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8552B -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8552B
CN101468552B CN2008101891703A CN200810189170A CN101468552B CN 101468552 B CN101468552 B CN 101468552B CN 2008101891703 A CN2008101891703 A CN 2008101891703A CN 200810189170 A CN200810189170 A CN 200810189170A CN 101468552 B CN101468552 B CN 101468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tainer
print cartridg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91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8552A (zh
Inventor
石泽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68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8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8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通过改进液体容器,可防止由大容量液体容器加压变形而引起的故障。多个液体容器选自至少包括大容量液体容器(100B)和全长比大容量液体容器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100A)的容器阵容,其中每一个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以一对最大面(13A、13B)相互邻接的状态被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212)的容器固定器(200)上,并且可从液体消耗装置导入加压流体来供应液体。小容量液体容器(100A)包括: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20);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空间(3)的容器主体(5A、6);以及由容器主体朝向在容器固定器上安装液体容器时的安装方向的后端侧延长而形成的延长部(300)。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墨盒等的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打印机等液体消耗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从液体喷射头喷射液滴的液体消耗装置的代表例,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装置:具有记录图像用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制造中使用的具有色料喷射头的装置;在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具有电极材料(导电浆液)喷射头的装置;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具有生物有机物喷射头的装置;以及作为精密移液管的具有试料喷射头的装置等。
其中,特别是喷墨式记录装置由于印刷时的噪音比较小并且能够以高密度形成小点,因而最近在包括彩色印刷在内的很多印刷上得到了应用。作为向喷墨式记录装置供应液体的方式,例如有从储存有各种颜色液体的多个液体容器向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的所谓的盒体方式。在该盒体方式中,为了使用户能够在液体容器内的液体耗尽的时刻更换液体容器,以能够对液体消耗装置简单地进行装卸的方式构成了液体容器。
安装到液体消耗装置上的多个墨盒例如象专利文献1的图7和图8所示布置,即:每个墨盒的扁平且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容器以使得平行的一对最大面水平的朝向横向并列布置多个。而且在邻接的两个墨盒之间设置了间隔壁。因此,液体消耗装置的宽度自然会变大,装置的尺寸也变大。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各种颜色的墨盒的容量均相同,但是当选择彩色/单色的印刷模式时所消耗的墨水量根据每种颜色而不同,因此也存在想安装不同容量的墨盒的要求。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59317号公报(图7和图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紧密地配置了不同容量的多个液体容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容量特别大的液体容器的加压变形引起的故障的小容量液体容器以及能够减小容器固定器尺寸的液体消耗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是从至少包括大容量液体容器和全长比所述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全长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的容器阵容中选择的多个液体容器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以将一对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被安装在液体消耗装置的容器固定器上,而且可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导入加压流体来供应液体,
其中,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包括:
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容纳部;
包括导入所述加压流体的加压空间的容器主体;以及
由所述容器主体朝着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的安装方向的后端侧延长而形成的延长部,
并且,所述延长部可与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时所邻接的所述大容量液体容器的所述一对最大面中的一个相对,用于防止由于导入所述加压流体而鼓起的所述一对最大面的一个发生塑性变形。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液体容器,其包括外轮廓,该外轮廓具有:一对最大面;设置在所述一对最大面之间的一对侧面;设置在所述一对最大面之间并具有液体供应口和加压流体的导入口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内设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空间、以及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划分开的延长部,
所述液体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前端面一侧的区域,
所述延长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后端面一侧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以及另一方面,形成在液体容器上的延长部扩大了限制可邻接安装的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加压膨胀的区域。并防止通过导入加压流体而鼓起的大容量液体容器的一对最大面中的一个发生塑性变形。由此能够降低大容量液体容器被加压时的膨胀变形量,或者能够防止被加压时的膨胀变形,从而能够顺利地更换小容量液体容器。即,就算大容量液体容器由于加压而膨胀、变形,也能够将最大面的变形量抑制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由此当解除了对液体容器的加压时,最大面恢复到原状态。因此,当从容器固定器上分离小容量液体容器时,膨胀了的大容量液体容器也不会阻挡其一部分退路,从而能够顺利地更换小容量液体容器。
多个液体容器的每一个都呈具有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前端面、安装方向上的后端面、正面(表面)、反面、以及一对侧面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所述正面和所述反面是所述一对最大面。由于一对最大面的加压膨胀最显著并且相邻的液体容器的一对最大面彼此相对,因此限制此处的加压膨胀尤为重要。
即,延长部的功能在于扩大小容量液体容器的正面或反面和与其邻接的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反面或正面所相对的区域(正面或反面的俯视形状)的面积。
