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0094A -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 Google Patents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0094A
CN1310094A CN 01111948 CN01111948A CN1310094A CN 1310094 A CN1310094 A CN 1310094A CN 01111948 CN01111948 CN 01111948 CN 01111948 A CN01111948 A CN 01111948A CN 1310094 A CN1310094 A CN 1310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ink box
changeable ink
holds
chang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19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3884C (zh
Inventor
D·金
S·D·斯图尔格安
D·C·约翰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Co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Co
Publication of CN1310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38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38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喷墨打印系统提供墨水的可更换墨盒。该喷墨打印系统有一安装在一扫描滑架上的容纳台。该容纳台有一流体入口和沿该流体入口两侧延伸的一对导轨。该可更换墨盒包括一用于连接该容纳台的流体入口的流体出口。而且还包括的是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都这样布置和排列在该可更换墨盒上,即与该对导轨的一个相啮合,且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和该对导轨相配合,而使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对齐,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Description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本发明涉及给喷墨打印机供墨的墨盒。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将墨盒插入喷墨打印机内的容纳台或从中拆除的方法和装置。
喷墨打印机经常采用安装在相对打印介质比如纸移动的滑架内的喷墨打印头。当打印头相对打印介质移动时,控制系统启动打印头而沉积或喷射墨滴到打印介质上,形成图象和文本。墨水通过与打印头成一体的如在一次性打印盒中的墨源或者是可与打印头分离更换的墨源被供给打印头。
以前使用的打印系统的一种类型利用与滑架装在一起的墨源。这种墨源与打印头成一体,因此,当墨水耗尽时,更换整个打印头和墨源。或者,该墨源可与滑架装在一起且可与打印头分离地更换。对这种情况来说,可分头更换墨盒,所以当耗尽时,更换墨源。这样,打印头在打印头寿命的尽头才更换。不管墨源位于打印系统内何处,关键的是墨源可靠地给喷墨打印头供墨。
对于喷墨打印系统来说,总是存在着利用易于安装和拆除的可更换墨盒的需要。该墨盒的安装应当与打印机产生可靠的流体连接。这些墨盒应相对易于制造,从而趋于降低墨源成本。墨源成本的降低趋于降低打印系统的每页打印成本。此外,这些墨盒应当紧凑且能插入喷墨打印系统中,维持打印系统的相对小的总高度,获得一种低型的打印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给喷墨打印系统提供墨水的可更换墨盒。该喷墨打印系统有一安装在一扫描滑架上的容纳台。该容纳台有一个流体入口和一对沿该流体入口两侧延伸的导轨。该可更换墨盒包括一用于连接容纳台流体入口的流体出口。还包括的是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都布置和排列在可更换墨盒上,与该对导轨的每个个相啮合,且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和该对导轨相配合而使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对齐,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起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容纳台的引导部分首先以线性运动向内朝向容纳台的后壁引导可更换墨盒,然后以向内和向下的运动朝向后壁引导,最后向下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组电触点与一蓄电部件电连接。墨盒引导部分布置和排列成啮合容纳台引导部分,从而首先沿朝向后壁的第一方向然后沿朝向容纳台的后壁和底面的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墨盒上的引导部分与容纳台的引导部分相配合而将流体出口与流体入口对齐,且将可更换墨盒上的该组电触点与容纳台上的该组电触点对齐,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起电和流体连接。
