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2488A -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2488A
CN107672488A CN201710876054.8A CN201710876054A CN107672488A CN 107672488 A CN107672488 A CN 107672488A CN 201710876054 A CN201710876054 A CN 201710876054A CN 107672488 A CN107672488 A CN 107672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tion box
slide rail
neck
drive mechanism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60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堵薇耀
杨素林
常健
黎其俊
唐臻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ient Yanfeng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ient Yanfeng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ient Yanfeng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760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24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2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2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5Slide construction roller-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包括: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根相平行的滑轨,各所述滑轨均包括一具有导轨腔的下导轨,以及能够在下导轨上滑动的上滑轨;丝杆组件,位于所述导轨腔内,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以及配置在丝杆前端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左右两侧的壳体均设有外凸的卡块,且所述上滑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速箱卡槽,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减速箱卡槽内以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前端内侧,所述减速箱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另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本发明在多种连接方式上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替代螺丝固定,零件数量少,安装结构简单,运行噪音小。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乘用车座椅向前向后水平滑动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汽车手动滑轨,另一种为汽车电动滑轨,其中汽车电动座椅滑轨以分为前置电动和中置电动两种。
中高端车型座椅前后滑动主要以电动为主,由于人们对汽车座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汽车座椅与车身之间需要增加实现更多功能的原件,由于中置电动滑轨不满足空间上的布置,需要衍生出前置电动滑轨。如图1所示,前置电动滑道中的水平传动机构主要以马达3为动力源,马达3安装在马达支架4的中间,然后通过左右各一只软轴5将减速箱9(见图4)连接来实现前后滑动;目前市场上的前置电动滑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左右滑轨(左滑轨2和右滑轨1)、马达支架4、马达3及丝杆总成8。
工作原理:汽车电瓶通过线束对马达3(图1)通电,马达3通过磁场作用开始转动,马达通过软轴5带动蜗杆9c(图5)转动,蜗杆9c通过齿轮9d(图5)减速,然后齿轮9d带动丝杆12(图4)转动,最终丝杆转动带动丝杆上的螺母组件10(图4)水平移动来实现驾驶员或乘客达到舒适的乘坐位置。
市场上的水平丝杆传动机构几乎都有运行时产生抖动、噪音及传动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前置水平丝杆传动机构一般采用以下形式:
滑轨与丝杆之间连接主要是丝杆总成8(图2)的减速箱9(图4)与上滑轨6(图2)之间的连接,尤其是当前市场上丝杆总成8与上滑轨6的连接是,将减速箱92(图3)装配入马鞍型支架93(图3),再通过螺钉91(图3)将马达支架4与上滑轨6(图2)连接。丝杆上的螺母组件10与丝杆12的中段连接。丝杆螺母组件10主要由螺母支架10a、丝杆螺母10b及螺母橡胶10c组成。它是通过螺钉10d固定在下滑轨7(图2)上,这样当丝杆12转动时,由于丝杆螺母组件10被固定在下滑轨上,所以丝杆螺母组件10无法沿丝杆12做旋转运动,因此只能是丝杆12在旋转过程中让螺母组件10做轴向的直线运动。减速箱9与丝杆12的前端连接,马达3带动软轴5通过减速箱9驱动丝杆12作旋转运动,减速箱9通过马鞍型支架93以及螺钉91固定在上滑轨6的前端上,这样丝杆12在作直线运动时,减速箱9通过马鞍型支架93以及螺钉91驱动上滑轨6相对下滑轨7作直线的往复运动。丝杆12的后端通过后支架11、螺钉11a与上滑轨6的后端固定连接。从图1至图4可以看出,丝杆总成8与上滑轨6之间的连接,尤其是丝杆总成8中的减速箱92与上滑轨6之间的连接需要马鞍型支架93和螺钉91。后支架11通过螺钉固定在上滑轨6上。
参照图4-5所示,内部具有齿轮9d、蜗杆9c的减速箱9b安装在马鞍型支架9e上,为了保持其稳定性,减速箱9b的前后两端与马鞍型支架9e之间安插有橡胶件9a。
