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7527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7527A
CN107097527A CN201610816673.3A CN201610816673A CN107097527A CN 107097527 A CN107097527 A CN 107097527A CN 201610816673 A CN201610816673 A CN 201610816673A CN 107097527 A CN107097527 A CN 107097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ccommodating
accommodating body
liquid
main body
handl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6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7527B (zh
Inventor
百濑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97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7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7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7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Abstract

提供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不使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增大,就能够对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记录头从同样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液体收纳体通过液体供给路径容易地供给液体。记录装置(12)具备:记录头(20),其被配置在装置主体(12A)的内部,对纸张(P)喷射油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其能够装卸收纳有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并且能够相对于设在装置主体上的插拔口(42a)插拔;以及油墨供给管(21),其能够从液体收纳体朝向记录头供给油墨,通过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插入装置主体的插拔口而连接使油墨供给管(21)分离形成的油墨供给管(21a)和油墨供给管(21b),通过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装置主体的插拔口拔出切断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2月30日、申请号为201410842086.2、发明名称为“记录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记录装置的一种,已知从记录头对纸张等介质喷射油墨来进行印刷(记录)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在进行比较大量的印刷的情况下,需要连续且稳定地向记录头供给油墨。因此,在这种打印机中,存在这样的结构:在打印机的装置主体外具备由油墨包等构成的大容量的液体收纳体,将油墨从该大容量的液体收纳体通过油墨供给管供给至在装置主体内配置的记录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1659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这样的打印机中,液体收纳体被配置在装置主体外。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装置主体的设置面积外还存在液体收纳体的设置面积,相应地,打印机整体的设置面积增大。因此,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将液体收纳体配置在装置主体内,并在该装置主体内将油墨从液体收纳体通过油墨供给管供给至记录头。
可是,如果这样,则需要对液体收纳体进行更换作业,因此存在这样的新问题:在进行这样的更换时,装置主体内的液体收纳体和油墨供给管的连接作业变得烦杂。
并且,这样的问题并不限于喷墨式打印机,在下述结构的记录装置中也几乎相同:液体收纳体配置在装置主体内,该液体收纳体收纳有向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记录头供给的液体,通过液体供给路径将该液体收纳体和记录头之间连接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不使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增大,就能够相对于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记录头从同样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液体收纳体通过液体供给路径容易地供给液体。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其被配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对介质喷射液体;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收纳有所述液体的液体收纳体能够相对于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装卸,并且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插拔口插拔;以及液体供给路径,其能够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所述液体,所述液体供给路径包括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上设置的单元侧路径和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的装置主体侧路径,通过使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插入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插拔口而连接所述单元侧路径和所述装置主体侧路径,通过将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插拔口拔出而切断连接状态。
根据该结构,液体收纳体能够相对于处于从装置主体的插拔口拔出的状态下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容易地进行装卸。并且,在将安装有该液体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插入装置主体的插拔口时,分离地形成液体供给路径的单元侧路径和装置主体侧路径被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实现从液体收纳体朝向记录头的液体供给。另外,在此时,由于液体收纳体被配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因此,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不会增大。因此,不使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增大,就能够对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记录头从同样配置在装置主体内的液体收纳体通过液体供给路径容易地供给液体。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单元侧路径的与所述装置主体侧路径连接的单元侧连接部和所述装置主体侧路径的与所述单元侧路径连接的装置主体侧连接部分别设置有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在两个连接部互相连接的状态下打开,另一方面,所述阀机构在两个连接部为非连接的状态下关闭。
根据该结构,当安装有液体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插入装置主体的插拔口而成为单元侧连接部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状态时,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部的阀机成为打开状态,因此,单元侧路径和装置主体侧路径被连接,从而能够实现从液体收纳体朝向记录头的液体供给。另一方面,在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装置主体的插拔口拔出而使得两个连接部的连接状态被切断时,设置于各个连接部的阀机构关闭。因此,在例如为了进行液体收纳体的装卸更换而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装置主体的插拔口拔出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液体从单元侧路径和装置主体侧路径漏出。
