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8790A -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 Google Patents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8790A
CN107428790A CN201680021366.4A CN201680021366A CN107428790A CN 107428790 A CN107428790 A CN 107428790A CN 201680021366 A CN201680021366 A CN 201680021366A CN 107428790 A CN107428790 A CN 107428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ty acid
dextrin
acid ester
saturated fatty
cosme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13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8790B (zh
Inventor
铃木拳直
加藤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8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8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3/00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 C07H13/02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by carboxylic acids
    • C07H13/04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by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the esterifying carboxyl radicals attache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 C07H13/06Fatty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31Hydrocarb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73Polysaccharides
    • A61K8/732Starch; Amylose; Amylopectin;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61Q1/04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for 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61Q1/08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for cheeks, e.g. rou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61Q1/1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for eyes, e.g. eyeliner, mascar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61Q19/10Washing or bath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5/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h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0/00Preparation of starch, degraded or non-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amylose, or amylopectin
    • C08B30/12Degraded, destructured or non-chemically modified starch, e.g. mechanically, enzymatically or by irradiation; Bleaching of starch
    • C08B30/18Dextrin, e.g. yellow canari, white dextrin, amylodextrin or maltodextrin; Methods of depolymerisation, e.g. by irradiation or mechanicall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smetics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在糊精脂肪酸酯中,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脂肪酸由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直链饱和脂肪酸和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脂肪酸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

Description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糊精脂肪酸酯及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
以往,糊精脂肪酸酯被用作将油剂凝胶化的凝胶化剂。利用糊精脂肪酸酯凝胶化的油剂因为透明性、光泽、触觉等优良,所以被用作化妆品的材料。
在化妆品中,触变性是重要性能之一。所谓触变性是如下性能:物质当被施加一定的力时其粘度下降,当没有被施加力时,其粘度复原。触变性高的化妆品因为在涂抹化妆品时粘度会下降,所以起到例如伸展良好等效果。另外,在涂抹化妆品后,化妆品的粘度复原,因此不易流下来,可容易维持化妆品的涂抹完成时的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化妆品赋予高触变性的糊精脂肪酸酯、和将该糊精脂肪酸酯使用于化妆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191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的种类增加的另一方面,伴随于此,糊精脂肪酸酯所要求的物性也成为新的物性。即,即使在利用糊精脂肪酸酯对化妆品赋予高触变性的情况下,在使用身体油、护发凝胶等化妆品的情景中,在涂抹化妆品后,当化妆品的粘度复原所需的时间变长时,拿到手里的化妆品、涂到肌肤上的化妆品会流下来等,缺乏实用性。另外,在如唇彩、透明唇膏等用于在肌肤等形成化妆膜的化妆品(以下为上妆化妆品)中,不易维持化完妆的状态。故此,对作为这样的化妆品的构成成分的糊精脂肪酸酯,期望使化妆品的粘度复原所需的时间为更短时间的新的物性。
而且,当油从化妆品渗出的性质(以下为脱水收缩性)高时,除了其外观受损之外,保存时的稳定性也会下降,因此也期望化妆品兼备低脱水收缩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复原力、且赋予脱水收缩性低的化妆品的糊精脂肪酸酯和使用该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一方式中,糊精脂肪酸酯的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所述脂肪酸由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直链饱和脂肪酸和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
在其它方式中,化妆品含有油剂和糊精脂肪酸酯,所述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所述脂肪酸由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直链饱和脂肪酸及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
通过发明人的深入研究判明如下:即使在对化妆品赋予高触变性的糊精脂肪酸酯中,也含有直链饱和脂肪酸及支链饱和脂肪酸两方,它们的碳数、直链饱和脂肪酸及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和平均取代度在上述范围的,兼备对化妆品赋予复原力和低脱水收缩性两方的性质。复原力是指如下力:在对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施加的力被解除时,能以20秒以内的短时间使粘度大幅增加以使得相对于刚解除之前的粘度成为50%以上的粘度。即,通过糊精脂肪酸酯中的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从而能抑制不能得到柔软的凝胶,并且能抑制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过度变低。另外,通过将直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设为14以上且18以下,从而将赋予化妆品的复原力提高,通过将支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设为14以上且18以下,从而使糊精和脂肪酸的反应效率良好,并且能对油剂赋予适当的粘性。另外,通过将脂肪酸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设为0.75以上且0.95以下,从而能使凝胶化的油剂形成为光滑的状态,并且能提高复原力。而且,通过将每葡萄糖单元的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设为1.5以上且2.0以下,从而能使脱水收缩性下降。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所述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50以下。
在该情况下,能得到柔软的凝胶,并且能提高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8以上且0.9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5以上且1.80以下。
在该情况下,能提高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的复原力,并且能使脱水收缩性下降。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直链饱和脂肪酸是棕榈酸,所述支链饱和脂肪酸是异棕榈酸。
在该情况下,能使将油剂凝胶化的力及透明性两方特别优良。
在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化妆品的油剂含有挥发性烃油。
在该情况下,具备对化妆品赋予优良的复原力的性质的糊精脂肪酸酯即使相对于粘度低的挥发性烃油的含有率少,也能对挥发性烃油赋予复原力。因此,能发挥特别效果,如化妆品的处方的自由度提高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糊精脂肪酸酯的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制备条件的表。
图2是表示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及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每葡萄糖单元的平均取代度、以及收获量的表。
