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2173B - 熔丝单元 - Google Patents

熔丝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2173B
CN107112173B CN201580068212.6A CN201580068212A CN107112173B CN 107112173 B CN107112173 B CN 107112173B CN 201580068212 A CN201580068212 A CN 201580068212A CN 107112173 B CN107112173 B CN 107112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ole
face
claw
pro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82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2173A (zh
Inventor
北野佳昇
塩浜贵宏
小野田伸也
青木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12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2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2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2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241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fuse and another component or apparatus
    • H01H2085/0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a binding post of a storag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26C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us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熔丝单元(1)的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端子(110)连接在过电流流过时可熔体熔断的熔断件(2);具有设置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且所述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的状态下存在于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与所述电池端子(110)之间的底座部(31)、与所述底座部(31)连接并将所述熔断件(2)保持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保持部(32)的保持机构(3);将所述保持机构(3)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机构(4)。由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

Description

熔丝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丝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在车辆等的以往的熔丝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熔丝单元,其包括:与竖直设置在电池端子的螺栓连接的电源侧端子;与负载端子连接的负载侧端子;电源侧端子与架设到负载侧端子设置的可熔体以平板状一体形成的导体;使电源侧端子与负载侧端子的另一端子的连接部分别露出并将导体包覆的树脂制的盖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3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熔丝单元例如构成为直接安装在电池端子,但在将这样的电池端子与电池极柱结合的情况下,在抑制作用在该电池极柱的负荷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的负荷的熔丝单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特征在于,包括:熔断件,与电池端子连接,在过电流流过时可熔体熔断;保持机构,其具有底座部和保持部,所述底座部在所述电池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壳体的极柱竖直设置面的电池极柱结合的状态下,存在于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与所述电池端子之间,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底座部连接,将所述熔断件保持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卡止机构,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保持机构可以在所述底座部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将所述电池端子安装在能与所述电池极柱结合的位置。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机构被构成为可以包含通过与所述电池壳体卡合从而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的卡止爪部。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设置有多个,卡合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多个面。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可以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能调节由所述卡止爪部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的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持机构,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保持机构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保持机构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卡止爪部向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持机构,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电池壳体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电池壳体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卡止爪部向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存在于所述保持机构或者和该保持机构一体的部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楔部件,所述楔部件存在于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或者和该保持机构一体的部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螺合部件,所述螺合部件与所述保持机构螺合,并且末端随着螺合动作与所述电池壳体抵接,将该电池壳体向所述保持机构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方向按压,利用所述螺合部件将该电池壳体向所述保持机构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方向按压,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将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连结,并且随着绕轴的旋转使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的间隔可变,通过所述连结部件相对地缩小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的间隔,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可以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扁平杆,所述扁平杆连结于设置在所述卡止爪部侧的轴部且能绕该轴部旋转,并且外表面与所述保持机构抵接,并随着所述轴部周围的旋转,从与所述保持机构抵接的位置到所述轴部的距离变化,通过随着所述扁平杆绕所述轴部的旋转,使从抵接位置到所述轴部的距离相对地变长,并使所述卡止爪部接近所述保持机构侧,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爪部被构成为可以包含: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的第1卡止爪部;和第2卡止爪部,该第2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并卡合在所述电池壳体上与所述第1卡止爪部卡合的面对置的面,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卡止爪部侧或者所述第2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第1卡止爪部侧或者所述第2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所述第1卡止爪部与所述第2卡止爪部对置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第1卡止爪部与所述第2卡止爪部向离开侧的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所述卡止机构被构成为可以包含连结体,所述连结体通过将所述电池壳体以外的被连结部件与所述保持机构连结,从而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另外,在所述熔丝单元中,可以包括保持机构定位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定位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或者所述保持机构中的一者的凹部;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或者所述保持机构中的另一者并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将所述保持机构定位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由于利用与保持机构的底座部连接的保持部将熔断件保持在电池壳体的极柱竖直设置面,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承受熔断件的负荷,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作用于电池端子的负荷,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取得的效果是:能够利用卡止机构将保护器与熔断件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电池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平面图。
图4是图3中的A1-A1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B1-B1剖视图。
图6是图3中的C1-C1剖视图。
图7是图3中的D1-D1剖视图。
图8是表示适用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电池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中的A2-A2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B2-B2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C2-C2剖视图。
图14是图10中的D2-D2剖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长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短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9是图17中的包围线A5内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长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23是图22中的包围线A6内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2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26是在短边方向观察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
图27是在长边方向观察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
图2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29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30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31是包含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楔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2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33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34是包含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楔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5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37是包含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螺合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8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39是包含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0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41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
图42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43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
图44是包含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局部平面图。
图45是包含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6是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保护器的立体图。
图47是包含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保护器定位机构的局部截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01、301、301A、401、401A、501、501A、601、701、801、901、1001、1101、1201:熔丝单元
2:熔断件
3:保护器(保持机构)
4、504、704、1104:卡止机构
5:连结汇流条
21:熔丝元件
21c:可熔体
31:底座部
32:保持部
41、42、1143:卡止爪部
100:电池
101:电池壳体
102:电池极柱
105:极柱竖直设置面
108:固定托盘(被连结部件)
110:电池端子
233:安装部
308、408、608、708、808、908、1008、1108:卡止力调节机构
308a、408a、1108a:第1台阶
308b、408b、1108b:第2台阶
541、542:连结体
608a:楔部件
808a:螺合部件
908a:连结部件
1008a:扁平杆
1209:保护器定位机构(保持机构定位机构)
1209a:凸部
1209b: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容易替换的要素、或者实际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适用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电池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平面图。图4是图3中的A1-A1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B1-B1剖视图。图6是图3中的C1-C1剖视图。图7是图3中的D1-D1剖视图。此外,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图2将实际上由嵌入成型埋设在外壳的内部熔丝元件、柱状螺栓分解并示意地示出。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电池极柱102的中心轴线X1的方向记作轴向。典型地,轴向是在电池100搭载在车辆等的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后述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典型地相当于电池壳体10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另外,此处,为了易于理解以下的说明,简便地将与该轴方向垂直的2个方向中的一个记作长边方向(第1宽度方向),将另一个记作短边方向(第2宽度方向)。这些轴向、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互相垂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适用于与搭载在车辆等的电池100连接的电池端子110,用于电装电路的过电流保护。
