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片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子设备中,全金属机器比较多,上下部件之间导电位置(比如镭雕或者CNC中露出金属)采用弹片进行连接导通。由于空间的限制,上下部件在接触弹片时,弹片受到作用力会弹性变形,并在部件上的接触点会产生移动到达金属导电位置。
由于弹片与部件之间摩擦力大,使得弹片与部件之间的接触点很难移动到达金属导电位置,导致弹片导通失效。同时,弹片易发生屈服不回弹现象,甚至造成弹片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弹片的接触点移动摩擦力大,导通失效,易发生屈服不回弹现象,造成弹片破坏等缺陷,提供一种弹片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弹片,所述弹片用于压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弹片包括:
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的顶部用于抵靠所述第一部件;
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底部用于抵靠所述第二部件;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受力部和所述抵靠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一弯折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弯折结构;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发生形变而产生位移,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发生形变而相对于所述抵靠部产生位移。
在本技术方案中,弯折结构呈非直线形状,且具有弯折点,能够产生弯曲的结构,例如弯角状、螺旋状等。所述受力部在受到外力并产生位移时,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将会受力发生形变,使得所述连接部也会相应产生位移,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受力将发生形变,通过杠杆原理,所述连接部上的受力和位移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受力和位移之间的力矩产生平衡,使得所述抵靠部为支点并不会产生移动,从而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触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有效避免了所述弹片移动导致的屈服不回弹现象。同时,保证所述弹片导通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折叠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折叠结构为受力会压缩收起,不受力时展开的结构。折叠结构也相应具有弯折点,能够产生弯曲收缩,通过所述折叠结构能够进一步平衡所述受力部产生的力矩,从而实现受力部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形变位移,也相应地降低了所述第二弯折结构所承受的力矩,有效避免所述抵靠部产生移动。
较佳地,所述抵靠部中与所述第二部件抵靠接触的部位为抵靠部分,所述受力部中与所述第一部件抵靠接触的部位为受力部分,所述受力部分位于所述抵靠部分的正上方。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受力部分向下施加的作用力将会垂直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所述抵靠部分的抵靠压力也将会垂直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上,使得所述抵靠部将紧紧抵住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上且不会产生移动,从而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触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有效避免了所述弹片移动导致的屈服不回弹现象。同时,进一步保证所述弹片导通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抵靠部分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受力部分的接触面积。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受力部分受力产生位移时也会位于所述抵靠部分的正上方,有效防止所述抵靠部的接触点产生移动现象,加强所述弹片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抵靠部分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为线接触或面接触。
在本技术方案中,加大所述弹片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所述弹片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不会产生移动现象。
较佳地,所述抵靠部分与所述受力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有受力区域,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受力区域的两侧。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受力区域两侧的弯折结构产生形变,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折结构产生的水平方向作用力便于相互作用抵消,进一步加强了所述弹片的接触点不会移动。
较佳地,所述弹片包括有若干个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或所述受力部上。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弹片上增加所述通孔,增加了所述弹片的抗屈服强度。
