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3159B -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3159B
CN107393159B CN201710325255.9A CN201710325255A CN107393159B CN 107393159 B CN107393159 B CN 107393159B CN 201710325255 A CN201710325255 A CN 201710325255A CN 107393159 B CN107393159 B CN 107393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discharge mechanism
commodity storage
main
pus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252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3159A (zh
Inventor
岩子努
福田胜彦
中里泰雄
山崎康宏
西山贵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Coca Cola Co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Coca Cola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94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823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100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199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277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491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43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370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Coca Cola Co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24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9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3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3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3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3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28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the magazines are incline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6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in which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in compartments in fixed recepta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能够在设定商品栏时具有自由度且能稳定地在商品收纳通路收纳商品并能尽量减少死区,使商品收纳通路的有效长度伸长,其包括:在商品长度方向被分开的、具有连接机构的驱动排出机构和具有连接机构的从动排出机构成套地排列配置而形成的2组排出机构部;驱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电动机驱动组件;和将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从动排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并将这2组从动排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的可动连结部件,利用划设出商品栏的分隔部件有选择地使可动连结部件操作(连结/解除),由此将排出机构部分割成最适于商品栏的宽度。

Description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包括商品收纳架,该 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多层商品收纳搁板,该商品收纳搁板 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将多个商品以横倒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 排来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配置于商品收纳搁板的后端侧的商品 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商品一个一个地送出。
背景技术
这种自动售货机在主体机壳的库内包括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 架在上下方向配置有多层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形成将多 个商品以横倒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来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也 称为商品栏)。配置于上述商品收纳架的商品收纳搁板以商品收纳通路 的商品送出口较低的方式以规定的斜度倾斜形成,在商品收纳搁板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 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在由该分隔部件划设出的各个商品 收纳通路的商品送出口设置有将在该商品收纳通路以横倒姿态被收纳 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的商品送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处,上述专利文献1中对于商品送出装置没有明确表示,但该 种类的商品送出装置包括:第一限动部件,其可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 通路,设置成能够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最后端的商品,也 称为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 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 二限动部件,其可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设置成能够在从商品收 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 (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 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连接机构,其使上述第一限动部件和第二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驱动该连接机构的驱 动机构(螺线管,电动机),销售待机时处于第一限动部件突出于商品 收纳通路而保持销售商品、第二限动部件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状态, 基于销售指令,通过驱动上述驱动机构,经由连接机构,使第二限动 部件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而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且使第一限动部件 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而排出销售商品(例如专利文献2)。这样,商品 送出装置具有根据销售指令驱动的驱动机构。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中,通过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多层 决定为长尺寸的商品的宽度的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收纳架(也称为倾 斜搁板)邻接配置,形成2列的长尺寸用的商品收纳通路(商品栏), 另一方面,在各个商品收纳架的宽度方向的中央设置分隔部件时,在 分隔部件的左右分别形成2列(全体4列)的短尺寸用的商品收纳通 路(商品栏),与短尺寸用的商品收纳通路对应地在其商品送出口分别 配置商品送出装置,在设置有分隔部件时单独控制2个商品送出装置, 在没有设置分隔部件时同步控制2个商品送出装置。
此外,如作为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 主要部分概略图的图58所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收纳搁板10具有 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多层并且将多个商品以横倒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 成一排而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也称为商品栏)43,以商品收纳通路 43的成为商品送出口45的后方侧较低的方式以具有规定的斜度的方 式倾斜配置。商品送出装置100以位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上部的方式 配置在上层侧的商品收纳搁板10的后端侧。商品送出装置100包括: 推板部件110,其可转动地被保持于基板150的转动轴160所轴支承, 并且能够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出没(进入和退出),设置成在以保持 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G1)的方式 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1的保持 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可移动;限动部件120, 其可转动地被保持于基板150的转动轴160所轴支承,并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设置成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 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G1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 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G2)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 的突出位置之间可移动;连接机构130,其支承使上述推板部件110和 限动部件120分别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131和前 部连接销132,被由未图示的复位弹簧向后退位置施力;和驱动该连接 机构130的驱动机构(螺线管)140,这些部件分别安装于由前后左右 的凸缘形成为浅箱形的基板150。推板部件110如图59所示,在平板 状的保持部件111的背面一体地设置有锁定部件112。在锁定部件112 隔着弓状的突起113设置有引导突起114,在引导突起114分别形成有 异形槽115,在异形槽115的一端形成有锁定部115a。弓状的突起113 的弧面113a和异形槽115的圆弧状的槽缘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并且弓 状的突起113的前端与异形槽115的锁定部115a位于同一线上。在保持部件111的两侧壁1110形成有转动轴160的插通孔1110a。在锁定 部件112的基端部也在与插通孔1110a相同的线上形成有插通孔(未图 示)。此外,基板150由前后左右的凸缘形成为浅箱形,通过在基板150 的平板面形成的开口,推板部件110和限动部件120突出于商品收纳 通路43。后部连接销131和前部连接销132沿设置于在基板150形成 的未图示的轴承部件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133和长孔134可移 动。此外,后部连接销133插通在形成于推板部件110的背面的异形 槽115中,前部连接销132在形成于限动部件120的背面的凹状的滑 动槽121中滑动。销售待机时(图58的上层侧),移动至后退位置的 后部连接销133与推板部件110的弓状的突起113的前端抵接,并且 位于异形槽115的锁定部115a,将推板部件110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 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而保持销售商品G1,另一方面,移动到后退位 置的前部连接销132进入限动部件120的滑动槽121的最深部,处于 将限动部件120保持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的状态。销 售时(图58的下层侧),通过驱动上述驱动机构140,经由连接机构 130,前部连接销132和后部连接销131沿长孔134和长孔133向前方 移动。前部连接销132随着向前方移动而按压限动部件120的滑动槽 121的壁面,使限动部件120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而保持下一个销 售商品G2,另一方面,当后部连接销131开始向前方移动时,从推板 部件110的异形槽115的锁定部115a和弓状的突起113的前端脱离, 并且在异形槽115的壁面滑动而使推板部件110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 避,排出销售商品G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34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424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659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在能够在一个倾斜搁板设定多个商 品栏,以一个倾斜搁板能够销售长度不同的种类的商品的方面是优异 的,但具有由于与短尺寸用的商品收纳通路对应地配置在其商品送出 口的商品送出装置而对商品栏的设定造成限制的课题。即,如专利文 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倾斜搁板排列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与半尺寸(长 尺寸的一半的长度)的长度的商品对应时,能够设定半尺寸用的2列 的商品栏,另一方面,在设定半尺寸以外的例如长尺寸的3/4尺寸的商 品和长尺寸的1/4尺寸的商品的2列的商品栏时,不能够使用与半尺寸 的长度对应的商品送出装置,必须设置新的商品尺寸用的商品送出装 置,必须准备与商品栏的设定对应的商品送出装置。
此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倾斜搁板排列设置的商品 送出装置与半尺寸(长尺寸的一半的长度)的长度的商品对应时,能 够设定半尺寸用的2列的商品栏,另一方面,在设定半尺寸以外的例 如长尺寸的3/4尺寸的商品栏时,即,使分隔部件设定长尺寸的3/4尺 寸的商品栏时,分隔部件与商品送出装置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干涉 而不能够设置分隔部件,由此不能够设定长尺寸的3/4尺寸的商品栏。 此时,虽然将分隔部件设置在与长尺寸的商品栏对应的位置则能够在 与该长尺寸的商品对应地设定的商品收纳通路收纳长尺寸的3/4尺寸 的商品,但此时,对于与长尺寸的商品对应的商品收纳通路的宽度, 收纳短宽度的商品,因此长尺寸的3/4尺寸的商品的姿态不稳定,会导 致商品堵塞。
此外,在倾斜搁板中,能够在上下左右划设出多个商品栏,因此 适合于伴随商品的多样化的要求能够销售多种商品(多选择化)的需 求。另一方面,商品栏在商品收纳搁板中在前后方向(自动售货机的 进深方向)上被划分,因此在商品栏中能够收纳的商品的个数比较少, 在商品栏能够多收纳1个商品的话,与商品栏数变多的量相应地能够 增加收纳个数。此处,收纳于商品栏的商品是被在商品收纳搁板10的 成为商品送出口45的后方侧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推板部件110保持 的销售商品的前方侧依次排列而堆叠的。由此,商品收纳通路(商品 栏)43的长度形式上是商品收纳搁板10的全长度(前后方向的长度), 但实质上是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前端到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推 板部件110的位置(大致轴支承推板部件110的转动轴160的位置), 根据推板部件110的位置,决定能够收纳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的长度 (以下也将其称为有效长度)。即,从推板部件110的位置到商品收纳搁板10的后端是死区(dead space),减少该死区则能够使商品收纳通 路的有效长度伸长。
像这样,如果使推板部件110接近商品送出口45而减少上述死区, 则能够使商品收纳通路的有效长度伸长,但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发明 中不能够减少上述死区,不能够使商品收纳通路的有效长度伸长。即, 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商品送出装置中,在推板部件110的保持销售商 品G1的保持部件111的背面形成异形槽115,通过插通在该异形槽115 中的后部连接销131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推板部件110向突出位置 和退避位置移动。因此,后部连接销131必然配置在可转动地支承推 板部件110的转动轴160的后方侧。后部连接销131在前后方向上以 规定的移动行程(冲程)往复运动,因此至少与后部连接销131的前 后方向的冲程相应地从转动轴160到后方侧产生死区。进而,在由前 后左右的凸缘形成为浅箱形的基板150的后部侧存在凸缘,因此死区 更大。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的 商品送出装置,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使商品栏的设定具有自由度,并 且能够在商品收纳通路稳定地收纳商品,而且能够尽可能减少死区而 使商品收纳通路的有效长度伸长。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 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 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 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 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 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 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 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被分隔开的、具有连接 机构的驱动排出机构和具有连接机构的从动排出机构成套地排列配置 而成的2组排出机构部;驱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 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将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从动排 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并将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邻接的连 接机构彼此连结,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 纳通路的分隔部件有选择地解除所述连结的连结机构。
此外,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所述驱动排出机构包括:第一限动部件,其设 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 商品(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 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 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 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 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 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和 驱动连接机构,其使所述第一限动部件和第二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 置和退避位置,所述从动排出机构包括:第一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 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 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 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 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 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 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和从动连接机构,其使所述第一限动部件和第二 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连结机构包括多个可动连结部 件,所述多个可动连结部件被配置成分别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 排出机构和从动排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之间以及这2组排出 机构部的邻接的连接机构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轴支承于邻接的连接 机构的一方,且另一端能够与邻接的连接机构的另一方卡合/脱离。
此外,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 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2组驱动排出机构 的一方的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2组 驱动排出机构的另一方的驱动连接机构。
此外,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2组驱动排出机构各自的连 接机构的螺线管。
此外,第五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 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 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 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 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 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 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 在于,包括:主排出机构部,其被配置在左右两端,且具有通过连接 机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 件;从排出机构部,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 部件和主限动部件之间,且以能够彼此接近/分开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 被分隔成多个的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 从限动部件全部接近的状态下,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一方或另 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动作,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左右的组分开的状态下,彼此分开的各组 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 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分别动作;驱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连 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分离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 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 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以及从 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之间,根据需要利用设置 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使左右的主排出 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 主限动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 或从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的彼此邻接的组的从 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彼此分别有选择地分开。
此外,第六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所述主排出机构部包括:主推板部件,其设置 成可转动地被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 能够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 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 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转动);主限动部件, 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 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 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 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转动); 和连接机构,其使所述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 避位置,所述从排出机构部具有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该从 推板部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 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 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 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从限动部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 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 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 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在各组的从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设置有能够与彼此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卡合的卡 合片,分离机构包括多个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 动移动,以根据需要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 分隔部件按压而向后方滑动移动解除彼此的卡合片的卡合的方式,使 从推板部件或从限动部件沿转动轴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
此外,第七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 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左右的主排出机构 部的一方的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左 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另一方的连接机构。
此外,第八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各自的 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此外,第九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 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 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 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 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 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 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 于:包括固定式排出部和可动式排出部的组合,该固定式排出部和可 动式排出部具有:在被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的基板上邻接配置, 且具有分别被连接机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推板 部件和限动部件的排出机构;和分别驱动这些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 驱动机构,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被 设定成比固定式排出部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小,且能够在宽 度方向上移动,可动式排出机构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 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第十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述的自动售货 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所述主排出机构部中,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 构和固定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包括:主推板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 被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 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的方式突 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 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转动);主限动部件,其设置 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 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 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 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转动);和连 接机构,其使所述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 置,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可转动地被转动 轴所轴支承,该转动轴被相对于所述基板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 的可动式轴承部件所支承,所述可动式轴承部件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 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此外,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述的自动售 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 反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一个排出机构的 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其它排出机构 的连接机构。
此外,第十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述的自动售 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与各个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对 应地设置的、驱动各个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此外,第十三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 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 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 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 搁板的商品送出口的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 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 征在于,包括:推板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保持于基板的转动轴 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第一销 售顺序的商品(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 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 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转动);限动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 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 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 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转动);连接机构,其支 承使所述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分别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 连接销和前部连接销;和驱动所述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推板 部件,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中保持商品的平板状的保持部的基端侧被 转动轴所轴支承,并且在隔着转动轴与保持部相反方向的部位形成有 异形孔,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后部连接销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 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卡止而将推板部件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 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所述后部连接销配置成能够以其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呈立体交叉状相交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移动。
此外,第十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自动 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在基板的后部具有允许推板部件和限动部 件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后端开放。
此外,第十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自动 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在驱动机构中,推板部件的异形孔与供转 动轴插通的孔连通。
此外,第十六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自动 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 可反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一个排出机构 的连接机构,并且利用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其它排出机 构的连接机构。
此外,第十七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自动 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中,驱动机构包括与各个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 对应地设置的、驱动各个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 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 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 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 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 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商品送出装置包括: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分 隔开的、具有连接机构的驱动排出机构和具有连接机构的从动排出机 构成套地排列配置而得的2组排出机构部;驱动这2组的排出机构部 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将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 动排出机构和从动排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并将这2组排 出机构部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 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有选择地解除所述连结的连结 机构,由此,为了设定商品栏而能够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 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有选择地断开2组排出机构部, 或有选择地使从动排出机构从2组排出机构部中的驱动排出机构断开, 即,能够将2组排出机构部分隔成商品栏所需的宽度,因此具有能够 提供商品栏的设定自由度高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 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 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 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 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 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 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商品送出装置包括:主排出机构部, 其被配置在左右两端,且具有被连接机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 品收纳通路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从排出机构部,其具有配置 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之间,且以能 够彼此接近/分开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被分隔成多个的多组从推板部件 和从限动部件,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全部接近的状态下, 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 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动作,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左右 的组分开的状态下,彼此分开的各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一方 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分别动作; 驱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分离机构, 其配置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与邻接 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以及从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从 限动部件之间,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 通路的分隔部件,使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 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限动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 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或从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 从限动部件的彼此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彼此分别有选 择地分开,由此,为了设定商品栏而能够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 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使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 动部件与左右的组分开,使彼此分开的各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 与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动作, 因此,具有能够提供提高了商品栏的设定的自由度的商品送出装置的 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 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 商品送出口相比于商品投入口变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 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 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 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 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商品送出装置包括固定式排出 部和可动式排出部的组合,该固定式排出部和可动式排出部具有:在 被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的基板上邻接配置,且具有分别被连接机 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的排 出机构;和分别驱动这些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可动式排 出部的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设定成比固定式排出部 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小,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可动式 排出机构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 分隔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为了设定商品栏而能够根据需要 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使一方的 商品排出部的可动排出机构在宽度方向上移动,防止分隔部件和可动 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干涉,因此具有能够提供能够提高 商品栏的设定的自由度并且确保最适于商品尺寸的宽度的商品收纳通 路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 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 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 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 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 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商品送出装置包括:推板部件,其 设置成可转动地被保持于基板的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 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最后端的商品, 也称为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 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转动);限动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 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 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 位置之间移动(转动);连接机构,其支承使所述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 分别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和前部连接销;和驱动 所述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推板部件,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中 保持商品的平板状的保持部的基端侧被转动轴所轴支承,并且在隔着 转动轴与保持部相反方向的部位形成有异形孔,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 移动的后部连接销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卡止而 将推板部件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所述 后部连接销配置成能够以其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呈立体交叉状相 交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轴支承推板部件的转动轴接 近商品送出口,即接近商品收纳搁板的后端,因此具有能够提供能够 使轴支承推板部件的转动轴与商品收纳搁板的后端间的死区减少,使 商品收纳通路的有效长度伸长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对象的自动售货机的概略侧面图,在实施方 式1至实施方式3中是共通的。
图2是从右斜上方观察图1的商品收纳架的立体图,在实施方式1 至实施方式3中是共通的。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收纳搁板,图3(a)是其立 体图,图3(b)是图3(a)的A-A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送出装置,图5(a)是从右 斜上方观察商品送出装置的立体图,图5(b)是从图5(a)将基板和 售罄检测部件分解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6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轴 承部件,图6(a)是安装于轴承部件的驱动排出机构的立体图,图6 (b)是图6(a)的分解图。
图7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排出机构部的从动排出机构和轴 承部件,图7(a)是安装于轴承部件的从动排出机构的立体图,图7 (b)是图7(a)的分解图。
图8A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板和轴承部件,是从其前方右 斜上方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8B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板和轴承部件,是从其前方右 斜下方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8C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板和轴承部件,是从前方右斜 上方看在基板安装有轴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D表示图5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板和轴承部件,是从前方右斜 下方看在基板安装有轴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表示图5的轴承部件,是从其前方右斜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6的驱动排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第一限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0的第二限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0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图7的从动排出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抽出连接部件和可动连结部件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可动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5的可动连结部件向连接部件的安装状态的说明 图。
