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5661B -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5661B
CN107725661B CN201711057641.0A CN201711057641A CN107725661B CN 107725661 B CN107725661 B CN 107725661B CN 201711057641 A CN201711057641 A CN 201711057641A CN 107725661 B CN107725661 B CN 107725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alve plate
flow
gasket
circ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76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5661A (zh
Inventor
张益辉
李益稳
廖勤广
唐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ingji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Ningji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Ningji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Ningji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76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5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5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56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5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5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包括连杆以及活塞,沿活塞的周向在其端面上开有多个阻尼孔,在活塞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阻尼孔分布在圆形槽内,沿连杆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连杆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节流阀片、阀片组件Ⅰ以及垫圈Ⅳ,限流阀片对阻尼孔进行局部覆盖,沿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环形突起;流通阀片上开有多个通孔,在活塞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节流阀片上设有开口。利用不同外径的限流阀片和不同厚度的垫圈,配合一款在合理范围内阻尼孔流通面积和阀线面台阶差足够大的活塞或底阀体,来实现活塞或底阀体的阻尼孔流通面积和阀线面台阶差(即阀片组件预载)的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背景技术
减振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的器具,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振器。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时,而减振器中的活塞在缸筒内也作往复运动,则减振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所吸收,然后散到大气中。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随车架与车桥(或车轮)的相对速度的增减而增减,并且与油液粘度有关。要求减振器所用油液的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尽可能小;且具有抗汽化,抗氧化以及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零件不起腐蚀作用等性能。传统的减振器包括筒体、压缩阀以及复原阀,在减振器筒体中活塞的阻尼孔有固定的数量和外径,其阀线面台阶差也是固定的。这种阀系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为满足不同的阻尼力要求,需要多种规格--不同的阻尼孔流通面积(即不同的阻尼孔数量及孔径)和阀线台阶差的活塞,即需要开多种规格的活塞模具,零件种类越多,零件管理越不便利,尤其是相似程度越高的零件,其开模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在减少活塞的规格的同时,实现阻尼孔流通面积和阀线面台阶差可调。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包括连杆以及活塞,沿所述活塞的周向在其端面上开有多个阻尼孔,在所述活塞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连杆沿所述活塞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本体,阻尼孔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连杆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连杆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节流阀片、阀片组件Ⅰ以及垫圈Ⅳ,且所述垫圈Ⅳ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杆上,限流阀片对所述阻尼孔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与所述阀片组件Ⅰ的最大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的外径;还包括设置在活塞另一端面上的流通阀片,所述流通阀片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相对应的通孔,在活塞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流通阀片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减振器的阀系结构在满足不同阻尼力要求时,需要开设多种规格的活塞模具,进而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高,同时不利用管理;对此,申请人对现有的阀系结构进行一定改进,使得在减振器的筒体内,流通阀能够取代传统的复原阀或是压缩阀,当流通阀取代复原阀时,此时连杆即为活塞杆,将复原阀上活塞的一端面上的凸台取消,即在活塞的该端端面上设置一个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底为一个平面,多个阻尼孔分布在该平面所覆盖的范围内,活塞杆贯穿该平面的中部后实现与活塞的相互配合,而申请人在连杆上套设限流阀片,且该限流阀片的外径范围在到/>范围内,其中/>为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大间距值的两倍,而/>为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