图1是本发明的喷墨打印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个打开的盖,从而露出一组本发明的可更换墨盒。
图2是一扫描滑架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示出了位于一容纳台的本发明的可更换墨盒,容纳台在可更换墨盒和一或多个打印头之间提供了流体连通。
图3是扫描滑架的一部分的侧面图,示出每个可更换墨盒和容纳台的引导和锁定部,用于固定可更换墨盒,从而使之与打印头流体连通。
图4是一以分离状态示出的容纳台,用于容纳一或多个本发明的可更换墨盒。
图5a、5b、5c和5d是以分离状态示出的本发明的三色可更换墨盒的等距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单色可更换墨盒的透视图。
图7a、7b和7c示出了本发明的将可更换墨盒插入供应台的方法。
图8a和8b示出了分别从侧视图和端视图看到的在容纳台上直立流体入口上的可更换墨盒的通道。
图9a、9b和9c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将可更换墨盒从容纳台拆除的方法。
图1是一个打印系统10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它的打开的盖,该打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一个容纳台14上的可更换墨盒12。随着可更换墨盒12正确地安装在容纳台14上,墨水从可更换墨盒12供应给至少一个喷墨打印头16。喷墨打印头16响应打印机部分18的启动信号而将墨水沉积在打印介质上。当墨水从打印头16喷出时,打印头16从墨盒12得到墨水补充。在该可更换墨盒12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容纳台14和喷墨打印头16是扫描滑架的各个部分,扫描滑架相对于打印介质22移动,从而完成打印。打印机部分18包括一用于容纳打印介质22的介质托盘。当打印介质22逐步通过打印区时,扫描滑架20相对于打印介质22移动打印头16。打印机部分18有选择地启动打印头,以便将墨水沉积在打印介质22上,从而完成打印。
扫描滑架20在一个扫描机构上移动通过打印区,该扫描机构包括一滑杆26,当扫描滑架20移动通过一扫描轴线时扫描滑架20在该滑杆上滑动。一个定位部件(未示出)用于精确地定位扫描滑架20。此外,一个进纸机构(未示出)用于当扫描滑架20沿扫描轴线移动时使打印介质22逐步通过打印区。电信号通过电连接件比如带状电缆28提供给扫描滑架20,用于有选择地启动打印头16。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墨盒12插入容纳台14,以致墨盒12与打印机部分18形成正确的流体和电互连的方法和装置。在墨盒12和打印机部分18之间建立起正确的流体和电连接是必不可少的。流体互连使得可更换墨盒12内的墨水供应流体耦合打印头16,将墨源提供给打印头16。电的互连使信息在可更换墨盒12和打印机部分18之间通过。在可更换墨盒12和打印机部分18之间通过的信息包括,例如,涉及可更换墨盒与打印机部分18的兼容性的信息和运行状况信息,比如墨水液面信息。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这将参照图2至9讨论,描述了以一种在可更换墨盒12和容纳台14之间建立起可靠的电和流体连接的方式而使可更换墨盒12可插入容纳台14的那些特征。此外,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使可更换墨盒12以一种可靠的方式从打印机部分18中插入和拆除,同时使打印机部分18的总高度是一相对较小的尺寸,该高度在图1中用尺寸标记“h”来表示,从而提供一种相对低型的打印系统10。重要的是,该打印系统10具有低矮的外形,从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紧凑的打印系统,也使该打印机部分可用于各种打印应用场合。
图2是扫描滑架2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一对正确安装在容纳台14上的可更换墨盒12。一打印头16与容纳台14流体连通。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图1中所示的喷墨打印系统10包括一个盛有三种不同墨水颜色的三色墨盒和一个盛有一种墨水颜色的第二墨盒。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该三色墨盒盛有青色、品红和黄色墨水,而该单色墨盒盛有黑色墨水,以便完成四色打印。可更换墨盒12可不同地分区,以容纳比三种更少的墨水颜色或如果需要更多而容纳比三种更多的墨水颜色。例如,在高逼真度打印的情况下,常常用六种或更多颜色来完成打印。