图18表示电动机驱动组件的主要部分结构和动作,图18(a)是 销售待机时的主要部分平面图,图18(b)是销售时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是共通的。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售罄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20A是商品送出装置的一方的驱动排出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商品 装载前的动作说明图,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是共通的。
图20B是图20A的驱动排出机构的销售待机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是共通的。
图20C是图20A的驱动排出机构的销售时的动作说明图,在实施 方式1、实施方式2中是共通的。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22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设定商品栏C1~C4的分隔部 件和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22A(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2A(b)是其示意图。
图22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设定商品栏C5、C7、C6的分隔 部件和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22B(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2B(b)是其示意图。
图22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设定商品栏C1、C2、C8的分 隔部件和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22C(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 图,图22C(b)是其示意图。
图22D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设定商品栏C1、C7、C7的分 隔部件和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22D(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 图,图22D(b)是其示意图。
图22E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设定商品栏C8、C8的分隔部 件和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22E(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22E(b)是其示意图。
图2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收纳搁板,图23(a)是其 立体图,图23(b)是图23(a)的A-A截面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图25A是从右斜上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立 体图。
图25B是从右斜下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立 体图。
图25C是分解图25A的商品送出装置而得的分解立体图。
图25D是图25A的商品送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26A是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主排出机构 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排出机构的一部分而表示的从 右斜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26B是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主排出机构 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排出机构的一部分而表示的从 右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2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板,图27(a) 是基板的立体图,图27(b)是放大表示基板的轴承部的主要部分放大 图。
图28是表示图25的连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图25的从推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图25的从限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图26的分离部件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图26的可动连结部件的立体图。
图33表示图26的可动连结部件向连接部件的安装状态,图33(a) 是表示其安装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3(b)是表示其安装后的状态的 说明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售罄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3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36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定商品栏C1~C4的分隔部 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36A(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36A (b)是其示意图。
图36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定商品栏C1、C7、C8的分 隔部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36B(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 36B(b)是其示意图。
图36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定商品栏C7、C5、C6的分 隔部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36C(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 36C(b)是其示意图。
图36D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定商品栏C9、C1、C2的分 隔部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36D(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 36D(b)是其示意图。
图36E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设定商品栏C9、C10的分隔部 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36E(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36E (b)是其示意图。
图3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收纳搁板,图37(a)是其 立体图,图37(b)是图37(a)的A-A截面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分隔部件的立体图。
图39A是从右斜上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立 体图。
图39B是从右斜下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立 体图。
图39C是分解图39A的商品送出装置而得的分解立体图。
图39D是图39A的商品送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0A是从右斜上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基 板的立体图。
图40B是放大表示图40A的基板的轴承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1是从右斜上方看配置在图40A的基板的可动式轴承部件的立 体图。
图4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固定式或可动式排出部的推板 部件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固定式或可动式排出部的限动 部件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固定式排出部的一个连接机构 的立体图。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固定式排出部的另一个连接机 构的立体图。
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可动式排出部的一个推板部件 的立体图。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可动式排出部的一个限动部件 的立体图。
图4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可动式排出部的一个连接机构 的立体图。
图4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可动式排出部的另一个连接机 构的立体图。
图5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一个调节部件的立体图。
图5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另一个调节部件的立体图。
图5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调节部件和可动式轴承部件的连 动动作,图52(a)是利用一个调节部件,可动式轴承部件移动到初始 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2(b)是利用另一个调整部件,可动式轴承 部件从初始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5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售罄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5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排出机构的主要 部分的商品装载前的动作说明图。
图5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排出机构的销售 待机状态的动作说明图。
图54C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排出机构的销售 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5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55B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调节部件,可动式轴承 部件从初始位置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55C是表示可动式轴承部件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调节部 件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或设置在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示 意图。
图56A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设定商品栏C1~C4的分隔部 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56A(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6A (b)是其示意图。
图56B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设定商品栏C1、C5、C6的分 隔部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56B(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6B(b)是其示意图。
图56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设定商品栏C7、C3、C4的分 隔部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56C(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 56C(b)是其示意图。
图56D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设定商品栏C7、C8的分隔部 件和商品送出装置的关系,图56D(a)是其主要部分立体图,图56D (b)是其示意图。
图5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 变形例的推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58是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图。
图59是图58所示的现有的推板部件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实施方式1)
图1至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图1是作为本发明对象的自动售货机的一个例子的销售罐装饮料、 PET瓶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从右斜上方俯瞰图1 的商品收纳架,分解表示最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 图。此外,所谓左右是指从自动售货机的前面观察时的左右。
如图1所示,该自动售货机包括:作为前面开放的隔热箱体而形 成的主体机壳1,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支承在主体机壳1的前面的外 门2。主体机壳1的商品收纳库的前面被能够开闭的隔热内门3所闭塞。 上述主体机壳1在钢板制的外箱的内侧、即上壁1a、左右侧壁1b、背 壁1c和底壁1d配置有由聚氨酯泡沫形成的隔热板而构成为隔热箱体。 在上述主体机壳1的由隔热板包围的商品收纳库内收纳设置有包括在 上下方向上配置有多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的商品收纳架4。在商品收 纳架4的下部配置有商品送出滑槽6和以冷或热状态保存收纳于商品 收纳架4的商品G的冷却/加热组件7。另外,在主体机壳1的下部的 机械室8配置有冷却/加热组件7的冷却组件和形成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冷凝组件9。
上述商品收纳架4包括架设商品收纳搁板10的左右一对架侧板41、 41。该左右的架侧板41、41根据图2能够理解为矩形平板状的薄板钢 板制成。商品收纳搁板10以成为商品投入口44的前方侧高、成为商 品送出口45的后方侧低的方式且以按规定的斜度倾斜的方式上下多层 (本实施方式中为10层)地架设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在最上层的 商品收纳搁板10的上方,紧固卡止部件30架设于左右一对的架侧板 41、41。此外,在左右的架侧板41、41的上端,架设与螺旋式商品收 纳架同样的搁板侧钩部件40(参照图2),使该搁板侧钩部件40与铺 设于商品收纳库的顶部的主体侧钩部件(未图示)卡止固定,由此商 品收纳架4被收纳设置于商品收纳库中。
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如图2所示,安装有多个分隔部件42。 这些分隔部件42划设出将多个商品以横倒姿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 而进行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43(商品栏)。在各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 品送出口45的附近且在各商品收纳通路43的上部,在该实施方式1 中,在上层侧的商品收纳搁板10和紧固卡止部件30的下面配置有将 收纳于该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G一个一个地分开而送出至送出通路 46的商品送出装置5。在各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的后端部,配置有在 突出于上述送出通路46的突出位置与被落下的商品G推开而从送出通 路46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转动的姿态控制板47。已知该姿态控制板 47被螺旋弹簧(未图示)以向送出通路46突出的方式施力,被在送出 通路46落下的商品G推开而从送出通路46退避时,将该商品G的姿 态矫正为横倒姿态,并且吸收该商品G的落下能量使其落下速度降低。 这样构成的商品收纳架4被收纳设置于商品收纳库内。
另外,在外门2的前面,虽然省略图示,但配置有展示与商品栏 对应的多个商品样品的商品展示室、指定购入的商品G的商品选择按 钮、投入作为价钱的硬币的硬币投入口、插入作为价钱的纸币的纸币 插入口、用于取出找零硬币或根据返还指令被返还的硬币的硬币返还 口、指示找零或投入硬币的返还的返还杆等通过投入货币而自动销售 商品G所需的部件,还设置有将外门2密闭锁定于主体机壳1的门锁 机构的把手等。
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如图3所示,形成从矩形的板面的左右侧缘 向下方折弯的凸缘11、11以实现加强。在商品收纳搁板10的前端形 成弯曲成中空圆筒形状(卷曲状)的中空状部12。凸缘11、11的前端 通过切口而形成销插通部11a,此外,在凸缘11的大致中间部位和后 端通过切口而形成有圆弧状的销卡合部11b、11c。以设置于该凸缘11、 11的销插通部11a和销卡合部11b、11c与架设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的销部件P0~P2(参照图2)相对的方式配置商品收纳搁板10,由此 商品收纳搁板10被安装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的板面,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设置有7列在 前后方向上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的狭缝状的卡合槽14。 另外,在商品收纳搁板10的前端的中空状部12形成有多个与下层的 商品收纳搁板10的多个卡合槽14对应的卡止槽15。参照图3(b)能 够理解,该卡止槽15在中空状部12的圆周的一部分开孔形成,与连 着三个的卡合槽14中的前方的卡合槽14连通地形成。上述卡合槽14 和卡止槽15卡止固定分隔部件42,其宽度形成得比分隔部件42的板 厚大(例如,板厚的2倍以上)。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的靠 后端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避让孔16,这些避让孔16使商品送出装置5 的第一限动部件52、62的轴承部522、622(参照后述的图11、图14) 贯通其中。
最上层的紧固卡止部件30用于安装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在该 实施方式1中为了减少部件个数而采用商品收纳搁板10。
分隔部件42为薄板钢板制成,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于 商品收纳搁板10,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分隔部件42如图4所示, 在其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的爪 421,这些爪421构成为能够分别与形成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板面的 连着三个的卡合槽14卡合。在分隔部件42的上部形成有卡止爪422 和按压突起420。卡止爪422位于分隔部件42的上部前方且向上方延 伸,并且形成为朝向后方的钩,该钩构成为能够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 板10的卡止槽15卡合。按压突起420与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的可 动连结部件80抵接而使该可动连结部件80操作(转动)。上述卡止爪 422为了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的卡止槽15卡合而比按压突起420 的上端形成得更高。
上述分隔部件42的卡止爪422以使向分隔部件42的下方突出的 连着3个的爪421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卡合槽14卡合的状态与上层 的商品收纳搁板10(或紧固卡止部件30)的卡止槽15卡合,由此维 持分隔部件42的立起姿态。分隔部件42的设定位置的变更如下,如 上所述将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分隔部件42向上方抬起,由此将 爪421从卡合槽14抽出,在将卡止爪422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 的卡止槽15抽出的状态下向前方拉出时,爪421从卡合槽14向前方 离开,卡止爪422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或紧固卡止部件30)的 卡止槽15向前方离开。使向前方拉出的状态的分隔部件42在左右方 向上移动至与对应的卡合槽14相对的位置后,将分隔部件42向后方 侧按压,直至卡止爪422位于卡止槽15的上方后,使分隔部件42下 降,则爪421落入对应的卡止槽14而卡合,卡止爪422落入对应的卡 止槽15而配置。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如图5所示,具有商品送出装置5A、5B。 商品送出装置5A包括:由一套驱动排出机构501和从动排出机构601 (集合)组成的排出机构部510;由一套驱动排出机构502和从动排出 机构602(集合)组成的排出机构部520;对这2组的排出机构部510、 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驱动组件(驱动机构) 70;将邻接的驱动排出机构501和从动排出机构601、从动排出机构 601和从动排出机构602、从动排出机构602和驱动排出机构502分别 连结,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 的分隔部件42解除连结的多个可动连结部件(连结机构)80;和具有 检测杆91和售罄检测开关92的售罄检测机构90。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从 动排出机构601、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从动排出机构 602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开,与被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分隔 部件42划设出的商品栏(商品收纳通路43)对应。商品送出装置5B 也与商品送出装置5A同样,包括:由一套驱动排出机构503、从动排 出机构603(集合)组成的排出机构部530;由一套驱动排出机构504、 从动排出机构604(集合)组成的排出机构部540;对这2组的排出机 构部530、540的驱动排出机构503、504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驱动组件(驱动机构)70;将邻接的驱动排出机构503和从动排出机构603、从 动排出机构603和从动排出机构604、从动排出机构604和驱动排出机 构504分别连结,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而划设出商品 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解除连结的可动连结部件(连结机构)80; 和具有检测杆91和售罄检测开关92的售罄检测机构90。排出机构部 530的驱动排出机构503、从动排出机构603、排出机构部540的驱动 排出机构504、从动排出机构604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开,与由安 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分隔部件42划设出的商品栏(商品收纳通路 43)对应。另外,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10、520和商品送 出装置5B的排出机构部530、540的关系是,以该商品送出装置5A、 5B间的中央线为对称轴而配置成线对称,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 构部510和商品送出装置5B的排出机构部540、商品送出装置5A的 排出机构部520和商品送出装置5B的排出机构530为大致一致的结构。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10、520和商品送出装置5B 的排出机构部530、540分别经由轴承部件50分别安装于薄箱形的基 板51、51。另外,商品送出装置5A、5B如上所述以该商品送出装置 5A、5B间的中央线为对称轴地配置成线对称,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因 此以下以商品送出装置5A为中心进行说明。
将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构成 部件与轴承部件50一起表示于图6。驱动排出机构502包括:第一限 动部件52,其以从基板51的开口部500(参照后述的图8A)能够出 没(进入和退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57轴支承,并 且设置成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 售商品G)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 售商品G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间可移动; 第二限动部件53,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 57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 次于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 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间 可移动;和连接机构(连杆机构)54,其支承使上述第一限动部件52 和第二限动部件53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和前 部连接销56,被复位弹簧540向后退位置施力,驱动排出机构502经 由轴承部件50而被安装于基板51。
此外,将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20的从动排出机构602 的构成部件与轴承部件50一起表示于图7。从动排出机构602包括: 第一限动部件62,其以从基板51的开口部500(参照后述的图8)能 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67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 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G) 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的 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间可移动;第二限动部 件63,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67轴支承, 并且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第 二销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 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间可移动;和连接机 构(连杆机构)64,其支承使上述第一限动部件62和第二限动部件63 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下部连接销65和上部连接销66,从动排 出机构602经由轴承部件60安装于基板51。
上述基板51如图8A~图8D所示,形成为在其周缘形成有向上部 侧延伸的左右的凸缘51a、51b和前凸缘51c的薄箱形,在基板51的 矩形平板将后端侧切开而形成矩形的开口部500,此外,在基板51的 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开口部512。在基板51的左右的凸缘51a、 51b的后端,设置有切成圆弧状的销卡止部51a1、51b1。此外,基板 51的前凸缘51c的上端向前方折弯而设置有销卡止舌片51c1。这些销 卡止部51a1、51b1和销卡止舌片51c1与架设于左右一对的架侧板41、 41的销部件P1、P2(参照图2)卡合而将基板51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 搁板10。在基板51的开口部500的缘部形成有向上方折弯而形成的多 个限动片500a~500e,此外,在基板51的开口部512的后缘在向上方 折弯而形成的开口凸缘5121的基端侧形成有卡合孔5121a~5121e(参 照图8B),在开口部512的前缘设置有向上方折弯而形成的多个引导 片512a~512d。
轴承部件50面对上述基板51的开口部500而设置。该轴承部件 50支承被连接机构54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的一端并 且支承第一限动部件52、第二限动部件53共用的转动轴57。如图9 所示,上述轴承部件50包括:面对基板51的开口部500的底面和后 面开口的箱形的轴承部5041;位于轴承部5041的前方并且形成得比轴 承部5041低的支承部5045;将上述轴承部5041和支承部5045的左右 侧壁折返以形成为日文假名
Figure BDA0001290955910000261
字状槽的方式折弯而形成的左右的轴 承凸缘504a、504b;以从由上述轴承部5041和支承部5045的左右侧 壁和左右的轴承凸缘504a、504b形成的
Figure BDA0001290955910000262
字状槽的底部向前方延伸的 方式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卡合片5046。该轴承部件50通过下述方式固定 于基板51:将左右一对的卡合片5046插入在从基板51的开口部512 的后缘向上方折弯而形成的开口凸缘5121的基端侧形成的卡合孔 5121a、5121b(参照图8B)而卡止,并且使在基板51的开口部500 的缘部形成的限动片500a以与形成得比轴承部5041低的支承部5045 的后端抵接的方式折弯而卡止。
在上述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在前后方向上延 伸的前后一对的长孔5042、5043形成在不同位置。此外,在轴承部件 50的左右侧壁,在长孔5142的下方位置形成有支轴孔5044(在图9 中形成于轴承部5041的左侧壁的支轴孔5044可以看到,轴承部5041 的右侧壁的支轴孔5044被轴承凸缘504b遮挡而看不见,但位于与形 成于轴承凸缘504b的圆孔5041b1相对的位置)。上述长孔5042、5043 对被连接机构54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在 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此外,上述支轴孔5044支承 第一限动部件52和第二限动部件53共用的转动轴57。上述长孔5042、 5043和支轴孔5044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以减小与转 动轴57、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的摩擦。在轴承部件50的轴 承部5041的后端侧的上壁形成有左右一对的开口5041a、5041a,此外, 在轴承部5041的前端侧形成有从上壁跨至前壁的开口5041b。上述开口5041a、5041a构成后述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的避让孔, 上述开口5041b使构成连接机构54的连接部件541(后述)插通其中 而配置。此外,在支承部5045的右端侧设置有引导上述连接部件541 的引导片5045a。
接着,参照图10~图13说明经由上述轴承部件50安装于基板51 的商品送出装置5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图10是驱动排出机构502 的分解图,图11是第一限动部件52的立体图,图12是第二限动部件 53的立体图,图13是支承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的连接机构 54的立体图。
第一限动部件52如图11所示,是将平板状的保持部521和从该 保持部521的基端侧向与保持部52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2个轴承部522 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例如聚醛树脂(polyacetal))制成的。在上述轴 承部522形成有轴插通孔5221和异形孔5222。轴插通孔5221用于使 转动轴57插通其中。在转动轴57卷绕图10所示的螺旋扭转弹簧520, 第一限动部件52被该螺旋扭转弹簧520的弹性力总是向突出位置施力。 上述异形孔5222用于使被连接机构54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的端部滑 动,允许后部连接销55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并且与后部连接销55 协同动作以限制第一限动部件52的动作范围。该异形孔5222具有与 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轴承部件50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2的 后端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第一限动部件52锁定于在商品 收纳通路43突出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22a。
第二限动部件53由合成树脂(例如聚醛树脂)制成,如图12所 示,在基端部侧形成的具有轴插通孔531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 在前端侧形成并且具有2个舌片532a的商品的保持部532、形成有凹 状的滑动槽533a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一体成形。在上述轴支承部 531形成的轴插通孔531a用于使转动轴57插通在其中。左右一对的轴 支承部531间的宽度设定成比第一限动部件52设置有轴插通孔5221 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间的宽度大。上述保持部532在第二限动部 件53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出时与商品抵接而保持该商品。此外,在 上述限动壁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的前部连接销56能够滑动,接受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轴承部件50 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2的后端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将第二限 动部件3锁定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前部连接销56 从后退位置向前方滑动移动时将第二限动部件53向商品收纳通路43 推出。此外,在与上述限动壁533的滑动槽533a相连的部位,设置有 与滑动移动至前进位置(在轴承部件50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2 的前端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抵接的限动面533b。该限动面533b与 前部连接销56抵接而阻止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第二限动部件53 向退避位置移动,将该第二限动部件53锁定在突出位置。
对上述第一限动部件52和第二限动部件53进行轴支承的转动轴 57向轴承部件50的组装方式如下,将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 和第二限动部件53的基端部配置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规定 位置。此时,规定位置是指,以形成于第二限动部件53的基端部侧的 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531位于设置在第一限动部件52的左右一 对的轴承部522的外侧的方式配置,并且设置于第一限动部件52的左 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5221和形成于第二限动部件53 的基端部侧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531的轴插通孔531a、531a 与形成于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的支轴孔5044、5044 位于一条直线上。像这样,将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和第二限 动部件53的基端部配置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规定位置,并 且从轴承部件50的右凸缘504b的外侧向形成在该右凸缘504b的圆孔 504b1(参照图9)插入转动轴57的前端。然后,将转动轴57的前端 插通在形成于轴承部5041的左侧壁的支轴孔5044中而将其架设于轴 承部5041时,第一限动部件52和第二限动部件53被转动轴57轴支 承。此时,被转动轴57轴支承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与在 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后端侧的上壁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开口 5041a、5041a相对,能够进入上述开口5041a、5041a而允许第一限动 部件52的转动。
连接机构54被电动机驱动组件70(参照图5)驱动,以支承使第 一限动部件52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从商品收纳通 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的后部连接销55、使第二限动部件53在突 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 置移动的前部连接销56的方式组装于轴承部件50。
上述连接机构54如图13所示,具有钢板制的连接部件541。连接 部件541通过将短条状的钢板折弯成
Figure BDA0001290955910000281
字状而形成。在连接部件541的 后端部,形成有具有供后部连接销55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2,在 该支承部542的前方侧形成有具有供前部连接销56贯通的贯通孔的支 承部543。上述支承部542支承后部连接销55与连接部件541的上下 动作连动地使该后部连接销5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支承部543支 承前部连接销56与连接部件541的前后动作连动地使该前部连接销56 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连接部件541的前端设置有折弯形成为钩状的 卡合部544。在卡合部544形成有向左侧方向延伸的卡合片544a,该 卡合片544a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连接杆717的 前端717b的方式配置。此外,在连接部件541的靠前方的位置,收容 可动连结部件80的一端的卡合槽部545以向左方开放的方式形成。对 于该卡合槽部545和可动连结部件80的关系与对可动连结部件80的说明一起在后面叙述。在该卡合槽部545的后方侧设置有卡止片546, 该卡止片546卡止包括将连接部件541向后退位置施力的螺旋扭转弹 簧的复位弹簧540的一端。复位弹簧540的另一端卡止于由于在轴承 部件50的支承部5045切起(翘曲)而形成的卡止片5047(参照图9)。 此外,在连接部件541的后方部位设置有凹部541a。
上述连接部件541与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一起组装于 利用上述转动轴57轴支承第一限动部件52和第二限动部件53的轴承 部件50,而设置于基板51。连接部件541向轴承部件50的组装如下, 使连接部件541的后端部位贯通于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形成 的开口5041b,以使在连接部件541的后方部位切开形成的凹部541a 跨轴承部5041的前壁(轴承部5041的形成有从上壁跨前壁的开口 5041b的壁)的缘部的方式配置,并且将连接部件541载置于轴承部件 50的支承部5045b,如此连接部件541能够组装于轴承部件50。此时, 连接部件541的右端侧被形成于轴承部件50的支承部5045的引导片 5045a(参照图9)引导。
像这样,使连接部件541贯通在形成于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 的开口5041b中且配置在规定位置,以此状态组装后部连接销55和前 部连接销56。此时,规定位置是指,在组装于轴承部件50的第一限动 部件52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522设置的异形孔5222、5222和连 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542,与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 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042、5042位于一条直线上,此外,在第二限 动部件53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533a和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543,与在轴承部件50的轴 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043、5043位于一条直线上。像这 样,以使连接部件541贯通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形成的开口 5041b中且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将后部连接销55从在轴承部件50 的轴承部5041的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042插入以跨在轴承部5041的左 侧壁形成的长孔5042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将前部连接销56经由 在轴承部件50的右凸缘504b形成的圆孔504b2(参照图13)插入在 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043以跨在轴承部 5041的左侧壁形成的长孔5043的方式安装。由此,后部连接销55被 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承,并且插通在设置于第一限 动部件52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5221中,在该 状态下跨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042、 5042被保持,前部连接销56被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543 支承,并且插通在设置于第二限动部件52的限动壁533的凹状的滑动 槽533a中,在该状态下跨在轴承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形 成的长孔5043、5043被保持。
像这样,将第一限动部件52和第二限动部件53轴支承于转动轴 57,将组装有支承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的连接部件54的轴 承部件50组装于基板51时,连接部件54被在基板51的开口512的 前缘立起形成的引导片512a引导连接部件541的左端侧。由此能够保 障连接部件541向前后方向的稳定的滑动移动。另外,复位弹簧540 以与连接部件541的卡止片546和轴承部件50的卡止片5047(参照图 9)卡止的方式组装,由此,连接部件541在待机状态下利用复位弹簧 540施加的力以后部连接销55位于在轴承部件50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 孔5142的后端位置的方式后退。
参照图14对与上述驱动排出机构502一起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A 的排出机构部520的从动排出机构60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从动 排出机构602的分解图。该从动排出机构602也具有与驱动排出机构 502相同的构成部件。即,从动排出机构602具有第一限动部件62、 第二限动部件63和支承后部连接销65和前部连接销66的连接机构64。 第一限动部件62是将平板状的保持部621和从该保持部621的基端侧 向与保持部62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2个轴承部622一体形成的合成树 脂(例如聚醛树脂)制成的。在上述轴承部622形成有轴插通孔6221 和异形孔6222。第二限动部件63是在基端部侧形成的具有轴插通孔 631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在前端侧形成并且具有2个舌片632a 的商品的保持部632和形成有凹状的滑动槽633a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 633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例如聚醛树脂)制成的。连接机构64具有 钢板制的连接部件641,在连接部件641的后端部形成有具有供后部连 接销65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642,在该支承部642的前方侧形成有 具有供前部连接销66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643。此外,在连接部件 641的靠前方的部位,收纳可动连结部件80的端部的卡合槽部645以 向左右开放的方式形成。对于该卡合槽部645和可动连结部件80的关系与可动连结部件80的说明一起在后面叙述,在该卡合槽部645设置 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6451、6451。在上述卡合槽部645的后方侧设置 有卡止片646,该卡止片646卡止包括对连接部件641向后退位置施力 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640的一端。连接部件641的前端侧以截 断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机构54的连接部件541的卡合部544的方 式被切开。另外,利用连接机构64在商品收纳通路43交替出没的第 一限动部件62、第二限动部件63形成为驱动排出机构502的第一限动 部件52、第二限动部件53的横宽的一半的尺寸,连接部件641的宽度 也比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部件54的宽度小。
该从动排出机构602也经由轴承部件60组装于基板51。另外,组 装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轴承部件60与组装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轴承部 件50除了宽度不同(较小)这一点外为相同的结构。
此外,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与 图10~图13所示的构成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第一限 动部件52、第二限动部件53、连接机构54共通地使用相同的部件, 因此相当于排列配置2个驱动排出机构502,驱动排出机构501也经由 轴承部件50安装于基板51。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出机构部510的从 动排出机构601是与图14所示的从动排出机构602相同的结构,从动 排出机构601也经由轴承部件60安装于基板51。
多个可动连结部件80将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和从 动排出机构601、排出机构部510的从动排出机构601和排出机构部 520的从动排出机构602、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和从动 排出机构602分别连结,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而划设 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解除连结。参照图15~图17说明该 可动连结部件81。图15将构成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 和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机构54、64的连接部件541、641和构成 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和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机构 54、64的连接部件541、641抽出而与可动连结部件80一起表示,图 16是可动连结部件80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可动连结部件80向连接 部件541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此处,如图15所示驱动排出机构501具有2个连接部件541,这 是因为,如上所述,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共通地使用 与构成排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第一限动部件52、第二 限动部件53、连接机构54相同的部件,因此相当于排列配置2个驱动 排出机构502。另外,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541中,从 设置于其前端的折弯形成为钩状的卡合部544、544起,卡合片544b、 544b以向右侧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这些卡合片544b、544b利用结合 板60一体结合,右侧的卡合片544b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电动机驱动 组件70的连接杆718的前端718b的方式配置。此外,在驱动排出机 构501的连接部件541、541的靠前方的部位,收纳并卡止可动连结部 件80的卡合槽部547、547以向右方开放的方式形成。
