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19229B - 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19229B
CN107719229B CN201710676053.9A CN201710676053A CN107719229B CN 107719229 B CN107719229 B CN 107719229B CN 201710676053 A CN201710676053 A CN 201710676053A CN 107719229 B CN107719229 B CN 107719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ngement
thread
line
light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60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19229A (zh
Inventor
U.坎施泰纳
H.瓦格纳
F.布洛克豪斯
C.里特米勒
J.施密特
B.波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 Tan Hua Products Europe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 Tan Hua Products Europ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 Tan Hua Products Europe Ltd filed Critical En Tan Hua Products Europe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19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19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19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79/00Incorporations or adaptations of light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4Lighting devices embedded in interior trim, e.g. in roof lin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26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with characteristics dependent on the amount or direction of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46Yarns or threads for use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5/00Machines for sewing leather good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5/00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93/00Stitches; Stitch s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8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generating luminous strips, e.g. for marking trim component edg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3/00Applied objects or articles
    • D05D2303/42Optical fiber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20Physical properties opt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可见接缝(12)的布置,所述可见接缝布置在片材部件中。该布置还包括照明设备(13),其布置在片材部件的下侧的下方。可见接缝具有上部线(17)和下部线(18)。下部线在方向(R)上沿片材部件的下侧延伸。上部线具有沿片材部件的上侧的第一线部分,且经由第二线部分在于缝制过程期间形成的缝合孔洞处被引导穿过所述缝合孔洞。借助于照明设备,发射的光传递到第二线部分中、到缝合孔洞中,并由那里到第一线部分中。一些光从相邻的第二线部分开始沿第一线部分传播,而另一部分光从第一线部分离开。以这种方式,得以照亮可见接缝的上部线。

Description

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其包括可见接缝和用于照亮可见接缝的照明设备。本发明额外地涉及此布置的用途及用于生产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在片材部件的处理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使用可见接缝,所述片材部件诸如纺织材料部件、皮革材料部件、仿皮革材料部件、塑料材料部件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这样的可见接缝的外观并扩展其用途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利用具有下述特征的布置、该布置的用途和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实现:
一种用于处理片材部件的布置,其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
其中,所述可见接缝包括上部线和下部线,其中,所述上部线包括:第一线部分,其沿片材部件的上侧延伸;以及第二线部分,其延伸穿过贯穿所述片材部件的缝合孔洞并且各自在所述片材部件的下侧处在每个缝合孔洞下方与所述下部线交织在一起,
其中,所述照明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且适于在位于所述片材部件的所述下侧下方的多个光发射位置处发射光,
其中,所述照明设备适于将在所述光发射位置处发射的所述光耦合到所述上部线的在所述缝合孔洞下方的所述第二线部分中,所述光沿所述上部线的所述第二线部分传播,并从所述第二线部分开始部分地沿所述上部线的相邻的第一线部分传播且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一线部分漫射地发射,
所述上部线被构造为复丝纱或合股线,并且所述上部线的捻度在每米20至400捻度的范围中;
上述布置应用于车辆内部中;
一种用于生产本发明中所述的布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 生产可见接缝,其中,所述上部线从所述片材部件的所述上侧被拉动穿过通过使用缝制针形成的缝合孔洞,并且其中,所述缝制针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上部线的横截面面积的两倍,
- 提供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在所述片材部件的所述下侧的下方具有光发射位置。
本申请中的可见接缝应理解为意指在最终产品上至少部分地可见的接缝。可见接缝能够只是线迹,或是线迹与功能或连接接缝的组合。因此,可见接缝不仅能够用作缝合元件,而且还能够用来连接多个片材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布置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可见接缝被引入到片材中,并具有在片材部件的上侧上的上部线和在片材部件的下侧上的下部线。能够通过缝制操纵或处理的任何二维或三维状片材都能够用作片材部件。举例来说,这样的片材能够为车辆内部(车门、配件、车顶内衬等)中的面板的覆盖物或车辆座椅的座椅覆盖物。片材部件能够为(例如)纺织材料(例如,织物)、皮革、仿皮革或塑料膜等。
上部线具有沿片材部件的上侧延伸的多个第一线部分。上部线的第二线部分邻接所述第一线部分,所述第二线部分从上侧延伸穿过片材部件中的缝合孔洞到下侧,或反之亦然。上部线的两个第二线部分延伸穿过每个缝合孔洞。在缝合孔洞下方,这两个第二线部分连接到可见接缝的下部线或与其交织在一起。
