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4742A -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4742A
CN107634742A CN201710594984.4A CN201710594984A CN107634742A CN 107634742 A CN107634742 A CN 107634742A CN 201710594984 A CN201710594984 A CN 201710594984A CN 107634742 A CN107634742 A CN 107634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entioned
transmission
pulse
indivi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49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4742B (zh
Inventor
石川俊行
柳岛大辉
大角嘉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h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h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m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h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34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4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4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027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logic circuit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037Bistable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5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AC-mo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bipolar transistors
    • H03K17/605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output circuit
    • H03K17/6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output circuit using transformer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7/689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output circuit
    • H03K17/69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output circuit using transformer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2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logic function, e.g. AND, OR, NOR, NO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4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to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6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Galvanic isolation, e.g. by means of magnetic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3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by transition coding, i.e. the time-position or direction of a transition being encoded before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对N个输入信号进行传输的信号传输电路具备: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2N个传输信号;2N个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以及输出部,其根据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分别表示N个上述输入信号的N个输出信号,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脉冲,将上述脉冲在同一时间点包含在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仅一个信号中,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绝缘元件来传输输入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以及使用该信号传输电路的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绝缘元件来传输单一的输入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的一例,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14-7502号公报所公开的信号传输电路。
图12是表示日本特开2014-7502号公报所公开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结构的图。此外,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具有:脉冲生成部101、励磁电路102和103、脉冲变压器104和105、脉冲检测部106和107、锁存电路108。
脉冲生成部101生成并输出与输入信号Sin对应的传输信号Str101和Str102。若输入信号Sin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01产生脉冲,并将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101中。若输入信号Sin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01产生脉冲,并将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102中。另外,在日本特开2014-7502号公报中,每当切换输入信号Sin的逻辑时生成1个脉冲,相反在图13中,每当切换输入信号Sin的逻辑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
传输信号Str101通过第1传输部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08的置位输入端子(S)。第1传输部由励磁电路102、脉冲变压器104和脉冲检测部106构成。
传输信号Str102通过第2传输部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08的复位输入端子(R)。第2传输部由励磁电路103、脉冲变压器105和脉冲检测部107构成。
锁存电路108将输出信号Sout从输出端子(Q)输出。若脉冲被输入至置位输入端子(S),则锁存电路108将输出信号Sout设为高电平。另一方面,若脉冲被输入至复位输入端子(R),则锁存电路108将输出信号Sout设为低电平。
在传输多个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考虑单纯使用多个上述的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情况。以下,以传输2个输入信号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4是传输2个输入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此外,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具有2个(双系统)与上述的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同样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
