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899A -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 Google Patents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899A
CN107407899A CN201680014249.5A CN201680014249A CN107407899A CN 107407899 A CN107407899 A CN 107407899A CN 201680014249 A CN201680014249 A CN 201680014249A CN 107407899 A CN107407899 A CN 107407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member
pin
photosensitive drums
drum
slo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2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899B (zh
Inventor
鸭志田成实
菊地健
宫本顺
森友纪
阿部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0126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4333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7407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8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1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without axial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0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 F16D3/20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 F16D3/205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having two 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 F16D3/265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in which one coupling part has a tongue receiv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in a recess with a transverse axis in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 F16D3/44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oupling parts by ridges, pins, ball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between cogs
    • F16D3/4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oupling parts by ridges, pins, ball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between cogs each coupling part embracing grooves or ridges on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1Rotational subunit conn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鼓筒单元,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一端的固定部分、其中形成有中空部分的圆筒部分、齿轮部分和设置在圆筒部分边缘处的槽部分。槽部分和中空部分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

Description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束打印机)中的鼓筒单元和鼓单元。本发明还涉及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提出了以下构造:与成像相关的作为旋转构件的感光鼓和显影辊等被一体化为盒,所述盒可附接到成像设备的主体(在下文中称作“设备主体”)以及可被从该设备主体移除。为了使得盒中的感光鼓旋转,驱动力理想地从设备主体传递到感光鼓。提出了这样的构造,所述构造使得盒侧联接构件与设备主体侧驱动力传递单元(例如驱动销)相接合,以便传递驱动力。
在一些成像设备中,盒可被沿着预定方向移除,所述预定方向基本垂直交叉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提出了这样的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不具有用于通过打开和闭合设备主体的盖来使得设备主体的驱动销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机构。具体地,PTL1和PTL2公开了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设置在感光鼓端部处的联接构件能够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倾斜。设置在盒中的联接构件与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驱动销相接合,使得驱动力从设备主体传递到盒。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特开No.2008-233867
PTL2:日本专利特开No.2014-112169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发展了上述现有技术并且有利于将设置在感光鼓的端部处的联接构件附接到感光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应用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鼓筒单元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其中,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端部的固定部分、其中形成有中空部分的圆筒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的边缘处的槽部分、和齿轮部分,并且其中,槽部分和中空部分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通向外部。
参照附图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设备主体和盒的截面图;
图2是盒的截面图;
图3是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4A是示出了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4B是示出了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5A1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5B1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截面图;
图5A2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5B2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截面图;
图5A3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5B3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截面图;
图5A4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说明图;
图5B4是示出了在使得联接构件倾斜的同时将盒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的截面图;
图6A是鼓单元的说明图;
图6B是鼓单元的说明图;
图7A是联接构件和销的说明图;
图7B是联接构件和销的截面图;
图7C是联接构件和销的说明图;
图8A是鼓筒单元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8B是鼓筒单元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8C是鼓筒单元的构造的说明图;
图9A是驱动侧凸缘的说明图;
图9B是驱动侧凸缘的说明图;
图9C是驱动侧凸缘的截面图;
图9D是驱动侧凸缘的截面图;
图9E是驱动侧凸缘的放大视图;
图10A是示出了将联接构件和销组装到鼓筒单元的说明图;
图10B是示出了将联接构件和销组装到鼓筒单元的说明图;
图10C是示出了将联接构件和销组装到鼓筒单元的截面图;
图11A是鼓单元的说明图;
图11B是鼓单元的截面图;
图11C是鼓单元的截面图;
图12是清洁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3A是驱动侧凸缘的悬臂部分的说明图;
图13B是驱动侧凸缘的悬臂部分的说明图;
图13C是驱动侧凸缘的悬臂部分的截面图;
图14A是驱动侧凸缘和盖构件的说明图;
图14B是驱动侧凸缘和盖构件的说明图;
图14C是驱动侧凸缘和盖构件的截面图;
图15A是鼓筒单元的说明透视图;
图15B是鼓筒单元的放大视图;
图16A是鼓筒单元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6B是鼓筒单元的放大视图;
图17A是用于固定驱动侧凸缘和销的方法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7B是用于固定驱动侧凸缘和销的方法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7C是用于固定驱动侧凸缘和销的方法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7D是用于固定驱动侧凸缘和销的方法的说明性透视图;
图18A是销止动结构的说明图;
图18B是销止动结构的说明图;
图18C是销止动结构的说明图;
图19A是驱动侧凸缘和上盖构件的说明图;
图19B是驱动侧凸缘和上盖构件的说明图;
图20A是示出了鼓单元的组装的说明图;
图20B是示出了鼓单元的组装的说明图;
图20C是示出了鼓单元的组装的说明图;
图21是驱动侧凸缘和销的说明图;
