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415A -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 Google Patents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415A
CN107708415A CN201680037761.1A CN201680037761A CN107708415A CN 107708415 A CN107708415 A CN 107708415A CN 201680037761 A CN201680037761 A CN 201680037761A CN 107708415 A CN107708415 A CN 107708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spray
spray boom
ope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7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415B (zh
Inventor
伊藤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08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B05B13/04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the spray heads being moved during spraying operation
    • B05B13/0405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the spray heads being moved during spraying operation with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spray heads
    • B05B13/041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the spray heads being moved during spraying operation with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spray heads with spray heads reciprocating along a straight 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5/00Fertiliser distribu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5Specia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he spraying or distributing parts, e.g. 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the spray booms, mounting of the nozzles, protection shields
    • A01M7/0071Construction of the spray b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2Undercarriages, frames, mountings, couplings, t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9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04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comprising sensors for monitoring the delivery, e.g. by displaying the sensed value or generating an alarm
    • B05B12/006Pressure or flow rat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2/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 B05B12/0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deliver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ay area for controlling time, or sequence, of deliv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05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mounted on vehicles or designed to apply a liquid on a very large surface, e.g. on the road, on the surface of large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7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pray heads automatically to or from the working position
    • B05B15/72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pray heads automatically to or from the working position using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9/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 B05B9/03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B9/0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pressurised or compressible container; with pump
    • B05B9/0403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out essentially mixing with gas or vapou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with pressurised or compressible container; with pump with pumps fo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喷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3),其相对于车身(91)升降自由;喷杆(4),其支承于升降台;升降缸(40),其安装在车身与升降台之间;工作流体供排装置(50),其相对于升降缸供排工作流体;蓄压器(61),其连接于升降缸;开闭阀(63),其用于开闭将升降缸和蓄压器连通的通路;以及控制器(70),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控制开闭阀。控制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开闭阀闭阀。

Description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杆式喷雾机和使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升降的喷杆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JP2013-102A中公开有一种喷杆式喷雾机,该喷杆式喷雾机包括:连杆臂,其安装于车身;喷杆,其一端支承于连杆臂;缸,其安装在车身与连杆臂之间;以及喷杆升降装置,其通过相对于缸供排工作油从而使喷杆升降。
另外,在日本JP2013-102A所记载的喷杆式喷雾机中,为了抑制车身的振动传递至喷杆,将用于吸收缸内的压力变动的蓄压器连接于缸。蓄压器内的压力通常与缸的活塞侧室的压力相等。活塞侧室的压力成为将喷杆相对于车身维持在预定的高度而所需的压力、即与被缸升降支承的连杆臂、喷杆等构件的重量相对应的压力。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JP2013-102A所记载的喷杆式喷雾机中,在想要使沿车身的左右延伸并处于静止状态的喷杆上升时,在喷杆上作用有惯性力。因此,为了使喷杆相对于车身迅速地上升,除了使缸产生支承喷杆的负荷以外,还必须使缸产生超过作用于喷杆的惯性力的负荷。也就是说,需要使缸的活塞侧室的压力从在支承处于静止状态的喷杆时的压力上升与作用于喷杆的惯性力相对应的量。
在此,在日本JP2013-102A所记载的喷杆式喷雾机中,活塞侧室与蓄压器连通。因此,即使自泵供给工作油而欲使活塞侧室的压力上升,工作油也流入到与活塞侧室连通的蓄压器的油室内,而使蓄压器的弹簧室收缩。而且,由于弹簧室收缩,随着蓄压器的压力的上升,活塞侧室内的压力也逐渐上升。在活塞侧室的压力上升与作用于喷杆的惯性力相对应的量时,缸伸长,而使喷杆相对于车身上升。
