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1914A - 商品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商品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1914A
CN107111914A CN201680004682.0A CN201680004682A CN107111914A CN 107111914 A CN107111914 A CN 107111914A CN 201680004682 A CN201680004682 A CN 201680004682A CN 107111914 A CN107111914 A CN 107111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detection
pitch
forefro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4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11914B (zh
Inventor
市原史基
武藤健二
大坪智宪
柴田义人
西川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1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1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3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the magazines are of helical or spiral form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4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 G07F11/5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th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being rotatably mounted
    • G07F11/5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th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being rotatably mounted about horizontal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商品收纳装置(20)包括:沿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卷绕,且在从电机(41)经由传递机构传递来了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的螺旋件(50);和在被提供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电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而将被约束在螺旋件(50)的各螺距之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还包括:检测螺旋件(50)的旋转的输送检测开关(43);检测螺旋件(50)中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售罄检测开关(64);和从被提供了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使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的限制单元。

Description

商品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品收纳装置,更为详细来说,涉及一种应用于进行商品售卖的自动售货机中的商品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商品售卖的自动售货机中,将收纳于商品收纳库的商品架上的商品向输送托盘排出后,通过输送托盘进行输送并向规定的商品取出区域排出。商品取出区域是通过商品取出口与商品收纳库的外部连通的空间,使用者只要将手伸入商品取出口,就能取出所购买的商品。
通常情况下,在这种自动售货机中,构成前表面的门体由玻璃等透明的面板构成,从外部能够看到收纳于商品收纳库的商品架上的商品并进行选择,另外,还能够观察从商品架中排出的购买商品通过输送托盘被输送至商品取出区域的状态。像这样,根据能够看到商品收纳库的内部的自动售货机,具有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购买意愿等优点。
这种自动售货机中的商品架通过多个商品收纳装置左右并列设置而构成。构成商品架的各个商品收纳装置包括螺旋件。螺旋件以沿着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构成。在从作为驱动源的电机经由传递机构被传递了驱动力的情况下,该螺旋件绕中心轴旋转。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商品收纳装置中,常态下在螺旋件的各螺距之间约束商品,当螺旋件旋转时,将被约束在各螺距之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789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商品收纳装置中一般设置有:检测因驱动源的驱动而引起的螺旋件的旋转的商品输送检测开关;和检测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售罄检测开关。
因此,需要商品输送检测开关用的配线和售罄检测开关用的配线。像这样,如果在每个商品收纳装置中均设置商品输送检测开关用的配线和售罄检测开关用的配线,则在由这些商品收纳装置左右排列而构成的商品架中,需要商品收纳装置数量的两倍的配线,导致结构复杂,不能够令人满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配线的商品收纳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包括:螺旋件,其以沿着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构成,且在从驱动源经由传递机构传递来了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控制单元,其在被提供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驱动上述驱动源使上述螺旋件旋转,而将被约束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检测单元,其检测上述螺旋件的旋转,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单元;售罄检测单元,其检测上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单元;和限制单元,其从被提供了上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在从上述输送检测单元发出的检测信号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时刻,视为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在从该时刻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的时刻,停止上述驱动源的驱动,上述限制单元在上述基准时间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包括:基座,其以贯穿上述螺旋件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和售罄传动件,其以相对于上述基座的上方区域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置于该基座,且在常态下被施力单元施力而移动进入上述基座的上方区域,在被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推压的情况下,克服上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移动退出上述基座的上方区域,上述售罄检测单元,在上述售罄传动件移动退出的情况下成为关闭状态,在上述售罄传动件移动进入的情况下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上述限制单元,从被提供了上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上述切换时间的期间,将上述售罄传动件强行保持为移动退出了的状态,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强行使上述售罄传动件移动退出的状态,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包括:螺旋件,其以沿着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构成,且在从驱动源经由传递机构传递来了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控制单元,其在被提供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驱动上述驱动源使上述螺旋件旋转,而将被约束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其检测上述螺旋件的旋转,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单元,并且检测上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上述控制单元;和限制单元,其从被提供了上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上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上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上述控制单元,在从上述检测单元发出的上述螺旋件的检测信号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时刻,视为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在从该时刻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的时刻,停止上述驱动源的驱动,上述限制单元在上述基准时间使上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包括售罄杆,其以相对于上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置,且在常态下被施力单元施力而移动进入最前方的螺距间,在被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推压的情况下,克服上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从该最前方的螺距间移动退出,上述检测单元,在上述售罄杆移动退出的情况下成为关闭状态,在上述售罄杆移动进入的情况下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上述限制单元,从被提供了上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上述切换时间的期间,将上述售罄杆强行保持为移动退出了的状态,使上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上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强行使上述售罄杆移动退出的状态,使上述售罄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中,上述售罄杆能够沿着前后方向位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限制单元,从被提供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售罄检测单元进行的螺旋件中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售罄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有效,因此,能够将检测螺旋件的旋转的输送检测单元和售罄检测单元一同连接于自身。因此,具有能够减少配线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检测单元检测螺旋件的旋转,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并且,检测螺旋件中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限制单元,从被提供了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因此,仅使用检测单元就能检测出螺旋件的旋转和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具有能够减少配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断面侧视图。
