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7906A -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7906A
CN107297906A CN201710468876.2A CN201710468876A CN107297906A CN 107297906 A CN107297906 A CN 107297906A CN 201710468876 A CN201710468876 A CN 201710468876A CN 107297906 A CN107297906 A CN 107297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oven bag
pager
call
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688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国
苏传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ky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ky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ky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ky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688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7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7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40Applying molten plastics, e.g. hot m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28Bags, sacks, sach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包括编织袋上料机构、薄膜上料机构、干复机构、收卷机构、复膜校准机构以及控制器,编织袋上料机构将编织袋输送至干复机构,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干复机构将薄膜复在编织袋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进行收卷;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两侧的对齐标识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导辊校准组件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Description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通过圆筒编织方式而成的一种包装袋,在一些包装领域,如粮食,被包装的产品需要阻隔外界潮湿水气和氧气进入内部,使产品不会受到水气、氧气的氧化,避免受到微生物侵害,做到长久的保鲜,因此,需要在编织袋的外面复上一层膜,用于防护。现有技术中复膜包括干式复合和挤出流延复合两种方式,其中,干复是将以溶剂稀释的胶粘剂涂布在基材干燥后,以加热辊施压与其他薄膜复合在一起。干复的胶粘剂具有耐高温、挺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复膜领域。
现有的复膜联合机多为单面复膜,工作效率低下。
另外,编织袋作为包装袋,其两侧面上一般印有显示产品信息的文字和图案,有的薄膜表面是空白的,文字和图案是复膜后才印刷上去的,这种情况在复膜时无需考虑两侧的薄膜对齐的问题;有的文字和图案是直接印制在薄膜的表面的,而薄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为了提高复膜的效率,采用双面复膜机同时复膜时,当两侧的薄膜受到的拉力不同时,容易使两侧的文字和图案产生错位,复膜越长错位越严重,复膜不符合要求,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为了解决单面复膜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双面同时复膜的方式;(2)在双面复膜时,对于印刷有文字和/或图案信息的膜,为了避免两侧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错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所述编织袋双面同时复膜;所述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的编织袋上料机构、用于输送薄膜的薄膜上料机构、用于将薄膜复在编织袋上的干复机构、用于腹膜后编织袋收卷的收卷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编织袋上料机构、薄膜上料机构、干复机构和收卷机构协同工作的控制器,所述薄膜上料机构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干复机构的两侧,分别用于两侧薄膜的上料,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位于所述干复机构的一侧,用于将编织袋输送至干复机构的两侧薄膜之间。本发明的复膜联合机可以实现具有或不具有文字和图案信息的膜的双面同时复膜,提高了复膜的效率。
进一步,当用于复膜的薄膜上等间隔设有相同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时,为了解决薄膜两侧文字和/或图案信息对齐的问题,在每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对齐标识;并且对于对齐标识的校准方式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下面将给出两种不同的结构和处理方法。
方案一:所述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还包括复膜校准机构,所述复膜校准机构包括至少设置在一侧的薄膜上料机构上的导辊校准组件和设置在干复机构的编织袋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所述导辊校准组件和标识检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导辊校准组件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在输送过程中,薄膜由于受到导辊的张紧作用,在进入干复机构以前,薄膜的张紧情况是变化的,因此薄膜上的色标位置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将标识检测机构设置在干复机构输出端,经过干复机构后,薄膜贴合在编织袋上,由于编织袋的弹性和延展性有限,因此,薄膜贴合好后其上的色标位置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通过检测干复机构输出端上的色标可以判断编织袋两侧面上的薄膜是否发生错位。
导辊校准组件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多组,优选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薄膜上料机构上,在进行张紧力调整时,可以只调整一侧也可以同时调整两侧,导辊校准组件不仅仅是调整张紧力,主要是通过张紧力的调整实现编织袋两侧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对正,避免发生错位。
进一步,所述导辊校准组件包括导向张紧辊、张力摆臂、张力摆臂轴和张力气缸,所述张力摆臂和张力气缸均为两个,所述导向张紧辊两端分别连接一张力摆臂的一端,所述张力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张力摆臂轴连接,所述张力摆臂轴通过轴承和张力座固定在薄膜上料机构上,所述导向张紧辊和张力摆臂轴之间的张力摆臂上设有关节轴承组件,且所述张力摆臂通过所述关节轴承组件与所述张力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张力气缸的缸体通过张力气缸脚固定在薄膜上料机构上。
具体的,所述薄膜上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薄膜上胶机构、薄膜烘箱和薄膜纠偏机构,所述导辊校准组件设置在所述薄膜烘箱的入口处和/或所述薄膜烘箱的出口处。