图22是驱动侧凸缘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参照附图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
采用了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在此被称作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电子照相是利用调色剂使得形成在光导体上的静电图像显影的方法。可以采用包括单组分显影系统、双组分显影系统和干显影系统的任何显影系统。电子照相感光鼓在此在鼓状筒体的表面层上具有光导体,所述鼓状筒体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在此,与成像相关并且作用在感光鼓上的充电辊和显影辊等被称作处理器件。设置有与成像相关的光导体或者处理器件(例如清洁刮刀和显影辊)的盒称作处理盒。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其中集成有感光鼓、充电辊、显影辊和清洁刮刀的处理盒。
在实施例中,激光束打印机被描述作为示例性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所述示例性电子照相成像设待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多功能外围设备、传真机和打印机。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用于附图的参考而非限制构造。实施例中的尺寸为了清晰描述关系而示出并且不限制构造。
实施例中的处理盒的纵向方向是指与处理盒附接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体以及从该主体被移除所沿的方向基本垂直交叉的方向。处理盒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旋转轴线(该方向交叉于片材运送方向)。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处理盒的在其上感光鼓从成像设备主体接收旋转力的一侧被定义作为驱动侧(从动侧),而其相对侧被定义作为非驱动侧。除非明确规定,否则术语“上方”(上)表示安装成像设备时在重力方向上的上侧,而相反方向被定义作为在重力方向上的“下方”(下)。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激光束打印机。本实施例中的盒是处理盒,在所述处理盒中,作为光导体(图像承载构件或者旋转构件)的感光鼓、作为处理器件的显影辊、充电辊和清洁刮刀成一体。盒能够附接到设备主体以及从设备主体移除。盒具有作为转动构件/旋转构件的齿轮、感光鼓、凸缘、显影辊等,所述转动构件/旋转构件在接收到来自设备主体的旋转力时旋转。
在转动构件/旋转构件中,承载和运送调色剂图像的构件称作图像承载构件。
在下文参照图1描述作为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激光束打印机的构造和成像处理。然后参照图2和图3描述处理盒的详细构造。
(激光束打印机和成像处理)
图1是激光束打印机设备主体A(下文中“设备主体A”)和处理盒(在下文中“盒B”)的截面图,所述设备主体A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图2是盒B的截面图。
在此设备主体A称作激光束打印机,所述激光束打印机是已经移除了可拆卸的盒B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首先,参照图1描述激光束打印机的构造,所述激光束打印机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图1中示出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在所述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中,盒B能够附接到设备主体A以及从设备主体A移除。在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时,盒B布置在作为曝光单元(曝光设备)的激光扫描单元3的下方。
用于容纳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片材材料)的片材托盘4布置在盒B的下方,所述片材材料是成像设备形成图像的目标(对象)。
在设备主体A中,沿着片材P的运送方向X1从上游按照顺序布置拾取辊5a、供给辊对5b、运送辊对5c、转印引导件6、转印辊7、运送引导件8、定影装置9、排放辊对10和排放托盘11。由加热辊9a和压力辊9b构成作为定影器件的定影装置9。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示意性地描述成像处理。
根据打印启动信号,作为可旋转感光鼓的鼓筒62被驱动从而沿着箭头R的方向(在下文称作“旋转方向”R)以预定周向速度(处理速度)旋转,其中,显影剂承载在所述鼓筒62上。
鼓筒62是鼓状(圆筒状)电子照相光导体(感光鼓),其中,在所述鼓筒的表面上形成光导层。
施加有偏电压的充电辊66与鼓筒62的外周表面接触,以便均匀地为鼓筒62的外周表面充电。
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单元3根据输入在激光束打印机中的图像信息输出激光L。激光L通过盒B的上表面上的曝光窗口74并且扫描-曝光鼓筒62的外周表面。因此鼓筒62部分地被充电并且静电图像(静电潜像)被形成在在感光鼓的表面上。
如图2所示,在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20中,通过作为运送构件的运送螺杆43的旋转搅动并运送调色剂室29中的显影剂(在下文中称作“调色剂T”)并且将其送出到调色剂供应室28。
通过磁辊34(固定磁体)的磁力将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T承载在作为显影单元(处理器件和转动构件)的显影辊32的表面上。显影辊32用作转动构件,所述转动构件承载显影剂并且将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区域,以便使得形成在鼓筒62上的静电图像显影。由显影刮刀42管制运送到显影辊32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区域的调色剂T的层的厚度。通过显影辊32和显影刮刀42之间的摩擦为调色剂T充电。
由显影辊32承载的调色剂T使得形成在鼓筒62上的静电图像显影(可视)。鼓筒62沿着旋转方向R旋转,并且调色剂(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显影在所述鼓筒的表面上。即,鼓筒(感光鼓)62是承载图像(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构件。显影辊32是承载显影剂(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件并且使得形成在鼓筒62上的潜像显影。
如图1所示,根据激光L的输出定时,拾取辊5a、供给辊对5b和运送辊对5c从片材托盘4供给容纳在设备主体A的下部部分中的片材P。
片材P经由转印引导件6被供应到鼓筒62和转印辊7之间的转印位置(转印夹持部)。在转印位置处,将调色剂图像按照顺序从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鼓筒62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P上。
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与鼓筒62分离开并且沿着运送引导件8被运送到定影装置9。片材P通过加热辊9a和压力辊9b的定影夹持部,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压力辊构成了定影装置9。在定影夹持部处,利用压力和热量将片材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P上。然后,排放辊对10运送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并且片材P被排放到排放托盘11。
如图2所示,在调色剂T被转印到片材上之后,还没有被转印到片材的存留在鼓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附着到鼓筒62的表面。由与鼓筒62的外周表面接触的清洁刮刀77移除残留调色剂。然后,清洁存留在鼓筒62上的调色剂并且再次为已清洁的鼓筒62充电以用于成像处理。从鼓筒62移除的调色剂(残留调色剂)储存在清洁单元60的废调色剂室29中。
在上述描述中,充电辊66、显影辊32和清洁刮刀77用作作用在鼓筒62上的处理器件。尽管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采用了由清洁刮刀77移除残留调色剂的方法,但是也可以采用与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同时进行收集电荷被调节的残留调色剂的方法(无清洁件方法)。在无清洁件的方法中,用于调节残留调色剂的电荷的辅助充电构件(例如,辅助充电刷)也起到处理器件的作用。
(处理盒的构造)
接下来,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盒B的详细构造。
图3是盒B的分解透视图。盒B的框架可以分解成多个单元。本实施例的盒B由彼此成一体的两个单元(即,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构成。尽管显影单元20和保持鼓筒62的清洁单元60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连接销75相连,但是三个或更多个单元可以成一体。替代地,可以使用没有通过联接构件(例如销)联接的多个单元,使得所述多个单元中的一些单元可以被替换。
清洁单元60由清洁框架71、鼓单元U1、充电辊66、清洁刮刀77等构成。
鼓单元U1由鼓筒单元U2、设置在鼓筒单元U2的驱动侧端部处的联接构件86、和销88构成(见图6A和6B)。鼓筒单元U2由鼓筒62、作为附接到鼓筒62的驱动侧的凸缘构件的驱动侧凸缘87(下文描述其细节)等构成。
经由驱动侧凸缘87和联接构件86将来自设备主体A的旋转力传递到鼓筒62。
如图3所示,鼓筒62能够围绕旋转轴线L1(在下文中称作“轴线L1”)旋转。联接构件86能够围绕旋转轴线L2(在下文中称作“轴线L2”)旋转。联接构件86能够相对于鼓筒62倾斜(歪斜)。即,联接构件86相对于驱动侧凸缘87或者鼓筒62的倾角能够变化。因此,轴线L2能够相对于轴线L1倾斜(倾角可变)。稍后将描述细节。
如图2和图3所示,显影单元20由调色剂储存容器22、底部材料21、第一侧构件26L(非驱动侧)、第二侧构件26R(驱动侧)、显影刮刀42、显影辊32和磁辊34构成。作为运送调色剂的运送构件的运送螺杆43(搅动片)和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T设置在调色剂容器22中。显影单元20具有在显影单元20和清洁单元60之间的压缩弹簧46,所述压缩弹簧46施加推压力以管制显影单元20的定向。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由作为连接构件的连接销75枢转地连接并且构造成盒B。
具体地,枢轴孔23bL和23bR设置在臂部分23aL和23aR的端部处,所述臂部分23aL和23aR在纵向方向(显影辊3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显影单元20的两个端部处。枢轴孔23bL和23bR设置成与显影辊32的轴线平行。
