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4979A -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24979A CN114624979A CN202111494465.3A CN202111494465A CN114624979A CN 114624979 A CN114624979 A CN 114624979A CN 202111494465 A CN202111494465 A CN 202111494465A CN 114624979 A CN114624979 A CN 1146249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portion
- wall
- oldham coupling
- contact
-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QNRATNLHPGXHMA-XZHTYLCXSA-N (r)-(6-ethoxyquinolin-4-yl)-[(2s,4s,5r)-5-ethyl-1-azabicyclo[2.2.2]octan-2-yl]methanol;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H]([C@H](C1)CC)C2)CN1[C@@H]2[C@H](O)C1=CC=NC2=CC=C(OCC)C=C21 QNRATNLHPGXHMA-XZHTYLCX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0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allow radial displacement, e.g. Oldham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欧式联轴器具有旋转方向上的游隙并且能够传递驱动力,包括:作为第一毂的显影驱动齿轮;作为第二毂的驱动联轴器;和中间构件,其在显影驱动齿轮与驱动联轴器之间传递驱动力。显影驱动齿轮包括突出部分,突出部分装配到中间构件的凹陷部分以在显影驱动齿轮与中间构件之间传递驱动力。当在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看时,突出部分的形状是大致菱形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驱动从驱动源传递到作为驱动目标的单元的欧式(Oldham)联轴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经使用了一种构型,在所述构型中,通过使用齿轮等的驱动系将驱动从马达传递到作为驱动目标的每个单元。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描述了一种构型,在所述构型中,一个马达用于旋转包括感光鼓和在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套筒两者。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描述了一种构型,在所述构型中,将选择性地旋转作为多个驱动目标的感光鼓和显影套筒。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的构型中,在将驱动力从驱动源传递到作为驱动目标的显影套筒和感光鼓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具有预定旋转角度的游隙的联轴器设置在驱动系中。利用这种构型,取决于马达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可以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目标。
另一方面,在将驱动力从驱动源传递到作为驱动目标的单元的动力传递机构中,可以考虑将作为驱动目标的单元可拆卸地附接到包括驱动源的设备的构型。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源的旋转轴线和将可拆卸地附接的单元侧的旋转轴线可能彼此不对准。
以这种方式,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可能彼此不对准的构型中,可以使用一种构型,在所述构型中提供了欧式联轴器,以使得即使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的状态下也能够传递驱动力。
通常,欧式联轴器包括第一毂、第二毂以及在第一毂与第二毂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中间构件。这里,作为欧式联轴器的构型,当应用具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的联轴器形状的构型来根据马达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目标时,驱动力不能被传递,这是一个问题。
即,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中描述的两个联轴器中,认为其中一个的形状代表第一毂,而另一个的形状代表中间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间构件不能相对于第一毂在径向方向上移动,所以当驱动源侧的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和作为驱动目标的单元侧的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时,驱动力不能被传递,这是一个问题。即,当应用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8-234643中那样的在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构型时,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的状态下,驱动力不能被传递,并且欧式联轴器不起作用。
因此,考虑到这种情况,期望提供一种即使在旋转方向上具有游隙的构型中也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欧式联轴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被构造成实现上述目的的欧式联轴器的代表构型包括:第一毂;第二毂;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在所述第一毂与所述第二毂之间传递驱动力。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一毂中的一者包括第一凹陷部分,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中,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凹陷,并且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并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内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一毂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突出,装配到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并且在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一毂之间传递驱动力,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第三边缘部分,所述第三边缘部分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以及第四边缘部分,所述第四边缘部分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分离。在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分离。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作为所述第一毂的旋转中心的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3是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4是鼓单元的透视图;
图5A至图5D是鼓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显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7A和图7B是驱动单元的前视图和后视图;
图8是示出驱动单元的齿轮的视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驱动联轴器、鼓联轴器以及显影联轴器的构型的视图;
图10是欧式联轴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欧式联轴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欧式联轴器的显影驱动齿轮、中间构件与驱动联轴器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
图13是示出在成像操作结束之后每个构件的操作定时的时序图;
图14是欧式联轴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欧式联轴器的分解透视图;并且
图16A和图16B是示出欧式联轴器的显影驱动齿轮、中间构件与驱动联轴器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成像设备>
在下文中,首先将参考附图以及成像时的操作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欧式联轴器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型。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旨在仅限于下面将要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A是中间串联型的成像设备,其将作为显影剂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并然后将图像转印到片材上以形成图像。在以下描述中,将Y、M、C和K作为后缀加到使用以上颜色的调色剂的构件,但构件的构型和操作基本相同,除了调色剂的颜色彼此不同之外,从而除非需要区分,后缀将被适当地省略。
图1是成像设备A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A包括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61。成像部分61包括处理盒65(65Y、65M、65C和65K)、激光扫描仪单元28、一次转印辊31(31Y、31M、31C和31K)、中间转印带30、二次转印辊51以及二次转印对辊52。
每个处理盒65(成像单元)被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成像设备A。处理盒65包括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26(26Y、26M、26C和26K)以及充电辊27(27Y、27M、27C和27K)。另外,处理盒65包括显影单元29(29Y、29M、29C或29K),所述显影单元包括作为显影剂载体的显影套筒71(71Y、71M、71C和71K)和清洁刮刀45(45Y、45M、45C和45K)。
接下来,将描述成像操作。首先,当控制器(未示出)接收成像作业信号时,堆叠并存储在片材盒22中的片材S将通过进给辊66被输送到对齐辊24。此后,对齐辊24在预定时刻将片材S传送到二次转印部分,所述二次转印部分由二次转印辊51和二次转印对辊52形成。