方案二:所述薄膜上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薄膜上胶机构、薄膜烘箱和薄膜纠偏机构,所述薄膜放送机构和/或薄膜上胶机构采用转速可调的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的编织袋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标识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以调整所述薄膜的张紧度。
在输送过程中,薄膜由于受到导辊的张紧作用,在进入干复机构以前,薄膜的张紧情况是变化的,因此薄膜上的色标位置也是不确定的,因此,将标识检测机构设置在干复机构输出端,经过干复机构后,薄膜贴合在编织袋上,由于编织袋的弹性和延展性有限,因此,薄膜贴合好后其上的色标位置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此,通过检测干复机构输出端上的色标可以判断编织袋两侧面上的薄膜是否发生错位。
所述薄膜放送机构和/或薄膜上胶机构采用转速可调的电机作为驱动机构,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当两侧的对齐标识不对齐时,降低对齐标识靠上的一侧的电机的转速,进行张紧力调整,使对齐标识靠上的一侧的膜被拉紧拉长,从而使对齐标识的位置逐渐向下移动,实现编织袋两侧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对正,避免发生错位。
进一步,所述对齐标识为色标,所述色标至少为两个,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的上部,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的下部。所述编织袋两面上同一位置的色标横向错位,且横向对齐。色标设置至少上下两个,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次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另一方面通过上下两个位置的对齐情况也可以判断出两侧薄膜的张紧力是否相同。例如:虽然检测到上部的色标是对齐的,但是检测到的下部的色标是不对齐的,这就说明两侧的薄膜中有一侧的张紧力较大,另一侧张紧力较小,就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为了检测编织袋两侧面上的色标是否对齐,所述标识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的两个色标传感器,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编织袋的两侧,且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沿所述编织袋的宽度方向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与编织袋同侧的色标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通过色标传感器检测编织袋的两侧面上同一宽度位置上的色标是否对齐,判断的标准也有多种方式,下面以采用时间差的方式举例,当编织袋从干复机构输出后,两侧的色标传感器同时检测两侧面上的色标,首先检测到上部的两个色标,然后检测到下部的两个色标,如果上部两个色标的时间差和下部两个色标的时间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则说明符合要求;如果时间差不满足要求,还需要计算出检测到同侧的上下两个色标的时间差,时间差长的说明涨紧力比较大,时间短的说明张紧力小,需要通过导辊校准组件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体的,所述干复机构包括侧板、设置在侧板之间的干复热辊和夹送胶辊,所述干复热辊和夹送胶辊相互贴合。
具体的,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织袋放送机构、编织袋上料支架、编织袋夹送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上的双面电晕机,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上设有多个上导向辊,所述上导向辊在编织袋上料支架上沿输送方向上下错位排布,所述编织袋夹送机构位于所述干复机构的上方。为了使编织袋的表面具有更强粘附力,防止薄膜复合不牢固,影响产品质量,在进行复膜前采用双面电晕机对编织袋两表面进行电晕冲击处理。
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还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将编织袋输送至干复机构,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干复机构将薄膜复在编织袋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两侧的对齐标识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导辊校准组件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包括上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还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将编织袋输送至干复机构,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干复机构将薄膜复在编织袋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两侧的对齐标识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对齐标识靠上的一侧的薄膜放送机构和/或薄膜上胶机构的驱动电机的转速,使驱动电机减速,调整薄膜的张紧度,当标识检测机构检测到编织袋两侧的对齐标识满足对齐要求时,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驱动电机恢复到相同的转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在编织袋两侧的薄膜上设置色标,通过检测两侧色标的位置判断两侧的薄膜是否错位,避免因错位造成的复膜不符合要求和原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对应的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对应的编织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干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导辊校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编织袋,101、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2、对齐标识,103、封口,200、编织袋上料机构,201、编织袋放送机构,202、编织袋上料支架,203、编织袋夹送机构,204、双面电晕机,205、上导向辊,300、薄膜上料机构,301、薄膜放送机构,302、薄膜上胶机构,303、薄膜烘箱,304、薄膜纠偏机构,400、干复机构,401、侧板,402、干复热辊,403、夹送胶辊,404、干复电机,500、收卷机构,600、复膜校准机构,610、导辊校准组件,611、导向张紧辊,612、张力摆臂,613、张力摆臂轴,614、张力气缸,615、轴承,616、张力座,617、关节轴承组件,618、张力气缸脚,620、色标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编织袋,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复膜,底部用封口103进行密封,且膜上无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
如图3-图4所示,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100的编织袋上料机构200、用于输送薄膜的薄膜上料机构300、用于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上的干复机构400、用于腹膜后编织袋100收卷的收卷机构500以及用于控制编织袋上料机构200、薄膜上料机构300、干复机构400、收卷机构500和复膜校准机构600协同工作的控制器,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两侧,分别用于两侧薄膜的上料,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一侧,用于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的两侧薄膜之间。
