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24093A -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 Google Patents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24093A
CN107624093A CN201680026358.9A CN201680026358A CN107624093A CN 107624093 A CN107624093 A CN 107624093A CN 201680026358 A CN201680026358 A CN 201680026358A CN 107624093 A CN107624093 A CN 107624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movable cam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3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埃迪·杜邦
亚历山大·萨兰达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Automotive Steering Vendome SAS
Original Assignee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filed Critical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Publication of CN107624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24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1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 F16B21/16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grooves or notches in the pin or shaft
    • F16B21/165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by separate parts with grooves or notches in the pin or shaft with balls or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可调转向柱锁定在位的凸轮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凸轮(52),其限定用于锁定机构的几何参考平面(101);张紧构件(16),该张紧构件能够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锁定轴线(100)相对于固定凸轮至少平移地移动,该锁定轴线垂直于参考平面;以及可移动凸轮(54),其能够在锁定方向上沿路径相对于固定凸轮移动,并且与固定凸轮以这种方式相互作用,使得可移动凸轮在锁定方向上沿所述路径的移动引起张紧构件(16)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锁定轴线平移移动。可移动凸轮(54)和固定凸轮(52)以这种方式配置,使得存在将可移动凸轮在锁定方向上的移动与张紧构件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锁定轴线的平移移动相关联的连续函数,该连续函数具有的导数是递减的非常数函数。

Description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可调转向柱、并将转向柱保持在由驾驶员选择的位置中的机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转向柱可以根据驾驶员来调节深度和/或高度。一旦进行了调节,则转向柱必须保持锁定在所选择的位置中,以便防止在车辆被驱动时转向柱位置的任何改变。手动或机动的锁定机构可以实现该锁定,而可以容易且迅速地释放转向柱,以允许进一步的调节。
