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5868A - 漂浮型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漂浮型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5868A
CN107635868A CN201680035360.2A CN201680035360A CN107635868A CN 107635868 A CN107635868 A CN 107635868A CN 201680035360 A CN201680035360 A CN 201680035360A CN 107635868 A CN107635868 A CN 107635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oating
float type
type aircraft
pro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53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5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5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06Rigid airships; Semi-rigid airships
    • B64B1/24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plant
    • B64B1/30Arrangement of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BLIGHTER-THAN AIR AIRCRAFT
    • B64B1/0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 B64B1/58Arrangements or construction of gas-bags; Fil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02Undercarriages
    • B64C25/06Undercarriages fix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64U30/26Ducted or shrouded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3Propulsion using external fans or propellers
    • B64U50/14Propulsion using external fans or propellers ducted or shro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30Lighter-than-air aircraft, e.g. aerostatic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oy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坠落风险而确保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抑制风的影响而使移动控制容易、发挥较高的移动能力的漂浮型飞行器。该漂浮型飞行器具有:漂浮机体,其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垂直推动用螺旋桨,其对该漂浮机体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其对上述漂浮机体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上述漂浮机体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形成有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并且上述漂浮机体的外周缘的角度形成为在侧视时呈锐角状。

Description

漂浮型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货物、人的运送及空中拍摄等的漂浮型飞行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漂浮型的飞行器,已知有热气球、飞艇等。这些飞行器利用填充于气球的气体与外部的空气的比重差获得浮力而漂浮、进行飞行。
另外,近年来,关于以货物的运送以及空中拍摄作为目的、被称作所谓的无人驾驶飞机(drone)的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得到了发展。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227016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关于远程操纵式无人飞行器的发明,该远程操纵式无人飞行器搭载有通过旋转产生升力的螺旋桨、使该螺旋桨旋转的驱动源、以及控制上述驱动源的控制机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7016号公报。
然而,由于上述以往的飞行器中的热气球不具备进行水平移动的动力源,因此移动方向较大程度地受到风的影响,不易控制,不适合货物及人的运送。另外,飞艇因气球为横向较长的椭圆体,所以容易受到风的阻力,存在不能进行灵活的移动及方向转换这一问题。
另外,还有以下这样的报告:包括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人飞行器在内以往的无人驾驶飞机因电池耗尽(当前的平均飞行时间只有约20分左右)、或者驱动源发生故障、或者螺旋桨破损等故障,以约20次里有1次的比例坠落,下落所伴随的事故的风险、机体破损的风险较高。另外,虽然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移动利用共用的螺旋桨来进行,但由于螺旋桨仅朝向上下方向,因此还存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能力较低的问题。而且,无人驾驶飞机的螺旋桨需要比机体大,还存在噪声的问题、与人等接触时的危险性较高这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坠落风险而确保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抑制风的影响而使移动控制容易、发挥较高的移动能力的漂浮型飞行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具有:漂浮机体,其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垂直推动用螺旋桨,其对该漂浮机体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其对上述漂浮机体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上述漂浮机体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形成有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并且上述漂浮机体的外周缘的角度形成为在侧视时呈锐角状。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漂浮机体在俯视时大致中央位置处形成有上下开口部,并且利用连结部分,将各个漂浮室一体地连结,上述漂浮室在俯视时的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处配置有多个,上述各漂浮室在侧视时,上述各漂浮室的中央部向上下方向鼓出,并且上述各漂浮室的左右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锐角状,上述各连结部分形成为比所连结的上述漂浮室的中央部薄的扁平状,上述连结部分的每一个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配置于上述各连结部分的外侧,并且,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旋转轴朝向上述漂浮机体的中央方向固定。