插入有连接销75的插入孔71a设置在清洁框架71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端部部分处,所述清洁框架71是清洁单元60侧框架。连接销75插入在枢轴孔23bL和23bR以及插入孔71a中,其中,臂部分23aL和23aR与清洁框架71的预定位置对准。然后,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围绕作为连接构件的连接销75枢转地组合。
附接到臂部分23aL和23aR的基部中的每个基部的压缩弹簧46均与清洁框架71接触并且将显影单元20围绕作为枢轴的连接销75推抵在清洁单元60上。
以这种方式,在作为转动构件的鼓筒62的方向上可靠地按压作为处理器件的显影辊32。作为附接到显影辊32的两个端部部分中的每一个端部部分的环状间隔构件的间隔件(未示出)使得显影辊32保持与鼓筒62相距预定距离。
(处理盒的附接和移除)
将参照图4A至图5B4描述在上述构造中将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以及从设备主体A移除盒B。
图4A和4B是示出了将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以及从设备主体A移除盒B的说明图。图4A是从非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图4B是从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驱动侧指的是在纵向方向上的设置有盒B的联接构件86的一端。
门13枢转地附接到设备主体A。图4A和4B示出了处于门13打开的状态中的设备主体A。
驱动头14和作为引导机构的引导构件12设置在设备主体A内部。设置在设备主体A侧上的驱动头14是将驱动力传递到附接到设备主体A的盒B的主体侧传动机构,并且与盒B的联接构件86接合。在接合之后驱动头14旋转时旋转力可以被传递到盒B。由设备主体A可旋转地支撑驱动头14。驱动头14具有作为施加部分的驱动销14b,所述施加部分施加旋转力(见图5B3)。
作为引导机构的引导构件12是主体侧引导构件,所述主体侧引导构件将盒B引导到设备主体A中。引导构件12可以是具有引导槽的板状构件或者可以是在从下方支撑盒B的同时引导盒B的构件。
参照图5A1至图5B4在下文描述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在使得作为驱动力传动部件的联接构件86倾斜(歪斜、摇动或转动)的同时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以及从设备主体A移除。
图5A1至图5B4是在使得联接构件86倾斜(歪斜、摇动或者转动)的同时将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以及从设备主体A移除盒B的说明图。图5A1至图5A4是从驱动侧向非驱动侧观察的联接构件86附近区域的放大图。图5B1是沿着图5A1的线BV1-VB1截取的截面图(VB1截面图)。类似地,图5B2是沿着图5A2的线VB2-VB2截取的截面图(VB2截面图),图5B3是沿着图5A3的线VB3-VB3截取的截面图(VB3截面图),图5B4是沿着图5A4的线VB4-VB4截取的截面图(VB4截面图)。
以图5A1至图5A4的顺序示出了将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的过程。图5A4示出了这样的状态,在所述状态中,盒B到设备主体A的附接完成。在图5A1至图5B4中,引导构件12和驱动头14示出作为设备主体A的部件,而其它部件示出作为盒B的部件。
由图5A1至图5B4中的箭头X2和箭头X3示出的方向基本垂直交叉于驱动头14的旋转轴线L3。由箭头X2表示的方向被称作X2方向并且由箭头X3表示的方向被称作X3方向。类似地,X2和X3方向基本垂直交叉于处理盒的鼓筒62的轴线L1。在图5A1至图5B4中,箭头X2表示的方向是盒B附接到设备主体A所沿的方向。箭头X3示出的方向是从设备主体移除盒B所沿的方向。由箭头X2和箭头X3表示的方向可以共同地看作是附接/移除方向。还应当理解的是,附接和移除具有方向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中,可以使用短语“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在附接方向上的下游”“、“在移除方向上的上游”、“在移除方向上的下游”等。
如图5A1至图5B4所示,盒B具有作为推压构件(弹性构件)的弹簧。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弹簧91用作弹簧。扭力弹簧91推压联接构件86的自由端部部分86a以便使其朝向驱动头14下落。即,在盒B的附接过程中,扭力弹簧91推压联接构件86,使得自由端部部分86a面向在附接方向上的下游。盒B插入在设备主体A中,其中,联接构件86的自由端部部分86a面向驱动头14。
在此,鼓筒62的旋转轴线被限定为轴线L1,联接构件86的旋转轴线被限定为轴线L2,并且作为主体侧接合部分的驱动头14的旋转轴线被限定为轴线L3。然后,如图5B1至5B3所示,轴线L2相对于轴线L1和L3倾斜。
当盒B插入到如图5A3和5B3示出的程度时,联接构件86与驱动头14接触。图5B3示出了这样的示例,在所述示例中,作为施加部分的驱动销14b与联接构件的待用部分86k1接触,所述驱动销施加旋转力。这种接触管制了联接构件86的位置(歪斜)并且轴线L2相对于轴线L1(轴线L3)的倾斜(歪斜)量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施加部分的驱动销14b与联接构件的待用部分86k1接触。然而,联接构件86和驱动头14的接触位置根据联接构件86和驱动头14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状态变化。因此,本实施例的接触位置不是限制性的。仅仅需要联接构件的自由端部部分86a的任意部分与驱动头14的任意部分接触。
在盒B插入以抵达附接完成位置时,如图5A4和5B4所示,轴线L2位于与轴线L1(轴线L3)基本相同的线上。即,联接构件86、驱动头14和鼓筒62的旋转轴线基本位于相同的线上。
因此,在设置在盒B中的联接构件86与设置在设备主体A中的驱动头14接合时旋转力能够从设备主体A传递到盒B。在盒B将被从设备主体A移除时,状态从图5A4和5B4示出的状态转换成图5A1和5B1示出的状态。在联接构件86以与附接操作相同的方式相对于轴线L1倾斜(歪斜)时,联接构件86与驱动头14分离开。即,盒B沿着与X2方向相反的X3方向(基本垂直交叉于驱动头14的旋转轴线L3)移动,并且联接构件86与驱动头14分离。
盒B仅仅在附接完成位置附近的区域中沿着X2方向或者X3方向移动。盒B可以在除了附接完成位置附近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沿着任何方向移动。即,仅仅需要在联接构件86刚要与驱动头14接合或者联接构件86刚要被从驱动头14移除时使得盒B的移动轨迹沿着基本垂直交叉于驱动头14的旋转轴线L3的预定方向移动。
(鼓单元)
参照图6A和6B描述包含在清洁单元60(见图3)中的鼓单元U1。图6A和6B是鼓单元U1的说明图。图6A是分解透视图并且图6B是透视图。如图6A和6B所示,通过将联接构件86和销88附接到鼓筒单元U2来构造鼓单元UI。在下文详细描述了构成鼓单元U1的每个零件以及组装方法。
(联接构件和销)
首先,参照图7A至图7C描述联接构件86和销88。
图7A至图7C是联接构件86和销88的说明图。图7A是沿着垂直于轴线L2的方向观察的联接构件86的说明性侧视图,其中,驱动头14添加到所述联接构件86。图7B是沿着图7A的线VIIB-VIIB截取的VIIB截面图。图7C是透视图。
如图7A所示,联接构件86主要具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由端部部分86a,所述自由端部部分86a与驱动头14接合并且接收来自驱动头14(其驱动销14b)的旋转力。第二部分是连接部分86c,所述连接部分86c基本是球形的并且容纳在驱动侧凸缘87的中空部分87e(稍后描述其细节)中。第三部分是连结部分86b,所述连结部分86b连结自由端部部分86a和连接部分86c。
自由端部部分86a具有两个伸出部(86a1和86a2),所述两个伸出部与驱动头14的驱动销14b接触,以便接收驱动头14的旋转力。
连接部分86c具有基本为球形的球表面86e和通孔部分86d,所述通孔部分86d穿过球表面86e。连接部分86c(其球心86f)在联接构件86容纳在驱动侧凸缘87中时成为联接构件86的倾斜中心。
如图7B所示,作为圆柱构件的销88设置成穿过通孔部分(第一通孔部分)86d。销88的长度Z5比球表面86e的直径长(见图7A),并且销88的两个端部(88a和88b)伸出到球表面86e的外部。当将沿着旋转方向R的旋转力从驱动头14传递到联接构件86时,通孔部分86d(其侧表面86d1和86d2)与销88的圆柱表面88c接触并且将旋转力传递到销88。销88的两个端部部分(88a和88b)与驱动侧凸缘87的侧表面87f1接触(在下文描述其细节)并且销88将旋转力传递到驱动侧凸缘87。
即,销88是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将联接构件86的旋转力(驱动力)传递到驱动侧凸缘87。
(鼓筒单元和驱动侧凸缘)
参照图8A至图8C详细描述附接有联接构件86和销88的鼓筒单元U2。图8A至图8C是鼓筒单元U2的构造的说明图。图8A是从驱动侧观察的分解透视图。图8B是从非驱动侧观察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8C是从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
如图8A至图8C所示,鼓筒单元U2由鼓筒62、驱动侧凸缘87、非驱动侧凸缘64和接地板65构成。鼓筒62是由例如Al制成的导电构件,所述鼓筒的外周表面覆盖有光导层。鼓筒62可以为中空或者实心。
关于驱动侧凸缘87,如图8A所示,在鼓筒62的驱动侧中,固定部分87d装配到鼓筒62的开口62a1中并且通过粘合剂、填缝和其它方法固定到鼓筒62。当驱动侧凸缘87旋转时,鼓筒62与其成一体旋转。驱动侧凸缘87固定到鼓筒62,使得驱动侧凸缘87的旋转轴线与鼓筒62的轴线L1同轴(在同一直线上)。因此,驱动侧凸缘87的旋转轴线在下文中也称作轴线L1。
类似地,非驱动侧凸缘64布置在鼓筒62的非驱动侧的端部处,使得非驱动侧凸缘64的旋转轴线与鼓筒62同轴。关于非驱动侧凸缘64,如图8B所示,被固定部分64a装配到鼓筒62的开口62a2中并且通过粘合剂、填缝或者其它方法固定到鼓筒62。导电(主要为金属)接地板65布置在非驱动侧凸缘64中。接地板65与鼓筒62的内周表面接触并且使得设备主体A进一步经由未示出的电触头与鼓筒62电连接。
参照图9A至图9E描述驱动侧凸缘87的构造。图9A至图9E是驱动侧凸缘87的说明图。图9A是透视图,图9B是从驱动侧的外侧观察的正面图,图9D是沿着图9B的线IXD-IXD获得的IXD截面图,图9C是沿着图9B的线IXC-IXC获得的IXC截面图,图9E是图9D的一部分(IXE)的放大视图。
如图9C所示,驱动侧凸缘87具有固定到鼓筒62的固定部分87d,使得驱动侧凸缘87与鼓筒62成一体地旋转。如图9A和9B所示,驱动侧凸缘87具有圆筒部分(以大体圆筒形形成的圆筒部分)87a,所述圆筒部分87a的中央轴线是轴线L1。圆筒部分布置成比固定部分87d更靠近驱动侧(较之固定部分87d位于鼓筒62的更外部,见图8A)。驱动侧凸缘87还具有第二圆筒部分(以大体圆筒形形成的第二圆筒部分)87b,所述第二圆筒部分87b设置在圆筒部分87a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驱动侧凸缘87还具有环状槽部分(基本环形槽部分,第二槽部分)87c,所述环状槽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87a和第二圆筒部分87b之间。
