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3907B -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3907B
CN107533907B CN201680022382.5A CN201680022382A CN107533907B CN 107533907 B CN107533907 B CN 107533907B CN 201680022382 A CN201680022382 A CN 201680022382A CN 107533907 B CN107533907 B CN 107533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iron core
discharge unit
billot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23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3907A (zh
Inventor
金承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M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M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M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M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3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3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3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3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33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he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对在一个级进模具装置内移动的条料涂覆粘合剂,从而通过粘合层叠方式对单张铁芯进行层叠,所述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包括:模具装置,其由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组成,并且安装于上部模具的冲孔冲头及落料冲头对顺次在下部模具上部移送的条料进行冲裁,从而形成单张铁芯,并对所述单张铁芯进行层叠;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其分别安装于所述上部模具及下部模具,从而在所述冲头冲裁条料期间向条料上面和下面涂覆粘合剂,所述粘合剂是由固化剂和主剂构成的二液型粘合剂,并且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能够分别涂覆固化剂和主剂,由此能够实现在想要涂覆的地点迅速而稳定地涂覆粘合剂,并能够帮助提高层叠铁芯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铁芯制造装置。更为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对在一个级进模具装置内移动的条料涂覆粘合剂,从而通过粘合层叠方式对单张铁芯进行层叠。
背景技术
在现有电机铁芯层叠方式中,对通过级进(progressive)模具装置所供给的条料(strip)顺次进行槽部、齿等的冲裁加工,由此连续形成单张铁芯,最后将外形得到冲裁的单张铁芯按照规定张数层叠并使其固定,从而制造电机铁芯。就单张铁芯的固定方法而言,如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5-0026882号等所公开的,压纹层叠方法广为人知,在各个单张铁芯形成压纹(embossing),在层叠时使其相互挤压而结合。
这样的压纹层叠方式的电机铁芯中,通过过盈配合方式使得形成于母材的阴阳凸起部形状紧固,因此作用如同在道路上设置的减速带,并且发生铁损和磁束密度损失。此外问题在于,占空系数下降并因共振现象而产生振动噪音。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作为粘合式层叠方式,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0119014号公开了电机铁芯的层叠粘合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冲模其被下部模具支撑;冲头,其位于所述冲模的上部,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供给至所述冲模的上部表面的条料进行冲裁;冲头固定件,其受到上部模具的支撑,并在所述冲头的外廓对冲头进行支撑;粘合剂供给装置,其向所述条料的上侧或侧面供给粘合剂;层叠环,其位于冲模内部,通过侧压的紧固件按照一定高度支撑被冲裁的所述铁芯片。
此外,韩国登记专利公报第10-1164803号公开了一种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在冲床模具操作时,与层叠分离治具连接的软管向条料注入一定量的粘着剂,所述层叠分离治具附着于模具,如果达到想要的冲裁张数,则连接于冲床的层叠计数器瞬间将层叠分离治具从模具内升起,从而粘着剂不注入,并且在重新操作时,将升起的层叠分离治具再次降下,从而进行重新注入,如此反复按照想要的张数持续生产产品。
但是,所述的现有的粘合式层叠方式在涂覆粘合剂时,从粘合剂供给装置单纯地采取向条料的上侧或侧面喷射粘合剂,或者从连接于层叠治具的软管滴落粘合剂的方式,因而需要较多的粘合剂涂覆时间,并且具有如下担忧:粘合剂可能无法在应该涂覆的涂覆地点实现准确的涂覆,而且粘合剂可能向周围飞散而对模具等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问题而提出进一步改善的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使用粘合式层叠方式,从而大幅降低铁损和磁束密度损失,并且垂直度、平面度等形状公差及紧度优秀,因此电机效率得到改善,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粘合剂涂覆。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包括:
