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9001A -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9001A
CN107099001A CN201710256567.9A CN201710256567A CN107099001A CN 107099001 A CN107099001 A CN 107099001A CN 201710256567 A CN201710256567 A CN 201710256567A CN 107099001 A CN107099001 A CN 107099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xylic acid
polymers
acid
preparation
thick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65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9001B (zh
Inventor
麦景璋
户献雷
李琳
李泓淼
佟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565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9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9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9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9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9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1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135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cyloxy radical of a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of carbonic acid or of a haloformic aci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g. vinyl esters (polyvinylacet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04Polymerisation in solution
    • C08F2/06Organic solvent
    • C08F2/08Organic solvent with the aid of dispersing agents for the polym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10General cosmetic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48Thickener, Thickening syste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稠剂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为聚(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N‑烷基丙烯酰胺和α,β‑不饱和羧酸的质量比为6~18:75~9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凝胶具有适合的弹性和延展性、易粘取、同时能提供滑爽和紧致肤感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稠剂领域,特别是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增稠剂领域,不饱和羧酸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增稠性、改善凝胶体系的触变性能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妆品、医药和石油开采等领域。聚羧酸类增稠剂通常是指由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等单体经适度交联所获得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多为沉淀聚合法。
专利CN200880101748.3公开了一种缔合性增稠剂分散体,其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以及非离子烯属不饱和表面活性剂单体为原料在75℃的条件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种缔合型增稠剂分散体。
专利US54689797公开的不饱和羧酸单体与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其中烷基含有约10至30个碳原子,得到高效的并且无机盐耐受度高的增稠剂。在说明书中,其公开了反应温度在60~90℃的常压条件下可以得到高转化率的产物。
专利US4375533公开了在单一溶剂(苯、环己烷、溶剂油或氯乙烷)体系中,加入HLB值小于10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在60~65℃下制备出易润湿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
此类增稠剂一般以微粒粉体的形式提供,其在水等溶剂中分散均匀并经中和后能形成凝胶,从而实现增稠的目的。
上述的聚合物能够提供水润肤感,同样其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皮肤涂抹过程中水润感会加重,出现本来浓稠的凝胶或膏霜在涂抹后变稀薄的“化水”现象。
专利ZL2005800430583公开了一种流变改性剂/头发定型树脂,该树脂是交联的线性聚(乙烯基酰胺/可聚合羧酸)共聚物,表现了有利的高粘度和持久卷曲保持率的头发护理性能。该方案能够提供较好的成膜性能,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当用于皮肤上时,其无法形成较为稳定的抗盐性的交联结构,导致凝胶失水和粘度降低。
此外传统的丙烯酸类增稠剂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凝胶不易被捻取、勾起量少,涂抹后缺乏成膜、紧致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较好的成膜、紧致感同时凝胶抗盐性优异,具有适合的弹性和延展性、易于附着于皮肤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同时,本发明还提供该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其具体方案为: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为聚(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N-烷基丙烯酰胺和α,β-不饱和羧酸的质量比为6~18:75~95。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N-烷基丙烯酰胺中烷基的化学式为CnH2n+1,式中n=4~12。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辛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庚基丙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为丙烯酸。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用的交联单体占反应物总重的1-3wt%;所述的反应物为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引发剂、分散剂之和。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述的交联单体为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二甘醇二烯丙基醚或蔗糖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有机惰性溶剂,通氮除氧,升温至45~55℃;
步骤2:往上述反应容器中滴加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以及反应所需的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单体的溶液,滴加时间3~6h,反应温度不变;
步骤3:升温至55~70℃后,保温1~4h使反应体系中的单体完全反应,结束反应并出料,干燥得到白色粉末。