即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在/>到/>范围内限流阀片能够对阻尼孔进行局部覆盖,以形成不同面积的减振油液流通通道,进而使得活塞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进一步地,限流阀片的设计厚度能够保证活塞复原和压缩行程中不会产生变形,环形突起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构成阀线平面,阀片组件Ⅰ以及节流阀片覆盖在该阀线平面上,而在节流阀片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道与圆形槽内部的开口,即减振器进行拉伸行程时油液经过流通阀片上的通孔进入至阻尼孔内,由于限流阀片对阻尼孔进行的是局部覆盖,即油液能够从阻尼孔内进入圆形槽内,最后经过流道向减振器底部移动,且根据需要限流阀片的外径可更换,使得限流阀片对阻尼孔形成不同的覆盖面积,即减振器进行复原行程中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而当活塞压缩时,油液沿流道进入,然后对流通阀片的非通孔部分进行冲击,使得流通阀片发生形变,即实现油液由减振器底部向其上部的移动。同样地,当流通阀取代压缩阀上时,流通阀的工作原理与取代复原阀时的工作原理相同,此时的连杆为螺杆,而活塞则被替换成底阀体。
其中,节流阀片与所述阀片组件Ⅰ的最大阀片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的外径,使得节流阀片上的开口为流道与圆形槽之间唯一的流通路径,以确保活塞能够产生不同的低速阻尼力。而阀片组件Ⅰ包括多个叠置的阀片构成,阀片的厚度以及外径尺寸根据减振器的使用方式来确定,且保证节流阀片的外径与阀片组件Ⅰ中最大阀片的外径相同。
还包括垫圈Ⅱ,所述垫圈Ⅱ套设在连杆上且位于限流阀片与节流阀片之间。沿限流阀片的轴线方向,限流阀片靠近阀线平面的侧壁距阀线平面的宽度为H,通过调整垫圈Ⅱ的厚度,使得在垫圈Ⅱ靠近阀线平面的一侧壁距阀线平面的宽度为h,当对螺母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时,阀片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预载,以产生不同的中低速阻尼力,同时为保证限流阀片与节流阀片之间具备足够的储油空间,需要保证H>h>0。
所述垫圈Ⅱ的外径小于所述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作为优选,垫圈Ⅱ的外径小于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以避免垫圈Ⅱ的局部超出限流阀片对阻尼孔的覆盖面积,防止垫圈Ⅱ影响限流阀片对阻尼孔的局部覆盖所产生的效果。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所述垫圈Ⅲ位于阀片组件Ⅰ与垫圈Ⅳ之间,且所述垫圈Ⅲ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的外径。进一步地,在阀片组件与垫圈Ⅳ之间设置垫圈Ⅲ,以便为阀片组件Ⅰ提供变形支点以实现阀片组件Ⅰ的开阀。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支承垫通过垫圈Ⅰ将所述流通阀片固定在活塞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相对应的流通孔。支承垫、垫圈Ⅰ以及流通阀片设置在活塞的一个端面上且与限流阀片异侧,而开设在支承垫上的流通孔则能够在活塞进行复原时为油液提供导引,方便油液沿通孔进入至阻尼孔内。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塞,在所述活塞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活塞杆沿所述活塞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本体,阻尼孔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活塞杆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活塞杆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节流阀片、阀片组件Ⅰ以及垫圈Ⅳ,且所述垫圈Ⅳ通过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限流阀片对所述阻尼孔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与所述阀片组件Ⅰ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的外径;还包括阀片组件Ⅱ,在活塞另一端面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多个不连续且位于同一个圆周轨迹上的弧形块构成,阀片组件Ⅱ的侧壁与所述支撑件外壁接触,在活塞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阀片组件Ⅱ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减振器的复原阀在满足不同阻尼力要求时,需要开设多种规格的活塞模具,进而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高,同时不利于管理;对此,申请人对现有的复原阀进行一定改进,即将传统复原阀上活塞的一端面上的凸台取消,即在活塞的该端端面上设置一个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底为一个平面,多个阻尼孔分布在该平面所覆盖的范围内,活塞杆贯穿该平面的中部后实现与活塞的相互配合,而申请人在活塞杆上套设限流阀片,且该限流阀片的外径范围在到/>范围内,其中/>为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大间距的两倍,而/> 为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即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在/>范围内限流阀片能够对阻尼孔进行局部覆盖,以形成不同面积的减振油液流通通道,进而使得活塞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进一步地,限流阀片的设计厚度能够保证活塞复原和压缩行程中不会产生变形,环形突起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构成阀线平面,阀片组件Ⅰ以及节流阀片覆盖在该阀线平面上,而在节流阀片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道与圆形槽内部的开口,即活塞复原时油液经过相邻的两个弧形块之间的间隙进入至阻尼孔内,由于限流阀片对阻尼孔进行的是局部覆盖,即油液能够从阻尼孔内进入圆形槽内,最后经过流道向减振器底部移动,且根据需要限流阀片的外径可更换,使得限流阀片对阻尼孔形成不同的覆盖面积,即活塞能够在复原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而当活塞压缩时,油液沿流道进入,然后对阀片组件Ⅱ的侧壁进行冲击,使得阀片组件Ⅱ发生形变,即实现油液由减振器底部向其上部的移动。其中阀片组件Ⅰ以及阀片组件Ⅱ均为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同心阀片叠加构成。
所述垫圈Ⅱ的外径小于所述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作为优选,垫圈Ⅱ的外径小于阻尼孔与活塞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以避免垫圈Ⅱ的局部超出限流阀片对阻尼孔的覆盖面积,防止垫圈Ⅱ影响限流阀片对阻尼孔的局部覆盖所产生的效果。