模具装置,其由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组成,并且安装于上部模具的冲孔冲头及落料冲头对顺次在下部模具上部移送的条料进行冲裁,从而形成单张铁芯,并对单张铁芯进行层叠,
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其分别安装于所述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在所述冲头冲裁条料期间向条料上面和下面涂覆粘合剂,
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包括:粘合剂排出部,其向形成有所述单张铁芯的条料上面或下面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涂覆地点排出粘合剂;粘合剂供给部,其施加一定压力,从而向所述粘合剂排出部供给所存储的粘合剂;以及凸轮驱动部,其使得所述粘合剂排出部进行升降。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是混合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从而固化的二液型粘合剂,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能够分别涂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可以安装于所述冲孔冲头和落料冲头之间,或者可以设置为部分插入于所述落料冲头的内部空间,冲孔冲头与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之间还可包括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进行喷气从而用于去除涂覆地点上的异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可以安装于供给所述条料的上部模具的一侧。
在本发明中,所述粘合剂排出部包括排出部本体和排出部盖体,所述排出部本体内部以与所述涂覆地点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贯通孔,并使得排出销插入于所述贯通孔,并且所述排出销可包括:喷嘴,其设置为从所述贯通孔一侧凸出;喷嘴支架,其与所述喷嘴结合;喷嘴弹簧,其通过所述喷嘴支架及贯通孔所形成的断差部而得到弹性支撑。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出销沿着圆周方向可形成有防扩散孔,所述防扩散孔与排出粘合剂的排出管分隔一定距离。
在本发明中,所述凸轮驱动部包括:凸轮部件,其沿着水平方向进行进退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粘合剂排出部沿着竖直方向升降;驱动装置,其对所述凸轮部件进行驱动,并且所述凸轮部件的第一面能够以与所述排出部盖体的第二面相对应的形式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形成为倾斜面及平面连续排列。
在本发明中,所述驱动装置对所述冲头的冲裁工艺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在预先设定的次数下能够使得所述凸轮部件进退,以便不进行粘合剂涂覆。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粘合层叠方式,在大幅降低层叠铁芯制造所需的制造时间及设备费用的同时,有效地利用作业空间,并且能够实现在想要涂覆的地点迅速而稳定地涂覆粘合剂,由此效果在于能够提升层叠铁芯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张铁芯涂覆有粘合剂的状态的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涂覆装置的简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3的x-x’截断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5的x-x’截断的模具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7的x-x’截断的上部模具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10沿着图9的x-x’截断的截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张铁芯涂覆有粘合剂的状态的附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通过在顺次移动的条料(strip)(1)上进行连续作业的冲床加工方式,模具装置(10)得以使用。
优选地,模具装置(10)为级进(progressive)模具装置,并由上部模具(11)和下部模具(12)构成。上部模具(11)配置于下部模具(12)的上侧,并朝向下部模具沿着升降方向(v)运动。就上部模具(11)的运动而言,上部模具(11)安装于冲床机,并根据冲床的驱动而实现。条料在下部模具(12)的上部沿着行进方向(f)顺次一个个节距(pitch)移动。
上部模具(11)可包括:冲孔冲头(21、22、23、24)及落料冲头(25),其对条料(1)进行冲裁;冲头固定板(20),其使得所述冲头附着;冲头固定件(30),其在上部支撑所述冲头固定板(20)。此时,在图1中虽然示出了4个冲孔冲头(21、22、23、24),但是所述冲孔冲头的个数或形状能够根据想要制造的铁芯的形态或大小等进行任意改变。
此外,上部模具(11)可包括:冲头背板(35),其在冲头固定件(30)和冲头固定板(20)之间支撑所述冲头;卸料板(40),其引导冲头移动至准确的位置,并使得冲裁时插入的条料(1)卸下。
下部模具(12)可包括:冲模固定件(50),其安装于冲床机,从而保持下部模具(12)的整体重心;冲模板(60),其安装于所述冲模固定件(50)的上部;冲模背板(55),其位于冲模固定件(50)和冲模板(60)之间,从而对施加于冲模板(60)的压力进行支撑。
此外,下部模具(12)内,在与落料冲头(25)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形成中空的圆筒形状的落料模(70)。落料模(70)可包括:层叠部(71),其使得被落料冲头(25)冲裁而从条料(1)分离的单张铁芯层叠;挤压环(72),其使得按照设定的厚度所层叠的层叠铁芯(2)向外部排出。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模具装置(10)的上部模具(11)和下部模具(12)可安装有粘合剂涂覆装置(100),所述粘合剂涂覆装置(100)可区分为:安装于上部模具(11)的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安装于下部模具(12)的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