为简化起见,图2中所示的容纳台14示为流体耦合于一个打印头16。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四个喷墨打印头16各自流体耦合于该容纳台14。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四个打印头都各自流体耦合于可更换墨盒中的四种颜色的墨水中的一种。这样,青色、品红、黄色和黑色打印头16各自分别耦合于它们相应的青色、品红、黄色和黑色墨源。使用比四种更少的其他打印头构造也是可能的。例如,打印头16可构造成能通过对打印头16适当地分区而打印多于一种的墨水颜色,使第一墨水颜色提供给第一组墨水喷嘴,而第二墨水颜色提供给第二组墨水喷嘴,第二组墨水喷嘴不同于第一组。以这种方式,一个打印头16可用来打印多于一种的墨水颜色,使得少于四个打印头16也能完成四色打印。在每个可更换墨盒12和打印头16之间的流体路径将相对于图3进行详细讨论。
每个可更换墨盒12包括一将该可更换墨盒12固定在容纳台14上的锁定件30。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容纳台14包括一组键32,它们与可更换墨盒12上的相应键接部分(未示出)互相作用。可更换墨盒12上的键接部分与容纳台14上的键32互相作用,从而确保该可更换墨盒12与该容纳台14兼容。
图3是图2所示扫描滑架20的侧视图。扫描滑架部分20包括所示正确安装在容纳台14上的,从而在可更换墨盒12和打印头16之间建立起流体连通的墨盒12。
该可更换墨盒12包括一容器部34,内装有一种或多种墨水。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三色可更换墨盒12有三个分开的盛墨储存器,每个个盛有一种不同颜色的墨水。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单色可更换墨盒12是一个盛有一种颜色墨水的墨水储存器34。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储存器34有一位于其中的毛细储存部件(未示出)。该毛细储存部件是一多孔部件,有足够的毛细作用保持墨水,防止在将墨盒12插入打印系统10或从打印系统10移去的过程中墨水从储存器34泄露。这种毛细作用力必须足够大,以便在较宽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和压力变化范围内,防止墨水从墨水储存器34泄露。此外,该毛细部件的毛细作用足够在墨水储存器的所有方位上以及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墨盒可能经受的合理数量的震动和摇摆时,将墨水保持在墨水储存器34内。该优选的毛细储存部件是一热合聚合物纤维的网状物,它在名称为“喷墨打印机的储墨容器”、代理记录10991407、1999年10月29日提交的、序号为09/430400、转让给本发明受让人的美国专利申请中得到描述,在此结合并参考。
一旦墨盒12正确地安装在容纳台14上,墨盒12通过流体互连件36与打印头16流体耦合。当启动打印头16时,墨水从喷射部分38喷出,在打印头16内产生一个负压,有时称作背压。这种在打印头16内的负压力足够克服位于墨水储存器34内的毛细部件内所保持的毛细作用力。墨水通过这种背压而从可更换墨盒12中抽出到达打印头16。用这种方式,打印头16得到可更换墨盒12所提供的墨水补充。
流体互连件36最好是直立的墨水管,它向上延伸入墨盒12内,向下延伸到喷墨打印头16。该流体互连件36在图3中非常简化地示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流体互连件36是一多支管,允许在打印头16沿扫描轴线定位过程中偏移,从而使打印头16与相应的可更换墨盒12偏移放置。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流体互连件36延伸入储存器34内而压缩毛细部件,从而形成一个邻近流体互连件36的增强毛细作用的区域。这个毛细作用增加的区域趋于将墨水抽向流体互连件36,从而使墨水流经流体互连件36到达打印头16。要讨论的是,墨盒12正确地定位在容纳台14内是关键的,以致当墨盒12插入容纳台时实现毛细部件的适当压缩。为建立起从墨盒12到打印头16的可靠的墨水流,毛细部件的适当压缩是必须的。
可更换墨盒12还包括一引导部分40、一啮合部42、一手柄44和一锁定部30,使得墨盒12插入容纳台14,获得与打印头16可靠的流体互连以及在可更换墨盒12和扫描滑架20之间形成可靠的电连接,这将参照图7a-7c和图8a-8b讨论。
容纳台14包括一个导轨46、一个啮合部48和一个锁定啮合部50。该导轨46与可更换墨盒12的导轨啮合部40相配合,引导墨盒12进入容纳台14。一旦可更换墨盒12完全插入容纳台14,可更换墨盒的啮合部42啮合容纳台14的啮合部48,将可更换墨盒12的前端或头端固定在容纳台14上。然后墨盒12下压,压缩容纳台14的弹簧偏压部件52,直到容纳台14的锁定啮合部50啮合锁定部件30的钩子部分54,而将墨盒12的后端或尾端固定在容纳台14上。正是墨盒12上的部分和容纳台14的部分相配合,才实现可更换墨盒12和容纳台14之间的正确插入和功能连接。现在将参照图4更详细地讨论容纳台14。