圆筒部分87a在径向方向的内侧中具有中空部分87e和一对槽部分87f。中空部分87e和一对槽部分87f分别容纳图7A至图7C中示出的联接构件86的连接部分86c和销88的两个端部部分(88a和88b)。
中空部分87e具有:内周表面87e1,所述内周表面87e1的中央轴线是轴线L1;和底部表面87e2,所述底部表面87e2与轴线L1交叉(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交叉)。底部表面87e2布置在被轴线L1穿过的位置处。内周表面87e1指的是圆筒部分87a的边缘的内表面。底部表面87e2指的是底部部分,所述底部部分成为中空部分87e的底部。
通过切割内周表面87e1形成槽部分87f。即,通过在径向方向的外侧中使得圆筒部分87a的形成中空部分87e的边缘凹陷而形成槽部分87f。沿着轴线L1形成两个槽部分87f,并且两个槽部分87f布置成经由轴L1相互成180度。底部部分87f3设置在槽部分87f的非驱动侧的一端部,所述底部部分87f3是交叉于(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交叉于)轴线L1的平面。底部部分87f3是成为槽部分87f的底部的部分。
槽部分87f朝向与固定部分87d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驱动侧)开口(槽部分87f形成为抵达圆筒部分87a的一端部),并且槽部分87f的驱动侧端部成为开口87g。槽部分87f还具有沿着轴线L1方向的侧表面87f1和87f2和相对的表面87f4,所述相对的表面87f4与轴线L1平行并且在轴线L1的方向上面向彼此。
如图9E所示,缩窄部分87h设置在底部部分87f3和开口87g之间,所述缩窄部分87h的宽度Z2比侧表面87f1和侧表面87f2之间的距离(宽度Z1)窄。
止动部分87h1和87h2设置在缩窄部分87h的非驱动侧(底部部分87f3侧),所述止动部分87h1和87h2相对于轴线L1具有止动角θ1。入口部分87h3和87h4设置在缩窄部分87h的驱动侧上,所述入口部分87h3和87h4相对于轴线L1具有插入角θ2。止动部分87h1和87h2和入口部分87h3和87h4设置成满足止动角θ1>插入角θ2的关系。
如图9C所示,第二圆筒部分87b在其外周侧上具有齿轮部分87b1,用于将旋转传递到显影辊32(见图2)。环状槽部分87c具有被支撑部分87c1,所述被支撑部分87c1由后述支承构件76可旋转地支撑。
(联接构件和销的附接)
参照图10A至图10C以及图11A至11C描述将联接构件86和销88附接到鼓筒单元U2的方法。图10A至图10C是示出了联接构件86和销88到鼓筒单元U2的组装的说明图。图10A是示出了组装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B是示出了组装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C是沿着图10B的XC虚拟平面(其中销88的轴线(见图10A)是法线的平面)获得的XC截面图,并且放大了中空部分87e附近的区域。图10C示出了组装联接构件86和销88之前和之后的状态,其中,由实线示出组装之前的状态(图10A)并且用虚拟线(双点划线)示出了组装之后的状态(图10B)。
图11A至图11C是示出这样状态的(鼓单元U1的)说明图,在所述状态中,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鼓筒单元U2。图11A是从驱动侧观察的正面图,图11B是沿着图11A的线XIB-XIB获得的XIB截面图,图11C是沿着图11A的线XIC-XIC获得的XIC截面图。
当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鼓筒单元U2时,如图10A所示,销88和联接构件86沿着轴线L1的方向插入在驱动侧凸缘87中,其中,销88插入在通孔部分87d中。中空部分87e在轴线L1的方向上在鼓筒62的外侧(驱动侧)(即图10A的右侧)上开口。联接构件86从右沿着轴线L1的方向插入到中空部分87e中。
连接部分86c插入在中空部分87e中并且销88插入在槽部分87f中,其中,销88(其两个端部部分88a和88b)和槽部分87f的在旋转方向R上的相位对准。
两个槽部分87f布置成关于圆筒部分87a的中心(即,轴线L1)对称,销88的端部分别插入在所述两个槽部分87f中。
在将销88插入在槽部分87f中期间,如图10C所示,在将销88插入在槽部分87f的过程中产生了阻力,原因在于缩窄部分87h的宽度Z2比销88的直径小。在靠近缩窄部分87h的部分因施加克服了针对销88的阻力的插入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插入联接构件86和销88。然后,销88通过缩窄部分87h,并且完成了将销88插入在槽部分87f中以及将连接部分86c插入在中空部分87e中。
如图11A至图11C所示,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鼓筒单元U2,并且鼓单元U1完成。此时,联接构件86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并且连接部分86c由内周表面87e1支撑。在连接部分86c与底部表面87e2接触的情况下,联接构件86因底部表面87e2不在非驱动侧上滑出。如上所述,底部表面87e2布置在由轴线L1穿过的位置中,但是底部表面87e2可以布置在没有被轴线L1穿过的位置。在这种布置方案中,底部表面87e2相对于轴线L1倾斜的构造比底部表面87e2垂直交叉于轴线L1的构造更加理想。这是因为前者能够使得底部表面87e2尽可能地平行于连接部分86c的表面,并且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连接部分86c。因为通孔部分86d(其非驱动侧端部表面86d3,见图11C)与销88接触,所以联接构件86不在驱动侧上滑出。因为通孔部分86d的两个侧表面(86d1和86d2)都与销88接触,所以联接构件86在旋转方向R上被定位(具有小游隙)。销88因底部部分87f3和缩窄部分87h(其止动部分87h1和87h2)不沿着轴线L1的方向滑出,并且销88由相对的表面87f4在销88的轴向方向上被定位。销88由槽部分87f的两个侧表面87f1和87f2还在旋转方向R上被定位。当沿着旋转方向R的旋转被输入到联接构件86中时,旋转力经由销88传递到槽部分87f的侧表面87f1。即,侧表面87f1起到旋转力被传递到的部分。
因为满足了止动角θ1>插入角θ2的关系,所以能够使得将销88插入在槽部分87f中所需的插入力小于从槽部分87f移除销88所需的力。因此,能够减小将销88组装到驱动侧凸缘87期间的插入力,并且销88能够不易于从驱动侧凸缘87滑出。可以两个槽部分87f中的仅仅一个槽部分具有缩窄部分87h,以便防止从销88滑出。然而,从可靠地防止销88滑出的观点来看,在两个槽部分87f二者中都设置缩窄部分87h是理想的。
利用上述构造,联接构件86和销88被组装,使得这些零件不从鼓筒单元U2中滑出并且旋转力从联接构件86被传递到驱动侧凸缘87。因为圆筒内周表面87e1支撑球表面86e,所以联接构件86能够相对于驱动侧凸缘87关于球心86f倾斜(图11A和11B中的K1、K2的方向,和这些方向的合成方向)。为了使得联接构件86能够沿着K1的方向倾斜,在销88和通孔部分86d(非驱动侧端部表面86d3和驱动侧端部表面86d4)中在轴线L2的方向上设置间隙S1(还参见图7A至图7C)。
(清洁单元的构造)
下面参照图12描述将鼓单元U1组装到清洁单元60的方法。图12是清洁单元60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2所示,在清洁单元60的非驱动侧上,由鼓轴78可旋转地支撑鼓单元U1的非驱动侧凸缘64的支承部分64b(见图8B)。鼓轴78固定到支撑部分71b,所述支撑部分71b通过压配合设置在清洁框架71的非驱动侧上。
支承构件76设置在清洁单元60的驱动侧上,所述支承构件76与驱动侧凸缘87接触并且支撑驱动侧凸缘87。支承构件76的壁表面(平面部分)76h用螺丝90固定到清洁框架71。支承构件76的支撑部分76a适配地支撑驱动侧凸缘87的环状槽部分87c。以这种方式,鼓单元U1经由鼓轴78和支承构件76由清洁框架71可旋转地支撑。
如上所述,驱动侧凸缘87的每个部分均能够通过在驱动侧凸缘87中设置环状槽部分87c如下地布置。即,由支承构件76(其支撑部分76a)支撑的部分(被支撑部分87c1)可以在轴线L1的方向上被齿轮部分87b1、中空部分87e(对于这些,见图11B)和槽部分87f重叠。即,如图21所示,环状槽部分87c(被支撑部分87c1)、齿轮部分87b1、和中空部分87e的位置沿着轴线L1在区域A1中重叠。因此,与由支承构件76支撑的被支撑部分在齿轮部分87b1和中空部分87e的轴线L1的方向上设置在外侧的情况相比,可以在轴线L1的方向上减小盒B的尺寸。因为齿轮部分87b1和槽部分87f在轴线L1的方向上重叠,所以能够稳定地将接收在槽部分87f的侧表面87f1(见图9E)上的力传递到齿轮部分87b1。利用这种构造,关于围绕轴线L1的径向方向,齿轮部分87b1布置在环状槽部分87c外部,并且环状槽部分87c布置在中空部分87e和槽部分87f的外部。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用螺丝90将支承构件76固定到清洁框架71,但是可以利用粘合剂或者熔融树脂固定支承构件76。替代地,清洁框架71和支承构件76可以彼此成一体。
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如上所述连接,并且盒B完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联接构件86和销88能够从驱动侧的外侧(相对于感光鼓在轴向方向上的外侧:图10A中的右侧)组装到鼓筒单元U2。因此,因为以下原因盒B的组装过程可以简化。
如上所述,因为联接构件86能够倾斜,所以存在在盒B的组装过程中联接构件86与组装工具或者待组装的零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因此,在联接构件86的组装的下游过程中,需要用手、工具、装置等管制联接构件86的倾斜。一旦将联接构件86组装到驱动侧凸缘87,则必须在控制联接构件86的倾斜的同时执行盒B的组装的下游过程,这对操作过程而言是负担。
因此,如果在盒B的组装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在下游实施联接构件86的组装,则能够减小需要控制联接构件86的倾斜的过程的数量。
利用本实施例的构造,在驱动侧凸缘87固定到鼓筒62之后联接构件86能够附接到驱动侧凸缘87。在这种情况中,与在驱动侧凸缘87附接到鼓筒62之前将联接构件86附接到驱动侧凸缘87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将驱动侧凸缘87固定到鼓筒62的过程。即,因为在驱动侧凸缘87中不存在联接构件86,所以在驱动侧凸缘87固定到鼓筒62时联接构件86不会阻碍操作。
替代地,可以在鼓筒单元U2组装到清洁单元60中之后组装联接构件86和销88。在这种情况中,还能够简化将鼓筒单元U2组装到清洁单元60的组装过程。替代地,可以在连接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之后组装联接构件86和销88。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由底部表面87e2阻止联接构件86向非驱动侧的滑出,但是也可以由如针对驱动侧的止动件的销88和通孔部分86d(其驱动侧端部表面86d4)阻止滑出。然而,因为如上所述在销88和通孔部分86d(其驱动侧端部表面86d4)之间设置间隙S1,所以如在本实施例中由底部表面87e2阻止滑出的构造能够精确定位联接构件86。
