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9418A -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9418A
CN107539418A CN201710423142.2A CN201710423142A CN107539418A CN 107539418 A CN107539418 A CN 107539418A CN 201710423142 A CN201710423142 A CN 201710423142A CN 107539418 A CN107539418 A CN 107539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sprocket
root portion
bicycle sprocket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3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9418B (zh
Inventor
蒲田建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39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9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8Profiling
    • F16H55/0873Profiling for improving axial engagement, e.g. a chamfer at the end of the tooth fl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8Prof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28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 B21K1/3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with gear-tee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变速动作的自由度的自行车用链轮。该自行车用链轮具备第一链轮本体13和多个第一链轮齿14。多个第一链轮齿14具有多个齿顶部17和多个齿根部18。多个齿根部18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19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20。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19具有第一齿根形状。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20具有第二齿根形状。第一齿根形状与第二齿根形状不同。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背景技术
以往的自行车用链轮分别设置于曲柄组合体和后轮毂组合体。在曲柄组合体的前链轮和后轮毂组合体的后链轮之间,架设有自行车用链条。由此,曲柄组合体的旋转经由链条传递给后轮毂组合体,从而后轮旋转。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后链轮由多个后链轮构成。
各后链轮由圆环状的后链轮本体和多个后链轮齿构成。多个后链轮齿分别从后链轮本体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多个后链轮齿的在周向上相邻的后链轮齿之间形成有齿根部。在此,各齿根部遍及全周形成为同一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89254号公报
在以往的多个后链轮上,当变速动作时,链条从轴向相邻的2个后链轮中的一个后链轮向另一个后链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链条的链条辊从一个后链轮的齿根部向另一个后链轮的齿根部移动。
但是,在以往的多个后链轮中,由于各齿根部遍及全周形成为同一形状,因此,可使链条辊在后链轮间移动的齿根部实质上是被限定的。
换而言之,在除了可使链条辊在后链轮间移动的齿根部以外的齿根部,链条辊难以在2个后链轮间移动。例如,在链条辊难以移动的齿根部,在链条辊从一个后链轮将要向另一个后链轮移动的情况下,则有可能链条辊先与另一个后链轮的链轮齿顶接触,而不是另一个后链轮的齿根部,无法顺利地从一个后链轮的齿根部向另一个后链轮齿根部移动。因此,在以往的链轮中,能够执行变速动作的位置是被限定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变速性能的自行车用链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是具有旋转中心轴心的链轮。本自行车用链轮包括链轮本体和多个链轮齿。多个链轮齿从链轮本体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多个链轮齿具有多个齿顶部和多个齿根部。各齿根部位于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齿顶部之间。多个齿根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具有第一齿根形状。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具有第二齿根形状。第一齿根形状与第二齿根形状不同。
在本自行车用链轮中,在多个齿根部中,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的第一齿根形状与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的第二齿根形状不同。
按照这样,通过使第一齿根部的第一齿根形状与第二齿根部的第二齿根形状形成为不同的形状,能够有意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的位置(参照图5的实线)相对于链条辊的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参照图5的虚线)错开。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的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由此能够使链条辊的配置于第一齿根部和第二齿根部的至少任意一者的位置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和/或径向上变化。通过该链条辊的位置变化,在变速动作时,能够更容易地将链条辊配置在相邻的链轮的齿根部,而不与相邻的链轮的链轮齿接触。即,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在链轮的可变速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本链轮的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二齿根形状优选地以链轮驱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齿根径(齿根圆直径)与驱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齿根径相比变小的方式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损坏链轮的驱动性,而有意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的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二齿根部优选地具有直线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易于调整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的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的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一齿根形状优选地关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齿根中心线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易于形成第一齿根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二齿根形状优选地关于在径向上延伸的齿根中心线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合适地调节链条辊的配置于第二齿根部的位置,易于调整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