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7669U -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7669U
CN217577669U CN202221481544.0U CN202221481544U CN217577669U CN 217577669 U CN217577669 U CN 217577669U CN 202221481544 U CN202221481544 U CN 202221481544U CN 217577669 U CN217577669 U CN 217577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lm
cooling water
horizontal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154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esh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esh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esh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esh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154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7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7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7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卷材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包括:膜卷支架、冷却水床和膜传递组件,所述膜卷支架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床的一侧且避让所述冷却水床的进口侧和出口侧;所述膜传递组件在所述膜卷支架和冷却水床之间形成传输路径;所述膜传递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辊和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的转向辊,所述导向辊分布在所述转向辊的两侧;所述转向辊的输入方向和输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出方向与所述进口侧的入料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通过将膜卷支架设置在进口侧和出口侧外,在不阻碍与其他设备配合的同时,使得膜卷方便更换。为后续覆膜过程中的纠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卷材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卷材是一种以沥青材料、胎料和表面撒布防黏材料等制成的成卷材料。作为防水材料,早期的沥青卷材的物理性能,稳定性能和寿命都相对较差;但由于其成本优势明显,现有技术充分利用了沥青卷材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通过不同的工艺,利用多重复合,多材料复合的方式对沥青卷材进行了各种性能的提升,使得新的沥青卷材在性能上得到了质的提高,并广泛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沥青卷材生产的常规步骤包括胎基处理、涂布沥青层、覆膜、冷却、控厚、修边等步骤,每个步骤需要不同的设备单元相互匹配组合,形成一体的生产线。
沥青卷材的覆膜一般是在沥青卷材生产线的胎基经涂油池后,片材产品进入水床冷却时进行。由于现有的水床高度一般在1.2m至1.3m,水床下的空间狭窄,高度不足,而现有的覆膜装置,特别是下覆膜装置多位于水床下的空间内。这导致膜卷用完需要更换时,要么需要将覆膜架拉到生产线外面换卷,但这样导致膜的传输变化,只能在初始生产前进行;而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当膜卷用完时,只能依赖工人钻到水床下的空间中进行膜的搭接操作,狭窄的操作空间非常不便,而且在狭窄空间对操作的限制下会影响搭接的质量和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膜卷架设置在水床下的空间,不利于更换和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包括:膜卷支架、冷却水床和膜传递组件,所述膜卷支架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床的一侧且避让所述冷却水床的进口侧和出口侧;所述膜传递组件在所述膜卷支架和冷却水床之间形成传输路径;所述膜传递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辊和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的转向辊,所述导向辊分布在所述转向辊的两侧;所述转向辊的输入方向和输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出方向与所述进口侧的入料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
所述膜卷支架用于安装和更换膜卷;所述冷却水床用于对沥青卷材覆膜后进行冷却;所述进口侧用于输入膜和涂布后的沥青卷材;所述出口侧用于覆膜冷却后的卷材输出;所述传递组件用于为膜的移动提供支撑和导向;所述传输路径用于引导膜的移动;所述导向辊用于支撑和张紧膜,所述转向辊用于膜传输过程中的换向。
膜卷支架避让进口侧和出口侧是因为冷却水床在生产线中不是独立的存在,它需要与其他的设备配合形成生产线,从上一环节接受沥青卷材,并把覆膜后的沥青卷材传输至下一环节。正因为膜卷支架不能设置在进口侧和出口侧,而设置在冷却水床下方又不方便更换膜卷。为了方便更换膜卷而设置在侧边的膜卷支架需要面对膜卷的输出方向与覆膜后冷却的传输方向不对应,这是传统现有的导向辊配合设计所无法解决的。为了使得所述输出方向与所述进口侧的入料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通过在传输路径中设置在水平面内倾斜设置的转向辊,在转向辊的作用下使得膜顺利进行了转向,结构简单,对膜的保护和传输影响少。而进一步,转向辊的输入方向和输出方向相互垂直为后续覆膜过程中的纠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纠偏计算和控制过程更加简单。