当然,本发明并不排斥其他的聚合物方法,如先合成“种子”的“种子”沉淀聚合法或者将所有原材料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的普通沉淀聚合法。只不过,“种子”沉淀聚合法合成工序较为复杂,上述的普通沉淀聚合法在于凝胶细腻度方面还无法达到较好的程度。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中烷基的化学式为CnH2n+1,式中n=4~12。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辛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庚基丙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为丙烯酸。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交联单体占总反应物重量的1~3wt%;所述的总反应物重量为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之和。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交联单体为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二甘醇二烯丙基醚或蔗糖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有机惰性溶剂由30wt%~75wt%的烃类溶剂和75wt%~25wt%的酯类溶剂组成;所述的有机溶剂相当于占总物料重量的80-90wt%。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烃类溶剂为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苯、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酯类溶剂为甲酸乙酯、甲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组合。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分散剂占总反应物重量的2-5wt%;所述的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和/或高分子分散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高分子分散剂为带有亲水基团和带有疏水基团的嵌段共聚物中的含有聚环氧乙烷链段的聚合物或马来酸酐改性的聚合物;进一步优选地,该分散剂为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和/或斯盘-80。
在上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引发剂总反应物重量的0.3wt%~0.6wt%;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乙酰环己基磺酰、过氧化新癸酸α-异丙苯酯、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新庚酸α-异丙苯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N-烷基丙烯酰胺作为功能性单体,在引入疏水基团的同时也引入了酰胺键。疏水基团能带来疏水缔合作用,此种缔合作用是由于疏水基团间因憎水作用而发生聚集,从而产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缔合作用;丙烯酰胺单体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聚合的肌肤亲和性,还提供了大量的氢键供体和受体。疏水缔合和氢键作用使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形成了更高级的交联网络结构,此种结构对外界离子不敏感,能有效抵抗由于皮肤表面盐分导致的凝胶失水和粘度降低等效应;同时此种结构能提高聚合物凝胶的内聚力,宏观上赋予聚合物凝胶适中的弹性和延展性,易粘附在皮肤上,同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该聚合物凝胶涂覆于皮肤后具有令人愉悦的成膜、紧致感。以上的特性都是传统聚羧酸类增稠剂所不具备的。
本发明采用了“饥饿滴加”的沉淀聚合法,而传统制备聚羧酸增稠剂的方法为除引发剂外全部反应物置于反应釜中,反应过程中滴加引发剂。与传统方法相比,“饥饿滴加”法聚合过程放热平稳易于控制,不易出现爆聚现象;另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熟知,“饥饿滴加”法能有效抑制共聚反应中各单体的均聚倾向,有利于得到共聚均匀的聚合物。“饥饿滴加”法得到的聚羧酸增稠剂和传统方法制备的相比,水凝胶具有更优异的透光率和细腻度,观感大大提升。而与需先合成“成核中心”的“种子”沉淀聚合法相比,“饥饿滴加”法能得到性能类似的产品,同时合成步骤大为简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列举如下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
实施例1
称取6g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2.9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1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5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89.5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283.3g环己烷、283.3g乙酸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实施例2
称取10g N-叔丁基丙烯酰胺、3.5g斯盘-80、0.9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5g蔗糖烯丙基醚、0.5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84.7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393.8g环己烷、131.2g乙酸丁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45℃。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实施例3
称取15g N-叔辛基丙烯酰胺、5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2.1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3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77.6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160g环己烷、240g乙酸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5℃。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实施例4
称取18g N-叔丁基丙烯酰胺、2.8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3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4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75.8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167.3g环己烷、501.9g乙酸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5℃。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实施例5
称取12g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2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2.5g蔗糖烯丙基醚、0.6g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82.9g丙烯酸,将上述原料溶解于135g正己烷和315g乙酸乙酯中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135g环己烷、315g乙酸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实施例6
称取11g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0.6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2g斯盘-80、0.9g蔗糖烯丙基醚、1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4g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83.1g丙烯酸和1g甲基丙烯酸中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307.1g环己烷、307.1g乙酸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对比例1
称取2.5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1.4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4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95.7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334.6g环己烷、334.6g乙酸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对比例2