如图15所示,可动连结部件80以跨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 件541与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 部件641、连接部件641与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驱动排 出机构502的连接部件541与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的方 式配置。可动连结部件80如图16所示,在一个端部具有一对钩部81、 81,在另一个端部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具有分支成二叉的一对可挠性的 连接板82、82,在连接板82、82的自由端侧(前端)设置有彼此向相 反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的卡止突起83、83。彼此相对的连接板82、82 的外壁间的尺寸比一对钩部81、81的内壁间的尺寸小,卡止突起83、 83的前端间的寸法设定为比一对钩部81、81的外壁间的尺寸大。
该构成的可动连结部件80以使卡止突起83、83与驱动排出机构 501的连接部件541、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从动排出机 构602的连接部件641卡合的方式组装。即,如图17中放大表示的那 样,在设置于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的卡合槽部547的前 壁和后壁,设置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71、5471,在使在可动连结部 件80的另一个端部设置的连接板82、82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向内侧挠 曲的状态下,使卡止突起83、83进入设置于连接部件541的卡合槽部 547与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71、5471相对。当在该状态下手从以彼此 接近的方式向内侧挠曲了的连接板82、82离开时,由于连接板82、82 的恢复力,卡止突起83、83与卡止孔5471、5471卡合,可动连结部 件80被卡止于连接部件541。由此,可动连结部件80以卡止突起83、 83为支点可转动地被连接部件541轴支承。此时,在可动连结部件80 的连接板82、82的外侧面与连接部件541的卡合槽部547的前后壁的 壁面之间,形成设置于连接板82、82的一个端部的钩部81、81能够 进入的间隙。
此外,在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从动排出机构602 的连接部件641的卡合槽部645也设置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6451、6451 (参照图14),在这些卡止孔6451、6451卡合设置于可动连结部件80 的另一个端部的卡止突起83、83,由此分别在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 接部件641、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轴支承可动连结部件 80。另外,为了区分多个可动连结部件80,以下将轴支承于驱动排出 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的可动连结部件称为80A,将轴支承于从动 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的可动连结部件称为80B,将轴支承于 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的可动连结部件称为80C。
如上所述,在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从动排出机构 601的连接部件641、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轴支承着可动 连结部件80A、80B、80C的状态下,当使轴支承于从动排出机构602 的连接部件641的可动连结部件80C向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部件 541转动时,设置于可动连结部件80C的一个端部的一对钩部81、81 嵌入连接部件541的卡合槽部545而卡止。接着,当使被从动排出机 构601的连接部件641轴支承的可动连结部件80B向从动排出机构602 的连接部件641转动时,设置于可动连结部件80B的一个端部的一对 钩部81、81与被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轴支承的可动连结 部件80C的卡止突起83、83卡合而卡止,接着,当被驱动排出机构 501的连接部件541轴支承的可动连结部件80A向从动排出机构601 的连接部件641转动时,设置于可动连结部件80A的一个端部的一对 钩部81、81与被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轴支承的可动连结 部件80B的卡止突起83、83卡合而卡止。这样组装的可动连结部件 80A~80C当受到从下方的上推的外力时,以卡止突起83、83为支点 分别转动,可动连结部件80A、80B的钩部81、81从邻接的可动连结 部件80B、80C的卡止突起83、83脱离,可动连结部件80C的钩部81、 81从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部件541的卡合槽部545脱离。
此处,对可动连结部件80A~80C从下方上推的外力,在该实施 方式1中由安装于商品收纳端10的分隔部件42施加。即,可动连结 部件80A~C根据商品栏的设定与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分隔部件 42相对配置,另一方面,在分隔部件42形成有操作可动连结部件80 的按压突起420,根据商品栏的设定将分隔部件42安装于商品收纳搁 板10时,将与按压突起420对应的可动连结部件80A~C上推。图15 中表示了可动连结部件80B被分隔部件42的按压突起420操作的例子。
驱动上述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连接机构54(连接部件541) 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根据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内 置于组件箱71的电动机711(参照图18)正转或反转驱动,通过该电 动机711的正转,经由连接杆717(参照图15)使驱动排出机构502 的连接部件541前进,通过电动机711的反转,经由连接杆718(参照 图15)使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前进。
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组件箱71包括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在其内 部,如图18所示,内置有电动机711、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 715、载波开关716、连接杆717、718等。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通过 将设置于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的头部的爪片71a、71a(参照图15) 卡止于在基板51的前凸缘1c形成的孔51e、51e(参照图8B),另一 方面,将在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的背面突出形成的多个卡止突起(未 图示)嵌合于在基板51的平板面穿设的孔51d(参照图8B)等而组装 于基板51。
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组件箱71的电动机711是根据销售 指令正转或反转的可正反旋转的直流电动机,被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 保持。
齿轮传递机构714包括具有蜗杆712a和蜗轮712b的蜗轮组件712 和中间齿轮713。蜗轮组件712的蜗杆712a安装于电动机711的输出 轴。蜗轮712b在前后方向上不同位置地设置有与蜗杆712a啮合的第 一轮和与中间齿轮713啮合的第二轮。中间齿轮713在前后方向上不 同位置地设置有与上述蜗轮712b的第二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和与输 出齿轮715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蜗轮组件712和中间齿轮713利用 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地配置。
上述输出齿轮715作为与中间齿轮713的第二中间齿轮啮合的轮 形成,在其一个板面(上表面)形成有凸轮突起7151,在另一个板面 (上部)形成有控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图18中未见)。凸轮突 起7151以在离开输出齿轮715的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圆弧 状。该凸轮突起7151的圆弧状的长度形成为用于在使连接机构54的 连接部件541前进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保持该状态的足够的长度。控 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位于凸轮突起7151的相反侧的板面,以在离 开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大致V字状,在图18(a)的状态 以按压载波开关716的触头的方式形成。该输出齿轮715利用组件箱 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的配置。
载波开关716是所谓的推压按钮开关,包括触头(未图示)。该载 波开关716以在比输出齿轮715稍靠上方的区域保持于组件箱71的基 体部件的状态配置。该载波开关716在触头按压于输出齿轮715的按 压片时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在输出齿轮715的按压片离开,不按 压触头时成为关断状态,将根据销售指令驱动的电动机711控制成使 输出齿轮715旋转一周。
连接杆717、718为树脂成形品。连接杆717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0A 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机构54。连接杆717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 通基部717a的在组件箱71的罩部件设置的杆轴710。连接杆717的前 端部717b以从将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切开而形成的开口(未 图示)向外部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向上方弯曲的钩状。设置于连接杆717 的基部717a的卡止片717c是从基部717a的后方侧向后方延伸的可弹 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卡止片717c的自由端与设置于罩部件的突 出片(未图示)抵接,由此将常态的连接杆717的待机姿态设定成图 18(a)所示的位置。连接杆718包括与连接杆717相同的部件,使连 接杆717反转,用于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 接机构54,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通基部718a的在组件箱71的罩部件 设置的杆轴710,包括钩状的前端部718b和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板状 的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8c。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对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连接机构54进行驱动而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的内容在后面 叙述。
售罄检测机构90如图19所示具有检测杆91和售罄检测开关92。 检测杆91包括:从平板状的基端部910的左右两端向下方折弯的左右 一对的卡止片911;从基端部910的后部向后方突出而形成的左右一对 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12;和从基端部910向前方延伸在前端设置的钩状 的动作片913,且由薄板钢板制成。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11设置有向 彼此相对的方向压出形成的凸部9110。售罄检测开关92包括卡止固定 于基板51的微开关。
上述检测杆91安装于在基板51卡止固定的轴承部件50。此时, 以检测杆91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11跨轴承部件50的箱形的轴承部 5041的方式配置成使基端部910覆盖轴承部件50的箱形的轴承部5041 的上面。此时,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11设置的凸部9110嵌入在轴承 部件50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侧壁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 5048(参照图9)中,并且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12没入在上述 轴承部504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041a、5041a中(参照 图9)。上述凸部9110的直径形成得比长孔5048的槽宽小,凸部9110 游嵌于长孔5048。由此,检测杆91能够沿凸部9110游嵌着的长孔5048 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通过该检测杆91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检 测杆91的动作片913操作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售罄检测开关92的触 头。
如前所述,组装于轴承部件50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 (参照图11)进入上述检测杆9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12所 没入的上述轴承部件50中的在轴承部504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一对 的开口5041a、5041a中,上述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12没入轴 承部5041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041a、5041a,由此能够与第一限动部件 52的轴承部522抵接。此时,虽然省略图示,但利用对检测杆91向后 方施力的施力弹簧,检测杆9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12总是 抵接于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由此,上述检测杆91基于第一 限动部件52向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和从商品收纳通路43的退避而 向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售罄检测开关92经由检测杆91对第一限动部件52在商品收纳通 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进行检测。即,第一限动部件52被螺 旋扭转弹簧520的弹性力总是向突出位置施力,以不保持商品的状态 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出时为最大开度,当商品落下至以最大开度突出 的第一限动部件52时,稍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转动后, 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向 后方移动了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第一限动部件52锁定在突出于 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锁定状态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开度比 最大开度小。像这样,在第一限动部件52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以最 大开度突出的状态下,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位于轴承部件50 中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041a、5041a的后端侧,随之检 测杆9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销售商品落下至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第一 限动部件52,该第一限动部件52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稍 稍转动后锁定时,检测杆91以规定尺寸向前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 关92在检测杆9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时,被检测杆91的动作片913 按压售罄检测开关92的触头而成为接通状态,检测杆91从最为向后 方移动的状态以规定尺寸向前方移动时,检测杆91的动作片913对售罄检测开关92的触头的按压被解除而成为关断状态。像这样,售罄检 测开关92构成为,经由检测杆91检测第一限动部件52在商品收纳通 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另外,处理来自售罄检测开关92的 信号的控制部,在来自售罄检测开关92的接通信号持续规定时间时, 进行判断为“售罄”的处理。
此处说明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中的排 出机构部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机构54而进行商品排出的动 作。
如图20A所示,驱动排出机构502的第一限动部件52在商品装载 前的状态下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第二限动部件53从商品收纳 通路43退避。此时,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 7151位于最下方(参照图18(a))。此外,在输出齿轮715的背面设 置的载波开关716用的按压片位于最下方,载波开关716处于接通状 态。由此,电动机711停止,连接杆717的前端部717b处于从在连接 部件541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a向后方离开的位置(参照图15)。 因此,连接部件541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处于后退状态。此 外,第一限动部件52由于螺旋扭转弹簧520施加的力而处于在商品收 纳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突出位置。这样,第一限动部件52以 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位于轴承部件 50中的轴承部5041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041a、5041a的后端侧,随之, 售罄检测机构90的检测杆9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关92 成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第二限动部件53收纳在形成于限动壁533 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维持从商品 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参照图9)。
在这样的待机状态中,最初装载的商品G与处于以最大开度打开 的突出位置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保持部521抵接。由于商品G的抵接, 第一限动部件52向退避位置转动。由于该转动,第一限动部件52的 轴承部522中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 部连接销55抵接,第一限动部件52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 的突出位置,被第一限动部件52保持的商品G成为第一销售顺序的商 品(销售商品G1)(参照图20B)。像这样,第一限动部件52从最大 开度起转动,而锁定在以比该最大开度小的开度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 出的状态时,售罄检测机构90的检测杆91被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 部522按压而前进,售罄检测开关92成为关断状态。接着装载的商品, 堆叠在被第一限动部件52保持的销售商品G1之上,成为下一个销售 商品G2,接着装载的商品依次堆叠在下一个销售商品G2之上。
这样收纳于商品收纳架4的商品G被冷却/加热组件7冷却或加热, 保持于适于销售的冷或热状态而成为可销售的状态(销售待机状态)。 在这样的销售待机状态中,当基于商品选择开关的操作将销售指令施 加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时,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电动机711 正转驱动,经由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逆 时针方向旋转。当输出齿轮715旋转时,设置于输出齿轮715的下部 的按压片从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脱离,载波开关716成为关断状态, 在下次载波开关716成为接通状态之前(即,输出齿轮715进行一周 旋转的期间)使电动机711正转驱动。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 轮突起7151从前方与连接杆717的基端部717a抵接时,连接杆717 在图18(a)中在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连接杆717的向顺时针方向 的旋转,其前端部717b与连接部件541的卡合片544a抵接,使连接 部件541抵抗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前进。在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 杆717的基端部577a滑动接触的期间(参照图18(b)),连接部件541 保持前进的状态。
随着该连接部件541的前进,被连接部件541支承的后部连接销 55也前进,从第一限动部件52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部5222a脱离, 因此被该后部连接销55锁定在突出位置的第一限动部件52的锁定解 除。由此,第一限动部件52由于商品的载重而抵抗螺旋扭转弹簧520 施加的力向退避位置移动(参照图20C)。由于第一限动部件52向退 避位置的移动,销售商品G1越过第一限动部件52被向后方送出。当 销售商品G1越过第一限动部件52时,第一限动部件52由于螺旋扭转 弹簧520施加的力而复位至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在销售待机状态使被连接部件541保持的前部连接销 56收入凹状的滑动槽533a而被维持为退避位置的第二限动部件53, 与连接部件541一起前进的前部连接销56与滑动槽533a的壁面抵接, 由此被向突出位置推出(参照图20C)。前部连接销56上升至与第二 限动部件53中的限动壁533的限动面533b相对的位置,由此与限动 面533b抵接,限制第二限动部件53向退避位置的移动。移动到突出 位置的第二限动部件53与由于销售商品G1被送出而向后方移动的下 一个销售商品G2抵接而保持该下一个销售商品G2,限制下一个销售 商品G2向后方移动。
使上述第一限动部件52退避至退避位置而排出销售商品G1,另 一方面,使第二限动部件53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而保持下一个 销售商品G2的动作,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717 的基端部577a滑动接触的规定时间的期间执行。
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连接杆717的基端部 577a的抵接解除时,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连接部件541后退。 由于该连接部件541的后退,被连接部件541支承的前部连接销56从 第二限动部件53的限动面533b进入滑动槽533a而使第二限动部件53 向退避位置移动。由于该第二限动部件53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被第二 限动部件53保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G2向后方移动,与以最大开度打 开的第一限动部件52抵接。之后,第一限动部件52的轴承部522中 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 抵接,第一限动部件52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的突出位 置,将下一个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当由于输出齿轮715的 旋转,凸轮突起7151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时,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被 按压片按压,载波开关716成为接通状态。由此电动机711的驱动停 止,复位至销售待机状态。
另外,由于输出齿轮715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 连接杆717的基端部577a的抵接解除后,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 7151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的途中,凸轮突起7151与另一方的连接杆 718的基端部718a抵接,但具有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8c弹性变形,允 许连接杆718的转动,由此凸轮突起7151能够不被阻止移动地复位至 复位位置。连接杆718由于凸轮突起7151通过而由于卡止片718c的 作用复位至图18(a)的待机姿态。
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中的排出机构部 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机构54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通过使 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电动机711反转驱动而进行。此时,经由 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该输出齿轮715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718 的基端部718a抵接时,连接杆718在图18(a)中在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该连接杆718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其前端部718b与在连接部件 541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b抵接,使连接部件541抵抗复位弹簧540 施加的力而前进。之后,第一限动部件52、第二限动部件53交替地进 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而进行商品送出的动作与前述的驱动排出机 构502的动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商品送出装置5A中的排出机构部510、520的从动排出机构601、 602的动作也使连接部件641前后滑动移动,利用后部连接销65、前 部连接销66使第一限动部件62、第二限动部件63交替地进入和退出 商品收纳通路43,此时,从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连接机构541、 541经由可动连结部件80被施加来自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力。即, 如图15放大表示的那样,轴支承于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 的可动连结部件80A、轴支承于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的 可动连结部件80B、轴支承于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部件641的可 动连结部件80C与邻接的连接部件541分别结合时,将排出机构部510、 520中的任一方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由电动机驱动组件70驱动(电 动机711的反转或正转),由此与驱动排出机构501或驱动排出机构502 的连接部件541连动,从动排出机构601、602的连接部件641、641 同步动作,如图15所示,由分隔部件42的按压突起420操作可动连 结部件80A,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和从动排出机构601 的连接部件641的连结被解除时,由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 动机711的反转),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1单独动作,另一 方面,由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动机711的正转),与驱动 排出机构502的连接部件541连动的从动排出机构602、601的连接部 件641、641同步动作,由分隔部件42的按压突起420操作可动连结 部件80B时,由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动机711的正转), 与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机构541连动地从动排出机构602的连接 部件641同步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动 机711的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机构541连动地从动排出 机构601的连接部件641同步动作,由动作分隔部件42的按压突起420 操作可动连结部件80C时,由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动机 711的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部501的连接机构541连动地从动排出 机构601、602的连接机构641、641同步动作,另一方面,由于电动 机驱动组件70的驱动(电动机711的正转),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 接部件541单独操作。这样,能够利用由划分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 部件42操作的可动连结部件80(80A~C),将商品排出装置5A的2 组排出机构部510、520适当地连结/分离,即,根据商品栏的通路宽度 (商品的长度)将2组排出机构部结合、分隔成商品栏所需的宽度, 因此能够提高商品栏的设定自由度。
在图21中表示该结构的商品送出装置5的示意图,是与图5所示 的2组的商品送出装置5A、5B对应的示意图。图21中具有商品送出 装置5A、5B。对于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中的排出机构部510、520 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和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B中的排出机构部530、540的驱动排出机构503、504的电动机驱动 组件70,为了方便说明,将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称 为70A,将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称为70B,此外, 对于可动连结部件80,将连结邻接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4)和从动 排出机构601(604)的可动连结部件80称为80A,将连结从动排出机 构601(604)和从动排出机构602(604)的可动连结部件80称为80B, 将连结从动排出机构602(603)和驱动排出机构502(503)的可动连 结部件80称为80C。另外,图21中,省略售罄检测机构90。
以下,使用图22A~22E说明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与根据商品栏的 设定而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分隔部件42的关系。图22A~22E 表示将单独或组合销售SS尺寸的商品、S(SS<S)尺寸的商品、M(S<M) 尺寸的商品、L(M<L)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由分隔部件42设定的一 例,并且表示其示意图。
图22A表示为了设定收纳长度尺寸相同的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 C1~C4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3个分隔部件42的情况,图22B表 示为了设定收纳S(S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5、C6和收纳M(S<M) 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7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2个分隔部件42的 情况,图22C表示为了设定收纳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1、C2和收 纳L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8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2个分隔部件 42的情况,图22D表示为了设定收纳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1和收 纳M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7、C7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2个分隔 部件42的情况,图22E表示为了设定收纳L(M>L)尺寸的商品的商 品栏C8、C8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1个分隔部件42的情况。
像图22A那样设定有商品栏C1~C4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1、C2 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A的可动连结部件80A,驱动排出 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和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机构64的连结被 断开,利用设定商品栏C3、C4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B的可动连结部件80A,驱动排出机构504的连接机构54和从动排出机 构604的连接机构64的连结被断开。此时,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 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 机711反转,使驱动排出机构501单独动作,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2 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 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2、 601动作,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3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 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3连 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3、604动作,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 C4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 动机711正转,使驱动排出机构504单独动作。
像图22B那样设定有商品栏C5、C6、C7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5 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A的可动连结部件80B,从动排出 机构601、602的邻接的连接机构64、64彼此的连结断开,利用设定 商品栏C7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B的可动连结部件80B, 从动排出机构603、604的邻接的连接机构64、64彼此的连结断开。 此时,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5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 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连动 (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动作,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6的商品 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 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4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动作, 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7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 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连动(同步) 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2动作,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 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3连动(同步) 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3动作。
像图22C那样设定有商品栏C1、C2、C8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1、 C2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A的可动连结部件80A,驱动排 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和从动排出机构601的连接机构64的连结 断开,不会用设定商品栏C8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A、商 品送出装置5B各自的可动连结部件80A~80C。此时,在销售收纳于 商品栏C1、C2的商品时,与图22A中的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C2 的商品时的动作相同,另一方面,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8的商品时, 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或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4(或驱动排出机构503)连动(同步) 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603(或从动排出机构603、604)动作。即, 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8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 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向任一方向旋转(正转或反转)即可。
像图22D那样设定有商品栏C1、C7、C7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7、 C7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B的可动连结部件80C,驱动排 出机构503的连接部件54和从动排出机构603的连接机构64的连结 断开,利用设定商品栏C1的分隔部件42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A的可动连结部件80A,驱动排出机构501的连接部件54和从动排出机构601 的连接机构64的连结断开。此时,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 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 使驱动排出机构501单独动作,在销售收纳于与商品栏C1邻接的商品 栏C7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 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 构602、601动作,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 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使驱动排出机构503单独动作,在销售收纳 于右端的商品栏C7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 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4连动(同步)地 使从动排出机构604、603动作。
像图22E那样设定有商品栏C8、C8时,设定商品栏C8、C8的分 隔部件42设置在商品送出装置5A、5B之间,因此商品送出装置5A、5B各自的可动连结部件80A~80C不会被操作。此时,在销售收纳于 与商品送出装置5A对应的商品栏C8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或反转),与驱动排 出机构502(或驱动排出机构501)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2、 601(或从动排出机构601、602)动作,在销售收纳于与商品送出装置 5B对应的商品栏C8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 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或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4(或驱 动排出机构503)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603(或从动 排出机构603、604)动作。即,在销售收纳于与商品送出装置5A对 应的商品栏C8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A的电动机驱动组 件70A的电动机711向任一方向旋转(正转或反转)即可,在销售收 纳于与商品送出装置5B对应的商品栏C8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 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向任一方向旋转(正转 或反转)即可。
如前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1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提 供具有商品收纳架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5,在上下方向上具 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45相比于商品投入口44变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 商品收纳搁板10,将在该商品收纳搁板10将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 向上排成一排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43利用分隔部件42在左右方向上 划设出多个,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10中的商品送出口45的附近配置 的商品送出装置5,将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 送出,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包括: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被分开的,具 有连接机构54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和具有连接机构64的从动 排出机构601(602)成套地排列配置而得的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 驱动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连接机 构54的驱动机构(电动机驱动组件70);将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 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和从动排出机构601(602)的邻接的连接 机构54、64彼此连结并且将2组从动排出机构601(602)的邻接的连 接机构64彼此连结,根据需要由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而划分商品 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解除上述连结的连结机构(可动连结部件 80),由此,为了设定商品栏能够根据需要由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且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断开2组排出机构部510 (520),或使从动排出机构601(602)从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 中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断开,而选择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 即,能够根据商品的长度将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分隔成商品栏 所需的宽度,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商品栏的设定自由度高的商品送出装 置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作为驱动2组排出机构部510 (52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502)的连接机构54的驱动机构使用内 置有可正反转的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例子,但作为驱动机构 也可以使用螺线管,此时与2组排出机构部510(520)对应地分别设 置螺线管即可。
(实施方式2)
图1、图2、图11、图12、图18、图20和图23~图36是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2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商品收纳搁板10A,如图23所示,形成从矩形的板面的左右侧缘 向下方折弯的凸缘11、11而进行加强。在商品收纳搁板10的前端形 成弯曲成中空圆筒形状(卷曲状)的中空状部12。凸缘11、11的前部 通过切口而形成销插通部11a,此外,在凸缘11的大致中间部位和后 端通过切口而形成有圆弧状的销卡合部11b、11c。以设置于该凸缘11、 11的销插通部11a和销卡合部11b、11c与架设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的销部件P0~P2(参照图2)相对的方式配置商品收纳搁板10,由此 商品收纳搁板10安装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A的板面,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设置有9列 在前后方向上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的狭缝状的卡合槽 14。另外,在商品收纳搁板10的前端的中空状部12形成有多个与下 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多个卡合槽14对应的卡止槽15。参照图23 (b)能够理解,该卡止槽15在中空状部12的圆周的一部分开孔形成, 与连着三个的卡合槽14中的前方的卡合槽14连通地形成。上述卡合 槽14和卡止槽15卡止固定分隔部件42,其宽度形成得比分隔部件42 的板厚大(例如,板厚的2倍以上)。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的靠后端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避让孔16,这些避让孔16使商品送出装置5的主推板部件52的轴承部522(参照后述的图11、图20B)贯通其 中。
最上层的紧固卡止部件30(图1参照)用于安装后述的商品送出 装置5,在该实施方式2中为了减少部件个数而采用商品收纳搁板10A。
分隔部件42A为薄板钢板制成,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 于商品收纳搁板10A,划分商品收纳通路43。分隔部件42A如图24 所示,在其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 的爪421,这些爪421构成为能够分别与形成于商品收纳搁板10A的 板面的连着三个的卡合槽14卡合。在分隔部件42A的上部形成有卡止 爪422和按压突起423、424。卡止爪422位于分隔部件42A的上部前 方且向上方延伸,并且形成为朝向后方的钩,该钩构成为能够与上层 的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卡止槽15卡合。该卡止爪422利用双保持被加 强。按压突起423位于分隔部件42的上部后方且向上方突出,并且与 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的分离部件81A~85A有选择地抵接而操作该 分离部件81A~85A(向后方滑动)。按压突起424位于靠分隔部件42A 的上部后方的位置且向上方突出,并且与后述的配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 的可动连结部件90抵接而使该可动连结部件90操作(转动)。上述卡 止爪422为了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卡止槽15卡合而比按压突 起423、424的上端形成得更高。