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薄膜烘箱303的出口处还设置有薄膜纠偏机构304,用于纠正薄膜的横向偏移,保证进入后续的干复机构400内的两侧的薄膜横向对齐,使编织袋100位于中间的位置。
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织袋放送机构201、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编织袋夹送机构203和设置在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的双面电晕机204,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设有多个上导向辊205,所述上导向辊205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沿输送方向上下错位排布,编织袋100在输送时上下交替绕过上导向辊205,使编织袋100处于张紧状态,通过多次的缠绕可以保证编织袋100张紧的稳定性,双面电晕机204设置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的末端,一方面用于编织袋100两表面进行电晕冲击处理,另一方面为编织袋100提供输送的动力,所述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上方,且编织袋夹送机构203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的输送方向基本垂直,将水平的输送转化为竖直的输送,便于编织袋100进入干复机构400内,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上也设置多个上导向辊205。
如图7所示,所述干复机构400包括侧板401、设置在侧板401之间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与干复热辊402传动连接的干复电机404,干复电机404固定在侧板401的底部,带动干复热辊402转动,所述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相互贴合。经过薄膜纠偏机构304纠正的薄膜和编织袋100被同时送入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经过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的夹紧贴合,使薄膜与编织袋100复合在一起,收卷机构500将复膜后的编织袋100进行收卷。
本发明的复膜联合机主要针对不具有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薄膜的双面同时复膜,提高了复膜的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具有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薄膜双面同时复膜的情况。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编织袋,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复膜,底部用封口103进行密封,用于复膜的薄膜上等间隔设有相同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每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对齐标识102,图中,实线表示正面的对齐标识102,虚线表示反面的对齐标识102,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齐标识102为色标,每一面的薄膜上设有两个色标,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上部,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下部。编织袋100两面上同一高度的色标横向错位,即一面上的色标靠近左边另一面上的靠近右边,合格的编织袋100在不同面上的同一高度的色标横向对齐,即上部的两个色标横向对齐,下部的两个色标横向对齐。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放送机构301和/或薄膜上胶机构302采用转速可调的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
还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400的编织袋100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标识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100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以调整所述薄膜的张紧度。
所述标识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400和收卷机构500之间的两个色标传感器620,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620分别设置在所述编织袋100的两侧,且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620沿所述编织袋100的宽度方向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编织袋100同侧的色标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编织袋100在收卷前处于水平方向输送,因此,两个色标传感器620,一个位于编织袋100的上方,一个位于编织袋100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编织袋100宽度方向的两侧,色标传感器620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干复机构400的侧板401上。
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包括实施例二所述的编织袋100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并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干复机构400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500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对齐标识102靠上的一侧的薄膜放送机构301和/或薄膜上胶机构302的驱动电机的转速,使驱动电机减速,调整薄膜的张紧度,当标识检测机构检测到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满足对齐要求时,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驱动电机恢复到相同的转速。
编织袋上料机构200上料时,编织袋100的料卷放置在编织袋放送机构201上,料卷端部依次绕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双面电晕机204以及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上的上导向辊205上,经过上导向辊205的张紧,双面电晕机204的电晕冲击处理,由编织袋夹送机构203送入干复机构400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
