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5979B - 线圈部件 - Google Patents

线圈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5979B
CN107545979B CN201710174334.4A CN201710174334A CN107545979B CN 107545979 B CN107545979 B CN 107545979B CN 201710174334 A CN201710174334 A CN 201710174334A CN 107545979 B CN107545979 B CN 1075459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terminals
mounting
coil component
edg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43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5979A (zh
Inventor
五十岚启雄
大西浩司
村上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45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5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5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59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引线框切离的多个金属端子的切断痕迹处存在焊料润湿性的差异,也不易在回流焊工序中在安装基板上旋转或移位的线圈部件。使存在焊料润湿性的差异且表面粗糙程度较粗糙的多个切断痕迹(T1~T6)位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42~47)各自的安装部(48~50、54~56)的、与其他安装部相互相对的第一边缘(E1)。

Description

线圈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卷绕有多根线材的芯的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将线材的端部连接的金属端子的形态。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感兴趣的技术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4-99586号公报(专利文献1)。图7是基于专利文献1的图14而制成的。在图7中,以仰视图示出表面安装型的线圈部件的制造中途的状态、即将装配于芯1的金属端子2~7从引线框8、9切离之前的状态。
参照图7,芯1具有卷芯部10以及分别设置于卷芯部10的各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11、12。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卷芯部10例如卷绕有四根线材。第一、第二凸缘部11、12分别具有:内侧端面13、14,它们朝向卷芯部10侧并且定位卷芯部10的各端部;外侧端面15、16,它们朝向与内侧端面13、14相反的一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17、18,它们将内侧端面13、14与外侧端面15、16连结,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未图示)侧。
在图8中,以仰视图、即在从安装面17、18侧观察的状态下示出图7所示的装配有从引线框8、9切离的六个金属端子2~7的芯1。在图8中用虚线示出安装基板所具备的导电区域19~24。
在第一凸缘部11设置有三个金属端子2~4,在第二凸缘部12设置有三个金属端子5~7。金属端子2~4分别具有沿着第一凸缘部11的安装面17延伸的安装部25~27。这些安装部25~27沿着相对于卷芯部10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安装面17。相同地,金属端子5~7分别具有沿着第二凸缘部12的安装面18延伸的安装部28~30。这些安装部28~30沿着相对于卷芯部10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安装面18。在图8中利用双向箭头A示出了上述的安装部25~27以及安装部28~30的排列方向。
未图示的四根线材中的两根线材各自的一个端部分别连接于金属端子2、3,相同地,另一个端部共用地连接于金属端子7。另外,剩余的两根线材各自的一个端部共用地连接于金属端子4,相同地,另一个端部分别连接于金属端子5、6。
金属端子2~7分别在借助粘合剂粘合于凸缘部11、12之后,被从引线框8、9切离。在图7中利用虚线C1~C6示出了成为该切离的位置的切断线。此外,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直接的记载,但该切离是在金属端子2~7借助粘合剂固定于凸缘部11、12之后进行的,所以难以对该切离应用精密的切断工序、即基于使用了锐利的冲压工具的冲压加工的剪切工序。因此,通常,为了切离,应用如下非精密的切断工序:通过冲压加工等局部地形成V型槽而降低强度,之后,通过拉伸加工、弯折加工对强度低的部分进行脆性断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9586号公报
具备上述那样的芯1以及金属端子2~7的线圈部件通常应用使用了膏状焊料的回流焊工序安装于安装基板上。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金属端子2~7分别锡焊于安装基板上的导电区域19~24。然而,在该回流焊工序中,有时安装基板上的线圈部件旋转或沿着上述排列方向A移位。其结果是,特别容易在间隔比较狭窄的金属端子2、3间、或者金属端子5、6间产生短路。
产生这种不良情况的原因被认为在于,切断线C1~C6的因切离而产生的切断痕迹T1~T6的特性、朝向、以及位置等。
首先,切断痕迹T1~T6以从金属端子2~7的安装部25~30所规定的长方形的长边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朝向与金属端子2~7的安装部25~30的排列方向A相同的方向。
在这种状况的下,切断痕迹T1~T6如上述那样是通过非精密的切断工序被从引线框8、9切离而得到的,因此与其他边缘相比,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且其形态不稳定。还有在切断痕迹T1~T6产生毛刺的情况。因此,与其他边缘相比,在切断痕迹T1~T6之中,产生焊料润湿性降低的切断痕迹,或在切断痕迹T1~T6间,焊料润湿性的差异变大。