上述分隔部件42A的卡止爪422以使向分隔部件42A的下方突出 的连着3个的爪421与商品收纳搁板10的卡合槽14卡合的状态与上 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A(或紧固卡止部件30(参照图2))的卡止槽15 卡合,由此维持分隔部件42A的立起姿态。分隔部件42A的设定位置 的变更如下,如上所述将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分隔部件42A向 上方抬起,由此将爪421从卡合槽14抽出,在将卡止爪422从上层的 商品收纳搁板10的卡止槽15抽出的状态下向前方拉出时,爪421从 卡合槽14向前方离开,卡止爪422从上层的商品收纳搁板10A(或紧 固卡止部件30(参照图2))的卡止槽15向前方离开。使向前方拉出 的状态的分隔部件42A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至与对应的卡合槽14相对的 位置后,将分隔部件42A向后方侧按压,直至卡止爪422位于卡止槽 15的上方后,使分隔部件42A下降,则爪421落入对应的卡止槽14 而卡合,卡止爪422落入对应的卡止槽15而配置。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如图25A所示,具有商品送出装置5C、5D。 商品送出装置5C和商品送出装置5D为相同结构,包括:具有驱动排 出机构501A、502A的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具有在 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间配置的多个(在该实施方式2 中是4个)从排出机构601A~604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驱动左右 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的电 动机驱动组件(驱动机构)70;分离部件(分离机构)81A~85A,在 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与和其邻接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 从排出机构601A、604A之间以及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各组的从排出 机构601A~604A之间分别配置,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 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A,相对于左右的主排出 机构部510A、520A使其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排出机构601A、604A有选择地分离,或使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各组的彼此邻 接的从排出机构601A~604A彼此有选择地分离;可动连结部件90, 以连接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 502A的方式配置,连结两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另一方面,根 据需要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 件42A操作,解除两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的连结;具有检测杆 110和售罄检测开关120的售罄检测机构100。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C和商品送出装置5D的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 构部510A、520A和具有配置在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 之间的多个从排出机构601A~604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在商品的 长度方向被分开,与由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分隔部件42A划设 出的商品栏(商品收纳通路43)对应。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C的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和 具有配置在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之间的多个从排出 机构601A~604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分别安装于薄箱形的基板51。 另外,商品送出装置5C、5D如前所述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商 品送出装置5C为中心进行说明。
商品送出装置5C的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和具有 配置在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之间的多个从排出机构 601A~604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构成部件表示于图26。图26中, 将主排出机构部510A和与其邻接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排出机构 601A的构成部件分解表示。
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包括: 主推板部件52A,其以能够出没于(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 方式被设置于基板51转动轴57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以保持第一销 售顺序的商品G(图1所示的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G)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的保 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间可移动;主限动部件 53A,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设置于基板51的转动 轴57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 保持次于销售商品G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 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 位置间可移动;和连接机构54,其支承使上述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 动部件53A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 56,被复位弹簧540向后退位置施力,这些构成部件安装于基板51。
此外,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多个从排出机 构601A~604A包括:从推板部件62A,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 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57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以保持销售商品G的 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的保 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间可移动;和从限动部件 63A,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转动轴57轴支承,并 且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下一 个销售商品G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间可移动,以 可相对于转动轴57转动并且左右滑动移动的方式安装。
分离部件81A~85A分别被转动轴57和支承轴800以在前后方向 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分离部件81A在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 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和其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 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配置,分离部件82A~84A在彼此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2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 件63A之间配置,分离部件85A在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 52A、主限动部件53A与和其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推板部件 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配置。
可动连结部件90以其一端可转动地轴支承于左右一对的主排出机 构部510A、520A中左侧的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连接机构54A,而另一端能够与右侧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 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卡合的方式配置。
基板51如图27所示,形成为在其周缘形成有向上部侧延伸的左 右的凸缘51a、51b和前凸缘51c的薄箱形,在基板51的后端侧隔着 开口部500在左右两侧形成有轴承部513、513,此外,在基板51的前 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开口部512。在基板51的左右的凸缘51a、 51b的后端,设置有切成圆弧状的销卡止部51a1、51b1(在图27中看 到在右凸缘51b形成的销卡止部51b1)。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上端 向前方折弯而设置有销卡止部51c1。这些销卡止部51a1、51b1和销卡 止部51c1与架设于左右一对的架侧板41、41的销部件P1、P2(参照 图2)卡合而将基板51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10A。设置有从在基 板51的后端侧形成的轴承部513、513的彼此相对的后缘向开口部500 延伸的限动件518、518,在基板51的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收纳电动机 驱动组件70的收纳凹部511。
轴承部513、513通过在加压成形基板51时进行拉延加工而形成 为箱形,使开口部512拉延加工时的变形缓和。这些轴承部513、513 支承被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的连 接机构54A、54A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55和前部连接销56、56的 两端,并且支承主推板部件52A、52A、主限动部件53A、53A和从排 出机构部610A的多个从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 从限动部件63A所共用的转动轴57。左右的轴承部513、513是以其 之间的中央线作为对称轴地线对称配置的相同结构,以下以右侧的轴 承部513为中心进行说明。
轴承部513,如图27(b)中放大表示的那样,形成为底面和后面 开口的箱形,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形成得比基板51的平板面高, 在上述轴承部513的左侧壁侧形成有以成为コ字状槽的方式折弯形成的 限动壁(参照图27(a)中的在左侧的轴承部513设置的限动壁513a)。
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的长孔 514、515形成在不同位置。此外,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在长孔 514的下方位置形成有支轴孔516(在图27(b)中形成于轴承部513 的左侧壁的支轴孔516可以看到,轴承部513的右侧壁的支轴孔516 被右凸缘51b遮挡而看不见,但位于与形成于右凸缘51b的圆孔51b2 相对的位置)。上述长孔514、515对被连接机构54A支承的后部连接 销55、前部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 此外,上述支轴孔516支承主推板部件52A与主限动部件53A和从排 出机构部610A的多个从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 从限动部件63A中共用的转动轴57。上述长孔514、515和支轴孔516 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以减小与转动轴57、后部连接销 55、前部连接销56的摩擦。在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的后端侧形 成有左右一对的开口5130a、5130a,此外,在顶面部5130的前端侧形 成有从顶面部5130跨至前壁的窗5130b。上述开口5130a、5130a构成 后述的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参照后述的图11、图20A)的 避让孔,上述窗5130b为了使构成连接机构54A的连接部件541(后 述)插通在其中而配置。
经由上述轴承部513安装于基板51的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构成 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如图11 所示,是将平板状的保持部521和从该保持部521的基端侧向与保持 部52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2个轴承部522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例如 聚醛树脂)制成的。在上述轴承部522形成有轴插通孔5221和异形孔 5222。轴插通孔5221用于使转动轴57插通其中。在转动轴57卷绕图 26所示的螺旋扭转弹簧520,主推板部件52A被该螺旋扭转弹簧520 的弹性力总是向突出位置施力。上述异形孔5222用于使被连接机构 54A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的端部滑动,允许后部连接销55向前后方 向的滑动移动并且与后部连接销55协同动作以限制主推板部件52A的 动作范围。该异形孔5222具有与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轴承部513 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的后端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主 推板部件52A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22a。
经由上述轴承部513安装于基板51的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构成 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限动部件53A由合成树 脂(例如聚醛树脂)制成,如图12所示,在基端部侧形成的具有轴插 通孔531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在前端侧形成并且具有2个舌 片532a的商品的保持部532、形成有基端部与前端之间的主体部530 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一体成形。在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形成有 凹状的滑动槽533a。在上述轴支承部531形成的轴插通孔531a用于使 转动轴57插通在其中。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间的宽度设定成比主 推板部件52A的设置有轴插通孔5221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间的宽 度大。上述保持部532在主限动部件53A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时与 商品抵接而保持该商品。此外,在上述限动壁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 槽533a中,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前部连接销56能够滑动,接受 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5的后端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将主限动部件53A锁定在从商品收纳通路 43退避的退避位置,前部连接销56从后退位置向前方滑动移动时将主 限动部件53A向商品收纳通路43推出。此外,在与上述限动壁533的 滑动槽533a相连的部位,设置有与滑动移动至前进位置(在轴承部513 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5的前端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抵接的限动 面533b。该限动面533b与前部连接销56抵接而阻止突出于商品收纳 通路43的主限动部件53A向退避位置移动,将该主限动部件53A锁 定在突出位置。另外,在主限动部件53A的轴支承部531的外周缘, 限动件531b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该限动件531b在主限动部件53A 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时与形成于基板51的限动件518抵接,限 制主限动部件53A的突出位置。
对上述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进行轴支承的转动轴57 向轴承部513的组装方式如下,将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和主 限动部件53A的基端部配置在轴承部513的规定位置。此时,规定位 置是指,以形成于主限动部件53A的基端部侧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 531、531位于设置在主推板部件52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外侧 的方式配置,并且设置于主推板部件52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 轴插通孔5221、5221和形成于主限动部件53A的基端部侧的左右一对 的轴支承部531、531的轴插通孔531a、531a与形成于轴承部513的 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的支轴孔516、516位于一条直线上。像这样, 将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和主限动部件53A的基端部配置在轴 承部513的规定位置,并且从基板51的右凸缘51b的外侧向形成在该 右凸缘51b的圆孔51b2(参照图27)插入转动轴57,将转动轴57的 前端插通在形成于左侧的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的支轴孔516中而将 其架设于轴承部513时,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被转动轴 57轴支承。此时,被转动轴57轴支承的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 与在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的后端侧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130a、 5130a相对,能够进入上述开口5130a、5130a而允许主推板部件52A 的转动。
经由上述轴承部513安装于基板51的商品送出装置5C的构成主 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如图28所示, 具有钢板制的连接部件541。连接部件541通过将短条状的钢板折弯成 コ字状而形成。在连接部件541的后端部,形成有具有供后部连接销55 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2,在该支承部542的前方侧形成有具有供前 部连接销56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3。上述支承部542支承后部连 接销55,与连接部件541的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后部连 接销5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支承部543支承前部连接销56,与连 接部件541的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前部连接销5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在连接部件541的前端设置有以向左侧方向延伸的方式 折弯形成的卡合片544。该卡合片544a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电动机驱 动组件70的连接杆717的前端717b的方式配置。此外,在连接部件 541的卡合片544的背后设置有卡止片545,该卡止片545卡止包括将 连接部件541向后退位置施力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540的一端。 复位弹簧540的另一端卡止于由于在基板51切起(翘曲)而形成的卡 止片51d(参照图27)。此外,在连接部件541的コ字状脚片的前后方 向中间部位设置有凹部541a。该凹部541a防止与基板51的轴承部513 的窗5130b的下缘的干涉。
此处,在连接部件541的靠前方的部位,能够收纳可动连结部件90的端部的卡合槽部546以向左右开放的方式形成,在该卡合槽546 的前壁和后壁设置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6a、546a。此外,在构成左 侧的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的靠前 方的部位,如后述的图33所示,设置有能够收纳可动连结部件90的 端部且形成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6a、546a的卡合槽部546。在该实 施方式2中,可动连结部件90可转动地轴支承在左侧的主排出机构部 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也能够在构成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可转动地轴支承可动 连结部件90,对于卡合槽部545和可动连结部件90的关系与可动连结 部件90的说明一起在后面叙述。即,可动连结部件90能够有选择地 轴支承于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 541或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
上述连接部件541与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一起组装于 基板51的轴承部513。即,连接部件541向轴承部513的组装如下进 行,以使连接部件541的后端部位贯通在形成于轴承部513的窗5130b 中,使在连接部件541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切开形成的凹部541a跨轴承 部513的窗5130b的下缘的方式配置,并且将连接部件541载置在基 板51的平板面上,则连接部件541被组装于基板51的轴承部513。
像这样,以使连接部件541贯通在形成于轴承部513的窗5130b 中而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组装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此 时,规定位置是指,在预先组装于轴承部513的主推板部件52的左右 一对的轴承部522、522设置的异形孔5222、5222和连接部件541的 支承部(贯通孔)542,与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 514位于一条直线上,此外,在主限动部件53A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 533、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533a和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 通孔)543,与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5、515位于一条直线上。像这样,在使连接部件541贯通在形成于轴承部513的窗 5130b中而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使后部连接销55从形成于轴承 部513的右侧壁的长孔514插入,以跨在轴承部513的左侧壁形成的 长孔514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使前部连接销56经由在基板51的右凸缘51b形成的圆孔51b3(参照图27)插入在轴承部513的右侧壁 形成的长孔515,以跨在轴承部513的左侧壁形成的长孔515的方式安 装。由此,后部连接销55被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 承,并且以插通在设置于主推板部件52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5221中的状态跨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 514、514被保持,前部连接销56被连接部件541的支承部(贯通孔) 543支承,并且以插通在设置于主限动部件53A的限动壁533的凹状 的滑动槽533a中的状态跨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5、515被保持。
这样,以将连接部件541组装于基板51的状态将复位弹簧540以 与连接部件541的卡止片545和基板513的卡止片51d(参照图27) 卡止的方式组装。由此,连接部件541在待机状态由于复位弹簧540 施加的力后退,使得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位于在轴承部513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515的后端位置。
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构成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排出机构601A 的从推板部件62A,如图29所示,将形成为五角形的本垒板状的保持 部621和从该保持部621的基端侧向与保持部62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 左右一对的轴承部622一体形成,由薄板钢板制成。在上述轴承部622 形成轴插通孔6221,该轴插通孔6221用于使转动轴57插通其中。在 上述保持部621的左右两缘通过翘曲(切起)而形成的卡合片623、623 以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该卡合片623、623在前后方向上错开 位置地形成在不同位置。此外,在保持部621在卡合片623、623的相 反侧的缘部附近形成有凹槽624、624,该凹槽624、624的大小比卡合 片623的前端侧的大小更大,此外,其深度是与卡合片623的板厚大 致相同的深度。另外,从推板部件6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主推板部 件5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在该实施方式2中设定为主推板部件52A 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的1/2。
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构成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排出机构601A 的从限动部件63A,如图30所示,一体形成有:在基端部侧形成的具 有轴插通孔6311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在前端侧形成的商品的 保持部632;在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以随着向前方去而彼此向扩大 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的抵接突起633、633;从相对形成有半圆状的 切口630a、630a的主体部630的左右两缘向左右方向突出形成的卡合 片634、634;从基端部向与主体部630相反的方向突出形成的限动件 635,由薄板钢板制成。上述抵接突起633,633由于双保持而前端形 成为圆弧状,实现与后述的分离部件81A~85A的楔部813的摩擦的 减少。从主体部630的左右两缘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卡合片634、634在 前后方向上错开位置形成在不同位置。此外,在主体部630在卡合片 634、634的相反侧的缘部附近形成有凹槽636、636,该凹槽636、636 的大小比卡合片634的前端侧的大小更大,此外,其深度是与卡合片634的板厚大致相同的深度。在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形成的轴插通 孔6311用于使转动轴57插通其中。此外,通过观察图25D也能够理 解,在主体部630形成的切口630a、630a设定为能够收纳分离部件81A 的大小,而且是在收纳分离部件81A的状态下从限动部件63A以转动 轴57为支点转动时不与分离部件81A干涉的大小。左右一对的轴支承 部631间的宽度设定得比从推板部件62A的设置有轴插通孔6221的左 右一对的轴承部622间的宽度小,从限动部件63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 承部631构成为与从推板部件62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622的内侧相 邻。此外,限动件635以从限动部件63A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时与 在基板51形成的限动件518抵接的方式构成,限制从限动部件63A的 突出位置。另外,从限动部件63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主限动部件53A 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该实施方式2中设定为主限动部件53A的左右 方向的宽度的1/2。
这样,在从限动部件63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以与从推板 部件63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622的内侧相邻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 在设置于从推板部件63A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622的轴插通孔6221和 设置于从限动部件63A的轴支承部631的轴插通孔6311中插通上述方 式的转动轴57,由此,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被转动轴 57轴支承。该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的组构成从排出机构 601A。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排出机构602A~604A也具有与从排 出机构601A结构相同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的组,如 图26A、图26B所示,从排出机构602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 从限动部件63A被转动轴57轴支承,在形成于从排出机构602A~604A 各自的从限动部件63A的半圆状的切口630a中收纳各分离部件82A~ 84A。
在从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 63A彼此接近的状态下,以各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的卡合片623、 623的前端部收纳于邻接的从推板部件62A的保持部621的凹槽624 中的方式重叠而卡合、而且以各个组的从限动部件63A的卡合片634、 634的前端部收纳于邻接的从限动部件63A的凹槽636中的方式与从 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重叠而卡合,另一方面,在利用分离部件 82A~84A(参照图25D、图26A、图26B)将各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 和从限动部件63A彼此隔开时,彼此隔开间隔而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 件62A的卡合片623、623从作为对象的从推板部件62A的保持部621 的凹槽624离开,彼此的卡合解除,此外,彼此隔开间隔而邻接的组 的从限动部件63A的卡合片634、634从作为对象的从限动部件63A 的主体部630的凹槽636离开,彼此的卡合解除。
此外,从排出机构601A的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 接近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 和主限动部件53A时,从推板部件62A中的向邻接的主推板部件52A 侧延伸的卡合片623以载置于主推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的保持面 的方式重叠而卡合,而且从限动部件63A中的向邻接的主限动部件53A 侧延伸的卡合片634与邻接的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重叠而卡 合,另一方面,在利用分离部件81A(参照图25D、图26A、图26B), 从排出机构601A的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从构成驱 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离开时,与主 推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重叠的从推板部件62A的卡合片623和与 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重叠的卡合片634分别从主推板部件52A 的保持部521和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离开,与主推板部件52A 和主限动部件53A的卡合解除。
进而,在从排出机构604A的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 63A接近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 52A和主限动部件53A时,从推板部件62A中的向邻接的主推板部件 52A侧延伸的卡合片623以载置于主推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的保 持面的方式重合而卡合,从限动部件63A中的向邻接的主限动部件53A 侧延伸的卡合片634与邻接的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重叠而卡 合,另一方面,在初始状态或利用分离部件85A(参照图25D、图26A、 图26B),从排出机构604A的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 从构成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离开 时,与主推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重叠的从推板部件62A的卡合片 623和与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重叠的卡合片634分别从主推 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和主限动部件53A的主体部530离开,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的卡合解除。
多个分离部件81A~85A中的分离部件81A~84A分别为相同结 构,对于其中一个分离部件81A参照图31进行说明。分离部件81A 如图31所示,包括: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8111的脚部811; 具有相对于脚部811的延伸方向铅垂的平坦面并且形成有卡止复位弹 簧810(参照图25D、图26A、图26B)的一端的卡止孔8121的抵接 部812;具有随着相对于该抵接部812向脚部811侧去以从抵接部812 离开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的楔部813;向与脚部811相反的方向延伸并 且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8141的支承部814,由薄板钢板制 成,将薄板钢板适当折弯而形成图示形状的脚部811、抵接部812、楔 部813、支承部814。
在设置于脚部811的长孔8111和设置于支承部814的长孔8141 中分别插通转动轴57和支承轴800(参照图26A、图26B),分离部件 81A沿转动轴57和支承轴800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此外,抵接部812 用于供在根据需要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 的分隔部件42A的上部后方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按压突起423 (参照图24)抵接。此外,楔部813用于供在从排出机构601A的组 的从限动部件63A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631倾斜设置的抵接突起633、 633中的一方的抵接突起633抵接。另外,分离部件85A除了使分离 部件81A左右反转的形状之外,具有与分离部件81A相同的结构。
分离部件81A~85A被包括架设于该抵接部812与基板51的隔壁 51z(参照图27)之间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810(参照图25D、 图26A、图26B)向前方施力,在设置于抵接部812的卡止孔8121卡 止复位弹簧810的一端。此外,在设置于支承部814的长孔8141中插通的支承轴800(参照图25D、图26A、图26B)架设于在设置于基板 51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13、513的彼此相对的侧壁侧以形成为コ字状 槽的方式折弯而形成的限动壁513a(参照图27的设置于左侧的轴承部 513的限动壁513a)之间。
上述分离部件81A~85A如图25D所示,以在设置于脚部811的 长孔8111和支承部814的长孔8141中分别插通转动轴57和支承轴800 的状态,在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 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 限动部件63A之间,抵接部812以朝向前方的方式配置,沿着脚部811 的长孔8111和支承部814的长孔8141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分 离部件81A~85A在由于复位弹簧810施加的力向前方滑动移动了的 状态(长孔8111的后缘与转动轴57抵接的状态,以下将该状态称为 待机状态)下,其抵接部812与在从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 的半圆状的切口630a相对或收纳于切口630a中。
分离部件81A以位于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 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推 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在待机状态其抵接部812收纳于 在从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的切口630a的方式配置,在由于分隔部件42A而向后方滑动移动时,楔部813与从排出机构601A的 从限动部件63A的抵接突起633(图30的右侧的抵接突起633)的前 端抵接,与该从限动部件63A一起,使从推板部件62A从主排出机构 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离 开,即,在初始状态,在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 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推板部件 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形成有可供设置于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 推板部件62A的卡合片623和设置于从限动部件63A的卡合片634从 主排出机构部510的驱动排出机构501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 件53A脱离的空间,在该间隙使从排出机构601A~604A的从推板部 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以向左侧滑动移动的方式从主排出机构部 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离开, 使得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 主限动部件53A的连结分离,另一方面,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 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
分离部件82A以位于彼此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1A、602A各自的 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在待机状态其抵接部812收 纳于在从排出机构602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的半圆 状的切口630a的方式配置,在由于分隔部件42A而向后方滑动移动时, 其楔部813与从排出机构602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抵接突起633(图 30的右侧的抵接突起633)抵接,与从排出机构602A的从限动部件 63A一起,使从推板部件62A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推板部 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即,使从排出机构602A~604A的从 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向左侧滑动移动,从邻接的从排出机 构601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使得与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的连结分离,另一方面,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此时,从排出机构601A 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 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
分离部件83A以位于从排出机构602A、603A的彼此邻接的从推 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在待机状态其抵接部812收纳于 在从排出机构603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的半圆状的 切口630a的方式配置,在由于分隔部件42A而向后方滑动移动时,其楔部813与从排出机构603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抵接突起633(图 30的右侧的抵接突起633)抵接,与从排出机构603A的从限动部件 63A一起,使从推板部件62A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2A的从推板部 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即,使从排出机构603A、604A的从 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向左侧滑动移动,从邻接的从排出机 构602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使得与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的连结分离,另一方面,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此时,从排出机构601A、602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 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
分离部件84A以位于从排出机构603A、604A的彼此邻接的从推 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在待机状态其抵接部812收纳于 在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的半圆状的 切口630a的方式配置,在由于分隔部件42A而向后方滑动移动时,其楔部813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限动部件63A的抵接突起633(图 30的右侧的抵接突起633)抵接,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限动部件 63A一起,使从推板部件62A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3A的从推板部 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即,使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推板部 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向左侧滑动移动,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3A 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离开,使得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 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的连结分 离,另一方面,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 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此时,从排出机构601A~603A的 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 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
分离部件85A以位于构成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 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从排出机构604的从推板 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在初始状态其抵接部812与在从限 动部件63A的主体部630形成的切口630a相对的方式配置。此时,如上所述,在由于分离部件84A~81A,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推板部件 62A、从限动部件63A接近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而与其连结的状态下,在由于分 隔部件42A而向后方滑动移动时,其楔部813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 从限动部件63A的抵接突起633(图30的左侧的抵接突起633)抵接, 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从限动部件63A一起,使从推板部件62A从主 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 件53A离开,即,使从排出机构604A(至601A)的从推板部件62A、 从限动部件63A向右侧滑动移动,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 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离开,使得与主排出 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的连结分离,另一方面,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结。
可动连结部件90的一端被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 502A的连接部件541可转动地轴支承,而另一端以与右侧的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可卡合的方式配置。 该可动连结部件90如图32所示,在将短条状的钢板折弯成コ字状而形 成的主体部901的一端侧形成比主体部901宽度大的基端部902,在基 端部902的两脚片设置有向外方挤出成形的凸部状的卡止突起902a、 902a。基端部902形成有能够收纳于在连接部件541形成的卡合槽部 546的大小,另一方面,在基端部902的两脚片设置的卡止突起902a、 902a的前端间的寸法形成得比卡合槽部546的槽宽大。在主体901的 另一端侧(前端侧),钩状的卡止片903以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该 卡止片903的钩与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 部件541设置的卡合片544卡合。此外,在主体部901的折弯成コ字状 而形成的脚片形成有连着三个的具有层差的抵接突起9011~9013,连着三个的抵接突起9011~9013的高度随着从基端部902向前端侧去而 逐渐变高。该抵接突起9011~9013与根据需要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 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A的设置位置对应地设置, 在设置分隔部件42A时与位于分隔部件42A的上部靠后方的位置且向 上方突出的按压突起424抵接。
该结构的可动连结部件90以在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 541A卡合卡止突起902a、902a的方式组装。即,如图33(a)所示, 在设置于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A的卡合槽部546的前壁 和后壁,设置有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6a、546a,在使设置于可动连结部件90的一端侧的基端部902的两脚片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向内侧挠曲 的状态下使卡止突起902a、902a进入在连接部件541设置的卡合槽部 546,与前后一对的卡止孔546a、546a相对。在该状态下手离开以彼 此接近的方式向内侧挠曲了的基端部902的两脚片时。由于基端部902 的两脚片的恢复力,卡止突起902a、902a与卡止孔546a、546a卡合, 可动连结部件90被连接部件541可转动地轴支承。可转动地被连接部 件541轴支承的可动连结部件90,在没有受到分隔部件42A引起的外 力时,由于其自重,卡止片903载置于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 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设置的卡合片544,卡止片903的钩与卡 合片544卡合。在该状态下,与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 501A的连接部件541(或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的动作 连动地,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或主排出机构部510A 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动作。另一方面,在分隔部件 42A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A时,可动连结部件90的对应的抵接突起 9011~9015与分隔部件42A的按压突起424抵接,由此可动连结部件 90被上推,以卡止突起902a、902a为支点转动,卡止片903的与卡合 片544的卡合解除。在该状态下,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 501A的连接部件541和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分别单独 动作。另外,设置于主体部901的连着三个的抵接突起9011~9013的 高度随着从基端部902向前端侧去而依次变高,因此在分隔部件42A 的按压突起424与抵接突起9011~9013的任一个抵接时,可动连结部 件90的转动角度也大致一定。
驱动上述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 541)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根据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 使内置于组件壳体71的电动机711(参照图18)正转或反转驱动,通 过该电动机711的正转,经由连接杆717(参照图25D)使驱动排出机 构502的连接部件541前进,通过电动机711的反转,经由连接杆718 (参照图25D)使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前进。
