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888A -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888A
CN107208888A CN201580075318.9A CN201580075318A CN107208888A CN 107208888 A CN107208888 A CN 107208888A CN 201580075318 A CN201580075318 A CN 201580075318A CN 107208888 A CN107208888 A CN 107208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waste gas
thermophore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53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888B (zh
Inventor
宫地刚之
香川晴治
神山直行
牛久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from exhaust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8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215/00Preventing emissions
    • F23J2215/2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2900/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or purifying combustion fumes; Treatment of fumes or ashes
    • F23J2900/15081Reheating of flue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便在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传热管的腐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热交换器(20)具备:热回收器(21),其通过使废气与供载热体(M)流动的翅片管(21a)接触的第一热交换来使载热体(M)回收废气(G2)的热;再加热器(22),其具备预热部(221)和加热部(222、223),该预热部(221)通过使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G6)与供第一热交换后的载热体(M)流动的管(221a)接触的第二热交换来对废气(G6)进行预热,该加热部(222、223)通过使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G6)与第二热交换后的载热体(M)接触的第三热交换来对废气(G6)进行加热;循环管线(L),其使载热体(M)循环;控制部(32),其计算出通过热回收器(21)中的第一热交换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而将第一热交换后的载热体(M)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例如涉及具备对导入再加热器的废气进行预热的预热部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成套设备以及化学成套设备中,使用从废气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设有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加热器、再加热用热交换器(气体加热器)的热回收器、干式电集尘机、湿式脱硫装置、再加热用热交换器的再加热器以及烟囱的废气处理装置。作为在上述那样的废气处理装置中使用的热交换器,提出有在再加热器的废气导入部设置对导入再加热器主体的废气进行预热的预热部的气体加热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加热器中,通过利用被供给由热回收器以及加热部加热后的载热体的预热部对通过湿式脱硫装置后的湿润状态的废气进行预热而使该废气干燥,将废气干燥而减少在再加热器主体内部的由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废气中的湿润成分引起的腐蚀。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94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体加热器中,以使热回收器的废气出口部分的废气温度以及再加热器的载热体出口部分的载热体温度分别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方式控制热交换器。
然而,在火力发电成套设备等中,有时因伴随着运转条件的变动的发电负荷的变化而使导入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的气体温度以及气体流量降低,被热回收器回收的废气的热量发生变动而使再加热器的载热体入口部分的载热体温度降低。这样,当再加热器的载热体入口部分(预热部)的载热体温度降低时,存在如下情况:再加热器的预热部中的废气的预热变得不充分,伴随着来自脱硫装置的湿润状态的废气的煤尘将废气所包含的雾作为粘结剂而容易附着于再加热器内的传热管,再加热器的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处的气体差压的上升以及再加热器内部的腐蚀恶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传热管的腐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热回收器,其通过使来自燃烧器的废气与供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一热交换来使所述载热体回收所述废气的热;再加热器,其具备预热部和加热部,该预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与供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二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预热,该加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接触的第三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加热;循环管线,其使所述载热体在所述热回收器与所述再加热器之间循环;以及控制部,其计算出通过所述热回收器中的第一热交换从所述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并基于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来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根据该结构,由于基于由热回收器从被导入到热回收器的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来控制向再加热器的预热部供给的载热体的温度,因此能够根据由热回收器从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的变化而迅速地使向预热部供给的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由此,能够实现即便在锅炉等的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的传热管的附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基于从被导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废气的气体温度、所述废气的气体流量以及所述燃烧器的运转负荷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计算出所述回收热量。