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0253A -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0253A
CN107200253A CN201710010071.3A CN201710010071A CN107200253A CN 107200253 A CN107200253 A CN 107200253A CN 201710010071 A CN201710010071 A CN 201710010071A CN 107200253 A CN107200253 A CN 107200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mpensation
hoist cable
spring press
hydraulic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00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0253B (zh
Inventor
浮田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0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0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0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0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10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equalis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能够以较少的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次数来实现所希望的长度调整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本发明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在进行卷绕于补偿滑轮(11)的七根补偿吊索(10)的长度调整时使用,具备将与补偿吊索连结的七根补偿杆(21)一并向上抬起的第一液压千斤顶(33)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在上述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中,具备包括弹簧按压部件(41)的弹簧按压夹具,其在用第一液压千斤顶及第二液压千斤顶将七根补偿杆一并向上抬起的期间,将分别装配于补偿杆并调整对应的补偿吊索的张力的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保持为被设定为能够对补偿吊索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通常设置形态。

Description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进行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使用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别连接于轿厢和配重并使轿厢升降的主吊索、以及为了确保与该主吊索的重量平衡而卷绕于补偿滑轮的补偿吊索随时间经过而产生伸长。若像这样产生伸长,则补偿滑轮沿导轨下降,从而补偿滑轮与该补偿滑轮的下方的地板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因此,为了将间隙保持为预定距离,而需要定期地进行补偿滑轮的间隙的调整、即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进行这样的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使用的补偿吊索拉起夹具。该现有技术成为具备将分别连接于多根补偿吊索的多根套筒杆(シンブルロッド)即补偿杆一并地拉起的拉起体、和向上抬起该拉起体的液压千斤顶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9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大多补偿吊索的需要调整长度比液压千斤顶对拉起体进行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更长。例如当前,补偿吊索的需要调整长度是300mm,液压千斤顶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是100mm。该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为了使补偿吊索、即连结于补偿吊索的补偿杆上升需要调整长度,而需要进行多次液压千斤顶的操作、以及相关的作业。
在进行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之前,装配于各个补偿杆且对补偿吊索赋予张力的张力调整弹簧通过螺纹结合于补偿杆的固定螺母而保持设定为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例如与自然长度相比压缩50mm的通常设置形态。在使液压千斤顶从这样的状态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在第一次的操作中能够将拉起体向上抬起100mm。但是,若像这样向上抬起100mm,则张力调整弹簧伸长而变成自然长度。
在进行下一次的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时,若使固定螺母下降至变成自然长度的张力调整弹簧的上端,并欲从此开始操作液压千斤顶来向上抬起拉起体,则由于张力调整弹簧已经伸长上述的挠曲量50mm,并且液压千斤顶被固定保持于最初的位置,所以由液压千斤顶向上抬起的距离成为100-50=50(mm)。此外,也能够以使张力调整弹簧压缩直至最初的位置的方式使固定螺母下降,之后向上抬起拉起部件,但这样的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力和时间。因此,如今,在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中,大多不进行张力调整弹簧的压缩动作。
