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5627A -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627A
CN107405627A CN201580078057.6A CN201580078057A CN107405627A CN 107405627 A CN107405627 A CN 107405627A CN 201580078057 A CN201580078057 A CN 201580078057A CN 107405627 A CN107405627 A CN 1074056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face
roller
face
cru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80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5627B (zh
Inventor
有马谦
有马谦一
松本慎治
大丸卓郎
大丸卓一郎
福井和司
石本大辅
滨屋秀行
内田英睦
甲斐德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5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5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04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5/00Disintegrating by milling members in the form of rollers or balls co-operating with rings or discs
    • B02C15/04Mills with pressed pendularly-mounted rollers, e.g. spring pressed

Abstract

粉碎辊(6)具备以倾斜轴线(O2)为中心旋转并具有在与粉碎工作台(4)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外周面(64)的辊主体(62)。外周面(64)朝向辊主体(62)的径向的外侧形成凸状。外周面(64)具有第一外周面(641)和第二外周面(642)。第一外周面(641)形成为横跨最大外径点(A)的两侧并以相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圆弧状。第二外周面(642)向沿第一外周面(641)的虚拟圆的径向的内侧后退。

Description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本申请依据2015年4月17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15-085220号申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处援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将燃料煤炭粉碎为煤粉,使用辊磨机。辊磨机是使用了辊的粉碎装置。辊磨机具有:工作台,被旋转驱动;多个辊,朝向该工作台旋转自如地装配并配置。
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这种辊磨机。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4所述的辊磨机中,辊的辊主体弯曲的外周面以在与弯曲的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被配置。辊磨机通过辊主体以及工作台旋转,将煤炭等被破碎物夹入辊主体的外周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的间隙进行粉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24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547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19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1017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再者,在如上所述的辊磨机中,由于对被破碎物进行持续粉碎,所以辊主体的外周面以及工作台的上表面被磨损。其结果是,辊主体的外周面与作为工作台的上表面的粉碎面的间隔扩大。由于该间隔扩大,辊磨机的粉碎能力降低。因此,在辊磨机中,当由于磨损使间隔扩大时,需要通过定期移动辊使外周面接近工作台并进行调整使间隔变窄,来抑制粉碎能力的降低。
但是,在辊主体的外周面弯曲的情况下,外周面的中央附近的磨损量比外周面的端部多。其结果是,在为了使因磨损而扩大的间隔变窄而移动辊主体以便缩小与工作台的距离的情况下,即便欲使磨损量多的外周面的中央附近靠近工作台,磨损量少的外周面的端部也与工作台接触。因此,不能使辊主体充分接近工作台,而有可能无法得到需要的粉碎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得到需要的粉碎能力的辊主体以及粉碎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粉碎辊具备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具有在与粉碎工作台的粉碎面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外周面的辊主体,所述外周面具有:第一外周面,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径向的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横跨最大外径点的两侧以相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圆弧状;以及第二外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至少一侧并连接至所述辊主体的朝向轴线方向的端面,并比沿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虚拟圆向所述虚拟圆的所述径向的内侧后退。
根据这种结构,能预先使第二外周面向第一外周面的径向的内侧后退。由此,形成有第二外周面的区域的磨损量至少比形成有磨损量多的第一外周面的区域更能抑制第二外周面接近粉碎面侧。因此,即使第一外周面的磨损继续进行,在外周面中,也能使第一外周面保持在最靠近粉碎面的状态。因此,能在不受形成有第二外周面的外周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影响的情况下,以使第一外周面与粉碎面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的方式移动辊主体。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粉碎辊中,在第一方案中,所述第二外周面也可以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外周面整个区域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形成为10%以上30%以下的宽度。