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能够安装于上部模具(11)内的各种位置。例如,以图1为基准,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可设置于冲孔冲头(21)左侧或冲孔冲头(24)与落料冲头(25)之间,并且也可设置为插入于落料冲头(25)内。根据除此之外的情况,冲孔冲头(21、22、23、24)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另外,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以图1为基准,可以在落料模(70)左侧设置于下部模具(12)内任意位置。
在此,当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100c)设置于冲孔冲头(21、22、23、24)和落料冲头(25)之间或设置为插入于落料冲头(25)内时,冲孔冲头(24)与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100c)之间可以安装有喷气装置(200)。所述喷气装置(200)在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向条料(1)上面涂覆粘合剂之前,向涂覆地点喷射空气(air),从而去除条料(1)被冲孔冲头(21、22、23、24)冲裁时可能在涂覆地点上沾染的油等异物。
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模具装置(10)的层叠铁芯制造工艺由冲孔(piercing)工艺、粘合(bonding)工艺、落料(blanking)工艺及层叠(laminating)工艺组成。
在冲孔工艺中,在条料(1)上形成除了铁芯的外形之外的槽、轴孔等基本形状。此时,条料(1)在模具装置(10)内按顺序一个个节距(pitch)移动,与此同时通过安装于上部模具(11)而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冲孔冲头(21、22、23、24)实现冲孔加工。
在粘合工艺中向条料(1)涂覆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分为第一液体(4)和第二液体(5)成分,粘合时能够将其混合并用作二液型粘合剂。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作为环氧粘合剂,此时,第一液体(4)可以为主剂,第二液体(5)可以为固化剂,并且相反地,第一液体(4)可以为固化剂,第二液体(5)可以为主剂。
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第一液体(4)可通过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在条料(1)上面涂覆,第二液体(5)可通过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在条料(1)下面涂覆。此时,涂覆第一液体(4)及第二液体(5)的涂覆地点(spot)在形成单张铁芯(3)的条料(1)上面和下面位于彼此相同的地点,并且能够形成一个以上的多个。
这样的粘合工艺根据所述粘合剂涂覆装置(100)的位置,可以在冲孔工艺之前的步骤或者冲孔工艺之后落料工艺之前的步骤执行。此外,就涂覆第一液体(4)而言,也可以与落料工艺同时执行。
在落料工艺中,执行对铁芯的外形进行冲裁从而使得单张铁芯从条料(1)分离的落料工艺。这样的落料加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使得安装于模具装置(10)的上部模具(11)的落料冲头(25)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冲裁条料(1)。
随着落料工艺而生成的单张铁芯(3)通过层叠工艺而最终形成层叠铁芯(2)。具体而言,从条料(1)分离的单张铁芯(3)插入设置于落料模(70)上部的层叠模(71),并在正在层叠模(71)内层叠的单张铁芯群(6)上挤压。此时,使得单张铁芯(3)下面的第二液体(5)与单张铁芯群(6)上面的第一液体(4)相互混合并固化,从而实现粘合。通过所述方法以设定的厚度粘合层叠的层叠铁芯(2)向挤压环(72)内部顺次推放,从而向外部排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涂覆装置的简略构成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3的x-x’截断的截面图。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的粘合剂涂覆装置(100)包括:粘合剂供给部(101);粘合剂排出部(102),其使得从所述粘合剂供给部(101)所供给的粘合剂排出至条料(1)的上下面;凸轮驱动部(103),其使得所述粘合剂排出部(120)升降,从而对粘合剂涂覆的执行及中断进行控制。
粘合剂供给部(101)包括加压装置(110),所述加压装置(110)通过压缩空气等众所周知的方法对保管于各个存储槽(未示出)内的粘合剂,即,第一液体(4)或第二液体(5)进行加压,从而所加压的粘合剂通过其压力以规定的供给速度通过粘合剂供给管(111)向粘合剂排出部(102)传送。所述情况下,优选地,加压装置(110)设定为通过调节加压时间及强度等,在冲头下降从而对条料(1)进行冲裁的瞬间,能够使得一定量的粘合剂向粘合剂排出部(102)供给。
粘合剂排出部(102)包括:排出部本体(120),其使得通过粘合剂供给管(111)所流入的粘合剂向外部排出;排出部盖体(130),其与所述排出部本体(120)结合,并与凸轮驱动部(103)共同构成凸轮结构;凸出部支撑销(140),其与排出部盖体(130)结合,并有助于粘合剂排出部(102)的顺利上升及下降。
凸轮驱动部(103)包括:凸轮部件(160),其沿着水平方向(h)进行进退运动,从而使得粘合剂排出部(102)沿着竖直方向升降;驱动装置(170),其向凸轮部件(160)提供动力,并对凸轮部件(160)的进退运动进行控制。驱动装置(170)可以使用液压缸、螺线管装置等众所周知的促动器(actuator)。
