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389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3898A
CN107123898A CN201710102110.2A CN201710102110A CN107123898A CN 107123898 A CN107123898 A CN 107123898A CN 201710102110 A CN201710102110 A CN 201710102110A CN 107123898 A CN107123898 A CN 107123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ortion
supporting arm
chimeric
sliding componen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21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隆吉
八木境
椋木淳
武田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23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389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从外部施加了负荷也能够抑制滑动构件的脱落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外壳体、内壳体以及滑动构件。内壳体具有嵌合用卡定部、滑动通路、由槽形成的轨道。滑动构件具有与轨道卡合的支承臂和与嵌合用卡定部卡定的突部。在滑动通路形成有沿着轨道延伸的滑动面。支承臂具有与滑动面相对的下表面和相对于滑动面倾斜的上表面。构成轨道的槽形成为由底面、第1侧面和第2侧面形成的凹形状。第2侧面与支承臂的上表面相面对,形成为具有与上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连接器位置保证(Connector PositionAssurance;CPA)功能的连接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除了具备第1壳体以及与第1壳体嵌合的第2壳体之外,还具备滑动构件。滑动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第2壳体,以使得若第2壳体向第1壳体的嵌合完成,则容许滑动构件从作为初始位置的第1位置(待机位置)向预定的第2位置(嵌合锁定位置)滑动移动。通过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滑动移动,该滑动构件作为使用者能够确认两壳体的嵌合的完成的CPA构件发挥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57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中,在从外部对连接器施加了负荷的情况下,滑动构件有可能从第2壳体脱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从外部施加了负荷也能够抑制滑动构件的脱落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
第1壳体;
第2壳体,其具有突部用被卡定部、滑动通路以及轨道,该轨道沿着所述滑动通路形成,由槽形成,该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以及
滑动构件,其具有:支承臂,其通过与所述槽嵌合而与所述轨道卡合;突部,其卡定于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该滑动构件被配置于所述滑动通路,
在所述滑动通路形成有沿着所述轨道延伸的滑动面,
所述支承臂具有与所述滑动面相对的第1面和形成于所述第1面的背侧并相对于所述滑动面倾斜的第2面,
所述槽形成为由底面、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形成的凹形状,
所述第2侧面与所述支承臂的所述第2面相面对,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2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倾斜角度,
该连接器构成为,当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嵌合时,所述第1壳体按压与所述第2壳体的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卡定着的所述突部而将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与所述突部之间的卡定解除,使所述滑动构件能够滑动。
也可以是,所述第2壳体具有沿着所述滑动通路的延伸的方向形成的一对肋,
在所述一对肋分别形成有所述槽。
也可以是,所述滑动构件具有一对所述支承臂,
所述支承臂的所述第2面朝一对所述支承臂彼此相对的方向倾斜地形成。
也可以是,在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向所述槽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也可以是,所述支承臂具有第1支承臂部分和第2支承臂部分,该第2支承臂部分从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的端部延伸,该第2支承臂部分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的横截面积小,
所述轨道具有供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卡合的第1轨道部分和供所述第2支承臂部分卡合的第2轨道部分。
也可以是,在所述滑动通路配置有被卡定部,
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卡定臂,该卡定臂具备卡定于所述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也可以是,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相同的位置,
在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朝所述支承臂和所述卡定臂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也可以是,在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向所述滑动通路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也可以是,所述第1壳体具有嵌合用被卡定部,
所述第2壳体具有嵌合用卡定部,该嵌合用卡定部卡定于所述嵌合用被卡定部,并兼用作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
也可以是,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是具有端子且在该端子连接有电线的连接器的壳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构成轨道的槽的第2侧面形成为具有与支承臂的第2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倾斜角度。因此,支承臂的第2面与该槽的第2侧面相面对且支承臂与轨道卡合,从而即使从外部对连接器施加了负荷,也能够抑制滑动构件从第2壳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连接器的分解YZ剖视图。
图4是内壳体和滑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滑动通路的内壳体的简单剖视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滑动通路的图。图6A是图5的A-A剖视图(其1),图6B是图6A的B-B剖视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轨道的图。图7A是图5的A-A剖视图(其2)。图7B是图7A的C-C剖视图。
图8是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其1)。
图9A是滑动构件的俯视图。图9B是滑动构件的侧视图。
图10A是图5的D-D剖视图。图10B是配置于第1位置的滑动构件的XY剖视图。
图11A是配置于第2位置的滑动构件的XY剖视图。图11B是图11A的E-E剖视图。图11C是图11A的F-F剖视图。
图12是滑动构件的立体图(其2)。
图13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1)。