如图13A至13C所示,可以在驱动侧凸缘187中设置悬臂部分187k用于联接构件86的针对驱动侧的止动件。
在这种情况中,能够通过设置悬臂部分187k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部分86c的距离来阻止联接构件86在驱动侧上的滑出。
悬臂部分187k是从中空部分187e的内壁(圆筒部分的内周表面)向中空部分187e的内部(朝向圆筒部分的中心,在径向方向上的内侧)伸出的伸出部。悬臂部分187k与联接构件86接触并且防止联接构件86移动到鼓筒62的外部(图13C的右侧)。即,因为悬臂部分187k被捕获在联接构件86中,所以防止了联接构件86从驱动侧凸缘187滑出。驱动侧凸缘187具有齿轮部分187b1,所述齿轮部分1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因此,与由销88和通孔部分86d(其非驱动侧端部表面86d3)阻止向驱动侧滑出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精确定位联接构件86。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侧凸缘87为一体化构件,但是两个零件可以成一体化:参照图14A至图14C描述这个示例构造。图14A至图14C是这样构造的说明图,在所述构造中,盖构件489与驱动侧凸缘487分离地设置。图14A和14B是分解透视图并且图14C是销88被组装好的状态的截面图。
在图14A至图14C示出的示例构造中,盖构件489固定到驱动侧凸缘487,所述盖构件489具有底部表面489e2和底部部分489f3。当盖构件489固定到驱动侧凸缘487时底部表面489e2形成了中空部分487e的底部。底部部分489f3形成了槽部分487f的一部分。驱动侧凸缘487具有齿轮部分487b1,所述齿轮部分4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利用这种构造,可以省略模具上的用于形成图9A至图9E示出的缩窄部分87h的孔87m(见图9C),并且驱动侧凸缘487的模制变得简单。当提供了盖构件489时,还能够通过图14C中示出的构造阻止销88的滑出。在这个示例构造中,由伸出部489h和驱动侧凸缘487的止动表面487h1形成缩窄部分487h,所述伸出部489h从盖构件489的底部表面489f3伸出。在这种情况中,如图14C所示,销88首先从开口487g沿着箭头W1的方向插入在槽部分487f中。然后,通过使得销88随着联接构件86(未示出)沿着旋转方向R旋转,销88越过由伸出部489h和止动表面487h1形成的缩窄部分487h,因此完成了联接构件86和销88的组装。
如图22所示,槽部分487f具有弯曲部分Z3。即,槽部分487f具有:第一部分Z1,所述第一部分Z1沿着感光鼓的轴向方向延伸;和第二部分Z2,所述第二部分Z2较之第一部分Z1更靠近底部表面489f3并且沿着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延伸。弯曲部分Z3是这样的部分,该部分位于第一部分Z1和第二部分Z2之间并且在该部分处槽部分487f延伸所沿的方向变化,即,弯曲部分Z3是这样的部分,在所述部分处槽部分487f弯曲。缩窄部分487h位于槽部分487f的第二部分Z2中。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5A至图16B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因为除了驱动侧凸缘287之外本实施例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省略该构造的描述。关于驱动侧凸缘287,因为除了槽部分287f和缩窄部分287h之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图15A和15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设置有驱动侧凸缘287的鼓筒单元U22的透视说明图。如图15A所示,驱动侧凸缘287具有一对槽部分287f,所述一对槽部分287f如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在开口287g中通向驱动侧(感光鼓的在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一对槽部分287f形成在圆筒部分287a的边缘处(形成中空部分287e的内周表面)。
在此,如图15B所示,在槽部分287f的两个侧表面(287f1和287f2)中的没有起到旋转力传递到的部分的作用的侧表面287f2(在旋转方向R的上游)形成为弹性变形部分287k的部分。弹性变形部分287k在驱动侧上从底部部分287f3延伸并且没有与圆筒部分287a连续相连。另外,弹性变形部分287k和圆筒部分287a也在箭头V的方向上具有间隙V1。因此,弹性变形部分287k容易地在底部部分287f3处起沿着图15B的箭头V的方向弹性变形。从侧表面287f2,设置有朝向相对侧表面287f1伸出的伸出部287h1。缩窄部分287h形成在伸出部287h1和侧表面287f1之间,所述缩窄部分287h所具有的距离Z7比销88的直径窄。相对于轴线L1倾斜的倾斜部分287h2设置在伸出部287h1的驱动侧(开口287g侧)上,并且垂直交叉于轴线L1的止动部分287h3设置在非驱动侧(底部部分287f3侧)。驱动侧凸缘287具有齿轮部分287b1,所述齿轮部分2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在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驱动侧凸缘287时,销88与倾斜部分287h2接触并且弹性变形部分287k沿着箭头V方向变形。然后,缩窄部分287h扩张,以使得销88通过其中。因为止动部分287h3垂直交叉于轴线L1,所以弹性变形部分287k即使在销88试图通过驱动侧的情况下也不易于在箭头V的方向上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弹性变形部分287k设置成使得缩窄部分287h在插入销88时易于扩张。与没有设置弹性变形部分287k的情况(第一实施例)相比,能够减小在将销88组装到鼓筒单元U22期间的负担。
与本实施例相比,弹性变形部分可以设置在侧表面287f1的侧部上,所述侧表面287f1用作旋转力传递到的部分。然而,这种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在从销88传递旋转力时弹性变形部分变形,并且销88跨过伸出部287h1而且滑出。因此,更适当的是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在侧表面287f2的侧部上设置弹性变形部分。
参照图16A和16B描述本实施例的其它形式。图16A和16B是包括驱动侧凸缘387的鼓筒单元U32的透视说明图。
在图16A和16B示出的驱动侧凸缘387的形式中,驱动侧凸缘387具有圆筒部分387a、中空部分397e、缩窄部分387h等。驱动侧凸缘387构造成具有弹性变形部分387k,所述弹性变形部分387k没有与圆筒部分387a连续相连,所述弹性变形部分387k设置在与轴线L1相对的相对表面387f4侧中,并且所述弹性变形部分387k使得伸出部387h1从相对表面387f4朝向轴线L1伸出。在这种情况中,图16A和16B中示出的宽度Z32(两个相对的伸出部387h1之间的距离)被限定作为缩窄部分387h,并且伸出部387h1设置成使得宽度Z32小于销88的整个长度Z5(见图7A至图7C)。驱动侧凸缘387具有齿轮部分387b1,所述齿轮部分3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17A至图17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因为除了驱动侧凸缘587(687)之外本实施例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省略该构造的描述。关于驱动侧凸缘587(687),因为除了槽部分587f(687f)之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图17A至图17D是用于固定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侧凸缘587、驱动侧凸缘687和销88的方法的透视说明图。图17A和17C是驱动侧凸缘587和驱动侧凸缘687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示例。图17B和17D是示出了这样状态的透视图,在所述状态中,在将销88插入在图17A和17C的驱动侧凸缘587(687)中之后销88的滑出停止。
如图17A和17C所示,驱动侧凸缘587(687)的圆筒部分587a(687a)具有一对槽部分587f(687f)。在槽部分587f(687f)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外侧中设置开口表面587g1(687g1),所述开口表面较之底部部分587f3(687f3)位于更靠近驱动侧的位置处。驱动侧凸缘587(687)具有齿轮部分587b1(687b1),所述齿轮部分587b1(6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槽部分587f(687f)被限定为沿着轴线L1的方向抵达开口表面587g1(687g1)。开口587g(687g)在轴线L1的方向上位于与开口表面587g1(687g1)相同的位置处,所述开口587g(687g)成为槽部分587f(687f)的驱动侧端部。突出部分587i(687i)设置在开口表面587g1(687g1)中,所述突出部分587i在驱动侧上突出,其中,在所述圆筒部分587a(687a)和突出部分587i之间存在间隙。在突出部分587i(687i)中设置倾斜部分587il(687il),所述倾斜部分相对于轴线L1倾斜,使得法线面向与槽部分587f(687f)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部分587i(687i)由热塑树脂(例如聚缩醛)制成。驱动侧凸缘587(687)的除了突出部分587i(687i)之外的部分可以由与突出部分587i(687i)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由通过双色成型等一体成形的另一种材料制成。
在将销88插入在驱动侧凸缘587(687)的槽部分587f(687f)中之后,沿着垂直交叉于倾斜部分587il(687il)的方向将压力和热量施加到由热塑树脂(可热变形的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587i(687i)。然后,如图17B和17D所示,突出部分587i(687i)朝向槽部分587f(687f)变形,以便形成止动部分587h(687h)。因此开口587g(687g)闭合并且能够阻止销88的滑出。突出部分587i(687i)是可热变形部分,所述可热变形部分防止销88在其热变形时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外侧(图17D中的右侧)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联接构件86和销88可以从外侧组装在鼓筒单元U52的驱动侧上,所以如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那样提高了鼓筒单元U52的可组装性。