根据这样的情况,为了将补偿吊索即补偿杆拉起为需要调整长度300mm,液压千斤顶通常需要第一次进行100mm的向上抬起、第二次进行50mm的向上抬起、第三次进行50mm的向上抬起、第四次进行50mm的向上抬起、第五次进行50mm的向上抬起的合计五次操作。与此关联地,使固定螺母下降至张力调整弹簧的上端的动作等也需要五次。
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次数以及关联的作业的数量变多,从而在作业效率的方面有问题。
此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结束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后,为了确保补偿吊索的预定张力,需要使变成自然长度的张力调整弹簧进一步下降而返回至成为最初的50mm的挠曲量的通常设置形态的作业。该作业需要进行与补偿吊索、即补偿杆的根数对应的次数。如上所述,仅克服一个张力调整弹簧的力将一个固定螺母向下按压、将张力调整弹簧压缩至通常设置形态的作业就需要相当的劳力和时间。因此,实际情况是,为了克服张力调整弹簧的力将与补偿杆的根数对应的数量的固定螺母向下按压需要大量的劳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在进行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能够以较少的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次数来实现所希望的长度调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连接轿厢和配重,在进行卷绕于补偿滑轮的多根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使用,并具备将与上述补偿吊索的各个上端部连结的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液压千斤顶,上述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弹簧按压夹具,在利用上述液压千斤顶将上述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期间,上述弹簧按压夹具将多个张力调整弹簧保持为通常设置形态,该多个张力调整弹簧分别装配于上述多根补偿杆并调整对应的补偿吊索的张力,该通常设置形态是被设定为能够对上述补偿吊索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形态。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在利用液压千斤顶将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期间,利用弹簧按压夹具,能够将分别装配于多根补偿杆的多个张力调整弹簧保持为被设定为能够对补偿吊索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通常设置形态,从而不使张力调整弹簧伸长至自然长度,就能够进行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因此,本发明在进行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时,总是能够将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至液压千斤顶能够进行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从而能够以较少的液压千斤顶的操作次数来实现补偿吊索的所希望的长度调整。由此,本发明能够与以往相比更加提高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作业的效率。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置本发明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对补偿吊索进行保持的悬吊框的主视图。
图3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悬吊框的支撑部件附近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供补偿吊索卷绕的补偿滑轮的设置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拉起部件和安装于该拉起部件的辅助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弹簧按压部件和安装于该弹簧按压部件的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是表示补偿杆的拉起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是表示补偿杆的拉起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中:
1—升降路,2—轿厢,3—配重,4—主吊索,7—底坑,7a—地板面,8—缓冲器,9—悬吊框,9a—支撑部件,9a1—下侧板部,9a2—上侧板部,9b—第一板,9c—第二板,10—补偿吊索,11—补偿滑轮,11a—外壳部,12—导轨,20—插座,21—补偿杆,22—上侧张力螺母,23—下侧张力螺母,24a—止转部件,24b—止转部件,25—张力调整弹簧,26—固定螺母,27—锁定螺母,30—第一基台,31—第二基台,32—第一保持台,33—第一液压千斤顶,33a—杠杆手柄,33b—轴体,33c—保持部,34—第一螺纹棒(第一棒体),35—第二保持台,36—第二液压千斤顶,36a—杠杆手柄,36b—轴体,36c—保持部,37—第二螺纹棒(第二棒体),40—拉起部件,40a—孔,40b—孔,40c—切口部,40d—螺栓孔,40e—螺栓孔,41—弹簧按压部件,41a—孔,41b—孔,41c—切口部,41d—螺栓孔,41e—螺栓孔,42—螺栓,43—螺栓,44—辅助部件,44a—螺栓孔,44b—螺栓孔,45—螺栓,46—螺栓,47—辅助部件,47a—螺栓孔,47b—螺栓孔,50—第一夹持件(固定件),51—第二夹持件(固定件),52—螺母(固定部),53—螺母(固定部),54—螺母(固定部),55—螺母(固定部),A—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与电梯以及补偿吊索关联的结构]