上述的焊料润湿性的差异是在切断痕迹T1~T6间产生的,因此沿着切断痕迹T1~T6的并列的方向、即安装部25~27、28~30的排列方向A,随机地出现差异的焊料润湿性。
认为这种焊料润湿性的差异引起:在回流焊工序中,安装基板上的线圈部件旋转或沿着排列方向A移位。其结果是,可能在间隔比较狭窄的金属端子2、3间、或者金属端子5、6间产生短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上述那样的切断痕迹处存在焊料润湿性的差异,也不易在回流焊工序中旋转或移位的线圈部件。
本发明面向如下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备:芯,其具有卷芯部以及分别设置于卷芯部的各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它们设置于第一凸缘部;多个第二金属端子,它们设置于第二凸缘部;以及线材,其卷绕于卷芯部,并且连接于多个第一金属端子的任一个与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的任一个之间。
第一、第二凸缘部均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安装面,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分别具有位于第一、第二凸缘部的靠安装面侧的安装部,多个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安装部分别沿着相对于卷芯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第一、第二凸缘部的安装面。
在这种线圈部件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中的一方的安装部具有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中的另一方的安装部相对的第一边缘和除该第一边缘以外的第二边缘,与第二边缘相比,第一边缘具有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
上述的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是通过非精密的切断工序从引线框切离而产生的。因此,无法避免在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多个切断痕迹中产生焊料润湿性的差异。但是,这些切断痕迹位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的一方的安装部的、与另一方的安装部相对的第一边缘,因此在回流焊工序中,基本不受因焊料润湿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影响。
上述的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优选在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双方的第一边缘形成。即,优选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第二边缘相比,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第一边缘具有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优选上述线圈部件具备多根线材。
优选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分别具有立起部,该立起部从安装部经由弯曲部沿着第一、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根据该结构,在向安装基板进行安装的安装状态下,易形成焊锡圆角。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是否实现了适当的锡焊这一外观确认。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位于第一、第二金属端子的一方的安装部的、与另一方的安装部相对的第一边缘,由此,如上述那样,在回流焊工序中,基本不受因焊料润湿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回流焊工序中,能够使线圈部件不易旋转或移位,其结果是,能够使线圈部件不易在金属端子间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31的仰视图。
图2是从底面侧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31所具备的芯33以及金属端子42~47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31所具备的芯33以及金属端子42~47的仰视图,并一并示出安装基板的导电区域19~24。
图4是从底面侧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31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31中的金属端子44的切断痕迹T3的端视图。
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线圈部件的制造中途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芯1以及金属端子2~7的仰视图,并一并示出安装基板的导电区域19~24。
附图标记说明:
31…线圈部件;32…卷芯部;33…芯;34、35…凸缘部;36、37…内侧端面;38、39…外侧端面;40、41…安装面;42~47…金属端子;48~50、54~56…安装部;51~53、57~59…立起部;60~63…线材;73、74…切口;75…V型槽;76…平滑的面;77…粗糙的面;T1~T6…切断痕迹;A…排列方向;E1…第一边缘;E2…第二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31进行说明。图示的线圈部件31构成作为线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表面安装型脉冲变压器。
线圈部件31具备提供卷芯部32的芯33。芯33还具备分别设置于卷芯部32的各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34、35。芯33例如由铁氧体之类的磁性体构成。
