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687A -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687A
CN107407687A CN201680014696.0A CN201680014696A CN107407687A CN 107407687 A CN107407687 A CN 107407687A CN 201680014696 A CN201680014696 A CN 201680014696A CN 107407687 A CN107407687 A CN 107407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ample
unit
palle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46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立谷洋大
大前勇郎
大前勇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7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871Communications between instruments or with remote termi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6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blocks or racks of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792Type of components bearing the codes, other than sample carriers
    • G01N2035/00801Holders for sample carriers, e.g. trays, caroussel, ra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82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2035/0082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 G01N2035/00831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nature of coded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sample, e.g. patient identity, place of samp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2035/00891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the oper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12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 G01N2035/0415Block or rack elements with a single row of samples moving in two dimensions in a horizontal pla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5Loading or unloading the convey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96Other details
    • G01N2035/0498Drawers used as storage or dispensing means for vesse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03Reinspection of samp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出目标架的样本测定系统和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测定单元10测定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运送单元20途经测定单元10运送能够安放数个样本容器的架60。在架搬出搬入单元30设有能够放置数个架60的托盘,且托盘能够装上、拆下,架搬出搬入单元30搬入由运送单元20从测定单元10运送的架60,并将其放置在托盘。硬盘504使用于识别样本的样本ID、用于识别架的架ID、以及用于识别托盘的托盘ID相互关联地存储。接受样本ID或架ID的输入之后,控制部500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显示部509显示与样本ID或架ID相关联地存储的托盘ID。

Description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架运送系统,为了测定安放数个样本容器的架,该架运送系统向分装机构运送架。专利文献1所记述的架运送系统包括:架托盘安置部,其载置陈列安放数个架的架托盘;架回收部,其在架托盘为空的状态下载置架托盘,并回收安放分装结束后的样本容器的架;以及运送机构,其从架托盘安置部向分装机构运送架,且在从样本容器分装样本之后将架运送到架回收部。架托盘安置部和架回收部能够装上、拆下架托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日本专利公开)2010-139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检查中心,为了进行同一项目的再次测定或进行其他项目的测定,一般会将安放有已测定结束的样本的架在保管库保管一定期间。在这种检查中心,当需要针对已测定结束的样本进行同一项目的再次测定或进行其他项目的测定时,需要找出安放有目标样本的架,并将其再次放置到测定装置。在大型检查中心,人们希望高效地检查大量样本,为了满足这种希望,将引用文献1所记述的技术适用于从数个架托盘安置部向数个测定装置供应架,并将其回收到数个架回收部的系统中是有效的。如此,在适用了数个架托盘安置部和数个架回收部时,会出现从架托盘安置部运送的数个架未按顺序回收到架回收部的托盘,或从架托盘安置部运送的数个架被分到数个架回收部的托盘并被回收的情况。因此,在将这些托盘汇集保管在保管库时,要从保管库中找出目标架很费事。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样本测定系统包括:测定单元、运送单元、回收单元、存储部、输入部、显示部和控制部。测定单元测定样本容器中所收纳的样本。运送单元途经测定单元运送能够安放数个样本容器的架。在回收单元设有能够放置数个架的托盘,且托盘能够装上、拆下,该回收单元回收通过运送单元从测定单元运送的架,并将其放置在托盘。存储部使用于识别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架的架识别信息、以及用于特定托盘的托盘特定信息相互关联地存储。
输入部接受样本识别信息或架识别信息的输入之后,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使其显示与所输入的样本识别信息或架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托盘信息。
在本发明的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中,检索用于特定托盘的托盘特定信息,其中,所述托盘放置途经用于测定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的测定单元运送到回收单元的架、且能够在回收单元装上、拆下。在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中,将用于识别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或用于识别架的架识别信息的输入作为检索条件接受,检索与所接受的样本识别信息或架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托盘特定信息,并显示检索的托盘信息。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出目标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测定系统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A为架结构的一例的正面图;
图2B为架结构的其他例的斜视图;
图3为架搬出搬入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为架搬出搬入单元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5为托盘结构的斜视图;
图6为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7为样本信息数据库的结构图;
图8A为测定系统的作业次序的流程图;
图8B为测定系统的作业次序的流程图;
图9A为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中架的放置情况的平面图;
图9B为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中架的移动情况的平面图;