如图1所示,电梯具备在升降路1内升降的轿厢2、配重3、以及连接上述轿厢2和配重3的主吊索4。主吊索4通过设置于机械室5的卷扬机6的驱动而移动。轿厢2以及配重3通过该主吊索4的移动而升降。在升降路1的底坑7,设有使轿厢2以及配重3的落下时的冲击缓和的缓冲器8。
并且,为了确保与主吊索4的重量平衡,且防止伴随轿厢2的各层停止动作而产生的弹跳,而具备一端连结于轿厢2、且另一端与安装于配重3的悬吊框9连结的补偿吊索10。该补偿吊索10在设置于底坑7的补偿滑轮11上卷绕。补偿滑轮11由导轨12保持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安装于配重3的悬吊框9具备由截面“コ”形状的钢材构成的支撑部件9a、以及分别由钢板构成的第一板9b和第二板9c。补偿吊索10例如设有七根,这些位于悬吊框9侧的补偿吊索10的上端经由插座20而与形成螺纹棒的七根补偿杆21连结。
补偿杆21在形成于支撑部件9a的下侧板部9a1的孔、以及形成于上侧板部9a2的孔插通而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该补偿杆21分别与该补偿杆21螺纹结合,并通过以夹持支撑部件9a的下侧板部9a1的方式配置的上侧张力螺母22和下侧张力螺母23的紧固而固定于支撑部件9a。
如图3所示,在七根补偿杆21分别装配有张力调整弹簧25,该张力调整弹簧25保持为被设定为能够对补偿吊索10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通常设置形态。该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例如以与自然长度相比压缩了50mm的形态装配于补偿杆21。张力调整弹簧25的下端卡定于支撑部件9a的上侧板部9a2,上端卡定于垫圈,该垫圈设置在与补偿杆21螺纹结合的固定螺母26的下侧。
固定螺母26通过配置于该固定螺母26的上侧且与补偿杆21螺纹结合的锁定螺母27而固定于补偿杆21。本实施方式中,在如在下文中说明那样使下侧张力螺母23向下方移动了的状态下,若拧松锁定螺母27使之向上方移动,则能够进行补偿杆21的拉起。在将补偿杆21向上拉起时,锁定螺母27、固定螺母26、上侧张力螺母22、以及下侧张力螺母23也与补偿杆21一体地向上方移动。
此外,如图2所示,七根补偿吊索10分别通过安装于第一板9b的止转部件24a、以及安装于第二板9c的止转部件24b而被限制转动。
如图4所示,为了确保补偿吊索10的功能,需要将供补偿吊索10卷绕的补偿滑轮11的外壳部11a的底部与底坑7的地板面7a之间的间隙A保持为规定距离、例如250mm。因此,当该间隙A比规定距离小时,需要使补偿滑轮11沿导轨12如箭头28所示地上升。即,为了使补偿滑轮11上升,需要拉起七根补偿吊索10、即七根补偿杆21。本实施方式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是在进行这样的补偿吊索10即补偿杆21的拉起时利用的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结构]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具备:将七根补偿杆21一并地向上抬起的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以及弹簧按压夹具,其在利用这些第一、第二液压千斤顶33、36将七根补偿杆21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期间,将上述的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保持为被设定为能够对补偿吊索10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上述的通常设置形态。第一液压千斤顶33和第二液压千斤顶36在同等的结构中被设定为同等的形状尺寸。
本实施方式具备通过能够装卸的固定件固定于支撑部件9a的第一基台30和第二基台31,该支撑部件9a在安装于配重3的上述的悬吊框9上设置。上述的固定件如图8所示地例如由固定第一基台30的第一夹持件50和固定第二基台31的第二夹持件51构成。
如图5所示,第一液压千斤顶33具备形成操作部的杠杆手柄33a,并设置在固定于第一基台30上的第一保持台32上。同样,第二液压千斤顶36也具备杠杆手柄36a,并设置在固定于第二基台31上的第二保持台35上。
第一液压千斤顶33具备:轴体33b,其与以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的方式收纳于该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柱塞连结,并与柱塞一体移动;以及保持部33c,其如图8所示地固定于该轴体33b。同样,第二液压千斤顶36也具备与柱塞连结的轴体36b和保持部36c。
如图5以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具备拉起部件40,该拉起部件40通过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保持部33c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保持部36c而被向上抬起,从而一并地拉起七根补偿杆21。
该拉起部件40由L型钢构成,具备供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轴体33b插入的孔40a和供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轴体36b插入的孔40b、设于孔40a的附近且供螺栓42插通的螺栓孔40d、以及设于孔40b的附近且供螺栓43插通的螺栓孔40e。
并且,拉起部件40具备供七根补偿杆21插通且具有敞开端的七个U字状的切口部40c。切口部40c设定为不使与补偿杆21螺纹结合的锁定螺母27插通的形状尺寸。即,在将拉起部件40向上抬起后,该拉起部件40抵接于锁定螺母27,由此与锁定螺母27螺纹结合的补偿杆21上升。
上述的孔40a、螺栓孔40d、以及孔40b、螺栓孔40e形成于位于七个切口部40c的外侧的拉起部件40的部分。
并且,相对于拉起部件44能够装卸地设有辅助部件44,该辅助部件44沿拉起部件40的七个切口部40c的形成方向延伸配置,封堵七个切口部40c的所有敞开端来防止补偿杆21从切口部40c脱落。
该辅助部件44具有分别适合于拉起部件40的螺栓孔40d、40e的螺栓孔44a、44b。以使螺栓孔44a、44b适合于拉起部件40的螺栓孔40d、40e的方式使辅助部件44位于拉起部件44的下侧,将螺栓42插入螺栓孔40d、44a,将螺栓43插入螺栓孔40e、44b,使未图示的螺母螺纹结合于螺栓42进行紧固,并使未图示的螺母螺纹结合于螺栓43进行紧固,由此在拉起部件40安装辅助部件44。