根据这种结构,能在形成第二外周面的同时,形成用于维持粉碎能力的宽度的第一外周面。由此,能在不降低辊主体的粉碎能力的情况下形成第二外周面。
通过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粉碎辊,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中,所述第二外周面也可以形成为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径向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相对于作为所述辊主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的辊直径的曲率半径的比、即辊曲率比小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
根据这种结构,能作为向沿第一外周面的虚拟圆的径向的内侧后退的面以高精度形成第二外周面。
通过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粉碎辊,在第三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45以下,所述第二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2以下。
根据这种结构,能通过第一外周面抑制粉碎能力的降低,并且以高精度使第二外周面比第一外周面后退。
通过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粉碎辊,在第一或第二方案中,所述第二外周面也可以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形成为直线状。
根据这种结构,例如能通过对外周面的端部进行倒角等容易地形成第二外周面。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粉碎装置具备:第一至第五方案中的任一粉碎辊;粉碎工作台,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粉碎面与所述粉碎辊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对所述被破碎物进行粉碎。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外周面具有第二外周面,能充分地使辊主体接近粉碎工作台,并能得到需要的粉碎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粉碎辊进行说明的放大图。
图3是对使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粉碎辊的情况下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进行说明的曲线图。同图(a)是表示粉碎装置的使用时间与粉碎辊的外周面以及粉碎工作台的粉碎面的间隔的关系的曲线图。同图(b)是表示粉碎装置的使用时间与研磨机容量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粉碎辊与不具有第二外周面的粉碎辊的形状的差异进行比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碎辊进行说明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1进行说明。
粉碎装置1是为了陆用锅炉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而用于对煤炭和石油焦等块状的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固体辊磨机。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1具有外壳2、原料供给管3、粉碎工作台4、多个粉碎辊6、旋转式分级器(旋转式分离器)7。原料供给管3从铅直方向的上方朝向外壳2的内部贯通。粉碎工作台4设置于外壳2的内部。粉碎辊6与粉碎工作台4协作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旋转式分级器7设置于外壳2的内部的粉碎工作台4的上方。
外壳2形成为以沿铅直方向的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的中空形状。在外壳2中设置有从外部送入一次空气的入口端口21。入口端口21设置于配置在铅直方向的下方的粉碎工作台4的侧向。在外壳2中将已粉碎的被破碎物与从入口端口21送入的一次空气一起排出的出口端口22设置于铅直方向的上方。就是说,在外壳2的内部界定有从入口端口21朝向出口端口22流动的一次空气的流路。
原料供给管3是将由未图示的供给源供给的煤炭等被破碎物从铅直方向的上方导入外壳2内的管状构件。原料供给管3配置于外壳2的中心位置并沿中心轴线O1在铅直方向延伸。原料供给管3贯通外壳2的上部被配置。原料供给管3的开口的下端部配置于外壳2的铅直方向的中央附近。
粉碎工作台4载置煤炭等被破碎物。粉碎工作台4配置于外壳2内的铅直方向的下方并与原料供给管3配置于同轴上。粉碎工作台4可旋转地支承在搭载于外壳2的工作台旋转轴40。工作台旋转轴40能通过沿铅直方向的工作台旋转轴40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旋转。粉碎工作台4具有与中心轴线O1同心配置于铅直方向的上表面的粉碎面41。
粉碎面41是形成为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弯曲面。粉碎面41以与后述的粉碎辊6的外周面64对应的方式弯曲而形成。粉碎面41以远离中心轴线O1的方式,越到粉碎工作台4的外周侧越向高倾斜。
旋转式分级器7通过粉碎工作台4和粉碎辊6对被粉碎的被破碎物进行分级。旋转式分级器7设置于外壳2的内部的铅直方向的上方。旋转式分级器7以包围原料供给管3的方式设置于出口端口22的下方。旋转式分级器7能通过驱动装置(未图示)旋转。
粉碎辊6通过与粉碎工作台4的旋转联动工作并围绕倾斜轴线O2旋转,在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之间通过按压力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倾斜轴线O2是指后述的辊主体62旋转时的中心线。倾斜轴线O2是随着朝向中心轴线O1,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铅直方向的下方倾斜并延伸的轴线。本实施方式的粉碎辊6以中心轴线O1为中心在同心上以等间隔配置有多个(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如图2所示,粉碎辊6具有:辊旋转轴61,可旋转;辊主体62,连接于辊旋转轴61的顶端。
辊旋转轴61能在粉碎工作台4的铅直方向的上方通过驱动装置(未图示)以倾斜轴线O2为中心旋转。辊旋转轴61随着以顶端靠近粉碎工作台4的方式朝向中心轴线O1,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铅直方向的下方倾斜地延伸。