往1000ml烧瓶中加入11g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0.6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2g斯盘-80、0.9g蔗糖烯丙基醚、1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84.1g丙烯酸、277.1g环己烷、277.1g乙酸乙酯,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至分散均匀,然后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由0.4g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30g环己烷和30g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滴加时间为3h。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反应中后期体系迅速变得非常粘稠,搅拌困难,需采用强制降温措施才能稳定控制温度。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对比例3
往1000ml烧瓶中加入167.3g环己烷、501.9g乙酸乙酯、12g丙烯酸、3g N-叔丁基丙烯酰胺、0.8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8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至分散均匀,然后升温至50℃,一次加入0.05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约15min后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
继续反应30min后,以恒定的速率往烧瓶中滴加由63.8g丙烯酸、15g N-叔丁基丙烯酰胺、2.2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2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和0.35g过氧化乙酰环己基磺酰组成的混合物,滴加时间为3h。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对比例4
称取25g N-乙烯基吡咯烷酮、2.9g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2.8g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0.5g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将上述原料溶解于68.8g丙烯酸配制成原料溶液待用。往1000ml烧瓶中加入283.3g环己烷、283.4g乙酸乙酯,搅拌下通氮除氧,并升温至50℃。往烧瓶中滴加上述原料溶液,滴加时间3h。过程中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体系粘度上升,适时改变搅拌转速以维持良好的搅拌效果。滴加完毕后升温至60℃反应2h。
将聚合物悬浮液转移至单口烧瓶中,在90~100℃下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细腻的白色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粉末。
测试方法:
一、1.8%的水溶液粘度测定
称取200g去离子水于500mL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动搅拌机下并开启搅拌至1000rpm。然后称取试样3.6±0.005g,慢慢洒入水中(加样时间控制在30s~45s之间),保持转速1000rpm直至分散均匀;接着在300rpm的速度下边搅拌边用18%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80~7.30(采用水胶样与水1:10的比例进pH值的测试确认),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10min。将中和后的凝胶样品装入150mL透明塑料瓶中,然后在2000rpm转速下离心消泡,粘度较高(≥40000mPa·s)的产品离心30min,而对于粘度较低产品(<40000mPa·s)离心10min,或根据实际离心情况进行调整。再放至恒温箱中于25℃下恒温1h。
用BROOKFIELD-RVT粘度计,转速20rpm,测定上述样品的粘度。
二、1.8%水凝胶肤感评价测试
1选择被试者
选取20名被试者,年龄在18-40岁,男女各半。要求被试者皮肤健康,无皮肤病及过敏史。
2测试部位
选取被试者的前腕屈侧区适当面积作被试区,试验前用纯水冲洗被试区30s并自然凉干。
3操作方法
3.1凝胶评价
被试者用食指接触被测凝胶,感受凝胶弹性;用食指粘取凝胶,观察粘取时的凝胶的粘取量;观察凝胶的细腻度。
3.2涂搓过程肤感评价
用食指粘取适量的被测凝胶,在被试区来回涂搓,感受涂搓过程中凝胶的铺展性、滑爽性以及化水程度。
3.3干燥后肤感评价
涂搓均匀后等待凝胶干燥,感受其干燥快慢以及干燥后的成膜感。
4评分细则
被试者根据表一对上述评价项目进行评分。
表一 肤感测试评分细则
测试结果
上述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按照上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二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测试结果
通过上述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加入N-烷基丙烯酰胺进行共聚的凝胶样品,其凝胶弹性、粘取量评分远高于未加入N-烷基丙烯酰胺进行共聚的凝胶样品(对比例1),且化水程度很低,在皮肤上涂抹时不易变得稀薄,干燥后具有很好的成膜感。对比例2为按传统只滴加引发剂工艺制备的样品,从肤感评价可知其凝胶偏粗糙、细腻度一般。对比例3为按“种子”聚合法制备的样品,可见其产品性能与实施例4接近,而实施例4的工艺则大为简化。
同时,对比例4为将N-乙烯基吡咯烷酮替代N-烷基丙烯酰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丙烯酰胺基团相比于N-乙烯基酰胺基团在凝胶弹性、凝胶粘取量、肤感爽滑、干燥快慢以及耐盐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为聚(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物;N-烷基丙烯酰胺和α,β-不饱和羧酸的质量比为6~18:7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N-烷基丙烯酰胺中烷基化学式为CnH2n+1,式中n=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辛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庚基丙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为丙烯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中所用的交联单体占反应物总重的1-3wt%;所述的反应物为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引发剂、分散剂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为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二甘醇二烯丙基醚或蔗糖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为:
步骤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有机惰性溶剂,通氮除氧,升温至45~55℃;
步骤2:往上述反应容器中滴加含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以及反应所需的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单体的溶液,滴加时间3~6h,反应温度不变;
步骤3:升温至55~70℃后,保温1~4h使反应体系中的单体完全反应,结束反应并出料,干燥得到白色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中烷基的化学式为CnH2n+1,式中n=4~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烷基丙烯酰胺为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N-辛基丙烯酰胺、N-叔辛基丙烯酰胺、N-庚基丙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N-丁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为(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为丙烯酸。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占总反应物重量的1~3wt%;所述的总反应物重量为α,β-不饱和羧酸、N-烷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交联剂、分散剂、引发剂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单体为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二甘醇二烯丙基醚或蔗糖烯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惰性溶剂由30wt%~75wt%的烃类溶剂和75wt%~25wt%的酯类溶剂组成;所述的有机溶剂占总物料重量的80-90wt%。