的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的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优选地包括多个第一齿根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第二齿根形状的组合,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第一齿根部的至少两个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并排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与第二齿根形状的组合,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优选地包括多个第二齿根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自行车用链头的辊距与自行车用链轮的齿距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第二齿根部的至少两个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并排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一齿根部的总数优选为与第二齿根部的总数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一齿根部的总数优选为比第二齿根部的总数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而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还包括上升变速区域。上升变速区域是为了促进自行车用链条从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向上与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相邻的小链轮向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的位移而有意地形成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上升变速区域的个数与能够将链条变速的位置的增加相应地增加。此外,能够设定上升变速区域,以使自行车用链条更顺利地从相邻的小链轮向本自行车用链轮位移。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上升变速区域优选地包括多个上升变速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上升变速动作时的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上升变速区域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设置在第二齿根部的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链条辊通过第二齿根部的第二齿根形状而恰当地配置在第二齿根部,因此能够提高第二齿根部的附近的上升变速区域的上升变速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优选地还包括下降变速区域。下降变速区域是为了促进自行车用链条从自行车用链轮向在与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向上与本自行车用链条相邻的小链轮的位移而有意地形成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下降变速区域的个数与能够将链条变速的位置的增加相应地增加。此外,能够设定下降变速区域,以使自行车用链条更顺利地从本自行车用链轮向相邻的小链轮向位移。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下降变速区域优选地包括多个下降变速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下降变速动作时的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优选地多个下降变速区域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齿根部的附近。由于链条辊通过第二齿根部的第二齿根形状而恰当地配置在第二齿根部,因此能够提高第二齿根部的附近的下降变速区域的下降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二齿根部优选为在周向上连续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二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齿根部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齿根部。至少一个第三齿根部具有第三齿根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具有第三齿根形状的第三齿根部,能够有效地将链条辊在第三齿根部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位于第一齿根部的位置错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优选为20以下。一般地,在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为20以下的情况下,在链轮中可变速的位置被限制。但是,在本链轮中,由于在链轮中能够增加可变速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优选为15以下。一般地,在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为15以下的情况下,在链轮中可变速的位置进一步被限制。但是,在本链轮中,由于在链轮中能够增加可变速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变速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包括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供一种变速性能优异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中,自行车用链轮优选为后链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后链轮的变速性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中,自行车用链轮优选为前链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前链轮的变速性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变速性能的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正面图;
图2是多个后链轮中的2个后链轮的正面图;
图3是大径后链轮的正面图;
图4是大径后链轮的链轮齿的放大正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大径后链轮和链条辊的位置关系的正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链条辊从大径后链轮向小径后链轮的移动的正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2个后链轮的正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后链轮齿的放大正面图;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后链轮齿的放大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1具有前链轮组合体4和后链轮组合体5(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的一例)。前链轮组合体4、后链轮组合体5和链条2构成驱动部。链条2架设于前链轮组合体4和后链轮组合体5。
来自前链轮组合体4的驱动力经由链条2传递给后链轮组合体5。后链轮组合体5可一体旋转地安装于相对于车架3可旋转的后轮毂(未图示)。后链轮组合体5具有多个后链轮10和未图示的多个垫片。
多个后链轮10优选为分别由金属构成。在此,各后链轮10例如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多个垫片在多个后链轮10中配置在轴向相邻的2个后链轮10之间。
下面如图2所示,用构成后链轮组合体5的2个后链轮11、12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其中一个后链轮11形成为比另一个后链轮12更大径。下面将其中一个后链轮11记为大径后链轮11,将另一个后链轮12记为小径后链轮12。