图3是表示关于将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矿物油及异十二烷的试样的浓度及初始粘度的表。
图4是例示静置状态的糊精脂肪酸酯的粘度、搅拌状态的糊精脂肪酸酯的粘度的坐标图。
图5是表示关于将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矿物油及异十二烷的试样的评价的表。
图6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睫毛液的评价的表。
图7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身体油的评价的表。
图8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洁肤露的评价的表。
图9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护发凝胶的评价的表。
图10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唇彩的评价的表。
图11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透明唇膏的评价的表。
图12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油性固体粉底的评价的表。
图13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美容油的评价的表。
图14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液体口红的评价的表。
图15是表示关于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凝胶状眼线笔的评价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糊精脂肪酸酯及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说明一实施方式。
糊精脂肪酸酯是糊精和脂肪酸的酯化物,是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
【化学式1】
在上述化学式1中,“n”表示糊精的聚合度,“A”表示脂肪酸骨架或者氢。
作为糊精脂肪酸酯的糊精,能使用淀粉的分解物。作为淀粉,能使用将小麦、马铃薯、玉米、大米、木薯、绿豆等作为原料的物质。作为分解方法,能使用现有的方法,例如能使用酸处理、碱处理以及酵素处理中的一种至几种。
糊精脂肪酸酯至少包含以下所示的糊精脂肪酸酯。
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上且50以下。当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时,则糊精脂肪酸酯成为蜡形态,所以,据此能抑制得不到柔软的凝胶。另外,当平均糖聚合度为100以下时,则可抑制如下等问题:由于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温度高的原因,导致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过度变低。
另外,糊精脂肪酸酯的脂肪酸由一种以上的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一种以上的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
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具体地可列举肉豆蔻酸(碳数14)、十五酸(碳数15)、棕榈酸(碳数16)、十七酸(碳数17)、硬脂酸(碳数18)。在这些直链饱和脂肪酸中优选棕榈酸。当直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为14以上时,则使油剂凝胶化的力变强。当直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为18以下时,可抑制凝胶化的油剂白浊,可确保油剂的透明性。另外,在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中,碳数为16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在使油剂凝胶化的力及透明性两方面优良。
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支链饱和脂肪酸具体地可列举异肉豆蔻酸(碳数14)、异十五酸(碳数15)、异棕榈酸(碳数16)、异十七酸(碳数17)、异硬脂酸(碳数18)。在这些支链饱和脂肪酸中优选异棕榈酸。当支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为14以上时,能对粘度低的油剂也赋予充分的粘性。当支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为18以下时,可抑制支链饱和脂肪酸相对于糊精的体积高度,可抑制在酯化反应时支链饱和脂肪酸不易与糊精结合。另外,即使支链饱和脂肪酸与糊精结合,也因为支链饱和脂肪酸的体积高度被抑制,所以可抑制由于直链饱和脂肪酸不易与糊精结合的原因而使反应效率下降。特别是碳数为14以上且16以下的支链饱和脂肪酸,因为其体积高度被抑制,所以反应效率良好。
异肉豆蔻酸包含一种或多种异肉豆蔻酸。例如可列举11-甲基十三酸、12-甲基十三酸等,但不限于这些。异棕榈酸包含一种或多种异棕榈酸。例如可列举14-甲基十五酸、2-己基癸酸等,但不限于这些。
异硬脂酸包含一种或多种异硬脂酸。例如,5,7,7-三甲基-2-(1,3,3-三甲基丁基)-辛酸是羟醛型异硬脂酸,能按照如下方式制造。首先,通过异丁烯二聚物的氧代反应得到碳数为9的支链醛。然后通过该支链醛之间的羟醛缩合而得到碳数为18的支链不饱和醛。能通过所得到的支链不饱和醛的加氢及氧化来制造。
作为其它的异硬脂酸,通过使壬基醇进行格尔伯特(Guerbet)反应并进行氧化,由此能制备2-庚基十一烷酸。
支链为甲基的甲基支链异硬脂酸是作为例如油酸的二聚物制备时的副产物而得到的(例如J.Amer.Oil Chem.Soc.,51,522(1974)),例如可列举由Emery公司等的市售品(以下简称为Emery型)。作为Emery型异硬脂酸的起始物质的二聚物酸的起始物质有时不仅包含油酸,而且也包含亚油酸、亚麻酸等。
在构成糊精脂肪酸酯的脂肪酸骨架中直链脂肪酸骨架具有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特别优选为0.80以上且0.90以下。即,糊精脂肪酸酯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比为75:25至95:5的范围内,特别优选80:20至90:10。
因为直链饱和脂肪酸相对于脂肪酸全体的摩尔分数为0.95以下,所以可抑制凝胶化的油剂白浊,可确保油剂的透明性。另外,也可抑制由于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比率少的原因而成为易碎的并不光滑的凝胶。因为直链饱和脂肪酸相对于脂肪酸全体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所以也可抑制由于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比率过高的原因而导致使油剂凝胶化的力过低。另外,为了使油剂凝胶化而将糊精脂肪酸酯以高浓度配合到油剂中,从而也可抑制施加力时的粘度的下降程度小而失去复原力。此外,复原力是指如下力:在施加于含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的力被解除时,能在20秒以内的短时间使粘度大幅增加以使得相对于刚解除前的粘度成为50%以上的粘度。
糊精脂肪酸酯的每葡萄糖单元的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特别优选1.65以上且1.80以下。当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时,可抑制使油剂凝胶化的力下降。另外,也可以抑制如下容易产生如下性质即脱水收缩:由于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低的原因使油浮在化妆膜的表面、或者在保存时油分离的性质。当平均取代度为2.0以下时,可抑制与糊精键合的脂肪酸过度变多,因此可得到例如在50℃程度也保持凝胶的凝胶耐热性。即,不能制备无论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过大还是过小都稳定的凝胶。
通过将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直链饱和脂肪酸酯的碳数、支链饱和脂肪酸酯的碳数、直链饱和脂肪酸酯以及支链饱和脂肪酸酯的摩尔分数、平均取代度设为上述的范围,从而能得到兼备如下性质的糊精脂肪酸酯:对化妆品赋予优良的复原力以及低的脱水收缩性两方。
作为糊精脂肪酸酯,可以列举例如以下物质。
(肉豆蔻酸/12-甲基十三酸)糊精
(肉豆蔻酸/2-己基癸酸)糊精
(肉豆蔻酸/Emery型异硬脂酸)糊精
(棕榈酸/2-己基癸酸)糊精
(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酸)糊精
(硬脂酸/5,7,7-三甲基-2-(1,3,3-三甲基丁基)-辛酸)糊精
(棕榈酸/2-己基癸酸/Emery型异硬脂酸)糊精
(肉豆蔻酸/棕榈酸/2-己基癸酸)糊精
特别是,作为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优选含有棕榈酸;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酯,优选含有2-己基癸酸等异棕榈酸。
作为糊精脂肪酸酯的制造方法,能使用现有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在吡啶、三乙基胺、3-甲基吡啶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在糊精中添加脂肪酸酰氯来制备。
与糊精脂肪酸酯组合的油剂是能作为化妆品的材料使用的油剂,只要通过与糊精脂肪酸酯组合而能得到优良的复原力及低的脱水收缩性的效果,就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一种油剂,而且也可以将多种油剂混合使用。此外,在这些油剂中,单独含有高粘度(例如聚丁烯、蓖麻油等)、或者固体状(例如高级脂肪酸、蜡类等)的油剂,但是也能与液状的油剂、糊精脂肪酸酯组合使用等。
例如,作为烃油,可以列举液体石蜡、角鲨烷、异链烷烃、异十二烷、异十六烷、重质流动异链烷烃、聚丁烯、凡士林等。作为酯油,可以列举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癸酸)甘油酯、单/二/三/四异硬脂酸二甘油酯、异硬脂酸聚甘油酯、二辛酸新戊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2-乙基己酸鲸蜡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棕榈酸2-乙基己酯、异壬酸异壬酯、异壬酸异十三烷基酯、硬脂酸硬脂酯、肉豆蔻酸异硬脂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油酸辛基十二烷基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12-羟基硬脂酸胆甾烯基酯等。作为高级脂肪酸,可以列举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山嵛酸、异硬脂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作为高级醇,可以列举月桂醇、肉豆蔻醇、鲸蜡基醇、硬脂基醇、山嵛醇、2-己基癸醇、2-辛基癸醇、油醇、异硬脂醇等。作为动植物油,可以列举橄榄油、山茶油、大豆油、棉籽油、芝麻油、红花油、小麦胚芽油、薏仁油、米油、霍霍巴油、蓖麻籽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菜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角鲨烯、液态羊毛脂、貂油、蛋黄油、羊毛油等。作为蜡类,可以列举固体石蜡、微晶蜡、纯地蜡、蜜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氢化蓖麻籽油、松香等。作为硅油,可以列举二甲基聚硅氧烷、环状有机硅、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改性有机硅等。
