防止轴被抽出,用以保持连动构件37,且使其能向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自由移动。此外,在连动构件37中央形成的长孔93的一侧面上形成齿条43的同时,在连动构件37的下面形成缺口状的和旋转体4的突起35嵌合的一对凸轮槽45。因此,连动构件37和锁扣部分件3通过旋转体4互相朝相反方向平行移动,当连动构件37处于前进位置时锁扣部分件3处于后退位置,连动构件37处于后退位置时,锁扣部分件3处于前进位置。而且,当连动构件37从前进位置向后退方向移动,用凸轮槽45的移动按压突起35,使旋转体4旋转,通过连杆31使锁扣部分件3向前进方向移动。当连动构件37从后退位置向前进方向移动,使旋转体4朝相反方向转动,锁扣部分件3向后退方向移动。46为螺旋弹簧,用于使连动构件37趋于朝向后退方向。47为连动用凹入部分,用于使与设置在将后述的盘装填装置(未图示)上的锁扣操作片39接合使连动构件37向前进方向稍为移动。
此外,在侧板1c上设置小齿轮44,使其在连动构件的前进位置,在长孔93的前进一侧的端部处于和齿条43不啮合状态下浮动嵌合。此小齿轮4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正、反转电动机36的驱动轴相连。而且,在正、反转电动机36的旋转状态,当使锁扣操作片39和连动用凹入部分47的前进一侧的端部接合,使连动构件37向前进方向稍稍移动,小齿轮44和齿条43啮合,因小齿轮44旋转,使齿条43移动,连动构件37向前进方向移动。
将小齿轮44设置在和齿条43端部使啮合脱开的位置上,使此小齿轮44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正、反电动机36相连。
另外,上述基座1具有把盘100向转盘7上移送的移送机构50,同时具有把盘100向转盘7上引导的装填机构97。此移送机构50具有和盘100的表面弹性接触,进行移送的移送辊52,以及为将此移送辊52平行配置在侧部上,用支承部97将移送辊52的两端旋转自由地支承住的板状辊杆53,用轴54将辊杆53旋转支承在基座1的两侧板1c,1d上。在转送辊52的表面上设置橡胶状弹性体52a,使与盘100的表面形成弹性、摩擦接触。此外,在辊杆53的两端设置弹簧承受部分56,使其一方从连动构件37的凸轮槽57穿通,另外,在基座1的两侧板1c,1d上也设置弹簧承受部分58,使其一方从连动构件37的长孔94穿通。将螺旋弹簧59两端的卷绕部卷绕安装在弹簧承受部分56,58上,使辊杆53经常趋向一方向。该趋向方向如图3所示,就是从移送辊52离开已插入盘插入口90内的盘100的表面位置的弹性接触方向。由于辊杆53的弹簧承受部分56正与凸轮槽57接合,当连动构件37向前进方向移动,使凸轮槽57被按压,弹簧承受部分56抵抗螺旋弹簧59,使移送辊52沿着离开盘100方向旋转。当连动构件37进行后退移动,使移送辊52朝向和盘100弹性接触方向移动,为了能完成此动作,将凸轮槽57的形状形成如图3所示的大致Z字形。
在移送辊52的一端部上设置齿轮55,在移送辊52与盘100弹性接触的位置与构成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96啮合。因此,由于当正、反转电动机36旋转,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旋转,在移送辊52和盘100弹性接触时,就是连动构件37处于前进位置时,由于齿轮传动机构和齿轮55啮合,使移送辊旋转从而能把已和移送辊52弹性接触的盘100进行移送。
此外,如图4所示,移送机构50具有在移送盘100时,将浮动组件块2的承受部分111向压后方压,以限制其向前方移动,在进行盘100信息重放时离开此承受部分111的锁扣制止片98。据此能更可靠地将浮动组件块2锁住。
设置在上部基座6的内面上的盘装填装置97具有和盘100的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就是具有设置在上部基座的内面上,可自由滑动和盘100的外周接触的导销(未图示),通过移送机构50的移动,将盘100向转盘7上引导。此外,因和导销的动作连动使锁扣操作片39动作,使连动构件37的连动用凹入部分47稍稍向前进方向移动。据此,能在使盘100位于转盘7上的过程中进行浮动组件块2的锁扣。
因此,由于将移送机构50和盘装填装置97设置在基座1上,把和盘100的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39设置在盘装填装置97上,以及设置了通过和锁扣操作片39的动作连动使旋转体4动作的连动构件37,从而使其能简单地适用于现有的盘信息重放装置。
此外,设置在上部基板6上的微型开关(未图示)等检测机构,具有在将盘100插入盘插入口90内和导销动作时连动,驱动正、反转电动机36的作用。此外,在上部基板6上设置的发光两极管(未图示)等检测机构起着在进行盘100装填时检测出盘100已位于转盘7上状态使正、反转电动机36停止下来,同时在取出盘100时检测出盘100已移至外部状态使正、反转电动机36的动作停止的作用。
