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0886A -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0886A
CN107720886A CN201710964971.1A CN201710964971A CN107720886A CN 107720886 A CN107720886 A CN 107720886A CN 201710964971 A CN201710964971 A CN 201710964971A CN 107720886 A CN107720886 A CN 107720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xide
nano
particle
oxide film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649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0886B (zh
Inventor
慈立杰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9649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0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0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0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0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0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薄膜为氧化石墨烯静电喷涂到微孔滤膜上堆叠而成,所述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插入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40nm,所述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加入至溶剂中分散均匀获得混合溶液,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至微孔滤膜上即可获得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该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能有效增加氧化石墨烯片层间距,提高纯水通量,同时对有机染料保持较高截留率。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染料在印染工业,造纸等化工行业大量应用,而未经处理的有机染料排入江河湖泊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些有机染料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有毒性,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这些有机染料在排放之前需要有效的去除。综合现在常用的处理方法,膜分离技术因其分离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制备一种水通量高,截留率高,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好的膜材料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具有机械性能好,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超薄的二维片层结构等优点,在制备膜材料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同时,氧化石墨烯可以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实现大规模批量化制备,在水和一些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较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液相成型技术获得氧化石墨烯过滤膜。常用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旋涂法和抽滤法。Nair及其合作者使用旋涂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膜并且研究了其对气体和液体的透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过滤膜仅让水蒸汽通过,而阻隔任何气体和液体。Gao课题组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纳滤膜,探究了不同厚度氧化石墨烯薄膜对纯水通量和不同有机染料和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和金属盐离子的截留机制。然而,上述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制备过程较长,效率低,能耗大,制备的薄膜厚度较低,和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单纯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片层间距较低,严重限制了水通量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其能有效增加氧化石墨烯片层间距,提高纯水通量,同时对有机染料保持较高截留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静电喷涂到微孔滤膜上堆叠而成,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插入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40nm,所述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
本发明通过将纳米粒子插入至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增加了氧化石墨烯的片层间距,增大了过水通道的尺寸,从而提高了纯水通量。其次,本发明采用的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与疏水性纳米粒子相比,亲水性纳米粒子能够易与水亲合,加快了水在过水通道中的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纯水通量。第三,本发明采用了特定粒径的纳米粒子,当纳米粒子的粒径过小时,会导致氧化石墨烯的片层间距提升量较小,纯水通量的提升不明显。而当纳米粒子的粒径过大时,虽然会大大提高纯水通量,但是降低了对有机染料的截留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加入至溶剂中分散均匀获得混合溶液,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至微孔滤膜上即可获得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
本申请发明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时,当需要制备较厚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时,传质压力增大,因此需要更大的真空抽滤压力,并且消耗的时间更久,而静电喷涂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很好地通过控制静电喷涂时间或是喷涂液的浓度来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实现批量制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上述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污水处理、脱盐等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使用的氧化石墨烯是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方法简单,且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纳米粒子可以有效的增大氧化石墨烯片层间距,增加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的纳米通道,提高其水通量。
(3)该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保持了较高的有机染料截留率,特别是对阴离子有机染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照片,其中,a为光学照片,b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图片,其中, a为SEM照片,b为能谱(EDS)图片;
图4为过滤表征的装置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XRD谱图;
图6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过滤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溶液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其中,左图为亚甲基蓝,右图为甲基橙。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氧化石墨烯薄膜片层间距较低的不足之处,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氧化石墨烯静电喷涂到微孔滤膜上堆叠而成,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插入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40nm,所述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
本申请通过将纳米粒子插入至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如图1所示,增加了氧化石墨烯的片层间距,增大了过水通道的尺寸,从而提高了纯水通量。其次,本申请采用的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与疏水性纳米粒子相比,亲水性纳米粒子能够易与水亲合,加快了水在过水通道中的流动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纯水通量。第三,本申请采用了特定粒径的纳米粒子,当纳米粒子的粒径过小时,会导致氧化石墨烯的片层间距提升量较小,纯水通量的提升不明显。而当纳米粒子的粒径过大时,虽然会大大提高纯水通量,但是降低了对有机染料的截留率。
