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4539B - 跨坐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4539B
CN107444539B CN201610374454.4A CN201610374454A CN107444539B CN 107444539 B CN107444539 B CN 107444539B CN 201610374454 A CN201610374454 A CN 201610374454A CN 107444539 B CN107444539 B CN 107444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width direction
protruding
vehicl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4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4539A (zh
Inventor
庄宜叡
王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44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4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4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4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可容易地装卸布置于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上的电气零件。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的侧外壳部(10)的顶面部(40)具有:车座对向部(42),其布置于车座(5)的下方;以及突出部(43),其布置于车座对向部(42)及车座(5)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支撑于座架部(25)上的电气零件(30)的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而且,由突出部(43)的突出内壁部(44)及突出外壁部(45)形成的棱线部(46)布置得较抓握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1a)靠车宽方向内侧。

Description

跨坐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跨坐型车辆的侧外壳部的构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具有供驾驶员骑坐的前车座及布置得较前车座靠后方、供同乘者骑坐的后车座的车座。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跨坐型车辆具有:座架部,其布置得较车座靠下方,向后方及上方延伸;以及储物箱,其布置于车座的下方且位于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且,于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布置有侧外壳部。而且,具有供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的后握把布置于侧外壳部的上方且较后车座靠车宽方向外侧,且支撑于座架部的后部。而且,供骑坐于后车座上的同乘者放置脚的同乘者用的置脚部布置得较后车座及后握把靠前方且下方。
在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跨坐型车辆中,利用形成于侧外壳部与储物箱之间且布置有座架部的空间来布置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电气零件在车宽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上。
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公开公报第20142977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跨坐型车辆中,需进行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的整备作业。所谓整备作业是指如下作业:将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从座架部卸除,进行检查,并再次安装于座架部。为缩短整备时间,所述整备作业是在安装有侧外壳部的状态下,将储物箱卸除,而从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进行。然而,座架部与侧外壳部所包围的空间较窄,因此电气零件的装卸作业容易变得繁杂。即,电气零件的装卸的可操作性存在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坐型车辆,其能够容易地装卸布置于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上的电气零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发明者为提高电气零件的装卸的可操作性,首先考虑了扩大形成于电气零件的上方的空间。然而,发现通过所述方法无法顺利进行。如专利文献1的图11所示,侧外壳部(参考图11的符号10U)布置于座架部(参考图11的符号25)的车宽方向外侧。而且,侧外壳部具有顶面部,所述顶面部布置得较座架部靠上方,且从布置于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外壳部的侧面部通过座架部的上方向车座(参考图11的符号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延伸。因此,在为了提高支撑于座架部的电气零件的装卸的可操作性而扩大电气零件的上方的空间的情况下,必须将侧外壳部的顶面部布置得更靠上方。在使侧外壳部的顶面部向更上方移动的情况下,为避免侧外壳部与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相互干涉,必须使车座向更上方移动。即,发现:如果为提高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而扩大形成于电气零件的上方的空间,则有车座的高度变高之虞。
因此,发明者为提高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其次考虑了扩大电气零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即,考虑了将侧外壳部布置于车宽方向更外侧。然而,发现通过所述方法也无法顺利进行。为避免与支撑于座架部的后部的后握把相互干涉,电气零件布置得较后握把靠前方。因座架部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故支撑于座架部上的电气零件布置得较后握把靠前方及下方。因此,电气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另一方面,跨坐于后车座而抓握后握把的同乘者用的置脚部为同乘者的乘坐姿势的舒适性而布置得较后车座及后握把靠前方及下方。因此,同乘者用的置脚部在旋动到使用位置的状态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即,电气零件与同乘者用的置脚部两者均布置得较后握把靠前方及下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外壳部的前部。因此,在使侧外壳部向车宽方向更外侧移动的情况下,有同乘者的脚与侧外壳部易于相互干涉之虞。即,发现:如果为提高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而扩大形成于电气零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则有同乘者的乘坐时的舒适性降低之虞。
因此,为解决此种问题,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具备:车座,其具有供驾驶员骑坐的前车座及布置得较上述前车座靠后方、供同乘者骑坐的后车座;座架部,其布置得较上述车座靠下方,向后方及上方延伸;储物箱,其布置于上述车座的下方且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侧外壳部,其布置于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后握把,其支撑于上述座架部的后部,且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上方且较上述后车座靠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供上述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电气零件,其布置得较上述后握把靠前方且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并支撑于上述座架部上;以及同乘者用的置脚部,其布置得较上述后车座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后握把靠前方且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上述侧外壳部具有顶面部,所述顶面部布置得较上述座架部靠上方,且从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上述座架部的上方向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延伸;上述顶面部具有:车座对向部,其布置于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以及突出部,其布置得较上述车座对向部及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上述突出部包含:突出内壁部,其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上方延伸;突出外壁部,其从上述突出内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以及棱线部,其由上述突出内壁部及上述突出外壁部形成;上述电气零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上述突出部的下方,上述棱线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上述抓握部的位置,在布置有上述抓握部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棱线部布置得较上述抓握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侧外壳部的顶面部具有:车座对向部,其布置于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以及突出部,其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及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车座对向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而且,电气零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的下方。因此,通过利用形成于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突出部的内侧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能够提高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的装卸的可操作性。而且,突出部是以从车座对向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即,布置于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的车座对向部形成于较突出部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一面抑制车座高度变高,一面提高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而且,巧妙地设计并形成了电气零件的上方的空间,因此能够不使侧外壳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移动便能扩大电气零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即,能够抑制同乘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此处,发明者面临新的问题。所述问题是同乘者的后握把的抓握感觉的降低。发明者为避免侧外壳部的外观变差等情况,而考虑将上述侧外壳部的顶面部以从侧外壳部的前部延伸到后部的方式形成。即,顶面部是以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的抓握部的位置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情况下,设置于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突出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抓握部的位置。而且,由突出部的突出内壁部及突出外壁部形成的棱线部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抓握部的位置。因此,如果在侧外壳部的顶面部设置突出部,则后握把的抓握部的下缘部与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间隙变小。结果,在将手插入到后握把的抓握部的下缘与侧外壳部的顶面部之间而抓握后握把的情况下,有因空间变窄而抓握感觉降低之虞。在设置于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突出部于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抓握部的位置的情况下,如果为抑制抓握感觉降低而去掉突出部,则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会降低。