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组件壳体71包括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在其 内部,如图18所示,内置有电动机711、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 轮715、载波开关716、连接杆717、718等。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通 过将设置于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的头部的爪片71a、71a(参照图26A、 图26B)卡止于在基板51的收纳凹部511的前壁设置的孔51e、51e(参 照图25B),另一方面,将在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的背面突出形成的 多个卡止突起(未图示)嵌合于在基板51的收纳凹部511的底面穿设 的孔51f(参照图27)等而组装于基板51。
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组件箱71的电动机711是根据销售 指令正转或反转的可正反旋转的直流电动机,被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 保持。
齿轮传递机构714包括具有蜗杆712a和蜗轮712b的蜗轮组件712 和中间齿轮713。蜗轮组件712的蜗杆712a安装于电动机711的输出 轴。蜗轮712b在前后方向上不同位置地设置有与蜗杆712a啮合的第 一轮和与中间齿轮713啮合的第二轮。中间齿轮713在前后方向上不 同位置地设置有与上述蜗轮712b的第二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和与输 出齿轮715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蜗轮组件712和中间齿轮713利用 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地配置。
上述输出齿轮715作为与中间齿轮713的第二中间齿轮啮合的轮 形成,在其一个板面(上表面)形成有凸轮突起7151,在另一个板面 (上部)形成有控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图18中未见)。凸轮突 起7151以在离开输出齿轮715的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圆弧 状。该凸轮突起7151的圆弧状的长度形成为用于在使连接机构54A的 连接部件541前进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保持该状态的足够的长度。控 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位于凸轮突起7151的相反侧的板面,以在离 开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大致V字状,在图18(a)的状态 以按压载波开关716的触头的方式形成。该输出齿轮715利用组件箱 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的配置。
载波开关716是所谓的推压按钮开关,包括触头(未图示)。该载 波开关716以在比输出齿轮715稍靠上方的区域保持于组件箱71的基 体部件的状态配置。该载波开关716在触头按压于输出齿轮715的按 压片时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在输出齿轮715的按压片离开,不按 压触头时成为关断状态,将根据销售指令驱动的电动机711控制成使 输出齿轮715旋转一周。
连接杆717、718为树脂成形品。连接杆717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 的驱动排出机构502的连接机构54。连接杆717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 通基部717a的在组件箱71的罩部件设置的杆轴710。连接杆717的前 端部717b以从将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切开而形成的开口(未 图示)向外部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向上方弯曲的钩状。设置于连接杆717 的基部717a的卡止片717c是从基部717a的后方侧向后方延伸的可弹 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卡止片717c的自由端与设置于罩部件的突 出片(未图示)抵接,由此将常态的连接杆717的待机姿态设定成图 18(a)所示的位置。连接杆718包括与连接杆717相同的部件,使连 接杆717反转,用于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C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 接机构54A,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通基部718a的在组件箱71的罩部 件设置的杆轴710,包括钩状的前端部718b和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板 状的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8c。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对驱动排出机 构501A、502A的连接机构54A进行驱动而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的内 容在后面叙述。
售罄检测机构100如图34所示,具有检测杆110和售罄检测开关 120。检测杆110包括:从平板状的基端部111的左右两端向下方折弯 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片112;从基端部111的后部向后方突出而形成的左 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113;和从基端部111向前方延伸在前端设置 的钩状的动作片114,且由薄板钢板制成。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112设 置有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压出形成的凸部112a。售罄检测开关120包括 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微开关。
上述检测杆110安装于在基板51设置的轴承部513。此时,以检 测杆110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片112跨箱形的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 的方式配置成使基端部111覆盖箱形的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此 时,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112设置的凸部112a嵌入在轴承部513的左 右侧壁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7(参照图27(b))中,并 且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113没入在上述轴承部513的顶面部 5130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开口5130a、5130a中(参照图27)。 上述凸部112a的直径形成得比长孔517的槽宽小,凸部112a游嵌于长 孔517。由此,检测杆110能够沿凸部112a游嵌着的长孔517在前后 方向上滑动移动。通过该检测杆110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检测杆 110的动作片114操作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售罄检测开关120的触头。
如前所述,组装于轴承部513的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参 照图11、图20A)进入上述检测杆110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 113所没入的上述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一对 的开口5130a、5130a中,上述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113没入轴 承部513的开口5130a、5130a,由此能够与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 522抵接。此时,虽然省略图示,但利用对检测杆110向后方施力的施 力弹簧,检测杆110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113总是抵接于主 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由此,上述检测杆110基于主推板部件 52A向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和从商品收纳通路43的退避而向前后 方向滑动移动。
售罄检测开关120经由检测杆110对主推板部件52A在商品收纳 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进行检测。即,主推板部件52A被螺 旋扭转弹簧520的弹性力总是向突出位置施力,以不保持商品的状态 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出时为最大开度,当商品落下至以最大开度突出 的主推板部件52A时,稍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转动后,主 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向后退 位置后退了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主推板部件52A锁定在突出于商 品收纳通路43中的状态,锁定状态的主推板部件52A的开度比最大开 度小。像这样,在主推板部件52A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 出的状态下,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位于轴承部513的左右一 对的开口5130a、5130a的后端侧,随之检测杆110最为向后方滑动移 动,销售商品落下至以最大开度突出的主推板部件52A,该主推板部 件52A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稍稍转动后锁定时,检测杆 110以规定尺寸向前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关120在检测杆110最为 向后方滑动移动时,被检测杆110的动作片114按压售罄检测开关120 的触头而成为接通状态,检测杆110从最为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以规定 尺寸向前方移动时,检测杆110的动作片114对售罄检测开关120的触头的按压被解除而成为关断状态。像这样,售罄检测开关120构成 为,经由检测杆110检测主推板部件52A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以最大 开度突出的状态。另外,处理来自售罄检测开关120的信号的控制部, 在来自售罄检测开关120的接通信号持续规定时间时,进行判断为“售 罄”的处理。
此处,说明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 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而进行商品 排出的动作。
如图20A所示,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在商品装 载前的状态下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主限动部件53A从商品收纳 通路43退避。此时,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 7151位于最前方(参照图18(a))。此外,在输出齿轮715的背面设置的载波开关716用的按压片位于最前方,载波开关716处于接通状 态。由此,电动机711停止,连接杆717的前端部717b处于从在连接 部件541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向后方离开的位置(参照图25D)。 因此,连接部件541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处于后退状态。此 外,主推板部件52A由于螺旋扭转弹簧520施加的力而处于在商品收 纳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突出位置。这样,主推板部件52A以最 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位于轴承部513 中的轴承部513的顶面部5130的开口5130a、5130a的后端侧,随之, 售罄检测机构100的检测杆110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关 120成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主限动部件53A收纳在形成于限动壁 533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维持从 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
在这样的待机状态中,最初装载的商品G与处于以最大开度打开 的突出位置的主推板部件52A的保持部521抵接。由于商品G的抵接, 主推板部件52A向退避位置转动。由于该转动,主推板部件52A的轴 承部522中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 连接销55抵接,主推板部件52A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 的突出位置,被主推板部件52A保持的商品G成为第一销售顺序的商 品(销售商品G1)(参照图20B)。像这样,主推板部件52A从最大开 度起转动,而锁定在以比该最大开度小的开度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出 的状态时,售罄检测机构100的检测杆110被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 部522按压而前进,售罄检测开关120成为关断状态。接着装载的商 品,堆叠在被主推板部件52A保持的销售商品G1之上,成为下一个 销售商品G2,接着装载的商品依次堆叠在下一个销售商品G2之上。
这样收纳于商品收纳架4的商品G被冷却/加热组件7冷却或加热, 保持于适于销售的冷或热状态而成为可销售的状态(销售待机状态)。 在这样的销售待机状态中,当基于商品选择开关的操作将销售指令施 加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时,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电动机711 正转驱动,经由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逆 时针方向旋转。当输出齿轮715旋转时,设置于输出齿轮715的背面 的按压片从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脱离,载波开关716成为关断状态, 在下次载波开关716成为接通状态之前(即,输出齿轮715进行一周 旋转的期间)使电动机711正转驱动。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 轮突起7151从前方与连接杆717的基端部717a抵接时,连接杆717 在图18(a)中在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连接杆717的向顺时针方向 的旋转,其前端部717b与连接部件541的卡合片544抵接,使连接部 件541抵抗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前进。在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 717的基端部717a滑动接触的期间(参照图18(b)),连接部件541 保持前进的状态。
随着该连接部件541的前进,被连接部件541支承的后部连接销 55也前进,从主推板部件52A的异形孔5222的锁定部5222a脱离, 因此被该后部连接销55锁定在突出位置的主推板部件52A的锁定解除。 由此,主推板部件52A由于商品的载重而抵抗螺旋扭转弹簧520施加 的力向退避位置移动(参照图20C)。由于主推板部件52A向退避位置 的移动,销售商品G1越过主推板部件52A被向后方送出。当销售商 品G1越过主推板部件52A时,主推板部件52A由于螺旋扭转弹簧520 施加的力而复位至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在销售待机状态使被连接部件541保持的前部连接销 56收入凹状的滑动槽533a而被维持为退避位置的主限动部件53A,与 连接部件541一起前进的前部连接销56与滑动槽533a的壁面抵接, 由此被向突出位置推出(参照图20C)。前部连接销56前进至与主限 动部件53A中的限动壁533的限动面533b相对的位置,由此与限动面 533b抵接,限制主限动部件53A向退避位置的移动。移动到突出位置 的主限动部件53A与由于销售商品G1被送出而向后方移动的下一个 销售商品G2抵接而保持该下一个销售商品G2,限制下一个销售商品 G2向后方移动。
使上述主推板部件52A退避至退避位置而排出销售商品G1,另一 方面,使主限动部件53A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而保持下一个销 售商品G2的动作,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717的 基端部717a滑动接触的规定时间的期间执行。
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连接杆717的基端部 717a的抵接解除时,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连接部件541后退。 由于该连接部件541的后退,被连接部件541支承的前部连接销56从 主限动部件53A的限动面533b进入滑动槽533a而使主限动部件53A 向退避位置移动。由于该主限动部件53A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被主限 动部件53A保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G2向后方移动,与以最大开度打 开的主推板部件52A抵接。之后,主推板部件52A的轴承部522中的 异形孔5222的锁定槽部5222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 接,主推板部件52A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的突出位置, 将下一个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当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 凸轮突起7151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时,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被按压片 按压,载波开关716成为接通状态。由此电动机711的驱动停止,复 位至销售待机状态。
另外,由于输出齿轮715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 连接杆717的基端部717a的抵接解除后,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 7151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的途中,凸轮突起7151与另一方的连接杆 718的基端部718a抵接,但具有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8c弹性变形,允 许连接杆718的转动,由此凸轮突起7151能够不被阻止移动地复位至 复位位置。连接杆718由于凸轮突起7151通过而由于卡止片718c的 作用复位至图18(a)的待机姿态。
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中的主排出机构 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 通过使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电动机711反转驱动而进行。此时, 经由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顺时针方向旋 转。由于该输出齿轮715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 杆718的基端部718a抵接时,连接杆718在图18(a)中在逆时针方 向旋转。由于该连接杆718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其前端部718b与在 连接部件541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b抵接,使连接部件541抵抗复 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前进。之后,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而进行商品送出的动作与前述的驱 动排出机构501的动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另外,利用可动连 结部件90,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部件541 和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部件541连结时(即 没有设置分隔部件42A时),由于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电动机 711的一方向转动(例如正转),驱动排出机构501A和驱动排出机构 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52A和主限动部件53A、53A同步动作。
商品送出装置5C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动排出机构601A~ 604A,对应于根据需要被设置在商品收纳搁板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 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A操作的分离部件81A~85A,与主排出机构部 510A或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 地动作,对于该动作,与分隔部件42A进行的商品栏的设定一起使用 以下的图35、图36A~图36E进行说明。
图35表示商品送出装置5的示意图,具有商品送出装置5C、5D。 对于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C中的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驱动排出机 构501A、502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和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D中的排 出机构部530A、54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3A、504A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为了方便说明,将商品送出装置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称为 70A,将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称为70B,此外,对于 分离部件81A~85A,为了方便,表示配置于从动排出机构601A~604A 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的中间位置的状态。另外,图35中省略售罄检测机构100。
以下,使用图36A~36E说明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与根据商品栏的 设定而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A的分隔部件42A的关系。图36A~图 36E表示将单独或组合销售SS尺寸的商品、S(SS<S)尺寸的商品、 M(S<M)尺寸的商品、L(M<L)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由分隔部件42设定的一例,并且表示其示意图。
图36A表示为了设定收纳长度尺寸相同的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 C1~C4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A安装3个分隔部件42A的情况,图36B 表示为了设定收纳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1和收纳M尺寸的商品的 商品栏C7、C8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A安装2个分隔部件42A的情况, 图36C表示为了设定收纳M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7和收纳S尺寸的 商品的商品栏C5、C6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A安装2个分隔部件42A 的情况,图36D表示为了设定收纳L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9和收纳 SS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1、C2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A安装2个分隔 部件42A的情况,图36E表示为了设定收纳L尺寸的商品的商品栏C9、 C10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A安装1个分隔部件42A的情况。
在像图36A那样设定商品栏C1~C4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1、 C2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C的分离部件83A,邻接的从 排出机构602A、603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 连结断开,商品送出装置5C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 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与主 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 的连结断开。此外,利用设定商品栏C3、C4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 品送出装置5D的分离部件83A,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2A、603A各自 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连结断开,并且商品送出装 置5D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 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和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 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的连结断开。
此时,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 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 604A、603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将收纳于该栏C1的商品送出。此外,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2的商品时,使 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与 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 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2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 63A动作,将收纳于该栏C2的商品(销售商品G1)送出。此外,在 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3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 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 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A、603A 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将收纳于该栏C3的商 品(销售商品G1)送出。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4的商品时,使内置 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 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 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2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 动作,将收纳于该栏C4的商品(销售商品G1)送出。
像图36B那样设定商品栏C1、C7、C8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1 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C的分离部件83A,与邻接的从排 出机构602A、603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连 结断开,并且商品送出装置5C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与 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 541)的连结断开。此外,利用设定商品栏C7、C8的分隔部件42A操 作商品送出装置5D的分离部件85A,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 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从排出机构604A的 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断开状态得以维持,并且商品 送出装置5D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 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 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的连结断开。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的动作与送出在图36A的 栏C1收纳的商品的动作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另一方面,在销售收 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的电动机驱动组 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 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2A各自的 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与此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 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使驱动排出机构 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单独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7的商品(销售商品G1)。此外,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8的商品时, 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 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 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 部件6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8的商品(销售商品G1)。
像图36C那样设定商品栏C7、C5、C6时,利用设定商品栏C7、 C5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C的分离部件81A,主排出机 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与从排出机构601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连结断 开,并且商品送出装置5C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部 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与主排 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 的连结断开。此外,利用设定商品栏C5、C6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 品送出装置5D的分离部件84A,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3A、604A各 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间的连结断开,并且商品送出 装置5D的可动连结部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 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 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的连结断开。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7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 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 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送出收 纳于该栏C7的商品(销售商品G1)。此外,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5的 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 711正转,使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动作,与此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 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 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 限动部件6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5的商品(销售商品G1)。此外, 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6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 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 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3A 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6 的商品(销售商品G1)。
像图36D那样设定商品栏C9、C1、C2时,设定商品栏C9、C1 的分隔部件42A设置在商品送出装置5C、5D间,因此商品送出装置5C、5D各自的分离部件81A~84A和可动连结部件90不会被操作, 商品送出装置5C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 机构54A(连接部件541)和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被可动连结部件90连结。此外,利 用设定商品栏C1、C2的分隔部件42A操作商品送出装置5D的分离部 件83A,与邻接的从排出机构602A、603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 从限动部件63A间的连结断开,并且商品送出装置5D的可动连结部 件90被上推,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接机构 54A(连接部件541)与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的连结断开。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9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 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 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并且, 经由可动连结部件90使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 动部件5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9的商品(销售商品G1)。此外, 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 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 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4A、603A 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1 的商品(销售商品G1)。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 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 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地使从 动排出机构601A、602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动 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1的商品(销售商品G1)。
像图36E那样设定商品栏C9、C10时,设定商品栏C9、C10的分 隔部件42A设置在商品送出装置5C、5D间,因此商品送出装置5C、 5D各自的分离部件81A~84A和可动连结部件90、90不被操作,商 品送出装置5C、5D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连 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和主排出机构部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2A 的连接机构54A(连接部件541)被各自的可动连结部件90连结。
此时,销售收纳于与商品送出装置5C对应的商品栏C9的商品时, 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 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 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 部件63A动作,并且经由可动连结部件90使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 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9的商品(销 售商品G1)。此外,销售收纳于与商品送出装置5D对应的商品栏C10 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 机711正转,与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 53A连动(同步)地使从动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 62A、从限动部件63A动作,并且经由可动连结部件90使驱动排出机 构502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 C9的商品(销售商品G1)。
另外,上面说明了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9(C10)的商品时,使 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5D)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的电动 机711正转的情况,但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5D)的电动机驱动 组件70A(70B)的电动机711反转也能够销售收纳于商品栏9(C10) 的商品。此时,在通过电动机711的反转而驱动排出机构502A的主推 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动作的同时,经由可动连结部件90,驱 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动作,与该的 驱动排出机构501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同步) 地,从动排出机构601A~604A各自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 63A动作。这样,在采用可动连结部件90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9 (C10)的商品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C(5D)的电动机驱动组 件70A(70B)的电动机711向任一方向旋转(正转或反转)都可以。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2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提 供具有商品收纳架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5,在上下方向上具 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45相比于商品投入口44变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 商品收纳搁板10A,将在该商品收纳搁板10A将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 后方向上排成一排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43利用分隔部件42A在左右方 向上划设出多个,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10A中的商品送出口45的附近 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5,将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一个一个地 分开送出,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包括:配置在左右两端,并且具有被 连接机构54A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 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从 排出机构部610A,具有配置在上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 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之间,并且以能够彼此接近/分开 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被分隔成多个的多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以多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全部接近 的方式,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与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 机构部510A(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连动而动 作,以多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与左右的组分开的 方式,彼此分开的各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与一方 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 部件53A连动而分别动作;驱动上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 的连接机构54A、54A的驱动机构(电动机驱动组件70);和分离机构(分离部件81A~85A),其在上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 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 510A、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 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以及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多个 组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之间配置,根据需要利用设置 于商品收纳搁板10A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A,使左 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主限动部件53A 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510A、520A的主限动部件52A、主 限动部件53A的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 63A或从排出机构部610A的多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 63A的彼此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件62A、从限动部件63A彼此分别有 选择地分开,由此,为了设定商品栏而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 搁板10A以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A,能够使多个组的 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与左右的组分开,使彼此分开的各 个组的从推板部件62A和从限动部件63A与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 构部510A、520A的主推板部件52A和主限动部件53A连动动作,因 此,具有能够提供提高了商品栏的设定的自由度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效 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作为驱动左右的排出机构部510A、 520A的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的连接机构54A的驱动机构,说明 了使用内置有可正反转的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的例子,但作为 驱动机构能够使用螺线管,此时与左右的排出机构部510A、520A对 应地分别设置螺线管即可。
(实施方式3)
图1、图2、图18和图37~图5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售 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商品收纳搁板10B,如图37所示,形成从矩形的板面的左右侧缘 向下方折弯的凸缘11、11而进行加强。在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前端形 成弯曲成中空圆筒形状(卷曲状)的中空状部12。凸缘11、11的前部 通过切口而形成销插通部11a,此外,在凸缘11的大致中间部位和后 端通过切口而形成有圆弧状的销卡合部11b、11c。以设置于该凸缘11、 11的销插通部11a和销卡合部11b、11c与架设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的销部件P0~P2(参照图2)相对的方式配置商品收纳搁板10,由此 商品收纳搁板10B安装于左右的架侧板41、41。
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10B的板面,在左右方向上贯通设置有4列 在前后方向上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的狭缝状的卡合槽 14。另外,在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前端的中空状部12形成有多个与多 个卡合槽14对应的显示槽15。参照图37(b)能够理解,该显示槽15 在中空状部12的圆周的一部分开孔形成,与连着三个的卡合槽14中 的前方的卡合槽14连通地形成。上述卡合槽14卡止固定分隔部件42B, 其宽度形成得比分隔部件42B的板厚大(例如,板厚的2倍以上)。显 示槽15是表示卡合槽14的位置的标记。此外,在上述商品收纳搁板 10B的靠后端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避让孔16,这些避让孔16使商品送出 装置5的推板部件52B、52B的轴承部522(参照后述的图42、图46) 贯通其中。
最上层的紧固卡止部件30用于安装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在该 实施方式3中为了减少部件个数而采用商品收纳搁板10B。
分隔部件42B为薄板钢板制成,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安装 于商品收纳搁板10B,划分商品收纳通路43。分隔部件42B如图38 所示,在其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连着三个(3连,如图示存在间隔) 的爪421,这些爪421构成为能够分别与形成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 板面的连着三个的卡合槽14卡合。在分隔部件42B的上部形成有按压 突起422。按压突起422位于分隔部件42B的上部靠中央的位置且向 上方突出,并且与在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配置的调节部件81B、82B 抵接,使该调节部件81B、82B操作(转动)。
