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354A -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354A
CN107487354A CN201610438916.4A CN201610438916A CN107487354A CN 107487354 A CN107487354 A CN 107487354A CN 201610438916 A CN201610438916 A CN 201610438916A CN 107487354 A CN107487354 A CN 107487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haft
governor motion
steering column
damping
clamp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89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7354B (zh
Inventor
霍强
张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389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7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tilt adjustment; with tilt and axial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该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管柱的夹紧支架,用于固定穿过管柱且可径向移动地穿过夹紧支架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分别位于夹紧支架两侧的锁紧机构和紧固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轴上的调节手柄,通过该调节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连接轴使得连接轴锁定在夹紧支架上,通过调节手柄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连接轴,能将连接轴从夹紧支架上解锁。其中,调节机构上还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能够在连接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对连接轴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以此消除调节手柄瞬间松开至极限位置时出现的回弹现象,缓冲调节手柄的转动速度。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管柱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除了作为汽车实现转向的动力传递元件外,还兼具支撑方向盘、为转向柱锁提供安装位置的功用。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人机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不同身高、臂展和驾驶习惯驾驶员的操纵需求,角度和高度可调的转向管柱成为时下汽车的标准配置。可调管柱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而且减少了驾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不适而引起疲劳造成的交通事故。为了实现转向管柱的调节,通常需要使用手柄调节机构,即通过手柄的转动实现对转向管柱的锁紧和解锁,从而实现转向管柱在解锁状态下的调节。然而,这种在解锁过程中,当手动操作手柄朝向解锁位置转动时,会瞬间松开至极限位置,出现手柄“打手”现象,因此提供一种能够缓冲手柄松开时的转动的手柄调节机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该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能够减缓手柄调节松开速度,使得施力平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转向管柱,以及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管柱的夹紧支架,用于固定穿过所述管柱且可径向移动地穿过所述夹紧支架的连接轴,该连接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支架两侧的锁紧机构和紧固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轴上的调节手柄,通过该调节手柄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轴使得所述连接轴锁定在所述夹紧支架上,通过所述调节手柄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轴,能将将所述连接轴从所述夹紧支架上解锁,所述调节机构上还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能够在所述连接轴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对所述连接轴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缓冲力。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能够使得所述连接轴自由地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可选地,所述缓冲件为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具有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内部的阻尼轴,该阻尼轴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阻尼腔,该阻尼腔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夹紧支架上,所述阻尼轴可随所述连接轴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地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可选地,所述阻尼轴通过单向离合器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可选地,所述外壳通过限位块与所述夹紧支架固定相连,所述限位块周向卡止在所述夹紧支架上,所述外壳周向卡接在所述限位块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形成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内壁上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外壳的周向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多个凸起。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上形成有卡接凸台,所述夹紧支架上形成有滑槽孔,所述卡接凸台可滑动地周向锁止在所述滑槽孔中。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沿轴向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阻尼轴容纳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可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阻尼轴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阻尼腔布置的多个密封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转向管柱,还包括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能够在连接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对连接轴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即,在调节手柄向下松开(即连接轴朝向第二方向转动)的解锁过程中,缓冲件能够对连接轴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缓冲调节手柄的转动速度,消除调节手柄瞬间松开至极限位置时出现的回弹现象,使得调节手柄施力平顺,增强使用感。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限位块的一个视角的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限位块的另一个视角的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配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调节手柄 2连接轴 3第一凸轮