如此,在所述结构的喷杆式喷雾机中,由于若蓄压器的压力不上升则喷杆不上升,因此,即使操作者进行使喷杆上升的操作,喷杆也可能不会迅速地上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喷杆式喷雾机的喷杆相对于升降操作的响应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喷杆升降装置,该喷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构件,其相对于车身升降自由;喷杆,其一端支承于所述升降构件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用于喷洒液体;液压缸,其安装在所述车身与所述升降构件之间;工作流体供排装置,其相对于所述液压缸供排工作流体而使所述喷杆相对于所述车身升降;蓄压器,其连接于所述液压缸,用于储存被加压的工作流体;开闭阀,其用于开闭将所述液压缸和所述蓄压器连通的通路;以及控制部,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所述开闭阀闭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的俯视图。
图2是喷杆升降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和喷杆式喷雾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喷杆升降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喷杆升降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杆升降装置的液压回路图和喷杆式喷雾机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喷杆升降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喷杆升降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上设定互相正交的X、Y、Z三个轴,X轴设为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大致水平纵向)延伸的方向,Y轴设为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大致水平横向)延伸的方向,Z轴设为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大致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向,将以X轴为中心的转动方向设定为侧倾方向,将以Z轴为中心的转动方向设定为平摆方向,并说明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
图1所示的喷杆式喷雾机100为搭载于在田地中行驶的作业车90的前侧且用于自作业车90喷洒植保液、液体肥料等药液的农业用作业设备。
喷杆式喷雾机100包括自作业车90向左右延伸的一对喷杆4。在喷杆4上安装有用于喷洒药液的喷嘴(未图示)。在喷杆式喷雾机100进行作业时,作业车90一边在田地中行驶一边自喷杆4的喷嘴喷洒药液。
喷杆式喷雾机100包括:一对连杆臂2,其安装于作业车90的车身91;升降台3,其作为升降构件被连杆臂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91升降;侧倾台5,其相对于升降台3被支承为在侧倾方向上(绕X轴)转动自由;以及左右的喷杆4,该左右的喷杆4分别自侧倾台5向车身91的左右侧方(Y轴方向)延伸。
喷杆4的基端部4a借助收纳铰链(省略图示)相对于侧倾台5被悬臂支承为能够在平摆方向(绕Z轴)上转动,喷杆4的顶端部4b成为自由端。对于喷杆4而言,具有顶端部4b的顶端侧框架16能够伸缩地支承于具有基端部4a的基端侧框架15。
在图1中表示左右的喷杆4沿着车身91的左右水平方向延伸而成的展开状态。在收纳喷杆4时,在从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使顶端侧框架16收缩并将其收纳于基端侧框架15中之后,借助收纳铰链向后方转动喷杆4。其结果,喷杆4以沿着车身91的侧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叠,并被收纳。
侧倾台5借助支承轴6以在侧倾方向上转动自由的方式被支承于升降台3。支承轴6使用圆柱状的销构件。
在升降台3与侧倾台5之间设有流体压缸30和金属弹簧32,该流体压缸30与喷杆4沿左右侧倾方向的转动联动地进行伸缩,该金属弹簧32设于隔着支承轴6与流体压缸30对称的位置,并与喷杆4沿左右侧倾方向的转动联动地进行伸缩。流体压缸30和金属弹簧32用于抑制喷杆4在向左右侧倾方向转动的侧倾方向上的振动。由此,抑制喷杆4的顶端部4b在上下方向上摆动的振动,防止顶端部4b与田地中的农作物等相接触。
接着,参照图2说明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升降的机构。图2是喷杆式喷雾机100的侧视图。
连杆臂2具有互相平行地延伸的上部连杆21和下部连杆22。上部连杆21的基端部借助销12转动自由地连结于车身91,上部连杆21的顶端部借助销11转动自由地连结于升降台3。下部连杆22的基端部借助销14转动自由地连结于车身91,下部连杆22的顶端部借助销13转动自由地连结于升降台3。
在车身91的左右两侧设有作为液压缸的一对升降缸40。各升降缸40安装在车身91与上部连杆21之间,通过同步地进行伸缩,从而使升降台3和喷杆4升降。
升降缸40包括:缸筒41,在该缸筒41封入有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油;活塞杆42,其进退自由地插入缸筒41;以及活塞43,其设于活塞杆42的基端部。对于升降缸40而言,缸筒41的基端部借助球形接头(日文:ピロボール)46转动自由地连结于车身91,活塞杆42的顶端部借助球形接头47转动自由地连结于上部连杆21。球形接头46、47例如利用滚珠和球面轴承构成。升降缸40的连结部利用球形接头46、47来避免产生卡阻。
缸筒41的内部利用活塞43划分为活塞侧室44和活塞杆侧室45。在活塞43上形成有流路43a,该流路43a容许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活塞杆侧室45之间往来。利用工作流体供排装置50相对于活塞侧室44供排工作油,升降缸40根据该工作油的供排而伸缩。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缸40为单作用型流体压缸。代替于此,作为升降缸40,也可以使用相对于活塞侧室44和活塞杆侧室45这两者供排工作油的双作用型流体压缸。
这样,各升降缸40进行伸缩,各连杆臂2转动,从而使升降台3和喷杆4升降。代替该结构,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在车身91的前部设置沿Z轴方向延伸的导轨,利用该导轨将升降台3支承为在Z轴方向上升降自由。该情况下,各升降缸40安装在车身91与升降台3之间,并通过伸缩来改变升降台3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
工作流体供排装置50具有:工作流体箱T,其储存工作油;油压泵51,其作为液压泵,利用未图示的电动马达驱动,能够将工作流体箱T内的工作油向活塞侧室44供给;供排通路56,其与一对升降缸40的活塞侧室44连通;控制单向阀53,其安装于供排通路56;以及方向切换阀52,其作为切换阀,切换油压泵51相对于供排通路56的连通和工作流体箱T相对于供排通路56的连通。
在方向切换阀52连接有:供给通路55,其用于引导自油压泵51排出的工作油;排出通路57,其用于将工作油送回到工作流体箱T;控制通路59,其与控制单向阀53的先导压力室连通;以及供排通路56,其与活塞侧室44连通。另外,在将供给通路55和排出通路57连接的溢流通路58中设有在供给通路55的油压超过了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开阀的溢流阀54。
方向切换阀52为具有作为使升降缸40伸长的工作位置的伸长位置52a、作为使升降缸40收缩的工作位置的收缩位置52b以及使升降缸40停止的停止位置52c的电磁切换阀。对方向切换阀52的位置进行适当切换,以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成为期望的高度。
当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时,排出通路57与控制通路59连通,并且,供排通路56与供给通路55连通。自油压泵51排出的工作油经由供给通路55和供排通路56流入到一对升降缸40的活塞侧室44。由此,一对升降缸40同步地进行伸长,连杆臂2向上方转动,喷杆4与连杆臂2一起相对于车身91上升。
当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收缩位置52b时,供给通路55与控制通路59连通,并且,供排通路56与排出通路57连通。油压泵51的排出压力经由控制通路59作为先导压力被导入控制单向阀53,因此,控制单向阀53开阀,活塞侧室44的工作油经由供排通路56、排出通路57返回到工作流体箱T。由此,一对升降缸40同步地进行收缩,连杆臂2向下方转动,喷杆4与连杆臂2一起相对于车身91下降。