上述分隔部件42B的设定位置的变更如下,将安装于商品收纳搁 板10B的分隔部件42B向上方抬起,由此在使爪421从卡合槽14拉出 的状态下使分隔部件42B向左右方向移动直至与对应的卡合槽14相对 的位置,之后使分隔部件42B下降,则爪421落入对应的卡止槽14而 卡合从而设置。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如图39A所示,具有商品送出装置5E、5F。 该实施方式3中商品送出装置5E构成固定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 构成为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E具有左右排列设置的排出机构 501B、502B。商品送出装置5F具有左右排列设置的排出机构503B、 504B,并且具有保持排出机构503B、504B的可动式轴承部件60。此 外,商品送出装置5包括:驱动固定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501B、502B 和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503B、504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驱动机构) 70A、70B;根据需要由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 路43的分隔部件42B操作的多个调节部件81B、82B;与排出机构 501B~504B对应、分别具有检测杆901和售罄检测开关902的售罄检 测机构90B。这些商品送出装置5的构成部件分别安装于薄箱形的基 板51。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502B包括下述等的部件: 推板部件52B、52B(参照图39B),其以能够出没于(进入和退出) 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架设于基板51的转动轴57(参照图39D) 所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图1所示的 最后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G)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 突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 避的退避位置间可移动;限动部件53B、53B(参照图39B),其以能 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方式被设置于基板51的转动轴57所轴支 承,并且设置成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 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 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间可移动; 和连接机构54B、54B,其支承使上述推板部件52B、52B和限动部件 53B、53B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55(参照图 39D)和前部连接销56、56(参照图39D),被复位弹簧540、540(参 照图39C)向后退位置施力,这些构成部件安装于基板51。
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包括下述等的部件: 推板部件52B、52B(参照图39B),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通路43 的方式被架设于基板51的转动轴57(参照图39D)所轴支承,并且设 置成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图1所示的最后端的商品,也 称为销售商品G)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 上述销售商品G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间可 移动;限动部件53B、53B(参照图39B),其以能够出没于商品收纳 通路43的方式被设置于基板51的转动轴57所轴支承,并且设置成在 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G的第二销 售顺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 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间可移动;和连接机构54B、 54B,其支承使上述推板部件52B、52B和限动部件53B、53B移动至 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55(参照图39D)和前部连接 销56、56(参照图39D),被复位弹簧540、540(参照图39C)向后 退位置施力,这些构成部件经由可动式轴承部件60安装于基板51。
基板51如图40A所示,在其周缘形成有向上部侧延伸的左右的凸 缘51a、51b和前凸缘51c,由薄板钢板制成,在基板51的前凸缘51c 一体形成有截面为コ字状的线束保持部510。在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 侧脚片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切口510a~510d,该切口510a~510d 从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侧脚片起跨底面地延伸。该切口510a~510d 收纳分隔部件42B的按压突起422,为了使该按压突起422容易进入 而形成为梯形形状。线束保持部510用于引导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的电动机711、载波开关716(参照后述的图18(a))的配线和售 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开关902的配线,设置有多个保持结成束的配 线的保持片5101。
在基板51的左右的凸缘51a、51b的后端,设置有切成圆弧状的 销卡止部51a1、51b1。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上端向前方折弯与コ字 状的线束保持部510连结,前凸缘51c与线束保持部510的后方侧脚 片间的间隙形成为销卡止部51c1。这些销卡止部51a1、51b1和销卡止 部51c1与架设于左右一对的架侧板41、41的销部件P1、P2(参照图 2)卡合,将基板51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10B。在通过翘曲(切 起)而在基板51的前凸缘1c的附近形成的卡止片51d设置有供在电 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的组件壳体71的基体部件的头部设置的爪片 71a、71a(参照图39D)插入的孔51d1、51d1,并且在基板51的板面 分别穿设有分别卡止固定在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的组件壳体71 的基体部件设置的突起(未图示)的多个孔51d2,在比该孔51d2靠后 方侧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分别通过翘曲(切起)形成有多个(该例 中为3个)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在这些保持片51e分别穿设有在前 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e1,在该长孔51e1中插通用于支承可动式轴承 部件60的前方侧的2根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39D)。 此外,在基板51的前方靠中央的位置分别通过翘曲以排列设置2个的 方式分别形成有左右一对的引导片51f。这样的2个引导片51f分别引 导调节部件81B、82B。
在基板51的后端侧隔着开口部511在左右两侧通过翘曲形成有轴 承部514、514,此外,在基板51的后端侧隔着开口部512在左右两侧 通过翘曲形成有轴承部515、515,进而在基板51的后端侧隔着开口部 513在左右两侧通过翘曲形成有开口凸缘516、516。从各个轴承部514、 514、轴承部515、515和开口凸缘516、516的后缘分别设置有向开口 部511、512、513延伸的限动件517、517。
在基板51的轴承部514、514,如图40B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延 伸的前后一对的长孔5141、5142形成在不同位置。此外,在轴承部514、 514在长孔5141的下方位置形成有支轴孔5143。上述长孔5141、5142 对被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机构54支承的后部连接 销55、前部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 行支承。上述支轴孔5143支承上述排出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和 限动部件53B所共用的转动轴57。此外,在轴承部514、514在长孔 5141的前方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44、5144。该长孔 5144、5144对与排出机构501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 (参照图39C、图53)以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进行保持。 在轴承部514、514中的左侧的轴承部514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卡止 使上述连接机构54B复位至后退位置的复位弹簧540的一端的卡止片 5145。另外,上述长孔5141、5142、5144和支轴孔5143的孔周缘实 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以减少与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 检测杆901、转动轴57的摩擦。
此外,在基板51的轴承部515、515,如图40B所示,在前后方 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的长孔5151、5152形成在不同位置,在轴承部515、 515在长孔5151的下方位置形成有支轴孔5153。上述长孔5151、5152 对被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 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 进行支承。上述支轴孔5153支承上述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 和限动部件53B所共用的转动轴57。此外,在轴承部515、515在长 孔5151的前方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54、5154。该长 孔5154、5154对与排出机构502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 901(参照图53)以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进行保持。在轴承 部515、515中的左侧的轴承部515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卡止使上述 连接机构54B复位至后退位置的复位弹簧540的一端的卡止片5155。 另外,上述长孔5151、5152、5154和支轴孔5153的孔周缘实施卷边 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以减少与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检测杆 901、转动轴57的摩擦。
配置于在基板51的后端侧形成的开口部513的可动式轴承部件60 (参照图41)是将支承被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中 的各个连接机构54B、54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55和前部连接销56、 56的两端并且支承推板部件52B、52B和限动部件53B、53B所共用 的转动轴57的左右的轴承部61、62连接而得的结构。轴承部61、62 经由其间的连结部63连结,是以轴承部6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轴承 部6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的大致1/2的方式形成的加压成型品。
轴承部61如图41所示,形成有底面和前后面开口的箱形,具有 顶壁611和左右侧壁612、613,在上述轴承部61的左侧壁612形成有 隔着コ字状槽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14。在左侧壁612和限动壁614的靠 前方的位置,供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39D)插通其中的插通孔612a、614a在前后方向上分别穿设有2个。
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 的长孔615、616形成在不同位置,并且在长孔615的下方位置设置有 支轴孔617。此外,在左右侧壁612、613在长孔615的前方位置分别 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618。上述长孔615、616对被商品送 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前 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此 外,支轴孔617支承上述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所共用的转动 轴57。此外,长孔618对与排出机构503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 的检测杆901(参照图53)以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进行保 持。上述长孔615、616、618和支轴孔617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 去毛刺加工,以减少与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检测杆901、 转动轴57的摩擦。
在轴承部61的顶壁611的后端侧形成有左右一对的开口611a、 611a,此外,在顶壁611的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天窗611b。上述开口 611a、611a构成后述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参照后述的图46) 的避让孔,上述天窗611b是为了从天窗611b的左右窗缘切起而形成L 字状的滑动片610a、610b并且从天窗611b的右缘切起形成卡止片619。 彼此相对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610b的自由端形成为随着向前方去 弯曲的弯曲面,该滑动片610a、610b与在调节部件81B、82B的后端 形成的按压片813、823(参照图50、图51)滑动接触。此外,卡止片 619卡止使上述连接机构54B复位至后退位置的复位弹簧540的一端。
如图41所示,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2也与轴承部61同 样,形成为底面和前后面开口的箱形,具有顶壁621和左右侧壁622、 623,在右侧壁侧623形成有隔着コ字状槽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24。在右 侧壁623和限动壁624的靠前方的位置,供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 图39C、图39D)插通其中的插通孔623a、624a在前后方向上分别穿 设有2个。
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 的长孔625、626形成在不同位置,并且在长孔625的下方位置分别形 成有支轴孔627(图41中能看到左侧壁622的支轴孔627的一部分, 右侧壁622的支轴孔627被限动壁624遮蔽而看不到)。此外,在左右 侧壁622、623,在长孔625的前方位置分别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的长孔628。上述长孔625、626对被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4B 的连接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以使其分别能 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此外,支轴孔627支承上 述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所共用的转动轴57。此外,长孔628 对与排出机构504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参照图53) 以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的方式进行保持。上述长孔625、626、628 和支轴孔627的孔周缘实施卷边加工或去毛刺加工,以减少与后部连 接销55、前部连接销56、检测杆901、转动轴57的摩擦。
在轴承部62的顶壁621的后端侧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4个开口 621a,此外,在顶壁611的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天窗621b。上述开口 621a构成后述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参照后述的图42、图54A) 的避让孔,上述天窗621b是为了从其右窗缘切起而形成卡止片629。 该卡止片629卡止使上述连接机构54B复位至后退位置的复位弹簧540 的一端。
在与轴承部62的右侧壁623邻接的限动壁624的后端设置有切成 圆弧状的销卡止部6241。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轴承部 61的左右侧壁612、613、与轴承部61的左侧壁612邻接的限动壁614、 和连结左右的轴承部61、62的连结部63的左右侧壁(没有附图标记) 各自的后端,设置有与在上述限动壁624的后端切成圆弧状而形成的 销卡止部6241同样的销卡止部。这些销卡止部6241等与在基板51的 左右的凸缘51a、51b的后端形成的切成圆弧状的销卡止部51a1、51b1 (参照图40A)为相同的结构,与架设于左右一对的架侧板41、41而 将基板51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销部件P1、P2(参照图2) 卡合。利用这些销卡止部6241等,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后端侧以载 置于销部件P1、P2(参照图2)的方式被支承,而可动式轴承部件60 的前端侧通过使架设于基板51的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 图39D)插通于在轴承部61的左侧壁612和限动壁614以及轴承部62 的右侧壁侧623和限动壁624的靠前方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分别穿设 有2个的插通孔612a、614a和插通孔623a、624a中而被支承。可动式 轴承部件60沿上述支承销P3、P4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如图42 所示,是将平板状的保持部521和从该保持部521的基端侧向与保持 部521相反的方向延伸的4个轴承部522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例如 聚醛树脂)制成的。在上述轴承部522形成有轴插通孔5221和异形孔 523。轴插通孔5221用于使转动轴57插通其中。在转动轴57卷绕螺 旋扭转弹簧(未图示),推板部件52B被该螺旋扭转弹簧的弹性力总是 向对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施力。上述异形孔523用于使被连接 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的端部滑动,允许后部连接销55向前 后方向的滑动移动并且与后部连接销55协同动作以限制推板部件52B 的动作范围。该异形孔523具有与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轴承部61 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的后端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推 板部件52B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3a (参照后述的图54B)。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限动部件53B由合成树 脂(例如聚醛树脂)制成,如图43所示,在基端部侧形成的具有轴插 通孔5311的3个轴支承部531、在前端侧形成并且具有2个切口532a 的商品的保持部532、形成基端部与前端之间的主体部530的左右一对 的限动壁533一体成形。在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形成有凹状的滑动 槽533a。在上述轴支承部531形成的轴插通孔5311用于使转动轴57 插通在其中。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间的宽度设定成比推板部件52B 设置有轴插通孔5221的两端的轴承部522间的宽度大。中央的轴承部 522以位于推板部件52B的中央侧的2个轴承部522之间的方式定位。 上述保持部532在限动部件53B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时与商品抵接 而保持该商品。此外,在上述限动壁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 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前部连接销56能够滑动,接受滑动移动至后 退位置(在隔着基板51的开口部511在左右两侧形成的轴承部514、514设置的长孔5142的后端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将限动部件53B 锁定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前部连接销56从后退位 置向前方滑动移动时将限动部件53B向商品收纳通路43推出。此外, 在与上述限动壁533的滑动槽533a相连的部位,设置有与滑动移动至前进位置(在轴承部514、514设置的长孔5142的前端位置)的前部 连接销56抵接的限动面533b(参照后述的图54A)。该限动面533b与 前部连接销56抵接而阻止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限动部件53B向 退避位置移动,将该限动部件53B锁定在突出位置。另外,在限动部 件53B的轴支承部531的外周缘,限动件531a向径外方向突出地形成。 该限动件531a在限动部件53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时与形成于基 板51的限动件517抵接,限制限动部件53B的突出位置。
轴支承上述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转动轴57对轴承部 514、514的组装是将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的基 端部配置于轴承部514、514的规定位置。此时,规定位置是指,使设 置于推板部件52B的4个轴承部522和设置于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 部631啮合,即,以限动部件53B的左右的轴支承部531、531位于推 板部件52B的两端的轴承部522的外侧,限动部件53B的中央的轴支 承部531位于推板部件52B的中央侧的2个轴承部522之间的方式配 置,在此基础上,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4个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和设置于限动部件53B的3个轴支承部531的轴插通孔5311与 形成于轴承部514、514的支轴孔5143、5143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样, 将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部631配置于 轴承部514、514的规定位置,而且从基板51的左凸缘51a的外侧将 转动轴57插入在该右凸缘51a形成的圆孔51a2(参照图40A、6B), 将转动轴57插通在形成于轴承部514、514的支轴孔5143、5143中而 架设,则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被转动轴57轴支承。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机构54B,如图44 所示,具有钢板制的连接部件541a。连接部件541a包括将短条状的钢 板阶梯状地折弯而形成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方连接部5412。在连接 部件541a的后方连接部5412形成有从由于切口5412a而形成为二叉 状的脚片的左右两端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脚5410,在该支承脚5410形成 有具有供后部连接销55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2和位于该支承部 542的前方侧且具有供前部连接销56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3。上 述支承部542支承后部连接销55,与连接部件541a的向前后方向的往 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后部连接销5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支承部543 支承前部连接销56,与连接部件541a的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 使该前部连接销5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在连接部件541a的前方连接部5411的前端设置有以向右侧方向 延伸的方式折弯形成的卡合片544。该卡合片544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 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连接杆718的前端718b的方式配置。此外,前 方连接部5411的宽度设定为比在基板51通过切起而形成的多个左右 一对的保持片51e中的左端侧的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间的尺寸稍小 的宽度,连接部件541a以该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作为引导件而前后 移动。在连接部件541a的后方连接部5412的左缘的靠前方的位置设 置有卡止片545。该卡止片545卡止包括将连接部件541a向后退位置 施力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540的另一端。复位弹簧540的一端 卡止于在形成于基板51的轴承部514、514中的左侧的轴承部514的 靠前方的位置设置的卡止片5145(参照图40)。
上述连接部件541a与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一起组装于 基板51的轴承部514、514。即,连接部件541a向轴承部514、514的 组装如下,如前所述将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经由转动轴57 组装于轴承部514、514后,以将连接部件541a的后方连接部5412配置于轴承部514、514的规定位置的状态组装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 接销56。此时,规定位置是指,将连接部件541a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 5410以插入预先组装于轴承部514、514的推板部件52B的两端的轴 承部522的内侧的方式组装,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异 形孔523和设置于连接部件541a的支承脚5410、5410的支承部(贯 通孔)542与形成于轴承部514、514的长孔5141、5141位于一条直线 上,此外,在预先组装于轴承部514、514的限动部件53B的左右一对 的限动壁533、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533a和设置于连接部件541a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5410的支承部(贯通孔)543与在轴承 部514、514的左右侧壁形成的长孔5142、5142位于一条直线上。
像这样在将连接部件541a配置于轴承部514、514的规定位置的 状态下,将后部连接销55从在基板51的左凸缘51a穿设的半圆状的 切口51a3(参照图40B)的外侧插入,以跨形成于轴承部514、514的 长孔5141、5141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将前部连接销56从在基板51的左凸缘51a形成的圆孔51a4(参照图40B)的外侧插入,以跨形 成于轴承部514、514的长孔5142、5142的方式安装。由此,后部连 接销55在被连接部件541a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承并且插通于在 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设置的异形孔523中的状态下跨形成于轴 承部514、514的长孔5141、5141地被保持,前部连接销56在被连接 部件541a的支承部(贯通孔)543支承并且插通于在限动部件52B的 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设置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的状态下跨形成于 轴承部514、514的长孔5142、5142地被保持。
这样,在将连接部件541a组装于基板51的状态下,将复位弹簧 540以卡止于连接部件541a的卡止片545和在轴承部514、514中的左 侧的轴承部514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的卡止片5145(参照图40)的方 式组装。由此,连接部件541a在待机状态下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 力后退,使得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位于形成于轴承部514、 514的长孔5141、5141和长孔5142、5142的后端位置。另外,为了避 免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壁至退避位置的限动部件53B与复位弹簧540 发生干涉,在限动部件53B的保持部532设置有切口532a(参照图43)。 另外,在限动部件53B的保持部532设置有2个切口532a,用于避免 与复位弹簧540的干涉的切口532a在图43中是左侧的切口。
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与前面叙述的排出机构501B 在构成连接机构54B的连接部件541b方面不同,其它结构是相同的, 因此此处仅说且不同点。将该排出机构502B的与排出机构501B的不 同点即构成连接机构54B的连接部件541b的结构表示于图45。另外, 对与图44所示的连接部件541a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 标记。
如图45所示,连接部件541b包括以延伸至商品送出装置5F的区 域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方连接部5412,由钢板制成。 连接部件541b的后方连接部5412与图44所示的连接部件541a的后 方连接部件5412同样,形成有从由于切口5412a而形成有二叉状的脚 片的左右两端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脚5410,在该支承脚5410形成有具有 供后部连接销55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2和位于该支承部542的前 方侧且具有供前部连接销56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3。此外,在后 方连接部5412的左缘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卡止片545。该卡止片545 卡止包括将连接部件541b向后退位置施力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540的另一端。复位弹簧540的一端卡止于在形成于基板51的轴承部 515、515中的左侧的轴承部515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的卡止片5145(参 照图40)。此外,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止片545的前方设置有向下 方折弯的脚片546,在该脚片546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未 图示)。使架设于基板51而支承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前方侧的2根支 承销P3、P4(参照图39)插通在该脚片546的长孔中,该长孔的长度 设定为不会由于该支承销P3、P4阻碍连接部件541b向前后方向的移 动。
在连接部件541b的延伸至商品送出装置5F的区域的前方连接部 5411的前端,设置有折弯成钩状而形成的卡合片544。该卡合片544 以从前方围绕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连接杆 718的前端718b的方式配置。
对构成上述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进行 轴支承的转动轴57与对排出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 53B进行轴支承的转动轴57是共用的,即,转动轴57具有跨构成排 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以及构成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长度,在轴支承上述排出机构501B 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转动轴57向轴承部514、514的组 装的同时,将构成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 部件53B的基端部配置在轴承部515、515的规定位置,在此基础上, 将转动轴57从在基板51的左凸缘51a形成的圆孔51a4(参照图40B) 的外侧插入,插通于在轴承部515、515形成的支轴孔5153、5153中 而架设,则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被转动轴57轴支承。
此外,被连接部件541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的 向基板51的轴承部515、515的组装如下,将连接部件541b的后方连 接部5412配置在轴承部515、515的规定位置,在此基础上,将后部 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从在上述开口凸缘516、516中的左侧的开 口凸缘516穿设的半圆状的切口516a和圆孔516b(参照图40B)的外 侧(开口部513侧)插入,以跨在轴承部515、515形成的长孔5151、 5151、5152、5152的方式安装。由此,后部连接销55在被连接部件 541b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承并且插通在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523中的状态下,跨形成于轴承部515、515的长 孔5151、5151被保持,前部连接销56在被连接部件541b的支承部(贯 通孔)543支承并且插通于在限动部件52B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 设置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的状态下,跨在轴承部515、515形成的 长孔5152、5152被保持。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表示于图 46,对与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 图标记。如图46所示,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是将平板状的 保持部521和从该保持部521的基端侧向与保持部521相反的方向延 伸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一体形成的合成树脂(例如聚醛树脂)制 成的,形成得比上述构成排出机构501B、502B的推板部件52B的宽 度小。在上述轴承部522形成有供转动轴57(参照图39D)插通其中 的轴插通孔5221和供被连接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接销55(参照图 39D)插通的异形孔523。在转动轴57卷绕螺旋扭转弹簧(未图示), 推板部件52B被该螺旋扭转弹簧的弹性力总是向对商品收纳通路43的 突出位置施力。上述异形孔523用于使被连接机构54B支承的后部连 接销55的端部滑动,允许后部连接销55向前后方向的滑动移动并且 与后部连接销55协同动作以限制推板部件52B的动作范围。该异形孔 523具有与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 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5的后端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 抵接,将推板部件52B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 定槽部523a。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的限动部件53B表示于图 47,对与图43所示的限动部件53B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 图标记。如图47所示,排出机构503B的限动部件53B是在基端部侧 形成的具有轴插通孔5311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在前端侧形成 并且具有2个切口532a的商品的保持部532、形成基端部与前端之间 的主体部530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一体成形的合成树脂(例如聚 醛树脂)制成,形成得比构成上述排出机构501B、502B的限动部件 53B的宽度小。在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形成有凹状的滑动槽533a, 在上述轴支承部531形成的轴插通孔5311用于使转动轴57(参照图 39D)插通在其中。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间的宽度设定成比推板部 件52B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间的宽度大。在上述限动壁533形成 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的前部连接销56(参 照图39D)能够滑动,接受滑动移动至后退位置(在可动式轴承部件 60的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516的后端位置)的 前部连接销56,将限动部件53锁定在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 位置,前部连接销56从后退位置向前方滑动移动时将限动部件53B向 商品收纳通路43推出。此外,在与上述限动壁533的滑动槽533a相 连的部位,设置有与滑动移动至前进位置(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 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6、616的前端位置)的前 部连接销56抵接的限动面533b。该限动面533b与前部连接销56抵接 而阻止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限动部件53B向退避位置移动,将该 限动部件53B锁定在突出位置。另外,在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部531 的外周缘,限动件531a向径外方向突出地形成。该限动件531a在限 动部件53B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时与形成于基板51的限动件517 抵接,限制限动部件53B的突出位置。
上述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经由转动轴 57组装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另外,转动轴57是与后述 的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共用的,轴支承该 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对于由转动轴57进行的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在后面 叙述,此处说明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轴 支承。转动轴57向轴承部61的组装是将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 和限动部件53B的基端部配置于轴承部61的规定位置。此时,规定位 置是指,以限动部件53B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位于在推板部件 52B设置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外侧的方式配置,而且设置于推 板部件52B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和设置于限动部 件53B的左右一对的轴支承部531的轴插通孔5311与形成于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的支轴孔617、617位于一条直线上。这样, 将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部531配置在 轴承部61的规定位置,在此基础上,将转动轴57从在与轴承部62的 右侧壁623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24(参照图41)设置的圆孔6242插入, 将转动轴57经由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形成的支轴孔627、 627插通于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支轴孔517、517 中而架设,则排出机构503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被转动轴 57轴支承。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表示于图 48,连接机构54B具有钢板制的连接部件541c。另外,在连接部件541c 中,对与图44所示的连接部件541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 图标记。
如图48所示,构成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部件541c具有前后分离 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方连接部5412。在连接部件541c的后方连接 部5412的后部,形成有从左右两缘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脚5410,在该支 承脚5410形成有具有供后部连接销55(参照图39D)贯通的贯通孔的 支承部542和位于该支承部542的前方侧且具有供前部连接销56(参 照图39D)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3。上述支承部542支承后部连接 销55,与连接部件541c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后部连接销 5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述支承部543支承前部连接销56,与连接部 件541c向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前部连接销56在前后方向 上移动。此外,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右缘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卡止 片545。该卡止片545卡止具有将连接部件541c向后退位置施力的螺 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540的另一端。复位弹簧540的一端卡止于在 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设置的卡止片619(参照图41)。进而,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前端设置有向下方折弯的卡合片546。
在连接部件541c的前方连接部5411的平板状的基部的前端,设 置有以延伸至商品送出装置5E的区域的方式折弯形成的卡合片544。 该卡合片544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E的电动机驱动组件 70A的连接杆717的前端717b的方式配置,在其中途区域形成有用于 避免与调节部件81B的干涉的切口544a。此外,在前方连接部5411 的平板状的基部的后端设置有向上方折弯的卡合片547,在平板状的基 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48a、548a的翼 片548、548。卡合片547以与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546在前后方 向上重叠的方式位于该卡合片546的后方侧。在翼片548、548的长孔 548a、548a中插通架设于基板51而支承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前方侧 的2根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39D),长孔548a、 548a的长度设定为不会由于该支承销P3、P4阻碍前方连接部5411(连 接部件541c)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 546与翼片548、548之间,具有比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546的板 厚大的间隙,卡合片546能够进入该间隙,即,卡合片546向左右方 向的移动不会被翼片548、548阻碍。
进而,前方连接部5411的左右的翼片548、548的宽度设定成比 在基板51通过切起而形成的多个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中的中央的左 右一对的保持片51e间的尺寸稍小的宽度,以该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 作为引导件,前方连接部5411(连接部件541c)进行前后移动。
上述连接部件541c的后方连接部5412与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 接销56一起组装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即,后方连接部 5412向轴承部61的组装是,如上所述将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 经由转动轴57组装于轴承部61后,在将后方连接部5412配置于轴承 部61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组装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此时, 规定位置是指,将后方连接部5412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5410以插 入预先组装于轴承部61的推板部件52B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间的 方式组装,在此基础上,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 523和设置于后方连接部5412的支承脚5410、5410的支承部(贯通孔) 542与形成于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的长孔615、615位于一 条直线上,此外,在预先组装于轴承部61的限动部件53B的左右一对 的限动壁533、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533a和在连接部件541c 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5410设置的支承部(贯通孔)543与形成于轴 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的长孔616、616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这样将后方连接部5412配置于轴承部61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 将后部连接销55从在与轴承部61的左侧壁612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14 (参照图41)设置的半圆状的切口6141插入,以跨在轴承部61的左 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5、615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将前 部连接销56从在与轴承部61的左侧壁612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14(参 照图41)设置的圆孔(未图示)插入,以跨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 612、613形成的长孔616、616的方式安装。由此,后部连接销55在 被后方连接部5412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承并且插通于在设置在 推板部件52B的左右一对的轴承部522设置的异形孔523中的状态下, 跨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5、615被保持,前 部连接销56以被后方连接部5412的支承部(贯通孔)543支承并且插 通于在限动部件52B的左右一对的限动壁533设置的凹状的滑动槽 533a中的状态下,跨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6、 616被保持。
这样,以将后方连接部5412组装于轴承部61的状态下,将复位 弹簧540以卡止于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止片545和设置于轴承部61 的卡止片619(参照图41)的方式组装。由此后方连接部5412在待机 状态下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后退,使得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 接销56位于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形成的长孔615、615 和长孔616、616的后端位置。另外,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至退避 位置的限动部件53B为了避免与复位弹簧540干涉而在限动部件53B 的保持部532设置有切口532a(参照图47)。另外,在限动部件53B 的保持部532设置有2个切口532a,但用于避免与复位弹簧540的干 涉的切口532a在图47中位于左侧。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 件53B与上述排出机构501B、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 相比除了宽度稍大的点以外都是相同的,因此此处省略推板部件52B 和限动部件53B的重复说明。
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经由转动轴57组 装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2。转动轴57向轴承部62的组装是 将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的基端部配置于轴承部 62的规定位置。此时,规定位置是指,使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4个 轴承部522和设置于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部631啮合,即,以限动 部件53B的左右的轴支承部531、531位于推板部件52B的两端的轴承 部522的外侧,限动部件53B的中央的轴支承部531位于推板部件52B 的中央侧的2个轴承部522间的方式配置,在此基础上,设置于推板 部件52B的4个轴承部522的轴插通孔5221和设置于限动部件53B 的3个轴支承部531的轴插通孔5311与形成于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 622、623的支轴孔627、627位于一条直线上。另外,此时,转动轴 57是与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 共用的,因此将该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 部件53B的基端部配置于轴承部61的规定位置。这样,在将排出机构 504B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和限动部件53B的轴支承部631 配置于轴承部62的规定位置,在此基础上,将转动轴57从在与轴承 部62的右侧壁623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24(参照图41)设置的圆孔6242 插入,使转动轴57插通于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形成的支 轴孔527、527而架设,则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被转动轴57 轴支承。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机构54B表示于图 49,连接机构54B具有钢板制的连接部件541d。另外,在连接部件541d 中,对与图44所示的连接部件541B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 附图标记。