还包括垫圈Ⅱ,所述垫圈Ⅱ套设在活塞杆上且位于限流阀片与节流阀片之间。沿限流阀片的轴线方向,限流阀片靠近阀线平面的侧壁距阀线平面的宽度为H,通过调整垫圈Ⅱ的厚度,使得在垫圈Ⅱ靠近阀线平面的一侧壁距阀线平面的宽度为h,当对螺母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时,阀片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预载,以产生不同的中低速阻尼力,同时为保证限流阀片与节流阀片之间具备足够的储油空间,需要保证H>h>0,且保证垫圈Ⅱ的外径小于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杆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所述垫圈Ⅲ位于阀片组件Ⅰ与垫圈Ⅳ之间,且所述垫圈Ⅲ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的外径。进一步地,在阀片组件与垫圈Ⅳ之间设置垫圈Ⅲ,以便为阀片组件Ⅰ提供变形支点以实现阀片组件Ⅰ的开阀。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支承垫通过垫圈Ⅰ将所述阀片组件Ⅱ固定在活塞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相对应的流通孔。支承垫、垫圈Ⅰ以及流通阀片设置在活塞的一个端面上且与限流阀片异侧,而开设在支承垫上的流通孔则能够在活塞进行复原时为油液提供导引,方便油液沿通孔进入至阻尼孔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利用不同外径的限流阀片和不同厚度的垫圈,配合一款在合理范围内阻尼孔流通面积和阀线面台阶差足够大的活塞或底阀体,来实现活塞或底阀体的阻尼孔流通面积和阀线面台阶差(即阀片组合的预载)的多样化;
2、本发明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支承垫、垫圈Ⅰ以及流通阀片设置在活塞的一个端面上且与限流阀片异侧,而开设在支承垫上的流通孔则能够在活塞进行复原时为油液提供导引,方便油液沿通孔进入至阻尼孔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用作复原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作压缩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活塞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1中活塞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活塞的截面图;
图7为实施例2中活塞的侧视图;
图8为减振器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活塞杆、2-支承垫、3-垫圈Ⅰ、4-流通阀片、5-活塞、6-限流阀片、7-垫圈Ⅱ、8-节流阀片、9-阀片组件Ⅰ、10-垫圈Ⅲ、11-垫圈Ⅳ、12-螺母、13-阀线平面、14-阀片组件Ⅱ、15-阻尼孔、16-复原阀、17-压缩阀、18-筒体、19-螺杆、20-底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4、5、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连杆以及活塞5,沿所述活塞5的周向在其端面上开有多个阻尼孔15,在所述活塞5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连杆沿所述活塞5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5本体,阻尼孔15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连杆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连杆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6、节流阀片8、阀片组件Ⅰ9以及垫圈Ⅳ11,且所述垫圈Ⅳ11通过螺母12固定在连杆上,限流阀片6对所述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8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的最大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还包括设置在活塞5另一端面上的流通阀片4,所述流通阀片4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通孔,在活塞5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流通阀片4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使得在减振器的筒体18内,流通阀能够取代传统的复原阀16或是压缩阀17,当流通阀取代复原阀16时,此时连杆即为活塞杆1,将传统复原阀上活塞5的一端面上的凸台取消,即在活塞5的该端端面上设置一个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底为一个平面,多个阻尼孔15分布在该平面所覆盖的范围内,活塞杆1贯穿该平面的中部后实现与活塞5的相互配合,而申请人在连杆上套设限流阀片6,且该限流阀片6的外径范围在到/>范围内,其中/>为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而/>为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大间距的两倍,即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在/>到/>范围内限流阀片6能够对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以形成不同面积的减振油液流通通道,进而使得活塞5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进一步地,限流阀片6的设计厚度能够保证活塞5复原和压缩行程中不会产生变形,环形突起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构成阀线平面13,阀片组件Ⅰ9以及节流阀片8覆盖在该阀线平面13上,而在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道与圆形槽内部的开口,即活塞5复原时油液经过流通阀片4上的通孔进入至阻尼孔15内,由于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进行的是局部覆盖,即油液能够从阻尼孔15内进入圆形槽内,最后经过流道向减振器底部移动,且根据需要限流阀片6的外径可更换,使得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形成不同的覆盖面积,即活塞5能够在复原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而当活塞5压缩时,油液沿流道进入,然后对流通阀片4的非通孔部分进行冲击,使得流通阀片4发生形变,即实现油液由减振器底部向其上部的移动。同样地,由图8所示,当流通阀取代压缩阀17上时,流通阀置于筒体18的底部,流通阀的工作原理与取代复原阀16时的工作原理相同,此时的连杆为螺杆19,活塞5替换成底阀体20。