另外,关于上述记录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移动阻力施加部,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插入所述插拔口而成为所述两个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状态之前,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以能够对向该插入方向移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施加移动阻力的方式与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接触,通过使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克服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施加的移动阻力向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移动,由此使所述两个连接部接触。
根据该结构,即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用户从装置主体的插拔口猛烈地插入,也能够通过移动阻力施加部来避免单元侧连接部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猛烈地碰撞这样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构成为包括施力部件,在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与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接触的接触状态下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进一步向插入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件对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向从所述插拔口拔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在所述两个连接部连接起来时,所述施力部件成为蓄力状态。
根据该结构,在从插拔口拔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时,施力部件从蓄力状态释放朝向拔出方向的作用力,因此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的拔出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中还具备泵机构,所述泵机构为了使所述液体从上游侧的所述液体收纳体通过所述单元侧路径朝向下游侧流动而被驱动。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例如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配置在装置主体中的铅直方向的下部、另一方面记录头被配置在装置主体中的铅直方向的上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泵机构的驱动将液体从安装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的液体收纳体顺畅地向记录头侧供给。
另外,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上,能够装卸多个所述液体收纳体,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各液体收纳体对应的多个所述单元侧路径,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单元侧路径对应的多个所述装置主体侧路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介质进行使用了多种液体的基于多色的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左斜上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剖视图。
图3是液体收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变形例的液体收纳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方右斜下方观察变形例的液体收纳体装卸盒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导轨与引导槽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概要说明图,(a)是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的插入完成时的概要说明图,(b)是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的插入中途或拔出中途的概要说明图。
图7是示出变形例的单元侧连接部与装置主体侧连接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2:记录装置;12A:装置主体;20:记录头;21、21A、21B:油墨供给管(液体供给路径,单元侧路径,装置主体侧路径);26、26A: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7、27A:液体收纳体;42a:插拔口;64:泵机构;66:单元侧连接部;68: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9:阀机构;70:螺旋弹簧(施力部件,移动阻力施加部);85:突部(移动阻力施加部);P:纸张(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例如是这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油墨,由此进行记录(印刷)。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示出方向时,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就是以图1中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复合机11具备:记录装置12,其通过喷射油墨来执行记录动作;读取装置13,其读取记录在原稿(省略图示)上的信息;以及自动原稿进给部14,其能够将层叠的多张原稿依次进给至读取装置13。读取装置13被配置在记录装置12的形成为箱体形状的装置主体12A上,自动原稿进给部14被配置在读取装置13上。在记录装置12的装置主体12A的前面上部设置有:在用户对复合机11输入信息时被操作的操作部15;和显示复合机11的各种信息的显示部16。并且,在装置主体12A内设置有记录部17,所述记录部17通过向供给的纸张P喷射油墨来进行记录。
即,在装置主体12A内,以沿着成为对纸张P进行扫描的主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架设有引导轴18,滑架19以能够沿着主扫描方向移动的状态被支承于该引导轴18。该滑架19随着未图示的滑架马达的驱动而沿着主扫描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在滑架19的下表面侧支承有记录头20,该记录头20通过对纸张P喷射油墨来进行记录。
并且,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在记录头20上设置有多列由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列。并且,多个作为液体供给路径的一个例子的油墨供给管21以与各喷嘴列分别对应的方式,在将下游侧的端部与记录头20连接的状态下被绕回至装置主体12A内。另外,在装置主体12A内,且在比滑架19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区域的右端靠右侧的位置,配设有安装驱动电路的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的基板单元22,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滑架19的移动机构和来自记录头20的油墨的喷射机构等。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12A的前面侧开设有排纸口23,该排纸口23能够将从记录部17排出的纸张P排出至装置主体12A外。在该排纸口23内设置有排纸托盘24,该排纸托盘24能够支承从装置主体12A内的记录部17向装置主体12A外排出的纸张P。并且,在装置主体12A中的比排纸托盘24靠下方的位置,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2A插拔自如的状态配置有供纸盒25和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能够将用于向记录部17供给的纸张P以层叠状态收纳于供纸盒25内。另一方面,液体收纳体27能够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内装卸,所述液体收纳体27收纳有向记录头20供给的油墨。
