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1336A -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1336A
CN107541336A CN201710947357.4A CN201710947357A CN107541336A CN 107541336 A CN107541336 A CN 107541336A CN 201710947357 A CN201710947357 A CN 201710947357A CN 107541336 A CN107541336 A CN 107541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oil
oil
parts
camellia seed
chickw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47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照飞
李碧霞
刘瑞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UNYUAN GREEN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UNYUAN GREEN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UNYUAN GREEN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UNYUAN GREEN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73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1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1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1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低温压榨山茶油可保持山茶油的固有气味和滋味,天然营养成分保存较好。未采用传统的茶油精炼工艺,工艺步骤简单,对茶油中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少。尤其是本发明步骤(4)中水洗时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可保护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使得茶油中甾醇、角鲨烯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同时在步骤(4)中采用中药提取物水溶液进行水洗,可使制得的茶油具有促进肠运动,预防和缓解便秘的功效。本发明保留了山茶油固有风味、香味和营养物质,角鲨烯、VE、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含量高,理化性质符合GB11765‑2003的规定,且预防和缓解便秘的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油茶全身都是宝:茶油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少、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并富含茶多糖、皂甙、黄酮、茶多酚、维生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种营养及功能活性物质,有降三高、提高免疫力、抗辐射、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效果,是一种优质的木本健康食用油。
茶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冷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其中冷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由于冷榨法出油率只有热榨法的一半,因此大部分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五成左右。压榨法和浸出法是山茶油提取的两种方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是一种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则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取工艺。现在很多企业比较普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互补的做法,即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后,“油饼”内残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原茶油”。
不管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制取的原茶油,都还不能吃。原茶油中含有种种杂质,包括原料中的,榨取或浸出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杂质对人体极为有害。原茶油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即精炼),去除杂质,才成为可以食用的成品油。一个完整的从原茶油到成品茶油的加工过程,一般包含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蜡等六步过程。经过精炼后,茶油中的VE、甾醇等营养物质损失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制得的茶油中角鲨烯、甾醇、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较高,且具有润肠通便、预防便秘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生产工艺为:
(1)选取当年产的山茶籽,除去杂质和霉烂的山茶籽,然后干燥至含量为8-10%,所述干燥方式是晒干或热风恒温烘干,热风恒温烘干的温度为60-65℃;
(2)山茶籽破碎后得到山茶籽仁,山茶籽仁中的含壳率<1%,再将山茶籽仁在80-85℃烘干至含水量为4-5%;
(3)山茶籽仁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进行压榨,压榨出的茶油通过鼓膜式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
(4)将除杂后的茶油加热至75-80℃,向茶油中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再加入茶油重量20-30%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搅拌均匀,静置2-3h后停止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除去水;
(5)将步骤(4)得到的茶油升温至120-125℃,加入茶油重量5-6%的活性炭,真空度95-98kPa条件下处理20-25min,然后冷却至70-75℃,过滤;
(6)将步骤(5)得到的茶油冷却至1-2℃,保持10-12h,过滤,即得。
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200-30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50-100ml/min。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2-5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80℃的热水中得到的。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60-90份、竹叶莲10-20份用200-300份质量分数为0.5-1.5%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600-800份水在90-95℃提取5-6h,然后加入和尚菜40-50份,继续90-95℃提取1-2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本发明所述份均为重量份。
鹅肠菜为为萱藻科植物鹅肠菜的藻体,具有清热通淋、凉血活血、消肿止痛、消积通乳等功效,适用于小儿疳积、牙痛、痢疾、痔疮肿痛、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急慢性阑尾炎、乳腺炎、乳汁不通等病症。