在上述浮动组件块2的一侧设置锁扣承受部分9,与此同时使锁扣突起部分70在其另一侧伸出,如图5所示,在基座1的和锁扣突起部分70相对的侧板1d上具有一对锁扣片72,73,分别在这些锁扣片72,73上形成和移送机构50的移送动作连动,可制止于锁扣机突起部分70的相互交差的凹槽74,75。用轴76将锁扣片72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基座1的侧板1d上。将凹槽74作为实施例,沿其纵向向下形成缺口,此外,沿着和弹簧承受部分56的旋转方向相垂直方向形成使弹簧承受部分56贯穿的长孔101,形成使移送辊52可与盘100弹性接触的姿态,就是当连动构件37后退、锁扣部分件3前进,将浮动组件块2进行锁住时,如图5所示,使凹槽74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70上,反之,当移送辊52沿着从盘100离开方向转动时,用长孔102的转动使锁片72向虚线位置转动,凹槽74离开锁扣突起部分70。
此外,使锁片73位于锁片72和侧板1d间,形成被轴76贯穿的长孔79的同时,使在锁片73上形成的长孔78被在侧板1d上伸出设置的销77贯穿,用销77的头部使其不能被抽出,且可自由移动地被支承着。沿着锁片73的移动方向的横方向形成锁片73的凹槽75,形成使锁扣突起部分70浮动嵌入其一端内的大直径部78。而且,用转动轴80连接锁片72,73,使转动轴80通过侧板1d上的圆弧孔103。因此,由于在锁片72的凹槽74制止于突起部分70上状态时使锁片73的凹槽75制止,然而,在锁片72转动,凹槽74从突起部分70脱离时,用转轴80使锁片73沿长孔78,79的长方向的水平方向,向虚线位置移动,成为使凹槽75从锁扣突起部分70脱离,大直径部78浮动嵌入锁扣突起部分70上状态。在凹槽74,75都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70上状态,形为使锁扣突起部分70的上下左右都被锁住。
这样,由于在浮动组件块的一侧设置锁扣突起部分,在其另一侧具有形成使锁扣突起部分制止的凹槽74,75的一对锁片72,73,因此,能更可靠地将浮动组件块2锁住。
接着,对此盘信息重放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就是在进行盘100的装填前,由于需要使浮动组件块2避免受冲击,使其成为锁住状态,从而成为使锁扣部分20被锁扣承受部分9锁住状态,此时,锁扣部分件3处于前进位置,使连动构件37与此相反而处于后退位置,使移送机构50的辊杆53的移送辊52为了和盘100弹性接触而向上方移动使齿轮55和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此外,使锁扣制止片98被浮动组件块2的承受部分111锁扣制止的同时,使浮动组件块2的锁扣突起部分70制止于锁片72,73的凹槽74,75内,据此,将浮动组件块2锁住,使浮动组件块2不会因振动冲击而摇动。此外,在锁扣部分件3处于前进位置时,如图4所示,用升降杆25的顶端25a将箝位器24上举,成为盘待机状态。
如图3所示,当将盘100从盘插入口90插入,使盘装填装置的导向销沿盘100的周边缘部滑动,使盘100的导向开始的同时,盘100的表面和移送辊52接触,用和导向销的动作连动的微型开关(未图示)的检测动作,使锁扣驱动机构5的正、反转电动机36转动,齿轮传动机构的动作通过齿轮55使移送辊52转动,进行盘100的移送,当移动到筘位器24正在上举的转盘7上时,用操作片39,和导向销的动作连动将连动构件37向前进方向稍稍按压。
伴随因锁扣操作片39的连动构件37的移动,成为使用正、反转电动机36而转动的小齿轮44和齿条43相啮合状态,连动构件37向虚线位置前移。
由于因连动构件37的前进移动,通过连动构件37的凸轮槽45使旋转体4的突起35转动,使旋转体4以旋转轴32为中心如虚线所示那样旋转,据此,通过连杆31使锁扣部分件3朝和连动构件37相反方向如虚线所示那样后退。
因锁扣部分件3的后退动作,通过凸轮突起29与升降杆25的凸轮槽30相接合,使升降杆25转动,由于使顶端25a如图4的虚线所示向下方移动,使箝位器24因螺旋弹簧19而转动,从而将已被引导到转盘7的上方的盘100载放,按压在转盘7上的同时,因锁扣部分件3的后退移动使锁扣部分20如虚线所示那样从锁扣承受部分9离开。
此外,因连动构件37的前进移动,通过凸轮槽57使移送机构50的弹簧承受部分56移动,辊杆53转动,从而使移送辊52如下降那样,如虚线所示那样旋转。因此,使移受辊52离开齿轮传动机构而使转动停止的同时,使锁扣制止片98离开浮动组件块2的承受部分111。
因移送机构50的辊杆53的转动,使锁片72如图5上的虚线所示那样转动,使凹槽74离开浮动组件块2的锁扣突起部分70的同时,通过和锁片72连动的锁片73的移动,使凹槽75离开锁扣突起部分70。
此外,通过用发光两极管检测机构对盘100是否已位于转盘7上进行检测动作,使正、反转电动机36停止下来。
因此,当盘100已位于转盘7上时,将浮动组件块2的锁扣完全解除,成为使浮动组件块2仅由吸收振动部件10支承的状态,可进盘100的重放。
