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5068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5068U
TWM475068U TW102219602U TW102219602U TWM475068U TW M475068 U TWM475068 U TW M475068U TW 102219602 U TW102219602 U TW 102219602U TW 102219602 U TW102219602 U TW 102219602U TW M475068 U TWM475068 U TW M47506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positioning
seat
d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9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sien-Chun Liu
Original Assignee
San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San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2219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5068U/zh
Publication of TWM475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5068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尤指座體所具之基座底部為 設有複數穿置通道,並於穿置通道內定位有連接端子組,且穿置通道二側處之固定部上定位有卡持於連接底座的定位柱上形成鎖定狀態之卡制體,進而達到操作簡易、組裝牢靠且定位確實之效用。
按,一般電連接器為使用在電子訊號與電源上的連接元件 及其附屬配件,主要功能在提供各種電子裝置之間的橋接及確保訊號可準確的傳遞,而電連接器隨著應用對象、頻率、功率與應用環境等不同具有各種形式和結構的類型,並可應用於電腦、電腦周邊設備或工業設備、電信及通訊、汽車、運輸、家用電器、醫療等產品,也是電子裝置當中電路實現預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部件。
再者,傳統的電連接器(如板對板連接器、線對板連接器 或其它型式之連接器)通常會利用一個公端連接器及一個母端連接器進行配合對接,並將公端連接器之插頭對接於母端連接器之插座內,使訊號或電源可透過電路板傳送至控制電路中,但因公端連接器及母端連接器可供端子組定位之座體構造不同,所以公端連接器與母端連接器設計時,即需要考量到座體結構如何設計及製造成本是否較為低廉,亦需要配合端子組 與其它零組件之形狀及結構進行設計,才可使連接器製造品質、生產成本及結構穩定性得以有效控制。
此外,隨著現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普及度 提昇,連帶使得上網經驗從電腦擴大到行動裝置,並使行動裝置應用服務快速發展,例如社群、即時通訊、閱讀、遊戲等,其中平板電腦亦可搭配擴充底座使用,使平板電腦可透過擴充底座有如筆記型電腦模式進行鍵盤輸入、多點觸控、電源供應、連接埠或讀卡機等功能,更具擴充性與實用性之效果,而一般擴充底座側邊處大都會設置有轉軸,並於轉軸之ㄩ形狀凹槽內部設有連接器及複數卡榫,當平板電腦欲與擴充底座連接時,可將平板電腦側邊處嵌入於轉軸之凹槽內,並使平板電腦之連接器與擴充底座之連接器對接,且各卡榫分別扣持於平板電腦上對應之卡榫孔位內,即可透過擴充底座之轉軸使平板電腦可以作預定角度翻轉,以方便使用者調整觀看的角度或進行觸控操作,亦可藉由扳動於轉軸上之卡榫開關快速將平板電腦與擴充底座形成分離。
然而,當平板電腦之連接器與擴充底座轉軸內之連接器對 接時,其公座與母座之端子組便會相互抵持接觸,便可藉由端子組將平板電腦與擴充底座內部之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使訊號或電源可透過電路板傳送至控制電路中,但因連接器之公座與母座大都為固定結構,使端子組分別緊密結合於公座或母座內之複數端子槽,當擴充底座之轉軸承受平板電腦較大之撞擊時,便會造成連接器之公座與母座結構上之損傷或破壞,整體結構之穩定性較差,或是可能使轉軸內之卡榫產生變形導致平板電腦形成卡制而無法拔出之情況發生,甚至是端子組之間產生電性接觸不良、 過度變形或結構破壞而影響到整體訊號傳輸之穩定性,此即為從事於此行業者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故,新型創作人有鑑於習用電連接器之問題與缺失,乃搜 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電連接器新型誕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座體所具之基座底部為設有複數 穿置通道,並於穿置通道內定位有連接端子組,而基座上位於穿置通道二側處為設有固定部,並於固定部底部向上凹設有穿孔,且固定部上形成有連通至穿孔內之靠合面,再於固定部上定位有卡制體之第一連接部,並由第一連接部二端處彎折延伸設有相對抵持於靠合面上之抵持部,當座體推頂於連接底座之外蓋時,其對接座之定位柱便會穿入於固定部之穿孔內,且待外蓋向下抵靠於對接座上後,即可透過卡制體經由彈性變形與復位的過程後使其抵持部卡持於定位柱之扣合部上形成鎖定狀態,並產生一定的段落手感,讓使用者可確實得知已完成到位,以提高整體對接組裝時之準確度,亦可藉由卡制體防止座體受到外力影響時所造成對接座之定位柱脫出於固定部之穿孔外之情況發生,更能確保訊號傳輸之穩定性,進而達到操作簡易、組裝牢靠且定位確實之效用。