在文献FR 2917362中,描述了用于夹持可调节深度和/或高度的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电气设备。转向柱包括安装成在管体中围绕转向轴线旋转的转向轴,并且安装在包括固定支撑元件和可移动支撑元件的支撑组件中。固定支撑元件由平行于穿过转向轴线的竖直转向平面的两个立柱,和连接这两个立柱的基座组成。管体设置在(自身设置在固定支撑元件的立柱之间的)可移动支撑元件中,并且在基本上平行于穿过转向轴线的竖直转向平面的夹持轴线上,通过夹持系统锁定在锁定位置中的固定支撑元件上。夹持系统包括在夹持轴线上的夹持杆,并且该夹持杆穿过固定支撑元件的两个立柱。电锁定设备包括属于夹持系统并安装在夹持杆上的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由相对于夹持轴线相对旋转固定的凸轮、能够旋转的凸轮和设置在固定凸轮和可移动凸轮之间的至少一个滚动体组成。滚动体或每个滚动体在设置在固定凸轮上的固定滚动轨道上移动并在设置在可移动凸轮上的可移动滚动轨道上移动。每个滚动轨道具有用于相对于对应凸轮释放滚动体的斜率,使得在相对于固定凸轮转动可移动凸轮时,两个凸轮在旋转方向上分离或彼此靠近移动,以便获得转向柱的锁定或解锁位置。运行轨道的释放斜率具有的值比与滚动体的摩擦系数有关的值低。每个滚动轨道形成具有相对于夹持轴线可变半径的曲线,使得在相对于固定凸轮转动可移动凸轮时,一个或多个滚动轨道绝不干扰其自身或其他滚动轨道;可移动凸轮相对于固定凸轮的轴向移动取决于可移动凸轮的旋转,并且取决于滚动体(这些滚动体)相对于夹持轴线的位置或和对所述位置释放滚动轨道的斜率的每一个瞬时值。
已经发现,对于这种类型的设备,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的行程开始于占据构成系统的部件之间存在的间隙。当占据所有间隙时,作用在夹持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开始渐进和连续变形的阶段,直到实现所需的锁定。可移动凸轮的驱动所需的驱动扭矩在这些各个阶段中大大增加,这导致马达所需动力的增加。扭矩和动力的这些变化引起系统的噪声水平的变化,并且还需要大型的电动马达以便确保夹持机构的有效锁定。当然可以利用根据设定的扭矩点由闭环控制电路控制的可变动力供给来以恒定的扭矩来控制马达,但是这产生额外成本和对控制马达的技术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弥补现有技术的缺点并减少驱动扭矩的变化,或更通常地减少用于夹持上述类型的夹持机构所需的动力变化,以便尽可能地在夹持阶段的整个持续时间内倾向于以恒定动力的运行。
为了做到这一点并实现可调转向柱在一个位置中的夹持,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凸轮夹持机构,其包括:固定凸轮,限定夹持机构的几何参考平面;可移动的张紧构件,用于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和参考平面垂直的夹持轴线相对于固定凸轮至少平移地张紧;以及可移动凸轮,能够在夹持方向上在移动路径中相对于固定凸轮移动。可移动凸轮与固定凸轮相互作用,使得可移动凸轮在夹持方向上在移动路径中的移动引起张紧构件平行于夹持轴线在张紧方向上的平移。值得注意地,可移动凸轮和固定凸轮构造成使得其存在一连续函数,该连续函数将可移动凸轮在夹持方向上的移动关联到张紧构件平行于夹持轴线在张紧方向上的平移,并且该连续函数的导数为递减的非常数函数。
将可移动凸轮在夹持方向上的移动关联到张紧构件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夹持轴线的平移的连续函数的导数对应于由两个凸轮形成的传动级的传动比。通过在锁定进行时施加该递减的比率,允许在给定的可用功率下使传递到张紧构件的力增加。
优选地,移动路径包括导数取高于给定第一阈值的值的第一部分,和导数取低于给定第二阈值的值的第二部分,第一阈值以大于2的比率大于第二阈值,并优选地以大于4的比率大于第二阈值。移动路径的第一部分可以例如对应于在机构中占据间隙的阶段,并且移动路径的第二部分可以例如对应于构成转向柱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元件的变形阶段,在该转向柱系统中安装有夹持机构。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路径的一部分对应于零值的导数。该路径的一部分优选地在夹持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后,并且可以对应于锁定结束阶段,使得可以实现稳定的位置。
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导数取负值的移动路径的所谓的锁定部分。优选地,移动路径可以包括作为在夹持方向上的行程结束位置的所谓的锁定部分。在适用的情况下,该路径的这一部分可以遵循具有零导数的路径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张紧构件包括平行于参考几何轴线延伸的张紧杆。