另外,与驱动装置(170)电连接的控制箱(180)接收与冲压次数相关的计数信息,从而根据计数信息控制凸轮部件(160)的进退运动,由此能够制造预先设计的厚度的层叠铁芯。此时,控制箱(180)为了使得粘合剂供给中断一定时间,能够同时控制加压装置(110)。
例如,想要制造层叠50个单张铁芯的层叠铁芯的情况,根据控制箱(180)的控制,在第1次、第51次、第101次冲头冲裁时,使得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的凸轮部件(160)进退,从而使得粘合剂排出部(102)下降,由此能够不在条料(1)下面涂覆第二液体(5)。与此同时,在第50次、第100次冲头冲裁之前,使得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的凸轮部件(160)进退,从而使得粘合剂排出部(102)上升,由此能够不在条料(1)上面涂覆第一液体(4)。由此,第50次和第51次、第100次和第101次不在单张铁芯(3)之间进行粘合,并能够得到想要的厚度的层叠铁芯(2)。
以下,对粘合剂排出部(102)的详细构成及根据凸轮驱动部(160)的运动的凸轮驱动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排出部本体(120)大致形成圆筒形状,排出部本体(120)的下部沿着外周面周围形成有法兰部(121)。
排出部本体(120)内部形成有从上部向下部延续的贯通孔(122),贯通孔(122)插入有排出销(150)。贯通孔(122)的位置与形成单张铁芯的条料(1)上下面需涂覆第一液体(4)或第二液体(5)的地点相对应,可以形成一个以上的多个。贯通孔(122)的中端设置有直径缩小的减径部(123),所述减径部(123)上部及下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断差部(124)和第二断差部(125)。
排出部本体(120)下部形成有引导槽(127),并且引导槽(127)形成通路,以便粘合剂供给管(111)一端能够插入于排出部本体(120)内部的排出管(153)。这样的引导槽(127)不仅能够形成于排出部本体(120)下部,而且能够形成于排出部盖体(130)上部,并且能够同时形成于排出部本体(120)(41)下部及排出部盖体(130)上部。
排出销(150)包括:喷嘴(151),其为圆筒形状,并具有外径扩大而形成的第三断差部(152);环形状的喷嘴支架(155),其结合于喷嘴(151)的下部,被第二断差部(125)支撑;喷嘴弹簧(156),其套住所述喷嘴(151)的外廓,从而两端在所述第一断差部(124)和第三断差部(152)之间支撑,进而实现弹性作用。
排出销(150)通过喷嘴弹簧(156)和喷嘴支架(155)的调节,在排出部本体(120)上面凸出地设置,此时,如果凸出的排出销(150)上部瞬间受到外部压力的施加,则根据喷嘴弹簧(156)的弹性作用,排出销(150)向设置于下部的推挤空间(126)推动,并重新恢复原状态。
换句话说,所述排出销(150)的作用在于,根据冲床驱动而冲裁条料(1)时,在喷嘴弹簧(156)收缩的状态下,排出销(150)与条料(1)相接,由此能够延长接触时间,从而实现稳定地粘合剂排出,并且防止因冲击所致的条料(1)及排出销(150)的损伤。
排出销(150)内部设置有中空形状的排出管(153)。排出管(153)插入有粘合剂供给管(111),并且根据加压装置(110)的操作所供给的粘合剂通过排出管(153)而向外部排出。
排出销(150)上部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防扩散孔(154),所述防扩散孔(154)与排出管(153)分隔一定距离。这样的防扩散孔(154)的作用在于,防止从排出管(153)所排出的粘合剂脱离条料(1)上面的涂覆地点的一定范围而扩散,并且能够在所述一定范围均匀地涂覆粘合剂。
排出部盖体(130)与排出部本体(120)下部结合,从而形成粘合剂排出部(102)的主体。
排出部盖体(130)的下面形成有第一凸轮面(131)。第一凸轮面(131)连续排列有倾斜面和平面,从而形成凸起部(131a)和凹陷部(131b)。这样的第一凸轮面(131)与形成于后面将要说明的凸轮部件(160)上面的第二凸轮面(161)共同组成凸轮结构。
排出部支撑销(140)与排出部盖体(130)结合,并且下部形成有第一端部(141)。排出部支撑销(140)的外廓插入有支撑弹簧(142),并且支撑弹簧(142)的两端支撑于所述第一端部(141)和形成于模具装置(10)内的第二端部,从而对粘合剂排出部(102)整体进行支撑的同时,通过弹性作用帮助粘合剂排出部(102)的顺利上升或下降。
凸轮部件(160)为板形状,上面形成有第二凸轮面(161)。第二凸轮面(161)为了与第一凸轮面(131)相对应,连续排列倾斜面和平面,从而形成凸起部(161a)和凹陷部(161b)。此时,优选地,所述倾斜面为了使得凸轮部件(160)顺利进行进退运动而具有一定角度以下的倾斜角。
如上所述,这样的第二凸轮面(161)与第一凸轮面(131)形成凸轮结构。换句话说,随着凸轮部件(160)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前进或后退操作,粘合剂排出部(102)沿着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第一凸轮面(131)的凸起部(131a)和第二凸轮面(161)的凸起部(161a)相互正对的第一凸轮状态下,支撑弹簧(142)被压缩的同时,粘合剂排出部(102)上升。在如此状态下,如果凸轮部件(161)再次沿着水平方向(h)进行进退运动,从而成为使得第一凸轮面(131)的凸起部(131a)及凹陷部(131b)与第二凸轮面(161)的凹陷部(161b)及凸起部(161a)分别啮合的第二凸轮状态,则通过被压缩的支撑弹簧(142)的弹力而使得粘合剂排出部(102)下降。
由此,在第一凸轮状态下,使得条料(1)与排出销(150)相互相接,从而能够执行粘合剂涂覆。相反地,在第二凸轮状态下,使得条料(1)与排出销(150)之间分离间隔,不相互接触,从而不实现粘合剂涂覆。
凸轮部件(160)中央部形成有引导孔(162),排出部支撑销(140)贯通所述引导孔(162)。引导孔(162)对凸轮部件(160)的水平方向进退运动进行引导,并对其移动距离进行限制,能够形成为长孔形状。此时,优选地,所述长孔的长度定为在凸轮部件(160)进行最大前进或后退时保持凸轮上升或凸轮下降状态,并使得其移动距离最小。