如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12A内,配置供纸盒25的区域和配置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区域被间隔壁28上下分开。供纸盒25沿着该间隔壁28的上表面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方向上移动自如。并且,在供纸盒25的前端部设置有檐状的把持部25a,该把持部25a用于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2A插拔供纸盒25时供用户的手搭挂。同样,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前端部设有檐状的把持部26a,该把持部26a用于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2A插拔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时供用户的手搭挂。
另外,在从排纸口23观察时的装置主体12A的内侧,且在与间隔壁28的上表面对置的位置设有路径构成部件29,该路径构成部件29的上表面侧构成了纸张P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送纸辊30被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该路径构成部件29上。另外,在装置主体12A内,且在比送纸辊30靠后方侧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后方向上倾斜的分离斜面31。并且,从该分离斜面31朝向斜上方形成有沿着反转辊32的周面的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并且,与该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连续地形成有能够朝向记录部17输送纸张P的输送路径34。
在记录部17中沿上下方向与记录头20对置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支承纸张P的支承台35,在从前后夹着该支承台35的各个位置配置有送纸辊对36和排纸辊对37。另外,在装置主体12A内,在支承反转辊32的框架部38的下表面与前述的路径构成部件29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输送路径39,该输送路径39使纸张P不经由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就能够从支承台35上朝向分离斜面31与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的连续部位输送。
即,在图2中,当送纸辊30随着未图示的送纸马达的驱动而旋转时,层叠在供纸盒25内的纸张P被朝向位于后方的分离斜面31送出。然后,在分离斜面31处分离成一张张的纸张P通过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被朝向与记录部17连续的输送路径34传送,在记录部17处将油墨喷射至所述纸张P的朝向上侧的正面侧。然后,通过喷射油墨进行了印刷的纸张P随着排纸辊对37的旋转被从排纸口23排出。
另外,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正面进行了印刷的纸张P随着送纸辊对36的反转驱动而通过输送路径39返回至分离斜面31与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的连续部位,并再次在弯曲状的输送路径33上以正面和背面翻转的状态被朝向记录部17输送。其结果是,在记录部17中,通过对该纸张P的朝向上侧的背面侧喷射油墨来进行双面印刷,然后,该纸张P随着排纸辊对37的旋转被从排纸口23排出。
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12A的后面侧的上部设置有载置托盘40,在将纸张P从装置主体12A的后方上部朝向记录部17供给时,所述载置托盘40能够载置该纸张P。并且,载置在该载置托盘40上的纸张P随着送纸辊41的旋转从斜上方进入输送路径34的中途位置,由此随着送纸辊对36的旋转被朝向记录部17输送。
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12A内的、间隔壁28的下侧的空间被作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安装部42,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通过该安装部42的前端侧的开口即插拔口42a,沿着装置主体12A的底壁43的上表面相对于安装部42插拔自如。另外,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形成为上侧敞开的前后方向较长的有底矩形箱状,液体收纳体27装卸自如地载置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内侧。
如图3所示,液体收纳体27具有:油墨包44,其是在内部收纳有油墨的具有挠性的袋体;筒状的液体导出部件45,其以从该油墨包44突出的状态将油墨包44的内外连通;附件46,其经由该液体导出部件45保持油墨包44;以及该附件46的盖体47。油墨包44中的液体导出部件45的末端开口作为液体导出口48。并且,在该液体导出口48的内部内装有:密封部件50,其在中央形成有供给孔49;阀芯51,其能够使供给孔49开闭;以及螺旋弹簧52,其对阀芯51朝向密封部件50侧施力。即,对于油墨包44,通过利用插入于液体导出口48内的油墨供给针(省略图示)等液体供给部件推压使密封部件50的供给孔49始终封闭的阀芯51而开阀,由此,能够将收纳于内部的油墨从液体导出口48导出。
另外,附件46是具有刚性比油墨包44大的长方体形状的树脂制部件,在附件46的前面侧形成有开口53,在保持着油墨包44时,该开口53能够使液体导出部件45的液体导出口48露出。在该开口53的后方设置有能够从左右两侧夹持油墨包44的液体导出部件45的一对肋54,并且,在这些肋54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的垂直壁部55。另外,在附件46上形成有能够使形成于盖体47的卡定凸部56卡定的卡定凹部57,并且,在附件46的侧面安装有连接端子58,该连接端子58具有存储着与在油墨包44中收纳的油墨的种类和剩余量等相关的信息的电路板(省略图示)。
接下来,对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和将安装于该单元中的液体收纳体27与记录头20之间连接起来的液体供给路径,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形成为被支承板60划分成上下2层的结构,液体收纳体27以载置的状态被安装于成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上层侧的支承板60上。另外,滑动部件61以在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和实线所示的位置之间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支承板60上的前部。该滑动部件61是具有插入油墨包44的液体导出口48内的油墨供给针(省略图示)的部件,其被省略图示的弹簧施力而始终处于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并且,该滑动部件61在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被液体收纳体27的附件46向前方侧推压时,从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
另外,在滑动部件61内,在油墨供给针的基端侧(与插入油墨包44的液体导出口48内的末端相反的一侧)连接着构成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的上游端。并且,该油墨供给管21a在比滑动部件61的位置靠前方侧的位置处被引入在支承板60的下侧形成的空间即下层室62内,并且在比油墨包44的位置靠后方侧的位置处被再次引出至支承板60的上侧。并且,在油墨供给管21a相对于滑动部件61的连接部分、和液体收纳体27的附件46与滑动部件61的接触部分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板63,该遮挡板63用于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从插拔口42a拔出时防止这些部分被用户看见。