与糊精脂肪酸酯组合的挥发性烃油是指运动粘度(37.8℃)为0.5mm2/s以上且15mm2/s以下的范围的烃油。作为挥发性烃油,可以使用直链状、支链状中的任一种。作为这样的挥发性烃油,可以列举异癸烷、异十二烷、异十六烷、异链烷烃等异链烷烃系烃油。如果列举这些的商品例,PERMETHYL 99A、PERMETHYL 101A、PERMETHYL 102A(Presperse LLC制)、Isopar A、Isopar C、Isopar D、Isopar E、Isopar G、Isopar H、Isopar K、Isopar L、Isopar M(Exxon公司制)、SHELL SOL71(SHELL公司制)、Salt roll100、Salt roll130、Saltroll220(Philips公司制)、ISOSOL 400(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PARLEAM 4(日油株式会社制)、IP SOLVENT 1016、IP SOLVENT 1620、IP SOLVENT 2028(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异十六烷、四异丁烷90(bayer公司制)等。
在含有该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中,在不有损添加糊精脂肪酸酯带来的效果的范围内,能根据需要添加可配合于化妆品中的一般的成分。可列举例如美容成分、表面活性剂、皮膜形成剂、水系成分、油系成分、防腐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散射剂、香料、粉体等。作为美容成分,可列举维他命类、消炎剂、生药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列举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二醇加成物、聚甘油脂肪酸酯及其烷二醇加成物、丙二醇脂肪酸酯及其烷二醇加成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其烷二醇加成物、山梨醇的脂肪酸酯及其烷二醇加成物、聚亚烷基二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环氧烷烃烷基醚、甘油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籽油、羊毛脂的烷二醇加成物、聚环氧烷烃烷基共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有机硅等。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硬脂酸、月桂酸之类的脂肪酸的无机及有机盐、烷基苯硫酸盐、烷基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α-磺化脂肪酸盐、酰基甲基牛磺酸盐、N-甲基-N-烷基牛磺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盐、烷基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盐、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磷酸盐、N-酰基氨基酸盐、N-酰基-N-烷基氨基酸盐、ο-烷基取代苹果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等。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烷基胺盐、多胺及烷醇胺脂肪酸衍生物、烷基季铵盐、环式季铵盐等。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氨基酸型、甜菜碱型的羧酸型、硫酸酯型、磺酸型、磷酸酯型的表面活性剂,能使用对人体安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N,N-二甲基-N-烷基-N-羧基甲基铵甜菜碱、N,N-二烷基氨基烷撑羧酸、N,N,N-三烷基-N-磺基烷撑基铵甜菜碱、N,N-二烷基-N,N-双(聚氧乙烯硫酸)铵甜菜碱、2-烷基-1-羟基乙基-1-羧基甲基咪唑啉鎓甜菜碱、卵磷脂等。
作为皮膜形成剂,可列举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乳液、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共聚物乳液、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乙烯基吡咯烷酮·苯乙烯共聚物乳液等聚合物乳液;三甲基硅氧基硅酸、三甲基硅氧基甲硅烷基丙基氨基甲酸、氟改性有机硅、丙烯酰基有机硅等有机硅系树脂;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酸烷基酯等胶乳类;糊精、烷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
作为水系成分,可列举:乙醇、丁醇等低级醇;丙二醇、1,3-丁二醇、1,2-戊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二醇类;甘油、二甘油、聚甘油等甘油类;芦荟、金缕梅、北美金缕梅、黄瓜、柠檬、薰衣草、玫瑰等植物提取液。作为水溶性高分子,可列举瓜尔胶、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阿拉伯胶、藻酸钠、角叉菜胶等天然系物质;甲基纤维素、羟基乙基纤维素、羧基甲基纤维素等半合成系物质;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烷基加成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酸钠等合成系物质。可列举蛋白质、粘多糖、胶原、弹性蛋白、角蛋白等。
作为油系成分,可列举除上述糊精脂肪酸酯以外的其它糊精脂肪酸酯。可列举例如棕榈酸糊精、肉豆蔻酸糊精、(棕榈酸/乙基己酸)糊精、异硬脂酸糊精等。此外,作为油系成分,也可列举硬脂酸菊粉等菊粉脂肪酸酯等。
作为防腐剂,可以列举对羟基苯甲酸酯、苯氧基乙醇、1,2戊二醇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列举α-生育酚、抗坏血酸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二苯甲酮系、PABA系、肉桂酸系、水杨酸系、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羟苯甲酮等。
作为粉体,可以列举氧化钛、氧化锌、黄氧化铁、黑氧化铁、三氧化二铁、炭黑、云母、绢云母、滑石、高岭土、硫酸钡、膨润土、绿土、氮化硼、亚铁氰化铁铵(コンヅョウ)、群青、氯氧化铋、云母钛、铝粉、硬脂酸镁、硬脂酸锌、N-酰基赖氨酸、尼龙、有机颜料、有机色素、尼龙粉末、聚氨酯粉末、球状有机硅树脂粉末等。
另外,这些粉体还可以使用用氟化合物、硅油、金属皂、表面活性剂、糊精脂肪酸酯、菊粉脂肪酸酯、油脂等处理后的粉体。
该糊精脂肪酸酯在以油剂为基剂的化妆品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糊精脂肪酸酯相对于化妆品的含有率优选为1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当含有率为1重量%以上时,可以制备具有复原力的凝胶。此外,当含有率为20重量%以下时,凝胶变软,施加力时为有流动性的状态,能由凝胶变为溶胶的状态。在溶解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为挥发性烃油的情况下,挥发性烃油的粘度低,因此为了制备具有复原力的凝胶,含有率优选多于矿物油等其它油剂,例如为3重量%以上且20重量%以下等。
含有上述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兼备优良的复原力及低的脱水收缩性。该化妆品在没有被施加力时为凝胶的状态,当通过施加力破坏凝胶时,从凝胶成为溶胶的状态,成为具有稠糊的状态。而且,当放置该化妆品时,返回到凝胶的状态。
现有的糊精脂肪酸酯虽然能对化妆品赋予高的触变性,但是添加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可得到在添加现有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中得不到的复原力。因此,在将上述糊精脂肪酸酯使用于化妆品时,用于得到作为化妆品实用的粘度的添加量可以比以往减少。
由于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复原力,例如在为了从收纳有化妆品的保存容器取出化妆品而对化妆品施加力时,则粘度下降。因此,即使是高粘度的化妆品,也容易从保存容器取出化妆品。另外,在将取出的化妆品拿到手里时、涂到脸上、肢体等上时不易流下来。若是通过振动保存容器而使分散质分散于分散剂中使用的类型的化妆品,在搅拌中粘度下降,另一方面,在结束搅拌后粘度以短时间复原,因此能将分散质均匀分散的状态的化妆品从保存容器取出。而且,在保存时,脱水收缩被抑制,所以能提高保存稳定性。
另外,对化妆品赋予高触变性的现有的糊精脂肪酸酯相对于大多使用于上妆化妆品的如异十二烷那样的挥发性的低粘度油剂,增粘效果低,需要增加添加量。因此,含有现有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添加量变多,施加力时的粘度不太下降。与此相对,具有赋予上述的优良的复原力和低的脱水收缩性两方的性质的糊精脂肪酸酯即使是低含有率也可得到复原力,因此化妆品的处方的自由度提高。
而且,因为通过施加力,化妆品的粘度下降,所以化妆品的伸展良好,容易涂抹。因此,在睫毛液、唇彩、透明唇膏、油性固体粉底、液体口红、眼线笔、美甲等用于在睫毛、肌肤、指甲等上形成化妆膜的化妆品中,容易将化妆品以期望的厚度均匀涂抹,因此能形成为漂亮的完妆。另外,因为在化妆品的涂抹完成时化妆品的粘度复原,所以可抑制流下来或者渗出,容易维持完成涂抹时的化妆膜的状态。而且,在形成的化妆膜中,即使形成有化妆膜的唇、眼睛的周围等基于由于运动而使粘度下降,也会立即复原,所以可抑制化妆膜的脱落、破坏等,能使化妆膜的持续性(持久性)良好。因此,完妆时的化妆膜的状态利用糊精脂肪酸酯的优良的复原力及低脱水收缩性经时地得以维持。
上述的各效果是通过糊精脂肪酸酯是赋予复原力的凝胶化剂而得到的。
另外,含有上述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具备作为化妆品实用的粘度。另外,具有高透明度并且在例如50℃等的高温下也能保持形状的高温时稳定性、向多种油剂的溶解性等也优良。因此,能将糊精脂肪酸酯使用于多种多样的化妆品。此外,糊精脂肪酸酯相对于多种多样的化妆品的实用性也能根据构成化妆品的各成分的配合调节来改善。但是,这样的配合调节的结果是,按每种化妆品对其它成分的选定、配合强加很大的试行错误。上述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构成能根据糊精脂肪酸酯的特性减轻各化妆品中的这样的繁琐。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15对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的表中表示糊精脂肪酸酯的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制备条件。
图2的表中对实施例1~6及比较例1~9的合成物的摩尔分数、平均取代度以及收获量进行表示。此外,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表示在表中。另外,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分析设备如下。
(平均取代度)
由碱分解所需的碱量的测量、所谓的皂化值测量求出。
(合成物的脂肪酸的摩尔分数)
由碱分解后的脂肪酸的GC测量求出。
GC分析
GC设备:岛津制作所制气相色谱仪GC-2010
柱:InertCap FFAP GL Science公司制
检测器:FID
(复原度测量)
粘弹性测量装置:Paar Physica Inc.制MCR100
测量治具:CP25-2