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烃类溶剂为正己烷、异己烷、环己烷、苯、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酯类溶剂为甲酸乙酯、甲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占总反应物重量的2-5wt%;所述的分散剂为表面活性剂和/或高分子分散剂,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的高分子分散剂为带有亲水基团和带有疏水基团的嵌段共聚物中的含有聚环氧乙烷链段的聚合物或马来酸酐改性的聚合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聚氧乙烯30二聚羟基硬脂酸酯和/或斯盘-80。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羧酸共聚物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占总反应物重量的0.3wt%~0.6wt%;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乙酰环己基磺酰、过氧化新癸酸α-异丙苯酯、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新庚酸α-异丙苯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CN201710256567.9A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099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6567.9A CN107099001B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6567.9A CN107099001B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9001A true CN107099001A (zh) 2017-08-29
CN107099001B CN107099001B (zh) 2019-08-02

Family

ID=59658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6567.9A Active CN107099001B (zh) 2017-04-19 2017-04-19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90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8141A (zh) * 2020-11-24 2021-03-23 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改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354774A (zh) * 2021-06-28 2021-09-0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76484A (zh) * 2022-01-19 2022-04-05 广东星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粉末增稠剂的制备方法、消毒免洗搓手凝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9319A (ja) * 1995-05-25 1996-12-03 Osaka Organic Chem Ind Ltd ゲル基剤
CN104093752A (zh) * 2011-11-11 2014-10-08 巴斯夫欧洲公司 包含至少一种基于缔合性单体的聚合物的增稠剂
CN104105714A (zh) * 2011-12-21 2014-10-15 路博润高级材料公司 制备丙烯酸聚合物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产物
CN104861104A (zh) * 2015-06-08 2015-08-26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润湿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19319A (ja) * 1995-05-25 1996-12-03 Osaka Organic Chem Ind Ltd ゲル基剤
CN104093752A (zh) * 2011-11-11 2014-10-08 巴斯夫欧洲公司 包含至少一种基于缔合性单体的聚合物的增稠剂
CN104105714A (zh) * 2011-12-21 2014-10-15 路博润高级材料公司 制备丙烯酸聚合物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产物
CN104861104A (zh) * 2015-06-08 2015-08-26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润湿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8141A (zh) * 2020-11-24 2021-03-23 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改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354774A (zh) * 2021-06-28 2021-09-07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276484A (zh) * 2022-01-19 2022-04-05 广东星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粉末增稠剂的制备方法、消毒免洗搓手凝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9001B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33841A (en) Vinyl acetate-polyoxyalkylene compound copolymers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JP5221958B2 (ja) アルキル変性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水溶性共重合体
CN107099001B (zh) 一种羧酸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5149626B2 (ja) アルキル変性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水溶性共重合体
CN105330784B (zh) 一种制备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方法
CN106687524B (zh) 含羧基聚合物组合物
CN102093501A (zh) 一种混合浆料用超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JP6935390B2 (ja) ジェル組成物、化粧料、およびジェル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19044680A1 (ja)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重合体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866868A (zh) 一种共聚物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Kwon et al. Itaconic‐acid‐based superabsorbent polymer with high gel strength and biocompatibility
CN109485795A (zh) 一种共聚物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82851B (zh) 一种拒水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TW201636000A (zh) 化學各向異性粒子及其化妝品組合物
CN108624240A (zh) 常温酮肼自交联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57807A (zh) 一种毛发定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697B (zh) 一种低温条件下制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7242A (zh) 一种皮肤护理组合物
WO2017170576A1 (ja)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重合体組成物
CN107236093A (zh) 一种用于生产阳离子松香胶的双子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JP6981963B2 (ja) ジェル組成物、化粧料、およびジェル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781264B2 (ja) ゲル基材粉体の製造法
CN110272516A (zh) 一种改进型交联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203A (zh) 一种共聚物流变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组合物
CN106866875A (zh) 一种可用于异方性导电胶的增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