可见接缝的直接相邻的缝合孔洞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优选地在从2 mm到10mm的范围内,且尤其在从4 mm到6 mm的范围内。上部线的第一线部分的长度对应于直接相邻的缝合孔洞之间的距离。
该布置额外地包括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具有一个或多个光源。照明设备适于在位于片材部件的下侧下方的多个光发射位置处发射光。这些光发射位置在可见接缝的方向上在下侧上布置成至少一行。这些光发射位置不必沿可见接缝布置在与片材部件成直角延伸的平面中。这些光发射位置还能够在片材的下侧下方偏离这个平面布置成以一行或多行。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光发射位置均由照明设备的单独光源(例如,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半导体光源)形成。
在这些光发射位置处发射的光被直接地或在一次或多次反射之后间接地引导朝向在每个缝合孔洞下方的第二线部分,并在那里耦合到上部线的第二线部分中。光沿通过缝合孔洞的第二线部分的纤维或细丝传播到片材的上侧。在上侧处,光部分地从上部线的随后的第一线部分发射,并且部分地通过在上部线的纤维或细丝处反射沿第一线部分传导。一些光在沿第一线部分的每个位置处离开。因此,沿第一线部分传播的光的量随着与缝合孔洞相距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于每个第一线部分均连接两个缝合孔洞,所以沿第一线部分仍然实现了发射的光的基本上恒定的亮度。这是因为在两个缝合孔洞之间的中间仍然存在通过相邻缝合孔洞的第二线部分沿上部线导引的一些光。因此,能够沿第一线部分实现对于观察者而言相对恒定的光的发射。
如果在可见接缝的方向上两个直接相邻的光发射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可见接缝的直接相邻的缝合孔洞之间的距离不同,那么这是优选的。因此,有可能使用更少数目的照明构件或发光二极管或光发射位置以实现对可见接缝的恒定照亮。
第二线部分在缝合孔洞内紧密地靠在片材上。基本上完全避免了光通过在两个第二线部分与片材部件的周边壁(其为缝合孔洞定界)之间的间隙的直接直的发射。这导致仅上部线照亮可见接缝的效果。光不向上通过缝合孔洞延伸超过上部线。
通过下部线也减少或避免光直接发射通过缝合孔洞,所述下部线在缝合孔洞下方延伸。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下部线的横截面或厚度大于上部线的横截面或厚度。因此,下部线能够在片材的下侧处至少在极大程度上覆盖缝合孔洞。
以这样的方式建构下部线,使得下部线的纤维或细丝主要与缝合孔洞的定向成直角延伸。因此,纤维或细丝的定向的主要方向是在下部线的延伸方向上而非横向于其。来自光发射位置的接触下部线的光在那里被反射。也因此避免了在片材的上侧处的缝合孔洞的区域中的更大的光发射强度。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部线和/或下部线被体现为复丝纱。此处,被体现为复丝纱的上部线的捻度(twist)能够小于被体现为复丝纱的下部线的捻度。
为了实现尽可能恒定的光感,如果被体现为复丝纱的上部线的捻度尽可能地小,那么这是有利的。对于合适的缝制行为和一致的接缝图案,需要最小捻度使得细丝充分连接到彼此。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部线的捻度能够在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内。
对于下部线,适用与上部线相同的原理。然而,在下部线的情况下,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缝制行为上,因为不准下部线沿其范围传导任何光。被体现为复丝纱的下部线的捻度能够优选地在从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内,且还能够高达至每米1000捻度。
上部线和/或下部线能够被体现为合股线。合股线能够包含多根捻合的复丝纱。此处,能够适当地选择步骤的数目,在这些步骤中,在每种情况下使多根细丝或捻合的复丝纱彼此捻合。至少,提供两个这样的步骤,以便形成合股线。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步骤中将多根细丝捻合,以形成在每种情况下复丝纱。第二步骤中,使这些复丝纱依次彼此捻合。举例来说,第一步骤中的捻合能够被体现为S捻,且第二步骤中的捻合能够被体现为Z捻,或反之亦然。还有可能将两个捻合步骤中的捻合方向选择为在同一方向上。
在合股线的情况下,能够在每一步骤中选择每米20-400捻度的捻合。如果在两个步骤中以同一方向捻合的情况下,这两个步骤中的捻度的总和为每米至少20捻度并且对于上部线而言不超过每米400捻度且对于下部线而言不超过每米400捻度或高达至1000捻度,那么这是有利的。在捻合方向在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中是相对方向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步骤的捻度减去第二步骤的捻度的差对于上部线而言在从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内且对于下部线而言在从每米20-400捻度且至多高达至每米1000捻度的范围内,那么这是优选的。
能够将辅助物(诸如,蜡、油等)添加到上部线和/或下部线,以便改进缝制行为。还有可能将该辅助物添加到合股线中的仅一根或多根纱线。
被体现为复丝纱的上部线和/或下部线的捻度小于将用于常规缝制纱线的捻度,以便获得良好的线聚合和良好可缝性。更小的捻度能够改进一部分耦合的光沿上部线的期望传播。
如果上部线和/或下部线被着色,那么这是有利的。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部线或下部线是白色或呈现为白色,因为可见光的基本上所有光波长将被反射。也能够使用其他颜色,诸如蓝色、红色等。能够通过添加色素给上部线和/或下部线着色。
上部线优选地相比下部线具有更小的每米质量(特克斯)。
在优选实施例中,上部线的第一线部分形成第一线层。借助于至少一根额外的线(优选地,通过缝合),能够将第二线层应用到该第一线层。所述至少一根额外的线的线部分在第二线层中的定向能够与上部线的第一线部分成直角,和/或倾斜和/或平行于后者。所述至少一根额外的线的线部分优选地布置成在第二线层中彼此平行。举例来说,第二线层的线能够形成待被照亮的字母、数字、符号、商标或任何其他符号。因此,能够在片材部件中创建背光式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借助于连接接缝将片材部件缝制到另外的片材部件,所述连接接缝邻近于可见接缝。此处,两个片材部件能够具有邻近于连接接缝的可见接缝。这些片材部件通过连接接缝被保持在一起。至少一条可见接缝不具有将两个片材部件保持在一起的固定功能。
如果在连接接缝处或邻近于连接接缝提供至少一个屏蔽构件,那么这是有利的。借助于至少一个屏蔽构件,能够至少减少且在理想的情况下完全防止光穿过连接接缝或穿过在两个片材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从下侧到上侧。此处,至少一个屏蔽构件对于发射的光波长而言是至少部分地不透的。屏蔽构件能够由非透明板料、非透明密网眼的纺织或晶格结构等等形成。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构件由接缝带形成,或包括接缝带。举例来说,连接接缝能够包括两个接缝带(两个片材部件中的每一者上各一个)。
在另外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至少一个支撑主体。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主体被提供在每个可见接缝的区域中。在每种情况下,支撑主体被设计成在下侧处支撑关联的片材部件。举例来说,支撑主体能够由弹性材料形成。支撑主体优选地由对于发射的光波长是透明的材料制造。
如果屏蔽构件布置或形成在支撑主体上,那么这是有利的。举例来说,没有或只有几个能透光的结构或区域能够被提供或形成在邻近于连接接缝的支撑主体上。对应的微观结构或反射区域能够被提供在支撑主体中,入射光在所述微观结构或反射区域处被反射并导引远离连接接缝。
照明设备能够包括用于布置光发射位置的至少一个定界面。举例来说,如果彼此邻接的三个定界面形成在三侧上被定界的通道(例如,U状或沟槽状通道),那么这是有利的,所述通道(例如)能够布置在关联的可见接缝下方。通道的横截面形状能够任意选择,并且也能够沿通道的范围变化。至少一个定界面优选地具有漫反射性,且举例来说能够由具有适当粗糙度的面(优选地,白色面)形成。