[实施例1]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3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19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吡啶99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23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52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1%、19%。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20g。通过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7,相对于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5%,相对于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脂肪酸的摩尔分数相对于脂肪酸为15%。
[实施例2]
将平均聚合度3的糊精72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庚烷72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肉豆蔻酰氯207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Emery型异硬脂酰氯48g用60分钟滴下。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4%、16%。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05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73,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8%,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2%。
[实施例3]
将平均聚合度50的糊精68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N-甲基吡咯烷酮135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硬脂酰氯206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肉豆蔻酰氯(12-甲基十三酰氯)79g用60分钟滴下。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68%、32%。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51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99,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75%、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25%。
[实施例4]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7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193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53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Emery型异硬脂酰氯24g用60分钟滴下。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92%、8%。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03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2,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95%,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5%。
[实施例5]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0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11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肉豆蔻酰氯93g、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103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69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75%、25%。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92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8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0%,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20%。
[实施例6]
将平均聚合度10的糊精74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21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37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39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6%、14%。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11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1,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90%,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0%。
[比较例1]
将平均聚合度2的糊精74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21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20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55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0%、20%。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30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8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3%,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7%。
[比较例2]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7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32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75g用60分钟滴下。即,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100%、0%。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05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00%。
[比较例3]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7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32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06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碳数为8的2-乙基己酰氯41g用60分钟滴下。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75%、25%。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85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7%,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3%。
[比较例4]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56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168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17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58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79%、21%。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201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2.06,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3%,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7%。
[比较例5]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81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43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酰氯231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44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4%、16%。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89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43,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7%,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3%。
[比较例6]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72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216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碳数为12的月桂酸184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44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84%、16%。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69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2,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88%,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2%。