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乃在於當座體與連接底座分離時,僅需 直接將座體向上提起使卡制體之抵持部經由彈性變形與復位的過程後脫離於對接座之定位柱,且待定位柱退出於固定部之穿孔處形成分離便完成退出之動作,便可藉由連接底座之導電端子組及彈性元件所具之彈性恢復力 分別彈性撐抵於對接座與外蓋上復位至原位置處,以方便快速將座體於連接底座上方處形成脫離狀態。
1‧‧‧座體
11‧‧‧基座
111‧‧‧穿置通道
1111‧‧‧剖槽
1112‧‧‧導引槽道
112‧‧‧固定部
1121‧‧‧穿孔
1122‧‧‧定位槽
1123‧‧‧靠合面
113‧‧‧卡扣凸塊
114‧‧‧凸扣
2‧‧‧連接端子組
21‧‧‧基部
211‧‧‧凸刺
22‧‧‧變形部
221‧‧‧第一轉折部
222‧‧‧第二轉折部
223‧‧‧第三轉折部
224‧‧‧抵持凸塊
23‧‧‧導電部
231‧‧‧接觸面
3‧‧‧卡制體
31‧‧‧第一連接部
32‧‧‧抵持部
33‧‧‧第二連接部
4‧‧‧屏蔽殼體
41‧‧‧扣槽
42‧‧‧凹槽
5‧‧‧連接底座
50‧‧‧浮動空間
51‧‧‧基座
52‧‧‧對接座
521‧‧‧指狀部
5211‧‧‧定位凸塊
522‧‧‧定位柱
5221‧‧‧扣合部
523‧‧‧滑移部
53‧‧‧導電端子組
531‧‧‧基部
532‧‧‧彈性部
533‧‧‧接觸部
534‧‧‧焊接部
54‧‧‧外蓋
541‧‧‧鏤空部
5411‧‧‧孔洞
542‧‧‧透孔
543‧‧‧導軌部
55‧‧‧彈性元件
56‧‧‧金屬殼體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之側視剖面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對接前之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對接前之側視剖面圖。
第七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
第八圖 係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對接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九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剖面圖。
第十圖 係為本創作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剖面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及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之對接座體為包括有座體1、連接端子組2、卡制體3及屏蔽殼體4,其中: 該座體1為具有一基座11,並於基座11底部設有橫向間隔排列之複數穿置通道111,其穿置通道111二側壁面處縱向設有剖槽1111及位於剖槽1111前方一距離位置之導引槽道1112,且二剖槽1111內定位有連接端子組2所具之基部21上對應的凸刺211,而連接端子組2之各基部21一側處為分別向下彎折延伸設有一變形部22,其變形部22上相鄰於基部21處皆向下反折延伸有第一轉折部221,且第一轉折部221末端處為向下反折延伸有第二轉折部222後,再向下反折出有一第三轉折部223,並於第三轉折部223前方側邊處皆形成有位於導引槽道1112內作縱向位移之抵持凸塊224,且變形部22為由第三轉折部223處向後水平延伸出具平整狀接觸面231之導電部23,另連接端子組2之基部21較佳實施為利用表面黏著技術(SMT)或插孔(Through Hole)焊接方式焊固於電路板(圖中未示出)上形成電性連接。
再者,座體1之基座11上位於穿置通道111二側處為分別設有寬度較窄之固定部112及位於固定部112外側處凸出之卡扣凸塊113,並於固定部112底部皆向上凹設有穿孔1121,其固定部112上分別定位有卡制體3,且各固定部112上方相鄰於基座11處設有ㄈ形狀之定位槽1122,再於定位槽1122前後二側處相對向內漸縮形成有連通至穿孔1121內之靠合面1123,且基座11前後二側中央處設有至少一個凸扣114。
然而,上述卡制體3為具有卡入於座體1固定部112的定位槽1122內之ㄇ形狀第一連接部31,並由第一連接部31二端處 橫向彎折延伸設有相對抵持於靠合面1123上之抵持部32,且二抵持部32末端處為向上彎折延伸設有相對向內卡入於定位槽1122內側處呈一定位之第二連接部33;另,座體1之基座11外部為結合定位有屏蔽殼體4,並於屏蔽殼體4前後二側中央處設有可供基座11的凸扣114扣持於其內呈一定位之扣槽41,且屏蔽殼體4左右二側頂緣處相對向內剖設有可供卡扣凸塊113扣持於其內呈一定位之凹槽42。