由于照明设备设置在片材部件的下侧下方,所以其在使用位置或安装位置中被片材部件覆盖,且对于观察者不可见。
如所解释的,上述布置能够有利地用在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飞机、轨道车辆或船只)的内部中。因此,片材部件能够用来(例如)提供车顶内衬上、车门中或仪表板上的覆盖物。片材部件也能够是座椅覆盖物的一部分。
当生产该布置时,借助于缝制针在片材部件中制作可见接缝。借助于缝制针将上部线穿过缝合孔洞抽出。所述缝合孔洞是通过缝制针在片材中形成的。针横截面被选择成使得通过上部线和片材的弹性性能在缝合孔洞内产生两个第二线部分与片材部件的紧密配合,基本上无间隙。针横截面尤其被选择成尽可能小。具有光发射位置的照明设备布置在片材的下侧下方。光发射位置优选地沿可见接缝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
光发射位置或光源与下部线之间的距离在0 mm与50 mm之间。在使用布置在光发射位置处的发光二极管的情况下,间距优选地为5-15 mm。
在所述方法的情况下,缝制针的横截面能够被选择得越小,片材部件的弹性就越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将自下述描述和图变得显而易见。下文中将在附图的基础上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布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的、类似框图的图示,所述布置包括在片材部件中的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
图2示出光穿过图1的可见接缝的上部线的一部分传播的示意性基本图解,
图3示出在可见接缝的方向上所述布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高度示意性基本图示,
图4-6各自示出带有两个片材部件的布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图示,所述两个片材部件在连接位置处借助于连接接缝彼此连接,
图7示出带有两个线层的布置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基本图示,所述两个线层在片材部件的上侧上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上面,
图8示出由第二、上部线层形成的符号的示例性示意性图示,
图9示出带有两个片材部件的布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图示,所述两个片材部件在连接位置处借助于连接接缝彼此连接,以及
图10示出在两个步骤中生产用于上部线和/或下部线的合股线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布置10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布置包括具有可见接缝12的片材部件11和照明设备13。该片材部件能够是柔性二维织物,其通过缝制而具备可见接缝12并且能够连接到其他片材部件11(尤其是通过缝制)。举例来说,片材部件能够是纺织材料部件,或能够由皮革、仿皮革或塑料组成。片材部件11还能够具有三维状形式。例如,其能够由膜形成,所述膜借助于轮廓工具形成期望的三维形式并以此形式固化。这种类型的三维状片材能够被称为模制外层(moulded skin)。模制外层还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见接缝。可替代地,还能够借助于用PU材料进行喷涂的过程或在旋转烧结过程(“搪塑成型”)中生产这种类型的模制外层。在其中业已形成三维形式的状态中,这样的三维状片材部件能够具备可见接缝。
片材部件11具有上侧11a和下侧11b。在使用中,上侧11a面朝使用者或观察者。下侧11b在使用状态中不可见。举例来说,具有可见接缝12的片材部件11被用在车辆的车辆内部中,例如在机动车辆中。例如,内部车门饰板、配件或座椅能够装备有布置10,其中,片材部件形成可见顶层,打个譬喻说。
可见接缝12具有上部线17和下部线18。下部线18以邻近于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的方式延伸。上部线17借助于缝制针刺穿或拉动穿过片材部件11。在这个过程期间,缝制针在片材部件11中形成缝合孔洞19。上部线12从上侧11a穿过缝合孔洞19被拉到下侧11b,并在那里连接到下部线18或与其交织在一起。这样的话,上部线17形成下部线18穿过其的线圈。
上部线17具有多个第一线部分17a,所述第一线部分各自沿着在两个直接相邻的缝合孔洞19之间的片材部件11的上侧11a延伸。在每个缝合孔洞19处,上部线17形成两个第二线部分17b,其中,这两个第二线部分17b穿过缝合孔洞19并在下侧11b处与下部线18交织在一起。在上侧11a处,第二线部分17b各自过渡到第一线部分17a中。
可见接缝12在方向R上沿片材部件11延伸。此处,可见接缝12的方向R都被认为是,在任何时候,第一线部分17a在两个缝合孔洞19之间延伸的方向或下部线18延伸的方向。与图中的示意图示相反,方向R能够在大量缝合孔洞19上具有所认为的任意路线(course),且总的来说能够形成直的部分和/或弯曲部分。
选择用于上部线17的缝制针的横截面,使得其小于被引导穿过缝合孔洞19的两个第二线部分17b的总横截面或至多与后者大小一样。由于片材部件11和上部线17的弹性,所以一旦已经将缝制针从缝合孔洞19拉出,两个第二线部分17b便能够紧密地靠在彼此上,且有可能它们并未留下穿过缝合孔洞的线性光隙。
根据示例,上部线17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下部线18的横截面面积。上部线17具有更大的细度。换句话说,上部线17的每米重量小于下部线18的每米重量。在图2中,已通过示例说明了该情况,其中,横截面轮廓(举例来说,假设为圆形)具有不同的大小,且上部线17的直径d1小于下部线18的直径d2。
如图2中已示意性地图示的,上部线17和下部线18两者各自根据示例被体现为复丝纱。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细丝彼此捻合。在上部线17的情况下,每米捻数能够低于在下部线18的情况下的每米捻数。如图2中还示意性地图示的,下部线18的捻合细丝主要在可见接缝12延伸的方向R上延伸。
举例来说,图10示出了用于生产上部线17和/或下部线18的示例性实施例。此处,线17、18被体现为合股线20。根据示例,在第一步骤S1中生产具有每米第一捻数的多根复丝纱。在第二步骤S2中,然后通过捻合使第一步骤中生产的复丝纱彼此连接,以形成合股线20。此处,第一步骤S1中的每米捻数能够与第二步骤S2中的捻数不同。另外,两个步骤S1、S2中的捻合方向能够相同或不同。在第一步骤S1中,复丝纱能够各自具有相同或者也不同的捻合方向(S捻和/或Z捻)。根据示例,在第一步骤S1中通过S捻形成复丝纱,且在第二步骤S2中通过Z捻连接所生产的复丝纱以形成合股线。在每个步骤S1、S2中,每米捻数能够在(例如)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中。在两个步骤S1、S2中以同一方向捻合的情况下,每米捻度的总和对于上部线而言优选地在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中且对于下部线18而言优选地还高达至每米1000捻度。在两个步骤S1、S2中以不同方向捻合的情况下,第一步骤中的捻度减去第二步骤中的捻度的差对于上部线而言在每米20-400捻度的范围中且对于下部线而言在每米20-400或高达至1000捻度。
照明设备13具有至少一个光源,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光源23。图中未图示光源23与用于控制或保证光输出的控制单元的电气连接。此处,能够使用可商业获得的控制构件。至少一个光源23优选地为半导体光源,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发光二极管。
在可见接缝12的方向R上,照明设备13形成彼此间隔的多个光发射位置24。光在每个光发射位置24处在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的方向上发射。在于此描述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独光源23,且根据示例发光二极管,布置在每个光发射位置24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两个直接相邻的光发射位置24之间的在方向R上的距离与两个直接相邻的缝合孔洞19之间的距离不同。此处,光发射位置24之间的距离能够大于缝合孔洞19之间的距离(如在方向R上考虑时)。