在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中脉冲产生定时在多个传输信号中偶然一致的情况下(参照图15中的期间P1),向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变动增大。由此,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本身或与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共用电源电压的其他电路有可能误动作。
此外,在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中脉冲产生定时在多个传输信号中偶然一致的情况下(参照图15中的期间P1),由于多个脉冲变压器同时驱动,因此来自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辐射噪声增大。由此,来自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辐射噪声有可能超过允许范围。
另外,为了确认输入信号的传输中有无异常,有时将通过输入信号的传输反馈表示输入信号的信号的反馈电路追加到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中。进行这样的追加的情况下,为了确认多个输入信号的传输中有无异常,需要准备与要确认有无传输异常的输入信号同样数量的反馈电路,电源电压的变动增大以及辐射噪声的增大导致的问题进一步加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电路以及利用该信号传输电路的车辆,能够一边抑制电源电压的变动以及辐射噪声的产生一边传输多个输入信号。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信号传输电路为传输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输入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电路具备: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2N个传输信号;2N个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以及输出部,其根据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分别表示N个上述输入信号的N个输出信号,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脉冲,将上述脉冲在同一时间点包含在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车辆具有上述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
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使本发明的意义、效果变得更加明确。然而,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以及各构成要件的用语含义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的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1结构例的图。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2B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3A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其他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3B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其他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2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3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传输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4结构例的图。
图9A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B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C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D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E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F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G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H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I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J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K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9L是表示图8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0是车辆的外观图。
图11是表示搭载在车辆上的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概要结构例的图。
图12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具有两个(双系统)与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相同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的信号传输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结构例>
图1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1结构例的图。此外,图2A、图2B、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
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具有:脉冲生成部1、励磁电路2~5、脉冲变压器6~9、脉冲检测部10~13、或门(OR gate)14~17、锁存电路18和19。
脉冲生成部1检测输入信号Sin1和Sin2各自的逻辑切换,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生成脉冲。脉冲生成部1在同一时间点将该脉冲包含于4个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输入信号Sin2为低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1中(参照图2A)。另一方面,输入信号Sin2为低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1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2中(参照图2A)。
输入信号Sin2为高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3中(参照图2A)。另一方面,输入信号Sin2为高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1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4中(参照图2A)。
输入信号Sin1为低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2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4中(参照图2A)。另一方面,输入信号Sin1为低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2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2中(参照图2A)。