此处,首先参照图1、图2、图3,说明适用有该熔丝单元1的电池100和电池端子110。
电池100例如作为蓄电装置搭载在车辆等。电池100被构成为包含:容纳电池液及构成该电池100的各种元件的电池壳体101;和设置在该电池壳体101的电池极柱102等。电池壳体101被构成为包含:任意1个面被开放的大致矩形箱状的壳体主体103;和将所述开放的面阻塞的盖部件104,整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此处,电池壳体101中,沿着长边方向的方向为长边,沿着短边方向的方向为短边,但不限于此。电池极柱102由具有导电性的铅等构成,竖直设置在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是在电池壳体101竖直设置有电池极柱102的面。此处,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例如是在电池100搭载在车辆等的状态下,构成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上侧的面(铅垂方向上表面)。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是包含后述的凹部106的底面的、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整个上表面。电池极柱102是大致圆柱形,以中心轴线X1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垂直的位置关系,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突出地竖直设置。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极柱102竖直设置在形成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角位置附近的凹部106内。该凹部106是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角位置附近,以大致矩形凹下的部分。电池极柱102竖直设置在该凹部106内。电池极柱102典型地带有锥形,随着趋近轴向的末端侧直径变小。即,电池极柱102为末端的外径比基端的外径小的锥形。
此外,电池极柱102、凹部106相对于长边方向,以阳极、阴极成对地设置一对,该一对凹部106经由连通凹部107(参照图7等)而连通。连通凹部107沿着盖部件104的长边方向的缘部形成。在下面的说明中,说明了熔丝单元1适用于设置在阳极侧的电池极柱102的电池端子110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此外,电池100借助设置在铅垂方向下侧的固定固定托盘108等固定在车辆的预定位置。
电池端子110是通过安装在电池极柱102,用于将电池100与搭载有该电池100的车辆等主体侧的电线114的末端所设置的端子115等配件电连接的元件。电池端子110包括主体部111、柱状螺栓112、紧固部113。主体部111例如利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的加压弯曲加工,一体形成有环状部111a、螺栓保持部111b等。环状部111a形成有:插入电池极柱102的极柱插入孔111c;和与该极柱插入孔111c连续的狭缝111d。极柱插入孔111c形成为大致圆形,在插入有电池极柱102的状态下,在内周壁面具有与上述的电池极柱102的锥形对应的锥形,使得各内周面与电池极柱102接触。螺栓保持部111b例如是通过在螺栓插入孔111e插入有柱状螺栓112的状态下被弯曲加工,从而保持该柱状螺栓112的部分。柱状螺栓112具有导电性,在保持在螺栓保持部111b的状态下,设置在电线114的末端的端子115等配件与从螺栓插入孔111e露出的轴部电连接(参照图1、图3等)。紧固部113在电池极柱102插入在极柱插入孔111c内的状态下,将环状部111a与该电池极柱102结合。紧固部113被构成包含例如螺栓、螺母,该螺栓以横穿所述狭缝111d的位置关系组装在主体部111。而且,紧固部113通过在螺栓的末端部分螺合有螺母,将环状部111a紧固并将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熔丝单元1在如上所述的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的电池100中,利用作为一体形成有底座部31与保持部32的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通过将熔断件2保持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此处为电池壳体10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从而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
具体而言,熔丝单元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包括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熔丝单元1包括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
熔断件2与电池端子110连接,在过电流流过时可熔体(熔丝)21c熔断。熔断件2被构成为包含:设置有可熔体21c的熔丝元件21;与熔丝元件21连接的柱状螺栓22;和支承熔丝元件21的树脂制的外壳23。
熔丝元件21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导体,由金属汇流条构成。熔丝元件21中,经由连结汇流条5等与电池端子110连接的电源侧端子21a、与负载端子连接的多个负载侧端子21b和架设在电源侧端子21a和各负载侧端子21b的可熔体21c以平板状一体形成。各负载侧端子21b根据负载端子的形状等具有各种形状。各可熔体21c将电源侧端子21a与各负载侧端子21b分别导通连接。各可熔体21c例如是在宽度变窄的带状的导电部熔敷有低熔点金属芯片的构成,在过电流流过时熔断并将相应的电流路径断开。此处,可熔体21c的过电流例如是预先设定的额定以上的电流。即,各可熔体21c在预先设定的额定以上的电流流过时熔断。各可熔体21c的额定电流分别与保护的电路的电流一致地被决定。电源侧端子21a、各负载侧端子21b分别设置有螺栓安装孔、连接器连接形状,例如在螺栓安装孔结合有柱状螺栓22。
各柱状螺栓22具有导电性,电连接有外部电路的负载端子。
外壳23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是支承熔丝元件21和柱状螺栓22并覆盖的块状体部。本实施方式的熔断件2例如利用嵌入成型等在外壳23的内部埋设熔丝元件21、柱状螺栓22而一体化(参照图6、图7等)。熔断件2的整体被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
此外,熔断件2的各可熔体21c的位置被树脂制的透明盖体部件24覆盖,通过该透明盖体部件24能够目视到各可熔体21c。
保护器3将熔断件2保持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保护器3具有底座部31、保持部32,这些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一体形成。
底座部31是在电池端子110与设置于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电池极柱102结合的状态下,存在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与电池端子110之间的部分。底座部31设置在电池极柱102的周围。此处,底座部31被形成为矩形板状,形成有电池极柱102插入的极柱插入孔31a。极柱插入孔31a考虑到在电池100等所容许的公差等,形成得充分大于电池极柱102。底座部31在电池极柱102插入到极柱插入孔31a的状态下,以能配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凹部106内的大小、形状形成。此外,底座部31的构成也可以是取代极柱插入孔31a,具有电池极柱102能贯通的极柱插入切口。
保持部32与底座部31连接,将熔断件2保持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保持部32具有: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的底面32a;以包围该底面32a的周缘的方式竖直设置的侧壁32b,这些成为一体并被形成为托盘状(盘状)。侧壁32b以包围底面32a的4方的方式,向轴向一侧、此处为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以下有的情况下仅记作“组装状态”)下向铅垂方向上侧突出地竖直设置。此外,侧壁32b例如也可以根据与熔断件2连接的端子、连接器的形状等而将预定的部位切除。保持部32由底面32a与侧壁32b划分出用于容纳并保持熔断件2的容纳空间部32c。容纳空间部32c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在铅垂方向上侧开口。容纳空间部32c被形成为熔断件2嵌合的大小、形状。另外,保持部32在侧壁32b的末端部(组装状态下铅垂方向上侧的端部)形成有多个卡止爪部32d。卡止爪部32d被形成为侧壁32b的末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参照图7等)。保持部32在熔断件2嵌合在容纳空间部32c的状态下,通过该多个卡止爪部32d卡合在熔断件2的外壳23的外缘部的预定位置,能够将该熔断件2卡止并锁定在容纳空间部32c。
而且,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32相对于长边方向与底座部31相邻,并与该底座部31一体形成。保持部32的底座部31侧的侧壁32b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凹部106所带来的台阶相对应地在铅垂方向下侧延伸,在该侧壁32b的下端部与底座部31连续。在该保护器3以底座部31的极柱插入孔31a内插入电池极柱102、该底座部31位于凹部106内的位置关系组装在电池100的状态下,保持部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载放、保持熔断件2。保持部32在组装状态下,底面32a的背面侧(与容纳空间部32c的相反侧的面)抵接并载放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因此,保护器3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经由该保持部32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
卡止机构4将如上所述构成的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机构4被构成为包含:通过与电池壳体101卡合,从而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爪部41、42。卡止爪部41、42设置有多个,此处为2个,与电池壳体101的多个面、此处为电池壳体101中互相垂直的2个面卡合。卡止爪部41、42分别在组装状态下经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臂部)41a、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一体形成。板状部41a、42a在组装状态下,从底座部31、保持部32向铅垂方向下侧延伸,与底座部31、保持部32一体形成。
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41a在组装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长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长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41a跨着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沿着长边方向延伸而形成。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42a在组装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短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短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42a在底座部31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
卡止爪部41、42分别被形成为板状部41a、42a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参照图4、图5、图7等)。此处,卡止爪部41、42在电池壳体101中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卡止机构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卡止爪部41、42与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的预定位置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连结汇流条5是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导体,将熔丝元件21与电池端子110电连接。连结汇流条5是板状的金属汇流条,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凹部106所带来的台阶相对应地形成有台阶部5a,并且在两端部形成螺栓孔5b、5c。连结汇流条5通过在螺栓孔5b插入电源侧端子21a的柱状螺栓22并结合有螺母,在螺栓孔5c插入电池端子110的柱状螺栓112并结合有螺母,从而将电源侧端子21a的柱状螺栓22与电池端子110的柱状螺栓112的轴部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构成的熔丝单元1中,通过熔断件2嵌合在保护器3的保持部32的容纳空间部32c内,多个卡止爪部32d卡合在熔断件2的外壳23,从而该熔断件2被卡止并锁定在容纳空间部32c。而且,熔丝单元1在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极柱插入孔31a内插入电池极柱102,该底座部31位于凹部106内的位置关系下,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此时,熔丝单元1中,通过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从而能够与熔断件2一起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通过这样,熔丝单元1的至少保护器3的一部分位于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能够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载放并保持熔断件2。而且,熔丝单元1在电池端子110组装在电池极柱102后,以将熔丝元件21的电源侧端子21a的柱状螺栓22与电池端子110连接的方式设置连结汇流条5,并将各部的螺栓、螺母等紧固。其结果是,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并且该电池端子110与熔断件2连接。此时,连结汇流条5还作为限制电池端子110相对于电池极柱102的组装角度的限制部件而发挥功能。
此外,此处说明了在将熔断件2组装在保护器3后,与熔断件2一起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在保护器3组装熔断件2。另外,在电池端子110的柱状螺栓112还连接有与连结汇流条5一起设置在所述电线114的末端的端子115等。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包括与电池端子110连接且过电流流过时可熔体21c熔断的熔断件2、保护器3和卡止机构4。保护器3具有:在电池端子110与设置于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电池极柱102结合的状态下,存在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与电池端子110之间的底座部31;和与底座部31连接,并将熔断件2保持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的保持部32。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因此,熔丝单元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并通过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另外,上述说明的熔丝单元1由于能够将保护器3与电池端子110分开地组装在电池100,因此,能够例如与在电池100等所容许的公差等无关地、适当地将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卡止机构4被构成为包含:通过与电池壳体101卡合,从而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爪部41、42。因此,熔丝单元1通过卡止爪部41、42与电池壳体101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设置有多个卡止爪部41、42,并与电池壳体101的多个面卡合。因此,熔丝单元1由于卡止爪部41、42能够卡合在电池壳体101的多个面并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适用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电池的概要构成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概要构成的平面图。图11是图10中的A2-A2剖视图。图12是图10中的B2-B2剖视图。图13是图10中的C2-C2剖视图。图14是图10中的D2-D2剖视图。此外,为了易于理解说明,图9将实际上由嵌入成型埋设在外壳的内部熔丝元件、柱状螺栓分解并示意地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还包括安装部。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201如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包括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器3还在底座部31具有安装有电池端子110的安装部233。安装部233在底座部31中将电池端子110安装在能与电池极柱102结合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233被构成为包含:卡合爪部233a;和与该卡合爪部233a卡合的盖部233b(参照图9、图11等)。卡合爪部233a在底座部31中相对于长边方向夹着极柱插入孔31a设置有一对。盖部233b覆盖电池端子110的环状部111a附近。盖部233b形成有与电池端子110的极柱插入孔111c大致同样形状的贯通孔,并且在该贯通孔的两侧形成有能与所述卡合爪部233a卡合的锁定部233c(参照图9等)。安装部233通过在底座部31与盖部233b之间夹着电池端子110的状态下,盖部233b的各锁定部233c与底座部31上的卡合爪部233a卡合,从而能够将电池端子110安装并卡止在底座部31的预定位置。安装部233设置有各卡合爪部233a和盖部233b,使得在电池极柱102插入到底座部31的极柱插入孔31a内的状态下,成为电池极柱102插入到电池端子110的极柱插入孔111c的位置关系。