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在上述漂浮机体的外周中的上述连结部分,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的螺旋桨配置凹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具有:漂浮机体,其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垂直推动用螺旋桨,其对该漂浮机体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其对上述漂浮机体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相对于上述漂浮机体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在大致中央位置处被轴支承,并且,在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外周设有起飞着陆脚用环,前述起飞着陆脚用环形成为直径比上述漂浮机体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漂浮型飞行器具有调节上述气体的温度的温度调节机构、以及排出气体以使上述气体成为规定的压力以下的气压的单向阀。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漂浮型飞行器具有:环形框架,其将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驱动马达,其沿上述环形框架驱动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检测风压的风压传感器以及/或者检测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基于上述风压传感器以及/或者上述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马达,调节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左右位置。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漂浮机体利用环形框架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上述各漂浮室在侧视时,上述各漂浮室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鼓出,并且,上述各漂浮室的上下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锐角状,上述各漂浮室间的间隙的每一个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也可以是,上述漂浮机体利用连结框架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在上述各漂浮室的间隙处设有能够供人搭乘的搭乘室,并且在上述各漂浮室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缩颈部,上述各漂浮室的间隙以及上述缩颈部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漂浮型飞行器的坠落风险而确保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抑制风的影响而使移动控制容易,发挥较高的移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1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纵剖视图。
图4是用箭头表示借助水平移动时的水平推动螺旋桨产生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5是用箭头表示碰撞于水平移动时的漂浮机体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6是用箭头表示通过垂直移动时的上下开口部的风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2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3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第3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本第3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4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第4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第4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第4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A具有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的漂浮机体2、对该漂浮机体2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对上述漂浮机体2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以及对上述漂浮机体2内的上述气体的温度进行调节的温度调节机构5。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说明。
漂浮机体2通过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从而借助周围的空气与上述气体的比重差获得浮力,易于在空中漂浮。
如图1所示,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漂浮机体2利用连结部分21a,将4个漂浮室21分别一体地连结,该4个漂浮室21配置于俯视时的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在漂浮机体2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上下开口部22,该上下开口部22用于使上下方向的空气能够流通。另外,在上述漂浮机体2的外周中的上述漂浮室21的连结部分21a处,形成有4处用于配置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的螺旋桨配置凹部23。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侧视时,漂浮机体2的各漂浮室21的中央部向上下方向鼓出,并且其左右端部的外周缘的角度在侧视时形成为锐角状。另外,各漂浮室21的连结部分21a形成为比所连结的各漂浮室21的中央部薄的扁平状。而且,如图4所示,连结部分21a的每一个在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
此外,在本发明中,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指的是,将在漂浮型飞行器1A受到水平方向的风时与漂浮室21等相比风力阻力较小、风易于穿过的部分配置在大致直线上的部分。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沿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设置,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即,只要能够减少侧风所带来的风力阻力,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形成风的通道26即可。
并且,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漂浮机体2的形状利用4个漂浮室21而形成为俯视时大致正方形,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即,也可以是,将漂浮室分别利用连结部分21a连结,形成为六边形、圆形环状等其它形状,上述漂浮室在俯视时的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处配置有多个。
另外,如图3所示,在漂浮机体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气体的密闭空间。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各漂浮室21的连结部分21a也连通,漂浮机体2整体密闭有气体,但并不限定于此,各漂浮室21也可以不连通而是独立地密闭。另外,虽然密封的气体优选的是氦气、氢气,但只要是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即可。而且,虽然未图示,但在漂浮机体2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排出气体以使气体达到规定的压力以下的气压。由此,被后述的温度调节机构5加热后的气体的一部分向外部释放出,能够减轻漂浮机体2的内部的气体的比重。