如图5以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弹簧按压夹具具备竖立设置并保持于第一基台30的第一棒体例如第一螺纹棒34、和竖立设置并保持于第二基台31的第二棒体例如第二螺纹棒37。
并且,具备弹簧按压部件41,其具有供第一螺纹棒34插通的孔41a以及供第二螺纹棒37插通的孔41b,并且具有七个方形的切口部41c,该七个方形的切口部41c允许七根补偿杆21的移动,分别允许螺纹结合于这些补偿杆21并将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固定为上述的通常设置形态的七个固定螺母26的旋转动作,阻止张力调整弹簧25向上方飞出,并且形成有能够进行补偿杆21的插入的敞开端。
在孔41a的附近设有供螺栓45插入的螺栓孔41d,并在孔41b的附近设有供螺栓46插入的螺栓孔41e。孔41a、螺栓孔41d、以及孔41b、螺栓孔41e形成于位于七个切口部41c的外侧的弹簧按压部件41的部分。
并且,具备固定部,该固定部对分别插入于弹簧按压部件41的孔41a、41b的第一螺纹棒34以及第二螺纹棒37、弹簧按压部件41进行固定。如图8所示,该固定部由如下部件构成:螺母52、53,它们分别螺纹结合于第一螺纹棒34,以夹持弹簧按压部件41的方式配置并紧固第一螺纹棒34和弹簧按压部件41;以及螺母54、55,它们分别螺纹结合于第二螺纹棒37,以夹持弹簧按压部件41的方式配置并紧固第二螺纹棒37和弹簧按压部件41。
并且,相对于弹簧按压部件41能够装卸地设有辅助部件47,该辅助部件47沿弹簧按压部件41的七个切口部41c的形成方向延伸配置,封堵上述七个切口部41c的所有敞开端来防止补偿杆21从切口部41c脱落。
该辅助部件47具有适合于弹簧按压部件41的螺栓孔41d、41e的螺栓孔47a、47d。以使螺栓孔47a、47b适合于弹簧按压部件41的螺栓孔41d、41e的方式使辅助部件47位于弹簧按压部件41的上侧,将螺栓45插入螺栓孔47a、41d,将螺栓46插入螺栓孔47b、41e,使未图示的螺母螺纹结合于螺栓45进行紧固,并将未图示的螺母螺纹结合于螺栓46进行紧固,由此在弹簧按压部件41安装辅助部件47。
[补偿吊索拉起顺序]
为了使图4所示的间隙A复原至规定距离,而在将七根补偿吊索10拉起时,使图5所示的辅助部件44成为从拉起部件40拆下来的状态,并使辅助部件47成为从弹簧按压部件41拆下来的状态。
此处,如图8所示,松开各锁定螺母27使其向上方移动,以使补偿杆21分别插入拉起部件40的七个切口部40c的方式将拉起部件40配置于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与柱塞的最下方位置对应的最下方位置,并使锁定螺母27抵接于拉起部件40的上侧。并且,以使螺纹结合于补偿杆21的固定螺母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插入弹簧按压部件41的七个切口部41c的方式配置弹簧按压部件41,并使该弹簧按压部件41的下表面抵接于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7的上端。
在这样的状态下,利用第一夹持件50将第一基台30以及第一保持台32固定于悬吊框9的支撑部件9a,并利用第二夹持件51将第二基台31以及第二保持台35固定于支撑部件9a。
接下来,例如,利用螺栓42、43将在该图8中省略了图示的辅助部件44安装于拉起部件40,并将在该图8中省略了图示的辅助部件47安装于弹簧按压部件41。并且,例如,从第一板9b拆下图2所示的止转部件24a,并从第二板9c拆下止转部件24b。另外,松开下侧张力螺母23使其向下方移动。
在如上所述地准备了的状态下,操作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杠杆手柄33a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杠杆手柄36a使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工作。由此,与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柱塞连结的轴体33b以及与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柱塞连结的轴体36b上升,并且保持部33c、36c与轴体33b、36b一体地上升,从而将拉起部件40向上抬起。
通过对该拉起部件40进行的向上抬起动作,如图9所示,七个锁定螺母27被拉起部件40向上抬起,从而与锁定螺母27螺纹结合的七根补偿杆21上升。由此,经由插座20而与七根补偿杆21连结的七根补偿吊索10同时被拉起。此外,伴随补偿杆21的上升,固定螺母26、上侧张力螺母22、以及下侧张力螺母23也一体地上升。这样,通过第一次的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操作,就能够以第一液压千斤顶33、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例如100mm来拉起补偿吊索10。
另外,在需要拉起补偿吊索10的情况下,使固定螺母26下降至最初的位置,使第一液压千斤顶33的柱塞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柱塞下降来使轴体33b、36b下降至最初的位置,从而使设于轴体33b的保持部33c、以及设于轴体36b的保持部36c返回最初的位置,与此相伴随地使拉起部件40下降至最初的位置。并且,使锁定螺母27分别下降而使之再次抵接于拉起部件40。上侧张力螺母22以及下侧张力螺母23也下降至最初的位置,即下降至针对拉起部件40的向上抬起开始位置时的位置。
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使第一液压千斤顶33、第二液压千斤顶36工作而再次将拉起部件40向上抬起,能够以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来拉起补偿吊索10。
当前,假设若补偿吊索10的拉起目标距离亦即需要调整长度是300mm,如上所述地在第一次的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操作中以作为最大向上抬起距离的100mm来拉起补偿吊索10,则通过进行三次组合了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操作,能够以目标距离来拉起补偿吊索10,从而能够使上述的间隙A复原至规定距离。
在将补偿吊索10拉起直至需要调整长度后,例如利用上侧张力螺母22和下侧张力螺母23将补偿杆21紧固于支撑部件9a,将止转部件24a安装于第一板9b,并将止转部件24b安装于第二板9c。