如图2所示,被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下层室62侧引出至支承板60的上侧的油墨供给管21a经由配置在该支承板60上的管式泵等泵机构64,将其下游端与安装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的后面侧的单元侧连接部66连接。并且,在油墨供给管21a的被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下层室62侧引出至支承板60的上侧的引出部分和管式泵等泵机构64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板65a,该遮挡板65a用于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从插拔口42a拔出时防止这些部分被用户看见。
另外,在装置主体12A的底壁43上的后端附近,立起设置有从后方侧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对置的垂直壁67,在该垂直壁67的前面侧安装有能够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单元侧连接部66连接的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并且,在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上分别设置有阀机构69,所述阀机构69在两个连接部66、68互相连接的状态下打开,另一方面,在两个连接部66、68非连接的状态下关闭。
另外,如图2所示,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与装置主体12A内的垂直壁67之间,沿前后方向伸缩自如地夹装有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旋弹簧70。该螺旋弹簧70将其后端作为固定端支承于装置主体12A的垂直壁67的前表面,另一方面,在成为该螺旋弹簧70的自由端的前端安装有能够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接触的抵接板71。即,螺旋弹簧70的非伸缩时的全长比图2所示的状态长,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从插拔口42a插入安装部42的情况下,在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成为被连接的状态之前,螺旋弹簧70被设定为使抵接板71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接触的长度。
然后,在从该接触状态开始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进一步向成为插入方向的后方移动的情况下,螺旋弹簧70被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后壁65按压而收缩,同时作为下述这样的移动阻力施加部发挥功能:对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施加从插拔口42a拔出的朝向前方的作用力作为移动阻力。然后,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相对于安装部42的安装完成而成为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被连接起来的状态时,螺旋弹簧70成为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插拔口42a拔出的向前方施力的蓄力状态。
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前端从后方侧与在装置主体12A的底壁43的前端部设置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状的凸部43a卡定,由此,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限制从插拔口42a拔出。并且,通过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前端上提而解除相对于凸部43a的卡定状态,由此,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以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作为助力而能够从插拔口42a向拔出方向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构成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的上游端与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连接,并且,油墨供给管21b的下游端与与记录头20连接。然后,由于安装于安装部42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12A的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成为被连接起来的状态,因此能够从液体收纳体27经由油墨供给管21向记录头20供给油墨。
另外,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支承板60上,沿左右方向并排配置有多个(例如4个)液体收纳体27。即,收纳有黑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收纳有青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收纳有品红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和收纳有黄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载置于支承板60上。在各液体收纳体27中,与收纳其他各色油墨的颜色的液体收纳体27的油墨包44相比,收纳黑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的油墨包44的、可收纳油墨的容量较大。并且,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下层室62的容量比排列在支承板60上的所有的液体收纳体27中的油墨包44的合计容量大。
并且,在支承板60上设置有与上述多个(在这种情况下为4个)液体收纳体27分别对应的多个(4个)滑动部件61,并且,多个(4个)油墨供给管21a同样与各滑动部件61连接。另外,在支承板60上同样设置有多个(4个)供这些多个(4个)油墨供给管21a经由的泵机构64,各个单元侧连接部66同样与各油墨供给管21a的下游端连接。并且,与这些多个(4个)单元侧连接部66分别对应的多个(4个)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设置于装置主体12A上,上游端分别与各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连接的多个(4个)油墨供给管21b的下游端与记录头20中的与各油墨颜色对应的喷嘴列分别连接。
如图2所示,构成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在装置主体12A内以避开作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移动区域的安装部42、供纸盒25的移动区域以及纸张P的输送路径33、34、39的方式被布置。另外,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将液体收纳体27的连接端子58和作为记录装置12的控制部的基板单元22电连接的信号配线以沿着构成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和构成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的方式布置。并且,在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上分别设置有能够将单元侧的行进配线和装置主体侧的信号配线连接起来的连接机构(省略图示)。
接下来,对于如以上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2的作用,着眼于用户进行液体收纳体27的装卸更换的情况下的作用,在下面进行说明。
另外,例如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在对收纳有向记录头20供给的油墨的液体收纳体27进行新旧更换时,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拔出。然后,从该拔出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支承板60上将旧的液体收纳体27卸下。即,如果将旧的液体收纳体27上的附件46朝向滑动部件61推送,旧的液体收纳体27的附件46的相对于滑动部件61的接合状态被消除,从而能够将旧的液体收纳体27从支承板60上卸下。