图2是表示构成商品架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商品栏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4及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4及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右侧下方观察图2所示的基座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构成图2及图8所示的基座单元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滑动件的前端部分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滑动件以及售罄传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8所示的滑动件的前端部分的主要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以及售罄传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4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以及售罄传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构成基座单元的基座的支承构造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18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的商品收纳控制部进行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以及售罄传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滑动件以及售罄传动件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断面侧视图。
图22是表示构成商品架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图22所示的商品栏主体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图2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2所示的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4及图25所示的驱动单元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从右侧上方观察图22所示的售罄检测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28是表示图23所示的商品栏主体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图27所示的售罄检测单元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0是表示图27所示的售罄检测单元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1是表示图22所示的售罄传递臂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图22所示的售罄传递臂及其周边构造的主视图。
图33是传递底部的后视图。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35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的商品收纳控制部进行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36是传递基部的后视图。
图37是表示图22所示的售罄传递臂及其周边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断面侧视图。此处所举的例子自动售货机包括主体柜1。
主体柜1是前面开口的长方形的自动售货机主体,在其内部配设有隔热构造的商品收纳库2。在商品收纳库2中,沿着上下方向设置多层商品架10。这些商品架10分别架设于在商品收纳库2的两侧设立的未图示的架支承侧板间,用于收纳商品。
另外,在商品收纳库2中设置有作为冷却单元的蒸发器3。蒸发器3,与配设于机械室4的压缩机5和冷凝器6等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使通过自身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与通过自身周围的商品收纳库2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该空气冷却。在此,机械室4是在主体柜1的内部被划分于商品收纳库2的下侧的间室。
通过驱动库内送风风扇7,蒸发器3周围被冷却的空气从设置于商品收纳库2的背面的背面通道8的吸入口8a被吸入到通风路9中,通过该通风路9后从吹出口8b被吹出,由此,冷却收纳在商品架10上的商品。
在上述商品架10的前方区域中,以在其两侧成为左右一对的方式配设有输送轨道11,输送托盘12在这些输送轨道11间通过未图示的输送机构沿着上下方向可移动地配设。即,在输送轨道11间形成有用于使输送托盘12通过的输送通路13。该输送通路13延伸至机械室4的前方,输送通路13和机械室4由区划隔热件4a区划开。
在上述主体柜1设置有门体14和封闭部件15。门体14配设于主体柜1的前面开口的上方部,更详细而言,用于开关商品收纳库2的前方区域,且可开关移动地配设于主体柜1的一侧边缘部。该门体14具有隔热结构,包括能够从外部视认内部的隔热性的玻璃板(未图示)。
封闭部件15封闭主体柜1的前面开口的下方部,更详细而言,封闭不能由上述门体14封闭的主体柜1的前面开口的下方部。因此,封闭部件15将形成于机械室4的前方的输送通路13的前方封闭。
在该封闭部件15形成有矩形状的商品取出口15a。该商品取出口15a是使用者取出通过输送托盘12输送的商品的开口,由商品取出门16进行开闭。
上述商品架10通过将多个商品收纳装置20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并排设置而构成。图2是表示构成商品架10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20的立体图。在此示例的商品收纳装置20包括商品栏主体30、驱动单元40、螺旋件50、基座单元60、支承部件70(参照图15)。
商品栏主体30由例如树脂材料等形成,是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该商品栏主体30如图3所示,在前端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部31,并且在后端部设置有收纳后述的驱动单元40的收纳部32,构成用于在上方区域收纳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该商品栏主体30在构成商品架10的架底板10a(参照图1)安装有安装部31。
图4及图5分别是表示图2所示的驱动单元40的立体图,图6及图7分别是表示图4及图5所示的驱动单元4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适当使用这些图4~图7,对驱动单元40进行说明。
驱动单元40包括电机41、输出齿轮42、输送检测开关(输送检测单元)43和传递部件44。电机41是根据从后述商品收纳控制部80提供的驱动指令进行驱动的驱动源。该电机41收纳在前后一对驱动壳体40a、40b的内部。
输出齿轮42大致形成为圆环状,在外周边部分形成第一输出齿部42a,并且在内周边部分形成第二输出齿部42b。该输出齿轮42以第二输出齿部42b从形成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内面露出的方式收纳于驱动壳体40a、40b的内部。此处,贯通孔40c在驱动壳体40a、40b的大致中央部分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输出齿轮42经由联系齿轮单元45与上述电机41联系。联系齿轮单元45包括:与电机41的输出轴41a啮合的第一联系齿轮45a、与第一联系齿轮45a啮合的第二联系齿轮45b。通过第一输出齿部42a与第二联系齿轮45b啮合,输出齿轮42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此外,输出齿轮42以其中心轴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收纳在该驱动壳体40a、40b中。
输送检测开关43以位于输出齿轮42右侧的方式收纳在驱动壳体40a、40b中。该输送检测开关43设置有未图示的输送接触件。该输送接触件被未图示的施力单元施力而决定其待机姿势。输送检测开关43在输送接触件没有被推压而成为待机姿势的情况下,向电气连接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提供低电平输送信号,在输送接触件被形成于输出齿轮42上的突起部42c推压,克服施力单元的施力而位移的情况下,向商品收纳控制部80提供高电平输送信号。即,输送检测开关43配设于输送接触件能够抵接输出齿轮42的突起部42c的位置。
传递部件44由传递基部44a、第一传递轴部44b、第二传递轴部44c一体地形成而构成。传递基部44a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形状,在其底部44a1的中心部分形成贯通孔(未图示)。
第一传递轴部44b是以从传递基部44a的底部44a1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部分。该第一传递轴部44b具有能够插入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中的外径,其内部与贯通孔部连通。另外,在第一传递轴部44b的后端部分,在相对的部分形成啮合片44b1。在这些啮合片44b1的各个端部形成啮合突起44b2,与输出齿轮42的第二输出齿部42b的一部分啮合。由此,传递部件44能够与输出齿轮42一体地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此处,传递部件44的中心轴与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的中心轴以及输出齿轮42的中心轴一致。
第二传递轴部44c以从传递基部44a的底部44a1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其内部与贯通孔部连通。即,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内部与传递基部44a的贯通孔部以及第一传递轴部44b的内部一同构成中空部44d。此外,第二传递轴部44c的中心轴与第一传递部件44b的中心轴一致,与传递部件44的中心轴一致。