根据该结构,由于控制部对回收热量的计算精度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再加热器内部中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的传热管的附着。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时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进行加热。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根据回收热量对载热体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中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的传热管的附着。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地,所述控制部从蒸汽供给部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供给蒸汽而使所述第一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利用蒸汽来对载热体进行加热,因此能够简易地对载热体进行加热。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地,所述循环管线具备绕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旁通管线,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时使所述载热体经由所述旁通管线而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再加热器之间循环,由此使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根据该结构,即便在热回收器的回收热量过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在热回收器的热量回收量而使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中,优选地,所述再加热器配置为所述加热部的传热管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呈四方格子状。根据该结构,由于加热部的废气的气体流速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加热部中的废气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配管的附着。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中,该热交换器具备:热回收器,其通过使来自燃烧器的废气与供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一热交换来使所述载热体回收所述废气的热;以及再加热器,其具备预热部和加热部,该预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与供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二热交换来利用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热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预热,该加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接触的第三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出通过所述热回收部中的第一热交换从所述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以及在计算出的所述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时,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进行加热而将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根据该方法,由于基于由热回收器从被导入到热回收器的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来对向再加热器的预热部供给的载热体的温度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根据由热回收器从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的变化而迅速地使向预热部供给的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由此,能够实现即便在锅炉等的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的传热管的附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根据该结构,即便在热回收器中的回收热量过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热回收器中的热量回收量而使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中,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在计算出的所述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时,通过使所述载热体经由绕过所述热回收器的旁通管线流动而将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即便在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内部的废气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传热管的腐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处理系统的简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再加热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6B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再加热器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而加以实施。另外,以下的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组合而加以实施。另外,对在各实施方式中通用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处理系统10的简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处理系统10是对从火力发电成套设备以及化学成套设备等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而将废气中所包含的氮氧化物(NOx)、煤尘以及硫氧化物(SOx)去除并排出的废气处理系统。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废气处理系统10具备:设置于火力发电成套设备以及化学成套设备等的锅炉11;设于该锅炉11的后级的脱硝装置12;设于该脱硝装置12的后级的空气加热器(AH)13;设于该空气加热器13的后级的电集尘机14;设于该电集尘机14的后级的送风机15;设于该送风机15的后级的脱硫装置16;以及设于该脱硫装置16的后级的烟囱17。