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汽车座椅前置电动滑轨存在下面问题:1.重量较大;2.需要空间较大;3.安装结构复杂;4.装配后的综合公差较大,不利于质量控制与声音性能提高;5.承受撞击时由于马达安型支架是悬臂结构,所以马安型支架容易变形。
前置电动中马达支架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当前市场的马达支架主要为金属结构,它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重量较大;2.安装结构复杂;4.由于使用螺钉装配,所以无法吸收Y方向公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下列问题:1、提供一种零部件数量少、重量轻、安装结构简单、装配后综合误差较小,运行噪声低的汽车座椅前置电动传动系统;2、在进行撞车时汽车前置电动能够承受较大强度,保证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3、能够使马达支架与滑轨连接简单,并能吸收X、Y、Z三个方向间隙的设计,降低运行噪音,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包括:
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根相平行的滑轨,各所述滑轨均包括一具有导轨腔的下导轨,以及能够在下导轨上滑动的上滑轨;
丝杆组件,位于所述导轨腔内,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以及配置在丝杆前端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左右两侧的壳体均设有外凸的卡块,且所述上滑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速箱卡槽,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减速箱卡槽内以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前端内侧,所述减速箱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另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丝杆上且位于所述减速箱后端还设有挡圈,且所述上滑轨的两侧及顶面均设置有挡圈卡孔,所述挡圈被限制在所述挡圈卡孔内,所述挡圈设有供丝杆穿过的螺纹孔,且所述挡圈靠近减速箱的前端设置有台阶;
所述上滑轨顶面内侧且在挡圈卡孔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边缘与顶部所述挡圈卡孔的开口端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组件设置在一马达支架两端,所述马达支架两端设置有燕尾槽,且燕尾槽内设置有倒钩;
所述减速箱顶部设置有与燕尾槽形状相匹配且带卡槽的凸台;
所述凸台滑入所述燕尾槽中并通过倒钩卡在卡槽中以将滑轨组件固定在马达支架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箱配置在一橡胶壳体内,所述橡胶壳体顶部有开口,所述减速箱顶部的凸台通过所述开口外露。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箱的外壳由两个减速箱壳体组成,外侧的减速箱壳体顶部凸台设有向下凹的卡槽,且内侧的减速箱壳体凸台顶部与外侧的减速箱壳体凸台顶部齐平,所述倒钩位于所述卡槽内并卡在内侧减速箱壳体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有凸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在减速箱壳体顶部凸台的两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丝杆中部还设置有矩形的螺母组件,所述螺母组件包括U型的螺母支架以及设于该U型的螺母支架中间开口处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螺母支架之间设有衬套。
进一步的,所述上滑轨前端顶部两侧设有插销槽,且所述减速箱设置有贯穿其两侧的插销孔,一弹性插销插入所述减速箱的插销孔,且该弹性插销的两端置于上滑轨顶部两侧的插销槽中;
所述弹性插销与所述插销孔之间采用过度配合,且所述弹性插销与所述插销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组件的后端还包括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外凸的后支架卡块,且所述上滑轨的后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后支架卡槽,所述后支架卡块卡在所述后支架卡槽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多种连接方式上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替代螺钉固定,零件数量少,安装结构简单;
2.在减速箱两侧设置有可卡入上滑轨的卡块,一方面不借助无螺钉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上,同时,减速箱两侧的卡块与上滑轨的卡槽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和间隙配合,一侧卡块采用过盈结构来消除X方向间隙,另一侧卡块采用间隙配合来消除零件的加工误差;
3.在减速箱后端还设置有挡圈,挡圈被卡在上滑轨设置的3面挡圈卡孔内,此外,在顶部挡圈卡孔还设置有挡块,挡块的作用是增加受力面积。当承受强度时,丝杆上挡块面与上滑轨开口的三个面接触,通过上滑轨的三个面承受X方向的强度;
4.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螺母结构,其强度更大,能承受更大的来自前/后方的作用力,提高丝杆组件的稳定性;
5.整体结构稳定,能够承受较大强度,保证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6.使马达支架与滑轨连接简单,极大地降低了传动结构在X、Y、Z三个方向间隙,在提高刚性的同时降低了运行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当前系统传动系统H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当前系统单滑轨爆炸示意图;