然而,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突出部的突出外壁部是从突出内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而且,在布置有后握把的部分的与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由突出部的突出内壁部及突出外壁部形成的棱线部位于较后握把的抓握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因此,后握把的抓握部的下缘与突出部的间隙在车宽方向外侧较大。此处,在乘坐于车座的后方的同乘者抓握后握把的抓握部的情况下,会以将大拇指以外的4根手指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并绕进所述间隙中的方式进行抓握。在所述情况下,能够确保用以抓握后握把的空间。结果,后握把变得易于抓握,从而能够抑制后握把的抓握感觉降低。而且,既设置了突出部,又能够抑制抓握感觉的降低,因此也能够通过设置突出部确保电气零件的可操作性。
从上述内容,能够容易地装卸布置于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上的电气零件,能够抑制同乘者骑坐于车座时的舒适性的降低,且能够抑制后握把的抓握感觉降低。
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上述电气零件的横宽。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突出部的内侧所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电气零件的横宽,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
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上述储物箱与上述车座对向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之间的宽度。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侧外壳部的顶面部的突出部的内侧所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储物箱与车座对向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之间的宽度,因此能够扩大形成于突出部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从而更易利用所述空间。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
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气零件布置得较上述置脚部靠后方,上述突出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较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靠前方延伸到布置上述抓握部的位置,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在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高度最大,且较上述电气零件靠前方及后方的上述突出空间的高度低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的上述突出空间的高度。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在布置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的位置,形成于突出部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的高度最大。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而且,较电气零件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的高度低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的突出空间的高度。即,较电气零件更靠近前方的置脚部的位置及布置抓握部的位置的突出空间的高度低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的突出空间的高度。因此,能够防止后握把的抓握部的下缘与突出部的间隙变小,能够抑制后握把的抓握感觉降低。而且,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大腿的下方不易碰到突出部,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的舒适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气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上述置脚部更靠近上述抓握部的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电气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得较置脚部更靠近抓握部的位置,因此形成于突出部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的高度最大的部分也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置脚部更靠近抓握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在靠近置脚部的位置进一步降低突出空间的高度,故而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大腿的下方不易碰到突出部。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的舒适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在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宽度最大,且较上述电气零件靠前方及后方的上述突出空间的宽度小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的上述突出空间的宽度。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布置于突出空间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而且,较电气零件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的宽度较小。即,较电气零件更靠近前方的置脚部的位置及布置抓握部的位置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小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因此,能够使车辆尾部在车宽方向上小型化。而且,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小腿的内侧不易碰到突出部,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的舒适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侧外壳部具有从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下方延伸的侧面部,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上述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从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因此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能够使同乘者的膝盖以下的部分以向内侧弯折的状态放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的舒适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处于与上述电气零件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相较于电气零件的上表面位于较突出外壁部的下缘靠上方的情况下,在装卸电气零件的情况下易于利用突出部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
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具有以成为面的部分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从上述座架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且上述电气零件具有能够从上述突出片的上方钩挂于上述突出片上的钩挂部,以使上述电气零件布置得较上述突出片靠车宽方向外侧,上述电气零件的钩挂部钩挂于上述突出片上。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利用在电气零件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能够将电气零件以提升到上方及车辆方向外侧的方式卸除。因此,能够容易地卸除电气零件。而且,利用在电气零件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能够从在电气零件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将电气零件钩挂于突出片上而加以安装,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电气零件。从上述内容,能够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
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棱线部位于较上述电气零件的上表面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棱线部位于较电气零件的上表面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因此形成于突出部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在电气零件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最大。因此,易于将电气零件以提升到车辆方向外侧及上方的方式卸除。而且,易于将电气零件从空间(突出空间)钩挂于突出片上。从上述内容,能够更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的装卸。