图4是以分离形式示出的墨水容纳台14的正面透视图。图4中所示的容纳台14包括一容纳盛有一种墨水颜色的墨盒12的单色间格和一容纳盛有三种墨水颜色的墨盒12的三色间格。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单色间格56容纳盛有黑色墨水的可更换墨盒12,而三色间格容纳一个盛有青色、品红和黄色墨水的可更换墨盒,每个种墨水分区放入墨盒12的不同储存器中。容纳台14以及可更换墨盒12可以有用于容纳盛有不同数目、不同墨水的墨盒的间格56和58的其他配置。此外,容纳台14的容纳间格56和58的数目可以小于或大于2。例如,容纳台14可有四个分开的用于容纳四个不同的单色墨盒12的间格,每个墨盒盛有一种不同的墨水颜色,从而完成四色打印。
容纳台14的每个间格56和58包括一孔60,用于容纳延伸穿过的直立的流体互连件36。流体互连件36是墨水离开墨盒12的相应流体出口的一流体入口。电互连件62也包括在每个容纳间格56和58中。电互连件62包括一组电触点64。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电触点是四个弹簧式电触点的排列,其中可更换墨盒12在容纳台14的相应间格中正确安装。必须以一种可靠的方式建立与每个电连接件62和流体互连件36的正确啮合。
位于每个间格56和58内的流体互连件两侧的导轨46啮合墨盒12两侧上的相应引导部分40,引导墨盒进入容纳台。当墨盒12完全插入容纳台14时,位于容纳台14后壁66上的啮合部48与墨盒12上的图3中所示的相应啮合部42啮合。啮合部48位于电互连件62的两侧。一个偏压部件52比如片弹簧位于容纳台14内。片弹簧52产生偏压力,该力趋于从容纳台14的底面68向上推动墨盒12。该片弹簧有助于将墨盒12锁定在容纳台14上以及有助于墨盒12从容纳台14拆除,这将参照图8和9讨论。
图5a、5b、5c和5d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可更换墨盒12的正面、侧面、背面和底面图。如图5a所示,该可更换墨盒12包括一对向外伸出的导轨啮合部40。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这些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都沿可更换墨盒12的直立侧70正交的方向向外延伸。啮合部42从墨盒的前面或前缘72向外延伸。啮合部42位于一电接口74的两侧且朝向可更换墨盒12的底面76。该电接口74包括一组电触点78,每个电触点78与蓄电部件80电连接。
与前端72相反的是图5c中所示的后端82。该可更换墨盒12的后端82包括具有一啮合钩子54的锁定部30。锁定部30由一种弹性材料制成,这使该锁定部从尾端向外延伸,从而使啮合部朝向容纳台14的相应啮合部向外延伸。要讨论的是该锁定件30被朝向尾端82向内压缩,该锁定部件向外施加一个偏压力,从而确保啮合部54与容纳台14的相应啮合部50保持啮合,将墨盒12固定在容纳台14中。
该可更换墨盒12还包括位于可更换墨盒12的后端的键84。这些键最好位于锁定部件30的朝向可更换墨盒12底面76的两侧上。这些键84与容纳台14上的键接部分32互相作用,确保墨盒12插入容纳台14的正确间格56和58中。此外,这些键和键接部分32确保可更换墨盒12盛有在颜色和化学性质或兼容性上与容纳台14内相应容纳间格56和58兼容的墨水。
在墨盒12中还包括位于可更换墨盒12的顶面86上在后缘82处的手柄部分44。该手柄部分44使得在插入容纳台14的相应间格中时能够在后缘82处抓住墨盒12。
最后,该墨盒12包括位于可更换墨盒12底面上的孔88。孔88使流体互连件36延伸穿过储存器34,啮合位于其中的毛细部件。在三色可更换墨盒12的情况下,有三个流体出口88,每个流体出口对应一种不同的墨水颜色。在三色腔的情况下,三个流体互连件36各自延伸入一流体出口88,从而在每个墨水腔和用于这种墨水颜色的对应打印头之间形成流体连通。
图6是一插入图4所示容纳台14的单色间格56中定位的单色墨盒的透视图。图6中所示的单色墨盒除了在底面76上仅提供一个流体出口88之外,与图5a至5d所示的三色墨盒相同。该单色可更换墨盒12盛有一种墨水颜色,且因此仅容纳一个相应的流体互连件36,从墨盒12给相应的打印头提供墨水。
图7a、7b和7c是说明将可更换墨盒12插入接纳台14中而与容纳台14形成可靠电和流体连接的顺序图。
图7a示出了部分插入容纳台14的墨盒12。在该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抓住手柄部分44且使前缘或前面72最先而将墨盒插入容纳台中,墨盒12插入容纳台14。随着前缘72进入容纳台14,墨盒的向外伸出的导向部件40啮合这一对导轨46。导轨46以水平或线性运动朝向容纳台14的后壁66引导墨盒12。然后导轨46沿朝向后壁66的水平方向和朝向容纳台14底面的垂直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从而墨盒12上的啮合部42被图7b所示的容纳台14的后壁66上相应啮合部48所接收。墨盒12的插入仅需要一个插入力沿导轨46线性地推动墨盒。作用在墨盒12上的重力趋于使墨盒沿导轨46前进,同时导轨沿向下的方向延伸而使啮合部42和48啮合。导轨啮合部40最好是逐渐圆形的表面,以便沿导轨46自由地滑动。
图7b示出了插入容纳台14的墨盒12,其中啮合部42与容纳台14的啮合部48相啮合。如箭头90所示给墨盒12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压缩片弹簧52,向下朝向容纳台14的底面68推动墨盒12的后端82。键84必须正确地对应容纳台14上的键接部分32。如果墨盒12上的键84不对应键接部分82,那么该键连接系统将阻止墨盒12进一步插入容纳台14中。这种由键84和键接部分32构成的键连接系统防止不与容纳台14兼容的墨盒被进一步插入容纳台14。墨盒12进一步插入容纳台14将导致流体互连件36与墨盒12内的毛细部件接触,从而使不兼容的墨水污染流体互连件36。不兼容的墨水与流体互连件36混合可导致沉淀,这可能损害打印头16。除了化学性质不兼容的墨水之外,墨盒可能有不兼容的颜色,这可能导致颜色混合,从而降低输出的打印质量。