請搭配參閱第五、六、七、八、九、十圖所示,係分別為 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對接前之立體分解圖、側視剖面圖、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立體外觀圖、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前視剖面圖及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為可應用於平板電腦、準系統、迷你準系統或其它系統主機內部,若以應用於平板電腦上為說明時,可將對接座體及電路板(圖中未示出)設置於平板電腦內部,並使連接底座5及另一電路板(圖中未示出)設置於鍵盤基座、充電座或傳輸座(Docking)內部,且該對接座體、連接底座5的對接方向與電路板為形成一垂直。
再者,連接底座5為具有一本體51,並於本體51上方 處設有具指狀部521之對接座52,其指狀部521上具有橫向間隔排列之複數定位凸塊5211,且指狀部521之定位凸塊5211上定位有導電端子組53,而導電端子組53為具有定位於本體51上之基部531,並於基部531一側後方處向上彎折延伸設有彈性部532,再由彈性部532向上彎折延伸設有定位於對接座52的指狀部121上之彎弧狀接觸部533,且基部531相對於彈性部532之另側前方處設有焊接部534,而對接座52上方處為設有外蓋54,並於外蓋54與本 體51之間形成有可供對接座52作縱向浮動位移及至少一個彈性元件55定位而彈性撐抵於外蓋54上之浮動空間50。
然而,上述對接座52上位於指狀部521二側處為設有 具凸出扣合部5221之定位柱522,並於對接座52二側相鄰於定位柱522處皆設有滑移部523,而外蓋54中央處為具有對應於對接座52的指狀部521處之鏤空部541,其鏤空部541上具有可供定位凸塊5211穿出而伸入於本體51基座11的穿置通道111內之複數孔洞5411,並於鏤空部541二側處設有可供定位柱522穿出之透孔542,且外蓋54底部二側處設有位於對接座52的滑移部523處作縱向位移之導軌部543;又,連接底座5之本體51外部結合定位有金屬殼體56。
當本創作於使用時,係先將座體1之基座11為置放於連 接底座5之外蓋54上,並推頂於外蓋54向下位移使其二側處之導軌部543位於對接座52上對應之滑移部523處縱向位移,不易產生偏擺或晃動之情況發生,同時藉由外蓋54內側處擠壓於彈性元件55上呈一彈性變形位移,且待外蓋54向下抵靠於對接座52上後,可使對接座52中央處之指狀部521為以定位凸塊5211分別向上穿出於外蓋54鏤空部541上對應之孔洞5411處,再伸入於基座11上對應之穿置通道111內,便可將連接端子組2之各導電部23抵持接觸於導電端子組53上對應之接觸部533。
當連接端子組2之各導電部23接觸面231受到導電端 子組53上對應之接觸部533推頂作用時,便會連動於變形部22上之 第一轉折部221、第二轉折部222及第三轉折部223向上呈一彈性變形,即可透過第三轉折部223之抵持凸塊224位於導引槽道1112內縱向位移之導引與限位作用,使連接端子組2之變形部22位移時不易產生偏移或晃動,便可將連接端子組2之各導電部23抵持接觸於導電端子組53上對應之接觸部533形成電性連接,同時藉由導電端子組53向上彈性撐抵於對接座52呈一縱向浮動位移,以此導電端子組53之彈性部532與連接端子組2之變形部22多段彎折結構設計,可增加其對接時之彈性位移行程,並保持適當的彈性預力,使導電端子組53彈性撐抵於對接座52上浮動位移時具有較佳之彈性,且可提供連接端子組2足夠的正向接觸力不會產生過度變形或結構破壞,使整體結構更為穩定,以確保多次插拔對接的電性接觸效果。
而座體1之基座11於推頂的過程中,可使連接底座5之 外蓋54向下位移,並由外蓋54來擠壓於彈性元件55上呈一彈性變形位移,使對接座52二側處之定位柱522向上穿出於外蓋54上對應之透孔542處,再穿入於基座11二側處固定部112底部之穿孔1121內,當對接座52之定位柱522穿入時,可使卡制體3之二抵持部32受到定位柱522之扣合部5221的推頂作用後向外呈一彈性變形,且待基座11推頂於外蓋54向下抵靠於對接座52上後,即可透過卡制體3經由彈性變形與復位的過程後使其抵持部32卡持於定位柱522之扣合部5221內側處形成鎖定狀態,並產生一定的段落手感,讓使用者可確實得知座體1已完成到位之動作,以提高整體對接組裝時之準確度,亦可藉由卡制體3進一步防止座體1於連接底座5上方處受到外力震動的 影響時所造成對接座52之定位柱522脫出於固定部112之穿孔1121外之情況發生,更能夠確保訊號傳輸之穩定性,進而達到操作簡易、組裝牢靠且定位確實之效用。
當使用者欲將座體1與連接底座5分離時,僅需直接將座 體1向上提起,並使卡制體3之抵持部32經由彈性變形與復位的過程後脫離於對接座52之定位柱522,且待定位柱522退出於固定部112之穿孔1121處形成分離狀態,便可完成退出之動作,同時藉由導電端子組53上之彈性部532及彈性元件55所具之彈性恢復力分別彈性撐抵於對接座52與外蓋54上復位至原位置處,以方便使用者可快速將座體1於連接底座5上方處形成脫離狀態,進而達到結構穩定、便於插拔對接且訊號傳輸確實之效用。
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創作一種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創作所涵蓋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之電連接器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實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新型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新型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座體