优选地,夹持机构包括在形成于可移动凸轮和固定凸轮的滚动轨道上滚动的一个或多个滚动体。每个凸轮可以包括一个,或优选地多个滚动轨道。单个滚动体优选地对应于可移动凸轮和固定凸轮的每个滚动轨道。滚动体可以由滚珠、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滚子、滚针或滚筒组成。除了其限制凸轮之间的摩擦的主要功能之外,滚动体还提供减小凸轮相对于彼此的角行程的优点,用于张紧构件的给定移动。根据一个实施例,凸轮中的至少一个的滚动轨道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具有随非恒定斜率变化的深度的凹槽组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夹持机构进一步包括在移动路径上直接或间接地驱动可移动凸轮的致动器。优选地,致动器是电动马达,优选地例如以脉冲宽度调制(而不改变占空因数)的恒电供应DC电动马达。可替换地,致动器可以是液压缸。
根据一个实施例,致动器使可移动凸轮围绕夹持轴线旋转。驱动可以是直接的或者优选地通过具有或不具有角构件的传动级(例如蜗杆系统)。
根据另一实施例,致动器驱动可移动凸轮优选地垂直于夹持轴线地平移。在旋转马达的情况下,移动转换级将设置在驱动轴和可移动凸轮之间,例如齿条齿轮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夹持机构集成在转向柱系统中,该转向柱系统包括固定支撑件和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撑件移动的转向柱管体,张紧构件的端部在张紧方向上固定到固定支撑件。
优选地,可移动凸轮和固定凸轮构造成使得当致动器在夹持方向上以恒定速度驱动可移动凸轮时,致动器向可移动凸轮供应恒定的机械动力,或在移动路径上变化小于10%的机械动力。优选地,可移动凸轮和固定凸轮构造成使得可移动凸轮在夹持方向上的移动路径不引起致动器的驱动扭矩的任何显著增加。
以恒定动力和扭矩的操作模式使得可以减少转向柱的最终锁定所需的马达动力,并且因此减少其重量、尺寸和成本。另外,通过优化马达的操作扭矩,还可减少噪声危害。驱动扭矩的优化也允许优化夹持机构的操作速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而得出,在附图中示出: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转向柱的横截面;
-图2和图3是图1中的转向柱的夹持机构的等距视图;
-图4表示将张紧构件的移动与锁定张力相关联的连续函数;
-图5表示将可移动凸轮的移动与张紧构件的平移相关联的连续函数;
-图6表示图5的连续函数的导数;
-图7表示根据锁定张力的驱动扭矩曲线;
-图8是呈现线性移动凸轮夹持机构的本发明的变型的图。
为了更清楚,在所有图上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标记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转向柱系统,其包括:固定支撑件10,能够相对于固定支撑件移动的插入在支撑件14中的转向柱管体12,张紧构件16,凸轮夹持机构50和致动器90(在文中由电动马达表示)。
固定支撑件10包括基座18和两个竖直凸缘20和22,每个竖直凸缘分别由椭圆形孔24和26贯穿,固定支撑件10的主轴线的方向沿被称为用于调节转向柱高度的方向而取向,在这种情况下该方向是竖直的或接近竖直的。
可移动支撑元件14在固定支撑件10的两个凸缘20和22之间滑动。可移动支撑元件14固定到管体12上并且具有平行于凸缘20、22的两个壁32、34。壁32和34中的每个由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是椭圆形孔的孔28和30分别贯穿,并且其主轴线的方向沿被称为用于调节转向柱深度的方向而取向,该方向垂直或基本上垂直于由固定支撑件的椭圆形孔24、26限定的高度调节方向。
张紧构件16由装备有夹持在其一个端部36处的止动环35的杆形成,另一端38被螺纹并装备有螺母40。夹持杆16限定参考几何轴线100(在下文称为夹持轴线),并且穿过固定支撑件10和可移动支撑件14的椭圆形孔24、26、28、30。用螺拧在夹持杆16的螺纹端38处的螺母40邻接在转向柱的固定支撑件10的凸缘20的外壁上,在适用的情况下通过垫圈42和可移动齿条44抵靠在固定到凸缘20的固定齿条46上。夹持杆16由滑块47、48引导在固定支撑件10的椭圆形孔24、26中,滑块47、48可在高度调节方向上在椭圆形孔24、26的侧壁上滑动,并且在夹持轴线100上形成用于定位杆的圆柱形表面。
图2和图3示出夹持机构50。夹持机构50包括:第一凸轮,限定夹持机构的参考框架101并在下文中将称为固定凸轮52;第二凸轮,在下文中称为可移动凸轮54;以及滚动体56,滚动体(在本文中为滚珠)在形成于固定凸轮52和可移动凸轮54相对的内表面64、68的滚动轨道58、60上滚动。