如图4及图7所示,该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前端边缘部分,通过一部分(下方侧的一部分)形成缺口,从而在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前端面,连续地形成位于最后方的第一端面部44c1、位于最前方的第二端面部44c2、在第一端面44c1与第二端面部44c2之间随着从第一端面部44c1向第二端面部44c2去逐渐向前方倾斜的第三端面部44c3。
如图2~图7所示,传递部件44在待机状态下,第二传递轴部44c中的第一端面部44c1位于下方。
此处,对传递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c1与输出齿轮42的突起部42c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输出齿轮42的突起部42c配置在从传递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c1在前方观察时以中心轴为中心顺时针略微旋转了的位置。
如图2所示,螺旋件50例如通过金属制的板状体沿着前后方向(商品栏主体30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而成。该螺旋件50以其中心轴与传递部件44的中心轴(输出齿轮42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其后端部与卡止在传递部件44的传递基部44a的周边缘部上的圆环状的接头部件51连结,能够与传递部件44一体地旋转。
该螺旋件50绕中心轴旋转,将约束在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并将约束在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排出。
另外,上述输送检测开关43,通过输送接触件与设置在输出齿轮42上的突起部42c抵接,来检测输出齿轮42的旋转,因为输出齿轮42与传递部件44一体地旋转,并且螺旋件50与传递部件44一体地旋转,所以最终输送检测开关43检测出螺旋件50的旋转。
图8是从右侧下方观察图2所示的基座单元60时的立体图。也如该图8所示,基座单元60包括基座61、滑动件62、售罄传动件63和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单元)64。
基座61例如是将钣金等通过弯曲加工等方式形成的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部件。该基座61如图9所示,基座基部61a、基座前端部61b、基座后端部61c一体地形成。
基座基部61a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件,其两侧部向下方弯曲。该基座基部61a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螺旋件50略短,在其前端部形成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状的长孔61a1。
基座前端部61b是与基座基部61a的前端部分连续地设置的部位。该基座前端部61b包括前端倾斜部61b1、前面构成部61b2和前端卡止部61b3。
前端倾斜部61b1随着从基座基部61a的前端部分向前方去逐渐向下方倾斜。前面构成部62b2从前端倾斜部61b1的延伸端部向下方延伸后又向后方延伸,再向上方延伸。
前端卡止部61b3从前面构成部61b2的延伸端部向后方延伸,在其延伸端部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区域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卡止突片61d。
基座后端部61c是与基座基部61a的后端部分连续地设置的部位。该基座后端部61c包括后端紧固部61c1、上方支承片61c2、右方支承片61c3(参照图8)和左方支承片61c4。
后端紧固部61c1是从作为随着从基座基部61a的后端部分向后方去逐渐向上方倾斜的部分的延伸端部的中央部分向上方延伸的部位。在该后端紧固部61c1上形成紧固用孔部61e。
上方支承片61c2以从后端紧固部61c1的上端边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右方支承片61c3以从后端紧固部61c1的右端边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左方支承片61c4以从后端紧固部61c1的左端边缘部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具有这种结构的基座61以贯通螺旋件50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商品栏主体30的延伸方向)延伸,基座前端部61b的卡止突片61d进入形成于商品栏主体30的前端部分的卡止孔(参照图3)33中,使基座前端部61b卡止在商品栏主体30上从而被支承。另外,基座61的基座后端部61c中的上方支承片61c2、右方支承片61c3以及左方支承片61c4分别与传递部件44的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外周面相对。
由此,基座61能够在基座基部61a的上表面载置被约束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之间的商品。
滑动件62在基座基部61a的下表面一侧,利用安装在该基座61上的多个滑动件安装部65,能够朝向基座61沿着前后方向移动。该滑动件62由滑动件基部62a、滑动件后端部62b、滑动件前端部62c一体地形成。
滑动件基部62a是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棒状部分。滑动件后端部62b是与滑动件基部62a的后端部分连续地设置的部位,是从滑动件基部62a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部位。
滑动件前端部62c如图10所示,是与滑动件基部62a的前端部分连续地设置的部位,以从滑动件基部62的前端部分起向左方延伸的左延伸部分62d的前端起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延伸。该滑动件前端部62c的前端面62c1成为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该结构的滑动件62通过设置于作为滑动件前端部62c的后端部分的左延伸部分62d和最前方的滑动件安装部65之间的滑动件弹簧62e,始终向后方被施力。由此,滑动件62的滑动件后端部62b与传递部件44的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前端面(第一端面部44c1、第二端面部44c2、第三端面部44c3)的下方部分连接(参照图8)。
如上所述,传递部件44在待机状态下,第二传递轴部44c中的第一端面部44c1位于下方,因此,在待机状态下,滑动件后端部62b与第一端面部44c1接触。此处,第一端面部44c1与第二端面部44c2和第三端面部44c3相比位于最后方的位置,因此,滑动件后端部62b与该第一端面部44c1接触的滑动件62成为向最后方侧移动的状态。
售罄传动件63在基座基部61a的下面侧设置于滑动件基部62a的前方侧。如图11所示,该售罄传动件63包括轴状部63a、抵接部63b、倾斜延伸部63c和作用部63d。
轴状部63a是向左右方向突出的部位,其轴支承于在基座基部61a上安装的传动件安装部件66上。由此,售罄传动件63能够绕轴状部63a的中心轴摆动。
抵接部63b是沿着轴状部63a的直径外方向延伸的部位,与滑动件前端部62c相对。倾斜延伸部63c是以从抵接部63b起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形成的长条状部位。该倾斜延伸部63c能够通过形成于基座基部61a上的长孔61a1。作用部63d是在轴状部63a的下方侧以向右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弯曲状部位。
该售罄传动件63以绕轴状部63a的方式设置,且利用设置于自身与传动件安装部66之间的传动件弹簧(施力单元)63e,使倾斜延伸部63c始终被向上方施力。
如图12所示,售罄检测开关64以位于售罄传动件63的右侧的方式支承于传动件安装部件66。在该售罄检测开关64上设置有售罄接触件64a。该售罄接触件64a被未图示的施力单元施力,从而决定其待机姿势。售罄检测开关64在售罄接触件64a没有受到任何推压而成为待机姿势的情况下,检测为“有商品”。售罄检测开关64向电气连接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低电平售罄信号。另一方面,售罄检测开关64在售罄接触件64a由于被售罄传动件63的作用部63d推压而克服施力单元的施力发生位移的情况下,检测出“无商品”。售罄检测开关64向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出高电平售罄信号。即,售罄检测开关64配设于售罄接触件64a能够抵接售罄传动件63的作用部63d的位置。
在该基座单元60上,在如图2所示商品没有被约束于螺旋件50的至少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售罄传动件63成为因传动件弹簧63e而使倾斜延伸部63c通过长孔61a1并移动进入到基座61的上方区域的进入姿势(抬起姿势)。这样,当售罄传动件63成为进入姿势后,作用部63d推压售罄接触件64a,由此,该售罄接触件64a克服施力单元的施力而发生位移。
另一方面,在商品被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售罄传动件63由于倾斜延伸部63c被商品W推压,而克服传动件弹簧63e的施力,从上述进入姿势开始后退移动。这样,售罄传动件63从进入姿势后退移动,售罄接触件64a成为自由的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推压,仅被施力单元施力而成为待机姿势。
此外,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螺旋件50根据作为收纳对象的商品的大小等,从螺距不同的多个种类中选择使用适当的螺旋件。另一方面,售罄传动件63和售罄检测开关64并不受所使用的螺旋件50的种类的影响,可以通用。
因此,售罄传动件63的设置位置为可应用的螺旋件50中的螺距长度最大的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的能够被商品推压的地方。
因此,售罄传动件63在使用螺距长度较小的螺旋件50的情况下,有时因不仅在该螺旋件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而且在从最前方起的第二个螺距间或从最前方起的第三个螺距间被约束的商品,倾斜延伸部63c被推压而从上述进入姿势后退移动。即,在商品没有被约束于螺旋件50最前方的螺距间而被约束于从最前方起的第二个螺距间的情况下,售罄传动件63有时从立起姿势后退移动。
图15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支承部件70的立体图。此处所举例的支承部件70例如是通过将钣金等弯曲而形成的,由支承基部71、支承前延部72、前端紧固部73一体地形成。
支承基部71是形成于基端侧的平板状部位,设置有从其下端延伸部向下方延伸的两个支承脚部71a。支承前延部72是从支承基部71的上端延伸部的中央部分向前方延伸的部位。该支承前延部72的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比驱动单元40中的前后长度长。另外,支承前延部72的两侧部72a向上方弯曲。前端紧固部73是从支承前延部72的延伸端部向上方延伸的部位。在该前端紧固部73上形成紧固用孔部73a。
该支承部件70的支承脚部71a在驱动单元40的后方侧与该驱动单元40一同收纳在商品栏主体30的收纳部32中,从而被支承在该商品栏主体30上。
另外,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从后方侧贯通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且贯通传递部件44的中空部44d。如图16所示,支承部件70的前端紧固部73的前表面与基座61的后端紧固部61c1的后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贯通相互的紧固用孔部61e、73a的紧固部件即螺钉N与未图示的螺母螺合,从而紧固在基座61上。
另外,虽然图中并未明确表示,但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以将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绕到上表面的方式引导该配线。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该图17所示,商品收纳装置20包括排出检测传感器S1和商品收纳控制部80。