(大径后链轮)
大径后链轮11(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在轴向上与小径后链轮12相邻而配置。如图2和图3所示,大径后链轮11具有旋转中心轴心X。另外,轴向为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方向。
如图3所示,大径后链轮11具有第一链轮本体13(链轮本体的一例)、多个第一链轮齿14(多个链轮齿的一例)、上升变速区域15和多个下降变速区域16。
第一链轮本体13实质上形成为圆环状。第一链轮本体13构成为可绕着轮毂轴(未图示)旋转。轮毂轴安装于车架3,后轮毂(未图示)可旋转地安装于轮毂轴。
第一链轮本体13与相对于轮毂轴可旋转的后轮毂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一起。由此,第一链轮可与后轮毂一起相对于轮毂轴即车架3旋转。
多个第一链轮齿14构成为可与链条2卡合。多个第一链轮齿14与第一链轮本体13一体地设置。具体地,多个第一链轮齿14在第一链轮本体13的外周部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此外,多个第一链轮齿14分别从第一链轮本体13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例如,多个第一链轮齿14的总数为20以下。更具体地,多个第一链轮齿14的总数为15以下。在此,将多个第一链轮齿14的总数为13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13个)第一链轮齿14具有多个(例如13个)齿顶部17和多个(例如13个)齿根部18。
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齿顶部17之间设置有各齿根部18。换而言之,各齿根部18位于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齿顶部17之间。
如图3所示,多个齿根部18具有多个(例如6个)第一齿根部19和多个(例如7个)第二齿根部20。按照这样,第一齿根部19的总数与第二齿根部20的总数不同。具体地,第一齿根部19的总数比第二齿根部20的总数大。另外,多个第一齿根部19是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的一例。多个第二齿根部20是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的一例。
如图3所示,多个第一齿根部19在周向上连续地配置。此外,多个第一齿根部19的至少两个在周向上并排而配置。具体地,多个第一齿根部19在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中连续地形成于第一链轮本体13的外周部。
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通过在周向上配置于第一齿根部19与第二齿根部20之间的2个分界齿顶部(第一分界齿顶部17a和第二分界齿顶部17b)来定义。具体地,通过连结第一分界齿顶部17a的顶部中心与旋转中心轴心X的直线、和连结第二分界齿顶部17b的顶部中心与旋转中心轴心X的直线来定义。第一分界齿顶部17a的顶部中心和第二分界齿顶部17b的顶部中心是各齿顶部17a、17b的周向的中心。在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包含有多个第一齿根部19。
各第一齿根部19形成为可配置链条辊2a。各第一齿根部19具有第一齿根形状。第一齿根形状关于在径向上延伸的第一齿根中心线S1对称。第一齿根中心线S1是连结旋转中心轴心X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齿顶部17的齿顶间距的中心C1的直线。在此,第一齿根形状实质上形成为圆弧状。
在此,多个第一齿根部19包括第一变速齿根部21。第一变速齿根部21是作为链条辊2a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的契机的齿根部。第一变速齿根部21设置在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第一下降变速区域23(后述)的下游侧。
如图3所示,多个第二齿根部20在周向上连续地配置。此外,多个第二齿根部20的至少两个在周向上并排而配置。具体地,多个第二齿根部20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连续地形成于第一链轮本体13的外周部。
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与上述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同样地是通过第一分界齿顶部17a和第二分界齿顶部17b来定义。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包含有多个第二齿根部20。
各第二齿根部20形成为可配置链条辊2a。各第二齿根部20具有第二齿根形状。上述第一齿根形状形成为与第二齿根形状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齿根形状是关于在径向上延伸的第二齿根中心线S2不对称。第二齿根中心线S2是连结旋转中心轴心X与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齿顶部17的齿顶间距离的中心C2的直线。
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齿根形状形成为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的齿根径r1与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的齿根径r2相比变小。第二齿根形状实质上由2个圆弧连续地连接而形成。
例如,第二齿根形状由第一圆弧部20a和第二圆弧部20b构成。第一圆弧部20a在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形成第二齿根部20。第一圆弧部20a的齿根径是上述的“r1”。第一圆弧部20a的齿根径r1与将在第一圆弧部20a的圆弧上与旋转中心轴心X最近的点和旋转中心轴心X连结的线段的长度对应。
第二圆弧部20b在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形成第二齿根部20。第二圆弧部20b的齿根径是上述的“r2”。第二圆弧部20b的齿根径r2与将在第二圆弧部20b的圆弧上与旋转中心轴心X最近的点和旋转中心轴心X连结的线段的长度对应。第二圆弧部20b的齿根径r2比第一圆弧部20a的齿根径r1大。
在此,如图3所示,多个第二齿根部20包括第二变速齿根部22。第二变速齿根部22是成为链条辊2a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的契机的齿根部。第二变速齿根部22设置于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第二下降变速区域24(后述)的下游侧。
上升变速区域15是为了促进链条2从在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轴向上与大径后链轮11相邻的小径后链轮12向大径后链轮11的位移而有意地形成的区域。
如图3所示,上升变速区域15设置在第二齿根部20的附近。例如,上升变速区域15以包含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的方式设置于大径后链轮11。
上升变速区域15具有第一凹部15a。变速动作时,链条2的外链部配置于第一凹部15a,将链条2向大径后链轮11侧引导。
第一凹部15a形成于多个第一链轮齿14的任一个侧面。第一凹部15a的形成范围不仅是第一链轮齿14的侧面,也可以形成于第一链轮本体13的侧面。
第一凹部15a在第一链轮齿14的侧面形成为凹状。在第一凹部15a的底部可配置链条2的外链部。另外,上述侧面是在轴向上与小径后链轮12相对的面。
在该结构中,在链条2与小径后链轮12啮合的状态下,当上升变速动作进行时,链条2的外链部向第一凹部15a接近。在该状态下,当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2旋转时,链条2从小径后链轮12脱离,与大径后链轮11的第一链轮齿14啮合。按照这样,在上升变速区域15,链条2从小径后链轮12改挂在大径后链轮11。
多个下降变速区域16分别是为了促进链条2从大径后链轮11向在与旋转中心轴心X平行的轴向上与大径后链轮11相邻的小径后链轮12的位移而有意地形成的区域。
如图3所示,多个下降变速区域16的至少一个设置在第二齿根部20的附近。在此,多个(例如两处)下降变速区域16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的附近设置于大径后链轮11。