竹叶莲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花的根茎和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小便黄赤,热淋,疔痈疖肿,蛇虫咬伤。
和尚菜苦、辛、温,具有止咳平喘、活血行瘀、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寒邪壅肺之咳嗽、气喘、痰多等;跌打损伤、产后腹痛;水肿。
低温压榨山茶油可保持山茶油的固有气味和滋味,天然营养成分保存较好。未采用传统的茶油精炼工艺,工艺步骤简单,对茶油中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少。尤其是本发明步骤(4)中水洗时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可保护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使得茶油中甾醇、角鲨烯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同时在步骤(4)中采用中药提取物水溶液进行水洗,可使制得的茶油具有促进肠运动,预防和缓解便秘的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保留了山茶油固有风味、香味和营养物质,角鲨烯、VE、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含量高,理化性质符合GB11765-2003的规定,且预防和缓解便秘的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生产工艺为:
(1)选取当年产的山茶籽,除去杂质和霉烂的山茶籽,然后干燥至含量为9%,所述干燥方式是晒干或热风恒温烘干,热风恒温烘干的温度为60℃;
(2)山茶籽破碎后得到山茶籽仁,山茶籽仁中的含壳率<1%,再将山茶籽仁在80℃烘干至含水量为4%;
(3)山茶籽仁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进行压榨,压榨出的茶油通过鼓膜式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
(4)将除杂后的茶油加热至75℃,向茶油中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再加入茶油重量25%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搅拌均匀,静置2.5h后停止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除去水;
(5)将步骤(4)得到的茶油升温至125℃,加入茶油重量6%的活性炭,真空度95kPa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冷却至75℃,过滤;
(6)将步骤(5)得到的茶油冷却至1℃,保持10h,过滤,即得。
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28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60ml/min。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4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的热水中得到的。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75份、竹叶莲15份用300份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800份水在92℃提取5h,然后加入和尚菜48份,继续92℃提取1.5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20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100ml/min。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2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的热水中得到的。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60份、竹叶莲10份用200份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800份水在95℃提取6h,然后加入和尚菜40份,继续95℃提取2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30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50ml/min。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5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的热水中得到的。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90份、竹叶莲20份用200份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600份水在90℃提取5h,然后加入和尚菜50份,继续90℃提取1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生产工艺为:
(1)选取当年产的山茶籽,除去杂质和霉烂的山茶籽,然后干燥至含量为9%,所述干燥方式是晒干或热风恒温烘干,热风恒温烘干的温度为60℃;
(2)山茶籽破碎后得到山茶籽仁,山茶籽仁中的含壳率<1%,再将山茶籽仁在80℃烘干至含水量为4%;
(3)山茶籽仁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进行压榨,压榨出的茶油通过鼓膜式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
(4)将除杂后的茶油加热至75℃,向茶油中加入茶油重量25%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搅拌均匀,静置2.5h,除去水;
(5)将步骤(4)得到的茶油升温至125℃,加入茶油重量6%的活性炭,真空度95kPa条件下处理25min,然后冷却至75℃,过滤;
(6)将步骤(5)得到的茶油冷却至1℃,保持10h,过滤,即得。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4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的热水中得到的。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75份、竹叶莲15份用300份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800份水在92℃提取5h,然后加入和尚菜48份,继续92℃提取1.5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15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120ml/min。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75份、竹叶莲25份用300份质量分数为1%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800份水在92℃提取5h,然后加入和尚菜38份,继续92℃提取1.5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其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75份、竹叶莲15份用300份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及和尚菜48份用800份水在92℃提取6.5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其余同实施例1。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制得的茶油与采用现有技术常规精炼技术制得的茶油进行营养成分对比,结果见表1。
表1茶油中营养成分比较
预防便秘试验:通过1周适应环境喂养后将160只小鼠(体重25±0.5g)随机分为8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便秘对照组、6个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周期为9d,正常对照组和便秘对照组小鼠每天灌胃0.2mL蒸馏水,实验组小鼠每天按4g/kg(小鼠体重)分别实施例1-3、对比例1-2和采用现有技术常规精炼技术制得的茶油。从第5天开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每天灌胃0.2mL活性炭水(质量浓度为100g/L,2℃),第8天灌胃活性炭水后各组小鼠均绝食24h,第9天包括正常对照组在内所有小鼠灌胃0.2mL活性炭水。每组20只小鼠再平均分为2组,一组30min后断颈处死小鼠,然后解剖取小鼠小肠观察活性炭在小肠中的推进率,按推进率(%)=(活性炭在小肠中推进距离/肠总长度)×100计算;另一组10只小鼠观察其排出首粒黑便的时间。