这里,如果不管被容纳的液体的容量多大都使容器的外轮廓相同,那么即使液体容器发生加压膨胀,容器的最大面最多也只能变形膨胀与邻接容器之间的间隙的量,因此很难发生塑性变形的问题。即,对于液体容纳量小的容器和液体容纳量大的容器,如果将它们的外轮廓的大小(容器的容量)设为相同并只减小设置在其内部的液体容纳部的大小(液体容纳部的容量),则很难发生塑性变形的问题。但是,当液体的容纳量小时,与之相应地采用外轮廓小(小容量)的容器,更有利于降低液体容器的材料的成本、运输成本、进而液体容器的价格。提供不同容量的液体容器的优点就在于此。另外,当提供不同容量的液体容器时,替代如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和另一方面那样设置延长部的做法,当采取增加形成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外轮廓的壁厚等的加固手段来提高刚性时,也能够抑制加压膨胀。但是,此时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尺寸会变大。由于容器固定器需要可安装大容量和小容量这两种的液体容器,因此如果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尺寸变大,则也将导致液体消耗装置尺寸变大。另一方面,当在小容量液体容器上设置了延长部时,包括延长部在内的小容量液体容器的尺寸小于大容量液体容器,因此不会增大液体消耗装置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可以使所述延长部比划定所述加压空间的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端壁更向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方突出。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优选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有隔开所述加压空间和所述延长部的壁面。另外,此时,所述延长部也可以是不导入所述加压流体的非加压空间。
延长部是为了如上述限制变形而在长度方向上比原本需要的大小扩大了容器主体的尺寸的部分。如果采用对延长部进行加压的构造,则由于加压空间会比原本所需的大小变大,因而需要向加压空间送入更多的加压流体。因此存在加压或解除加压的所需时间变长的问题,即从开始加压起到墨水被开始供应为止的时间、或者从停止加压起到墨水被停止为止的时间变长。如果划定延长部或者用壁面隔开,加压流体就难以进入延长部或者延长部成为非加压空间,因此可缩短加压或解除加压的所需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也可以在所述延长部中形成中空部,并使所述中空部与加压空间连通。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也可以向所述延长部中导入所述加压流体。即,与上述不同,也可以积极地使延长部发生加压变形。这样,由于延长部向大容量液体容器的一对最大面鼓起,因而能够提高变形限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也可以在所述延长部上形成当从所述容器固定器上分离所述液体容器时用手指钩住的指钩部。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也可以在所述外轮廓的所述后端面侧形成当从所述容器固定器上分离所述液体容器时用手指钩住的指钩部。
当相对于容器固定器插拔全长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时,特别是将位于容器固定器里侧的小容量液体容器从容器固定器分离时,由于无法把持外轮廓,因而指钩部在分离操作上很便利。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可以在所述外轮廓上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出入口和卡定部引导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该导向槽可以包括:入口侧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容器固定器前进并安装时,所述入口侧导向部将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从所述出入口引导至入口侧通道;中间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通过朝着所述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对所述液体容器施力的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被推回时,所述中间导向部将经过了所述入口侧导向部的所述杆部件引导至卡定位置;以及出口侧导向部,当使所述液体容器从所述容器固定器脱离时,所述出口侧导向部在所述液体容器反抗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了时向出口侧路线引导所述杆部件,从而通过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可以在所述外轮廓上设置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出入口和卡定部引导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所述导向槽可以包括:入口侧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容器固定器前进并安装时,所述入口侧导向部将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从所述出入口引导至入口侧通道;中间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通过朝着所述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对所述液体容器施力的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被推回时,所述中间导向部将经过了所述入口侧导向部的所述杆部件引导至卡定位置;以及出口侧导向部,当使所述液体容器从所述容器固定器脱离时,所述出口侧导向部在所述液体容器反抗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了时向出口侧路线引导所述杆部件,从而通过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
当安装液体容器时,通过液体容器侧的导向槽与容器固定器侧的滑动部件以及杆部件的协作,在将液体容器推入容器固定器的里侧之后,利用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使其退回,由此能够在容器固定器内保持液体容器。另外,当使液体容器脱离时,可将液体容器先推入容器固定器的里侧,然后通过滑动部件的作用力使液体容器脱离。
特别是,能够通过延长部的上述作用来排除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变形成为阻碍小容量液体容器移动的负荷。因此,能够充分利用滑动部件的作用力来插拔小容量液体容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可在所述液体容器上设置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的电路基板。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可在所述外轮廓上设置与设置在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此时,由于也能够通过延长部的上述作用来排除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变形成为阻碍小容量液体容器移动的负荷,因此能够排除随着安装偏离而产生的电连接故障。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所述容器主体可以包括液体检测装置和触点端子,其中,所述液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用于检测从所述液体容纳部供应的液体的余量为规定值以上还是规定值以下,所述触点端子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可以包括液体检测装置和触点端子,其中,所述液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用于检测从所述液体容纳部供应的液体的余量为规定值以上还是规定值以下,所述触点端子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
液体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例如液体用尽的检测结果或快用尽的检测结果经由触点端子被正确地传输到液体消耗装置侧。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液体消耗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安装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上述液体容器在内的多个液体容器的容器固定器;向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供应机构;以及将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供应而来的液体供应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供应机构;其中,所述容器固定器以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将一对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安装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并且在邻接的两个液体容器置之间不设置间隔壁。
另外,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液体消耗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以多个液体容器每一个的最大面彼此邻接的状态安装包括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上述液体容器在内的多个液体容器的容器固定器;向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供应机构;以及将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供应而来的液体供应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供应机构,其中,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没有设置用于隔开邻接的两个液体容器的壁。