另一方面,在成像部分61中,首先,感光鼓26Y的表面将由充电辊27Y充电。此后,激光扫描仪单元28根据从外部装置(未示出)输入的图像数据用激光照射感光鼓26Y的表面。因此,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将形成在感光鼓26Y的表面上。
接下来,包括在显影单元29Y中的显影套筒71Y使黄色调色剂附着至在感光鼓26Y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使得将在感光鼓26Y的表面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当向一次转印辊31Y施加偏压时,将形成在感光鼓26Y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此后,感光鼓26Y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将由清洁刮刀45Y刮掉。清洁刮刀45Y邻接感光鼓26Y的表面,以便与感光鼓26Y在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
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也通过类似的过程形成在感光鼓26M、26C和26K上。然后,当向一次转印辊31M、31C和31K施加偏压时,这些调色剂图像将以叠加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黄色调色剂图像上。因此,全色调色剂图像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0的表面上。此后,感光鼓26M、26C和26K的表面上剩余的调色剂将由清洁刮刀45M、45C和45K刮掉。
中间转印带30根据二次转印对辊52的旋转在轨道上移动。当承载全色调色剂图像的中间转印带30移动时,调色剂图像将被发送到二次转印部分。随后,在二次转印部分中,当向二次转印辊51施加偏压时,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图像将被转印到片材S上。
接下来,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将被传送到定影部分36,并且将在定影部分36中经受加热和加压处理。因此,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将被定影到片材S上。此后,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将被排出辊38排出到排出部分40。
<处理盒>
接下来,将描述处理盒65的构型。
图2是处理盒65的透视图。图3是处理盒65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处理盒65包括鼓单元42和显影单元29。
首先,将描述鼓单元42的构型。图4是鼓单元42的透视图。图5A至图5D是鼓单元42中的感光鼓26的周边的剖视图,并且示出了充电辊27将按照图5A至图5D的顺序与感光鼓26分离的模式。如图4和图5A至图5D所示,鼓单元42包括感光鼓26、充电辊27和清洁刮刀45,并且这些构件由鼓容器11一体保持。
鼓容器11可旋转地保持感光鼓26。稍后将描述的从驱动单元90接收驱动力的鼓联轴器13在感光鼓26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侧处与感光鼓26一体设置在鼓容器11中。鼓联轴器13在成像设备A的后侧设置在鼓容器11中。另外,法兰齿轮14在感光鼓26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处与感光鼓26一体设置。
另外,鼓容器11设置有回收部分16(图3),所述回收部分回收由清洁刮刀45从感光鼓26的表面移除的调色剂。将回收部分16中存在的调色剂传送到鼓单元42外部的传送螺杆17设置在回收部分16内部。驱动力将经由空转齿轮67从法兰齿轮14传递到传送螺杆17,以使传送螺杆17旋转并传送调色剂。由传送螺杆17传送到鼓单元42外部的调色剂将被回收到设置在成像设备A中的容器(未示出)中。
另外,鼓容器11设置有可旋转地保持充电辊27的轴承19。轴承19由鼓容器11保持,以便可在朝向或远离感光鼓26的方向上以滑动方式移动,并且被弹簧12朝向感光鼓26偏压。充电辊27被弹簧12的偏压力压靠在感光鼓26上,并且根据感光鼓26的旋转而旋转。
单向离合器21设置在充电辊27的两个端部。当在与成像时充电辊27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向单向离合器21施加转矩时,单向离合器21将被锁定并与充电辊27一体旋转。另外,当在与成像时充电辊27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向单向离合器21施加预定转矩或更高的转矩(空转转矩)时,单向离合器21将被解锁并空转,而不会在单向离合器21与充电辊27之间传递驱动力。在本实施例中,单向离合器21被构造成使用闩锁突起和齿条。
另外,单向离合器21的外周边部分设置有分离构件32,所述分离构件包括与设置在感光鼓26的两个端部中的法兰齿轮14啮合的齿轮部分32a。分离构件32和单向离合器21总是一体旋转,而与旋转方向无关。即,当充电辊27根据感光鼓26的旋转而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单向离合器21和分离构件32随着充电辊27的旋转而旋转。为了防止充电辊27长时间压靠感光鼓26并因此充电辊27变形而对图像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分离构件32通过下述操作将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分离。
即,如图5A所示,当成像设备A执行成像操作时,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和法兰齿轮14彼此分离并且不彼此啮合。当在成像设备A已经结束成像操作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在本实施例中为八小时)时,感光鼓26将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因此,充电辊27根据感光鼓26的旋转也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并且单向离合器21或分离构件32也旋转。如图5B所示,当分离构件32旋转时,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与法兰齿轮14啮合。在本实施例中,当充电辊27旋转54度时,单向离合器21将被锁定。因此,与单向离合器21一体旋转的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与法兰齿轮14啮合。充电辊27以其直径与感光鼓26的直径的直径比旋转,直到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与法兰齿轮14啮合。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光鼓26的直径是φ30mm并且充电辊27的直径是φ14mm,所以感光鼓26的旋转量是25.2度。
接下来,如图5C所示,感光鼓26或充电辊27继续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单向离合器21或分离构件32也进一步旋转。当分离构件32进一步旋转时,因为分离构件32的形状,将在远离感光鼓26的方向上向充电辊27施加力,并且充电辊27将通过弹簧12的偏压力与感光鼓26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已经与法兰齿轮14啮合之后充电辊27进一步旋转45度时,充电辊27将与感光鼓26分离。在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和法兰齿轮14已经彼此啮合之后,充电辊27以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与法兰齿轮14之间的齿轮比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光鼓26与充电辊27之间的分离量为1mm,所以感光鼓26的旋转量为24度。在下一次成像时,感光鼓26在成像时的旋转方向上旋转,使得与感光鼓26分离的充电辊27执行与上述分离操作相反的操作,并且再次与感光鼓26接触。
另外,如图5D所示,在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分离之后,当感光鼓26继续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分离构件32与鼓容器11接触而引起故障,这是一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充电辊27和感光鼓26彼此分离之后充电辊27进一步旋转45度(24度为感光鼓26的旋转量)时,分离构件32和鼓容器11彼此接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将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分离的同时抑制分离构件32与鼓容器11之间的接触,感光鼓26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量被设定为49.2度至73.2度。
接下来,将描述显影单元29的构型。图6是显影单元29的透视图。在图6中,为了描述显影单元29的内部构型,显影容器70被部分切除并示出。如图6所示,显影单元29包括显影套筒71、显影刮刀72以及传送螺杆73和74,并且这些构件由显影容器70一体保持。
显影容器70在面对感光鼓26的部分中具有开口,并且显影套筒71设置成部分暴露于开口中。显影套筒71设置成以与感光鼓26成预定间隔(在本实施例中为240μm)面对所述感光鼓。稍后将描述的从驱动单元90接收驱动力的显影联轴器75设置在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侧上。驱动力将经由显影联轴器75从驱动单元90传递到显影套筒71,以使显影套筒71旋转。
显影联轴器75由显影容器70保持在显影容器70中位于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侧且位于成像设备A后侧的位置。与显影联轴器75接合的D形切口状接合部分(未示出)形成在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中,并且接合部分使显影套筒71与显影联轴器75一体旋转。另外,套筒齿轮81设置在显影容器70中显影套筒71的一个端侧上。套筒齿轮81通过平行销(未示出)连接到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并且与显影套筒71一体旋转。
另外,显影套筒71包括磁辊76(图3),所述磁辊具有处于非旋转状态的多个磁极。如图3所示,磁辊76在被定位成面对感光鼓26的显影区域中具有显影极S1。另外,在成像时显影套筒71的旋转方向上,磁辊76在显影极S1的下游侧按顺序具有传送极N1、刮擦极N2、汲取极S2以及切割极N3。关于每个磁极的中心位置,当显影极S1处于0度时,沿着成像时显影套筒71的旋转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传送极N1处于60度,刮擦极N2处于180度,汲取极S2处于230度,并且切割极N3处于290度。在成像时,磁辊76凭借每个磁极的磁力承载调色剂,并且将调色剂传送到显影区域。
即,首先,包含在显影容器70中的调色剂将被汲取极S2汲取,并且磁辊76将调色剂承载到显影套筒71上。接下来,显影套筒71上承载的调色剂将被切割极N3耙成刷子形状。此后,呈穗状的调色剂将通过显影套筒71的旋转传送到显影区域,并且由显影极S1移动到感光鼓26上。此后,在调色剂接近传送极N1与刮擦极N2之间的中心位置时,显影套筒71上剩余的调色剂被传送极N1和刮擦极N2形成的排斥磁场逐渐升高,并且最终从显影套筒71上被刮下。
另外,显影刮刀72设置在显影套筒71附近,与显影套筒71距预定间隔。显影刮刀72邻接显影套筒71上承载的调色剂,以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调色剂层。具体地,在显影套筒71旋转时,承载在显影套筒71上并被切割极N3耙起的调色剂在显影刮刀72的尖端部分与显影套筒71的表面之间穿过,使得调色剂的量被管控并且形成了调色剂层。另外,抑制调色剂飞散到显影容器70外部的挤压片材77固定到显影刮刀72的与设置显影套筒71的一侧相反的那侧。