另外,关于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漂浮机体2,作为轻量且强度较高的材料,由使用了碳纤维、玻璃纤维的纤维强化塑料或其它树脂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成本、用途而用其它材料构成。另外,如图1所示,在上述漂浮机体2的表面设有太阳光发电元件24,发出用于使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以及温度调整机构5运转的电力。
而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开口部2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进行空中拍摄的全方位型的摄像机6。此外,摄像机6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下开口部22的下方,可以任意选择漂浮机体2的上方、外周等。另外,并不局限于摄像机6,也可以保持或者搭载货物、人。
另外,如图1所示,在漂浮机体2中设有以与各浮游室21接触的方式包围外周的环状的环形框架25。该环形框架25作为支承漂浮机体2、并且安装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框架件发挥功能。此外,环形框架25只要由轻量并且高强度的材料形成即可,可以用碳纤维强化塑料等覆盖塑料、铝、刚性较高的橡胶、或氨基甲酸乙酯等树脂而成。
接着,对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进行说明。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用于在垂直方向上推动漂浮机体2,由四个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构成。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具有4片为一组的叶片32、使这些叶片32旋转的旋转马达33、以及设于上述叶片32的外周的保护环34。
叶片32采用了一般的螺旋桨所使用的叶片。漂浮机体2易于借助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差所带来的浮力而漂浮,因此无需较大的升力,因此能够使用相对较小的叶片32。另外,旋转马达33为市售的马达,在其旋转轴上等间隔地连接有4片一组的叶片32。并且,保护环34用于保护旋转的叶片32不会碰撞到障碍物等,形成为比叶片32的末端的旋转轨迹大一圈的环状。
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分别配置于在漂浮机体2的外周形成的4处螺旋桨配置凹部23与环形框架25之间,将上述旋转马达33的旋转轴朝向垂直方向固定,以便在垂直方向上发挥推动力。
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推动漂浮机体2,由四个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构成。如图2所示,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具有4张为一组的叶片42、使这些叶片42旋转的旋转马达43、以及也作为保护框架发挥功能的起飞着陆脚用环44。该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主要用作水平移动,因此能够使用相对较小的叶片42。
另外,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相对于上述漂浮机体2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在大致中央位置处被轴支承,在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的外周配置有起飞着陆脚用环44,该起飞着陆脚用环形成为直径比上述漂浮机体2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上述起飞着陆脚用环44与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的保护环34相同,保护旋转叶片42使得旋转叶片不会碰撞到障碍物等,并且成为用于在起飞着陆时比漂浮机体2先接触地面的脚部。
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配置于环形框架25的外侧,该环形框架配置有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即,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如图4所示那样沿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设置,产生的风不会碰撞于漂浮机体21而消失。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将上述旋转马达43的旋转轴朝向上述漂浮机体2的中央方向固定,以便在水平方向上发挥推动力。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旋转马达43构成为能够使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向正方向以及相反方向旋转。而且,沿风的通道26配置的一对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被未图示的控制器连动控制,使得向相同的方向送出风。即,在图5中,在漂浮型飞行器1A向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前方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向漂浮机体2的内侧送出风,后方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向漂浮机体2的外侧送出风。此时,利用前方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送出的风沿风的通道26顺畅地流动而使推动力不易衰减。由此,与后方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所带来的推动力相互作用,在行进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推动力,使得能够迅速地移动。
此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分别各设有4个,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只要能够产生朝向大致垂直方向以及大致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也可以适当地变更其数量、配置。
温度调节机构5用于调节漂浮机体2的内部的气体温度。本第1实施方式中的温度调节机构5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面板状的加热器构成,如图1所示,沿漂浮机体2的上下开口部22设于两个位置。此外,温度调节机构5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上下开口部22,可以从漂浮机体2的外周部、内部等适当地选择。
另外,虽然未图示,在漂浮机体2的内部配备有压缩气体储罐,该压缩气体储罐用于补充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在该压缩气体储罐中压缩有上述气体。
接着,对本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A中的各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漂浮机体2中填充有例如氦、氢或者比周围的空气热的空气、氧以及氮等比重比周围的空气小的气体。由此,上述漂浮机体2具有即使不驱动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也使漂浮型飞行器1A漂浮至规定的高度位置的浮力。另外,即使停止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也防止漂浮型飞行器急速下降,或者由于漂浮型飞行器能够持续漂浮从而减少坠落的危险性。此外,通过调整气体的填充量、气体的温度,从而调整上述漂浮机体2能够漂浮的高度。