在该状态下,使固定螺母26下降直至抵接于张力调整弹簧25的上端。从拉起部件40拆下辅助部件44,并从轴体33b、36b拆下拉起部件40。之后,从第一螺纹棒34、第二螺纹棒37拆下弹簧按压部件41。并且,解除利用第一夹持件50对第一基台30和第一保持台32进行的紧固,并解除利用第二夹持件51对第二基台31和第二保持台35进行的紧固。
这样,能够使拉起部件40以及弹簧按压部件41从补偿杆21脱离。例如,在这样的状态下使锁定螺母27下降,并利用该锁定螺母27对固定螺母26进行锁定。
这样,能够对各部件进行分割。即,能够将该第一实施方式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分割为拉起部件40及辅助部件44、弹簧按压部件41及辅助部件47、对第一液压千斤顶33和第一螺纹棒34进行保持并固定有第一保持台32的第一基台30、对第二液压千斤顶36和第二螺纹棒37进行保持并固定有第二保持台35的第二基台31、以及第一夹持件50及第二夹持件51,从而能够进行搬运、保管。
根据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在利用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将七根补偿杆21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期间,利用弹簧按压部件41,将分别装配于各个七根补偿杆21的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保持为被设定为能够对补偿吊索10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通常设置状态。即,本实施方式中,不使张力调整弹簧25伸长至自然长度,就能够进行补偿吊索10的长度调整。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操作时,总是能够将七根补偿杆21一并地向上抬起至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能够进行的最大向上抬起距离,从而能够以较少的第一液压千斤顶33以及第二液压千斤顶36的操作次数来实现补偿吊索10的所希望的长度调整。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在补偿吊索10的长度调整结束后,即使拆下构成弹簧按压夹具的弹簧按压部件41,通过固定螺母26以及锁定螺母27也能够将张力调整弹簧25保持为上述的通常设置状态,从而不需要分别利用固定螺母26来使七个张力调整弹簧25压缩的劳力。从而,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补偿吊索10的长度调整作业的效率。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所包括的技术事项全部成为本发明的对象。上述的实施方式示出了优选的例子,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能够实现各种代替例、修正例、变形例或改进例,这些也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连接轿厢和配重,在进行卷绕于补偿滑轮的多根补偿吊索的长度调整时使用,并具备将与上述补偿吊索的各个上端部连结的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液压千斤顶,
上述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弹簧按压夹具,在利用上述液压千斤顶将上述多根补偿杆一并地向上抬起的期间,上述弹簧按压夹具将多个张力调整弹簧保持为通常设置形态,该多个张力调整弹簧分别装配于各个上述多根补偿杆并调整对应的补偿吊索的张力,该通常设置形态是被设定为能够对上述补偿吊索赋予规定张力的挠曲量的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簧按压夹具具备:
第一基台及第二基台,其通过能够装卸的固定件固定于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设置在安装于上述配重的悬吊框上;
第一棒体,其竖立设置地保持于上述第一基台;
第二棒体,其竖立设置地保持于上述第二基台;
弹簧按压部件,其具有供上述第一棒体插通的孔及供上述第二棒体插通的孔,并且具有多个切口部,该多个切口部允许上述多根补偿杆的移动,分别允许螺纹结合于上述多根补偿杆的各个而将上述多个张力调整弹簧固定为上述通常设置形态的多个固定螺母的旋转动作,阻止上述多个张力调整弹簧的各个向上方飞出,并且形成有能够进行上述多根补偿杆的插入的敞开端;以及
固定部,其对分别插入于上述弹簧按压部件的上述孔的上述第一棒体及上述第二棒体、以及上述弹簧按压部件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沿上述多个切口部的形成方向延伸配置,并以封堵上述多个切口部的上述敞开端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弹簧按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棒体由第一螺纹棒构成,上述第二棒体由第二螺纹棒构成,
上述固定部包括:螺纹结合于上述第一螺纹棒来紧固上述第一螺纹棒和上述弹簧按压部件的螺母;以及螺纹结合于上述第二螺纹棒来紧固上述第二螺纹棒和上述弹簧按压部件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件包括:将上述第一基台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一夹持件;以及将上述第二基台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的第二夹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簧按压部件以及上述辅助部件分别在上述切口部的外侧位置具有彼此适合的螺栓孔,
并具备:
插入于上述弹簧按压部件的上述螺栓孔和上述辅助部件的上述螺栓孔的螺栓;以及
螺纹结合于上述螺栓来紧固上述弹簧按压部件和上述辅助部件的螺母。
CN201710010071.3A 2016-03-18 2017-01-06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Active CN107200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5160A JP6586384B2 (ja) 2016-03-18 2016-03-18 エレベーターのコンペンロープ引き上げ装置