表2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比较
表3小鼠活性炭推进率比较
分组 小鼠活性炭推进率(%)
正常对照组 98.9
便秘对照组 15.4
实施例1 59.7
实施例2 58.9
实施例3 59.5
对比例1 18.6
对比例2 19.2
常规精炼茶油 20.3

Claims (5)

1.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特征在于:生产工艺为:
(1)选取当年产的山茶籽,除去杂质和霉烂的山茶籽,然后干燥至含量为8-10%,所述干燥方式是晒干或热风恒温烘干,热风恒温烘干的温度为60-65℃;
(2)山茶籽破碎后得到山茶籽仁,山茶籽仁中的含壳率<1%,再将山茶籽仁在80-85℃烘干至含水量为4-5%;
(3)山茶籽仁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双螺旋低温榨油机进行压榨,压榨出的茶油通过鼓膜式板框压滤机除去固体杂质;
(4)将除杂后的茶油加热至75-80℃,向茶油中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再加入茶油重量20-30%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搅拌均匀,静置2-3h后停止通入乙烯和二氧化碳,除去水;
(5)将步骤(4)得到的茶油升温至120-125℃,加入茶油重量5-6%的活性炭,真空度95-98kPa条件下处理20-25min,然后冷却至70-75℃,过滤;
(6)将步骤(5)得到的茶油冷却至1-2℃,保持10-12h,过滤,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乙烯的流速为200-300ml/min,二氧化碳的流速为50-100ml/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水溶液是将2-5份中药提取物溶于100份75-80℃的热水中得到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
①将鹅肠菜60-90份、竹叶莲10-20份用200-300份质量分数为0.5-1.5%的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d,浸泡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水冲洗2-3次;
②经步骤①处理后的鹅肠菜、竹叶莲用600-800份水在90-95℃提取5-6h,然后加入和尚菜40-50份,继续90-95℃提取1-2h,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固体粉末,即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中药提取物是由鹅肠菜、竹叶莲、和尚菜组成的。
CN201710947357.4A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7541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7357.4A CN10754133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7357.4A CN10754133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1336A true CN107541336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7357.4A Pending CN107541336A (zh) 2017-10-12 2017-10-12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133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1493B1 (ko) * 2008-01-22 2009-04-06 경성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평활근세포 증식억제 효능을 가진 복어간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2965187A (zh) * 2012-11-06 2013-03-13 安徽新世界绿洲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
CN104130856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营养成分的油脂及其加工工艺
CN104531335A (zh) * 2014-12-23 2015-04-22 贵州省黎平县黔香园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制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1493B1 (ko) * 2008-01-22 2009-04-06 경성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평활근세포 증식억제 효능을 가진 복어간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2965187A (zh) * 2012-11-06 2013-03-13 安徽新世界绿洲茶油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
CN104130856A (zh) * 2013-05-03 2014-11-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保留营养成分的油脂及其加工工艺
CN104531335A (zh) * 2014-12-23 2015-04-22 贵州省黎平县黔香园油脂有限公司 一种山茶油的制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慧娟等: "《鲜丹参可以治便秘》", 《浙江中医药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4372B (zh) 一种养胃补肾保健菜籽油
CN103689132B (zh) 一种活血行淤抗癌保健菜籽油
CN103637319A (zh) 梨汤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9346A (zh) 月子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22B (zh) 一种荷叶减肥食品
CN103621688B (zh) 一种具有活血强身健美功效的米糠油
CN103689126B (zh) 一种祛风通络食用保健菜籽油
CN103689129A (zh) 一种具有化湿醒脾功效的保健芝麻油
CN105285603A (zh) 一种火龙果饮料
CN103704375B (zh) 一种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保健芝麻油
CN105533598A (zh) 一种保健蜂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360A (zh) 一种油茶饮料
CN106820144A (zh) 甜茶茶多酚的制备方法
CN103734704A (zh) 具有清火水果粉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157B (zh) 一种具有补血润肠功效的保健芝麻油
CN104207286B (zh) 一种护肝中草药保健醋饮料
KR20170061961A (ko) 무병장수 리큐르 제조방법
CN106720801B (zh) 富含菊糖的牛蒡茶
CN107541336A (zh) 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的茶油及其生产工艺
CN103704379A (zh) 一种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保健菜籽油
CN103689127B (zh) 一种降压清热海洋风味的保健菜籽油
CN103689131B (zh) 一种强筋活络补肾保健菜籽油
CN111887367A (zh) 一种枇杷花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9679A (zh) 一种黄麻功能性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42056A (zh) 一种掩盖苦味的功能性橙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