在空气加热器13与电集尘机14之间配置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热回收器21,在脱硫装置16与烟囱17之间配置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气体加热器)20的再加热器22。在热交换器21的内部设有供热介质流动的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1a。再加热器22具备:对导入到再加热器22的废气进行预热的预热部221;对由预热部221预热后的废气进行加热的低温加热部222;以及对由低温加热部222加热后的废气进行进一步加热的高温加热部223。在预热部221内配置有作为传热裸管的管221a。在低温加热部222内配置有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22a。在高温加热部223内配置有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23a。在热回收器21与再加热器22之间设有使载热体M在热回收器21与再加热器22之间循环的循环管线L。在循环管线L设有使循环管线L内的载热体M在热回收器21与再加热器22之间循环的送液泵P。热回收器21和再加热器22通过利用送液泵P在循环管线L中流动的载热体M相互进行热交换。
从锅炉11排出的废气G0被导入填充有催化剂的脱硝装置12。被导入到脱硝装置12的废气G0在作为还原剂而被注入脱硝装置12的氨(NH3)的作用下将废气G0中所包含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水和氮,从而实现无害化。
从脱硝装置12排出的废气G1被导入空气加热器(AH)13。被导入到空气加热器13的废气G1借助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至例如130℃以上且150℃以下的温度。
从空气加热器13排出的废气G2被导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气体加热器)20的热回收器21。被导入到热回收器21的废气G2与供载热体M流动的翅片管21a接触而与热介质(例如,水等)进行热交换,由此热量被回收而被冷却。在热回收器21中热交换后的废气G3的温度为例如85℃以上且110℃以下。
从热回收器21排出的废气G3被导入电集尘机(EP)14而将煤尘去除。在此,将通过热交换器21中的热交换而被冷却后的废气G3中的飘尘等煤尘去除,因此电集尘机14的集尘效率提高。
从电集尘机14排出的废气G4借助由电动机驱动的送风机15而被升压。需要说明的是,该送风机15无需一定设置。另外,送风机15也可以设于热交换器20的再加热器22的后级。
由送风机15升压后的废气G5被导入脱硫装置16。在脱硫装置16中,利用将石灰石溶为料浆状而得到的吸收液来吸收去除废气G5中的硫氧化物,作为副生成物而生成石膏(未图示)。在此,从脱硫装置16排出的废气G6将吸收液的水分吸收而成为湿润状态,温度降低至例如约50℃。
从脱硫装置16排出的废气G6被导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气体加热器)20的热回收器21。被导入到热回收器21的废气G5依次与预热部221、低温加热部222及高温加热部223内的管221a、以及翅片管222a及223a接触并与载热体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在此,利用预热部221将湿润状态的废气G6预先加热至超过50℃的温度,从而湿润状态的废气G6的湿度降低,因此能够防止由伴随着低温加热部222中的废气G6的煤尘的附着以及废气G6中的吸收液的雾等引起的低温加热部222的腐蚀。在再加热器22中热交换后的废气G6经由烟囱17而被排出。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具备:热交换器20,其使从空气加热器13导入的废气G2的热被载热体M回收而对载热体M进行加热,并且将热回收后的冷却了的废气G3向电集尘机14排出;再加热器22,其利用载热体M来加热从脱硫装置16导入的湿润的废气G6,并且将加热后的废气G7向烟囱17排出;以及蒸汽供给部23,其向从热交换器20朝向再加热器22供给载热体M的循环管线L内的载热体M供给蒸汽S。在热交换器20中加热后的载热体M经由循环管线L而被送液泵P向再加热器22输送。另外,在再加热器22中冷却后的载热体M经由循环管线L而被送液泵P向热回收器21输送。根据需要从载热体罐24向从再加热器22朝向热回收器21供给载热体M的循环管线L供给载热体M。
热回收器21在内部配置有在管状构件上设有多个作为放热板的翅片而成的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1a。在该翅片管21a连接使载热体M在热回收器21与再加热器22之间循环的循环管线L。热交换器20通过使从空气加热器13导入到热回收器21内部的废气G2与翅片管21a接触的第一热交换而使废气G2的热被载热体M回收来对载热体M进行加热。该加热后的载热体M借助设于循环管线L的送液泵P而被朝向再加热器22送液。
再加热器22具备:预热部221,其配置有管状构件的作为传热裸管的管221a;低温加热部222,其在内部配置有在管状构件上设置多个作为放热板的翅片而成的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22a;以及高温加热部223,其在内部配置有在管状构件上设置多个作为放热板的翅片而成的作为传热管的翅片管223a。管221a的一端与循环管线L连接,另一端经由循环管线L而与翅片管223a的一端连接。翅片管223a的另一端经由循环管线L而与翅片管222a的一端连接。翅片管222a的另一端与循环管线L连接。即,在该再加热器22中,从热回收器21供给的第一热交换后的载热体M依次被输送至预热部221、高温加热部223以及低温加热部222。被供给至低温加热部222的载热体M经由循环管线L而被向热回收器21输送。
预热部221通过使从脱硫装置16导入到再加热器22的湿润的废气G6与从热回收器21供给来的第一热交换后的被加热了的载热体M接触的第二热交换而来对废气G6进行加热从而使湿润状态废气G6的湿度降低,并且冷却载热体M。另外,预热部221将第二热交换后的使湿度降低了的废气G6向低温加热部222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供给,并且将第二热交换后的被冷却了的载热体M向高温加热部223供给。