排出检测传感器S1例如是光传感器等,用来检测从商品收纳装置20排出的商品。在该排出检测传感器S1检测出从商品收纳装置20排出的商品的情况下,向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送排出信号。在本实施方式1中,排出检测传感器S1设置于商品取出口15a的附近(参照图1)。
商品收纳控制部80是根据存储在存储器81中的程序和数据来统一控制商品收纳装置20的动作的控制单元。该商品收纳控制部80包括输入处理部80a、输出处理部80b、计时部80c和电机驱动处理部80d。
输入处理部80a输入处理以下信号:从输送检测开关43发出的低电平输送信号和高电平输送信号、从售罄检测开关64发出的低电平售罄信号(有商品)和高电平售罄信号(无商品)、以及从排出检测传感器S1发出的排出信号。
此外,对于商品收纳控制部80与输送检测开关43以及售罄检测开关64,使与商品收纳控制部80连接的配线在中途进行分支,将一方与输送检测开关43连接,将另一方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即,将输送检测开关43与售罄检测开关64一同连接于商品收纳控制部80。
另外,输入处理部80a输入处理从作为商品收纳控制部80的上位仪器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出的指令。此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统一控制应用了商品收纳装置20的自动售货机的售卖动作和商品管理动作。具体而言,在使用者操作设置于门体14上的商品选择单元(商品选择按钮等)的情况下,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对与该商品选择单元关联的商品收纳装置20进行电子货币等的减法处理后,发出排出指令。
输出处理部80b对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出各种信号。计时部80c进行计时处理。电机驱动处理部80b向电机41发送驱动指令或停止驱动指令,驱动或停止电机41。
具有以上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待机状态下,售罄传动件63如图13所示成为进入姿势(抬起姿势),由此,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a从售罄检测开关64输入高电平售罄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被约束于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螺旋件50中的商品售罄,通过输出处理部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出售罄状态信号。
由此,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将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视作售罄,使与该商品收纳装置20关联的商品选择单元的操作无效,并且,通过使未图示的售罄指示灯亮起来告知收纳在该商品收纳装置20中的商品已售罄。由此,能够避免使用者选择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
另一方面,在待机状态下,售罄传动件63如图14所示从进入姿势后退移动,由此,通过输入处理部80a从售罄检测开关64输入低电平售罄信号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因为商品被约束在螺旋件50的至少最前方区域的螺距间,所以进行如下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
图18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进行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下面,说明该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同时对商品收纳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商品排出控制处理中,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入处理部80a等待来自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的排出指令的输入。
使用者通过商品选择单元选择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并且在规定的通信区域刷电子货币存储介质,进行减法处理,由此,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出排出指令,从而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a输入了排出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80d,向电机41发出驱动指令(步骤S102)。由此,电机41开始驱动,从前方观察时,输出齿轮42和传递部件44以中心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即,螺旋件50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
这样,从前方观察,传递部件44与输出齿轮42一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待机状态下,与第二传递轴部44c的第一端面部44c1接触的滑动件后端部62b在与该第二传递轴部44c的第三端面部44c3接触后,接触第二端面部44c2。由此,滑动件62克服滑动件弹簧62e的施力向前方移动。
当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时,如图19所示,滑动件前端部62c位于售罄传动件63的抵接部63b的上方,将该售罄传动件63强行保持为后退移动了的状态。
然后,由于电机41的驱动而带动的输出齿轮42和传递部件44的旋转,使螺旋件50旋转,由此,将被约束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之间的商品向前方输送,将被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向前方排出。
如上所述,输出齿轮42的突起部42c配置在当从传递部件44的第一端面部44c1的前方观察时以中心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了的位置,因此,当输出齿轮42旋转时,输送检测开关43如下所述工作。即,输送检测开关43,当输送接触件抵接突起部42c而被推压时,发送高电平输送信号,当因输出齿轮42的旋转而使输送接触件从突起部42c脱离时,成为待机姿势,发送低电平输送信号。
因此,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入处理部80a从输送检测开关43输入高电平输送信号后,输入低电平输送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步骤S104:是),即通过输入处理部80a从输送检测开关43输入的信号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的情况下,视作从步骤S101的输入排出指令起经过了预定的切换时间,通过计时部80c开始预定的基准时间的计时(步骤S105)。
此处所说的基准时间是指,向电机41发送驱动停止指令之前的时间,在开始该基准时间的计时的时刻,输出齿轮42和传递部件44大致旋转一圈,与第二传递轴部44c的第二端面部44c2滑动接触的滑动件后端部62b与第三端面部44c3接触。因此,滑动件62如图20所示,被滑动件弹簧62e施力而向后方移动,滑动前端部62c从售罄传动件63脱离。
由此,售罄传动件63如图14所示,在倾斜延伸部63c被约束于最前区域的螺距间的商品W推压的情况下,从进入姿势成为后退移动的姿势,如图13所示,在倾斜延伸部63c没有被约束于最前区域的螺距间的商品推压的情况下,成为进入姿势。
因此,在步骤S105中通过计时部80c开始了基准时间计时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前,通过输入处理部80a等待来自售罄检测开关64的高电平售罄信号的输入(步骤S106,步骤S107)。
其结果,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前,在通过输入处理部80a输入了高电平售罄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步骤S107: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出处理部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送售罄状态信号(步骤S108),然后,在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时刻,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80d向电机41发出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106:是,步骤S109),使电机41的驱动停止。
这样,在从商品收纳控制部80发送售罄状态信号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中,将该商品收纳装置20的商品视作售罄,使与该商品收纳装置20关联的商品选择单元的操作无效,并且使未图示的售罄指示灯亮起,告知收纳在该商品收纳装置20中的商品售罄。
另外,经过了基准时间后使电机41的驱动停止,由此,传递部件44绕中心轴旋转一圈,在第二传递轴部44c中,第一端面部44c1与待机状态同样地位于下方。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高电平售罄信号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步骤S107:否),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80d,向电机41发送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109),使电机41的驱动停止。
在从螺旋件50排出了商品的情况下,将该排出的商品放置在输送托盘12上,通过输送托盘12输送至商品取出口15a的附近。该商品之后成为可以通过商品取出口15a取出的状态。
在上述步骤S109中,向电机41发送了驱动停止指令的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计时部80c开始设定时间的计时(步骤S110),在经过该设定时间之前,等待来自排出检测传感器S1的排出信号的输入(步骤S111,步骤S112)。
接着,在经过设定时间之前,通过输入处理部80a输入了排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11:是,步骤S112:否),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输出处理部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发送排出完成信号(步骤S113),之后返回步骤,结束本次处理。由此,作为针对排出指令的应答,能够向自动售货机90传递商品排出完成的信息。
由此,能够向发送了排出指令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通知商品排出完成的信息,并且能够在自动售货机控制部90中实施商品数量的减法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排出信号经过了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步骤S112:是),商品收纳控制部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80d向电机发送驱动指令,进行实施步骤S102~步骤S110的处理的再试行处理。