辊主体62通过以倾斜轴线O2为中心旋转,在外周面64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辊主体62连接于辊旋转轴61的顶端,通过辊旋转轴61旋转而旋转。辊主体62形成为以倾斜轴线O2为中心的圆柱状。辊主体62具有:端面63,朝向倾斜轴线O2的延伸的轴线方向;外周面64,在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
端面63是朝向轴线方向并在作为与倾斜轴线O2正交的方向的径向扩大的平面。端面63具有:内侧端面63a,靠近粉碎工作台4的一侧;外侧端面63b,靠近辊旋转轴61的一侧。
外周面64是朝向辊主体62的径向的面。外周面64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隔开间隔而对置。外周面64具有第一外周面641和第二外周面642。第一外周面641以朝向辊主体62的径向的外侧并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至少一侧。
第一外周面641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形成为横跨最大外径点A的两侧并以相同的曲率半径R1形成的圆弧状。第一外周面641配置于为了形成适合于高效地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间隔而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仅离开预先规定的值α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周面641是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以最大外径点A为中心在轴线方向延伸并朝向径向的外侧的面。第一外周面641以倾斜轴线O2为中心形成圆筒状来形成。第一外周面641以与粉碎面41对应的曲率半径R1来形成。优选第一外周面641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形成曲率半径R1相对于作为辊主体62的轴线方向的宽度的辊直径D的比,即,辊曲率比为0.45以下的圆弧状。更优选的是,第一外周面641形成辊曲率比为0.25以上0.35以下的圆弧状。
在此,最大值外径点A是指,在外周面64中从倾斜轴线O2的径向距离最远离的位置。就是说,在最大外径点A,外周面64朝向径向的最外侧突出。本实施方式的最大外径点A形成于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中心。因此,在为了高效地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而将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隔设定为预先规定的值α的情况下,将横跨在外周面64中朝向径向最外侧突出的最大外径点A的两侧而形成的第一外周面641与粉碎面41的间隔进行规定。就是说,根据第一外周面641相对于粉碎面41的位置而设定将被破碎物夹入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隙并进行粉碎时的粉碎能力。
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第二外周面642分别连接于内侧端面63a以及外侧端面63b。就是说,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于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第二外周面642与内侧端面63a以及外侧端面63b一起构成辊主体62的角部。第二外周面642以比沿第一外周面641的曲率半径R1的虚拟圆向该虚拟圆的径向的内侧后退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周面642以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与第一外周面641同样地朝向辊主体62的径向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为曲率半径R2比第一外周面641的曲率半径R1小。具体而言,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第二外周面642以成为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的外周面64整个区域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的10%以上30%以下的宽度的方式形成。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相对于外周面64整个区域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第二外周面642合计轴线方向的两侧以20%以上60%以下的宽度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相对于外周面64整个区域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第一外周面641以轴线方向的中央附近的40%以上80%以下的宽度形成。优选第二外周面642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形成曲率半径R2相对于辊直径D的比,即,辊曲率比为0.2以下的圆弧状。更优选的是,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为辊曲率比为0.05以上0.15以下的圆弧状。
在如上所述的粉碎装置1中,通过从原料供给管3供给被破碎物,被破碎物落下至粉碎工作台4上。粉碎工作台4上的被破碎物通过粉碎工作台4以及辊主体62旋转,进入形成于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与辊主体62的外周面64之间的间隙。通过被破碎物被夹入外周面64与粉碎面41之间,进入间隙的被破碎物被按压粉碎,成为像煤粉那样的粉状。成为粉状的被破碎物被放出至粉碎工作台4的外周部,通过从下部的入口端口21引入的一次空气被干燥并且上升。在该上升的粉状的被破碎物中,通过旋转式分级器7分级的粗粉落下再次返回粉碎工作台4上并再次进行粉碎。另一方面,煤粉中由旋转式分级器7分级后的微粒粉从旋转式分级器7通过,搭乘气流从出口端口22排出。
在通过粉碎辊6以及粉碎工作台4对被粉碎物进行持续粉碎的情况下,由于粉碎装置1的使用时间变长,所以辊主体62的外周面64被磨损。不仅是辊主体62的外周面64,粉碎工作台4的粉碎面41也被磨损。因此,如图3(a)所示,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隔伴随粉碎装置1的使用时间的推移,从预先规定的值α逐渐扩大。对应于间隔扩大,粉碎辊6的辊升程降低,辊主体62对被破碎物的按压力降低。其结果是,作为相同的平均研磨机动力的粉碎处理容量的研磨机容量降低,粉碎能力降低。
因此,在粉碎装置1的使用时间经过预先规定的时间t1时,以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α的方式调整粉碎辊6相对于粉碎工作台4的位置。由此,使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α,能维持辊升程并维持辊主体62对被破碎物的按压力。其结果是,如图3(b)所示,在粉碎装置1中,能恢复研磨机容量并抑制粉碎能力的降低。