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各漂浮室21配置于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保持适合漂浮的平衡。因此,在使漂浮型飞行器1A移动时,配置为点对称的各漂浮室21以相同的浮力漂浮,始终将漂浮机体2的姿势保持为大致水平,因此不易失去平衡,易于进行飞行控制。
另外,将比漂浮室21的中央部缩窄成更薄的扁平状的各连结部分21a在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处配置一对。因此,如图4所示,连结部分21a的各对配置在通过漂浮机体2的中心的一条直线上,沿水平方向至少在两个方向上确保直线性的风的通道26。而且,该风的通道26分别使侧风一边上下排散一边顺畅地流通,大幅度地减少风力阻力。
漂浮型飞行器1A的水平移动主要通过使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驱动来进行。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通过用旋转马达43使叶片42旋转来产生风,发挥水平方向的推动力。此时,借助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产生的风如图4所示那样,穿过漂浮机体2的由较薄的连结部分21a构成的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因此不易衰减,能够高效地将叶片42的升力向推动力转换。
另外,在漂浮型飞行器1A的水平飞行中或者悬停中,在漂浮机体2受到侧风所带来的风压的情况下,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使侧风顺畅地流通,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大幅度地减少侧风的风力阻力。因此,减少意外的突然刮起的风等所导致的坠落风险,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抑制侧风的影响,使移动控制容易,发挥较高的移动能力。
换句话说,各连结部分21a如上述那样构成风的通道26,该风的通道不仅抑制水平方向的风力阻力,而且几乎不会阻挡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所产生的风,使得易于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动力。因此,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如图2以及图3所示,能够配置成在侧视时与漂浮机体2重叠,使得极难受到侧风的影响。
另外,如图5所示,漂浮机体2的外周缘部形成为锐角状。因此,在水平飞行中从漂浮机体2的侧面受到的风压被该外周缘部在上下方向上断开而沿上述漂浮机体2的上下面流动。因此,风压所带来的风力阻力被抑制,飞行速度提高。另外,在漂浮型飞行器1A的悬停中,不易受到侧风的影响,因此防止从所期望的停止位置被大幅度冲走。
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使用于漂浮型飞行器1A的起飞着陆时的移动、升降以及下降时的大致垂直方向的移动。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漂浮型飞行器1A仅借助填充于漂浮机体2的气体而具有能够悬停的浮力。因此,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在使漂浮型飞行器1A迅速地漂浮至规定的高度的情况下产生上升方向的浮力,在悬停的情况下停止,在着陆时向下降方向产生比浮力大的推力。
另外,螺旋桨配置凹部23将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配置于漂浮机体2的外侧,因此无需配置于上下开口部22。因此,在漂浮型飞行器1A利用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向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借助漂浮机体2的中央的上下开口部22使空气流通。因此,抑制了施加于上下移动时的漂浮型飞行器1A的空气阻力。另外,在利用摄像机6进行的拍摄中,利用上下开口部22使上方敞开,因此能够进行360度拍摄及上空侧的拍摄。但是,上下开口部22并非必须的构成要件。
而且,在利用搭载于以往的无人驾驶飞机的摄像机拍摄视频的情况下,视频容易因螺旋桨的振动而混乱。然而,在本第1实施方式中,利用填充于漂浮机体2的气体的浮力,即使不驱动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漂浮型飞行器1A也悬停。因此,能够在不受到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3所带来的振动的影响的情况下,拍摄混乱极少的视频。
在温度调节机构5中,通过加热面板加热器,使填充于漂浮机体2的内部的气体膨胀而减轻气体的比重。而且,通过由单向阀向外部释放出膨胀的气体的一部分而减轻气体的整体质量,从而增大作用于漂浮型飞行器1A的浮力。另一方面,温度调节机构5通过使漂浮机体2内部的气体温度降低而减少浮力,从而使得易于进行高度的调节及着陆。
此外,在由于从上述单向阀释放出气体而使填充于漂浮机体2的内部的气体不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利用压缩气体储罐补充气体来维持规定的漂浮高度。
另外,由于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的叶片32、42相对较小,因此产生的声音较小。另外,能够充分地确保用于载置货物或供人搭乘的空间。由此,搭乘的人与旋转的叶片32、42接触的危险性较小。
而且,在漂浮型飞行器1A的起飞着陆时,起飞着陆用环44比漂浮机体2先接触地面,因此作为脚部发挥功能,不会损伤漂浮机体2。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A,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能够借助漂浮机体2内部的气体与周围的空气的比重差在规定的高度漂浮,或者能够防止急剧的下降,因此即使漂浮型飞行器1A中产生螺旋桨的故障、驱动源的故障,也能够防止急剧的坠落,能够确保安全。
2.利用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能够使侧风顺畅地流通而大幅度减少风力阻力,能够减少意外的突然刮起的风等所导致的坠落风险,确保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抑制侧风的影响,使移动控制容易,发挥较高的移动能力。
3.配置为点对称的各漂浮室21以相同的浮力漂浮,始终将漂浮机体2的姿势保持为大致水平,因此能够抑制漂浮型飞行器1A失去平衡,使得易于进行飞行控制。
4.通过除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以外另外地搭载用于获得水平方向的推动力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5.由于漂浮机体2形成为能够减少空气阻力的形状,因此易于进行漂浮型飞行器1A的飞行控制,能够提高飞行速度,在悬停中不易受到侧风的影响,能够持续停止在规定的位置。
6.通过使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41所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以及移动中的空气的流动顺畅,从而能够进行高效的移动。
7.通过对填充于漂浮机体2的气体进行温度调节,从而能够调节施加于漂浮型飞行器1A的浮力,调节漂浮的高度。
8.利用气体的浮力能够使叶片32、42小型化,因此能够抑制飞行中的噪声,并且确保足够的装载空间及搭乘空间。
9.由于着陆脚用环44作为漂浮型飞行器1A的脚部发挥功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脚部,能够实现紧凑化。
10.即使在如奥运会(注册商标)、足球的世界杯等那种不能引起故障的活动中,也能够放心地进行空中拍摄。
11.由于在不使用垂直推动用螺旋桨31的情况下漂浮,不会受到振动的影响,因此能够拍摄混乱较少的视频。
12.由于飞行高度的调节较为容易,因此能够设定与货物的重量相对应的输送航空路线。例如,通过将高度为5~10m的航空路线设为5~10kg的货物范围,将高度为10~20m的航空路线设为1~5kg的货物范围,以及将高度为30m以上设为小于1kg的货物范围,从而能够确保安全性并且进行稳定的航空路线输送。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等同或者相当的结构的再次说明。