优选的,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3~5。该配比下,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形成的通道较好。
为了降低微孔滤膜对水通量的影响,本申请优选的,所述微孔滤膜的微孔孔径为0.1~0.5μm。
本申请所述的微孔滤膜包括混合纤维素酯(MCE)膜、尼龙(Nylon)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滤膜等。
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加入至溶剂中分散均匀获得混合溶液,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至微孔滤膜上即可获得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
本申请发明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时,当需要制备较厚的氧化石墨烯薄膜时,传质压力增大,因此需要更大的真空抽滤压力,并且消耗的时间更久,而静电喷涂则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很好地通过控制静电喷涂时间或是喷涂液的浓度来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厚度,实现批量制备。
为了获得混合均匀的氧化石墨烯和亲水性纳米粒子的混合溶液,因而本申请优选的,先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再将纳米粒子加入至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为了获得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将氧化石墨烯加入至溶剂中,依次采用细胞粉碎仪处理、超声处理、搅拌获得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更进一步优选的,细胞粉碎仪处理的时间为2~3h。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3h。搅拌的时间为5~6h。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或机械搅拌,由于机械搅拌不利于氧化石墨烯的分散,因而本申请优选的,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
本申请所述氧化石墨烯通过Hummers法制备,优选的,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2~8mg/mL。
为了将纳米粒子与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从而使纳米粒子更好的插入氧化石墨烯的片层之间,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将纳米粒子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更进一步优选的,超声处理时间为4h。
本申请所述的溶剂为水、乙醇、NMP(N-甲基吡咯烷酮)等,为了降低成本,减小实验的毒性,本申请优选的,所述溶剂为水。
为了保证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均匀性,本申请优选的,混合溶液静置脱泡后进行静电喷涂。
优选的,所述静电喷涂的条件为:电压为10~35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15~30℃,推进速度为0.05~0.3mL/min,接收距离为15~20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4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60~120min。
为了去除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溶剂,本申请优选的,将得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干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干燥温度为40~60℃。
本申请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污水处理、脱盐等膜分离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制备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0.44μm尼龙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 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20min。
步骤4;将获得的无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光学照片和SEM照片如图2所示。图2(a)显示氧化石墨烯均匀的喷涂在微孔滤膜上,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柔性和机械性能。SEM显示氧化石墨烯薄膜表面平整而光滑。
实施例2
制备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和纳米粒子质量比率为10:5的二氧化钛(粒径为30nm)加入上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4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0.44μm尼龙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20min。
步骤4;将获得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图3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SEM图和EDS图。可见该薄膜表面非常平整,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二氧化钛粒子,结合Ti的分布图可看出二氧化钛粒子非常均匀的嵌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中间。
实施例3
制备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和纳米粒子质量比率为10:5的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粒径为20 nm)加入上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4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0.22μm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 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00min。
步骤4;将获得的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实施例4
制备氮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和纳米粒子质量比率为10:3的氮化硅(粒径为40nm)加入上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4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2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00min。
步骤4;将获得的氮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实施例5
制备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和纳米粒子质量比率为10:5的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粒径为40 nm)加入上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4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0.44μm尼龙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20min。
步骤4;将获得的疏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实施例6
制备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石墨烯粉体溶解在水溶液中,细胞粉碎仪处理2h,超声2h,磁力搅拌5h,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5mg/mL。
步骤2:将氧化石墨烯和纳米粒子质量比率为10:5的二氧化钛(粒径为60nm)加入上述氧化石墨烯溶液,超声4h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混合溶液静置脱泡,然后转移到注射器中,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到耐有机溶液的0.44μm尼龙微孔滤膜上。静电喷涂电压为20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30℃,推进速度为0.15mL/min,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120min。
步骤4;将获得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去除剩余的溶剂。
表征实验