当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时,供给通路55、排出通路57、控制通路59以及供排通路56分别封闭。由此,经由供排通路56出入于活塞侧室44的工作油被切断,并且,控制单向阀53闭阀。因而,一对升降缸40中的各活塞43的移动停止,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被保持。由此,喷杆式喷雾机100通过使升降缸40伸缩,能够调整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即喷杆4相对于田地中的作物的高度。
在所述结构的喷杆式喷雾机100中,车身91的上下方向上的振动经由升降缸40传递至连杆臂2和喷杆4。为了抑制该振动,喷杆式喷雾机100还包括喷杆减振装置60。
喷杆减振装置60具有连接于升降缸40的活塞侧室44的蓄压器61和对在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之间往来的工作油施加阻力的阻尼阀62。
蓄压器61的内部具有与支承连杆臂2的活塞侧室44连接起来的油室61a和对油室61a施加压力的弹簧室61b。
弹簧室61b为封入有被加压的氮等气体的气室,对作为其与油室61a之间的边界面的液面施加有气压。另外,也可以设为将划分油室61a和弹簧室61b的自由活塞收装在蓄压器61内。另外,还可以将划分油室61a和弹簧室61b的自由活塞收装在蓄压器61内,并且,在弹簧室61b内收装弹簧。也就是说,还可以代替被加压的气体,使用弹簧对油室61a施加压力。
通过调整弹簧室61b内的气压、蓄压器61的容积等来设定蓄压器61的特性。
油室61a连接于自供排通路56中的活塞侧室44与控制单向阀53之间的部分分支的分支通路64。也就是说,油室61a和活塞侧室44通过供排通路56和分支通路64连接起来。在分支通路64中设有阻尼阀62,并且,与阻尼阀62相邻地设有用于开闭分支通路64的开闭阀63。
开闭阀63为具有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之间的连通的连通位置63a以及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之间的连通的切断位置63b的电磁开闭阀。
通常,开闭阀63为连通位置63a,成为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连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车身91上下振动且升降缸40振动时,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进行往来。流入到油室61a的工作油在弹簧室61b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被推回活塞侧室44。利用阻尼阀62对这样地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由此,能够产生阻尼力,抑制升降缸40的振动向喷杆4传递。
在像在振动较少的路面上行驶时、喷杆4被收纳起来时那样不需要减少喷杆4的振动的情况下,开闭阀63能够由操作者切换到切断位置63b。
油室61a和活塞侧室44还可以利用与供排通路56独立的通路直接连接。该情况下,阻尼阀62和开闭阀63设于该独立的通路。
喷杆式喷雾机100还包括作为控制部来控制方向切换阀52和开闭阀63的控制器70。控制器70为包括中央处理装置(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的微型计算机。在只读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由中央处理装置执行的控制程序等,在随机存取存储器中存储中央处理装置的处理中的数据。I/O接口用于与连接于控制器70的设备之间的信息的输入输出。向控制器70输入来自操作者所操作的操作盘71的信号。
在操作盘71上设有在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上升时被操作的未图示的喷杆上升开关、在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下降时被操作的喷杆下降开关。这些开关既可以是接通-断开操作的按钮型开关,也可以是拨动型开关。另外,还可以与喷杆上升开关和喷杆下降开关独立地另外设置用于使喷杆4的操作停止的停止开关。或者,还可以是操作喷杆4的上升和下降的杠杆型开关。在杠杆型开关的情况下,控制器70在杠杆倒向一侧时判断为上升开关被接通操作,在杠杆倒向另一侧时判断为下降开关被断开操作,在杠杆处于中立状态时判断为上升开关和下降开关被断开操作。在控制器70中,根据来自操作盘71的信号而执行后述的控制,方向切换阀52和开闭阀63的位置利用控制器70来切换。
控制器70并不限定于微型计算机,只要能够根据操作者的操作而适当切换方向切换阀52和开闭阀63的位置,就可以是任何结构。例如,可以是将继电器、电子计时器简单组合而成的结构。另外,操作盘71还可以与控制器70整合。
在所述结构的喷杆式喷雾机100中,在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上升时,对喷杆4暂时作用有惯性力。因此,为了使喷杆4迅速上升,除了产生支承静止状态下的喷杆4的负荷以外,还必须利用升降缸40产生超过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负荷。也就是说,需要使升降缸40的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上升与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相对应的量。
在此,在喷杆式喷雾机100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始终连通。因此,即使为了使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上升而自油压泵51供给工作油,工作油也流入到与活塞侧室44连通的蓄压器61的油室61a内,而使蓄压器61的弹簧室61b收缩。然后,随着因弹簧室61b收缩而蓄压器61的压力上升,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也逐渐上升。当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上升与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相对应的量时,升降缸40进行伸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上升。
由此,若蓄压器61的压力不上升,则升降缸40不进行伸长。因此,可能导致即使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上升的操作,喷杆4也不会迅速地上升。
另外,在使喷杆4下降时,相比于静止状态,在惯性的作用下,自喷杆4侧作用于升降缸40的负荷暂时下降。因此,当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时,压力高于活塞侧室44的压力的油室61a内的工作油被排出。因此,升降缸40在蓄压器61的压力下降之后开始收缩,其结果,可能导致即使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下降的操作,喷杆4也不会迅速地下降。
相对于此,在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中,在由操作者接通操作喷杆上升开关或喷杆下降开关时,控制器70控制开闭阀63,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的连通。由此,防止在使喷杆4上升时工作油流向油室61a,防止在使喷杆4下降时工作油自油室61a流出。其结果,能够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迅速地进行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升降。
以下,具体说明控制器70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所执行的处理顺序。控制器70按照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来控制开闭阀63和方向切换阀52。在图3的流程图中示出了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的处理顺序。
首先,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70检测上升开关是否由操作者从断开向接通操作。在由操作者操作上升开关时,操作盘71向控制器70输出与操作相对应的信号。
当在控制器70中检测到上升开关被接通操作时,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从而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的连通。与此同时,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使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连通。
通过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之间的连通,并使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连通,而使自油压泵51排出的工作油不流入到蓄压器61的油室61a,而是流向活塞侧室44。由此,升降缸40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迅速地进行伸长,其结果,能够提高喷杆4相对于上升操作的响应性。