如上所述的构成的熔丝单元201中,通过熔断件2嵌合在保护器3的保持部32的容纳空间部32c内,多个卡止爪部32d卡合在熔断件2的外壳23,从而该熔断件2被卡止并锁定在容纳空间部32c。而且,熔丝单元201中,电池端子110安装在底座部31所设置的安装部233,并在该状态下电池极柱102插入到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极柱插入孔31a内和电池端子110的极柱插入孔111c内,以该底座部31位于凹部106内的位置关系,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此时,熔丝单元201中,通过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从而能够与熔断件2一起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通过这样,熔丝单元201的至少保护器3的一部分位于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能够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载放并保持熔断件2。而且,熔丝单元201以将熔丝元件21的电源侧端子21a的柱状螺栓22与电池端子110连接的方式设置连结汇流条5,并将各部的螺栓、螺母等紧固。其结果是,电池端子110与电池极柱102结合,并且该电池端子110与熔断件2连接。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2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2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2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2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2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201,保护器3在底座部31具有将电池端子110安装在能与电池极柱102结合的位置的安装部233。因此,熔丝单元201在安装部233安装有电池端子110的状态下,由于能够将保护器3与该电池端子110一体地组装在电池100,所以,能够削减组装时的作业工时,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另外,该熔丝单元201由于能够将保护器3与电池端子110一体地组装在电池100,因此,能够将与该保护器3一体形成的卡止爪部41、42、板状部41a、42a兼用作限制部件,限制电池端子110相对于电池极柱102的组装角度。即,熔丝单元201的卡止爪部41、42、板状部41a、42a作为将电池端子110的绕电池极柱102方向的旋转限制在预定范围的止动器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将电池端子110相对于电池极柱102的组装角度的容许范围限定在相对小的范围,因此,能够提高电池端子110相对于电池极柱102的组装精度。
此外,以上所说明的安装部233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形式。例如,安装部233包括2组一对的卡合爪部233a与锁定部233c,但也可以构成为取代一组,经由铰链使底座部31与盖部233b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安装部233通过以在底座部31与盖部233b之间保持有电池端子110的状态、即闭状态,锁定部233c与卡合爪部233a卡合,从而限制该盖部233b的开放,由此,能够将电池端子110安装并卡止在底座部31的预定位置。另外,安装部233的构成也可以是不包括盖部233b等。在该情况下,安装部233的形式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在另一者形成的带锁定形状的突起部嵌合并锁定在电池端子110或者底座部31中的一者形成的凹部,将电池端子110安装并卡止在底座部31的预定位置。
[实施方式3]
图15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17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长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18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短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19是图17中的包围线A5内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2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301如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卡止力调节机构308是能够对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进行调节的机构。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如图15、图16等所示,分别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护器3。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分别在板状部(臂部)341a、342a的末端部与板状部341a、342a一体形成。此处,板状部341a、3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以及保持部32分开形成。卡止爪部41、42分别被形成为板状部341a、342a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参照图17、图18等)。
另外,板状部341a、342a在分别设置有卡止爪部41、42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上侧的端部),与被支承在保护器3侧的支承结构体341b、342b一体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支承结构体341b、342b形成为四方柱状,在与板状部341a、342a的主面交叉(此处为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器3在底座部31一体形成有支承部331b、331c。支承部331b、331c是插入有支承结构体341b、342b并对其进行支承的部分,在组装状态下,支承部331b形成于沿着底座部31的长边方向的缘部,支承部331c形成于沿着底座部31的短边方向的缘部。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341a通过支承结构体341b插入到支承部331b并被支承,从而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沿着短边方向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342a通过支承结构体342b插入到支承部331c并被支承,从而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沿着长边方向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护器3的底座部31。
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341a在组装状态下,且在支承结构体341b被支承部331b支承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长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长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341a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形成,支承结构体341b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342a在组装状态下,且在支承结构体342b被支承部331c支承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短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短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342a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支承结构体342b沿着长边方向延伸。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如图15、图17、图18、图19所示,分别设置在支承结构体341b与支承部331b的支承部分、以及支承结构体342b与支承部331c的支承部分。此外,此处,图19所示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示了支承结构体342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但由于支承结构体341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也与其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图示。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具有:形成于保护器3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一者的第1台阶308a;在保护器3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另一者,沿着卡止爪部41、42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308b。
支承结构体342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如图17、图19等所示,第1台阶308a形成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换言之,为与支承结构体342b对置的面)。该第1台阶308a被形成为从底座部31突出的突出台阶,此处设置有1个。另外,该卡止力调节机构308的第2台阶308b被形成于与卡止爪部42一体形成的支承结构体342b的铅垂方向下端面(换言之,与底座部31对置的面)。该第2台阶308b被形成为从支承结构体342b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突出的突出台阶。该第2台阶308b沿着卡止爪部42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的方向,即长边方向多个并列着形成。第1台阶308a与各第2台阶308b在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2b沿着长边方向压入到支承部331c那样进行移动时,各第2台阶308b越过第1台阶308a,另一方面,在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2b沿着长边方向从支承部331c拉出那样进行移动时,任意一个的第2台阶308b与第1台阶308a抵接,形成为限制该支承结构体342b移动的截面形状。
同样,支承结构体341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如图18等所示,第1台阶308a形成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换言之,为与支承结构体341b对置的面)。该第1台阶308a被形成为从底座部31突出的突出台阶,此处设置有1个。另外,该卡止力调节机构308的第2台阶308b被形成于与卡止爪部41一体形成的支承结构体341b的铅垂方向下端面(换言之,与底座部31对置的面)。该第2台阶308b被形成为从支承结构体341b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突出的突出台阶。该第2台阶308b沿着卡止爪部41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的方向,即短边方向多个并列着形成。第1台阶308a与各第2台阶308b在使卡止爪部41、板状部341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1b沿着短边方向压入到支承部331b那样进行移动时,各第2台阶308b越过第1台阶308a,另一方面,在使卡止爪部41、板状部341a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1b沿着短边方向从支承部331b拉出那样进行移动时,任意一个的第2台阶308b与第1台阶308a抵接,形成为限制该支承结构体341b移动的截面形状。
利用如上所述的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通过第1台阶308a与多个第2台阶308b的任意一个啮合,从而能够限制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利用该事实,支承结构体341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通过使卡止爪部41、板状部341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将支承结构体341b尽可能压入到支承部331b侧,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由此,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同样,支承结构体342b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通过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将支承结构体342b尽可能压入到支承部331b侧,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2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由此,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3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3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3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3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3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301,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其能够调节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3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3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3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护器3。而且,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具有:形成于保护器3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308a;和在保护器3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所述接近、离开的方向而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308b,通过第1台阶308a与多个第2台阶308b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301利用在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能够通过第1台阶308a与多个第2台阶308b的任意一个啮合,来限制从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其结果是,熔丝单元3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3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卡止力调节机构308在保护器3侧形成第1台阶308a,在卡止爪部41、42侧的支承结构体341b、342b形成多个第2台阶308b,但也可以是第1台阶308a形成于卡止爪部41、42侧的支承结构体341b、342b,多个第2台阶308b形成于保护器3侧。另外,卡止力调节机构308的第1台阶308a可以沿着所述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多个。