本第2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B的特征在于以下方面:如图7所示,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以能够沿环形框架25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被支承。具体而言,环形框架25形成为窗帘导轨那样的在中央具有导轨槽的形状,在能够沿该导轨槽滑动的滑动部件(未图示)上安装有旋转马达43。
作为上述滑动部件,可以是在导轨槽内旋转的橡胶辊等,也可以在导轨槽内设置齿条、用与该齿条啮合的小齿轮等构成。而且,通过用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旋转的步进电机等驱动马达使该滑动部件旋转,能够准确地微调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漂浮型飞行器1B设有检测风压的风压传感器,并且设有基于该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马达、调节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的控制器。由此,只要将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实时控制为与风向对置,则即使存在某种程度的风,也能够使漂浮型飞行器1B在相同的位置以及相同的高度悬停(空中停止)。
并且,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在漂浮型飞行器1B上设有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等检测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并且设有基于该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马达、调节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的控制器。由此,只要实时控制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以便消除距规定的悬停位置的偏移量,则漂浮型飞行器1B即使在因强风而偏移悬停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基于风压传感器以及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对驱动马达进行控制,调节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的左右位置,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仅设置某一方的传感器,控制器仅基于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调节左右位置。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第2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之外,还起到如下效果:即使存在某种程度的风,也能够使漂浮型飞行器1B在相同的位置以及相同的高度悬停,漂浮型飞行器1B即使在因强风而偏移了悬停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等同或者相当的结构的再次说明。
本第3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C的特征在于,漂浮机体2的各漂浮室21形成为纵长这一方面。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漂浮机体2利用环形框架25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21。另外,各漂浮室21如图9以及图10所示那样,在侧视时,其中央部向左右方向鼓出,并且其上下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锐角状。而且,如图8所示,各漂浮室21之间的间隙的每一个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在本第3实施方式中,为了相对于环形框架25的中心连结各漂浮室21而具有连结框架27,但并非必须的结构。
借助以上的结构,根据本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比较,各漂浮室21在俯视时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因此,即使在雨、雪、冰雹或灰等下落物降落的情况下,也不会减少浮力,将该下落物所带来的冲击抑制到最小限度。另外,由于上下端部的外周缘为锐角状,因此上述下落物不易下降并堆积于漂浮机体2,防止重量增大。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第3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之外,即使在雨、雪、冰雹或灰等下落物降落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下落物所带来的冲击抑制到最小限度,能够进行稳定的飞行、拍摄。另外,能够抑制上述下落物下降并堆积于漂浮机体2,能够防止重量的增大所导致的漂浮型飞行器的下落等。由此,在晴天时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A,在恶劣天气时使用本第3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C等,能够根据天气进行最佳的飞行及拍摄。
接着,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第4实施方式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等同或者相当的结构的再次说明。
本第4实施方式的漂浮型飞行器1D的特征在于构成为能够供人搭乘这一方面。具体而言,漂浮机体2如图11至图13所示,利用连结框架27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21。另外,在各漂浮室21的间隙中设有能够供人搭乘的搭乘室7,并且,在各漂浮室21的大致中央,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那样形成有缩颈部21b。而且,如图13所示,各漂浮室21的间隙以及缩颈部21b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
借助以上的结构,根据本第4实施方式,确保为了人搭乘所需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即,利用漂浮机体2防止坠落等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利用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26减少侧风所带来的影响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搭乘室7在其左右两侧配置较大的漂浮室21,因此不易横摇,抑制晕机现象。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第4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之外,还能够使人安全地飞行。另外,能够提供一种廉价且具有优异的外观设计的私人的飞行机构。而且,不仅是人,也适合作为货物的输送机构。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漂浮型飞行器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适当地变更。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空中漂浮的漂浮型飞行器1A~1D,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在上述漂浮机体2中抑制密闭的气体的浮力或者填充空气,而使漂浮型飞行器1浮在水面上从而进行使用。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用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4作为动力源,在构成为能够供人搭乘的情况下,也可以另外设置脚蹬踏板等来获得推动力。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为了调节漂浮机体2的内部的气体量而设有单向阀、压缩气体储罐,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它们。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  漂浮型飞行器