接着,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70检测上升开关是否由操作者从接通向断开操作。
当在控制器70中检测到上升开关被断开操作时,在步骤S104中,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通。工作油自油压泵51向活塞侧室44的供给停止,另外,利用控制单向阀53阻止工作油自活塞侧室44向油压泵51的逆流,因此,活塞侧室44内成为被预定量的工作油填满的状态。
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从上升了与惯性力相对应的量的压力逐渐下降到成为与升降缸40所支承的升降台3和喷杆4的重量相平衡的压力、即、使喷杆4上升之前的压力。另外,即使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下降,被填充的工作油的量也不会变化,因此,升降缸40的伸长量不变,其结果,能够维持喷杆4的高度。
在此,若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之前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则由于活塞侧室44的压力高于油室61a的压力,因此活塞侧室44内的工作油向油室61a移动。其结果,可能导致升降缸40暂时略微收缩,或者,因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而使升降缸40的伸长量变得不稳定。
于是,设置抑制开闭阀63自停止位置52c向连通位置63a切换的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第1保留时间t1设定为从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起到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为止的时间。
在步骤S105中,判断从执行步骤S104开始是否经过了这样设定的第1保留时间t1。
在判断为经过了第1保留时间t1时,在步骤S106中,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通过利用控制器70进行以上的处理,而使喷杆4上升到期望的高度。
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在上述处理中不是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而是切换到收缩位置52b,仅在这一点不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以上那样,在使喷杆4升降的过程中,通过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的连通,从而能够可靠地去除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其结果,能够提高喷杆4的升降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的响应性。
另外,在经过了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之后,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之后,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防止在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了之后升降缸40伸长或收缩。
方向切换阀52并不限定于利用电磁力来切换位置的形式的方向切换阀,还可以是手动切换位置的方向切换阀。该情况下,操作者操作与方向切换阀52联动的杠杆等,在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切换到伸长位置52a,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切换到收缩位置52b,在使喷杆4停止的情况下切换到停止位置52c。控制器70检测方向切换阀52由操作者操作到哪一位置,并根据检测结果来控制开闭阀63。具体而言,若方向切换阀52由操作者操作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则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然后,若方向切换阀52由操作者从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操作到停止位置52c,则控制器70在经过了第1保留时间t1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根据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在喷杆式喷雾机100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的连通。由此,在使喷杆4上升时,仅向升降缸40供给工作油,并防止工作油流向油室61a。另外,在使喷杆4下降时,仅自升降缸40流出工作油,并防止自油室61a流出工作油。其结果,能够提高喷杆4的升降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的响应性。
另外,在喷杆式喷雾机100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时,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并且在经过了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由此,在经过了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之后,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防止在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了之后,升降缸40伸缩,并能够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稳定。
以下,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的变形例。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且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时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也可以代替于此,在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且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t2时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
如上所述,若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之前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则由于活塞侧室44的压力高于油室61a的压力,因此,活塞侧室44内的工作油向油室61a移动。其结果,可能导致升降缸40暂时略微收缩,或者,因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而使升降缸40的伸长量变得不稳定。
在此,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变得高于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是由于受到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该惯性力在像喷杆4从静止状态上升时那样喷杆4进行加速运动时发挥作用。也即是说,该惯性力在喷杆4整体以恒定速度上升时不发挥作用。因此,当从喷杆4开始上升起经过一定程度的时间时,对喷杆4整体不再作用惯性力,因此,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
因此,在变形例中,在从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起、也就是说从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起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t2之后,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
以下,具体说明在变形例中控制器70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所执行的处理顺序。控制器70按照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来控制开闭阀63和方向切换阀52。在图4的流程图中示出了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的处理顺序。