图3为当前系统单滑轨装配示意图;
图4为当前系统转动件爆炸示意图;
图5为当前系统减速箱爆炸示意图;
图6为当前系统螺母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新设计传动系统H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新设计单滑轨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新设计单滑轨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新设计水平驱动件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外壳整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新设计螺母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新设计上滑轨用于固定减速箱和挡圈的局部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新设计承受强度的挡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新设计上滑轨用于固定减速箱和挡圈的局部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新设计与减速箱组件连接马达支架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组件连接马达支架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组件连接马达支架正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组件连接马达支架放大视图;
图21为本发明新设计传动件工作视图;
图22为本发明新设计传动件(丝杆组件)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新设计传动件零件爆炸图;
图24为本发明新设计减速箱两侧的减速箱与减速箱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右滑轨,2左滑轨,3马达,4马达支架,5软轴,6上滑轨,7下滑轨,8丝杆总成,9减速箱组件,9a橡胶件,9b减速箱,9c蜗杆,9d齿轮,9e马鞍型支架,10螺母组件,10a螺母支架,10b螺母,10c螺母橡胶,10d螺钉,11后支架,11a螺钉,12丝杆,20右滑轨,21马达,22马达支架,22a倒钩,23左滑轨,24软轴,25上滑轨,25a左插口,25a1左下前内边,25a2斜边,25a3左上前内边,25a4左后内边,25b右插口,25b1右下前内边,25b2斜边,25b3右上前内边,25b4右后内边,25c左沉槽,25d右沉槽,25e、25f挡圈卡孔的前端面,25g、25h挡圈卡孔的后端面,26下滑轨,27丝杆组件,28后支架,29螺母组件,29a衬套,29b螺母,29c衬套,29d螺母支架,30螺钉,31橡胶壳体,32减速箱,32a减速箱,32a2卡槽,32b蜗杆,32c螺钉,32d齿轮,32e减速箱盖,32a1减速箱左插块,32a1a左下前外边,32a1b斜边,32a1c左上前外边,32a1d左后外边,32e1减速箱右插块,32e1a右后外边,32e1b右后外边,32e1c斜边,32e1d右上前外边,33丝杆,34弹性插销,35挡圈,35a挡圈正面,35b挡圈背面,36前挡块,36a前挡块受力面,37后挡块,37a后挡块受力面,38加强筋,39燕尾槽,91螺钉,92减速箱,93马鞍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旨在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强度高、运行噪音小的汽车座椅前置电动传动结构,包括:
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包括两根相平行的滑轨(左滑轨23和右滑轨20),各滑轨包括一具有滑轨腔的下滑轨26,以及能够在下滑轨26上滑动的上滑轨25;
丝杆组件27,位于滑轨腔内,丝杆组件包括丝杆33以及配置在丝杆33前端的减速箱32,减速箱32左右两侧的壳体均设有外凸的卡块,且上滑轨25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速箱卡槽,卡块卡入减速箱卡槽内以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25前端内测,减速箱一侧壳体的卡块与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另一侧壳体的卡块与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具体的,在上滑轨25前端设置有减速箱32的安装区域,在减速箱安装区域内的上滑轨25为无底面的结构,在减速箱32及安装区域内的上滑轨25的左、右内侧面开设有一左插口25a及右插口25b(图14,即上滑轨25前端左右两侧的减速箱卡槽),左插口25a与右插口25b的底部一直延伸进左、右底面;减速箱包括两侧的减速箱体32a与减速箱盖32e,减速箱体32a与减速箱盖32e通过M3螺钉32c固定在一起。在减速箱体32a与减速箱盖32e的外表面上配置向外凸出的左插块32a1与右插块32e1(图24,即减速箱32左右两侧外凸的卡块),左插块32a1与右插块32e1的外形与上滑轨左插口25a、右插口25b的内形相匹配;装配时将减速箱32由减速箱32安装区域内的上滑轨25的左、右内侧面之间向上推,使得减速箱体32a和减速箱盖32e的外表面上的左、右插块分别插入到减速箱32安装区域内的上滑轨25的左、右内侧面上的左、右插口中。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丝杆上且位于减速箱后端还设有挡圈35,且上滑轨25的两侧及顶面均设置有挡圈卡孔,挡圈35被限制在挡圈卡孔内,挡圈设有供丝杆穿过的螺纹孔,且挡圈靠近减速箱的前端设置有台阶;上滑轨25顶面内侧且在挡圈卡孔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挡块36和37,挡块的边缘与顶部挡圈卡孔的开口端面齐平。