这样的粘合剂涂覆装置(100)的结构在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中能够以相同的形式适用。但是,分别从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100d)所供给的液体为构成二液型粘合剂的第一液体(4)或第二液体(5),且彼此不同,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此外,图3及4所示出的实施例是适用于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的形态,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100b、100c)的情况需要进行上下相反的翻转,这一点能够轻易理解。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5的x-x’截断的模具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参照图1及图5,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中,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安装于冲孔冲头(24)和落料冲头(25)之间的上部模具(11)内,并且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安装于落料模(70)和条料引导板(80)之间的下部模具(12)内。
由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冲孔工艺结束后,执行粘合工艺,所述粘合工艺分别通过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100d)使得第一液体(4)和第二液体(5)涂敷于条料(1)上下面,并且之后执行落料工艺及层叠工艺。
此外,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与冲孔冲头(24)之间安装有喷气装置(200),从而在粘合工艺之前可以执行表面处理工艺,去除在条料(1)上面的涂覆地点上沾染的异物。
参照图6,公开了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100d)分别在上部模具(11)和下部模具(12)安装的形态。
上部模具(11)安装有用于向条料(1)上面涂覆第一液体(4)的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
冲头固定板(20)与冲头背板(35)内部形成有粘合孔(21b)。粘合孔(21b)插入有排出部本体(120b)及排出部盖体(130b)结合的排出部主体,并且排出部本体(120b)的一部分向冲孔固定板(20)下部凸出。粘合孔(21b)中端所形成的安装部(22b)安装并支撑有排出部本体(120b)的法兰(121b)。
冲头背板(35)与冲头固定件(30)之间形成有凸轮部件插入空间(31b),以便凸轮部件(160)插入并能够进行进退运动。
冲头固定件(30)形成有具备第二端部(32b)的支撑孔(33b),并且支撑孔(33b)插入有排出部支撑销(140b)。此时,套入排出部支撑销(140b)外廓的支撑弹簧(142b)的两端受到第一端部(141b)和第二端部(32b)的支撑,从而实现弹性作用。
以下,对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5所示出的第一凸轮状态下,随着冲床机驱动,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与上部模具(11)同时下降,并且在上部模具(11)位于最低点的瞬间,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的排出销(150b)与条料(1)上面相接。此时,通过加压装置(110)所供给的第一液体(4)从排出管(153b)排出,从而涂覆至条料(1)上面。
此后,凸轮部件(160b)进行进退运动而成为第二凸轮状态,处于压缩状态的支撑弹簧(142b)利用积蓄的弹力拉着粘合剂排出部(102b)整体上移。由此,在上部模具(11)的最低点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的排出销(150b)与条料(1)分隔一定距离,从而不进行第一液体(4)的涂覆。
下部模具(12)安装有用于向条料(1)下面涂覆第二液体(5)的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
冲模板(60)与冲模背板(65)内部形成有下部粘合孔(61)。粘合孔(61)插入有排出部本体(120d)及排出部盖体(130d)结合的排出部主体,并且排出部本体(120d)与条料(1)正对。
冲模背板(65)与冲模固定件(50)之间形成有凸轮部件插入空间(51),以便凸轮部件(160d)插入并能够进行进退运动。
冲模固定件(50)形成有具备第二端部(52)的支撑孔(53),并且支撑孔(53)插入有排出部支撑销(140d)。此时,套入排出部支撑销(140d)外廓的支撑弹簧(142d)的两端受到第一端部(141d)和第二端部(52)的支撑,从而实现弹性作用。
以下,对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5所示出的第一凸轮状态下,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的排出销(150d)成为与条料(1)下面相接的状态。并且,通过加压装置(100)所供给的第二液体(5)涂覆至条料(1)下面。
此后,凸轮部件(160d)进行进退运动而成为第二凸轮状态,处于压缩状态的支撑弹簧(142d)利用积蓄的弹力拉着粘合剂排出部(102d)整体下移。由此,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的排出销(150d)与条料(1)分隔一定距离,从而不进行第二液体(5)的涂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沿着图7的x-x’截断的上部模具的部分截面图。
参照图1及图7,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中,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部分插入于落料冲头(25)内部,从而安装于上部模具(11)内,并且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安装于落料模(70)与条料引导板(80)之间的下部模具(12)内。
由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粘合工艺中,第一液体(4)的涂覆通过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与落料工艺同时执行,并且第二液体(5)的涂覆在落料工艺之前的步骤通过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来执行。