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存在上述抓握部的宽度较上述突出外壁部的车宽方向长度长的部分,且在所述部分,在俯视时,上述突出外壁部隐藏于上述抓握部的下方。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在同乘者抓握后握把的抓握部的情况下,会以将大拇指以外的4根手指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并绕进所述间隙中的方式进行抓握。在所述情况下,突出部的突出外壁部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后握把的抓握部的宽度,因此在突出外壁部的车宽方向长度大于后握把的抓握部的宽度的情况下,4根手指的关节易于从突出外壁部到达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内壁部的上方。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后握把的抓握感觉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棱线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2实施例,能够在不增加车座的高度的条件下扩大空间(突出空间)。因此,能够一面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时的舒适性的降低,一面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的装卸。而且,突出部的高度较高,因此洗车时的水等不易渗入到侧外壳部的车宽方向内侧。
本发明的第13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侧外壳部具有用以安装上述后握把的后握把安装部,且在侧面观察时,上述后握把安装部隐藏于上述突出部的车宽方向内侧。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3实施例,能够防止洗车时的水等从后握把安装部附近渗入到车辆内部。
本发明的第14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车座对向部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4实施例,从车座流落到车座对向部的雨水等流入到侧外壳部的前方,因此能够抑制从车座流落到车座对向部的雨水等殃及置脚部,且能够抑制上述雨水渗入到车辆内部。
本发明的第15实施例的跨坐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突出内壁部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15实施例,突出内壁部从车座对向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因此能够一面避免突出内壁部与车座接触,一面将突出内壁部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布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一面避免突出内壁部与车座接触,一面加大突出部。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速克达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为速克达型车辆的前视图。
图3为速克达型车辆的俯视图。
图4为车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速克达型车辆的后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为图6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为图6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为图6的X-X线剖视图。
图11为说明电气零件的装卸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应用的跨坐型车辆为速克达型车辆1。然而,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并不限于速克达型车辆,还可为其它跨坐型车辆。在以下说明中,所称的前方及后方分别是指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及后方,所称的左方及右方分别是指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宽方向上的左方及右方,且为从乘坐于速克达型车辆1上的乘坐者所观察时的左方及右方。此外,所称的上方及下方则分别是指速克达型车辆1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方及下方。图1中的符号Fr表示前方。
<车辆整体>
首先,以图1到图3对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整体构造进行概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图2为其前视图。图3为其俯视图。再者,图2到图3表示车辆的外观,图1以虚线表示车体框架2及储物箱13等部分车辆内部构造。
如图1到图3所示,底架型的车体框架2的前端部将前叉3以能够左右旋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车体框架2的中央部将单元摆动式动力单元4以能以枢轴部P为中心上下揺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动力单元4的上方,布置有具有供驾驶员骑坐的前车座5a及布置得较前车座5a靠后方、供同乘者骑坐的后车座5b的车座5,即双人乘坐用的车座。所述车座5是以前端部的铰链销H为中心,相对于布置于车体框架2间的储物箱13以能够开关的方式安装。因此,车座5以前端部的铰链销H为中心向上方打开。如图1所示,后车座5b位于较前车座5a靠上方处。即,所述车座5在前车座5a与后车座5b的交界处设置有阶差。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车座5是前车座5a与后车座5b构成为一体,然而,前车座与后车座也可为分体。而且,对于具有例如在前车座与后车座的交界处无阶差的车座那样从外观无法区别前车座与后车座的交界的车座的可双人乘坐的跨坐型车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将较车座的中央靠前方称为前车座,将较车座的中央靠后方称为后车座。
一对前叉3向前方斜下方延伸,在下端布置有前轮6。前叉3的上端安装于固设于转向轴(未说明)的下端部的底托架(未说明)上。在转向轴的上端,布置有操向把手7。在操向把手7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安装有仪表单元7a。在动力单元4的后端部,布置有后轮8,所述后轮8以能够旋转方式支撑于所述动力单元4的后端部上,通过所述动力单元4的驱动力而得到驱动。
前叉3的上部及转向轴由前外壳9与护腿板14从前后覆盖,在前外壳9的正面中央部,布置有头灯15。前外壳9具有:前上部外壳9a,其位于头灯15的上方;以及前侧部外壳9b,其位于头灯15的左右两侧,以在侧面观察时中间部成为曲线状的形状的方式具有弯曲的形状。
车座5的下方,具体来说车座5与动力单元4之间的空间,由侧外壳部10(包含左侧的侧外壳部10L及右侧的侧外壳部10R,在下文中,也有时不区别左右侧而简称为侧外壳部10)覆盖。在所述侧外壳部10与护腿板14之间布置有低底板的底外壳FL。而且,在车座5的前端部的下方且与底外壳FL之间,以将左右侧的侧外壳部10的前端部上缘相连的方式布置有中央外壳12。前外壳9、侧外壳部10等车体外壳为外观构件,能够分别由塑料等合适材料形成。再者,侧外壳部10等车体外壳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形状及构成。例如,侧外壳部10还可分割成多个部分(作为实例,为上侧外壳及下侧外壳)。
<车体框架2>
其次,通过图4,对上述车体框架2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图4为车体框架2的透视图。
如图4所示,车体框架2具备:头管21,其将转向轴(未说明)以能够旋动方式支撑;前部框架22,其焊接到头管21,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下部框架23,其焊接于前部框架22的下部的左右两侧面,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其从左右一对下部框架23各自的后部以陡峭斜度向后上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座架部25(包含左侧的座架部25L及右侧的座架部25R,在下文中,也有时不区别左右侧而简称为座架部25),其从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各自的后部以平缓斜度向后上方延伸,从下方支撑车座5。前部框架22包含1根管构件,下部框架23、中间框架24及座架部25为连续的管构件,且呈左右一对而设置。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的上端部间是通过横梁28而连结,左右一对座架部25的后端部间也是通过横梁29而连结。上述储物箱13布置于车座5的下方及一对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左右一对中间框架24各自的中间部背面与左右一对座架部25各自的中间部偏后方的下表面之间,焊接有左右一对车座加强框架27。在本实施例中,车座加强框架27是由槽型钢材所构成,但还可与其它框架构件同样地使用圆筒状的管钢材。而且,在车座加强框架27的前端部的外侧,固定有安装有同乘者的置脚部S的托架B3。如图1所示,在左右一对座架部25的后部,支撑有左右一对后握把50(包含左侧的后握把50L及右侧的后握把50R,在下文中,也有时不区别左右侧而简称为后握把50)。左右一对后握把50分别具有供骑坐于后车座5b的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51。
<座架部25>
其次,参考图1对座架部25进行说明。座架部25布置得较车座5靠下方,向后方及上方延伸。所述座架部25例如是剖面形状为圆筒的管,安装有下述电气零件30及后握把50。而且,所述座架部25从下方经由其它零件而间接地支撑车座5。然而,座架部可为剖面形状非圆筒,也可不含管。而且,座架部也可从下方直接支撑车座。如图1所示,座架部25的前端25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较后座5b靠前方处,且位于前座5a的前端5af与后端(与后座5b的前端5bf相同)之间。而且,座架部25的后端25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较前座5a靠后方处,且位于后座5b的前端5bf与后端5br之间。座架部25的后端25b位于较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下述脚部52(详细来说后脚部52b)靠后方处。然而,座架部的后端还可位于较后座靠后方。而且,座架部25的前端25a位于较车座5的下端靠下方处,后端25b位于较车座5的下端靠上方处,且位于较车座5的上端靠下方处。
<置脚部S>
其次,参考图1、5对同乘者用的置脚部S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速克达型车辆1的后部的放大俯视图。再者,在图5中,省略侧外壳部10R等部分构件的说明,而说明布置于车体内部的电气零件30。再者,置脚部S分别布置于车辆的左右,左右一对置脚部S的构成相同。
如图1、5所示,置脚部S布置得较后车座5b的至少一部分及后握把50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所述置脚部S包含:基部S1,其经由托架B3而安装于车体框架2(具体来说车座加强框架27的前端部);以及挡杆S2,其固定到所述基部S1。挡杆S2在表示车辆左侧面的图1中所例示的收纳位置及图5中所例示的使用位置之间,以基部S1为起点旋动约90°。因此,在同乘者的置脚部S旋动到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在侧面观察时,挡杆S2与基部S1重合。
<电气零件30>
其次,参考图5到8对电气零件30进行说明。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且为后握把50(右侧的后握把50R)外围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且为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