另外,通过取出开关(未图示)的操作进行盘100的取出,然而,用此开关的动作使正、反转电动机36进行反转,用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使小齿轮44转动使连动构件37后退。因连动构件37的后退动作使旋转体4朝相反方向转动,锁扣部分件3向前进方向移动,因锁扣部分件3向前进方向的移动使凸轮突起29朝同方向移动,凸轮槽30进行跟随,升降杆25向上方转动,使箝位器24抵抗螺旋弹簧19而上举的同时,将锁扣部分20锁扣制止在锁扣承受部分9上。
此外,因连动构件37的后退移动,使移送机构50的辊杆53沿凸轮槽57向上方转动,锁扣制止片98制止于浮动组件块2的承受部分111上的同时,成为能使移送辊52和盘100弹性接触,移送辊52的齿轮55和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96啮合,开始转动。进而,因辊杆53的转动,使锁片72以轴76为中心转动,凹槽74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70上的同时,使锁片73和锁片72连动沿水平方向移动,凹槽75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70上。
在浮动组件块2被锁住状态,因移送辊52的转动,使盘100向盘插入口90的方向移动,用光电两极管等检测机构检测出盘100的取出位置,使正、反转电动机36停止。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将锁扣承受部分9作为锁销,将凹入部分形成为锁扣部分20。
根据本发明的盘信息重放置,由于在浮动组件块被锁住状态使旋转体的旋转轴位于连接连杆连接轴的连接线上,当将冲击力向后方加在浮动组件块上时,据此能将加在锁扣部分件上向后方的力通过连杆沿径向加在旋转体旋转轴上,在旋转体不产生旋转力。因此,由于能不将加在锁住状态的浮动组件块上的冲击向锁扣驱动机构上传递,能使不正常的咬住或构件损伤等得到防止,具有能用简单构成防止不能解除浮动组件块的锁状态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盘信息重放装置实施例,由于在上述构造中将移送机构和盘装填装置设置在基座上,在盘装填装置上设置和盘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而且设置和锁扣操作片的动作连动,使旋转体动作的连动构件,因此,除了具有上述效果外,能将本发明装置简单地用于现有的盘信息重放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盘信息重放的装置实施例,由于在上述构造中具有在进行盘移送时将浮动组件块向后方按压,以限制其向前方移动,在进行盘信息重放时离开浮动组件块的锁扣制止片,除具有以上效果,能更可靠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此外,根据本发明盘信息重放装置实施例,由于在上述构造中,在浮动组件块的一侧设置锁扣承受部分,同时在其另一侧上使锁扣突起部分伸出,在基座的面对锁扣突起部分的一侧部上具有一对锁片,进而,这些锁片分别形成和移送机构的移送动作连动,制止于锁扣突起部分的相互交差的凹槽,因此,除具有上述效果,进而能更可靠将浮动组件块锁住。
此外,根据本发明盘信息重放装置实施例,由于在上述构造中,锁扣承受部分和锁扣部分的一方为锁销,另一方为槽状锁扣凹部,其一端上具有在锁扣部分件的解锁状态使锁销位于其中的宽开口,且具有能使锁销进入的宽度,锁销形成尖细锥状,因此,除具有上述效果,对于尽管将宽开口的锁扣凹入部分形成使销锁能浮动嵌入的小孔状,在浮动组件块处于浮动状态,能很少使浮动组件块和销锁相碰,而且能使锁销向制止位置动作时的阻力减低,提高可靠性。

Claims (5)

1.盘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基座;具有转盘和拾取器,在其侧面具有锁扣承受部分且通过吸收振动构件安装在上述基座上的浮动组件块;具有可沿前后方向自由移动地设置在上述基座侧部上,在前进位置时进入上述锁扣承受部分成为锁状态,在后退位置时从上述锁扣承受部分离开成为解锁状态的锁扣部分的锁扣构件;通过连杆和此锁扣构件相连,用转轴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通过本身的正、反旋转使上述锁扣构件向上述前进位置和后退位置移动的旋转体,以及具有驱动此旋转体的正、反转电动机的锁扣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旋转体的转轴位于连接上述连杆的上述锁扣构件和上述旋转体的连接部的连接线上的方式在上述锁扣构件的上述前进位置设定上述旋转体和上述锁扣构件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基座具有将盘向转盘上移送的移送机构,同时具有将上述盘向上述转盘上导向的装填装置,上述盘装填装置具有和上述盘的导向动作连动的锁扣操作片,上述锁扣驱动机构具有与上述锁扣操作片动作连动、受正、反旋转的电动机驱动、使