图14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2)。
图15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3)。
图16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4)。
图17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5)。
图18A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CPA(连接器位置保证)功能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1)。图18B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CPA功能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2)。图18C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CPA功能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3)。
图19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CPA(连接器位置保证)功能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1)。
图20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CPA功能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2)。
图21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1)。
图22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2)。
图23A是用于说明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1)。图23B是用于说明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2)。图23C是用于说明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滑动构件等的XY剖视图(其3)。
图24是用于说明滑动构件的反向滑动移动时的动作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其3)。
图25是用于说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嵌合的解除的连接器的YZ剖视图。
图26A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效果的XZ剖视图(其1)。图26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效果的XZ剖视图(其2)。
图2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效果的XZ剖视图(其3)。
图28A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卡定臂和支承臂的突起部的效果的剖视图。图28B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卡定臂和支承臂的突起部的效果的立体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形成于卡定臂的前端部分和支承臂的前端部分的引导面的效果的剖视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形成于轨道的引导面的效果的剖视图。
图31是变形例1的连接器的XZ剖视图。
图32是变形例2的连接器的XZ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10、外壳体(第1壳体);11、嵌合口;12、顶壁部;12a、下表面;13、嵌合用被卡定部;13a、倾斜面;13b、平行面;13c、立面;20、内壳体(第2壳体);21、端子插入口;22、端子收纳室;23、嵌合用卡定部(突部用被卡定部);23a、倾斜面;23b、上侧平行面;23c、立面;23d、下侧平行面;24、卡定解除部;25、肋;26、顶壁部;30、滑动构件;30a、下表面(第1面);30b、上表面(第2面);31、滑动构件基部;32、主臂;32a、连结部;33R、33L、卡定臂;34R、34L、支承臂;34A、第1支承臂部分;34B、第2支承臂部分;35、突部;35a、后端面;36、卡定部;36a、36b、面;37、临时卡定部;38、壁厚部;38a、38b、38c、加厚部分;39、偏置面;40、公端子;40a、40b、端部;50、母端子;51、筒状部;52、捆扎部;60R、60L、锁定臂;61R、61L、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2R、62L、平行锁定臂部分;63R、63L、后端侧锁定臂部分;70、滑动通路;71、滑动面、71a、71b、71c、嵌合部分;72、轨道;72A、第1轨道部分;72B、第2轨道部分;73、底面;74、第1侧面;75、第2侧面;S、布线基板;W、电线;G1~G4、引导面;P1、P2、突起部;D1、插入方向;D2、滑动方向;D3、拆卸方向;D4、反向滑动方向;θ1、θ2、倾斜角度;F1、F2、负荷;C、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30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此外,为了容易理解,设定并适当参照XYZ坐标。
连接器1例如是被用于装备于汽车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且具有连接器位置保证(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CPA)功能的连接器。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1具备外壳体10、内壳体20以及滑动构件30(CPA构件),若两壳体10、20嵌合,则该滑动构件30可滑动移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0是可安装于布线基板S的插座连接器的壳体。外壳体10由树脂形成,是通过例如注塑成型形成的。在该外壳体10组装有多个公端子40。
公端子40由导电性的原材料形成。公端子40的+Y侧的端部40a和-Y侧的端部40b从外壳体10突出地形成。公端子40的+Y侧的端部40a向形成于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的内部突出。公端子40的-Y侧的端部40b从外壳体10的-Y侧的后端面露出,弯曲成大致S字状,以与-Y方向平行的方式突出地形成。公端子40的端部40b用作可被软钎焊于布线基板S的外部引线部。
外壳体10是形成有朝+Y方向开口的嵌合口11的大致箱形状的构件。内壳体20可插入到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此外,内壳体20向外壳体10插入的插入方向D1是与-Y方向相同的方向。另外,外壳体10具有嵌合用被卡定部13。
嵌合用被卡定部13形成于作为构成外壳体10的壁的一部分的顶壁部12的+Y侧附近的下表面12a。嵌合用被卡定部13从插入方向D1上的后端侧(+Y侧)依次具有倾斜面13a、平行面13b以及立面13c。倾斜面13a由相对于插入方向D1倾斜的面形成。平行面13b由与插入方向D1平行的面形成。立面13c由与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面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壳体20是可连接电线W的插头连接器的壳体。内壳体20由树脂形成,是通过例如注塑成型形成的。在该内壳体20插入有多根母端子50。
母端子50是例如通过对导电性的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在母端子50的-Y侧的端部形成有供公端子40的+Y侧的端部40a插入的大致方筒形状的筒状部51。筒状部51具有能够与公端子40的端部40a接触的弹性接触片。插入到筒状部51的公端子40的端部40a在筒状部51的弹性接触片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可导电地被固定。另外,在母端子50的+Y侧的端部形成有供电线W插入而压接固定电线W的捆扎部(日文:結束部)52。
内壳体20形成为将Y轴方向设为稍长边的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4所示,在内壳体20的后端面(+Y侧的端面)形成有供母端子50插入的多个端子插入口21。如图3所示,端子插入口21与形成于内壳体20的内部的端子收纳室22相通。