然后,将代替卸下来的旧的液体收纳体27的新的液体收纳体27载置于支承板60上,当在使其附件46抵接于滑动部件61的状态下将该新的液体收纳体27进一步向滑动部件61侧推送时,新的液体收纳体27成为使附件46与滑动部件61接合的状态而被安装。其结果是,能够从新的液体收纳体27侧向成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侧供给油墨。同样,能够实现从新的液体收纳体27的连接端子58向沿着油墨供给管21a的信号配线进行的通信。
然后,将像这样安装了新的液体收纳体27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插入。这样,位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插入方向前侧的后壁65与螺旋弹簧70的末端的抵接板71接触,其向插入方向的移动速度由于螺旋弹簧70的弹力的影响而被抑制。然后,如果用户从该接触状态开始进一步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向插入方向前侧压入,则如图2所示,螺旋弹簧70以蓄力状态收缩,同时,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成为使两个连接部66、68连接的状态,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相对于装置主体12A内的安装部42的安装完成。
进而,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连接起来,由此,设置于两个连接部66、68的阀机构69打开,能够从作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侧向作为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供给油墨。并且,如果在该状态下驱动泵机构64,则即使对于比液体收纳体27靠铅直方向上侧的记录头20也能够良好地供给油墨。
另一方面,如果从该状态开始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向拔出方向移动,则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成为非连接状态,因此,设置于两个连接部66、68的阀机构69关闭。因此,能够抑制油墨供给管21a、21b内的油墨从两个连接部66、68漏出。另外,在从插拔口42a拔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时,螺旋弹簧70的作用力成为助力而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向拔出方向按压,因此用户能够简单地进行拔出作业。
另外,在油墨从安装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液体收纳体27漏出的情况下,该漏出的油墨进入下层室62内而贮存起来。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所有的油墨从所有的液体收纳体27漏出而进入下层室62内,也不会从下层室62溢出。因此,能够抑制装置主体12A内被溢出的油墨污染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液体收纳体27能够相对于处于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拔出的状态下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容易地进行装卸。并且,在将安装有该液体收纳体27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插入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时,分离地形成液体供给路径的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和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被连接起来,由此能够实现从液体收纳体27朝向记录头20的油墨供给。另外,在此时,由于液体收纳体27被配置在装置主体12A的内部,因此,作为记录装置12的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不会增大。因此,不使装置整体的设置面积增大,就能够对配置在装置主体12A内的记录头20从同样配置在装置主体12A内的液体收纳体27通过作为液体供给路径的一个例子的油墨供给管21容易地供给油墨。
(2)在安装有液体收纳体27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插入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而成为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被连接起来的状态时,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部66、68的阀机构69成为打开状态。因此,作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和作为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被连接而能够实现从液体收纳体27朝向记录头20的油墨供给。另一方面,在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拔出而使得两个连接部66、68的连接状态切断时,设置于各个连接部66、68的阀机构69关闭。因此,在例如为了进行液体收纳体27的装卸更换而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拔出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油墨从作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和作为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漏出。
(3)例如,即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用户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猛烈地插入,也能够通过作为移动阻力施加部发挥功能的螺旋弹簧70的动作来避免单元侧连接部66和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猛烈地碰撞这样的情况。
(4)在从插拔口42a拔出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时,作为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螺旋弹簧70从蓄力状态释放朝向拔出方向的作用力,因此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拔出作业变得容易。
(5)即使在例如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被配置在装置主体12A中的铅直方向的下部、另一方面记录头20被配置在装置主体12A中的铅直方向的上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泵机构64的驱动将油墨从安装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的液体收纳体27顺畅地向记录头20侧供给。
(6)能够对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的纸张P进行使用了多种油墨的基于多色的记录。
(7)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中,滑动部件61被配置在支承板60的前端附近,因此,即使在用户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从插拔口42a抽出一半的程度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液体收纳体27的装卸。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这样进行变更。
·如在图2中以双点划线所示,也可以从成为安装部42的顶面的间隔壁28的下表面垂直设置能够与液体收纳体27中的附件46的垂直壁部55抵接的抵接部件72。在这种情况下,附件46将液体收纳体27在支承板60上与滑动部件61位置对准,另一方面,即使在将液体收纳体27载置成从该滑动部件61分离的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插入的过程中,抵接部件72也与附件46的垂直壁部55抵接,使液体收纳体27向滑动部件61侧移动。因此,用户无需将液体收纳体27严格地位置对准成附件46和滑动部件61相抵接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与液体收纳体27的装卸相关的作业性。