固定凸轮52安装成以便在夹持杆16上滑动,并且设置有释放部53,该释放部凹入滑块47的共轭空腔61中以便与滑块47形成整体。通过与内表面64相对的外表面62,固定凸轮52邻接在转向柱的固定支撑件的凸缘22上。外表面62是平面的,并且限定夹持机构的垂直于夹持轴线100的参考几何平面101。
可移动凸轮54可滑动地安装在夹持杆上并在夹持杆上自由地旋转,并且包括与内表面68相对的外表面66,并且其在夹持杆16的端部36处直接或间接地邻接在止动环35上。可移动凸轮54还形成容纳在致动器90的壳体70中的齿轮88。该壳体70通过固定螺丝72固定到固定凸轮52,并且使得除构成致动器本体的电动马达90之外,还可以容纳用齿轮68、蜗杆92形成的中间角传动级93。在可移动凸轮54和止动环35之间设置滚动体74,以便促进可移动凸轮54围绕夹持轴线100的旋转。
滚动轨道56、58构造成使得可移动凸轮相对于固定凸轮围绕夹持轴线在夹持方向上的旋转引起可移动凸轮54的外表面66相对于固定凸轮52的外表面62平移,该平移从对应于外表面62和66之间最小间隔的初始参考位置开始。
夹持机构由止动环35和分离弹簧96保持,分离弹簧96插入在滑块48或凸缘20和可移动齿条44之间。
该机构的功能如下。当可移动凸轮54定位在对应于外表面62和66之间的最小间隔的参考位置时,抵靠在环42上的复位弹簧96使由止动环35、夹持杆16和螺母40构成的可移动组件朝向图1中的左侧返回到倾向于使可移动凸轮54移动到更靠近固定凸轮52的位置,以便提供滚动体56和滚动轨道58、60之间的接触。分离环96倾向于将可移动齿条44与滑块48分开,使得可移动齿条44与固定齿条46分离。然后,可以在平行于由凸缘20、22限定的竖直平面的调节转向柱高度的方向上在一块(block)中自由地移动可移动齿条44、滑块47、滑块48、夹持杆16、固定凸轮52和可移动凸轮54、以及致动器90。在可移动支撑件也设置有沿深度调节方向取向的椭圆形孔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仍平行于由凸缘20、22限定的竖直平面的深度调节方向上移动相同的元件。
一旦调节转向柱的位置,则启动夹持机构。致动器90使可移动凸轮54在夹持方向上围绕夹持轴线100旋转。然后,滚动体56在固定凸轮的滚动轨道58和可移动凸轮54的滚动轨道60上移动。固定凸轮52和可移动凸轮54的外表面62、66彼此平行于参考方向地分开。夹持杆16跟随可移动凸轮54朝向图1中的右侧移动,而分离弹簧96拉紧并且可移动齿条靠近固定齿条。通过继续这种移动,可移动齿条和固定齿条两者彼此接合,并且凸缘受到弯曲应力并非常轻微地彼此靠近。当凸缘抵靠在可移动支撑件上时,机构锁定。
如迄今所述的,这种功能对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是共同的。本发明的贡献在于锁定移动的动力学优化,如在下文中将讨论的。
图4中的曲线表示根据夹持构件16平行于夹持轴线的移动(在横坐标中,以毫米表示)的夹持构件16的张力(在纵坐标中,以牛顿表示)。在该曲线上,可以识别转向柱在位置中的夹持的各个阶段,即以下中的至少一个阶段:将构成用于调节柱的设备的各种元件放在一起并相互接触的称为间隙占据阶段(A),和具有低刚度的部件的变形,随后的具有较大刚度的部件的弹性变形阶段(B)。由于杆的移动产生很少的力或者不产生力,因此间隙占据阶段在曲线上限定非常轻微的斜率表征。当构成夹持机构的元件和柱的元件接触时,弹性变形力开始,并且由可变和增加的斜率来表征。这是因为具有不同刚度的设备的元件被串联地设置,使得夹持杆16的移动首先主要引起刚度最小的元件的变形变高,然后当达到该元件的最大可能的变形时,按照刚度增加顺序,下一个元件开始变形。也可以区分所谓的锁定阶段(C),其中额外的力仅导致无穷小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凸轮52、54或它们中的一个的滚动轨道58、60根据由此识别的阶段构造成,以便尽可能地限制驱动扭矩在整个夹持行程中的变化。
第一个所谓的间隙占据部分(A)具有相当低的夹持杆的张力,因此需要致动器的相当低的动力;因此,可以设想,对于可移动凸轮54的给定旋转速度,张紧构件的快速且大的轴向平移,即运行轨道58、60的斜率允许可移动凸轮54的外端66快速且大的移动。
在用于固定支撑件10的凸缘20、22的变形的第二部分(B)中,可移动凸轮的旋转速度保持恒定,但是所得到的杆的平移显著地比在第一部分中慢,甚至更小并且当实现所需的锁定时,在第三所谓的锁定部分(C)中更小。
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运行轨道的深度轮廓,图5示出将可移动凸轮54的端部66平行于夹持轴线100平移(在纵坐标中,以毫米表示)的移动关联到可移动凸轮54围绕夹持轴线100的旋转角度(在X轴上,以度表示)的连续函数。如果可移动凸轮54抵靠在固定到夹持杆16的止动环35上,并且夹持杆的变形是可以忽略的,则该移动对应于夹持杆16平行于夹持轴线100相对于固定凸轮52的移动。其还对应于可移动凸轮54和固定凸轮52的运行轨道或轨道60、58的深度变化,在可移动凸轮54和固定凸轮52上滚动体56根据可移动凸轮54相对于固定凸轮52围绕夹持轴线100的旋转角度而移动。如图5所示,该连续函数正在增加,并且其斜率正在递减。这在图6中也是特别可见的,图6示出先前函数的导数,即根据可移动凸轮54的旋转角度的行驶轨道58、60的斜率。该导数实际上是递减的非常数函数。