图9C为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中架的放置情况的平面图;
图9D为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中架的放置情况的平面图;
图9E为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中架的放置情况的平面图;
图10A为架搬出搬入单元的作业次序的流程图;
图10B为架搬出搬入单元的作业次序的流程图;
图11为架信息检索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12为系统监视界面的示图;
图13为检索方法选择界面的示图;
图14为第一检索条件输入界面的示图;
图15为第二检索条件输入界面的示图;
图16为检索结果界面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样本测定系统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用于测定采自受检者的血清中所含抗原或抗体的样本测定系统进行说明。
参照图1,就样本测定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样本测定系统100包括:测定单元10、信息处理单元15、运送单元20、架搬出搬入单元30、复检等待单元40和控制单元50。
架搬出搬入装置300由数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和一个条形码读取单元70构成。架搬出搬入装置300用于供用户向样本测定系统100投放安放收纳测定前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架(以下称为“测定前架”)60a或供用户从样本测定系统100回收安放收纳测定后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架(以下称为“测定后架”)60b。
架搬出搬入装置300和复检等待单元40设置于用户设施内的水平平面上且相互远离。架搬出搬入装置300和复检等待单元40之间由细长的运送单元20连接。在以下说明中,将从架搬出搬入装置300朝着复检等待单元40的方向称为“供应方向”,将从复检等待单元40朝着架搬出搬入装置300的方向称为“归还方向”。将与供应方向和归还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与供应方向、归还方向和前后方向全部垂直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
样本测定系统100包括三个测定单元10和三个信息处理单元15。三个测定单元10在运送单元20的前方沿供应方向排列配置。
测定单元10是一种免疫测定单元,其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LEIA)测定血清这一样本,并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激素等各种项目的检查。测定单元10具有用于吸移样本的吸移部,吸移收纳在试管这一样本容器中的样本。测定单元10混合所吸移的样本和试剂来制备测定试样,并对测定试样进行光学测定,以此来测定样本。
测定单元10不限于免疫测定单元,也可以是其他测定单元。比如测定单元10也可以是用流式细胞术来分类并计数全血样本所含血细胞的血细胞测定单元。测定单元10也可以是用凝固法、合成基质法或免疫比浊法等来进行血液凝固机能相关项目的检查的血液凝固测定单元。测定单元10也可以是通过流式细胞术或显微镜图像的分析来测定尿样本中所含有形成分的尿中有形成分测定单元。测定单元10也可以是一种生物化学测定单元,其用比色测定法来测定血清或尿样本,并进行糖、胆固醇、蛋白质、酶等相关测定项目的检查。
测定单元1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设置数个同一种类的测定单元10,也可以设置数个种类的测定单元。
信息处理单元15由个人计算机构成。三个信息处理单元15与三个测定单元10一一对应。即,一个信息处理单元15与一个测定单元10相连接。
测定单元10测定样本并将所获得的测定数据传送到信息处理单元15。信息处理单元15分析测定数据,生成并显示分析结果。信息处理单元15与主计算机80相连接。主计算机80按照每个样本分别存储指令,并按照信息处理单元15的要求发送指令。信息处理单元15接收指令之后控制测定单元,以就指令中所指定的测定项目进行样本测定。信息处理单元15获得分析结果之后,将分析结果发送到主计算机80。主计算机80将从信息处理单元15接收的分析结果存入数据库。
运送单元20在长边方向从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向测定单元10运送测定前架60a,并向架搬出搬入单元30运送测定后架60b。
如图2A所示,架60在长边方向将五个试管这一样本容器61排列成一列安放。以下将架60的长边方向称为“X方向”,将架60的短边方向称为“Y方向”。
架60上贴附有作为架识别符的条形码标签600。
条形码标签600上印刷有对作为架识别信息的架ID进行编码之后得到的条形码(以下称“架条形码”)。
如图2A所示,条形码标签600贴附于架60的与Y方向正交的一面(以下称为“正面”)。如图2B所示,条形码标签600也可以跨架60的与X方向正交的一面和正面贴附。
再次参照图1,运送单元20包括用于向测定单元10运送测定前架60a的第一运送部21和用于让测定后架60b归还的第二运送部22。第一运送部21和第二运送部22是平行延长的传送带运输机。第一运送部21向供应方向运送测定前架60a。第二运送部22向归还方向运送测定后架60b。第一运送部21和第二运送部22不限于传送带运输机。第一运送部21和第二运送部22也可以是通过杆等构件推架60来运送架60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爪状构件与架60啮合移动来运送架60的结构。
运送单元20在与各测定单元10相对应的地方分别具有测定路径23。测定路径23是架60的移送路径,并与第一运送部21相连接。测定前架60a被第一运送部21运送到运送目的地测定单元10附近后,被引入与运送目的地测定单元10相对应的测定路径23。测定单元10从被引入测定路径23的测定前架60a所安放的样本容器61中吸移样本,并执行测定。安放所有样本都被吸移了的样本容器61的测定后架60b从测定路径23向第一运送部21移送,并由第一运送部21向供应方向运送。
架搬出搬入单元30是用于回收测定后架60b的回收单元。架搬出搬入单元30也是供用户投放测定前架60a的投放单元。架搬出搬入单元30能够与其他架搬出搬入单元30在供应方向和归还方向连接。架搬出搬入装置300能够具有任意数量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另外,架搬出搬入单元30能够在供应方向连接条形码读取单元70。以下,将与某单元供应方向的上游一侧连接的单元称为与前段连接的单元,将与某单元供应方向的下游一侧连接的单元称为与后段连接的单元。
架搬出搬入单元30包括:放置部31,其能够将数个架60在架60的短边方向、即Y方向放置成一列;搬出部32,其配置于放置部31的一端侧,用于从放置部31搬出架60;以及搬入部33,其配置于放置部31的另一端侧,用于将架60搬入放置部31。即,架搬出搬入单元30能够从一端侧向第一运送部21搬出测定前架60a,从另一端侧搬入由第二运送部22运送的测定后架60b。
在平面视图中,放置部31为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形,且其平坦以能够轻松放置架60。放置部31设在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上侧面。放置部31的宽度略大于架60的长度,在放置部31上,能够在前后方向排列承载数个架60。即,在架60放置在放置部31的状态下,Y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X方向与供应方向和归还方向一致。
参照图3,进一步详细说明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结构。放置部31的前方设有搬出部32,放置部31的后方设有搬入部33。放置部31中设有用于向前方移送架60的移送部34。移送部34是能够从放置部31的两侧突出的爪状构件,其在突出的状态下向Y方向移动。移送部34从两侧与架60啮合并向前方移动,以此来向前方移送架60。
放置部31上安装有移送防止部35,该移送防止部35用于防止向搬出部32移送测定后架60b。移送防止部35安装在放置部31,且在放置部31上能够向Y方向移动。
在放置部件31的夹着移送防止部件35的前后区域能够放置数个架60。移送部34一体地移送数个架60和移送防止部35。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一个架60时,在此架60前方的架60和移送防止部35被移送部34直接移送的架60推着向前方移送。同样地,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移送防止部35时,在移送防止部35前方的架60被移送防止部35推着向前方移送。
搬入部33和搬出部32是用于运送架60的传送带运输机。搬入部33从前段的单元接受测定后架60b,并将其向归还方向运送。搬入部33上设有传感器,检测出在搬入部33中有无测定后架60b。搬入部33的后侧设有用于将测定后架60b从搬入部33导入放置部31的导入部331。当测定后架60b的整体位于放置部31后方时,导入部331向前方推测定后架60b,并将其送到放置部31。另外,搬入部33和搬出部32不限于传送带运输机。导入部331不限于从搬入部33向放置部31推出测定后架60b的结构,也可以是将测定后架60b从搬入部33引入放置部31的结构。
搬入部33也能够不将从前段的单元接受的测定后架60b向放置部31送出而直接将其向后段的单元移送。