从图2可知,凸缘部34、35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凸缘部34、35分别具有:内侧端面36、37,它们朝向卷芯部32侧并且定位卷芯部32的各端部;外侧端面38、39,它们朝向与内侧端面36、37相反的一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40、41,它们将内侧端面36、37与外侧端面38、39连结,并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未图示)侧。
在第一凸缘部34设置有三个第一金属端子42~44,在第二凸缘部35设置有三个第二金属端子45~47。
第一金属端子42~44具有:安装部48~50,它们沿着第一凸缘部34的安装面40延伸;以及立起部51~53,它们从安装部48~50经由弯曲部沿着第一凸缘部34的外侧端面38延伸。
第二金属端子45~47也与第一金属端子42~44的情况相同,具有:安装部54~56,它们沿着第二凸缘部35的安装面41延伸;以及立起部57~59,它们从安装部54~56经由弯曲部沿着第二凸缘部35的外侧端面39延伸。
上述立起部51~53、57~59在向安装基板进行安装的安装状态下易形成焊锡圆角。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是否实现了适当的锡焊这一外观确认。
三个第一金属端子42~44的安装部48~50按该顺序沿着相对于卷芯部32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第一凸缘部34的安装面40。另一方面,三个第二金属端子45~47的安装部54~56也按该顺序沿着相对于卷芯部32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第二凸缘部35的安装面41。在图1以及图3中利用双向箭头A示出了上述的安装部48~50以及安装部54~56的排列方向。
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31还具备卷绕于卷芯部32的四根线材60~63。这些线材60~63由被绝缘覆盖的导线构成,且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42~44的任一个与第二金属端子45~47的任一个之间。
线材60~63以形成两层的方式卷绕在卷芯部32上。更详细而言,第一线材60以及第三线材62进行双线并绕并位于下层侧,第二线材61以及第四线材63进行双线并绕并位于上层侧。此外,在图1中省略地图示了线材60~63。
上述的位于下层侧的第一线材60及第三线材62的卷绕方向与位于上层侧的第二线材61及第四线材63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反。此外,只要第一线材60及第三线材62的卷绕方向与第二线材61及第四线材63的卷绕方向相互相反,第一线材60、第三线材62、第二线材61以及第四线材63各自的卷绕方向也可以与图示的卷绕方向相反。
第一线材60的一端60a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42,相同地,另一端60b连接于第二金属端子47。
第二线材61的一端61a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43,相同地,另一端61b连接于第二金属端子47。
第三线材62的一端62a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44,相同地,另一端62b连接于第二金属端子46。
第四线材63的一端63a连接于第一金属端子44,相同地,另一端63b连接于第二金属端子45。
对上述的线材60~63与金属端子42~44、45~47的连接例如应用热压接、焊接等。
第一金属端子42、43分别成为输入的正侧端子以及负侧端子。另外,第二金属端子45、46分别成为输出的正侧端子以及负侧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金属端子44共用地连接有第三、第四线材62、63,在第二金属端子47共用地连接有第一、第二线材60、61。也可以取代该结构,而以将第三、第四线材62、63分别独立地连接的方式分割第一金属端子44,并且,以将第一、第二线材60、61分别独立地连接的方式分割第二金属端子47。
第一线材60以及第二线材61提供由该线圈部件31构成的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第三线材62以及第四线材63提供该脉冲变压器的次级绕组。
接下来,对在制造线圈部件31时实施的向芯33装配金属端子42~47的装配工序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金属端子42~47由引线框64提供。引线框64具备宽度比较宽的连结主干65、以及从连结主干65向侧方延伸的多根连结枝66~71。引线框64具有使连结枝66~68向连结主干65的一侧伸出,并相同地使连结枝69~71向另一侧伸出的形状,因此能够用一个引线框64提供所有金属端子42~47。即,无需图7所示那样的两个引线框8、9。
引线框64例如是通过相对于由磷青铜、韧铜等铜系合金构成的金属板应用比较精密的切断工序、例如由锐利的冲压工具实施的剪切工序而得到的。此外,如图5所示,优选在构成引线框64的金属板形成例如由锡构成的镀膜72。
在上述连结枝66~71各自的自由端侧分别形成有金属端子42~47。为了容易从连结枝66~71切离金属端子42~47,而在金属端子42~47与连结枝66~71的边界位置设置有相互对置的一对切口73、74。另外,由于为了容易切离这一相同的理由,而如图5所示,优选在上述边界位置设置V型槽75。此外,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因此,虽在图5中图示有金属端子44以及连结枝68,但其他金属端子42、43、45~47以及其他连结枝66、67、69~71也具有相同的构造。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V型槽75设置于与形成有镀膜72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或在此基础上,设置于形成有镀膜72的面。
金属端子42~47分别在借助粘合剂粘合于凸缘部34、35之后,在切口73、74以及V型槽75的位置被从引线框64切离。对该切离应用非精密的切断工序。
如图2以及图3所示,通过上述切离而在金属端子42~47分别残留有切断痕迹T1~T6。特别是在图6中示出了金属端子44的切断痕迹T3的端面。
参照图6,在切断痕迹T3,除了规定V型槽75的一个侧壁的比较平滑的面76之外,还形成有在非精密的切断工序中产生的表面粗糙程度比较粗糙的面77。虽然未图示,但在其他金属端子42、43、45~47的切断痕迹T1、T2、T4~T6也显现出与切断痕迹T3的形态相同的形态。
第一金属端子42~44各自的安装部48~50与第二金属端子45~47各自的安装部54~56具有相互相对的第一边缘E1和除第一边缘E1以外的第二边缘E2(参照图3)。而且,上述的形成比较粗糙的面77的切断痕迹T1~T6位于第一边缘E1上。
