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1417B - 平面保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平面保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1417B
CN107531417B CN201680025789.3A CN201680025789A CN107531417B CN 107531417 B CN107531417 B CN 107531417B CN 201680025789 A CN201680025789 A CN 201680025789A CN 107531417 B CN107531417 B CN 107531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tody
article
plane
cel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57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1417A (zh
Inventor
滨口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1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1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1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6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ccess from ab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14Stack holders or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48Automatic control of crane drives for producing a single or repeated working cycle; Programme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的平面保管设备包含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任意位置上与入库用输送带(12)以及出库用输送带(13)之间吊起并输送保管品(Cab、Ccd)的出入库装置(2),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中,设定有将此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分割为小区(SAa1~SAb4)的多条通路区(PAa1~PAb3),所述通路区的至少一端向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小区(SAa1~SAb4)中的保管品(Cab、Ccd)的通过人力的搬出作业是在形成所述小区(SAa1~SAb4)的所述通路区(PAa1~PAb3)内进行。

Description

平面保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包含保管品承载用平面、出入库用输送带、以及在所述出入库用输送带与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任意位置之间吊起并输送保管品的出入库装置的平面保管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平面保管设备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通过将所述出入库装置构成为配合保管品的形状,只要在所述出入库装置能处理的范围内,即能够将各种平面尺寸的入库对象保管品,例如可以是以人力搬运的平面尺寸的塑料制容器,在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任意位置之间进行出入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种平面保管设备的出入库作业是通过所述出入库装置自动运转来执行,在最优先考虑保管效率时,在通过所述出入库装置执行的出入库不受阻碍的范围内,所述出入库装置将自动运转以将保管品入库堆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72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所述出入库装置由于故障或维护而无法使用的状态下,由于其为机械设备,理所当然的,在出入库装置能够回复到正常自动运转的状态之前,出库作业不得不因此延迟,对需要作为出库对象的保管品的作业方来说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要处理的保管品是如所述的平面尺寸为可以以人力搬运的塑料制容器的情况,需要紧急出库的保管品可以考虑以人力出库,但是,尽管这种宽广的保管品承载用平面设有横断的通路,如果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位于离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或是所述通路距离数公尺时,作业者必须要将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前方的大量保管品以人力方式移除以形成通路区,此作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及时间。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既存问题的平面保管设备,为了易于理解后述的实施例与本发明所涉及的平面保管设备之间的关系,在所述实施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元件符号以括号表示时,在包含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入库用输送带(12)、出库用输送带(13)、以及在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任意位置与所述入库用输送带(12)以及出库用输送带(13)之间将保管品(C)吊起并输送的出入库装置(2)的平面保管设备中,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中设定有将此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分割为小区(SAa1~SAb4)的多条通路区(PAa1~PAb3),所述通路区(PAa1~PAb3)是构成为至少一端向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将所述小区(SAa1~SAb4)中的保管品(Cab、Ccd)通过人力的搬出作业在形成所述小区(SAa1~SAb4)的所述通路区(PAa1~PAb3)内进行。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构成,即便保管品承载用平面非常广阔,当成在保管在此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保管品需要通过人力进行紧急出库时,也可以通过利用向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的通路区让作业者可以轻易且迅速的抵达所述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的附近,将所述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以人力搬运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也就是说,可以非常有效且安全的执行需要紧急出库时的人力出库作业。