上述旋转体动作的连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送机构具有在进行盘移送时,将浮动组件块向后方按压,以限制其向前方移动,在进行盘信息重放时,从上述浮动组件块离开的锁扣制止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浮动组件块的一侧设置锁扣承受部分,使锁扣突起部分在其另一侧伸出,在上述基座的面对上述锁扣突起部分的侧部上具有一对锁片,分别在这些锁片上形成和上述移送机构的移送动作连动,可制止于上述锁扣突起部分上的互相交差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承受部分和锁扣部分的其中之一为锁销,另一为槽状锁扣凹部,在其一端具有在锁扣构件的解开状态使上述锁销能位于其中的宽开口,且具有使上述锁销能进入的宽度,上述锁销形成尖细锥状。
CN95100545A 1994-03-30 1995-03-30 盘信息重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31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0787/1994 1994-03-30
JP6060787A JP2854520B2 (ja) 1994-03-30 1994-03-30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6-60787 1994-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7A CN1127407A (zh) 1996-07-24
CN1077314C true CN1077314C (zh) 2002-01-02

Family

ID=1315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05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314C (zh) 1994-03-30 1995-03-30 盘信息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602818A (zh)
JP (1) JP2854520B2 (zh)
KR (1) KR0143603B1 (zh)
CN (1) CN10773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65872A1 (en) * 1996-11-20 1999-06-22 Omni Peripherals Pte Ltd A floating frame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 loading mechanism
JP3817052B2 (ja) * 1998-02-17 2006-08-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3502766B2 (ja) 1998-06-03 2004-03-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600448B2 (ja) 1998-07-31 2004-12-15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ロック機構
JP3588713B2 (ja) 1999-04-12 2004-1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785334B2 (ja) * 2001-04-27 2006-06-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2003059154A (ja) * 2001-08-21 2003-02-28 Tanashin Denki Co ディスク再生機の再生基板固定装置
JP4043256B2 (ja) * 2002-03-04 2008-02-06 シン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4093118B2 (ja) * 2003-06-02 2008-06-04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243525B2 (ja) 2003-10-20 2009-03-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8498A (en) * 1984-04-30 1986-12-09 Sony Corporation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a disc player