根据上述液体消耗装置,在能够起到上述液体容器所起的作用和效果之外,通过在邻接的2个液体容器之间在不设置隔开壁的情况下安装多个液体容器,能够减小容器固定器的尺寸,进而能够促进液体消耗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图1所示容器固定器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容器固定器上安装了液体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容器固定器的主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容器固定器的俯视图;
图6是拆掉底部的底板的状态下的容器固定器的简要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容器固定器的主视图;
图9(a)是从盒体一侧示出杆部件和弹簧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与盒相反的一侧示出装置侧固定构造的立体图,图9(c)是装置侧固定构造周围的截面图;
图10是从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时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另一侧观察图10的小容量墨盒时的立体图;
图12是从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从另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一侧观察大容量墨盒时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另一侧观察图14的大容量墨盒时的立体图;
图16是与图3~图5一样地示意性地示出墨盒的安装状态(非加压状态)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6所示墨盒的加压状态的图;
图18是图11和图15的B部分放大图;
图19是图18所示导向槽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不是用来不适当地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内容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结构并不一定全都是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
(液体消耗装置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消耗装置的喷墨式记录装置211包括呈大致矩形箱形状的主体箱212。托纸盘(プラテン)213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主体箱212的长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配置在主体箱212内的前方下部。托纸盘213是支撑作为目标的记录纸P的支撑台。在托纸盘213的上方通过没有图示的送纸机构来沿着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供应记录纸P。
棒形状的导向轴214沿着主扫描方向架设在主体箱212内的托纸盘213的后部上方。滑架215沿着导向轴214移动自如地被该导向轴214支撑。
另外,驱动带轮216和从动带轮217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主体箱212内的后方侧面中与导向轴214的两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驱动带轮216与滑架马达218连接,并且支撑滑架215的无端状的正时带219挂在一对带轮216、217之间。因此,滑架215通过滑架马达218的驱动而可沿导向轴214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
呈箱形状的作为容器固定器的盒固定器(容器固定器)200设置在主体箱212内的一端侧(图1中的右端侧)。盒固定器200的相当于其前壁和上壁前部的部分被构成为可开闭的盖部221。用户通过使该盖部221成为敞开状态,能够装卸更换作为液体容器的墨盒100。即,按照作为液体的墨水的每种颜色而准备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墨盒100在使盖部221成为敞开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前后方向上的插拔动作而被安装到盒固定器200上或从盒固定器200拆卸。
各墨盒100在安装到盒固定器200上时将与各自对应的各墨水供应通路223的上游端连接。另外,各墨水供应通路223的下游端分别与安装在滑架215上的阀单元224的上游侧连接。阀单元224的下游侧与设置在滑架215的下表面侧的作为液体喷射头的记录头225连接。而且,墨水供应通路223和阀单元224构成了将从墨盒100供应而来的液体供应至记录头225的液体供应机构。
在盒固定器200和托纸盘213之间设有成为记录头225的撤出位置的静止位置HP。而且,诸如在印刷开始之前,在该静止位置HP对记录头225执行清洁等各种维护处理。
加压泵226配置在主体箱212的内部中处于盒固定器200上方的位置处。加压泵226是加压空气(加压流体)的供应源,并与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的上游端连接。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以配置在加压泵226的下游侧的分配器228为界分出与墨盒100的个数相同数目的分支。分岔的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的下游端与各自对应的墨盒100连接。而且,加压泵226、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以及分配器228构成了向墨盒100供应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供应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压流体使用了空气,但也可以使用与空气不同的气体或液体等。
(容器固定器)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容器固定器时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图2所示的容器固定器上安装了液体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容器固定器的主视图,图5是图3所示容器固定器的俯视图。
如图2和图3所示,盒固定器200包括在侧视的情况下呈大致L字形的固定器主体240和截面呈“コ”形的框架260。框架260包括一对支撑侧壁262、262和连接这些支撑侧壁262、262的上端边缘的顶壁263。框架260由金属板一体地压制成形。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器主体240包括底板241和安装在底板241后方的上表面上的装卸部主体244,底板241由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并在俯视的情况下呈矩形。
底板241是在将墨盒100安装在盒固定器200上时用于以并列布置方式放置各墨盒100的支撑台。如图2所示,作为第一导向突起的多个导向轨33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排列设置在底板241上。导向轨33是用于在相对于固定器200装卸墨盒100时引导墨盒100的。盒固定器200的内部被导向轨33划分为5个盒槽7A、7B、7C、7D、7E。盒槽7A~7E分别起到用于单独容纳各色墨盒100的容器安装部的作用。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至少包括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的容器阵容中选出多个、例如5个墨盒,并将这些墨盒以互相邻接的状态安装在盒固定器200上。图3至图5的例子示出了在3个小容量墨盒100A之间安装了2个大容量墨盒100B的状态,但不限于此。
5个墨盒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5种颜色(例如,黑色、淡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每种颜色的墨盒。例如可以准备每种颜色由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组成的共10种类的容器阵容。根据用户的使用方法,作为消耗量大的颜色的墨盒可选择大容量墨盒100B,其余的选择小容量墨盒100A。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这些墨盒100A、100B统称为“墨盒100”。
关于墨盒10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图6是拆掉底部的底板241的状态下的容器固定器200的简要立体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容器固定器200的俯视图。在图6和图7中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图示。