此外,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与冲孔冲头(24)之间安装有喷气装置(200),从而在第一液体(4)涂覆之前可以执行表面处理工艺,去除在条料(1)上面的涂覆地点上沾染的异物。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安装于下部模具(12)的结构及操作过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并且,以下参照图8对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进行说明。
参照图8,示出了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安装于上部模具(11)的形态。
落料冲头(25)固定设置于冲头固定板(20),并且在冲裁条料(10)时受到冲头背板(35)的支撑。落料冲头(25)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26),并且中空部(26)插入有排出部本体(120c)。中空部(26)上部形成有安装部(27),排出部本体(120c)的法兰部(121c)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7)。
在冲头背板(35)形成有粘合孔(36c),以便能够设置为使得排出部盖体(130c)与排出部本体(120c)结合,冲头背板(35)与冲头固定件(30)之间形成有凸轮部件插入空间(31c),以便插入凸轮部件(160c),从而能够进行进退运动。
冲头固定件(30)形成有具备第二端部(32c)的支撑孔(33c),并且支撑孔(33c)插入有排出部支撑销(140c)。此时,套入排出部支撑销(140c)外廓的支撑弹簧(142c)的两端受到第一端部(141c)和第二端部(32c)的支撑,从而实现弹性作用。
以下,对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8所示出的第一凸轮状态下,随着冲床机驱动,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与上部模具(11)同时下降,并且在落料冲头(25)冲裁条料的瞬间,排出销(150c)与条料(1)上面相接。此时,通过加压装置(110)所供给的第一液体(4)从排出管(153c)排出,从而涂覆至条料(1)上面。
此后,凸轮部件(160c)进行进退运动而成为第二凸轮状态,处于压缩状态的支撑弹簧(142c)利用积蓄的弹力拉着粘合剂排出部(102c)整体上移。由此,在落料冲头(25)冲裁条料(1)期间,排出销(150c)与条料(1)分隔一定距离,从而不进行第一液体(4)的涂覆。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图10沿着图9的x-x’截断的截面图。
参照图1及图9,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中,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收纳于单独设置的外壳(300),从而附着于使得条料(1)流入的上部模具(11)侧面部,而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安装于落料模(70)与条料引导板(80)之间的下部模具(12)内。
由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粘合工艺中,第一液体(4)的涂覆通过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c)在冲孔工艺之前的步骤进行,并且第二液体(5)的涂覆通过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在落料工艺之前的步骤进行。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因为第一液体(4)的涂覆在冲孔工艺之前进行,所以能够省略通过另外的喷气装置(200)进行表面处理工艺。但是,为了使得被涂覆的第一液体(4)在之后的冲孔及落料工艺中直接保持初始涂覆状态,以与涂覆地点相对应的形式,需要在各个节距上使得涂覆槽形成于卸料板(40)下面。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100d)安装于下部模具(12)的结构及操作过程与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并且以下参照图10对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进行说明。
参照图10,示出了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收纳于外壳(300)的形态。
外壳(300)包括排出部容器(310)和托架(320)。排出部容器(310)内部形成有粘合孔(311),从而使得排出部本体(120a)插入,并在排出部容器(310)的上部沿着内周面形成安装部(312),从而在第一凸轮状态下安装凸出部本体(120a)的法兰部(121a)。
托架(320)与排出部容器(310)上部结合,并且托架(320)下部收纳排出部支架(130a)和凸轮部件(140a),从而设置用于凸轮驱动的凸轮部件插入空间(321)。托架(320)上部形成有使得排出部支撑销(140a)插入的支撑孔(323),此时,套入排出部支撑销(140a)外廓的支撑弹簧(142a)的两端受到第一端部(141a)和支撑孔(323)上部的支撑,从而实现弹性作用。托架(320)侧面延长形成有结合部(322),所述结合部(322)用于与所述上部模具(11)及驱动装置(170)的结合。
如上所述,外壳(300)收纳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并且附着于使得条料(1)注入的上部模具(11)的侧面,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100b)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上述说明的限定或限制。上述说明应理解为,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示例,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并且在此范围内的简单变形或变更全部所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装置,其由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组成,并且安装于上部模具的冲孔冲头及落料冲头对顺次在下部模具上部移送的条料进行冲裁,从而形成单张铁芯,并对所述单张铁芯进行层叠;