薄膜上料机构300上料时,薄膜料卷放置在薄膜放送机构301上,薄膜端部依次绕在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的上导向辊205上,薄膜放送机构301输出的薄膜,经过薄膜上胶机构302上胶后进入薄膜烘箱303内,薄膜烘箱303对薄膜上的胶进行加热烘干,经过烘干的薄膜经由薄膜纠偏机构304进行横向的校准,保证两侧的薄膜在进入干复机构400之前处于横向对齐状态,以提高复膜的质量,经过纠正的薄膜与编织袋100同步输送进入干复机构400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进行复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主要针对具有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薄膜双面同时复膜的情况。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编织袋,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复膜,底部用封口103进行密封,用于复膜的薄膜上等间隔设有相同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每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对齐标识102,图中,实线表示正面的对齐标识102,虚线表示反面的对齐标识102,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齐标识102为色标,每一面的薄膜上设有两个色标,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上部,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下部。编织袋100两面上同一高度的色标横向错位,即一面上的色标靠近左边另一面上的靠近右边,合格的编织袋100在不同面上的同一高度的色标横向对齐,即上部的两个色标横向对齐,下部的两个色标横向对齐。
如图5-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调整对齐标识102的机构不同。本发明的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100的编织袋上料机构200、用于输送薄膜的薄膜上料机构300、用于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上的干复机构400、用于腹膜后编织袋100收卷的收卷机构500、用于纠正两侧薄膜错位的复膜校准机构600以及用于控制编织袋上料机构200、薄膜上料机构300、干复机构400、收卷机构500和复膜校准机构600协同工作的控制器,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两侧,分别用于两侧薄膜的上料,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一侧,用于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的两侧薄膜之间。
具体的,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设置在所述薄膜烘箱303的入口处,薄膜烘箱303的出口处还设置有薄膜纠偏机构304,用于纠正薄膜的横向偏移,保证进入后续的干复机构400内的两侧的薄膜横向对齐,使编织袋100位于中间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织袋放送机构201、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编织袋夹送机构203和设置在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的双面电晕机204,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设有多个上导向辊205,所述上导向辊205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沿输送方向上下错位排布,编织袋100在输送时上下交替绕过上导向辊205,使编织袋100处于张紧状态,通过多次的缠绕可以保证编织袋100张紧的稳定性,双面电晕机204设置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的末端,一方面用于编织袋100两表面进行电晕冲击处理,另一方面为编织袋100提供输送的动力,所述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上方,且编织袋夹送机构203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的输送方向基本垂直,将水平的输送转化为竖直的输送,便于编织袋100进入干复机构400内,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上也设置多个上导向辊205。
如图7所示,所述干复机构400包括侧板401、设置在侧板401之间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与干复热辊402传动连接的干复电机404,干复电机404固定在侧板401的底部,带动干复热辊402转动,所述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相互贴合。经过薄膜纠偏机构304纠正的薄膜和编织袋100被同时送入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经过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的夹紧贴合,使薄膜与编织袋100复合在一起,收卷机构500将复膜后的编织袋100进行收卷。
如图8所示,所述复膜校准机构600包括至少设置在一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上的导辊校准组件610和设置在干复机构400的编织袋100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和标识检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100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导辊校准组件610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多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侧薄膜上料机构300上,具体的,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就可以设置在所述薄膜烘箱303的入口处,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薄膜烘箱303的出口处,本实施例中设置在薄膜烘箱303的入口处;在进行张紧力调整时,可以只调整一侧也可以同时调整两侧,导辊校准组件610不仅仅是调整张紧力,主要是通过张紧力的调整实现编织袋100两侧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对正,避免发生错位。
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包括导向张紧辊611、张力摆臂612、张力摆臂轴613和张力气缸614,所述张力摆臂612和张力气缸614均为两个,所述导向张紧辊611两端分别连接一张力摆臂612的一端,所述张力摆臂612的另一端与所述张力摆臂轴613连接,所述张力摆臂轴613两端通过轴承615和张力座616固定在薄膜烘箱303的入口处,所述导向张紧辊611和张力摆臂轴613之间的张力摆臂612上设有关节轴承组件617,且所述张力摆臂612通过所述关节轴承组件617与所述张力气缸614的推杆连接,所述张力气缸614的缸体通过张力气缸脚618固定在薄膜上胶机构302的上端。
所述标识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400和收卷机构500之间的两个色标传感器620,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620分别设置在所述编织袋100的两侧,且所述两个色标传感器620沿所述编织袋100的宽度方向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编织袋100同侧的色标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编织袋100在收卷前处于水平方向输送,因此,两个色标传感器620,一个位于编织袋100的上方,一个位于编织袋100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编织袋100宽度方向的两侧,色标传感器620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干复机构400的侧板401上。