·如图4所示,液体收纳体27A也可以不是成为附件46与滑动部件61接合的状态从而与油墨供给管21连接这样的结构,液体收纳体27A可以是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在油墨供给管21的上游端安装的帽部件75嵌合于贯穿附件46的液体导出部件45的末端,由此进行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上将液体收纳体27A与油墨供给管21连接在一起,并能够抑制油墨的漏出。
·如图5和图6的(a)、(b)所示,也可以是,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的侧面形成树脂制的导轨部80,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12A内的安装部42的内侧面形成引导槽81。在这种情况下,导轨部80形成为大致沿着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相对于插拔口42a的插拔方向延伸的凸条形状,该插入方向侧端部80a和拔出方向侧端部80b都形成为内侧为空间的环体形状。
另一方面,引导槽81的最里部形成为导轨部80的插入方向侧端部80a的抵靠部82。另外,引导槽81的入口部分形成为锥面83,并且,在稍微比该锥面83靠引导槽81内的部位的内底面形成为斜面部84,该斜面部84与插入引导槽81内的导轨部80的拔出方向侧端部80b抵接,能够限制所述拔出方向侧端部80b从引导槽81内拔出。另外,可以在引导槽81的内侧部附近的顶面形成突部85,所述突部85与插入引导槽81内的导轨部80的插入方向侧端部80a滑动接触而能够施加移动阻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被用户从装置主体12A的插拔口42a猛烈地插入时,引导槽81内的突部85作为移动阻力施加部发挥功能,由此,即使没有设置螺旋弹簧70,也能够降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的向插入方向的移动速度。
·如图5和图7所示,也可以是,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状的凸部91,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12A的底壁43的上表面形成有能够与凸部91嵌合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状的凹部92。并且,也可以是,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中,在凸部91的朝向后侧的垂直端面上设置单元侧连接部66,将成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的下游端与该单元侧连接部66连接。另外,也可以是,在装置主体12A上,在凹部92的朝向前侧的垂直端面上设置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将成为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与该装置主体侧连接部68连接。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需使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形成为上下2层的结构,并且,能够抑制装置主体12A的进深尺寸的增大,能够通过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A的插入动作将成为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和成为装置主体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b连接起来。因此,油墨供给管21a、21b的连接作业变得简便,并且也有助于记录装置12的小型化。
·也可以不在装置主体12A的前表面,而是在左右任意的侧面形成插拔口42a,在左右方向上插拔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26A。
·也可以是,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26A内,不仅安装有液体收纳体27、27A,还安装有将从记录头20作为废液排出的废油墨经由废液回收管回收的废液箱。
·也可以是,在安装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26A的液体收纳体27、27A上设置能够补充油墨的注入口,并且,平时以盖部件封闭该注入口,能够根据需要补充油墨。这样,也能够固定地配置液体收纳体27、27A。
·相对于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26A装卸的液体收纳体27、27A的种类和数量是任意的,例如仅安装大容量的黑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等单独的液体收纳体。
·在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可以不设置泵机构64。另外,关于泵机构64,除管式泵以外,可以采用隔膜泵或活塞泵等各种泵的形态。
·关于作为移动阻力施加部发挥功能的施力部件,除螺旋弹簧70以外,可以采用螺旋弹簧或板簧等各种弹簧形态。
·作为阀机构69,例如可以采用检测两个连接部66、68的接触来进行打开关闭动作的电磁阀,或者两个连接部66、68在互相接触时被从对方侧突出的部件按压而使阀芯克服作用力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后退的阀机构等各种阀机构。
·在图2所示的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26中,滑动部件61也可以配置在支承板60上的后端附近。这样,能够缩短构成单元侧路径的油墨供给管21a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记录装置12具体化为串行打印机,但是,该记录装置12也可以是行式打印机,也可以是页式打印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12可以是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并且,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以微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滴状、在线状上带有尾巴的形状。另外,关于在此所说的液体,只要是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射这样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包括粘性高或低的液状体、胶体、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另外,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不仅可以是液体,还包括将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态物质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媒等而成的状态。作为液体的代表性例子,可以列举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油墨或液晶等。在此,油墨包括一般的水性油墨和油性油墨並、以及凝胶体油墨、热熔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存在喷射下述这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含有在液晶显示器、EL(场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或色材等的材料。另外,也可以是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用作精密移液管的喷射由试样构成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微型分配器等。而且,也可以是对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以精确定位的方式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喷射在基板上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Claims (7)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
记录头,其被配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对介质喷射液体;