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后握把50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25上。所谓侧外壳部10的前部是指侧外壳部10中较后握把50靠前方的部分。所述电气零件30例如为起动继电器,支撑于右侧的座架部25R上。所述电气零件30在速克达型车辆1中设置有例如1个。电气零件30连接于未说明的线束,线束连接于例如布置于前外壳9的后方的未说明的电气组件箱。所述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后握把50靠前方及下方。而且,在前后方向上,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置脚部S靠后方。在前后方向上,电气零件30布置于较置脚部S更靠近后握把50的位置。而且,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置脚部S靠上方。而且,电气零件3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10(右侧的侧外壳部10R)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电气零件30布置于储物箱13的车宽方向外侧。如图6、7所示,所述电气零件30为大致直方形形状,在支撑于座架部25的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电气零件30安装于突出片16上,所述突出片16是以从座架部25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安装于座架部25上。从图6得知,所述突出片16是成为面的部分朝向车宽方向,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构件。电气零件30具有能够从突出片16的上方钩挂于突出片16上的钩挂部32。而且,以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突出片16靠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电气零件30的钩挂部32钩挂于突出片16上。如图7所示,所述电气零件30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整体布置得较座架部25的下端靠上方,且至少一部分布置得较座架部25的上端靠上方。而且,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得较座架部25的上端靠下方。即,电气零件30的下端布置得较座架部25的上端靠下方。而且,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
<侧外壳部10>
其次,参考图5到8对侧外壳部10进行说明。再者,在图6、8中,特别说明右侧的侧外壳10R,左侧的侧外壳10L因为与右侧的侧外壳10L左右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详细说明。
侧外壳部10(右侧的侧外壳部10R)布置于座架部25(右侧的座架部25R)的车宽方向外侧。在侧外壳部10布置于储物箱13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在侧外壳部10与储物箱13之间形成有空间的本实施例中,侧外壳部10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车座5的前车座5a,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较车座5靠后方处。然而,侧外壳部的前端也可于前后方向上位于较车座的前端靠前方处,侧外壳部的后端也可于前后方向上位于车座的后车座。而且,侧外壳部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还可位于所述位置以外的位置。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的侧外壳部10L与右侧的侧外壳部10R是于后端部夹着尾灯TL而布置,并不相互直接连接,然而,也能以两者在后端部连接的方式形成。如图5所示,在俯视时,侧外壳部10在前后方向上中央部位于较前端及后端更靠车宽方向外侧。即,在前后方向上中央部较前端及后端更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中央部于车宽方向上位于最外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侧外壳部10的前部位于前车座5a的车宽方向外侧。
如图7所示,侧外壳部10具有顶面部40,所述顶面部40布置得较座架部25靠上方,且在车宽方向上,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座架部25的上方向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延伸。顶面部4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位置。详细来说,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延伸到抓握部51的后部。而且,侧外壳部10具有布置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部41。侧面部4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位置。详细来说,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延伸到抓握部51的后部。
所述顶面部40具有:车座对向部42,其布置于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以及突出部43,其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及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靠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突出部43具有:突出内壁部44,其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延伸;突出外壁部45,其从突出内壁部44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以及棱线部46,其由突出内壁部44及突出外壁部45形成。
如图5所示,棱线部4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位置。详细来说,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延伸到抓握部51的后部。而且,构成棱线部46的突出部43(突出内壁部44、突出外壁部45也相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50R的抓握部51的位置。详细来说,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延伸到抓握部51的后部。而且,车座对向部42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位置。详细来说,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延伸到抓握部51的后部。如图1所示,车座对向部42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即,车座对向部42在侧面观察时从后端向前方及下方倾斜。更详细来说,车座对向部42伴随从后端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而且,突出部43也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即,突出部43在侧面观察时从后端向前方及下方倾斜。更详细来说,突出部43伴随从后端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
突出部43在相对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而垂直的剖面中,至少一部分位于较座架部25靠车宽方向外侧处,且整体位于较座架部25靠上方(例如参考图7到10)。此处所谓的相对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而垂直的剖面是指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到布置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位置的所有或任一剖面,也能够为从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到抓握部51的后部的位置的所有或任一剖面。
突出内壁部44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2a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如图7所示,棱线部46位于较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端5cl高的位置。而且,顶面部40具有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外壳安装部47。所述外壳安装部47安装于储物箱13的外周面13a的上端。侧面部4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至少从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到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
如图6所示,侧外壳部10具有用以安装后握把50的后握把安装部48,在侧面观察时,后握把安装部48隐藏于突出部43的车宽方向内侧。所述后握把安装部48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后部,安装有下述后握把50的例如2个脚部52。所述后握把安装部48为孔。后握把安装部48设置于较突出部43靠车宽方向内侧的车座对向部42。如图1所示,在侧面观察时,后握把安装部48隐藏于突出部43的车宽方向内侧。在本实施例中,后握把安装部48形成于车座对向部42,然而,通过形成于突出部的突出内壁部,后握把安装部也可在侧面观察时隐藏于突出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而且,后握把安装部的孔的数目可配合后握把的脚部的数目而适当变更,且后握把安装部的构成并不限于孔。
<后握把50>
其次,参考图5、6对后握把50进行说明。再者,在图6中,特别说明右侧的后握把50R,左侧的后握把50L因为与右侧的后握把50R左右对称地表示,故省略详细说明。
后握把50(右侧的后握把50R)支撑于座架部25的后部,且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上方且较后车座5b靠车宽方向外侧,并具有供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51。如图5所示,后握把50的前端50f位于较后座5b的前端5bf靠前方处,后握把50的后端50b位于较车座5靠后方处。然而,后握把的前端及后端的位置并不限于此。后握把50具有例如2个脚部52。即,具有车辆方向前方的前脚部52a及后方的后脚部52b。而且,后握把50的脚部52对准侧外壳部10的后握把安装部48,通过例如螺纹固定,后握把50支撑于座架部25。抓握部5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包含位于前脚部52a与后脚部52b之间的主抓握部53及位于较后脚部52b靠后方的副抓握部54。主抓握部53位于后座5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相较于副抓握部54,所述主抓握部53的车宽方向长度长。
如图1、图8到10所示,抓握部51,即主抓握部53及副抓握部54,在相对于座架部25延伸的方向而垂直的剖面中,抓握部51整体位于较顶面部40靠上方处。而且,抓握部51整体位于较车座对向部42靠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处。而且,抓握部5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突出内壁部44靠车宽方向外侧处。而且,抓握部51的下端位于较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端5cl靠上方处,抓握部51的上端位于较车座5的上端即后座5b的上端靠下方处。此处所谓的相对于座架部25延伸的方向而垂直的剖面是指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有或任一剖面。
<侧外壳部10与置脚部S的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在侧面观察时,置脚部S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下方。在侧面观察时,置脚部S位于侧外壳部10的侧面部41的下方。即,置脚部S布置于侧外壳部10中较后握把50靠前部的下方。如图5所示,在俯视时,置脚部S无论处于收纳位置的状态抑或处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中的哪种情形,均于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特别地,如图5所示,在俯视时,置脚部S的挡杆S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而且,如图1所示,在侧面观察时,置脚部S的基部S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中间框架24重合,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与中间框架24相同的位置,且位于较座架部25的前端25a靠前方。即,于置脚部S处于使用位置的状态下,置脚部S整体位于较座架部25的前端25a靠前方处。而且,如图5所示,置脚部S位于前车座5a的前端5af与后端(与后车座5b的前端5bf相同)之间。然而,置脚部也可位于较前车座的前端靠前方处,也可位于较前车座的后端靠后方处。