在图7和图8中,安装部主体244具有滑动部件246,该滑动部件246具有与墨盒100的插入方向垂直的面246b。图6和图7所示的施力单元,例如弹簧246c对滑动部件246向与墨盒100的插入方向I相反的方向(前方)施力。滑动部件246的面246b构成盒槽7A~7E的里侧端面。当在盒槽7A~7E中没有安装墨盒100时,滑动部件246通过弹簧246c的作用力(付势力)而位于插入方向I的前侧。但是,在图6和图7中,在没有安装墨盒100的盒槽7B~7E上省略了弹簧246c和滑动部件246。图6和图7示出了在盒槽7A中安装了1个墨盒100A的状态。通过如图7所示安装墨盒100A,对应的滑动部件246通过弹簧246c的作用力而向与插入方向I相反的一侧(后方)被推出。
一旦将墨盒100完全安装到盒槽7A~7E中,滑动部件246就会在预定的位置停止。当墨盒100已安装在盒槽7A~7E中时,滑动部件246也通过弹簧246c总是向被安装的墨盒100施加朝向与其插入方向I相反的方向的作用力。当从盒槽7A~7E拆卸墨盒100时,该作用力起到向前方推出墨盒的作用。
参考图6~图8,主要如图8所示,在滑动部件246上设有开口部246a,该开口部246a用于使设置在安装部主体244后方的表面上的一对定位销247和247、空气连通口248、供墨针249、以及识别部件251a~251e从安装部主体244后方的表面向前方露出。
一对定位销247和247、空气连通口248、供墨针249、以及识别部件251a~251e以经滑动部件246的开口部246a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安装部主体244后方的表面,即盒槽7A~7E各自的里侧端面上。
一对定位销247和247、空气连通口248、供墨针249、以及识别部件251a~251e都是在作为容器安装部1的里侧端面的滑动部件246的前面对在底板241上的各盒槽7A、7B、7C、7D、7E中安装了各墨盒100时起作用的。
一对定位销247、247用于定位墨盒100。在盒槽7A~7E每一个的里侧端面的上下位置设置了一对定位销247、247。
空气连通口248用于向墨盒100供应空气。空气连通口248设置在盒槽7A~7E每一个的里侧端面的下侧。并且,空气连通口248设置在位于一对定位销247、247之间并靠近下侧的定位销247的位置处。
供墨针249用于经由墨水供应通路223(参见图1)向记录头225(参见图1)供应来自墨盒100的墨水。供墨针249设置在盒槽7A~7E的里侧端面的上侧。并且,供墨针249设置在未位于一对定位销247、247之间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靠近上侧的定位销的位置处。
识别部件251a~251e用于防止墨盒100的误安装。识别部件251a~251e设置在盒槽7A~7E各自的里侧端面的下侧。并且,识别部件251a~251e设置在位于一对定位销247、247之间并处于空气连通口248的直接上方的位置处。就是说,识别部件251a~251e设置在位于上侧的定位销247和空气连通口248之间并靠近空气连通口248的位置处。
而且,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识别部件251a、251b、251c、251d、251e被设置成从处于各空气连通口248的直接上方的位置经由将滑动部件246的下侧切除而形成的切口部246a而向前方伸出前端部。
这些识别部件251a~251e是作为基端的后端部敞开从而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柱状体。如图6和图7所示,在各识别部件251a~251e的前端形成有各不相同的凹凸配合部。另一方面,在墨盒100的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形成有与各识别部件251a~251e的凹凸配合部的形状相对应的识别部22(参考图11)。虽省略了对识别部22的形状的详细图示,但识别部22的形状根据墨盒100的种类(墨水颜色的种类)而不同。
另外,各识别部件251a~251e的凹凸配合部形成为只能分别与一种颜色的墨盒100的识别部22配合而不能与其他种类的墨盒100的识别部22配合的形状。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被构成为可通过墨盒的识别部22与各识别部件251a~251e的凹凸配合部的组合来防止墨盒100的误安装的结构。
如图8所示,在框架260的顶壁263中的顺着墨盒100的插入方向的两处位置设有作为第二导向突起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导向突起265。与导向轨33一样,第二导向突起265也是用于在相对于固定器200的盒槽7A~7E装卸墨盒100时引导墨盒100的。
另外,如图8所示,在安装部主体244的顶板245上设有装置侧端子250。当在盒槽7A~7E中安装了墨盒100时,装置侧端子250与设置在墨盒100上的电路基板17的电极的触点接触,从而与该电极电导通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盒槽7A~7E的下侧且里侧的位置设有装置侧固定构造50。图9(a)是从盒100一侧示出构成装置侧固定构造50的杆部件45和弹簧44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与盒100相反的一侧示出装置侧固定构造50的立体图,图9(c)是装置侧固定构造50周围的截面图。
如图9(c)所示,装置侧固定构造50包括与底板24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杆部件45。杆部件45包括:具有弹性的细长的杆主体47、设置在杆主体47的基端部的轴孔36、以及设置在杆主体47的前端部的上侧表面(盒100一侧的表面)并从该表面突出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卡定销37(被卡定部件)。在底板241和安装部主体244的底表面243之间设有间隙,利用该间隙布置了杆部件45。
在安装部主体244的底表面243上设有突部242。突部242插入杆部件45的轴孔36中。杆部件45以可绕突部242转动的状态被枢转支撑。即,突部242具有被用作杆部件45的转动轴的作用。另外,突部242的周围被盖38和容纳在该盖的槽中的螺旋弹簧60支撑。该弹簧60具有以相对于底板241可转动的状态支撑杆部件45的功能和通过向上方对杆部件45施力来稳定杆部件45的动作的功能。
另外,如图9(a)和图9(b)所示,装置侧固定构造50包括对杆主体47施加向旋转方向(-R方向)的作用力的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卡定在卡定部46,该卡定部46被设置在从杆主体47的轴孔36的位置偏向与卡定销37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处。弹簧44的另一端卡定在卡定部244b,该卡定部244b设置在安装部主体244的下表面上。当向杆部件45施加反抗弹簧44的作用力的力时,杆部件45向图9(a)和图9(b)中的箭头+R方向转动。
(墨盒的相同结构)
图10是从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100A时的立体图,图11是从另一侧观察图10的小容量墨盒100A时的立体图,图12是从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100A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从另一侧观察小容量墨盒100A时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从一侧观察大容量墨盒100B时的立体图,图15是从另一侧观察图14的大容量墨盒100B时的立体图。
在图10~图15中,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除了在有没有延长部300、容量以及尺寸方面不同之外具有相同的结构。即,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在外轮廓的大小(容器容量)以及墨袋的大小(墨袋容量以及容纳在墨袋中的墨水量)上存在差异。首先对墨盒100的相同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0、图11、图14、图15所示,墨盒100A和100B具有偏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外轮廓包括正面13A、反面13B、前端面11、后端面12A、以及一对侧面14A和14B。在这些六个面中,正面13A和反面13B面积分别最大。即,正面13A和反面13B是一对最大面。设置在正面13A和反面13B之间的前端面11和后端面12A是当向盒槽7A~7E中安装墨盒100A和100B时分别成为插入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的面。后端面12A与前端面11相对。如图11和图15所示,在墨盒100的前端面11上设有墨水供应口7、空气流入口9(加压流体的导入口)、以及一对定位孔21和23。墨水供应口7与墨袋20(参照图12和图13)的墨水吐出口20a连接。
如图10、图11、图14、图15所示,墨盒100A和100B包括外壳5A、5B,外壳5A、5B具有偏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并形成为容器主体的一部分。使用图12和图13所示的小容量墨盒100A来对外壳5A和5B的相同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外壳5A和5B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容纳墨袋20(液体容纳部)的袋体容纳部3。另外,墨盒100A和100B包括液体余量检测单元30和墨水供应口7(液体供应口)。相对于外壳5可装卸液体余量检测单元30。另外,墨水供应口7设置在液体余量检测单元30上。
外壳5A、5B是通过将树脂成形而形成的框架,并包括具有可容纳不同尺寸的墨袋20的大小的袋体容纳部3。外壳5A、5B包括:上部敞开的大致箱形状的袋体容纳部3和位于该袋体容纳部3前面一侧的检测单元容纳部4。在袋体容纳部3中容纳墨袋20和树脂制的衬垫26。袋体20是由铝层压多层膜形成的可挠性袋体,该铝层压多层膜通过在树脂膜层上层压铝层而形成。树脂制的衬垫26安装在墨袋20前后的倾斜部之上。另外,液体余量检测单元30容纳在检测单元容纳部4中。
在容纳墨袋20和树脂制的衬垫26后,用薄膜24密封袋体容纳部3的敞开面。由袋体容纳部3和薄膜24划分形成了外壳5内的加压室。在以下说明中,将袋体容纳部3还称为加压空间。