[比较例7]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52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157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酸275g用60分钟滴下。即,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为100%、0%。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90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2.2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100%。
[比较例8]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60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180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棕榈酸165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110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60%、40%。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72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如下: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9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63%,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37%。
[比较例9]
将平均聚合度20的糊精66g以80℃分散于作为溶剂的二甲基甲酰胺199g及作为碱性催化剂的β-甲基吡啶116g中,将作为直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肉豆蔻酰氯161g、作为支链饱和脂肪酸酰氯的异棕榈酰氯96g用60分钟滴下。异棕榈酰氯是2-己基癸酰氯。滴下的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换算成百分率,分别设为65%、35%。在滴下结束后,将反应温度设为95℃,使其反应4小时。在使反应液用甲醇沉淀后进行过滤,将固体成分用甲醇洗净,并干燥,得到白色的粉体171g。从皂化值测量、及碱分解后的GC分析可确认:关于所回收的糊精脂肪酸酯,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70,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70%,与糊精键合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30%。
[评价]
接着,对实施例1~6、比较例1~9进行评价。
首先,使用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制备以一般的油剂为基剂的测量试样和以挥发性烃油为基剂的测量试样。挥发性烃油在化妆品涂抹后挥发,使用于例如油性固体粉底、睫毛液、眼线笔等。
作为一般的油剂使用矿物油。在90℃的矿物油中分别添加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并加热溶解。将溶解物20g填充到30ml的管形药瓶(日电理化制)中,在室温下放置10天使其凝胶化。在经过10天后,进行搅拌破坏凝胶,得到使用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六个测量试样和使用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的九个测量试样。
作为挥发性烃油使用异十二烷。在70℃的异十二烷中分别添加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并加热溶解,将溶解物20g填充到30ml的管形药瓶(日电理化制)中,在室温下放置10天。在经过10天后,进行搅拌破坏凝胶,得到使用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的六个测量试样和使用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的九个测量试样。
在图3的表中表示出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溶解浓度和测量试样的粘度。
(复原度)
接着,对以矿物油为基材的各测量试样和以异十二烷为基材的各测量试样测量复原度。复原力从对凝胶化的各测量试样施加力的状态到未施加力的状态时的测量试样的每单位时间的粘度的增加量。
在测量温度25℃下,利用测量治具使试样以转速0.1(s-1)旋转4分钟,以转速100(s-1)旋转2分钟,以转速0.1(s-1)旋转8分钟,并且测量粘度(Pa·s)。转速0.1(s-1)相当于静置状态,转速100(s-1)相当于搅拌状态。
图4表示对关于使用实施例1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测量试样及使用比较例2、3的糊精脂肪酸酯的测量试样的触变性进行例示的坐标图。纵轴是粘度(Pa·s),横轴表示时间。在实施例1的测量试样中,当转速从0.1(s-1)变为100(s-1)时,粘度下降到大致“0Pa·s”,当转速从100(s-1)变为0.1(s-1)时,粘度暂且返回到原来的粘度附近。另一方面,关于比较例2、3的测量试样的粘度,当转速从100(s-1)变为0.1(s-1)时则变高,但是与实施例1比较,粘度的变化量明显小。
在将转速刚从0.1(s-1)变为100(s-1)之前(开始时间T0)的粘度作为初始粘度时,对从转速从100(s-1)变化到0.1(s-1)的时间点(结束时间T1)直至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所需的复原时间进行测量。
并且,当复原时间为10秒以内时设为“◎”,当超过10秒且在20秒以内时设为“○”,当超过20秒或者粘度没有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时设为“×”。即,是“◎”或者“○”的测量试样具备复原力。
如图5所示的表所示,在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中,实施例4的测量试样的复原时间超过10秒且在20秒以内,除此之外均在1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7的测量试样在1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1、2、4、6的测量试样在超过10秒且2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3、5、8、9的测量试样在20秒以内粘度没有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9的测量试样得不到充分的粘度,没有凝胶化。
另外,关于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实施例3的测量试样的复原时间超过10秒且在20秒以内,除此之外均在1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7的测量试样在1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1、4、6的测量试样在超过10秒且20秒以内粘度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比较例2、3、5、8、9的测量试样在20秒以内粘度没有达到初始粘度的一半。
(脱水收缩性)
关于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和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在搅拌将凝胶破坏后,在25℃的温度下静置,确认有无脱水收缩。将经过1周后也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的状态设为“◎”,将在1周后稍微有脱水收缩但是几乎确认不到的状态设为“○”,将经过1天后就确认到脱水收缩的状态设为“×”。
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5、6的测量试样均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实施例2~4的测量试样几乎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以矿物油为基剂的比较例8、9的测量试样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比较例3的测量试样几乎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剩余的比较例1、2、4~7的测量试样在经过1天后确认到脱水收缩。
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4~6的测量试样均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实施例2~4的测量试样几乎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比较例8、9的测量试样均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比较例3的测量试样几乎没有确认到脱水收缩,剩余的比较例1、2、4~7在经过1天后确认到脱水收缩。
因此,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在矿物油及异十二烷两方的溶剂中均是复原度为“◎”或者“○”的评价,且是脱水收缩性的低度为“◎”或者“○”的评价,兼备优良的复原力及低脱水收缩性。另一方面,比较例1~9在以矿物油为溶剂的情况下均是复原度及脱水收缩性两方或者它们中的任一方为“×”的评价,较差。另外,比较例1~9在以异十二烷为溶剂的情况下也均是复原度及脱水收缩性两方或者它们中的任一方为“×”的评价,较差。
(粘度)
关于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和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使用粘弹性测量装置测量凝胶破坏时的粘度。在搅拌破坏凝胶时,将成为具有流动性的液状的水准设为“◎”,将已破坏凝胶时成为具有稠糊的液状的水准设为“○”,将已破坏凝胶时几乎不流动的水准设为“×”。
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均是“◎”或者“○”。另一方面,比较例2、4、6、7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均是“○”,但是剩余的比较例1、3、5、8、9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是“×”。
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均是“◎”或者“○”。另一方面,比较例7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是“◎”,比较例2、4、6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是“○”,剩余的比较例1、3、5、8、9的测量试样的已破坏凝胶时的粘度是“×”。