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模具及下部模具,从而在所述冲头冲裁条料期间向条料上面和下面涂覆粘合剂,
所述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包括:
粘合剂排出部,其向形成有所述单张铁芯的条料上面或下面的至少一个以上的涂覆地点排出粘合剂;
粘合剂供给部,其施加一定压力,从而将所存储的粘合剂向所述粘合剂排出部供给;以及
凸轮驱动部,其使得所述粘合剂排出部进行升降;
其中,所述粘合剂排出部包括排出部本体和排出部盖体,所述排出部本体内部以与所述涂覆地点相对应的形式设置有贯通孔,并使得排出销插入于所述贯通孔,所述排出销包括从所述贯通孔一侧凸出的喷嘴;
所述凸轮驱动部包括:凸轮部件,其沿着水平方向进行进退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粘合剂排出部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以及驱动装置,其对所述凸轮部件进行驱动;
所述凸轮部件的第二凸轮面以与所述排出部盖体的第一凸轮面相对应的形式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形成为倾斜面及平面连续排列;
所述粘合剂排出部还包括排出部支撑销,排出部支撑销与排出部盖体结合,排出部支撑销贯通形成在所述凸轮部件中央的长孔形状的引导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是混合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从而固化的二液型粘合剂,第一及第二粘合剂涂覆装置分别涂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安装于所述冲孔冲头和落料冲头之间,或者设置为部分插入于所述落料冲头的内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可以安装于供给所述条料的上部模具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孔冲头与所述第一粘合剂涂覆装置之间还包括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进行喷气从而用于去除涂覆地点上的异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销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防扩散孔,所述防扩散孔与排出粘合剂的排出管分隔一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对所述冲头的冲裁工艺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在预先设定的次数下使得所述凸轮部件进退,以便不进行粘合剂涂覆。
CN201680022382.5A 2015-06-10 2016-03-16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Active CN107533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81646A KR101729289B1 (ko) 2015-06-10 2015-06-10 접착식 적층 코어 제조장치
KR10-2015-0081646 2015-06-10
PCT/KR2016/002620 WO2016200024A1 (ko) 2015-06-10 2016-03-16 접착식 적층 코어 제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3907A CN107533907A (zh) 2018-01-02
CN107533907B true CN107533907B (zh) 2019-12-03

Family

ID=57503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2382.5A Active CN107533907B (zh) 2015-06-10 2016-03-16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29289B1 (zh)
CN (1) CN107533907B (zh)
WO (1) WO20162000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3941B (zh) * 2017-01-09 2021-10-01 黑田精工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WO2019088616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Hangnam Co., Lt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dhesive lamination core by stamping
JP7360868B2 (ja) * 2019-09-24 2023-10-13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及び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US20220407400A1 (en) * 2019-11-04 2022-12-22 Corrada S.P.A. Apparatus for the assembly of lamellar packs for electrical use
KR102238553B1 (ko) 2020-05-22 2021-04-08 (주)포스코에스피에스 적층코어 제조장치
IT202000024190A1 (it) * 2020-10-14 2022-04-14 Corrada Spa Apparato per l'assemblaggio di pacchi lamellari ad uso elettrico
KR102658452B1 (ko) * 2021-06-09 2024-04-17 주식회사 비엠씨 가열 접착식 적층 코어 제조 장치
CN114785060B (zh) * 2022-03-09 2023-04-18 江阴华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点胶叠层的电机定转子铁芯冲压级进模及点胶工艺