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收纳有所述液体的液体收纳体能够相对于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装卸,并且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插拔口插拔;以及
液体供给路径,其能够从所述液体收纳体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所述液体,
所述液体供给路径包括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上设置的单元侧连接部和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的装置主体侧连接部,
通过使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插入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插拔口而连接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和所述装置主体侧连接部,通过将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插拔口拔出而切断连接状态,
在进行所述液体收纳体的装卸更换的情况下,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从所述插拔口拔出,
在安装有所述液体收纳体的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插入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插拔口时,所述液体收纳体配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和所述装置主体侧连接部分别设置有阀机构,所述阀机构在两个连接部互相连接的状态下打开,另一方面,所述阀机构在两个连接部为非连接的状态下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还具备移动阻力施加部,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被插入所述插拔口而成为所述两个连接部连接起来的状态之前,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以能够对向该插入方向移动的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施加移动阻力的方式与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接触,通过使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克服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施加的移动阻力向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移动,由此使所述两个连接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构成为包括施力部件,在所述移动阻力施加部与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接触的接触状态下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进一步向插入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施力部件对该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向从所述插拔口拔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并且,在所述两个连接部连接时,所述施力部件成为蓄力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中还具备泵机构,所述泵机构为了使所述液体从上游侧的所述液体收纳体通过所述液体供给路径朝向下游侧流动而被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上能够装卸多个所述液体收纳体,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各液体收纳体对应的多个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对应的多个所述装置主体侧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收纳体装卸单元上能够装卸多个所述液体收纳体,并且设置有分别与各液体收纳体对应的多个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单元侧连接部对应的多个所述装置主体侧连接部。
CN201610816673.3A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7097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2128A JP6256048B2 (ja) 2014-01-27 2014-01-27 記録装置
JP2014-012128 2014-01-27
CN201410842086.2A CN104802522B (zh)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2086.2A Division CN104802522B (zh)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7527A true CN107097527A (zh) 2017-08-29
CN107097527B CN107097527B (zh) 2019-02-15

Family

ID=536782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2086.2A Active CN104802522B (zh)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CN201610816673.3A Active CN107097527B (zh)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2086.2A Active CN104802522B (zh) 2014-01-27 2014-12-30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308736B2 (zh)
EP (1) EP3100864B1 (zh)
JP (1) JP6256048B2 (zh)
CN (2) CN104802522B (zh)
BR (1) BR112016017489A2 (zh)
PH (1) PH12016501084B1 (zh)
RU (1) RU2650069C2 (zh)
TW (2) TWI593563B (zh)
WO (1) WO20151111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0109A (zh) * 2021-07-15 2023-01-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49660A (ja) * 2014-08-29 2016-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828525B2 (ja) * 2017-03-10 2021-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体
US10696054B2 (en) 2017-10-24 2020-06-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liquid storage unit, and medium accommodation unit
CN113167254A (zh) * 2018-12-11 2021-07-2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容积式泵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9384A (en) * 1975-10-09 1978-03-14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 Integrated ink liquid supply system in an ink jet system printer