例如,多个下降变速区域16具有第一下降变速区域23和第二下降变速区域24。第一下降变速区域23跨越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和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而形成。第二下降变速区域24形成于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
各下降变速区域16(第一下降变速区域23和第二下降变速区域24)具有第二凹部16a和第三凹部16b。
变速动作时,链条2的内链部配置在第二凹部16a,将链条2向小径链轮侧引导。
第二凹部16a在周向上与第三凹部16b相邻地配置。具体地,第二凹部16a在比第三凹部16b更靠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与第三凹部16b相邻地配置。
第二凹部16a形成于大径后链轮11的侧面。具体地,第二凹部16a形成于第一链轮齿14的侧面(例如齿顶部17)的侧面。第二凹部16a的形成范围不仅是第一链轮齿14的侧面,也可以形成于第一链轮本体13的侧面。
第二凹部16a在大径后链轮11的侧面形成为凹状。在第二凹部16a的底部可配置链条2的内链部。另外,上述侧面是在轴向上与小径后链轮12相对的面。
变速动作时,链条2的外链部配置在第三凹部16b,将链条2向小径链轮侧引导。
第三凹部16b在周向上与第二凹部16a相邻地配置。具体地,第三凹部16b在比第二凹部16a更靠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与第二凹部16a相邻地配置。
第三凹部16b形成于大径后链轮11的侧面。具体地,第三凹部16b在周向上相邻的一对第一链轮齿14(例如一对齿顶部17)之间形成于大径后链轮11的侧面。
在一对第一链轮齿14(例如一对齿顶部17)的一者形成有上述第二凹部16a。第三凹部16b的形成范围不仅是第一链轮齿14的侧面,也可以形成于第一链轮本体13的侧面。
第三凹部16b在大径后链轮11的侧面形成为凹状。在第三凹部16b的底部可配置链条2的外链部。另外,上述侧面是在轴向上与小径后链轮12相对的面。
并且,第三凹部16b的深度比第二凹部16a的深度深。在此,在第三凹部16b的底部与第二凹部16a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高低差。在第三凹部16b的底部配置有链条2的外链部。如上所述,在第二凹部16a的底部配置有链条2的内链部。
在该结构中,在链条2与大径后链轮11啮合的状态下,若进行下降变速动作,则在大径后链轮11与小径后链轮12之间,内链部与第二凹部16a相对。此外,此时,在大径后链轮11与小径后链轮12之间,外链部与第三凹部16b相对。
在该状态下,若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2旋转,则链条2的外链部被第三凹部16b的壁部16c向小径后链轮12侧按压。于是,配置在第一变速齿根部21或第二变速齿根部22的链条辊2a从第一变速齿根部21或第二变速齿根部22脱离。
即,链条2开始脱离大径后链轮11,与小径后链轮12的第二链轮齿26啮合。按照这样,通过第一下降变速区域23或第二下降变速区域24,链条2从大径后链轮11改挂在小径后链轮12。
(小径后链轮)
小径后链轮12在轴向上与大径后链轮11相邻地配置。小径后链轮12具有旋转中心轴心X。小径后链轮12的旋转中心轴心X与大径后链轮11的旋转中心轴心X为同芯。小径后链轮12构成为可与大径后链轮11一体地旋转。在此所示的小径后链轮12例如为高速齿轮用的后链轮。
如图2所示,小径后链轮12具备第二链轮本体25和多个第二链轮齿26。
第二链轮本体25实质上形成为圆环状。第二链轮本体25构成为可绕着轮毂轴(未图示)旋转。轮毂轴安装于车架3,在轮毂轴上可旋转地安装有后轮毂(未图示)。
第二链轮本体25与相对于轮毂轴可旋转的后轮毂可一体旋转地安装在一起。由此,第二链轮可与后轮毂一同相对于轮毂轴即车架3旋转。
多个第二链轮齿26构成为可与链条2卡合。多个第二链轮齿26设置于第二链轮本体25。具体地,多个第二链轮齿26在第二链轮本体25的外周部配置为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隔开间隔。此外,多个第二链轮齿26分别从第二链轮本体25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的外侧延伸。在此,将多个第二链轮齿26的个数为11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说明。
多个(11个)第二链轮齿26具有多个(例如11个)齿顶部27和多个(例如11个)齿根部28。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在彼此相邻的一对齿顶部27之间设置有各齿根部28。换而言之,各齿根部28位于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齿顶部27之间。各齿根部28形成为可配置链条辊2a。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齿根部28的齿根形状在周向上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即,各齿根部28在全周都形成为同一形状。在此,各齿根形状实质上形成为圆弧状。
(链条从大径后链轮向小径后链轮的移动)
如上所述,在构成有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2的情况下,链条2如下所示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
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一分界齿顶部17a和第二分界齿顶部17b之间(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链条2与大径后链轮11的各第一链轮齿14卡合。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链条辊2a配置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的第一分界齿顶部17a和第二分界齿顶部17b之间的各第二齿根部20。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中,链条辊2a的位置(例如中心位置P)随着从第一分界齿顶部17a朝向第二分界齿顶部17b,向与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以及大径后链轮11的旋转中心轴心X移动。该移动是通过将第二齿根部20的第二齿根形状形成为上述形状而实现的。由此,能够有意地将链条辊2a在第二齿根部20的位置(参照图4的实线)相对于链条辊2a’位于第一齿根部19的位置(参照图4的虚线)错开。
另外,图4的虚线所示的链条辊2a’的位置记为大径后链轮11的多个齿根部18仅由多个第一齿根部19构成的情况下的链条辊2a的位置。
并且,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中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最下游侧的链条辊201a(第一分界齿顶部17a的附近的链条辊2a)在靠近第一分界齿顶部17a的位置配置于第二齿根部20。一方面,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中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最上游侧的链条辊201b(第二分界齿顶部17b的附近的链条辊2a)在靠近第二分界齿顶部17b的位置配置于第二齿根部20。配置有链条辊201b的第二齿根部20与上述第二变速齿根部22对应。
按照这样,在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的多个第二齿根部20(第二齿根形状),通过使链条辊2a的位置(中心位置P)变化,能够增加可将链条辊2a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的齿根部。
例如,在大径后链轮11的第一链轮齿14仅由第一齿根部19(第一齿根形状)构成的情况下,在下降变速时,链条辊2a仅在一处可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即,在下降变速时,仅在第一变速齿根部21,可将链条辊2a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
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由于大径后链轮11的第一链轮齿14不仅具有第一齿根部19(第一齿根形状),也具有第二齿根部20(第二齿根形状),因此在下降变速时,可将链条辊2a在两处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降变速时,在第一变速齿根部21和第二变速齿根部22能够适宜地将链条辊2a从大径后链轮11向小径后链轮12移动。由此,能够在大径后链轮11提高下降变速动作的变速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2,对于图7所示的大径后链轮111和小径后链轮112(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大径后链轮111的齿根部118由遍及全周地具有相同形状的齿根部构成。此外,小径后链轮112的齿根部128由具有不同形状的齿根部构成。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此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附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大径后链轮)