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包括实施例三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并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干复机构400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500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导辊校准组件610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编织袋上料机构200上料时,编织袋100的料卷放置在编织袋放送机构201上,料卷端部依次绕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双面电晕机204以及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上的上导向辊205上,经过上导向辊205的张紧,双面电晕机204的电晕冲击处理,由编织袋夹送机构203送入干复机构400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
薄膜上料机构300上料时,薄膜料卷放置在薄膜放送机构301上,薄膜端部依次绕在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的上导向辊205上,薄膜放送机构301输出的薄膜,经过薄膜上胶机构302上胶后进入薄膜烘箱303内,薄膜烘箱303对薄膜上的胶进行加热烘干,经过烘干的薄膜经由薄膜纠偏机构304进行横向的校准,保证两侧的薄膜在进入干复机构400之前处于横向对齐状态,以提高复膜的质量,经过纠正的薄膜与编织袋100同步输送进入干复机构400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之间进行复膜。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同时复膜;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包括用于输送编织袋(100)的编织袋上料机构(200)、用于输送薄膜的薄膜上料机构(300)、用于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上的干复机构(400)、用于腹膜后编织袋(100)收卷的收卷机构(500)以及用于控制编织袋上料机构(200)、薄膜上料机构(300)、干复机构(400)和收卷机构(500)协同工作的控制器,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为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两侧,分别用于两侧薄膜的上料,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一侧,用于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的两侧薄膜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复膜的薄膜上等间隔设有相同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每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对齐标识(102);
所述编织袋(100)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还包括复膜校准机构(600),所述复膜校准机构(600)包括至少设置在一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上的导辊校准组件(610)和设置在干复机构(400)的编织袋(100)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和标识检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100)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包括导向张紧辊(611)、张力摆臂(612)、张力摆臂轴(613)和张力气缸(614),所述张力摆臂(612)和张力气缸(614)均为两个,所述导向张紧辊(611)两端分别连接一张力摆臂(612)的一端,所述张力摆臂(612)的另一端与所述张力摆臂轴(613)连接,所述张力摆臂轴(613)通过轴承(615)和张力座(616)固定在薄膜上料机构(300)上,所述导向张紧辊(611)和张力摆臂轴(613)之间的张力摆臂(612)上设有关节轴承组件(617),且所述张力摆臂(612)通过所述关节轴承组件(617)与所述张力气缸(614)的推杆连接,所述张力气缸(614)的缸体通过张力气缸脚(618)固定在薄膜上料机构(300)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所述导辊校准组件(610)设置在所述薄膜烘箱(303)的入口处和/或所述薄膜烘箱(303)的出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复膜的薄膜上等间隔设有相同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每组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对齐标识(102);
所述薄膜上料机构(300)包括依次连接的薄膜放送机构(301)、薄膜上胶机构(302)、薄膜烘箱(303)和薄膜纠偏机构(304),所述薄膜放送机构(301)和/或薄膜上胶机构(302)采用转速可调的电机作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400)的编织袋(100)输出端的标识检测机构,标识检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编织袋(100)两侧薄膜上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标识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机的转速,以调整所述薄膜的张紧度。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标识(102)为色标,所述色标至少为两个,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上部,一个位于文字和/或图案信息(101)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干复机构(400)和收卷机构(500)之间的至少两个色标传感器(620),所述编织袋(100)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色标传感器(620),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编织袋(100)同侧的色标对齐,所述色标传感器(62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复机构(400)包括侧板(401)、设置在侧板(401)之间的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所述干复热辊(402)和夹送胶辊(403)相互贴合;
所述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编织袋放送机构(201)、编织袋上料支架(202)、编织袋夹送机构(203)和设置在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的双面电晕机(204),所述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设有多个上导向辊(205),所述上导向辊(205)在编织袋上料支架(202)上沿输送方向上下错位排布,所述编织袋夹送机构(203)位于所述干复机构(400)的上方。
9.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干复机构(400)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500)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导辊校准组件(610)调整薄膜的张紧度。
10.一种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的复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干式复膜联合机,编织袋上料机构(200)将编织袋(100)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同时,两侧的薄膜上料机构(300)也将薄膜输送至干复机构(400),干复机构(400)将薄膜复在编织袋(100)的两侧,最后由收卷机构(500)进行收卷;