其中,节流阀片8的外径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中最大阀片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使得节流阀片8上的开口为流道与圆形槽之间唯一的流通路径,以确保活塞5能够产生不同的低速阻尼力。
本实施例还包括垫圈Ⅱ7,所述垫圈Ⅱ7套设在连杆上且位于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沿限流阀片6的轴线方向,限流阀片6靠近阀线平面13的侧壁距阀线平面13的宽度为H,通过调整垫圈Ⅱ7的厚度,使得在垫圈Ⅱ7靠近阀线平面13的一侧壁距阀线平面13的宽度为h,当对螺母12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时,阀片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预载,以产生不同的中低速阻尼力,同时为保证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具备足够的储油空间,需要保证H>h>0,且保证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
本实施例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10,所述垫圈Ⅲ10位于阀片组件Ⅰ9与垫圈Ⅳ11之间,且所述垫圈Ⅲ10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进一步地,在阀片组件与垫圈Ⅳ11之间设置垫圈Ⅲ10,以便为阀片组件Ⅰ9提供变形支点以实现阀片组件Ⅰ9的开阀。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2,支承垫2通过垫圈Ⅰ3将所述流通阀片4固定在活塞5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2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流通孔。支承垫2、垫圈Ⅰ3以及流通阀片4设置在活塞5的一个端面上且与限流阀片6异侧,而开设在支承垫2上的流通孔则能够在活塞5进行复原时为油液提供导引,方便油液沿通孔进入至阻尼孔15内。
作为优选,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以避免垫圈Ⅱ7的局部超出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的覆盖面积,防止垫圈Ⅱ7影响限流阀片对阻尼孔15的局部覆盖所产生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6、7、8所示,本实施例当流通阀取代复原阀时,包括活塞杆1以及活塞5,在所述活塞5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活塞杆1沿所述活塞5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5本体,阻尼孔15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活塞杆1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活塞杆1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6、节流阀片8、阀片组件Ⅰ9以及垫圈Ⅳ11,且所述垫圈Ⅳ11通过螺母12固定在活塞杆1上,限流阀片6对所述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8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还包括阀片组件Ⅱ14,在活塞5另一端面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多个不连续且位于同一个圆周轨迹上的弧形块构成,阀片组件Ⅱ14的侧壁与所述支撑件外壁接触,在活塞5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阀片组件Ⅱ14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本实施例将传统复原阀上活塞5的一端面上的凸台取消,即在活塞5的该端端面上设置一个圆形槽,且圆形槽的槽底为一个平面,多个阻尼孔15分布在该平面所覆盖的范围内,活塞杆1贯穿该平面的中部后实现与活塞5的相互配合,而申请人在活塞杆1上套设限流阀片6,且该限流阀片6的外径范围在到/>范围内,其中/>为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大间距,而/>为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即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在/> 到/>范围内限流阀片6能够对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以形成不同面积的减振油液流通通道,进而使得活塞5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进一步地,限流阀片6的设计厚度能够保证活塞5复原和压缩行程中不会产生变形,环形突起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构成阀线平面13,阀片组件Ⅰ9以及节流阀片8覆盖在该阀线平面13上,而在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连通流道与圆形槽内部的开口,即活塞5复原时油液经过相邻的两个弧形块之间的间隙进入至阻尼孔15内,由于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进行的是局部覆盖,即油液能够从阻尼孔15内进入圆形槽内,最后经过流道向减振器底部移动,且根据需要限流阀片6的外径可更换,使得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形成不同的覆盖面积,即活塞5能够在复原过程中产生不同的中高速阻尼力;而当活塞5压缩时,油液沿流道进入,然后对阀片组件Ⅱ14的侧壁进行冲击,使得阀片组件Ⅱ14发生形变,即实现油液由减振器底部向其上部的移动。其中阀片组件Ⅰ9以及阀片组件Ⅱ14均为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同心阀片叠加构成。
其中,节流阀片8的外径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中最大阀片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使得节流阀片8上的开口为流道与圆形槽之间唯一的流通路径,以确保活塞5能够产生不同的低速阻尼力。
本实施例还包括垫圈Ⅱ7,所述垫圈Ⅱ7套设在活塞杆1上且位于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沿限流阀片6的轴线方向,限流阀片6靠近阀线平面13的侧壁距阀线平面13的宽度为H,通过调整垫圈Ⅱ7的厚度,使得在垫圈Ⅱ7靠近阀线平面13的一侧壁距阀线平面13的宽度为h,当对螺母12施加一定的拧紧力矩时,阀片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预载,以产生不同的中低速阻尼力,同时为保证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具备足够的储油空间,需要保证H>h>0,且保证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