大径后链轮111具有第三链轮本体113和第三链轮齿114。第三链轮本体113除了链轮的直径以外,实质上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链轮本体13相同。
多个第三链轮齿114具有多个齿顶部117和多个齿根部118。多个齿顶部117除了齿顶的总数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顶部17相同。在此,多个齿顶部117的总数例如为19。即,第三链轮齿114的总数例如为19。
多个齿根部118遍及全周形成为同一形状。例如,多个齿根部118的齿根形状在周向上形成为同一形状。即,多个齿根部118的齿根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小径后链轮12的齿根形状相同,在周向上形成为相同的形状。
另外,在此省略了说明,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也可以将上升变速区域和下降变速区域设置于大径后链轮111。
(小径后链轮)
小径后链轮112具备第四链轮本体125(链轮本体的一例)和多个第四链轮齿126(多个链轮齿的一例)。
第四链轮本体125除了链轮的直径以外,实质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链轮本体25形成为相同。
多个第四链轮齿126具有多个齿顶部127和多个齿根部128。多个齿顶部127除了齿顶的总数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齿顶部27相同。在此,多个齿顶部127的总数例如为17。即,第四链轮齿126的总数例如为17。
多个齿根部128具有多个(例如9个)第三齿根部129(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的一例)和多个(例如8个)第四齿根部130(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的一例)。按照这样,第三齿根部129的总数与第四齿根部130的总数不同。具体地,第三齿根部129的总数比第四齿根部130的总数大。
在此,多个第三齿根部129的第三齿根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径后链轮11的第一齿根形状相同地形成为对称的。多个第三齿根部129的第三齿根形状例如由一种圆弧部构成。
多个第四齿根部130的第四齿根形状形成为与多个第三齿根部129的第三齿根形状不同的形状。多个第四齿根部130的第四齿根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径后链轮11的第二齿根形状相同地形成为非对称的。多个第四齿根部130的第四齿根形状例如由两种圆弧部形成。
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小径后链轮112形成有与第一齿根形成范围H1对应的第三齿根形成范围H3和与第二齿根形成范围H2对应的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第三齿根形成范围H3和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通过第三分界齿顶部127a和第四分界齿顶部127b来定义。
在第三齿根形成范围H3包含有多个(例如9个)第三齿根部129。第三齿根部129包括与第一变速齿根部21对应的第三变速齿根部121。此外,在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包含有多个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部130包括与第二变速齿根部22对应的第四变速齿根部122。
另外,在此省略了说明,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也可以将上升变速区域和下降变速区域设置于小径后链轮112。
(链条从小径后链轮向大径后链轮的移动)
如上所述,在构成有大径后链轮111和小径后链轮112的情况下,链条2如下所示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
例如,在第三分界齿顶部127a和第四分界齿顶部127b之间(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链条2与小径后链轮112的各第四链轮齿126卡合。
具体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的第三分界齿顶部127a和第四分界齿顶部172b之间的各第四齿根部130配置有链条辊2a。在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中,链条辊2a的位置(例如中心位置P)随着从第三分界齿顶部127a朝向第四分界齿顶部127b,向与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相反的方向以及小径后链轮112的旋转中心轴心X移动。该移动是通过将第四齿根部130的第四齿根形状形成为上述形状而实现的。由此,能够将链条辊2a在第四齿根部130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2a’位于第三齿根部129的位置有意地错开。
另外,位于第三齿根部129的链条辊2a’以及第四齿根部130的链条辊2a的位置关系实质上与图5所示的链条辊2a、2a’的位置关系对应。
按照这样,在第四齿根形成范围H4的多个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形状),通过使链条辊2a的位置(中心位置P)变化,能够增加可将链条辊2a顺利地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的齿根部。
例如,在小径后链轮112的第四链轮齿126仅由第三齿根部129(第三齿根形状)构成的情况下,在上升变速时,链条辊2a可在两处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大径后链轮111和小径后链轮112设计成在其中一个上升变速位置123能够顺利地将链条辊2a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在另一个上升变速位置124也有可能不能够顺利地将链条辊2a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在变速位置124的上升变速动作时发生一些冲击。
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由于小径后链轮112的第四链轮齿126具有第三齿根部129(第三齿根形状)和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形状),在上升变速时,能够顺利地将链条辊2a在变速位置123、124这两处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
即,在上升变速时,能够将链条辊2a在变速位置123、124这两者适宜地配置。即,能够在两个上升变速位置123、124顺利地将链条辊2a从小径后链轮112向大径后链轮111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在小径后链轮112进行上升变速动作的变速性能。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a)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展示了第二齿根部20(第二齿根形状)由第一圆弧部20a和第二圆弧部20b构成的情况的例子。此外,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展示了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由两种圆弧部构成的情况的例子。
也可以代替这个,而如图8所示,第二齿根部20(第二齿根形状)和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形状)由第一圆弧部20a、第二圆弧部20b和直线部20c构成。即,第二齿根部20和第四齿根部130也可以具有直线部。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圆弧部20a和第二圆弧部20b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构成为相同。直线部20c是连结第一圆弧部20a和第二圆弧部20b的部分。按照这样,通过在第二齿根部20(第二齿根形状)和第四齿根部130(第四齿根形状)进一步设置直线部20c,能够将链条辊2a在第二齿根部20和第四齿根部130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2a’位于第一齿根部19和第三齿根部129的位置有意地错开。