输入信号Sin1为高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2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3中(参照图2A)。另一方面,输入信号Sin1为高电平时,若输入信号Sin2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传输信号Str1中(参照图2A)。
另外,脉冲生成部1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逻辑切换,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逻辑切换的情况下,中途中止伴随前者检测的3个脉冲的生成,而执行伴随后者的3个脉冲的生成。由此,即使在输入信号Sin1切换逻辑后立即在输入信号Sin2切换逻辑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将脉冲包含于4个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图2B表示脉冲生成部1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时的动作。在图2B所示的动作中,传输信号Str1所包含的脉冲为1个而不是3个。然而,向锁存电路18的置位输入端子(S)紧接着传输信号Str1中包含的1个脉冲而输入传输信号Str2中包含的3个脉冲。
脉冲生成部1与以下的(1)~(7)的情况同样地,中途中止伴随前者检测的3个脉冲的生成,而执行伴随后者检测的3个脉冲的生成。
(1)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2)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3)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4)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5)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6)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7)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切换的情况。
脉冲生成部1向第1~第4传输部分别输出4个传输信号Str1~Str4。
传输信号Str1通过第1传输部被传输至或门14的第1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6的第1输入端子。第1传输部由励磁电路2、脉冲变压器6和脉冲检测部10构成。
传输信号Str2通过第2传输部被传输至或门15的第1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6的第2输入端子。第2传输部由励磁电路3、脉冲变压器7和脉冲检测部11构成。
传输信号Str3通过第3传输部被传输至或门14的第2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7的第1输入端子。第3传输部由励磁电路4、脉冲变压器8和脉冲检测部12构成。
传输信号Str4通过第4传输部被传输至或门15的第2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7的第2输入端子。第4传输部由励磁电路5、脉冲变压器9和脉冲检测部13构成。
励磁电路2~5分别根据传输信号Str1~Str4对脉冲变压器6~9进行励磁。脉冲检测部10~13分别检测从脉冲变压器6~9的二次侧输出的脉冲。第1~第4传输部分别通过脉冲变压器6~9一边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电绝缘,一边对传输信号Str1~Str4进行传输。
或门14的输出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8的置位输入端子(S),或门15的输出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8的复位输入端子(R)。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1从输出端子(Q)输出。若脉冲被输入至置位输入端子(S),则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1设为高电平。另一方面,若脉冲被输入至复位输入端子(R),则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1设为低电平。输出信号Sout1成为表示输入信号Sin1的信号(参照图2A)。
或门16的输出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9的复位输入端子(R),或门17的输出被传输至锁存电路19的置位输入端子(S)。锁存电路19将输出信号Sout2从输出端子(Q)输出。若脉冲被输入至置位输入端子(S),则锁存电路19将输出信号Sout2设为高电平。另一方面,若脉冲被输入至复位输入端子(R),则锁存电路19将输出信号Sout2设为低电平。输出信号Sout2成为表示输入信号Sin2的信号(参照图2A)。
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在同一时间点将脉冲包含于4个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仅一个信号中,因此能够抑制向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的变动。由此,能够防止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本身或与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共用电源电压的其他电路误动作。
此外,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在同一时间点将脉冲包含于4个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仅一个信号中,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辐射噪声。由此,能够防止来自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的辐射噪声超过允许范围。
在本结构例中,若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则作为原则脉冲生成部1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但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所产生的脉冲个数最低限为1个即可。此外,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产生多个脉冲的情况下也并不限于3个,也可以2个或4个以上。通过如本结构例这样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产生多个脉冲,即使因某些不良情况导致锁存电路无法识别最初脉冲的情况下,只要锁存电路能够识别剩余脉冲中的任一个,信号传输就不会产生不良。
另外,也可以在锁存电路18和19中分别内置有置位输入端子(S)用计数器以及复位输入端子(R)用计数器,由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执行图3A所示的动作。
在图3A所示的动作中,若向置位输入端子(S)输入2个脉冲,则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1设为高电平,若向复位输入端子(R)输入2个脉冲,则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1设为低电平。此外,在图3A所示的动作中,若向置位输入端子(S)输入2个脉冲,则锁存电路19将输出信号Sout2设为高电平,若向复位输入端子(R)输入2个脉冲,则锁存电路18将输出信号Sout2设为低电平。
然后,如上所述,脉冲生成部1检测输入信号Sin1中的逻辑切换,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逻辑切换的情况下,中途中止伴随前者检测的3个脉冲的生成,而执行伴随后者的3个脉冲的生成。由此,即使在输入信号Sin1切换逻辑后立即在输入信号Sin2切换逻辑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将脉冲包含于4个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图3B表示脉冲生成部1检测出输入信号Sin1中的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并以预定周期生成3个脉冲的过程中,检测出输入信号Sin2中的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时的动作。在图3B所示的动作中,传输信号Str1所包含的脉冲为1个而不是3个。然而,向锁存电路18的置位输入端子(S)紧接着传输信号Str1中包含的1个脉冲而输入传输信号Str2中包含的3个脉冲。因此,在向锁存电路18的置位输入端子(S)输入2个脉冲的时间点,输出信号Sout1成为高电平。