4第二凸轮 5夹紧支架 6限位块
61凹槽 62卡接凸台 7阻尼轴
8单向离合器 81内圈 82外圈
9阻尼腔 10第一端盖 11第二端盖
12密封件 13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该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管柱的夹紧支架5,用于固定穿过管柱且可径向移动地穿过夹紧支架5的连接轴2,该连接轴2上沿轴向设置有分别位于夹紧支架5两侧的锁紧机构和紧固机构。该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轴2上的调节手柄1,通过该调节手柄1朝向第一方向转动连接轴2使得连接轴2锁定在夹紧支架5上,而通过调节手柄1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连接轴2,则能够将连接轴2从夹紧支架5上解锁。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具体地,调节机构上可以包括由第一凸轮3与第二凸轮4配合的传动机构,在调节手柄1朝向第一方向转动锁紧时,第一凸轮3抵顶第二凸轮4,这样能够产生将连接轴2锁定在夹紧支架5上的轴向锁止力,以此实现连接轴2的锁定;当调节手柄1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松开时,第一凸轮3与第二凸轮4之间的抵顶解除,轴向锁止力也随之消除,连接轴2从夹紧支架5上解锁。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调节手柄1向下转动松开(即沿上述的第二方向转动将连接轴2从夹紧支架5上解锁)时,调节手柄1带动第一凸轮3绕连接轴2的轴线向下转动,使得其与第二凸轮4的啮合状态发生改变(即第一凸轮3与第二凸轮4之间的抵顶解除),则加载在连接轴2上的预紧力瞬间释放,致使调节手柄1的复位速度过快而出现回弹现象,调节手柄1在达到极限位置时回弹,以致容易误伤操作人员的手。
为了避免调节手柄1松开时因复位速度过快出现回弹现象,在调节机构上还包括有缓冲件13,该缓冲件13能够在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对连接轴2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即,在调节手柄1带动连接轴2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缓冲件13能够提供给连接轴2朝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一方向的缓冲力,该缓冲力能够达到减缓调节手柄1松开朝向第二方向转动的速度,避免出现误伤操作人员的手的现象产生。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3还能够使得连接轴2自由地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换言之,当调节手柄1向上转动(即朝向第一方向转动)连接轴2时,缓冲件13则不起任何作用,即,不会产生对于连接轴2的转动阻力或者动力,以使得连接轴2能够自由地朝向第一方向转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件13为套装在连接轴2上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具有外壳以及安装于外壳内部的阻尼轴7,该阻尼轴7与外壳之间形成有阻尼腔9,该阻尼腔9内填充有阻尼液,外壳固定安装在夹紧支架5上,阻尼轴7可随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地与连接轴2相连。其中,阻尼器的外壳固定到夹紧支架5上无法转动,而当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阻尼轴7与连接轴2相连并且随着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此时,阻尼轴7与外壳发生相对旋转,阻尼腔9内的阻尼液会产生朝向第一方向转动的阻力,在阻尼轴7与外壳之间起到一个阻尼力矩输出的作用,以此来阻碍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达到减缓调节手柄1的复位速度的目的。
而当连接轴2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阻尼轴7则不会与连接轴2相连发生转动,因此不会与外壳产生相对运动,因此连接轴2可以自由地转动。
为了实现阻尼轴7单方向的转动,阻尼轴7通过单向离合器8与连接轴2相连。其中,单向离合器可以使得阻尼轴7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旋转。譬如滚柱式的离合器,它由内圈、滚柱、外圈、弹簧和顶销等组成,如图2所示,与连接轴2配合的内圈81为其主动件,外圈82为从动件,当内圈81随着转动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滚柱被楔紧而带动外圈82转动,离合器接合;当内圈81随着转动轴2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滚柱退入宽槽部位,外圈82则不动,离合器分离。其中,外圈82与阻尼轴7相连,外圈82的转动则会带动阻尼轴7的转动,以此实现阻尼器的缓冲作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种形式的单向离合器,例如利用牙的啮合、棘轮-棘爪的啮合或楔块的楔紧作用来单向传递运动或扭矩等形式的单向离合器均可以应用于本发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是通过限位块6与夹紧支架5固定相连的,限位块6周向卡止在夹紧支架5上,外壳周向卡接到限位块6中,可以避免阻尼器受到径向力。
具体地,如图3所示,限位块6形成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内壁上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凹槽61,外壳的周向上形成有与多个凹槽61相配合的多个凸起,通过凹槽61与凸起的配合以使得外壳卡接到限位块6内。
再如图4所示,限位块6上形成有卡接凸台62,夹紧支架5上形成有滑槽孔,卡接凸台62可滑动地周向锁止在滑槽孔中。具体地通过卡接凸台62和滑槽孔的型面连接实现,即卡接凸台62为非圆剖面结构,近似长方形的结构,从而可以在滑槽孔的延伸方向上滑动,而不能在滑槽孔中转动,通过卡接凸台62将限位块6固定到夹紧支架5上,以此实现了限位块6的固定,从而能够保证安装于限位块6内的阻尼器的外壳能够始终周向保持不动,以实现阻尼轴7与外壳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沿轴向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11,阻尼轴7容纳在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11之间。如图2所示,阻尼轴7朝向第二端盖11的端面上形成有n型槽,而该第二端盖11上形成有插入该n型槽的n型凸起,并且第二端盖11的中部形成有容纳阻尼轴7中部的阶梯轴的阶梯孔,以此实现将阻尼轴7的一个端面安装到第二端盖11的内部。其中,n型槽的拐折结构能够增加密封性,防止阻尼液的泄露。
另外,在第一端盖10上形成有环形凹槽,在该环形凹槽的中部形成有朝向阻尼轴7的另一端面的凹槽的凸台,将凸台插入到凹槽内部,以使阻尼轴7的另一端面安装到第一端盖10内。
为了保证阻尼液的密封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与阻尼轴7之间设置有围绕阻尼腔9的多个密封件12。密封件12可以为富有弹性的密封圈。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盖10与阻尼轴7之间、阻尼轴7与第二端盖11之间以及第一端盖10与第二端盖1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以此防止内部阻尼液向外漏泄,也可防止外界的溅水或尘埃的侵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转向管柱,同时还包括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通过在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缓冲件13,使其能够在连接轴2朝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对连接轴2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即,在调节手柄1向下松开(即朝向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缓冲件13能够对连接轴2施加朝向第一方向的缓冲力,减缓调节手柄1的复位速度,消除调节手柄1瞬间松开至极限位置时出现的回弹现象,使得调节手柄1施力平顺,增强使用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包括用于夹紧管柱的夹紧支架(5),用于固定穿过所述管柱且可径向移动地穿过所述夹紧支架(5)的连接轴(2),该连接轴(2)上沿轴向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支架(5)两侧的锁紧机构和紧固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连接轴(2)上的调节手柄(1),通过该调节手柄(1)朝