(b)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展示了多个齿根部18、128由多个第一齿根部19(第三齿根部129)和多个第二齿根部20(第四齿根部130)构成的情况的例子。也可以代替这个,而如图9所示,多个齿根部18、128至少还具有第五齿根部30(第三齿根部的一例)。
在这种情况下,第五齿根部30具有第五齿根形状(第三齿根形状的一例)。第五齿根形状由第一圆弧部20a和直线部20d构成。第一圆弧部20a在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形成第五齿根部30。直线部20d在链轮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形成第五齿根部30。即使形成这样的第五齿根部30,也能够将链条辊2a在第五齿根部30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2a’位于第一齿根部19和第三齿根部129的位置有意地错开。
(c)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展示了上升变速区域15设置在一处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多个上升变速区域15形成于后链轮。在这种情况下,多个上升变速区域15的至少一个优选地设置在第二齿根部20的附近。
(d)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包含在多个后链轮10中的大径后链轮11、111和小径后链轮12、112而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此说明的结构,例如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12的结构即使相对于包含在多个后链轮10中的其他后链轮也是可以适用的。
(f)本发明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具有四种以上的齿根形状。即,本发明的自行车用链轮可以具有第四齿根形状、第五齿根形状、在此以上的齿根形状。此外,齿根形状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只要是能够将链条辊2a的位置相对于链条辊2a’位于第一齿根部19和第三齿根部129的位置有意地错开的形状,那么可以是任何形状。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展示了本发明适用于大径后链轮11和小径后链轮112的情况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前链轮。即,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前链轮组合体4。
(产业上可利用性)
可广泛适用于自行车用链轮和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符号说明:
5 后链轮组合体
11、111 大径后链轮
12、112 小径后链轮
13 第一链轮本体
14 第一链轮齿
15 上升变速区域
16 下降变速区域
17 第一链轮齿的齿顶部
18 第一链轮齿的齿根部
19 第一齿根部
20 第二齿根部
20a 第一圆弧部
20b 第二圆弧部
20c 直线部
20d 直线部
23 第一下降变速区域
24 第二下降变速区域
27 第二链轮齿的齿顶部
28 第二链轮齿的齿根部
30 第五齿根部
123、124 变速位置
r1 链轮驱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齿根径
r2 链轮驱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齿根径
R 链轮驱动旋转方向
S1 第一齿根中心线
S2 第二齿根中心线
X 旋转中心轴心

Claims (24)

1.一种自行车用链轮,其具有旋转中心轴心,其中,
该自行车用链轮包括:
链轮本体;以及
多个链轮齿,从所述链轮本体向关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的径向的外侧延伸,
所述多个链轮齿具有多个齿顶部、和位于在关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齿顶部之间的多个齿根部,
所述多个齿根部包括具有第一齿根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和具有第二齿根形状的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
所述第一齿根形状与所述第二齿根形状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二齿根形状以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的驱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的齿根径(齿根圆直径)与所述驱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齿根径相比变小的方式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二齿根部具有直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齿根形状关于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齿根中心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二齿根形状关于在所述径向上延伸的齿根中心线不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齿根部包括多个第一齿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齿根部的至少两个在所述周向上并排而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齿根部包括多个第二齿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齿根部的至少两个在所述周向上并排而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齿根部的总数与所述第二齿根部的总数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一齿根部的总数比第二齿根部的总数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还包括促进自行车用链条从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向上与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相邻的小链轮向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的位移的上升变速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上升变速区域包括多个上升变速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上升变速区域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根部的附近。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还包括促进自行车用链条从所述自行车用链轮向在与所述旋转中心轴心平行的轴向上与所述自行车用链轮相邻的小链轮的位移的下降变速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下降变速区域包括多个下降变速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下降变速区域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根部的附近。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第二齿根部在所述周向上连续地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齿根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齿根部,该至少一个第三齿根部具有第三齿根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为20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其中,所述多个链轮齿的总数为15以下。
