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5073B -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5073B
CN107585073B CN201610527434.6A CN201610527434A CN107585073B CN 107585073 B CN107585073 B CN 107585073B CN 201610527434 A CN201610527434 A CN 201610527434A CN 107585073 B CN107585073 B CN 107585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table mechanism
foldable
st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274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5073A (zh
Inventor
王世明
李冉
理查德·郑
后藤龙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274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507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0734 priority patent/WO20180067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5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5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5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5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1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tables or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桌板机构,包括:包括第一面板和与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其中,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桌板机构容纳在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桌板机构从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其中,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第二面板在折叠位置和平面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当第一面板从折叠位置运动到平面位置时,桌板机构配置为从未展开状态运动到工作状态。本发明采用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当需要使用时,一步操作将桌板在水平位置展开;当不再需要使用时,一步操作将桌板折叠收起放入容置腔中。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支撑稳固,能够满足乘客娱乐和办公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正逐年递增,为了增加汽车内饰的舒适性和使用功能,越来越多的车型配置可折叠式桌板,而目前高档车采用的折叠式桌板,常见的有座椅后背式和后扶手式两种。
座椅后背式指的是可折叠式桌板布置在前排座椅的靠背背面,方便后排乘客需要时使用,但是受到布置空间的限制,这种可折叠式桌板的机构稳定性较差,承载力较小,并且桌板展开后的高度和角度会受到前排座椅倾斜角度的影响,导致后排乘客无法舒适地使用可折叠式桌板,若要继续使用,需要再次调整桌板的高度和角度。此外,座椅后背式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收回折叠时,在前座椅后背面会是一个凸出部分,外观与汽车内饰不能完美统一,影响了汽车内饰的整体美观性。
后扶手式指的是可折叠式桌板布置在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内,但是目前现有车型上的后扶手式可折叠式桌板在使用时,都需要乘客操作多个步骤才能将桌板展开到使用状态,这样也影响了操作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不会影响汽车内饰美观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所述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包括桌板和连接机构;
所述桌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互拼接成可以折叠的承置面;
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连接机构一步展开成为承置面,使所述连接机构支撑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
优选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中间支撑杆和底座;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中间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对应的设置用于相互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下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面板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二面板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底座,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一支撑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底座,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二支撑部;
所述中间支撑杆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底座。
所述底座固定于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折叠后的所述桌板和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杆上还固定设置一个小遮板。
优选地,所述底座固定于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折叠后的所述桌板和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设置为汽车座椅扶手箱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选用铝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遮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下表面设置用于彼此拼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拼接而成的承置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发明采用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板结构,当需要使用时,一步操作将桌板在水平位置展开;当不再需要使用时,一步操作将桌板折叠收起放入容置腔中。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支撑稳固,能够满足乘客娱乐和办公的需要,当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收纳于座椅扶手箱时,不会影响汽车内饰的美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运动到所述平面位置时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并且所述桌板机构是水平放置的。
优选地,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是水平放置的;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平面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是水平放置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未展开状态到所述工作状态的运动期间同时在三个方向上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平面位置之间的整个运动期间都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优选地,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响应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到所述平面位置的运动而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
优选地,当所述桌板机构离开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离开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折叠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响应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到所述平面位置的运动而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当所述桌板机构离开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离开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折叠位置。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发明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A是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一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内部的剖开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位置展开的效果图;