2  漂浮机体
3  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组
4  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组
5  温度调节机构
6  摄像机
7  搭乘室
21  漂浮室
21a  连结部分
21b  缩颈部
22  上下开口部
23  螺旋桨配置凹部
24  太阳光发电元件
25  环形框架
26  风的通道
27  连结框架
31  垂直推动用螺旋桨
32  叶片
33  旋转马达
34  保护环
41  水平推动用螺旋桨
42  叶片
43  旋转马达
44  起飞着陆脚用环。

Claims (9)

1.一种漂浮型飞行器,上述漂浮型飞行器的特征在于,该漂浮型飞行器具有:漂浮机体,其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垂直推动用螺旋桨,其对该漂浮机体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其对上述漂浮机体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
上述漂浮机体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形成有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并且上述漂浮机体的外周缘的角度形成为在侧视时呈锐角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漂浮机体在俯视时大致中央位置处形成有上下开口部,并且利用连结部分,将各个漂浮室一体地连结,上述漂浮室在俯视时的关于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处配置有多个,上述各漂浮室在侧视时,上述各漂浮室的中央部向上下方向鼓出,并且上述各漂浮室的左右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锐角状,上述各连结部分形成为比所连结的上述漂浮室的中央部薄的扁平状,上述连结部分的每一个在至少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配置于上述各连结部分的外侧,并且,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旋转轴朝向上述漂浮机体的中央方向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漂浮机体的外周中的上述连结部分,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各垂直推动用螺旋桨的螺旋桨配置凹部。
5.一种漂浮型飞行器,上述漂浮型飞行器的特征在于,该漂浮型飞行器具有:漂浮机体,其在内部密闭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而成;垂直推动用螺旋桨,其对该漂浮机体赋予垂直方向的推动力;以及水平推动用螺旋桨,其对上述漂浮机体赋予水平方向的推动力,
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相对于上述漂浮机体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在大致中央位置处被轴支承,并且,在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外周设有起飞着陆脚用环,前述起飞着陆脚用环形成为直径比上述漂浮机体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漂浮型飞行器具有调节上述气体的温度的温度调节机构、以及排出气体以使上述气体成为规定的压力以下的气压的单向阀。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漂浮型飞行器具有:环形框架,其将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驱动马达,其沿上述环形框架驱动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检测风压的风压传感器以及/或者检测当前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基于上述风压传感器以及/或者上述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驱动马达,调节上述各水平推动用螺旋桨的左右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漂浮机体利用环形框架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上述各漂浮室在侧视时,上述各漂浮室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鼓出,并且,上述各漂浮室的上下端部的外周缘形成为锐角状,上述各漂浮室间的间隙的每一个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漂浮机体利用连结框架连结独立的多个漂浮室,在上述各漂浮室的间隙处设有能够供人搭乘的搭乘室,并且在上述各漂浮室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缩颈部,上述各漂浮室的间隙以及上述缩颈部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构成水平方向的风的通道。
CN201680035360.2A 2015-06-17 2016-06-15 漂浮型飞行器 Pending CN107635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2335 2015-06-17
JP2015122335A JP5875093B1 (ja) 2015-06-17 2015-06-17 浮揚型飛行体
PCT/JP2016/067809 WO2016204180A1 (ja) 2015-06-17 2016-06-15 浮揚型飛行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5868A true CN107635868A (zh) 2018-01-26

Family

ID=55434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5360.2A Pending CN107635868A (zh) 2015-06-17 2016-06-15 漂浮型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9802691B2 (zh)
EP (1) EP3150483A4 (zh)
JP (1) JP5875093B1 (zh)
KR (1) KR101883896B1 (zh)
CN (1) CN107635868A (zh)
AU (1) AU2016281237A1 (zh)
CA (1) CA2988571A1 (zh)
HK (1) HK1243985A1 (zh)
PH (1) PH12017502310A1 (zh)
RU (1) RU2018101441A (zh)
SG (1) SG11201709797XA (zh)
WO (1) WO201620418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232A (zh) * 2018-09-03 2018-11-16 韩磊 一种多旋翼无人直升机
CN111422351A (zh) * 2020-04-14 2020-0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0部队 高抗风尾椎式系留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2384442A (zh) * 2018-11-09 2021-02-19 乐天株式会社 无人飞行器
CN113272222A (zh) * 2019-10-15 2021-08-17 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115009515A (zh) * 2022-06-20 2022-09-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抗风多涵道式系留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96561U (zh) * 2016-03-04 2016-07-27 广州市海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防撞气囊的飞行器