另外,显影容器70的内部被在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分隔壁78分隔成显影室79和搅拌室80。分隔壁78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设置有连通部分(未示出),显影室79和搅拌室80通过所述连通部分彼此连通。
通过螺旋刮刀旋转并传送调色剂的传送螺杆73和74分别设置在显影室79和搅拌室80中。传送螺杆73和74在分隔壁78的纵向方向上和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传送调色剂。驱动力将从与显影套筒71一体设置的套筒齿轮81传递到传送螺杆73和74,以使传送螺杆73和74旋转。当传送螺杆73和74旋转时,调色剂经由连通部分(未示出)在显影室79与搅拌室80之间循环。
另外,每当执行成像操作时,调色剂将沉积在显影容器70中由显影套筒71、显影刮刀72和挤压片材77包围的空间中。当调色剂的沉积量过多时,沉积的调色剂渗入显影区域,从而导致称为污点图像的图像缺陷,这是一个问题。为了抑制图像缺陷的发生,在已经执行预定次数的成像操作之后的非成像时,显影套筒71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以将沉积在所述空间中的调色剂移动到搅拌室80侧,所述空间被显影套筒71、挤压片材77和显影刮刀72包围。具体地,随着显影套筒71的旋转,由传送极N1和刮擦极N2形成的排斥磁场升起的调色剂穿过由显影套筒71、挤压片材77和显影刮刀72包围的空间,以将沉积在所述空间中的调色剂推向搅拌室80侧。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在500张A4纸上执行成像操作时,将执行显影套筒71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操作。
这里,当显影套筒71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量大时,由汲取极S2汲取的调色剂不会经过显影刮刀72,并且大量调色剂将被传送到显影区域。因此,调色剂飞散到显影容器70的外部,这是一个问题。因此,为了抑制调色剂飞散到外部,显影套筒71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量被设定为从传送极N1到刮擦极N2的角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量以围绕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线的角度被设定为60度至180度的角度。
<驱动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驱动处理盒65的驱动单元90的构型。
图7A是驱动单元90的前视图。图7B是驱动单元90的后视图。图8是示出包括在驱动单元90中的齿轮的视图。如图7A、图7B和图8所示,驱动单元90包括驱动框架91,所述驱动框架具有盒形状并且由后框架91a和前框架91b形成。
作为感光鼓26Y、26M和26C和显影套筒71Y、71M和71C的驱动源的马达92a以及作为感光鼓26K和显影套筒71K的驱动源的马达92b固定到驱动框架91。在本实施例中,马达92a和92b是无刷DC马达。
小齿轮93a附接到马达92a的轴。鼓减速齿轮94a1与小齿轮93a啮合,并且鼓驱动齿轮95M和95C与鼓减速齿轮94a1啮合。另外,鼓减速齿轮94a2与鼓驱动齿轮95M和鼓驱动齿轮95Y啮合。鼓驱动齿轮95Y、95M和95C的转速相对于马达92a的转速以齿轮系的齿轮比降低。
小齿轮93b附接到马达92b的轴。鼓减速齿轮94b与小齿轮93b啮合,并且鼓驱动齿轮95K与鼓减速齿轮94b啮合。鼓驱动齿轮95K的转速相对于马达92b的转速以齿轮系的齿轮比降低。
另外,与设置在处理盒65Y、65M、65C和65K中的鼓联轴器13接合的驱动联轴器96Y、96M、96C和96K分别与鼓驱动齿轮95Y、95M、95C和95K同轴设置。这里,如图9A所示,在每种颜色的驱动联轴器96与鼓联轴器13之间提供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α。在本实施例中,游隙α以围绕感光鼓26的旋转轴线的角度被设定为34度。
利用这种构型,马达92a的驱动力将经由小齿轮93a、鼓减速齿轮94a1和94a2、鼓驱动齿轮95Y、95M和95C以及驱动联轴器96Y、96M和96C传递到鼓联轴器13。因此,感光鼓26Y、26M和26C旋转。另外,马达92b的驱动力将经由小齿轮93b、鼓减速齿轮94b、鼓驱动齿轮95K以及驱动联轴器96K传递到鼓联轴器13。因此,感光鼓26K旋转。
另外,显影减速齿轮97a与小齿轮93a啮合。另外,提供多个空转齿轮98a至98g,以在空转齿轮98a至98g与显影减速齿轮97a之间形成齿轮系。空转齿轮98a、98d和98g分别与显影驱动齿轮99Y、99M和99C啮合。显影套筒71Y、71M和71C的转速相对于马达92a的转数以齿轮系的齿轮比降低,以便为感光鼓26Y、26M和26C转速的198%。
另外,小齿轮93b经由由鼓减速齿轮94b、空转齿轮98h、显影减速齿轮97b和空转齿轮98i形成的齿轮系与显影驱动齿轮99K啮合。显影套筒71K的转速相对于马达92b的转数以齿轮系的齿轮比降低,以便为感光鼓26K转速的198%。
另外,显影驱动齿轮99Y、99M、99C和99K的旋转轴(未示出)通过稍后描述的欧式联轴器1连接到设置在图7A所示的处理盒65Y、65M、65C和65K中的显影联轴器75的旋转轴100Y、100M、100C和100K。另外,显影联轴器75与形成欧式联轴器1的一部分的驱动联轴器89Y、89M、89C和89K接合。这里,如图9B所示,显影联轴器75包括三个突出部分,并且驱动联轴器89设置有三个装配槽,显影联轴器75的三个突出部分装配到所述装配槽中。以这种方式,由于提供了一个联轴器的三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分和另一个联轴器的三个或更多个装配槽,所以可以稳定地传递驱动。在每种颜色的驱动联轴器89的装配槽与显影联轴器75的突出部分之间设置了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β。在本实施例中,游隙β以围绕显影套筒71的旋转轴线的角度被设定为30度。
利用这种构型,马达92a的驱动力将经由小齿轮93a、显影减速齿轮97a、空转齿轮98a至98g、显影驱动齿轮99Y、99M和99C以及驱动联轴器89Y、89M和89C传递到显影联轴器75。因此,显影套筒71Y、71M和71C旋转。另外,马达92b的驱动力将经由小齿轮93b、显影减速齿轮97a、空转齿轮98h和98i、显影驱动齿轮99K以及驱动联轴器89K传递到显影联轴器75。因此,显影套筒71K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每种颜色的显影套筒71的转速是每种颜色的感光鼓26的转速的19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感光鼓26的直径为φ30mm,并且显影套筒71的直径为φ18mm。因此,感光鼓26与显影套筒71之间的齿轮比之差是3.3倍。即,当感光鼓26旋转一圈时,显影套筒71旋转3.3圈。
<欧式联轴器>
接下来,将描述欧式联轴器1的构型。
图10是如从成像设备A的前侧看到的欧式联轴器1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如从成像设备A的后侧看到的欧式联轴器1的分解透视图。图12A是示出欧式联轴器1的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图12B是示出欧式联轴器1的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欧式联轴器1包括显影驱动齿轮99(第一毂)、驱动联轴器89(第二毂)以及在显影驱动齿轮99与驱动联轴器89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中间构件3。欧式联轴器1可旋转地保持在设置在前框架91b中的联轴器保持器2内。
具有矩形截面的凹陷部分3a(第一凹陷部分)形成在中间构件3在箭头X方向(为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面中,所述凹陷部分在箭头X方向上凹陷并且在与箭头X方向正交的箭头Y方向(第一方向)上延伸。另外,具有矩形截面的凹陷部分3b(第二凹陷部分)形成在中间构件3在箭头X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面中,所述凹陷部分在箭头X方向上凹陷并且在与箭头X方向和箭头Y方向正交的箭头Z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凹陷部分3a和3b具有相同的形状,除了凹陷部分3a和3b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轴线方向、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轴线方向以及中间构件3的旋转轴线方向中的每一个方向相同。
另外,突出部分99a(第一突出部分)形成在显影驱动齿轮99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箭头X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中,所述突出部分在箭头X方向上突出并装配到中间构件3的凹陷部分3a。另外,突出部分89a(第二突出部分)形成在驱动联轴器89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中,所述突出部分在箭头X方向上突出并装配到中间构件3的凹陷部分3b。
当显影驱动齿轮99被马达92a或马达92b的驱动力旋转时,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在相对于凹陷部分3a的内部以滑动方式移动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接触,并且将驱动力传递到中间构件3,使得中间构件3旋转。然后,当中间构件3旋转时,在突出部分89a相对于凹陷部分3b的内部以滑动方式移动时,凹陷部分3b的内壁与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接触,并且将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联轴器89,使得驱动联轴器89旋转。以这种方式,即使当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轴(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和显影联轴器75的旋转轴100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时,马达92a或马达92b的驱动力也将经由欧式联轴器1稳定地传递到显影联轴器75的旋转轴100。
这里,如图12A所示,突出部分99a包括边缘部分99a1(第一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a的一个内壁3a1(第一内壁)接触。另外,突出部分99a包括边缘部分99a2(第二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a的另一个内壁3a2(第二内壁)接触。另外,突出部分99a包括边缘部分99a3(第三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99a4(第四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内壁3a2接触。边缘部分99a1至99a4通过在箭头Y方向和箭头X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或内壁3a2进行表面接触。凹陷部分3a的宽度方向与凹陷部分3a延伸所沿的箭头Y方向正交,并且是与凹陷部分3b延伸所沿的方向相同的箭头Z方向。