本实施例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10,所述垫圈Ⅲ10位于阀片组件Ⅰ9与垫圈Ⅳ11之间,且所述垫圈Ⅲ10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进一步地,在阀片组件与垫圈Ⅳ11之间设置垫圈Ⅲ10,以便为阀片组件Ⅰ9提供变形支点以实现阀片组件Ⅰ9的开阀,产生中高速复原阻尼力。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1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2,支承垫2通过垫圈Ⅰ3将所述流通阀片4固定在活塞5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2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流通孔。支承垫2、垫圈Ⅰ3以及流通阀片4设置在活塞5的一个端面上且与限流阀片6异侧,而开设在支承垫2上的流通孔则能够在活塞5进行复原时为油液提供导引,方便油液沿通孔进入至阻尼孔15内。
作为优选,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以避免垫圈Ⅱ7的局部超出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的覆盖面积,防止垫圈Ⅱ7影响限流阀片6对阻尼孔15的局部覆盖所产生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包括连杆以及活塞(5),沿所述活塞(5)的周向在其端面上开有多个阻尼孔(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5)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连杆沿所述活塞(5)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5)本体,阻尼孔(15)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连杆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连杆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6)、节流阀片(8)、阀片组件Ⅰ(9)以及垫圈Ⅳ(11),且所述垫圈Ⅳ(11)通过螺母(12)固定在连杆上,限流阀片(6)对所述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8)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还包括设置在活塞(5)另一端面上的流通阀片(4),所述流通阀片(4)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通孔,在活塞(5)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流通阀片(4)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还包括垫圈Ⅱ(7),所述垫圈Ⅱ(7)套设在连杆上且位于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
所述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所述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10),所述垫圈Ⅲ(10)位于阀片组件Ⅰ(9)与垫圈Ⅳ(11)之间,且所述垫圈Ⅲ(10)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2),支承垫(2)通过垫圈Ⅰ(3)将所述流通阀片(4)固定在活塞(5)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2)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流通孔。
2.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包括活塞杆(1)以及活塞(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5)一端面中部设有圆形槽,活塞杆(1)沿所述活塞(5)的轴线依次贯穿所述圆形槽以及活塞(5)本体,阻尼孔(15)分布在所述圆形槽内,沿所述活塞杆(1)的轴向朝远离圆形槽的方向在活塞杆(1)的外圆周壁上依次设置有限流阀片(6)、节流阀片(8)、阀片组件Ⅰ(9)以及垫圈Ⅳ(11),且所述垫圈Ⅳ(11)通过螺母(12)固定在活塞杆(1)上,限流阀片(6)对所述阻尼孔(15)进行局部覆盖,沿所述圆形槽周向在其内圆周壁上设有高度与圆形槽槽深相同的环形突起,所述节流阀片(8)与所述阀片组件Ⅰ(9)的外径相同,且所述节流阀片(8)的外径大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还包括阀片组件Ⅱ(14),在活塞(5)另一端面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多个不连续且位于同一个圆周轨迹上的弧形块构成,阀片组件Ⅱ(14)的侧壁与所述支撑件外壁接触,在活塞(5)上开有贯穿其本体的流道,且流道一端开放,流道的另一端被阀片组件Ⅱ(14)所密封,所述流道与圆形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节流阀片(8)上设有用于圆形槽内部与流道连通的开口;
还包括垫圈Ⅱ(7),所述垫圈Ⅱ(7)套设在活塞杆(1)上且位于限流阀片(6)与节流阀片(8)之间;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外圆周壁上的垫圈Ⅲ(10),所述垫圈Ⅲ(10)位于阀片组件Ⅰ(9)与垫圈Ⅳ(11)之间,且所述垫圈Ⅲ(10)的外径小于所述限流阀片(6)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Ⅱ(7)的外径小于所述阻尼孔(15)与活塞(5)轴线的最小间距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1)外圆周壁上的支承垫(2),支承垫(2)通过垫圈Ⅰ(3)将所述阀片组件Ⅱ(14)固定在活塞(5)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支承垫(2)上开有多个与阻尼孔(15)相对应的流通孔。
CN201711057641.0A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Active CN107725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7641.0A CN107725661B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7641.0A CN107725661B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5661A CN107725661A (zh) 2018-02-23
CN107725661B true CN107725661B (zh) 2023-10-31

Family

ID=6122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7641.0A Active CN107725661B (zh) 2017-11-01 2017-11-01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56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09211B4 (de) * 2018-06-11 2022-09-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Dämpfventil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chwingungsdämpfer, sowie Kraftfahrzeugschwingungsdämpfer