较佳地,所述通孔为条形孔,且若干个所述条形孔分别沿所述弹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较佳地,所述弹片还包括有固接部,所述固接部连接于所述受力部,所述固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固接部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固接部有效加强弹片的连接强度,保证弹片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所述连接孔便于所述固接部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接部、所述受力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抵靠部之间一体成型。
在本技术方案中,有效加强所述弹片的结构强度,增加了所述弹片的抗屈服强度。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弹片。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的上下两端将一直抵靠在导电位置且不会产生移动,保证了所述弹片连接导通的稳定性。同时,有效避免了所述弹片发生屈服不回弹现象。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弹片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所述弹片在受力时靠自身弹性变形并在所述部件上的接触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有效避免了所述弹片发生屈服不回弹现象,保证所述弹片导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弹片在未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弹片在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受力部1
连接部2,第一弯折结构21,第二弯折结构22,通孔23
抵靠部3
固接部4,连接孔41
弹片10
第一部件20
第二部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其包括有弹片10、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弹片10压设于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为金属导电部件,弹片10用于对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连接导通。
弹片10包括有受力部1、连接部2、抵靠部3,受力部1的顶部抵靠于第一部件20,抵靠部3的底部抵靠于第二部件30,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受力部1和抵靠部3。连接部2与受力部1之间具有第一弯折结构21,连接部2与抵靠部3之间具有第二弯折结构22,弹片10压设在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使得弹片10会受到作用力而产生形变。连接部2与受力部1之间通过第一弯折结构21发生形变而产生位移,连接部2通过第二弯折结构22发生形变而相对于抵靠部3产生位移。
其中,第一弯折结构21和第二弯折结构22呈非直线形状,且具有弯折点,能够产生弯曲的结构,例如弯角状、螺旋状等。受力部1在受到外力并产生位移时,第一弯折结构21将会受力发生形变,使得连接部2也会相应产生位移,第二弯折结构22受力将发生形变,通过杠杆原理,连接部2上的受力和位移与第二弯折结构22的受力和位移之间的力矩产生平衡,使得抵靠部3为支点并不会产生移动,从而抵靠部3与第二部件30之间的接触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弹片10连接导通的稳定性。同时,有效避免了弹片10移动导致的屈服不回弹现象。
为了达到提高抵靠部3不会产生移动的效果,连接部2的形状可以为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为受力会压缩收起,不受力时展开的结构。折叠结构也相应具有弯折点,能够产生弯曲收缩,通过折叠结构能够进一步平衡受力部1产生的力矩,从而实现受力部1能够产生较大范围的形变位移,也相应地降低了第二弯折结构22所承受的力矩,有效避免抵靠部3产生移动。
抵靠部3中与第二部件30抵靠接触的部位为抵靠部分(图中未示出),受力部1中与第一部件20抵靠接触的部位为受力部分,受力部分可以位于抵靠部分的正上方。受力部分向下施加的作用力将会垂直于第二部件30的外表面,抵靠部分的抵靠压力也将会垂直于第二部件30的外表面上,使得抵靠部3将紧紧抵靠在第二部件30的外表面上且不会产生移动,从而抵靠部3与第二部件30之间的接触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有效避免了弹片10移动导致的屈服不回弹现象。同时,进一步保证弹片10连接导通的稳定性。
其中,抵靠部分的接触面积可以大于受力部分的接触面积。受力部分受力产生位移时也能够保证位于抵靠部分的正上方,有效防止抵靠部3的接触点产生移动现象,加强弹片10连接导通的稳定性。
抵靠部分与第二部件30之间可以为线接触或面接触。从而加大弹片10与第二部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弹片10与第二部件30之间不会产生移动现象。
抵靠部分与受力部分之间的连接区域形成有受力区域,第一弯折结构21和第二弯折结构22可以分别位于受力区域的两侧。通过受力区域两侧的弯折结构产生形变,第一弯折结构21和第二弯折结构22产生的水平方向作用力便于相互作用抵消,进一步加强了弹片10的接触点不会移动。
为了达到增加弹片10抗屈服强度的效果,弹片10可以包括有若干个通孔23,若干个通孔23可以位于连接部2上,通孔23也可以位于受力部1上,也同时位于连接部2和受力部1上,在弹片10上设置孔23,能够有效增加弹片10的抗屈服强度。优选地,通孔23可以为条形孔,且若干个条形孔分别沿弹片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为了达到加强弹片10连接强度的效果,弹片10还可以包括有固接部4,固接部4连接于受力部1,固接部4上设有连接孔41,固接部4通过连接孔41可以连接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上。通过固接部4有效加强弹片10的连接强度,保证弹片10连接导通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连接孔41便于固接部4连接。
其中,固接部4、受力部1、连接部2和抵靠部3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有效加强弹片10的结构强度,增加了弹片10的抗屈服强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