JP6617901B2 (ja) * 2016-03-10 2019-12-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飛行体
WO2017154520A1 (ja) * 2016-03-10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飛行体
JP6618024B2 (ja) 2016-03-10 2019-12-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飛行体
WO2018020671A1 (ja) 2016-07-29 2018-02-01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無人飛行体および無人飛行体の飛行制御方法
JP6217054B1 (ja) 2016-11-04 2017-10-25 株式会社松屋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エアバッグ付きドローン
CA3086102A1 (en) * 2016-12-31 2018-07-05 Jayant RATTI High enduranc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JP2020055323A (ja) * 2017-01-23 2020-04-09 浩平 中村 浮揚型飛行体
JP6822267B2 (ja) * 2017-03-28 2021-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飛翔機及び飛翔機の使用方法
ES2637543A1 (es) * 2017-05-15 2017-10-13 Josep María BERGADÁ GRANYO Vehículo volador ligero
JP6882939B2 (ja) * 2017-06-06 2021-06-0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立軸ポンプ観察装置及び立軸ポンプ観察方法
CN109319083A (zh) * 2017-07-31 2019-02-12 王树强 一种中轴变浮力软式浮空飞行器
JP2019043394A (ja) * 2017-09-04 2019-03-22 株式会社プロドローン 回転翼航空機
WO2019077963A1 (ja) * 2017-10-16 2019-04-25 ローム株式会社 無人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85604B1 (ja) 2018-01-22 2018-09-05 株式会社松屋アールアンドディ エアバッグ付きドローンの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バッグ付きドローン
WO2019146112A1 (ja) * 2018-01-29 2019-08-01 株式会社ドローンネット 屋内向け風船玩具
RU2752039C2 (ru) * 2018-03-30 2021-07-22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ерфилов Гибридный воздухоплав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WO2020090671A1 (ja) * 2018-10-30 2020-05-07 株式会社ナイルワークス ドローン、ドローン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ドロー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436149A (zh) * 2018-12-24 2019-03-08 随意行智能电动车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两轮车全封闭式车罩的伸腿装置
CN110217373A (zh) * 2019-06-20 2019-09-1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太阳能浮空停机坪及配套单叶片无人机
ES2825175B2 (es) * 2019-11-14 2022-03-31 Univ Rey Juan Carlos Dron humidificador
JP6934145B1 (ja) * 2020-05-28 2021-09-15 楽天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飛行体
KR102296360B1 (ko) * 2020-09-29 2021-09-02 조은식 수륙 양용 드론
RU2770251C1 (ru) * 2020-11-05 2022-04-14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ИНТЕГРА-С"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беспилотником
WO2022242458A1 (zh) * 2021-05-15 2022-11-24 余新克 多层摆向旋翼反作用力抗强风飞行器
KR102614743B1 (ko) * 2021-10-26 2023-12-19 (주)엑스오비스 공연용 드론
CN114847064B (zh) * 2022-05-26 2023-07-14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夜蛾黑卵蜂田间放蜂定位系统
CN117492043B (zh) * 2023-12-29 2024-05-03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hapiro时延和周期性相对论效应改正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824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Lta Corporation Airship Including Aerodynamic, Floatation,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7400A (en) * 1963-11-12 1966-01-04 Stahmer Bernhardt Jet dirigible
US3856238A (en) * 1972-04-14 1974-12-24 F Malvestuto Aircraft transporter
GB1548884A (en) * 1976-06-29 1979-07-18 Walden O A R Lighterthan-air-craft of the rigid dirigible type with controllable buoyncy
US4269375A (en) * 1979-10-31 1981-05-26 Hickey John J Hybrid annular airship
JPS59145695A (ja) * 1983-02-08 1984-08-21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飛行船の浮力調節方法及び浮力調節装置
US4685640A (en) 1985-05-06 1987-08-11 Hystar Aerospac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ir vehicle
US5026003A (en) * 1989-08-28 1991-06-25 Smith William R Lighter-than-air aircraft
JPH0392500A (ja) * 1989-09-04 1991-04-17 Masakatsu Takahashi 飛行船
JP3468783B2 (ja) 1992-08-20 2003-11-17 睦郎 豊東 全方向推進型飛行船
US5823468A (en) 1995-10-24 1998-10-20 Bothe; Hans-Jurgen Hybrid aircraft
DE19700182A1 (de) * 1997-01-04 1998-07-09 Industrieanlagen Betriebsges Luftfahrzeug mit einem im wesentlichen als aerostatischem Auftriebskörper ausgebildeten Rumpf
US20020014555A1 (en) * 2000-02-23 2002-02-07 Tim Smith Method for altitude control and/or pitch angle control of airships, and an airship having a device for altitude control and/or pitch angle trimming