在切断痕迹T1~T6中,产生由面粗糙而引起的凹凸、毛刺,其形态不稳定。因此,无法避免在切断痕迹T1~T6间产生焊料润湿性的差异。但是,这些切断痕迹T1~T6位于第一金属端子42~44各自的安装部48~50与第二金属端子45~47各自的安装部54~56的相互相对的第一边缘E1。因此,如图3所示,在将金属端子42~47分别锡焊于安装基板上的导电区域19~24的回流焊工序中,即使引起移位,金属端子42~47也分别在从各金属端子42~47朝向各第一边缘E1的方向或者远离各第一边缘E1的方向、即金属端子未并排的方向上偏移。其结果是,能够在金属端子42~44间以及金属端子45~47间不易短路。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一边缘E1上的切断痕迹T1~T6与第二边缘E2的区别在于表面粗糙程度的疏密,但也可以进一步加入其他因素例如边缘处的金属组织等。此外,作为表面粗糙程度,能够使用由ISO 25178定义的“表面粗糙程度”。另外,在表面粗糙程度的测定中,例如使用激光显微镜即可。
以上,在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线圈部件进行说明时,作为实施方式,采用了脉冲变压器,但相对于在芯的卷芯部卷绕有多根线材,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各自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且第一、第二金属端子的安装部分别沿着相对于卷芯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第一、第二凸缘部的安装面的任何线圈部件,均能够应用本发明。例如,线圈部件也可以是共模扼流线圈、变压器、平衡-不平衡变压器(balun)等。
因此,线材的数量以及设置于各凸缘部的金属端子的数量是任意的。例如,也可能采用将一根线材用其两端以及中间这三点与金属端子连接的三端子的结构。另外,作为金属端子,有时也可以形成未连接于线材的虚设端子。即使是这种虚设端子,也有在将其连接于信号线的导电区域时,对特性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因此本发明是有效的。如上述那样,线材的数量与金属端子的数量未必相关。
另外,仅针对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中的一方的金属端子,应理解为:安装部的第一边缘具有由非精密的切断工序带来的粗糙的切断痕迹的实施方式也是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具备:
芯,其具有卷芯部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卷芯部的各端部的第一、第二凸缘部;
多个第一金属端子,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部;
多个第二金属端子,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以及
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并且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金属端子的任一个与所述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的任一个之间,
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均具有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安装面,
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分别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的靠所述安装面侧的安装部,
多个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所述安装部分别沿着相对于所述卷芯部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于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的所述安装面,
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中的一方的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中的另一方的所述安装部相对的第一边缘和除所述第一边缘以外的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相比,所述第一边缘具有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与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所述第二边缘相比,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各自的所述第一边缘具有表面粗糙程度更粗糙的切断痕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部件具备多根所述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分别具有立起部,所述立起部从所述安装部经由弯曲部沿着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端子分别具有立起部,所述立起部从所述安装部经由弯曲部沿着所述第一、第二凸缘部的外侧端面延伸。
CN201710174334.4A 2016-06-29 2017-03-22 线圈部件 Active CN1075459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8234A JP6565807B2 (ja) 2016-06-29 2016-06-29 コイル部品
JP2016-128234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5979A CN107545979A (zh) 2018-01-05
CN107545979B true CN107545979B (zh) 2019-12-24

Family

ID=60662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4334.4A Active CN107545979B (zh) 2016-06-29 2017-03-22 线圈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08320B2 (zh)
JP (1) JP6565807B2 (zh)
CN (1) CN107545979B (zh)