由此,能够再度驱动电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直至排出检测传感器S1检测出商品。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收纳装置20中,以支承前延部72贯通驱动壳体40a、40b的贯通孔40c和传递部件44的中空部44d的方式,支承基部71的支承脚部71a收纳在商品栏主体30的收纳部32中,由此,被支承在该商品栏主体30上的支承部件70的前端紧固部73用螺钉N等紧固在构成基座单元60的基座61的后端紧固部61c1上。由此,基座61的基座前端部61b被支承在商品栏主体30上,且基座后端部61c被上述支承部件70支承。因此,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基座61不会受到螺旋件50的旋转的影响,能够抑制因该螺旋件50而变形等。
另外,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支承部件70的支承前延部72以将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绕到上表面的方式引导该配线,因此,不会使与售罄检测开关64连接的配线绕到商品收纳装置20的前方区域中,能够将其绕向后方一侧。于是,自动售货机的使用者等不会看到该配线,能够提高美感。而且,将配线绕到支承前延部72的上表面,因此,该配线不会与旋转的传递部件44接触,能够防止配线发生损坏等。
另外,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基座61的基座后端部61c中的上方支承片61c2、右方支承片61c3和左方支承片61c4分别与传递部件44中的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外周面相对,因此,在约束于螺旋件50的各螺距之间的商品的荷重作用在基座61上的情况下,上方支承片61c2、右方支承片61c3和左方支承片61c4的至少一个与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外周面接触,从而能够抑制基座61发生变形等。
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滑动件62的滑动件后端部62b与传递部件44的第二传递轴部44c的前端面(第一端面部44c1、第二端面部44c2和第三端面部44c3)滑动接触,在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将售罄传动件63强行保持为后退移动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滑动件62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解除强行使售罄传动件63后退移动。
即,传递部件44的第二传递轴部44c和滑动件62构成限制单元,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将售罄传动件63强行保持为后退移动了的状态,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使售罄传动件63强行后退移动的状态,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
并且,根据商品收纳装置20,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而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由此,使其能够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输入来自输送检测开关43的信号,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输入来自售罄检测开关64的信号。其结果,能够如上所述地将输送检测开关43与售罄检测开关64一同连接于商品收纳控制部80。因此,能够减少配线。由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这样,通过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从而将售罄传动件63强行保持为后退移动了的状态,因此,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能够使该售罄传动件63的倾斜延伸部63c从基座61的上表面退回,能够避免售罄传动件63扰乱由旋转的螺旋件50向前方输送的商品的姿势。
另外,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20中,商品收纳控制部80在上述商品排出控制处理中,售罄检测开关64检测出有商品的状态下,被提供了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驱动电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从而在商品没有被排出检测传感器S1检测出时,进行再试行处理,再度驱动电机41,使螺旋件50旋转直至排出检测传感器S1检测出商品,因此,具有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商品没有被约束在螺旋件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而是被约束在最前方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螺距间的所谓“拔牙”状态下收纳商品的情况下,当发出排出指令时,能够使螺旋件50旋转直至排出商品,由此,在售罄检测开关64检测出有商品的状态下,被提供了排出指令的情况下,能够切实地进行商品排出,防止使用者蒙受损失。特别是向电子货币结算那样,在向商品收纳装置20发出排出指令时已经进行了减法处理的情况下非常有用。
<实施方式2>
图2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构造的断面侧视图。此处举例的自动售货机包括主体柜101。
主体柜101是前面开口的长方体的自动售货机主体,在其内部配设有隔热构造的商品收纳库102。在商品收纳库102中,沿着上下方向设置多层商品架110。这些商品架110分别架设于在商品收纳库102的两侧设立的未图示的架支承侧板间,用于收纳商品。
另外,在商品收纳库102中设置有作为冷却单元的蒸发器103。蒸发器103与配设于机械室104的压缩机105和冷凝器106等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使通过自身的未图示的制冷剂通路的制冷剂与通过自身周围的商品收纳库102的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该空气冷却。此处,机械室104是在主体柜101的内部被划分于商品收纳库102的下方侧的间室。
通过驱动库内送风风扇107,蒸发器103周围被冷却的空气从设置于商品收纳库102背面的背面通道108的吸入口108a被吸入到通风路109中,通过该通风路109之后从吹出口108b被吹出,由此来冷却收纳在商品架110上的商品。
在上述商品架110的前方区域中,以在其两侧成为左右一对的方式配设有输送轨道111,输送托盘112在这些输送轨道111之间通过未图示的输送机构沿着上下方向可移动地配设。即,在输送轨道111之间形成用来使输送托盘112通过的输送通道113。该输送通道113延伸至机械室104的前方,输送通道113与机械室104由区划隔热件104a区划开。
在上述主体柜101设置有门体114及封闭部件115。门体114用来开闭主体柜101前面开口的上方部,更详细而言,用来开关商品收纳库102的前方区域,且可开关移动地配设于主体柜101的一个侧边缘部。该门体114具有隔热构造,包括能够从外部视认内部的隔热性的玻璃板(未图示)。
封闭部件115封闭主体柜101的前面开口的下方部,更详细而言,封闭不能由上述门体114封闭的主体柜101的前面开口的下方部。因此,封闭部件115将形成于机械室104的前方的输送通路113的前方封闭。
在该封闭部件115形成有矩形状的商品取出口115a。该商品取出口115a是使用者取出通过输送托盘112输送来的商品的开口,由商品取出门116进行开闭。
上述商品架110通过将多个商品收纳装置120以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并排设置而构成。图22是表示构成商品架110的一个商品收纳装置120的立体图。在此示例的商品收纳装置120包括商品栏主体130、驱动单元140、螺旋件150、售罄检测单元160和售罄传递臂170。
商品栏主体130由例如树脂材料等形成,是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该商品栏主体130如图23所示,在前端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安装部131,并且在后端部设置有收纳驱动单元140的收纳部132,构成用于在上方区域收纳商品的商品收纳通路。该商品栏主体130在构成商品架110的架底板110a(参照图21)安装有安装部131。
图24及图25分别是表示图22所示的驱动单元140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图24及图25所示的驱动单元14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适当使用这些图24~图26,对驱动单元140进行说明。
驱动单元140包括电机141、输出齿轮142、输送检测开关(检测单元)143和传递部件144。
电机141是根据从后述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发出的驱动指令进行驱动的驱动源。该电机141收纳在前后一对驱动壳体140a、140b的内部。
输出齿轮142大致形成为圆环状,在外周边部分形成第一输出齿部142a,并且在内周边部分形成第二输出齿部142b。该输出齿轮142以第二输出齿部142b从形成于驱动壳体140a、140b的贯通孔140c的内面露出的方式收纳于驱动壳体140a、140b的内部。此处,贯通孔140c在驱动壳体140a、140b的大致中央部分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上述输出齿轮142经由联系齿轮单元145与上述电机141联系。联系齿轮单元145包括与电机141的输出轴141a啮合的第一联系齿轮145a和与第一联系齿轮145a啮合的第二联系齿轮145b。
通过第一输出齿部142a与第二联系齿轮145b啮合,输出齿轮142能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此外,输出齿轮142以其中心轴与驱动壳体140a、140b的贯通孔140c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收纳在该驱动壳体140a、140b中。
输送检测开关143以位于输出齿轮142右侧的方式收纳在驱动壳体140a、140b中。该输送检测开关143设置有输送接触件143a(参照图31)。该输送接触件143a被未图示的施力单元施力而决定其待机姿势。输送检测开关143在输送接触件143a没有被推压而成为待机姿势的情况下,向电气连接的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发出低电平输送信号,输送接触件143a被形成于输出齿轮142上的突起部142c推压,克服施力单元的施力而位移的情况下,向商品收纳控制部180提供高电平输送信号。即,输送检测开关143配设于输送接触件143a能够抵接输出齿轮142的突起部142c的位置。
传递部件144由传递基部144a与传递轴部144b一体地形成而构成。传递基部144a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在其中心部分形成贯通孔144c。
传递轴部144b是以从传递基部144a的后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圆筒状部分。该传递轴部144b具有能够插入驱动壳体140a、140b的贯通孔140c中的外径,其内部与贯通孔部144c连通。另外,在传递轴部144b的后端部分,在相对的部分形成啮合片144b1。在这些啮合片144b1的各个端部形成啮合突起144b2,与输出齿轮142的第二输出齿部142b的一部分啮合。由此,传递部件144能够与输出齿轮142一体地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此处,传递部件144的中心轴与驱动壳体140a、140b的贯通孔140c的中心轴以及输出齿轮142的中心轴一致。
如图22及图24所示,螺旋件150例如通过使金属制的棒状体沿着前后方向(商品栏主体130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卷绕而成。该螺旋件150以其中心轴与传递部件144的中心轴(输出齿轮142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其后端部与卡止在传递部件144的传递基部144a的周边缘部上的圆环状的接头部件151连结,能够与传递部件144一体地旋转。