图5和图6还示出先前识别的夹持行程的各个阶段。如可以看出的,在间隙占据阶段(A)中选择形成运行轨道58、60,使得在图6中的曲线具有非常陡的斜率。纯粹指示地,应注意的是,例如可移动凸轮54的50°旋转引起夹持杆移动1mm。在弹性变形阶段(B)期间,夹持杆的移动进行越来越慢:可移动凸轮的50°附加旋转引起仅0.7mm的移动,并且该移动随着可移动凸轮旋转而减少。在凸轮的旋转行程结束时,在350°和400°之间,夹持杆的移动为约0.05mm。运行轨道的斜率变得越来越小。
运行轨道的深度与图5中的曲线直接相关。这是因为对于给定的旋转角度,图5中的Y轴也可以解释为可移动凸轮54的外表面66和固定凸轮52的外表面62之间的距离变化。如果例如希望具有在固定凸轮52和可移动凸轮54上相同地改变的运行轨道58、60的深度,则可移动凸轮54的外表面66与固定凸轮52的外表面62之间的距离变化与相对于对应的外表面62和66的每个凸轮的运行轨道58和60的深度变化的两倍相对应。如果另一方面希望凸轮中的一个,例如固定凸轮52具有深度相对于固定凸轮52的外表面62不变的运行轨道58,则图6中的距离变化对应于可移动凸轮54的运行轨道60相对于可移动凸轮54的外表面66的深度变化。
所得到的对驱动扭矩影响在图7中示出,图7示出根据用于凸轮夹持机构的锁定张力(在横坐标中,以牛顿表示)的驱动扭矩(在纵坐标中,以Nm表示)的变化,其中运行轨道根据本发明进行配置。曲线具有相当平坦的外观,并且先前识别的夹持行程的各个阶段难以定位,这表明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对转向柱的整个夹持行程中,驱动扭矩实际上保持恒定。
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本发明的变型中,致动器90通过具有齿条93和滚针轴承193的移动转换级来驱动可移动凸轮54垂直于夹持轴线100平移。可移动凸轮54抵靠在止动环35上,止动环35固定到夹持杆16并通过复位弹簧96保持压靠在固定凸轮52上。可移动凸轮54的移动具有垂直于夹持轴线100的平移分量和平行于夹持轴线100的平移分量,并且伴随有与可移动凸轮54和固定凸轮52的外表面66、62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值相等的夹持杆16的移动。如前所述,单个凸轮可以具有与所需移动相等的轮廓;或者两个凸轮52、54可以具有与所得到的移动非常不同但仍然互补的轮廓。
其他变型是可能的。特别地,沿夹持轴线100在张紧构件16的夹持方向上的平移移动可以完全由两个固定凸轮52和可移动凸轮54中的仅一个的滚动轨道特性承担。而且,固定凸轮52或可移动凸轮54的滚动轨道58、60的斜面也可以不一定是对称的或等同的,只要它们是互补的,以便获得对应于夹持构件的所需夹持行程的移动。
滚动体在其上移动的滚动轨道可以具有将转向柱锁定在选择的位置中所需的具有不同斜率的许多部分。在对滚动轨道的深度没有修改的情况下,也可以设想平坦部分,其将表明被认为稳定的夹持行程的阶段,或滚动轨道的深度增加的部分,被称为逆转的夹持行程的阶段。
滚动轨道可以采取所有形式:圆形或椭圆形,它们可以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沿夹持方向改变;它们可以从凸轮的中心朝向外部改变,反之亦然。由凸轮运载的滚动轨道的数量不受限制。理想地,三个滚动轨道保证平坦的表面,但是在其上的数量可以大于三,以便减少接触压力,或者小于三,以便限制各种元件之间的摩擦。保持在壳体中的滚动体可以是滚珠或任何其它形式的滚子、滚针等。
也可以在可移动凸轮54和固定凸轮52之间提供滑动而不是滚动接触,例如在滑动轨道上插入滑动靴形件,其高度变化以便满足所需的锁定功能。
在致动器和可移动凸轮54之间的传动级93不一定是成角度的传动。其可以是具有用于提供致动器90和可移动凸轮54之间所需的减速比的平行齿轮的传动装置。该传动级可以被完全省略。致动器可以是纯粹直线的,并且例如由汽缸构成。如果该汽缸旨在如图1至图3的实施例那样驱动旋转的可移动凸轮54,则插入一传动级(例如齿条传动级)以便将致动器的线性移动转换成可移动凸轮的旋转移动。
自然地,附图中所示和上面讨论的示例仅以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给出。给出的详细描述使得将所示出的各种实施例组合在一起以提出其他实施例变得可能。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将可调转向柱锁定在位的凸轮夹持机构,包括