DE (1) DE10201720980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61631B2 (en) 2016-06-15 2020-12-08 Tdk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JP6934611B2 (ja) * 2017-02-24 2021-09-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KR102093149B1 (ko) * 2018-07-10 2020-03-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2470U (zh) * 2012-03-13 2013-10-1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JP2013219088A (ja) * 2012-04-04 2013-10-24 Koa Corp 巻線型コイル
CN103730229A (zh) * 2012-10-16 2014-04-1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CN10446502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7312U (zh) * 1987-05-26 1988-11-30
JP3496125B2 (ja) * 1992-10-05 2004-02-09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巻線チップトランスの製造方法
US7212093B2 (en) * 2003-07-25 2007-05-01 Kyocera Corporation Ferrite co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ommon-mode noise filter using the same
JP5777302B2 (ja) * 2010-07-21 2015-09-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配線基板
JP5811139B2 (ja) * 2012-10-16 2015-11-1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KR101975478B1 (ko) * 2013-10-04 2019-05-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성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상기 자성 기판과 절연재의 접합 구조물, 그리고 상기 접합 구조물을 갖는 칩 부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2470U (zh) * 2012-03-13 2013-10-1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JP2013219088A (ja) * 2012-04-04 2013-10-24 Koa Corp 巻線型コイル
CN103730229A (zh) * 2012-10-16 2014-04-16 Tdk株式会社 线圈部件
CN104465022A (zh) * 2013-09-25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脉冲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08320B2 (en) 2018-06-26
DE102017209809A1 (de) 2018-01-04
CN107545979A (zh) 2018-01-05
JP6565807B2 (ja) 2019-08-28
US20180005751A1 (en) 2018-01-04
JP2018006438A (ja) 2018-01-11
DE102017209809B4 (de)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5698B2 (en) Coil component
US20190392977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JP6015588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
CN107545979B (zh) 线圈部件
JP6065122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及び巻線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10763035B2 (en) Common mode filter
US11935679B2 (en) Coil device
JP6399010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9134147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3133B2 (ja) リード型電子部品
US9728869B2 (en) Printed substrate and printed substrate with terminal using same
KR890003691Y1 (ko) 칩형 인덕터
WO2017131011A1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610726B2 (en) Coil device and pulse transformer
US20100172114A1 (en) Surface mounting component
JP2022044343A (ja) コイル装置
JP6912853B2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70129A1 (en) Coil component
US10506717B2 (en) Inductor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nductor component
US20210375521A1 (en) Coi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JP3563202B2 (ja) 電子部品
JPS6223065Y2 (zh)
CN115938746A (zh) 一种高可靠共模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42341A (ja) 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58130552A (ja) リ−ドフレ−ム素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