因为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相比能够以更简单的形状制造驱动侧凸缘587,所以模具制造更为容易并且易于稳定模制之后的零件精确性。
替代地,可以在不使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由热塑树脂制成的突出部分变形的情况下通过其它方法阻止销88的滑出。参照图18A至图19B描述了销88的其它止动构造。图18A至图18C是销88的示例性止动构造的说明图。图18A是分解透视图,图18B和18C是销88已经被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9A和图19B是示出了另一种示例性构造的说明图。图19A是分解透视图,图19B是销88已经被组装的状态的透视图。作为销88的示例性止动构造,如图18B所示,在将销88连同联接构件86(未示出)一起插入驱动侧凸缘787的槽部分787f中之后,可以施加粘合密封剂H,例如热熔融或者粘合剂。替代地,如图18C所示,树脂构件789可以插入并且通过压配合、粘合、焊接等固定。如图19A和19B所示,包括槽部分889f和止动部分889h的圆筒部分889a可以形成在上盖构件889中并且上盖构件889可以固定到驱动侧凸缘887,所述驱动侧凸缘887具有底部部分887f3。上盖构件889是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从驱动侧(感光鼓的外侧)附接以及固定到驱动侧凸缘887。上盖构件889还是管制构件,所述管制构件管制销88的移动(滑出)。驱动侧凸缘787具有齿轮部分787b1,所述齿轮部分7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并且驱动侧凸缘887具有齿轮部分887b1,所述齿轮部分887b1与齿轮部分87b1相同。
【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20A至20C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20A至图20C是在本实施例中鼓单元U91的组装的说明图。以图20A至图20C的顺序以透视图示出了组装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A至图20C所示,因为驱动侧凸缘987的形状和组装销88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不同,所以将省略除了这些之外的其它描述。
在驱动侧凸缘987中,如图20A所示,齿轮部分987b1和圆筒部分987a设置在固定部分987d的驱动侧上以便固定鼓筒62。圆筒部分987a具有中空部分987e,用于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径向方向的内侧支撑联接构件86的连接部分86c。圆筒部分987a具有通孔(第二通孔部分)987f,所述通孔987f从中空部分987e穿入到外周表面987a1,并且所述通孔987f垂直交叉于轴线L1。
即,两个通孔987f中的每一个通孔均穿过圆筒部分987a的边缘并且与中空部分987e连通。这两个通孔987f被设置成经由轴线L1彼此成180度。即,这两个通孔987f定位成关于轴线L1对称(所述轴线L1是圆筒部分987a的中心)。
这两个通孔987f中的每个通孔的直径略微小于销88的直径
当将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驱动侧凸缘987时,如图20B所示,联接构件86的连接部分86c首先插入在中空部分987e中。然后,销88从通孔(第二通孔部分)987f中的一个通孔朝向中空部分987e插入。如图20C所示,销88经由联接构件86的通孔(第一通孔部分)86d插入以抵达相对侧的通孔(第二通孔部分)987f(图20C中未示出)。因为销88压配合在通孔987f中,所以相对于驱动侧凸缘987阻止了销88的滑出。因此联接构件86和销88组装到驱动侧凸缘987的组装完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从鼓筒单元U92的驱动侧组装联接构件86。因此,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鼓筒单元U92的组装变得更加简单。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销88压配合到通孔987f中来固定销88,但是通孔987f中的一个通孔可以具有略微更大的直径并且销88可以仅仅压配到通孔987f中的另一个通孔中。替代地,可以使用除了压配合之外的任何固定方法。例如,通孔987f的直径可以设置成略微大于销88的直径,并且可以在将销88插入在通孔987f中之后将粘合剂施加到销88和通孔987f之间的间隙。此外,销88中的任意一个销可以在其端部处形成作为公螺纹并且插入在通孔987f中的一个通孔中同时轻敲以固定销88。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被赋予最宽泛的理解,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效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在2015年3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047603和在2016年2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028430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Claims (36)

1.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筒单元,所述鼓筒单元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其中,
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其中形成有中空部分的圆筒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的边缘处的槽部分、和齿轮部分,并且
所述槽部分和所述中空部分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向外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槽部分具有缩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鼓筒单元包括盖构件,所述盖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部附接到凸缘构件,并且
所述缩窄部分由设置在盖构件中的伸出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槽部分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延伸;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槽部分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向外部开口;和形成在开口侧上的可热变形的突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凸缘构件还包括第二圆筒部分,所述第二圆筒部分在感光鼓的径向方向上设置在圆筒部分的外部;和第二槽部分,所述第二槽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和第二圆筒部分之间,并且圆筒部分、第二圆筒部分以及第二槽部分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第二圆筒部分包括齿轮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槽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两个槽部分布置成关于感光鼓的轴线对称。
10.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筒单元,所述鼓筒单元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其中,
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其中包括中空部分的圆筒部分、和通孔部分,所述通孔部分穿过圆筒部分的边缘并且与中空部分连通,并且中空部分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向外部开口,并且所述中空部分包括底部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设置至少两个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所述两个通孔布置成关于感光鼓的轴线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筒单元,其中,圆筒部分还包括朝向中空部分伸出的悬臂部分。
14.一种将包括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其中形成有中空部分的圆筒部分、和设置在圆筒部分的边缘处的槽部分,所述槽部分和所述中空部分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所述方法包括:
(1)将销插入通孔部分中,所述销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鼓筒单元;
(2)将插入在通孔部分中的销的端部插入槽部分中,并且将联接构件插入中空部分中;和
(3)使得联接构件与凸缘构件相连,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将包括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槽部分具有缩窄部分,并且使得所述销通过所述缩窄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将包括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其中,在将销插入槽部分中之后,设置在槽部分的开口侧处的可热变形的部分热变形以便防止销被从槽部分移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将包括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在将销插入槽部分中之后,将管制构件插入槽部分的开口中,所述管制构件防止销被从槽部分移除。
18.一种将包括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其中,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和面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侧的底部部分,所述方法包括:
(1)将销插入通孔部分中,所述销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鼓筒单元;
(2)通过将包括槽部分的固定构件固定到凸缘构件将插入在通孔部分中的销的端部布置在槽部分和底部部分之间;和