该螺旋件150绕中心轴旋转,由此,将约束于各螺距间的商品W(参照图22)逐渐向前方输送,并且将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W排出。
上述输送检测开关143,通过输送接触件143a与设置在输出齿轮142上的突起部142c抵接,来检测输出齿轮142的旋转,因为输出齿轮142与传递部件144一体地旋转,并且螺旋件150与传递部件144一体地旋转,所以最终输送检测开关143检测出螺旋件150的旋转。
图27是从右侧下方观察图22所示的售罄检测单元160时的立体图。如该图27所示,售罄检测单元160包括售罄杆161、售罄臂162、售罄齿轮163。
售罄杆161是横截面为十字形的长条部件。该售罄杆161在贯通商品栏主体130的杆用贯通孔133的状态下在该商品栏主体130的左侧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售罄臂162包括售罄臂基部162a与售罄臂作用部162b。售罄臂基部162a是大致圆筒状部分,形成具有与售罄杆161横截面相适应的横截面的中空部。售罄臂作用部162b是向售罄臂162a的径外方向适当弯曲并延伸的板状部分。
该售罄臂162,通过售罄臂基部162a的中空部被售罄杆161贯通,能够以该售罄杆161的中心轴为轴心绕该轴心与售罄杆161一同摆动。
在该售罄臂162的附近,设置有以前后夹着售罄臂基部162a的方式被售罄杆161贯通的臂引导部164。臂引导部164具有:能够进入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于商品栏主体130的前端部上部的长孔134中的卡止片164a;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来推压商品栏主体130的左端部的推压片164b。
上述售罄臂162在臂引导部164被售罄杆161贯通的状态下沿着前后方向位移,由此,在售罄臂基部162a的中空部被售罄杆161贯通的状态下能够与该臂引导部164一同沿着前后方向位移。此外,臂引导部164的卡止片164a进入长孔134中,且推压片164b推压商品栏主体130的左端部,由此,突出端部164b1卡止在设置于该左端部的凹部136中(参照图28),从而售罄臂162以配置在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间距间的下方的方式被定位。
售罄齿轮163在售罄杆161的后端部以被该售罄杆161插通的状态设置。该售罄齿轮163沿着售罄杆161的径外方向延伸,在其延伸端部形成售罄输出齿部163a。
该售罄齿轮163与上述售罄臂162同样,能够以售罄杆161的中心轴为轴心,绕其轴心与售罄杆161一同摆动。
在具有这样结构的售罄检测单元160中,在售罄杆16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以被该售罄杆161插通的方式设置弹簧卡止部165。在该弹簧卡止部165,臂弹簧(施力单元)166的一端被卡止。该臂弹簧166的另一端如图28所示,卡止在设置于商品栏主体130左侧的弹簧卡止突起135上。在从前方观察售罄杆161时,该臂弹簧166绕其中心轴沿顺时针方向施力该售罄杆161。
由此,如图29所示,在商品W被约束在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售罄臂162被该商品W推压,从而克服臂弹簧166的施力,从最前方的螺距间后退移动。
另一方面,售罄臂162如图30所示,在商品W没有被约束在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仅臂弹簧166的施力起作用,从而移动进入到最前方的螺距间。
换言之,售罄臂162设置成能够以相对于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进退移动的方式摆动,在常态下,被臂弹簧166施力而移动进入到最前方的螺距间,在被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W推压的情况下,克服臂弹簧166的施力,从该最前方的螺距间后退移动。
此外,售罄齿轮163如上所述,能够与售罄杆161一同摆动,所以,如图29及图30所示,随着售罄臂162的摆动,绕售罄杆161的中心轴摆动。
如图31及图32所示,售罄传递臂170具有传递臂基部171和传递臂齿轮部172。
传递臂基部171是上下方向为长边方向的长条平板状部分,形成有支承孔171a、推压突起部171b和限制突起部171c。
支承孔171a形成于传递臂基部171的上端部。形成于前方侧的驱动壳体140a上的支承突起部140a1插通于该支承孔171a中,由此,售罄传递臂170按照以支承突起部140a1的中心轴为轴心绕该轴心摆动的方式被支承。
推压突起部171b是从传递臂基部171的左端部的大致中央部位向后方突出的部分。该推压突起部171b位于输送检测开关143的输送接触件143a的左侧,在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的情况下用来推压输送接触件143a。
限制突起部171c是从传递臂基部171的左端部的大致中央部位向前方突出的部分。该限制突起部171c进入形成于上述传递基部144a后面的传递凸轮部144d(参照图33)。该传递凸轮部144d具有圆弧状的限制边缘部144d1和与该限制边缘部144d1连续的开放边缘部144d2。在传递部件144旋转的情况下,限制边缘部144d1与限制突起部171c滑动接触,从而限制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在因传递部件144的旋转而使限制突起部171c相对地进入了的情况下,开放边缘部144d2允许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
此外,图中并未明确表示,输出齿轮142的突起部142c与传递凸轮部144d的开放边缘部144d2的位置关系,在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突起部142c配置在与开放边缘部144d2相比以中心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的位置。
传递臂齿轮部172是与传递臂基部171的右侧下端部连结的扇形部分,在其下端边缘部形成售罄传递齿部172a。该售罄传递齿部172a的一部分与上述售罄齿轮163的售罄输出齿部163a的一部分啮合。
此处,对于售罄传递臂170的摆动中心至与售罄输出齿部163a的啮合部分的距离r1、售罄齿轮163的摆动中心至与售罄传递齿部172a的啮合部分的距离r2,将距离r1设定成比距离r2大。
图3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收纳装置120的特征性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该图34所示,商品收纳装置120包括排出检测传感器S2和商品收纳控制部180。
排出检测传感器S2例如是光传感器等,用来检测出从商品收纳装置120排出的商品W。在该排出检测传感器S2检测出从商品收纳装置120排出的商品W的情况下,向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发送排出信号。在本实施方式2中,排出检测传感器S2设置于商品取出口115a的附近(参照图21)。
商品收纳控制部180是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81中的程序和数据来统一控制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动作的控制单元。该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包括输入处理部180a、输出处理部180b、计时部180c和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
输入处理部180a输入处理以下信号:从输送检测开关143发出的低电平输送信号和高电平输送信号、从排出检测传感器S2发出的排出信号。
另外,输入处理部180a输入处理从作为商品收纳控制部180的上位仪器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发出的指令。此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统一控制应用了商品收纳装置120的自动售货机的售卖动作和商品管理动作。具体而言,在使用者操作设置于门体114上的商品选择单元(商品选择按钮等)的情况下,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对与该商品选择单元关联的商品收纳装置120进行电子货币等减法处理后,发出排出指令。
输出处理部1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发出各种信号。计时部180c进行计时处理。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向电机141发送驱动指令或停止驱动指令,驱动或停止电机141。
具有以上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在待机状态下,在商品W被约束于螺旋件150的至少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
图35是表示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商品收纳控制部180进行的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以下,一边说明该商品排出控制处理的处理内容,一边对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作为前提,在待机状态下,售罄传递臂170的限制突起部171c如图36所示,位于接近传递凸轮部144d的开放边缘部144d2的位置。
在该商品排出控制处理中,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等待来自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的排出指令的输入(步骤S201)。
然后,使用者通过商品选择单元选择该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商品,同时在规定的通信区域中刷电子货币存储介质,从而进行减法处理,由此,从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发出排出指令,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输入排出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向电机141发送驱动指令(步骤S202)。由此,电机141开始驱动,从前方观察时,输出齿轮142和传递部件144以中心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图36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即,螺旋件150也绕自身的中心轴旋转。
由于电机141的驱动而带动的输出齿轮142和传递部件144旋转,使螺旋件150旋转,由此,将被约束于螺旋件150的各螺距之间的商品W向前方输送,将被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W向前方排出。
在螺旋件150的旋转过程中,传递部件144也与螺旋件150一体地旋转,由此,售罄传递臂170的限制突起部171c与传递凸轮部144d的限制边缘部144d1滑动接触(参照图33)。因此,限制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
此外,输出齿轮142的突起部142c配置在与传递凸轮部144d的开放边缘部144d2相比从前方观察时以中心轴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略微旋转的位置,因此,当输出齿轮142旋转时,输送检测开关143如下所述工作。
输送检测开关143的输送接触件143a与突起部142c抵接而被推压,从而发送高电平输送信号,当因输出齿轮142的旋转而使输送接触件143a从突起部142c脱离时,成为待机姿势,发送低电平输送信号。