22.一种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包括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所述自行车用链轮是后链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其中,所述自行车用链轮是前链轮。
CN201710423142.2A 2016-06-27 2017-06-07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Active CN107539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363 2016-06-27
JP2016126363A JP2018001773A (ja) 2016-06-27 2016-06-27 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及び自転車用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418A true CN107539418A (zh) 2018-01-05
CN107539418B CN107539418B (zh) 2021-04-23

Family

ID=6057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3142.2A Active CN107539418B (zh) 2016-06-27 2017-06-07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84785B2 (zh)
JP (1) JP2018001773A (zh)
CN (1) CN107539418B (zh)
DE (1) DE102017208945A1 (zh)
TW (1) TWI6904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1364B2 (en) * 2013-05-17 2017-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ES2924814T3 (es) * 2015-08-25 2022-10-11 Miranda & Irmao Lda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y su uso
US10933947B2 (en) * 2017-09-15 2021-03-02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10631895B2 (en) * 2018-05-17 2020-04-28 Charles Buist, DMD, PA Dental cutting tool
US11008065B2 (en) * 2018-11-07 2021-05-18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rrangement
US20230356803A1 (en) * 2020-09-23 2023-11-09 Douglas Gilman BROWN, Jr. Sprocket with variable gear tooth valley radius
EP3988818A1 (de) 2020-10-26 2022-04-27 SRAM Deutschland GmbH Stärker verschleissfeste fahrradritzelpaarung und ritzelkassette mit einer solchen
DE102021101223A1 (de) 2020-10-26 2022-04-28 Sram Deutschland Gmbh Stärker verschleißfeste Fahrradritzelpaarung und Ritzelkassette mit einer solche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7389A (ja) * 1990-01-20 1991-09-25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ホイール
CN2373365Y (zh) * 1999-06-04 2000-04-12 黄福如 自行车链轮齿形改良结构
US20030087714A1 (en) * 2001-11-06 2003-05-08 Borgwarner Inc. Tension-reducing random sprocket
US20050079940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Sram Corporation Low-noise chainwheel
JP2006103648A (ja) * 2004-09-30 2006-04-20 Nobuo Ozaki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CN101581357A (zh) * 2008-05-14 2009-11-18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链条用链轮
US20100160098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subakimoto Chain Co. Chain driving system
US20110053721A1 (en) * 2009-09-01 2011-03-0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20160101825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9937A (en) * 1940-02-05 1941-10-21 Chain Belt Co Roller chain sprocket wheel
US2382740A (en) * 1943-07-10 1945-08-14 Fred P Noffsinger Sprocket wheel
US4016772A (en) * 1975-09-22 1977-04-12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procket member configuration
US4116081A (en) * 1977-05-25 1978-09-26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procket profile
US4148225A (en) * 1977-10-31 1979-04-10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Belt sprocket
US4758209A (en) * 1987-04-01 1988-07-19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Silent timing chain and sprocket system
JP2805116B2 (ja) 1992-08-24 1998-09-30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流し込み成形用耐火物
JP2546442Y2 (ja) * 1993-06-30 1997-09-03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ローラチェーン用スプロケット
US5716297A (en) * 1993-09-13 1998-02-10 Fichtel & Sachs Ag Derailleur arrangement for bicycles
JP3509214B2 (ja) * 1994-09-09 2004-03-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チェーンホイール
DE4445035C1 (de) * 1994-12-16 1996-06-05 Fichtel & Sachs Ag Kettenschaltung
US5545096A (en) * 1995-08-29 1996-08-13 Su; Bor-Lin Sprocket mechanism for a multistage bicycle
US5876295A (en) * 1996-01-23 1999-03-02 Cloyes Gear And Products, Inc. Roller chain drive system having improved noise characteristics
DE19606667C2 (de) * 1996-02-23 1999-10-14 Sram De Gmbh Kettenschaltung für Fahrräder
IT1286121B1 (it) * 1996-06-25 1998-07-07 Campagnolo Srl Pignone, per l'ingranamento con una catena di bicicletta.