JP2016-055160 2016-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0253A true CN107200253A (zh) 2017-09-26
CN107200253B CN107200253B (zh) 2019-10-25

Family

ID=59904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0071.3A Active CN107200253B (zh) 2016-03-18 2017-01-06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86384B2 (zh)
CN (1) CN107200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5723B2 (ja) * 2019-04-18 2022-07-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コンペンロープ支持機構
JP7131663B1 (ja) * 2021-07-05 2022-09-06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コンペンロープ引き上げ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コンペンロープ引き上げ方法
CN116199159B (zh) * 2023-05-06 2023-06-30 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吊装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9478A (ja) * 1999-04-23 2000-11-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コンペンロープ引き上げ装置
JP2003137484A (ja) * 2001-10-30 2003-05-1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主ロープの張力調整装置
JP2006124064A (ja) * 2004-10-27 2006-05-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
JP2011079639A (ja) * 2009-10-07 2011-04-2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及び主ロープ張力調整方法
CN202785169U (zh) * 2012-07-31 2013-03-13 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 电梯绳索锥套拉力自动平衡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9478A (ja) * 1999-04-23 2000-11-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コンペンロープ引き上げ装置
JP2003137484A (ja) * 2001-10-30 2003-05-1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主ロープの張力調整装置
JP2006124064A (ja) * 2004-10-27 2006-05-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
JP2011079639A (ja) * 2009-10-07 2011-04-2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張力調整装置及び主ロープ張力調整方法
CN202785169U (zh) * 2012-07-31 2013-03-13 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 电梯绳索锥套拉力自动平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65578A (ja) 2017-09-21
JP6586384B2 (ja) 2019-10-02
CN107200253B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0253A (zh) 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CN104828691B (zh) 大吨位偏心箱梁的无级可调吊具
CN102892702A (zh) 制造或现代化改造牵引槽轮电梯的方法及牵引槽轮电梯
CN106025957B (zh) 电缆支撑装置
CN108316109A (zh) 一种摊铺机导线挂线桩
CN210735912U (zh)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同步补偿轮装置
CN201027534Y (zh) 多绳双筒复绕摩擦式抽油机
CN203612880U (zh) 升降装置
CN108821154A (zh) 一种升降机升降装置
CN105736629B (zh) 一种具有移动功能的纺织机减震座
CN209062657U (zh) 一种多功能铣床的运载装置
CN105134090A (zh) 一种车载钻机及其起桅滑移机构
CN1004294B (zh) 长冲程抽油机
CN105234662A (zh) 用于破碎机衬板安装的重力击打装置
CN210762806U (zh) 机头调高装置
JP20160559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長さ調整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長さ調整方法
CN108331036A (zh) 一种新型步履式静载试验平台机
CN102528541A (zh) 一种落地镗主轴箱的平衡装置
CN207061560U (zh) 一种电梯紧急辅助制动装置
CN202673256U (zh) 丛式井一机双采举升装置
KR101845839B1 (ko) 로드 낱개 토출용 공급 피더
CN205128611U (zh) 轧钢专用可移动式接轴托架
CN113968537B (zh) 发电机转子抬升调平方法及发电机转子抽穿方法
KR20130106697A (ko) 모니터 승강장치
CN213356662U (zh) 一种吊装稳定的钢板吊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