在锁存电路18和19中分别内置有置位输入端子(S)用计数器以及复位输入端子(R)用计数器的情况下,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所产生的脉冲个数最低限为2个即可。然而,需要将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所产生的脉冲个数设为锁存电路18和19的置位以及复位所需要的脉冲个数以上。将输入信号的逻辑切换1次所产生的脉冲个数设为锁存电路18和19的置位以及复位所需要的脉冲个数以上时,即使因某些不良情况导致锁存电路无法识别某些脉冲的情况下,只要锁存电路能够识别置位以及复位所需要的个数的脉冲,信号传输就不会产生不良。
<第2结构例>
图4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2结构例的图。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是向第1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追加中继部而成的结构。另外,在本结构例中,省略与第1结构例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中继部被设在脉冲检测部10~13和或门14~17之间。中继部由或非门(NOR gate)N1~N4和与门(AND gate)A1~A4构成。
向或非门N1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1的输出,向或非门N1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2的输出,向或非门N1的第3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3的输出。向与门A1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0的输出,向与门A1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或非门N1的输出。并且,与门A1的输出被传输至或门14的第1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6的第1输入端子。因此,在传输信号Str1中包含脉冲的时间点,通过第2~第4传输部传输的传输信号Str2~Str4中的至少一个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中继部中止向或门14和16传输在传输信号Str1中所包含的脉冲。
向或非门N2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0的输出,向或非门N2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2的输出,向或非门N2的第3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3的输出。向与门A2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1的输出,向与门A2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或非门N2的输出。并且,与门A2的输出被传输至或门15的第1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6的第2输入端子。因此,在传输信号Str2中包含脉冲的时间点,分别通过第1、第3、第4传输部传输的传输信号Str1、Str3、Str4中的至少一个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中继部中止向或门15和16传输在传输信号Str2中所包含的脉冲。
向或非门N3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0的输出,向或非门N3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1的输出,向或非门N3的第3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3的输出。向与门A3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2的输出,向与门A3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或非门N3的输出。并且,与门A3的输出被传输至或门14的第1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7的第1输入端子。因此,在传输信号Str3中包含脉冲的时间点,分别通过第1、第2、第4传输部传输的传输信号Str1、Str2、Str4中的至少一个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中继部中止向或门14和17传输在传输信号Str3中所包含的脉冲。
向或非门N4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2的输出,向或非门N4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1的输出,向或非门N4的第3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0的输出。向与门A4的第1输入端子传输脉冲检测部13的输出,向与门A4的第2输入端子传输或非门N4的输出。并且,与门A4的输出被传输至或门15的第2输入端子以及或门17的第2输入端子。因此,在传输信号Str4中包含脉冲的时间点,分别通过第1~第3传输部传输的传输信号Str1~Str3中的至少一个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中继部中止向或门15和17传输在传输信号Str4中所包含的脉冲。
根据以上,在传输信号Str1~Str4中的至少一个因噪声等误成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中继部中止传输信号Str1~Str4中包含的脉冲的传输,防止传输错误的信号。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或非门N1而是将脉冲检测部11~13的各输出中的某一个传输至与门A1的第2输入端子,或者,构成为代替三输入或非门即或非门N1而设置两输入或非门而将脉冲检测部11~13的各输出中的某一个传输至两输入或非门。关于或非门N2~N4,分别能够进行同样的变形。
<第3结构例>
图5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3结构例的图。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是向第1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追加反馈电路而成的结构。另外,在本结构例中,省略与第1结构例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反馈电路由脉冲生成部20、励磁电路21和22、脉冲变压器23和24、脉冲检测电路25和26、以及锁存电路27构成。
脉冲生成部20检测输出信号Sout1的逻辑切换,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生成脉冲。脉冲生成部20在同一时间点将该脉冲包含于2个反馈传输信号Str5和Str6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输出信号Sout1从低电平切换为高电平时,脉冲生成部20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反馈传输信号Str5中(参照图6)。另一方面,若输出信号Sout1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则脉冲生成部20以预定周期产生3个脉冲,并将3个该脉冲包含于反馈传输信号Str6中(参照图6)。
脉冲生成部20向第1和第2反馈传输部分别输出2个反馈传输信号Str5和Str6。
反馈传输信号Str5通过第1反馈传输部被传输至锁存电路27的置位输入端子(S)。第1反馈传输部由励磁电路21、脉冲变压器23和脉冲检测部25构成。
反馈传输信号Str6通过第2反馈传输部被传输至锁存电路27的复位输入端子(R)。第2反馈传输部由励磁电路22、脉冲变压器24和脉冲检测部26构成。