另外,如图20例举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3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并构成熔丝单元301A。该情况下,熔丝单元301A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4]
图21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沿着包含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长边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23是图22中的包围线A6内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2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与实施方式3的不同在于:设置有卡止力调节机构的位置。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401如图21、图22、图23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卡止力调节机构4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分别设置在卡止爪部41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卡合部分、以及卡止爪部42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卡合部分。此外,下面,由于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构成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说明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省略关于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说明。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具有:形成于电池壳体101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408a;在电池壳体101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另一者,沿着卡止爪部41、42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408b。
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如图22、图23等所示,第1台阶408a形成于卡止爪部42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换言之,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的卡合面)。该第1台阶408a被形成为从卡止爪部42的铅垂方向上表面突出的突出台阶,此处设置有1个。另外,该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第2台阶408b形成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换言之,与卡止爪部42的铅垂方向上表面卡合的卡合面)。该第2台阶408b被形成为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突出的突出台阶。该第2台阶408b沿着卡止爪部42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的方向,即长边方向多个并列着形成。第1台阶408a与各第2台阶408b在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2b沿着长边方向压入到支承部331c那样进行移动时,各第2台阶408b越过第1台阶408a,另一方面,在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支承结构体342b沿着长边方向从支承部331c拉出那样进行移动时,任意一个的第2台阶408b与第1台阶408a抵接,形成为限制该支承结构体342b移动的截面形状。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第2台阶408b形成于卡止爪部4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换言之,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的卡合面),第2台阶408b沿着短边方向并列形成多个,除此以外是与所述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大致同样的构成。
利用如上所述的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通过第1台阶408a与多个第2台阶408b的任意一个啮合,从而能够限制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利用该事实,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通过使卡止爪部41、板状部341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尽可能压入到卡止爪部41,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由此,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同样,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通过使卡止爪部42、板状部342a向接近电池壳体101的方向移动,尽可能压入到卡止爪部42,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2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由此,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4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4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4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4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4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4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4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相对于电池壳体101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护器3。而且,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具有:形成于电池壳体101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408a;在电池壳体101侧或者卡止爪部41、42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所述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408b,通过第1台阶408a与多个第2台阶408b的任意一个啮合,从而限制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401利用在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能够通过第1台阶408a与多个第2台阶408b的任意一个啮合,来限制从卡止爪部41、42向离开电池壳体101的那侧进行移动,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其结果是,熔丝单元4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卡止力调节机构408在卡止爪部41、42侧形成第1台阶408a,在电池壳体101侧形成多个第2台阶408b,但也可以是第1台阶408a形成于电池壳体101侧,多个第2台阶408b形成于卡止爪部41、42侧。另外,卡止力调节机构408的第1台阶408a可以沿着所述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多个。
另外,如图24例举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4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并构成熔丝单元401A。该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将熔丝单元401A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5]
图25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26是在短边方向观察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图27是在长边方向观察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图28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机构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501如图25、图26、图27所示,包括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504、连结汇流条5。
而且,卡止机构504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机构504被构成为包含将作为被连结部件的固定托盘108与保护器3连结从而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连结体541、542。此外,固定托盘108如上所述,是设置在电池100的铅垂方向下侧,将该电池100固定在车辆的预定位置的部件。即,该固定托盘108是与电池壳体101不同的部件,是固定在车辆的预定位置的固定部件。
连结体541、542都是与保护器3分开构成的带状的部件。连结体541、542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为板状。连结体541在组装状态下,将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沿着长边方向的缘部与固定托盘108连结,连结体542在组装状态下,将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与固定托盘108连结。
连结体541、542与底座部31的连结形式、以及连结体541、542与固定托盘108的连结形式可以使用各种连结形式。此处,连结体541、542的铅垂方向下端部经由螺栓541a、542a等与固定托盘108结合并连结。另外,连结体541、542的各自铅垂方向上端部插入到分别形成于沿着底座部31的短边方向的缘部、以及沿着长边方向的缘部的卡合孔531e、531f。而且,连结体541、542通过该铅垂方向上端部所形成的卡合爪部541b、542b卡合在卡合孔531e、531f的缘部,将该铅垂方向上端部与底座部31连结。连结体541、542都在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与固定托盘108连结的状态下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其结果是,卡止机构50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连结体541、542将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与固定托盘108连结,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5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5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5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50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5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5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5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504,将熔断件2与保护器3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501,卡止机构504被构成为包含将电池壳体101以外的作为被连结部件的固定托盘108与保护器3连结从而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连结体541、542。因此,熔丝单元501通过连结体541、542将保护器3与固定托盘108连结,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能够提高通用性,并且另外能够用该连结体541、542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电池壳体101以外的被连结部件是固定托盘108,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经由连结体541、542支承保护器3并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即可,例如也可以是车辆的构造部件本身。
另外,连结体541、542与保护器3、固定托盘108的连结形式不限于上述形式。连结体541、542例如铅垂方向上端部可以经由螺栓等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结合并连结。另外,连结体541、542例如铅垂方向下端部可以插入到固定托盘108与壳体主体103的间隙,并且该铅垂方向下端部被弹性部件等向固定托盘108侧按压从而与固定托盘108连结。
另外,如图28例举的变形例所示,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机构504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并构成熔丝单元501A。在该情况下,熔丝单元501A通过连结体541、542将保护器3与固定托盘108连结,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能够将该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6]
图29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30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31是包含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楔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601如图29、图30、图31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卡止力调节机构6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与实施方式1同样,分别在组装状态下经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臂部)41a、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一体形成。此处,卡止爪部41、42在电池壳体101中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卡止机构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卡止爪部41、42与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的预定位置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分别设置在与卡止爪部41对应的部分、以及与卡止爪部42对应的部分。此外,此处,图31所示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但由于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也与其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图示。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具有存在于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楔部件608a。此处,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被构成为包含能将该楔部件608a插入到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插入孔608b。
各楔部件608a具有:矩形棒状的基部608c;与该基部608c一体形成的楔部608d。楔部608d以基部608c作为基端部并从该基部608c突出,末端部侧为尖端较细的形状。此处,楔部608d从基部608c分为三股。各插入孔608b形成于板状部41a、42a与底座部31相交的部分。
更详细而言,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插入孔608b形成于板状部41a与底座部31的沿着长边方向的缘部的连接部分。该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插入孔608b能够沿着短边方向使楔部件608a的楔部608d插入,且被形成于该楔部608d的末端插入到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与底座部31之间的位置(参照图31等)。