而且,当通过用薄膜24覆盖袋体容纳部3的上面而袋体容纳部3形成为密封室时,衬垫26防止墨袋20在该密封室内晃动,并填充密封室内的多余的空闲空间来提高通过加压空气加压袋体容纳部3内部时的加压效率。
在密封了袋体容纳部3的敞开面的薄膜24之上安装构成容器主体的另外一部分的树脂制的盖6,并在该盖6之上再粘贴标签6A。
(墨盒的不同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墨盒100如上所述具有5种颜色×2种尺寸的共10种类的阵容。在5种颜色的墨盒100的墨袋20内储存有各不相同的5色的墨水。这些5种墨盒100只有储存在墨袋20内部的墨水的种类和之前说明的识别部22的详细形状不相同而其他的结构均一致。另外,2种尺寸的种类是上述的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
小容量墨盒100A和大容量墨盒100B的实质性区别点在于有没有延长部300。从图11和图15的对比中可知,在小容量墨盒100A的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位置设有例如与加压空间3划分开的延长部300,但在大容量墨盒100B上没有设置延长部300。如图13所示,延长部300通过将外壳5A和盖6向后方延长而形成。延长部300的长度设定为有利于如后述那样通过限制大容量墨盒100B被加压时的膨胀来防止塑性变形的长度。
如图10和图11所示,小容量墨盒100A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前端面11和与该前端面11相对的后端面12A。如图14和图15所示,大容量墨盒100B也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前端面11和与该前端面11相对的后端面12A。但二者间存在如下区别:小容量墨盒100A的后端面12A形成在延长部300上,与此相对,没有延长部的大容量墨盒100B的后端部12A却设置在隔开加压空间3的外壁面上。即,在小容量墨盒100A中,后端面12A位于比隔开加压空间3的壁面12B向后偏移延长部300的长度的量的位置处。即,大容量墨盒100B在由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墨袋20和加压空间3,然而小容量墨盒100A却在由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设有墨袋20、加压空间3以及延长部300。小容量墨盒100A在由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前端面11一侧的区域设有墨袋20,并在后端面12A一侧的区域设有延长部300。
在图15所示的大容量墨盒100B中,墨盒100B的从前端面11至后端面12A的长度(全长)是在能够容纳墨袋20的长度上增加了外壳厚度的量的长度L2。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小容量墨盒100A中,墨盒100A的从前端面11至后端面12A的长度(全长)大于在能够容纳墨袋20的长度上增加了外壳厚度的量的长度L1。延长部300是用于使墨盒100A的全长比原本需要的长度L1大的部分。延长部是在长度方向上比原本需要的长度加长了容器主体的尺寸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容量墨盒100A的延长部300不形成加压空间3。当然,也可以连通延长部300和加压空间3,但是如果加压空间变大,就需要向加压空间送入更多的加压流体。因此存在从加压或解除加压所需的时间变长的问题。但是,也可以如后述那样对延长部300实施加压。即,在墨盒100A的由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用于容纳墨水的部分(在实施方式中为墨袋20)需要与其外侧的加压空间3、延长部300隔开。但是,用壁面12B隔开加压空间3和延长部300、以及将延长部300做成非加压空间都不是必需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容纳部通过墨袋20而划定,但是也可以不使用墨袋来形成液体容纳部。例如,只要使用隔膜将液体容纳部3的内部、即将由外壳5A的内壁和膜24包围的空间隔成液体容纳部和加压空间,就可以不使用墨袋来形成液体容纳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图10、图13所示,在小容量墨盒100A的延长部300上形成有指钩部310、311。指钩部310由图13所示的形成在延长部300中的中空部312、形成在外壳5A的后端面12A上的切口部314、以及形成在盖6的后端面12A上的切口部316形成。只要经切口部314、316将手指插入中空部312中,就能够用手指钩住后端面12A的内壁。指钩部311由形成在延长部300的侧面14A侧、即小容量墨盒100A的后端面12A侧的一个侧面14A上的凹部形成。有了指钩部310、311,便于从容器固定器200的比较靠里侧的狭窄空间拉出小容量墨盒100A。
(墨盒向固定器上的安装)
如图4所示,将墨盒100以图10、图11、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侧面14A作为上面并将侧面14B作为下面的纵向放置的方式安装到盒槽7A~7E中。此时,在图4所示的安装状态下,大容量墨盒100B的正面13A、反面13B与小容量墨盒100A的正面13A或反面13B相面对。
一旦将墨盒100安装到盒槽7A~7E中,之前说明的供墨针249就被插入墨水供应口7中。供墨针249经由墨水供应通路223和阀单元224与记录头225连接。
另外,一旦将墨盒100安装到盒槽7A~7E中,之前说明的空气连通口248就被插入空气流入口9中。空气连通口248经由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与加压泵226连接。加压泵226经由加压空气供应通路227、空气连通口248以及空气流入口9向袋体容纳部3供应加压空气,由此能够加压墨袋20。通过如此加压墨袋20,从墨袋20的吐出口20a流出的墨水经由墨水供应口7被供应至喷墨式记录装置211的记录头225。
如图11和图15所示,在墨盒100的前端面11上设有相互离开的一对定位孔21、23。当将墨盒100插入盒槽7A~7E中时,定位销247、247的前端被嵌入定位孔21、23中。之后,如果向盒槽7A~7E的里侧进一步插入墨盒100,则墨盒100以定位销247为基准而移动。
当将墨盒100完全插入盒槽7A~7E中时,通过一对定位孔21、23与一对定位销247、247配合,而确定墨盒100的沿前端面11的方向上的位置,从而限制墨盒100在沿前端面11的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高精度地定位墨水导出口7和供墨针249(参见图4)。
如图10和图14所示,在墨盒10的侧面14A上设有电路基板17。电路基板17设置在比后端面12A、12B靠近前端面11的位置,特别是与前端面11邻接的位置。在电路基板17上安装用于记录墨水余量、盒体的使用历史等信息的存储元件(没有图示)。
另外,在液体余量检测单元30上设有没有图示的余量检测传感器(使用压电元件的传感器)。余量检测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墨盒内的墨水余量的传感器。在电路基板17上设有至少一个与该余量检测传感器电导通连接的电极。
另一方面,如图6~图8所示,在电路基板17的上侧设有装置侧端子250。而且,当墨盒100被安装在盒槽7A~7E中时,电路基板17的电极的触点与装置侧端子250的触点接触。由此,电路基板17和装置侧端子250电导通。
当墨盒100被安装在记录装置211(参见图1)的盒固定器200上、并且电路基板17和装置侧端子250电连接时,存储器元件和余量检测传感器经由该电路基板17而与记录装置211(参见图1)侧的控制电路电连接,从而可从记录装置211(参见图1)侧控制这些存储器元件和余量检测传感器的动作。
(延长部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固定器200中没有将墨盒100A和100B隔开的壁。墨盒100A、100B以相邻的墨盒100A和100B的正反面13A、13B直接面对的状态被安装在盒固定器200上。因此,容器固定器200的横向宽度尺寸(与墨盒100A、100B的正反面13A、13B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减小了与没有间隔壁相应的量,从而减小了喷墨式记录装置211的尺寸。
而且,设置在小容量墨盒100A上的延长部300的功能在于扩大小容量墨盒100A的正面13A或反面13B和与其邻接的大容量墨盒100B的正面13B或反面13A所相对的区域(正面13A或反面13B的俯视形状,以下称作“相对的区域”)的面积。即,通过设置在小容量墨盒100A上的延长部300来扩大了相对的区域的面积。
延长部300只要能扩大相对的区域的面积即可,并不限定其形状。如本实施方式中的图10和图11所示,也可以切除长方形的一部分,以使壁面12B露出。另外,与大容量墨盒100B的正面13A或反面13B相对的区域也可以不是平坦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延长部300的面300A的高度(离正面13A的距离)比在图11中用标号13B1表示的平坦面的高度(离正面13A的距离)低一层,例如小1mm左右。如此,延长部300不限于将外壳5A和盖6的面直接平行延长,也可以在形状(俯视形状、正面13A和反面13B之间的距离)上进行改变。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与图3~图5相同的状态、即将墨盒100A和100B安装在固定器200上的状态下没有进行加压的状态(非加压状态)。在相邻的墨盒100A、100B之间没有间隔壁,并且墨盒100A、100B的正反面13A、13B间隔微小间隙而直接相面对。
在此状态下,为了向喷墨式记录装置211供应墨水,通过向袋体容纳部(加压空间)3导入加压空气来加压墨袋20。于是,如图17所示,各墨盒100A、100B的最大面(正反面13A、13B)膨胀变形。没有任何限制自由膨胀时的变形量会根据盒的大小、外壳5和盖6的材质、以及导入袋体容纳部3内的加压空气的压力等各种条件而发生变化,例如当加压空气的压力为12~18kPa时,最大侧的膨胀量将达到5~10mm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向袋体容纳部(加压空间)3导入加压空气,则墨盒100A、100B的最大面13A、13B就会膨胀变形。而且,在没有间隔壁的盒槽7A~7E内,相邻的墨盒100A、100B的最大面13A、13B彼此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而互相压靠,并且彼此的膨胀受到限制。另外,如图17所示,位于两个外侧端的墨盒100A的最大面13A、13B之中,没有与墨盒100B的最大面13B、13A相对的最大面13A、13B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各自所面对的框架260的支撑侧壁262接触并相互压靠,从而其膨胀同样受限制。