低温加热部222通过使从预热部221供给来的废气G6与从高温加热部223供给来的载热体M接触的第三热交换而进一步加热废气G6,并且冷却载热体M。在此,利用预热部221使湿润状态的废气G6通过加热成为湿度降低了的废气G6,因此能够防止由伴随着预热部221的管221a中的废气G6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雾引起的腐蚀。另外,低温加热部222将第三热交换后的废气G6向高温加热部223供给,并且将第三热交换后的被冷却了的载热体M朝向热回收器21供给。
高温加热部223通过使从低温加热部222供给来的加热后的废气G6与从预热部221供给来的第二热交换后的载热体M接触的第四热交换而对加热后的废气G6进一步进行加热,并且冷却载热体M。另外,高温加热部223将第三热交换后的废气G6向高温加热部223供给,并且将第三热交换后的被冷却了的载热体M朝向热回收器21供给。在此,从预热部221供给来的废气G6被低温加热部222以及高温加热部223加热至足够的温度,因此能够防止由朝向烟囱17排出的废气G7引起的白烟的产生。
蒸汽供给部(加热部)23经由蒸汽供给管线Lx朝向在从热回收器21朝向再加热器22供给载热体M的循环管线L上设置的热交换部24供给蒸汽S。在蒸汽供给管线L1上设有对从蒸汽供给部23朝向热交换部24供给的蒸汽的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阀V1。这样,蒸汽供给部23向在循环管线L内流动的载热体M供给蒸汽S而进行加热,由此即便在利用热回收器21从自锅炉11供给的废气G0回收的热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向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加热至规定的温度范围。由此,热交换器20能够充分加热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中的湿润状态的废气G6,因此能够防止由废气G6中的煤尘相对于预热部221的管221a的附着以及雾引起的管221a的腐蚀。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具备:废气测定部31,其设于热回收器21中的从空气加热器13向热回收器21导入的废气G2的导入部分;以及控制部32,其基于由废气测定部31测定的测定值而控制在循环管线L内流动的载热体M的温度。
废气测定部31对被导入到热回收器21的废气G2的气体流量以及废气G2的气体温度等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出的测定值传递至控制部32。控制部32根据基于从废气测定部31传递来的各种测定值、对来自燃烧后的锅炉11的废气G0进行送风的诱导送风机(IDF、未图示)、设于脱硫装置16的脱硫送风机(BUF、未图示)、被供给至锅炉11的空气量以及锅炉11中的燃烧负荷等的废气G2向热回收器21的导入条件,算出在热交换器20中通过第一热交换被载热体M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并且,控制部32基于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而利用蒸汽供给部23以及流量调整阀V1来控制向载热体M供给的蒸汽S的流量,以使得由循环管线L的出口部分的温度测定装置T1从热回收器21内测定的温度成为规定范围。由此,热交换器20能够基于由控制部32计算出的废气G2向热回收器21的导入条件而迅速地计算出热交换器20的基于第一热交换的回收热量。并且,由于能够使热回收器21的出口部分的温度T2以及再加热器22的出口部分的温度T3处于规定范围内,因此即便在热交换器20的回收热量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尽早地使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能够尽早地抑制预热部221的翅片管221a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腐蚀。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包括:对热交换器20中的回收热量进行计算的第一步骤;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小于规定值进行判定的第二步骤;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开始向载热体M供给蒸汽S的第三步骤;以及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的情况下停止向载热体M供给蒸汽S的第四步骤(步骤ST14)。
首先,在热交换器20开始运转后,控制部32根据基于从废气测定部31传递来的各种测定值、对来自燃烧后的锅炉11的废气G0进行送风的诱导送风机(IDF、未图示)、设于脱硫装置16的脱硫送风机(BUF、未图示)、被供给至锅炉11的空气量以及锅炉11中的燃烧负荷等的废气G2向热回收器21的导入条件,对在热交换器20中通过第一热交换被载热体M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进行计算(步骤ST11)。
接下来,控制部32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和预先设定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而判定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小于规定值(步骤ST12)。然后,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T12:是),开始从蒸汽供给部23供给蒸汽S,并且打开蒸汽供给管线L1的流量调整阀V1而向循环管线L的载热体M供给蒸汽S(步骤ST13)。由此,由于能够使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防止预热部221的翅片管221a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部的附着以及腐蚀。另外,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的情况下(步骤ST12:否),停止从蒸汽供给部33供给蒸汽S,并且关闭蒸汽供给管线L1的流量调整阀V1而停止蒸汽S向循环管线L的载热体M的供给(步骤ST1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基于由热回收器21从被导入到热回收器21的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来对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根据由热回收器21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的变化而迅速地使向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实现即便在锅炉11等的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22内部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221的管221a的腐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主要说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具备在从再加热器22向热回收器21供给载热体M的循环管线L和从热回收器21向再加热器22供给载热体M的循环管线L之间设置的旁通管线L2。在该旁通管线L2设有对在旁通管线L2中流动的载热体M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阀V2。