励磁电路21和22分别根据反馈传输信号Str5和Str6对脉冲变压器23和24进行励磁。脉冲检测部25和26分别检测从脉冲变压器23和24的二次侧输出的脉冲。第1和第2反馈传输部分别通过脉冲变压器23和24一边使输入侧与输出侧电绝缘,一边对反馈传输信号Str5和Str6进行传输。
锁存电路27将反馈信号Sfb从输出端子(Q)输出。若脉冲被输入至置位输入端子(S),则锁存电路27将反馈信号Sfb设为高电平。另一方面,若脉冲被输入至复位输入端子(R),则锁存电路27将反馈信号Sfb设为低电平。
若在输入信号Sin1的传输以及输出信号Sout1的反馈传输中没有异常,则反馈信号Sfb成为表示输入信号Sin1的信号(参照图6)。因此,在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中,在脉冲变压器6~9的一次侧以及脉冲变压器23和24的二次侧,通过验证输入信号Sin1和反馈信号Sfb的关系,能够判定输入信号Sin1的传输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此外,对输出信号Sout1的逻辑进行切换的脉冲被包含于传输信号Str1~Str4的某一个中,但传输信号Str1~Str4所包含的脉冲也可以是对输出信号Sout2的逻辑进行切换的脉冲(参照图7)。因此,如图6所示那样输入信号Sin1的周期相比于输入信号Sin2的周期足够短的情况下,通过验证输入信号Sin1和反馈信号Sfb的关系,不仅能够判定输入信号Sin1的传输中是否产生了异常,也可以判定输入信号Sin2的传输中是否产生了异常。
在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中,将反馈电路限制为1个,因此能够将随着追加反馈电路的电源电压的变动增大以及辐射噪声的增大抑制为最小限度。
<第4结构例>
上述的第1~第3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是传输2个输入信号Sin1和Sin2的电路,但要传输的输入信号的个数也可以是3个以上。
图8是表示信号传输电路的第4结构例的图。此外,图9A~图9L是表示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的动作例的时序图。本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是传输输入信号Sin1~Sin3的电路。
将第1~第4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一般化时,是传输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输入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该信号传输电路构成为具备: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2N个传输信号;2N个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以及输出部,其根据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分别表示N个上述输入信号的N个输出信号,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脉冲,将上述脉冲在同一时间点包含在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信号传输电路的用途例>
上述的信号传输电路例如可被用作搭载于图10所示的车辆X1的电动机驱动系统的一部分。图11是表示搭载在车辆X1上的电动机驱动系统的概要结构例的图。
图11所示的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控制装置Y1、信号传输部Y41~Y46、驱动部Y71~Y76和三相电动机Y2。
控制装置Y1生成用于驱动电动机Y2的驱动信号DRV1~DRV6和温度选择信号TSEL1~TSEL6。
信号传输部Y41具有两输入两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11、一输入一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21和开关Y31。作为两输入两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11例如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第1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作为一输入一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21例如可以使用图12所示的信号传输电路。两输入两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11将驱动信号DRV1传输至驱动部Y71,并将温度选择信号TSEL1传输至开关Y31。开关Y31被输入从驱动部Y71输出的温度信息TINF1A和TINF1B。开关Y31根据温度选择信号TSEL1将温度信息TINF1A和TINF1B中的某一方供给至一输入一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21作为温度输入信号TIN1。一输入一输出信号传输电路Y21被输入从开关Y31输出的温度输入信号TIN1而传输至控制装置Y1。信号传输部Y42~Y46也是与信号传输部Y41同样的结构。
驱动部Y71具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以下,简称为晶体管)Y51A和Y51B、温度传感器Y61A和Y61B。温度传感器Y61A被配置于晶体管Y51A的附近,温度传感器Y61B被配置于晶体管Y51B的附近。温度传感器Y61A输出晶体管Y51A的温度信息即温度信息TINF1A,温度传感器Y61B输出晶体管Y51B的温度信息即温度信息TINF1B。向晶体管Y51A和Y51B的集电极施加恒压Vcc。向晶体管Y51A和Y51B的基极供给驱动信号DRV1。将晶体管Y51A和Y51B的发射极连接至电动机Y2的U相线圈。驱动部Y72~Y76也是与驱动部Y71相同的结构。另外,驱动部Y72~Y76的集电极以及发射极为如下那样的连接状态。向驱动部Y73和Y75的各集电极施加恒压Vcc。驱动部Y72、Y74和Y76的各发射极接地。驱动部Y72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动机Y2的U相线圈。驱动部Y73的发射极以及驱动部Y74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动机Y2的V相线圈。驱动部Y75的发射极以及驱动部Y76的集电极上连接有电动机Y2的W相线圈。
另外,例如在信号传输电路Y11中使用图5所示的第3结构例的信号传输电路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控制装置Y1验证驱动信号DRV1和反馈信号Sfb的关系,来判定驱动信号DRV1以及温度选择信号TSEL1的传输中是否发生了异常。
<注意点>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种技术特征,除上述实施方式外,在不脱离其技术创造精神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设置于传输部以及反馈传输部的绝缘元件使用了脉冲变压器,但也可以使用脉冲变压器以外的绝缘元件。例如,代替脉冲变压器可使用光电耦合器。在使用光电耦合器的情况下,可以去除励磁电路,或者,也可以置换为放大电路等。此外,例如代替脉冲变压器可使用电容器。在使用电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励磁电路而设置放电电路等。
此外,例如也可以将第1结构例中的各种变形例应用于其他结构例中。此外,也可以对第3、第4结构例进行与第1结构例向第2结构例的变更同样的变更,对第4结构例进行与第1结构例向第3结构例的变更同样的变更。
即,上述实施方式为全面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示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与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属于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总结>