再者,如图4所示,在外周面64中,第一外周面641比第二外周面642磨损量多。就是说,假如在不具有第二外周面642,外周面64仅以与第一外周面641相同曲率半径R1的虚拟弯曲面8来形成的情况下,轴线方向的中央附近的磨损量比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多。其结果是,外周面64与粉碎面41的间隔,在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附近最扩大。在为了使间隔最扩大的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附近与粉碎面41之间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α而对辊主体62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内侧的端部有可能接触粉碎面41。其结果是,如图3(a)的虚线所示,无法使粉碎面41与外周面64的间隔充分接近至预先规定的值α。由此,如图3(b)的虚线所示,无法充分恢复研磨机容量。其结果是,研磨机容量在短的使用时间内成为用于维持粉碎装置1的性能的容许值的研磨机容量下限值β以下。在低于研磨机容量下限值β的情况下,作为粉碎装置1无法发挥需要的粉碎能力。因此,必须更换辊主体62、粉碎工作台4。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1以及粉碎辊6,通过第二外周面642,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预先向第一外周面641的径向的内侧后退。由此,形成有第二外周面642的区域的磨损量至少比形成有磨损量多的第一外周面641的区域更能抑制第二外周面642接近粉碎面41侧。因此,即使第一外周面641的磨损还在继续,在外周面64中,也能使第一外周面641原样保持在最靠近粉碎面41的状态。就是说,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的磨损量至少比磨损量多的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附近更能抑制两端部接近粉碎面41侧。其结果是,如图3(a)的实线所示,在时间t1,能在不受形成有第二外周面642的外周面64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的影响的情况下,以使第一外周面641与粉碎面41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α的方式移动辊主体62。其结果是,如图3(b)的实线所示,在时间t1,能很大程度地恢复粉碎装置1的研磨机容量。因此,通过使外周面64具有第二外周面642,能充分地使辊主体62接近工作台,并能得到需要的粉碎能力。
在时间t1,能以使第一外周面641与粉碎面41的间隔接近预先规定的值α的方式,移动辊主体62并恢复粉碎装置1的研磨机容量。由此,如图3所示,能像时间t2、t3那样,提高粉碎装置1的使用时间。因此,能延长更换辊主体62、粉碎工作台4为止的时间。其结果是,能提高辊主体62、粉碎工作台4的寿命。
第二外周面642在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的外周面64整个区域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的10%以上30%以下。因此,能至少将包含最大外径点A的第一外周面641形成为外周面64整个区域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的40%左右。因此,能在形成第二外周面642的同时,形成用于维持粉碎能力的最低限度的所需宽度的第一外周面641。由此,不会因辊主体62而使粉碎能力降低,而能形成第二外周面642。
第二外周面642作为比第一外周面641曲率半径小的弯曲面而形成。由此,能作为向第一外周面641的径向的内侧后退的面以高精度形成第二外周面642。因此,在第一外周面641磨损而削减的情况下,第二外周面642向第一外周面641的径向的外侧突出,能抑制其接近粉碎面41。
将第一外周面641的辊曲率比设为0.45以下,将第二外周面642的辊曲率比设为0.2以下。因此,能通过第一外周面641抑制粉碎能力的降低,并且以高精度使第二外周面642比第一外周面641后退。
特别是,将第一外周面641的辊曲率比设为0.25以上0.35以下,将第二外周面642的辊曲率比设为0.05以上0.15以下。由此,能通过第一外周面641更加抑制粉碎能力的降低,并且进一步以高精度使第二外周面642比第一外周面641后退。
第二外周面642不仅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一侧,而是形成于两侧。因此,能相对于第一外周面641对称地形成第二外周面642。辊主体62在外周面64中作为水平方向的粉碎工作台4的中心轴线O1侧的内侧端面63a侧,比外侧端面63b的磨损量更多。再者,第二外周面642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两侧。由此,通过长期的使用,即使在内侧端面63a侧的第二外周面642磨损并削减的情况下,通过使辊主体62反转,能将外侧端面63b侧的第二外周面642配置于水平方向的粉碎工作台4的中心轴线O1侧,并继续使用。
在此,对所述的粉碎辊6的实例以及比较例的性能差异进行说明。
实例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粉碎辊6,其外周面64具有第一外周面641和第二外周面642。比较例是外周面64不具有第二外周面642,而仅以与第一外周面641相同曲率半径R1的虚拟弯曲面8形成的粉碎辊6。
[表1]
表1表示比较例以及实例的粉碎辊6的粉碎能力和辊升程。表1中的供煤量是指从原料供给管3向粉碎工作台4供给的平均单位时间的煤炭的量。微粒度是表示通过粉碎工作台4以及粉碎辊6将粉碎后的煤炭设为何种程度的粒度的值。工作台压差是表示粉碎能力的值,通过粉碎工作台4的下和上的压力差,表示粉碎后的煤炭的循环量。
如表1所示可知,在比较例和实例中,在将供煤量、微粒度、以及研磨机动力设为相同条件的情况下,辊升程和工作台压差基本不变化。因此,可知如实例那样,即使在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外周面642的情况下,也不会如比较例那样与仅为虚拟弯曲面8的情况在粉碎能力方面产生差异。
[表2]
表2表示比较例和实例的粉碎辊6的磨损时的研磨机动力相对于新品时的比。表2中的磨损时表示在辊主体62中成为外周面64仅被削减相对于辊直径D预先规定的磨损量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磨损时是例如在辊直径D为400mm的情况下被削减辊直径D的2.5%左右的磨损量10mm的状态。