图2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不使用时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状态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使用时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箱盖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使用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的总成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的轴侧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的轴侧示意图;
图4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的轴侧示意图;
图4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的轴侧示意图;
图4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5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5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5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5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5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连杆机构轴侧图;
图6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正视图;
图6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的正视图;
图6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的正视图;
图6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的正视图;
图6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的正视图;
图6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正视图;
图7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7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7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7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7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7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8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8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的侧视图;
图8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的侧视图;
图8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的侧视图;
图8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的侧视图;
图8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9A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未展开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9B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一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9C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二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9D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三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9E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展开到第四状态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图9F是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展开时的连杆机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如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用于为乘客提供使用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做详尽的描述,使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做详尽的描述,使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在实施例中部件以及部件的连接方式(例如:铰链或者螺栓连接)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
可折叠式桌板机构结构
图1A是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一车辆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根据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车辆内部的剖开立体示意图,示出了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位置展开的效果图。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如图1A、图1B所示,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可以安装在多种交通工具(例如汽车,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汽车V为例)上,该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安装在汽车内部后排座椅200的扶手上,汽车后排座椅200的扶手包括扶手箱210和用于盖合扶手箱210的扶手箱盖211。该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具体设置在扶手箱210的容置腔内。
如图2A~图2C所示,当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不使用时,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被收入在扶手箱210内并盖上扶手箱盖211,这样不占用汽车内部空间,使汽车内饰更加美观。当需要使用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时,可以将扶手箱盖211打开,展开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如图3A、3B所示,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包括桌板120、连接机构130。其中桌板120包括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相互拼接成可以折叠的承置面,在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不使用时,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相互折叠,在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使用时,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相互拼接成承置面,承置面上表面光滑平整可供汽车乘客娱乐和工作,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优选采用铝材制成。第一面板121下表面设置第一组连接孔1211和第二组连接孔1212,第二面板122下表面设置第三组连接孔1221和第四组连接孔1222。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通过螺栓将第一组连接孔1211和第三组连接孔1221连接使彼此拼接为一个整体,优选地,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为铰链的方式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栓螺孔的方式连接。在下文中说明过程中,所提到的连接方式均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所有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桌板120通过连接机构130安装到汽车后排座椅扶手箱的容置腔内。连接机构130包括第一支撑部134、第二支撑部135、第一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2、中间支撑杆133和底座110。第一支撑部134上设置有第五组连接孔1341、第六组连接孔1342和第七组连接孔1343。第二支撑部135上设置有第八组连接孔1351、第九组连接孔1352和第十组连接孔1353。第一连接部131上一端设置有第十一组连接孔1311,另一端设置有第十二组连接孔1312。第二连接部132上一端设置有第十三组连接孔1321,另一端设置有第十四组连接孔1322。中间支撑杆133上一端设置有第十五连接孔1331,另一端设置有第十六连接孔1332。中间支撑杆133上还固定设置一个小遮板136,如图2A所示,当可折叠式桌板机构100收纳进座椅扶手箱210后,小遮板136可以遮蔽座椅扶手箱210上的缺口,优选地,中间支撑杆13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小遮板136。底座110上设置有第十七连接孔1101、第十八连接孔1102和第十九连接孔1103。