墨盒12上的键84和容纳台14上的键接部分32允许正确的墨盒12完全插入正确的容纳台14中。施加到墨盒12的后端82的向下的力使墨盒12绕一枢轴轴线转动,压缩片弹簧52,从而朝向容纳台14的底面68移动墨盒12的后缘82。当墨盒12被向下推入容纳台14时,弹性锁定件30被轻微向内朝向墨盒12的后缘82压缩。一旦墨盒12被向下推的足够远,锁定件30上的啮合部54与容纳台14上的相应啮合部50啮合,将墨盒12固定在容纳台14上,如图7c所示。
随着墨盒12正确固定在容纳台14中,如图7c所示,流体互连件36延伸入储存器34内而压缩毛细部件,从而形成一个邻近流体互连件36的增强毛细作用的区域。这个毛细作用增加的区域趋于将墨水抽向流体互连件36,从而使墨水流经流体互连件36到达打印头16。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当插入容纳台14时墨盒12位于一重力参照系中,从而重力作用在墨盒12内的墨水上,趋于将墨水拉向墨盒12的底面76。因此,墨盒12内的墨水被拉向墨盒12的底面76,在此墨水被毛细引力拉向流体互连件36,从而趋于减小或最小化墨盒12内墨水的断流。
图8a和8b示出了在参照图7a、7b和7c描述的插入过程中的一个位置,其中墨盒12的前缘72位于流体互连件36上方。图8a示出了一侧视图,图8b示出一端视图。从图8a和8b可看出,引导部分40必须位于墨盒12上朝向墨盒12的底面76足够低的地方,从而在插入过程中墨盒12的前缘72才不会碰撞流体互连件36。引导部件40定位上的另一限制是引导部件40必须离墨盒12的顶面足够近,以确保啮合部42正确地啮合容纳台14上的相应啮合部42。
此外,墨盒12上向外伸出的导向部件40必须向外延伸足够远而啮合导轨46。然而,向外延伸的导向部件40不应向外延伸过远,以致导向部件40啮合容纳台14的直立侧,产生干涉,这种干涉产生摩擦和粘连,阻碍墨盒12插入容纳台14中。
图9a、9b和9c示出了将墨盒12从容纳台14拆除的技术。拆除本发明的墨盒的技术开始于通过朝向后面82推压锁定件30,使啮合部从容纳台14上的相应啮合部的释放。一旦墨盒12的后缘释放开,弹簧52向上推动墨盒的后缘,如图9b所示。可抓住墨盒12的手柄44而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取出墨盒12。随着墨盒12从容纳台14取出,导向部件40沿导轨46前进而提升墨盒,从而避免流体互连件36和墨盒12上的流体出口之间干涉。
本发明的墨盒12配置成能与容纳台14啮合并相互作用,引导墨盒12进入容纳台,且与容纳台14形成可靠的流体和电连接。本发明的技术使这种插入过程相对简单且易于防止墨盒12的不正确插入。用户抓住墨盒12的手柄部分44且使墨盒12水平滑入容纳台14。导轨46和引导部分40相配合而正确地引导墨盒12进入容纳台14。墨盒12被下压而锁定墨盒12,且实现墨盒12和容纳台14之间的电和流体的工作互连。

Claims (27)

1.一种给喷墨打印系统提供墨水的可更换墨盒,该喷墨打印系统有一安装在一扫描滑架上的容纳台,该容纳台有一流体入口和一对沿该流体入口两侧延伸的导轨,该可更换墨盒包含:
一用于连接容纳台的流体入口的流体出口;
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其中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都这样布置和排列,即与该对导轨的一个相啮合,且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使流体出口和流体入口对齐,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啮合该对导轨,首先以水平方向然后以垂直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从该可更换墨盒的一个表面正交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的一前端和一后端,且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足够低地位于该可更换墨盒上,以避免在插入过程中该可更换墨盒和流体入口之间碰撞,且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足够高地位于该可更换墨盒上,以确保位于前缘的至少一个啮合部与容纳台的一啮合部正确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容纳台包括至少一个啮合部,该至少一个啮合部配置成能啮合该可更换墨盒的对应啮合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啮合部是一从前缘向外延伸的钩子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的一前端和一后端,且该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沿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的一前端和一后端,且该可更换墨盒还包括:
一位于前缘的啮合部,该啮合部配置成能啮合容纳台的对应啮合部;
一位于后缘的锁定部,该锁定部配置成能啮合容纳台的对应锁定部,以便将可更换墨盒固定在容纳台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插入容纳台,从而使该可更换墨盒上的啮合部与容纳台的啮合部啮合,且随着该可更换墨盒上的啮合部与容纳台的啮合部的啮合,该可更换墨盒绕一枢轴轴线转动,使该锁定部与容纳台的对应锁定部啮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容纳台包括一用于沿远离容纳台的方向偏压该可更换墨盒后端的弹簧。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容纳台包括一用于沿远离容纳台的方向偏压该可更换墨盒后端的弹簧,且该可更换墨盒上的锁定部配置成当与容纳台上的对应锁定部啮合时,该锁定部克服弹簧的偏压而将该可更换墨盒固定在该容纳台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水平方向是沿与扫描轴线正交的方向,而垂直方向与该水平方向正交。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与一蓄电部件电连接的电触点,该组电触点用来连接一组位于容纳台上的电触点,且其中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都这样布置和排列在该可更换墨盒上,即与该对导轨的一个相啮合,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且使该组电触点各自与位于容纳台上的该组电触点对齐。
14.一种给喷墨打印系统提供墨水的可更换墨盒,该喷墨打印系统有一沿扫描轴线移动的扫描滑架,该扫描滑架有一用于接收该可更换墨盒的容纳台,该容纳台包括一接收墨水的流体入口,该可更换墨盒包含:
一个用于连接容纳台的流体入口的流体出口;
一个墨盒引导部分,布置且排列成啮合容纳台引导部分,沿与扫描轴线正交的插入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对齐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对导轨沿与扫描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与一蓄电部件电连接的电触点,该组电触点用来连接一组位于容纳台上的电触点,且其中该墨盒引导部分这样布置和排列,即啮合容纳台引导部分,引导可更换墨盒进入容纳台,且使该组电触点各自与位于容纳台上的该组电触点对齐,使可更换墨盒与容纳台可操作地相耦合。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容纳台的引导部分以与扫描轴线正交的线性运动引导可更换墨盒。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容纳台的引导部分首先以线性运动朝向容纳台的后壁,然后以朝向后壁的向内和向下的运动,然后向下地引导墨盒进入容纳台。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该可更换墨盒还包括一位于前缘的啮合部,配置成啮合容纳台的啮合部,其中在该可更换墨盒插入容纳台的过程中,该可更换墨盒上的啮合部啮合容纳台上的啮合部,且可更换墨盒以绕一枢轴轴线的转动而移动,使流体出口啮合流体入口。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可更换墨盒有相对于插入方向的一前端和一后端,该可更换墨盒还包括:
一个位于前缘的啮合部,配置成啮合容纳台的对应啮合部;
一个位于后缘的锁定部,该锁定部有一配置成啮合容纳台上的对应锁定部的锁定位置和一解开位置,该锁定部在锁定位置反抗作用在该可更换墨盒后端的弹簧偏压力,而将可更换墨盒固定在容纳台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更换墨盒,其特征在于该锁定部在解开位置被弹簧的偏压力偏压,而推动该可更换墨盒的后端远离容纳台,实现可更换墨盒从容纳台的拆除。
22.一种给喷墨打印系统提供墨水的可更换墨盒,该喷墨打印系统有一沿扫描轴线移动的扫描滑架,该扫描滑架有一用于接收该可更换墨盒的容纳台,该容纳台有一对上有引导部分的侧壁、一上有一组电触点的后壁和一上有一流体入口的底面,该可更换墨盒包含:
一组与一蓄电部件电连接的电触点;
一个用于连接容纳台的流体入口的流体出口;
一个墨盒引导部分,布置且排列成能啮合容纳台引导部分,首先沿朝向后壁的线性方向,然后沿朝向后壁和底面的方向引导可更换墨盒,对齐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对齐该可更换墨盒上的该组电触点和容纳台上的该组电触点,在墨盒和容纳台之间建立电和流体连接。
23.一种将一个可更换墨盒插入喷墨打印系统容纳台中的方法,该容纳台位于一扫描滑架上且与滑架上安装的喷射部分流体耦合,该插入墨盒的方法包含:
使墨盒上的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与容纳台上的一对导轨啮合;