<侧外壳部10与抓握部51的位置关系>
其次,参考图8到10对侧外壳部10与抓握部51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8到10为表示布置有抓握部51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图6的VIII-VIII线剖视图,图9为图6的IX-IX线剖视图,图10为图6的X-X线剖视图。
如图8到10所示,在布置有抓握部51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棱线部46布置得较抓握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1a靠车宽方向内侧。而且,棱线部46布置得较抓握部51的下端的车宽方向的下端外端部51b靠车宽方向内侧。再者,在图8中,抓握部51的一部分位于较棱线部46靠车宽方向内侧处,然而,在图9、10中,抓握部51整体位于较棱线部46靠车宽方向外侧处。而且,如图5所示,就抓握部51的一部分来说,抓握部51的宽度51W较前后方向相同位置的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长度L1(参考图8)长。因此,在所述部分,在俯视时,突出外壁部45隐藏于抓握部51的下方。再者,抓握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1a位于较突出外壁部45的下端45L(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外侧处。抓握部51的下端与突出外壁部45的上端的距离伴随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逐渐变大。即,抓握部51的下端的车宽方向的下端外端部51b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端45L(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抓握部51的下端的车宽方向的下端内端部与突出外壁部45的上端(棱线部46)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
<侧外壳部10与电气零件30的位置关系>
其次,参考图7对侧外壳部10与电气零件3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电气零件30布置于顶面部40的下方。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即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下方。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电气零件30的横宽W3。所谓电气零件30的横宽W3是指于电气零件30支撑于座架部25的状态下除钩挂部32以外的部分的车宽方向的宽度。而且,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储物箱13的外周部13a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2a之间的宽度W4。即,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车座对向部42的宽度W4。而且,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处于与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大致相同的高度,棱线部46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而且,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靠车宽方向外侧,且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靠下方。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30整体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靠下方。而且,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突出内壁部44的下方。即,在车宽方向上,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突出内壁部44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2a相同)与外端部(与棱线部46相同)之间。详细来说,电气零件30的大致整体位于突出内壁部44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42a与外端部之间。突出内壁部44的车宽方向长度与电气零件的宽度W3大致相同。而且,电气零件30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得较突出外壁部45靠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棱线部46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靠上方处。而且,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侧面部41靠车宽方向内侧。侧面部41的上端(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相同)处于与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大致相同的高度,侧面部41的下端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下端靠上方处。电气零件30与储物箱13的外周面13a、顶面部40的各构件、即车座对向部42、突出部43(突出内壁部44、突出外壁部45、棱线部46)及侧面部41的各者不接触,而在与上述各构件之间存在空间(间隙)。
<突出空间43a>
突出部43及突出空间43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延伸到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而且,在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高度H2(参考图7)最大,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低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而且,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在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宽度W2(参考图7)最大,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小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因此,就突出空间43a来说,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的高度H1(例如参考图8)低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高度H2。而且,就突出空间43a来说,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的宽度W1(例如参考图8)小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宽度W2。所述突出空间43a的高度及宽度伴随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朝向前方而变小,且伴随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朝向后方而变小。
<电气零件30的装卸>
其次,参考图11对电气零件30的装卸进行说明。图11为说明电气零件30的装卸的说明图。电气零件30需要进行整备作业。所谓整备作业是指如下作业:将电气零件30从座架部25卸除,进行检查,并再次安装于座架部25。为缩短整备时间,所述整备作业是于安装有侧外壳部10的状态下,将储物箱13卸除,而从侧外壳部10的车宽方向内侧以例如手动作业而进行。如图11所示,在卸除电气零件30时,利用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将电气零件30提升到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而从突出片16卸除。另一方面,在安装电气零件30时,利用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将电气零件30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钩挂于突出片16上。
<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具备:车座5,其具有供驾驶员骑坐的前车座5a及布置得较前车座5a靠后方、供同乘者骑坐的后车座5b;座架部25,其布置得较车座5靠下方,向后方及上方延伸;储物箱13,其布置于车座5的下方且在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内侧;侧外壳部10,其布置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后握把50,其支撑于座架部25的后部上,且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上方且较后车座5b靠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供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51;电气零件30,其布置得较后握把50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25上;以及同乘者用的置脚部S,其布置得较后车座5b及后握把50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侧外壳部10具有顶面部40,所述顶面部40布置得较座架部25靠上方,且从座架部25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座架部25的上方向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延伸;顶面部40具有:车座对向部42,其布置于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以及突出部43,其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及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靠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突出部43包含:突出内壁部44,其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延伸;突出外壁部45,其从突出内壁部44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以及棱线部46,其由突出内壁部44及突出外壁部45形成;电气零件30的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棱线部4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延伸到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在布置有抓握部51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棱线部46布置得较抓握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1a靠车宽方向内侧。