光源23还布置成与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相距一距离。在方向R上光源23之间的距离在此取决于各个光源23的光发射角度和距下侧11b的距离。其优选地选择成使得(尤其在每个缝合孔洞19处)沿可见接缝12在下侧11b处存在基本上相同的辐射强度。
与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还有可能在方向R上将光源23之间和缝合孔洞19之间的距离选择为具有相等的大小。此处,光源23优选地不直接布置在缝合孔洞19的延伸中,而是以偏置的方式布置在两个缝合孔洞19之间,且根据示例居中地布置在其间。这个措施还能够导致避免光从下侧11b穿过缝合孔洞19中的间隙直接线性地发射到上侧11a。
借助于照明设备13来照亮上部线17,打个譬喻说。在理想的情况下,第一线部分17a在其整个路线中以相同的辐射强度发射光。图2中所指示的箭头示意性地图示了由光源23发射的光。在光发射位置24处发射的光能够直接接触第二线部分17b,或者(如图1中示意性地图示的)能够被反射一次或多次,之后其接触第二线部分17b并在那里被耦合。在缝合孔洞19下方耦合到第二线部分17b中的光在上部线17的细丝处被反射。由于细丝主要是在上部线17或对应线部分17a、17b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所以一些光在上部线17延伸的方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从上部线17在上侧11b处离开到第一线部分17a中。上部线17发射光并且变亮。从缝合孔洞19开始,沿上部线17的第一线部分17a传播的光减少。由于光通过两个相邻缝合孔洞19和此处所提供的第二线部分17b被耦合到第一线部分17a中,所以光在两个缝合孔洞19之间的第一线部分17a的中心区域中被叠加。因此,能够实现来自第一线部分17a的发射的光的整体一致的辐射强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缝合孔洞19之间的距离根据示例被选择为小于10 mm且优选地小于6 mm。两个缝合孔洞19之间的在方向R上的距离优选地为至少2 mm,且优选地为至少4或5 mm。
下部线18设置在每个缝合孔洞19下方。由于直径或横截面比上部线17的直径或横截面大,所以下部线18完全或在极大程度上覆盖缝合孔洞19。作为这个措施的结果,还防止了光直接直的穿过缝合孔洞19中的间隙。如果光将穿过缝合孔洞19的光隙到上侧,那么缝合孔洞19自身将然后呈现为被照亮,而不仅仅是上部线17被照亮。应避免这种类型的视觉印象。
由于下部线18的细丝,所以这额外地具有漫反射性。下部线18的细丝的定向也减少或阻止光穿过缝合孔洞19直接发射。
应该指出,在这个时候,与本发明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上部线17和/或下部线18能够额外地还包括纤维,或能够包括纤维而非细丝。
图3和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布置在沟槽状通道25中的实施例。通道25开向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其具有三个定界面26。与下侧11b相对的底面27构成了定界面26,其同时被设计为用于光源23的安装面。在每种情况下,侧面28在相对侧上邻接底面27,所述侧面各自形成另外的定界面26。两个侧面28面朝彼此,且在横向方向Q(其与方向R成直角)上布置成在可见接缝12或下部线18的相对侧上彼此相距一距离。
通道25的设计原则上可自由选择,并且能够偏离所述图示。通道25能够具有开向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并且还能够沿通道25变化的任意横截面。
所提供的定界面26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漫反射性。其能够具有对应的粗糙度。所述至少一个定界面26优选地为浅色,例如白色或银灰色。
在图4至图6中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片状金属部件11在连接位置32处彼此连接。出于这个目的,将每个片材部件11的边缘侧部分向下折远离上侧11a,且借助于这些边缘侧部分将两个片材部件11放置成靠在一起并在边缘侧部分处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接缝33被提供在这些边缘侧部分中。额外地或可替代地,两个片材部件11也可在连接位置32处彼此胶合或以其他方式彼此连接。根据示例,仅仅提供了借助于连接接缝33实现的连接。
片材部件11还能够具有在连接位置32外部被应用作为装饰物的可见接缝,例如在三维地形成的模制外层中。
在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见接缝12被提供在每个片材部件11中,在横向方向Q上邻近于连接接缝33。在每种情况下,连接接缝33或连接位置32和可见接缝12在方向R上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
在根据图4和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可见接缝12被分配共同的照明设备13。此处,能够在方向R上提供单行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其光在两个可见接缝12的方向上放射。可替代地,还有可能向每个可见接缝12分配单独的照明设备23,所述设备具有其自身的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举例来说,图6中图示了这样的实施例。
为了避免光在连接位置32处且根据示例在连接接缝33处通过,能够在那里提供至少一个屏蔽构件34。此屏蔽构件34用于防止或至少减少光在连接接缝33或两个片材部件11在连接位置32处的接触面处通过。图4中仅以高度图式化和虚线的方式图示了至少一个屏蔽构件34。借助于至少一个屏蔽构件34,能够减少或阻止光进入到连接接缝33的缝合孔洞中。另外,能够阻止或减少光进入到在连接位置32处两个片材部件11之间的接触面的区域中。
举例来说,屏蔽构件34能够由接缝带35形成,或可包括这种类型的接缝带35。在图5中示意性地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接缝带35沿连接接缝33被提供在两个片材部件11上,并减少或阻止了光进入到连接接缝的缝合孔洞中。
在布置10的另外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5中所图示的,提供至少一个支撑主体40。在图5中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主体40由能使照明设备13发射的光透过的材料生产。至少一个支撑主体40在已分配的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上支撑所已分配的片材部件11。在连接位置32的区域中,两个片材部件11能够被分配共同的支撑主体40,或可替代地能够各自被分配它们自己的支撑主体40。
屏蔽构件34被提供在连接位置32或连接接缝33与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之间的间隙中,且根据示例布置在支撑主体40上或形成在支撑主体40上。举例来说,支撑主体40的在连接位置32或连接接缝33下方的区域能够由微观结构和/或通过着色和/或通过应用阻碍或防止光通过的材料来形成,作为屏蔽构件34。在图5中以高度图式化方式通过支撑主体40的虚线区域图示了这种类型的实施例。该区域被确定尺寸并定位成使得由光发射位置24发射的光不照射在片状纺织部件11之间的连接位置32上,而是使得在可见接缝12的方向上光的发射不受阻碍。
用于布置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的通道25也能够形成在支撑主体40中。举例来说,图6中图示了这样的实施例。此处,通道25被提供在每个可见接缝12的下方。如果两个可见接缝12被分配共同的照明设备13(举例来说,如在根据图4和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图示的),那么也有可能在支撑主体40中形成通道25。所述通道于是在横向方向Q上优选地被定位在两个可见接缝12之间。