放置于放置部31的架60与移送防止部35一起被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位于最前方的架60从放置部31移送到搬出部32。搬出部32的大小能够放置一个架60。搬出部32向供应方向运送所接受的架60,并将其向前段的单元送出。搬出部32中设有传感器,检测出搬出部32中有无架60。
搬出部32还能够从后段的单元接受测定前架60a,并将其向前段的单元移送。
测定前架60a在放置部31中放置在移送防止部35前方的区域。如上所述,测定后架60b由搬入部33搬入,并从搬入部33送出到放置部31。移送防止部35在放置部31上,因此肯定位于由搬入部33搬入的测定后架60b的前方。因此,测定后架60b在放置部31上放置于移送防止部35后方的区域。因此,移送防止部35还作为用于分隔测定前架60a和测定后架60b的分隔部发挥功能。
用户能够通过用眼确认移送防止部35来确认测定前架60a还剩多少。
参照图4。放置部31能够装上、拆下能够放置数个架60的托盘36。即,放置部31能够通过托盘36放置数个架60。托盘36的一端设有把持部364。用户能够把持把持部364来相对于架搬出搬入单元30装上、拆下托盘36或者搬运托盘36。托盘36从前侧插入放置部31。当放置部31装配有托盘36时,把持部364位于前侧。托盘36相对于放置部31的装上、拆下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来。
如图5所示,托盘36上安装有移送防止部35。即,移送防止部35与托盘36一起相对于架搬出搬入单元30装上、拆下。
托盘36的上侧面设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轨道状的引导部361。引导部361与架60啮合。架60能够在与引导部361啮合的状态下在托盘36的上侧面向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通过引导部361引导架60在托盘36上的移送,并防止架60从托盘36脱落。
托盘36的背面贴附有作为托盘识别符的条形码标签362。条形码标签362上印刷有对作为托盘识别信息的托盘ID进行编码之后得到的条形码(以下称为“托盘条形码”)。托盘ID是用于特定托盘36的托盘特定信息。
托盘36的上侧面贴附有以字母和数字印刷了托盘ID的托盘ID标签363。用户能够通过读托盘ID标签363的托盘ID来轻松地确认托盘36的托盘ID。
如图4所示,架搬出搬入单元30包括作为托盘识别信息获取部的条形码读取器311。如图3所示,如果托盘36装配在架搬出搬入单元30,则条形码标签362被定位于与条形码读取器311相对的读取位置。如果条形码标签362在读取位置,则条形码读取器311能够从托盘条形码读取托盘ID。
如图4所示,架搬出搬入单元30包括覆盖放置部31的罩38。通过设罩38来防止垃圾等进入样本容器61中,也防止放置部31上的架60被触碰。
架搬出搬入单元30上也可以不设罩38。特别是运送安放带盖的样本容器的架时,由于垃圾不可能进入样本容器中,所以也可以不设罩38。
如图3所示,架搬出搬入单元30在搬出部32的前方包括操作面板39。操作面板39上设有数个操作按钮。
如图4所示,架搬出搬入单元30在内部包括控制部310。控制部310控制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各部分并与控制单元50进行通信。
再次参照图1,就条形码读取单元70进行说明。条形码读取单元70包括条形码读取器71、放置部72、搬入部73、搬出部74和运送部75。
条形码读取单元70连接运送单元20和架搬出搬入单元30。搬入部73连接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出部32。搬出部74连接运送单元20的第一运送部21。运送部75连接运送单元20的第二运送部22和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入部33。条形码读取单元70用于从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出部32接受测定前架60a,读出测定前架60a的条形码,再将测定前架60a向第一运送部21送出。条形码读取单元70用于从第二运送部22接受测定后架60b,并将其向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入部33送出。
条形码读取器71是架识别信息获取部,其能够从架60的架条形码读取架ID。
在平面视图中,放置部72为在Y方向长的长方形,且其平坦以收下架60。放置部72设在条形码读取单元70的上侧面。放置部72的宽度略大于架60的长度,在放置部72上,能够在Y方向排列承载数个架60。条形码读取器71设在放置部72的前端部分。
放置部72的前方设有搬入部73,放置部72的后方设有搬出部74和运送部75。在放置部72中,架60向后方移送。
搬入部73和搬出部74是用于运送架60的传送带运输机。搬入部73从相邻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接受测定前架60a,并将其向供应方向运送。搬入部73上的测定前架60a送入放置部72。另外,搬入部73和搬出部74不限于传送带运输机。
放置在放置部72、且由条形码读取器71读取了架条形码的测定前架60a在放置部72上向后方移送,并从放置部72向搬出部74移送。搬出部74的大小能够放置一个架60。搬出部74向供应方向运送所接受的测定前架60a,并将其向运送单元20的第一运送部21送出。
复检等待单元40设置在运送单元20供应方向的下游一侧。复检等待单元40连接第一运送部21,其接受测定后架60b,并能够放置数个测定后架60b。复检等待单元40用于在是否需要复检的判定结果出来之前让测定后架60b等待。
复检等待单元40连接第二运送部22,其将判定为所有样本都不需要复检的测定后架60b向第二运送部22送出。放置在复检等待单元40的测定后架60b不仅包含所有样本的测定都已完成的架60,还包含虽然样本已由测定单元10吸移,但部分样本的测定还未完成的架60。第二运送部22运送所有样本的测定已经完成的测定后架60b,不运送部分样本的测定还未完成的测定后架60b。复检等待单元40储存安放被判定为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而不将其向第二运送部22送出。
样本测定系统100中也可以不设复检等待单元40。此时,能够用从第一运送部21接受测定后架60b并将其向第二运送部22送出的单元代替复检等待单元40。
控制单元50由计算机构成。参照图6,说明控制单元50的结构。
控制单元50包括控制部500、输入部508和显示部509。控制部500有CPU501、ROM502、RAM503、作为存储部的硬盘504、输入输出接口505、图像输出接口506和通信接口507。
CPU501执行存储在ROM502的计算机程序和加载到RAM503的计算机程序。RAM503用于读出记录在ROM502和硬盘504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RAM503也作为CPU501的工作区域被利用。
硬盘504中安设有用于决定架60的运送目的地的计算机程序520。
硬盘504中设有用于存储样本相关信息的样本信息数据库521。如图7所示,样本信息数据库521使单元ID、托盘ID、架放置位置信息、架ID、样本放置位置信息、样本ID、测定状况信息、以及放置时间点信息相互关联地存储,并将其作为样本相关信息。单元ID是赋予在架搬出搬入装置300中各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识别信息。架放置位置信息是架60在托盘36中的放置位置信息,其表示放置在从前数第几个。样本放置位置信息是样本容器61在架60中的放置位置信息,其表示放置在从一端一侧、比如从左端数第几个。样本ID是用于识别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测定状况信息是表示样本测定状况的信息,其取以下其中一个值:表示测定正常进行的“正常”、表示测定值超过容许范围、需要再次测定的“超出范围”、表示因测定单元异常而未正常测定的“未测定”、表示发生架条形码读取异常,测定单元10未测定的“读取异常”、表示主计算机80中不存在指令的“无指令”、表示信息处理单元15未从主计算机80接收指令的“未接收指令”。在为了再次测定必须稀释样本时、在需要由其他检查室等进行复检时等情况下,“超出范围”针对在样本测定系统100中不能自动再次测定的样本赋予。
如图6所示,输入部508连接输入输出接口505。显示部509连接图像输出接口506。运送单元20、架搬出搬入装置300和复检等待单元40连接通信接口507,并针对控制单元50进行数据通信。
通信接口507连接主计算机80。主计算机80登记有样本的测定指令,其按照控制单元50的咨询相应地发送指令。
(样本测定系统的作业)
如图4所示,用样本测定系统100测定样本时,首先用户将托盘36装配于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放置部31。在放置部31装配托盘36时,罩38打开。托盘36承载数个测定前架60a,其从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前侧滑动来装配在放置部31。托盘36装配到放置部31后,罩38关闭。
在托盘36装配到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时间点,放置于托盘36的测定前各样本的信息尚未登记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
托盘36装配在放置部31后,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条形码读取器311从托盘36的托盘条形码读取托盘ID,样本测定系统100开始作业。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样本测定系统100的作业。