在承受前向强度时挡圈35的正面35a与上滑轨25中挡圈卡孔的前端面25e、25f及上滑轨前挡块36的受力面36a三个面接触;当承受后向强度时挡圈35的背面35b与上滑轨25中挡圈卡孔的后端面25g、25h及上滑轨后挡块37的受力面37a接触。上滑轨分别在顶端、左边及右边分别各开一个槽与挡圈配合,为了提供强度的可靠性,上滑轨顶面增加了两个挡块,挡块的作用是增加受力面积。当承受强度时,丝杆上挡块面与上滑轨开口的三个面接触,通过上滑轨的三个面承受X方向的强度。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滑轨组件设置在一马达支架22的两端,马达支架22中部安装有马达21,马达21可驱动两端的马达软轴24转动,并通过马达软轴24来带动减速箱。其中,马达支架22两端设置有燕尾槽39,且燕尾槽内设置有倒钩22a;减速箱顶部设置有与燕尾槽形状相匹配且带卡槽的凸台;凸台滑入燕尾槽中并通过倒钩22a卡在卡槽32a2中以将滑轨组件固定在马达支架22的两端。进一步可选的,燕尾槽内设置有凸出的加强筋38,加强筋38抵在减速箱壳体顶部凸台的两侧。马达支架22与减速箱32的连接采用如图17的燕尾槽结构,其是在减速箱32顶部做出燕尾槽凸台结构(如图12及图19-20),然后再在马达支架22与减速箱连接的地方设计相应的燕尾槽来实现连接。其工作原理是:将减速箱32的顶部的凸台向Y方向插入马达支架22的燕尾槽,X方向及Z方向的间隙靠加强筋38消除,Y方向主要吸收左滑轨23及右滑轨20的装配误差,主要特征为倒钩22a卡入减速箱32的卡槽32a2(图12)内。
其中,外侧的减速箱体32a顶部的凸台设有向下凹的卡槽32a2,内侧的减速箱盖32e凸台顶部与外侧的减速箱体32a顶部齐平,倒钩22a位于卡槽内并卡在减速箱盖32e顶部,如图12所示。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减速箱32配置在一橡胶壳体31内,橡胶壳体31顶部有开口,减速箱顶部的凸台通过开口外露。减速箱32与上滑轨25的Y方向间隙采用橡胶壳体31吸收装配及零件公差,主要利用橡胶件的受力变化实现偏差的吸收,此外,橡胶壳体31的另一个功能是吸收减速箱的振动传播,以提高稳定性并降低运行噪音。
上滑轨25的左插口25a具有相对设计的左前内边和左后内边25a4,左前内边由左上前内边25a3、左下前内边25a1以及连接左上前内边25a3、左下前内边25a1的斜边25a2,左上前内边、左下前内边为直边,左中前内边为斜边;左后内边25a4为直边,左上前内边25a3与左后内边25a4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下前内边25a1与左后内边25a4之间的距离。上滑轨25的右插口25b具有相对设计的右前内边和右后内边25b4,右前内边由右上前内边25b3、右下前内边25b1以及连接右上前内边、右下前内边的斜边25b2;右后内边25b4为直边,右上前内边25b3与右后内边25b4之间的距离小于右下前内边25b1与右后内边25b4之间的距离。
减速箱左插块32a1具有相对设计的左前外边和左后外边,左前外边由左上前外边32a1c、左下前外边32a1a以及连接左上前外边、左下前外边的斜边32a1b;左后外边32a1d为直边,左上前外边32a1c与左后外边32a1d之间的距离小于左下前外边32a1a与左后外边32a1d之间的距离;减速箱右插块32e1具有相对设计的右前外边32e1d和右后外边32e1b及连接右前外边32e1d和右后外边32e1b的斜边32e1c;右后外边32e1a为直边,右上前外边32e1d与右后外边32e1a之间的距离小于右下前外边32e1b与右后外边32e1a之间的距离;在减速箱左、右插块插入到上滑轨的左、右插口中后,减速箱右上前外边32e1d与上滑轨的右上前内边25b3过盈配合,右下前外边32e1b与右下前内边25b1过盈配合,右后外边32e1a与右后内边25b4过盈配合;减速箱左上前外边32a1c与上滑轨左上前内边32a1c之间、左下前外边32a1a与左下前内边之间25a1、左后外边32a1d与左后内边25a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在本发明中,减速箱外壳一侧的右插块32e1通过采用过盈结构来消除X方向间隙,另一侧的左插块32a1通过采用间隙配合来消除零件的加工误差。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丝杆中部还设置有矩形的螺母组件29,螺母组件包括U型的螺母支架29d以及设于该U型的螺母支架中间开口处的螺母29b,螺母29b的前后两端与螺母支架29d之间设有防磨损的衬套29a和29c,如图13所示。螺母支架29d和螺母29b均为金属材质,衬套29a和29c材质为塑料或橡胶。相比较当前技术的螺母组件29,本发明所提供的螺母组件29能够承受较大作用力,从而有效保护传动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上滑轨25末端顶部两侧设有插销槽,且减速箱设置有贯穿其两侧的插销孔,一弹性插销34插入减速箱的插销孔,且该弹性插销的两端置于上滑轨25顶部两侧的插销槽中,起到进一步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25的作用。其中,弹性插销与插销孔之间采用过度配合,且弹性插销与插销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提供了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4所示,在减速箱32安装区域内的上滑轨25的左、右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左沉槽25c、右沉槽25d(即设置在上滑轨25两侧的插销槽),左沉槽25c、右沉槽25d的开口均朝上;左插块32a1与右插块32e1插入左插口25a及右插口25b到位后,用一弹性插销34穿过减速箱体32a和减速箱盖32e,并使弹性插销34的左、右两端分别置入到上滑轨的左沉槽25c(图14)、右沉槽25d中。本发明在减速箱和减速箱盖上分别设计有同轴的左、右弹性轴装配孔,弹性插销穿过左、右弹性轴装配孔,弹性插销与左、右弹性轴装配孔之间为过度配合,过度配合以及弹性插销保证了孔不会变松,同时对振动和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因而能避免孔的损坏起到保护减速箱的作用;弹性插销的左端与左开口沉槽的左前槽壁、左后槽壁、左底槽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弹性插销的右端与右开口沉槽的右前槽壁、右后槽壁、右底槽壁之间均为间隙配合,该设计可吸收减速箱体与上滑轨的装配误差。