如表2所示可知,实例相对于比较例,磨损时的研磨机动力相对于新品时的比被抑制得较低。就是说,可知实例相对于比较例,磨损时的研磨机动力的增加比例低。因此,可知即使不对粉碎辊6、粉碎工作台4施加大的负载,也能使被破碎物粉碎,并能减少磨损量。由此,可知能提高粉碎装置1的使用时间,能提高辊主体62、粉碎工作台4的寿命。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碎辊6a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符号,省略详细说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碎辊6a的辊主体的第二外周面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周面642a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分别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两侧。第二外周面642a在包含倾斜轴线O2的截面中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形成直线状。就是说,第二外周面642a通过以对辊主体62a的角部进行倒角的方式切去来形成,所述辊主体62a的角部由端面63和外周面64a形成。
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粉碎辊6a中,例如,在以与第一外周面641相同的曲率半径形成了外周面64a的整个区域的基础上,通过切去角部,来形成第二外周面642a。就是说,仅对辊主体62a实施简单的加工,就能容易地形成第二外周面642a。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以及其组合等仅为一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的添加、省略、替换以及其他变更。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仅限于权利要求书。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外周面642、642a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两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至少一侧。第二外周面642、642a形成于第一外周面641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至少一侧时,优选形成于靠近轴线方向的内侧端面63a的一侧的端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所述的粉碎辊6,通过使外周面64具有第二外周面642,能充分地使辊主体62接近粉碎工作台4,并能得到需要的粉碎能力。
符号说明
1 粉碎装置
2 外壳
O1 中心轴线
21 入口端口
22 出口端口
3 原料供给管
4 粉碎工作台
40 工作台旋转轴
41 粉碎面
6、6a 粉碎辊
O2 倾斜轴线(轴线)
61 辊旋转轴
62、62a 辊主体
63 端面
63a 内侧端面
63b 外侧端面
64、64a 外周面
641 第一外周面
A 最大外径点
642、642a 第二外周面
7 旋转式分级器
8 虚拟弯曲面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粉碎辊,具备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具有在与粉碎工作台的粉碎面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外周面的辊主体,其中,
所述外周面,具有:
第一外周面,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径向的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横跨形成于所述外周面的轴线方向的中心的最大外径点的两侧且以相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圆弧状;以及
第二外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并连接于所述辊主体的朝向轴线方向的端面,且比沿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虚拟圆向所述虚拟圆的所述径向的内侧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外周面整个区域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形成为10%以上30%以下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径向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相对于作为所述辊主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的辊直径的曲率半径的比、即辊曲率比小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45以下,
所述第二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2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形成为直线状。
6.一种粉碎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碎辊;以及
粉碎工作台,可旋转地被支承,并且在所述粉碎面与所述粉碎辊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对所述被破碎物进行粉碎。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按PCT条约第19条,申请人对权利要求进行了修改,提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全文替换页。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条约第19条(1)的说明书
1.修改部分的明示
如附页所示修改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
2.修改的依据
权利要求1的修改根据说明书段落0033以及说明书段落0034的记载和图2追加了一部分记载。
因此,该修改不是新事项的追加。

Claims (6)

1.一种粉碎辊,具备以轴线为中心旋转并具备在与粉碎工作台的粉碎面之间对被破碎物进行粉碎的外周面的辊主体,其中,
所述外周面,具有:
第一外周面,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与所述轴线正交的径向的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横跨最大外径点的两侧且以相同的曲率半径形成的圆弧状;以及
第二外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至少一侧并连接至所述辊主体的朝向轴线方向的端面,且比沿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虚拟圆向所述虚拟圆的所述径向的内侧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外周面整个区域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形成为10%以上30%以下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以朝向所述辊主体的径向外侧形成凸状的方式弯曲,并且相对于作为所述辊主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宽度的辊直径的曲率半径的比、即辊曲率比小于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一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45以下,