(3)将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19.一种将包括第一通孔部分的联接构件附接到包括感光鼓和凸缘构件的鼓筒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圆筒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中包括中空部分;和第二通孔部分,所述第二通孔部分穿过圆筒部分的边缘并且与中空部分连通,中空部分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所述方法包括:
(1)将联接构件插入中空部分中;
(2)将销插入第一通孔部分和第二通孔部分中,所述销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鼓筒单元;和
(3)将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20.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包括:
感光鼓;
凸缘构件;
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包括通孔部分;和
销,所述销构造成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凸缘构件,其中
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圆筒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中形成中空部分;和槽部分,所述槽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的边缘处,
所述销插入在通孔部分中,
所述中空部分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并且联接构件插入在中空部分中,
所述槽部分向所述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并且所述销的端部插入在槽部分中,并且
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槽部分包括缩窄部分,通过所述缩窄部分防止销的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鼓单元,其中,
所述鼓单元包括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从内部附接到凸缘构件的盖构件,并且
所述缩窄部分由设置在盖构件中的伸出部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单元,还包括插入在槽部分的开口中的管制构件,所述管制构件防止销被从槽部分移除。
24.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包括:
感光鼓;
凸缘构件;
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包括通孔部分;和
销,所述销构造成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凸缘构件,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圆筒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中形成中空部分;和槽部分,所述槽部分设置在圆筒部分的边缘处,
所述中空部分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开口,并且联接构件插入在中空部分中,
所述销插入在通孔部分中,
所述销的端部插入在槽部分中,
所述槽部分包括可热变形的部分,所述可热变形的部分构造成热变形以防止所述销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向外部移动,并且
所述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槽部分包括沿着所述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圆筒部分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1至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凸缘构件还包括设置在圆筒部分的在感光鼓的径向方向上的外部的第二圆筒部分和设置在圆筒部分和第二圆筒部分之间的第二槽部分,并且
圆筒部分、第二圆筒部分和第二槽部分在感光鼓的轴向方向上重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圆筒部分具有齿轮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1至2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中,设置至少两个槽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两个槽部分布置成关于感光鼓的轴线对称。
30.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包括:
感光鼓;
凸缘构件;
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包括第一通孔部分;和
销,所述销构造成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凸缘构件,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圆筒部分,所述圆筒部分中包括中空部分;和第二通孔部分,所述第二通孔部分穿过圆筒部分的边缘并且与中空部分连通,所述销插入在第一通孔部分和第二通孔部分中,并且
所述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鼓单元,其中,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通孔。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两个第二通孔部分布置成关于感光鼓的轴线对称。
33.根据权利要求21至3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圆筒部分还包括朝向中空部分伸出的悬臂部分。
34.一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使用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包括:
感光鼓;
凸缘构件;
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包括通孔部分;和
销,所述销构造成将联接构件的旋转力传递到凸缘构件;和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括槽部分并且固定到凸缘构件,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固定到感光鼓的一端的固定部分和面向感光鼓的轴向方向的外部的底部部分,
所述销插入在所述通孔部分中,
所述销的端部布置在槽部分和底部部分之间,并且
所述联接构件连接到凸缘构件,使得联接构件的倾角能够变化。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鼓单元,其中,设置至少两个槽部分。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鼓单元,其中,所述两个槽部分布置成关于感光鼓的轴线对称。
CN201680014249.5A 2015-03-10 2016-03-08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Active CN107407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7603 2015-03-10
JP2015047603 2015-03-10
JP2016-028430 2016-02-17
JP2016028430A JP6794117B2 (ja) 2015-03-10 2016-02-17 ドラムシリンダユニット、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ドラムユニット
PCT/JP2016/001268 WO2016143333A1 (en) 2015-03-10 2016-03-08 Drum cylinder unit, method for attaching coupling member, and drum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899A true CN107407899A (zh) 2017-11-28
CN107407899B CN107407899B (zh) 2021-02-26

Family

ID=5698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249.5A Active CN107407899B (zh) 2015-03-10 2016-03-08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3465B2 (zh)
EP (1) EP3268813A4 (zh)
JP (1) JP6794117B2 (zh)
KR (1) KR102058278B1 (zh)
CN (1) CN107407899B (zh)
AU (1) AU2016230559B2 (zh)
BR (1) BR112017018204A2 (zh)
CA (1) CA3028671C (zh)
CL (1) CL2017002251A1 (zh)
CO (1) CO2017010099A2 (zh)
MA (1) MA44841A (zh)
MX (1) MX2017011036A (zh)
PH (1) PH12017501632A1 (zh)
RU (2) RU2691137C2 (zh)
SG (1) SG11201706983RA (zh)
TW (1) TWI6009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246A (zh) * 2019-01-09 2020-07-17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CN112283259A (zh) * 2020-11-20 2021-01-29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柔性联轴器
CN11462497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佳能株式会社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6410B2 (ja) * 2018-02-21 2022-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6975A (en) * 2009-01-06 2010-07-16 Hou-Fei Hu Universal joint
CN103383534A (zh) * 2006-12-22 2013-11-06 佳能株式会社 旋转力传递部件、联接件和鼓法兰