-固定凸轮(52),限定所述夹持机构的几何参考平面(101),-张紧构件(16),所述张紧构件能够在张紧方向上平行于夹持轴线(100)相对于所述固定凸轮至少平移地移动,所述夹持轴线垂直于所述参考平面;
-可移动凸轮(54),能够在夹持方向上在移动路径上相对于所述固定凸轮移动,并且与所述固定凸轮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可移动凸轮在所述夹持方向上在所述移动路径上的移动引起所述张紧构件(16)在所述张紧方向上平行于所述夹持轴线的平移,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凸轮(54)和所述固定凸轮(52)构造成使得存在一连续函数,该连续函数将所述可移动凸轮在所述夹持方向上的移动关联到所述张紧构件在所述张紧方向上平行于所述夹持轴线的平移,并且该连续函数的导数为递减的非常数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径包括:第一部分,在该第一部分中所述导数的值高于给定的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部分,在该第二部分中所述导数的值低于给定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以大于2的比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优选地所述第一阈值以大于4的比率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路径的一部分中,所述导数具有零值。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路径的称为锁定部分的部分中,所述导数具有负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称为锁定部分的部分能是在所述夹持方向上的行程结束位置。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夹持轴线延伸的张紧杆(16)。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在形成于所述可移动凸轮(54)和所述固定凸轮(52)的滚动轨道(60)、(58)上滚动的一个或多个滚动体(5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凸轮中的至少一个(52)或(54)的运行轨道(58)或(60)具有变化深度,该变化深度有一个或多个非恒定斜率。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在所述移动路径上直接地或间接地驱动所述可移动凸轮(54)的致动器(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电动马达,优选地所述致动器是提供以恒定电压的电动马达。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使所述可移动凸轮围绕所述夹持轴线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驱动所述可移动凸轮平移,优选地垂直于所述夹持轴线地平移。
13.一种转向柱系统,包括:
-固定支撑件(10);
-转向柱管体(12),能够相对于固定主体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系统还包括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50),在所述张紧方向上所述张紧构件(16)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固定支撑件(1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凸轮和所述固定凸轮构造成使得,当所述致动器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以恒定速度驱动所述可移动凸轮时,所述致动器向所述可移动凸轮供应机械动力,所述机械动力在所述移动路径上是恒定的或变化小于1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和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凸轮和所述固定凸轮构造成使得,所述可移动凸轮在所述夹持方向上的移动路径不引起所述致动器的驱动扭矩的任何显著增加。