这里,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99a1的在箭头Y方向上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2比距离旋转中心CT1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99a2的在箭头Y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1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1比距离旋转中心CT1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99a3的在箭头Y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1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2比距离旋转中心CT1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99a4的在箭头Y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1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1比距离旋转中心CT1更近。
另外,当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看时,突出部分99a具有由连接边缘部分99a1、边缘部分99a2、边缘部分99a3和边缘部分99a4的虚拟线H1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具体地,形成菱形形状,其中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边缘部分99a1和边缘部分99a4获得的虚拟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为45度,并且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边缘部分99a2和边缘部分99a3获得的虚拟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为45度。基本上菱形的形状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上述拐角,或者可以是其中上述拐角被倒角的形状。
利用这种构型,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99a1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99a2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之间形成游隙γ1。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99a3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99a4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之间形成同一游隙γ1。
另外,如图12B所示,突出部分89a具有与突出部分99a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即,突出部分89a包括边缘部分89a1(第五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五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b的一个内壁3b1(第三内壁)接触。另外,突出部分89a包括边缘部分89a2(第六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六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b的另一个内壁3b2(第四内壁)接触。另外,突出部分89a包括边缘部分89a3(第七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89a4(第八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七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所述第八边缘部分与内壁3b2接触。边缘部分89a1至89a4通过在箭头Z方向和箭头X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或内壁3b2进行表面接触。凹陷部分3b的宽度方向与凹陷部分3b延伸所沿的箭头Z方向正交,并且是与凹陷部分3a延伸所沿的方向相同的箭头Y方向。
这里,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89a1的在箭头Z方向上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第二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2比距离旋转中心CT2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89a2的在箭头Z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2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1比距离旋转中心CT2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89a3的在箭头Z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2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2比距离旋转中心CT2更近。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边缘部分89a4的在箭头Z方向上离旋转中心CT2最远的部分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1比距离旋转中心CT2更近。
另外,当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看时,突出部分89a具有由连接边缘部分89a1、边缘部分89a2、边缘部分89a3和边缘部分89a4的虚拟线H2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具体地,形成菱形形状,其中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边缘部分89a1和边缘部分89a4获得的虚拟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为45度,并且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边缘部分89a2和边缘部分89a3获得的虚拟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为45度。如本实施例中,基本上菱形的形状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上述拐角,或者可以是其中上述拐角被倒角的形状。
利用这种构型,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89a1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89a2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之间形成游隙γ2。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89a3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89a4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之间形成同一游隙γ2。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在欧式联轴器1中,当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γ1设置在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并且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γ2设置在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同时,驱动力可以被传递。另外,由于边缘部分99a1至99a4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或内壁3a2进行表面接触,并且边缘部分89a1至89a4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或内壁3b2进行表面接触,所以当传递驱动力时,可以确保突出部分99a和89a的强度并且可以抑制其变形。
另外,如在本实施例中,当旋转方向上的游隙设置在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以及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时,与当设置在显影联轴器75的突出部分与驱动联轴器89的装配槽之间的游隙β增加时相比,可以更加抑制联轴器本身强度的降低。另外,可以抑制由于游隙β增加而导致不能稳定传递驱动的事件。
例如,当驱动联轴器89的装配槽在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增加以便增加游隙β时,驱动联轴器89本身的强度降低并且不能稳定地传递驱动,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当驱动联轴器89的装配槽在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增加时,取决于驱动联轴器89的尺寸,不能提供三个装配槽,这是一个问题。当仅提供两个装配槽时,也提供显影联轴器75的两个突出部分,并且所述两个突出部分和所述两个装配槽彼此装配以传递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中一对突出部分与装配槽之间的装配力较弱时,不能稳定地传递驱动。另外,当显影联轴器75的突出部分在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减小以增加游隙β时,显影联轴器75的突出部分由于旋转方向上的长度减小而强度降低,并且在驱动传递时被损坏,这是一个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这样的构型,在所述构型中,不仅设置了当单元被附接和拆卸时要分离的显影联轴器75与驱动联轴器89之间的游隙β,而且还设置了显影驱动齿轮99与欧式联轴器的中间构件3之间的游隙和/或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游隙。因此,可以稳定传递驱动,并且根据马达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可以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目标。另外,在设置了旋转方向上的游隙的构型中,即使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的状态下,也可以传递驱动力。
<马达反向旋转时的操作定时>
接下来,将描述感光鼓26、显影套筒71和充电辊27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的操作定时。
图13是示出当感光鼓26、显影套筒71和充电辊27从马达92a和92b的驱动停止的状态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的操作定时的时序图。这里,当成像操作结束时,假设在确保驱动联轴器96与鼓联轴器13之间的游隙α、驱动联轴器89与显影联轴器75之间的游隙β以及欧式联轴器1的游隙γ1和γ2的状态下,这些构件停止。
马达92a和92b从该状态开始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驱动。当马达92a和92b开始旋转时,鼓驱动齿轮95和显影驱动齿轮99开始旋转(定时T1)。