所述导向辊包括水平输入辊、水平输出辊、第一过渡辊和第二过渡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水平输入辊和所述水平输出辊之间;所述水平输入辊与所述承托结构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渡辊;所述水平输出辊与所述冷却水床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过渡辊。
水平输入辊与转向辊形成水平的膜输入;水平输出辊与转向辊形成水平的膜输出;第一过渡辊和第二过渡辊使得膜在传输的过程中绷紧。
在水平输入辊和水平输出辊的作用下,使得输入转向辊的膜和输出转向辊的膜相互平行。在单一转向辊的作用下,膜在转向过程中更容易绷紧,从而有效防松;进一步,这样的结构简单而且方便通过简单的控制对膜的绷劲程度进行调节,减少传输过程中膜的抖动。
所述水平输入辊的下侧与所述转向辊的上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输出辊的下侧与所述转向辊的下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这一分布下,水平输入辊引导膜从下侧输出,以水平的状态进入转向辊的上侧;绕转动辊换向后,在水平输出辊的配合下,膜水平输出。
通过水平输入辊、转向辊和水平输出辊的位置配合,在上进下出的过程中形成换向,这样的好处在于使得与沥青卷材接触的一面不与转向辊接触,从而降低了接触面的接痕影响。
所述进口侧设有展平辊,所述传输路径通过所述展平辊与所述冷却水床相连。
展平辊用于使膜水平展开;通过展平辊使覆膜前,膜被调节水平输入并充分展开,从而提升覆膜的效果,减少气泡、褶皱等问题。
所述转向辊与所述导向辊的水平夹角为45°。
当膜对转动辊的输入和输出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时,通过45°的转向辊能快速使得膜输入的方向和膜输出的方向呈90°。利用在水平面内呈45°倾斜的转动辊能在结构的限制下快速形成膜输入的方向和膜输出的方向呈90°,从而为后续纠偏提供方便。
所述转向辊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导向辊平行的滑轨,所述转向辊与所述滑轨形成滑动连接。
滑轨用于控制转向辊的运动。通过滑轨对转向辊的控制,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纠偏问题进行微调,从而提高覆膜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覆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冷却水床上设有用于纠偏的传感器,所述滑轨上设有同步推动所述转向轴两侧的驱动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驱动装置相连。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纠偏的过程,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膜的位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转向轴在保持倾斜角度的状态下移动。
通过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装置的加入能充分利用转动轴的滑动连接,并将其作用在覆膜过程的自动纠偏上。
所述膜卷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的下方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操作腔,所述传输路径穿过所述操作腔。
所述承托结构用于安装膜卷;所述操作腔用于提供操作空间。承托结构把膜卷架高,并使得膜卷能持续转动出膜,所述操作腔提供方便操作的工位,使得操作者能在操作腔内进行换卷后的搭接,优化了操作环境,使得换卷操作更方便。
所述第一过渡辊为一个,所述承托结构为两个;所述第一过渡辊至两个承托结构之间距离相等。
两个承托结构有助于提前进行备用膜卷的准备和安装,第一过渡辊至两个承托结构的距离相等使得两个承托结构的输入状态对传输路径一致,这样的好处在于一个膜卷用完后另一个承托结构上的膜卷能马上投入使用,从而缩短了膜卷更换所需的时间。
所述操作腔的高度为1.2m至1.5m;所述承托结构上设有阻尼器。
阻尼器用于使膜卷的输出均匀,从而提高膜卷输出的稳定性,减少膜卷在输出过程中的抖动。操作腔高度的限制对操作者更友好,使得操作者无需躬身进行换卷过程中的搭接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膜卷支架设置在进口侧和出口侧外的一侧,在不阻碍与其他的设备配合的同时,使得膜卷方便更换。并进一步通过在传输路径上水平设置的转向辊,解决膜卷支架设置在一侧后膜所需的转向问题。同时,转向辊转向的过程中,所述输出方向与所述进口侧的入料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对膜的保护和传输影响少。为后续覆膜过程中的纠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纠偏计算和控制过程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去掉冷却水床和部分膜卷支架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膜卷支架100、承托结构110,阻尼器111,操作腔120,冷却水床200、进口侧210,入料方向211,展平辊212,出口侧220,膜卷300,膜310,水平输入辊311,水平输出辊312,第一过渡辊313,第二过渡辊314,转向辊320,输入方向321,输出方向322,滑轨3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包括:膜卷支架100、冷却水床200和膜传递组件,膜卷支架100设置在冷却水床200的一侧且避让冷却水床200的进口侧210和出口侧220;膜传递组件在膜卷支架100和冷却水床200之间形成传输路径;膜传递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辊和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的转向辊320,导向辊分布在转向辊320的两侧;如图2所示,转向辊320的输入方向321和输出方向322相互垂直,输出方向322与进口侧210的入料方向211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导向辊包括水平输入辊311、水平输出辊312、第一过渡辊313和第二过渡辊314;转向辊320设置在水平输入辊311和水平输出辊312之间;水平输入辊311与承托结构11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渡辊313;水平输出辊312与冷却水床200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过渡辊314。