当然,当以人力执行上述紧急出库作业的情况下,通路区的内侧的小区的大小以及平面形状设计为不管保管品在所述通路区的内侧的小区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从所述通路区内或是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直接将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取出的程度较为理想,但是在不同情况下,与没有通路区的情况相比,即便是在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与通路区或是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之间有造成阻碍的保管品必须去除的程度的小区,也可以大幅缩短以人力进行紧急出库对象保管品作业所需的人力及时间。
此外,当通路区设定为适合本发明的目的时,即使保管品承载用平面很大,其保管效率也会大幅下降。因此,当各小区全部为有保管品入库的仓满状态时,将所述出入库装置控制为从所述通路区中,离向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的开放端最远的最深部对所述通路区内进行保管品的入库作业较为理想。通过此构成,即便因为出库机会很少而需要大量保管品承载空间时,也可以临时利用通路区保管保管品,以有效利用保管设备。
此外,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依照保管品的平面大小区分为多个保管区,各保管区内通过所述通路区设定为小区,入库的保管品可依据所述保管品的平面大小入库至适合的保管区中所选择的小区内。通过此构成,当需要入库平面尺寸相异的各种保管品时,可以配合所述入库对象保管品的平面尺寸,从多个保管区中选择一个适合的保管区,并入库到此选择的保管区中,继而提高整体的保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表示保管设备的整体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图2的(A)是表示上述保管设备中的出入库装置的保管品握持元件以及保管品的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所述保管品握持元件握持保管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图3的(A)~图3的(D)是表示平面尺寸各自不同的4种保管品的立体图,图3的(E)及图3的(F)是说明所述4种保管品分为两组时各组保管品的最大平面尺寸的图。
【图4】图4是上述保管设备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设定案例的平面图。
【图5】图5是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1是矩形状的保管品承载用平面,2是出入库装置。3是Y方向横向移动体,包含与X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2条导轨3a、3b。4a、4b是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两外侧处与Y方向平行架设的一对固定导轨,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一定高度上方以Y方向(前后方向)平行移动自如的支撑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X方向的两端部。出入库装置2由通过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两根导轨3a、3b在X方向移动自如的支撑的台车5、以及被台车5支撑而能升降自如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构成。
保管品握持元件6可以是构成为适合处理保管品的各种形态,在此实施例中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如图2的(A)所示,包含在X方向上彼此分离移动自如的X方向上的一对的握持单元7A、7B。两握持单元7A、7B为在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两根导轨3a、3b之间升降,而由台车5彼此同步升降自在支撑的形态,包含分别在Y方向成对的握持用柱状体8a~9b、以及定位在握持用柱状体8a、8b的中间位置以及握持用柱状体9a、9b的中间位置的吊具10、11。在此实施例中处理的保管品C是在平面形状上Y方向具有宽度W及X方向上具有长度L的矩形状的塑料制输送用容器,其外侧面包含连续围绕全缘的补强用延伸肋Cx。
各握持用柱状体8a~9b为可与保管品的四角从外侧嵌合的横断面呈L字型的柱状体,吊具10、11是在与保管品C的Y方向平行的两侧边的中央部的补强用延伸肋Cx上,将拆卸自如的接合具10a、11a设于升降柱状体10b、11b的至少下端部内侧所构成。接合具10a、11a包含从与Y方向平行的垂直矩形面突出的多个与X方向平行的插销,各插销通过弹簧向内侧维持突出的姿势。
根据上述构成的保管设备,通过Y方向横向移动体3在Y方向的横向移动,以及此Y方向横向移动体3上的台车5的X方向的移动,保管品握持元件6可以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上的任何位置(包含后述的入库用输送终端部及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的上方的一定高度移动。另一方面,此保管品握持元件6可以切换握持作用解除状态及握持作用状态。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握持作用解除状态,是握持单元7A、7B位于在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X方向后退极限位置,且握持用柱状体8a~9b相对于吊具10、11位于在Y方向上彼此分离的Y方向后退极限位置。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握持作用状态,是握持元件7A、7B在X方向上彼此接近移动到保管品C的X方向的长度L的同时,各握持用柱状体8a~9b相对于吊具10、11在Y方向上彼此接近移动到与保管品C的Y方向宽度W对应的间隔,如图2的(B)所示,4根握持用柱状体8a~9b从外侧嵌合于保管品C的四角,定位所述保管品C的同时,一对的吊具10、11的各接合具10a、11a接合至保管品C的与Y方向平行的外侧面上的补强用延伸肋Cx。此接合具10a、11a与保管品C的补强用延伸肋Cx接合的状态是各接合具10a、11a的至少同一高度的2根呈突出姿势的插销插入保管品C的补强用延伸肋Cx的下侧,与所述补强用延伸肋Cx抵触的插销抵抗压力而成为后退的状态。