CN104081291A (zh) * 2011-12-06 2014-10-01 佳能株式会社 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用于感光鼓的传动装置的组装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03894537U (zh) * 2014-06-12 2014-10-2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单元和处理盒
WO2015005446A1 (ja) * 2013-07-12 2015-01-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軸受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中間部材、及び軸受部材の本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7067B2 (ja) * 1993-06-30 2001-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燃比検出装置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08122552A (ja) 2006-11-10 2008-05-29 Murata Mach Ltd 感光体ド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98407B2 (ja) 2006-12-22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5135031B2 (ja) 2007-10-05 2013-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連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9507B2 (ja) * 2008-06-20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外し方法、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の取り付け方法、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
JP2011095604A (ja) 2009-10-30 2011-05-1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回転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683281B2 (ja) * 2010-02-02 2015-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
JP2013174653A (ja) 2012-02-23 2013-09-05 Canon Inc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80556A (ja) * 2012-06-05 2014-05-08 Nsk Ltd 潤滑剤組成物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前記潤滑剤組成物を封入した転がり軸受
US20140165761A1 (en) * 2012-12-17 2014-06-19 Mitsubishi Kagaku Imaging Corporation Drive transmission part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121776A (ja) * 2013-11-19 2015-07-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一組の端部部材
WO2016143912A1 (en) 2015-03-10 2016-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JP6771899B2 (ja) * 2015-03-10 2020-10-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駆動伝達ユニットの組み立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534A (zh) * 2006-12-22 2013-11-06 佳能株式会社 旋转力传递部件、联接件和鼓法兰
TW201026975A (en) * 2009-01-06 2010-07-16 Hou-Fei Hu Universal joint
CN104081291A (zh) * 2011-12-06 2014-10-01 佳能株式会社 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用于感光鼓的传动装置的组装方法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WO2015005446A1 (ja) * 2013-07-12 2015-01-1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軸受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中間部材、及び軸受部材の本体
CN203894537U (zh) * 2014-06-12 2014-10-22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单元和处理盒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7246A (zh) * 2019-01-09 2020-07-17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CN111427246B (zh) * 2019-01-09 2024-02-09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CN112283259A (zh) * 2020-11-20 2021-01-29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组合式柔性联轴器
CN114624979A (zh) * 2020-12-11 2022-06-14 佳能株式会社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70402A (ja) 2016-09-23
AU2016230559B2 (en) 2019-09-12
EP3268813A1 (en) 2018-01-17
EP3268813A4 (en) 2019-03-13
CO2017010099A2 (es) 2017-10-10
CN107407899B (zh) 2021-02-26
JP6794117B2 (ja) 2020-12-02
CL2017002251A1 (es) 2018-04-13
KR20170133366A (ko) 2017-12-05
US10613465B2 (en) 2020-04-07
KR102058278B1 (ko) 2019-12-20
PH12017501632B1 (en) 2018-02-12
BR112017018204A2 (pt) 2018-04-10
CA3028671A1 (en) 2016-09-15
PH12017501632A1 (en) 2018-02-12
US20180087580A1 (en) 2018-03-29
TWI600985B (zh) 2017-10-01
RU2018129136A (ru) 2019-03-14
RU2018129136A3 (zh) 2019-04-01
AU2016230559A1 (en) 2017-09-14
MA44841A (fr) 2019-03-13
MX2017011036A (es) 2017-11-10
RU2667311C1 (ru) 2018-09-18
SG11201706983RA (en) 2017-09-28
CA3028671C (en) 2022-06-21
TW201638681A (zh) 2016-11-01
RU2691137C2 (ru)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6326B (zh) 盒以及使用该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7027754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081291B (zh) 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
US703933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53339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be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y terminals
US7085516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4015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artridge
CN107407899A (zh)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JP20021047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442003A (zh) 用于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的盒和鼓单元
CN106547187B (zh) 盒和支承部件
US7702263B2 (en) Toner cartridge including feed opening and return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05025485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H10153911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143333A1 (en) Drum cylinder unit, method for attaching coupling member, and drum unit
US9122235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to regulate movement of developing unit with respect to drum unit in axial direction of developing roller
JP5953930B2 (ja) 支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372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19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被記録媒体収容カ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03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