由于步骤S111和步骤S11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01和步骤S10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113中,判断从执行步骤S112起是否经过了第2保留时间t2。第2保留时间t2设定为从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起到喷杆4整体成为以恒定速度上升的状态、且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为止所需的充分的时间。
在判断为经过了第2保留时间t2时,在步骤S114中,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另外,在经过第2保留时间t2之前,若上升开关由操作者断开操作,则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通。然而,无论有无上升开关的断开操作,在经过第2保留时间t2之前都不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也就是说,虽然在图4的流程图中未示出,但与是否经过了第2保留时间t2无关地,当在控制器70中检测到上升开关由操作者断开操作时,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通。
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在所述处理中,不是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而是切换到收缩位置52b,仅在这一点不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这样的变形例中,控制器70在从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起,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t2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就是说,在经过了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之后,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即使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能够抑制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
另外,不用等待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的操作,就能够容许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尽快地恢复喷杆减振装置60的功能,抑制车身91的振动传递至喷杆4。其结果,能够不受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车身91的振动的影响地,顺畅地执行喷杆4的升降操作。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200。以下,以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方面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喷杆式喷雾机200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相同。在第1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100中,在经过了预定的保留时间之后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相对于此,在喷杆式喷雾机200中,根据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来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在这一点上不同。
喷杆式喷雾机200包括:第1压力传感器72,其设于供排通路56,用于检测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第2压力传感器73,其设于分支通路64,用于检测蓄压器61的油室61a内的压力;以及压差检测部74,其用于检测第1压力传感器72的检测值与第2压力传感器73的检测值的差。压差检测部74将检测到的压力差ΔP向控制器70输出。
在此,如上所述,若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之前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则由于活塞侧室44的压力高于油室61a的压力,因此,活塞侧室44内的工作油向油室61a移动。其结果,可能导致升降缸40暂时略微收缩,或者,因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而使升降缸40的伸长量变得不稳定。
换言之,若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成为与油室61a内的压力相等时、即对喷杆4整体不再作用惯性力且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上升前的压力时,容许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连通,则能够使喷杆4顺畅地持续上升,并且,能够使喷杆4稳定地停止。
因此,在喷杆式喷雾机200中,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时、即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大致相等时,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
以下,具体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控制器70在由操作者进行了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所执行的处理的顺序。控制器70按照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来控制开闭阀63和方向切换阀52。在图6的流程图中,表示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的处理顺序。
步骤S201到步骤S204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01到步骤S104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205中,控制器70判断自压差检测部74输入的、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是否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预定的阈值α设定为这样的值:即使使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连通,工作油也几乎不会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而能够维持升降缸40的伸长量。
在判断为压力差ΔP成为阈值α以下时,在步骤S206中,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通过利用控制器70进行以上的处理,从而使喷杆4上升到期望的高度。
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在所述处理中,不是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而是切换到收缩位置52b,仅在这一点不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也可以利用检测开闭阀63的前后的压差的压差传感器来求得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另外,压差检测部74还可以与控制器70整合。
根据所述的第2实施方式,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喷杆式喷雾机200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时,控制器70在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后,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时,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这样,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并且与油室61a内的压力相等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如下情况:在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之后,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