通过保管品握持元件6将保管品C在保管品承载平面1上的任意两个位置(包含后述的入库用输送终端部及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之间输送时,保管品握持元件6通过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Y方向的横向移动以及此Y方向横向移动体3上的台车的X方向的移动而移动到出入库对象的保管品C的正上方。接着,处于所述握持作用解除状态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握持单元7A、7B相对于台车5下降至出入库对象的保管品C的高度后,保管品握持元件6切换为所述握持作用状态。此结果如图2所示,四根握持用柱状体8a~9b从外侧嵌合至保管品C的四角,定位所述保管品C的同时,一对的吊具10、11的各接合具10a、11a将与保管品C的补强用延伸肋Cx接合,接着,处于此握持作用状态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将相对于台车5上升至上升上限或是保管品C在水平输送时不会有障碍物的高度。
如上述将出入库对象的保管品C吊起至预定高度后,接着通过保管品握持元件6将所握持的保管品C通过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Y方向的横向移动以及此Y方向横向移动体3上的台车的X方向的移动而水平输送到目的的下降位置。此Y方向横向移动体3的横向移动与台车5的移动可以与将出入库对象的保管品C吊起到预定高度的过程同时进行。此后,握持着保管品C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相对于台车5下降至预定高度,接着处于握持作用状态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通过切换至所述握持作用解除状态,而将保管品C从保管品握持元件6释放,以降下在目的位置。接着,处于握持作用解除状态的保管品握持元件6相对于台车5上升至预定高度后,一连串的保管品吊起输送作业结束。
此时,当保管品C为可堆叠的形态时,可以对堆叠状态的多个保管品C的最下层的保管品C通过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握持作用一起吊起输送。此时,仅有最下层的保管品C通过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吊具10、11吊起,但包含所述最下层的保管品C,堆叠状态的所有保管品C都通过4个握持用柱状体8a~9b而定位四角的位置,而维持堆叠状态的安定。当然,为了处理大量堆叠的保管品,吊具10、11可以在所述升降柱状体10b、11b设置上下多层的接合具10a、11a。此外,通过运用上述保管品握持元件6,可以仅将堆叠状态的多个保管品C中的特定保管品C搬出、或是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上保管的保管品C上再堆叠别的保管品C。
上述保管设备可处理的保管品C例如图3的(A)~3的(D)所示,若有平面尺寸相异的4种保管品Ca~Cd,则平面尺寸小于350mm×420mm的范围的保管品Ca、Cb为A组,平面尺寸超过350mm×420mm而小于550mm×650mm的范围的保管品Cc、Cd则为B组,如此依照平面尺寸来分组。另一方面,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但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如图4所示,一般来说为矩形状,并设有入库用输送带12及出库用输送带13。这些入库用输送带12与出库用输送带13的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与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13是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侧边向内侧伸入设置。接着这些入库用输送带12与出库用输送带13可以设置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外围的任意位置,在图中是分别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两个互相平行的侧边。此外,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会存在如横断于此的通路区等无法作为保管品的承载面利用的不可利用区14的情况,但这些不可利用区14等存在时,除了这些不可利用区14的区域会划分为保管了A组保管品Cab的保管区A以及保管了B组保管品Ccd的保管区B。此保管区A、B的面积比可对应A组保管品Cab与B组保管品Ccd的处理量来任意设定。在图所示的例子中,保管区A、B通过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为边界来分隔。
保管区A中,设定为平面尺寸为350mm×420mm的保管品承载面朝向单一方向的棋盘状整齐排列,保管区B中,设定为平面尺寸为550mm×650mm的保管品承载面朝向单一方向的棋盘状整齐排列,但各保管品承载面之间确保有仅使保管品握持元件6的握持用柱状体8a~9b以及吊具10、11可以对所述保管品承载面上的保管品毫无阻碍的进行握持作用与握持解除作用的宽度的空隙。这些保管区A、B内全部的保管品承载面中设定有位于其中心的保管品承载点Cp。出入库装置2的控制程序上包含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与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13a的保管品承载点,相对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上的所有保管品承载点Cp设定有绝对位置(例如X-Y坐标值)。另一方面,出入库装置2的出入库基准点为保管品握持元件6所握持的保管品C在平面图上的中心点,换言之,即是四根握持用柱状体8a~9b所围出的矩形平面的中心点,入库作业时对保管品C的握持作用与握持解除作用是以出入库装置2的出入库基准点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上的保管品承载点Cp在平面图上重合的状态下进行。
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周围包围有拆卸自如的栅栏15,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内的保管区A、B各自分隔为包含多个保管品承载点Cp的小区SAa1~SAa5及SAb1~SAb4。各小区SAa1~SAb4是被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周围的栅栏15、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以及通过通路区PAa1~PAa4、PAb1~PAb3所围成的矩形状的区域。各通路区PAa1~PAb3是设定为占有纵方向或横方向直线排列的多个保管品承载面(保管品承载点Cp)的直线状,且将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周围的栅栏15与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之间的间隔、或是其他通路区PAa3、PAb2的长方向的中间位置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周围栅栏15之间的间隔等连结的区域,可以经过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或是将栅栏15拆卸状态下的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周围外侧而自由进出。