该流量调整阀V2设为能够利用控制部32进行开闭。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中,控制部32根据由控制部32计算出的在热回收器21中的回收热量,来调整流量调整阀V2的开度,由此能够对在旁通管线L2中流动的载热体M的流量进行控制,因此,即便在从空气加热器13供给的废气G2的气体流量以及气体温度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热回收器21中的过剩的热回收并将载热体M所回收的回收热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20的控制方法包括:对热交换器20中的回收热量进行计算的第一步骤;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小于规定范围进行判定的第二步骤;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小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开始向载热体M供给蒸汽S的第三步骤;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停止向载热体M供给蒸汽S的第四步骤;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超出规定范围进行判定的第五步骤;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开放旁通管线L2的第六步骤;以及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关闭旁通管线L2的第七步骤。
首先,在热交换器20开始运转后,控制部32根据基于从废气测定部31传递来的各种测定值、对来自燃烧后的锅炉11的废气G0进行送风的诱导送风机(IDF、未图示)、设于脱硫装置16的脱硫送风机(BUF、未图示)、被供给至锅炉11的空气量以及锅炉11中的燃烧负荷等的废气G2向热回收器21的导入条件,对在热交换器20中通过第一热交换被载热体M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进行计算(步骤ST21)。
接下来,控制部32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而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小于规定范围进行判定(步骤ST22)。然后,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小于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T22:是),开始从蒸汽供给部23供给蒸汽S,并且打开蒸汽供给管线L1的流量调整阀V1而向循环管线L的载热体M供给蒸汽S(步骤ST23)。由此,能够使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防止预热部221的翅片管221a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部的附着以及腐蚀。另外,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T22:否),停止从蒸汽供给部23供给蒸汽S,并且关闭蒸汽供给管线L1的流量调整阀V1而停止蒸汽S向循环管线L的载热体M的供给(步骤ST24)。
接着,控制部32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而对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是否超出规定范围进行判定(步骤ST25)。然后,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T25:是),打开旁通管线L2的流量调整阀V2,不经由热回收器21而经由旁通管线L2使载热体M的一部分循环至再加热器22(步骤ST26)。由此,热交换器20能够防止来自被导入至热回收器21的废气G2的过剩的热量的回收,因此能够使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能够防止预热部221的管221a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部的附着以及腐蚀。另外,控制部32在计算出的回收热量不处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T25:否),关闭旁通管线L2的流量调整阀V2,不经由旁通管线L2而使载热体M在再加热器22与热回收器21之间进行循环(步骤ST27)。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基于由热回收器21从被导入到热回收器21的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来对向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以及载热体M向热回收器21的供给进行控制,因此即便在由热回收器21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由热回收器21从废气G2回收的回收热量的变化而迅速地使向预热部221供给的载热体M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由此,能够实现即便在锅炉11等的运转条件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再加热器22内部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预热部221的翅片管221a的腐蚀的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再加热器22的预热部221的管221a、低温加热部222的翅片管222a以及高温加热部223的翅片管223a的配置结构,只要是能够将向再加热器22导入的废气G6加热至规定温度即可,并没有特别地限制。
图6A是示出再加热器22的结构的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A中,示意性地示出再加热器22中的预热部221、低温加热部222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中的相对于管221a以及翅片管222a、223a的延伸方向的垂直剖面。
如图6A所示,预热部221、低温加热部222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中的管221a以及翅片管222a、223a也可以配置为在剖视观察下相对于废气G6、G7的流动方向分别成为锯齿格子状。通过这样配置,由于被导入到再加热器22的废气G6与管221a以及翅片管222a、223a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能够将废气G6在高效地加热之后作为废气G7排出。
图6B是示出再加热器22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B中,与图6A相同地,示意性地示出再加热器22中的预热部221、低温加热部222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中的相对于管221a以及翅片管222a、223a的延伸方向的垂直剖面。