接下来,当到达定时T2时,通过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欧式联轴器1的游隙γ1归零,并且中间构件3开始旋转。此后,当到达定时T3时,通过中间构件3的旋转,欧式联轴器1的游隙γ2归零,并且驱动联轴器89开始旋转。
接下来,当到达定时T4时,通过鼓驱动齿轮95的旋转,游隙α归零,鼓联轴器13开始旋转,并因此感光鼓26开始旋转。
此后,当到达定时T5时,通过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游隙β归零,显影联轴器75开始旋转,并因此显影套筒71开始旋转。
接下来,当到达定时T6时,随着感光鼓26的旋转,分离构件32的齿轮部分32a与法兰齿轮14啮合,并且充电辊27开始与感光鼓26分离。然后,当到达定时T7时,充电辊27被分离到预定距离,并且分离完成。此后,当到达定时T8时,显影套筒71旋转到预定旋转角度,并且马达92a和92b的驱动停止。
以这种方式,当提供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时,显影套筒71随着马达92a和92b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转驱动而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以及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的分离操作可以在不同的定时执行。即,当马达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只有显影套筒71能够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而不会使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分离。
因此,可以抑制在同时执行充电辊27的分离操作和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时出现的缺陷。例如,当成像设备在记录材料上连续执行成像处理时,每当在500张A4纸上执行成像操作时,执行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操作;然而,由于连续执行成像处理,所以不需要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的分离操作。因此,提供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使得仅显影套筒71能够在与成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而无需充电辊27与感光鼓26分离。因此,可以抑制充电辊27的不必要的分离操作。
另外,由于提供了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所以可以抑制由分离构件32和显影套筒71的相同量的反向旋转操作引起的缺陷。例如,当充电辊27的分离操作在与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相同的时刻开始,并且分离构件32的旋转操作根据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操作的结束而结束时,可以抑制当分离构件32与鼓容器11接触时发生的故障。另外,当充电辊27的分离操作在与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相同的时刻开始,并且显影套筒71的反向旋转根据充电辊27的分离操作的结束而结束时,可以抑制沉积在空间中的调色剂向搅拌室80侧推动的推动量的不足,所述空间被显影套筒71、挤压片材77和显影刮刀72包围。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欧式联轴器的第二实施例。被复制作为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部分的那些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的构型与第一实施例的构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的形状和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的形状。包括成像设备A的整体构型在内的其他构型与第一实施例的构型相同。
图14是如从成像设备A的前侧所见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的透视图。图15是如从成像设备A的后侧所见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欧式联轴器1的透视图。图16A是示出欧式联轴器1的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图16B是示出欧式联轴器1的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装配部分的视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包括圆柱部分99x1以及直径小于圆柱部分99x1的直径的圆柱部分99x2和99x3。圆柱部分99x2和圆柱部分99x3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圆柱部分99x2与圆柱部分99x1之间的距离以及圆柱部分99x3与圆柱部分99x1之间的距离也被设定为相同。
另外,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包括圆柱部分89x1以及直径小于圆柱部分89x1的直径的圆柱部分89x2和89x3。圆柱部分89x2和圆柱部分89x3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圆柱部分89x2与圆柱部分89x1之间的距离以及圆柱部分89x3与圆柱部分89x1之间的距离也被设定为相同。
当显影驱动齿轮99通过马达92a或马达92b的驱动力旋转时,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在相对于凹陷部分3a的内部以滑动方式移动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接触,并且将驱动力传递到中间构件3,使得中间构件3旋转。然后,当中间构件3旋转时,在突出部分89a相对于凹陷部分3b的内部以滑动方式移动时,凹陷部分3b的内壁与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接触,并且将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联轴器89,使得驱动联轴器89旋转。以这种方式,即使当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轴(未示出)的旋转轴线和显影联轴器75的旋转轴100的旋转轴线彼此不对准时,马达92a或马达92b的驱动力也将经由欧式联轴器1稳定地传递到显影联轴器75的旋转轴100。
这里,如图16A所示,圆柱部分99x1包括边缘部分99x1a(第一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99x1b(第二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a的一个内壁3a1(第一内壁)接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另一个内壁3a2(第二内壁)接触。另外,圆柱部分99x2包括边缘部分99x2a(第一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另外,圆柱部分99x3包括边缘部分99x3a(第二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接触。边缘部分99x1a、99x1b、99x2a和99x3a通过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或内壁3a2进行线接触。
另外,圆柱部分99x1包括边缘部分99x1a(第三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99x1b(第四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内壁3a2接触。另外,圆柱部分99x2包括边缘部分99x2b(第三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另外,圆柱部分99x3包括边缘部分99x3b(第四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接触。边缘部分99x1a、99x1b、99x2b和99x3b通过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或内壁3a2进行线接触。
这里,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99x2的边缘部分99x2a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2比距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圆柱部分99x2的边缘部分99x2a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Y方向上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99x3的边缘部分99x3a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1比距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更近。圆柱部分99x3的边缘部分99x3a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Y方向上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99x2的边缘部分99x2b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1比距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更近。圆柱部分99x2的边缘部分99x2b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Y方向上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99x3的边缘部分99x3b将定位成在箭头Z方向上距离内壁3a2比距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更近。圆柱部分99x3的边缘部分99x3b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Y方向上离显影驱动齿轮99的旋转中心CT1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看时,突出部分99a具有由连接边缘部分99x1a、99x1b、99x2a、99x2b、99x3a和99x3b的虚拟线H3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具体地,形成菱形形状,其中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连接边缘部分99x1a和边缘部分99x2a的虚拟线和连接边缘部分99x1b和边缘部分99x2b的虚拟线获得的两条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是45度,并且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连接边缘部分99x1a和边缘部分99x3b的虚拟线和连接边缘部分99x1b和边缘部分99x3a的虚拟线获得的两条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是45度。基本上菱形的形状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上述拐角,或者可以是其中上述拐角被倒角的形状。