(透明度)
关于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和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及比较例1~9的测量试样,通过目视确认了透明度。将通过目视没有确认出浑浊的状态设为“◎”,将稍微具有浑浊的状态设为“○”,将确认出具有浑浊的状态设为“×”。
以矿物油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均没有被确认出浑浊。关于比较例3、6、8、9的测量试样,没有确认出浑浊。比较例1的测量试样稍微具有浑浊,比较例2、4、5、7的测量试样被确认出浑浊。
以异十二烷为基剂的实施例1~6的测量试样均没有被确认出浑浊。关于比较例3、6、8、9的测量试样,没有确认出浑浊。比较例1的测量试样稍微具有浑浊,比较例2、4、5、7的测量试样被确认出浑浊。
(溶解温度)
对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相对于矿物油的溶解温度进行评价。另外,对实施例1~6的糊精脂肪酸酯及比较例1~9的糊精脂肪酸酯相对于异十二烷的溶解温度进行评价。
在将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矿物油的情况下,将溶解于90℃的矿物油的水准设为“◎”,将溶解于100℃的矿物油的水准设为“○”,将以高于100℃的温度溶解于矿物油的水准设为“×”。
另外,在将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异十二烷的情况下,将溶解于75℃的异十二烷的水准设为“◎”,将溶解于85℃的异十二烷的水准设为“○”,将以高于85℃的温度溶解于异十二烷的水准设为“×”。
实施例1、2、5、6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90℃的矿物油,实施例3、4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100℃的矿物油。比较例1、7~9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90℃的矿物油,比较例2、3、5、6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100℃的矿物油。比较例4的糊精脂肪酸酯以高于100℃的温度溶解于矿物油。
实施例1、2、5、6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75℃的异十二烷,实施例3、4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85℃的异十二烷。比较例1、3、8、9的糊精脂肪酸酯溶解于75℃的异十二烷,比较例2、5~7的异十二烷溶解于85℃的异十二烷。比较例4的糊精脂肪酸酯以高于85℃的温度溶解于异十二烷。
以下,参照图6~图15对使用实施例的糊精脂肪酸酯制造的化妆品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6~图15中,各成分的比率用“重量%”表示。
(实施例A)
化妆品:睫毛液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异十二烷(PERMETHYL 99Aプリスパース社制)
(3)聚乙烯(PERFORMALENE PL New Phase Technologies公司制)
(4)微晶蜡(MULTIWAX W-445SONNEBORN社制)
(5)小烛树蜡(精制小烛树蜡特号CERARICA NODA社制)
(6)三甲基硅氧基硅酸(X-21-559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7)异十二烷(X-21-559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8)氧化铁黑(Tarox BL-100钛工业株式会社制)
(9)滑石(滑石JA-13R浅田制粉株式会社制)
(10)尼龙-12(ORGASOL2002Arkema公司制)
此外,成分(6)及(7)作为预先混合的商品(X-21-559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被售卖。
如图6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A1~A3及比较例A1~A5。
将成分(1)、(2)加热混合,并添加成分(3)~(10)进行混合。将该混合物填充到容器中,得到8个评价试样(睫毛液)。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在评价时,将被试验者“非常优良”设为“5分”,将“优良”设为“4分”,将“普通”设为“3分”,将“差”设为“2分”,将“非常差”设为“1分”,以这样的方式对试样赋予分数,将10名被试验者的平均分数为“4.0以上且5.0点以下”设为“◎”,将“3.0以上且少于4.0分”设为“○”,将“2.0以上且少于3.0分”设为“△”,将“1.0以上且少于2.0分”设为“×”。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
在50℃的恒温器中静置2周后,通过目视观察外观,将没有油分分离的状态设为“5分”,将能看见一些油分分离的状态设为“4分”,将油分少量分离的状态设为“3分”,将油分相当分离的状态设为“2分”,将油分分离且难以使用的状态设为“1分”,进行评分。
(b)向刷子的附着性:向刷子的适度的附着性
(c)化妆效果·光泽:对涂抹后的美丽程度、光泽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d)涂抹时的伸展:对涂抹时的涂抹容易度进行评价。
(e)丰盈效果:对向睫毛的附着量的多少进行评价。
(f)分隔效果:对睫毛的一根一根的分离容易度进行评价。
(g)耐摩擦性:对涂抹1小时后用纸巾擦拭时有无掉色进行评价。
实施例A1~A3的睫毛液中看不到油的分离,比较例A2中确认出一些油的分离。另外,比较例A3~A5中稍微确认出油的分离,比较例A1由于油的分离而难以使用。另外,实施例A1~A3的睫毛液因为优良的复原力,所以“向刷子的附着性”及“分隔性”的评价高,比较例A1~A5的睫毛液的“向刷子的附着性”及“分隔性”的评价低于实施例A1~A3。实施例A1~A3及比较例A1~A3的睫毛液的“耐摩擦性”的评价高,比较例A4、A5的睫毛液因为糊精脂肪酸酯自身柔软,在异十二烷挥发后也具有粘腻,所以“耐摩擦性”的评价低。对于实施例A1~A3的睫毛液,除了实施例A2的睫毛液的“丰盈效果”为“○”以外全部为“◎”,与比较例A1~A5的睫毛液相比,综合评价高。
(实施例B)
化妆品:身体油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角鲨烷
(3)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
(4)异壬酸异十三烷基酯
(5)乙基己酸鲸蜡酯
(6)三辛酸甘油酯
(7)生育酚
如图7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B1~B3及比较例B1~B5。
将上述成分(1)~(7)加热溶解,得到身体油。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评价。
(b)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c)延展:对涂抹时的延展容易度进行评价。
(d)使用感:对有无粘腻、手的触感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e)透明性:对有无浑浊或白浊进行评价。
实施例B1~B3的身体油的任一项目均为“◎”。比较例B1~B5的身体油根据项目,也有为“◎”的评价的身体油,但是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B1~B3的身体油。
(实施例C)
化妆品:洁肤露
成分(重量%)
(1)糊精脂肪酸酯
(2)矿物油
(3)异壬酸异十三烷基酯
(4)角鲨烷
(5)辛基十二醇烷
(6)三辛酸甘油酯
(7)山梨醇聚醚-40四油酸(UNIOX ST-40E日油株式会社制)
(8)水
如图8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C1~C3及比较例C1~C6。
在将上述成分(1)~(7)加热溶解所得的混合物中一边搅拌一边一点点地加入成分(8)。而且,一边搅拌该混合物一边冷却到室温,得到洁肤露。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透明性:对有无浑浊或白浊进行评价。
(c)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d)延展:对卸妆时是否均匀且容易地延展进行评价。
(e)使用感:对有无粘腻、手的触感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实施例C1~C3的洁肤露的任一项目都是“◎”。比较例C1~C5的洁肤露根据项目也有为“◎”的评价的洁肤露,但是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C1~C3的洁肤露。
(实施例D)
化妆品:护发凝胶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烯烃低聚物(NEXBASE 2004FG Nisshin OilliO Group制)
(3)异壬酸异壬基酯
(4)辛基十二醇烷
(5)月桂酰谷氨酸二(植物甾醇/辛基十二烷基)酯(eldew PS-203味之素株式会社制)
(6)异硬脂酰水解的蚕丝、异硬脂酸(PROMOIS EF-118 IS株式会社成和化成制)
如图9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D1~D3及比较例D1~D6。
将上述成分(1)~(6)加热溶解,得到护发凝胶。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透明性:对有无浑浊或白浊进行评价。
(c)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d)延展:对涂抹时是否均匀且容易地延展进行评价。
(e)使用感:对有无粘腻、手的触感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关于实施例D1~D3的护发凝胶,“透明感”的评价为“○”,但是其它项目均为“◎”的评价。另外,比较例D1~D5的护发凝胶是“○”、“△”、或者“×”的评价,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D1~D3的护发凝胶。
(实施例E)
化妆品:唇彩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三辛酸甘油酯
(3)二甲基硅氧烷共聚多元醇(KF-6017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4)环甲硅油
(5)丁二醇
(6)水
(7)颜料
如图10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E1~E3及比较例E1~E6。
在上述成分(2)的一部分中分散成分(7),将成分(1)和成分(2)的剩余量和成分(3)、(4)加热溶解。在分散有成分(7)的成分(2)中一边搅拌一边添加将成分(1)~(4)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均匀地混合及分散。接着,将成分(5)、(6)加热溶解,在80℃下一边添加将成分(1)~(4)混合及分散所得的混合物一边使其乳化,进行冷却,得到唇彩。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涂抹工具的取出容易度:对利用刷子等涂抹工具是否容易取出进行评价。
(c)使用时的伸展:对向唇的伸展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d)不易渗出程度:对涂抹后经过3小时后的渗出状态进行评价。
实施例E1~E3的唇彩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对于比较例E1~E5的唇彩,除了比较例E1的唇彩的保存稳定性为“◎”以外,均为“○”、“△”、或者“×”,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E1~E3的唇彩。