第一支撑部134、第二支撑部135和中间支撑杆133通过螺栓将第五组连接孔1341、第八组连接孔1351和第十五连接孔1331连接,使得第一支撑部134、第二支撑部135和中间支撑杆133三者可以绕螺栓转动。第一支撑部134与第一面板121通过螺栓将第六组连接孔1342和第二组连接孔1212相连接。第二支撑部135与第二面板122通过螺栓将第九组连接孔1352和第四组连接孔1222相连接。同时,第一支撑部134与第一连接部131通过螺栓将第七组连接孔1343和第十一组连接孔1311相连接。第二支撑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32通过螺栓将第十组连接孔1353和第十三组连接孔1321相连接。第一连接部131与底座110通过螺栓将第十二组连接孔1312和第十七连接孔1101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32与底座110通过螺栓将第十四组连接孔1322和第十八连接孔1102相连接。中间支撑杆133与底座110通过螺栓将第十六连接孔1332和第十九连接孔1103相连接。
应当理解,前述所提到的相互连接的连接孔本实施例中均采用螺栓进行连接,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常规连接方式连接,如销轴和螺帽的组合。
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使用方法
图4A~图9F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本发明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总成及其连接机构从初始状态(未开展时)到完全展开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如图4A所示,此时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处于初始未展开状态,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相互折叠。另外,第一支撑部134、第二支撑部135、第一连接部131、第二连接部132、中间支撑杆133和底座110也相互水平叠加,使得此时连接机构130占用空间最小。乘客将手指放入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之间远离连接机构的一端,轻轻上翻第一面板121,第一面板121在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三个方向的运动。
如图4B~图4F所示,第一个方向的运动是第一面板121绕与第二面板122连接的螺栓旋转运动,在这个方向上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绕连接的螺栓逐渐展开,从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上下折叠的状态完全展开成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处于一个平面的状态。
第二个方向的运动是第一面板121绕与第一支撑部134连接的螺栓旋转运动,在这个方向的运动使第一面板121朝右方(用户的方向)运动,从第一面板121和第一支撑部134处于一个平面的初始状态变成旋转180°后第一面板121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134的上方,二者处于平行状态。同理,第二面板122的运动与前述第一面板121的运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个方向的运动是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的抬升运动带动第一支撑部134和第二支撑部135跟着抬升,第一支撑部134和第二支撑部135的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132和中间支撑杆133使其三绕底座110转动,该转动使连接机构从相互水平叠加的初始状态运动到竖直支撑桌板的状态。
上述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打开过程中,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在三个方向运动的联合作用下,当第一连接部131运动至接触到底座时被限位,整个运动停止,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此时处于工作状态。由于整个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完全通过螺栓连接,除了底座,其余零件都是可活动件,其中一个零件运动就会带动其余零件同时运动,形成连杆效应,所以乘客只需要在桌板上作用一个向上的力,就可以使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一步展开到使用位置。
在打开可折叠式桌板机构的运动过程中,中间支撑杆133用于限制与其连接的第一支撑部134和第二支撑部135的螺栓只能绕底座110与中间支撑杆133连接的螺栓运动。当桌板120运动到工作状态时,第一支撑部134上的第五组连接孔1341和第六组连接孔1342,第二支撑部135上的第八组连接孔1351和第九组连接孔1352,中间支撑杆133上的第十五连接孔1331处于一个平面,为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提供下方的支撑点,保证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在工作状态下的稳定。关闭的过程是打开过程的逆操作,其原理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在开启过程中只需经过一步翻转操作即可达到指定位置;同样当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使用完毕之后,也只需一步翻折操作即可被完全折叠并被放回到座椅扶手箱内。无论是桌板的开启还是收回只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无须其它分步操作,极其方便。
可折叠式桌板机构板尺寸大小设计合理,桌板在折叠状态下被放置在座椅扶手箱内部,开启状态下占用车内空间小,达到了车内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完全能够满足后排座椅乘客旅途过程中的娱乐、办公、休闲需要;除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列举的将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布置在后排座椅中间的扶手内,还可以将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布置在前排座椅之间的地板扶手箱内,或者汽车门板扶手内。除了汽车,该可折叠式桌板机构也可以用于火车、飞机,甚至家居领域。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和实践,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7)

1.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运动到所述平面位置时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平面位置之间的整个运动期间都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并且所述桌板机构是水平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是水平放置的;当所述桌板机构处于所述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平面位置,并且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是水平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未展开状态到所述工作状态的运动期间同时在三个方向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响应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到所述平面位置的运动而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桌板机构离开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离开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折叠位置。
7.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响应所述第一面板从所述折叠位置到所述平面位置的运动而从所述未展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工作状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平面位置之间的整个运动期间都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8.一种桌板机构,包括:
第一面板和与所述第一面板铰接的第二面板;
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容置腔内的底座;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在所述桌板机构容纳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未展开状态和所述桌板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伸展远离的工作状态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一个折叠位置和一个平面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桌板机构配置为当所述桌板机构离开所述未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面板离开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折叠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面板相对于所述第二面板在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平面位置之间的整个运动期间都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9.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包括桌板、连接机构;