另外,如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示,不需要等待经过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而只要压力差ΔP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就能够立即使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尽早地恢复喷杆减振装置60的功能,能够抑制车身91的振动传递至喷杆4。其结果,在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了之后,能够抑制因压力差ΔP而引起升降缸40伸缩,并且,能够抑制车身91的振动传递至喷杆4,能够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稳定。
以下,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喷杆式喷雾机200的变形例。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并在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之后,根据压力差ΔP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也可以代替于此,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在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之后,根据压力差ΔP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
以下,具体说明在变形例中控制器70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所执行的处理的顺序。控制器70按照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顺序来控制开闭阀63和方向切换阀52。在图7的流程图中表示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的处理顺序。
步骤S211和步骤S212与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201和步骤S2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步骤S213中,控制器70判断自压差检测部74输入的、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是否成为了预定的阈值α以下。
在判断为压力差ΔP成为了阈值α以下时,在步骤S214中,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另外,在压力差ΔP成为阈值α以下之前,若由操作者断开操作上升开关,则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通。然而,无论有无上升开关的断开操作,在压力差ΔP成为阈值α以下之前都不进行开闭阀63向连通位置63a的切换。也就是说,虽然图7的流程图中未图示,但是与压力差ΔP是否成为了阈值α以下无关地,当在控制器70中检测到上升开关由操作者断开操作时,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切断活塞侧室44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通。
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在上述处理中,不是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而是切换到收缩位置52b,仅在这一点不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变形例中,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之后,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成为阈值α以下时,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由此,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并且成为与油室61a内的压力相等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即使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能够抑制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而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
另外,不等待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的操作,就能够容许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尽早地恢复喷杆减振装置60的功能,能够抑制车身91的振动传递至喷杆4。其结果,能够不受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车身91的振动的影响地,顺畅地执行喷杆4的升降操作。
以下,总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喷杆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3,其相对于车身91升降自由;喷杆4,其一端支承于升降台3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用于喷洒药液;升降缸40,其安装在车身91与升降台3之间;工作流体供排装置50,其相对于升降缸40供排工作油而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升降;蓄压器61,其连接于升降缸40,储存被加压的工作油;开闭阀63,其用于开闭使升降缸40与蓄压器61连通的通路;以及控制器70,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控制开闭阀63,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开闭阀63闭阀。
在该结构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的连通。由此,在使喷杆4上升时,仅向升降缸40供给工作油,并防止工作油流向蓄压器61。另外,在使喷杆4下降时,仅自升降缸40流出工作油,并防止自油室61a流出工作油。其结果,能够提高喷杆4的升降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的响应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工作流体供排装置50具有:油压泵51,其向升降缸40供给工作油;工作流体箱T,自升降缸40排出的工作油被导入至该工作流体箱T;以及方向切换阀52,其分别切换升降缸40与油压泵51之间的连接状态以及升降缸40与工作流体箱T之间的连接状态,方向切换阀52具有使升降缸40工作的伸长位置52a和收缩位置52b以及使升降缸40停止的停止位置52c,在控制器70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开闭阀63闭阀,并且,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
在该结构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时,控制器70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切断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之间的连通。另外,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伸长位置52a或收缩位置52b。由此,在使喷杆4上升时,仅向升降缸40供给工作油,并防止工作油流向蓄压器61。另外,在使喷杆4下降时,仅自升降缸40流出工作油,并防止自油室61a流出工作油。其结果,能够提高喷杆4的升降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的响应性。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之后,使开闭阀63开阀。