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轴(2)使得所述连接轴(2)锁定在所述夹紧支架(5)上,通过所述调节手柄(1)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连接轴(2),能将所述连接轴(2)从所述夹紧支架(5)上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上还包括缓冲件(13),该缓冲件(13)能够在所述连接轴(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对所述连接轴(2)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3)能够使得所述连接轴(2)自由地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3)为套装在所述连接轴(2)上的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具有外壳以及安装于该外壳内部的阻尼轴(7),该阻尼轴(7)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阻尼腔(9),该阻尼腔(9)内填充有阻尼液,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夹紧支架(5)上,所述阻尼轴(7)可随所述连接轴(2)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转动地与所述连接轴(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轴(7)通过单向离合器(8)与所述连接轴(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通过限位块(6)与所述夹紧支架(5)固定相连,所述限位块(6)周向卡止在所述夹紧支架(5)上,所述外壳周向卡接在所述限位块(6)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形成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内壁上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凹槽(61),所述外壳的周向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凹槽(61)相配合的多个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上形成有卡接凸台(62),所述夹紧支架(5)上形成有滑槽孔,所述卡接凸台(62)可滑动地周向锁止在所述滑槽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沿轴向扣合在一起的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11),所述阻尼轴(7)容纳在所述第一端盖(10)和所述第二端盖(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阻尼轴(7)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阻尼腔(9)布置的多个密封件(12)。
10.一种车辆,包括转向管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
CN201610438916.4A 2016-06-17 2016-06-17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Active CN107487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8916.4A CN107487354B (zh) 2016-06-17 2016-06-17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8916.4A CN107487354B (zh) 2016-06-17 2016-06-17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54A true CN107487354A (zh) 2017-12-19
CN107487354B CN107487354B (zh) 2020-01-17

Family

ID=6064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8916.4A Active CN107487354B (zh) 2016-06-17 2016-06-17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3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8158A1 (ja) * 2005-11-16 2007-05-24 Fuji Kiko Co., Ltd.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2669905U (zh) * 2012-02-28 2013-01-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限位装置
WO2013107486A1 (de) * 2012-01-20 2013-07-25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20140093483A (ko) * 2013-01-18 2014-07-28 주식회사 만도 조향컬럼의 틸트장치
CN105358407A (zh) * 2013-07-05 2016-02-2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8158A1 (ja) * 2005-11-16 2007-05-24 Fuji Kiko Co., Ltd.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13107486A1 (de) * 2012-01-20 2013-07-25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2669905U (zh) * 2012-02-28 2013-01-1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调节限位装置
KR20140093483A (ko) * 2013-01-18 2014-07-28 주식회사 만도 조향컬럼의 틸트장치
CN105358407A (zh) * 2013-07-05 2016-02-24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54B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9726B (zh) 具有摩擦装置的组件
JP5260936B2 (ja) 車両用電磁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3656366A (en)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JP3106310B2 (ja) 減衰装置を備えた軸カップリング
JP2013096573A (ja) 変速機の入力軸ダンパ
US20180194187A1 (en) Dual bearing strut assemblies and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s with dual bearing strut assemblies
JP2004347106A (ja) 減衰力可変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03743263U (zh) 一种自行车限速装置
CN105667569B (zh) 一种危险情况下角度可变的缓冲吸震方向盘
CN107487354A (zh) 转向管柱手柄调节机构和车辆
CN113623349A (zh) 一种可变阻尼的无刷电机减震组件
CN102951095A (zh) 电动翻转且防碰撞的显示器
CN111376643A (zh) 一种自行车减震车轮
CN104791405B (zh) 一种齿形减振器
JP4708392B2 (ja) 電磁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103629279B (zh)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间隙调节机构
CN105570371A (zh) 一种液体调压并与速度相关的干摩擦式减振器
CN202176198U (zh) 单向动作旋转阻尼器
KR100815689B1 (ko) 축력감쇠형 트라이포드 타입 등속 조인트
KR20200043830A (ko) 삼륜차량의 후륜 진동 및 충격 감쇄장치
CN205440728U (zh) 一种转向减震装置及电动车
JPH03182832A (ja) ロールダンパ装置
EP2072854B1 (en) Suspension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CN212353452U (zh) 一种自行车减震车轮
CN107725657A (zh) 一种小型球铰齿形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eering column handle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