如图3和图4所示,内壳体20具有嵌合用卡定部23、卡定解除部24、肋25、以及一对锁定臂60R、60L。
嵌合用卡定部23可卡定于外壳体10的嵌合用被卡定部13。嵌合用卡定部23设置成在锁定臂60R与锁定臂60L之间将锁定臂60R和锁定臂60L连接。嵌合用卡定部23从内壳体20的插入方向D1上的前端侧(-Y侧)依次具有倾斜面23a、上侧平行面23b、下侧平行面23d、以及立面23c。倾斜面23a由相对于插入方向D1倾斜的面形成。上侧平行面23b和下侧平行面23d由平面形成。倾斜面23a和上侧平行面23b用作随着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的进行而被嵌合用被卡定部13引导的被引导面。立面23c由与Z轴方向大致平行的面形成。若立面23c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立面13c相对,则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之间的卡定完成。下侧平行面23d用作随着滑动构件30的滑动移动而对滑动构件30的突部35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另外,嵌合用卡定部23可卡定于滑动构件30所具有的突部35。因此,嵌合用卡定部23也具有作为突部用被卡定部的功能。
卡定解除部24设于锁定臂60R、60L。卡定解除部24通过被使用者按压,而将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之间的卡定解除。通过该卡定的解除,使用者可从外壳体10拆卸内壳体20。
如图4所示,肋25是为了提高内壳体20的刚度和强度而形成的。肋25沿着Y轴方向形成。
如图5所示,锁定臂60R包括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1R、平行锁定臂部分62R、以及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1R从作为构成内壳体20的壁的一部分的顶壁部26的前端部分(-Y侧端部分)附近起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不过,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1R并不限于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沿着除了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从顶壁部26的后端部分(+Y侧端部分)附近起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不过,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并不限于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沿着除了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设置。平行锁定臂部分62R将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1R和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连接,并且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
锁定臂60L形成为与锁定臂60R同样的构造。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锁定臂60L包括前端侧锁定臂部分61L、平行锁定臂部分62L、以及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L。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L沿着铅垂方向延伸设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沿着除了铅垂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设置。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锁定臂60R、60L设置成随着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的进行而挠曲。
另外,如图4所示,在内壳体20形成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滑动通路70和形成于肋25彼此的相对面的轨道72。
如图5所示,滑动通路70是用于供滑动构件30滑动移动的通路,构成为通过两个壳体的嵌合而使得滑动构件30可通过。滑动通路70设于内壳体20的顶壁部26的上侧(+Z侧)。在滑动通路70形成有与滑动移动时的滑动构件30的下表面30a(-Z侧的面)相面对的滑动面71。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滑动通路70的图,图6A是图5的A-A剖视图。图6B是图6A的B-B剖视图。此外,在图6B中,省略锁定臂60R、60L的一部分、卡定解除部24等构成构件来表示。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滑动通路70的两侧配置有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另外,在滑动面71形成有嵌合部分71a、71b、71c。嵌合部分71a、71b、71c形成为具有底面的凹部形状。嵌合部分71a、71b、71c的底面是从滑动面71向-Z方向偏置而成的偏置面,由与滑动面71平行的面形成。
图7A是用于说明轨道72的图5的A-A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C-C剖视图。此外,在图7B中,省略卡定解除部24、锁定臂60R、60L等来表示。
如图7A所示,轨道72以减薄肋25的方式形成,由槽形成。轨道72具有横截面积(XZ截面的面积)不同的第1轨道部分72A和第2轨道部分72B。第1轨道部分72A形成为其横截面积比第2轨道部分72B的横截面积大。如图6B和图7B所示,轨道72(详细而言,第1轨道部分72A、第2轨道部分72B)形成为由底面73、第1侧面74以及第2侧面75形成的凹形状。底面73是与YZ平面平行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74由滑动面71的一部分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侧面74由滑动面71的一部分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是滑动面71的一部分。第2侧面75相对于滑动面71倾斜地形成。第1轨道部分72A的第2侧面75的倾斜角度和第2轨道部分72B的第2侧面75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
另外,如图6A所示,在第1轨道部分72A与第2轨道部分72B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引导面G4。该引导面G4是为了在连接器1的制造·组装时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来提高插入性、进而提高组装操作性而形成的。
滑动构件30作为将两壳体10、20的嵌合锁定的CPA(连接器位置保证)构件发挥功能。滑动构件30是为了在进行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作业时使用者对两壳体10、20的嵌合的状态是中途嵌合、还是完全嵌合进行确认而使用的。如图8所示,滑动构件30具有滑动构件基部31、从滑动构件基部31突出的主臂32、一对卡定臂33R、33L、以及一对支承臂34R、34L。
滑动构件基部31用作在使用者使滑动构件30滑动移动时用手指所按压的按压部。
如图9A和图9B所示,主臂32从滑动构件基部31向-Y方向突出地形成。在主臂32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向上方方向(+Z方向)突出的突部35。突部35的后端面35a由沿着Y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形成。后端面35a构成为在使滑动构件30向+Y方向滑动移动之际对主臂32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卡定臂33R、33L以隔着主臂32的方式从滑动构件基部31向-Y方向突出地形成。卡定臂33R、33L利用连结部32a连结于主臂32。另外,卡定臂33R、33L分别具有卡定部36和临时卡定部37。