根据本实施例,侧外壳部10的顶面部40具有:车座对向部42,其布置于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以及突出部43,其布置得较车座对向部42及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靠车宽方向外侧,且以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而且,电气零件30的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因此,通过利用在侧外壳部10的顶面部40的突出部43的内侧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43a),能够提高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30的装卸的可操作性。而且,突出部43是以从车座对向部4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即,布置于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方的车座对向部42形成于较突出部43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一面抑制车座高度变高,一面提高电气零件30的可操作性。而且,巧妙地设计并形成了电气零件30的上方的空间,因此能够不使侧外壳部10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移动便能扩大电气零件3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即,能够抑制同乘者的舒适性的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43的突出外壁部45是从突出内壁部44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而且,在布置有后握把5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由突出部43的突出内壁部44及突出外壁部45形成的棱线部46位于较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1a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因此,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下缘与突出部43的间隙于车宽方向外侧较大。此处,在乘坐于车座5的后方(即后车座5b)的同乘者抓握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情况下,会以将大拇指以外的4根手指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并绕进所述间隙中的方式进行抓握。在所述情况下,能够确保用以抓握后握把50的空间。结果,后握把50变得易于抓握,从而能够抑制后握把50的抓握感觉降低。而且,既设置了突出部43,又能够抑制抓握感觉的降低,因此也能够通过设置突出部43确保电气零件30的可操作性。
从上述内容,能够容易地装卸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座架部25的电气零件30,能够抑制同乘者骑坐于车座时的舒适性的降低,且能够抑制后握把50的抓握感觉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电气零件30的横宽W3。
根据本实施例,在侧外壳部10R的顶面部40的突出部43的内侧所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电气零件30的横宽W3,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储物箱13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2a之间的宽度W4。
根据本实施例,在侧外壳部10的顶面部40的突出部43的内侧所形成的空间(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储物箱13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42a之间的宽度,因此能够扩大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从而更易利用所述空间。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置脚部S靠后方,突出部4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延伸到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高度最大,且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低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
根据本实施例,在布置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30的位置,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的高度最大。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而且,相较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及后方处,突出部43的高度低。即,较电气零件30更靠近前方的置脚部S的位置及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的突出部43的高度相较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低。因此,能够防止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下缘与突出部43的间隙变小,能够抑制后握把50的抓握感觉降低。而且,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大腿不易碰到突出部43,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的舒适性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电气零件3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置脚部S更靠近抓握部51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电气零件3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置脚部S更靠近抓握部51的位置,因此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的高度最大的部分(高度H2)也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置脚部S更靠近抓握部51的位置。因此,能够在靠近置脚部S的位置进一步降低突出空间43a的高度,故而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大腿不易碰到突出部43。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的舒适性降低。而且,靠近置脚部S的位置远离突出空间43a的高度最大的部分(高度H2),因此能够抑制因降低靠近置脚部S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而导致外观变差的情况。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在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宽度最大(宽度W2),且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小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
根据本实施例,起动继电器等电气零件30布置于突出空间43a的宽度最大的部分(宽度W2)。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而且,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部43的宽度较小。即,较电气零件30更靠近前方的置脚部S的位置及布置抓握部51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的宽度小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的宽度。因此,能够使车辆尾部在车宽方向上小型化。而且,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的情况下,同乘者的小腿的内侧不易碰到突出部43,因此能够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的舒适性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侧外壳部10具有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下方延伸的侧面部41,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侧面部41的至少一部分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例,侧面部41的至少一部分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因此在同乘者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能够使同乘者的膝盖以下的部分以向内侧弯折的状态放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的舒适性的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处于与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大致相同的高度。
根据本实施例,相较于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位于较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靠上方的情况下,在装卸电气零件30的情况下,易于利用突出部43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具有以成为面的部分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从座架部25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16,且电气零件30具有能够从突出片16的上方钩挂于突出片16上的钩挂部32,以使电气零件30布置得较突出片16靠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电气零件30的钩挂部32钩挂于突出片16上。
根据本实施例,利用在电气零件30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能够将电气零件30以提升到上方及车辆方向外侧的方式卸除。因此,能够容易地卸除电气零件30。而且,利用在电气零件30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能够从在电气零件30的上方且在车辆方向外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将电气零件30钩挂于突出片16上而加以安装,因此能够容易地安装电气零件30。从上述内容,能够容易地装卸电气零件30。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R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棱线部46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根据本实施例,棱线部46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靠车宽方向外侧处,因此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空间(突出空间43a)于电气零件30的上方且车辆方向外侧最大。因此,易于将电气零件30以提升到车辆方向外侧及上方的方式卸除。而且,易于将电气零件30从空间(突出空间43a)钩挂于突出片43上。从上述内容,能够更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30的装卸。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存在抓握部51的宽度51W较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长度L1长的部分,且在所述部分,在俯视时,突出外壁部45隐藏于抓握部51的下方。