以上说明的信号传输电路,是对N(N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输入信号进行传输的信号传输电路,其具备: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2N个传输信号;2N个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以及输出部,其根据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分别表示N个上述输入信号的N个输出信号,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脉冲,将上述脉冲在同一时间点包含在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仅一个信号中(第1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1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上述输出部具有2N个或门、并具有N个锁存电路,其中,该或门具备2N-1个输入端子,N个上述锁存电路分别根据与自己的输入端子相连的2个上述或门的输出来进行动作(第2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1或第2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若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则生成上述脉冲,对应于逻辑切换后的信号、逻辑切换方向、以及除逻辑切换后的信号以外的(N-1)个上述输入信号的各逻辑,来决定包含上述脉冲的信号(第3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1~3中任一个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每当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时,以预定周期生成M(M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上述脉冲(第4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4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在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M(M为2以上的自然数)个上述脉冲的过程中,当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时,中途中止伴随前者检测的M个上述脉冲的生成,而执行伴随后者检测的M个上述脉冲的生成(第5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1~5中任一个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该信号传输电路具有设在2N个上述传输部与上述输出部之间的中继部,上述中继部在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中包含上述脉冲的时间点,通过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剩余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成为与上述脉冲相同逻辑的情况下,中止向上述输出部传输上述脉冲(第6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1~6中任一个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该信号传输电路具有:仅1个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生成2个反馈传输信号;仅2个反馈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以及仅1个反馈输出部,其根据由2个上述反馈传输部传输的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表示N个上述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反馈信号(第7结构)。
还可以是,在上述第7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中,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表示周期最短的信号的上述输出信号,生成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第8结构)。
以上说明的车辆具有上述第1~第8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的信号传输电路(第9结构)。

Claims (9)

1.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对N个输入信号进行传输,其中,N为2以上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该信号传输电路具备:
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2N个传输信号;
2N个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以及
输出部,其根据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分别表示N个上述输入信号的N个输出信号,
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生成脉冲,将上述脉冲在同一时间点包含在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仅一个信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具有2N个或门、并具有N个锁存电路,其中,该或门具备2N-1个输入端子,
N个上述锁存电路分别根据与自己的输入端子相连的2个上述或门的输出来进行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若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则生成上述脉冲,对应于逻辑切换后的信号、逻辑切换方向、以及除逻辑切换后的信号以外的(N-1)个上述输入信号的各逻辑,来决定包含上述脉冲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每当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时,以预定周期生成M个上述脉冲,其中,M为2以上的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输信号生成部在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并以预定周期生成M个上述脉冲的过程中,当检测出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逻辑切换时,中途中止伴随前者检测的M个上述脉冲的生成,而执行伴随后者检测的M个上述脉冲的生成,其中,M为2以上的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信号传输电路具有设在2N个上述传输部与上述输出部之间的中继部,
上述中继部在由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中包含上述脉冲的时间点,通过2N个上述传输部传输的2N个上述传输信号中剩余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信号成为与上述脉冲相同逻辑的情况下,中止向上述输出部传输上述脉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信号传输电路具有:
仅1个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其对应于N个上述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生成2个反馈传输信号;
仅2个反馈传输部,其一边进行电绝缘一边分别传输从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输出的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以及
仅1个反馈输出部,其根据由2个上述反馈传输部传输的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并输出表示N个上述输出信号中的一个信号的反馈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馈传输信号生成部对应于N个上述输入信号中表示周期最短的信号的上述输出信号,生成2个上述反馈传输信号。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电路。
CN201710594984.4A 2016-07-19 2017-07-18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Active CN107634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1242 2016-07-19