在图6中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主体40能够由任何材料生产。对于发射的光波长而言,所述材料不一定要是透明的。在三侧上为通道25定界的定界面26(根据示例这些定界面由支撑主体40自身形成)优选地具有漫反射性,如已在根据图3和图4的通道25的基础上予以解释的。在此,光能够仅在对应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处且因此在可见接缝12的方向上离开通道25。因此,在连接位置32的区域中不需要额外的屏蔽构件。出于与缝制过程有关的原因,仍能够提供接缝带35。
图9中图示了布置10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多个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布置在两个可见接缝12中的每一者下方。支撑主体40在通道25内布置在光发射位置24或光源23的这两个布置之间,并将通道25分成两个通道部分,这两个通道部分在横向方向Q上通过支撑主体40彼此分开一距离。支撑主体40被紧固到底面27,或在底面27上。例如,能够以摩擦接合和/或正接合和/或整体结合的方式来实施所述紧固。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支撑主体40具有多个销36,所述销在通道25的方向上布置成彼此相距一距离且各自突出穿过在形成通道25的主体的底部中的分配孔洞。在外部,销36能够被成形为具有变宽的头部,借以能够在支撑主体40与通道底部之间形成正接合的和可选地额外地整体结合的连接。
在与底部或底面27相对的侧(所述侧面向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上,支撑主体40具有支撑面37。片材部件11的区域安置在支撑面37上。每个侧面28与支撑主体40之间仍然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在横向方向Q上具有足够小的尺寸,使得当装载片材部件11时,得以提供充分优良的支撑作用,且片材部件11并未通过间隙被推动到通道25中或仅以这种方式被略微推动。
为了将片材部件11的两个端部部分接收在连接位置32的区域中,提供接收凹部38,所述接收凹部沿通道25的范围以与横向方向Q成直角延伸通过支撑主体40。在那里,带有连接接缝33的端部部分被接收。接收凹部38能够具有适于其的任何横截面。接收凹部38将支撑面37分成两个面区域。在每个侧面28与支撑主体40之间,在剩余间隙的区域中的片材部件11中提供对应的可见接缝12。
取决于连接位置32或可见接缝12的路线,能够将多个单独的支撑主体40相邻地布置。支撑主体40能够沿通道25以直线和/或弯曲的方式且因此以适于连接位置32和可见接缝12的路线的方式延伸。
图7和图8示出了布置10的另外的变型或可能的使用。可见接缝12的上部线17的第一线部分17a在此形成第一线层41,所述第一线层直接邻近于片材部件11的上侧11a或直接安置在其上。第二线层42能够布置在第一线层41上。第二线层42由一根或多根额外的线43的部分组成,这些额外的线(例如)通过在第一线层41上面被缝合而形成第二线层42。至少一根额外的线43优选地在邻近于第一线层41的边缘处连接到片材部件11。这提供了经由第一线部分17a和第二线层42间接地发射光的可能性。具有第一线部分17a的第一线层41能够布置用于优化光的一致发射,且(例如)因此能够选择第一线部分17a的长度、数目、定向和分布。由于额外的第二线层42,能够用额外的线42来缝合传达优良的光学印象(即使在非照亮的状态下)的第二层42。举例来说,能够形成印字、商标、符号、数字、字母或其任何组合。仅举例来说,在图8中,通过额外的线43缝合成箭头符号。第一线层41设置在这些额外的线43下面。箭头符号因此能够被照亮。因此,布置10的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也适合于呈现被照亮的符号、字符、字母、数字、商标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见接缝12的布置10,所述可见接缝布置在片材部件11中。布置10还包括照明设备13,所述照明设备布置在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的下方。可见接缝12具有上部线17和下部线18。下部线18在方向R上沿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延伸。上部线17具有沿片材部件11的上侧11a的第一线部分17a,且当被缝上时经由第二线部分17b在缝合孔洞19处被引导穿过所述孔洞。借助于照明设备13,发射的光传递到第二线部分17b中、到缝合孔洞19中,并从那里到第一线部分17a中。一些光从相邻的第二线部分17b开始沿第一线部分17a传播,而另一部分光从第一线部分17a离开。以这种方式,得以照亮可见接缝12的上部线17。
附图标记列表:
10 布置
11 片材部件
11a 片材部件的上侧
11b 片材部件的下侧
12 可见接缝
13 照明设备
17 上部线
17a 第一线部分
17b第二线部分
18 下部线
19 缝合孔洞
20 合股线
23 光源
24 光发射位置
25 通道
26 定界面
27 底面
28 侧面
32 连接位置
33 连接接缝
34 屏蔽构件
35 接缝带
36 销
37 支撑面
38 接收凹部
40 支撑主体
41 第一线层
42 第二线层
43 额外的线
d1 上部线的直径
d2 下部线的直径
R 可见接缝的方向
S1 第一步骤
S2 第二步骤
Q 横向方向。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处理片材部件的布置(10),其包括可见接缝(12)和照明设备(13),
其中,所述可见接缝(12)包括上部线(17)和下部线(18),其中,所述上部线(17)包括:第一线部分(17a),其沿片材部件(11)的上侧(11a)延伸;以及第二线部分(17b),其延伸穿过贯穿所述片材部件(11)的缝合孔洞(19)并且各自在所述片材部件(11)的下侧(11b)处在每个缝合孔洞(19)下方与所述下部线(18)交织在一起,
其中,所述照明设备(13)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23)且适于在位于所述片材部件(11)的所述下侧(11b)下方的多个光发射位置(24)处发射光,
其中,所述照明设备(13)适于将在所述光发射位置(24)处发射的所述光耦合到所述上部线(17)的在所述缝合孔洞(19)下方的所述第二线部分(17b)中,所述光沿所述上部线(17)的所述第二线部分(17b)传播,并从所述第二线部分(17b)开始部分地沿所述上部线(17)的相邻的第一线部分(17a)传播且部分地通过所述第一线部分(17a)漫射地发射,
所述上部线(17)被构造为复丝纱或合股线(20),并且所述上部线(17)的捻度在每米20至400捻度的范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线(18)被构造为复丝纱或合股线(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S1)中,通过将细丝捻在一起生产多根复丝纱;并且,在至少一个另外的步骤(S2)中,将所述复丝纱捻在一起以形成所述合股线(2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被构造为复丝纱的所述上部线(17)的捻度小于被构造为复丝纱或合股线(20)的所述下部线(18)的捻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被构造为复丝纱或合股线(20)的所述下部线(18)的所述捻度在每米20至400或高达至1000捻度的范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线(17)具有小于所述下部线(18)的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线(17)的所述第一线部分(17a)形成第一线层(41);并且,第二线层(42)被提供在所述第一线层(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部件(11)在连接接缝(33)处被缝制到另外的片材部件(11),所述连接接缝邻近于所述可见接缝(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两个片材部件(11)都具有邻近于所述连接接缝(33)的可见接缝(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屏蔽构件(34)被提供在所述连接接缝(33)处或邻近于所述连接接缝(33),并且其减少或防止光在所述片材部件(11)的连接位置处的通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构件(34)包括接缝带(35),或由接缝带(35)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主体(40)被提供,且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主体(40)在所述下侧(11b)处支撑分配的片材部件(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构件(34)被布置或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主体(40)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位置(24)各自由单独光源(23)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13)沿所述光发射位置(24)的布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漫反射性的定界面(26)。