利用这种构型,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99x2a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99x3a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之间形成游隙γ3。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99x2b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2之间以及边缘部分99x3b与凹陷部分3a的内壁3a1之间形成同一游隙γ3。
另外,如图16B所示,圆柱部分89x1包括边缘部分89x1a(第五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89x1b(第六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五边缘部分在宽度方向上与凹陷部分3b的一个内壁3b1(第三内壁)接触,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另一个内壁3b2(第四内壁)接触。另外,圆柱部分89x2包括边缘部分89x2a(第五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五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另外,圆柱部分89x3包括边缘部分89x3a(第六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接触。边缘部分89x1a、89x1b、89x2a和89x3a通过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或内壁3b2进行线接触。
另外,圆柱部分89x1包括边缘部分89x1a(第五边缘部分)和边缘部分89x1b(第六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五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内壁3b2接触。另外,圆柱部分89x2包括边缘部分89x2b(第五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五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另外,圆柱部分89x3包括边缘部分89x3b(第六边缘部分),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接触。边缘部分89x1a、89x1b、89x2b和89x3b通过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或内壁3b2进行线接触。
这里,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89x2的边缘部分89x2a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2比距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第二旋转中心)更近。圆柱部分89x2的边缘部分89x2a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Z方向上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89x3的边缘部分89x3a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1比距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更近。圆柱部分89x3的边缘部分89x3a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Z方向上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89x2的边缘部分89x2b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1比距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更近。圆柱部分89x2的边缘部分89x2b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Z方向上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圆柱部分89x3的边缘部分89x3b将定位成在箭头Y方向上距离内壁3b2比距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更近。圆柱部分89x3的边缘部分89x3b是在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接触的边缘部分中,在箭头Z方向上离驱动联轴器89的旋转中心CT2最远的一部分。
另外,当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看时,突出部分89a具有由连接边缘部分89x1a、89x1b、89x2a、89x2b、89x3a和89x3b的虚拟线H4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具体地,形成菱形形状,其中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连接边缘部分89x1a和边缘部分89x2a的虚拟线和连接边缘部分89x1b和边缘部分89x2b的虚拟线获得的两条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是45度,并且当拐角由通过延伸连接边缘部分89x1a和边缘部分89x3b的虚拟线和连接边缘部分89x1b和边缘部分89x3a的虚拟线获得的两条线形成时,拐角的角度是45度。基本上菱形的形状可以被构造成具有上述拐角,或者可以是其中上述拐角被倒角的形状。
利用这种构型,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2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89x2a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之间以及边缘部分89x3a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之间形成游隙γ4。另外,当欧式联轴器1在箭头R1方向上旋转时,将在边缘部分89x2b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2之间以及边缘部分89x3b与凹陷部分3b的内壁3b1之间形成同一游隙γ4。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在欧式联轴器1中,当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γ3设置在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并且旋转方向上的游隙γ4设置在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同时,可以传递驱动力。另外,根据马达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可以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目标,并且即使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不彼此对准的状态下,也可以传递驱动力。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驱动单元90中,已经描述了其中欧式联轴器1设置在将驱动力传递到显影套筒71的驱动系中的构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构型。即,即使利用其中欧式联轴器1设置在传递驱动力的另一部分中(例如将驱动力传递到感光鼓26的驱动系中)的构型也可以获得相同效果。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驱动单元90中,感光鼓26和显影套筒71都被构造成可在与成像时的旋转反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但是可以采用其中感光鼓26和显影套筒71中的仅一者将在与成像时的旋转反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的构型。在这种情况下,在设置了以上描述的欧式联轴器1时,感光鼓26和显影套筒71中的一者在相反方向上的旋转量可以增加。因此,根据马达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可以将驱动力选择性地传递到驱动目标,并且即使在两个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不彼此对准的状态下,也可以传递驱动力。
另外,在成像设备以外的设备中,即使利用其中欧式联轴器1设置为将驱动力从驱动源传递到作为目标的单元的部分的构型,也可以获得相同效果。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欧式联轴器1中,已经描述了其中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和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二者都具有大致菱形形状的构型,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构型。即,显影驱动齿轮99的突出部分99a和驱动联轴器89的突出部分89a中的一者可以具有与中间构件3的凹陷部分3a或凹陷部分3b的形状大致相同的矩形形状。即,可以采用其中仅设置显影驱动齿轮9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游隙γ1和驱动联轴器89与中间构件3之间的游隙γ2中的一者的构型。另外,游隙γ1至γ4的旋转角度不限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角度,并且可以被设定为任何角度。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在欧式联轴器1中,已经描述了其中突出部分99a和89a分别设置在显影驱动齿轮99和驱动联轴器89中并且凹陷部分3a和3b设置在中间构件3中的构型,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构型。
即,即使利用这样的构型也可以获得相同效果,在所述构型中,中间构件3在欧式联轴器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设置有对应于突出部分99a和89a的突出部分,并且显影驱动齿轮99和驱动联轴器89设置有装配到中间构件3的突出部分的凹陷部分。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旋转方向上的游隙并且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欧式联轴器。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修改以及等效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20年12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206318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Claims (12)
1.一种欧式联轴器,包括:
第一毂;
第二毂;
中间构件,所述中间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毂与所述第二毂之间的位置传递驱动力;