同样,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插入孔608b形成于板状部42a与底座部31的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的连接部分。该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插入孔608b能够沿着长边方向使楔部件608a的楔部608d插入,且被形成于该楔部608d的末端插入到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与底座部31之间的位置(参照图31等)。
此外,各插入孔608b在各楔部件608a被最大压入的状态下,形成为各楔部件608a的整体收纳在各插入孔608b内的形状(参照图30、图31等)。
利用上述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如图29、图30所示,通过各楔部件608a插入到各插入孔608b,各楔部件608a的末端存在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之间,从而能够相对于盖部件104相对移动,使得保护器3向铅垂方向上侧抬起。由此,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由于能够将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一体形成的卡止爪部41、42,对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可靠地向铅垂方向上侧按压,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力。因此,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利用该事实,通过楔部件608a存在于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6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6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6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6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6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6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6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一体形成,卡止力调节机构608具有存在于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楔部件608a,楔部件608a存在于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601在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通过楔部件608a存在于保护器3与电池壳体101之间,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其结果是,熔丝单元6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该情况下,熔丝单元201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7]
图32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33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34是包含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楔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楔部件的插入方向与实施方式6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701如图32、图33、图34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70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708。卡止力调节机构7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70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机构704的卡止爪部41、42与实施方式1同样,分别在组装状态下经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臂部)41a、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一体形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机构704在卡止爪部41、42的末端部还设置有背面突起部745(参照图34)。背面突起部745例如如图34所示,在卡止爪部42的末端部形成为沿着铅垂方向(轴向)突出的突起部。虽然图示省略,但在卡止爪部41也形成有同样的背面突起部745。而且,该卡止机构704相对于长边方向在卡止爪部42的背面突起部745与板状部42a之间夹入有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部,相对于短边方向在卡止爪部41的背面突起部745与板状部41a之间夹入有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部,该卡止爪部41、42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卡止机构70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卡止爪部41、42如上所述那样与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的预定位置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分别设置在与卡止爪部41相对应的部分、以及与卡止爪部42相对应的部分。此外,此处,图34所示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但由于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也与其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图示。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具有存在于和保护器3一体的部件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楔部件608a。此处,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被构成为包含能使该楔部件608a插入到和保护器3一体的部件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插入孔708b。楔部件608a是与上述的卡止力调节机构608的楔部件608a同样的构成。各插入孔708b形成于板状部41a、42a与底座部31相交的部分。
更详细而言,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的插入孔708b形成于板状部41a与底座部31的沿着长边方向的缘部的连接部分。该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的插入孔708b能够沿着轴向(铅垂方向)使楔部件608a的楔部608d插入,且被形成于该楔部608d的末端插入到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与板状部41a之间的位置,板状部41a是和底座部31一体的部件(参照图34等)。
同样,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的插入孔708b形成于板状部42a与底座部31的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的连接部分。该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的插入孔708b能够沿着轴向(铅垂方向)使楔部件608a的楔部608d插入,且被形成于该楔部608d的末端插入到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与板状部42a之间的位置,板状部41a是和底座部31一体的部件(参照图34等)。
此外,各插入孔708b在各楔部件608a被最大压入的状态下,形成为各楔部件608a的整体收纳在各插入孔708b内的形状(参照图33、图34等)。
利用上述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如图32、图33所示,各楔部件608a插入到各插入孔708b,各楔部件608a的末端存在于板状部41a、42a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之间,板状部41a、42a是和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一体的部件,从而可以使保护器3相对于盖部件104在长边方向或者短边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由于能够将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一体形成的卡止爪部41、42的各背面突起部745相对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部可靠地按压,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的各背面突起部745与盖部件104卡合的力。因此,利用该事实,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通过楔部件608a存在于和保护器3一体的板状部41a、42a与电池壳体101之间,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7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7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7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70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7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7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7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7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一体形成,卡止力调节机构708具有存在于和保护器3一体的板状部41a、42a与电池壳体101之间的楔部件608a,楔部件608a存在于和保护器3一体的板状部41a、42a与电池壳体101之间,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力。所以,熔丝单元701在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中,通过楔部件608a存在于和保护器3一体的板状部41a、42a与电池壳体101之间,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其结果是,熔丝单元7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7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7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该情况下,熔丝单元201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8]
图35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分解立体图。图36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37是包含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螺合部件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801如图35、图36、图37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808。卡止力调节机构8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与实施方式1同样,分别在组装状态下经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臂部)41a、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一体形成。此处,卡止爪部41、42在电池壳体101中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卡止机构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卡止爪部41、42与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的预定位置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808具有螺合部件808a,螺合部件808a与保护器3螺合,并且末端随着螺合动作与电池壳体101抵接,并将该电池壳体101向保护器3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按压。此处,卡止力调节机构808被构成为包含:形成于保护器3、且该螺合部件808a能螺合的螺合孔808b。
螺合孔808b在组装状态下,在沿着底座部31的长边方向的缘部与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相交的外角部设置有1个,相对于该外角部的螺合孔808b在长边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1个,相对于该外角部的螺合孔808b在短边方向以等间隔隔开间隔设置有2个,合计设置有4个。螺合孔808b将底座部31贯通,并且在内周面形成有螺合部件808a能螺合的螺合槽。螺合部件808a例如由螺栓等构成,对于4个螺合孔808b各设置有一个,合计设置有4个。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808将1个螺合部件808a与1个螺合孔808b作为一对,该一对螺合部件808a、螺合孔808b合计设置有4组。
利用上述构成,卡止力调节机构808通过螺合部件808a螺合在保护器3的螺合孔808b,并且末端随着螺合动作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抵接,将该盖部件104向保护器3离开盖部件104的方向按压,从而能够相对移动,使得保护器3相对于盖部件104在铅垂方向上侧抬起。由此,卡止力调节机构808由于能够将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一体形成的卡止爪部41、42,对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可靠地向铅垂方向上侧按压,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力。因此,利用该事实,卡止力调节机构808利用螺合部件808a将该电池壳体101向保护器3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按压,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8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8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8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8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8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8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8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8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一体形成,卡止力调节机构808具有螺合部件808a,螺合部件808a与保护器3螺合,并且末端随着螺合动作与电池壳体101抵接,将该电池壳体101向保护器3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按压,利用螺合部件808a将该电池壳体101向保护器3离开电池壳体101的方向按压,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801在卡止力调节机构808,与保护器3螺合的螺合部件808a按压电池壳体101,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其结果是,熔丝单元8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8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8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该情况下,熔丝单元201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9]