16.一种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10)在车辆内部中的用途。
17.一种用于生产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布置(10)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 生产可见接缝(12),其中,所述上部线(17)从所述片材部件(11)的所述上侧(11a)被拉动穿过通过使用缝制针形成的缝合孔洞(19),并且其中,所述缝制针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上部线(17)的横截面面积的两倍,
- 提供照明设备(13),所述照明设备在所述片材部件(11)的所述下侧(11b)的下方具有光发射位置(2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针的所述横截面被选择得越小,所述片材部件(11)的弹性就越低。
CN201710676053.9A 2016-08-10 2017-08-09 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 Active CN1077192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4843.1 2016-08-10
DE102016114843.1A DE102016114843B4 (de) 2016-08-10 2016-08-10 Anordnung mit einer Sichtnaht und einer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deren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Anordn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19229A CN107719229A (zh) 2018-02-23
CN107719229B true CN107719229B (zh) 2021-12-14

Family

ID=5989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6053.9A Active CN107719229B (zh) 2016-08-10 2017-08-09 包括可见接缝和照明设备的布置、其用途及用于生产该布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427945B2 (zh)
CN (1) CN107719229B (zh)
DE (1) DE102016114843B4 (zh)
FR (1) FR3055018A1 (zh)
GB (1) GB2555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16884A1 (de) * 2019-10-31 2021-05-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Lenkrad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Lenkradanordnung
DE102020128455A1 (de) 2020-10-29 2022-05-0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Materialkomponente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WO2022109116A1 (en) 2020-11-18 2022-05-27 Inteva Products, Llc Illuminated stitching that provides vehicle st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6156A (zh) * 2008-05-06 2011-05-18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包括清晰反向照亮的象形图案的机动车辆的装饰板
CN201890187U (zh) * 2010-03-30 2011-07-06 上海奕代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棚
JP2015074328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0255A (en) * 1978-06-30 1980-07-01 The Continental Group, Inc. Self-venting end unit for pressure packaging
US4234907A (en) * 1979-01-29 1980-11-18 Maurice Daniel Light emitting fabric
US6146006A (en) * 1995-02-08 2000-11-14 Flexalit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ght transmission
DE19724486A1 (de) * 1997-06-10 1998-12-17 Draexlmaier Lisa Gmbh Befestigung eines Lichtwellenleiters zur Konturbeleuchtung
IT1316598B1 (it) 2000-08-07 2003-04-24 Caen Microelettronica E Sistem Manufatto tessile con fibre illuminate, capo di abbigliamento daquesto ottenuto e metodo di produzione del manufatto.
US7364315B2 (en) 2002-06-14 2008-04-29 Tseng-Lu Chien Tubular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light device
US6851844B2 (en) * 2002-08-23 2005-02-08 The Boeing Company Fiber optic fabric with opaque coating for directional light emission
FR2844868B1 (fr) 2002-09-24 2005-12-02 Laurie Fidelle Structure lumineuse ou luminescente a fibres optiqu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T501815B1 (de) 2005-05-03 2007-10-15 Eybl Interna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textiler flächen mit funktionsfäden
FR2890152B1 (fr) 2005-08-31 2007-11-30 Faurecia Interieur Ind Snc Habillage interieur a effet velours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l'habillage
DE112008002935B4 (de) * 2007-11-02 2019-12-19 Lear Corp. Komponenten zur Innenausstattung mit Beleuchtungselementen