水平输入辊311的下侧与转向辊320的上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输出辊312的下侧与转向辊320的下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进口侧210设有展平辊212,传输路径通过展平辊212与冷却水床200相连。转向辊320与导向辊的水平夹角为45°。转向辊320的下方设有与导向辊平行的滑轨330,转向辊320与滑轨330形成滑动连接。覆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冷却水床200上设有用于纠偏的传感器,滑轨330上设有同步推动转向轴两侧的驱动装置,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装置相连。膜卷支架100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托结构110,承托结构110的下方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操作腔120,传输路径穿过操作腔120。如图4所示,第一过渡辊313为一个,承托结构110为两个;第一过渡辊313至两个承托结构110之间距离相等。操作腔120的高度为1.2m至1.5m;承托结构110上设有阻尼器111。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包括:膜卷支架100、冷却水床200和膜传递组件,膜卷支架100设置在冷却水床200的一侧且避让冷却水床200的进口侧210和出口侧220;膜传递组件在膜卷支架100和冷却水床200之间形成传输路径;膜传递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辊和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的转向辊320,导向辊分布在转向辊320的两侧;转向辊320的输入方向321和输出方向322相互垂直,输出方向322与进口侧210的入料方向211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膜卷支架100用于安装和更换膜卷300;冷却水床200用于对沥青卷材覆膜后进行冷却;进口侧210用于输入膜和涂布后的沥青卷材;出口侧220用于覆膜冷却后的卷材输出;传递组件用于为膜310的移动提供支撑和导向;传输路径用于引导膜310的移动;导向辊用于支撑和张紧膜310,转向辊320用于膜310传输过程中的换向。
膜卷支架100设置在冷却水床200的左侧,进口侧210的进料方向为后侧,出口侧220的出料方向为前侧;膜卷支架100包括架高台和承托台,架高台设置在冷却水床200的左侧,膜卷支架100的下方还设有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向右侧延伸至冷却水床200的下方;承托台通过滑道与架高台的顶部相连且与架高台形成滑动连接,滑道能带动承托台靠近或远离冷却水床200。承托台的前、后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凸边,膜卷300架设在凸边上。导向辊包括水平输入辊311、水平输出辊312、第一过渡辊313和第二过渡辊314;转向辊320设置在水平输入辊311和水平输出辊312之间;水平输入辊311与承托结构11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渡辊313;水平输出辊312与冷却水床200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过渡辊314。
水平输入辊311与转向辊320形成水平的膜输入;水平输出辊312与转向辊320形成水平的膜输出;第一过渡辊313和第二过渡辊314使得膜在传输的过程中绷紧。水平输入辊311、水平输出辊312、第一过渡辊313和第二过渡辊314的长度和直径相同且相互垂直,水平输入辊311和第一过渡辊313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一过渡辊313的右侧;水平输出辊312和第二过渡辊314相互平行且位于第二过渡辊314的后侧。水平输入辊311的下侧与转向辊320的上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输出辊312的下侧与转向辊320的下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这一分布下,水平输入辊311引导膜从下侧输出,以水平的状态进入转向辊320的上侧;绕转动辊换向后,在水平输出辊312的配合下,膜水平输出。水平输入辊311设置在架高台靠近冷却水床200一侧的中部,水平输出辊312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后侧外且位于冷却水床200的下方靠近出口侧220。
转向辊320设置在底部框架的表面并同样位于冷却水床200的下方且位于水平输出辊312的前侧,架高台的右侧。进口侧210设有展平辊212,传输路径通过展平辊212与冷却水床200相连。展平辊212用于使膜水平展开;展平辊212与沥青卷材的输入高度匹配,与第二过渡辊314平行且位于第二过渡辊314的后侧,展平辊212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渡辊314。转向辊320与导向辊的水平夹角为45°。当膜对转动辊的输入和输出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时,通过45°的转向辊320能快速使得膜输入的方向和膜输出的方向呈90°。转向辊320在水平面内,由左前方向右后方倾斜。
转向辊320的下方设有与导向辊平行的滑轨330,转向辊320与滑轨330形成滑动连接。滑轨330用于控制转向辊320的前后运动。滑轨330有两条,长度为水平输入辊311的1/6至1/2,分别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左前侧和右后侧且与第二过渡辊314平行,转向辊320的两端下方设有与滑轨330匹配的滑块,且与滑块形成转动连接。覆膜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冷却水床200上设有用于纠偏的传感器,滑轨330上设有同步推动转向轴两侧的驱动装置,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装置相连。控制器用于控制纠偏的过程,传感器用于检测膜的位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转向轴在保持倾斜角度的状态下移动。
传感器能是红外传感器,驱动装置能是气缸,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滑轨330上,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同步驱动转动装置的两端在保持角度不便的情况下,沿滑轨330前后来回调节,从而实现根据当前覆膜过程中膜的位置进行实时纠偏。膜卷支架100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托结构110,承托结构110的下方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操作腔120,传输路径穿过操作腔120。承托结构110用于安装膜卷300;操作腔120用于提供操作空间。承托结构110设置在凸边上,承托结构110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凸边形成转动连接,换卷时,操作者能站立在膜卷的侧面,从外伸手进入操作腔120内进行前后两个膜卷300的搭接。