在步骤S1中,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向条形码读取单元70送出测定前架60a。
在托盘36刚刚装配在放置部31之后的阶段中,如图9A所示,移送防止部35位于放置部31的后侧,数个测定前架60a放置于放置部31中移送防止部35前侧的区域。
向前段的单元送出测定前架60a时,如图9B所示,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移送防止部35,以此向前方移送移送防止部35前侧的所有测定前架60a。此时,最前侧的测定前架60a移送到搬出部32。搬出部32向供应方向运送测定前架60a,将其向前段的单元送出。
再参照图8A。在步骤S2中,条形码读取单元70的条形码读取器71从测定前架60a的架条形码读取架ID。
条形码读取单元70向控制单元50发送架ID,接收到架ID的控制单元50要求主计算机80发行样本ID。主计算机80接受样本ID的发行要求,并在步骤S3中发行测定前架60a所安放的各样本的样本ID。各样本ID与在测定前架60a上的放置位置相对应。主计算机80发送样本ID和样本放置位置信息,控制单元50接收样本ID和样本放置位置信息。
在步骤S4中,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所接收的架ID、样本ID和样本放置位置信息。在发生架ID的读取异常时,条形码读取单元70向控制单元50发送表示“读取异常”的信息来代替架ID。在接收到表示“读取异常”的信息时,在步骤S4中,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读取异常”的测定状况信息。
也可以在各样本容器61上贴附印刷有样本ID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标签,条形码读取单元70读取样本ID。此时,条形码读取单元70判断各样本在架60中的放置位置,并向控制单元50发送架ID、样本ID和样本放置位置信息,控制单元50将所接收到的架ID、样本ID和样本放置位置信息登记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
在步骤S5中,控制单元50以架ID和样本ID为关键词向主计算机80咨询指令。主计算机80检索适合所接收到的架ID和样本ID的指令,并向控制单元50发送指令。在步骤S6中,控制单元50按照指令的接收状况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测定状况信息。在步骤S6的处理中,在从主计算机80接收到表示不存在指令的通知时,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无指令”的测定状况信息,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来自主计算机80的应答时,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未接收指令”的测定状况信息。
在步骤S7中,控制单元50根据指令决定测定前架60a的运送目的地。指令中包含测定项目的信息,控制单元50将能够测定指令中所委托的测定项目的测定单元10决定为运送目的地。此时,控制单元50使得测定前架60a不会被集中运送到特定的测定单元10。
运送目的地决定之后,在步骤S8中,条形码读取单元70向运送单元20的第一运送部21送出测定前架60a。在步骤S9中,运送单元20通过第一运送部21向供应方向运送测定前架60a。作为运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10所对应的测定路径23引入测定前架60a,并将其向测定单元10运送。
测定前架60a到达作为运送目的地的测定单元10后,在步骤S10中,测定单元10从测定前架60a所安放的样本容器61吸移样本,并执行样本的测定。在测定前架60a上安放有数个样本时,测定单元10进行所有样本的测定。
在步骤S11中,运送单元20通过测定路径23向第一运送部21移送所有样本被吸移并供于测定的测定后架60b,并通过第一运送部21将其运送至复检等待单元40。复检等待单元40安放测定后架60b直到获得是否需要复检判定结果。
在步骤S12中,主计算机80或测定单元10判定是否需要复检,并将是否需要复检判定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50。在步骤S13中,控制单元50按照是否需要复检判定结果将测定状况信息登记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当不需要复检时,以及需要就在样本测定系统100中能够自动再次测定的测定项目进行复检时,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正常”的测定状况信息。当需要就在样本测定系统100中不能自动再次测定的测定项目进行复检时,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超出范围”的测定状况信息。
在步骤S14中,控制单元50根据是否需要复检判定结果决定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仅安放被判定为不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为架搬出搬入单元30。控制单元50将放置部31有空位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决定为仅安放被判定为不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安放被判定为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是复检等待单元40,测定后架60b储存在复检等待单元40。
运送目的地的决定规则不限于以上。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决定作为运送目的地的架搬出搬入单元:将数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分别设定为安放测定状况信息为“正常”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储存专用、安放测定状况信息为“超出范围”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储存专用、以及测定状况信息为“读取异常”的架储存专用等,按照测定状况信息来分配测定后架60b。以此,安放特定测定状况信息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汇集放置于特定的托盘36,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安放特定测定状况信息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
参照图8B。当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是复检等待单元40时,在步骤S15中向“复检等待单元”推进,关于测定后架60b的运送作业结束。
当测定后架60b的运送目的地是架搬出搬入单元30时,在步骤S15中向“架搬出搬入单元”推进,在步骤S16中,复检等待单元40将测定后架60b送出到运送单元20的第二运送部22。在步骤S17中, 运送单元20通过第二运送部22向作为运送目的地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运送测定后架60b。
测定后架60b从第二运送部22送出到条形码读取单元70的运送部75,并由运送部75向旁边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入部33送出。测定后架60b到达目标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入部33后,导入部331将测定后架60b送到放置部31,在步骤S18中,架搬出搬入单元30回收测定后架60b。
搬入测定后架60b之后,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向控制单元50发送自身单元ID、装配托盘36时读取的托盘ID、放置在托盘36上的各测定后架60b的架ID、各测定后架60b的架放置位置信息、以及表示放置架的日期和时间的放置时间点信息。架放置位置信息表示在那个时间点测定后架60b被放置的位置,当测定后架60b的放置位置因测定前架60a搬出而变更时,表示变更后的放置位置。
在步骤S19中,控制单元50接收单元ID、托盘ID、架放置位置信息和放置时间点信息,并将其登记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至此,关于测定后架60b的运送作业结束。
参照图10A和图10B,就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详细作业进行说明。在步骤S101中,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控制部310判定在放置部31是否装配有托盘36。若未装配托盘36,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01中向否推进,重复步骤S101的处理。若装配有托盘36,控制部310在步骤S101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条形码读取器311从托盘条形码读取托盘ID。控制部310存储读取的托盘ID。