US6581873B2 (en) * 2001-01-19 2003-06-24 Mcdermott Patrick P. Hybrid winged airship (dynastat)
JP2003054495A (ja) 2001-08-08 2003-02-26 Inst Of Space & Astronautical Science 気 球
FR2831518B1 (fr) 2001-10-30 2004-01-30 Voliris Aeronef de type dirigeable a sustentation auxiliaire
US6860449B1 (en) * 2002-07-16 2005-03-01 Zhuo Chen Hybrid flying wing
JP4451695B2 (ja) * 2004-03-29 2010-04-14 独立行政法人 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無人飛行船及びその圧力維持方法
DE102004063205B3 (de) * 2004-12-23 2006-05-04 Julian Kuntz Fluggerät mit verbesserter Beweglichkeit am Boden
US7267300B2 (en) * 2005-02-25 2007-09-11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capable of vertical and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AU2006100241A4 (en) * 2006-03-29 2006-05-04 Christopher John Webber An aircraft buoyancy augmentation device
CA2635096A1 (en) * 2008-06-16 2009-12-16 Skyhook Hlv International Inc. Improved hybrid lift air vehicle
DE102008038872A1 (de) * 2008-08-08 2010-02-11 Grimm, Friedrich, Prof. Dipl.-Ing. Hybrides Luftfahrzeug
JP2010208501A (ja) * 2009-03-10 2010-09-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無人航空機及び無人航空機システム
GB201210010D0 (en) * 2012-06-07 2012-07-18 Mielniczek Witold PDU propelling driving unit
US8794564B2 (en) * 2012-08-02 2014-08-05 Neurosciences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Vehicle capable of in-air and on-ground mobility
IL222053A (en) * 2012-09-23 2016-11-30 Israel Aerospace Ind Ltd A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ized product for aircraft management
JP6085520B2 (ja) 2013-05-22 2017-02-2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遠隔操縦式無人飛行体
US9623954B2 (en) * 2014-07-25 2017-04-18 Hyalta Aeronautices, Inc. Hybrid lighter-than-ai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8241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Lta Corporation Airship Including Aerodynamic, Floatation, and Deployable Structur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0232A (zh) * 2018-09-03 2018-11-16 韩磊 一种多旋翼无人直升机
CN112384442A (zh) * 2018-11-09 2021-02-19 乐天株式会社 无人飞行器
CN113272222A (zh) * 2019-10-15 2021-08-17 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
CN111422351A (zh) * 2020-04-14 2020-07-17 中国人民解放军32180部队 高抗风尾椎式系留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5009515A (zh) * 2022-06-20 2022-09-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抗风多涵道式系留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8101441A (ru) 2019-07-17
CA2988571A1 (en) 2016-12-22
KR20180006488A (ko) 2018-01-17
AU2016281237A1 (en) 2018-01-04
HK1243985A1 (zh) 2018-07-27
RU2018101441A3 (zh) 2019-07-26
EP3150483A1 (en) 2017-04-05
WO2016204180A1 (ja) 2016-12-22
US20170137104A1 (en) 2017-05-18
KR101883896B1 (ko) 2018-08-01
EP3150483A4 (en) 2017-09-20
JP5875093B1 (ja) 2016-03-02
SG11201709797XA (en) 2018-01-30
JP2017007411A (ja) 2017-01-12
US9802691B2 (en) 2017-10-31
PH12017502310A1 (en) 201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5868A (zh) 漂浮型飞行器
ES2859644T3 (es) Un sistema, un procedimiento y un producto de programa informático para maniobrar un vehículo aéreo
US9688396B2 (en) Ducted oblique-rotor VTOL vehicle
CN105346719B (zh) 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05882959A (zh) 能够垂直起降的飞行设备
JP7104427B2 (ja) 翼付ドローン
CN106347654A (zh) 一种球形无人机
CN107458608A (zh) 一种用于水上救援无人机
CN106005394A (zh) 一种救援飞行器
CN104875875B (zh)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载重运输飞行器
CN205554576U (zh) 一种多轴螺旋桨与旋翼组合飞行升力装置
CN106428524A (zh) 一种具有自由翼的多旋翼飞行器
CN104417752A (zh) 蝶形飞行器
CN106741933A (zh) 一种两栖无人机
CN107813926A (zh) 可倾转旋翼飞行器
RU2591103C2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CN112124592B (zh) 一种可以垂直升降的盘式飞行装置
CN105035330B (zh)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飞行器
CN106275417A (zh) 一种带有多旋翼的固定翼飞行器
CN207292386U (zh) 一种新型旋转辅助涵道+涵道式机翼的飞行器
CN101590910B (zh) 一种高速转体式直升机
CN207208450U (zh) 新型飞行器及飞行器系统
CN206511120U (zh) 三角翼同轴对转涵道飞行器
CN106163925A (zh) 一种用于飞机的升力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起飞方法
CN104494812A (zh) 一种具有可倾转轴螺旋桨的固定翼飞行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39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