FR2927859B1 (fr) 2008-02-21 2010-08-27 Faurecia Interieur Ind Piece d'equipement interi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associe.
JP2009279999A (ja) * 2008-05-20 2009-12-03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室内の意匠用照明構造
FR2932735B1 (fr) * 2008-06-20 2011-01-14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Element d'habillage interi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10030660A1 (de) 2010-06-29 2011-12-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etes Fahrzeuginnenausstattungsteil
KR200459132Y1 (ko) 2010-08-05 2012-03-19 덕양산업 주식회사 인스트루먼트 패널의 발광 스티치 라인 구조
JP2012228921A (ja) 2011-04-25 2012-11-22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室内用照明装置
US8714626B2 (en) * 2011-06-13 2014-05-06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Stitched seams for vehicle interior coverings
FR2979412B1 (fr) 2011-08-23 2017-05-05 Faurecia Interieur Ind Dispositif d'eclairage comprenant des fibres optiques, habillage interieur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d'eclairage
US9703029B2 (en) * 2011-09-28 2017-07-11 Inteva Products, Llc Method for providing illuminated components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DE102011085226A1 (de) 2011-10-26 2013-05-02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ungselement
DE102012013105B4 (de) 2012-06-30 2016-08-18 Daimler Ag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JP3178627U (ja) * 2012-07-12 2012-09-20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DE102012215164B4 (de) 2012-08-27 2015-10-15 Lisa Dräxlmaier GmbH Inneneinrichtungselement für ein Fahrzeug, ein Schiff oder ein Flugzeug
US9574726B2 (en) * 2012-09-07 2017-02-21 Groupe Era Inc. LED illuminated decorative mesh assembly
DE102012216334B4 (de) 2012-09-13 2023-03-23 Lisa Dräxlmai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nähen eines ummantelten Lichtleiters
DE102013202222A1 (de) * 2013-02-12 2014-08-14 Lisa Dräxlmaier GmbH Funktionale Überbrückung von Dekoröffnungen
JP5994702B2 (ja) 2013-03-26 2016-09-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内装品
DE102013208832B4 (de) 2013-05-14 2017-10-05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Lichtleiters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Lichtleiters
DE102013015907B4 (de) 2013-09-25 2020-06-04 Lisa Dräxlmaier GmbH Lichtleiter im entkoppelten Vergussstra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US20150085519A1 (en) 2013-09-25 2015-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ptical grade light pipe
KR101956390B1 (ko) 2013-12-13 2019-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내장재 시트 스티칭 장치
DE202014000342U1 (de) * 2014-01-17 2014-04-24 Lisa Dräxlmaier GmbH Bauteil, insbesondere lnnenausstattungsteil für Fahrzeuge mit integrierter Beleuchtung
RU2684247C2 (ru) 2014-08-28 2019-04-04 ФОРД ГЛОУБ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З, ЭлЭлС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светки и система освещ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DE102014116758B4 (de) 2014-11-17 2021-02-04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die Beleuchtung eines Fahrzeuginnenraums
JP6248950B2 (ja) 2015-01-13 2017-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および車両用表示方法
JP6372380B2 (ja) 2015-02-05 2018-08-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内装部品
DE102015103850B4 (de) 2015-03-16 2021-02-04 Lisa Dräxlmaier GmbH Inneneinrichtungsgegenstand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5104299A1 (de) 2015-03-23 2016-09-29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Gmbh Innenverkleidungs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202015103947U1 (de) 2015-07-28 2015-08-25 Lisa Dräxlmaier GmbH Halterung für einen Lichtleiter eines Fahrzeug-Interieurbauteils
TWM519002U (zh) * 2015-09-04 2016-03-21 Wei-Hong Lin 發光球體
FR3040992B1 (fr) 2015-09-11 2017-10-06 Saint Gobain Vitrage lumineux de vehicule et sa fabrication.