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预热部221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中的管221a以及翅片管223a配置为在剖视观察下相对于废气G6、G7的流动方向而分别成为锯齿格子状,低温加热部222的翅片管222a配置为在剖视观察下相对于废气G6、G7的流动方向分别成为四方格子状。通过这样配置,被导入到再加热器22的废气G6与管221a以及翅片管223a的接触面积增大而能够确保足够的接触面积,并且在低温加热部222中,适度地减小废气G6与翅片管222a的接触面积,提高在低温加热部222通过的废气G6的流速,由此能够将废气G6在高效地加热后作为废气G7排出。由此,能够确保在预热部221以及高温加热部223中的充分的热交换效率,并且能够防止由低温加热部222的翅片管222a中的废气G6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雾引起的腐蚀。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虽然对仅将低温加热部222的翅片管222a配置为四方格子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高温加热部223的翅片管223a也可以配置为四方格子状。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在高温加热部223中流动的废气G6的气体流速进一步提高,能够将废气G6在高效地加热后作为废气G7排出,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由低温加热部222的翅片管222a中的煤尘的附着以及雾引起的腐蚀。
附图标记说明
10 废气处理系统;
11 锅炉;
12 脱硝装置;
13 空气加热器;
14 电集尘机;
15 送风机;
16 脱硫装置;
17烟囱;
20 热交换器;
21 热回收器;
21a 翅片管;
22 再加热器;
221 预热部;
222 低温加热部;
223 高温加热部;
221a 管;
222a、223a 翅片管;
G0、G1、G2、G3、G4、G5、G6、G7、G8 废气;
L 循环管线;
L1 蒸汽供给管线;
M 载热体;
P 送液泵;
S 蒸汽;
V1、V2 流量控制阀。

Claims (8)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热回收器,其通过使来自燃烧器的废气与供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一热交换来使所述载热体回收所述废气的热;
再加热器,其具备预热部和加热部,该预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与供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二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预热,该加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接触的第三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加热;
循环管线,其使所述载热体在所述热回收器与所述再加热器之间循环;以及
控制部,其计算出通过所述热回收器中的第一热交换从所述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并基于计算出的回收热量来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被导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废气的气体温度、所述废气的气体流量以及所述燃烧器的运转负荷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计算出所述回收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时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蒸汽供给部向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供给蒸汽而使所述第一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管线具备绕过所述热交换器的旁通管线,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时使所述载热体经由所述旁通管线而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再加热器之间循环,由此使所述载热体的温度处于规定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加热器配置为所述加热部的传热管相对于废气的流动方向呈四方格子状。
7.一种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该热交换器具备:
热回收器,其通过使来自燃烧器的废气与供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一热交换来使所述载热体回收所述废气的热;以及
再加热器,其具备预热部和加热部,该预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与供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流动的传热管接触的第二热交换来利用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的热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预热,该加热部通过使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接触的第三热交换来对所述第二热交换后的废气进行加热;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计算出通过所述热回收部中的第一热交换从所述废气回收的回收热量;以及
在计算出的所述回收热量小于规定值时,对所述第一热交换后的所述载热体进行加热而将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计算出的所述回收热量超出规定值时,通过使所述载热体经由绕过所述热回收器的旁通管线流动而将所述载热体的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CN201580075318.9A 2015-02-05 2015-11-04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208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1429A JP6632198B2 (ja) 2015-02-05 2015-02-05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制御方法
JP2015-021429 2015-02-05
PCT/JP2015/081040 WO2016125353A1 (ja) 2015-02-05 2015-11-04 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888A true CN107208888A (zh) 2017-09-26
CN107208888B CN107208888B (zh) 2022-01-07

Family