所述第二外周面的辊曲率比为0.2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辊,其中,
所述第二外周面在包含所述轴线的截面中形成为直线状。
6.一种粉碎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碎辊;以及
粉碎工作台,可旋转地被支承,并且在所述粉碎面与所述粉碎辊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对所述被破碎物进行粉碎。
CN201580078057.6A 2015-04-17 2015-11-24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Active CN107405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5220 2015-04-17
JP2015085220A JP5859698B1 (ja) 2015-04-17 2015-04-17 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装置
PCT/JP2015/082875 WO2016166917A1 (ja) 2015-04-17 2015-11-24 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627A true CN107405627A (zh) 2017-11-28
CN107405627B CN107405627B (zh) 2019-11-05

Family

ID=5530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057.6A Active CN107405627B (zh) 2015-04-17 2015-11-24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5268B2 (zh)
EP (1) EP3284541B1 (zh)
JP (1) JP5859698B1 (zh)
CN (1) CN107405627B (zh)
MX (1) MX2017011843A (zh)
PH (1) PH12017501649A1 (zh)
TW (1) TWI586433B (zh)
WO (1) WO2016166917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6506A (en) * 1984-05-04 1986-08-19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rtical type roller mill
JPH0474542A (ja) * 1990-11-30 1992-03-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竪型ミル
JP2685820B2 (ja) * 1988-07-14 1997-12-03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ローラ式粉砕装置
JP2000024532A (ja) * 1998-07-14 2000-01-25 Babcock Hitachi Kk ローラミルの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レース
JP2002320869A (ja) * 2001-04-27 2002-11-05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骨材製造用竪型粉砕機
JP2003117415A (ja) * 2001-10-12 2003-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竪型粉砕機
JP2005028268A (ja) * 2003-07-11 2005-0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ローラミル及びその補修方法
CN1575852A (zh) * 2003-07-16 2005-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JP2007216101A (ja) * 2006-02-14 2007-08-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粉砕ロール及び粉砕ロールの補修方法
JP2010158623A (ja) * 2009-01-08 2010-07-22 Kurimoto Mec Ltd 竪型ミル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CN102892510A (zh) * 2010-05-14 2013-01-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生物质粉碎装置及生物质与煤混烧系统
JP2013173103A (ja) * 2012-02-24 2013-09-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粉砕機
JP2013180312A (ja) * 2012-03-01 2013-09-12 Kurimoto Ltd 既設肉盛材の除去方法及び粉砕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4326A (en) * 1940-06-07 1942-12-08 Respats Inc Reduction of fibrous materials
JPS5824932B2 (ja) 1975-06-30 1983-05-2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装置
JPS62129153A (ja) * 1985-11-28 1987-06-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竪型ミル
JPH03115044U (zh) * 1990-03-09 1991-11-27
JP2898131B2 (ja) * 1991-10-16 1999-05-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立形ローラミル
WO1998046357A1 (fr) * 1997-04-15 1998-10-22 Fcb Perfectionnements aux broyeurs a piste annulaire et rouleau
JP2000354778A (ja) 1999-06-17 2000-12-26 Babcock Hitachi Kk ローラミルの粉砕部構造
JP3524050B2 (ja) 2000-10-13 2004-04-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セメント原料のための竪型ローラミル