JPH03290262A (ja) * 1990-04-06 1991-12-1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99645A (ja) * 1990-08-17 1992-03-31 N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7205450A (ja) * 1994-01-20 1995-08-08 Hitachi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310094A (zh) * 2000-01-31 2001-08-29 惠普公司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JP200924135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US20100225726A1 (en) * 2009-03-05 2010-09-09 Kok Weng Chan Printer Accessory Module for High Capacity Printing
JP2012076337A (ja) * 2010-09-30 2012-04-19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その検査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2116102A (ja) * 2010-12-01 2012-06-21 Ricoh Co Ltd 液体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3714A (ja) * 2011-03-04 2012-09-27 Seiko I Infotech Inc インク袋、インク袋収納ケース、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12153432A1 (ja) * 2011-05-09 2012-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582C (zh) 2002-03-28 2006-11-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JP3800144B2 (ja) 2002-07-26 2006-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4635426B2 (ja) 2003-10-22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200808563A (en) * 2006-08-09 2008-02-16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The ink-guiding device of the carrier
JP2013121659A (ja) 2011-12-09 2013-06-2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5816597B2 (ja) * 2012-06-29 2015-11-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9384A (en) * 1975-10-09 1978-03-14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Public Corporation Integrated ink liquid supply system in an ink jet system printer
JPH03290262A (ja) * 1990-04-06 1991-12-1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499645A (ja) * 1990-08-17 1992-03-31 Nec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7205450A (ja) * 1994-01-20 1995-08-08 Hitachi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310094A (zh) * 2000-01-31 2001-08-29 惠普公司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JP200924135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US20100225726A1 (en) * 2009-03-05 2010-09-09 Kok Weng Chan Printer Accessory Module for High Capacity Printing
JP2012076337A (ja) * 2010-09-30 2012-04-19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その検査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2116102A (ja) * 2010-12-01 2012-06-21 Ricoh Co Ltd 液体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3714A (ja) * 2011-03-04 2012-09-27 Seiko I Infotech Inc インク袋、インク袋収納ケース、およ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WO2012153432A1 (ja) * 2011-05-09 2012-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0109A (zh) * 2021-07-15 2023-01-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0864B1 (en) 2020-05-06
RU2016134824A3 (zh) 2018-03-05
TWI593563B (zh) 2017-08-01
US20150210083A1 (en) 2015-07-30
EP3100864A4 (en) 2017-11-15
JP2015139882A (ja) 2015-08-03
PH12016501084A1 (en) 2016-07-11
EP3100864A1 (en) 2016-12-07
JP6256048B2 (ja) 2018-01-10
CN104802522A (zh) 2015-07-29
CN104802522B (zh) 2016-09-28
WO2015111114A1 (ja) 2015-07-30
BR112016017489A2 (pt) 2017-08-08
TW201536581A (zh) 2015-10-01
TWI663071B (zh) 2019-06-21
RU2650069C2 (ru) 2018-04-06
US9308736B2 (en) 2016-04-12
CN107097527B (zh) 2019-02-15
RU2016134824A (ru) 2018-03-05
PH12016501084B1 (en) 2016-07-11
TW201728469A (zh)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5053B (zh)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7097527B (zh) 记录装置
US9108417B2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JP548805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643419B2 (en) Adaptor
CN203077841U (zh) 转接器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3158363A (zh) 液体容纳体、液体容纳体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626746B (zh) 记录装置
CN103203997A (zh) 液体消耗装置、液体供应部件以及液体供应系统
CN103660591A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101468552B (zh)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3802481A (zh) 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4417078B (zh) 液体容纳容器
CN203032094U (zh) 液体容纳体、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JP6028330B2 (ja) 記録装置
CN105196702B (zh) 用于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JP7310393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4723673A (zh) 记录装置和复合机
JP6493494B2 (ja) 記録装置
JP548873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7791701A (zh) 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