ID=5656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5318.9A Active CN107208888B (zh) 2015-02-05 2015-11-04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6096B2 (zh)
EP (1) EP3255340A4 (zh)
JP (1) JP6632198B2 (zh)
KR (1) KR101892887B1 (zh)
CN (1) CN107208888B (zh)
WO (1) WO201612535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447A (zh) * 2019-03-22 2021-11-05 荏原环境工程株式会社 废热回收锅炉及废热回收锅炉的传热管的温度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9669A1 (ja) * 2017-01-30 2018-08-02 三菱日立パワー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ガスガス熱交換器
CN109028569B (zh) * 2018-09-09 2024-01-05 无锡博众热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全循环热风炉
CN109237505A (zh) * 2018-09-13 2019-01-18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分级余热回收冷凝收水消白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1911947A (zh) * 2020-08-21 2020-11-10 邯郸学院 一种烟气除湿系统
JP7203069B2 (ja) * 2020-09-08 2023-01-12 三菱重工パワ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排煙処理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2438A (ja) * 1995-10-31 1997-05-13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0161647A (ja) * 1998-12-01 2000-06-16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処理装置とガス再加熱器
JP2002370012A (ja) * 2001-06-13 2002-12-24 Babcock Hitachi Kk 排煙処理装置
CN1879947A (zh) * 2005-04-13 2006-12-20 巴布考克及威尔考克斯公司 用于scr的载体空气加热系统
CN1920387A (zh) * 2006-09-05 2007-02-28 山东大学 锅炉低压省煤器
JP2011094901A (ja) * 2009-10-30 2011-05-12 Ihi Corp ガスガスヒータ及びガスガスヒータの制御方法
CN102187078A (zh) * 2008-05-15 2011-09-14 约翰逊马西公司 用于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的减排系统
JP2012181069A (ja) * 2011-02-28 2012-09-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熱交換器の漏洩検査方法
JP2014206329A (ja) * 2013-04-12 2014-10-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04208995A (zh) * 2014-09-05 2014-12-17 中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锅炉湿法脱硫净烟气温度的热力装置及方法
CN104344414A (zh) * 2013-07-23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废热回收装置以及废热回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6772C2 (de) * 1994-03-02 1997-07-24 Gea Luftkuehler Happel Gmbh Verfahren zur Kühlung von schadstoffbeladenem heißem Rohgas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59902115D1 (de) * 1998-02-03 2002-08-29 Miturbo Umwelttechnik Gmbh & 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wärmetransformation zur erzeugung von heizmedien
JP2001074229A (ja) * 1999-09-03 2001-03-23 Babcock Hitachi Kk 排煙処理装置とその運転方法
JP4229560B2 (ja) * 2000-01-21 2009-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WO2001053667A1 (en) * 2000-01-21 2001-07-2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bustion gas purifier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29559B2 (ja) * 2000-01-21 2009-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熱交換装置
JP3852820B2 (ja) * 2000-12-07 2006-12-06 バブコック日立株式会社 排煙処理装置
AU2003266504A1 (en) * 2002-09-09 2004-03-29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Exhaust smoke-processing system
AU2003280632A1 (en) * 2002-11-05 2004-06-07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JP4761284B2 (ja) * 2002-11-06 2011-08-31 バブコック日立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とその運用方法
JP2004333033A (ja) * 2003-05-08 2004-11-25 Babcock Hitachi Kk ガスガス熱交換器の熱媒体循環装置と方法
JP5180097B2 (ja) * 2006-12-27 2013-04-10 バブコック日立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方法と装置
EP2127728B1 (en) * 2006-12-27 2019-03-13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discharge gas
JP5460407B2 (ja) * 2010-03-25 2014-04-02 バブコック日立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及び排ガス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