CN111059200A (zh) * 2019-12-02 2020-04-24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用减振器
CN113007257B (zh) * 2021-02-08 2022-05-17 大连科技学院 一种复原阻尼力可变减振器活塞结构及减振器
CN113757294B (zh) * 2021-10-14 2022-06-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化减振器阀座及减振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5756A (en) * 1994-03-30 1997-04-01 Fichtel & Sachs Ag Shock absorber for a motor vehicle, which shock absorber has a piston valve
CN2531168Y (zh) * 2002-02-28 2003-01-15 玉环县振鑫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良结构的车用减震器复原阀
CN101784813A (zh) * 2007-07-30 2010-07-21 Gkn金属烧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活塞-缸-组件的活塞和制造方法
CN202149177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 双缸减振器活塞复原结构
CN203879999U (zh) * 2014-06-23 2014-10-15 宁波甬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活塞
CN204387190U (zh) * 2014-12-15 2015-06-10 重庆东安渠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阻尼缸活塞机构
CN204533334U (zh) * 2015-01-06 2015-08-05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精确调节阻尼值的汽车减振器
CN105202099A (zh) * 2015-10-21 2015-12-30 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
CN207315964U (zh) * 2017-11-01 2018-05-04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振器流通阀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5756A (en) * 1994-03-30 1997-04-01 Fichtel & Sachs Ag Shock absorber for a motor vehicle, which shock absorber has a piston valve
CN2531168Y (zh) * 2002-02-28 2003-01-15 玉环县振鑫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改良结构的车用减震器复原阀
CN101784813A (zh) * 2007-07-30 2010-07-21 Gkn金属烧结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活塞-缸-组件的活塞和制造方法
CN202149177U (zh) * 2011-06-24 2012-02-22 浙江正裕工业有限公司 双缸减振器活塞复原结构
CN203879999U (zh) * 2014-06-23 2014-10-15 宁波甬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减震器的活塞
CN204387190U (zh) * 2014-12-15 2015-06-10 重庆东安渠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阻尼缸活塞机构
CN204533334U (zh) * 2015-01-06 2015-08-05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精确调节阻尼值的汽车减振器
CN105202099A (zh) * 2015-10-21 2015-12-30 天津天德减震器有限公司 减震器复原阀系结构
CN207315964U (zh) * 2017-11-01 2018-05-04 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振器流通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5661A (zh) 2018-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5661B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的流通控制阀
CN104603495B (zh) 多级可调谐递减阀
CN107542829B (zh) 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327843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阀系结构
CN108730400B (zh) 利用温控元件保持阻尼力并防止空化畸变的双筒减振器
CN102678810B (zh) 高低速双向阻尼可调机械式减振器
CN203442039U (zh) 一种新型弹簧减震器
CN201513505U (zh) 车用减震器活塞
CN203906637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的液压减震器
CN105570371A (zh) 一种液体调压并与速度相关的干摩擦式减振器
CN207315964U (zh) 一种减振器流通阀
RU194004U1 (ru) Двухтрубный гидро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й амортизатор
CN216158173U (zh) 可调节阻尼的减震器
CN10854790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减震器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03067644U (zh) 汽车减震器活塞
CN207864505U (zh) 一种用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双向可调阻尼减震器
CN21142324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减震器
CN208221452U (zh) 多阀片导向轴节流式双向调节阻尼机构及液压减震活塞
CN211648894U (zh) 一种底阀座
CN110848310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20248778U (zh) 一种防尘减震器
CN218787278U (zh) 一种减振器活塞阀
CN214564440U (zh) 一种减震器塔顶上座
CN213270822U (zh) 一种双油封的单筒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