如图11A所示,卡定部36与锁定臂60R、60L的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卡定。因此,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作为供卡定部36卡定的被卡定部发挥功能。卡定部36形成为彼此朝外地突出的形状。详细而言,卡定部36形成于卡定臂33R的-X侧的面和卡定臂33L的+X侧的面。另外,卡定部36的-Y侧的面36a和+Y侧的面36b由沿着Y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形成。卡定部36的面36a、36b构成为,在使滑动构件30向-Y方向和+Y方向这两个方向滑动移动之际、与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接触且对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如图10B所示,临时卡定部37临时卡定于锁定臂60R、60L的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因此,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也作为供临时卡定部37临时卡定的被卡定部发挥功能。另外,临时卡定部37用作通过与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之间的临时卡定来阻碍滑动构件30的向+Y方向的移动、而防止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临时卡定部37与卡定部36同样地形成为彼此朝外突出的形状。详细而言,临时卡定部37形成于卡定臂33R的-X侧的面和卡定臂33L的+X侧的面。另外,临时卡定部37形成于比卡定部36靠前端侧(-Y侧)的位置。
另外,在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如参照图9A的放大图可知的那样,形成有引导面G1。引导面G1由沿着Y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形成。该引导面G1是为了在连接器1的制造·组装时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来提高插入性、进而提高组装操作性而形成的。
如图10A所示,支承臂34R、34L以隔着卡定臂33R、33L的方式从滑动构件基部31向-Y方向突出地形成。支承臂34R、34L具有第1支承臂部分34A和从第1支承臂部分34A的端部延伸的第2支承臂部分34B。第2支承臂部分34B形成为其横截面积(XZ截面的面积)比第1支承臂部分34A的横截面积小。另外,第1支承臂部分34A形成为可与轨道72的第1轨道部分72A卡合。同样地,第2支承臂部分34B形成为可与轨道72的第2轨道部分72B卡合。利用以上的结构,滑动构件30和内壳体20具备两个卡合部分,能够提高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的效果。
如图11B和图11C所示,支承臂34R、34L具有与轨道72的凹形状的第2侧面75相面对的上表面30b(第2面)和与轨道72的第1侧面74相面对的下表面30a(第1面)。上表面30b形成于下表面30a的背侧,并且,相对于滑动面71倾斜地形成。另外,支承臂34R、34L各自的上表面30b朝支承臂34R、34L彼此相对的方向倾斜地形成。这样,支承臂34R、34L通过与由槽形成的轨道72卡合,能够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此外,上表面30b的倾斜角度是与轨道72的第2侧面75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大致相同的角度。在第1支承臂部分34A和第2支承臂部分34B均形成有作为倾斜面的上表面30b。
另外,如参照图9A的放大图可知的那样,在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引导面G2、G3。引导面G2、G3由沿着Y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形成。该引导面G2、G3是为了在连接器1的制造·组装时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来提高插入性、进而提高组装操作性而形成的。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卡定臂33R、33L和支承臂34R、34L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因此,如参照图9A的放大图可知的那样,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和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在长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位置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在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和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朝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P1、P2。突起部P1、P2形成为主臂32、卡定臂33R、33L和支承臂34R、34L等不会进入被形成在突起部P1与突起部P2之间的间隙C那样的形状、尺寸。由此,突起部P1、P2防止在连接器的制造·组装时滑动构件30彼此缠络。
图12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滑动构件30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在滑动构件30形成有从一部分由平面形成的下表面30a鼓起而形成的壁厚部38。此外,在图12中,对壁厚部38标注点来表示。壁厚部38是为了增厚滑动构件30的实质上的厚度来提高滑动构件30的强度而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壁厚部38包括形成于主臂32的下表面部分的加厚部分38a、形成于支承臂34R的下表面部分的加厚部分38b、以及形成于支承臂34L的下表面部分的加厚部分38c。如图11B的E-E剖视图所示,壁厚部38的加厚部分38a形成为可嵌入到被形成于滑动面71的嵌合部分71a。同样地,加厚部分38b、38c形成为可嵌入到嵌合部分71b、71c。另外,在加厚部分38a~38c的从下表面30a向-Z方向偏置了的位置形成有由平面形成的偏置面39。该偏置面39形成为,与嵌合部分71a~71c的底面接触,可在该底面上滑动。
使用图13~图17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连接器1的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滑动构件30在形成于主臂32的突部35卡定于嵌合用卡定部23而滑动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安装于内壳体20。另外,如图18A所示,此时的滑动构件30处于卡定臂33R、33L的卡定部36未与锁定臂60R、60L卡定的状态,并且位于临时卡定部37与锁定臂60R、60L临时卡定的第1位置(初始位置)。
如图14所示,若使内壳体20与滑动构件30一起向插入方向D1移动且内壳体20向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插入,则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抵接。另外,公端子40的端部40a的前端部分插入到母端子50的筒状部51。
如图15所示,若内壳体20进一步向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插入,则嵌合用卡定部23与滑动构件30的突部35一起被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倾斜面13a引导。由于倾斜面13a的引导,内壳体20的锁定臂60R、60L和滑动构件30的主臂32挠曲。并且,如箭头A1所示,由于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按压,嵌合用卡定部23和突部35被向下侧(-Z侧)压入。
如图16所示,若内壳体20进一步向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插入,则嵌合用卡定部23被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平行面13b引导,从而,如箭头A2所示,嵌合用卡定部23与滑动构件30的突部35一起向-Y方向移动。
如图17所示,若内壳体20进一步向外壳体10的嵌合口11插入,则嵌合用卡定部23的立面23c到达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立面13c。若立面23c到达立面13c,则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按压消失,锁定臂60R、60L的挠曲被消除。并且,嵌合用卡定部23基于锁定臂60R、60L的弹性恢复而如箭头A3所示那样向上侧(+Z侧)恢复。其结果,立面23c与立面13c相对,嵌合用卡定部23卡定于嵌合用被卡定部13。