在对架搬出搬入单元30许可搬入和搬出作业时,控制单元50向作为许可对象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发送搬入和搬出作业的许可信号。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310判定搬入和搬出作业是否已被许可。若搬入和搬出作业未被许可,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03中向否推进,执行步骤S104。若搬入和搬出作业已被许可,控制部310在步骤S103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12。
从一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经过邻接的前段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向条形码读取单元70运送测定前架60a时,需要让测定前架60a通过前段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出部32。此时,控制单元50对让测定前架60a通过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发送指示通过搬出部32的指示信号。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310判定是否有搬出部32的通过指示。若有通过指示,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04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控制部310让搬出部32作业。以此,从后段的单元搬出的测定前架60a在搬出部32移动,并被移送至前段的单元。
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310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测定前架60a是否已通过搬出部32。若测定前架60a未通过搬出部32,控制部310在步骤S106中向否推进,重复步骤S106的处理。若测定前架60a已通过搬出部32,控制部310在步骤S106中向是推进,在步骤S107中让搬出部32停止。步骤S107的处理结束后,控制部310将处理返回步骤S103。
在步骤S104中,如果没有搬出部32的通过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04中向否推进,执行步骤S108。
从条形码读取单元70经过前段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向后段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运送测定后架60b时,需要让测定后架60b通过前段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搬入部33。此时,控制单元50对让测定后架60b通过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发送指示通过搬入部33的指示信号。
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310判定是否有搬入部33的通过指示。若有通过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08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310让搬入部33作业。以此,从前段的单元搬出的测定后架60b在搬入部33移动,并被移送至后段的单元。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310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定测定后架60b是否通过了搬入部33。如果测定后架60b未通过搬入部33,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10中向否推进,重复步骤S110的处理。如果测定后架60b通过了搬入部33,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10中向是推进,在步骤S111中让搬入部33停止。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之后,控制部310将处理返回步骤S103。
在步骤S108中,如果没有搬入部33的通过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08中向否推进,将处理返回步骤S103。
在向一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回收测定后架60b时,控制单元50向符合条件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发送指示搬入测定后架60b的指示信号。此指示信号中包含搬入的测定后架60b的架ID。
参照图10A。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310判定是否有测定后架60b的搬入指示。如果有测定后架60b的搬入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12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13。
在步骤S113中,控制部310执行测定后架60b的搬入作业。在步骤S113的处理中,搬入部33作业,测定后架60b由此从前段的单元向搬入部33移送。然后,导入部331向前方移动,向放置部31推出测定后架60b。如图9C所示,测定后架60b在放置部31中向移送防止部35后侧的区域移送。后续的测定后架60b被同样地依次移送到移送防止部35后侧的区域。
如图9D所示,数个测定后架60b排列放置在移送防止部35后侧的区域。
再次参照图10A。步骤S113的处理结束之后,控制部310执行步骤S118。
在步骤S112中,如果测定后架60b的搬入指示没有给出,控制部310在步骤S112中向否推进,执行步骤S114。
在从一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搬出测定前架60a时,控制单元50对符合条件的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发送指示搬出测定前架60a的指示信号。
在步骤S114中,控制部310判定是否有测定前架60a的搬出指示。如果没有测定前架60a的搬出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14中向否推进,将处理返回步骤S103。如果有测定前架60a的搬出指示,控制部310在步骤S114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15。
在步骤S115中,控制部310执行测定前架60a的搬出作业。在步骤S115的处理中,移送部34向前方移动,由此向搬出部32移送放置在放置部31的测定前架60a。
如图9D所示,移送防止部35后侧的区域放置有测定后架60b时,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最后侧的测定后架60b。如图9B所示,当移送防止部35后侧的区域未放置测定后架60b时,移送部34向前方移送移送防止部35。以此向前方移送放置在放置部31上的所有测定架60a、测定后架60b和移送防止部35,并向搬出部32移送最前侧的测定前架60a。
测定前架60a移送到搬出部后,移送部34移动到放置部31后端的等待位置。然后,搬出部32作业,向供应方向送出搬出部32上的测定前架60a。以此,测定前架60a向前段的单元移送,并向测定单元10运送。
测定前架60a全部从放置部31搬出之后,如图9E所示,移送防止部35位于所有测定后架60b前侧。此时,即使移送部34要向前方移送移送防止部35,移送防止部35也被设在托盘36前端的停止构件停止,移送防止部35不会被移送至搬出部32。
再次参照图10A。在步骤S116中,控制部310通过移送部34的移动量检测出搬入的各测定后架60b的架放置位置。在步骤S117中,控制部310向控制单元50发送自身单元ID、装配托盘36时读取的托盘ID、放置在托盘36上的各测定后架60b的架ID、各测定后架60b的架放置位置信息、以及表示放置架的日期和时间的放置时间点信息。步骤S117的处理结束后,控制部310执行步骤S118。
在步骤S118中,控制部310判定放置部31中的测定后架60b的数量是否达到一定上限。如果放置部31所放置的测定后架60b的数量不满上限,控制部310在步骤S118中向否推进,将处理返回步骤S103。放置在放置部31的测定后架60b的数量达到上限时,控制部310在步骤S118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119。
在步骤S119中,控制部310向控制单元50发送托盘36装满的通知信号。接收到通知信号后,控制单元50在显示部509显示用于告知用户架搬出搬入单元30的托盘36已装满的通知界面。以此,用户能够知道托盘36的替换时期已到,能够高效地进行托盘36的替换。
用户从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取下装满了的托盘36,并将其保管在保管库等。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310判定托盘36是否已从放置部31取下。如果托盘还装配着,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20中向否推进,重复步骤S120的处理。若托盘36已被取下,则控制部310在步骤S120中向是推进,并在步骤S121中向控制单元50发送通知托盘取下的通知信号,并结束处理。此通知信号中包含取下的托盘36的托盘ID。接收到通知信号后,控制单元50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中删除与接收到的托盘ID相对应的单元ID。