即,如图7所示,当向安装在盒槽7A~7E中的各墨盒100A、100B导入了加压流体时,墨盒100A、100B通过它们自己的膨胀力而在一对支撑侧壁262、262之间形成紧固状态。而且,膨胀变形受到限制的多个墨盒100A、100B牢固且一体地被固定在盒槽7A~7E中。
但是,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小容量墨盒100A与大容量墨盒100B邻接时,全长较长的大容量墨盒100B的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侧没有限制其膨胀的部件。因此,如果置之不理,大容量墨盒100B的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侧就会大幅膨胀,最坏时会塑性变形,从而即使解除加压也维持膨胀状态下的形状。于是,不能恢复到图16所示那样的非加压状态,特别是当分离小容量墨盒100A时,膨胀的大容量墨盒100B会阻挡小容量墨盒100A的一部分退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限制大容量墨盒100B以使其不至于膨胀到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在小容量墨盒100A的插入方向上的后端侧设置延长部300,以作为限制大容量墨盒100B膨胀的单元。
如图17所示,通过设置在小容量墨盒100A上的延长部300而膨胀受到限制的大容量墨盒100B的区域扩大区域C,另外能够不受限制地膨胀的区域从区域(C+D)缩小为区域D。能够不受限制地膨胀的区域被缩小的结果,提高了其膨胀区域D上的刚性。因此,与容许区域(C+D)不受限制地膨胀的场合相比,当仅容许区域D不受限制地膨胀时,更能够降低或防止加压时的膨胀变形量,能够防止区域D的塑性变形。即,就算大容量墨盒100B的区域D由于加压而膨胀、变形,也能够将其变形量抑制在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因此,当解除了对各墨盒100A、100B的加压空间3的加压时,膨胀了的墨盒100A、100B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即图16所示的状态。而且,当分离小容量墨盒100A时,膨胀了的大容量墨盒100B也不会阻挡小容量墨盒100A的一部分退路,从而能够从固定器200顺利地拆下各墨盒100A、100B。
当向加压空间3导入了加压空气时,作为最大面的正面13A和反面13B以外的面(前端面11、后端面12A、壁面12B、以及一对侧面14A、14B)也未必不存在膨胀的可能性。可是,面积越小膨胀量就越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00A、100B中,当以俯视形状进行比较时,与正面13A和反面13B的面积相比,一对侧面14A、14B的面积相当小,前端面11、后端面12A、壁面12B的面积比一对侧面14A、14B的面积还要小。由此,与正面13A和反面13B的膨胀量相比,其它面的膨胀量非常小,这些面膨胀到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的可能性极低。由于一对最大面上的加压膨胀最明显,而且相邻的墨盒100A、100B的一对最大面又彼此相对,因此重要的是限制此处的加压膨胀。
(延长部对于墨盒的顺利的插拔动作的确保)
图18是图11和图15的B部放大图,图19是图18所示导向槽的放大俯视图。
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侧面14B设有容器侧固定构造40,该容器侧固定构造40通过与设置在盒槽7A~7E上的装置侧固定构造50协作而可解除地限制墨盒100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容器侧固定构造40设置在靠近前端面11的位置,特别是与前端面11邻接的位置。
如图18所示,容器侧固定构造40具有导向槽39,装置侧固定构造50(参见图9)的卡定销37插入导向槽39中,从而当相对于盒槽7A~7E进行墨盒100的装卸操作时,导向槽39向卡定位置或非卡定位置引导作为被卡定部件的卡定销37。另外,容器侧固定构造40具有卡定部49,在墨盒100被安装在盒槽7A~7E中的状态下,该卡定部49与卡定销37卡合,从而限制墨盒100向拔出方向移动。
如图18所示,导向槽39包括入口侧导向部51、中间导向部53、以及出口侧导向部55。入口侧导向部51是用于在向盒槽7A~7E插入墨盒100时引导卡定销37的。中间导向部53是用于在向拔出方向推回被插在盒槽7A~7E中的墨盒100时向卡定部49引导卡定销37的。出口侧导向部55是用于在从盒槽7A~7E拆下墨盒100时将通过向插入方向推动墨盒100而从卡定部49脱离的卡定销37向导向槽39出口引导的。
导向槽39的出口部57与入口部59连接,由此导向槽39在整体上形成环。在入口部59和出口部57的连接部,出口部57的槽的深度比入口部59的槽的深度浅,由此在连接部形成了台阶65。当向盒槽7A~7E中插入墨盒100时,该台阶65防止卡定销37进入出口部57中。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容器侧固定构造40的下侧设有装置侧固定构造50。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装置侧固定构造50包括图9(b)所示的杆部件45和弹簧44。
弹簧44朝着固定的旋转方向对杆部件45施力。该方向在图9(b)和图19中为是箭头-R方向,在图18中是逆时针方向。当相对于盒槽7A~7E装卸墨盒100时,卡定销37被插入导向槽39中并被引导,杆部件45依照导向槽39的形状向±R方向转动。
下面,主要参考图19来说明在进行墨盒100的装卸操作时卡定销37在导向槽39内的动作。
如果将墨盒100插入盒槽7A~7E中并反抗滑动部件244(参见图6和图7)的作用力而向插入方向进一步插入墨盒100,则卡定销37就被插入到导向槽39的入口部59。
通过杆部件45(参见图9(a)和图9(b))的杆主体47(参见图9(a)和图9(b))的弹性变形,卡定销37向导向槽39的低面方向偏置。卡定销37一旦越过入口侧导向部51的终端部,就会通过弹簧44(参见图9(a)和图9(b))的作用力而向图19的逆时针方向移动。
而且,卡定销37撞到临时停止用侧壁部61而停止,此时会产生卡搭声。用户可通过该卡搭声来确认墨盒100已插入得足够深。
接着,如果解除了用户向插入方向的推压,则通过滑动部件246(参见图6和图7)的作用力,墨盒100会向拔出方向被稍微推回。由此,临时停止用侧壁部61中的卡定销37的卡合被解除,卡定销37通过弹簧44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而且,卡定销37撞到设置在卡定部49上的临时停止用侧壁部61并停止在卡定位置,此时会产生卡搭声。用户可通过该卡搭声来确认墨盒100被固定在盒槽7A~7E(参见图2)中。在墨盒100被安装在盒槽7A~7E中的状态下,卡定销37也通过杆主体47的弹性力来推压导向槽39的底面。
以上的墨盒安装动作如图16所示只要能够在墨盒100彼此间保持间隙的条件下进行,就不会产生阻碍安装动作的任何外部阻力。即,只要能够通过延长部300防止大容量墨盒100B发生塑性变形,就能够如设计的那样保证安装时的卡搭感。
接着,当拆离墨盒时,通过推入卡定状态的墨盒100,解除最终停止用侧壁部63中的卡定销37的卡合,从而通过弹簧44向杆部件45施加的作用力,卡定销37沿着出口侧导向部55向非卡定位置进行相对移动。于是,墨盒100通过作用于滑动部件246(参见图6和图7)的弹簧246c的作用力而向前方被推出。随着此时墨盒100的移动,卡定销37向出口部57移动。然后,通过卡定销37从出口部57最终脱落,能够从盒槽7A~7E拆下墨盒100。
以上的墨盒脱离动作也如图16所示只要能够在墨盒100彼此间保持间隙的条件下进行,就不会产生阻碍脱离动作的任何外部阻力。即,只要能够通过延长部300防止大容量墨盒100B发生塑性变形,就能够如设计的那样保证通过弹簧246c的作用力来进行墨盒100的拆离。
优选能够以小于或等于5kgf的力操作这些墨盒100的插拔动作。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延长部300的作用,即使在如图3~图5或图16、图17所示那样紧密的安装状态下,也能够保证能以小于或等于5kgf的力的操作来进行墨盒100的插拔动作。
如上所述,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可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内容以及效果的范围内进行很多变形。因此,这样的变形例均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的不同术语一起记载的术语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位置都可被替换成其不同的术语。
例如,也可以在延长部300中形成中空部并将该中空部与加压空间3连通。即,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主动地将延长部300加压变形。这是因为如下原因:这样,延长部300会向大容量墨盒100B的一对最大面13A、13B中的一个鼓出,因此能够提高变形限制效果。
另外,本发明液体容器的用途不限于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墨盒。可转用于具有喷射微小量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消耗装置。