此外,在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卡定了的时间点,突部35处于被平行面13b引导着的中途。主臂32的挠曲未被消除。
通过以上做法,连接器1的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完成。另外,当两壳体10、20的嵌合完成时,公端子40的端部40a的、向母端子50的筒状部51的插入也完成,公端子40与母端子50电连接。
接着,使用图16~图20来说明连接器1的CPA(连接器位置保证)功能。将图18A中的滑动构件30的初始位置设为第1位置(待机位置),将图18C中的滑动构件30的移动后的位置设为第2位置(嵌合锁定位置)。
如图16所示,在两壳体10、20的嵌合未完成的中途嵌合的情况下,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处于非卡定状态。并且,突部35卡定于作为突部用被卡定部的嵌合用卡定部23。因此,滑动构件30处于向-Y方向的滑动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
如图17所示,在两壳体10、20的嵌合完成了的情况下,嵌合用卡定部23向上侧(+Z侧)移动,卡定于嵌合用被卡定部13。另一方面,若嵌合用卡定部23向上侧(+Z侧)移动,则突部35与嵌合用卡定部23之间的卡定被解除。因此,滑动构件30成为可向-Y方向通过滑动通路70的状态。
若两壳体10、20的嵌合完成,则确认两壳体10、20的嵌合状态的使用者使滑动构件30从图18A所示的第1位置(初始位置)沿着滑动通路70移动。此外,滑动构件30的滑动方向D2是与-Y方向相同的方向。
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滑动移动,则如图19所示,滑动构件30的突部35从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平行面13b向嵌合用卡定部23的下侧平行面23d移动,被下侧平行面23d引导,从而滑动构件30与-Y方向平行地移动。另外,如图18A所示,若滑动构件30与-Y方向平行地移动,则滑动构件30的卡定部36与锁定臂60R、60L(详细而言,后端侧锁定臂部分63R、63L)抵接。
如图18B所示,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滑动移动,则卡定部36被锁定臂60R、60L引导,从而卡定臂33R、33L挠曲。并且,由于锁定臂60R、60L的按压,如箭头A4所示,一对卡定臂33R、33L之间的间隔变窄。
如图18C所示,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滑动移动,则卡定部36越过锁定臂60R、60L,从而卡定臂33R、33L弹性恢复,卡定臂33R、33L之间的间隔变宽,卡定臂33R、33L卡定于锁定臂60R、60L。另外,如图20所示,突部35越过嵌合用卡定部23而主臂32的挠曲被消除。并且,突部35基于主臂32的弹性恢复而如箭头A5所示那样向上侧(+Z侧)恢复。其结果,突部35卡定于嵌合用卡定部23。
若突部35卡定于嵌合用卡定部23,则主臂32位于嵌合用卡定部23的下侧(-Z侧)。因此,嵌合用卡定部23无法进行同使其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之间的卡定解除所需要的量相应的移动,由此,无法下降到该卡定被解除的位置。其结果,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被滑动构件30锁定。
通过以上的做法,滑动构件30的、从图18A所示的第1位置(初始位置)向图18C所示的第2位置(嵌合锁定位置)的移动完成。使用者通过将滑动构件30压入到第2位置而能够确认两壳体10、20的嵌合已完成。
接着,使用图21~图25来对从连接器1的外壳体10拆卸内壳体2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如图25所示,从外壳体10将内壳体20拔出的方向(拆卸方向D3)是与+Y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要将外壳体10与内壳体20之间的嵌合解除的情况下,首先,使滑动构件30从图23A所示的第2位置(嵌合锁定位置)向图23C所示的第1位置(初始位置)沿着反向滑动方向D4移动。由此,将滑动构件30的锁定解除,成为可将两壳体10、20的嵌合解除的状态。此外,滑动构件30的反向滑动方向D4是与滑动方向D2相反的方向。
若使滑动构件30向反向滑动方向D4滑动移动,则如图21所示,滑动构件30的突部35的后端面35a被嵌合用卡定部23引导。并且,如箭头A6所示,通过突部35向下侧(-Z侧)移动,滑动构件30的主臂32挠曲。其结果,如图22所示,突部35与嵌合用卡定部23之间的卡定被解除。
另外,如图23A所示,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向反向滑动方向D4滑动移动,则如图23B所示,滑动构件30的卡定部36被锁定臂60R、60L引导,从而卡定臂33R、33L挠曲。并且,如箭头A7所示,一对卡定臂33R、33L之间的间隔变窄。
如图23C所示,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滑动移动,则卡定部36越过锁定臂60R、60L,从而卡定臂33R、33L弹性恢复,卡定臂33R、33L之间的间隔变宽。并且,锁定臂60R、60L配置于卡定部36与临时卡定部37之间,临时卡定部37临时卡定于锁定臂60R、60L。由于该临时卡定,滑动构件30的向+Y方向的进一步的滑动移动受到限制。
另外,如图24所示,若使滑动构件30进一步滑动移动,则如箭头A8所示,突部35从嵌合用卡定部23的下侧平行面23d移动到嵌合用被卡定部13的平行面13b。由此,在嵌合用卡定部23的下方产生不存在构件的空间,能够确保使其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之间的卡定解除所需的、嵌合用卡定部23的下降移动量。其结果,可将两壳体10、20的嵌合解除。
接着,如图25所示,如箭头A9所示,将内壳体20的卡定解除部24压下。于是,锁定臂60R、60L挠曲,如箭头A10所示,嵌合用卡定部23被向下侧(-Z侧)压下。其结果,嵌合用卡定部23与嵌合用被卡定部13之间的卡定被解除。
接着,使内壳体20向拆卸方向D3移动而从外壳体10拔出内壳体20。由此,内壳体20从外壳体10的拆卸完成。此外,若内壳体20从外壳体10卸下,则锁定臂60R、60L的挠曲被消除,卡定解除部24恢复到本来的位置。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构成轨道72的槽的第2侧面75形成为具有与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倾斜角度。因此,能够使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与该槽的第2侧面75相面对且支承臂34R、34L与轨道72卡合。由此,即使从外部对连接器1施加了负荷F1、F2,也能够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
例如,如图26A所示,在从上下方向(Z轴方向)对连接器1施加了负荷F1的情况下,倾斜面即上表面30b与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的倾斜面即轨道72的第2侧面75抵接。由此,如箭头A11-1所示,支承臂34R、34L以被向外侧方向挤压的方式移动。其结果,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
另一方面,如图26B所示,在从左右方向(X轴方向)对连接器1施加了负荷F2的情况下,上表面30b与轨道72的第2侧面75抵接。并且,由于上表面30b的倾斜,施加于支承臂34R、34L的负荷F2如箭头A11-2所示那样被分散。其结果,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以与支承臂34R的上表面30b正交的方向A12和与支承臂34L的上表面30b正交的方向A13在滑动构件30的上方相交的方式使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倾斜地形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的效果。