在整个复膜过程中,标识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是否在要求对齐的误差范围内,当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控制各个机构继续复膜,当不满足对齐要求时,控制器根据标识检测机构检测的结果控制对齐标识(102)靠上的一侧的薄膜放送机构(301)和/或薄膜上胶机构(302)的驱动电机的转速,使驱动电机减速,调整薄膜的张紧度,当标识检测机构检测到编织袋(100)两侧的对齐标识(102)满足对齐要求时,由控制器控制两侧的驱动电机恢复到相同的转速。
CN201710468876.2A 2017-06-20 2017-06-20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Pending CN107297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876.2A CN107297906A (zh) 2017-06-20 2017-06-20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8876.2A CN107297906A (zh) 2017-06-20 2017-06-20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7906A true CN107297906A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4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68876.2A Pending CN107297906A (zh) 2017-06-20 2017-06-20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79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048A (zh) * 2018-04-27 2018-08-10 浏阳市源友印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筒料编织袋的折叠式覆膜装置
CN112549653A (zh) * 2020-12-12 2021-03-26 孙斐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方法
CN115503229A (zh) * 2022-10-11 2022-12-23 温州喜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彩印编织袋的复合接膜工艺
CN116834306A (zh) * 2023-07-28 2023-10-03 苏州苏瑞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工业滤水膜的卷膜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105A (zh) * 2000-05-07 2000-12-20 平阳县凯达包装机械厂 一种彩印膜塑编袋热复合工艺
CN101323183A (zh) * 2008-07-09 2008-12-17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双面塑料复合机的彩印膜纠偏方法及双面塑料复合机
CN106004006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贵州劲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两基材薄膜上图案的定位复合系统及复合方法
CN206856044U (zh) * 2017-06-20 2018-01-09 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7105A (zh) * 2000-05-07 2000-12-20 平阳县凯达包装机械厂 一种彩印膜塑编袋热复合工艺
CN101323183A (zh) * 2008-07-09 2008-12-17 汕头市远东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双面塑料复合机的彩印膜纠偏方法及双面塑料复合机
CN106004006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贵州劲瑞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两基材薄膜上图案的定位复合系统及复合方法
CN206856044U (zh) * 2017-06-20 2018-01-09 常州斯开龙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048A (zh) * 2018-04-27 2018-08-10 浏阳市源友印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筒料编织袋的折叠式覆膜装置
CN108382048B (zh) * 2018-04-27 2024-05-07 浏阳市源友印务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筒料编织袋的折叠式覆膜装置
CN112549653A (zh) * 2020-12-12 2021-03-26 孙斐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方法
CN112549653B (zh) * 2020-12-12 2022-07-22 重庆斯托赛克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编织袋制作方法
CN115503229A (zh) * 2022-10-11 2022-12-23 温州喜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彩印编织袋的复合接膜工艺
CN115503229B (zh) * 2022-10-11 2024-01-05 温州喜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彩印编织袋的复合接膜工艺
CN116834306A (zh) * 2023-07-28 2023-10-03 苏州苏瑞膜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工业滤水膜的卷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7906A (zh)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及复膜方法
CN105197327B (zh) 自动贴标签机
US5720837A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 belt strip on a conveyor
CN103492168A (zh) 制袋装置
JPH06402B2 (ja) ラミネ−ト紙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856044U (zh)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
CN111151516B (zh) 提升激光清洗精度的方法及装置
CN207809997U (zh) 一种卡片贴标机
CN217124114U (zh) 一种双层袋输送纠偏装置以及双层袋制造系统
CN217124126U (zh) 一种内膜袋口平齐装置以及双层袋制造系统
CN206940068U (zh) 一种光电纠偏控制器
CN207844209U (zh) 一种用于切纸机输送皮带的张紧机构
CN208730543U (zh) 一种塑料薄膜印刷机
JPH10218124A (ja) 容器の密封装置
US6860086B2 (en) Pack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of a packaging apparatus
CN202106651U (zh) 一种弹性卷料的自动丝网印刷设备
JP2022535545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を供給するための供給ユニット
CN217577669U (zh)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JPH0584849A (ja) 帯状材料の自動供給貼付け方法
JP4360120B2 (ja) 充填シール装置
CN220866712U (zh) 一种印花机上料纠偏装置
CN107901561A (zh) 说明书标签定位复合机
CN215970626U (zh) 一种多色连续印刷的薄膜交叉双面印刷装置
CN219758071U (zh) 一种针织士林染色面料色差检测装置
CN217918662U (zh) 一种双侧卷料对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