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装置:在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制造中使用的具有色料喷射头的装置;在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具有电极材料(导电浆液)喷射头的装置;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具有生物有机物喷射头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的具有试料喷射头的装置;印染装置;以及微分配器等。
另外,在本发明中,液体只要是液体消耗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就可以。液体的代表例子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的墨水。液体也可以是用于印刷文字或图像的材料以外的物质,例如液晶。另外,在本发明中,液体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可以是在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中混合了如颜料或金属颗粒这样的固形物的物质。

Claims (18)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是从至少包括大容量液体容器和全长比所述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全长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的容器阵容中选择的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并且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呈长方体形状并以一对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被安装在液体消耗装置的容器固定器上,而且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导入加压流体来供应液体,
其中,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包括:
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容纳部;
包括导入所述加压流体的加压空间的容器主体;以及
由所述容器主体朝着向所述容器固定器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的安装方向的后端侧延长而形成的延长部,
并且,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时所邻接的所述大容量液体容器的所述一对最大面中的一个相对,用于防止由于导入所述加压流体而鼓起的所述一对最大面中的一个发生塑性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比划定所述加压空间的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端壁更向所述安装方向上的后方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延长部中形成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与加压空间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延长部上形成有当使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脱离所述容器固定器时用手指钩住的指钩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器上设置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出入口和卡定部引导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
所述导向槽包括:
入口侧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容器固定器前进而被安装时,所述入口侧导向部将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从所述出入口引导至入口侧通道;
中间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通过朝着所述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对所述液体容器施力的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被推回时,所述中间导向部将经过了所述入口侧导向部的所述杆部件引导至卡定位置;以及
出口侧导向部,当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所述容器固定器时,所述出口侧导向部在所述液体容器反抗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了的情况下向出口侧路线引导所述杆部件,从而通过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器上设有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包括液体检测装置和触点端子,其中,所述液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用于检测从所述液体容纳部供应的液体的余量为规定值以上还是规定值以下,所述触点端子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
8.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
安装多个液体容器的容器固定器,其中所述液体容器中包含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向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供应机构;以及
将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供应而来的液体供应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供应机构,
其中,所述容器固定器以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呈长方体形状并将一对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安装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并且在邻接的两个液体容器置之间不设置间隔壁。
9.一种液体容器,其是从至少包括大容量液体容器和全长比所述大容量液体容器的全长短的小容量液体容器的容器阵容中选择的多个液体容器中的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
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外轮廓,该外轮廓具有:一对最大面;设置在所述一对最大面之间的一对侧面;设置在所述一对最大面之间并具有液体供应口和加压流体的导入口的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端面,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小容量液体容器在由所述外轮廓包围的内部空间内设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部、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空间、以及与所述液体容纳部划分开的延长部,
所述液体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前端面一侧的区域,
所述延长部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后端面一侧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部空间内设有隔开所述加压空间和所述延长部的壁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是不导入所述加压流体的非加压空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流体被导入到所述延长部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呈长方体形状并以一对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被安装在液体消耗装置的容器固定器上,而且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侧导入加压流体来供应液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轮廓的所述后端面侧形成有当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所述容器固定器时用手指钩住的指钩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轮廓上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向出入口和卡定部引导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
所述导向槽包括:
入口侧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容器固定器前进而被安装时,所述入口侧导向部将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杆部件从所述出入口引导至入口侧通道;