JP2016141242A JP6755734B2 (ja) 2016-07-19 2016-07-19 信号伝達回路及び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4742A true CN107634742A (zh) 2018-01-26
CN107634742B CN107634742B (zh) 2020-10-16

Family

ID=5956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4984.4A Active CN107634742B (zh) 2016-07-19 2017-07-18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3499B2 (zh)
EP (1) EP3273599B1 (zh)
JP (1) JP6755734B2 (zh)
CN (1) CN107634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10085A (ja) * 2018-07-03 2020-01-16 ローム株式会社 信号伝達装置
US10756715B2 (en) 2018-07-03 2020-08-25 Rohm Co., Ltd. Signal transfer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037A (zh) * 2009-11-05 2012-12-26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电路器件、半导体器件、检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装置、信号传输器件以及使用信号传输器件的电机驱动装置
CN102859954A (zh) * 2011-02-23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装置
CN103248335A (zh) * 2012-02-10 2013-08-14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隔离阻障件的逻辑信号传输电路
US20140002168A1 (en) * 2012-06-22 2014-01-02 Rohm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reof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signals each hav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peed
WO2015111124A1 (ja) * 2014-01-23 2015-07-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絶縁通信装置
JP2016005295A (ja) * 2014-06-13 2016-01-12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絶縁ゲート信号伝達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949A (ja) 1993-06-28 1995-01-1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力変換装置のゲート駆動回路
JP2008066797A (ja) * 2006-09-04 2008-03-21 Toshiba Corp 出力ドライバ、集積回路装置
JP4973725B2 (ja) * 2007-03-16 2012-07-11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
JP2011077672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信号入出力回路
JP6104512B2 (ja) 2011-04-01 2017-03-29 ローム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5037A (zh) * 2009-11-05 2012-12-26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电路器件、半导体器件、检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装置、信号传输器件以及使用信号传输器件的电机驱动装置
CN102859954A (zh) * 2011-02-23 2013-01-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传输装置
CN103248335A (zh) * 2012-02-10 2013-08-14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隔离阻障件的逻辑信号传输电路
US20140002168A1 (en) * 2012-06-22 2014-01-02 Rohm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and 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reof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signals each hav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peed
WO2015111124A1 (ja) * 2014-01-23 2015-07-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絶縁通信装置
JP2016005295A (ja) * 2014-06-13 2016-01-12 東洋電機製造株式会社 絶縁ゲート信号伝達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3599B1 (en) 2019-03-20
US10333499B2 (en) 2019-06-25
EP3273599A1 (en) 2018-01-24
JP6755734B2 (ja) 2020-09-16
US20180026611A1 (en) 2018-01-25
CN107634742B (zh) 2020-10-16
JP2018014549A (ja) 2018-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501B2 (en) Switching monitoring device
US8598918B2 (en) Differential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285465A1 (en) Transmitte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the same
CN107634742A (zh) 信号传输电路以及车辆
JP5011282B2 (ja) スイッチ回路、フィルタ回路及び試験装置
US865932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inary signal via a transformer
US10153765B2 (en)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JP6390691B2 (ja) 信号伝達回路
WO2017099191A1 (ja) 信号伝達回路
CN114729966A (zh) 接触监测装置
US7728680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configuration for transmitting a two-valued signal
CN109690722B (zh) 继电器电路系统
JP2012080156A (ja) 信号伝送回路、スイッチング素子駆動回路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JP5262525B2 (ja) 列車制御用送受信装置
JP2020139787A (ja) 電子制御装置
US11545853B2 (en) DC encoding on AC driven systems
US20230308126A1 (en) Detect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2917948U (zh) 电接线保护装置
JP2018054585A (ja) 断線検出装置
JP6469910B1 (ja) 過電圧保護回路
CN101944900A (zh) 用于信号传输的电路、装置以及方法
JP4072104B2 (ja) 多重化装置
WO2013094301A1 (ja) 電子機器及びシステム
JP2021029089A (ja) 電池監視装置
JPS6260032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