此外,支承臂34R的上表面30b的倾斜角度θ1和支承臂34L的上表面30b的倾斜角度θ2是相同的倾斜角度。然而,并不限于此。倾斜角度θ1和倾斜角度θ2也可以是不同的倾斜角度。然而,为了在从外部施加了负荷F1的情况下负荷F1被均等地分散而均等地承受被上表面30b分散了的负荷F1,因此,优选上表面30b的倾斜角度θ1、θ2是相同的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B和图7B所示,轨道72以减薄肋25的方式形成于一对肋25的相对面(内侧的面)。因此,通过在内壳体20形成轨道72,连接器1的尺寸不会大型化,作为结果,能够具有连接器位置保证功能且实现连接器1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A所示,支承臂34R、34L具有第1支承臂部分34A和第2支承臂部分34B。另一方面,轨道72也具有供第1支承臂部分34A卡合的第1轨道部分72A和供第2支承臂部分34B卡合的第2轨道部分72B。由此,内壳体20和滑动构件30具备两个卡合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滑动构件30从内壳体20脱落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在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和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朝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P1、P2。突起部P1、P2形成为滑动构件30的各臂(主臂32、卡定臂33R、33L、支承臂34R、34L)等不会进入被形成于突起部P1与突起部P2之间的间隙C的形状、尺寸。因此,可防止其他滑动构件30的各臂进入卡定臂33R、33L与支承臂34R、34L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在连接器的制造·组装时防止滑动构件30彼此缠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在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引导面G1。同样地,在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也形成有引导面G2、G3。由此,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插入性。例如,在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安装的安装工序之际,存在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和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与锁定臂60R、60L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前端部分与锁定臂60R、60L接触,也会在该前端部分被引导面G1~G3引导的同时使滑动构件30插入到滑动通路70。并且,利用该引导面G1~G3的作用,滑动构件30被向正确的安装位置即第1位置引导。由此,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插入性,进而提高组装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0所示,在轨道72形成有相对于Y轴方向倾斜的引导面G4。因此,在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安装的安装工序之际,在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被引导面G4引导的同时滑动构件30被插入到滑动通路70。并且,利用该引导面G4的作用,滑动构件30被向正确的安装位置即第1位置引导。由此,通过对滑动构件30向内壳体20的插入进行引导,能够提高插入性,进而提高组装操作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上述实施方式限定。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外壳体10是可安装于布线基板S的插座连接器的壳体,内壳体20是可连接电线W的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然而,并不限于此。例如,两个连接器也可以是具有端子且在该端子连接有电线W的连接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是由平滑的面形成的倾斜面。然而,并不限于此。如图31所示,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也可以是弯曲的倾斜面。另外,上表面30b也可以是由平滑的面形成的倾斜面和弯曲的倾斜面组合而成的面。此外,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的“倾斜的面”包括平滑的面倾斜而成的面、弯曲的倾斜面、或将平滑的面倾斜而成的面和弯曲的倾斜面组合而成的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臂34R、34L的上表面30b是倾斜面,下表面30a是与滑动面71平行的平面。然而,并不限于此。如图32所示,也可以上表面30b和下表面30a都是倾斜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定臂33R、33L、支承臂34R、34L全部的前端部分形成突起部P1、P2。然而,并不限于此。例如,只要是滑动构件30的各臂等不会进入到卡定臂33R、33L的前端部分与支承臂34R、34L的前端部分之间的间隙C的形状、尺寸,就也可以形成有突起部P1、P2中的一者。
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设为各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中,
该连接器具备:
第1壳体;
第2壳体,其具有突部用被卡定部、滑动通路以及轨道,该轨道沿着所述滑动通路形成,由槽形成,该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嵌合;以及
滑动构件,其具有:支承臂,其通过与所述槽嵌合而与所述轨道卡合;突部,其卡定于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该滑动构件被配置于所述滑动通路,
在所述滑动通路形成有沿着所述轨道延伸的滑动面,
所述支承臂具有与所述滑动面相对的第1面和形成于所述第1面的背侧并相对于所述滑动面倾斜的第2面,
所述槽形成为由底面、第1侧面和第2侧面形成的凹形状,
所述第2侧面与所述支承臂的所述第2面相面对,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2面的倾斜角度相对应的倾斜角度,
该连接器构成为,当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嵌合时,所述第1壳体按压与所述第2壳体的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卡定着的所述突部而将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与所述突部之间的卡定解除,使所述滑动构件能够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2壳体具有沿着所述滑动通路的延伸的方向形成的一对肋,
在所述一对肋分别形成有所述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滑动构件具有一对所述支承臂,
所述支承臂的所述第2面朝一对所述支承臂彼此相对的方向倾斜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向所述槽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承臂具有第1支承臂部分和第2支承臂部分,该第2支承臂部分从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的端部延伸,该第2支承臂部分的横截面积比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的横截面积小,
所述轨道具有供所述第1支承臂部分卡合的第1轨道部分和供所述第2支承臂部分卡合的第2轨道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滑动通路配置有被卡定部,
所述滑动构件具有卡定臂,该卡定臂具备卡定于所述被卡定部的卡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相同的位置,
在所述支承臂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朝所述支承臂和所述卡定臂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卡定臂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对向所述滑动通路的插入进行引导的引导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壳体具有嵌合用被卡定部,