此时,虽然图4中没有示出,但当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更宽广时,可以设置通路区来将通路区PAa1~PAb3中互相并列的两个通路区相连。此外,通路区也可以设定为其中一端被小区SAa1~SAb4封闭。接着,在图4中各小区SAa1~SAb4是刚好能容纳两个保管品承载面的宽度,但当保管品的平面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刚好能容纳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保管品承载面的宽度。同样的,图4所示的各通路区PAa1~PAb3是刚好能容纳一个保管品承载面的宽度,但当保管品的平面尺寸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刚好能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保管品承载面的宽度。
使出入库装置2自动运转的控制装置被设定为在选择必须入库的保管品Cab、Ccd的目标保管品承载点Cp时,略去通路区PA中的保管品承载点Cp,仅选择小区SAa1~SAb4内的保管品承载点Cp。即是说,出入库装置2自动运转时的准则是,当必需保管在保管区A的A组保管品Cab送至入库用输送带12的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后,从保管区A中的小区SAa1~SAa5中检索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以将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上的A组保管品Cab入库至这个检索出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此外,出入库装置2自动运转时的准则是,当必需保管在保管区B的B组保管品Ccd送至入库用输送带12的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后,从保管区B中的小区SAb1~SAb4中检索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以将入库用输送终端部12a上的A组保管品Cab入库至这个检索出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
此时,要检索作为入库对象的保管品Cab/Ccd的入库位置的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的情况下,可考虑:
1)不管是在保管区A内的SAa1~SAa5或是保管区B内的小区SAb1~SAb4,仅根据设定的入库基准点选择,例如,选择离设定在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中央区内的入库基准点最近的位置或是最远的位置的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
2)将全部的小区SAa1~SAb4的一角设定为入库基准点,且设定入库置保管区A内的小区SAa1~SAa5及保管区B内的小区SAb1~SAb4的优先级,在入库时间点时优先级第一的小区内的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中,选择离入库基准点最近的位置或是最远的位置的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
2(A))对上述小区SAb1~SAb4的优先级是设定为当优先级较高的小区内没有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时,检索优先级较低的小区的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以依照优先级使各小区成为仓满状态。
2(B))对上述小区SAb1~SAb4的入库时的优先级是设定为依照优先级以一次1单位的保管品(1个保管品或堆叠的保管品)依序入库至各小区。
等等设定方法。
另一方面,与入库作业相对的出库作业,即是,随时需要将出库对象保管品通过出入库装置2进行吊起输送至出库用输送带13的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13a上的出库作业,因此当入库作业开始时,也通常会存在优先入库区中有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的状况。这种状况时,会检索包含出库后呈空置状态的保管品承载点Cp的入库目标的保管品承载点Cp,而将保管品Cab、Ccd入库至这个检索到的出库后的保管品承载点Cp。
上述实施例的保管设备通常通过出入库装置2的自动运转而自动执行保管品的出入库作业,但当出入库装置5由于故障或是定期检修而无法使用的状况下,当出现必须要进行紧急出库作业的情况时,作业者需要进入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以人力将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Cab或Ccd取出。当以人力执行紧急出库作业的情况下,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Cab或Ccd的保管位置可以通过检索保管状况纪录数据库而得知。即是说,可以得知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Cab或Ccd存放在保管区A或B的小区SAa1~SAb4之中的哪个小区内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作业者可以从邻接目的小区的通路区PAa1~PAb3中的一个或是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进入,从所述通路区PAa1~PAb3中的一个或是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将承载于目的的小区内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的保管品Cab或Ccd取出,再利用通路区PAa1~PAb3中的一个或是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将其送至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之外。
此时,在出入通路区PAa1~PAb3中的一个或是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时,将栅栏15的一部分拆除。此外,当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Cab或Ccd邻接栅栏15的内侧时,将邻接保管品Cab或Ccd的栅栏15的一部分拆除,可以直接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1的周围外侧将紧急出库对象的保管品Cab或Ccd取出。当然,所选择的出入通路区PAa1~PAb3中的一个或是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的出入口被栅栏15封闭时,将栅栏15的一部分拆除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出入库装置2的自动运转自动进行保管品的出入库作业的状况下,当单位时间内的入库总数大于出库总数时,即是如图5所示,保管区A内的所有小区SAa1~SAa5或是保管区B内的所有小区SAb1~SAb4可能因保管品Cab或Ccd而呈仓满状态。此时,如图5的假想线所示,保管品Cab可入库至保管区A内的通路区PAa1~PAa4内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保管品Ccd可入库至保管区B的通路区PAb1~PAb3内的保管品承载点Cp上,以有效活用空置空间。这种情况下,不是从各通路区PAa1~PAb3的靠近作为不可利用区14的通路侧或是从拆除栅栏15侧的出入口侧开始,而是从离所述出入口最远的最深部开始对保管品进行入库存放较为理想。