US6824088B2 (en) 2001-05-04 2004-11-30 Foster Wheeler Energy Corporation Roller mill
DE102005010069A1 (de) * 2005-03-03 2006-09-07 Polysius Ag Vertikalmühle
WO2009003527A1 (en) * 2007-07-04 2009-01-08 Flsmidth A/S Roller mill for grind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US7963471B2 (en) * 2007-11-14 2011-06-21 Alstom Technology Ltd Fine grinding roller mill
US7690590B2 (en) 2008-06-13 2010-04-06 Alstom Technology Lt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journal loading system
DE102008039542B4 (de) * 2008-08-25 2010-04-15 Polysius Ag Rollenmühle
JP2011245357A (ja) * 2010-05-21 2011-12-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バイオマス粉砕装置及びバイオマス・石炭混焼システム
EP2599551A4 (en) * 2010-07-26 2017-05-31 Ing Shoji Co., Ltd. Vertical mill roll
JP5137272B2 (ja) * 2012-08-27 2013-02-06 アイエヌジ商事株式会社 竪型ローラミル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6506A (en) * 1984-05-04 1986-08-19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Vertical type roller mill
JP2685820B2 (ja) * 1988-07-14 1997-12-03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ローラ式粉砕装置
JPH0474542A (ja) * 1990-11-30 1992-03-0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竪型ミル
JP2000024532A (ja) * 1998-07-14 2000-01-25 Babcock Hitachi Kk ローラミルの粉砕ローラ及び粉砕レース
JP2002320869A (ja) * 2001-04-27 2002-11-05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骨材製造用竪型粉砕機
JP2003117415A (ja) * 2001-10-12 2003-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竪型粉砕機
JP2005028268A (ja) * 2003-07-11 2005-02-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ローラミル及びその補修方法
CN1575852A (zh) * 2003-07-16 2005-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立式粉碎机和其粉碎面的形状确定方法
JP2007216101A (ja) * 2006-02-14 2007-08-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粉砕ロール及び粉砕ロールの補修方法
JP2010158623A (ja) * 2009-01-08 2010-07-22 Kurimoto Mec Ltd 竪型ミル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CN102892510A (zh) * 2010-05-14 2013-01-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生物质粉碎装置及生物质与煤混烧系统
JP2013173103A (ja) * 2012-02-24 2013-09-0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粉砕機
JP2013180312A (ja) * 2012-03-01 2013-09-12 Kurimoto Ltd 既設肉盛材の除去方法及び粉砕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7717A (zh) 2016-11-01
US10625268B2 (en) 2020-04-21
TWI586433B (zh) 2017-06-11
EP3284541B1 (en) 2022-03-23
PH12017501649A1 (en) 2018-03-12
JP2016203062A (ja) 2016-12-08
JP5859698B1 (ja) 2016-02-10
EP3284541A1 (en) 2018-02-21
EP3284541A4 (en) 2018-12-12
MX2017011843A (es) 2018-02-01
WO2016166917A1 (ja) 2016-10-20
CN107405627B (zh) 2019-11-05
US20180050342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2652U (zh) 一种药材多功能高效粉碎机
CN107983488A (zh) 一种矿石细碎研磨装置
CN202942931U (zh) 磨煤机及其碾磨机构
CN206464062U (zh) 一种活性炭原料粉碎机
CN206262651U (zh) 一种新型中药材粉碎烘干机
CN104624302B (zh) 一种煤粉制备系统
CN103056001A (zh) 超高细粉煤灰管磨机应用方法
CN107405627A (zh) 粉碎辊以及粉碎装置
JP2008290025A (ja) 木質材の粉砕方法
CN102794214A (zh) 一种稳定料层提高微细颗粒粉磨功效的辊磨装置
CN202478982U (zh) 高分子物料研磨装置
JP5857629B2 (ja) バイオマスミル
CN100563834C (zh) 辊式粉碎机
CN207357324U (zh) 一种矿山石块粉碎机
CN208032753U (zh) 塑料粉碎滚筒
CN201006446Y (zh) 卧辊磨的碾磨装置
CN202251390U (zh) 曲柄长度调节装置
CN206404878U (zh) 节能型不锈钢磨浆机
CN206543614U (zh) 一种间歇式球磨机
JP4730849B2 (ja) 粉化装置
CN205887111U (zh) 一种乳康胶囊粉碎装置
CN205833377U (zh) 一种机械类螺旋卸料装置
CN207887254U (zh) 磨头装置
CN106975545B (zh) 管碾磨
CN207694895U (zh) 一种破碎机破碎机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