US5101399A (en) * 1987-11-05 1992-03-3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eck base locking device for recording playback unit
US5132958A (en) * 1990-01-31 1992-07-21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sc-record player having resiliently supported subframe
US5142522A (en) * 1990-03-13 1992-08-25 Clarion Co., Ltd. Locking mechanism useful for floating unit of automobile cd p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31022A1 (de) * 1987-09-12 1989-03-2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Einrichtung zum verhindern des irrtuemlichen einfuehrens einer platte in einen cd-plattenspieler bei fahrzeug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8498A (en) * 1984-04-30 1986-12-09 Sony Corporation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a disc player
US5101399A (en) * 1987-11-05 1992-03-3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eck base locking device for recording playback unit
US5132958A (en) * 1990-01-31 1992-07-21 U.S. Philips Corporation Disc-record player having resiliently supported subframe
US5142522A (en) * 1990-03-13 1992-08-25 Clarion Co., Ltd. Locking mechanism useful for floating unit of automobile cd p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407A (zh) 1996-07-24
KR0143603B1 (ko) 1998-07-15
KR950026752A (ko) 1995-10-16
JP2854520B2 (ja) 1999-02-03
JPH07272417A (ja) 1995-10-20
US5602818A (en) 1997-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314C (zh) 盘信息重放装置
CN1269394C (zh) 元件安装机用供带器
CN1224034C (zh) 用于盘片播放器的盘片装载装置及使用该装载装置的方法
CN1641779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200538A (zh) 夹紧机构
JPS59900B2 (ja) デイスク駆動装置
US6880159B2 (en) Disc driving apparatus
CN1655276A (zh) 光盘播放器
CN1169138C (zh) 具有带拉出件及其锁定机构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2047829U (zh) 自动倒转式录音机走带控制装置
CN1235927A (zh) 零件搬运装置
CN1229986A (zh) 盘片移送机构
CN2525638Y (zh) 盘片重放装置
CN1747025A (zh) 在盘播放器中松开盘的装置和方法
CN2525635Y (zh) 盘片传送装置
CN1203485C (zh) 汽车光盘播放器的盘导向装置
CN1741163A (zh) 盘片装载装置及方法
CN1203483C (zh) 汽车光盘播放器的夹持器驱动装置
CN1180892A (zh) 磁盘再生装置
CN11777399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机械手
CN1083604C (zh) 盒式录音带驱动装置
KR100267912B1 (ko) 광기록 매체 취출장치
CN219886707U (zh) 一种闸门失速抱紧结构
CN1406796A (zh) 车辆维修用升降机的摇臂
CN1122995C (zh) 自动换磁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