CN201680026358.9A 2015-04-15 2016-04-13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Pending CN1076240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553331A FR3035057B1 (fr) 2015-04-15 2015-04-15 Mecanisme de serrage a cames et colonne de direction associee
FR1553331 2015-04-15
PCT/FR2016/050850 WO2016166472A1 (fr) 2015-04-15 2016-04-13 Mécanisme de serrage à cames et colonne de direction associé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24093A true CN107624093A (zh) 2018-01-23

Family

ID=5400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358.9A Pending CN107624093A (zh) 2015-04-15 2016-04-13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18249A1 (zh)
CN (1) CN107624093A (zh)
DE (1) DE112016001764T9 (zh)
FR (1) FR3035057B1 (zh)
WO (1) WO20161664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43898A (ko) 2019-10-14 2021-04-22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0466A2 (en) * 2000-08-11 2002-02-20 Koyo Seiko Co., Ltd. Tilt steering apparatus
DE102007033959A1 (de) * 2007-07-19 2009-02-05 Zf Lenksysteme Nacam Gmbh Klemmmechanismus
CN101765533A (zh) * 2007-06-12 2010-06-30 采埃孚转向机系统纳凯姆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可调节转向柱的电动夹紧装置
CN102076548A (zh) * 2008-06-30 2011-05-25 Zf转向系统纳卡姆公司 对转向柱的锁定进行辅助的装置
CN102700597A (zh) * 2011-03-26 2012-10-0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方向盘装置
CN103958324A (zh) * 2012-11-28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4058B1 (fr) * 1989-11-09 1992-02-21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Dispositif de maintien d'un organe tubulaire en particulier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2671040A1 (fr) * 1990-12-28 1992-07-03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position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eglab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R2696404B1 (fr) * 1992-10-06 1994-12-23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Dispositif de blocage en position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églable notamme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et ensemble de colonne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GB2273338A (en) * 1992-12-02 1994-06-15 Torrington Co Steering column clamping mechanism.