参照图11,就架信息的检索进行说明。在架信息的检索中,用户使用控制单元50。
在步骤S201中,CPU501让显示部509显示系统监视界面。
参照图12,就系统监视界面进行说明。系统监视界面800包括样本测定系统100的结构图801和检索图标802。在开始检索架信息时,用户通过输入部508选择检索图标802。
再次参照图11。在步骤S202中,CPU501判定是否接受了用户对检索图标802的选择。没有接受检索图标802的选择时,CPU501在步骤S202中向否推进,再次执行步骤S202。
若已接受检索图标802的选择,CPU501在步骤S202中向是推进,执行步骤S203。在步骤S203中,CPU501让显示部509显示检索方法选择界面。参照图13,就检索方法选择界面进行说明。检索方法选择界面810包括第一选择部811、第二选择部812、OK按钮813和取消按钮814。第一选择部811是用于选择用样本ID、架ID或架放置位置信息的检索方法(以下称为“第一检索方法”)的单选按钮,第二选择部812是用于选择用托盘ID或测定状况信息的检索方法(以下称为“第二检索方法”)的单选按钮。用户仅能够选择第一选择部811和第二选择部812的其中之一。但是,也可以使得能够选择第一选择部811和第二选择部812两者。
开始检索时,在选择了第一选择部811和第二选择部812的其中之一的状态下,用户通过输入部508选择OK按钮813。以此,能够输入检索条件。在不进行检索时,用户通过输入部508选择取消按钮814。
再次参照图11。在步骤S204中,CPU501判定选择了哪个检索方法。当选择了第一检索方法时,CPU501在步骤S204中向“第一检索方法”推进,执行步骤S205。在步骤S205中,CPU501让显示部509显示第一检索条件输入界面。参照图14,就第一检索条件输入界面进行说明。第一检索条件输入界面820包括第一输入部821、第二输入部822、第三输入部823、OK按钮824和取消按钮825。第一输入部821是用于输入样本ID的输入框,第二输入部822是用于输入架ID的输入框,第三输入部823是用于输入架放置位置信息的输入框。
在用样本ID进行检索时,用户在第一输入部821输入样本ID作为检索条件,选择OK按钮824。能够作为检索条件输入的样本ID包括用于识别患者的患者ID和用于识别样本容器的样本容器ID。在用架ID进行检索时,用户在第二输入部822输入架ID作为检索条件,选择OK按钮824。在用架放置位置信息进行检索时,用户在第三输入部823输入架放置位置信息作为检索条件,选择OK按钮824。在不进行检索时,用户通过输入部508选择取消按钮825。
再次参照图11。在步骤S204中,如果选择了第二检索方法,CPU501在步骤S204中向“第二检索方法”推进,执行步骤S206。在步骤S206中,CPU501让显示部509显示第二检索条件输入界面。参照图15,就第二检索条件输入界面进行说明。第二检索条件输入界面830包括第一输入部831、第二输入部832、选择部833、OK按钮834和取消按钮835。第一输入部831是用于输入托盘ID的输入框。第二输入部832包括用于输入放置期间的开始日期和时间以及结束日期和时间的数个输入框。选择部833包括用于选择“正常”、“超出范围”、“未测定”、“读取异常”、“无指令”、“未接收指令”来作为测定状况信息的数个复选框。选择部833的复选框能够同时选择数个。
在用托盘ID进行检索时,用户在第一输入部831输入托盘ID作为检索条件,选择OK按钮834。在用放置时间点信息进行检索时,用户在第二输入部832输入放置期间的开始日期和时间以及结束日期和时间作为检索条件,选择OK按钮834。在用测定状况信息进行检索时,用户选择选择部833其中的至少一个复选框,选择OK按钮834。在不进行检索时,用户通过输入部508选择取消按钮835。
再次参照图11。在步骤S207中,CPU501接受检索条件的输入。在步骤S208中,CPU501检索适合所输入的检索条件的架信息,其中,架信息是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的记载。在步骤S209中,CPU501让显示部509显示包含作为检索结果的架信息的检索结果界面,结束处理。
参照图16,就检索结果界面进行说明。检索结果界面850包括用于一览式地显示作为检索结果的架信息的检索结果显示区域851、用于关闭界面的关闭按钮852、以及用于印刷检索结果的印刷按钮853。在检索结果显示区域851中,显示部509就一个样本用一行显示单元ID、托盘ID、架放置位置信息、架ID、样本放置位置信息、样本ID、测定状况信息和放置时间点信息各个项目。
检索结果中包含托盘ID,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目标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托盘36。即使在目标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已从系统取下的托盘36中时,也能够通过托盘ID特定托盘36,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目标测定后架60b。各托盘36上贴附有印刷了字母和数字形式的托盘ID的托盘ID标签363,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对照检索结果的托盘ID和托盘ID标签363的托盘ID来轻松地特定目标托盘36。
当目标测定后架60b放置在从系统取下之前的托盘36中时,由于样本测定系统100中设有数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故而难以知道目标测定后架60b被回收到哪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然而,由于检索结果中包含托盘ID,因此能够轻松地特定目标测定后架36放置在哪个托盘36,即哪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另外,检索结果中还包括单元ID,因此在托盘36未从系统取下时,能够轻松地特定目标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架搬出搬入单元30。
用于特定托盘36的托盘特定信息不限于托盘ID。比如也可以将表示托盘36保管在保管库中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作为托盘特定信息存储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以此,检索结果中包含托盘36的位置信息,用户能够在保管库特定目标托盘36是哪一个。也可以将各托盘36的颜色分为红、蓝、黄等,并将表示托盘36的颜色的颜色信息作为托盘特定信息存储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以此,检索结果中包含托盘36的颜色信息,用户能够通过查找符合条件的颜色的托盘36来特定目标托盘36是哪一个。
除托盘ID外,检索结果中还含有架放置位置信息,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目标测定后架60b放置在托盘36的哪个位置。因此,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查找目标测定后架60b。
如果已知目标测定后架60b的架ID,用户只要将架ID作为检索条件输入,放置有测定后架60b的托盘36的托盘ID就会作为检索结果显示出来。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放置有目标测定后架60b的托盘36。
如果已知目标样本的样本ID,用户只要将样本ID作为检索条件输入,放置有安放符合条件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的托盘36的托盘ID就会作为检索结果显示出来。因此,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放置有安放目标样本的测定后架60b的托盘36。
由于能够将测定状况信息指定为检索条件,故而能够轻松地查找放置有特定测定状况的测定后架60b的托盘36。因此,能够从各托盘36汇集取出特定测定状况的测定后架60b,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比如,通过检索测定状况信息为“超出范围”的架信息,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安放在样本测定系统100中不能自动再次测定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托盘36。因此,用户能够从各托盘36收集安放测定状况信息为“超出范围”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进行样本稀释或移送到其他检查室来供于再次测定。
例如,通过检索测定状况信息为“读取异常”的架信息,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发生了架ID读取异常的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托盘36。因此,用户能够从托盘36汇集取出发生了架ID读取异常的测定后架60b,并实施重新附着条形码标签,或在控制单元50个别地输入架ID或样本ID等必要的措施。
比如,通过检索测定状况信息为“无指令”或“未接收指令”的架信息,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安放没有指令的样本或指令获取失败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托盘36。因此,用户能够从托盘36汇集取出安放未能正常获取指令的样本的测定后架60b,并实施转到其他测定等必要的措施。