在该结构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时,控制器70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在经过了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t1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这样,在经过了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在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之后,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防止在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了之后,升降缸40伸缩,能够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喷杆升降装置还包括压差检测部74,该压差检测部74用于检测升降缸40的压力与蓄压器61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后,在由压差检测部74检测到的压力差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时,使开闭阀63开阀。
在该结构中,在由操作者进行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时,控制器70在将方向切换阀52切换到停止位置52c之后,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时,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这样,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并在其与油室61a内的压力相等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如下情况:在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之后,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防止在使喷杆4的升降停止了之后,升降缸40伸缩,能够使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高度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使开闭阀63闭阀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t2之后,使开闭阀63开阀。
在该结构中,与有无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无关地,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t2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就是说,在经过了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所需的充分的时间之后,容许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即使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能够抑制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不受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地,顺畅地执行喷杆4的升降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喷杆升降装置还包括压差检测部74,该压差检测部74用于检测升降缸40的压力与蓄压器61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使开闭阀63闭阀之后,在由压差检测部74检测到的压力差成为预定的阈值α以下时,使开闭阀63开阀。
在该结构中,与有无使喷杆4停止的操作无关地,控制器70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喷杆4升降的操作并将开闭阀63切换到切断位置63b后,在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成为阈值α以下时,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这样,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返回到使喷杆4升降前的压力,并在其与油室61a内的压力相等之后,使活塞侧室44与蓄压器61的油室61a连通。因此,即使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也能够抑制因活塞侧室44的压力与油室61a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引起工作油在活塞侧室44与油室61a之间往来。其结果,能够不受作用于喷杆4的惯性力的影响地,顺畅地执行喷杆4的升降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喷杆式喷雾机100、200包括所述喷杆升降装置。
在该结构中,由于包括所述喷杆升降装置,因此,能够相对于操作者的操作而迅速地进行喷杆4相对于车身91的升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所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主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在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和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控制。例如,也可以是,在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在进行停止操作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与停止操作无关地,在开始下降操作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另外,还可以是,在使喷杆4上升的情况下,根据活塞侧室44内的压力与油室61a内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ΔP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在使喷杆4下降的情况下,根据经过时间而将开闭阀63切换到连通位置63a。
本申请基于2015年7月21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44245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7)

1.一种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该喷杆升降装置包括:
升降构件,其相对于车身升降自由;
喷杆,其一端支承于所述升降构件且另一端设为自由端,用于喷洒液体;
液压缸,其安装在所述车身与所述升降构件之间;
工作流体供排装置,其相对于所述液压缸供排工作流体而使所述喷杆相对于所述车身升降;
蓄压器,其连接于所述液压缸,用于储存被加压的工作流体;
开闭阀,其用于开闭将所述液压缸和所述蓄压器连通的通路;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控制所述开闭阀,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所述开闭阀闭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工作流体供排装置具有:
液压泵,其向所述液压缸供给工作流体;
工作流体箱,自所述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流体被导入至该工作流体箱;以及
切换阀,其用于切换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泵之间的连接状态以及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工作流体箱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切换阀具有使所述液压缸工作的工作位置和使所述液压缸停止的停止位置,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的操作的情况下,使所述开闭阀闭阀,并且,将所述切换阀切换到所述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停止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1保留时间之后,使所述开闭阀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该喷杆升降装置还包括压差检测部,该压差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液压缸的压力与所述蓄压器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停止的操作的情况下,在检测后,在由所述压差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压力差成为预定的阈值以下时,使所述开闭阀开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的操作并使所述开闭阀闭阀之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第2保留时间之后,使所述开闭阀开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其中,