(实施例F)
化妆品:透明唇膏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矿物油
(3)氢化松香酸季戊四醇、异硬脂酸辛基十二烷基酯(GEL-ISOD进荣化学株式会社制)
(4)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
(5)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三甲硅油(KF-56A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6)氢化聚异丁烯(PARLEAM日油株式会社制)
(7)颜料
如图11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F1~F3及比较例F1~F6。
将上述成分(1)~(5)加热溶解,进一步添加成分(6)并加热溶解。在溶解后的混合物中添加成分(7),加热,在均匀分散后进行冷却,得到透明唇膏。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涂抹工具的取出容易度:对利用刷子等涂抹工具是否容易取出进行评价。
(c)使用时的伸展:对向唇的伸展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d)不易渗出程度:对涂抹后经过3小时后的渗出状态进行评价。
实施例F1~F3的透明唇膏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比较例F1~F5的透明唇膏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F1~F3的透明唇膏。
(实施例G)
化妆品:油性固体粉底
成分(重量%)
(1)糊精脂肪酸酯
(2)矿物油
(3)异壬酸异十三烷基酯
(4)角鲨烷
(5)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三甲硅油(KF-56A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6)异十二烷(PERMETHYL 99Aプリスパース社制)
(7)颜料
如图12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G1~G3及比较例G1~G6。
将上述成分(1)~(5)加热溶解,进一步添加成分(7),使成分(7)均匀地分散。一边将其冷却一边以50℃添加成分(6),冷却得到油性固体粉底。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c)化妆持久性:对3小时后的化妆膜的持久性的良好程度、破坏的减少进行评价。
(d)使用感:对有无粘腻进行评价。
实施例G1~G3的油性固体粉底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比较例G1~G5的油性固体粉底除了比较例G1、G2的油性固体粉底的“化妆持久性”为“◎”的评价以外,均为“○”、“△”或者“×”,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G1~G3的油性固体粉底。
(实施例H)
化妆品:美容油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薏苡油
(3)异壬酸异十三烷基酯
(4)霍霍巴油
(5)三辛酸甘油酯
(6)矿物油
(7)角鲨烷
(8)橄榄油
(9)鳄梨油
(10)生育酚
如图13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H1~G3及比较例H1~H6。
将成分(1)~(10)加热溶解,得到美容油。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透明性:对有无浑浊或白浊进行评价。
(c)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d)延展:对使用时是否均匀且容易地延展进行评价。
(e)使用感:对有无粘腻、手的触感的良好程度进行评价。
实施例H1~H3的美容油除了“透明性”为“○”的评价以外,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这是因为材料含有“橄榄油、鳄梨油等植物油”,所以透明性下降,但作为美容油的功能没有问题。关于比较例H1~H5的美容油,除了比较例H1的保存稳定性为“◎”以外,均为“○”、“△”、或者“×”,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H1~H3。
(实施例J)
化妆品:液体口红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异硬脂酸糊精
(3)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
(4)异十二烷(PERMETHYL 99Aプリスパース社制)
(5)氢化聚异丁烯(PARLEAM日油株式会社制)
(6)二氧化硅(Sunsphere L-51 AGC SI-TECH公司制)
(7)云母(MICA SA-350 YAMAGUCHI MICA公司制)
(8)珠光剂
(9)颜料
如图14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J1~J3及比较例J1~J6。
将成分(1)~(10)加热溶解,得到液体口红。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涂抹工具的取出容易度:对利用刷子等涂抹工具是否容易取出进行评价。
(c)涂抹容易度:对涂到唇上的良好程度、是否能顺利涂抹进行评价。
(d)不易渗出程度:对涂抹后经过3小时后的渗出状态进行评价。
实施例J1~J3的液体口红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对于比较例J1~J5的液体口红,除了比较例J1的液体口红的“保存稳定性”为“◎”以外,均为“○”、“△”、或者“×”,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J1~J3的液体口红。
(实施例K)
化妆品:凝胶状眼线笔
成分
(1)糊精脂肪酸酯
(2)聚乙烯(PERFORMALENE PL New Phase Technologies公司制)
(3)微晶蜡(MULTIWAX W-445 SONNEBORN公司制)
(4)轻质液体异链烷烃(IP SOLVENT 1620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制)
(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6)聚甲基硅倍半氧烷(KMP-590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7)三甲基硅氧基硅酸(X-21-5595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8)异十二烷(PERMETHYL 99Aプリスパース社制)
(9)颜料
如图15所示,成分(1)分别使用实施例1、3、4及比较例2、3、7~9的糊精脂肪酸酯,作为实施例K1~K3及比较例K1~K6。
在将成分(1)~(4)加热溶解所得的混合物中添加成分(5)~(9)并加热,在均匀分散后冷却,得到凝胶状眼线笔。
另外,利用10名被试验者进行使用性试验。评价方法与实施例A同样。
(评价项目)
(a)保存稳定性:与实施例A同样地进行评价。
(b)有无垂落:对从容器取出时的从手中的垂落容易度进行评价。
(c)使用时的伸展:对使用时向眼睑的伸展容易度进行评价。
(d)不易渗出程度:对涂抹后经过3小时后的渗出状态进行评价。
实施例K1~K3的凝胶状眼线笔的任一项目也都是“◎”的评价。对于比较例K1~K5的凝胶状眼线笔,除了比较例K1的凝胶状眼线笔的“保存稳定性”为“◎”以外,均为“○”、“△”、或者“×”,综合评价低于实施例K1~K3的凝胶状眼线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会得到以下列举的效果。
(1)通过糊精脂肪酸酯中的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设为3以上且100以下,从而能抑制不能得到柔软的凝胶,并且能抑制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过度变低。另外,通过将与糊精键合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设为14以上且18以下,从而提高复原力,通过将支链饱和脂肪酸的碳数设为14以上且18以下,从而能使糊精和脂肪酸的反应效率良好,并且能对油剂赋予适当的粘性。另外,通过将脂肪酸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设为0.75以上且0.95以下,能使凝胶化的油剂设为光滑的状态,并且能提高复原力。而且,通过将每葡萄糖单元的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设为1.5以上且2.0以下,从而能使脱水收缩性下降。、
使用该糊精脂肪酸酯的化妆品兼备优良的复原力及低脱水收缩性,所以在为了从收纳有化妆品的保存容器取出化妆品而对化妆品施加力时粘度会下降。因此,即使是高粘度的化妆品,也容易取出化妆品。另外,在将化妆品拿到手里时、涂到脸、肢体等上时不易流下来。而且,在保存时可抑制脱水收缩,所以能提高保存稳定性。而且,在用于在透明唇膏、睫毛液等、肌肤、睫毛等上形成化妆膜的化妆品中,由于施加力,化妆品的粘度会下降,因此伸展良好,容易涂抹。因此,容易均匀地涂抹化妆品。另外,在化妆品的涂抹完成时粘度会复原,因此不易流下来,完成涂抹时的化妆膜的状态容易得以维持。
(2)通过糊精脂肪酸酯中的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设为3以上且50以下,从而能得到柔软的凝胶,并且能提高糊精脂肪酸酯向油剂的溶解性。
(3)通过糊精脂肪酸酯的脂肪酸中的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在0.8以上且0.9以下的范围,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5以上且1.80以下,从而能提高含有糊精脂肪酸酯的油剂的复原力,并且能使脱水收缩性下降。
(4)通过糊精脂肪酸酯的直链饱和脂肪酸是碳数为16的棕榈酸,支链饱和脂肪酸是碳数为16的异棕榈酸,从而能使将油剂凝胶化的力及透明性两方特别优良。
(5)对于具备赋予优良的复原力的性质的上述糊精脂肪酸酯,即使相对于粘度低的挥发性烃油的含有率少,也能对挥发性烃油赋予复原力。因此,能发挥特别效果,如化妆品的处方的自由度得以提高等。

Claims (6)

1.一种糊精脂肪酸酯,所述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所述脂肪酸由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直链饱和脂肪酸及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糊精脂肪酸酯,所述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5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糊精脂肪酸酯,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8以上且0.9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65以上且1.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糊精脂肪酸酯,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是棕榈酸,所述支链饱和脂肪酸是异棕榈酸。
5.一种化妆品,含有油剂和糊精脂肪酸酯,
所述糊精的平均糖聚合度为3以上且100以下,所述脂肪酸由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直链饱和脂肪酸及碳数为14以上且18以下的一种以上支链饱和脂肪酸组成,所述脂肪酸中的所述直链饱和脂肪酸的摩尔分数为0.75以上且0.95以下,每葡萄糖单元的所述脂肪酸的平均取代度为1.5以上且2.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妆品,所述油剂含有挥发性烃油。