膜卷支架100由金属方管制成从而形成侧面四周与外部连通的操作腔120第一过渡辊313为一个,承托结构110为两个;第一过渡辊313至两个承托结构110之间距离相等。两个承托结构110并排设置在凸边上,第一过渡辊313位于两个承托结构110中间的正下方,且位于水平输入辊311的左侧。第一过渡辊313固定在架高台和承托台之间。操作腔120的高度为1.2m至1.5m;承托结构110上设有阻尼器111。阻尼器111用于使膜卷300的输出均匀,从而提高膜卷300输出的稳定性,减少膜卷300在输出过程中的抖动。阻尼器111具体为电磁阻尼器111,操作腔120的高度为1.3m。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包括:膜卷支架、冷却水床和膜传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卷支架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床的一侧且避让所述冷却水床的进口侧和出口侧;所述膜卷支架的上端设有承托结构;所述膜传递组件在所述膜卷支架和冷却水床之间形成传输路径;所述膜传递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路径上的多个导向辊和在水平面上倾斜设置的转向辊,所述导向辊分布在所述转向辊的两侧;所述转向辊的输入方向和输出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出方向与所述进口侧的入料方向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包括水平输入辊、水平输出辊、第一过渡辊和第二过渡辊;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水平输入辊和所述水平输出辊之间;所述水平输入辊与所述承托结构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渡辊;所述水平输出辊与所述冷却水床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过渡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入辊的下侧与所述转向辊的上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平输出辊的下侧与所述转向辊的下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设有展平辊,所述传输路径通过所述展平辊与所述冷却水床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与所述导向辊的水平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辊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导向辊平行的滑轨,所述转向辊与所述滑轨形成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冷却水床上设有用于纠偏的传感器,所述滑轨上设有同步推动所述转向辊两侧的驱动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驱动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卷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承托结构,所述承托结构的下方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操作腔,所述传输路径穿过所述操作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辊为一个,所述承托结构为两个;所述第一过渡辊至两个承托结构之间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腔的高度为1.2m至1.5m;所述承托结构上设有阻尼器。
CN202221481544.0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Active CN217577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544.0U CN217577669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1544.0U CN217577669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7669U true CN217577669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1544.0U Active CN217577669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7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3509U (zh) 一种恒张力毛巾收卷装置
CN208086909U (zh) 一种epe泡沫复合机
CN104908189B (zh) 热塑性平板连续滚压生产系统以及生产方法
CN104609244B (zh) 热覆膜机组用送膜装置
CN217577669U (zh) 一种沥青卷材的覆膜装置
CN103072369B (zh) 多色印刷机的纸材输送装置
CN208022474U (zh) 一种薄膜输送装置
CN207001834U (zh) 一种浸渍纸成品运输生产线
CN112976587A (zh)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板的全自动滚压加工设备
CN211945567U (zh) 一种薄膜纠偏设备
CN108483105A (zh) 一种在线热敏胶带粘贴机装置
CN219525756U (zh) 一种带纠偏及张力控制的覆膜装置
CN210682666U (zh) 膜布上料装置
CN217437271U (zh) 一种pvc基材膜的收卷设备
CN109940973A (zh) 全自动卷对卷丝印机及其送料机构
CN108243569A (zh) 一种电路板银膜撕离设备
CN211339635U (zh) 一种不锈钢带退火炉用导向张紧装置
CN208747316U (zh) 一种在线热敏胶带粘贴机装置
CN112720961A (zh) Ptfe高强度膜生产装置
CN213861324U (zh) 一种烫色系统
CN213353856U (zh) 一种用于生产复合云母带的覆膜机
CN216189754U (zh) 一种涂布机用纠偏装置
CN213705924U (zh) 围栏三面包装贴膜机
CN219362668U (zh) 一种新型卷绕镀膜机
CN213059499U (zh) 一种应用于复合云母带生产装置中的纠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