DE102022116203A1 (de) * 2022-06-29 2024-01-04 BAUER Lean-Engineering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Blechpaketen aus Blechlamellen
CN115632528B (zh) * 2022-12-21 2023-03-28 苏州范斯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层叠铁芯的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17353529B (zh) * 2023-12-05 2024-02-20 御马精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定转子铁芯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1850A (ja) * 2000-05-16 2001-11-20 Koatekku:Kk 積層コア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02151339A (ja) * 2000-11-10 2002-05-24 Nippon Steel Corp 積層鉄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0238817A (ja) * 2009-03-30 2010-10-21 Jfe Steel Corp 積層コアの製造装置
JP2015076970A (ja) * 2013-10-08 2015-04-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機及び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5717A (ja) * 1999-07-28 2001-02-16 Fukae Kosakusho:Kk 積層鉄芯の積層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3033711A (ja) * 2001-07-25 2003-02-04 Koatekku:Kk 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接着剤塗布方法
DK1833145T3 (da) * 2006-03-10 2012-08-13 Kienle & Spiess Gmbh Fremgangsmåde, værktøj og apparat til produktion af lamelpakker samt en lamelpakke
KR101164803B1 (ko) * 2010-03-02 2012-07-16 신한코아 주식회사 리액터용 규소강판 적층코아의 제조방법
JP5890476B2 (ja) 2014-07-02 2016-03-22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1850A (ja) * 2000-05-16 2001-11-20 Koatekku:Kk 積層コア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02151339A (ja) * 2000-11-10 2002-05-24 Nippon Steel Corp 積層鉄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0238817A (ja) * 2009-03-30 2010-10-21 Jfe Steel Corp 積層コアの製造装置
JP2015076970A (ja) * 2013-10-08 2015-04-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機及び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3907A (zh) 2018-01-02
WO2016200024A1 (ko) 2016-12-15
KR20160145289A (ko) 2016-12-20
KR101729289B1 (ko) 2017-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3907B (zh)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KR101990291B1 (ko) 스프레이 방식의 접착식 적층 코어 제조 장치
CN103507994B (zh) 定量分注装置
JP2009124828A5 (zh)
CN202964788U (zh) 用于覆晶薄膜冲裁的冲模
JP2009124828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CN107534366B (zh)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CN107466437B (zh) 粘合式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CN203031870U (zh) 透镜二次顶出模具组件
CN108526378A (zh) 用于组装连接器五金件的铆接工装及方法
CN204249296U (zh) 塑胶产品模具顶出测试装置
CN103084548B (zh) 一种新型模具
CN108890265A (zh) 一种用于手机充电头的自动压脚设备
CN105499346B (zh) 预装搭扣的自动预弯机构
CN201916368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机的保持架接料装置
CN203282134U (zh) 钢珠冲压复合装置
CN207807070U (zh) 前保险杠吸能盒铆接组件的模具
CN101295626A (zh) 芯片与胶膜剥离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20197Y (zh) 一种基于电磁吸力驱动的胶液喷射器
CN213107908U (zh) 蓝牙音响支架注塑模具
CN102398351A (zh) 一种外置式二次顶出机构组件
CN209407395U (zh) 一种低压铸造机的脱模装置
CN106862372A (zh) 天线反射面的沉孔设备
CN103496060A (zh) 一种模具的强制脱前模结构
CN207288653U (zh) 铆接设备及u型槽铆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