CN201680021366.4A 2015-04-13 2016-04-12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Active CN1074287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1477 2015-04-13
JP2015081477A JP6181697B2 (ja) 2015-04-13 2015-04-13 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及び化粧料
PCT/JP2016/061826 WO2016167255A1 (ja) 2015-04-13 2016-04-12 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及び化粧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8790A true CN107428790A (zh) 2017-12-01
CN107428790B CN107428790B (zh) 2020-10-23

Family

ID=5712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1366.4A Active CN107428790B (zh) 2015-04-13 2016-04-12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80085299A1 (zh)
EP (1) EP3296308B1 (zh)
JP (1) JP6181697B2 (zh)
KR (1) KR102670062B1 (zh)
CN (1) CN107428790B (zh)
WO (1) WO201616725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4004A (zh) * 2020-01-17 2020-05-15 勤生高新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糊精棕榈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2399845A (zh) * 2018-07-10 2021-02-23 株式会社资生堂 化妆品
CN114845692A (zh) * 2019-12-27 2022-08-02 株式会社资生堂 油性粒子及外用组合物
CN115698092A (zh) * 2020-04-17 2023-02-03 道达尔能源技术公司 用直链或支链脂肪酸和衍生物官能化的糖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其组合物和用途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1697B2 (ja) 2015-04-13 2017-08-16 千葉製粉株式会社 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及び化粧料
KR102463230B1 (ko) * 2015-09-30 2022-11-04 (주)아모레퍼시픽 투명한 액상 유분산 제형의 아이메이크업 조성물
JP6400799B2 (ja) * 2017-07-19 2018-10-03 千葉製粉株式会社 化粧料
JP7144841B2 (ja) * 2018-09-27 2022-09-30 株式会社アリミノ 毛髪用バーム
MX2024005095A (es) * 2021-10-27 2024-05-14 Integrity Bio Chemicals Llc Composiciones que comprenden productos de reaccion de polimeros de sacaridos y esteres grasos formulados con un tensioactivo neutro.
US20250163327A1 (en) * 2022-02-23 2025-05-22 Integrity Bio-Chemicals, Llc Emulsify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fatty acid or fatty ester reaction products of saccharide polymers formulated with mixed surfactants
JP7437827B1 (ja) 2023-03-30 2024-02-26 千葉製粉株式会社 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36545A2 (en) * 1995-04-05 1996-10-09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Dextrin ester of fatty acids and use thereof
JP2000072646A (ja) * 1998-08-27 2000-03-07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油中水型乳化化粧料
JP2005145851A (ja) * 2003-11-13 2005-06-09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オイルゲル化剤、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含有するオイルゲル及び化粧料
JP2011225562A (ja) * 2010-03-31 2011-11-10 Kose Corp 油性化粧料
JP2012201663A (ja) * 2011-03-28 2012-10-22 Kose Corp セラミド含有組成物
JP2014196263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粉体化粧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9191U (ja) 1993-10-30 1995-12-12 在▲徳▼ 金 装飾用ステッカーが着いた絵葉書
EP1386600A1 (en) * 2002-08-02 2004-02-04 L'oreal Composition gelled with a dextrin ester
US9193805B2 (en) * 2010-02-19 2015-11-24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Dextrin fatty acid ester that does not cause gelation of liquid oil, and uses thereof
JP5695331B2 (ja) * 2010-03-31 2015-04-01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新規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表面処理粉体及びその用途
JP6181697B2 (ja) 2015-04-13 2017-08-16 千葉製粉株式会社 デキストリン脂肪酸エステル及び化粧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36545A2 (en) * 1995-04-05 1996-10-09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Dextrin ester of fatty acids and use thereof
JP2000072646A (ja) * 1998-08-27 2000-03-07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油中水型乳化化粧料
JP2005145851A (ja) * 2003-11-13 2005-06-09 Chiba Flour Milling Co Ltd オイルゲル化剤、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含有するオイルゲル及び化粧料
JP2011225562A (ja) * 2010-03-31 2011-11-10 Kose Corp 油性化粧料
JP2012201663A (ja) * 2011-03-28 2012-10-22 Kose Corp セラミド含有組成物
JP2014196263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粉体化粧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845A (zh) * 2018-07-10 2021-02-23 株式会社资生堂 化妆品
CN114845692A (zh) * 2019-12-27 2022-08-02 株式会社资生堂 油性粒子及外用组合物
CN111154004A (zh) * 2020-01-17 2020-05-15 勤生高新材料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糊精棕榈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15698092A (zh) * 2020-04-17 2023-02-03 道达尔能源技术公司 用直链或支链脂肪酸和衍生物官能化的糖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其组合物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96308A4 (en) 2018-12-05
EP3296308B1 (en) 2023-03-29
JP2016199698A (ja) 2016-12-01
US11986546B2 (en) 2024-05-21
CN107428790B (zh) 2020-10-23
KR20170132200A (ko) 2017-12-01
EP3296308A1 (en) 2018-03-21
US20180085299A1 (en) 2018-03-29
WO2016167255A1 (ja) 2016-10-20
US20200170917A1 (en) 2020-06-04
JP6181697B2 (ja) 2017-08-16
KR102670062B1 (ko) 2024-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8790A (zh) 糊精脂肪酸酯及化妆品
JP6446414B2 (ja) 半永久的マスカラ組成物
JP5806222B2 (ja) 長持ちマスカラ組成物
CN103860396B (zh) 水包油型乳化固态化妆品
CN105188656B (zh) 化妆品组合物
JP6205476B2 (ja) カラー化粧品の持ち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JP2013508421A (ja) 長持ちマスカラ組成物で睫毛及び目蓋をコーティングする方法
KR101880020B1 (ko) 케라틴 섬유를 위한 혼합가능한 다기능성 제품 및 방법
EP1787628B1 (en) Oily cosmetic preparation
JP2010500400A (ja) パーソナルケア組成物
WO2008133822A1 (en) Skin care composition
US20220016000A1 (en) Natural Hydrocarbon/Ester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Sensory Properties, Formul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185657B (zh) 树脂组合物和配合有该树脂组合物的化妆品
JP2011213721A (ja) 特にケア又はメーキャップ向けの化粧品又は医薬組成物
CN104023704B (zh) 化妆品
JP2005247730A (ja) 油性睫毛用化粧料
JPS63165303A (ja) W/o型の唇用化粧料
JP6400799B2 (ja) 化粧料
JP2024027480A (ja) 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