US5921878A (en) * 1996-07-03 1999-07-13 Cloyes Gear And Products, Inc. Roller chain drive system having improved noise characteristics
US7416500B2 (en) * 1996-12-19 2008-08-26 Cloyes Gear And Products, Inc. Random engagement roller chain sprocket and timing chain system including same
US6761657B2 (en) * 1996-12-19 2004-07-13 Cloyes Gear And Products, Inc. Roller chain sprocket with added chordal pitch reduction
TW373616U (en) * 1997-04-16 1999-11-01 Ind Tech Res Inst Tooth structure of the chainwheels set of the bicycle
CA2246131C (en) * 1997-10-03 2007-06-05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Randomized sprocket for roller chain
US6340338B1 (en) * 2000-09-13 2002-01-22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6736744B1 (en) * 2000-11-01 2004-05-18 Borgwarner, Inc. Roller chain sprocket for preventing substantially radial impact with chain rollers
US6805645B2 (en) * 2001-10-15 2004-10-19 Apex Bicycle Components Corporation Ltd. Tooth contour structure for large sprocket set of bicycle
JP3886130B2 (ja) * 2003-07-04 2007-02-2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用スプロケット
JP4508616B2 (ja) * 2003-11-28 2010-07-21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ローラ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4685429B2 (ja) * 2004-12-17 2011-05-1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用のスプロケット
US7740555B2 (en) * 2005-10-14 2010-06-22 Borgwarner Inc. Sprocket tooth profile for a roller or bush chain
US7942771B2 (en) * 2005-12-13 2011-05-17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apparatus with a shift inhibiting structure
JP2008019881A (ja) * 2006-07-10 2008-01-31 Tsubakimoto Chain Co 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2008189254A (ja) 2007-02-07 2008-08-21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及びスプロケット
US8104393B2 (en) * 2009-07-10 2012-01-31 Abrams Airborne Inc. Charging handle
US10000256B2 (en) * 2014-01-23 2018-06-19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JP6226773B2 (ja) * 2014-02-24 2017-11-08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スプロケット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7389A (ja) * 1990-01-20 1991-09-25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ホイール
CN2373365Y (zh) * 1999-06-04 2000-04-12 黄福如 自行车链轮齿形改良结构
US20030087714A1 (en) * 2001-11-06 2003-05-08 Borgwarner Inc. Tension-reducing random sprocket
US20050079940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Sram Corporation Low-noise chainwheel
JP2006103648A (ja) * 2004-09-30 2006-04-20 Nobuo Ozaki 自転車用多段スプロケット装置
CN101581357A (zh) * 2008-05-14 2009-11-18 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链条用链轮
US20100160098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subakimoto Chain Co. Chain driving system
US20110053721A1 (en) * 2009-09-01 2011-03-03 Shimano Inc. Bicycle sprocket
US20160101825A1 (en) * 2014-10-14 2016-04-14 Sram Deutschland Gmbh Multi-sprocket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418B (zh) 2021-04-23
TWI690457B (zh) 2020-04-11
DE102017208945A1 (de) 2017-12-28
TW201825347A (zh) 2018-07-16
US20170370458A1 (en) 2017-12-28
US10584785B2 (en) 2020-03-10
JP2018001773A (ja)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9418A (zh) 自行车用链轮及自行车用链轮组合体
TWI773985B (zh) 用於後輪轂部的多鏈輪配置
US7442140B2 (en) Gear assembly for a bicycle gear change
CN101407243B (zh) 自行车后链轮组件
US7942771B2 (en) Bicycle sprocket apparatus with a shift inhibiting structure
US10190659B2 (en) Bicycle chain
TWI285614B (en) Toothed wheel of a chain transmission for a bicycle
US8978514B2 (en) Bicycle front sprocket
EP3093227A1 (de) Fahrrad-hinterrad-ritzelanordnung
TWI419810B (zh) 腳踏車結構
CN103879508B (zh) 无级变速自行车传动机构和自行车轮毂
CN1091373A (zh) 自行车用多级链轮装置
CN107031786A (zh) 齿盘
US10457353B2 (en)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US20040259675A1 (en) Cluster sprockets for bicycle transmissions and other prime movers
US8357071B2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internal hub transmission
CN108974236B (zh) 自行车链轮
EP3689732B1 (en) Cogset
TWM538108U (zh) 自行車用鏈輪及複式鏈輪組件
TWM644362U (zh) 後變速器鏈條導輪結構
RU2006133133A (ru) Зубчатое колесо велосипедной трансмисс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