另外,如实施例所示的依照保管品的平面尺寸设定保管区,依照入库对象保管品的平面尺寸来区分入库目的保管区的入库方法,是可以视需求采用的方法,而并非本发明所必须。此外,并设于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入库用输送带及出库用输送带的位置可以依照状况自由设定,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出入库兼用的单一输送带。当然,通路等不可利用区14的存在也非本发明所必须。此外,虽例示了通过拆除拆卸自如的栅栏15而可以从周围的任意位置进入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保管设备,但当栅栏15改为建筑物的墙壁等固定围墙时,只需沿着所述固定围墙内侧设定通路区即可,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小区的宽度设定成仅从内侧的通路区即可将小区的所有保管品通过人力取出的程度。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平面保管设备是活用于针对可承载保管于平面上的箱型输送用容器,特别是可以人力作业输送的相对小型且轻量的保管品的保管设备。
符号说明
1:保管品承载用平面
2:出入库装置
3:Y方向横向移动体
3a~4b:导轨
5:台车
6:保管品握持元件
7A、7B:握持单元
8a~9b:握持用柱状体
10、11:吊具
10a、11a:接合具
10b、11b:升降柱状体
12:入库用输送带
12a:入库用输送终端部
13:出库用输送带
13a:出库用输送起始端部
14:通路等不可利用区
15:拆卸自如的栅栏
A、B:保管区
C:保管品
Cx:补强用延伸肋
Ca~Cd:平面尺寸相异的保管品
Cab:A组保管品
Ccd:B组保管品
Cp:保管品承载点
PAa1~PAb3:通路区
SAa1~SAb4:小区

Claims (3)

1.一种平面保管设备,包含保管品承载用平面、入库用输送带、出库用输送带以及在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上的任意位置与所述入库用输送带及出库用输送带之间将保管品吊起输送的出入库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中,设定有将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分割成小区的多条通路区,所述通路区构成为至少一端向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以在形成所述小区的所述通路区内以人力进行对所述小区内的保管品的搬出作业,且
当所述各小区全部为有保管品入库的仓满状态时,所述出入库装置是控制为从所述通路区中,离向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开放的开放端最远的最深部对所述通路区内进行保管品的入库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保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小区的宽度设定为操作者不需进入小区内,就能从所述通路区或保管品承载用平面的周围外侧以人力进行对所述小区内的保管品的搬出作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保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品承载用平面依照保管品的平面大小区分为多个保管区,各保管区内通过所述通路区设定为小区,入库的保管品依据所述保管品的平面大小入库至适合的保管区中所选择的小区内。
CN201680025789.3A 2015-04-30 2016-01-12 平面保管设备 Active CN107531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2814A JP6268610B2 (ja) 2015-04-30 2015-04-30 平面保管設備
JP2015-092814 2015-04-30
PCT/JP2016/050698 WO2016174881A1 (ja) 2015-04-30 2016-01-12 平面保管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1417A CN107531417A (zh) 2018-01-02
CN107531417B true CN107531417B (zh) 2019-11-01

Family

ID=57199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5789.3A Active CN107531417B (zh) 2015-04-30 2016-01-12 平面保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4585B2 (zh)
EP (1) EP3257791B1 (zh)
JP (1) JP6268610B2 (zh)
KR (1) KR102306368B1 (zh)
CN (1) CN107531417B (zh)
BR (1) BR112017023433B1 (zh)
CA (1) CA2979172C (zh)
RU (1) RU2706127C2 (zh)
TW (1) TWI649244B (zh)
WO (1) WO2016174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61991B2 (en) 2015-04-15 2020-05-26 Ocado Innovation Limited Object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JP6455681B2 (ja) 2016-01-12 2019-01-23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段積みコンテナの異常検出装置
KR20220047367A (ko) * 2019-09-18 2022-04-15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반송 시스템 및 보관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5513A (en) * 1938-07-28 1939-07-11 Roy W Smith Cold storage locker room
JPH01122806A (ja) * 1987-11-02 1989-05-1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自動倉庫
JP2000238906A (ja) * 1998-12-25 2000-09-05 Hirata Corp 自動倉庫及び自動倉庫の管理方法
JP2014177337A (ja) * 2013-03-15 2014-09-25 Daifuku Co Ltd 物品搬送用箱の搬送装置
CN203938072U (zh) * 2014-06-26 2014-11-12 国家电网公司 立体仓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001352A (nl) * 1980-03-06 1981-10-01 Elten Tech Ontwickel Bv Opslaginrichting voor produkten met behulp van steunorganen.