由于能够将放置期间指定为检索条件,用户能够轻松地特定在所指定的放置期间放置在托盘36的测定后架60b放置在哪个托盘36。
存储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的信息至少包含托盘ID、样本ID和架ID即可。样本信息数据库521未存储托盘ID、样本ID和架ID以外的信息也可以,存储有测定结果等上述以外的信息也可以。
在印刷检索结果时,用户选择印刷按钮853。打印机只要与控制单元50连接,就印刷检索结果。在关闭检索结果界面时,用户选择关闭按钮852。
也可以分别设置架搬出专用的搬出单元和架搬入专用的搬入单元而非架搬出搬入单元30。此时,使得在搬入单元能够装上、拆下托盘,在样本信息数据库521登记在搬入单元中放置在托盘上的架的信息。
符号说明
100 样本测定系统
10 测定单元
20 运送单元
21 第一运送部
22 第二运送部
30 架搬出搬入单元
31 放置部
32 搬出部
33 搬入部
331 导入部
34 移送部
35 移送防止部
361 引导部
362 板状构件
363 装拆防止部
37 停止构件
38 罩
310 控制部
50 控制单元
509 显示部
60 架
61 样本容器
70 条形码读取单元

Claims (16)

1.一种样本测定系统,包括:
测定单元,其用于测定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
运送单元,其用于途经所述测定单元运送能够安放数个样本容器的架;
回收单元,其设有能够放置数个架的托盘,且托盘能够装上、拆下,所述回收单元回收通过所述运送单元从所述测定单元运送的架,并将其放置在所述托盘;
存储部,其用于将用于识别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架的架识别信息、以及用于特定所述托盘的托盘特定信息相互关联地存储;
输入部;
显示部;
控制部,其在所述输入部接受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或所述架识别信息的输入之后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所输入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或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托盘特定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架在所述托盘中的放置位置信息,并使其与安放在所述架上的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和所述架的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
在所述输入部接受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或所述架识别信息的输入之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存储部与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或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托盘特定信息和所述放置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样本测定状况相关的测定状况信息,并使其与所述样本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和安放收纳了所述样本的样本容器的架的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
在所述输入部接受所述测定状况信息的输入之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存储部与所述测定状况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所述架识别信息和所述托盘特定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状况信息表示是否需要样本的再次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状况信息表示所述测定单元是否进行了样本的测定。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样本识别信息获取部,所述样本识别信息获取部从设于样本容器上、且记录有所述样本识别信息的样本识别符获取所述样本识别信息,
所述测定状况信息表示所述样本识别信息获取部对所述样本识别信息的获取是否发生了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根据每个样本的指令测定样本,
所述测定状况信息表示是否有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单元根据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的架的架识别信息所关联的测定状况信息选择性地回收所述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入部接受所述放置位置信息的输入之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存储部中与所述放置位置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所述架识别信息和所述托盘特定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入部接受所述托盘特定信息的输入之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在所述存储部中与所述托盘特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和所述架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架识别信息获取部,所述架识别信息获取部从设在所述架上、且记录有所述架识别信息的架识别符获取所述架识别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部存储表示架在托盘上的放置时间点的放置时间点信息,并使其与所述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和所述架的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
在所述输入部输入放置时间点信息之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所述放置时间点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所述架识别信息和所述托盘特定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单元搬出放置在所述托盘的架,并回收由所述运送单元运送的所述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单元设有数个,
所述运送单元选择性地向所述数个测定单元运送所述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样本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特定信息是用于识别托盘的托盘识别信息。
16.一种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特定托盘,所述托盘放置途经用于测定样本容器所收纳的样本的测定单元运送到回收单元的架、且在所述回收单元中能够装上、拆下,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接受用于识别所述样本的样本识别信息或用于识别所述架的架识别信息的输入,并将其作为检索条件,
检索与所接受的所述样本识别信息或所述架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托盘特定信息,
显示检索出的所述托盘特定信息。
CN201680014696.0A 2015-03-18 2016-03-16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Pending CN1074076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4691A JP6535486B2 (ja) 2015-03-18 2015-03-18 検体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トレイ特定情報の検索方法
JP2015-054691 2015-03-18
PCT/JP2016/058251 WO2016148166A1 (ja) 2015-03-18 2016-03-16 検体測定システム及びトレイ特定情報の検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687A true CN107407687A (zh) 2017-11-28

Family

ID=56920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4696.0A Pending CN107407687A (zh) 2015-03-18 2016-03-16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3729A1 (zh)