所述第2壳体具有嵌合用卡定部,该嵌合用卡定部卡定于所述嵌合用被卡定部,并兼用作所述突部用被卡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壳体和所述第2壳体是具有端子且在该端子连接有电线的连接器的壳体。
CN201710102110.2A 2016-02-25 2017-02-24 连接器 Withdrawn CN1071238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4896A JP6213591B2 (ja) 2016-02-25 2016-02-25 コネクタ
JP2016-034896 2016-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3898A true CN107123898A (zh) 2017-09-01

Family

ID=5810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2110.2A Withdrawn CN107123898A (zh) 2016-02-25 2017-02-2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93464B2 (zh)
EP (1) EP3211730A1 (zh)
JP (1) JP6213591B2 (zh)
KR (1) KR101886955B1 (zh)
CN (1) CN10712389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6824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
CN112020801A (zh) * 2018-03-23 2020-12-01 泰连公司 连接器位置保证构件
CN112688106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74589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锁定结构
CN114080732A (zh) * 2019-07-16 2022-02-2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15542B2 (en) * 2015-09-02 2020-04-07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ing mechanism
FR3049118A1 (fr) * 2016-03-15 2017-09-22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Dispositif d'assurance de position de connecteur, boitier de connecteur et systeme de connecteur electrique
JP6569131B2 (ja) * 2016-04-26 2019-09-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嵌合検知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接続装置
US10454209B2 (en) 2017-05-01 2019-10-22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 connector apparatus having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 assemblies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a male connector assembly, a fema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connector apparatus
US10855025B2 (en) 2017-05-01 2020-12-01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conne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connector system
JP1597125S (zh) * 2017-07-20 2018-02-13
JP6981844B2 (ja) * 2017-10-23 2021-12-1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DE112019000609T5 (de) * 2018-01-31 2020-10-08 Molex, Llc Steckverbinder mit steckverbinderpositionssicherungsvorrichtung
US10826241B2 (en) 2018-04-27 2020-1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erminal to be used in the connector
JP7178657B2 (ja) 2018-11-26 2022-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871228B2 (ja) * 2018-12-27 2021-05-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706254B1 (en) * 2019-03-04 2023-12-2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pa assembled on slider
JP7077995B2 (ja) * 2019-03-04 2022-05-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WO2020241118A1 (zh) * 2019-05-30 2020-12-03
JP7275275B2 (ja) * 2019-07-18 2023-05-1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FR3106441B1 (fr) * 2020-01-21 2022-01-21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e fiche avec un dispositif d’assurance de position du connecteur
CN111313177B (zh) * 2020-02-18 2021-04-02 无锡卡斯迪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用插座、插头及连接器
JP7216051B2 (ja) * 2020-08-11 2023-01-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387604B2 (en) * 2020-10-14 2022-07-12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Wave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lock with dual overlap connector lock
KR20220057757A (ko) * 2020-10-30 2022-05-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조인트 커넥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4056A (zh) * 1998-07-30 2000-02-09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连接器组件
EP1708310A1 (en) * 2005-03-28 2006-10-04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CN101548440A (zh) * 2006-12-06 2009-09-30 Jst公司 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和装入此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CN101884143A (zh) * 2007-10-12 2010-11-10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定位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2623857A (zh) * 2011-01-25 2012-08-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205518A (zh) * 2012-03-28 2014-12-10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的电连接器