在本发明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丝杆组件的后端还包括后支架28,后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外凸的后支架卡块,且上滑轨25的后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后支架卡槽,后支架卡块卡在后支架卡槽中。
在本发明中,下滑轨采用M8螺钉30固定在车身上。减速箱内设有相啮合的齿轮32d和蜗杆32b,蜗杆32b与马达支架22上马达的软轴24联动,齿轮32d套置在丝杆前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多种连接方式上采用卡接固定的方式替代螺钉固定,零件数量少,安装结构简单;
2.在减速箱两侧设置有可卡入上滑轨的卡块,一方面不借助无螺钉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上,同时,减速箱两侧的卡块与上滑轨的卡槽分别采用过盈配合和间隙配合,一侧卡块采用过盈结构来消除X方向间隙,另一侧卡块采用间隙配合来消除零件的加工误差;
3.在减速箱后端还设置有挡圈,挡圈被卡在上滑轨设置的3面挡圈卡孔内,此外,在顶部挡圈卡孔还设置有挡块,挡块的作用是增加受力面积。当承受强度时,丝杆上挡块面与上滑轨开口的三个面接触,通过上滑轨的三个面承受X方向的强度;
4.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螺母结构,其强度更大,能承受更大的来自前/后方的作用力,提高丝杆组件的稳定性;
5.整体结构稳定,能够承受较大强度,保证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6.使马达支架与滑轨连接简单,极大地降低了传动结构在X、Y、Z三个方向间隙,在提高刚性的同时降低了运行噪音。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两根相平行的滑轨,各所述滑轨均包括一具有导轨腔的下导轨,以及能够在下导轨上滑动的上滑轨;
丝杆组件,位于所述导轨腔内,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以及配置在丝杆前端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左右两侧的壳体均设有外凸的卡块,且所述上滑轨前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减速箱卡槽,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减速箱卡槽内以将减速箱固定在上滑轨前端内侧,所述减速箱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另一侧壳体的卡块与所述减速箱卡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上且位于所述减速箱后端还设有挡圈,且所述上滑轨的两侧及顶面均设置有挡圈卡孔,所述挡圈被限制在所述挡圈卡孔内,所述挡圈设有供丝杆穿过的螺纹孔,且所述挡圈靠近减速箱的前端设置有台阶;
所述上滑轨顶面内侧且在挡圈卡孔的前后两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的边缘与顶部所述挡圈卡孔的开口端面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设置在一马达支架两端,所述马达支架两端设置有燕尾槽,且燕尾槽内设置有倒钩;
所述减速箱顶部设置有与燕尾槽形状相匹配且带卡槽的凸台;
所述凸台滑入所述燕尾槽中并通过倒钩卡在卡槽中以将滑轨组件固定在马达支架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配置在一橡胶壳体内,所述橡胶壳体顶部有开口,所述减速箱顶部的凸台通过所述开口外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的外壳由两个减速箱壳体组成,外侧的减速箱壳体顶部凸台设有向下凹的卡槽,且内侧的减速箱壳体凸台顶部与外侧的减速箱壳体凸台顶部齐平,所述倒钩位于所述卡槽内并卡在内侧减速箱壳体顶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内设置有凸出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在减速箱壳体顶部凸台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杆中部还设置有矩形的螺母组件,所述螺母组件包括U型的螺母支架以及设于该U型的螺母支架中间开口处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螺母支架之间设有衬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前端顶部两侧设有插销槽,且所述减速箱设置有贯穿其两侧的插销孔,一弹性插销插入所述减速箱的插销孔,且该弹性插销的两端置于上滑轨顶部两侧的插销槽中;
所述弹性插销与所述插销孔之间采用过度配合,且所述弹性插销与所述插销槽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的后端还包括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外凸的后支架卡块,且所述上滑轨的后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后支架卡槽,所述后支架卡块卡在所述后支架卡槽中。
CN201710876054.8A 2017-09-25 2017-09-25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Pending CN107672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6054.8A CN107672488A (zh) 2017-09-25 2017-09-25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76054.8A CN107672488A (zh) 2017-09-25 2017-09-25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2488A true CN107672488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3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6054.8A Pending CN107672488A (zh) 2017-09-25 2017-09-25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24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0963A (zh) * 2018-06-12 2018-11-13 蚌埠学院 具有柔顺缓冲机构的车船座椅