朝向容纳台推动墨盒,其中该对导轨都线性地朝向容纳台的后壁,然后朝向容纳台的底面向下引导该可更换墨盒,对齐该可更换墨盒上的流体出口和容纳台的底面附近的流体入口。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将可更换墨盒插入容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该可更换墨盒的前端的钩子部分与容纳台后壁附近的钩子啮合部相啮合。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将可更换墨盒插入容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朝向底面推动该可更换墨盒的后端,压缩一偏压弹簧,且使位于可更换墨盒上的锁定部啮合容纳台上的锁定啮合部,将该可更换墨盒固定在该容纳台上。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将可更换墨盒插入容纳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与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啮合之前,还包括使墨盒接近容纳台定位,而使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与该对导轨啮合部的每个个对齐。
27.一种将一可更换墨盒从一喷墨打印系统的容纳台拆除的方法,该容纳台位于一扫描滑架上且与滑架上安装的喷射部分流体耦合,该拆除可更换墨盒的方法包含:
释放开该可更换打印部件上的锁定部与容纳台上的一锁定部的啮合,使墨盒的锁定端被偏压力从容纳台的底面向上推动;
使该可更换墨盒远离该容纳台的后壁滑动,该可更换墨盒被墨盒上的一对向外延伸的导轨啮合部所引导,该导轨啮合部与容纳台上的一对导轨啮合。
CNB011119489A 2000-01-31 2001-01-31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8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9616900P 2000-01-31 2000-01-31
US09/196,169 2000-01-31
US09/196169 2000-01-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0094A true CN1310094A (zh) 2001-08-29
CN1193884C CN1193884C (zh) 2005-03-23

Family

ID=22724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19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3884C (zh) 2000-01-31 2001-01-31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93884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3333C (zh) * 2005-04-27 2009-01-21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2381043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固定器、相对于固定器可装卸的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669798A (zh) * 2012-01-12 2015-06-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960342A (zh) * 2012-05-21 2015-10-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CN106274064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珠海欣威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N107097527A (zh) * 2014-01-27 2017-08-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2912801A (zh) * 2018-10-25 2021-06-04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墨粉盒电触头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3333C (zh) * 2005-04-27 2009-01-21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2381043A (zh) * 2010-09-03 2012-03-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固定器、相对于固定器可装卸的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381043B (zh) * 2010-09-03 2016-01-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固定器、相对于固定器可装卸的液体容纳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4669798A (zh) * 2012-01-12 2015-06-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760419A (zh) * 2012-01-12 2015-07-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760419B (zh) * 2012-01-12 2017-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盒和印刷材料供应系统