EP (1) EP3273249A4 (zh)
JP (1) JP6535486B2 (zh)
CN (1) CN107407687A (zh)
WO (1) WO201614816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122A (zh) * 2018-03-29 2020-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WO2023098392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1919122B (zh) * 2018-03-29 2024-05-2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3708B2 (ja) * 2016-10-17 2021-04-21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分析装置
JP7325171B2 (ja) * 2018-03-29 2023-08-1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ラックの搬送方法、検体測定システム
JP6771008B2 (ja) * 2018-09-28 2020-10-21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量線作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CN109406807A (zh) * 2018-11-07 2019-03-01 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自动传输及识别系统
JP7393874B2 (ja) * 2019-03-29 2023-12-07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およ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85710B2 (ja) * 2019-06-28 2023-06-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査システム、収容装置、及びラック収容方法
WO2021014672A1 (ja) * 2019-07-22 2021-01-2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検体検査自動化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検査方法
JP7215590B2 (ja) * 2019-09-26 2023-01-31 東洋紡株式会社 体外診断用分析装置および搬送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414A (zh) * 2009-04-20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3154743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体检查自动化装置、自动分析装置及系统
CN103869088A (zh) * 2012-10-24 2014-06-1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样品器皿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2551B2 (ja) * 2008-10-28 2013-12-1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情報表示装置
JP2011064537A (ja) * 2009-09-16 2011-03-31 Sysmex Corp 検体処理装置
JP5425728B2 (ja) * 2010-07-15 2014-02-2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2014055907A (ja) * 2012-09-14 2014-03-27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検体前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検査前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JP6009881B2 (ja) * 2012-09-20 2016-10-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移し替え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354509B1 (ja) * 2013-03-27 2013-11-27 秀昭 原田 容器管理システムと容器情報読取り装置及びラック情報読取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414A (zh) * 2009-04-20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CN103154743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检体检查自动化装置、自动分析装置及系统
CN103869088A (zh) * 2012-10-24 2014-06-18 霍夫曼-拉罗奇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样品器皿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122A (zh) * 2018-03-29 2020-11-1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US11953511B2 (en) 2018-03-29 2024-04-09 Sysmex Corporation Sampl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racks
CN111919122B (zh) * 2018-03-29 2024-05-28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样本测定系统、架的运送方法
WO2023098392A1 (zh) * 2021-12-03 2023-06-08 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48166A1 (ja) 2016-09-22
US20180003729A1 (en) 2018-01-04
EP3273249A4 (en) 2018-12-05
JP2016176692A (ja) 2016-10-06
JP6535486B2 (ja) 2019-06-26
EP3273249A1 (en) 201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687A (zh) 样本测定系统及托盘特定信息检索方法
JP5715378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JP5372551B2 (ja)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検体情報表示装置
CN103748472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9505005B2 (en) Tube sorter, sample processing system, and sample transporting method
CN107430143A (zh) 样本测定系统和架搬出搬入方法
CN102023224B (zh) 回收单元以及检测体处理装置
CN102721639B (zh) 样本处理系统
US10001498B2 (en) Sample sorting apparatus, sample processing system, and sample sorting method
JP2012211786A (ja) 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JP5550950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CN102207499A (zh) 检体处理系统
JP4400471B2 (ja) 仕分け設備
JP5656852B2 (ja) 検体前処理システム
WO2016103642A1 (ja) 測定システム、ラック搬出搬入ユニット、及びラック搬出搬入方法
CN11430868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8285855A (ja) 検体分類システム
US20140112830A1 (en) Automated Analyzer
JP2021009054A (ja) 検査システム、収容装置、及びラック収容方法
JPH08271530A (ja) 検体分注システム及び検体分注方法
JPH08304415A (ja) ラック組システム及びラック組方法
JPH08304409A (ja) 検体仕分け装置及び検体仕分け方法
JPH08338845A (ja) 検査番号設定システム及び検査番号設定方法
JPH08327632A (ja) 容器別検体分注システム及び容器別検体分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