CN104577450A (zh) * 2013-10-18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979708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定位装置的抗振连接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1115B1 (en) * 1999-06-11 2001-07-17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Connector module
US6435895B1 (en) * 2001-04-27 2002-08-2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JP4657034B2 (ja) 2005-07-08 2011-03-23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48054B2 (ja) * 2006-12-27 2011-08-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R2967577B1 (fr) 2010-11-18 2013-07-12 Advicenne Pharma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comprenant du sel de bicarbonate, et son utilisation comme medicament
US8747146B2 (en) * 2011-05-04 2014-06-1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US8137142B1 (en) * 2011-09-22 2012-03-20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assembly
US8920187B2 (en) * 2012-03-09 2014-12-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5831818B2 (ja) * 2012-03-09 2015-12-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478906B2 (en) * 2014-03-18 2016-10-2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mating assurance
JP6086251B2 (ja) * 2014-05-20 2017-03-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4056A (zh) * 1998-07-30 2000-02-09 奥斯兰姆施尔凡尼亚公司 连接器组件
EP1708310A1 (en) * 2005-03-28 2006-10-04 J.S.T. Mfg.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CN101548440A (zh) * 2006-12-06 2009-09-30 Jst公司 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和装入此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CN101884143A (zh) * 2007-10-12 2010-11-10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定位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2623857A (zh) * 2011-01-25 2012-08-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205518A (zh) * 2012-03-28 2014-12-10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连接器位置保险装置的电连接器
CN104577450A (zh) * 2013-10-18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979708A (zh) * 2014-04-11 2015-10-14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定位装置的抗振连接器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801A (zh) * 2018-03-23 2020-12-01 泰连公司 连接器位置保证构件
CN112020801B (zh) * 2018-03-23 2022-07-26 泰连公司 连接器位置保证构件
CN110416824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
CN110416824B (zh) * 2018-04-27 2022-07-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以及连接器
CN114080732A (zh) * 2019-07-16 2022-02-22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
CN112688106A (zh) * 2019-10-17 202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3745897A (zh) * 2020-05-29 2021-12-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锁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86955B1 (ko) 2018-08-08
KR20170100443A (ko) 2017-09-04
US9893464B2 (en) 2018-02-13
US20170250501A1 (en) 2017-08-31
JP2017152273A (ja) 2017-08-31
JP6213591B2 (ja) 2017-10-18
EP3211730A1 (en) 201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3898A (zh) 连接器
CN107123900A (zh) 连接器
CN107123884A (zh) 连接器
US6908326B2 (en) Floating connector
TWI360265B (en) Connector
JP2015035352A (ja) コネクタ
CN103765699A (zh)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KR20040071603A (ko) 전기 커넥터
US6682367B2 (en) Holder-equipped connector
US7011541B2 (en) Connector
CN109193199A (zh) 插座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
US6629864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plug-in connector
JP2012209221A (ja) コネクタ
US7077674B2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732385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494347B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75472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6096152A (ja) コネクタ
CN10486831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件
TWM584041U (zh) 卡扣式連接器
US11502455B2 (en) Connector with limiting portions to allow an insertion section and a mating section to be accommodated in an internal space more stably
JP488897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雄形電気コンタクト製造方法及び電気コネクタの雄形電気コンタクト
TWM475068U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