如图49所示,构成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部件541d具有前后分离 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方连接部5412。在连接部件541d的后方连接 部5412的后部,形成有从由于切口5412a而形成为二叉状的脚片的左 右两端向下方延伸的支承脚5410,在该支承脚5410形成有具有供后部 连接销55(参照图39D)贯通的贯通孔的支承部542和位于该支承部 542的前方侧且具有供前部连接销56(参照图39D)贯通的贯通孔的 支承部543。上述支承部542支承后部连接销55,与连接部件541d向 前后方向的往复动作连动地使该后部连接销5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上 述支承部543支承前部连接销56,与连接部件541d向前后方向的往复 动作连动地使该前部连接销5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此外,在后方连接 部5412的右缘的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卡止片545。该卡止片545卡止 具有将连接部件541d向后退位置施力的螺旋扭转弹簧的复位弹簧540 的另一端。复位弹簧540的一端卡止于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 62设置的卡止片629(参照图41)。进而,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前端 设置有向下方折弯的卡合片549。
在连接部件541d的前方连接部5411的平板状的基部的前端,在 向左斜前方延伸的臂550的前端侧设置有向上方折弯的卡合片544。该 卡合片544以从前方覆盖后述的商品送出装置5F的电动机驱动组件 70B的连接杆717的前端717b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前方连接部5411 的平板状的基部的后端设置有向上方折弯的卡合片551,在平板状的基 部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52a、552a的翼 片552、552。卡合片551以与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549在前后方 向上重叠的方式位于该卡合片549的后方侧。在翼片552、552的长孔 552a、552a中插通架设于基板51而支承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前方侧 的2根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39D),长孔552a、 552a的长度设定为不会由于该支承销P3、P4阻碍前方连接部5411(连 接部件541d)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在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 549与翼片552、552之间,具有比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合片549的板 厚大的间隙,卡合片549能够进入该间隙,即,卡合片549向左右方 向的移动不会被翼片552、552阻碍。
进而,前方连接部5411的左右的翼片552、552的宽度设定成比 在基板51通过切起而形成的多个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中的右端侧的 左右一对的保持片51e间的尺寸稍小的宽度,以该左右一对的保持片 51e作为引导件,前方连接部5411(连接部件541d)进行前后移动。
上述连接部件541d的后方连接部5412与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 接销56一起组装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2。即,后方连接部 5412向轴承部62的组装是,如上所述将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 经由转动轴57组装于轴承部62后,在将后方连接部5412配置于轴承 部62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组装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此时, 规定位置是指,将后方连接部5412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5410以插 入预先组装于轴承部62的推板部件52B的两端的轴承部522的内侧的 方式组装,在此基础上,设置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 523和设置于后方连接部5412的支承脚5410、5410的支承部(贯通孔) 542与形成于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的长孔625、625位于一 条直线上,此外,在预先组装于轴承部62的限动部件53B的左右一对 的限动壁533、533形成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533a和在后方连接部 5412的左右的支承脚5410、5410设置的支承部(贯通孔)543与形成 于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的长孔626、626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这样将后方连接部5412配置于轴承部62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 将后部连接销55从在与轴承部62的右侧壁623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24 (参照图41)设置的半圆状的切口6243插入,以跨在轴承部62的左 右侧壁622、623形成的长孔625、625的方式安装,另一方面,将前 部连接销56从在与轴承部62的右侧壁623排列设置的限动壁624(参 照图41)设置的圆孔6244插入,以跨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 623形成的长孔626、626的方式安装。由此,后部连接销55在被后方 连接部5412的支承部(贯通孔)542支承并且插通于在设置在推板部 件52B的异形孔523中的状态下,跨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 形成的长孔625、625被保持,前部连接销56以被后方连接部5412的 支承部(贯通孔)543支承并且插通于在限动部件53B的左右一对的 限动壁533设置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的状态下,跨在轴承部62的 左右侧壁622、623形成的长孔626、626被保持。
这样,以将后方连接部5412组装于轴承部61的状态下,将复位 弹簧540以卡止于后方连接部5412的卡止片545和设置于轴承部62 的卡止片629(参照图41)的方式组装。由此后方连接部5412在待机 状态下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后退,使得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 接销56位于在轴承部62的左右侧壁622、623形成的长孔625、625 和长孔626、626的后端位置。另外,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至退避 位置的限动部件53B为了避免与复位弹簧540干涉而在限动部件53B 的保持部532设置有切口532a(参照图43)。另外,在限动部件53B 的保持部532设置有2个切口532a,但用于避免与复位弹簧540的干 涉的切口532a在图42中位于左侧。
搭载于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E、5F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参 照图39A)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电动机驱动组件70A为中心进行说 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根据基于商品选择按钮的操作的销售指令, 内置于组件箱71的电动机711(参照图18)正转或反转驱动,通过该 电动机711的正转,经由连接杆717(参照图39D、图18)使排出机 构503的连接部件541c前进,通过电动机711的反转,经由连接杆718 (参照图39D、图18)使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部件541a前进。
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组件箱71包括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在其内 部,如图18所示,内置有电动机711、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 715、载波开关716、连接杆717、718等。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A通 过将设置于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的头部的爪片71a、71a(参照图39D)卡止于在基板51的前凸缘1c的附近通过切起形成的卡止片51d设置 的孔51d1、51d1(参照图40A),另一方面,将在组件箱71的基体部 件的背面突出形成的多个卡止突起(未图示)嵌合于在基板51的收纳 凹部511的底面穿设的孔51d2(参照图40A)等而组装于基板51。
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组件箱71的电动机711是根据销售 指令正转或反转的可正反旋转的直流电动机,被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 保持。
齿轮传递机构714包括具有蜗杆712a和蜗轮712b的蜗轮组件712 和中间齿轮713。蜗轮组件712的蜗杆712a安装于电动机711的输出 轴。蜗轮712b在前后方向上不同位置地设置有与蜗杆712a啮合的第 一轮和与中间齿轮713啮合的第二轮。中间齿轮713在前后方向上不 同位置地设置有与上述蜗轮712b的第二轮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和与输 出齿轮715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蜗轮组件712和中间齿轮713利用 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地配置。
上述输出齿轮715作为与中间齿轮713的第二中间齿轮啮合的轮 形成,在其一个板面(上表面)形成有凸轮突起7151,在另一个板面 (上部)形成有控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图18中未见)。凸轮突 起7151以在离开输出齿轮715的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圆弧 状。该凸轮突起7151的圆弧状的长度形成为用于在使连接机构54B的 连接部件541d前进后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保持该状态的足够的长度。控 制载波开关716的按压片位于凸轮突起7151的相反侧的板面,以在离 开板面的方向上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大致V字状,在图18(a)的状态 以按压载波开关716的触头的方式形成。该输出齿轮715利用组件箱 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的轴承部可旋转的配置。
载波开关716是所谓的推压按钮开关,包括触头(未图示)。该载 波开关716以在比输出齿轮715稍靠上方的区域保持于组件箱71的基 体部件的状态配置。该载波开关716在触头按压于输出齿轮715的按 压片时为接通状态,另一方面,在输出齿轮715的按压片离开,不按 压触头时成为关断状态,将根据销售指令驱动的电动机711控制成使 输出齿轮715旋转一周。
连接杆717、718为树脂成形品。连接杆717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F 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连接杆717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通 基部717a的在组件箱71的罩部件设置的杆轴710。连接杆717的前端 部717b以从将组件箱71的基体部件和罩部件切开而形成的开口(未 图示)向外部突出的方式形成为向上方弯曲的钩状。设置于连接杆717 的基部717a的卡止片717c是从基部717a的后方侧向后方延伸的可弹 性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卡止片717c的自由端与设置于罩部件的突 出片(未图示)抵接,由此将常态的连接杆717的待机姿态设定成图 18(a)所示的位置。连接杆718包括与连接杆717相同的部件,形成 为连接杆717反转后的结构,用于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 501B的连接机构54B,可旋转地轴支承于贯通基部718a的在组件箱 71的罩部件设置的杆轴710,包括钩状的前端部718b和具有能够弹性 变形的板状的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8c。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A对 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机构54B进行驱动而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的内容 在后面叙述。
电动机驱动组件70B也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为相同结构,在此 省略重复说明,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连接杆717驱动商品送出装置 5F的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机构54B,连接杆718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
多个调节部件81B、82B将根据需要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 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和支承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 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的可动式轴承部件60相连接,通 过按压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部件42B而向后方移动,能够 使可动式轴承部件60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调节部件81B如图50所示,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截面为コ字状 的主体部810的前端形成有具有与主体部810的延伸方向铅垂的平坦 面并且与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部件42B的上部形成的按 压突起422抵接的抵接部812,而在后端形成有以与在可动式轴承部件 60的轴承部61设置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 与该滑动片610a相对的按压片813。在主体部810的靠后方的位置穿 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811,在该长孔811中插通有支承可动式 轴承部件60的前方侧的2根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 39D)。该长孔811主要是为了避免与支承销P3、P4的干涉,并且使得 不会由于支承销P3、P4阻碍调节部件81B向前后方向的移动。此外, 按压片813的自由端形成为向前方侧以钝角折曲的折曲面,该折曲面 与设置于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的弯曲面滑动接触。
调节部件81B以使得抵接部811位于在与基板51的前凸缘51c一 体成形的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侧脚片设置的切口510c(参照图40A) 的背后的方式按照跨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方式配置,以按压片813 位于上述滑动片610a的前方的方式按照跨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 构503B的接部件541c的卡合片544的方式配置,因此,在主体部810 形成有用于避免与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干涉和与商品送出装置5F 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部件541c的卡合片544的干涉的切口810a、 810b。调节部件81B通过主体部810被在基板51的前方靠中央的位置 通过切起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引导片51f引导而允许向前后方向的移动, 而限制向左右方向的移动。
调节部件82B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截面为
Figure BDA0001290955910000991
字状的主体部820的 前端形成有具有与主体部820的延伸方向铅垂的平坦面并且与在设置 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部件42B的上部形成的按压突起422抵接 的抵接部822,而在后端形成有以与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 设置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b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与该滑动片610b 相对的按压片823。在主体部820的靠后方的位置穿设有在前后方向上 延伸的长孔821,在该长孔821中插通有支承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前 方侧的2根支承销P3、P4(参照图39A、图39C、图39D)。该长孔 821主要是为了避免与支承销P3、P4的干涉,并且使得不会由于支承 销P3、P4阻碍调节部件82B向前后方向的移动。此外,按压片823 的自由端形成为向前方侧以钝角折曲的折曲面,该折曲面与设置于轴 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b的弯曲面滑动接触。
调节部件82B以使得抵接部811位于在与基板51的前凸缘51c一 体成形的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侧脚片设置的切口510b(参照图41) 的背后的方式按照跨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方式配置,以按压片813 位于上述滑动片610a的前方的方式配置,因此,在主体部820形成有 用于避免与基板51的前凸缘51c的干涉的切口820a。调节部件82B通 过主体部820被在基板51的前方靠右端的位置通过切起形成的左右一 对的引导片51f引导而允许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而限制向左右方向的移 动。
上述调节部件81B、82B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部件 42B按压而向后方移动从而使可动式轴承部件60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 状态表示于图52(a)、图52(b)。另外,在图52(a)、图52(b)中, 将基板51和调节部件81B、82B和可动式轴承部件60抽出表示。
图52(a)表示调节部件81B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 部件42按压而向后方移动的状态。此时,当调节部件81B被分隔部件 42B按压而向后方移动时,设置在其后端的按压片813在设置于可动 式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滑动,使可动式轴 承部件60向隔着基板51的后端侧的开口部513在左右两侧形成的开 口凸缘516、516(参照图40A)中的右侧的开口凸缘516侧移动。将 可动式轴承部件60向开口凸缘516、516(参照图40A)中的右侧的开 口凸缘516侧移动了的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如图52(a)所示,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移动到初始位置的状态 下,在调节部件82B的后端,按压片823位于与设置于可动式轴承部 件60的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b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调节部件82B被分隔部件42B按压而向后方移动时,如 图52(b)所示,在其后端设置的按压片823在设置于可动式轴承部件 60的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b滑动,使可动式轴承部件60 从初始位置向左侧移动规定距离L。此处,向后方移动的调节部件81B 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从初始位置向左侧移动规定距离L的途中,设置 于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与设置于调节部件81B的后端的 按压片813抵接而被向前方推出。由此调整部件81B向前方移动而复 位于待机位置。向后方移动了的调整部件82B也与调整部件81B同样, 由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向初始位置的移动而向前方移动,复位于待机 位置。由此,没有必要在调整部件81B、82B设置复位用的弹簧等,因 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售罄检测机构90B如图53 所示包括检测杆901和售罄检测开关902。检测杆901包括:从平板状 的基端部9011的左右两端向下方折弯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从基 端部9011的后端向后方突出而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 和从基端部9011向前方延伸在前端设置的钩状的动作片9014,且由薄 板钢板制成。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设置有向彼此相对的方向压出 形成的凸部9012a。售罄检测开关902包括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微开 关。
上述检测杆901安装于在基板51的后端侧设置的轴承部514、514。 此时,以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跨轴承部514、514的 方式配置成使基端部9011覆盖轴承部514、514。此时,在左右一对的 卡止片9012、9012设置的凸部9012a、9012a嵌入在轴承部514、514 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5144、5144(参照图40B)中,并且 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9013位于组装于上述轴承部514、 514的推板部件52B的4个轴承部522中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参 照图42、图54A)的前方位置,且位于其转动轨迹上。上述凸部9012a、 9012a的直径形成得比长孔5144、5144的槽宽小,凸部9012a、9012a 游嵌于长孔5144、5144。由此,检测杆901能够沿凸部9012a游嵌着 的长孔5144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通过该检测杆901向前后方向的 滑动移动,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操作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售罄 检测开关902的触头902a。
上述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9013位于组 装于轴承部514、514的推板部件52B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参照 图42、图54A)的前方位置,且位于转动轨迹上,通过推板部件52B 的转动,与轴承部522抵接。此时,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利用对检测杆901向后方施力的施力弹簧,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 接部9013、9013总是与推板部件52B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抵接。 由此,上述检测杆901与推板部件52B向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和从 商品收纳通路43的退避移动对应地向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售罄检测开关902利用检测杆901检测推板部件52B在商品收纳 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即,推板部件52B被未图示的螺旋 扭转弹簧520的弹性力总是向突出位置施力,以没有保持商品的状态 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突出时成为最大开度,当商品与以最大开度突出 的推板部件52B抵接时,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稍稍转动后, 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异形孔523的锁定槽部523a与后退至后 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将推板部件52B锁定于在商品收纳通路 43突出的状态,锁定状态的推板部件52B的开度比最大开度小。像这 样,在推板部件52B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下, 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位于轴承部514、514的后端侧,随之检测 杆90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销售商品落下至以最大开度突出的推板 部件52B,该推板部件52B向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方向稍稍转动 后锁定时,检测杆901以规定尺寸向前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关902在检测杆90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时,被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按 压售罄检测开关902的触头902a而成为接通状态,检测杆901从最为 向后方移动的状态以规定尺寸向前方移动时,检测杆901的动作片 9014对售罄检测开关902的触头902a的按压被解除而成为关断状态。 像这样,售罄检测开关902构成为,经由检测杆901检测推板部件52B 在商品收纳通路43中以最大开度突出的状态。另外,处理来自售罄检 测开关902的信号的控制部,在来自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接通信号持 续规定时间时,进行判断为“售罄”的处理。
与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也 具有检测杆901和售罄检测开关902。此时,检测杆901嵌入设置于基 板51的后端侧的轴承部515、515,设置于其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 的凸部9012a嵌入设置于轴承部515、515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 5154、5154,以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安装。另外,设置于 检测杆901的后端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与组装于上述轴 承部515、515的推板部件52B的4个轴承部522中的左右两端的轴承 部522(参照图42、图54A)的关系以及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进 行的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与之前叙述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 测杆901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与组装于轴承部514、514的推板部 件52的4个轴承部522中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的关系和检测杆901 的动作片9014进行的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是相同的,因此在此省 略重复说明。
与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分别对应的售罄检测 机构90B、90B也具有检测杆901、901和售罄检测开关902、902。此 时,售罄检测机构90B与前述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不同点是,与排 出机构503、504分别对应的检测杆901、901安装于可动轴承部件60, 随着可动轴承部件60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除了这 一点外都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安装于在基板51可向左右方向移 动地设置的可动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61。此时,售罄检测机构90B 的检测杆901以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112跨箱形的轴承部61的顶 壁611的方式,以使基端部9011覆盖箱形的轴承部61的顶壁611的 方式配置。此时,在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9012设置的凸部9012a、 9012a嵌入在轴承部61的左右侧壁612、613设置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的长孔618、618(参照图41),并且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 没入在上述轴承部61的顶壁61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开口611a、 611a(参照图41)。上述凸部9012a的直径形成得比长孔618的槽宽小, 凸部9012a游嵌于长孔618。由此,检测杆901沿着凸部9012a游嵌着 的长孔618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通过该检测杆901向前后方 向的滑动移动,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对卡止固定于基板51的售 罄检测开关902的触头进行操作。
如前所述,组装于轴承部61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参照 图46)进入上述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 的抵接部9013所没入的上述轴承部61的顶壁61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 右一对的开口611a、611a中,上述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 没入轴承部61的开口611a、611a,由此能够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 522抵接。此时,虽然省略图示,但利用对检测杆901向后方施力的施 力弹簧,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总是抵接于推 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由此,上述检测杆901基于推板部件52B 向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和从商品收纳通路43的退避而向前后方向 滑动移动。另外,设置于检测杆901的后端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 接部9013与组装于上述轴承部61的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参 照图46)的关系和上述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的卷曲状的 抵接部9013与组装于轴承部514、514的推板部件52的4个轴承部522 中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的关系是相同的。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 进行的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除了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 安装于可动轴承部件60,随着可动轴承部件60向左右方向的移动而在 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点之外,与上述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 的动作片9014进行的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重 复说明。
与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4B对应的售罄检测机构90B也 具有检测杆901和售罄检测开关902。此时,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 测杆901嵌入在基板51可向左右方向移动地设置的可动轴承部件60 的轴承部62,设置于其左右一对的卡止片9012、9012的凸部9012a、 9012a嵌入设置于左右侧壁622、623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628、 628,以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的方式安装。此时,在检测杆901的 后端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没入在上述轴承部62的 顶壁62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两端的开口621a、621a(参照图41)。 组装于轴承部62的推板部件52B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参照图42) 进入上述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所没入的上述 轴承部62的顶壁621的后端侧设置的左右两端的开口621a、621a,该 检测杆901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与组装于轴承部62的 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的关系和检测杆901的动作片9014进行的 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与上述的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测杆901 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与组装于轴承部514、514的推板部件52B的 4个轴承部522中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的关系和检测杆901的动作 片9014进行的售罄检测开关902的操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重复说明。
此处,说明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A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A的排 出机构501的连接机构54而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
如图54A所示,排出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在商品装载前的 状态下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限动部件53B从商品收纳通路43 退避。此时,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7151位 于最前方(参照图18(a))。此外,在输出齿轮715的背面设置的载波 开关716用的按压片位于最前方,载波开关716处于接通状态。由此, 电动机711停止,连接杆718的前端部718b处于从在连接部件541a 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向后方离开的位置(参照图39D)。因此,连 接部件541a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处于后退状态。此外,推板部件52B由于螺旋扭转弹簧(未图示)施加的力而处于在商品收纳通 路43中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突出位置。推板部件52B由于与在推板部件 52B的轴承部522设置的异形孔523中插通的后部连接销55的协同动 作而被限制动作范围,推板部件52B不会以最大开度以上的程度打开。 这样,推板部件52B以最大开度打开的状态下,推板部件52B的轴承 部522位于轴承部514、514的后端侧,随之,售罄检测机构90B的检 测杆901最为向后方滑动移动,售罄检测开关902成为接通状态。另 一方面,限动部件53B在形成于限动壁533的凹状的滑动槽533a中收 纳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前部连接销56,维持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 避位置。
在这样的待机状态中,最初装载的商品G与处于以最大开度打开 的突出位置的推板部件52B的保持部521抵接。由于商品G的抵接, 推板部件52B向退避位置转动。由于该转动,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 522中的异形孔523的锁定槽部523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推板部件52B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 被推板部件52B保持的商品G成为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销售商品G1) (参照图54B)。像这样,推板部件52B从最大开度起转动,而锁定在 以比该最大开度小的开度在商品收纳通路43突出的状态时,售罄检测 机构90B的检测杆901被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按压而前进,售 罄检测开关902成为关断状态。接着装载的商品,堆叠在被推板部件 52B保持的销售商品G1之上,成为下一个销售商品G2,接着装载的 商品依次堆叠在下一个销售商品G2之上。
这样收纳于商品收纳架4的商品G被冷却/加热组件7冷却或加热, 保持于适于销售的冷或热状态而成为可销售的状态(销售待机状态)。 在这样的销售待机状态中,当基于商品选择开关的操作将销售指令施 加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时,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 逆转驱动,经由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顺 时针方向旋转。当输出齿轮715旋转时,设置于输出齿轮715的背面 的按压片从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脱离,载波开关716成为关断状态, 在下次载波开关716成为接通状态之前(即,输出齿轮715进行一周 旋转的期间)使电动机711逆转驱动。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 轮突起7151从前方与连接杆718的基端部718a抵接时,连接杆718 在图18(a)中在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连接杆718的向逆时针方向 的旋转,其前端部718b与连接部件541a的卡合片544抵接,使连接 部件541a抵抗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前进。在凸轮突起7151与连 接杆718的基端部718a滑动接触的期间(参照图18(b)),连接部件 541a保持前进的状态。
随着该连接部件541a的前进,被连接部件541a支承的后部连接 销55也前进,从推板部件52B的异形孔523的锁定槽部523a脱离, 因此被该后部连接销55锁定在突出位置的推板部件52B的锁定解除。 由此,推板部件52B由于商品的载重而抵抗螺旋扭转弹簧(未图示) 施加的力向退避位置移动(参照图54C)。由于推板部件52B向退避位 置的移动,销售商品G1越过推板部件52B被向后方送出。当销售商 品G1越过推板部件52B时,推板部件52B由于未图示的螺旋扭转弹 簧施加的力而复位至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在销售待机状态使被连接部件541a保持的前部连接销 56收入凹状的滑动槽533a而被维持为退避位置的限动部件53B,与连 接部件541a一起前进的前部连接销56与滑动槽533a的壁面抵接,由 此被向突出位置推出(参照图54C)。前部连接销56前进至与限动部 件53B中的限动壁533的限动面533b相对的位置,由此与限动面533b 抵接,限制第二限动部件53B向退避位置的移动。移动到突出位置的 限动部件53B与由于销售商品G1被送出而向后方移动的下一个销售 商品G2抵接而保持该下一个销售商品G2,限制下一个销售商品G2 向后方移动。
使上述推板部件52B退避至退避位置而排出销售商品G1,另一方 面,使限动部件53B从退避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而保持下一个销售商 品G2的动作,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718的基端 部718a滑动接触的规定时间的期间执行。
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连接杆718的基端部 718a的抵接解除时,由于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连接部件541a后退。 由于该连接部件541a的后退,被连接部件541a支承的前部连接销56 从限动部件53B的限动面533b进入滑动槽533a而使限动部件53B向 退避位置移动。由于该限动部件53B向退避位置的移动,被限动部件 53B保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G2向后方移动,与以最大开度打开的推板 部件52B抵接。之后,推板部件52B的轴承部522中的异形孔523的 锁定槽部523a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抵接,推板部件52B 被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的突出位置,将下一个销售商品 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当由于输出齿轮715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 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时,载波开关716的触头被按压片按压,载波开 关716成为接通状态。由此电动机711的驱动停止,复位至销售待机 状态。
另外,由于输出齿轮715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和 连接杆718的基端部718a的抵接解除后,在输出齿轮715的凸轮突起 7151回到待机状态的位置的途中,凸轮突起7151与另一方的连接杆 717的基端部717a抵接,但具有弹性部件的卡止片717c弹性变形,允 许连接杆717的转动,由此凸轮突起7151能够不被阻止移动地复位至 复位位置。连接杆717由于凸轮突起7151通过而由于卡止片717c的 作用复位至图18(a)的待机姿态。
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E中的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进行商 品排出的动作,通过使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参 照图18(a))反转驱动而进行。此时,与上述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 动作同样,通过电动机711的反转驱动,输出齿轮715在顺时针方向 旋转,通过设置于输出齿轮715的背面的凸轮突起7151和连接杆718 协同动作来操作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连接部件541b)。由 此,使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交替地进入和 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来进行销售商品G1的送出,并且将下一个销售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于推板部件52B而复位于待机状态。
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F中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进行商 品排出的动作,通过使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参 照图18(a))正转驱动而进行。此时,经由齿轮传递机构714,输出 齿轮715在图18(a)中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该输出齿轮715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凸轮突起7151与连接杆717的基端部717a抵接时, 连接杆717在图18(a)中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该连接杆717向逆 时针方向的旋转,其前端部718b与在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 (连接部件541c)的前端设置的卡合片544抵接,使连接部件541c抵抗复位弹簧540施加的力而前进。之后,被可动轴承部件60的轴承部 61支承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 路43来进行商品送出的动作与前述的排出机构501B的动作相同,因 此此处省略说明。
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F中的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机构54进行商品 排出的动作,通过使内置于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参照 图18(a))正转驱动而进行。此时,与上述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动 作同样,通过电动机711的正转驱动,输出齿轮715在逆时针方向旋 转,通过设置于输出齿轮715的背面的凸轮突起7151和连接杆717的 协同动作来操作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机构54B(连接部件541d)。由 此,使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交替地进入和 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来进行销售商品G1的送出,并且将下一个销售 商品G2作为销售商品保持于推板部件52B而复位于待机状态。
另外,使商品送出装置5E中的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连 接部件541b)和商品送出装置5F中的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机构54B (连接部件541c)交叉,是为了使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 502B或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分别同步动作,在使 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502B同步动作时,通过使电动机 驱动组件70A、70B的电动机711同时反转驱动,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 70A操作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机构54B,同时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B 操作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机构54B,使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 503B、504B同步动作时,通过使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的电动机 711同时正转驱动,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A操作排出机构503B的连 接机构54B,同时利用电动机驱动组件70B操作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 机构54B。
构成商品送出装置5的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 机构503B、504B,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划设出商 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对其动作,与分隔 部件42B进行的商品栏的设定一起使用以下的图55A~图55C和图 56A~图56D进行说明。
图55A表示商品送出装置5的示意图,具有构成固定式排出部的 商品送出装置5E和构成可动式排出部的商品送出装置5F。对于支承 构成可动式排出部的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的可动 式轴承部件60和将根据需要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划设出商品收 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和可动式轴承部件60相连的调节部件81B、 82B以涂黑的方式表示。图55A表示可动式轴承部件60位于初始状态 的情况。另外,图55A~图55C和图56A~图56D中省略售罄检测机 构90B。
图55B表示调节部件82B根据需要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 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推压而向后方移动,由于调整 部件82B,可动式轴承部件60从初始状态起在宽度方向(左侧)上移 动尺寸L的状态。此时,将分隔部件42B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时, 在分隔部件42B的上部形成的按压突起422进入在与基板51的前凸缘51c一体成形的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侧脚片设置的切口510a,与调 节部件82B的抵接部821抵接而压入调节部件82B。被压入的调节部 件82B被在基板51的前方靠右端的位置通过切起形成的引导片51f引 导而向后方移动,在其后端设置的按压片823与在可动式轴承部件60 的轴承部61设置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b抵接,使可动式轴承部件60 从初始位置在宽度方向(左侧)上移动规定寸法L。