根据本实施例,在同乘者抓握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情况下,会以将大拇指以外的4根手指从车宽方向外侧插入并绕进所述间隙中的方式进行抓握。在所述情况下,突出部43的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长度L1小于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宽度51W,因此相较于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长度大于后握把50的抓握部51的宽度的情况,4根手指的关节易于从突出外壁部45到达车宽方向内侧的突出内壁部44的上方。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后握把50的抓握感觉的降低。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棱线部4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车座5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端5cl高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不增加车座5的高度的条件下,扩大空间(突出空间43a)。因此,能够一面抑制将脚放置于置脚部S时的舒适性的降低,一面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30的装卸。而且,突出部43的高度较高,因此洗车时的水等不易渗入到侧外壳部10的内侧。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侧外壳部10具有用以安装后握把50的后握把安装部48,且在侧面观察时,后握把安装部48隐藏于突出部43的车宽方向内侧。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防止洗车时的水等从后握把安装部48附近渗入到车辆内部。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车座对向部42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实施例,从车座5流落到车座对向部42的雨水等流入到侧外壳部10的前方,因此能够抑制从车座5流落到车座对向部42的雨水等殃及置脚部S,且能够抑制上述雨水渗入到侧外壳部10的内部。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速克达型车辆1的一个优选方面中,突出内壁部44从车座对向部42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
根据本实施例,突出内壁部45从车座对向部42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延伸,因此能够一面避免突出内壁部45与车座5接触,一面将突出内壁部45的车宽方向的内端部布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因此,能够一面避免突出内壁部45与车座5接触,一面加大突出部43。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实施电气零件30的装卸。
<变化例>
在上文中,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条件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30为起动继电器,然而,电气零件还可为起动继电器以外的零件。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后握把50的整体布置于侧外壳部10的上方且较后车座5b靠车宽方向外侧,但也可为后握把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侧外壳部的上方且较后车座靠车宽方向外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30布置于右侧的座架部30R,但也可布置于左侧的座架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为1个,但并不限于1个。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同乘者用的置脚部S布置得较后车座5b靠前方及下方,但也可布置得较后车座的至少一部分靠前方及下方。即,置脚部也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后车座的车宽方向外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30位于抓握部51的前方及置脚部S的后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置脚部S更靠近靠抓握部51的位置,但也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抓握部51更靠近置脚部S的位置,也可布置于其中间。而且,置脚部S位于电气零件30的前方,但也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电气零件重合的位置,也可位于较电气零件靠后方。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突出内壁部44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但突出内壁部只要向上方延伸即可,也可不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气零件30的一部分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但也可为电气零件30整体布置于突出部43的下方。而且,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电气零件30的横宽W3,但也可等于或小于电气零件的横宽。而且,在布置有电气零件30的部分的与座架部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W2大于储物箱13与车座对向部4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之间的宽度W4,但也可等于或小于储物箱与车座对向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之间的宽度。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在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高度最大,且较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低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高度,但也可为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高度并非最大,也可为突出空间的高度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始终相同。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于突出部43的内侧的突出空间43a在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宽度最大,且较电气零件30靠前方及后方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小于布置电气零件30的位置的突出空间43a的宽度,但也可为于布置电气零件的位置宽度并非最大,也可为突出空间的宽度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始终相同。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侧面部41的至少一部分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详细来说,从较布置电子零件30的位置靠前方到布置电子零件30的位置,从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向车宽方向内侧下方延伸。然而,也可为侧面部的车宽前后方向整体从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而且,侧面部只要从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下方延伸即可,也可不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突出外壁部45的下缘45L处于与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大致相同的高度,然而,突出外壁部的下缘也可位于较电气零件的上表面靠上方,也可位于下方。而且,棱线部46位于较电气零件30的上表面30U靠车宽方向外侧处,然而,棱线部也可与电气零件的上表面于车宽方向上重合,也可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气零件30的钩挂部32钩挂于安装到座架部25的突出片16上,而将电气零件30支撑于座架部25,然而,将电气零件支撑于座架部的方法并不限于此。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存在抓握部51的宽度51w较突出外壁部45的车宽方向长度L1长的部分,且在所述部分,在俯视时,突出外壁部45隐藏于抓握部51的下方,然而,突出外壁部也可不隐藏于抓握部的下方。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棱线部46全部位于较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5c的下端5cl高的位置,但也可为棱线部的一部分位于较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端高的位置,也可为棱线部不位于较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侧外壳部10的后握把安装部48隐藏于突出部43的车宽方向内侧,但也可不隐藏,也可无后握把安装部。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车座对向部42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然而,车座对向部也可不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
而且,在本发明的跨坐型车辆中,并不限于两个车轮,也可具有三个以上车轮。例如,也可具有2个前轮与1个后轮。跨坐型车辆并不限于速克达型车辆,而也可为运动型或轻型等其它摩托车。或者,跨坐型车辆并不限于速克达型车辆,而也可为四轮越野车等其它车辆,例如ATV(全地形车辆)。
符号说明
1 速克达型车辆(跨坐型车辆)
2 车体框架
3 前叉
4 动力单元
5 车座
5a 前车座
5af 前端
5b 后车座
5bf 前端
5br 后端
5c 外端部
5cl 下端
6 前轮
7 把手
7a 仪表单元
8 后轮
9 前外壳
9a 前上部外壳
9b 前侧部外壳
10 侧外壳部
10L 左侧的侧外壳部
10R 右侧的侧外壳部
12 中央外壳
13 储物箱
13a 外周面
14 护腿板
15 头灯
16 突出片
21 头管
22 前部框架
23 下部框架
24 中间框架
25(25L、25R) 座架部
25a 前端
25b 后端
27 车座加强框架
28 横梁
29 横梁
30 电气零件
30U 上表面
32 钩挂部
40 顶面部
41 侧面部
42 车座对向部
42a 外端部
43 突出部
43a 突出空间
44 突出内壁部
45 突出外壁部
45L 下缘
46 棱线部
47 外壳安装部
48 后握把安装部
50(50L、50R) 后握把
50b 后端
50f 前端
51 抓握部
51a 外端部
51b 下方外端部
51W 抓握部的宽度
52 脚部
52a 前脚部
52b 后脚部
53 主抓握部
54 副抓握部
B3 托架
FL 底外壳
Fr 前方
H 铰链销
H1 突出空间的高度
H2 突出空间的高度
L1 突出外壁部的车宽方向长度
P 枢轴部
S 置脚部
S1 基部
S2 挡杆
W1 突出空间的宽度
W2 突出空间的宽度
W3 电气零件的横宽
W4 储物箱与车座对向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缘部之间的宽度

Claims (15)

1.一种跨坐型车辆,其具备:
车座,其具有供驾驶员骑坐的前车座及布置得较上述前车座靠后方、供同乘者骑坐的后车座;
座架部,其布置得较上述车座靠下方,向后方及上方延伸;
储物箱,其布置于上述车座的下方且在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内侧;