通过自制的死端过滤装置(如图4所示)测量了实施例1制备的无纳米粒子插层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纯水通量和对亚甲基蓝,甲基橙溶液的截留率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例2所述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纯水通量高达14L m-2h-1bar-1,比相同静电喷涂时间,相同氧化石墨烯厚度的实施例1得到的无纳米粒子插层的氧化石墨烯薄膜(7L m-2h-1bar-1)的纯水通量提高了1倍。这是因为纳米粒子插入氧化石墨烯片层之后增加了片层之间的间距,通过图5,XRD谱图的计算可知,实施例 2的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片层间距为0.798nm,大于实施例1得到的无纳米粒子插层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片层间距0.753nm。同时,该二氧化钛插层薄膜对有机染料的截留率也高达92.18%(亚甲基蓝)和99.36%(甲基橙),这是由于物理尺寸效应决定的,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分子大小远大于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而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带负电荷的甲基橙能几乎完全被截留,而部分带正电荷的亚甲基蓝分子会因为静电吸引而通过氧化石墨烯薄膜。其过滤后进料溶液和过滤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图如图6所示,甲基橙溶液经过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过滤后溶液为无色,可见甲基橙分子几乎完全被截留。
相对于亲水性纳米粒子,实施例5得到的疏水性二氧化硅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纯水通量仅为9L m-2h-1bar-1,虽然比没有纳米粒子插层的纯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纯水通量(7L m-2h-1 bar-1)高,但是低于亲水性二氧化钛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纯水通量(14L m-2h-1bar-1)。对于粒径较大的二氧化钛(60nm)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实施例6),其纯水通量虽然可以高达18L m-2h-1bar-1,但是对于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溶液的过滤效果较差,对于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截留率仅为60.23%和72.89%。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其特征是,氧化石墨烯静电喷涂到微孔滤膜上堆叠而成,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之间插入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40nm,所述纳米粒子为亲水性纳米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其特征是,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3~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微孔滤膜的微孔孔径为0.1~0.5μ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粒子加入至溶剂中分散均匀获得混合溶液,通过静电喷涂将混合溶液喷涂至微孔滤膜上即可获得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再将纳米粒子加入至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优选的,将氧化石墨烯加入至溶剂中,依次采用细胞粉碎仪处理、超声处理、搅拌获得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溶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2~8mg/mL。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纳米粒子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静电喷涂的条件为:电压为10~35KV,相对湿度为20~50%,温度为15~30℃,推进速度为0.05~0.3mL/min,接收距离为15~20cm,纺丝针头为9号,使用滚筒接收,滚筒转速为100~400r/min,静电喷涂时间为60~120min。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得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干燥;优选的,所述干燥温度为40~60℃。
10.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在污水处理、脱盐中的应用。
CN201710964971.1A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7720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971.1A CN107720886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64971.1A CN107720886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0886A true CN107720886A (zh) 2018-02-23
CN107720886B CN107720886B (zh) 2020-05-19

Family

ID=61210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64971.1A Active CN107720886B (zh) 2017-10-17 2017-10-17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088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1764A (zh) * 2018-06-13 2018-10-19 洛阳纳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步法制备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的方法
CN109046043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天津工业大学 氧化石墨烯/铬黑t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2683A (zh) * 2019-07-09 2019-10-08 浙江海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子通道结构调整的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10508157A (zh) * 2019-09-29 2019-11-29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9371A (zh) * 2019-06-26 2020-01-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共混氧化石墨烯疏松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CN110860215A (zh) * 2019-10-12 2020-03-06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帐篷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0711A (zh) * 2020-05-22 2020-07-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疏水石墨烯膜的方法
CN111625149A (zh) * 2020-06-03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774463A (zh) * 2020-12-10 2021-05-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结构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15787A (zh) * 2021-02-08 2021-06-08 天津大学 多孔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4225716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6920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滤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8800A1 (en) * 2010-02-17 2013-05-0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Nano-coatings for articles
CN104607069A (zh) * 2015-01-27 2015-05-13 清华大学 一种复合脱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160354729A1 (en) * 2013-04-12 2016-12-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mbranes comprising graphene
CN106245232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山东大学 氧化石墨烯@高聚物纳米纤维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0748A (zh) * 2016-09-28 2017-02-1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高通量多层夹心式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8800A1 (en) * 2010-02-17 2013-05-02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Nano-coatings for articles
US20160354729A1 (en) * 2013-04-12 2016-12-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mbranes comprising graphene
