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4311A -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4311A
CN107324311A CN201710513906.7A CN201710513906A CN107324311A CN 107324311 A CN107324311 A CN 107324311A CN 201710513906 A CN201710513906 A CN 201710513906A CN 107324311 A CN107324311 A CN 107324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nt
synthetic method
polypyrrole
solution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39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武
杨蕊
李培枝
秋列维
王霞
席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05139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43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4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43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吡咯单体通过氧化聚合形成线状结构的聚吡咯,线状结构的聚吡咯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脱出杂原子并相互结合形成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本发明通过逐次提升碳元素的聚集数量并控制碳元素的聚集形态获得碳纳米管,该合成过程中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碳元素原子化的步骤,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对设备的依靠;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技术,本发明碳纳米管的生产规模更易于扩大,生产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线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特性,在多个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比如作为树脂的增强剂,作为导电剂,作为特定物质吸附剂等。其生产方法主要靠化学气相沉积,即用少量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将小分子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乙炔、苯等在氩气等惰性气体形成的保护气氛下和氢气形成的还原气氛下,经高温分解形成碳原子后在金属颗粒上长大形成碳纳米管。还有部分碳纳米管的生产是利用电弧放电和激光烧蚀,这两种方法则是利用电极或激光将石墨原子化,在低温环境中重新生长成碳纳米管,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碳纳米管品质好,但产量低,对设备要求高。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利用各种手段制造出游离的碳原子,然后利用碳原子的重新组合生长出管状结构。这个特点决定了碳纳米管的生产速度和规模都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在该方法中,避开了传统碳纳米管合成过程中制造游离碳原子的瓶颈过程,使的碳纳米管的合成速度大大加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吡咯单体通过氧化聚合形成线状结构的聚吡咯,线状结构的聚吡咯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脱出杂原子并相互结合形成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
所述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室温配制浓度为0.2wt%-0.4wt%的甲基橙溶液,冷水浴配制浓度为10wt%-15wt%三价铁盐溶液,各自搅拌1h;
步骤2,将上述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
步骤3,在上述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4wt%-0.5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
步骤4,将上述混合物静置24h,反复抽滤洗涤分离出固体沉淀物质;
步骤5,将上述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
步骤6,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3-5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
步骤7,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氛围下,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所述步骤1中的三价铁盐为强酸三价铁盐,包括六水合三氯化铁或九水合硝酸铁。
所述的步骤7中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逐次提升碳元素的聚集数量并控制碳元素的聚集形态获得碳纳米管,该合成过程中取消了传统技术中碳元素原子化的步骤,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对设备的依靠;
2.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技术,本发明碳纳米管的生产规模更易于扩大,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吡咯单体通过氧化聚合形成线状结构的聚吡咯,线状结构的聚吡咯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脱出杂原子并相互结合形成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
所述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室温配制浓度为0.2wt%-0.4wt%的甲基橙溶液,冷水浴配制浓度为10wt%-15wt%三价铁盐溶液,各自搅拌1h;
步骤2,将上述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
步骤3,在上述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4wt%-0.5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
步骤4,将上述混合物静置24h,反复抽滤洗涤分离出固体沉淀物质;
步骤5,将上述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
步骤6,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3-5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
步骤7,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氛围下,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所述步骤1中的三价铁盐为强酸三价铁盐,包括六水合三氯化铁或九水合硝酸铁。
所述的步骤7中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或氩气。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常温下配制50ml浓度为0.2wt%的甲基橙溶液,冰水浴中配制50ml浓度为10wt%的六水合三氯化铁溶液,分别搅拌1h后,将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在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4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将混合物静置24h;分离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并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洗涤抽滤,直至滤液为无色。将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3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将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氮气氛围中,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实施例2:
常温下配制50ml浓度为0.4wt%的甲基橙溶液,冰水浴中配制50ml浓度为15wt%的九水合硝酸铁溶液后,分别搅拌1h后,将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在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5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将混合物静置24h;分离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并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洗涤抽滤,直至滤液为无色。将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5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将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氩气氛围中,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实施例3:
常温下配制50ml浓度为0.3wt%的甲基橙溶液,冰水浴中配制50ml浓度为13wt%的六水合三氯化铁溶液,分别搅拌1h后,将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在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45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将混合物静置24h;分离沉淀下来的固体物质,并用蒸馏水和乙醇反复洗涤抽滤,直至滤液为无色。将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4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将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氮气氛围中,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通过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4)