因此,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从输送检测开关143输入高电平输送信号后,输入低电平输送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步骤S204:是),即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从输送检测开关143输入的信号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的情况下,视作从步骤S201的输入排出指令起经过了预定的切换时间,通过计时部180c开始预定的基准时间的计时(步骤S205)。
此处所说的基准时间是指,向电机141发送驱动停止指令之前的时间,在开始该基准时间的计时的时刻,输出齿轮142和传递部件144大致旋转一圈,售罄传递臂170的限制突起部171c配置在接近传递凸轮部144d的开放边缘部144d2的位置。
在经过上述基准时间的过程中,如图22及图29所示,在商品W被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售罄臂162被该商品W推压,克服臂弹簧166的施力,保持为从该螺距间后退移动了的姿势,由此,售罄传递臂170保持该姿势。
另一方面,在经过上述基准时间的过程中,在商品W没有被约束于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如图30所示,仅臂弹簧166的施力产生作用,售罄臂162移动进入到最前方的螺距间。因此,在售罄检测单元160中,随着售罄臂162的移动进入,售罄齿轮163绕售罄杆161的中心轴摆动。因此,如图37所示,与该售罄齿轮163啮合的售罄传递臂170也向右方摆动,推压突起部171b推压输送接触件143a。由此,输送检测开关143发出高电平输送信号。
即,在经过上述基准时间的过程中,在商品W被约束于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输送检测开关143因为输送接触件143a没有被推压,所以输出低电平输送信号,在商品W没有被约束于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的情况下,输送检测开关143因输送接触件143a被推压而发出高电平输送信号。
因此,在步骤S205中,通过计时部180c开始了基准时间计时的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前,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等待来自输送检测开关143的高电平输送信号的输入(步骤S206,步骤S207)。
其结果,在经过基准时间之前,在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输入了高电平输送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步骤S207:是),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输出处理部1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发送售罄状态信号(步骤S208),然后,在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时刻,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向电机141发出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206:是,步骤S209),使电机141的驱动停止。
这样,在从商品收纳控制部180发出售罄状态信号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中,将该商品收纳装置120的商品W视作售罄,使与该商品收纳装置120关联的商品选择单元的操作无效,并且使未图示的售罄指示灯等亮起,告知收纳在该商品收纳装置120中的商品已售罄。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高电平输送信号经过了基准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步骤S207:否),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向电机141发出驱动停止指令(步骤S209),使电机141的驱动停止。
在从螺旋件150排出了商品W的情况下,将该排出的商品W放置在输送托盘112上,通过输送托盘112输送至商品取出口115a的附近。该商品W之后成为可以通过商品取出口115a取出的状态。
在上述步骤S209中,向电机141发送了驱动停止指令的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计时部180c开始设定时间的计时(步骤S210),在经过该设定时间之前,等待来自排出检测传感器S2的排出信号的输入(步骤S211,步骤S212)。
接着,在经过设定时间之前,通过输入处理部180a输入了排出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211:是,步骤S212:否),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输出处理部180b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发送排出完成信号(步骤S213),之后返回步骤,结束本次处理。由此,作为针对排出指令的应答,能够向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传递商品W排出完成的信息。
由此,能够向发送了排出指令的自动售货机控制部190通知商品W排出完成的信息,并且能够在自动售货机190中实施商品数量的减法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排出信号经过了设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11:否,步骤S212:是),商品收纳控制部180通过电机驱动处理部180d向电机141发送驱动指令,进行实施步骤S202~步骤S210的处理的再试行处理。
由此,能够再度驱动电机141,使螺旋件150旋转直至排出检测传感器S2检测出商品W。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商品收纳装置120中,在经过切换时间的过程中,在售罄传递臂170的限制突起部171c与旋转的传递部件144的传递凸轮部144d的限制边缘部144d1滑动接触的情况下,限制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在与该售罄传递臂170啮合的售罄检测单元160中,无论螺旋件150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都会限制售罄臂162移动进入到该螺距间。即,在经过切换时间之前,将售罄臂162强行保持为从最前方的螺距间后退移动了的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经过基准时间的过程中),限制突起部171c配置在接近开放边缘部144d2的位置的情况下,允许售罄传递臂170向右方摆动,在售罄检测单元160中,根据该螺距间的有无商品W,使售罄臂162能够移动进入到最前方的螺距间。即,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解除将售罄臂162强行保持为从最前方的螺距间后退移动的状态。
即,传递部件144的传递凸轮部144d和售罄传递臂170构成限制单元,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将售罄臂162强行保持为后退移动了的状态,使输送检测开关143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使售罄臂162强行后退移动,使输送检测开关143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的检测有效。
并且,根据商品收纳装置120,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使输送检测开关143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的检测无效,而在经过了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输送检测开关143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的检测有效,由此,仅通过输送检测开关143,就能检测出螺旋件150的旋转以及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W,通过削减零件数量能够减少配线。
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20,能够使售罄臂162沿前后方向位移,所以能够根据螺旋件150的螺距来自由地改变位置,能够使其配置在最前方的螺距间的下方区域。
根据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20,将售罄传递臂170的摆动中心至与售罄输出齿部163a的啮合部分的距离r1设定为比从售罄齿轮163的摆动中心至与售罄传递齿部172a的啮合部分的距离r2大,因此,能够缩小臂弹簧166的施力,由此,即使被约束于螺旋件150的螺距间的商品W为重量轻的商品,也能很好地检测出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W的有无。
以上,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更改。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使滑动件62向前方移动,而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滑动件62向后方移动,使售罄检测开关64的检测有效,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滑动件62,在控制单元与输送检测单元及售罄检测单元之间使用继电器,从发出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切换时间的期间,使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切换时间后,使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采用这种结构也能减少配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1和2中,通过售罄传动件63或售罄臂162为进入姿势或者从进入姿势后退移动,来检测商品的有无,但在本发明中,对于商品的有无,也可以使用例如光传感器等进行检测。
符号说明
1 主体柜
2 商品收纳库
10 商品架
10a 架基体
20 商品收纳装置
30 商品栏主体
40 驱动单元
41 电机(驱动源)
42 输出齿轮
43 输送检测开关(输送检测单元)
44 传递部件
44a 传递基部
44b 第一传递轴部
44c 第二传递轴部
44d 中空部
50 螺旋件
60 基座单元
61 基座
62 滑动件
63 售罄传动件
64 售罄检测开关(售罄检测单元)
70 支承部件
71 支承基部
72 支承前延部
73 前端紧固部
80 商品收纳控制部(控制单元)
81 存储器
80a 输入处理部
80b 输出处理部
80c 计时部
80d 电机驱动处理部
S1 排出检测传感器(排出检测单元)。

Claims (9)

1.一种商品收纳装置,其包括:
螺旋件,其以沿着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构成,且在从驱动源经由传递机构传递来了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
控制单元,其在被提供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源使所述螺旋件旋转,而将被约束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螺旋件的旋转,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
售罄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和
限制单元,其从被提供了所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输送检测单元发出的检测信号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时刻,视为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在从该时刻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的时刻,停止所述驱动源的驱动,