11‧‧‧基座
111‧‧‧穿置通道
1111‧‧‧剖槽
1112‧‧‧導引槽道
112‧‧‧固定部
1121‧‧‧穿孔
1122‧‧‧定位槽
1123‧‧‧靠合面
113‧‧‧卡扣凸塊
114‧‧‧凸扣
2‧‧‧連接端子組
21‧‧‧基部
211‧‧‧凸刺
22‧‧‧變形部
221‧‧‧第一轉折部
222‧‧‧第二轉折部
223‧‧‧第三轉折部
224‧‧‧抵持凸塊
23‧‧‧導電部
231‧‧‧接觸面
3‧‧‧卡制體
31‧‧‧第一連接部
32‧‧‧抵持部
33‧‧‧第二連接部
4‧‧‧屏蔽殼體
41‧‧‧扣槽
42‧‧‧凹槽

Claims (5)

  1. 一種電連接器,係包括有座體、連接端子組及卡制體,其中該座體為具有基座,並於基座底部設有複數穿置通道,且穿置通道內定位有連接端子組,而基座上位於穿置通道二側處為分別設有固定部,並於固定部底部向上凹設有穿孔,且固定部上形成有連通至穿孔內之靠合面,再於固定部上定位有具第一連接部之卡制體,並由第一連接部二端處彎折延伸設有相對抵持於靠合面上之抵持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座體之穿置通道內為定位有連接端子組所具之基部,並於基部一側處向下彎折延伸設有變形部,再由變形部處水平延伸出具平整狀接觸面之導電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座體之二固定部上方相鄰於基座處為設有定位槽,並於定位槽前後二側處相對向內形成有連通至穿孔內之靠合面,而卡制體為具有卡入於定位槽內之ㄇ形狀第一連接部,並由第一連接部二端處橫向彎折延伸設有相對抵持於靠合面上之抵持部,且二抵持部末端處向上彎折延伸設有相對向內卡入於定位槽內之第二連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座體之基座上為設有至少一個凸扣,並於基座外部結合定位有屏蔽殼體,且屏蔽殼體上設有可供凸扣扣持於其內呈一定位之扣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座體基座之二固定部外側處為設有卡扣凸塊,並於屏蔽殼體二側處相對向內剖設有可供卡扣凸塊扣持於其內呈一定位之凹槽。
TW102219602U 2013-10-21 2013-10-21 電連接器 TWM475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9602U TWM475068U (zh) 2013-10-21 2013-10-21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9602U TWM475068U (zh) 2013-10-21 2013-10-21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5068U true TWM475068U (zh) 2014-03-21

Family

ID=5082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9602U TWM475068U (zh) 2013-10-21 2013-10-21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5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424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TW201541721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TWM518830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537746U (zh) 電連接器
TWM523217U (zh) 線對板連接器
US20160172802A1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TWM474281U (zh) 電連接器
TW201530930A (zh) 電連接器
TWM531072U (zh) 卡連接器
TW201517422A (zh) 電連接器
TWM474280U (zh) 電連接器
TWM475066U (zh) 電連接器
US795513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TWM475068U (zh) 電連接器
TWM511136U (zh) 可正反插拔之電連接器
TWM517453U (zh) 電源連接器
TWM499692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改良
TWM474282U (zh) 電連接器
TWM469648U (zh) 電連接器
TWM474283U (zh) 電連接器
TWM475064U (zh) 電連接器
TWI524606B (zh) Micro USB connector with card function
TWM475065U (zh) 電連接器
TWM590794U (zh) 具可傳輸高速訊號之電連接器
TWM512232U (zh)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