此处,关于构成排出机构503B、504B的连接机构54B的连接部 件541c、541d,分别前后分离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方连接部5412 中的后方连接部5412与可动式轴承部件60一起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而前方连接部5411固定地保持于基板51,但在各个后方连接部5412 的前端向下方折弯地形成的卡合片546、卡合片549和在前方连接部 5411的后端向上方折弯的卡合片547、卡合片551以在宽度方向上重 叠的方式形成为大宽度,因此两者能够不分离地保持良好的连结状态。
图55C表示调节部件81B被分隔部件42B压入而向后方移动,利 用调整部件81B可动式轴承部件60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或设置于初始 位置的状态。此时,在将分隔部件42B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时, 在分隔部件42B的上部形成的按压突起422进入在与基板51的前凸缘 51c一体成形的线束保持部510的前方侧脚片设置的切口510b,与调 节部件81B的抵接部811抵接而压入调节部件81B。被压入的调节部 件81B被在基板51的前方中央通过切起而形成的引导片51f引导而向 后方移动,设置于其后端的按压片813与设置于可动式轴承部件60的 轴承部61的L字状的滑动片610a抵接,使可动式轴承部件60在宽度 方向(右侧)上移动。此时,构成排出机构503B、504B的连接机构 54B的连接部件541c、541d中的分别前后分离的前方连接部5411和后 方连接部5412维持良好的连结状态。
以下使用图56A~图56D说明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和根据商品栏 的设定安装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分隔部件42B的关系。图56A~图 56D表示将单独或组合销售短尺寸的商品S、长尺寸的商品L、中尺寸 的商品M(S<M<L)的商品栏由分隔部件42设定的一例,并且表示其 示意图。
图56A表示为了设定收纳短尺寸的商品S的商品栏C1~C4而在 商品收纳搁板10B安装3个分隔部件42B的情况,图56B表示为了设 定收纳短尺寸的商品S的商品栏C1和收纳中尺寸的商品M的商品栏 C5、C6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B安装2个分隔部件42B的情况,图56C表示为了设定收纳长尺寸的商品L的商品栏C7和收纳短尺寸的商品S 的商品栏C3、C4而在商品收纳搁板10B安装2个分隔部件42B的情 况,图56D表示为了设定收纳长尺寸的商品L的商品栏C7、C8而在 商品收纳搁板10B安装1个分隔部件42B的情况。
在像图56A那样设定商品栏C1~C4时,利用划分商品栏C1、C2 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502B间被分开, 利用划分栏C2、C3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 与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间被分开,此外,利用划分商品 栏C3、C4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 间被分开。利用划分栏C2、C3的分隔部件42B,如图55C所示,利 用调节部件81B,可动式轴承部件60移动到初始位置。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S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 5E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 70A的连接杆718驱动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部件541a,由此使排出机 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1的 商品S(销售商品G1)。此外,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2的商品S时, 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F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 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连接杆718驱动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部 件541b,使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2的商品S(销售商品G1)。此外,在销售收纳于商品 栏C3的商品S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E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 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连接杆717驱动排 出机构503B的连接部件541c,由此使排出机构503B的推板部件52B、 限动部件53B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3的商品S(销售商品G1)。在 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4的商品S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F的电动 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连 接杆717驱动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部件541d,由此使排出机构504B 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4的商品S(销 售商品G1)。
像图56B那样设定商品栏C1、C5、C6时,利用划分商品栏C1、 C5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502B间被分 开,此外利用划分商品栏C5、C6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F 的排出机构503B、504B间被分开,并且利用该分隔部件42B,如图 55B所示,经由调节部件82B,可动式轴承部件60从初始位置在宽度 方向(左侧)上移动。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1的商品S时的动作与图56A的送出 收纳于栏C1的商品S的动作相同,因此在此省略重复说明。另一方面, 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5的商品M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E的电 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 连接杆717驱动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部件541c,由此使排出机构503B 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F 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 的连接杆718驱动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部件541b,由使此排出机构 502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即,使排出机构503B的 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和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 部件53B同步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5的商品M(销售商品G1)。 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6的商品M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B的电 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 连接杆717驱动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部件541d,由此使排出机构504B 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6的商品M (销售商品G1)。
像图56C那样设定商品栏C7、C3、C4时,利用划分商品栏C7、 C3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和商品送出装 置5F的排出机构503B间被分开,利用划分商品栏C3、C4的分隔部 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间被分开。利用划 分栏C7、C3的分隔部件42B,如图55C所示经由调节部件81B,可动 式轴承部件60移动至初始位置。
此时,在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7的商品L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 置5E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反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 件70A的连接杆718驱动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部件541a,由此使排 出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同时使内置于商品 送出装置5F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反转,利用该电动机 驱动组件70B的连接杆718驱动排出机构502B的连接部件541b,由 此使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即,使排出 机构501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和排出机构502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同步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7的商品L(销售 商品G1)。另外,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3、C4的商品S时的动作与送出 收纳于图56A的栏C3、C4的商品S的动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重复 说明。
像图56D那样设定商品栏C7、C8时,利用划分商品栏C7、C8 的分隔部件42B,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2B和商品送出装置 5F的排出机构503B间被分开。
此时,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7的商品时的动作与送出收纳于图56C 的栏C7的商品L的动作相同,因此此处省略重复说明。另一方面,在 销售收纳于商品栏C8的商品L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E的电动 机驱动组件70A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A的连 接杆717驱动排出机构503B的连接部件541c,由此使排出机构503B 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同时使内置于商品送出装置5F 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B的电动机711正转,利用该电动机驱动组件70B 的连接杆717驱动排出机构504B的连接部件541d,由此使排出机构 504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动作,即,使排出机构503B的 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和排出机构504B的推板部件52B、限动 部件53B同步动作,送出收纳于该栏C8的商品L(销售商品G1)。
此处,根据表示驱动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的连接机 构54B进行商品排出的动作的图54A~图54C能够理解,能够使轴支 承推板部件52B的转动轴57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后端间的死区尽可 能地减少,使商品收纳通路43的有效长度伸长。即,推板部件52B中, 将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而保持商品G的平板状的保持部521的基 端侧由转动轴57轴支承,另一方面,在隔着转动轴57与保持部521 相反的方向的部位形成有异形孔523,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后部 连接销55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卡止而将推 板部件52B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3a。由此,能够将后部连接销55配置成以其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 立体交叉状地相交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可移动。后部连接销55的移动行 程的轨迹对应于对后部连接销55以使其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移动的方 式支承的长孔5141,该长孔5141与转动轴57以立体交叉状相交,因 此能够理解后部连接销55的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以立体交叉 状相交。由此,对应于后部连接销55的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 以立体交叉状相交的量,能够使轴支承推板部件52B的转动轴57与商 品收纳搁板10B的后端间的死区减少,使商品收纳通路43的有效长度 伸长。
该点根据与图58所示的现有装置的对比能够明确。即,在图58 所示的现有装置中,在推板部件110的背面形成有异形槽115,由此后 部连接销131配置在可转动地支承推板部件110的转动轴160的后方 侧。由此,至少与后部连接销131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的冲程量相 应地从转动轴160向后方侧产生死区。关于该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3中,推板部件52B将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而保持商品G的 平板状的保持部521的基端侧由转动轴57所轴支承,另一方面,在隔 着转动轴57与保持部521相反的方向的部位,形成有供能够在前后方 向上移动的后部连接销55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 55卡止而将推板部件52B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 的锁定槽部523a的异形孔523,因此能够将后部连接销55配置成以其 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立体交叉状地相交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可移 动,与使后部连接销55的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立体交叉状地 相交的量相应地,能够使轴支承推板部件52B的转动轴57与商品收纳 搁板10B的后端间的死区减少,使商品收纳通路43的有效长度伸长。
此外,设置于基板51的后端侧、使排出机构501B~504B的推板 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开口部511、 512、513的后方开放(参照图40A)。这对应于从图58所示的现有装 置的基板150的结构即由前后左右的凸缘形成为浅箱形的基板150去 除后部侧的凸缘的结构,与去除后部侧的凸缘的量相应地能够进一步 减少上述死区。
接着,图5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 装置的变形例的推板部件的立体图。该图57所示的推板部件52C对应 于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对与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具有相 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57所示的推板部件52C与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的不同点 是,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在4个轴承部522全部形成有使转动轴 57(参照图39D)插通其中的轴插通孔5221和使支承于连接机构54 的后部连接销55(参照图39D)插通其中的异形孔523,与此不同,推板部件52C的左右两端的轴承部522A、522A仅形成轴插通孔5221a, 在中央侧的2个轴承部522B、522B形成轴插通孔5221a和异形孔523A, 使轴插通孔5221a和异形孔523A连通。
图57所示的推板部件52C也与图42所示的推板部件52B同样, 将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而保持商品的平板状的保持部521的基端侧 由转动轴57所轴支承,另一方面,在隔着转动轴57与保持部521相 反方向的部位,形成有供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后部连接销55滑动且 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卡止(参照图39D)而将推板 部件52C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3a 的异形孔523A。由此,能够将后部连接销55配置成以其移动行程的 轨迹与转动轴57立体交叉状地相交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可移动,与使后 部连接销55的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57立体交叉状地相交的量相 应地,能够使轴支承推板部件52C的转动轴57与商品收纳搁板10B 的后端间的死区减少,使商品收纳通路43的有效长度伸长。
另外,在使用图57的推板部件52C时,当然需要将售罄检测机构 90B(参照图53)的检测杆901变更成下述结构。即,将从该检测杆 901的后端向后方突出形成的左右一对的卷曲状的抵接部9013、9013 的位置变更至与推板部件52的中央侧的2个轴承部522B相对的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提 供具有商品收纳架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具 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45相比于商品投入口44变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 商品收纳搁板10B,将在该商品收纳搁板10B将横倒姿态的商品G在 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43利用分隔部件42B在左右 方向上划设出多个,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10B中的商品送出口45的附 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5,将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G一个一 个地分开送出,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包括:推板部件52B,其可转动 地被保持于基板51的转动轴57轴支承,并且能够出没于(进入和退 出)商品收纳通路43,设置成在以保持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G(最后 端的商品,也称为销售商品G1)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 出位置与以解除上述销售商品G1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43退 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可移动(转动);限动部件53B,其可转动地被上述 转动轴57轴支承,并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43,设置成在从 商品收纳通路43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 序的商品G(次于最后端的商品的商品,也称为下一个销售商品G2) 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之间可移动(转动);连接机构54B,其支承使上述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分别移动至突 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和前部连接销56;和驱动上述连接 机构54B的(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上述推板部件52B中,将 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中而保持商品G的平板状的保持部521的基端侧由转动轴57所轴支承,另一方面,在隔着转动轴57与保持部521 相反的方向的部位,形成有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后部连接销55 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55卡止而将推板部件52B 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43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523a的异形孔 523。由此,能够将后部连接销55配置成以其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 轴57立体交叉状地相交的方式向前后方向可移动,能够使轴支承推板 部件52B的转动轴57接近商品送出口45,即接近商品收纳搁板10B 的后端,因此具有能够使轴支承推板部件52B的转动轴57与商品收纳 搁板10B的后端间的死区减少,使商品收纳通路43的有效长度伸长的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3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提 供具有商品收纳架4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具 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45相比于商品投入口44变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 商品收纳搁板10B,将在该商品收纳搁板10B将横倒姿态的商品G在 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43利用分隔部件42B在左右 方向上划设出多个,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10B中的商品送出口45的附 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5,将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G一个一 个地分开送出,上述商品送出装置5包括:固定式排出部(商品送出 装置5E)和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的组合,该固定式排出 部和可动式排出部具有:在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10B的基板51邻 接配置,并且具有分别被连接机构54B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 收纳通路43的推板部件52B和限动部件53B的排出机构501B~504B; 和分别驱动这些排出机构501B~504B的连接机构54B的驱动机构(电 动机驱动组件70A、70B),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 机构503B是其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的宽度设定得比固定式排 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E)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的宽度小, 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的可动式排出机构,可动式排出机构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10B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 在宽度方向上移动,为了设定商品栏而根据需要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 搁板10B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43的分隔部件42B使可动式排出部 (商品送出装置5F)在宽度方向上移动,能够防止分隔部件42B和可 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推板部件52B、限动部件53B的干 涉,因此具有能够提供能够提高商品栏的设定的自由度并且确保最适 于商品尺寸的宽度的商品收纳通路43的商品送出装置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作为驱动固定式排出部(商 品送出装置5E)的排出机构501B、502B的连接机构54B的驱动机构 和驱动可动式排出部(商品送出装置5F)的排出机构503B、504B的 连接机构54B的驱动机构使用内置有可正反转的电动机711的电动机 驱动组件70A、70B的例子,但作为驱动机构也能够使用螺线管,此 时与各个排出机构部501B~504B对应地分别设置螺线管即可。由此, 驱动机构并不限定于内置有可正反转的电动机711的电动机驱动组件 70A、70B。
附图标记说明
4……商品收纳架;5、5A、5B、5C、5D、5E、5F……商品送出 装置;10、10A、10B……商品收纳搁板;42、42A、42B……分隔部件;43……商品收纳通路;44……商品投入口;45……商品送出口;52、 62……第一限动部件;53、63……第二限动部件;52A……主推板部件;53A……主限动部件;62A……从推板部件;63A……从限动部件; 52B……推板部件;53B……限动部件;54、54A、54B……连接机构; 70……驱动件(电动机驱动组件);70A、70B……电动机驱动组件(驱 动机构);80……连结机构(可动连结部件);81A、82A、83A、84A、 85A……分离部件(分离机构);81B、82B……调节部件;501、502、 503、504……驱动排出机构;501A、502A……驱动排出机构;501B、 502B、503B、504B……驱动排出机构;510、520、530、540……驱动 排出部;510A、520A……主排出机构部;510B、520B、510C、510D……驱动排出部;601、602、603、604……从动排出机构;601A、602A、 603A、604A……从排出机构;610A……从排出机构部。

Claims (17)

1.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
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商品的长度方向上分开的、分别由具有连接机构的驱动排出机构和具有连接机构的从动排出机构成套地排列配置而成的2组排出机构部;
驱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
连结机构,其包括多个可动连结部件,所述多个可动连结部件被配置成分别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和从动排出机构的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之间以及这2组排出机构部彼此之间的邻接的连接机构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轴支承于邻接的连接机构的一方,且另一端能够与邻接的连接机构的另一方卡合/脱离,
所述可动连结部件在这2组排出机构部的各组中连结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和从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并且将在2组排出机构部之间邻接的连接机构彼此连结,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有选择地解除所述连结,来使2组排出机构部各自中的驱动排出机构与从动排出机构断开和/或使2组排出机构部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排出机构包括:
第一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和
第二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一限动部件和第二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
所述销售商品是位于最后端的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所述下一个销售商品是次于所述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
所述从动排出机构包括:
第三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和
第四限动部件,其设置成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从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使所述第三限动部件和第四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2组排出机构部的一方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2组排出机构部的另一方的排出机构部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2组排出机构部各自的驱动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5.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主排出机构部,其被配置在左右两端,且具有通过连接机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
从排出机构部,其具有配置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之间,且以能够彼此接近/分开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被分隔成多个的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全部接近的状态下,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配置在左右两端的主排出机构部中的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动作,在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左右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的组分开的状态下,彼此分开的各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与配置在左右两端的主排出机构部中的一方或另一方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连动而分别动作;
驱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和
分离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之间,且配置在从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之间,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使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推板部件、主限动部件与邻接于该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主限动部件、主限动部件的从排出机构部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或从排出机构部的多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的彼此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件、从限动部件彼此分别有选择地分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排出机构部包括:
主推板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
主限动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和
连接机构,其使所述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
所述销售商品是位于最后端的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所述下一个销售商品是次于所述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
所述从排出机构部具有多组从推板部件和从限动部件,该从推板部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从限动部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次于销售商品的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在各组的从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设置有能够与彼此邻接的组的从推板部件和/或主限动部件卡合的卡合片,
分离机构包括多个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以被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按压而向后方滑动移动解除彼此的卡合片的卡合的方式,使从推板部件或从限动部件沿转动轴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一方的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的另一方的连接机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左右的主排出机构部各自的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9.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式排出部和可动式排出部的组合,该固定式排出部和可动式排出部各自具有:在被卡止固定于商品收纳搁板的基板上邻接配置,且具有分别被连接机构驱动而交替地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的排出机构;和分别驱动这些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
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被设定成比固定式排出部的推板部件、限动部件的宽度小,且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和固定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包括:
主推板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
主限动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和
连接机构,其使所述主推板部件和主限动部件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
所述销售商品是位于最后端的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所述下一个销售商品是次于所述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
可动式排出部的排出机构的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可转动地被转动轴所轴支承,该转动轴被相对于所述基板在宽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的可动式轴承部件所支承,所述可动式轴承部件利用设置于商品收纳搁板而划设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分隔部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转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向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一个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并且通过电动机向另一个方向的旋转来驱动其它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与各排出机构的连接机构对应地设置的、驱动各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13.一种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该自动售货机具有商品收纳架,该商品收纳架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以商品送出口比商品投入口低的方式倾斜配置的商品收纳搁板,在该商品收纳搁板上利用分隔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划设出多个使横倒姿态的商品在前后方向排成一排而被收纳的商品收纳通路,利用在商品收纳搁板的商品送出口的附近配置的商品送出装置,将收纳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一个一个地分开送出,该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推板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保持于基板的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以保持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与以解除所述销售商品的保持的方式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
限动部件,其设置成可转动地被所述转动轴所轴支承且能够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并且能够在从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退避位置与以保持下一个销售商品的方式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或转动;
连接机构,其支承使所述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分别移动至突出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后部连接销和前部连接销;和
驱动所述连接机构的驱动机构,
所述销售商品是位于最后端的第一销售顺序的商品,所述下一个销售商品是次于所述销售商品的第二销售顺序的商品,
在所述推板部件,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中保持商品的平板状的保持部的基端侧被转动轴所轴支承,并且在隔着转动轴与保持部相反方向的部位形成有异形孔,供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后部连接销滑动且具有将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后部连接销卡止而将推板部件锁定在突出于商品收纳通路的突出位置的锁定槽部,所述后部连接销配置成能够以其移动行程的轨迹与转动轴呈立体交叉状相交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后部具有允许推板部件和限动部件进入和退出商品收纳通路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后端开放。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驱动机构中,推板部件的异形孔与供转动轴插通的孔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连接机构的电动机驱动组件,其内置有可反转的电动机。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驱动机构包括与连接机构对应地设置的、驱动连接机构的螺线管。
CN201710325255.9A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Active CN107393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2487.7A CN112489301B (zh)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4796A JP6682343B2 (ja) 2016-05-10 2016-05-10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6-094796 2016-05-10
JP2016-110051 2016-06-01
JP2016110051A JP6719981B2 (ja) 2016-06-01 2016-06-01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6-127767 2016-06-28
JP2016127767A JP6749154B2 (ja) 2016-06-28 2016-06-28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6134338A JP6737015B2 (ja) 2016-07-06 2016-07-06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6-134338 2016-07-0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2487.7A Division CN112489301B (zh)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3159A CN107393159A (zh) 2017-11-24
CN107393159B true CN107393159B (zh) 2020-12-15

Family

ID=603389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25255.9A Active CN107393159B (zh)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202011292487.7A Active CN112489301B (zh)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2487.7A Active CN112489301B (zh) 2016-05-10 2017-05-10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7393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3003B (zh) * 2018-03-05 2020-05-05 成都缔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动发药设备上对药盒进行缓存和导向的装置
JP7310363B2 (ja) * 2019-06-28 2023-07-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JP2021089690A (ja) * 2019-12-06 2021-06-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JP2022163304A (ja) * 2021-04-14 2022-10-26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 物品払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4830A (ja) * 1999-11-02 2001-05-18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容装置
CN1667660A (zh) * 2004-03-10 2005-09-14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容纳装置
CN1704980A (zh) * 2004-06-01 2005-12-0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1490726A (zh) * 2006-07-11 2009-07-22 可口可乐公司 灵活销售的自动售货机
CN102568102A (zh) * 2010-12-03 2012-07-11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CN102568100A (zh) * 2010-12-08 2012-07-11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CN102682528A (zh) * 2011-03-16 2012-09-19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14106702A (ja) * 2012-11-27 2014-06-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1721B2 (ja) * 2000-11-13 2009-07-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払出し装置
JP2007286748A (ja) * 2006-04-13 2007-11-01 Sanden Corp ボトル商品の自動販売機
CN201111235Y (zh) * 2007-10-16 2008-09-03 湖南金码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综合型自动售货机
CN101188032A (zh) * 2007-10-16 2008-05-28 湖南金码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冷饮自动售货机
JP5742397B2 (ja) * 2011-04-05 2015-07-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
CN102488422B (zh) * 2011-12-12 2013-05-22 天津雷云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售货机的履带货架
CN103116944B (zh) * 2013-01-23 2015-04-29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一种自动出货机构
CN204731877U (zh) * 2015-05-08 2015-10-28 广州舟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货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4830A (ja) * 1999-11-02 2001-05-18 Fuji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容装置
CN1667660A (zh) * 2004-03-10 2005-09-14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容纳装置
CN1704980A (zh) * 2004-06-01 2005-12-07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1490726A (zh) * 2006-07-11 2009-07-22 可口可乐公司 灵活销售的自动售货机
CN102568102A (zh) * 2010-12-03 2012-07-11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CN102568100A (zh) * 2010-12-08 2012-07-11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
CN102682528A (zh) * 2011-03-16 2012-09-19 富士电机零售设备系统株式会社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搬出装置
JP2014106702A (ja) * 2012-11-27 2014-06-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3159A (zh) 2017-11-24
CN112489301B (zh) 2022-08-02
CN112489301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3159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7103689B (zh) 自动售货机
JP5810567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ラック
CN107195099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CN109509303B (zh) 自动售货机
JP2012221056A (ja) 自動販売機
JP2018049512A (ja) 自動販売機
JP5720336B2 (ja) 自動販売機
JP5659745B2 (ja) 自動販売機
JP2012118902A (ja) 自動販売機
CN108242105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输出装置
JP656178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749154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06991759B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WO2014046015A1 (ja) 商品収納装置
CN112272840B (zh) 自动售货机
WO2019111653A1 (ja) 自動販売機
JP6719981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2194798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737015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5742405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ラック
JP668234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11557025B (zh) 自动售货机
JP5949011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6834466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 Zinu

Inventor after: Fukuda Katsuhiko

Inventor after: Nakari Taewoong

Inventor after: Yamazaki Yasuhiro

Inventor after: Nishiyama Takashi

Inventor before: Yan Zinu

Inventor before: Yoshihiko Iwazi Nufut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3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ELECTRIC Co.,Ltd.

Applicant after: THE COCA-COLA Co.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