所述限制单元在所述基准时间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其以贯穿所述螺旋件的内部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载置商品;和
售罄传动件,其以相对于所述基座的上方区域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置于该基座,且在常态下被施力单元施力而移动进入所述基座的上方区域,在被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推压的情况下,克服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移动退出所述基座的上方区域,
所述售罄检测单元,在所述售罄传动件移动退出的情况下成为关闭状态,在所述售罄传动件移动进入的情况下成为打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单元,从被提供了所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所述切换时间的期间,将所述售罄传动件强行保持为移动退出了的状态,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强行使所述售罄传动件移动退出的状态,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的检测有效。
5.一种商品收纳装置,其包括:
螺旋件,其以沿着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地卷绕的方式构成,且在从驱动源经由传递机构传递来了驱动力的情况下绕中心轴旋转;和
控制单元,其在被提供排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所述驱动源使所述螺旋件旋转,而将被约束在该螺旋件的各螺距间的商品逐渐向前方输送,排出最前方的商品,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螺旋件的旋转,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并且检测所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将该检测信号发送到所述控制单元;和
限制单元,其从被提供了所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预定的切换时间的期间,使所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使所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检测单元发出的所述螺旋件的检测信号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时刻,视为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在从该时刻经过了预定的基准时间的时刻,停止所述驱动源的驱动,
所述限制单元在所述基准时间使所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售罄杆,其以相对于所述螺旋件的最前方的螺距间进退移动的方式可摆动地配置,且在常态下被施力单元施力而移动进入最前方的螺距间,在被最前方的螺距间的商品推压的情况下,克服所述施力单元的施力而从该最前方的螺距间移动退出,
所述检测单元,在所述售罄杆移动退出的情况下成为关闭状态,在所述售罄杆移动进入的情况下成为打开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单元,从被提供了所述排出指令起,在还未经过所述切换时间的期间,将所述售罄杆强行保持为移动退出了的状态,使所述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无效,在经过了所述切换时间的情况下,解除强行使所述售罄杆移动退出的状态,使所述售罄检测单元进行的最前方的螺距间有无商品的检测有效。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售罄杆能够沿着前后方向位移。
CN201680004682.0A 2015-01-28 2016-01-27 商品收纳装置 Active CN107111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4456 2015-01-28
JP2015-014456 2015-06-30
PCT/JP2016/052346 WO2016121819A1 (ja) 2015-01-28 2016-01-27 商品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1914A true CN107111914A (zh) 2017-08-29
CN107111914B CN107111914B (zh) 2019-10-18

Family

ID=5654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4682.0A Active CN107111914B (zh) 2015-01-28 2016-01-27 商品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43459B2 (zh)
CN (1) CN107111914B (zh)
WO (1) WO201612181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070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2150707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4360147A (zh) * 2020-10-14 2022-04-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7182A (zh) * 2018-11-14 2019-01-04 宁波奉化智越售货机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售货机输送装置
CN110060416A (zh) * 2019-05-16 2019-07-26 四川四季领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展示盘
JP7310365B2 (ja) * 2019-06-28 2023-07-1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8332Y (zh) * 2004-03-29 2005-11-02 天津市凯瑟戴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的出货装置
JP3978932B2 (ja) * 1999-05-14 2007-09-19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並びにこの自動販売機に用いるスパイラルラック
JP2013246562A (ja) * 2012-05-24 2013-12-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3246564A (ja) * 2012-05-24 2013-12-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CN203455894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203455895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7677U (zh) * 1986-01-16 1987-07-25
JP4003646B2 (ja) * 2003-01-29 2007-11-07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商品搬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8932B2 (ja) * 1999-05-14 2007-09-19 富士電機リテイ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並びにこの自動販売機に用いるスパイラルラック
CN2738332Y (zh) * 2004-03-29 2005-11-02 天津市凯瑟戴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售货机的出货装置
JP2013246562A (ja) * 2012-05-24 2013-12-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JP2013246564A (ja) * 2012-05-24 2013-12-09 Fuji Electric Co Ltd 商品収納装置
CN203455894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203455895U (zh) * 2013-08-30 2014-02-26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5070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2150707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2150705B (zh) * 2019-06-28 2022-05-3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2150707B (zh) * 2019-06-28 2022-05-31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CN114360147A (zh) * 2020-10-14 2022-04-15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3459B2 (ja) 2018-12-26
WO2016121819A1 (ja) 2016-08-04
JPWO2016121819A1 (ja) 2017-10-19
CN107111914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1914A (zh) 商品收纳装置
JP6515552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CN107545644B (zh) 商品收纳装置
CN103098103B (zh) 自动售货机的产品储存装置
JP2006244207A (ja) 自動販売機
CN105825581B (zh) 商品收纳装置
CN105474279B (zh) 商品排出装置
JP2006011584A (ja) 自動販売機
JP6528639B2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5251739B2 (ja) 自動販売機
CN107016796A (zh) 商品收纳装置
JP2001307204A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08052481A (ja) 自動販売機
US20170256117A1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12150705B (zh) 商品收纳装置
JP2021089690A (ja) 商品収納装置
JP2021112351A (ja) 商品収納装置
KR0135240B1 (ko) 자동판매기
JP7329321B2 (ja) 物品販売機の物品検知装置
JP4725165B2 (ja) 自動販売機
CN114360147A (zh) 商品收纳装置
JP323650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CN116343396A (zh) 自动售货机的防盗挡板机构
JP668234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4831112B2 (ja) 自動販売機の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