图38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39是包含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爪部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901如图38、图39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908。卡止力调节机构9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分别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分别在板状部(臂部)941a、942a的末端部与板状部941a、942a一体形成。此处,板状部941a、9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分开形成。卡止爪部41、42分别被形成为板状部941a、942a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参照图39等)。另外,板状部941a、942a分别在主面一体地设置有支架941c、942c。板状部941a、942a分别借助支架941c、942c以及后述的连结部件908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结。
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分别设置在卡止爪部41侧与卡止爪部42侧。此外,此处,图39所示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示了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但由于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也与其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图示。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具有连结部件908a,连结部件908a将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连结,并且随着绕轴的旋转使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可变。各连结部件908a例如由螺栓等构成。各连结部件908a分别被形成于底座部31的承受部931g、931h支承。承受部931g支承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的连结部件908a,与卡止爪部41相对应,形成于沿着底座部31的长边方向的缘部。承受部931h支承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的连结部件908a,与卡止爪部42相对应,形成于沿着底座部31的短边方向的缘部。承受部931g、931h将各连结部件908a以沿着铅垂方向(轴向)的旋转轴线作为旋转轴能旋转地支承。各连结部件908a在被承受部931g、931h支承的状态下,螺栓头位于承受部931g、931h上,并且形成有螺合槽的轴部在铅垂方向下侧延伸。另外,在所述支架941c、942c分别固定有螺母908b,各连结部件908a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组装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与该螺母908b螺合。由此,各连结部件908a能够借助支架941c、942c、板状部941a、942a等,将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结。
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941a在组装状态下,且由连结部件908a连结于底座部31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长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长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941a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形成,连结部件908a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942a在组装状态下,且由连结部件908a与底座部31连结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短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短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942a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连结部件908a沿着铅垂方向延伸。
利用上述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的各连结部件908a将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连结,并且该各连结部件908a绕轴旋转,从而能够使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可变。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例如通过使各连结部件908a在预定的方向旋转,能够相对地缩小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换言之,可以相对移动,使得卡止爪部41、42向铅垂方向上侧抬起并接近保护器3侧。由此,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由于能够将卡止爪部41、42对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可靠地向铅垂方向上侧按压,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力。因此,卡止力调节机构908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9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9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9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9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9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9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9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卡止力调节机构908具有连结部件908a,连结部件908a将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连结,并且随着绕轴的旋转使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可变,连结部件908a相对地缩小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901通过在卡止力调节机构908,连结部件908a相对地缩小保护器3与卡止爪部41、42的间隔,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其结果是,熔丝单元9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9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9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该情况下,熔丝单元201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10]
图40、图42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立体图。图41、图43是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附近的局部侧视图。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构成与实施方式3不同。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1001如图40、图41、图42、图43、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线2(参照图1等)、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连结汇流条5(参照图1等)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4的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分别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41、42分别在板状部(臂部)1041a、1042a的末端部与板状部1041a、1042a一体形成。此处,板状部1041a、10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和保持部32分开形成。卡止爪部41、42分别形成为板状部1041a、1042a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参照图41、图43等)。
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分别设置在卡止爪部41侧与卡止爪部42侧。此外,此处,图40、图41、图42、图43图示了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但由于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也与其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因此省略图示。
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具有扁平杆1008a,扁平杆1008a连结于设置在卡止爪部41、42侧的轴部1008b且能绕该轴部1008b旋转,并且外表面与保护器3抵接,并随着绕轴部1008b的旋转,从与保护器3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变化。此处,各轴部1008b设置在分别与卡止爪部41、42一体形成的板状部1041a、1042a的上端部(在保护器3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组装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上侧的端部)。更详细而言,各板状部1041a、1042a具有从铅垂方向上侧的端面向铅垂方向上侧突出的突出端部1008c,在该突出端部1008c的铅垂方向上端部设置有所述各轴部1008b。各突出端部1008c被分别插入到保护器3的底座部31所形成的贯通孔1008d。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的贯通孔1008d与卡止爪部42相对应,形成于底座部31的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虽然图示省略,但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的贯通孔1008d与卡止爪部41相对应,形成于底座部31的沿着长边方向的缘部。各贯通孔1008d将底座部31在铅垂方向贯通。各突出端部1008c在插入到各贯通孔1008d的状态下,各轴部1008b位于各贯通孔1008d的铅垂方向上侧,并且卡止爪部41、42侧的部分在铅垂方向下侧延伸。各扁平杆1008a能绕该轴部1008b旋转地与各轴部1008b连结。卡止爪部42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以扁平杆1008a的旋转轴线沿着短边方向的位置关系,配置有轴部1008b等各要素。虽然图示省略,但卡止爪部41侧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同样以扁平杆1008a的旋转轴线沿着长边方向的位置关系,配置有轴部1008b等各要素。扁平杆1008a可以是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
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1042a在组装状态下,且在板状部1042a经由轴部1008b组装在扁平杆1008a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短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短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卡止爪部42和板状部1042a在该状态下,沿着短边方向延伸形成。虽然图示省略,但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1041a在组装状态下,且板状部1041a经由轴部1008b组装在扁平杆1008a的状态下,形成于与电池壳体101的沿着盖部件104的长边方向的侧面、此处为沿着盖部件104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所形成的凹部106附近的长边方向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卡止爪部41和板状部1041a在该状态下,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形成。
而且,各扁平杆1008a以使板状的部件(此处,在一部分设置有狭缝)弯曲的方式形成,连结在各轴部1008b的状态下,弯曲部分的外表面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的铅垂方向上表面抵接。而且,各扁平杆1008a设定所述弯曲部分的曲率,使得在绕各轴部1008b旋转时,从与底座部31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变化。此处,各扁平杆1008a向一侧旋转时,从抵接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渐渐变长,另一方面,向另一侧旋转时,从抵接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渐渐缩短。
利用上述构成,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随着扁平杆1008a绕轴部1008b旋转,使得从与底座部31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相对地变长,使卡止爪部41、42接近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侧,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1、42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即,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例如如图40、图41所示,从与底座部31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相对缩短的状态起,如图42、图43所示,使扁平杆1008a旋转(此处,拉倒地旋转),使得从与底座部31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相对变长。由此,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能够将各轴部1008b相对于底座部31向铅垂方向上侧抬起,能够相对移动,使得与设置有各轴部1008b的板状部1041a、1042a一体形成的卡止爪部41、42向铅垂方向上侧抬起并接近保护器3侧。由此,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由于能够将卡止爪部41、42对于盖部件104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可靠地向铅垂方向上侧按压,因此,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卡合在盖部件104的力。因此,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0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10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10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10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10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0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001,卡止爪部41、42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具有扁平杆1008a,扁平杆1008a连结于设置在卡止爪部41、42侧的轴部1008b且能绕该轴部1008b旋转,并且外表面与保护器3抵接,并随着绕轴部1008b的旋转从与保护器3抵接的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变化,随着扁平杆1008a绕轴部1008b的旋转,从抵接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相对地变长,使卡止爪部41、42接近保护器3侧,从而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1001在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随着扁平杆1008a绕轴部1008b的旋转,从抵接位置到轴部1008b的距离相对地变长,使卡止爪部41、42接近保护器3侧,从而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1、42所导致的卡止力。其结果是,熔丝单元10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1、42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此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008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该情况下,熔丝单元201也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实施方式11]