CN104607069A (zh) * 2015-01-27 2015-05-13 清华大学 一种复合脱盐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45232A (zh) * 2016-07-27 2016-12-21 山东大学 氧化石墨烯@高聚物纳米纤维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0748A (zh) * 2016-09-28 2017-02-15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高通量多层夹心式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昆等: "《纳米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30 June 2014, 武汉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1764A (zh) * 2018-06-13 2018-10-19 洛阳纳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步法制备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的方法
CN109046043A (zh) * 2018-08-28 2018-12-21 天津工业大学 氧化石墨烯/铬黑t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9371B (zh) * 2019-06-26 2022-05-2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共混氧化石墨烯疏松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CN110639371A (zh) * 2019-06-26 2020-01-0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共混氧化石墨烯疏松型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在染料脱盐中的应用
CN110302683A (zh) * 2019-07-09 2019-10-08 浙江海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子通道结构调整的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CN110508157A (zh) * 2019-09-29 2019-11-29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60215A (zh) * 2019-10-12 2020-03-06 浙江大学 一种具有帐篷状结构的氧化石墨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450711A (zh) * 2020-05-22 2020-07-2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疏水石墨烯膜的方法
CN111450711B (zh) * 2020-05-22 2022-03-0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疏水石墨烯膜的方法
CN111625149A (zh) * 2020-06-03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1625149B (zh) * 2020-06-03 2024-04-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屏蔽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774463A (zh) * 2020-12-10 2021-05-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结构稳定的氧化石墨烯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69200A (zh) * 2020-12-24 2022-06-28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滤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69200B (zh) * 2020-12-24 2023-08-01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滤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915787A (zh) * 2021-02-08 2021-06-08 天津大学 多孔氧化石墨烯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14225716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0886B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0886A (zh) 一种纳米粒子插层氧化石墨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Ayyaru et al. Application of sulfonic acid group functionalized graphene oxide to improve hydrophilicity, 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of PVDF nanocomposit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Z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dopamine-modified halloysite nanotubes/PVDF blend membranes for direct dyes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CN106178979B (zh) 高性能二维层状Ti3C2-MXene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Safarpour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oxide/TiO2 blended PES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improved antifouling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CN105664738B (zh) 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水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基复合膜
CN111389245B (zh) 一种单面超疏水聚合物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94116B (zh) 介孔二氧化硅球-聚合物纳米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75655A (zh) 一种新型RGO/MXene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TWI381073B (zh) A polymer fiber body,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filter for fluid filtration
CN111068524B (zh) 一种海水淡化微纳米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889140A (zh) 一种基于浸润性可调控乳液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00608A1 (zh) 一种气凝胶复合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45232A (zh) 氧化石墨烯@高聚物纳米纤维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4378B (zh) 层状MoS2纳米片共混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Mahdavi et al. Prepa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PVDF mixed matrix membranes incorporated with PVDF-g-PMMA copolymer and GO@ SiO2 nanoparticles for dye rejection applications
CN104941466B (zh) 一种用于去除水中大分子肝毒素的介孔碳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CN109289550A (zh) 一种抗污染聚偏氟乙烯杂化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Yu et al. Effect of 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s of PVDF membranes
CN113351036B (zh) 一种镧系元素氟化物二维纳米片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93165B (zh) 一种层状无机材料有机溶剂纳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cross-linked porous poly (vinyl alcohol)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Zhang et al. Simultaneously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polyethersulfon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by structural control and mixed carbon quantum dots
Zhao et al. Bioinspired modification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nanosheets to prepare a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Tomaszewska et al. A polypropylene cartridge filter with hematite nanoparticles for solid particles retention and arsenic remo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