凹陷部分,所述凹陷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毂在所述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和所述中间构件在所述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中,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凹陷,并且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包括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位于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内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
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毂在所述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和所述中间构件在所述欧式联轴器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中的另一个端面中,所述突出部分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突出,装配到所述第一凹陷部分,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一毂之间传递驱动力,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包括:
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第一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
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第三边缘部分,所述第三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以及
第四边缘部分,所述第四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
其中,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分离,
其中,在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一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二内壁分离,
其中,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作为所述第一毂的旋转中心的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并且
其中,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三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一旋转中心更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看的状态下,所述突出部分具有由连接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以及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虚拟线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分中,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三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和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内壁进行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和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内壁进行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分中,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三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所述第一内壁进行线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所述第二内壁进行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联轴器,
其中,所述凹陷部分是第一凹陷部分,并且所述突出部分是第一突出部分,
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毂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凹陷部分,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中,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凹陷,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凹陷部分包括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三内壁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所述第四内壁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壁延伸,
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毂中的另一者设置有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分,所述第二突出部分装配到所述第二凹陷部分,以在所述中间构件与所述第二毂之间传递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包括:
第五边缘部分,所述第五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三内壁接触,
第六边缘部分,所述第六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四内壁接触,
第七边缘部分,所述第七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三内壁接触,以及
第八边缘部分,所述第八边缘部分被构造成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与所述第四内壁接触,
在所述第五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三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所述第四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七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三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八边缘部分与所述第四内壁分离,
在所述第七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三内壁接触并且所述第八边缘部分与所述第四内壁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五边缘部分与所述第三内壁分离并且所述第六边缘部分与所述第四内壁分离,
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五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离作为所述第二毂的旋转中心的第二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四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六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三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更近,并且
在所述欧式联轴器随着所述马达的旋转在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七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四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更近,并且所述第八边缘部分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最远的部分将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三内壁比距离所述第二旋转中心更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看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具有由连接所述第五边缘部分、所述第六边缘部分、所述第七边缘部分以及所述第八边缘部分的虚拟线形成的大致菱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中,所述第五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七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所述第三内壁进行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六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八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表面与所述第四内壁进行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欧式联轴器,其中,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分中,所述第五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七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所述第三内壁进行线接触,并且所述第六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八边缘部分通过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延伸的线与所述第四内壁进行线接触。
9.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马达;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欧式联轴器;以及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将由所述马达的经由所述欧式联轴器传递的驱动力驱动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感光构件以及显影载体,所述显影载体被构造成承载显影剂并且使所述显影剂附着到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并且
所述显影载体将由所述马达的经由所述欧式联轴器传递的驱动力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感光构件将由所述马达的驱动力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被构造成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206318 | 2020-12-11 | ||