所述桌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相互拼接成可以折叠的承置面,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拼接而成的承置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桌板,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连接机构一步展开成为承置面,使所述连接机构支撑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且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底座,其中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通过连接机构一步展开成为承置面的整个运动期间都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中间支撑杆;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面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面板的一端;
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中间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底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对应的设置用于相互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下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面板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连接孔,所述第二面板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部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底座,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一支撑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底座,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二支撑部;
所述中间支撑杆两端设置两组连接孔,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另一组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底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杆固定设置一个遮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固定于容置腔内,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折叠后的所述桌板和连接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为在汽车座椅扶手箱的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选用铝材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遮板。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式桌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下表面设置用于彼此拼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拼接而成的承置面处于同一平面。
CN201610527434.6A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Active CN107585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7434.6A CN10758507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PCT/CN2017/090734 WO2018006748A1 (zh) 2016-07-06 2017-06-29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27434.6A CN10758507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5073A CN107585073A (zh) 2018-01-16
CN107585073B true CN107585073B (zh) 2020-06-26

Family

ID=6091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27434.6A Active CN107585073B (zh) 2016-07-06 2016-07-06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5073B (zh)
WO (1) WO20180067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9003621T5 (de) 2018-07-18 2021-04-01 Inteva Products, Llc Ausklappbarer tisch für den fahrzeuginnenraum
CN109480490A (zh) * 2018-12-16 2019-03-19 荣成富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房车的沙发茶几
FR3093888A1 (fr) * 2019-03-11 2020-09-18 Orange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d’informations système et dispositifs correspond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4552A (en) * 1989-03-17 1990-07-31 Weber Aircraft, Inc. Stowable table system
DE102006044411A1 (de) * 2006-09-18 2008-03-27 Grammer Ag Hochschwenkbarer Tisch für Nutzfahrzeugkabine
DE102009035724B4 (de) * 2009-08-01 2023-01-05 Paragon Gmbh & Co. Kgaa Verstellbarer Klapptisch für ein Fahrzeug und Konsole mit derartigem Klapptisch
CN101879876B (zh) * 2010-07-20 2012-07-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折叠桌
CN202782794U (zh) * 2012-08-30 2013-03-13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车载便利桌
EP2900552B1 (en) * 2012-09-30 2017-07-19 Bombardier Inc. Aircraft sideboard
CN204292643U (zh) * 2014-08-04 2015-04-29 苏州扬明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公共座椅的折叠式桌板
CN204341064U (zh) * 2014-12-22 2015-05-20 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座椅的桌板翻折机构
CN204749931U (zh) * 2015-06-11 2015-11-11 济南思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乘客座椅用双人折叠桌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6748A1 (zh) 2018-01-11
CN107585073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7293C (zh) 车辆座椅装置
CN107585073B (zh) 一种可折叠式桌板机构
JP2008074396A (ja) 折畳テーブル構造
US20030188672A1 (en) Stowable surface
CN103144558B (zh) 用于多功能车辆的后座椅的存储装置
US20120313395A1 (en) Table and chair(s) removable from an automotive vehicle
CN213649410U (zh) 一种商务车座椅用办公娱乐装置
US20060255613A1 (en) Stowable seat ;system
TWI744490B (zh) 桌板組件和車輛
CN112078459A (zh) 一种座椅扶手翻转桌面
CN111265816B (zh) 跑步机
CN207758634U (zh) 车载小桌板
CN212685349U (zh) 一种座椅扶手翻转桌面
CN111605460B (zh) 一种车载桌及车辆
CN110254727B (zh) 一种侧向收放的观察员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90941U (zh) 一种车载折叠桌
CN214383369U (zh) 一种车载扶手桌
CN115027338B (zh) 用于车辆的桌板机构及车辆
CN219295236U (zh) 座椅桌板、座椅扶手以及汽车
CN220053593U (zh) 可折叠座椅及车辆
CN219706776U (zh) 一种汽车中控布置可行的桌板结构
CN219769761U (zh) 一种集成桌板的杂物箱及汽车
CN114987309A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组合桌和车辆
CN214564648U (zh) 一种集成桌板的副仪表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929283U (zh) 一种汽车中控台可拆卸折叠外接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