FR2787842B1 (fr) * 1998-12-29 2001-02-23 Lemforder Nacam Sa Dispositif de serrage en trois points d'un systeme de reglage en position d'un element par rapport a un autre element
US20050178231A1 (en) * 2004-02-13 2005-08-18 Timken U.S.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clamping device
US20070234845A1 (en) * 2005-02-09 2007-10-11 Gist Walter R Jr Roller Thrust Assembly
JP4247996B2 (ja) * 2005-03-18 2009-04-02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固定装置
FR2886605B1 (fr) * 2005-06-02 2009-03-06 Timken Co Module de blocage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et colonne de direction correspondante
DE102008029247A1 (de) * 2008-06-19 2009-12-24 Schaeffler Kg Klemmvorrichtung zur Lagefixierung einer verstellbaren Fahrzeuglenksäule
DE102008045143B4 (de) * 2008-09-01 2012-05-2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785108B2 (ja) * 2011-03-28 2015-09-2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23226B2 (ja) * 2011-06-07 2015-05-2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GB201110930D0 (en) * 2011-06-28 2011-08-10 Trw Ltd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DE102011054196B3 (de) * 2011-10-05 2012-12-20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mit einem ersten Nockenträger
JP5954573B2 (ja) * 2012-07-09 2016-07-2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2873589B1 (en) * 2012-07-12 2019-03-06 NSK Ltd. Tilt steering device
JP6103303B2 (ja) * 2013-07-05 2017-03-2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103239B (zh) * 2014-02-05 2017-10-1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JP6269136B2 (ja) * 2014-02-13 2018-01-31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GB201409768D0 (en) * 2014-06-02 2014-07-16 Trw Ltd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9278706B2 (en) * 2014-06-30 2016-03-08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JP5958677B1 (ja) * 2014-11-14 2016-08-0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カム装置、並びに、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の組立方法
FR3033151B1 (fr) * 2015-02-27 2018-08-31 Fuji Autotech France Sas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reglabl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7047826A (ja) * 2015-09-03 2017-03-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202016104513U1 (de) * 2016-08-16 2017-11-17 Rollax Gmbh & Co. Kg Klemmvorrichtung für eine Lenksäulenbaugruppe
US10093339B2 (en) * 2016-10-26 2018-10-0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a lockin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0466A2 (en) * 2000-08-11 2002-02-20 Koyo Seiko Co., Ltd. Tilt steering apparatus
CN101765533A (zh) * 2007-06-12 2010-06-30 采埃孚转向机系统纳凯姆联合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可调节转向柱的电动夹紧装置
DE102007033959A1 (de) * 2007-07-19 2009-02-05 Zf Lenksysteme Nacam Gmbh Klemmmechanismus
CN102076548A (zh) * 2008-06-30 2011-05-25 Zf转向系统纳卡姆公司 对转向柱的锁定进行辅助的装置
CN102700597A (zh) * 2011-03-26 2012-10-03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方向盘装置
CN103958324A (zh) * 2012-11-28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1764T9 (de) 2020-07-16
FR3035057B1 (fr) 2018-07-27
DE112016001764T5 (de) 2018-03-29
WO2016166472A1 (fr) 2016-10-20
US20180118249A1 (en) 2018-05-03
FR3035057A1 (fr) 2016-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7609B1 (ko) 파워 시트 길이 조절 시스템 및 제조 방법
JP6456253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1765533B (zh) 用于汽车可调节转向柱的电动夹紧装置
CN101987584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设备
JP3357947B2 (ja) 工作機械
CN100473560C (zh) 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调节装置
US5860319A (en) Reduced noise drive block for vehicle seat adjuster
CN208166526U (zh) 调整机构,及具有该调整机构的升降装置
US20160052536A1 (en) Steering shaft bearing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7810136A (zh) 具有机电固定设备的转向管柱
KR20160002986A (ko) 나사형 로드를 구비하는 전기 액추에이터
CN106410650A (zh) 一种可减震的双电机电力抽屉柜装置
CN102485570A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KR20140019831A (ko) 랙 앤드 피니언식 조향 시스템의 압력편
CN107624093A (zh) 凸轮锁定机构和相关的转向柱
US5711184A (en) Gimballed drive block for vehicle seat adjuster
JP7371409B2 (ja)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183690B2 (en) Rotation-linear motion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steering apparatus
CN101291839A (zh) 转向柱装置
WO2019142378A1 (ja) ナット、送りねじ機構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電動位置調節装置
CN104048093B (zh) 一种复合阀驱动机构和硬密封复合阀
CN208006766U (zh) 电动座椅及车辆
CN104039628A (zh) 用于调节能电调节的转向柱的高度的主轴驱动装置
JP2818121B2 (ja) 曲げロール機
JPWO2022045346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