JP2020206318 | 2020-12-11 | ||
JP2021169591A JP2022093265A (ja) | 2020-12-11 | 2021-10-15 | 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1-169591 | 2021-10-1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24979A true CN114624979A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89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94465.3A Pending CN114624979A (zh) | 2020-12-11 | 2021-12-09 |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62686B2 (zh) |
CN (1) | CN114624979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2168417A (ja) | 2021-04-26 | 2022-11-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1644786B2 (en) | 2021-04-26 | 2023-05-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1030A (en) * | 1977-11-21 | 1979-07-04 | Hackforth Gmbh & Co Kg |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JPH08234643A (ja) * | 1995-02-24 | 1996-09-13 | Mita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機 |
JPH1195639A (ja) * | 1997-09-25 | 1999-04-09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駆動力伝達部品、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9954A (ja) * | 2001-01-24 | 2002-08-06 | Fuji Heavy Ind Ltd | 車両用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支持装置 |
US20110206407A1 (en) * | 2010-02-23 | 2011-08-2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5129806A (ja) * | 2014-01-06 | 2015-07-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106444326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6842846A (zh) * | 2015-11-26 | 2017-06-1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驱动传递机构及具备该驱动传递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407899A (zh) * | 2015-03-10 | 2017-11-28 | 佳能株式会社 |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
CN208436903U (zh) * | 2018-04-17 | 2019-01-29 | 郑州市豫立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白刚玉颗粒制备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64435B2 (ja) * | 2006-12-11 | 2010-05-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374607B2 (ja) * | 2012-03-28 | 2013-12-25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オルダム継手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オルダム継手による軸の結合方法 |
JP5929792B2 (ja) | 2013-03-15 | 2016-06-08 |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 車両の電動制動装置 |
US9505385B2 (en) | 2013-03-15 | 2016-11-29 | Advics Co., Ltd. | Electric braking system for vehicle |
JP2016177164A (ja) | 2015-03-20 | 2016-10-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093180A (ja) * | 2020-12-11 | 2022-06-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21
- 2021-11-24 US US17/535,372 patent/US1166268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09 CN CN202111494465.3A patent/CN1146249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1030A (en) * | 1977-11-21 | 1979-07-04 | Hackforth Gmbh & Co Kg | Flexible Shaft Coupling |
JPH08234643A (ja) * | 1995-02-24 | 1996-09-13 | Mita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機 |
JPH1195639A (ja) * | 1997-09-25 | 1999-04-09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駆動力伝達部品、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9954A (ja) * | 2001-01-24 | 2002-08-06 | Fuji Heavy Ind Ltd | 車両用プロペラシャフトの支持装置 |
US20110206407A1 (en) * | 2010-02-23 | 2011-08-2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5129806A (ja) * | 2014-01-06 | 2015-07-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CN107407899A (zh) * | 2015-03-10 | 2017-11-28 | 佳能株式会社 | 鼓筒单元、附接联接构件的方法和鼓单元 |
CN106444326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CN106842846A (zh) * | 2015-11-26 | 2017-06-13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驱动传递机构及具备该驱动传递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208436903U (zh) * | 2018-04-17 | 2019-01-29 | 郑州市豫立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白刚玉颗粒制备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余晓流, 王启义, 赵明扬, 邹豪, 钱方美: "四坐标位姿测量仪设计研究与误差分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4, 15 August 2000 (2000-08-1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662686B2 (en) | 2023-05-30 |
US20220187757A1 (en) | 2022-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624979A (zh) | 欧式联轴器和成像设备 | |
JP4526400B2 (ja) | 軸継ぎ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91691B2 (ja) |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0979137B1 (ko) | 구동전달기구 및 화상형성장치 | |
US20080138113A1 (en) | Disturbance Feature to Promote Image Process Member Drive Train Engagement | |
CN108983574B (zh) | 接合机构以及具备该接合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621853A (zh) | 显影剂搬送装置、显影剂收容器、显影装置、处理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4343622B2 (ja) | 現像剤補給容器 | |
JPH0451030B2 (zh) | ||
JP2006226310A (ja) | 軸継ぎ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4624973A (zh) | 成像装置 | |
JP2014109593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中間転写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0874043A (zh) | 一种处理盒 | |
JP2022093265A (ja) | オルダムカップリング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2060224B1 (ko) |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카트리지 | |
JP401033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870546B (zh) | 防脱构件和具有该防脱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48014A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844222B2 (ja)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 |
EP4141559A1 (en) | Toner conveyance device, an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oner conveyance device | |
JP200721282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8427257B (zh) | 成像装置 | |
JP2008281769A (ja) | 搬送部材、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006622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17345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