JP6612571B2 (ja) * 2015-09-29 2019-11-27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装飾ユニット
KR101776487B1 (ko) 2016-04-08 2017-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복수 정보 표시를 위한 무드램프 제어 장치
DE102016114962A1 (de) 2016-08-11 2018-02-15 Lisa Dräxlmaier GmbH Innenausstattungsteil mit Ziernaht
DE202017100874U1 (de) 2017-02-17 2018-05-18 Lisa Dräxlmaier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Innenausstattungsteil
CN110520560A (zh) 2017-04-18 2019-11-29 住江织物株式会社 装饰材料及车辆用内饰材料
WO2018225146A1 (ja) 2017-06-06 2018-12-13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部材
GB2566258B (en) 2017-08-30 2020-01-01 Bentley Motors Ltd Illuminated trim for a vehicle
DE202017107616U1 (de) 2017-12-14 2018-01-07 Schott Ag Linienförmige Lichtquelle
WO2019231723A1 (en) 2018-05-31 2019-12-05 Abc Technologies Inc.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incorporating inset lighting
DE102018127753A1 (de) 2018-11-07 2020-05-07 Strick Zella GmbH & Co. KG Leuchtenanordnung für Textilien
KR102057222B1 (ko) 2019-01-30 2019-12-18 주식회사 코더스 차량용 스마트 조명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00324693A1 (en) 2019-04-09 2020-10-15 Karma Automotive Llc Illumination for vehicle interior
CN210771974U (zh) 2019-09-18 2020-06-16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氛围灯导光单元和汽车内饰氛围灯装饰组件
CN112356770A (zh) 2020-11-17 2021-02-12 东风佛吉亚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氛围灯软包件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6156A (zh) * 2008-05-06 2011-05-18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包括清晰反向照亮的象形图案的机动车辆的装饰板
CN201890187U (zh) * 2010-03-30 2011-07-06 上海奕代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棚
JP2015074328A (ja) * 2013-10-09 2015-04-20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11981A1 (en) 2022-12-29
FR3055018A1 (fr) 2018-02-16
DE102016114843A1 (de) 2018-02-15
GB2555196B (en) 2021-06-16
GB2555196A (en) 2018-04-25
GB201712809D0 (en) 2017-09-27
US11427945B2 (en) 2022-08-30
DE102016114843B4 (de) 2021-03-25
CN107719229A (zh) 2018-02-23
US20180044831A1 (en) 2018-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11981A1 (e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visible seam and a lighting apparatus, us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arrangement
US10279737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interior part for a vehicle
US8256945B2 (en) Interior lining components for motor vehicles
US10053026B2 (en) Interior component
CN107406034A (zh) 用于汽车内部的部件
US10974644B2 (en) Vehicle seat including illuminated feature
US9666107B2 (en) Fabric cover layer for display device
DE102015013669B4 (de) Hinterleuchtetes Innenausstattungs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10860986U (zh) 发光式蒙护组件
US20110141760A1 (en) Luminous interior trim element, and corresponding door and motor vehicle
US20180087765A1 (en) Flexible surface area light,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piece of clothing
GB2566258A (en) Illuminated trim for a vehicle
CN109729724A (zh) 用于内部模块的照明系统
CN109890659A (zh) 用于车辆内部的柔性织物、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套、车辆座椅及车辆
WO2018225146A1 (ja) 車両用内装部材
US11453331B2 (en) Trim element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backlit areas
CN220076293U (zh) 用于载具的允许背光的内部装饰元件
TWI751935B (zh) 光纖織物裝置
US20180163945A1 (en) Lighting means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10771975U (zh) 汽车氛围灯导光单元和汽车氛围灯装饰组件
JP2023005200A (ja) 車両内装品
WO2017145388A1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及び導光板
CN114763106A (zh) 穿孔的车辆内部装饰零件
CN117588705A (zh) 用于车辆的内部或外部零件的照明设备、车辆的内部或外部零件以及车辆
CN113767031A (zh) 车辆用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olingen

Applicant after: EN Tan Hua products Europe Limited

Address before: Solingen

Applicant before: Inteva Products Europ GmbH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