该喷杆升降装置还包括压差检测部,该压差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液压缸的压力与所述蓄压器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由操作者进行的使所述喷杆升降的操作并使所述开闭阀闭阀之后,在由所述压差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压力差成为预定的阈值以下时,使所述开闭阀开阀。
7.一种喷杆式喷雾机,其中,
该喷杆式喷雾机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杆升降装置。
CN201680037761.1A 2015-07-21 2016-06-09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Active CN107708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4245 2015-07-21
JP2015144245A JP6514594B2 (ja) 2015-07-21 2015-07-21 ブーム昇降装置及びブームスプレーヤ
PCT/JP2016/067270 WO2017013962A1 (ja) 2015-07-21 2016-06-09 ブーム昇降装置及びブームスプレー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415A true CN107708415A (zh) 2018-02-16
CN107708415B CN107708415B (zh) 2021-03-23

Family

ID=57834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761.1A Active CN107708415B (zh) 2015-07-21 2016-06-09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14594B2 (zh)
KR (1) KR102078486B1 (zh)
CN (1) CN107708415B (zh)
WO (1) WO20170139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641A (zh) * 2021-12-09 2022-04-01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压油控制高压水实现保压和大流量喷射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4806B (zh) * 2018-03-29 2020-11-10 姜志祥 一种自旋转全方位施药的打药机喷杆
CN109518647B (zh) * 2018-10-23 2021-03-23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尘车控制装置及抑尘车
JP7221165B2 (ja) 2019-07-31 2023-02-13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自走式薬剤散布機
JP7322942B2 (ja) * 2019-07-31 2023-08-08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自走式薬剤散布機
JP7192729B2 (ja) * 2019-09-26 2022-12-2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薬剤散布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8766A (ja) * 2009-04-14 2010-11-0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作業機械
CN102835382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机及喷杆减振装置
CN10283679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机及喷杆减振装置
CN10391863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器和喷杆升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7095A1 (en) * 2000-06-26 2002-01-02 K.U. Leuven Research & Development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stabilising movement
US7073735B2 (en) * 2004-02-25 2006-07-11 Deere & Company Boom breakaway system
US7395663B2 (en) * 2006-06-15 2008-07-08 Cnh Canada, Lt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locking a roll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boom assembly mounted on an agricultural spray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8766A (ja) * 2009-04-14 2010-11-0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作業機械
CN102835382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机及喷杆减振装置
CN102836799A (zh) * 2011-06-21 2012-12-2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机及喷杆减振装置
CN103918632A (zh) * 2013-01-11 2014-07-16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喷杆式喷雾器和喷杆升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641A (zh) * 2021-12-09 2022-04-01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高压油控制高压水实现保压和大流量喷射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23041A (ja) 2017-02-02
JP6514594B2 (ja) 2019-05-15
KR20180020253A (ko) 2018-02-27
CN107708415B (zh) 2021-03-23
WO2017013962A1 (ja) 2017-01-26
KR102078486B1 (ko) 202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8415A (zh) 喷杆升降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KR101511466B1 (ko) 붐 스프레이어 및 붐 제진장치
KR101834105B1 (ko) 살포 장치 및 붐 제진 장치
CN107426989A (zh) 喷杆位移装置和喷杆式喷雾机
JP6083736B2 (ja) ブームスプレーヤ及びブーム昇降装置
CN106102459B (zh) 喷杆减振装置以及喷杆式喷雾器
US7516614B2 (en) Hydraulic arrangement
KR910007991Y1 (ko) 액티브 서스펜션 제어장치
JP6637369B2 (ja) ブーム制振装置及びブームスプレーヤ
CN107531123A (zh) 用于动力机器的行驶稳定系统
KR100967980B1 (ko) 작업차의 서스펜션 구조
CN115179706B (zh) 一种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
JP4192474B2 (ja) トラクタ
CN114688111A (zh) 重力势能回收液压系统和挖掘机
CN117212271A (zh) 一种用于飞行影院的液压系统
JPH0617839Y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昇降遠隔装置
CN109989956A (zh) 一种液压阀和液压系统
JPH02207702A (ja) 作業車の作業装置ローリング操作構造
JP2007030687A (ja) キャビン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