JP2970733B2 (ja) 1993-12-22 1999-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イル配置方法
JP3879950B2 (ja) * 1997-07-04 2007-02-14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のダンパーの釣合装置
US6062400A (en) * 1997-08-08 2000-05-16 St. Onge, Ruff And Associates, Inc. Split beam ergonomic pick rack
KR101147704B1 (ko) * 2010-09-28 2012-05-23 (주)아트시스템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물품의 입고 및 출고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092552B (zh) * 2011-01-26 2012-08-22 山东兰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密集型物流仓库的仓储方法及设备
WO2016039023A1 (ja) * 2014-09-10 2016-03-1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一時保管システムと、これを用いた搬送システム、及び一時保管方法
EP3209583B1 (en) * 2014-10-20 2020-06-24 Nelson Mandel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Rac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65513A (en) * 1938-07-28 1939-07-11 Roy W Smith Cold storage locker room
JPH01122806A (ja) * 1987-11-02 1989-05-1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自動倉庫
JP2000238906A (ja) * 1998-12-25 2000-09-05 Hirata Corp 自動倉庫及び自動倉庫の管理方法
JP2014177337A (ja) * 2013-03-15 2014-09-25 Daifuku Co Ltd 物品搬送用箱の搬送装置
CN203938072U (zh) * 2014-06-26 2014-11-12 国家电网公司 立体仓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35235A (ru) 2019-04-09
US20170355525A1 (en) 2017-12-14
BR112017023433A2 (pt) 2018-07-31
RU2017135235A3 (zh) 2019-05-28
CN107531417A (zh) 2018-01-02
EP3257791B1 (en) 2020-12-30
US10414585B2 (en) 2019-09-17
JP2016210526A (ja) 2016-12-15
RU2706127C2 (ru) 2019-11-14
EP3257791A4 (en) 2018-11-21
WO2016174881A1 (ja) 2016-11-03
KR20170142163A (ko) 2017-12-27
TW201637969A (zh) 2016-11-01
CA2979172C (en) 2021-11-09
EP3257791A1 (en) 2017-12-20
TWI649244B (zh) 2019-02-01
CA2979172A1 (en) 2016-11-03
BR112017023433B1 (pt) 2022-08-09
JP6268610B2 (ja) 2018-01-31
KR102306368B1 (ko) 202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5653B2 (en) Sequence systems and methods
JP7057370B2 (ja) 自動貯蔵および回収システム
EP3161751B1 (en) Robotic object handling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CN112218806B (zh) 存储系统
WO2019238694A1 (en) Storage system
TWI644266B (zh) 頂棚保管系統及在頂棚空間的貨物之保管方法
CN105473469A (zh) 通过在分拣站处准备储藏单元的订单履行方法
CN107531417B (zh) 平面保管设备
JP2016055938A (ja) 卵の選別施設
JP2018052670A (ja) 自動倉庫
CN114701792B (zh) 拣选系统
US20230057925A1 (en) Storage system
US20240059328A1 (en) Storage system
WO2019238698A1 (en) Storage system
JP7135243B2 (ja) 立体自動倉庫
NO346265B1 (en) Storage system
JP5660392B2 (ja) 物品保管設備
KR101001209B1 (ko) 물류시스템
CN218402143U (zh) 一种仓库管理系统
JP7091417B2 (ja) 物流センターにおけるケース仕分とカゴ車積み付けシステム
JP7327145B2 (ja) 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23180297A (ja) 自動倉庫機能を有する生産システム
JP2009023771A (ja) ピッキング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