1.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吡咯单体通过氧化聚合形成线状结构的聚吡咯,线状结构的聚吡咯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脱出杂原子并相互结合形成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室温配制浓度为0.2wt%-0.4wt%的甲基橙溶液,冷水浴配制浓度为10wt%-15wt%三价铁盐溶液,各自搅拌1h;
步骤2,将上述两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继续搅拌30min;
步骤3,在上述混合溶液物中加入0.4wt%-0.5wt%吡咯单体并搅拌30min;
步骤4,将上述混合物静置24h,反复抽滤洗涤分离出固体沉淀物质;
步骤5,将上述所得固体在60℃下干燥24h,所得物质为聚吡咯;
步骤6,将聚吡咯与二茂铁按100:3-5的质量比混合,在球磨机中研磨8h;
步骤7,将上述混合粉末放入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氛围下,2.5h升温至600℃,保温2h,再自然降至室温,所得产品即为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三价铁盐为强酸三价铁盐,包括六水合三氯化铁或九水合硝酸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的惰性气体包括氮气或氩气。
CN201710513906.7A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73243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906.7A CN107324311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3906.7A CN107324311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4311A true CN107324311A (zh) 2017-11-07

Family

ID=6019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3906.7A Pending CN107324311A (zh) 2017-06-29 2017-06-29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431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1370A (zh) * 2019-10-12 2020-01-14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金/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42973A (zh) * 2020-09-28 2020-12-29 浙江大学 二茂铁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纳米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7430A (zh) * 2022-05-18 2022-09-16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铁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207378A (zh) * 2022-07-25 2022-10-1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聚吡咯纳米管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440A (zh) * 2009-10-29 2011-05-11 香港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6495130A (zh) * 2016-10-25 2017-03-15 东南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0440A (zh) * 2009-10-29 2011-05-11 香港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6495130A (zh) * 2016-10-25 2017-03-15 东南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1370A (zh) * 2019-10-12 2020-01-14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二硫化钼/金/氮掺杂碳纳米管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42973A (zh) * 2020-09-28 2020-12-29 浙江大学 二茂铁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纳米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57430A (zh) * 2022-05-18 2022-09-16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铁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57430B (zh) * 2022-05-18 2024-02-20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铁掺杂多孔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207378A (zh) * 2022-07-25 2022-10-18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聚吡咯纳米管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07378B (zh) * 2022-07-25 2023-09-05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聚吡咯纳米管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4311A (zh) 一种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CN111185188A (zh) 一种铁钴镍铜基高熵合金电解水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4868A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844900B (zh) 一种以废轮胎为原料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14522688B (zh) 一种多孔碳负载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093619B (zh) 一种可控相磷化镍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构成的电极
CN109529850A (zh) 一种镍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21540A (zh) Mof衍生碳载非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催化产氢应用
CN114931966A (zh) 一种酞菁型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902649B (zh) 一种模板制备铁氮碳催化剂的方法
WO2023159698A1 (zh) 一种高活性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CN113215607B (zh) 一种硫氮共掺杂多孔碳担载的三元过渡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6171B (zh) 八面体镍纳微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508324B (zh) 一种Co-Zn双金属有机骨架电催化析氧材料及其制法
CN106064089B (zh) 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重整制氢的可再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83A (zh) 制备金属钐用反应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2853A (zh) 适用于一步法甘油制丙醛的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5893368A (zh) 一种MOFs碳化产物及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子浆料改性中的应用
CN108448120A (zh) Fe/PIL/MWCNTs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5389B (zh) 一种一氧化碳气相偶联亚硝酸乙酯合成草酸二乙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01499A (zh) 以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二硼化钛纳米粉体的方法
CN114558583A (zh) 一种超细催化剂粉体的合成方法
CN108821245B (zh) CoxNi0.85-xSe定比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054547B (zh) 一种采用集成催化剂耦合催化草酸酯加氢制乙醇的方法
CN102502591B (zh) 纳米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