中间导向部,当所述液体容器通过朝着所述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对所述液体容器施力的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被推回时,所述中间导向部将经过了所述入口侧导向部的所述杆部件引导至卡定位置;以及
出口侧导向部,当使所述液体容器从所述容器固定器脱离时,所述出口侧导向部在所述液体容器反抗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了的情况下向出口侧路线引导所述杆部件,从而通过所述滑动部件的作用力使所述液体容器脱离。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轮廓上设有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体检测装置和触点端子,其中,所述液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接,用于检测从所述液体容纳部供应的液体的余量为规定值以上还是规定值以下,所述触点端子与设置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的端子电连接。
18.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
以多个液体容器各自的最大面相互邻接的状态安装多个液体容器的容器固定器,其中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包含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向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中导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供应机构;以及
将从所述多个液体容器供应而来的液体供应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液体供应机构,
其中,在所述容器固定器上没有设置用于隔开两个相邻的液体容器的壁。
CN2008101891703A 2007-12-28 2008-12-29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Active CN1014685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40814 2007-12-28
JP2007340814 2007-12-28
JP2007-340814 2007-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8552A CN101468552A (zh) 2009-07-01
CN101468552B true CN101468552B (zh) 2011-06-01

Family

ID=4082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91703A Active CN101468552B (zh) 2007-12-28 2008-12-29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92003B2 (zh)
JP (1) JP5298844B2 (zh)
CN (1) CN1014685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168B2 (ja) 2010-09-03 2013-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ITRE20110012A1 (it) * 2011-02-28 2012-08-29 Vincenzo Palumbo Dipositivo di stampa policroma a getto di inchiostro per superfici piane
JP6066756B2 (ja) * 2012-03-09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131529B2 (ja) * 2012-04-25 2017-05-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
JP5621902B2 (ja) * 2013-12-05 2014-1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9522776B2 (en) * 2014-03-14 2016-12-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container
JP6303653B2 (ja) * 2014-03-14 2018-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EP3912821A1 (en) * 2016-05-27 2021-1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9776A (zh) * 2003-08-08 2005-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2744A (ja) * 2000-10-20 2002-07-1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ー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32025B2 (ja) 2003-08-08 2010-03-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DE60315598T2 (de) * 2003-04-25 2008-05-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Houston Instandsetz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Drucker
AR049674A1 (es) 2003-08-08 2006-08-30 Seiko Epson Corp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JP4556580B2 (ja) * 2004-09-14 2010-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の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9776A (zh) * 2003-08-08 2005-02-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58792A 1999.03.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73031A (ja) 2009-08-06
JP5298844B2 (ja) 2013-09-25
US20090262170A1 (en) 2009-10-22
US8192003B2 (en) 2012-06-05
CN101468552A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8552B (zh) 液体容器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CN101535053B (zh) 液体容纳容器、容器固定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JP548805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1817260B (zh) 液体盒、液体盒装载/卸载设备、液体消耗装置
CN100393523C (zh) 液体容器
EP2689931B1 (en) Method for injecting printing material, injection kit, and injection device
CN101242957A (zh) 液体容器
JP2006212845A (ja)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US7753501B2 (en) Liquid supply system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7097527B (zh) 记录装置
CN100595070C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JP5024324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における液体充填方法
CN102649356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518055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201026701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US20040201653A1 (en) Inkjet cartridge
JP2018079585A (ja) インクタンク
CN201030682Y (zh) 喷墨打印机墨盒
US8591013B2 (en) Fluid interconnection
JP548873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0168822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2105306B (zh) 具有用于在注抽期间供气态气泡、淤泥物和/或污染物通过的一个或多个孔的流体喷射精确分配设备
JP577680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730583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US11794480B2 (en) Head unit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