图44是包含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局部平面图。图45是包含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卡止力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有卡止机构的卡止爪部的位置、和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1101如图44、图45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1104、连结汇流条5之外,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是能调节由构成卡止机构1104的卡止爪部42、1143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的机构。
此处,卡止机构1104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本实施方式的卡止机构1104被构成为包含:通过与电池壳体101卡合,从而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爪部42、1143。卡止爪部42、1143在电池壳体101互相对置的2个面,此处为沿着短边方向的2个面卡合。卡止爪部42如上所述,在组装状态下,经由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板状部42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1143经由支承体1143a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连接。支承体1143a在组装状态下,被构成为包含:从底座部31、保持部32向长边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143b;和从该主体部1143b的保护器3(底座部31、保持部32)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向铅垂方向下侧延伸的弯折部1143c。
此处,主体部1143b还被分割为第1分割体1143d和第2分割体1143e。第1分割体1143d和第2分割体1143e中的一个形成为板状,另一个形成为筒状。此处,第1分割体1143d形成为板状,第2分割体1143e形成为筒状。第1分割体1143d在一端部,一体地连接有保护器3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另外,第2分割体1143e在一端部,一体地连接有所述弯折部1143c。而且,在第1分割体1143d与第2分割体1143e,第1分割体1143d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到第2分割体1143e的另一个端部内,该另一个端部彼此经由后述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连接。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卡止爪部1143在支承体1143a的弯折部1143c的末端部(在保护器3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组装的状态下的铅垂方向下侧的端部)与该弯折部1143c一体形成。卡止爪部1143被形成为弯折部1143c的末端部折弯的勾状或者钩状。此处,卡止爪部42、1143与在电池壳体101中沿着盖部件104的短边方向的缘部的铅垂方向下端面卡合。
即,卡止爪部42构成与保护器3一体形成的第1卡止爪部。另一方面,卡止爪部1143构成第2卡止爪部,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并在电池壳体101中卡合在与卡止爪部42卡合的面对置的面。换言之,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处于在长边方向对置的位置关系。而且,卡止机构1104在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状态下,通过该卡止爪部42、1143与盖部件104的铅垂方向下端面的预定位置卡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卡止并锁定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具有:形成于卡止爪部42侧或者卡止爪部1143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1108a;在卡止爪部42侧或者卡止爪部1143侧中的另一者,沿着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对置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1108b。
此处,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如图45等所示,第1台阶1108a设置在与卡止爪部42一体地连接的支承体1143a的第1分割体1143d侧,另一方面,多个第2台阶1108b设置在与卡止爪部1143一体地连接的支承体1143a的第2分割体1143e侧。
第1台阶1108a分别一个一个地设置在第1分割体1143d中互相对置的面,此处为沿着长边方向且在短边方向对置的一对端面。第1台阶1108a被形成为从第1分割体1143d突出的突出台阶。多个第2台阶1108b在第2分割体1143e的内表面,分别各1组设置在与第1分割体1143d的形成有第1台阶1108a的面对置的面。即,多个第2台阶1108b分别各1组设置在沿着长边方向且在短边方向对置的一对内表面。各第2台阶1108b被形成为分别从第2分割体1143e突出的突出台阶。多个第2台阶1108b在各组中沿着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对置的方向、即长边方向并列形成。
第1台阶1108a与各第2台阶1108b使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移动,在向利用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将电池壳体101夹入的方向移动时,各第2台阶1108b越过第1台阶1108a,另一方面,使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向互相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向卡止爪部42和卡止爪部1143从电池壳体101分离的方向移动时,任意一个的第2台阶1108b与第1台阶1108a抵接,形成为限制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的相对移动的截面形状。
利用如上所述的构成,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通过第1台阶1108a与多个第2台阶1108b的任意一个啮合,能够限制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向离开侧进行移动。利用该事实,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使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尽可能接近,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来夹入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由此,能够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2和卡止爪部1143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1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11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11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110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11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11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101在将保护器3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后,通过利用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2、1143所导致的卡止力,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更可靠地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101,卡止爪部42、1143被构成为包含:与保护器3一体形成的作为第1卡止爪部的卡止爪部42;与保护器3分开形成且在电池壳体101中卡合在与卡止爪部42卡合的面对置的面的作为第2卡止爪部的卡止爪部1143。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具有:形成于卡止爪部42侧或者卡止爪部1143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1108a;和在卡止爪部42侧或者卡止爪部1143侧中的另一者,沿着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对置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1108b,通过第1台阶1108a与多个第2台阶1108b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向离开侧的移动,相对地增大卡止力。因此,熔丝单元1101利用在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中,通过第1台阶1108a与多个第2台阶1108b的任意一个啮合,从而能够限制卡止爪部42与卡止爪部1143向离开侧的移动,能够相对地增大卡止爪部42、1143与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卡合的力,相对地增大由卡止爪部42、1143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卡止力,而且保持该状态。其结果是,熔丝单元1101由于能够相对地增强由卡止爪部42、1143来紧固电池壳体101的盖部件104的力(即,卡止力),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保护器3卡止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能够用该卡止力调节机构1108的部分来吸收公差。
[实施方式12]
图46是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保护器的立体图。图47是包含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的保护器定位机构的局部截面立体图。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包括保持机构定位机构。此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作用、效果,尽可能省略重复的说明,关于概要构成,参照适当其他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1201如图46、图47所示,除了上述的熔断件2(参照图1等)、作为保持机构的保护器3、卡止机构4(参照图1等)、连结汇流条5(参照图1等)之外,还包括作为保持机构定位机构的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
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将保护器3定位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预定位置。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具有: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或者保护器3中的一者的凹部1209b;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或者保护器3中的另一者并与凹部1209b嵌合的凸部1209a。此处,2个凸部1209a设置在保护器3的保持部32的底面32a的背面侧(容纳空间部32c的相反侧的面)。2个凹部1209b形成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中凹部106的长边方向侧的旁边(例如参照图2等)。凸部1209a、凹部1209b都沿着轴向(铅垂方向)形成为圆柱状。
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通过各凸部1209a与各凹部1209b嵌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定位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预定位置,由此,能够限制保护器3在与铅垂方向(轴向)交叉的水平方向(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位置偏离。由此,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在底座部31将电池端子110定位在能与电池极柱102结合的位置。此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预定位置是指在底座部31的极柱插入孔31a内插入电池极柱102,以底座部31位于凹部106内的位置关系,保护器3组装在电池100的状态下,至少保持部32的一部分位于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载放、保持熔断件2的位置。
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201由于通过利用与保护器3的底座部31连接的保持部32将熔断件2保持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用该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承受熔断件2的负荷,从而能够抑制从熔丝单元1201作用于电池端子110的负荷,因此,能够抑制作用在电池极柱102的负荷。此时,熔丝单元1201能够利用卡止机构4,将保护器3与熔断件2一起可靠地组装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另外,熔丝单元1201在电池壳体101的侧面侧的周围不能确保用于设置该熔丝单元1201的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在电池壳体101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铅垂方向上表面)上能够确保设置空间并配置熔断件2,因此,能够适当地设置有熔断件2。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1201,包括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其具有: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或者保护器3中的一者的凹部1209b;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或者保护器3中的另一者并与凹部1209b嵌合的凸部1209a,将保护器3定位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因此,熔丝单元1201的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的凸部1209a与凹部1209b嵌合,从而能够将保护器3定位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适当位置,能够抑制位置偏离。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凸部1209a设置在保护器3侧,凹部1209b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侧,但也可以是凸部1209a设置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侧,凹部1209b设置在保护器3侧。另外,说明了凸部1209a、凹部1209b分别各设置有2个,但可以是各设置一个,可以各设置有3个以上。
另外,也可以将以上所说明的保护器定位机构1209适用于上述的熔丝单元201。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熔丝单元201保护器3定位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上的适当位置,能够抑制位置偏离。
此外,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熔丝单元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要素来构成。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熔断件2将熔丝元件21、柱状螺栓22利用嵌入成型等埋设在外壳23内而一体化,但不限于此。
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保护器3的保持部32在长边方向与底座部31相邻地与该底座部31一体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短边方向与底座部31相邻地与该底座部31一体形成。
另外,说明了以上所说明的熔丝单元适用于在极柱竖直设置面105形成有凹部106的电池10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没有凹部106的极柱竖直设置面105为平面状的电池。在该情况下,熔丝单元的上述的底座部31、保持部32、连结汇流条5等形成为大致平面状。