US11772517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904732B2 (en) 2020-11-09 2024-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34A (zh) * 2011-04-25 2011-10-12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电动滑轨
CN202966011U (zh) * 2012-12-17 2013-06-05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和一种座椅
CN203780346U (zh) * 2014-03-31 2014-08-20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丝杆的电动滑轨
CN105438014A (zh) * 2015-12-21 2016-03-30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前置电动滑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34A (zh) * 2011-04-25 2011-10-12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电动滑轨
CN202966011U (zh) * 2012-12-17 2013-06-05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滑轨和一种座椅
CN203780346U (zh) * 2014-03-31 2014-08-20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丝杆的电动滑轨
CN105438014A (zh) * 2015-12-21 2016-03-30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前置电动滑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0963A (zh) * 2018-06-12 2018-11-13 蚌埠学院 具有柔顺缓冲机构的车船座椅
CN108790963B (zh) * 2018-06-12 2021-04-09 蚌埠学院 具有柔顺缓冲机构的车船座椅
US11772517B2 (en) 2020-11-09 2023-10-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child seat arrangement to a second arrangement
US11904732B2 (en) 2020-11-09 2024-02-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ular syste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rom a first arrangement to a child care arrang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2488A (zh) 汽车座椅电动传动结构
JP5306794B2 (ja) 空気誘導装置を有する自動車
CN103596788B (zh) 双轮辙车辆的被电动驱动的车轴
CN102874147B (zh) 座椅靠背
CN109551983A (zh) 多连杆后桥和机动车辆
CN109532589A (zh) 双层隔振座椅
DE102005052307A1 (de) 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ssystem und einem Brennstoffzellensystem
JP6848543B2 (ja) 電動車両の車体構造
CN105438014B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置电动滑轨
CN110370998A (zh) 汽车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CN110121441A (zh) 马达驱动装置
JP2019031250A (ja) 車体構造
CN205387075U (zh) 汽车电动座椅前置水平驱动机构
DE102017002972A1 (de) Lagerungsanordnung eines elektrischen Antriebsstrangs an einen Kraftwagenrohbau
KR200475520Y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숄더 어저스터
KR101470216B1 (ko) 차량용 리어시트의 숄더 어저스터
CN205273180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结构
KR101832887B1 (ko) 차량용 시트 슬라이딩 장치의 기어박스
CN211844173U (zh) 一种汽车按摩头枕
CN114734889A (zh) 齿轮箱及具有该齿轮箱的座椅滑轨
CN202541362U (zh) 调整座椅靠背倾角的扭杆装置
CN214189387U (zh) 齿轮箱及具有该齿轮箱的汽车座椅滑轨
KR101232076B1 (ko)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CN219138778U (zh) 一种电动支撑杆及汽车
DE102006034022B3 (de) Anordnung zur Schwingungstilgung an einem Kraftwag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