CN104960342A (zh) * 2012-05-21 2015-10-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US9487014B2 (en) 2012-05-21 2016-11-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material holding container
CN107097527A (zh) * 2014-01-27 2017-08-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7097527B (zh) * 2014-01-27 2019-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6274064A (zh) * 2016-09-28 2017-01-04 珠海欣威科技有限公司 墨盒
CN112912801A (zh) * 2018-10-25 2021-06-04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墨粉盒电触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3884C (zh) 200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590C (zh)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CN1196591C (zh) 用于可更换的墨水容器的锁定部件和手柄装置
US6508547B2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375315B1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6042216A (en) Replaceable printhead servicing module with multiple functions (wipe/cap/spit/prime)
KR100604488B1 (ko) 잉크젯프린팅시스템및칼라잉크젯프린팅방법
RU2256559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чернил для надежного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жидкостного сообщения с посадочным местом
EP0863017A2 (en) Ink supply module
US6116719A (en) Removable printhead servicing module with remote primer vacuum source
US6749292B2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CN1292906C (zh) 用于与接收台可靠地电连接的墨水容器
CN1193884C (zh) 用于喷墨打印系统的可更换墨盒
RU2284917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чернил, выполненны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надежной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й связи с приемной станцией
JP481367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システム用の交換式インク容器
US6827432B2 (en) Replaceable ink container for a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CN101468548B (zh) 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EWLETT-PACKARD CO. (US) P.O. BOX 10301, PALO ALTO CALIFORNIA U.S.A.

Effective date: 201204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417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Hewlett-Packard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