Claims (12)

1.一种熔丝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断件,与电池端子连接,在过电流流过时可熔体熔断;
保持机构,其具有底座部和保持部,所述底座部在所述电池端子与设置在电池壳体的极柱竖直设置面的凹部的电池极柱结合的状态下,存在于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与所述电池端子之间,所述保持部与所述底座部连接,将所述熔断件保持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
卡止机构,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底座部侧的侧壁与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的所述凹部所形成的台阶对应地在铅垂方向下侧延伸,在该侧壁的下端部与所述底座部连续,
所述卡止机构被构成为包含卡止爪部,该卡止爪部通过与所述电池壳体卡合从而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所述熔丝单元还包括卡止力调节机构,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能调节由所述卡止爪部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的卡止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保持机构在所述底座部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将所述电池端子安装在能与所述电池极柱结合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设置有多个,卡合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多个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持机构,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保持机构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保持机构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卡止爪部向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相对于所述电池壳体接近、离开自如地被支承在该保持机构,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电池壳体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电池壳体侧或者所述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接近、离开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卡止爪部向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那侧进行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存在于所述保持机构或者和该保持机构一体的部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楔部件,所述楔部件存在于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或者和该保持机构一体的部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螺合部件,所述螺合部件与所述保持机构螺合,并且末端随着螺合动作与所述电池壳体抵接,将该电池壳体向所述保持机构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方向按压,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利用所述螺合部件将该电池壳体向所述保持机构离开所述电池壳体的方向按压,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将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连结,并且随着绕轴的旋转使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的间隔可变,通过所述连结部件相对地缩小所述保持机构与所述卡止爪部的间隔,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扁平杆,所述扁平杆连结于设置在所述卡止爪部侧的轴部且能绕该轴部旋转,并且外表面与所述保持机构抵接,并随着绕所述轴部的旋转,从与所述保持机构抵接的位置到所述轴部的距离变化,通过随着所述扁平杆绕所述轴部的旋转,使从抵接位置到所述轴部的距离相对地变长,并使所述卡止爪部接近所述保持机构侧,从而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爪部被构成为包含:与所述保持机构一体形成的第1卡止爪部;和第2卡止爪部,该第2卡止爪部与所述保持机构分开形成、并卡合在所述电池壳体上与所述第1卡止爪部卡合的面对置的面,
所述卡止力调节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卡止爪部侧或者所述第2卡止爪部侧中的一者的第1台阶;在所述第1卡止爪部侧或者所述第2卡止爪部侧中的另一者,沿着所述第1卡止爪部与所述第2卡止爪部对置的方向并列形成的多个第2台阶,通过所述第1台阶与所述多个第2台阶的任意一个啮合,限制所述第1卡止爪部与所述第2卡止爪部向离开侧的移动,相对地增大所述卡止力。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丝单元,
所述卡止机构被构成为包含连结体,所述连结体通过将所述电池壳体以外的被连结部件与所述保持机构连结,从而将所述保持机构卡止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熔丝单元,
包括保持机构定位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定位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或者所述保持机构中的一者的凹部;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或者所述保持机构中的另一者并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将所述保持机构定位在所述极柱竖直设置面上。
CN201580068212.6A 2015-01-14 2015-12-17 熔丝单元 Active CN107112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4869 2015-01-14
JP2015004869A JP6232001B2 (ja) 2015-01-14 2015-01-14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PCT/JP2015/085387 WO2016114068A1 (ja) 2015-01-14 2015-12-17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2173A CN107112173A (zh) 2017-08-29
CN107112173B true CN107112173B (zh) 2019-09-13

Family

ID=56405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8212.6A Active CN107112173B (zh) 2015-01-14 2015-12-17 熔丝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0507B2 (zh)
JP (1) JP6232001B2 (zh)
CN (1) CN107112173B (zh)
WO (1) WO20161140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9307B2 (ja) * 2013-12-19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端子ストッパ、及び、バッテリー端子ユニット
JP6262159B2 (ja) * 2015-01-14 2018-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KR20160134341A (ko) * 2015-05-15 2016-1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모듈
CN109804506B (zh) * 2016-10-31 2020-07-2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模块
JP6570568B2 (ja) * 2017-03-14 2019-09-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933774B2 (ja) 2017-09-08 2021-09-08 リテルヒューズ・インク 低プロファイル集積ヒューズモジュール
FR3076175B1 (fr) * 2017-12-22 2020-01-10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Equipement electrique a paroi deportee
IT201800003963A1 (it) * 2018-03-26 2019-09-26 Mta Spa Morsetto per un terminale maschio di una sorgente di energia elettrica.
JP6790021B2 (ja) * 2018-05-09 2020-11-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ホルダー付きバッテリー端子
US12020882B2 (en) * 2021-08-06 2024-06-25 Littelfuse, Inc. Fuse assembly including anti-rotation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227A (ja) * 1984-03-13 1985-10-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ユ−ズ類の誤組付防止方法
JP2006236693A (ja) * 2005-02-23 2006-09-07 Taiheiyo Seiko Kk ヒューズ
CN202004047U (zh) * 2011-03-30 2011-10-05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与上盖的连接结构
JP2011258487A (ja) * 2010-06-11 2011-12-22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カバー
CN102362374A (zh) * 2009-03-23 2012-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装置和熔丝单元
CN102696160A (zh) * 2010-01-08 2012-09-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固定电气接线盒的结构
CN102754178A (zh) * 2010-02-10 2012-10-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熔丝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98634A1 (en) * 1992-06-30 1993-12-31 James E. Doin Addition cured platinum catalyzed elastomer compositions with precipitated silica
JP2605741Y2 (ja) * 1992-07-23 2000-08-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の固定構造
JP3435444B2 (ja) * 1997-07-15 2003-08-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ヒューズボックス
JP3645474B2 (ja) * 2000-08-10 2005-05-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ターミナルの接続構造
JP3845266B2 (ja) * 2001-05-01 2006-11-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4191571B2 (ja) * 2003-10-07 2008-12-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4959507B2 (ja) * 2007-10-31 201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の組み付け構造
JP5189920B2 (ja) * 2008-07-25 2013-04-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ジブルリンクユニット
JP5505113B2 (ja) * 2010-06-15 2014-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端子直付け用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JP2013037949A (ja) 2011-08-09 2013-02-21 Yazaki Corp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3227A (ja) * 1984-03-13 1985-10-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ユ−ズ類の誤組付防止方法
JP2006236693A (ja) * 2005-02-23 2006-09-07 Taiheiyo Seiko Kk ヒューズ
CN102362374A (zh) * 2009-03-23 2012-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装置和熔丝单元
CN102696160A (zh) * 2010-01-08 2012-09-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固定电气接线盒的结构
CN102754178A (zh) * 2010-02-10 2012-10-2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熔丝单元
JP2011258487A (ja) * 2010-06-11 2011-12-22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カバー
CN202004047U (zh) * 2011-03-30 2011-10-05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与上盖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2173A (zh) 2017-08-29
WO2016114068A1 (ja) 2016-07-21
US20170278662A1 (en) 2017-09-28
JP2016131097A (ja) 2016-07-21
JP6232001B2 (ja) 2017-11-15
US10510507B2 (en)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2173B (zh) 熔丝单元
CN107210172B (zh) 熔丝单元
US10263238B2 (en) Battery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packag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7862389B2 (en) Terminal block with U-shaped conducting part for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s
CN102696160A (zh) 固定电气接线盒的结构
EP3451419A1 (en) Connection module
CN103811694A (zh) 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车辆搭载结构
US9972823B2 (en) Fusible link
US10026580B2 (en) Compact modular fuse block with integrated fuse clearance
CN104953060A (zh) 电池舱组
CN106654542A (zh) 一种小型化超宽频基站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阵列
KR20160008823A (ko) 복수의 2차 배터리 셀들의 병렬 연결에 의해 형성되는 배터리 팩
JP2017022183A (ja)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用基板、及び、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JP5636893B2 (ja) 電池
CN107851917B (zh) 用于电气设备的导电棒的部件、导电棒以及接线盒
CN105490052B (zh) 用于插座的多位置的机构
CN209448177U (zh) 一种n层多面基座组件及魔方插座
KR102169001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패키지
CN213694718U (zh) 高压伺服驱动器
CN214153252U (zh) 插座
CN206758787U (zh) 一种适用多规格插头的开关插座
ES2303827T3 (es) Elemento conductor para derivar un suministro de potencia electrica.
CN212062758U (zh) 一种插座
CN106033854A (zh) 电连接器
CN101888044B (zh) 电源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