JP5369048B2 (ja) * 2010-05-12 2013-12-18 バブコック日立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化学吸収設備を有する排ガス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3119982A (ja) * 2011-12-06 2013-06-1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運転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2438A (ja) * 1995-10-31 1997-05-13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0161647A (ja) * 1998-12-01 2000-06-16 Babcock Hitachi Kk 排ガス処理装置とガス再加熱器
JP2002370012A (ja) * 2001-06-13 2002-12-24 Babcock Hitachi Kk 排煙処理装置
CN1879947A (zh) * 2005-04-13 2006-12-20 巴布考克及威尔考克斯公司 用于scr的载体空气加热系统
CN1920387A (zh) * 2006-09-05 2007-02-28 山东大学 锅炉低压省煤器
CN102187078A (zh) * 2008-05-15 2011-09-14 约翰逊马西公司 用于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的减排系统
JP2011094901A (ja) * 2009-10-30 2011-05-12 Ihi Corp ガスガスヒータ及びガスガスヒータの制御方法
JP2012181069A (ja) * 2011-02-28 2012-09-2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熱交換器の漏洩検査方法
JP2014206329A (ja) * 2013-04-12 2014-10-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04344414A (zh) * 2013-07-23 2015-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废热回收装置以及废热回收方法
CN104208995A (zh) * 2014-09-05 2014-12-17 中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锅炉湿法脱硫净烟气温度的热力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447A (zh) * 2019-03-22 2021-11-05 荏原环境工程株式会社 废热回收锅炉及废热回收锅炉的传热管的温度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10504A1 (en) 2018-01-11
JP6632198B2 (ja) 2020-01-22
CN107208888B (zh) 2022-01-07
KR20170102515A (ko) 2017-09-11
WO2016125353A1 (ja) 2016-08-11
EP3255340A1 (en) 2017-12-13
KR101892887B1 (ko) 2018-10-04
US10436096B2 (en) 2019-10-08
EP3255340A4 (en) 2018-02-21
JP2016142515A (ja) 2016-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888A (zh) 热交换器以及热交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04930539B (zh) 一种燃煤电厂烟气回热系统及节能节水超净排放方法
RU2586036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нагрева масла в качестве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тработанного тепла котельного газа
CN204388102U (zh) 一种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8139316U (zh)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及环保系统
PL241095B1 (pl) Sposób działania układu generatora pary
CN100358800C (zh) 电炉法黄磷尾气余热综合平衡利用系统
CN105157052A (zh) 一种低氮高效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2269401A (zh)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CN103249999B (zh) 热回收利用系统
JPH08502345A (ja) 電気的なエネルギを生ぜしめるための蒸気動力装置
CN102410549A (zh) 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复合相变换热系统
CN107202318A (zh) 一种电站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及水回收系统
CN106439778A (zh) 超(超)临界直机组冷风梯级加热系统及方法
CN202511307U (zh) 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复合相变换热系统
CN105841177A (zh) 低温废气的脱硫脱硝洁净排放系统
CN207462994U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scr脱硝的烟气热力系统
CN111609393B (zh) 一种锅炉增效一体化系统
RU2662844C2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теплоутилизационного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а
RU2555919C1 (ru) Теплоутилизатор для глубокой утилизации тепла дымовых газов поверхностного тип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работы
CN202823122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105841176B (zh) 低温废气的脱硫脱硝洁净排放装置
CN105089729A (zh) 两级高效循环蒸发有机朗肯循环燃煤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7006112U (zh) 一种电站锅炉排烟余热深度利用及水回收系统
CN205560807U (zh) 低温废气的脱硫脱硝洁净排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