侧外壳部,其布置于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后握把,其支撑于上述座架部的后部上,且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上方且较上述后车座靠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供上述同乘者抓握的抓握部;以及
同乘者用的置脚部,其布置得较上述后车座的至少一部分及上述后握把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其特征在于:
上述跨坐型车辆包含电气零件,其布置得较上述后握把靠前方及下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上述侧外壳部的前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支撑于上述座架部上;
上述侧外壳部具有顶面部,
所述顶面部布置得较上述座架部靠上方,且从上述座架部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上述座架部的上方向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延伸;
上述顶面部具有:
车座对向部,其布置于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方;以及
突出部,其布置得较上述车座对向部及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外侧,且是以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上述突出部包含:
突出内壁部,其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上方延伸;
突出外壁部,其从上述突出内壁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下方延伸;以及
棱线部,其由上述突出内壁部及上述突出外壁部形成;
上述电气零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于上述突出部的下方,
上述棱线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延伸到布置上述抓握部的位置,
在布置有上述抓握部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棱线部布置得较上述抓握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靠车宽方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上述电气零件的横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的宽度大于上述储物箱与上述车座对向部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之间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电气零件布置得较上述置脚部靠后方,且
上述突出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较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靠前方延伸到布置上述抓握部的位置,
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在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高度最大,且较布置上述电气零件位置靠前方及后方的上述突出空间的高度低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的上述突出空间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电气零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于较上述置脚部更靠近上述抓握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形成于上述突出部的内侧的突出空间在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宽度最大,且较上述电气零件靠前方及后方的上述突出空间的宽度小于布置上述电气零件的位置的上述突出空间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侧外壳部具有从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下方延伸的侧面部,且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上述侧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及下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突出外壁部的下缘处于与上述电气零件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具有以成为面的部分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从上述座架部向上方突出的突出片,且
上述电气零件具有能够从上述突出片的上方钩挂于上述突出片上的钩挂部,
以使上述电气零件布置得较上述突出片靠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上述电气零件的钩挂部钩挂于上述突出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在布置有上述电气零件的部分的与上述座架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棱线部位于较上述电气零件的上表面靠车宽方向外侧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存在上述抓握部的宽度较上述突出外壁部的车宽方向长度长的部分,且在所述部分,在俯视时,上述突出外壁部隐藏于上述抓握部的下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棱线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上述车座的车宽方向的外端部的下端高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侧外壳部具有用以安装上述后握把的后握把安装部,且
在侧面观察时,上述后握把安装部隐藏于上述突出部的车宽方向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车座对向部是以在侧面观察时向前方及下方倾斜的方式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型车辆,其中上述突出内壁部从上述车座对向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及上方延伸。
CN201610374454.4A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车辆 Active CN107444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4454.4A CN10744453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4454.4A CN10744453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539A CN107444539A (zh) 2017-12-08
CN107444539B true CN107444539B (zh) 2019-12-13

Family

ID=60484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4454.4A Active CN107444539B (zh) 2016-05-31 2016-05-31 跨坐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45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2774B2 (ja) * 2020-02-12 2022-0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40099B (en) * 1995-11-29 1998-09-11 Suzuki Co Ltd Scooter-type vehicle
JP2008273407A (ja) * 2007-04-27 2008-11-13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271224B2 (ja) * 2009-09-25 2013-08-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02372055B (zh) * 2010-08-20 2014-04-0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踏板式摩托车
JP2013173472A (ja) * 2012-02-27 2013-09-05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TWI549849B (zh) * 2013-01-30 2016-09-21 Yamaha Motor Co Ltd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3963884B (zh) * 2013-01-30 2018-04-20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跨坐型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539A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35308A1 (en) Front cowl stay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EP2631164B1 (en) Saddle-riding vehicle
JP585153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施錠構造
CN107444536B (zh) 跨坐型车辆
CN107444539B (zh) 跨坐型车辆
JP20041230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JP580664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EP3018046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59085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グラブレール構造
JP737857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操作部構造
CN112533820B (zh) 鞍乘型车辆
EP2492176B1 (en)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717775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テップ構造
JP5271234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0962967B (zh) 跨骑型车辆
AU2015201207A1 (en) Vehicle
JP616218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632083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10155578A (ja) 自動2輪車のカバー装置
JP6759268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メーター周辺構造
JP738563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20210155311A1 (en) Saddle riding vehicle
EP3715233A1 (en) Arrangement of the control unit on the rear fender of a saddle-type vehicle
WO2013133317A1 (ja)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3544050A (zh) 车辆的前覆盖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